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

合集下载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教学设计课题:第10章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10.1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执教人:黄笑颜时间:2013年5月9日星期四上午第一节课班级:高二(1)班(机电专业)地点:安庆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高二(1)教室课题:10.1 基本放大电路(第十章放大电路和集成运放)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直流通路工作情况。

(2)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方法。

(3)了解放大电路动态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循序渐进地从简单的放大电路引入,引导学生运用所有电器元件的基本特性逐一分析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 情感目标本节内容在第十章里起到开篇的作用,课本第十章介绍的都是模拟电子电路的知识,后面的分压式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OCL功率放大电路都是在此基础上慢慢的展现,所以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这一开篇电路对于学生学习模拟电路很重要!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作用和地位: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但对于参加对口高考的中职学生来说,这一章又至关重要,对于电子部分来说,放大电路将是所有模拟电路的一个起点。

2、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是中等职业机电学生,对电的认识和理解非常有限,想象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变的具体才能让学生去认识与接受。

三、过程与方法1.教学方法设计:利用多媒体方式,将基本共发射机电路波形特点展示给学生,通过讲解、图形收集、网络资料,建立长期记忆模式。

2.教学流程设计思路:复习前面放大电路知识→导入新课→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基本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计算→→小结→作业四、教学重点与难点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图。

难点:基本共发射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是什么?那么晶体管的作用是什么?(找学生回答):核心元件是晶体管。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共发射极基本放大器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共发射极基本放大器

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编号:QD-0707-03 流水号:授课教师:备课日期:年月日审批:日期:年月日一、教学回顾及导入课题放大电路电路结构示意图放大电路主要功能:将输入信号不失真地放大。

即把微弱的输入信号,转换成一定强度的、随输入信号变化的输出信号。

放大电路放大的本质是能量的控制和转换;是在输入信号作用下,通过放大电路将直流电源的能量转换成负载所获得的能量,使负载从电源获得的能量大于信号源所提供的能量。

因此,电子电路放大的基本特征是功率放大,即负载上总是获得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电压或电流,有时兼而有之。

这样,在放大电路中必须存在能够控制能量的元件,即有源元件,如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等。

二、新课讲授§2--2共发射极基本放大器一、电路组成图2—1共发射极基本放大器a)阻容耦合式 b)直接耦合式二、各元件的作用1.三极管V:放大电路核心元件,正常工作时主要起电流放大作用。

2.电源Vcc:放大器的能源与恰当阻值的配合,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以满足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

3. 基极偏流电阻RB:和Vcc一起,给基极提供一个合适的基极偏流IB。

三极管只有建立了合适的基极偏流IB,输出信号才不会失真4.集电极负载电阻Rc:将放大后的IC电流变化转变成RC上电压变化,从而引起VCE 的变化,这个变化电压就是输出电压vO。

5. 耦合电容C1和C2:电容C1用于连接信号源与放大电路,电容C2用于连接放大电路与负载,这种在电路中起连接作用的电容称为耦合电容。

“耦合电容的作用是“隔离直流,通过交流”。

利用电容交流阻抗小,直流阻抗大的特点实现耦合交流信号,隔断直流信号,从而避免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之间、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直流电流的相互影响。

三、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为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当放大器未加信号,即当ui =0时,称放大电路处于静态。

在输入回路中,基极电源VBB使晶体管b-e间电压UBE 大于开启电压Uon,并与基极电阻Rb共同决定基极电流IB;在输出回路中,集电极电源VCC应足够高,使晶体管的集电结反偏,以保证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因此,集电极电流IC =βIB;集电极电阻Rc上的电流等于IC,因而Rc上的电压为ICRc,从而确定了c-e间电压UCE =VCC-ICRc。

共射极放大电路教案

共射极放大电路教案

共射极放大电路教案篇一:共射基本放大电路教案设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篇二:《电子技术基础》教案(劳动第四版)2-2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2)教案篇三: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第2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课题】2.1 三极管【教学目的】1.掌握三极管结构特点、类型和电路符号。

2.了解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及电流放大作用。

3.理解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并会判断三极管所处的工作状态。

4.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1.三极管结构特点、类型和电路符号。

2.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及电流放大作用。

3.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特点。

【教学难点】1.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和对电流放大作用的理解。

2.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的条件。

3.三极管的主要参数的含义。

【教学参考学时】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搭建一个简单的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通过对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及输出信号的测试,引导学生认识三极管,并知道三极管能放大信号,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课2.1.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出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构成的。

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基片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分别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NPN和PNP两种, 2.1.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三极管能以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量,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

要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必须给管子的发射结加正偏电压,集电结加反偏电压。

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流(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发射极电流IE)之间的关系为:IE?IB?IC、??2.1.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IC?IC、?? IB?IB三极管外部各极电流与极间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又称伏安特性曲线。

1. 输入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是指当集-射极之间的电压VCE为定值时,输入回路中的基极电流IB与加在基-射极间的电压VBE之间的关系曲线。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教案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及放大倍数计算。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及符号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 发射极电压、集电极电压、基极电压的关系4. 放大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

2. 利用仿真软件,演示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4.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 仿真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

3. 实物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4. 实验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简要介绍放大电路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引出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3. 演示:利用仿真软件,演示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其工作原理。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5. 实践: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共射极放大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仿真实验:评估学生在仿真软件中搭建和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能力。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动手搭建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包括电路设计、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共射极放大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介绍其他放大电路(如共基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教材分析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生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基础。

考虑到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取向,选取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扩音机电路作为项目背景,本次课是该项目中任务二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学习。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既可以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实用性。

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达到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性增强的效果。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能较快接受新的知识,掌握新技能。

而且在通过前一章半导体器件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⑴能描述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⑵说明各电路组成部分的作用2.知识目标:⑴掌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⑵理解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各元件作用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的兴趣⑵促进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4.思想目标:帮助学生克服对专业基础课的畏难情绪,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教学重难点:1.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2.共射放大电路的各元件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法并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为单位,在学生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基本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增加幻灯片图片、FLASH动画等,来丰富课堂形式,调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项目引领展示扩音机图片和实物,扩音机是如何实现扩音功能的呢?二、新课学习,任务实施:(一)放大的概念(以扩音机为例分析总结放大电路出放大电路的结构)(1)放大的概念教师使用扩音机演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扩音机的工作流程,并总结扩音机 结构框图。

使用PPT 课件展示。

扩音机结构框图放大的对象:变化量放大的本质:能量的控制放大的特征:功率放大放大的基本要求:不失真,放大的前提(2)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VBB 、Rb :使UBE > Uon ,且有合适的IB 。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基本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基本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教案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课号:5课题: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2.1 简单交流放大电路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作用。

(2)重点掌握静态工作点的建立条件、作用教学内容:放大的概念,共射电压放大器及偏置电路,放大电路的技术指标和基本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放大过程中交直流的叠加教学时数:2学时课前提问及复习: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构造原理和特性参数新课导入:放大的概念,应用场合以及放大电路。

新课介绍: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2.1 概述2.1.1 放大的概念放大对象:主要放大微弱、变化的信号(交流小信号),使V或I、P得到放大!OOO放大实质:能量的控制和转换,三极管——换能器。

基本特征:功率放大。

有源元件:能够控制能量的元件。

放大的前提是不失真,即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放大才有意义。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为了反映放大电路的各方面的性能,引出如下主要性能指标。

、放大倍数1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根据输入量为电流、电压和输出量为电流、电压的不同,可以得到四种放大倍数。

2、输入电阻为从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入电阻Ri Ri=Ui/Ii。

和输入电流有效值Ii之比,即定义为输入电压有效值Ui 、输出电阻3任何的放大电路的输出都可以等效成一个有内阻的电压源,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

内阻称为输出电阻Ro 、通频带4 通频带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

-f=f 上限截止频率 f 中频放大倍数下限截止频率LbwH页15共页1第章2第《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5、非线性失真系数6、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定义:当输入电压再增大就会使输出波形产生非线性失真时的输出电压,用U表示。

om7、最大输出功率与效率最大输出功率P: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负载上能够获得的最大功率。

om效率η:直流电源能量的利用率。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教案:《基本放大电路》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学会计算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4.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和调试基本放大电路。

教学准备:1.教学PPT2.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实验设备3.相关实验器材和元器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展示一张基本放大电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基本放大电路的兴趣。

2.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应用基本放大电路的设备?请举例说明。

3.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基本放大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定义和分类a.什么是基本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是由电子器件和元器件组成的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幅度。

b.基本放大电路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性质,可以分为功率放大电路和线性放大电路。

2.常见的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放大电路b.共基放大电路c.共集放大电路d.差分放大电路三、实验演示(20分钟)1.将一台示波器和一个函数发生器与基本放大电路连接,演示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2.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3.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设备,体验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效果。

四、知识巩固(30分钟)1.基本放大电路的计算a.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b.频率响应的计算方法2.给学生一些基本放大电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计算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3.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计算。

五、拓展应用(20分钟)1.分组讨论:请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基本放大电路的其他应用领域,并汇报自己的思考结果。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提供反馈和补充。

3.示范一些基本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功放、音频放大等。

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1.总结:请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基本放大电路的重要知识点。

2.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教案名称: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学目标:1.了解共射放大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参数;3.理解共射放大电路的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4.学会通过实验测量、分析和计算共射放大电路的各项参数。

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2.实验材料:实验电路板、导线、电源等;3.教学PPT。

教学流程:一、引入(5分钟)1.展示晶体管和放大电路的示意图并让学生描述;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共射放大电路?二、理论讲解(15分钟)1.介绍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解释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和关键参数: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3.讲解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模式:放大电流和放大电压。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自带一台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2.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电路图和参数,组装共射放大电路;3.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输出信号的波形;4.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四、实验讨论和分析(30分钟)1.学生通过观察并分析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确定电路的增益;2.计算并比较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3.比较不同元器件参数(如电阻、电容、晶体管型号等)对电路特性的影响。

五、实验总结(10分钟)1.小组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2.教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解答和讲解;3.总结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工作原理和应用。

六、延伸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共射放大电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分析共射放大电路的优缺点;3.提醒学生掌握更多的放大电路的知识,如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共射放大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组装电路、调整参数,并通过测量和观察进行实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职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预科班课程名称电子技术授课教师左爱娟学校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了解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了解工作原理。

学会
画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学会计算静态工作点。

授课时间 2015-10-12 教者 左爱娟
授课班级 13预科
课程名称 授课章节 名 称 使用教具
电子技术
授课形式 新授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固定偏置电路)
纸质导学案、多媒体、黑板等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了解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学会画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计算静态工作点。

课外作业
补充
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 放大
的实质:用较小的信号去控制较大的信号。

一、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
U
cc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
RS
+
O U
B
缶 U
课堂教学安排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复习:1、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2、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 放大的
实质:用较小的信号去控制较大的信号。

一、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 晶体管V 。

放大元件,用基极电流iB 控制集电极电流iC 。

(2) 电源UCC 和UBB 。

使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晶体管处在放大状态,同时也是放大电路的能量来源,提供电流 iB 和iC o UCC 一般在几伏到十几伏之间。

(3) 偏置电阻RB 。

用来调节基极偏置电流IB ,使晶体管有一个 合适的工作点,一般为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4) 集电极负载电阻RC 。

将集电极电流iC 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 变化,以获得电压放大,一般为几千欧。

(5) 电容Cl 、C2o 用来传递交流信号,起到耦合的作用。

同时, 又使放大电路和信号源及负载间直流相隔离,起隔直作用。

为了 减小传递信号的电压损失,Cl 、C2应选得足够大,一般为几微法 至几十微法,通常采用电解电容器。

二、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静态是指无交流信号输入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都不变的状态, 静态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电压值称为静态工作点 Q (主要指IBQ 、 ICQ 和UCEQ )o 静态分析主要是确定放大电路中的静态值 IBQ 、 ICQ 和 UCEQ o
+ U cc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教学设计
课堂讨论
估算法
直流通路:耦合电容可视为开路
2Kft
四、课堂总结
本次课主要 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会计算电路 的静态工作点。

课堂训练
R B
R C
+U
cc
I
CQ
+
U
CEQ
U CEQ U
CC
1
CQ R
c
三、课堂练习
1、放大电路如题图2 算静态工作点
.4所示,晶体管的U B E =0.7V , p =50o 试计
课堂小结
360KO
或 +12V
五、课后作业
1、试估算下图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设Vcc=12V , Rc=3K Q , Rb=280K Q,
三极管的3 =50
了解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了解工作原理学会画直流通路和交流通
路。

学会计算静态工作点。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