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合集下载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黄昆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黄昆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黄昆教案章节: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

3. 理解固体物理的重要性和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固体物质的性质、晶体结构、电子态等。

2. 固体物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理论方法和计算方法。

3. 固体物理的重要性和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半导体器件、超导材料、磁性材料等。

教学活动:1. 引入固体物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固体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2. 通过示例和图片,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3. 讲解电子态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固体中电子的分布和行为。

4. 介绍固体物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实验方法、理论方法和计算方法。

5.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固体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固体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掌握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对固体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

教案章节:第二章晶体结构1. 掌握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了解晶体结构的空间点阵和晶胞参数。

3. 理解晶体结构的物理性质和电子态。

教学内容:1.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晶体的定义、晶体的特点。

2. 晶体结构的分类: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3. 晶体结构的空间点阵:点阵的定义、点阵的类型。

4. 晶胞参数:晶胞的定义、晶胞的类型。

5. 晶体结构的物理性质和电子态:电性质、热性质、光学性质等。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和图片,引入晶体结构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晶体的特点。

2. 讲解晶体结构的分类,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晶体的特点。

3. 介绍晶体结构的空间点阵,引导学生了解点阵的定义和类型。

4. 讲解晶胞参数的概念,让学生掌握晶胞的定义和类型。

5. 通过示例和图片,介绍晶体结构的物理性质和电子态,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晶体结构基本概念的理解。

《固体物理学教案》课件

《固体物理学教案》课件

《固体物理学教案》PPT课件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固体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其宏观表现,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晶体结构、电子分布、能带结构等基本内容。

3. 理解固体物理学的宏观性质及其微观解释。

4. 熟悉固体物理学在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固体物理学概述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固体物理学的研究方法2. 晶体结构晶体的基本概念晶体的分类与空间群晶体的生长与制备3. 电子分布与能带结构电子分布的基本理论能带结构的类型及特点能带的调控与应用4. 固体物理学的宏观性质导电性、热导性、光学性质磁性、超导性、半导体性质力学性质与缺陷化学5. 固体物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材料科学与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与固体物理学纳米技术、量子计算等领域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PPT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布置适量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固体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表达能力等。

3. PPT课件制作与讲解:评价学生对固体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固体物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案设计6. 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粒子的排列与周期性晶体的对称性晶体的力学性质晶体的热性质7. 电子态与能带理论电子在晶体中的分布能带理论的基本概念能带的类型与特性能带结构与材料性质的关系8. 固体能谱学X射线衍射与晶体学电子显微学光学光谱学核磁共振谱学9. 磁性材料磁性的基本类型磁畴与磁化过程磁性材料的性质磁性材料的应用10. 结论与展望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当前固体物理学的研究热点固体物理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固体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七、教学策略6. 通过实物模型和显微镜观察晶体结构,增强学生对晶体对称性和排列规律的理解。

2.4固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4固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固体实例,如手机芯片、太阳能电池,引出固体的性质与应用。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固体的结构、热传导、电学性质等知识点,结合实际例子。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晶体模型,进行固体热传导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澄清概念。
-学生活动:
加深对固体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固体物理相关的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科普文章、视频,鼓励学生深入探索。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个性化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固体物理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拓展资源,增加知识广度和深度。
2.4固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2.4固体》选自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本章节以固体物理基础知识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固体的结构、性质及物理现象。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固体世界的奥秘,培养其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固体的热传导、电学性质等核心概念,为后续学习固体物理及材料科学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预习任务、课堂讲解、实践活动和课后拓展等多种方式,力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固体物理知识。通过发布预习任务,我发现学生们能够提前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但在问题的探究深度上还有待提高。在课堂讲解中,我尽量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固体物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参与度较高,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后拓展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拓展学习上的自主性还有待加强。

固体物理优秀教案

固体物理优秀教案

固体物理优秀教案标题:固体物理优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物理教学,建议在数节课中完成。

教案目标:1. 理解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固体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固体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验设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约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固体物体,引起学生对固体物理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块冰、一根铁棒、一块木头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第二步:知识导入(约15分钟)介绍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固体的分子结构、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固体的热胀冷缩等。

通过图示和简单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第三步:实验探究(约30分钟)安排一系列与固体物理相关的实验,例如:1. 探究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不同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长度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探究固体的导热性质:学生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3. 探究固体的电导性质:学生可以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测试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并探讨导电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并进行思考,帮助他们得出结论并总结实验结果。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约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为什么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为什么金属是良好的导热体?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理解。

第五步:拓展延伸(约10分钟)提供一些拓展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固体物理的相关知识。

例如,推荐一些相关的实验视频、科普文章或网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案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记录、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

2024年高中物理2.4固体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024年高中物理2.4固体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固体的微观结构:讲解晶体的原子排列、晶格结构以及非晶体的特点,强调晶体结构的规则性和对称性对固体性质的影响。
举例:以二氧化硅晶体为例,说明其晶格结构如何决定其物理性质。
(2)固体的力学性质:介绍固体的弹性、塑性、硬度等概念,强调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关键参数。
举例:讲解金属的弹性模量对实际应用的影响,如建筑结构、机械设计等。
答案:
- 弹性:材料在去除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特性。例如,橡胶的弹性使其适用于制造轮胎和减震器。
- 塑性: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金属如铜和铝的塑性使其可以通过热加工成型为各种形状。
- 硬度:材料抵抗划痕和压痕的能力。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材料之一,常用于切割工具和磨料。
详细补充和说明:
- 准备固体的力学、热学及电学性质相关的图表和数据,用于解释固体的物理性能参数。
- 搜集固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视频资料,如晶体硅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金属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等,以增强学生的现实联系感。
- 制作PPT课件,整合以上资源,以便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3. 实验器材:
- 准备晶体模型、显微镜等,用于观察晶体结构。
- 在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弹性模量材料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减少变形至关重要。
3. 热导率
- 热导率受材料中声子的散射和传播影响,材料的纯度、晶体缺陷和微观结构都会影响热导率。
- 在热管理设计中,高热导率的材料有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如散热器的设计。
4. 半导体
- 半导体的导电性可以通过掺杂控制,掺杂剂可以是五价元素(如磷)或三价元素(如硼)。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固体物理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潜在应用和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固体物理教案》课件

《固体物理教案》课件

《固体物理教案》PPT课件一、引言1. 介绍固体物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固体的分类和特点3. 固体物理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二、晶体结构1. 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晶体的基本结构类型3. 晶体的空间群和点群4. 晶体的对称性分析三、晶体的物理性质1. 晶体的光学性质2. 晶体的电性质3. 晶体的磁性质4. 晶体的热性质四、晶体的力学性质1. 晶体的弹性性质2. 晶体的塑性变形3. 晶体的断裂和强度4. 晶体的超导性质五、非晶体和准晶体1. 非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非晶体的形成和结构3. 准晶体的定义和特点4. 准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六、电子态和能带理论1. 电子态的定义和分类2. 自由电子气和费米液体3. 能带理论的基本概念4. 能带的计算和分析方法七、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电子结构类型2.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3.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理4.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八、半导体物理1. 半导体的定义和特点2.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3. 半导体的导电性质4. 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九、超导物理1. 超导现象的发现和特性2. 超导体的微观机制3. 超导体的临界参数4. 超导技术的应用十、纳米材料和固体interfaces1. 纳米材料的定义和特性2.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3. 固体interfaces 的定义和类型4. 固体interfaces 的性质和调控十一、磁性和顺磁性材料1. 磁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顺磁性材料的微观机制3. 顺磁性材料的宏观特性4. 顺磁性材料的应用十二、金属物理1. 金属的电子性质2. 金属的晶体结构3. 金属的塑性变形机制4. 金属的疲劳和腐蚀十三、光学性质和声子1. 固体的光学吸收和散射2. 声子的定义和特性3. 声子的晶体和性质4. 声子材料的应用十四、拓扑缺陷和量子材料1. 拓扑缺陷的定义和分类2. 量子材料的定义和特性3. 量子材料的研究方法和应用4. 拓扑缺陷和量子材料的前沿进展十五、固体物理实验技术1. 固体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2. 固体物理实验的仪器和设备3. 固体物理实验的数据分析和处理4. 固体物理实验的实际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言重点: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固体物理教学设计

固体物理教学设计

固体物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固体物理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固体物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固体的性质和特点。

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2.了解固体物理的基本性质;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4.加深对物质性质和物态变化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2.1 固体物理的概念1.物质的构成;2.固体的定义;3.固体的分类。

2.2 固体物理的性质1.固体物质的密度;2.固体物质的硬度;3.固体物质的弹性;4.固体物质的导电性;5.固体物质的热传导性。

2.3 固体物理的实际应用1.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2.固体材料的热学性能;3.固体材料的电学性能;4.固体材料的磁学性能。

三、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分为两个部分:3.1 理论讲解首先讲解固体物理的概念和性质,介绍固体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需要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如何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物理学知识。

3.2 实验操作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固体物理的性质。

可以安排以下实验:1.用一块铁板在两字夹板中制成贝壳形;2.用钛合金板弯曲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3.用与红外线相同波长的激光穿过水晶管;4.反复将弹簧挤压,测量弹簧周围的磁场强度。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固体物理的初步认识还很浅显,需要在讲解中加入更多例子。

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了固体物理的性质,但是部分实验需要深入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加强实验记录和分析总结。

下一步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准备课前预习材料,增加对固体物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战性案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固体物理的知识,拓宽应用领域。

2-1(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2-1(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第二章固体的结合本章的主要内容:阐明原子是依靠怎样的相互作用而结合成为固体的。

教学重点: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晶体结合的物理本质。

教学时数:3学时。

讲授方式:PPT文档。

§ 2.1 离子性结合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离子性结合成为晶体的本质。

2.教学重点:离子晶体结合的特点及性质。

3.教学难点:离子晶体结合的基本物理量:内能、晶格常数、体变模量和结合能的计算。

4.讲授时间:45分钟。

5.讲授方式:PPT文档。

6.作业:2.1,2.2,2.3。

一.离子晶体概述元素周期表中第I族碱金属元素(Li、Na、K、Rb、Cs)与第VII族的卤素元素(F、Cl、Br、I)化合物(如NaCl,CsCl,晶体结构如图XCH001_009_01和XCH001_010所示)所组成的晶体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半导体材料如CdS、ZnS等亦可以看成是离子晶体。

二.离子晶体结合的特点以CsCl 为例,在凝聚成固体时,Cs 原子失去价电子,Cl 获得了电子,形成离子键。

以离子为结合单元,正负离子的电子分布高度局域在离子实的附近,形成稳定的球对称性的电子壳层结构;Xe ICs Kr BrRb Ar ClK Ne FNa ⇒⇒⇒⇒-+-+-+-+,,,(1)离子晶体的模型:可以把正、负离子作为一个刚球来处理;离子晶体的结合力:正、负离子之间靠库仑吸引力作用而相互靠近,当靠近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离子的闭合壳层的电子云的交迭会产生强大的排斥力。

当排斥力和吸引力相互平衡时,形成稳定的离子晶体;(2)一种离子的最近邻离子为异性离子;(3)离子晶体的配位数最多只能是8(例如CsCl 晶体);(4)由于离子晶体结合的稳定性导致了它的导电性能差、熔点高、硬度高和膨胀系数小; (5)大多数离子晶体对可见光是透明的,在远红外区有一特征吸收峰。

举例:氯化钠型(NaCl 、KCl 、AgBr 、PbS 、MgO)(配位数6)氯化铯型(CsCl 、 TlBr 、 TlI)(配位数8)离子结合成分较大的半导体材料ZnS 等(配位数4)三. 离子晶体结合的性质1)系统内能的计算晶体内能为所有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库仑能和重叠排斥能之和。

2024年8认识固体优秀教案

2024年8认识固体优秀教案

2024年8 认识固体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八章“固体物理”第一节“认识固体”。

具体内容包括:固体的定义与特点,固体的分类及各类固体的基本性质,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实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的定义、特点及分类,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 掌握各类固体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固体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基本性质;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各类固体的性质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晶体和非晶体样品。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实例,引发学生对固体物理的兴趣。

2. 教学新课:(2)固体的分类:介绍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引导学生了解各类固体的基本性质。

(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通过实物展示和显微镜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异。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5.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认识固体2. 内容:(1)固体的定义与特点(2)固体的分类(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4)固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固体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举例说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观察身边的固体实例,分析其物理性质和用途。

2. 答案:(1)固体的定义: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不易变形的物体。

特点:具有一定的熔点、沸点,不易压缩,导热性、导电性好等。

分类:晶体、非晶体。

(2)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没有固定的熔点。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黄昆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黄昆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黄昆第一章:引言1.1 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介绍固体的定义和特点讨论固体的分类和结构1.2 固体物理的发展历程回顾固体物理的发展简史介绍固体物理的重要科学家和贡献1.3 固体物理的研究方法介绍固体物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讨论实验技术和理论模型第二章:晶体结构2.1 晶体的基本概念介绍晶体的定义和特点讨论晶体的分类和空间群2.2 晶体的点阵结构介绍点阵的定义和类型讨论晶体的点阵参数和坐标描述2.3 晶体的空间结构介绍晶体的空间结构类型讨论晶体的空间群和空间点阵的对应关系第三章:固体物理的电子结构3.1 电子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子的定义和性质讨论电子的亚层和轨道3.2 电子的能级和态密度介绍电子能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讨论态密度和能带结构3.3 电子的输运性质介绍电子输运的基本概念讨论电子输运的微观机制和宏观表现第四章:固体物理的能带理论4.1 能带理论的基本概念介绍能带理论的定义和意义讨论能带结构的类型和特征4.2 紧束缚近似和自由电子近似介绍紧束缚近似和自由电子近似的方法和应用讨论紧束缚近似和自由电子近似的结果和限制4.3 能带结构的计算和分析介绍能带结构的计算方法和技术讨论能带结构的结果和分析方法第五章:固体物理的实验技术5.1 实验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固体物理实验技术的方法和手段讨论实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5.2 X射线衍射技术介绍X射线衍射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讨论X射线衍射技术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5.3 电子显微技术介绍电子显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讨论电子显微技术的实验操作和图像分析第六章:固体物理的电子光谱6.1 电子光谱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子光谱的定义和分类讨论电子光谱的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6.2 光电子能谱(PES)介绍光电子能谱的原理和应用讨论光电子能谱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解析6.3 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介绍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原理和特点讨论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应用和分析方法第七章:固体物理的电子性质7.1 电子迁移性和导电性介绍电子迁移性和导电性的定义和测量讨论电子迁移性和导电性的影响因素和机制7.2 电子的散射和碰撞介绍电子散射和碰撞的概念和类型讨论电子散射和碰撞对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7.3 电子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介绍电子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的概念和机制讨论电子关联和相互作用对固体物理性质的影响第八章:固体物理的半导体材料8.1 半导体的基本概念介绍半导体的定义和特点讨论半导体的分类和制备方法8.2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介绍半导体能带结构的类型和特征讨论半导体的导电性质和应用8.3 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介绍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讨论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第九章:固体物理的超导材料9.1 超导体的基本概念介绍超导体的定义和特点讨论超导体的分类和制备方法9.2 超导体的能带结构和电子配对介绍超导体的能带结构和电子配对机制讨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和临界磁场9.3 超导体的应用和前景介绍超导体的应用领域和实例讨论超导体的前景和挑战第十章:固体物理的新材料探索10.1 新材料的基本概念介绍新材料的定义和特点讨论新材料的研究方法和手段10.2 新材料的制备和表征介绍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讨论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10.3 新材料的研究趋势和挑战介绍新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讨论固体物理在新材料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介绍了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晶体结构、电子结构、能带理论、实验技术、电子光谱、电子性质、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以及新材料探索等内容。

3-2(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3-2(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3.2 一维单原子链1. 教学目的: 通过讲解一维单原子链波动方程的求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格波的概念。

2.教学重点:格波的概念。

3.教学难点:一维单原子链波动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4.讲授时间:90分钟。

5.讲授方式:PPT 文档。

6.作业:3.1。

一. 一维单原子链波动方程的建立绝热近似条件:电子对离子运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引入一个均匀分布的负电荷所产生的常量势场近似处理。

这样就将电子的运动和离子的运动分开。

晶格具有周期性,晶格的振动具有波的形式 —— 格波。

格波的研究:先计算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原子的微分运动方程,最后求解方程。

一维原子链,每个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量m ,平衡时原子间距 —— 晶格常数a 。

如图XCH003_001_01所示。

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由于热运动各原子离开了它的平衡位置,n μ代表 第n 个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第n 个原子和 第n +1个原子间的相对位移:n n μμ-+1。

设在平衡位置时,两个原子间的互作用势能是)(a v 产生相对位移n n μμδ-=+1后相互作用势能变成)(δ+a v将)(δ+a v 在平衡位置附近展开,得到:items High drvd dr dv a v a v a a +++=+222)(21)()()(δδδ第一项)(a v 为常数第二项0)(=a drdv为零,在平衡时势能取极小值 当a 很小,即振动很微弱时,势能展式中可只保留到二阶项。

相邻原子间的作用力:βδδ-≈-=d dvf —— 简谐近似 a drvd )(22=β, 恢复力常数原子的运动方程如果只考虑相邻原子的互作用,则第n 个原子所受到的总作用力:)2()()(1111n n n n n n n μμμβμμβμμβ-+=----+-+第n 个原子的运动方程:2112(2)nn n n d m dtμβμμμ+-=+-,(1,2,3,,)n N = 对于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类似上式的运动方程,因此方程的数目和原子数相同。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研究生)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研究生)
第三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10学时)
第一节简谐近似与简正坐标第二节一维单原子链(2学时)
第三节一维双原子链声学波与光学波第四节三维晶格的振动(2学时)
第五节离子晶体的长光学波第六节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2学时)
第七节局域振动第八节晶格热容的量子理论第九节晶格振动模式密度(2学时)
第一十节晶格的状态方程和热膨胀第十一节晶格的热传导
第三节分布函数波尔兹曼方程(2学时)
第四节弛豫时间近似和电导率公式第五节各向同性弹性散射和弛豫时间
第六节晶格散射和电导(2学时)
第七节波尔兹曼方程的局限性Kubo—Green wood公式
第八节非晶态金属的电阻率及其温度关系第九节金属-绝缘体转变(2学时)
第七章半导体电子论(6学时)
第一节半导体的基本能带结构第二节半导体中的杂质
第三节晶向、晶面、密勒指数第四节倒格子(2学时)
第五节晶体的宏观对称性第六节点群(2学时)
第七节晶格的对称性第八节晶体表面的几何结构第九节非晶态材料的结构
第十节准晶态(2学时)
第二章固体的结合(4学时)
第一节离子性结合第二节共价结合(2学时)
第三节金属结第四节范德瓦尔斯结合
第五节元素与化合物晶体的结合的规律性(2学时)
第六节自发磁化的局域电子模型(2学时)
第七节自旋波第八节自发磁化的能带模型第九节磁畴和技术磁化
第一十节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2学时)
第九章固体中的光吸收(4学时)
第一节固体光学常数间的基本关系第二节固体中光吸收过程
第三节半导体的带间光吸收(2学时)
第四节激子光吸收第五节自由载流子光吸收
第六节晶格弛豫及其对电子跃迁的影响(2学时)
课程名称:固体物理(Solid State Physics)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金属性结合;§范德瓦耳斯结合;§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金属性结合和范德瓦耳斯结合;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2.教学重点:金属性结合和范德瓦耳斯结合。

3.教学难点:范德瓦耳斯结合。

4.讲授时间:45分钟。

5.讲授方式:PPT文档。

6.作业:学生课后复习。

一.金属性结合(1)金属性结合的概念第I族、第II族元素及过渡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晶体,它们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为1~2个。

组成晶体时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所有原子所共有,因此在结合成金属晶体时,失去了最外层(价)电子的原子实“沉浸”在由价电子组成的“电子云”中。

如图XCH002_004所示。

这种情况下,电子云和原子实之间存在库仑作用,体积越小电子云密度越高,库仑相互作用的能愈低,表现为原子聚合起来的作用。

(2)金属晶体结合力金属晶体结合力:主要是原子实和电子云之间的静电库仑力,对晶体结构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求排列最紧密,这样势能最低,结合最稳定。

因此大多数金属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即立方密积或六角密积,配位数均为12。

立方密积(Cu、Ag、Au、Al)(面心立方结构)(配位数12)六角密积(Be、Mg、Zn、Cd)体心立方结构(Li、Na、K、Rb、Cs、Mo、W)(配位数8)良好的导电本领,结合能比前面两种晶体要低一些,过渡金属的结合能较大。

晶体的平衡是依靠库仑作用力和一定的排斥力而维持的。

排斥来自两个方面(a) 但体积减小,电子云的密度增大,电子的动能将增加(b) 当原子实相互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它们的电子云发生显著的重叠,将产生强烈的排斥作用。

金属性结合对原子的排列没有特殊的要求,这使得容易造成原子排列的不规范性,使其具有很大的范性。

二.范德瓦耳斯结合(1)范德瓦耳斯结合的概念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惰性)元素在低温下所结合成的晶体,是典型的非极性分子晶体。

高二物理课《固体》优秀优质教案

高二物理课《固体》优秀优质教案

高二物理课《固体》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二章《固体》,内容包括:2.1固体的基本概念,2.2固体的微观结构,2.3固体的物理性质。

重点讲解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的特点,以及固体的弹性、塑性和脆性等物理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固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固体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固体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固体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的微观结构,固体的物理性质。

难点: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的区别,弹性、塑性和脆性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晶体模型、非晶体样品、弹性球、塑料尺、玻璃棒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晶体模型、非晶体样品,每人一把塑料尺、一块弹性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晶体和非晶体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固体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固体的分类。

3. 新课讲解:(1)晶体:介绍晶体的特点,展示晶体模型,让学生观察晶体的微观结构。

(2)非晶体:介绍非晶体的特点,展示非晶体样品,让学生了解非晶体的微观结构。

(3)准晶体:简要介绍准晶体的概念。

(4)固体的物理性质:讲解弹性、塑性和脆性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固体的物理性质。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固体的相关计算。

5.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固体2. 板书内容:(1)固体的基本概念(2)固体的微观结构1)晶体2)非晶体3)准晶体(3)固体的物理性质1)弹性2)塑性3)脆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简述固体的弹性、塑性和脆性。

(3)教材课后习题2、3、4。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的基本概念、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黄昆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黄昆

固体物理电子教案黄昆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黄昆所著《固体物理》为基础,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本教案将按照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固体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如晶体、非晶体、电子气等。

2. 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理论,如能带理论、声子理论等。

3. 学会运用固体物理的方法,如计算、实验等,解决实际问题。

4. 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固体物理引论1.1 固体的分类与结构1.2 晶体的基本性质1.3 晶体的生长与制备1.4 晶体学基础第二章晶体的电子结构2.1 电子的基本性质2.2 电子在晶体中的排布2.3 能带理论2.4 半导体与绝缘体的电子结构第三章晶体的力学性质3.1 弹性与塑性3.2 硬度与韧性3.3 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原理3.4 晶体缺陷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第四章晶体的高温超导性质4.1 超导现象的发现4.2 超导体的基本性质4.3 高温超导体的发现与发展4.4 高温超导体的微观机制第五章半导体物理5.1 半导体的基本性质5.2 能带结构与掺杂5.3 载流子与迁移率5.4 半导体器件与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固体物理的基本知识。

2.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实验:安排相应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4. 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固体物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固体物理相关的课程设计,培养实践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六、晶体生长与制备技术6.1 概述晶体的生长方法6.2 熔融法晶体生长6.3 溶液法晶体生长6.4 化学气相沉积法晶体生长6.5 晶体生长的控制因素与技术挑战七、晶体学基础与应用7.1 晶体学基本概念7.2 晶体的点群与空间群7.3 晶体对称性分析7.4 X射线晶体学基本原理7.5 晶体学的应用与发展八、电子的能带理论8.1 电子的基本性质8.2 电子在晶体中的排布与能带结构8.3 能带理论的基本原理8.4 能带工程与半导体设计8.5 高温超导体的能带理论解释九、晶体的光学性质9.1 光的传播与折射9.2 晶体光学的基本原理9.3 晶体的吸收、发射与散射9.4 晶体光学性质的应用9.5 先进光学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十、晶体的电性质10.1 晶体中的电荷载流子10.2 载流子的迁移与电导10.3 半导体与绝缘体的电性质10.4 晶体器件的制备与性能10.5 新型电性质材料的研究方向十一、声子与晶体热性质11.1 声子的基本概念11.2 晶体中的声子传播11.3 晶体热容与热导率11.4 晶体热泵与热交换技术11.5 低维晶体材料的热性质研究十二、晶体的磁性质12.1 磁性的基本概念12.2 晶体磁性的微观机制12.3 磁性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2.4 磁性材料的应用与发展12.5 自旋电子学与新型磁性器件十三、半导体物理与器件13.1 半导体的基本性质13.2 能带结构与掺杂效应13.3 载流子迁移率与扩散13.4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与性能13.5 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研究方向十四、纳米晶体与材料14.1 纳米晶体的基本概念14.2 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14.3 纳米晶体材料的性能与应用14.4 纳米晶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14.5 纳米晶体在未来科技中的挑战与机遇十五、固体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5.1 固体物理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15.2 固体物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5.3 固体物理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中的应用15.4 固体物理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5.5 固体物理在先进制造与工业领域的应用十一、声子与晶体热性质11.1 声子的基本概念11.2 晶体中的声子传播11.3 晶体热容与热导率11.4 晶体热泵与热交换技术11.5 低维晶体材料的热性质研究十二、晶体的磁性质12.1 磁性的基本概念12.2 晶体磁性的微观机制12.3 磁性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2.4 磁性材料的应用与发展12.5 自旋电子学与新型磁性器件十三、半导体物理与器件13.1 半导体的基本性质13.2 能带结构与掺杂效应13.3 载流子迁移率与扩散13.4 半导体器件的制备与性能13.5 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研究方向十四、纳米晶体与材料14.1 纳米晶体的基本概念14.2 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14.3 纳米晶体材料的性能与应用14.4 纳米晶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14.5 纳米晶体在未来科技中的挑战与机遇十五、固体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5.1 固体物理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15.2 固体物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5.3 固体物理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中的应用15.4 固体物理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5.5 固体物理在先进制造与工业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了解固体物理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2024年固体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2024年固体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2024年固体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固体物理》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固体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电子能带理论、固体的电学性质、固体的热学性质以及固体的光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固体的晶体结构,掌握晶体的基本缺陷类型。

2. 掌握电子能带理论,解释固体的电学、热学及光学性质。

3. 学会运用固体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的晶体结构、电子能带理论、固体的电学、热学及光学性质。

难点:晶体缺陷对固体性质的影响、电子能带理论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晶体模型、PPT课件、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晶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晶体的特点,提出问题:“晶体结构对固体性质有何影响?”2. 例题讲解:(1)晶体结构及缺陷类型。

(2)电子能带理论的基本原理。

(3)固体的电学、热学及光学性质。

3. 随堂练习:针对重点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固体物理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固体的晶体结构1.1 晶体的基本类型1.2 晶体缺陷2. 电子能带理论2.1 能带的形成2.2 能带的分类3. 固体的电学、热学及光学性质3.1 电学性质3.2 热学性质3.3 光学性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晶体结构及缺陷类型。

(2)解释电子能带理论的基本原理。

(3)论述固体的电学、热学及光学性质。

2. 答案:(1)晶体结构及缺陷类型答案。

(2)电子能带理论基本原理答案。

(3)固体性质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晶体结构及固体性质的理解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1)研究新型晶体材料,了解其性质及应用。

(2)探讨晶体缺陷对固体性质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固体物理领域的前沿动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固体物理学教学设计

固体物理学教学设计

固体物理学教学设计简介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诸如晶体结构、晶格振动、电子结构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固体物理学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

课程目标固体物理学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1.理解固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晶体结构、晶格振动、电子结构等方面的基本概念,能够解决一定难度的定量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实验和科研能力。

教学内容固体物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晶体结构1.点阵和晶胞;2.经典晶体结构;3.离子晶体结构;4.金属晶体结构;5.分子晶体结构。

晶格振动1.晶格振动的基本特征;2.声子的概念和性质;3.热传导和热容量的计算。

电子结构1.费米气体模型;2.晶格势和布洛赫定理;3.能带和禁带;4.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5.能带结构对材料电学性质的影响;6.超导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1.X射线衍射;2.热膨胀实验;3.电导率测量实验。

教学方法固体物理学教学方法应当兼顾理论学习、计算题和实验综合训练。

理论学习1.采用演讲、讲解、现场答疑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问,提高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固体物理学的实践应用。

计算题1.建立规范化的计算题库,覆盖固体物理学中的各个内容;2.定期组织计算题竞赛、辩论和讨论活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1.制定规范化的实验流程,确保安全和科学性;2.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培养,提高实验得分率;3.建立实验报告评估体系,综合考虑实验结果和分析能力。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应当从以下维度考虑: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提问和回答,拓展阅读报告、翻译作业等;2.计算题成绩:包括正式测验、小组竞赛和课后练习题;3.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讨论;4.总评:根据以上各项综合评定学生综合能力。

总结固体物理学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帮助学生从多个层面理解固体物理学的基本理念和应用。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 2.3 金属性结合;§ 2.4 范德瓦耳斯结合;§2.5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得并把握金属性结合和范德瓦耳斯结合;明白得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2.教学重点:金属性结合和范德瓦耳斯结合。

3.教学难点:范德瓦耳斯结合。

4.教学时刻:45分钟。

5.教学方式:PPT文档。

6.作业:学生课后温习。

一.金属性结合(1)金属性结合的概念第I族、第II族元素及过渡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晶体,它们的最外层电子一样为1~2个。

组成晶体时每一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所有原子所共有,因此在结合成金属晶体时,失去了最外层(价)电子的原子实“沉醉”在由价电子组成的“电子云”中。

如图XCH002_004所示。

这种情形下,电子云和原子实之间存在库仑作用,体积越小电子云密度越高,库仑彼此作用的能愈低,表现为原子聚合起来的作用。

(2)金属晶体结合力金属晶体结合力:主若是原子实和电子云之间的静电库仑力,对晶体结构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求排列最紧密,如此势能最低,结合最稳固。

因此大多数金属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即立方密积或六角密积,配位数均为12。

立方密积(Cu、Ag、Au、Al)(面心立方结构)(配位数12)六角密积(Be、Mg、Zn、Cd)体心立方结构(Li、Na、K、Rb、Cs、Mo、W)(配位数8)良好的导电本领,结合能比前面两种晶体要低一些,过渡金属的结合能较大。

晶体的平稳是依托库仑作使劲和必然的排斥力而维持的。

排斥来自两个方面(a) 但体积减小,电子云的密度增大,电子的动能将增加(b) 当原子实彼此接近到必然的距离时,它们的电子云发生显著的重叠,将产生强烈的排斥作用。

金属性结合对原子的排列没有特殊的要求,这使得容易造成原子排列的不标准性,使其具有专门大的范性。

二.范德瓦耳斯结合(1)范德瓦耳斯结合的概念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惰性)元素在低温下所结合成的晶体,是典型的非极性分子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3 金属性结合;§ 2.4 范德瓦耳斯结合;
§2.5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金属性结合和范德
瓦耳斯结合;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2.教学重点:金属性结合和范德瓦耳斯结合。

3.教学难点:范德瓦耳斯结合。

4.讲授时间:45分钟。

5.讲授方式:PPT文档。

6.作业:学生课后复习。

一.金属性结合
(1)金属性结合的概念
第I族、第II族元素及过渡
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晶体,它们
的最外层电子一般为1~2个。


成晶体时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为所有原子所共有,因此在结
合成金属晶体时,失去了最外层
(价)电子的原子实“沉浸”在
由价电子组成的“电子云”中。

如图XCH002_004所示。

这种情况下,电子云和原子实之
间存在库仑作用,体积
越小电子云密度越高,库仑相互
作用的能愈低,表现为
原子聚合起来的作用。

(2)金属晶体结合力
金属晶体结合力:主要是原子实和电子云之间的静电库仑力,对晶体结构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求排列最紧密,这样势能最低,结合最稳定。

因此大多数金属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即立方密积或六角密积,配位数均为12。

立方密积(Cu、Ag、Au、Al)(面心立方结构)(配位数12)
六角密积(Be、Mg、Zn、Cd)
体心立方结构(Li、Na、K、Rb、Cs、Mo、W)(配位数8)
良好的导电本领,结合能比前面两种晶体要低一些,过渡金属的结合能较大。

晶体的平衡是依靠库仑作用力和一定的排斥力而维持的。

排斥来自两个方面
(a) 但体积减小,电子云的密度增大,电子的动能将增加
(b) 当原子实相互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它们的电子云发生显著的重叠,将产生强烈的排斥
作用。

金属性结合对原子的排列没有特殊的要求,这使得容易造成原子排列的不规范性,使其具有很大的范性。

二.范德瓦耳斯结合
(1)范德瓦耳斯结合的概念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惰性)元素在低温下所结合成的晶体,是典型的非极性分子晶体。

为明确起见,我们只介绍这种分子晶体。

惰性元素最外层的电子为8个,具
有球对称的稳定封闭结构。

但在某
一瞬时由于正、负电中心不重合
而使原子呈现出瞬时偶极矩,这就
会使其它原子产生感应极矩。

非极
性分子晶体就是依靠这瞬时偶极
矩的互作用而结合的,这种结合力
是很微弱的。

1873年范德瓦耳斯
(Van der Waals)提出在实际气体
分子中,两个中性分子间存在着
“分子力”。

当时他并没有指出这
力的物理本质,现在知道瞬时偶极
矩引起的力是分子力的一种。

如图
XCH002_005所示。

(2)范德瓦耳斯结合的特征
惰性元素因具有球对称,结合时排列最紧密以使势能最低,所以Ne、Ar、Kr、Xe的晶体都是面心立方结构。

它们是透明的绝缘体,熔点特低,分别为24K、84K、117K和161K。

(3)范德瓦耳斯结合的能量
两个惰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
两个相距为r 的原子,虽然电子是对称分布,但在某个瞬时具有电偶极矩。

设原子1的瞬时电偶极矩:,在r 处产生的电场3
1~
r p E ,原子2在这个电场的作用下将感应形成偶极矩:E p α=2,α为原子的极化率。

两个电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321r
p p E =∆216p r α= 相互作用能与的平方成正比,对时间的平均值不为零。

这种力随距离增加下降很快,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弱。

靠范德瓦耳斯力相互作用结合的两个原子的相互作用势能可以表示为:126)(r B r A r u +-
= 其中12
r B 为重叠排斥作用势能,A 和B 为经验参数,都是正数。

引入新的参量:σεand
并且有 B A ==1264,4εσεσ
])()[(4)(612r
r r u σ
σε-=,勒纳-琼斯(Lennard-Jones )势 晶体的(N 个原子)总的势能:])()()[4(21)(661212r
A r A N r U σσε-=(
根据势能函数的最小值可以确定晶格常数、结合能和体变模量。

三.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一种晶体采取何种基本结合方式取决于原子束缚电子能力的强弱。

原子的负电性是用来标志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物理量。

Mulliken 原子负电性定义:负电性=0.18 (电离能+亲和能)(eV )
电离能:使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亲和能:中性原子吸收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