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人教版)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①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②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

3.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4.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5.特殊经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本初子午线(00经线)和180度经线是东西经的界线。

200W、160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0E以东是西半球,

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0W向东到1600E之间或1600E向西到200W之间;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0W向西到1600E之间间或1600E向东到200W之间的经度)

6.特殊的纬线

赤道(0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

五带的分界线界线:23.50N、23.50S、66.50N、66.50S纬线低、中、高纬的分界线:00、300、600、90

极点:900

7.地球的运动

地球和地图资料二:

8.五带划分: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②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9.地球公转中的四个节气:

10.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1.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12.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及与所画地图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

13.地图上的方向的表示方法:三种

14.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填绘地图时,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

15.高度的计算方法:

16.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17.地形的表示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常用)、地形的剖面图。

18.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地局部地形:例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19.如果你想让你住的地方永远昼夜平分,哪你应选择住在哪里?(赤道上)

第二单元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海洋与陆地的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

陆地

2.大洲:(共七个大洲)面积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主要洲界:

4.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由大到小:太大印北)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等。

6.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有六大板块组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 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二者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而且这种运动仍在继续,所以,珠穆朗玛峰仍在上升。)

8.大陆、大洲、大洋的分布:(图2.1-9)

天气和气候

1.气候的要素:气温、降水

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

2月最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4.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5.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人类活动。

6.几种主要的气候及其特点:

7.以上气候图的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

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

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居民和聚落

1、2006年,全球人口已超过65亿,而且全球人口总数仍然在增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在减少。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人口总数/面积总数,某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万,其人口密度为400000/2000=200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位置沿海,自然条件优越)。极端干旱的沙

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6、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过多。

8、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9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其中黄种人集中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的集中分布区是非洲南部,白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欧洲及北美洲。

10、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讲汉语的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英语最初是英国的民族语言,后来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讲其中的西班牙语。

11、世界的三大宗教中,信仰人数最多的是基督教,该宗教形成于亚洲,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该宗教被中国称为回教和清真教,第三大宗教是佛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全球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

12、聚落不仅是人们居住地,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3、聚落发展的表现有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14、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15、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