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参考课件2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121a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0.png)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 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 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 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 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 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 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 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 能无知而显有知。
及作用。整篇文章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文章语言简练, 有格言的意味,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如“读书使 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等。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
➢如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 接”,这样写,生动形象,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俗易懂;如运用对比论证 说理,“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分析了不同人 对读书的不同态度,使说理透彻、有力。
➢(3)对比说理。正面说了,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的开头从正 面论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负面影响。
文章主旨
➢《谈读书》一文,作者就读书 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阐述 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 法,同时归纳了读书的重要作用, 以此鼓励人们多读书。
文本特色
➢1、思路清晰,语言简练。 ➢全文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以
方法点拨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 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 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鄙”“羡”“用”三个字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 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让我们更 清楚地意识到:读书贵在虚怀若谷、付诸行动,更应 学以致用。
朱光潜《谈读书》教学课件
![朱光潜《谈读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391d7acaaedd3383c4d3dd.png)
结构图示
读书的重要意义 精读 谈读书如何读书约读正反论证 积累 比喻论证
• 主旨归纳 • 本文是一篇阐述读书道理的文章。所谈的 道理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作者开 门见山地指出读书的重要,再谈读书的方 法及书多之累,书多之弊。在论述如何读 书时,先说精读的重要,再谈如何精读, 如何先博而后约,如何围绕中心读,如何 系统地积累、储存知识等。
3.近义辨析 (1)毕竟· 究竟 都含有“到底”的意思。“毕竟”用在肯 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用在疑问句中,追究事 情的本相。在表示肯定语气时,二者可以通用。 例句1:有人认为散文比诗歌好,但这________ 毕竟 是个人的 看法。
究竟 应该表扬,还是应该批评? 例句2:这事________
课文详解
请概括出本文的论证层次及逻辑关系, 着重梳理出文章结构。
• 本文是一篇阐述读书道理的文章。所谈的道理和方法具有 普遍的指导意义。作者开门见山地指出读书的重要,再谈 读书的方法及书多之累,书多之弊。在论述如何读书时, 先说精读的重要,再谈如何精读,如何先博而后约,如何 围绕中心读,如何系统地积累、储存知识等。一路写来, 层层深入,既从正面说清道理,也极有针对性地批评了一 些错误的读书态度和方法,这样正反论证,分析说理更为 透彻。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而且作者善用比喻和对比, 几乎每说明一个道理,每批评一种错误态度和方法,都有 恰当的比喻,把深刻的道理、抽象的议论说得浅显、生动。 这既有助于说清道理,又使文章更为形象、亲切、生动。
水果 bāo 剥 . ⑯剥 削 bō 剥 .
2.辨析组词
慰jiè ① 籍 jí o hà ③ o hà
藉 贯
弊 流bì ② 蔽 遮bì
《谈读书》PPT优秀课件
![《谈读书》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8a8c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7.png)
字词过关人人清
怡( )情 统筹( ) 藻( )饰
狡黠( ) 诘( )难 要诀( )
蒸馏( ) 劝诫( ) 滞( )碍
吹毛求疵( )
豁( )然贯通
个性阅读理文思
请大家选择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把课文 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
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做了哪些论述?理清 论述思路。
阅读小指南:边读边圈点勾画,不动笔墨不 读书。如有所悟,作出批注。
➢ 读书名言精评: ➢ 我喜欢的名言: ➢ 我的精彩点评:
➢ 读书名言精评: ➢ 我喜欢的名言: ➢ 我的精彩点评:
拓展交流味无穷
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 它作为论点说一段话。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 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读书名言我积累
➢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个性阅读理文思
1、正面阐述:目的有 怡情 、 傅彩 、 长才 。
读书的目的 2、反面阐述:读书的 三种偏向 。
3、论述 读书 与 经验 的关系。
谈
读 读书的方法 读书不可__尽__信_书__上__所__言__,要_推__敲__细__思__;
书
对不同的书,作者主张_采__用__不_同__的__读__书_方__法__。
1、正面阐述:读书能 塑造人的性格 。 读书的作用
2、反面阐述:读书能 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
名言美句我来品
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散文家, 他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 爵是一位诗人。”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可以作读书 名言的句子标记出来,并品读。
编写《读书名言精评》
要求:每人从课文中选取2~3句读书名言作为精彩 点评。点评角度自主确定,可以挖掘句子思想内涵,可 以分析句式,赏析修辞,也可以涉及遣词造句。
第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共1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共1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6bec87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3.png)
美点品析
①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点评:作者运用比喻巧妙而形象地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 这种论证方法叫比喻论证。 ②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点评:句式整齐,论证有力。论述了读书需讲究方法。这 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③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点评:用排比句式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美点品析
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点评:前六个分句分别举例论证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 对前边的论述加以概括。 这里用了两种论证方法: A、先列举个别现象,再由此归纳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叫做 归纳论证。 B、列举充分、确凿、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叫 举例论证。
美点品析
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哪些与书有关的名言名句呢?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陶渊明 ——徐特立 ——杜甫 ——颜真卿
——《论语》
走近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近代 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代表作品为 《随笔》,多为短小的议论文,论述 了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真理、 读书、财富、友谊等,往往见解独到 而精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1.小组内交流分享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
喜欢的理由。准备课后制作书签。(温馨提示:
可以从表达方式、论说角度、语言、修辞、句式
等角度品析这一部表分达表之达美之:美。
观点清晰之美 角度丰富之美 修辞多样之美 说理严密之美 句式整齐之美 用语简洁之美 哲理隽永之美
《谈读书》语文教学PPT课件(2篇)
![《谈读书》语文教学PPT课件(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81cb4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1.png)
合作探究
2.试找出文中的一些观点,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1)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先举例论证,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2)观点: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比喻论证。
(3)观点:读书的作用,用正反对比论证
合作探究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具体语句加以品味。
排比句说理。 如“读史使人明智······皆成性格” 等句子运用排比句,使文章很有气势,能打动读者,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精读课文
2.多法并用,说理充分
比喻说理。例如,作者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 何修剪移接”来论证读书对人的作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排比说理。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样写,使 所论道理十分显豁,句子读起来也富有气势,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合作探究
研读文本
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哪些内容? 2.试找出文中的一些观点,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具体语句予以品味。
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哪些内容?
①读书的正确目的:正面(读书足以怡情、傅彩和长才);反面(读书偏向:惰、矫和学究)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采取不同方法和多种方法结合) ③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精读课文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对比论证
用“鄙”“羡”“用”三个字,极为准确而又深刻地 分析了不同人对读书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突出了正确的 读书目的——用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谈读书》课文课件
![《谈读书》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7f6ec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d.png)
2023-11-05CATALOGUE目录•课文背景介绍•课文内容解析•课文主题探讨•课文语言分析•课文延伸拓展•课文总结与反思01课文背景介绍作家朱光潜简介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教育家。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谈美》、《谈文艺》、《谈修养》等,对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地位朱光潜的文学地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也具有艺术价值。
作家作品简介时代背景20世纪初期,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的涌动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光潜的《谈读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社会环境当时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和碰撞,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和现代化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时代背景介绍朱光潜的《谈读书》写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他正在北京大学任教,同时也在进行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
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多年读书经验的总结和分享。
创作背景朱光潜认为,读书是一种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他的写作动机是为了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并希望能够启发和帮助更多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创作动机创作背景介绍02课文内容解析引言正文结尾列举并分析读书的三种目的和相应的方法。
总结全文,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03文章结构解析02 01提出论题,引用名言,激发读者兴趣。
重点语句解析“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这句话概括了读书的三种好处,是全文的核心论点。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这句话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读书对发挥天赋的重要性。
如“读书像沙里淘金,看人如看剑。
”,将读书比作淘金,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艰辛和收获。
修辞手法解析明喻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使用排比句,强调了不同类型书籍对人的益处。
排比如“不求甚解也是坏处吗?”以反问手法引起读者思考,强调读书应求甚解。
(新)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谈读书》(24页)ppt精品课件
![(新)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谈读书》(24页)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8b64c3650e52ea541898ac.png)
比喻论证,浅显易懂;加入限制条件,论述严谨。
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 谈读书 》(24 页)ppt 精品课 件
精读第三层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第13句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举例论证
读书弥补精神缺陷,犹如运动驱除身体百病。
比喻论证
14-17句
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读篇 整体感知
点击全添加文相共关标1题7文句字,从A D D其R E L中A T E找D T I出T L E 观W O R点D S 句,并以此划分文章层次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第一层:读书目的(1-6句)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 不可只为寻章摘句……应推敲细思。读时须全神贯 注,孜孜不倦。 第二层:读书态度和方法(7-10句)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第三层:读书价值(11-17句)
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始 在英国植根,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 此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有特色的体裁之一。
点击字添加词相关积标累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怡情( yí ) 傅彩( fù ) 藻饰(zǎo) 狡黠( xiá ) 诘难(jié ) 涉猎(shè) 蒸馏( liú ) 伦理(lún ) 滞碍(zhì ) 阐证(chǎn)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 cī )
论据充分,极具说服力。
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 谈读书 》(24 页)ppt 精品课 件
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 谈读书 》(24 页)ppt 精品课 件
25.古人谈读书第二则课件
![25.古人谈读书第二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fd5f0f960590c69fc37686.png)
理解词句
要紧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 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了
难道
吗
译文: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 口难道会不到吗?
再读课文,想一想,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
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
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 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 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 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 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己” 扁框 稍小,竖弯钩 的竖要短、弯 是“已”哦!
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 把握停顿。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了解词语的古 今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 方法对你有何启发。最后,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课 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
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 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 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 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 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 边读边做笔记。
读书三到
心到——最重要 眼到 口到
相辅相成
第二则古文讲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 到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读书时心到是最 重要的。
读书有法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有努力读, 用心读,才能读有所得。但读书要讲方法,一味地死 读书,读死书不仅于学无益,而且不利于我们成长。 我们要从古人的读书实践中吸取经验,将适合自己的 读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好好读书,掌握有 用的知识,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之谈读书》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之谈读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0205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2.png)
• (2)能力目标:圈划点评文中的格言警 句; 提出疑问,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和主动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弘扬学生个性。热爱读书,会读书。
二、说教法和学法
• 1、积累赏析,体验语言美感 • 改变单纯的识记模式,组织学生依据本文信息编写《读书名言精
• 自拟读书格言。
结束语
• 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 众里寻她千,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布置作业
请将自拟的读书格言修改 写在《读书名言精评》 里。
四.说板书设计
谈读书(随笔)
培根(英)
读书的目的
比喻论证
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作用
读一读,记一记:
傅彩 矫情 诘难 寻章摘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吹毛求疵
请按: 1、读书的正确目的2、读书的方法3、读书能
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这三个层意 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第二,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 难作 者”到“始能无知而显 有知”
第三,从“读书使人明智”到 结束。
•
4、重点、难点的预设及依据
• 根据九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及议论文阅读的基础,结合本文的特点, 预设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 意蕴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难点: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 表达。
5、目标的预设及依据
•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情况,从“知识和 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考虑,确定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古人谈读书2课件
![古人谈读书2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0e8a746edb6f1aff001fa7.png)
第一课时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人。
古人谈读书2
聪敏
以……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喜好
向地位、学问不 如自己的人请教
古人谈读书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敏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 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古人谈读书2
古人谈读书2
老婆婆笑呵呵地说道:“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 这一根铁棍,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 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 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 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得比昨天更细那么 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25 古人谈读书
五年级上册
古人谈读书2
我会认
chǐ zhì yǐ
qǐ
耻识矣岂
古人谈读书2
多音字
zhì (博闻强识)
识 shí (认识)(识别)
例:这位学者博闻强识( zhì ),对事物 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shí )。
古人谈读书2
我会写
chǐ
耻
sònɡ
诵
huì
诲
qǐ
岂
古人谈读书2
wèi
古人谈读书2
泛指知识阶层
志向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见识
恒心
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 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古人谈读书2
志向
总体说
见识
恒心
古人谈读书2
绝对,一定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课件 (共21张PPT)(优质版推荐)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谈读书》课件 (共21张PPT)(优质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10a3311851e79b8969022653.png)
2、找出本文作者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 作用。 作者运用比喻论证。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 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生动形象地 论证了“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作者运用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 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有力地论证了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达到目的。又 如,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 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 上的缺陷,有力地论证了读书的作用。
龙门县永汉中学 叶艳媚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清楚读书的方法,掌握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及其作用。 3、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从而建立起良好 的读书习惯。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 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课堂小结
读书和不读书有很大的区别, 请多读书!! 上了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作业:
•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 2、找一本你喜爱的书来读,读后与同学
流。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13课短文两篇——谈读书课件—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cf2f5ad1f34693dbef3e14.png)
(2)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谈读书 (2)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3)怡情:( ) 经验补读书之不足,书中所示需经经验检验。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头脑中的各种缺陷。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试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相关观点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
狡黯( ) 诘难( )
开卷有益——【宋】赵光义
言情、武侠小说和漫画不是 不能看,但如果只喜欢看这 类书,那品位就太低啦!
快速默读全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层,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读书的正确目的。
(4)孜孜不倦:(
)
对比论证 (2)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读书的正确目的 先举例论证,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归纳论证),得出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的结论。
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谈一谈你的看法。
字的推求。( 寻章摘句 ) (3)怡情:( 使心情愉快 ) (4)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
整体感知
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自狡主黯阅 (快读)课速文,诘探默难究(下读列)问全题: 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每个层
经验补读书之不足,书中所示需经经验检验。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头脑中的各种缺陷。
5.试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相关观点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 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先举例论证,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归纳论证),得出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的结论。
还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 小说、恐怖小说也不好。
第13课《谈读书》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3课《谈读书》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f817b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1.png)
③归纳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前六个分句具体论述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前面的论述内容加以概括。在 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并得出结论,这是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 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更使人信服。。
叁
品读课文,鉴赏语言
品味句段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 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 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 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这几句话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 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
伍
升华主旨,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学习议论文,重要的不是接纳观点,而是学 会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 理解内涵。“你唱我和”不是真正的思 考,“百家争鸣”,思想碰撞,才是提升我们思 维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的重要方式。
体验反思
对于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谈谈你 的认识和感受。
拓展延伸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而后,从反面指 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接着,论述读书与经验的关系:相互补 充、相辅相成。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 显有知”):主要论述读书的方法。
指出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主要论述读书的益处。
《谈读书》ppt课件
![《谈读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5af10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a.png)
学习目标 之 二: 认读生字词,流畅 朗读课文
演讲人姓名
01
正确朗读下列黑体加粗
汉字:
02
矫
狡黠
诘
难
03
咀嚼
味同嚼
04
吹毛求疵
阐
蜡
证
整 体感知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读书的正 确目的
读书的方 法
读书的作 用
从“读史使人明智”到 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 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 的各种缺陷。
论证方法
作者运用对比说理。正面说了以后,再 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 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又 如,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 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 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01 拓展阅读
02 课文P249——252
腹有诗书气自华
202X
坦诚相告: 你喜欢读什么样 的书?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培根
谈读书Biblioteka 学习目标 之 一: 走近 培根
阅读课文P247—248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 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 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 祖,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积累美句
演讲人姓名
运用排比说理。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 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 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 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又如,“读史 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 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 使人善辩”。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 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谈读书》PPT课件
![《谈读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45b0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3.png)
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16.10.2024
.
22
学习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揣摩文中的这几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 点是什么,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
1、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格”。
2、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 药可医”。
3、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 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宋】苏轼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
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 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 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 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6.10.2024
. ——【苏】高尔基5
名人论读书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
16.10.2024
.
28
课内交流
说说你生活与学习中与读书 有关的事件及收获。
课外拓展
收集精警的语句到资料本上。
16.10.2024
.
29
16.10.2024
祝愿同学 们都能出 人头地, 成为高层 次的人才!
.
30
培根
16.10.2024
.
31
16.10.2024
.
32
咀嚼( jué)
嚼
好
味同嚼蜡( jiáo)
16.10.2024
.
好读书(hào)
读好书(hǎo)
9
怡情:使心情愉快。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第13课《谈读书》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3课《谈读书》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722d5f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e.png)
课后作业——答案
✓ ②不同品性之人对待读书 的态度亦有所不同;
✓ ③不同的书读法亦不同
课后作业——解析
✓ 第1空:“狡黠”“无知”“明智”是形容人的品性的词, “鄙”“羡”“用”是形容读书态度的词;故上句可补写“不同品 性之人对待读书的态度亦有所不同”;
✓ 第2空:横线处后文讲的是书可以被浅尝、被吞食、被咀嚼,意思 是有的书要细细的读,有的则不然;故上句可补写“不同的书读法 亦不同”。
主要论述读书的方法,指出对不同的书应 采取不同的读法。
主要论述读书的益处。
研读课文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
“全凭观察得之”
研读课文
4. 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 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第四单元
13.1 谈读书
培根
学习目标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新课导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 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清字音
怡( yí )情 藻( zǎo )饰 诘( jié )难 滞( zhì )碍
统筹( chóu ) 狡黠( xiá ) 蒸馏( liú ) 吹毛求疵( cī )
解释词义
➢ 怡情:使心情愉快。 ➢ 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 诘难:诘问,为难。 ➢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语词。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 滞碍:不通畅。 ➢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25 古人谈读书 第二课时 课件(共25张PPT).ppt
![25 古人谈读书 第二课时 课件(共25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e5a2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1.png)
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会很
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 快忘记。“三到”之中,“心到”
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最重要。用心思考了,难道会看不
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 仔细、读不准确、记不住吗?
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导单三 朱熹的读书方法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最重要
导单四 通过学习“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在读书学习 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 要用心去学习,把学习态度放到第一位。
变式训练
小生:朱兄好!小生对先生仰慕已久,想请教一下朱兄 关于读书有何赐教? 朱子: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小生:三到之中,可有轻重? 朱子: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名人读书故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周恩来在少年时 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 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知道了有关读 书的知识。今天我们再次与古人交流,看一 看朱熹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吧。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诗人。他编写的《童蒙须 知》,对儿童的生活起居、学习、道 德行为、礼节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品读释疑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小生:为何心到最急? 朱子: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小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 书 方 法
比 喻 论 证
读史—读诗—数学—科学
读 书 作 用
—伦理种不善及其应对
弥补缺陷
比喻论证
本文的结构思路
读书目的
正面阐述其好处
正反对比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反面指出其偏向
主张
读书方法
提倡
皆成性格 读书作用 弥补缺陷
比喻论证
句段品读
•
讨 论
•
作者的文题为《谈读书》,那 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呢? 读书目的 读书方法 读书作用
足以怡情
读 书 目 的
正面阐述 足以傅彩 其好处: 足以长才
费时过多—易惰
反面指出 藻饰过多—则矫 其偏向: 凭条断事—学究
正 反 对 比
推敲细思 主张
或浅尝 或吞食 或细思 提倡 读书、讨论、 作文相结合
o) 好读书(hà
好 o 味同嚼蜡( jiá ) 读好书(hǎo)
怡情:使心情愉快。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不通畅。 滞碍: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要诀:重要的诀窍。
…
• 学习目标: • 1、说出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 惯。 •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 说理的方法,积累背诵文中精辟的句子 。 • 3、将作者介绍的读书方法应用到学习中 去
给下列生字注音:
u) 藻( zǎo)饰 怡( yí )情 统筹(chó 狡黠( xiá ) 诘( jié )难 要诀( jué)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 滞( zhì )碍 吹毛求疵( cī ) 豁( huò)然贯通 咀嚼( jué) 嚼
•
检测反馈
5课堂小结:《谈读书》是作者心智 的结晶,读它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阳 光下在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是他 ,引领我们在智慧的天地中穿行; 是他,滋润我们求知的心田。因此 让我们热情地高呼:热爱读书吧!
—培根
谈读书
——培根
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 义哲学家、现代实 验科学的始祖,作 家。著有《随笔》, 《新工具》等。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随笔》共58篇是 英国文学中首创。
随笔(议论性散文)
特点:
一种散文体裁 篇幅短小 表现形式灵活自由 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