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训练(含解析)
专题训练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
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
读图,回答1~3题。
图甲图乙1.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A.1910年B.1970年C.2005年D.2010年3.下列地区中,与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最符合的是( )A.黑龙江B.上海C.西藏D.三峡库区答案:1.C 2.D 3.A 解析:第1题,该地区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零,2004年前人口迁移率也大于零,说明人口数量是持续上升的,只是最后几年增长速度放慢。
第2题,解析见上题。
第3题,20世纪70年代以前,华北等地人口“闯关东”使黑龙江人口迁入率增加;20世纪70年代以后,华北等地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闯关东”人数减少,甚至出现“雁南飞”现象,最后导致黑龙江人口迁移率降低为负值。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④贵州人口净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答案:4.C 5.A 解析:第4题,江西省净迁入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净迁入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比天津小;广东自然增长率大于净迁入率,所以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之和大于0,所以人口净增加,C项正确。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44):人口的变化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44):人口的变化
针对训练1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
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
A.云南
B.广东
C.广西
D.福建
(2)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B.耕地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
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
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3)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自然环境的差异
D.消费水平的差异
解析第(1)题,广东经济发达,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之一;从图中又可以看出,该省区的人口承载水平较低,这说明该省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几个省区中最大的。
第(2)题,广东的矿产、耕地等资源条件并不丰富,但是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大。
第(3)题,图中的人口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迁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的广东,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1)B(2)D(3)B。
高考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专题复习(后附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专题复习(后附答案)【典例1】读世界及甲、乙、丙、丁四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回答(1)~(3)题。
(1)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变化幅度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2)1995~2000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D.乙、甲、丙、丁(3)甲、乙、丙、丁依次是()A.欧洲、亚洲、拉丁美洲、非洲B.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C.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信息。
第(1)题,图中纵坐标是人口出生率,横坐标是人口死亡率,丁死亡率都在1%左右,出生率在1%至2%之间,变化幅度最小。
第(2)题,注意图中斜线表示自然增长率,1995~2000年的数据要比较甲、乙、丙、丁中6代表的数据。
第(3)题,各年份中丁的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最低,应是发达国家,欧洲符合,可排除A、C两项;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落后于亚洲,所以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要高于亚洲,则甲是非洲。
【参考答案】(1)D(2)C(3)D【变式训练】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的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2)题。
(1)甲地人口死亡率总计是()A.0.775%B.0.675%C.0.885%D.1.333%(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甲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地老年人口比重高【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甲地0~14岁死亡人口数为2 000×0.6%=12,15~59岁死亡人口数为 6 500×0.6%=39,60岁及以上死亡人口数为 1 500×2.5%=37.5;则甲地总死亡人口数为12+39+37.5=88.5,总死亡率为88.5/10 000=0.885%。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含答案)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
整理了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题练习,请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读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原因【答案】 C【解析】首先要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出甲是四川、乙是上海、丙是广东。
其次要清楚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
据此完成2~3题。
迁移率~~新疆迁出率 1.4% 1.3% 迁入率 6.9% 4.2% 浙江迁出率 2.1% 2.5% 迁入率 6.1% 16.2% 2.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资源开发工业化B.婚姻家庭文化教育C.生态改善工业化D.资源开发文化教育3.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B.加快人口老龄化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D.加快城市化进程【答案】 2.A 3.D【解析】第2题,新疆资源丰富,浙江工业发达,这是影响新疆和浙江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第3题,迁入浙江的人口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促进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降低老龄化程度,加重环境压力。
读我国某市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4~5题。
4.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5.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 4.A 5.D【解析】第4题,从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图分析,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随之会出现婚育率上升的问题。
高考地理人口专题试题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专题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增长率是指:A. 一年内人口增加数与年初总人口的比率B. 一年内人口增加数与年末总人口的比率C. 一年内出生人数与年初总人口的比率D. 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年末总人口的比率答案:A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宗教信仰D. 地形条件答案:D3.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出生率 - 死亡率B. 人口总数 / 出生人数C. 人口总数 / 死亡人数D. 人口总数 / (出生人数 + 死亡人数)答案:A4.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是:A. 自然增长B. 机械增长C. 国际移民D. 农村人口回流答案:B5. 人口容量的估算通常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资源状况B. 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1.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的__________数量,它是衡量人口地理分布的重要指标之一。
答案:人口2. 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__型、成年型和老年型,这种划分有助于分析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发展趋势。
答案:幼年3. 在人口迁移的规律中,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原居住地的__________因素和目的地的__________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排斥吸引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人口增长模式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个阶段。
原始型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2. 描述人口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答:人口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包括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和城市地域范围扩大。
其影响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变化、就业机会的增加、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大等方面。
四、综合题1.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41):人口的变化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41):人口的变化例1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假日旅游B.极地考察C.某家庭乔迁新居D.三峡地区部分居民移居湖南【解析】人口迁移的要领,包含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外出旅游、极地科考属临时性的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而家庭乔迁新居,尽管居住地发生了变更,但这种变更不一定超越特定的界线(如行政区界线),不一定属于人口迁移。
【答案】 D针对训练1二战后,人口由迁入地区变成迁出地区的是()A.非洲B.大洋洲C.北美D.拉丁美洲解析在19世纪以前,由于美洲地区属于新大陆,各种原因的移民蜂拥而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拉丁美洲地区成为人口的迁出地区,北美和大洋洲仍然是人口的迁入地区,非洲则仍然是迁出地区。
答案 D针对训练2分析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芜湖某校中学生李明在做课题《调查家庭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时发现,爷爷在建国初期响应政府号召,携带全家人从芜湖来到东北农场;叔叔成绩优秀,曾留学美国并移民;爸爸大学毕业后在芜湖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表哥前两年中学毕业后去上海打工。
(1)爷爷一家当时的迁移属于________,爸爸的迁移属于________。
(选择填空)A.自发迁移B.有组织迁移C.经济因素迁移D.政治因素迁移(2)类似于李明表哥的迁移,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人口迁移流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
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似于李明叔叔的迁移,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优秀人才迁移到发达国家,这种迁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第(1)题,爷爷是响应号召由芜湖到东北,爸爸找工作回到了芜湖,所以爷爷是有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迁移,爸爸是自发的、经济因素的迁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人口的变化(含答案解析)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练习:人口的变化2021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2021年出生人口1 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方案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整整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局部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将消失一半.以下图为2021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1~2题.舅性〔却女性J'lH k I;:心忆El1.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构顶峰,推测历史上中国人口出生最高峰可能是〔〕A.1950~1960 年B.1960~1970 年C.1970~1980 年D.1980~1990 年答案:B解析:图中20~24岁、25~29岁和40~44岁、45~49岁为两处明显的高峰,妇女生育年龄大致从20岁左右开始,据此推断20~24岁可能是40~44岁的后代,25~29岁是45~49岁的后代;40~49岁出生的时间大致是1965~1974年,1971年中国开始实行方案生育,结合选项判断历 史上中国人口出生最顶峰最可能是1960~1970年.2 .“中国人口形势雪崩〞,主要指〔 〕A.出生人口数量太少 B,全面二孩政策失效 C.整体人口极度老化 D.整体人口的急剧萎缩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2021年的人口出生数量比预测的减少200万和“局部 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将消失一半〞等信息判断“中国人 口形势雪崩〞主要指整体人口的急剧萎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以下图〕 完成3〜4题.3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以下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4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 影响我国人口出生 率下降的原因有〔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升 ③社会保证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提升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A.①②C.③④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B.②③D.①④同未置倡 “只生一十〞INHO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劳动人口比重降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预防未富先老,我国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动态调整,①②对;随着我国经济开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降低,③错;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影响不大,④错.选A.第4题,我国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①错;生活富裕程度提升、社会保证体系逐步完善利于降低出生率,②③对; 育龄妇女比重提升会使出生率上升,④错.选B.答案:3.A 4,B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25年,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人,以下图为2021 —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预测图,据5.2021 -2025年间,老龄化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A.2021 —2021 年B.2021 —2021 年C.2021 — 2021 年D.2021 — 2025 年6.关于老龄化快速开展对社会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开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②创新水平及创新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均不会受影响 ③行业人口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④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证体系面临较大压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2021- 2021年老年人口增加0.16亿; 2021 —2021年老年人口增加 0.08亿;2021 —2021年3年间人口增加 0.19亿;2021— 2025年10年间人口增加0.79亿.因止匕,2021— 2021 年增长最快,选A .第6题,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教育体系中应 该积极开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比方开设老年人大学等,①正确; 老龄化开展会导致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体系面临较大压力,④正确. 老龄化快速开展会促进以效劳老年人为宗旨的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 ②说法错误;效劳于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属于第三产业, 因此老龄化快速开展吸引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③错误.选Do答案:5.A 6.D以下图是东北和广东的GD 丽20~39岁常住人口占全国比例,据图答复7-8 题.7 .关于东北和广东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广东省青壮年比例会增大,广东省的自然增长率会上升8 .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东北青少年儿童比例会增大,东北的人口增长率会上升GI3-17II 9C.刺激广东省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上下高〞型模式转换D.刺激东北人口增长模式由“低低低〞型向“上下高〞型模式转换答案:A解析:广东省经济兴旺吸引人口迁入,青壮年比例增加,自然增长率上开;东北经济下滑,青壮年劳动力迁出,人口增长率下降;广东省的出生率虽然会有所增加,但广东省的生产力开展水平高,出生率仍然不会太高,故不会改变其人口增长模式;东北地区的青壮年减少,那么人口出生率会降低,也不会转换为高出生率.9.两地的人口变化对经济开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口大量迁入广东,促进广东经济高速开展B.2006年20~39岁人口的过度增长使广东GD后全国比重下降C.只有使20~39岁人口比例上升才能使东北GDPF全国比重转为上升趋势D.东北人口的这种变化会制约东北的经济开展答案:D解析:广东经济开展快速,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广东,A错误;2006年20~39岁人口的过度增长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增长,而此阶段广东GDP占全国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状况东北产业结构单一,只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促进东北经济增长;东北的青壮年劳动力迁出会制约东北的经济开展.读影响某地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9〜10题.对外开放程度上JI1R M产等资源消费水平10当前与图示影响因素权重根本相符合的是〔〕A.日本B.南非C.丹麦D.新加坡11.假设图示内容表示我国的情况,那么其对应的时期可能是〔〕A.远古时期B.唐、宋时期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D.2021年以后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影响该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土地、矿产等资源,四个国家中只有南非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第10题,对于我国来说,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土地主要反映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矿产主要反映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上, 图示的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影响力均较小,因而可能对应的时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答案:9.B 10.C以下图示意2000〜2021年世界某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劳动力人口增长率变化.读图,答复11〜12题.11 .该国可能是 〔 〕A.中国B.英国C.美国D.埃及答案:B解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开展迅速,2000~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 长率一直为正值,而且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在2000~2021年这个阶段是 增长的;英国开展较早,经济增长较慢,能出现国内生产总值呈负增长 的情况〔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 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劳动力人口不会如 图中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埃及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劳动力供应比 较充足.12 .该国未来〔 〕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出生率高C.社会负担加重D.环境压力较大答案:C解析:人口素质与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关,不会由于劳动力人口增长 率的下降导致教育水平降低;人口出生率高会提升劳动力人口增长率的比重;通过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国劳动力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会 导致老年人口的比重加大,社会负担加重;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声.“2萼匚<“可宅.sgo a —1.52 瓶I 1 f t I 』T■I K ・F ■-liip Jxs o r E s F*l三【_,三一百z s rjBooh -Dotss“昌WOEE导i亘小募三rj总体呈正向增长,而人口增长趋势为负增长,因此未来环境压力不大. 以下图为2021-2021年苏州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变化13,2021年苏州市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迁出数量激增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劳动密集型产业众多14,2021年后苏州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持续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有效调控房价的上涨 B.户籍治理制度趋严 C.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D.经济开展速度放缓解析:第13题,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读图可知,2021年,苏州人口机械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说明苏 州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为人口净迁入区.苏州劳动密集型产业 众多,劳动力需求量大,吸引外来人口迁入,D 项正确.第14题,苏州经济开展快,随着地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 产业本钱逐渐升高,不再适合在该地开展,因此该地不断进行产业结 构的调整、升级,从而导致迁入人口数量减少,故C 项正确.趋势图.读图答复答案:13.D 14.C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 以上为老龄型人口. 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附为成长型(G);当7% P< 10%寸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区14%寸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区16%寸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寸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开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截至2021年江苏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以下图示意2000~2021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o 地山口⑩湾人I】巨第化41t型FlMf人11 E阱It* f :|(1)指出苏北老龄人口类型的变化.(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开展对江苏老龄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G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为A2型;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 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小,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人口老龄化.(3)苏南经济的开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开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央.(4)促进当地经济开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证体系;建构完善的养老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解析:(1)直接结合图例与图示信息分析即可,注意要表达“变化〞.(2)图示苏中老龄化最严重,说明老年人口多,那么要从大气环境角度分析老年人口多、比重大的原因.注意“世界长寿之都〞的信息提示.(3)首先明确苏南经济开展水平高于苏北、苏中,那么必然省内存在人口迁移现象.再结合三地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即可. (4)可从经济、文化及社会保证体系角度分析.16.读局部国家经济开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影响图,答复以下问题.大国R网MT TFI尼II不落利利为・人均困[也E产启侦 ,出生率口死亡率(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该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解决举措(2)结合图示分析经济开展水平对人口增长的影响.(3)图中人口死亡率高于人口出生率的国家是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尼日尔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实行方案生育(2)经济开展水平特别是生产力开展水平对人口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兴旺国家或地区经济开展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而开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开展水平低,手工劳动力数量需求多,导致出生率高.(3)德国经济兴旺,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高,所以人口死亡率反而高.17.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 2.21亿人(不包括市辖区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以下图为我国1982-2021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旧人卜 三专0no 口讣雨0 150(冷 1QCW材料二下表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 人口比重(为表.份地区一二^2005 年2021 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5 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1982-2021年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2)全国八大经济板块中流入人口最多的是 地区,该 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哪些?(3)从2005— 2021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 年增加,试分析其原因.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大,且规模呈 持续增长状态,其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2)从材料二中可 以看出,我国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现代人口迁 移I 好工IW7 I 削0 1*5 2000 XCM加曲阴nw 12 no 电oo 6g 3加gML动人口一•占令闰人口比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迁移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因此,人口迁入增加了南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使其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 青壮年人口比重有所上升,增强了社会活力,同时劳动力的增多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3)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展加快,使得我国向中西部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不断地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使得中西部劳动力就业更加容易.答案:(1)流动人口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南部沿海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开展;推动城市化进程.(3)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18.“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的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央上班.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为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 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以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分析燕郊成为“睡城〞的原因.(2)简述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动对北京交通的影响.(3)指出为应对人口“潮汐式〞流动燕郊应采取的举措.答案:(1)房价较低;与北京距离较近;交通便捷;除房地产外,其他产业较落后,就业时机相对较少;工资水平较北京低.(2)上午上班时间,燕郊通向北京的道路车流量大,较为拥堵,北京通向燕郊的道路车流量小,通行顺畅;下午下班时间情况正好相反.(3)进一步改善根底设施条件;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提供优惠政策;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展第二、第三产业等.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燕郊被称为“睡城〞,是由于这里是京漂族睡觉的地方.这里的经济水平较低,房价较低,与北京距离较近;该地交通便捷,京漂族在北京购不起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除房地产外,该地其他产业较落后,就业时机相对较少;工资水平较北京低,消费水平低.(2)京漂族每天是“潮汐式〞流动,上午上班时间,大量车辆开向北京,燕郊通向北京的道路车流量大,较为拥堵;北京通向燕郊的道路车流量小,通行顺畅.下午下班时间情况正好相反.针对此情况,设置了潮汐车道.(3)为应对人口“潮汐式〞流动,燕郊应进一步改善根底设施条件,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产业转移,减少人口潮汐流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展第二、第三产业等.。
高考地理-人口讲-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人口(讲)考向一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问题【例1】(2016•天津卷)读下图,回答第1题。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例2】(2015•福建卷)图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 . c 方案与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 .人口性别比B .老年人口比重C .青壮年人口比重D .少儿人口比重8 .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 A . a 方案较合理B . b 方案较合理C . c 方案较合理D .均不合理【例3】(2015•广东卷)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 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 )1 /14*用吉人口端粗It ) h 力・大口“青科》*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例4】(2014 •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9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10是我 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 .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 .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18 .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 .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 .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三讲典例】【例1】(山西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等五校高三第三次五校联考)根据卫计委7月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0〜14岁低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5%,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降低0.1个百分 点,远低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
高考地理选考人口统计题(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选考人口统计题(一)含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C2. A3. D4. C5. B6. A7. B8. D9. B 10. A二、解答题1.(1)从此表格中可以看出,2003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9239 万人。
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1%。
从倍增期到现在,这一比值增加了不少,1999 年的时候总人口中 65 岁及以上的老人口为 9162 万人,其占比为 7%。
(2)根据此表格,我们还可以知道 2003 年,中国城镇人口的数量比上一万口中增加了 11.4%,而农村人口数量则下降了 2.7%。
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到了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数为 6.11 亿人,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49.68%,因此,城镇人口比重是上升的。
(3)从本题中选出的三项数据可以看到,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在上升,城镇化正在加快。
这些数据说明了人口年龄结构和分布的变化情况,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老龄化社会保障都会带来挑战。
2.(1)瑞士 (Switzerland) 的研究生人口占比最高,研究生人口占比为总人口的3.9%。
其次是法国,科技大国美国居于第三。
可见,强国都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发展。
(2)看到这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国家之间各自的教育体系规模的差异和发展水平。
我们也可以看出,教育水平越高的国家研究生人口占比就会越高。
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十分重要。
3.(1)女性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女性占中等以上职务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这表明我国妇女地位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女性就业机会逐年扩大。
(2)经济逐年发展,我国经济支柱产业由原来的农业逐渐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这些发展对我国女性的劳动力市场造成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3)女性劳动力市场需长期关注和支持。
国家政策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尽量为女性营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实现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2022届高考地理考点专题训练—人口的变化含答案
人口的变化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开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增速B.生育观念C.生育政策D.外来移民2.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3.为了缩小城乡婚配性别比差异,当前我国应( )A.振兴乡村,缩小城乡经济差距B.发展教育,提高乡村人口素质C.鼓励生育,宣传男女平等国策D.尊老爱幼,发扬中华优良传统如表为亚洲部分国家某年人口自然增长数据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2.2 0.9 1.3甲国 1.93 0.53 1.40乙国0.79 1.01 -0.22丙国 3.37 0.51 2.86丁国 2.26 0.75 1.514.乙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婴儿死亡率高B.人口老龄化严重C.人口大量外迁D.外来移民数量少5.表中四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典型的过渡模式的是( )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1990~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增长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时期我国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 )A.呈同步增长趋势B.呈持续增长趋势C.前者增长较快D.后者增长辐度小7.图示时期我国城镇人口和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可能(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城市环境污染C.控制城市房价上涨D.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下表是我国四个直辖市2019年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及城镇化率统计表。
2018届高考地理-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一)
2018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二)人口的变化一、选择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图Ⅰ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预测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Ⅱ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Ⅰ预测符合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4.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A.2010年~2020年B.2020年~2030年C.2030年~2040年D.2040年~2050年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表示意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读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读“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B.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C.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不变的确定值D.面积相等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相同11.按图所示,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水资源B.矿产资源C.水能资源D.耕地资源二、综合题12.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量变化(含预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
(2)简析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若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请分析其弊端。
高一地理人口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人口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A.2003年B.2005年C.2007年D.2008年【答案】D【解析】读图,左纵轴数值为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右纵轴表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
图中数值表示机械增长率明显大于自然增长率,说明人口总量在不断增加,所以人口总量最大值是2008年,所以D正确。
【2】某地2010年年初总人口为425 000人,年内计划外出生2100人,计划生育率达到75%[计划生育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出生人数与出生总人数之比],死亡人数为出生人数的1/3。
该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A.出生率为0.492%,死亡率为0.016%B.出生率为1.98%,死亡率为0.66%C.出生率为4.92%,死亡率为0.66%D.出生率为1.98%,死亡率为0.16%【答案】B【解析】2010年年初总人口为425 000人,年内计划外出生2100人,计划生育率达到75%,该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8%和0.66%。
【点睛】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就一国或一地区来看,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人口增长只包括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增长率即人口净增率。
2.读四种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传统型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读图可知③属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高自然增长率,C正确。
【2】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人口老龄化严重,说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也比较低,读图可知①属于低低低的现代型,而且自然增长率最低,故选择A。
高中地理:人口变化习题及答案
人口变化第1讲人口变化图11为“我国城乡15一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A.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B.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C.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D.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A.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B.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C.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3~4题。
3.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4.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5.图3反映了我国人口学历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关系从中可知()A.相同学历段女性比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短B.高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低学历段C.各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没有变化D.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6.下图是环渤海经济圈四城市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变化图。
下列说法与图不相符...的是()A.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小B.北京人口吸引力增大C.北京和天津人口比重差距扩大D.天津和廊坊两市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2008江苏地理)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8.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A.山西B.江苏C.新疆D.黑龙江表(2008江苏地理)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二)
人口的变化
一、选择题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累计减少1 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图Ⅰ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预测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Ⅱ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Ⅰ预测符合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
C.③曲线D.④曲线
4.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A.2010年~2020年B.2020年~2030年
C.2030年~2040年D.2040年~2050年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表示意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读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读“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
C.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不变的确定值
D.面积相等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相同
11.按图所示,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水资源B.矿产资源
C.水能资源D.耕地资源
二、综合题
12.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量变化(含预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
(2)简析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若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请分析其弊端。
13.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
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人口的变化
答案
一、选择题
1~5.ACABA 6~10.BCBDB 11.D
二、综合题
12.(1)城市劳动人口在2033年前整体上呈正增长趋势,之后呈负增长趋势;农村劳动人口自2002年以后,一直呈负增长趋势。
(2)前期: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故农村劳动人口呈负增长趋势,城市接纳农村大量劳动人口,故城市劳动人口呈正增长趋势。
后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负值,人口总量开始减少,劳动人口整体呈下降趋势。
(3)人口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红利减少等。
13.(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2%(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
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2)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
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
(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
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
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人口的变化
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第1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就业和经济收入提高,据此可排除C.D两项;A.B两项中A项更直接具体,B项地区之间差距并没有缩小。
故A正确。
2.第2题,“双降”会使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从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故C正确;用工成本上升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会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故A.B错误;社会中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即总人口增长变慢,会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故D错误。
3.解析:第3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线符合。
4.第4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增长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5.解析:第5题,四个国家中,日本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老龄人口比重大,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由于人口总数量比中国少,所以老龄人口数量比中国少;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7.2岁,但人口平均年龄不一定为37.2岁;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小,但人口总量少,不是男性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
6.第6题,一般来说,年龄中位数会随时间而增加,它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年龄中位数的变化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也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年龄中位数一般随时间而增大。
由于表格中只显示了一年的年龄中位数,无法体现美国、中国的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
7.解析:第7题,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中,20~24岁人口比重大于24岁以上和20岁以下年龄段,而一般生育年龄人口主要集中在24~30岁,故2012年以后,开始几年由于20~24岁人口增多而生育率有所升高,故出生人口先增加,但由于20岁以下人口较少,故再往后出生人口又会减少,则2012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
也可依据1980~2012年人口出生数图来分析。
8.第8题,由题中信息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上升、但城市人口生育率较低,导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则今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
9.第9题,若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今后可能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但中国人口总量大,不可能大量接纳外来移民;可发展机器人产业,以及适度延缓退休年龄,来缓解劳动力不足带来的问题。
10.解析:第10题,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人口容量不等同于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是在不断变化的;面积相同的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也不一定相同;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它是一个地区能够生活的最大人口数量。
11.第11题,根据“木桶效应”,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这个地区资源的“短板”,图示我国资源的“短板”是耕地资源,因此D项正确。
二、综合题
12.解析:第(1)题,分别从农村劳动人口变化特征、城市劳动人口变化特征方面分析。
第(2)题,劳动人口数量变化与地区差异、人口迁移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有关。
第(3)题,可从社会负担加重等方面分析。
13.解析:第(1)题,根据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读出数据即可,从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2)题,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远郊人口增多。
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又出现增加的趋势。
第(3)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资源的影响较大,应该开源、节流;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口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