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417f8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a.png)
一、教案名称: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第一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结构。
2. 使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内容:1.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3.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葫芦丝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葫芦丝的外观。
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包括吹嘴、主管、副管、尾管等。
2. 介绍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示范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讲解葫芦丝的音阶和节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演奏。
2. 分析葫芦丝乐曲,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和风格。
三、实践拓展(2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葫芦丝乐曲,教师巡回指导。
2.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 复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练习演奏葫芦丝乐曲,提高演奏技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演奏葫芦丝乐曲的技巧和表现力。
八、教学资源:1. 葫芦丝实物道具。
2. 葫芦丝教学教材或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葫芦丝乐曲。
六、教案名称: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第二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指法、吐音、滑音等。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ee17a1daef5ef7ba0d3c4a.png)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三、介绍演奏姿势、吹奏方法及气息的运用
四、“5”音的练习
练习一4/4 5---|5---|5---|5---|5---|5---|5---|5---║
演奏提示:(1)全按作5即筒音为5;
(2)“T”为单吐符号,表示此音要吐奏:
(3)“V”为换气记号,吹到“V”处要换一口气。
1、老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五、布置课后练习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教案(葫芦丝)
![校本课程教案(葫芦丝)](https://img.taocdn.com/s3/m/7a32e20284254b35effd340a.png)
葫芦丝课程主讲教师:张居民教学材料:自编教材课程类型:艺术类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一节)授课对象:3--6 年级部分学生一、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
葫芦丝的课程目标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葫芦丝”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1、使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葫芦丝的历史。
2、使学生知道正确的手持乐器及演奏姿势,力求正确。
3、掌握各音阶指法,能吹响Do、Re、Mi、、Sol、La、Si 六个音。
4、学会演奏几首小曲目。
(二)、各年级达到的教学目标:三、四年级1、知道正确手持乐器及演奏姿势。
2、掌握音阶指法,能吹响Do、Re、Mi 、Sol、La、Si 六个音。
3、能演奏2---3 首小曲子。
本学期基本会吹《小白船》《婚誓》两首曲目。
五、六年级1、掌握葫芦丝正确的演奏姿势。
2、熟练掌握指法,能吹响Do、Re、Mi 、Sol、La、Si 音。
3、能吹奏3---4 首小曲子。
4、排练六一汇报演出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美丽的金孔雀》等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十五课,前十三课分为三大部分,后两课为综合复习课。
(一)第一部分---知道一些有关葫芦丝的历史。
1、葫芦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
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
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 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1958 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 个音。
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
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
2020年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教材精品版
![2020年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教材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6ff90143323968011c92cf.png)
学校葫芦丝教材葫芦丝结构图筒音作5.指法表(包括低音3.)一、基本练习筒音作5.1、“3”音练习(mi)开12345孔,闭67孔。
4/4 3 - 3 -|3 3 3 -|3 3 3 3 |3 ---║2、“2”音练习(rei)开1234孔,闭567孔。
4/4 2 -2 -|2 2 2 -|2 2 2 2 |2 ---║3、“1”音练习(do)开123孔,闭4567孔。
4/4 1 - 1 -|1 1 1 -|1 1 1 1 |1 ---║4、练习曲4/4我爱葫芦丝3 2 1 2|3 3 3 -|2 2 2 -|3 3 3 -|3 2 1 2|3 3 3 3|2 2 3 2|1 ---║5、练习曲2/41 2 3 1|2-|3 1 2 3|1-|3 1 2|1 3 2|1 3 2 3|1-║6、“7.”音练习(低音si)开12孔,闭34567孔。
4/4 7.- 7.-|7. 7. 7.-|7 .7.7. 7.|7.---║7、练习曲4/41 7. 123 2 1|2 1 2 7. 1-|2 3 2 1 2 3 2|3 1 2 7. 1-║8、练习曲2/41 2 3 1|2-|3 1 2 7.|1-|2 3 2|3 7. 2|1 3 2 7.|1-║9、“6.”音练习(低音la)开1孔,闭234567孔。
4/46.- 6.-|6. 6. 6.-|6.6.6. 6.|6.---║10、练习曲2/41 6. 6 .1|2-|123 1|6.-|1 6. 6 .1|3 1 2|1 2 1 6.|1-║11、练习曲2/46 .1 2 3|2-|3 2 1 6.|1-|6 .1 2 3|1 3 2|3 2 1 2|6.-║12、“5.”音练习(低音sol)全闭。
4/4 5.-5.-|5.5.5.-|5.5.5.5.|5.---║13、练习曲2/41 5. 6567....|1 -|3 1 2123 |3 -|6 .3 2321|6 5.. 6.|1 21 65.. 6.|5 .-║14、练习曲4/45. 6. 7. 5. 6.-|7. 6. 5. 6. 6.-|6. 7. 2 3 2 7.|2 7. 6. 7. 5.-║15、“5”音练习(中音sol)开123456孔,闭7孔。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64113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8.png)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练习、以及简单的独奏曲。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指法,演奏简单的旋律。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实践葫芦丝音乐的表现力,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练习。
难点:指法的熟练运用,以及音乐的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乐谱、椅子。
学具:葫芦丝、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奏一首简单的葫芦丝曲,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演奏姿势讲解:教师讲解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3. 呼吸方法讲解:教师讲解葫芦丝的呼吸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4. 指法练习:教师讲解指法练习的曲目,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
5. 简单独奏曲实践:教师指导学生演奏简单的独奏曲,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2. 呼吸方法3. 指法练习4. 简单独奏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答案: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作业题目:练习指法练习曲目。
答案:能够熟练掌握指法练习曲目。
3. 作业题目:练习简单独奏曲。
答案: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独奏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葫芦丝比赛的拓展延伸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练习、以及简单的独奏曲。
这些内容是学习葫芦丝的基本功,对于学生掌握葫芦丝演奏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案
![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2b0c1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6.png)
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葫芦丝基础教程》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练习以及简单的旋律吹奏。
二、教学目标2. 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指法,能吹奏简单的旋律。
3.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呼吸方法的掌握和指法的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呼吸方法和指法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教学光盘、音响设备、黑板。
2. 学具:葫芦丝、乐谱、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葫芦丝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葫芦丝的基本构造,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各个部分。
(3)教学呼吸方法,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4)学习指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逐步熟练掌握。
3. 例题讲解:以《小星星》为例,讲解吹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吹奏《小星星》,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基本构造:吹嘴、葫芦、音管、簧片。
2. 演奏姿势:坐姿、站姿。
3. 呼吸方法: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
4. 指法练习:《小星星》旋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吹奏《小星星》。
2. 答案:正确、流畅地吹奏出《小星星》旋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呼吸方法和指法练习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练习,逐步提高吹奏水平,下节课进行展示。
同时,引导学生欣赏更多葫芦丝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呼吸方法的掌握2. 指法的熟练运用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有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呼吸方法的掌握1. 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向外扩张,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
这种呼吸方法有利于气息的稳定和控制。
2. 胸腹联合呼吸:吸气时,胸部和腹部同时扩张,呼气时,胸部和腹部同时收缩。
葫芦丝校本教材
![葫芦丝校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3b2d9346f1aff00bfd51e8a.png)
葫芦丝校本课程目要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课程称呼:《葫芦丝》二、负担西席:卢兴薛明三、课程的本量与价格: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北少量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沉柔细致、圆润朴真,极富表示力,深受人们的喜爱.那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动做音箱,以三根少短纷歧的竹管并排插正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量筑片,中间较少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心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正在奏出旋律的共时,安排二根竹管共时收出牢固的单音,与旋律形成战音.其音乐沉柔细致,圆润朴真,极富表示力,深受云北群众的喜爱,无论民音,仍旧博业舞台皆能听到它演奏的柔好的声音.连年去正在海内中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新颖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二种乐器的完好分离,浮现了古典与新颖分离的亲切婉转,温馨醒人的崭新体验.由此可睹,葫芦丝教习的特殊意思:它既能让人享受下俗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体验中华民族少暂文化之粗神的单重素量培养.艺术培养是素量培养最活跃的脚法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促成艺术培养战素量培养的最易于遍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粗神的乐器.遍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该当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教习葫芦丝相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守,激励他们的民族骄气感战爱国主义粗神.四、课程目标:(1)相识葫芦丝的知识,流利使用指法,掌握用气技能,会统制气息,能独力演奏.(2)遍及葫芦丝音乐的体验与评介观赏的本领.通过合奏扮演,培植歉富的死计情趣战乐瞅的做风,删进集体意识,锻炼合做与协做的本领,培植乐瞅的做风战主动的心态.(3)通过教习,相识乐器的死少史、乐直的内涵、以及波及到民族的履历文化、风土人情等,培植教死教习商量中华民族保守文化的兴趣,横坐教死民族骄气感,激励爱国主义粗神五、课程真施修议:开受阶段:(1)激励战培植教死对付葫芦丝的兴趣.(2)能自然、流利、有表情天扮演,乐于介进葫芦丝的锻炼战教习.(3)培植乐瞅的做风战主动的心态.初级阶段:(1)脆持教死对付音乐的兴趣,使教死闭注并乐于介进葫芦丝的锻炼与演出.(2 )死少音乐表示的本领.下档阶段:(1)遍及葫芦丝音乐的体验与评介观赏的本领.(2)通过合奏扮演,培植歉富的死计情趣战乐瞅的做风,删进集体意识,锻炼合做与协做的本领.六、活动安插:1、开受阶段:课本为葫芦丝校本课本.主要真量:(1)葫芦丝概括(2)葫芦丝的各部称呼及构制,葫芦丝时常使用暗号(3)葫芦丝演奏的姿势战基础吹奏法(4)齐按做5指法锻炼,葫芦丝初教初级锻炼直与乐直(5)气息统制锻炼——少音锻炼、连音锻炼(6)相闭的锻炼直乐直(7)演奏直《情深意少》、《军港之夜》(8)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2、初级阶段:课本为葫芦丝校本课本主要真量:(1)齐按做1指法锻炼(2)单吐锻炼、换气锻炼、活指锻炼(3)相闭的锻炼直乐直(4)演奏直《婚誓》、《劣好的金孔雀》、(5)欣赏《版纳之夜》、《梦中的小竹楼》、3、下档阶段:课本为葫芦丝校本课本.主要真量:(1)单吐锻炼、滑音锻炼、真颤音锻炼(2)《傣寨小夜直》片段、《版纳之夜》片段(3)相闭锻炼直(4)演奏《金孔雀》、《月光下的凤尾竹》、(5)欣赏《傣寨情歌》、《盈江山歌》、七、课程评介修议1、评介的办法与要领(1)产死性评介与终结性评介相分离葫芦丝教教的时间历程,是评介的一个要害圆里,应给予充分的闭注,正在教教历程中时常举止.采与瞅察、道话、提问、计划、抽奏等办法举止.(2)定性评介与定量评介相分离正在葫芦丝教教活动中,对付教死的兴趣快乐喜爱、情感反映、介进做风、接流合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不妨用较为准确、局里的笔墨举止定性评介,也可根据需要战可止性,举止量化测评.(3)使用“攀登足迹”脚册,真止多元评介.对付于教死正在校锻炼情况,西席每天赋予评介,用☆战△留住教死的先进足迹,需要时可用笔墨赋予褒扬战饱励;周终战假日,家少赋予孩子评介;月尾,教死回视一个月去的足印,用笔墨给自己评介.八、课程真施修议1、课时安插:协做教死的教习战葫芦丝锻炼时间,书院确定:每周的周三校本课活动.2、饱励教死主动介进,采与遍及与遍及相分离的办法举止民乐培养.(1)通过利用小广播播搁葫芦丝音乐;把葫芦丝戴进课堂;背任教班级散收有闭葫芦丝知识的教习资料等形式激励兴趣,对付部分教死举止齐圆背的葫芦丝遍及培养.使他们对付葫芦丝爆收特殊的感情战热烈的供知欲视,所有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艺术商量气氛.(2)果材施教,对付民乐尖子死举止民乐遍及培养正在遍及培养的前提上,通过百般活动,创制一批民乐苗子,组修30-40人的校级葫芦丝队,并根据“果材施教”的准则,对付那些尖子死举止葫芦丝遍及的要领钻研.3、采与自编的葫芦丝校本课本举止教教4、尽管多的创制教死上台演出的机会,使他们赢得乐成的喜悦.5、正在教教时间历程中,没有竭完备课程校本课本《葫芦丝》第一单元前提知识一、葫芦丝简介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傣语称之为筚北母倒(北母倒即葫芦之意).流通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天区,正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通.葫芦丝的起源可逃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闭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道,如傣族民间便流传着那样一个传道:很暂往日,一次山洪迸收,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没有渝的恋爱冲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拔出金葫芦,支给怯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好妙的乐声,顿时风仄浪静,陈花衰开,孔雀开屏,祝愿那对付情侣凶祥幸运.今后葫芦丝正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傣族群众多才多艺,能歌擅舞,正在节日里,没有管是正在江中划龙舟或者是正在江边搁下降,仍旧正在广场上赶晃,或者是正在竹楼里饮酒欢歌,皆不妨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脚)正在葫芦丝的陪奏下唱着陈腐的传道战劣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灾易战新社会的幸运.二、葫芦丝结构图示三、按孔要领及部位注意的问题:央供脚指自然搁紧,成弧形持葫芦丝,单臂战肘部肌肉要搁紧,指肚交战孔应有周边沿感,吹奏时正在气流的效率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裕弹性,过于压紧则脚酸,音窒,多有不利.其余脚指开孔时,没有宜抬得过下,可则会使脚指僵硬,效率演奏速度.普遍脚指抬到距管音孔上圆2—3厘米即可.四、演奏姿势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坐二种,常常称为坐式战坐式.(一)坐式便是站着吹奏的姿势,普遍正在独奏时采与那种姿势.央供身体站坐,自然搁紧成笔直状,二足稍稍合并,胸要挺,左脚正在上,左脚正在下,二臂沉微蜿蜒,二肘脚下垂,管体稍背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太过挺胸或者正斜.(二)坐式便是坐着吹奏的姿势,普遍正在合奏时采与那种姿势,央供身体自然搁紧天坐正在椅子上,二腿稍稍合并,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仄,安排脚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太过搁紧或者僵硬.五、气息的使用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横笛的气息截然分歧.竹笛、横笛吹奏矮音时气流要沉慢,而吹奏葫芦丝的矮音(矮音“”音除中)气流要强;竹笛、横笛吹奏下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下音只可慢吹,如果用气过猛大概引导无乐音或者益坏簧片.共教们最佳正在教授的指挥下锻炼.(1)吹奏矮音“”时气流要慢,而且气息要下重,有一种下坠的感觉;(2)吹奏中音“1 2 3”时气流要适中;(3)吹奏下音“5 6”时气流要渐慢,气息要有所统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一)风门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通过的清闲处喊“风门”.注意的问题: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下矮而变更的;2.吹奏矮音时缩小“风门”,吹奏下音时搁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分歧);3.“风门”的位子没有成偏偏左偏偏左,应正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那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创制情况去决断是可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超过,(普遍情况应上下嘴唇普遍),二腮没有成饱起,要用力往里支.(二)心风指通过“风门”吹出去的气息喊“心风”.注意的问题:1.“心风”有慢慢之分,“心风”的采用不妨对付吹气的强度战用气量起到统制效率.由于葫芦丝属于横吹型簧管耦合振荡类乐器,主要有簧片战竹管组成耦合振荡而收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要领,气流利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荡,并激励管内气氛柱的共鸣而收音.演奏时普遍没有使用基音(用慢吹要领吹出的筒音).2.“风门”的慢慢变更是靠背部、横膈膜及胸腔的活动去协共统制的,三圆要协共好.(三)心劲指统制“风门”的大小战“心风”的慢慢时上下嘴唇战二肌肉反复支搁活动的力量喊嘴劲.注意的问题:1、“嘴劲”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战“心风”的慢慢去决定的.2、一定要注意“嘴劲”战“风门”、“心风”的稀切协共.特天提示:虽然正在吹奏葫芦丝时“心风”、“嘴劲”均有慢慢之分,但是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与超吹的要领,所以慢慢是相对付的,是有极限的,也便是道它正在一定的范畴内变更(超吹气息).其本果是由于它自己条件而规定(音域).六、呼吸要领锻炼呼吸不过一种下意识的动做,那么怎么样使用呼吸使葫芦丝收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而气息是音能的根源,是决断成声体振荡历程的力量.是可掌握好粗确的呼吸要领,并正在葫芦丝吹奏中得以应用,那是格中要害的课题.正在吹奏时无论是音的强度或者是它的延绝,皆要瞅吹奏者的呼吸怎么样?呼气愈少,收出的声音便愈少,反之亦然.所以,要干到吸气短促、赶快而无纯音,呼气稳固、匀称而延少.怎么样能谦足呼吸的基础央供,需掌握科教的要领.暂时被认为最科教的要领是混同式呼吸法,其劣良性表示正在所有呼吸肌肉群的协做动做,产死疏通完齐,果而气息的吸进量多,呼气时也简单统制,那么所谓的呼吸是指“吸气”与“呼气”二个圆里,底下分别加以介绍.(一)怎么样吸气当拿起葫芦丝含住吹孔时,最先二边嘴角要微微张开,舌头自然背后缩一面,共时用嘴战鼻子很快将气氛吸人,产死吸气,(要注意吸气没有要留有太大痕迹,可则会戴动气箱里的簧片而收出基音),那时胸腔及背部有明隐的扩张感,此时必须注意肋间肌肉战背部肌肉动做协做,以供完毕合理吸气,即胸背式分离吸气.锻炼要领:将面焚蜡烛吹灭,常常您会下意识的深吸一心气,那时吸气往往自然紧张,为胸背分离式.(二)怎么样呼气咱们要念吹响管乐,吸气不过为呼气做准备,管体要靠气流振荡圆可收出声音去,所有呼气则是真真吹好管乐器的要害脚法.那么呼气怎么样为最佳,最先呼出的气流越匀称,则收出的声音越稳固,呼出的气流越充溢,则收出的声音越刻薄.锻炼要领:共样是吹蜡烛的历程,把所吸的气释搁进去,将蜡烛吹灭的历程便是呼气.七、脚指按孔收音图示(●表示按孔,○表示开孔)。
校本教材《葫芦丝演奏》(四年级下册)
![校本教材《葫芦丝演奏》(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b90653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d.png)
芙蓉区马坡岭小学葫芦丝校本教材(初级)学校: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执教老师:杨赛花指导老师:向恒、刘再晖、唐艺联系电话:131****5526《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授课年级:四年级)——马坡岭杨赛花【教材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选自我校校本教材(初级)第四单元《手指技巧练习》。
本单元以以手指技巧的训练为主要内容,通过在演奏中加入手指技巧使乐曲更富表现力,更让人陶醉。
本课通过对《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的欣赏活动与演奏,融入手指技巧之“滑音练习”,加强滑音能使葫芦丝的声音更加华丽、流畅并富有色彩的体验和理解。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表现傣族青年男女之间互相倾慕、纯洁真挚的感情。
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此歌,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通过近两年时间对葫芦丝的学习,对葫芦丝的基础知识和与葫芦丝相关的傣族文化比较了解,对基本音阶的演奏比较得心应手,在演奏中气息调控及舌头技巧也有一定训练。
由于四年级学生手指普遍偏短,握控葫芦丝有点难度,在手指技巧的训练方面要加强,通过手指技巧的训练来达到对乐曲的效果理解更是重点与难点。
【设计思路】:本节课在学生对乐曲欣赏、理解的基础上,能初步对葫芦丝手法技巧之一“滑音”有所掌握。
由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产生受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少数民族的乐曲,本节课将使用图片及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利用视听结合、游戏性较强等特点为教学服务。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既陶冶情操,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具体的教法有情景导入法、预设悬念法、节奏律动法、对比演示法。
在学生学习方法上,以学生自主欣赏音乐为主,通过图片、音乐、问题等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并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视觉图象法、联想想象法、完整法、分段法、对比、分组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加强对乐曲的理解和演奏技能的掌握。
葫芦丝校本教材
![葫芦丝校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6fca19c0029bd64783e2c69.png)
葫芦丝结构图筒音作5.指法表(包括低音3.)一、基本练习筒音作5.1、“3”音练习(mi)开12345孔,闭67孔。
4/4 3 - 3 -|3 3 3 -|3 3 3 3 |3 ---║2、“2”音练习(rei)开1234孔,闭567孔。
4/4 2 -2 -|2 2 2 -|2 2 2 2 |2 ---║3、“1”音练习(do)开123孔,闭4567孔。
4/4 1 - 1 -|1 1 1 -|1 1 1 1 |1 ---║4、练习曲4/4我爱葫芦丝3 2 1 2|3 3 3 -|2 2 2 -|3 3 3 -|3 2 1 2|3 3 3 3|2 2 3 2|1 ---║5、练习曲2/41 2 3 1|2-|3 1 2 3|1-|3 1 2|1 3 2|1 3 2 3|1-║6、“7.”音练习(低音si)开12孔,闭34567孔。
4/4 7.- 7.-|7. 7. 7.-|7 .7.7. 7.|7.---║7、练习曲4/41 7. 123 2 1|2 1 2 7. 1-|2 3 2 1 2 3 2|3 1 2 7. 1-║8、练习曲2/41 2 3 1|2-|3 1 2 7.|1-|2 3 2|3 7. 2|1 3 2 7.|1-║9、“6.”音练习(低音la)开1孔,闭234567孔。
4/46.- 6.-|6. 6. 6.-|6.6.6. 6.|6.---║10、练习曲2/41 6. 6 .1|2-|123 1|6.-|1 6. 6 .1|3 1 2|1 2 1 6.|1-║11、练习曲2/46 .1 2 3|2-|3 2 1 6.|1-|6 .1 2 3|1 3 2|3 2 1 2|6.-║12、“5.”音练习(低音sol)全闭。
4/4 5.-5.-|5.5.5.-|5.5.5.5.|5.---║13、练习曲2/41 5. 6567....|1 -|3 1 2123 |3 -|6 .3 2321|6 5.. 6.|1 21 65.. 6.|5 .-║14、练习曲4/45. 6. 7. 5. 6.-|7. 6. 5. 6. 6.-|6. 7. 2 3 2 7.|2 7. 6. 7. 5.-║15、“5”音练习(中音sol)开123456孔,闭7孔。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aab99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f.png)
葫芦丝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全校葫芦丝新老学员共有700多人,二到六年级都有,老学员已具有一定的吹奏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素养,但人数相对少,二年级的学员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教学重点: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5、6、7、1、2、3、4、5、6、3音的正确吹奏方法。
4、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四、教学难点:运用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吹奏民歌、小调等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其多列》《阿里郎》《打水姑娘》四、学习目标: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9月份:(1)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2)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5音、6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3)认识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
10月份:(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7音、1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3c93d20242a8956bece438.png)
葫芦丝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全校葫芦丝新老学员共有700多人,二到六年级都有,老学员已具有一定的吹奏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素养,但人数相对少,二年级的学员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教学重点: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5、6、7、1、2、3、4、5、6、3音的正确吹奏方法。
4、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四、教学难点:运用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吹奏民歌、小调等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其多列》《阿里郎》《打水姑娘》四、学习目标: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9月份:(1)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2)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5音、6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3)认识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
10月份:(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7音、1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葫芦丝教材
![葫芦丝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3bc8d0579563c1ec5da7113.png)
3
2. 口风 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就是口风。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 管耦合震动类乐器,主要由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震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 舌部分震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因(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风门的缓急变化是高腹部、横隔膜及 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控制好。 3、 嘴劲 嘴劲的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 缓急之分,但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其原因是由葫芦丝 自身的条件而限定(音域过窄)。
20212223六初级乐曲练习24252627此曲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第八册?34放分额七中级乐曲演奏额流入28以上两首乐曲均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第七册29小溪流水响叮咚此曲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第八册此曲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第十一册30313233此曲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五年级第十册八1和2的指法练习全按作1指法表343536全按作2指法表梦回故乡片断37九高级乐曲练习3839404142434445
28
29
小溪流水响叮咚
此曲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第八册
此曲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第十一册
31
32
此曲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五年级第十册
33
八、1和2的指法练习
全按作1指法表
34
35
36
全按作2指法表
梦回故乡(片断)
37
九、高级乐曲练习
38
39
40
41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a6452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1.png)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校本课程《葫芦丝》的第三章内容——基础演奏技巧。
具体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吹奏方法、音阶练习以及简单曲目的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及演奏姿势。
2. 让学生学会葫芦丝的吹奏方法,并能熟练演奏C调音阶。
3. 通过学习简单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阶练习和吹奏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吹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教学光盘、音响设备。
学具:葫芦丝、乐谱、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葫芦丝演奏的经典曲目,引导学生欣赏,激发他们对葫芦丝的兴趣。
简要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和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葫芦丝的基本构造,让学生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
演示正确的演奏姿势,强调吹奏时的呼吸方法。
3. 实践操作(10分钟)教授吹奏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4. 音阶练习(15分钟)演示C调音阶,让学生模仿练习。
通过练习曲巩固音阶,提高吹奏技巧。
5. 简单曲目学习(15分钟)教授一首简单曲目,分句教唱,让学生跟随演奏。
学生独立演奏,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6.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练习曲,让学生自主练习。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鼓励和指导。
推荐相关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的基本构造2. 演奏姿势与吹奏方法3. C调音阶4. 简单曲目名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C调音阶和所学简单曲目。
2. 答案:课后自主练习,家长监督签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参加学校葫芦丝社团,提高演奏水平,培养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吹奏方法和呼吸技巧。
葫芦丝校本课程设计
![葫芦丝校本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044d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0.png)
葫芦丝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技巧和文化背景。
2. 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音阶、音程和常用曲目。
3. 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音高、音色和旋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奏葫芦丝,具备基本的视奏和即兴演奏能力。
2. 学生通过葫芦丝演奏,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学会运用葫芦丝进行简单的创作和编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葫芦丝学习,树立自信心,勇于展示自我。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课程,结合音乐学科特点,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葫芦丝基础知识: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构造及其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教材章节:《音乐鉴赏》——民族器乐篇2. 葫芦丝演奏技巧:学习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方法、指法、音阶、音程和常用曲目。
教材章节:《音乐实践》——吹奏乐器篇3. 音乐基本元素:通过葫芦丝学习,让学生掌握音乐中的节奏、音高、音色和旋律。
教材章节:《音乐理论》——基础乐理篇4. 葫芦丝曲目练习:选取适合学生年级的曲目进行练习,包括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
教材章节:《音乐实践》——曲目练习篇5. 葫芦丝创作与编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创作和编曲,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章节:《音乐创作》——初级创作篇6. 团队合作与表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学生进行葫芦丝合奏表演。
教材章节:《音乐实践》——团队合作篇教学安排与进度:课程共设置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至第三课时,学习葫芦丝基础知识与演奏技巧;第四至第六课时,学习音乐基本元素,进行曲目练习;第七至第八课时,进行葫芦丝创作与编曲;第九至第十课时,团队合作排练与表演。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课程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58a064e3c1ec5da50e2709d.png)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葫芦丝》二、承担教师:三、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
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
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
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
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
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程目标:(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程实施建议:启蒙阶段:(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
小学葫芦丝校本教材
![小学葫芦丝校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a09de8fa0242a8956bece4b1.png)
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精选(以下乐曲均可在本教材中查找)一级金孔雀轻轻跳⋯⋯⋯⋯⋯任民曲婚誓⋯⋯⋯⋯⋯⋯⋯⋯雷振邦曲马兰花开⋯⋯⋯⋯⋯⋯⋯雷振邦曲打水姑娘⋯⋯⋯⋯⋯⋯⋯傣族民歌小夜曲⋯⋯⋯⋯⋯⋯⋯许国屏改编望春风⋯⋯⋯⋯⋯⋯⋯⋯邓雨贤曲康定情歌⋯⋯⋯⋯⋯⋯⋯四川民歌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映山红⋯⋯⋯⋯⋯⋯⋯⋯傅庚辰曲二级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杨非曲会唱歌的金葫芦⋯⋯⋯⋯杨建生曲人们向往的地方⋯⋯⋯⋯卫明儒曲摇篮曲⋯⋯⋯⋯⋯⋯⋯⋯东北民歌三级月光下的凤尾竹⋯⋯⋯⋯施光南曲拉祜的春天⋯⋯⋯⋯⋯⋯周秀珠曲祝酒歌⋯⋯⋯⋯⋯⋯⋯⋯勒则曲紫竹调⋯⋯⋯⋯⋯⋯⋯⋯苏州民歌四级湖边的孔雀⋯⋯⋯⋯⋯⋯杨正玺曲瑞丽美⋯⋯⋯⋯⋯⋯⋯⋯卫明儒曲景颇山⋯⋯⋯⋯⋯⋯⋯⋯林荣昌曲版纳之夜⋯⋯⋯⋯⋯⋯⋯曹鹏举曲美丽的金孔雀⋯⋯⋯⋯⋯杨建生曲五级月映竹楼⋯⋯⋯⋯⋯⋯⋯黎炳成曲月夜⋯⋯⋯⋯⋯⋯⋯⋯龚启森曲节日的德昂山⋯⋯⋯⋯⋯龚家铭曲幸福日子⋯⋯⋯⋯⋯⋯.....张汉举曲清清玉湖水⋯⋯⋯⋯⋯⋯李春华曲六级竹林深处⋯⋯⋯⋯杨正玺、龚全国曲侗乡之夜⋯⋯⋯⋯⋯⋯⋯⋯杨明曲小卜少⋯⋯⋯⋯⋯⋯⋯⋯⋯杨一丹曲竹楼情歌⋯⋯⋯⋯⋯⋯⋯⋯李海鹰曲多情的巴乌⋯⋯⋯⋯⋯⋯⋯张汉举曲彝乡小调⋯⋯⋯⋯⋯⋯⋯⋯赵兴全曲丝恋⋯⋯⋯⋯⋯⋯⋯⋯⋯李春华曲七级月夜思乡⋯⋯⋯⋯⋯⋯⋯⋯陈佳定曲拉祜情⋯⋯⋯⋯⋯⋯⋯⋯.....谭学金曲哈尼情歌⋯..⋯⋯⋯⋯⋯⋯....陈鲸铼曲八级傣乡情歌⋯⋯⋯⋯⋯⋯⋯⋯王亚军曲渔歌⋯⋯⋯⋯⋯⋯⋯⋯⋯严铁明曲阿昌情深⋯⋯⋯⋯⋯⋯⋯⋯林荣昌曲欢乐的嘎光⋯⋯⋯杨正仁、王震曲梦回故乡⋯⋯⋯⋯⋯⋯⋯⋯冰融曲九级芦箫情⋯⋯⋯⋯⋯⋯⋯⋯⋯陈勇曲春到草原⋯⋯⋯⋯⋯⋯⋯⋯严铁明曲欢乐的泼水节⋯⋯周成龙、张祖豫曲赶摆⋯⋯⋯⋯⋯⋯⋯⋯⋯尹懋全曲打跳欢歌⋯⋯⋯⋯⋯⋯⋯⋯李春华曲金色的孔雀⋯⋯⋯于天佑、胡运籍曲十级雪莲花开⋯⋯⋯⋯⋯⋯⋯⋯李春华曲迷人的葫芦箫⋯⋯⋯⋯⋯⋯杨建生曲牧歌⋯⋯⋯⋯⋯⋯⋯⋯⋯李镇曲注:①本曲目源于“上海音乐学院葫芦丝、巴乌考级曲目”(修定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丝校本教材————————————————————————————————作者: ————————————————————————————————日期: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葫芦丝》二、承担教师:卢兴薛亮三、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
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
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
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
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
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程目标:(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五、课程实施建议:启蒙阶段:(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
(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初级阶段:(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与演出。
(2 )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1)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六、活动安排:1、启蒙阶段: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1)葫芦丝概述(2)葫芦丝的各部名称及构造,葫芦丝常用记号(3)葫芦丝演奏的姿势和基本吹奏法(4)全按作5指法练习,葫芦丝入门初级练习曲与乐曲(5)气息控制练习——长音练习、连音练习(6)相关的练习曲乐曲(7)演奏曲《情深意长》、《军港之夜》(8)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2、初级阶段: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主要内容:(1)全按作1指法练习(2)单吐练习、换气练习、活指练习(3)相关的练习曲乐曲(4)演奏曲《婚誓》、《美丽的金孔雀》、(5)欣赏《版纳之夜》、《梦中的小竹楼》、3、高级阶段: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1)双吐练习、滑音练习、虚颤音练习(2)《傣寨小夜曲》片段、《版纳之夜》片段(3)相关练习曲(4)演奏《金孔雀》、《月光下的凤尾竹》、(5)欣赏《傣寨情歌》、《盈江山歌》、七、课程评价建议1、评价的方式与方法(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葫芦丝教学的时间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
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葫芦丝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映、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运用“攀登足迹”手册,实现多元评价。
对于学生在校练习情况,教师每天给予评价,用☆和△留下学生的进步足迹,必要时可用文字给予表扬和鼓励;周末和假日,家长给予孩子评价;月底,学生回望一个月来的脚印,用文字给自己评价。
八、课程实施建议1、课时安排:协调学生的学习和葫芦丝训练时间,学校规定:每周的周三校本课活动。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乐教育。
(1)通过利用小广播播放葫芦丝音乐;把葫芦丝带进课堂;向任教班级分发有关葫芦丝知识的学习资料等形式激发兴趣,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葫芦丝普及教育。
使他们对葫芦丝产生特殊的感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整个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探究空气。
(2)因材施教,对民乐尖子生进行民乐提高教育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活动,发现一批民乐苗子,组建30-40人的校级葫芦丝队,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这些尖子生进行葫芦丝提高的方法研究。
3、采用自编的葫芦丝校本教材进行教学4、尽量多的创造学生上台演出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5、在教学时间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校本教材《葫芦丝》第一单元基础知识一、葫芦丝简介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傣语称之为筚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芦之意)。
流行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
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如傣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
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
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二、葫芦丝结构图示三、按孔方法及部位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
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
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
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
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
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2)吹奏中音“1 2 3”时气流要适中;(3)吹奏高音“5 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一)风门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注意的问题:1. “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2.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不同);3.“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
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情况应上下嘴唇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二)口风指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叫“口风”。
注意的问题:1.“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
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主要有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振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
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音(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
2.“风门”的急缓变化是靠腹部、横膈膜及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配合好。
(三)口劲指控制“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时上下嘴唇和两肌肉反复收放活动的力量叫嘴劲。
注意的问题:1、“嘴劲”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
2、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
特别提示: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缓急之分,但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超吹气息)。
其原因是由于它自身条件而限定(音域)。
六、呼吸方法练习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运用呼吸使葫芦丝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而气息是音能的来源,是决定成声体振动过程的力量。
能否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在葫芦丝吹奏中得以应用,这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吹奏时无论是音的强度或是它的延续,都要看吹奏者的呼吸如何?呼气愈长,发出的声音就愈长,反之亦然。
所以,要做到吸气短暂、迅速而无杂音,呼气平稳、均匀而延长。
如何能满足呼吸的基本要求,需掌握科学的方法。
目前被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呼气时也容易控制,那么所谓的呼吸是指“吸气”与“呼气”两个方面,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如何吸气当拿起葫芦丝含住吹孔时,首先两边嘴角要微微张开,舌头自然向后缩一点,同时用嘴和鼻子很快将空气吸人,形成吸气, (要注意吸气不要留有太大痕迹,否则会带动气箱里的簧片而发出基音),这时胸腔及腹部有明显的扩张感,此时必须注意肋间肌肉和腹部肌肉动作协调,以求完成合理吸气,即胸腹式结合吸气。
练习方法:将点燃蜡烛吹灭,通常你会下意识的深吸一口气,这时吸气往往自然松弛,为胸腹结合式。
(二)如何呼气我们要想吹响管乐,吸气只是为呼气作准备,管体要靠气流振动方可发出声音来,所有呼气则是真正吹好管乐器的重要手段。
那么呼气如何为最佳,首先呼出的气流越均匀,则发出的声音越平稳,呼出的气流越充实,则发出的声音越宽厚。
练习方法:同样是吹蜡烛的过程,把所吸的气释放出去,将蜡烛吹灭的过程就是呼气。
七、手指按孔发音图示(●表示按孔,○表示开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