STM32实现4-20mA压控恒流源电路

合集下载

4到20mA模拟恒流环路信号发生器制作

4到20mA模拟恒流环路信号发生器制作

4到20mA模拟恒流环路信号发生器制作一。

DH4-20的原理与测试:①静态零电平4mA调节范围测试条件:VCC=24V UIN=0V(静态)步骤:改变RP1使UIN=0V,改变RP2观察IOU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IOUT实测值(mA)RP2↓最小值3mA±0.3mA 2.790RP2↑最大值5mA±0.3mA 4.838②UIN-IOUT线性测试测试条件:VCC=24V RL=700Ω步骤:1.将RP1调至UIN=0V2将RP2调至IOUT=4.000mA3.改变RP1从0~5V的UIN电位UIN(V)IOUT(mA)实测值(mA)0 4.000 4.0021.2508.0007.9972.50012.000 11.9983.75016.000 16.0035.000 20.000 20.008③RL-VCC最大负载电阻与工作电压之间的关系测试条件:在上述②的测试条件UIN=5V,IOUT=20mA恒定状态下步骤:改变以下RL与VCC的对应关系,观察IOUT=20mA恒定状态RL(KΩ)VCC(V)实测值(mA)0 1020.0030.11220.0030.21420.0050.31620.0050.41820.0050.52020.0050.62220.0050.72420.0050.82620.0100.92820.0101.03020.0101.13220.010④满值20mA的恒流测试测试条件:VCC=24V IOUT=20.000mA步骤:在上述条件下,改变RL从0~0.7KΩ,观察满值20的恒定状态RL(KΩ)IOUT实测值(mA)0 20.0210.120.0200.220.0190.320.0170.420.0160.520.0150.620.0140.720.013二。

二线制4~20mA模拟恒流环路信号发生器制作三。

二线制4~20mA模拟恒流环路信号发生器制作指标要求以精度0.5级为例,二线制4~20mA模拟恒环路信号发生器执行标准:GB/T13850-1998;(1)基准要稳,4mA是对应的输入零位基准,基准不稳,谈何精度线性度,冷开机3分锺内4mA 的零位漂移变化不超过4.000mA0.5%以内;(即3.98-4.02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0.995-1.005V,国外IC心片多用昂贵的能隙基准,温漂系数每度变化10ppm;(2)内电路总计消耗电流<4mA,加整定后等于4.000mA,而且有源整流滤波放大恒流电路不因原边输入变化而消耗电流也随之变化,国外IC心片采用恒流供电;(3)当工作电压24.000V时,满量程20.000mA时,满量程20.000mA的读数不会因负载0-700Ω变化而变化;变化不超过20.000mA0.5%以内;(4)当满量程20.000mA时,负载250Ω时,满量程20.000mA的读数不会因工作电压15.000V-30.000V变化而变化;变化不超过20.000mA0.5%以内;(5)当原边过载时,输出电流不超过25.000mA+10%以内,否则PLC/DCS内供变送器用的24V工作电源和A/D输入箝位电路因功耗过大而损坏,另外变送器内的射随输出亦因功耗过大而损坏,无A/D输入箝位电路的更遭殃;(6)当工作电压24V接反时不得损坏变送器,必须有极性保护;(7)当两线之间因感应雷及感应浪涌电压超过24V时要箝位,不得损坏变送器;一般在两线之间并联1-2只TVS瞬态保护二极管 1.5KE可抑制每20秒间隔一次的20毫秒脉宽的正反脉冲的冲击,瞬态承受冲击功率1.5KW-3KW;(8)产品标示的线性度0.5%是绝对误差还是相对误差,可以按以下方法来辨别方可一目了然:符合下述指标是真的线性度0.5%.原边输入为零时输出4mA正负0.5%(3.98-4.02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0.995-1.005V原边输入10%时输出5.6mA正负0.5%(5.572-5.628mA)负载250欧姆上的压降为1.393-1.407V原边输入25%时输出8mA正负0.5%(7.96-8.04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1.990-2.010V原边输入50%时输出12mA正负0.5%(11.94-12.06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2.985-3.015V原边输入75%时输出16mA正负0.5%(15.92-16.08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3.980-4.020V原边输100%时输出20mA正负0.5%(19.90-20.10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4.975-5.025V(9)原边输入过载时必须限流:原边输入过载大于125%时输出过流限制25mA+10%(25.00-27.50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6.250-6.875V;(10)感应浪涌电压超过24V时有无箝位的辨别:在两线输出端口并一个交流50V指针式表头,用交流30-35V接两根线去瞬间碰一下两线输出端口,看有无箝位,箝位多少伏可一目了然啦;(11)有无极性保护的辨别:用指针式万用表Ω乘10K档正反测量两线输出端口,总有一次Ω阻值无限大,就有极性保护;(12)有无极输出电流长时间短路保护:原边输入100%时或过载大于125%-200%时,将负载250Ω短路,测量短路保护限制是否在25mA+10%;(13)工业级别和民用商用级别的辨别:工业级别工作温度范围是-25度到+70度,温漂系数是每度变化100ppm,即温度每度变化1度,精度变化为万分之一;民用商用级别工作温度范围是0度(或-10度)到+70度(或+50度),温漂系数是每度变化250ppm,即温度每度变化1度,精度变化为万分之二点五;DH4~20mA模拟串口模块及其变送器电路设计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方舟公司李德辉摘要:二线制4~20mA模拟串口环路作为电流遥测技术标准,以其众多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的DH4~20型DH4~20mA模拟串口模块与无源交流隔离传感器的组合,不但解决了交流电流电压信号的二线制4~20mA环路遥测问题,而且成本低,性价比高。

4~20毫安电流转电压电路实验

4~20毫安电流转电压电路实验

4-20毫安电流转1-5V电压转换电路最简单的4-20mA输入/5V输出的I/V转换电路在与电流输出的传感器接口时,为把传感器(变送器)输出的1-10mA或者4 -20mA电流信号转换成为电压信号,往往都会在后级电路的最前端配置一个I /V转换电路,图1就是这种电路最简单的应用示意图。

仅使用一只I/V转换取样电阻,就能够把输入电流转换成为信号电压,其取样电阻可以按照Vin/I=R求出,Vin是单片机须要的满度A/D信号电压,I是输入的最大信号电流。

这样的电路虽然简单,但却不实用,首先,其实际意义是零点信号的时候,会有一个零点电流流过取样电阻,如果按照4~20mA输入电流转换到最大5 V电压来分析,零点的时候恰好是1V,这个1V在单片机资源足够的时候,可以由单片机软件去减掉它。

可是这样一来。

其有用电压就会剩下5-1=4V而不是5V了。

由于单片机的A/D最大输入电压就是单片机的供电电压,这个电压通常就是5V,因此,处理这种简单的输入转换电路时比较麻烦。

为了达到A/D转换的位数,就会导致芯片成本增加。

LM324组成的4-20mA输入/5V输出的I/V转换电路解决上面问题的简单方法是在单片机输入之前配置一个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缓冲处理电路,见图2。

增加这级运算放大器可以起到对零点的处理会变得更加方便,无需耗用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尤其单片机是采用A/D接口来接受这种零点信号不为零电压的输入时,可以保证A/D转换位数的资源能够全部应用于有用信号上。

以4~20mA 例,图B中的RA0是电流取样电阻,其值的大小主要受传感变送器供电电压的制约,当前级采用24V供电时,RA0经常会使用500Ω的阻值,对应20mA 的时候,转换电压为10V,如果仅仅需要最大转换电压为5V,可以取RA0=250Ω,这时候,传感变送器的供电只要12V就够用了。

因为即使传送距离达到1000米,RA0最多也就几百Ω而已。

同时,线路输入与主电路的隔离作用,尤其是主电路为单片机系统的时候,这个隔离级还可以起到保护单片机系统的作用。

4~20ma恒流电路

4~20ma恒流电路

4~20ma恒流输出电路分析1,电路概括一些传感器仪表电路,变送器电路中经常用到4~20ma可调恒流输出,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廉价简洁的方案,其中包括电路使用说明,电路灵活变通方法,电路计算分析等详细介绍。

2,电路说明电路分为三部分:A,输入部分:输入部分由0~2ma信号源经过R5形成一个“0~1V”的可变电压然后送入前级放大电路U1A,这个输入跟后级电路成线性关系,当输入变化时输出可实现“4~20ma”输出的变化。

输入电路形式可根据实际应用调整变化,只要能产生线性变化的直流电压即可送入前级放大电路,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B,前级放大电路:LM358有两个运算放大器通道,我们用一个作为前级放大电路,前级放大电路由“R7,R9”组成的负反馈比例放大电路,其主要的作用是将“0~1V”的电压放大到“0~11V”,至于为什么要放大到这个电压我们后面再介绍,此处先埋下来。

C,恒流电路恒流电路是由LM358组成的另一个负反馈放大器,其主要作用是在“特定的阻抗”上面产生“特定的电压”,当阻抗和电压固定,那么电流即为恒定。

在固定电阻上面产生固定的电压这也是恒流源设计的核心,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灵活设计各种恒流电路。

通常运算放大器的输出能力很小,所以电路中的三极管Q1起到扩流的作用。

3,电路计算分析A,图中输入为“0~2ma”,根据运算放大器虚断的分析R1上面不过电流,所以“0~2ma”电流全部经过R5到地,设置输入的“0~2ma”为电流i。

得出“0<=V1<=1V”,公式参考如下:V=Iin5*1RB,根据运算放大器虚短可得V2=V1,即“0V<=V2<=1V”,公式如下:V=2V1C , 根据运算放大器虚断,V2处无电流流入运放,即R7和R9的电流值相同,得出V3的电压为“0V<=V3<=11V ”,公式如下:92*)97(392)97(31R V R R V R V R R V i +=Þ=+=将B 公式带入上式,求出V3与V1的关系: 1*1191*)97(3V R V R R V =+=将A 式带入上式,求出V3与Iin 的关系:5**111*113R Iin V V ==D , 根据运算放大器虚断,所以V4无电流流入运算放大器,我们设置V7为已知变量,则可以求出V4的电压,公式如下:34*)42()37(4V R R R V V V ++-=E , 根据运算放大器虚断,所以V5无电流流入运算放大器,我们设置V8为已知变量,则可以求出V5的电压,公式如下:12*)1211(85R R R V V +=F , 根据运算放大器虚短,所以有V4=V5,我们将“D ,E ”的公式带进去,然后解一下方程,公式如下:3*02.07812*)1211(834*)42()37(54V V V R R R V V R R R V V V V =-Þ+=++-Þ= G , 我们前面有讲到恒流源的核心就是有固定的电压在固定的电阻上面就可以产生恒定的电流,那么我们R8-R7的差值恒定,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R10上面的电压恒定呢,而这个阻值也是不变的,所以就得出来恒流了,下面我们将公式补全:10)78(R V V i -=我们将F 公式中V8-V7的值带入上式,得出来输出电流和V3的关系:3*002.010)3*02.0(V R V i ==我们将C 式带入上式,得出输出电流i 与Iin 的关系:Iin R Iin i *115**11*002.0==即输出电流的范围为“0ma<= I <=22ma ”.4, 电路分析图中电路是应用在输入“0~2ma ”,输出“4~20ma ”的电路中,输入部分“0~20ma ”是线性变化可调的,所以输出电流也是线性变化可调整的,所以应用在变送器或者仪表电路中最为合适。

基于STM32的数控电流源设计

基于STM32的数控电流源设计

摘要电源技术尤其是数控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服务于各个行业。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而带来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电源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电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市场上数控电流源的存在输出精度不高,功率密度比较低,带负载能力不强,体积大,价格较高,操作繁琐,工作状态不稳定等弊端,因此数控电源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针对上述缺点不断改善。

数字化智能电源模块是针对传统智能电源模块的不足提出的,数字化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人为参与的环节数,有效地解决电源模块中诸如可靠性、智能化和产品一致性等工程问题,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可维护性。

所以,高精度的数控直流电流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本设计中将采用STM32单片机为系统的主控制器,能够实现多功能、宽范围、可调节等诸多功能,为更好的实现恒流提供条件,完成数控电流源的设计。

STM32片内集成的A/D转换器、D/A转换器和PWM发生模块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使系统简单,可靠,低价。

关键字:电源技术;数控电流源;STM32;数字化ABSTRACTPower technology, especially CNC power technology is o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ith strong practice, it services for every fiel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that brough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provides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but also makes a higher demands in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At the present time CNC current source on the market exists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output precision is not high, the power density is relatively low, capacity with a load is not strong, bulky, expensive, complicated operations, instability working state and so on. So the major develop direction of CNC power is specialized for these shortcomings, and to reform them. Digital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s is made against the lacking of traditional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s, digitize can reduce uncertainty and human participating quantity of link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resolve some engineering problems effectively, such as reliability, intelligence, product consistency problem and so on, and greatl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maintainability of the product. Therefore, high-accuracy CNC DC current source has a lot of space to develop. In this design,STM32 MCU will be used as the main controller of the whole system, it can achieve the multi-function, wide range ,adjustable, and many other functions, providing better conditions for achieving constant current and completing the design of CNC current source. It integrates A/D converter, D/A converter and PWM module in STM32 chip, thus reducing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keep the system simple, reliable and low price.Key words:Power technology; Numerical control current source; STM32; digital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 (1)1.1 数控电流源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1)1.2 数控电流源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2)1.3 基于STM32的数控电流源的设计的内容 (4)第2 章 (5)2.1 数控电流源的核心技术原理 (5)2.2 方案的总体设计 (6)2.2.1 数控电流源的主控芯片的选择 (6)2.2.2 基于STM32的数控电流源系统结构 (8)2.2.3 恒流源模块电路的方案讨论 (9)2.3 本章小结 (9)第3章基于STM32数控电流源的硬件电路设计 (10)3.1 恒流源模块电路的设计方案 (10)3.1.1 以LM350A为恒流源模块的核心元件的恒流源电路 (10)3.1.2 数控宽范围调整、大电流输出恒流源电路 (14)3.2 数控部分 (16)3.3 供电电源 (18)3.3.1 三端稳压器 (18)3.3.2 供电电源电路 (19)3.4 本章小结 (20)第4 章 (21)4.1 主程序设计 (21)4.2 负载电流取样子程序设计 (22)4.3 键盘中断程序设计 (23)4.4 LCD1062显示程序设计 (24)4.5 本章小结 (24)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8)附录 (29)附录A (29)附录B (31)第1章引言1.1 数控电流源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电源技术尤其是数控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服务于各个行业。

mA输出电路讲解

mA输出电路讲解

4-20mA输出电路一、4-20mA电流环工作原理在工业现场,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并进行长线传输,会产生以下问题:1.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线会受到噪声的干扰;2.传输线的分布电阻会产生电压降;3.在现场如何提供仪表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也是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避开相关噪声的影响,我们用电流来传输信号,因为电流对噪声并不敏感。

4~20mA的电流环便是用4mA表示零信号,用20mA表示信号的满刻度,而低于4mA高于20mA的信号用于各种故障的报警。

对4-20mA电路的输出要求1)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成正比;2)输出电流为恒流源。

即当负载电阻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流保持不变;3)输出电流对电源变化、环境温度等的变化不敏感。

一般地,还要附加一个要求,即输入电压与输出电流共地。

二、4-20mA电路1.由图可见,电路中的主要元件为一运算放大器LM324和三极管BG9013及其他辅助元件构成,V0为偏置电压,Vin为输入电压即待转换电压,R 为负载电阻。

其中运算放大器起比较器作用,将正相端电压V+输入信号与反相端电压V-进行比较,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再经三极管放大,BG9013的射级电流Ie作用在电位器Rw上。

由运放性质可知:V-= Ie•Rw= (1+ k)Ib•Rw (k为BG9013的放大倍数),流经负荷R 的电流Io即BG9013的集电极电流等于k•Ib。

令R1=R2,则有V+= V- = V0+Vm= (1+k)Ib•Rw= (1+1/k)Io•Rw,其中k>1所以Io≈ (Vo+Vin)/Rw其中:Io 为输出到负载的电流Vo 为偏置电压Vin为输入电压即待转换电压Rw为反馈电阻即三极管射极电流Ie流经的电位器或电阻由上述分析可见,输出电流Io的大小与输入电压Vin成正比(偏置电压和反馈电阻Rw为定值时),而与负载电阻R的大小无关,说明电路良好的恒流性能。

在改变Vo 的大小,可在Vin=0时改变Io的输出。

STM32输出4-20mA电路

STM32输出4-20mA电路

STM32实现4-20mA压控恒流源电路为工业场合开发的设备通常情况下都会具有4-20mA输出接口,在以往没有DAC模块的单片机系统,需要外加一主片DAC实现模拟量的控制,或者采用PWM来摸拟DA,但也带来温漂和长期稳定性问题。

在以STM32为中心的设备中,使用它自带的DAC即可非常方便的实现4-20mA的输出接口,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漂移小以及编程方便等特点。

在STM32单片机系统中,100脚以下没有外接出VREF引脚,但这样使得DAC的参考端和VCC共用,带来较大误码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廉价的TL431来解决供电问题,TL431典型温漂为30ppm,所以在一般应用中已非常足够。

选用两只低温漂电阻,调整输出使TL431的输出电压在3V-3.6V之间,它的并联稳压电流可达到30mA,正好能满足一般STM32核心的功耗需求。

利用TL431解决了供电问题,余下的就是4-20mA的转换电路,如下图:上图即为非常精确的转换电路,OPA333是一颗非常优异的单电源轨至轨运算放大器,其工作电压为 2.7-5.5V,其失调电压仅为10uV,实测最低输出为30uV,最高输出可达VCC-30uV。

电路组成压控恒流源,其关键在于OPA333这颗芯片的优异性能,使得以上电路获得了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DACOUT来自于STM32的DAC1或者DAC2输出,由C25进行数字噪场滤波之后进入运算,进行1:1缓冲,后经过Q2进行电流放大,在R7上形成检测电压,C17进行去抖动处理。

4-20mA信号由AN_OUT+/AN_OUT-之间输出。

上图中,负载中的电流在R7上形成压降,经运放反馈后得到Vdacout=Vr7=I*R7,所以:I=Vdacout/R7,当Vdacout在400mV到2000mV之间变化时,可得到4-20mA的输出。

改变R7的大小,便可改变DACOUT的需求范围。

电路中,R2的基射极之间将有0.7V左右的偏压,所以Vb[MAX]=2V+0.7V=2.7V,这正好在OPA333的输出范围之内。

基于STM32的高精度0~24 mA恒流源的设计

基于STM32的高精度0~24 mA恒流源的设计

基于STM32的高精度0~24 mA恒流源的设计徐巧玉;赵传锋;王军委;冯倩;李鹏【摘要】为了满足测量领域对高质量恒流源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的便携式高精度0~ 24 mA恒流源的设计方案.由STM32微处理器控制高精度AD5062,实现Ⅴ-Ⅰ转换电路输入电压的精确调节,进而得到0~ 24 mA的输出电流.Ⅴ-Ⅰ转换电路由高性能的运算放大器、精密的金属电阻等构成[1],其线性反馈调节电路使得输出电流更加稳定[2].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恒流源最大标准差低于0.5 μA,具有较高的精度.【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恒流源;STM32;运算放大器;Ⅴ-Ⅰ转换电路;便携;高精度【作者】徐巧玉;赵传锋;王军委;冯倩;李鹏【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92292部队,山东青岛266000;洛阳银杏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0 引言当今自动化仪器仪表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精密电阻的检测等,主要利用0~24 mA的标准电流作为信号源。

同时,许多模拟传感器的电路和仪表也需要恒流源提供激励信号,由于传感器激励信号一般都在mA级,极小的电流偏差也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求作为激励信号的恒流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目前市场上的恒流源主要基于VXI、PCI以及PXI等工业总线[3],如Agilent公司的E1328A、国内航天测控公司的AMC4401A以及哈工大测控研究所研制的PCI 恒流源,虽然所述恒流源在精度和稳定度方面均能达到指标要求,但成本较高、体积大、携带不方便。

凌力尔特公司生产的基于A/D转换芯片的LT3092,体积小、电流输出范围较大,但精度不高。

基于STM32的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

基于STM32的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
s u p pl y r un s s t abl y .
Ke ywo r d s: S e r i e s v o l t a g e r e g u l a t o r: p o we r m e a s u r e m e n t: L e a k a g e p r o t e c t i o n
Z h a n g K a i ,W a n g Y u n f e i, M a L i j u a n
( Z h e n g z h o u R a i l w a y 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Z h e n g z h o u H e n a n , 4 5 1 4 6 0 )
v o l t a g e s t a b i l i z i n g p o w e r s u p p l y m o d u l e a d o p t s s e r i e s v ol r a g e s t a b i l i z i n g C i r c u i t w i t h a m p l i f y i n g 1 i n k . T h e C i r c u i t i S S i m p l e i n s t r u c t u r e , s t a b l e i n o u t p u t v ol t a g e a n d l a r g e i n o u t p u t c u r r e n t . T h e 1 e a k a g e p r o t e c t i o n d e v i c e a d o p t s I N AI 9 5 ,a n d t h e c h i P c a n s e n s i t i v e l y d e t e c t w h e t h e r t h e 1 e a k a g e c u r r e n t e x c e e d s t h e p r e d e t e r mi n e d i n d e x . T h e d i s p l a y C i r c u i t u s e s N O K I A 5 1 i 0 t o di s p l a y t h e p a r a m e t e r s , a n d r e a l i z e s t h e m a n — m a c h i n e e x c h a n g e u n d e r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l o w p o w e r c o n s u m p t i o n a n d l o w c o s t . A f t e r t e s t i n g , t h e p o w e r

STM32-4-20mA输出电路,使用TL431

STM32-4-20mA输出电路,使用TL431

STM32|4-20mA 输出电路,使用TL431
为工业场合开发的设备通常情况下都会具有4-20mA 输出接口,在以往没有DAC 模块的单片机系统,需要外加一主片DAC 实现模拟量的控制,或者采用PWM 来摸拟DA,但也带来温漂和长期稳定性问题。

在以STM32 为中心的设备中,使用它自带的DAC 即可非常方便的实现4-20mA 的输出接口,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漂移小以及编程方便等特点。

在STM32 单片机系统中,100 脚以下没有外接出VREF 引脚,但这样使得DAC 的参考端和VCC 共用,带来较大误码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廉价的TL431 来解决供电问题,TL431 典型温漂为30ppm,所以在一般应用中已非常足够。

选用两只低温漂电阻,调整输出使TL431 的输出电压在3V- 3.6V 之间,它的并联稳压电流可达到30mA,正好能满足一般STM32 核心的功耗需求。

利用TL431 解决了供电问题,余下的就是4-20mA 的转换电路,如下图:
上图即为非常精确的转换电路,OPA333 是一颗非常优异的单电源轨至轨运算放大器,其工作电压为2.7-5.5V,其失调电压仅为10uV,实测最低输出为30uV,最高输出可达VCC-30uV。

电路组成压控恒流源,其关键在于OPA333 这颗芯片的优异性能,使得以上电路获得了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DACOUT 来自于STM32 的DAC1 或者DAC2 输出,由C25 进行数字噪场滤波之后进入运算,进行1:1 缓冲,后经过Q2 进行电流放大,在R7 上形成检。

单片机控制4-20mA输出

单片机控制4-20mA输出

利用单片机构成高精度PWM式12位D/A[一].前言在用单片机制作的变送器类和控制器类的仪表中,需要输出1—5V或4—20mA的直流信号的时候,通常采用专用的D/A芯片,一般是每路一片。

当输出信号的精度较高时,D/A 芯片的位数也将随之增加。

在工业仪表中,通常增加到12位。

12位D/A的价格目前比单片机的价格要高得多,占用的接口线数量也多。

尤其是在需隔离的场合时,所需的光电耦合器数量与接口线相当,造成元器件数量大批增加,使体积和造价随之升高。

如果在单片机控制的仪表里用PWM方式完成D/A输出,将会使成本降低到12位D/A芯片的十分之一左右。

我们在S系列流量仪表中采用了这种方式,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下面介绍一下PWM方式D/A的构成原理。

[二].电路原理一般12位D/A转换器在手册中给出的精度为±1/2LSB,温度漂移的综合指标在20—50ppm/℃,上述两项指标在0.2级仪表中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下面给出的电路可以达到上述两项指标。

图1中的T是固定宽度,τ的宽度是可变的。

τ分为5000份,每份2us。

所以τ的最大值τmax=2×5000=10000us,这就是T的宽度。

当τ=T时,占空比为1,Vo=5.000V,τ=0时,Vo=0V。

这种脉冲电压经过两级RC滤波后得到的电压可由下式表示:VM必须是精密电压源。

Vo与占空比成正比,且线性较好,这种方式在理论上是很成熟的,但实际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图2是实际线路,其中单片机可用8098或8031两种常用芯片,VM的数值为5.000V±2mV,D/A与单片机必须是电气隔离的。

否则数字脉冲电流产生的干扰会影响D/A精度,从示波器可以看到高达50mV的干扰毛刺电压,因此有必要加光电隔离。

经隔离后的脉冲驱动模拟开关CD4053。

CD4053是三组两触点模拟开关,由PWM脉冲控制开关的公共接点使之与+5.000V和地接通,在VI得到与单片机输出相一致的PWM波形。

单片机控制4-20mA输出

单片机控制4-20mA输出

利用单片机构成高精度PWM式12位D/A[一].前言在用单片机制作的变送器类和控制器类的仪表中,需要输出1—5V或4—20mA的直流信号的时候,通常采用专用的D/A芯片,一般是每路一片。

当输出信号的精度较高时,D/A芯片的位数也将随之增加。

在工业仪表中,通常增加到12位。

12位D/A的价格目前比单片机的价格要高得多,占用的接口线数量也多。

尤其是在需隔离的场合时,所需的光电耦合器数量与接口线相当,造成元器件数量大批增加,使体积和造价随之升高。

如果在单片机控制的仪表里用PWM方式完成D/A输出,将会使成本降低到12位D/A芯片的十分之一左右。

我们在S系列流量仪表中采用了这种方式,使用一般12℃,上图1τmax=2×。

这种VMVM的数值为D/A精度,+5.000V3mV RC Vo与图中的曲线1表示理想值,曲线2表示实测值。

由图中可见,曲线2的根部不太理想。

这是因为所使用的电容不是纯电容,其中含有一定的电感。

在占空比极小时,由于脉冲非常窄,它产生的高次谐波的频率很高,电感对高次谐波的感抗较大,因此在脉冲沿的位置上,尽管电压变化很大,但实际实际给电容充电却很小。

这样就在窄脉冲时产生非线性。

当采用无感电容时,这种非线性有较大改善,但仍不能完全吻合。

由于无感电容容量太小,价格也较高,所以在大时间常数滤波电路中没有实际意义。

在实际使用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舍弃根部非线性部分,只用线性部分,在工业仪表中,标准的信号一般为1—5V或4—20mA。

而曲线2的非线性部分在0.4V以下,所以当采用1—5V输出信号时,精度为0.03%完全满足12位D/A要求。

除精度满足要求外,温度特性也必须满足要求。

影响温度特性的原因主要是5V精密电源和运算放大器的温度特性。

为不使价格太高,选用2DW232精密稳压二极管,运放的电阻与滤波电阻要匹配且温度系数≤25ppm。

运算放大器选择温漂≤10uV/℃的均可,一般廉价低温漂运放都可满足这个指标。

基于STM32的便携式恒流源设计

基于STM32的便携式恒流源设计

基于STM32的便携式恒流源设计邵伟恒;顾昂;隋俊杰【摘要】该文设计了一种高精度4~20 mA恒流输出和检测系统.由STM32控制电流环数模转换芯片DAC161和模数采样芯片ADS1246来完成设计,电流输出采用单线隔离通讯方式.软件算法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来提高采集精度,充分利用STM32的DMA数据传输技术快速处理采集数据.此外通过电源控制、环路检测以及自动休眠等方法降低系统功耗.经测试,此便携式恒流源能够模拟恒流输出、电流输出和检测精度高,且系统功耗低.【期刊名称】《自动化与仪表》【年(卷),期】2015(030)012【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恒流源;4~20 mA;高精度;STM32【作者】邵伟恒;顾昂;隋俊杰【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510610;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510610;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5106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6在工业控制领域4~20 mA恒流源作为一种工业标准被广泛应用。

传感器、变频器、调功器、控制器PLC和DCS系统都对4~20 mA十分青睐。

为了调试测试设备方便,往往需要精度高、功能强大、便携的电流源仪表。

目前,国内此类仪表大都具有精度不高、功耗偏大、携带不方便等缺点[1-2]。

针对传统恒流源仪表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专用电流源芯片DAC161和24位AD 芯片ADS1246,实现了单线通讯控制、检测输出隔离、高精度程控的恒流输出及检测系统。

通过卡尔曼滤波、DAM直接传输采集数据、系统校准等方法,实现了快速高精度的电流输出和检测。

仪器已成功应用于现场调试,精度高、功耗低且运行稳定。

1 总体结构设计该系统硬件主要由电源模块、STM32控制模块、DA输出模块、键盘显示模块以及AD输入模块组成。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Fig.1 System construction diagram电源模块主要完成系统各级供电,包括AD基准电压电路、5 V~24 V的DC/DC升压电路、控制芯片供电电路;控制模块首选STM32芯片,它具有性能稳定、接口完备、成本低等优点[3]。

如何手动制作一个模拟电流4-20mA发生器?

如何手动制作一个模拟电流4-20mA发生器?

如何手动制作一个模拟电流4-20mA发生器?如何手动制作一个模拟电流4-20mA发生器?使用317做4mA的恒流源,可以采用图示的电路,图中电阻上的压降等于317的最低输出电压1.25V,使用312欧姆的电阻,其输出电流就必然是4mA。

LM317做恒流源时,输出电压是变化的。

LM317 恒流电路:IN脚接输入电压正,OUT脚接一个电阻后为恒流输出,ADJ脚直接接到恒流输出,就是OUT脚的电阻的另一端,负载正接在这里,因为LM317里面有基准的1.25V电压,这个电压在317里面有稳压措施,所以会一直保持不变,这个电压就在电阻的两端(OUT脚与ADJ脚),电阻值是定的,电压也是定的,流过电阻的电流就是恒定不变的。

恒流值=1.25V/电阻(欧姆)该图是产生4mA固定电流的用500欧姆可调电阻串联一个50欧姆电阻,代换图中的312欧姆电阻就可以实现4~20mA 电流可调了我做过N次试验了。

+24VDC--R1.3K欧姆--R4.7K欧姆可调--电流表--AI模块的正极0VDC------------------------------------AI模块的负极尽量选择24V 的直流开关电源,当然5V的也可以,不过电位器的阻值要按比例变化。

24V DC开关电源明纬S100-24 130元。

1.5K 工业级电位器,用万用表打着将他调到1.3K。

不要再动了。

3元。

4.7K 工业级或军品级电位器,0.3%精度。

配一个大大的旋钮。

工业级 3元,军品级 15元。

旋钮 3元。

旋钮要大,调时,线性度很好。

50或100 mA挡的直流电流表。

用万用表的直流电流挡也可以代替。

将4.7K 的电位器调到0,电流最大,但达不到20mA,可以保护模块。

将4.7K 的电位器调到4.7K,电流最小,但达不到4mA,一般的AI模块在电流一小于4mA后会触发传感器断线报警的。

以上设备也是欧姆龙教学培训用的试验模拟量的设备。

大家互相学习!多提宝贵意见!。

4-20mA输出电路讲解

4-20mA输出电路讲解

4-20mA输出电路一、4-20mA电流环工作原理在工业现场,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并进行长线传输,会产生以下问题:1.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线会受到噪声的干扰;2.传输线的分布电阻会产生电压降;3.在现场如何提供仪表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也是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避开相关噪声的影响,我们用电流来传输信号,因为电流对噪声并不敏感。

4~20mA的电流环便是用4mA表示零信号,用20mA表示信号的满刻度,而低于4mA 高于20mA的信号用于各种故障的报警。

对4-20mA电路的输出要求1)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成正比;2)输出电流为恒流源。

即当负载电阻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流保持不变;3)输出电流对电源变化、环境温度等的变化不敏感。

一般地,还要附加一个要求,即输入电压与输出电流共地。

二、4-20mA电路1. 93由图可见,电路中的主要元件为一运算放大器LM324和三极管BG9013及其他辅助元件构成,V0为偏置电压,Vin为输入电压即待转换电压,R 为负载电阻。

其中运算放大器起比较器作用,将正相端电压V+输入信号与反相端电压V-进行比较,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再经三极管放大,BG9013的射级电流Ie作用在电位器Rw上。

由运放性质可知:V-= Ie•Rw= (1+ k)Ib•Rw (k为BG9013的放大倍数),流经负荷R 的电流Io即BG9013的集电极电流等于k•Ib。

令R1=R2,则有V+= V- = V0+Vm= (1+k)Ib•Rw= (1+1/k)Io•Rw,其中k>1所以Io≈ (Vo+Vin)/Rw其中:Io 为输出到负载的电流Vo 为偏置电压Vin为输入电压即待转换电压Rw为反馈电阻即三极管射极电流Ie流经的电位器或电阻由上述分析可见,输出电流Io的大小与输入电压Vin成正比(偏置电压和反馈电阻Rw为定值时),而与负载电阻R的大小无关,说明电路良好的恒流性能。

在改变Vo的大小,可在Vin=0时改变Io的输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M32实现4-20mA压控恒流源电路
为工业场合开发的设备通常情况下都会具有4-20mA输出接口,在以往没有DAC模块的单片机系统,需要外加一主片DAC实现模拟量的控制,或者采用PWM来摸拟DA,但也带来温漂和长期稳定性问题。

在以STM32为中心的设备中,使用它自带的DAC即可非常方便的实现4-20mA的输出接口,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漂移小以及编程方便等特点。

在STM32单片机系统中,100脚以下没有外接出VREF引脚,但这样使得DAC的参考端和VCC共用,带来较大误码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廉价的TL431来解决供电问题,TL431典型温漂为30ppm,所以在一般应用中已非常足够。

选用两只低温漂电阻,调整输出使TL431的输出电压在3V-3.6V之间,它的并联稳压电流可达到30mA,正好能满足一般STM32核心的功耗需求。

利用TL431解决了供电问题,余下的就是4-20mA的转换电路,如下图:
上图即为非常精确的转换电路,OPA333是一颗非常优异的单电源轨至轨运算放大器,其工作电压为2.7-5.5V,其失调电压仅为10uV,实测最低输出为30uV,最高输出可达VCC-30uV。

电路组成压控恒流源,其关键在于OPA333这颗芯片的优异性能,使得以上电路获得了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DACOUT来自于STM32的DAC1或者DAC2输出,由C25进行数字噪场滤波之后进入运算,进行1:1缓冲,后经过Q2进行电流放大,在R7上形成检测电压,C17进行去抖动处理。

4-20mA信号由AN_OUT+/AN_OUT-之间输出。

上图中,负载中的电流在R7上形成压降,经运放反馈后得到Vdacout=Vr7=I*R7,所以:I=Vdacout/R7,当Vdacout在400mV到2000mV之
间变化时,可得到4-20mA的输出。

改变R7的大小,便可改变DACOUT的需求范围。

电路中,R2的基射极之间将有0.7V左右的偏压,所以Vb[MAX]=2V+0.7V=2.7V,这正好在OPA333的输出范围之内。

电路中R14做为输出端的限流电流,使得输出端的最大输出电流Imax=Vcc/(R7+R14),若Vcc 取6V,则Imax=6V/200 O=30mA,若没有R14,则最大电流可能有60mA,这时R7上的耗散功率为0.06*0.06*100=0.36W,若选用0805贴片电阻,将导致R7烧坏,或者由于温度升高太严重导致R7阻值变化太大输出引起较大偏差。

加入R14之后,R7上的最大耗散功率为:0.03*0.03*100=0.09W,此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电路中R14不可省去,C17不可省去,由于外负载可能的微小干扰或波动将导致OPA333组成的深度负反馈电路形成振荡,使输出电流波动,加入C17能抑制这种波动,使输出更稳定,但是C17的值不宜过大。

使用STM32编程应注意,其内部不应当开DAC缓冲,因以上电路已经为一个高输入阻抗的缓冲电路。

由STM32内部缓冲电路将损失掉输出线性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