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详解
《故都的秋》详解1一、直击题旨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
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新教材)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七单元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14 故都的秋一、重点剖析1. “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答案:作者之所以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入题,是因为“故都”更能体现散文的抒情性。
“故”给人以历史悠久之感,也蕴含着怀念之情;“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秋”确定了描写的内容。
“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
以此为题,明确而深沉。
2.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章的“文眼”,其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特点:①运用了排比手法,文气顺畅;②先用了两个单音节词“清”“静”,又以一个双音节词“悲凉”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作用:概括全文意旨,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总领下文。
作者借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来表现自己因迷惑、抑郁、失望而徘徊的忧思与落寞之情;或者说,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心情,才感到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
3. 为什么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却着力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答案这是由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决定的。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的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凄凉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内心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如此,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而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来着力描写。
在作者笔下,萧索的秋意与落寞的秋情是统一的。
4.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精心描绘了五个画面,请给每个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在这五个画面中,作者是如何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的?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5.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可否改为“简直像是每一户的家虫”?答案:不能。
“家家户户”运用叠字,不仅使文章具有韵律美,还说明秋蝉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养在家里”则进一步拉近了秋蝉与家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感;“家里”既呼应了前面的“家家户户”,又照应了后面的“家虫”。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嘿,咱今天就来唠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这篇文章啊,那可真是有点意思。
你想啊,秋天这玩意儿,在咱生活里那可太常见了。
就说我去年秋天的时候吧,去了一趟老家的小胡同。
那胡同里的秋景,真有点像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呢。
胡同两边的老房子,墙皮都有点剥落了,露出里面的青砖。
房顶上的瓦缝里,长出了一丛丛的小草,在秋风里摇啊摇的。
走进胡同,脚下的石板路有点不平整,走起来嘎吱嘎吱响。
路边有一棵老槐树,树叶都黄了,风一吹,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
我站在树下,看着那一片片黄叶打着旋儿落下,心里突然就有点感慨。
这场景,不就跟郁达夫写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有点像嘛。
胡同里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还有大妈们聊天的声音。
这声音在秋天的空气里传得老远,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郁达夫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咱这胡同里虽然没有秋蝉,但有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也给这秋天增添了一份生机。
我在胡同里溜达了一圈,看到有户人家的院子里种了几盆菊花。
那菊花开得可真艳啊,红的、黄的、白的,啥颜色都有。
这让我想起了郁达夫写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可不嘛,这秋天的美景,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
《故都的秋》里还写了秋天的雨,“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 我也觉得,秋天的雨很有味道。
有一次,我正走在胡同里,突然就下起了雨。
那雨不大,淅淅沥沥的,打在脸上凉丝丝的。
我赶紧跑到一个屋檐下躲雨,看着雨丝在眼前飘落,心里特别宁静。
这故都的秋啊,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觉特别真实。
郁达夫用他的笔,把这秋天的美景都写活了。
咱读着他的文章,就好像自己也走进了那个充满秋意的故都。
到最后,我从胡同里走出来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那片秋色,心里还是满满的感动。
这故都的秋,真的是让人难忘啊。
《故都的秋》ppt课件
注: 1926年,郁达夫长子在北平因脑炎夭折,年仅5岁。
拓展讨论
说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蓝色、白色——冷色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孤寂、落寞的情怀
为什么作者的心情是孤寂、落寞的?
写作背景:华北事变
是指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日军侵犯华北地区所造成的的一系列事件 的统称。当时的华北地区主要管辖区域是今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 绥远等地。1933年5月31日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后,日本方面迫使国民政 府军退出北平等城市,日军当时对华北的政策是“华北分离”,即收买卖国 汉奸,捏造自治,妄图把华北地区从国民政府的统治下分离出去。
思考
这悲凉的秋味是生命即使无法掌握盛衰也要 极力绽放的姿态,是每一步都坚定而执着的生 命追求,留下的是中华民族生命审美的脉络。
秋景欣赏
小院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讨论修改一 谁能读懂《故都的秋》: 品读文本,思考修改方向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 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 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 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 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 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 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27张ppt)
《故都的秋》选段
清 、静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 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 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 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 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 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故都的秋》选段
清 、静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 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 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 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 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 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冷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
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
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
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
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
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
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
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郁达夫的主观感受——景后之情
故都的秋 ——“悲”
《故都的秋》选段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 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 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 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 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 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老舍《济南的秋天》
问题一:小组成员朗读课文,想一想,两位名家 同是写秋天,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故都的秋原文批注
故都的秋原文批注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那叫一个韵味十足,简直就像一壶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文章里头,他对北平秋天的那份情,那份爱,流淌在字里行间,让人一读就心里头暖洋洋的,又带着点儿淡淡的忧伤。
开篇他就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话一读,我心里头就“咯噔”一下,心想:嘿,这人可真会写,把北平的秋天写得那么透亮,那么安静,还带着点儿让人心疼的味儿。
咱平时说秋天,不就是树叶黄了,风凉了,衣裳多了嘛,可到了郁达夫这儿,秋天就变成了个有情有义的老朋友,跟你聊着天,诉说着它的故事。
他写北平的秋天,说“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一连串的比喻,简直就像是在咱耳边絮叨,把你平时吃的、喝的、见的都搬了出来,就为了告诉你,北平的秋天,那是独一份儿的,别的都比不上。
这手法,真是绝了,让人一读就忘不了。
再往后看,郁达夫写他“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这画面,就像是老电影里的场景,让人一下就能进到那个情境里头去。
你说,咱平时哪儿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泡壶茶,坐院子里看天听鸽子叫?可郁达夫就能,他就能把这份儿悠闲写得让你都羡慕起来,恨不得立马也去租那么一椽破屋,感受一下那北平的秋天。
他还写北平的秋雨,“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话一读,我就乐了,心想:嘿,这秋雨还能分南北?还能分出高下?可仔细一想,可不是嘛,北方的秋雨,那是带着凉意的,是让人心里头舒坦的,是能让整个城市都安静下来的。
南方的秋雨呢,就显得有点儿绵软,有点儿拖泥带水,少了那么点儿味道。
最绝的是,郁达夫写他“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一、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故都的秋》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秋天的早晨,阳光斜射在庭院中,树叶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鸟雀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着。
”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故都的秋天之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同时,作者通过对秋天特有的景物如菊花、槐树等的描绘,使得故都秋天的景色更加鲜明、生动。
二、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的表达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这种情感在文中多次出现,如“在秋天,我总是想起故都的那片天空,那片金黄的稻田,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表达,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深深的情感纽带,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故乡的美好和温暖。
三、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不同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他特别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如“那片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稻穗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这样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也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创作魅力。
四、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秋天是自然的转折点,是收获和离别的交织,也是生命与死亡的轮回。
这样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故都的秋》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同时,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浓烈。
例如,“我想念那个秋天,想念那片天空,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整篇文章的情感氛围浓烈、感人肺腑。
《故都的秋》ppt课件完美版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等。
《故都的秋》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
1934年8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 北平(今北京)的途中,饱尝了故都 的秋味,写下了这篇文章。
创作地点
北平(今北京),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 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 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风貌
结构严谨,意境深远
郁达夫的散文结构严谨,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和意境的营造。《故都的 秋》中,他以秋天的景象为线索,将回忆、现实和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悠长的意境。
《故都的秋》审美价值分析
地域文化的独特呈现
《故都的秋》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故都秋天的美景,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这种地域 文化的独特呈现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则通过反复强调,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深喜爱。
情景交融,抒发内心感受
融情于景
作者在描绘景物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景物具有了情感色彩。例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段描写中,作者通过“破屋”、 “浓茶”、“碧绿的天色”等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情感共鸣与审美体验
作品通过对故都秋天的细腻描绘,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够 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文学价值的体现
《故都的秋》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 不仅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还通过深入挖掘人性、情感等主题,展现了 文学的深刻内涵。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
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二、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教学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
导入导语设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也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佳作,同学们能说一说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故都的秋赏析5篇完美版
《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赏析(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
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地融化在一齐,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透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有选取侧重而已。
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构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之后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
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
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
故都的秋教案_故都的秋原文赏析
故都的秋教案_故都的秋原文赏析课文《故都的秋》出自高一语文下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orG,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⑴的芦花,钓鱼台(2)的柳影,西山⑶的虫唱,玉泉⑷的夜月,潭柘寺⑸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⑹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⑺,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⑻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故都的秋》优秀课件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 天涯
-秋的凄苦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秋的悲凉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秋风萧瑟, 残荷听雨, 秋有声。 霜叶黄花, 秋草碧水, 秋有色。
天高云淡, 北雁南飞, 秋有形。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 让我 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 秋》。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一江秋水澹寒烟, 水影明如练。 -秋的明净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太平御览》
枫浔 叶阳 白 荻江 居 花头 易 秋夜 瑟送 琵 瑟客 琶 。, 行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的景物 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 实际是北国 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 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 然融合。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 表现 作者心中的悲凉, 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 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 颂秋的。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深情的眷恋,
感 受
供选题目:《校园寻秋》、《寻
秋 秋》、《校园的秋》
3 11
天 -
2.阅读其它古今写秋的诗文,摘抄 诗句,文句。并对其一作简单鉴赏。
节 (不得少于10首)
秋雨图
在北国秋雨图中,
作者特意加入 明了确雨: 用中这样“的京都腔市京调闲的社人会”人物的
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
对话感,伤”其的京用味意来烘何托“在清、?静、
悲凉”的北国的秋味。 云散雨霁谁点缀, 桥头斜影叹秋凉。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散文,收录于他的散文集中。
这篇文章以“故都的秋”为题,描述了一个古老城市的秋天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下面我将以这个标题为主线,为您详细介绍《故都的秋》一文。
文章开篇,郁达夫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都城市的秋天景色。
他描述道:“城市全是一种浅黄色。
沉默,而无声。
”这一句话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城市场景,一片宁静而温暖的氛围弥漫在街道上。
作者接着写道:“秋天一过,便不再清新如尚未秋颦时。
”这句话表达了秋天逝去的意味,暗示着现实中的变幻和沧桑。
接下来,郁达夫开始描写人们的生活状态。
他写道:“人们渐渐觉得昏,渐渐觉得厌。
”这句话抓住了秋天让人疲惫的特点,暗示着人们心情的低落和沉郁。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人们疲惫厌倦的心情与故都城市的秋天景色相互映衬。
他继续写道:“现在的人们,有一种寻欢作乐的愿望。
”这一句话揭示了人们在深秋时期追求快乐的心态,希望能够摆脱疲惫和低落的情绪。
接下来,郁达夫转变了视角,开始描述自己对于故都的感受和思考。
他写道:“每逢这个时候,我有一种懊恼。
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都不能找点乐子……于是我决定了,只要有时间,我就去寻找一点点的宽慰,一点点的欢快。
我要找到的是什么呢?是凤凰的音乐。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追求快乐的愿望。
他通过寻找凤凰的音乐来寻求心灵的宽慰和欢快。
随后,郁达夫以他敏锐的观察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对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更深入的剖析。
他写道:“人们忙忙碌碌,紧张过劳,好像各各站在战线上一般。
”这句话描绘了当时社会中的繁忙景象,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忙于奔波。
但是,郁达夫认为这种忙碌是没有意义的,“我想,人为什么要这样忙碌呢?”他进一步质问道。
郁达夫提出了对于人们生活意义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的反思。
文章的结尾,郁达夫以“凤凰的声音”的比喻来展示他对于快乐和美好的向往。
2024版《故都的秋》郁达夫ppt课件
郁达夫生平及文学成就
文学成就
生平简介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是郁达夫应上海《人间世》杂志之邀而作的一篇散文。
创作时间
当时郁达夫正在北平(今北京)生活,对北平的秋天有着深刻的感受,因此写下了这篇散文。
创作地点
《故都的秋》创作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文化也处于变革之中,新文化运动正在兴起,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同时,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政治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文学背景
在文学领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独特审美追求
04
CHAPTER
主题思想阐释及价值意义挖掘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乡愁始终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它体现了对故土、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乡愁是人类共同情感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多地离开家乡,乡愁成为了人们寻找精神寄托、慰藉心灵的重要途径。
01
02
03
04
《故都的秋》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秋天景象
落叶纷纷,秋风萧瑟。
寒蝉凄切,秋雨绵绵。
描绘秋天景象及其象征意义
果实成熟,秋收时节。
象征意义
秋天的萧瑟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描绘秋天景象及其象征意义
01
02
描绘秋天景象及其象征意义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故都的秋》教案 1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
”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2、诵读评价: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
你能接着说下去吗?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
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36张ppt)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 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读文正音
混混沌沌 dùn 落蕊 ruǐ 嘶叫 sī
一椽破屋 一缕一缕漏下来的 蓝色、白色等冷色调的偏爱 疏疏落落的秋草 潜意识里的落寞、梧桐一叶而 天下知秋的联想 微叹的声调、“一层秋雨一层 凉”的感叹 枣子红完,便是尘沙灰土的世 界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 我之色彩。
——王国维
王安石《北山》
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
古龙《小李飞刀》: 他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 道: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他了解一个人数梅 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反衬这五幅ຫໍສະໝຸດ 画用一根什么样的线穿起来的 呢?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 点把景物组织在一起,体现了散文 “形散神聚”特点。
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
多感官结合 远近结合 以动衬静 反衬 色彩描写
寓情于景
色——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 幅冷色的画面 。
第二部分
秋天中的 郁达夫
清——“气味也没有”“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 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静——“声音也没有”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多感官结合
第三幅画面 标题:秋蝉残声 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秋蝉的残鸣,响声必 然不想夏天那样大,反而衬托了故都的静。 悲凉——残声的微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诗文的世界里徜徉――我教《故都的秋》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李修红众所周知,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是一篇声情并茂、辞意双美的佳作,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散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我在教学中尝试将课文的分析、理解与学生所喜欢的诗歌相结合:导语设计、引导提问、课堂小结均穿插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诗歌;课文语段分析、画面作结则引导学生自拟诗句进行有益的尝试。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将《故都的秋》授课过程摘录如下:一、导语: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
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于是,便产生了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高歌;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
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这种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二、初读课文,理清行文脉落。
1、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
这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
2、作者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描写了五幅画面: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胜景。
3、假如你就是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镜、穿一袭长袍的郁达夫。
面对如此五幅秋光图,你的心头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感觉?悲凉,清静……4、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好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是啊,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而本文虽没有古典诗词那样凝炼的语言,却以同样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
三、具体分析五幅秋景图“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
那么,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这几幅秋景的呢?让我们随作者一道去神游故都,一起去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吧。
一)庭院秋景这里,作者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
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蓝朵,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
这里,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
提问: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感情色彩”?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
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
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二)秋槐落蕊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一片段,这也是故都秋天的清晨之景,大家就随着女同学的声音一起到街道上遛一遛吧!1、落蕊满地,幽人徘徊,寻寻觅觅为何事?思考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
纵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骋”,不得不从上海退隐到杭州,人生短暂,却坐看年华付水流,是何等苦闷,何等寂寞!2、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象,在曹雪芹笔下是“秋花惨淡秋草黄”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的“铺得满地”的落蕊,读之不由不使人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3、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对课文一、二两幅画面进行艺术概括。
提示: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花残垣,落蕊铺地,断肠人在故都。
三)秋蝉残鸣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
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而且还都是蝉衰弱的残声。
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置身此时此境,其寂寞又岂止一个“愁”字了得。
阅读体味本画面,试用诗句加以点评。
提示:秋到故都蝉声起,残声凄凄处处啼。
四)秋雨话凉“在灰沉沉的天底下,……”这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
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
这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1、画面要点概括:(1)北国秋雨的特点:奇、有味、像样。
(2)“奇”在何处:天阴风来雨下,雨过云卷天晴,正所谓来去匆匆。
(3)一层秋雨一层凉,用人物的活动来烘托秋雨的韵味。
(4)突出北国秋雨的奇特有味像样,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流露了游子的孤独感。
2、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
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
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落寞和感伤之中。
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3、文中至此已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写了这么多声音,大家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感觉吗?为什么?无。
如果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怎能听见驯鸽飞翔的声音?又怎能将息利索落的雨声纳于耳畔?又怎能对都市闲人的寒喧声听得如此清晰?这里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声音反衬故都的寂静和自己的孤独,凄冷。
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
“这次第,又怎一个‘静’字了得!”4、点拨:辛弃疾有词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天气转凉了,一年也就快走到尽头了。
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就不多了。
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
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感叹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5、请用诗句作结。
提示:风飘秋雨云卷晴,街头闲人著衣忙。
借问游子何处去?秋雨京音话凄凉。
五)秋果胜景1、写北方果树处处都是。
2、在如此多的北方果树中,重点写的是什么,为什么?重点写的是秋天的枣树。
胜月秋果的描述,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
3、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4、请用诗文描绘“秋果图”。
提示:秋果更添秋味浓,绿淡微黄总相宜。
堪忧西风黄尘起,扯下金妆遮灰衣。
小结:《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
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
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四、拓展练习1、我们不妨来找一下,在作家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寻常院落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声中……2、读至此,你说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合辙而美妙,落寞感伤却又韵味十足。
五、结束语1、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
”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
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2、一切景语皆情语。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呢?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
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
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
3)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3、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会对它爱不能释,沉浸其中,也“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呢?不会的。
为什么?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没有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依然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
50年代,郁达夫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这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