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0nm<波长<350nm
450nm<波长<750nm
AB + 光
AB*
AB+ + e-
式中:X代表中性分子,X+ 代表正离子。
E层: 位于90 ~140km 处,主要离子为 NO+、O2+ ,起电离作用的主要是 17 ~102.7nm 的紫外线和 1.0 ~10nm 的 X 射线,主要电离反应:
离 地 面 高 度
h/km
平流层:对流层上至50Km的范围。
2、大气组成
hc
E =N hν = N
波长/nm E/(kj.mol-1) 800 149.5 700 170.9 600 199.3
波长/nm E/(kj.mol-1)
500 400 300
239.2 299 398.7
波长/nm E/(kj.mol-1)
一、生态系统 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之
间不停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构成各种各样的生 态系统。
例如: 一片森林、沙漠、海洋、村落、城市等都可视为一个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群落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物种类组成,各个种群数量比率及 能量物质输入、输出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波长(nm)
光 I2
I2*
2I.
E ≥ 240 kj.mol-1 对应波长为499.5nm,
源自文库
而I2的键能为149 kj.mol-1 ,可见I2 多吸收91 kj.mol-1 ,的能量, 这份能量就是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
在高空大气中,O2 在波长129 ~242nm有3个吸收带,其光解反应为:
社会环境 ~ 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 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 境,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它随经济和科学技术的 发展而不断的变化。
包括生产环境(工业和农业等)、交通环境(机场港口、公路和铁 路等)、商业环境、文教环境、卫生环境、聚落环境、旅游环境等。
6CO2 + 6H2O 叶绿素 C6H12O6 + O2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砍伐森林、围湖造田、地下 水开采、污水排放等)的破坏,对水的循环都会产生极 大的影响。
② 氮循环
氮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之一,所有生物体均含有蛋白质,所以氮的
循环涉及到生物圈的全部组成。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约占大气组成的78%),虽然含量高,但却不能
自
阳光、温度,气候等
然
环
生
境
土壤、水、CO2、O2、有机物等
态
绿色植物
系
生产者
光合细菌等
统
生
初级:草食动物
物 环
消费者
次级:肉食动物
境
三级:大型肉食动物
分解者
微生物、小型动物
自然环境 ~ 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地质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环境等。
为多种生物体直接利用,必须通过两种固氮作用( N2的惰性)。
化学固氮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N2 + O2 闪电
2 NO
生物固氮
③ 碳循环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构成地
壳岩石、煤、石油、天然气等主要元素,其物种约4000 万种之多,具有成键的特殊性。
氧循环 氧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而且性质活泼,
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按污染产生来源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
污染和生活污染等; 按污染物分布范围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
局部性污染等。
一、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大气圈
空气
1、大气结构
气 体 组 成
大 气 圈
电 离 状 态
均质层 非均质层
电离层(60Km以上) 非电离层(60Km以下)
200 100
598 1196
自然界的电磁辐射
X
射 线
| 射
线
真
近可 近 基 远微
空
紫见 红 本 红波
紫
外光 外 红 外
外
外
无 线 电 波
0.01 10 200 400 800 2500 5000 3E4 5E4
~
~
~
~ ~~
~~
~
10 200 400 800 2500 5000 30000 5E4 3E7
2、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
自然环境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四个圈层:
各圈层之间有着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碳、氢、氧、氮、磷是自然界中的主要元素,物质和能量 交换主要是通过这些元素及其组成的化合物循环实现的。
① 水循环 所有生物机体组成中都含有水,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
物及非生物变化多在水中进行,没有水参与的循环,就 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生命就不能维持,例如:
环境中处处有游离态的氧(O2)和化合态的氧(如NO3-、 SO42-、CO32-、SiO32-等等), 所以氧在自然界的循环最 为复杂。
上述几种循环都包括氧的循环,它们之间都是相互 关联的。
3、环境污染 由于某种物质或能量介入,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浓度或其总量超过环境的自净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虽能自动调节并维持自身稳定的 结构和正常的功能,但自动调节功能有一定限度,当超过这个限度,就 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态失调。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旱涝灾等,其破坏都很严重) 人为因素(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破坏,这种破坏是大量的、 长期的、甚至是多方面的)
能力,就会产生危害,环境就受到了污染。能量的介入也会 使环境质量恶化,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
环境污染既可由人类活动引起,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 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可由自然的原因引起,如火山 爆发释放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4、环境污染类型: 按环境要素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按污染的性质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 按污染物的形态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
在热层和中间层: : O2 光 O + O*
129nm<波长<176nm
主要在中间层:
O2 光 2O.
176nm<波长<195nm
在平流层:
O2 光 2O.
185nm<波长<242nm
在平流层有3个吸收带,其光解反应为:
在30 ~35Km以上:
O3 光
O2 + O*
光
光
光
200nm<波长<267nm 267nm<波长<310nm
450nm<波长<750nm
AB + 光
AB*
AB+ + e-
式中:X代表中性分子,X+ 代表正离子。
E层: 位于90 ~140km 处,主要离子为 NO+、O2+ ,起电离作用的主要是 17 ~102.7nm 的紫外线和 1.0 ~10nm 的 X 射线,主要电离反应:
离 地 面 高 度
h/km
平流层:对流层上至50Km的范围。
2、大气组成
hc
E =N hν = N
波长/nm E/(kj.mol-1) 800 149.5 700 170.9 600 199.3
波长/nm E/(kj.mol-1)
500 400 300
239.2 299 398.7
波长/nm E/(kj.mol-1)
一、生态系统 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之
间不停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构成各种各样的生 态系统。
例如: 一片森林、沙漠、海洋、村落、城市等都可视为一个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群落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物种类组成,各个种群数量比率及 能量物质输入、输出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波长(nm)
光 I2
I2*
2I.
E ≥ 240 kj.mol-1 对应波长为499.5nm,
源自文库
而I2的键能为149 kj.mol-1 ,可见I2 多吸收91 kj.mol-1 ,的能量, 这份能量就是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
在高空大气中,O2 在波长129 ~242nm有3个吸收带,其光解反应为:
社会环境 ~ 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 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 境,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它随经济和科学技术的 发展而不断的变化。
包括生产环境(工业和农业等)、交通环境(机场港口、公路和铁 路等)、商业环境、文教环境、卫生环境、聚落环境、旅游环境等。
6CO2 + 6H2O 叶绿素 C6H12O6 + O2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砍伐森林、围湖造田、地下 水开采、污水排放等)的破坏,对水的循环都会产生极 大的影响。
② 氮循环
氮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之一,所有生物体均含有蛋白质,所以氮的
循环涉及到生物圈的全部组成。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约占大气组成的78%),虽然含量高,但却不能
自
阳光、温度,气候等
然
环
生
境
土壤、水、CO2、O2、有机物等
态
绿色植物
系
生产者
光合细菌等
统
生
初级:草食动物
物 环
消费者
次级:肉食动物
境
三级:大型肉食动物
分解者
微生物、小型动物
自然环境 ~ 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地质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环境等。
为多种生物体直接利用,必须通过两种固氮作用( N2的惰性)。
化学固氮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N2 + O2 闪电
2 NO
生物固氮
③ 碳循环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构成地
壳岩石、煤、石油、天然气等主要元素,其物种约4000 万种之多,具有成键的特殊性。
氧循环 氧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而且性质活泼,
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按污染产生来源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
污染和生活污染等; 按污染物分布范围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
局部性污染等。
一、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大气圈
空气
1、大气结构
气 体 组 成
大 气 圈
电 离 状 态
均质层 非均质层
电离层(60Km以上) 非电离层(60Km以下)
200 100
598 1196
自然界的电磁辐射
X
射 线
| 射
线
真
近可 近 基 远微
空
紫见 红 本 红波
紫
外光 外 红 外
外
外
无 线 电 波
0.01 10 200 400 800 2500 5000 3E4 5E4
~
~
~
~ ~~
~~
~
10 200 400 800 2500 5000 30000 5E4 3E7
2、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
自然环境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四个圈层:
各圈层之间有着复杂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碳、氢、氧、氮、磷是自然界中的主要元素,物质和能量 交换主要是通过这些元素及其组成的化合物循环实现的。
① 水循环 所有生物机体组成中都含有水,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
物及非生物变化多在水中进行,没有水参与的循环,就 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生命就不能维持,例如:
环境中处处有游离态的氧(O2)和化合态的氧(如NO3-、 SO42-、CO32-、SiO32-等等), 所以氧在自然界的循环最 为复杂。
上述几种循环都包括氧的循环,它们之间都是相互 关联的。
3、环境污染 由于某种物质或能量介入,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浓度或其总量超过环境的自净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虽能自动调节并维持自身稳定的 结构和正常的功能,但自动调节功能有一定限度,当超过这个限度,就 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态失调。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旱涝灾等,其破坏都很严重) 人为因素(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破坏,这种破坏是大量的、 长期的、甚至是多方面的)
能力,就会产生危害,环境就受到了污染。能量的介入也会 使环境质量恶化,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
环境污染既可由人类活动引起,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 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可由自然的原因引起,如火山 爆发释放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4、环境污染类型: 按环境要素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按污染的性质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 按污染物的形态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
在热层和中间层: : O2 光 O + O*
129nm<波长<176nm
主要在中间层:
O2 光 2O.
176nm<波长<195nm
在平流层:
O2 光 2O.
185nm<波长<242nm
在平流层有3个吸收带,其光解反应为:
在30 ~35Km以上:
O3 光
O2 + O*
光
光
光
200nm<波长<267nm 267nm<波长<31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