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系统原理
干气密封原理
干气密封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常用的密封方式,它主要应用于高速旋转机械设备中,如离心压缩机、涡轮机、齿轮箱等。
干气密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气体或液体)泄漏,同时减少摩擦损失,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干气密封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干气密封的原理是利用气体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惯性力,将气体挤压到密封面上,形成一层气体膜,阻止介质泄漏。
同时,密封面上的气体膜也能减少密封面的摩擦,降低能量损失。
因此,干气密封的密封效果和摩擦损失都比较理想。
其次,干气密封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压缩气体和扩张气体。
在压缩气体阶段,气体被挤压到密封面上,形成高压区;在扩张气体阶段,气体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扩张,形成气体膜。
通过这样的循环过程,干气密封能够持续地保持压力差,实现有效的密封效果。
此外,干气密封的工作性能还受到密封面材料、密封面形状、气体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密封面材料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减少摩擦损失;而优化密封面形状能够改善气体流动状态,增强密封性能。
同时,不同种类的气体对密封性能也有影响,需要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气体种类。
总的来说,干气密封原理是基于气体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惯性力,形成气体膜,实现有效的密封效果和减少摩擦损失。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密封面材料、密封面形状、气体种类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密封性能和运行效率。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干气密封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和工况,合理选择干气密封,并进行优化设计,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谢谢阅读!。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是用于保证压缩机内部与外部高压气体之间的密封的一种装置,主要包括气体密封装置和润滑装置。
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将气体从压缩机内部排出,形成密封层,阻止外部气体进入压缩机内部。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将气体从压缩机内部排出,形成了一个密封层,从而阻止了外部气体的进入。
具体而言,干气密封系统由密封件、密封腔和密封介质组成。
当离心压缩机工作时,高速旋转的离心轴将气体吸入密封腔中,然后将其排出。
在此过程中,密封腔与密封介质之间的差压力将气体推动到密封件上,形成密封。
密封件上的压力将密封介质挤入密封腔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
1. 密封件损坏:当密封件损坏时,外部气体将进入密封腔,导致泄漏。
密封件损坏的原因可以是使用时间过长、材料老化、物理损伤等。
2. 密封腔部件磨损:由于长时间的高速旋转,密封腔的部件会出现磨损,导致密封效果下降。
转子与密封腔之间的间隙过大会导致气体泄漏。
3. 密封介质流失:密封介质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流失,导致密封效果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密封介质的蒸发、泄漏、挥发或分解等原因引起的。
4. 系统压力过高:当系统的压力超过密封系统的承受能力时,会导致泄漏。
这可能是由于系统的运行条件异常或设计不合理引起的。
为了有效地减少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的泄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检查密封件、密封腔和密封介质的状况,及时更换和修复损坏的部件。
2. 注意密封材料的选择:选择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的密封材料,提高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3. 控制系统压力:合理控制系统的压力,以确保在设计范围内工作。
4. 使用适当的润滑装置:适用于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的润滑装置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密封效果。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密封件和密封介质的相互作用,形成高效的密封层。
泄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密封件损坏、密封腔部件磨损、密封介质流失和系统压力过高等因素引起的。
干气密封基本原理及投用步骤
干气密封基本原理及投用步骤1、干气密封基本原理干气密封动静环表面平面度和光洁度很高,动环组件配合表面上有一系列的螺旋槽,随着转动,气体被内泵送到螺旋槽的根部,根部以外的一段无槽区称为密封坝。
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加气体膜压力。
该密封坝的内侧还有一系列的反向螺旋槽,这些反向螺旋槽起着反向泵送、改善配合表面压力分布的作用,从而加大开启静环与动环组件的能力。
反向螺旋槽的内侧还有一段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加气体膜压力。
配合表面间的压力使静环表面与动环组件脱离,保持一个很小的间隙,一般为3微米左右。
当由气体压力和弹簧力产生的闭合压力与气体膜的开启压力相等时,便建立了稳定的平衡间隙。
2、干气密封投用步骤注意事项:a、不得在不投入使用干气密封的情况下,关上压缩机的出入口阀。
b、干气密封应依次投用一级密封气,二级密封气,后置隔离气。
c、严禁在不投用干气密封的情况下,启动压缩机润滑油泵。
d、必须确保排放火炬和放空的背压小于进入干气密封的密封气压力。
e、在开机后应当尽量避免在干气密封在高于3000转回以下长时间运转。
f、严禁在增压泵活塞杆漏气大于50kpa的情况下启动增压泵。
步骤:干活气密封系统加装后,在一级,二级,后置隔绝气入口法兰端口处接通洁净的仪表风或扰动氮气已连续吹起洗4~6小时以上,直至用细纱漂白布切合六个出口吹起洗5分钟以上,用眼仔细观察杜预灰尘、油污、水分等杂质为合格。
吹起洗整洁后停用所有阀门,处在待命状态。
打开系统所有常开取压阀,投用现场压力表、变送器、压力开关,液位计等并检查各管线,活接头连接情况。
关上扰动n气回去干气密封系统阀门,充份脱液后展开氮气转让,时间为四小时,并通过一级密封气和均衡管差压控制阀调节一级密封高低压端流量不低于117nm3/h(柴油不低于250nm3/h)二级密封高低压端的流量不高于2.9nm3/h(柴油不高于6.5nm3/h)排放量火炬流量7-11nm3/h,(柴油5-8nm3/h),并通过自力调节阀使阀后压力不高于0.185mp a(柴油0.1mpa)后置隔离气高低压端,流量不低于42.81nm3/h,(柴油15nm3/h),并通过自力调节阀使阀后压力不低于0.068mpa(柴油不低于0.01mpa)。
干气密封原理
干气密封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常见的密封方式,它主要应用于高速旋转机械设备中,如离心压缩机、涡轮机等。
干气密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泄漏和外部空气进入设备内部,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干气密封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干气密封的原理主要包括惯性气体密封和辅助密封两种。
惯性气体密封是利用气体的惯性和离心力将气体挤压在密封面上,形成气体屏障,阻止介质泄漏。
而辅助密封则是通过外部供气系统,向密封面提供压力,增加密封面上气体的密度和压力,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这两种原理的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实现干气密封的功能。
干气密封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当设备开始运转时,密封面上的气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形成高速旋转的气体屏障。
同时,辅助密封系统向密封面提供压力,使气体屏障更加稳定和密实。
当设备停止运转时,辅助密封系统也会停止供气,气体屏障逐渐消失。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实现密封面的密封和解除密封。
干气密封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它能够有效地防止介质泄漏,保护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其次,干气密封不需要润滑剂,能够避免润滑剂对介质的污染;最后,干气密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能够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然而,干气密封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对设备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因此,在选择干气密封时,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总的来说,干气密封作为一种重要的密封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干气密封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为各行各业的设备运行和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干气密封的原理及应用场合
干气密封的原理及应用场合1. 干气密封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利用清洁干燥的气体(通常是氮气)在机械轴和密封部件之间形成一个气体屏障,以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的密封方法。
它主要利用气体压力高于液体或气体的压力,将气体或液体压缩在轴封附近的密封腔内,从而有效地防止泄漏。
干气密封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气膜将两侧介质隔离开来,从而实现密封效果。
当轴旋转时,密封腔内的气体被强制流动,形成一个气膜屏障,防止液体或气体渗入密封腔。
2. 干气密封的优点•高效性能:干气密封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有效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可靠性:由于密封性能稳定可靠,干气密封可保持长时间的使用寿命而不需要频繁维护。
•适应性强:干气密封适用于各种介质,包括化工、石油、医药等不同行业。
•安全性高:由于采用气体作为密封介质,避免了液体泄漏导致的安全隐患。
•环保性好:干气密封无需使用润滑油,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干气密封的应用场合3.1 化工工业在化工工业中,往往需要处理一些有害、腐蚀性或粘稠的介质。
传统的液体密封在这种条件下容易受到损坏或泄漏,而干气密封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干气密封常被用于泵、压缩机、反应釜等设备的密封,确保介质不泄漏,从而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石油行业在石油行业中,由于介质种类多样,常常需要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密封。
干气密封可以适应高温、高压、腐蚀等艰苦环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比如,干气密封常用于石油泵、油井采气设备、管线等油气密封系统中。
3.3 医药行业在医药行业中,要求设备的密封性能高、可靠性强,并且要求设备无泄漏和无污染。
干气密封具有符合医药行业要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设备、灭菌系统、制冷设备等。
3.4 其他行业除了化工、石油和医药行业外,干气密封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干气密封可用于食品加工设备、纸浆设备、电力行业的泄漏控制等。
4. 干气密封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干气密封正朝着更高效、更可靠和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干气密封原理
干气密封原理
干气密封是一种利用气体的高压力将两个接触面之间形成密封的方法。
它常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例如压缩机、泵和旋转轴等。
干气密封的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力产生一个密闭的空气隔离区域,使得两个接触面之间的润滑剂不会泄露出去,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具体来说,当气体进入密封区域时,它会填充在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中,形成一个气体隔离层。
这个气体隔离层会受到压缩机或泵的高压力控制,从而保持一定的压力,从而防止润滑剂的泄漏。
在干气密封中,还常常使用轴封和密封环等辅助部件来加强密封效果。
轴封通常由金属和橡胶制成,能够保持密封区域的稳定性。
而密封环则可以填补密封区域的缺陷,使得气体无法从缺陷处泄漏出去。
总的来说,干气密封的原理是利用气体的高压力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离区域,防止润滑剂泄漏。
通过辅助部件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是一种常用于机械设备的密封方式,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气体的压力差来实现对介质的密封。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气体压力:在干气密封中,通常会利用高压气体来形成一个气体密封区域。
高压气体通过密封间隙进入密封区域,并且由于气体分子的碰撞,形成气体压力。
这种气体压力能够与外界介质形成良好的隔离,从而实现密封效果。
2. 密封间隙:干气密封中的密封间隙通常由一对摩擦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
这个间隙足够小,以至于气体分子无法通过间隙漏出或外界介质无法进入其中。
密封间隙通常由密封面的平衡结构保持,以确保间隙的稳定性。
3. 干气供给:为了保持密封的效果,干气密封需要持续地向密封间隙供给干燥的气体。
这种干气通常由外部气源供给,并通过压缩机或其他气流装置进行处理,以确保气体的干燥性和稳定性。
供给干燥的气体能够减少介质中的水分,从而避免气体在密封过程中的胀缩问题。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实质是通过控制气体压力和密封间隙,以及供给干燥的气体,来实现对介质的有效密封。
它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干气密封的原理
干气密封的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常用于旋转机械设备中的密封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力来实现密封作用。
在旋转机械设备中,由于转子的高速旋转和运动部件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摩擦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密封,就会导致气体泄漏和能量损失,甚至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干气密封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干气密封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1. 气体压力作用,干气密封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力来实现密封作用。
在密封装置中,通过控制气体的流动和压力,使气体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从而阻止外界空气或液体的渗入,实现密封效果。
2. 动静环结构,干气密封通常由动环和静环两部分组成。
动环是安装在旋转轴上的密封件,静环则是安装在机壳内的密封件。
当旋转轴旋转时,动环和静环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通过控制气体的流动和压力来实现密封作用。
3. 摩擦降低,干气密封的原理还包括通过减少摩擦力来实现密封。
在密封装置中,通过控制气体的流动和压力,形成一层气膜,从而减少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能量损失。
4. 温度控制,干气密封的原理还包括通过控制气体的温度来实现密封。
在高速旋转的机械设备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会导致气体温度升高,影响密封效果。
因此,通过控制气体的温度,可以有效地实现密封作用。
总的来说,干气密封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气体的流动、压力、温度等参数,利用气体的压力和摩擦降低来实现密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干气密封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止气体泄漏和能量损失,还可以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就是干气密封的原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是一种常用的密封方式,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摩擦阻挡气体泄漏的现象来实现密封目的。
在干气密封中,密封间隙中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形成一个密闭的气氛,从而阻挡外界气体侵入。
干气密封的密封效果主要依赖于摩擦力和气体压力的共同作用。
当机械设备运转时,密封部件与轴或壳体表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从而产生一定的密封效果。
同时,通过在密封间隙中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可以使气体与外界之间保持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压力梯度,阻挡气体泄漏。
在干气密封中,通常使用一些特殊的密封材料和结构,以提高密封效果。
常见的干气密封材料有适应各种工况的高性能聚合物、金属和陶瓷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
此外,密封结构上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使用多级密封、双端密封等方式来提高密封效果。
干气密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设备中,如离心压缩机、轴封、泵等。
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在高温、高速、高压等工况下,干气密封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密封的各种要求。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
离心压缩机是一种用于压缩气体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气体从中心吸入并通过
高速旋转的螺旋轮推向外部,从而提高气体的压缩比。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需要被密封以
防止泄漏,并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干气密封系统是一种用于离心压缩机上的气体密封装置,其原理是在旋转轴上放置一
个碟形转子,转子的作用是将气体隔离并排除在机器外。
同时,该系统还包含一个密封环,用于保持气体在转子和机体之间的密封,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然而,干气密封系统可能会出现泄漏的问题,其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密封环的损坏。
密封环在高速旋转时可能受到摩擦损伤,导致其失去密封性能。
2. 轴承故障。
由于离心压缩机运行时会产生很高的旋转速度,因此轴承的寿命可能
会受到影响并出现故障。
当轴承出现故障时,它可能会对密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泄漏。
3. 气体压力异常。
当气体的压力异常时,它可能会改变干气密封系统的工作条件,
并导致泄漏问题。
4. 机械失配。
由于离心压缩机中的各个部件之间存在微小的差异,因此如果它们没
有正确地安装和匹配,可能会导致干气密封系统失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更换密封环、修复或
更换轴承、调整气体压力以及确保正确的机械安装等方法。
这将有助于保持干气密封系统
的正常工作,防止气体泄漏,并延长离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干气密封
一、干气密封原理 二、常见的干气密封类型 三、干气密封PID图 四、干气密封逻辑图 五、干气密封操作
2019/4/29
一、干气密封原理
一般来讲,典型的干气密封包含了静环、动环组件(旋转环)、 副密封O形圈、静密封、弹簧和弹簧座(腔体)等。静环位于 不锈钢弹簧座内,用副密封O形圈密封。弹簧在密封无负荷状 态下使静环与固定在轴上的旋转环——动环组件配合,如图1 所示。
2019/4/29
7、干气密封系统的停车 1)、无论是事故停车,还是正常停车,在停机过 程中,要保证自增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即保证一 级密封气的正常供应,防止机体内的气体进入干 气密封内部。 2)、先停润滑油泵,至少1 个小时后再停隔离氮 气。
8、干气密封系统参数调整 1)、压缩机按照操作规程盘车,启动、升速、升压直至规定运行工况, 在各种工况下观察并记录有关现象,各个仪表显示的数值。因系统升 压干气密封各参数随之变化要及时调节。 2)、如果仪表显示值与设计值偏差10﹪之内,则不必要调整相关的压 力调节阀,如果偏差较大,可以仔细调整压力调节阀,边观察压力表, 边调整调节阀,直到满足要求。 3)、机组正常运行时,压缩机进出口压差大于 530KPa 时, 将增压泵 的操作投用在自动控制的状态。当遇到停机时,内外操一定要注意增 压泵是否正常自启动,否则,则需要手动启动,外操需到现场确认其 运行是否正常,内操需要注意增压泵是否满足增压要求。 4)、停机以后,为防止润滑油窜入干气密封系统,要保证机体压力 在.5~1.0MPag左右,停用润滑油系统后,机体才能完全泄压。
2019/4/29
2019/4/29
双端面密封结构
•双端面密封是一种有效地防止介质气体逃逸 到周围环境中的密封结构。它包括供给缓冲气 体, 如氮气,在两道密封之间通过接口加一个比 介质压力高的缓冲气体( 一般缓冲气体的压力 比介质压力高0. 2M Pa)。
干气密封原理及使用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干气密封原理介绍 • 干气密封系统的组成 • 干气密封的安装与调试 • 干气密封的维护与保养 • 干气密封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01
干气密封原理介绍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旋转轴的动环与静止环之间的 接触面形成流体动压效应,产生流体摩擦力,将旋转轴与静 止环紧紧地粘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密封效果。
多元化领域应用
从石油化工向制药、食品、电子 等领域拓展。
跨国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干气密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绿色环保
研发低摩擦、低泄漏、低能耗的干气密封技术, 满足绿色环保要求。
高性能标准
制定更高性能的干气密封标准,提升密封性能和 可靠性。
技术人才培养
加强干气密封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产业发 展提供人才保障。
轴套通常安装在轴上,用于保护轴 面并传递扭矩。
03
干气密封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步骤
准备工作
确保所有工具和材料齐全,检查 干气密封的型号和规格是否正确 。
安装密封圈
将密封圈放置在密封槽内,确保 密封圈没有扭曲或损坏。
清洁密封面
使用专用的清洗剂清洁密封面, 确保没有杂质和油渍。
安装密封盖
将密封盖与旋转轴或静态环连接 ,确保连接处没有泄漏。
05
干气密封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改进
材料优化
采用新型材料和涂层技术,提高 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结构设计革新
改进密封端面和流体通道设计,降 低泄漏率,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监控与诊断
引入传感器和智能化技术,实时监 测密封性能并进行故障预警和诊断 。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是指在离心压缩机中使用干气密封系统来防止气体泄漏的一种装置。
其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密封装置和控制系统来保持压缩机内外气体的密闭性,从而防止压缩机泄漏。
干气密封系统通常由主密封、辅助密封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主密封通常由一对相对旋转的金属环构成,通过良好的接触密封来保持压缩机内外气体的隔离。
辅助密封则起到辅助密封作用,防止主密封失效时气体泄漏。
控制系统则用于监测和控制干气密封系统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干气密封系统的泄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密封面磨损:由于压缩机的长时间运行,主密封的摩擦会导致密封面磨损,进而破坏密封效果,引起气体泄漏。
2. 密封面异物:外界的污染物如尘埃、液体等可能进入到密封面之间,影响密封的接触,导致气体泄漏。
3. 密封弹簧失效:密封弹簧是保持密封面接触的关键元件,如果弹簧失效,将导致密封面间隙变大,从而导致气体泄漏。
4. 密封装置松动:密封装置如螺栓、螺母等由于松动或磨损,将导致气体泄漏。
5. 温度变化:由于温度的变化,金属的热胀冷缩会导致密封的松紧度变化,从而引起气体泄漏。
为了减少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的泄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维护和检测:定期对离心压缩机的干气密封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问题。
2. 保持清洁环境:保持离心压缩机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外界污染物进入密封面间隙。
3. 加强润滑和冷却:适当的润滑和冷却可以减少密封面的摩擦和磨损,延长密封系统的使用寿命。
4. 进行密封面维修:一旦发现密封面磨损,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保持密封的效果。
5. 优化控制系统:通过优化控制系统,监测和控制干气密封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密封装置和控制系统来保持压缩机内外气体的密闭性,减少气体泄漏。
但由于多种原因,如设备磨损、松动、异物等,还是可能导致泄漏。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是一种常用于轴封的技术,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气体压力作用:干气密封通过提供一定的气体压力来阻止液体或气体泄漏。
密封部分被填充或封闭在一个密封腔内,腔内通过一个气体供应系统提供压力。
2. 气体屏障效应:干气密封通过形成一个气体屏障来防止液体或气体进入密封部位。
在密封腔内的气体屏障通过气体流动的原理,在液体或气体传播至密封部位之前截断它们。
3. 速度差效应:干气密封通过利用液体或气体进入密封区域时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密封。
当液体或气体进入密封部位时,由于速度差异,其无法进一步流动或逃逸。
4. 流量控制:干气密封通过控制气体的流量来控制与外部环境的交换,从而实现密封。
密封部分与外部环境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气体对流,以维持压力平衡。
总之,干气密封通过气体压力、气体屏障效应、速度差效应和流量控制等原理工作,从而实现对液体或气体的密封,防止泄漏。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压缩机密封形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在压缩机的轴封处加装干气密封装置,以防止气体或液体泄漏。
其结构主要包括密封环、密封气体供应系统、密封气体排放系统等组成。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密封环的作用下,气体或液体无法从压缩机的轴封处泄漏出来。
密封环通过与密封面紧密接触,形成一个密封环路,使气体或液体无法进入或从密封面处泄漏。
泄漏原因分析如下:1. 密封环磨损:密封环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磨损,磨损后密封效果降低,容易出现泄漏现象。
2. 密封环材料老化:密封环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老化,导致密封环的弹性降低,从而无法与密封面紧密接触,容易发生泄漏。
3. 密封气体压力不足:在密封气体供应系统中,如果密封气体的压力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密封压力,就会造成泄漏。
4. 密封面不平整:如果密封面没有经过充分的加工,表面不平整,就会导致与密封环接触不紧密,从而引起泄漏。
5. 操作错误:在维护和操作过程中,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会导致密封环松动或受损,造成泄漏。
为了减少泄漏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和更换密封环:定期检查密封环的磨损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更换,以保证密封效果。
2. 定期维护:对密封气体供应系统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密封气体压力充足。
3. 加强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正确操作和维护,避免操作错误导致的泄漏。
总之,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维,能够有效防止气体或液体的泄漏,保障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同时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对密封环等关键部件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干气密封的原理
干气密封的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密封全部工艺气压力的非接触式端面密封。
•该密封包括轴向浮动的碳化物环——静环,和旋转环——动环,旋转环密封面的外径部位刻有槽,槽的下面是被称为密封坝的光滑区域.•在轴处于静止和机组未升压时,静环背后的弹簧使其与动环接触。
当机组升压时,气体所产生的静压力将使得两个环分开并形成一极薄的气膜(约3μm).这间隙允许少量的密封气泄漏。
•当机组开始旋转时,由于动环上槽的作用把气体向密封坝泵送,槽内压力从外径向内径增加,靠近槽的根部产生一高压区域,并扩大两环间的间隙,同时泄漏量也增加。
•当弹簧力和气体的静压力与槽和密封坝的流体动力相等时,密封面之间形成稳定的气膜间隙。
•当间隙减小时,流体动力学作用使得端面之间的分离力迅速增加,间隙将扩大。
间隙的增大时将导致打开力减小,间隙将减小。
干气密封的自动平衡原理使得密封端面之间形成了稳定的间隙和泄漏量。
当轴旋转时密封面非接触,所以没有磨损。
•干气密封顾名思义是指干燥的、洁净的气体密封.•干气密封的密封面之间在运行时有非常小的间隙,密封气流过该间隙。
密封面之间的微小间隙要求密封气中不能含有直径超过间隙的颗粒,也不能含有液体,干气密封控制盘的特点是具有过滤装置、除湿装置(密封气用工艺介质时),提供高清洁度的气体以延长密封面的寿命,并防止静环背面堆积污染物。
•密封气分为主密封气、隔离气(缓冲气)。
•干气密封设计压力为机组的进气压力.主密封进气腔的压力稍许高于进气压力,确保密封腔内清洁的环境。
由于密封腔与工艺气腔有压差,对于串联式结构来讲大部分经除湿、过滤的密封气流经工艺气拉别令密封进入压缩机,只有一小部分密封气流经密封面之间,成为泄漏气体;对于并联式双端面密封来讲,密封气流经两个密封面之间,成为泄漏气体。
串联式结构主密封气又分一级主密封气(内侧端面)、二级主密封气(外侧端面),内侧端面起主要密封作用,外侧端面是一个安全密封,当内侧主密封突然失效时,危险介质不会发生大量外泄,造成安全事故。
干气密封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
T28 单向螺旋槽
Film Stiffness (MN/m)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 4 6 8 10
改进型 双向螺旋槽
Speed = 14,500 rpm 6.625 in O/B Seal
最初双向螺旋槽
Min'm Film Thickness (um)
1.密封反转以及低速工况。 2.后置隔离密封失效,外侧密封被污染。 3.压缩机前置迷宫失效,密封污染。 4.开停车处理不当,密封污染。 5.正常运行时,过滤系统失效,密封污染。 6.密封供气系统故障(压力中断、带液),引起密封失效。 7.压缩机振动过高造成密封失效。 8.现场误操作。
9.端面反压。
10.仪表失效。
1.密封反转以及低速工况。
密封反转即压缩机反转,对于双向旋转的干气密封来说不会瞬间损坏干 气密封,但对于单旋向干气密封来说,由于无法形成气膜,摩擦副贴合 在一起短时间即可磨损 应对措施:一方面尽可能靠近压缩机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安装单向阀,避 免压缩机出现过大的反向压差;另外一方面在压缩机充压时 避免逆向充压,充压时缓慢升压,使系统压力处于平衡状态。 低速工况即暖机时压缩机的升速以及压缩机停车时的降速,如果长时间 低速工况,由于当压缩机转速低于某一值时(不同干气密封,密封开启 转速不一样)摩擦副处于闭合状态,长时间及出现磨损损坏 应对措施:严格按照制造厂给定的升速曲线进行升速,一方面不要随意更 改升速曲线,保证低转速的运行时间;另一方面在工艺允许的 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启停机次数。
干气密封基本原理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
当端面外侧开设有流体动压槽(2.5~10µm) 的动环旋转时,流体动压槽把外径侧(称之为上游 侧)的高压隔离气体泵入密封端面之间,由外径至 槽径处气膜压力逐渐增加,而自槽径至内径处气膜 压力逐渐下降,因端面膜压增加使所形成的开启力 大于作用在密封环上的闭合力,在摩擦副之间形成 很薄的一层气膜(1~3µm)从而使密封工作 在非接触状态下。所形成的气膜完全阻塞了相对低 压的密封介质泄漏通道,实现了密封介质的零泄漏 或零逸出。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1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如图1 所示,由旋转环、静环、弹簧、密封圈、弹簧座和轴套组成。
图2 为干气密封旋转环示意图,旋转环密封面经过研磨、抛光处理,并在其上面加工出有特殊作用的流体动压槽。
干气密封旋转环旋转时,密封气体被吸入动压槽内,由外径朝向中心,径向分量朝着密封堰流动。
由于密封堰的节流作用,进入密封面的气体被压缩,气体压力升高。
在该压力作用下,密封面被推开,流动的气体在两个密封面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膜,此气膜厚度一般在3μm左右。
气体动力学研究表明,当干气密封两端面间的间隙在2~3μm时,通过间隙的气体流动层最为稳定。
这也就是为什么干气密封气膜厚度设计值选定在2~3μm的主要原因。
当气体静压力、弹簧力形成的闭合力与气膜反力相等时,该气膜厚度十分稳定。
正常条件下,作用在密封面上的闭合力(弹簧力和介质力)等于开启力(气膜反力),密封工作在设计工作间隙。
当受到外部干扰,气膜厚度减小,则气膜反力增加,开启力大于闭合力,迫使密封工作间隙增大,恢复到正常值。
相反,若密封气膜厚度增大,则气膜反力减小,闭合力大于开启力,密封面合拢恢复到正常值。
因此,只要在设计范围内,当外部干扰消失以后,气膜厚度就可以恢复到设计值。
衡量密封稳定性的主要指标就是密封产生气膜刚度的大小,气膜刚度是气膜作用力的变化与气膜厚度的变化之比,气膜刚度越大,表明密封的抗干扰能力越强,密封运行越稳定。
干气密封的设计就是以获得最大的气膜刚度为目标。
干气密封是采用机械密封和气体密封的结合,是一种非接触端部密封,它是在机械密封的动环或静环(一般在动环上)的密封面上开有密封槽(本密封为T形槽),当动静环高速旋转时,在两端面间形成一层气膜,在气体泵送效应产生的推力作用下把动静环推开,使两密封端面不接触,但在压缩机刚开机阶段,由于转速较低,动静密封面形成的动压力也较低,动静环是接触摩擦的,所以采用干气密封的压缩机,低速运行时间不宜过长[1]。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
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干气密封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轴封,与其它密封相比,干气密封具有泄漏量少、磨损小、寿命长、能耗低、操作简单可靠、维修量低、被密封的流体不受油污染等特点。
机械密封一直不能干运转,但干气密封利用流体动压效应,使旋转的两个密封端面之间不接触,而被密封介质泄漏量很少,从而实现了既可以密封气体又能进行干运转操作。
在压缩机应用领域,无论离心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齿轮传动压缩机还是透平膨胀机,干气密封正逐渐替代浮环密封、迷宫密封和油润滑机械密封。
在泵和反应釜上干气密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干气密封的基本工作原理干气密封与通常机械密封的平衡型集装式结构一样,但端面设计有所不同,表面上有几微米至十几微米深的沟槽,端面宽度较宽。
与通常润滑机械密封不同,干气密封在两个密封面上产生了一个稳定的气膜。
这个气膜具有较强的刚度使两个密封端面完全分离,并保持一定的密封间隙, 这个间隙不能太大,通常为几微米。
密封间隙太大,会导致泄漏量增加,密封效果较差;而密封间隙较小,容易使两密封面发生接触,因为干气密封的摩擦热不能及时散失,端面接触无润滑,将很快引起密封变形、端面过度发热从而导致密封失效。
这个气膜的存在,既有效地使端面分开又使相对运转的两端面得到了冷却,两个端面非接触,故摩擦、磨损大大减小,使密封具有长寿命的特点,从而延长主机的寿命。
如由此看出,干气密封的设计,决定性的因素是密封环上开槽的几何形状和几何尺寸,选择合理、适用易于加工制造的槽形设计和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密封面开槽既可在动环上也可以在静环上,通常来说高速情况下,在动环密封面上开槽;在低速或中速情况下可以在静环上开槽。
要注意由于密封间隙只有几微米,因而一定要注意防止固体颗粒介质进入密封端面。
2、干气密封流体力学计算2.1、基本方程纳维斯托方程和连续方程2.2、方程的解法采用有限差分法,先把计算域划分为若干个有限控制体,用差商代替偏微分方程中的微商,得到代数方程,然后将代数方程在控制体上离散,得到代数方程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阀
设定值
调节器
© John Crane
变送器
四、干气密封主要仪表介绍
压力、 差压变送器 压力、差压变送器是基于把压力或压差转换成 各种电量来测量压力、压差的仪表。 常见的电量方式有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 霍尔式、应变式、压电式等。 变送器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压力传感器、测量 电路、指示器。 使用变送器时没有必要知道变送器究竟采用了 哪种测量方法,只要知道其测量范围、输出信 号等即可。
© John Crane
一、简介
D.不能反转: 对于单向设计的密封,严禁反转,因为反转时端面不但打不 开,反而会越转越紧,密封会由于干摩擦温度升高而损坏。当然, 对于设计为双向旋转的密封可以克服反向旋转带来的危害,但在 同等条件下,双向旋转的端面产生的气膜刚度较小,抗干扰能力 稍差 。 总而言之,提供连续、清洁、干燥的气体是干气密封连续运转、 免维护和长寿命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RO
FI-5 P 泄漏
二次放空
氮气过滤器
压力控制
示例:
P 缓冲
PI H
P 火炬 : 1 barg P 泄漏 : 1.2 barg P 缓冲: 1.5 barg
L
FI
工厂氮气
FI 流量= 二级密封泄漏量 + 通过中间迷宫的泄漏量
© John Crane
三、干气密封系统配置及应用
FI, 缓冲气流量
PDI, 缓冲气差压显示
PDCV – 差压控制阀 P 缓冲 > P 参考
双端面系统进气方案
氮气过滤器
PDI
H L LL:联锁
P 参考
FI
P 缓冲
外供氮气
© John Crane
三、干气密封系统配置及应用
二次放空 二次放空
后置隔离进气方案
PI-4
P 隔离
P 隔离
氮气过滤器
PI-4, 隔离气压力显示 , 最小0.3 barg
© John Crane
一、简介
干气密封包括干气密封本体和干气密封系统。 目前,干气密封已成为透平机械的标准配置。 干气密封测控系统是干气密封安全和连续运转所必需的。 本课件旨在阐述有关干气密封操作条件和密封功能控制的
基本要求。
© John Crane
一、简介
2、干气密封特点:
A.不能反压: 干气密封是利用上游泵送原理,在转动时将上游(高压侧)密 封气体泵送到端面间的螺旋槽内。如果上游压力低于下游,则气体 不能进入螺旋槽内,形不成气膜,端面打不开,密封很快就会损坏。 B.密封气不能带颗粒: 密封端面打开间隙很小,一般为3μ左右,颗粒进入后会在密封 端面上划痕,使泄漏量增加,同时,长期使用不洁密封气,微小的 颗粒会填平螺旋槽,影响气膜形成,最终使端面损坏。 C.密封气不能带液: 液体进入密封端面,由于液体粘度远大于气体,端面对液体的 搅拌与切割将产生大量热量,使密封因温度急剧升高而损坏。此外, 即使是微小的液滴进入端面,也会使密封不能长期稳定运行,因为 微小的液滴在端面间会因温度升高而发生爆破现象,使端面间隙瞬 时增大,泄漏量出现波动。
© John Crane
四、干气密封主要仪表介绍
金属转子流量计由锥形管和浮子组 成,当流体自下而上流经锥管时,浮子就 因受到流体冲击而向上运动,随着浮子上 移,浮子与锥管间的环形流通面积增大, 流速减低,冲击作用减弱,直到流体作用 在浮子上的向上的推力与浮子在流体中 的重力相平衡,此时浮子就停留在锥管中 的某一高度.如果流量再增加,则平衡时 的位置就高,反之则低.根据浮子悬浮的 高度就可知道流量的大小.
© John Crane
四、干气密封主要仪表介绍
金属转子流量计上下游的阀门开启应缓慢,防止气流冲击浮子。 浮子有磁性,安装及使用中应注意禁止铁屑物质接触浮子,影响测量精 度。 金属转子流量计的远传信号与流量成正比,在中控室不需对信号开方处 理。 当介质工作状况与标定状况不一样时,可根据公式粗算实际流量值
© John Crane
四、干气密封主要仪表介绍
增压泵
驱动腔大面积活塞推动压缩腔体小面 积活塞,在空气循环阀芯的作用下, 中间的空气驱动活塞会自动往复循环, 循环过程中驱动活塞机械性地碰撞两 端的换向针,两端的换向针交替对控 制气腔进行加压和排气使循环阀芯能 够来回转换。驱动活塞直接连接在气 体增压器两端的压缩活塞上,这样在 增压器的一端或另一端随时产生增压 作用。增压器的压缩活塞设计为无油 干摩擦,将输入气体增压到所希望的 压力。 理论上增压泵出口压力P=入口压力 P1+驱动气压力P2×活塞面积比。 出口压力与实际流量成反比。
防止密封出现反压:
一级密封进气压力至少高于一级放火炬气压力0.2MPa以上
© John Crane
三、干气密封系统配置及应用
主密封气控制方案
取自压缩机平衡管
P 平衡
PDIT
差压远传
取自密封气进气管
P 密封 FI-1
差压控制器 - DCS
P 密封 FI-2 流量计 (可选) PI-1
差压控制阀
© John Crane
三、干气密封系统配置及应用
干气密封测控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密封气的供给与控制 一级密封的泄漏监控与排放 缓冲气的供给与控制 二级放空 隔离气的供给与控制
注: 参照密封布置方式来进行系统的配置。
© John Crane
三、干气密封系统配置及应用
干气密封系统管路
约翰克兰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干气密封系统原理 王朝亮
© John Crane
主要内容 简介 干气密封(DGS)系统作用方式 干气密封系统配置及应用 干气密封主要仪表介绍
© John Crane
一、简介
1、概述:
目前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常用的处理危险气体的高速透平压 缩机的轴端密封在经历迷宫密封、浮环密封、油膜机械密封等三代 密封形式后,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气膜润滑端面密封即干式气体 密封(简称干气密封)。干气密封是非接触式端面密封,由于其寿 命长、可靠性高、功耗低、运行与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在进入二十 一世纪后,干气密封已在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不仅新建项目的透平机组普遍选用干气密封,原来采用浮环密封、 油膜机械密封的机组也通过改造改为干气密封 。
© John Crane
二、干气密封及系统的作用方式
1单端面密封气流程
© John Crane
二、干气密封及系统的作用方式
单端面系统流程简介:
© John Crane
二、干气密封及系统的作用方式
2、双端面密封气流程: 双端面密封型式(双动环、双静环):
© John Crane
二、干气密封及系统的作用方式
干气密封结构
单端面 双端面
串联
主密封(一级密封)气管线 一级密封排放气管线
二级密封气(中间缓冲气)管线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前置缓冲气管线
二级排放气(高点放空)管线
无
有 有
后置隔离气管线
© John Crane
三、干气密封系统配置及应用
串联系统一级密封气源:
压缩机出口气体 压缩机段间气体 外部气体(氮气、工艺允许的其它介质气体)
FO FI FI FI FI
工艺气体
过滤后的工艺气体
工艺气去火炬
PI FO FI PI FO FI
火炬
放空
工艺气体 氮气去大气
© John Crane
二、干气密封及系统的作用方式
惠州炼油3MCL708烷基化机组干气密封系统图:
© John Crane
二、干气密封及系统的作用方式
串联式干气密封系统盘实物:
密封气温度要求:
至少高于该气体露点温度20度 采取的方式:保温、伴热(蒸汽或电加热)
密封气带液:
采用凝聚式过滤器或Knockout 预处理过滤器
防止未经处理的气体进入密封端面:
保持主密封气压力高于机组平衡管压力0.2MPa以上 保持通过机组轴肩迷宫的密封气体流速不低于5m/s
串联系统二级密封气(中间缓冲气)源:
氮气
双端面系统主密封气源:
氮气
双端面系统前置缓冲气源:
氮气 脱硫干气
后置隔离气源:
氮气 仪表风
© John Crane
三、干气密封系统配置及应用
密封气过滤要求:
一级、二级密封气、主密封气过滤精度:1um 前置缓冲气、后置隔离气过滤精度≤ 3um
串联式密封型式:
© John Crane
二、干气密封及系统的作用方式
串联式密封型式:
N2 隔离
二级放空
N2 缓冲
一级放火炬
过滤后的 工艺气
© John Crane
工艺气
轴承
© John Crane
二、干气密封及系统的作用方式
串联式密封系统密封气流程:
外部气体
PCV
隔离气过滤器 过滤器
FO
过滤后的氮气
to third parties without our prior consent.
的凝 其他
, 圆
经过 度降 形成 向前 用, 大,
Hale Waihona Puke © John Crane四、干气密封主要仪表介绍
3、调节阀 调节阀是根据预先的设定或接受的来自调节 器的信号,通过改变阀门的流通面积来改变 被调介质的流量,从而将被调参数控制在要 求范围内。 调节阀分为自励式调节阀和气动薄膜调节阀 两种。 自励式调节阀是根据预先的设定和直接反馈 到膜片的阀后压力来调节。 气动薄膜调节阀是根据来自调节器的调节信 号调节,而调节信号是调节器根据设定值和 变送器检测到的阀后压力或流量信号,依据 一定的算法得到的。方框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