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合集下载

河北省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河北省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河北省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基本框架一、基本模式住院统筹+慢性病大额门诊统筹+门诊家庭帐户住院统筹+慢性病大额门诊统筹+门诊统筹(有条件的县[市、区]选用)二、基金筹集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中央财政补助:每参合农民每年20元;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每参合农民每年20元。

三、基金分配(一)门诊基金门诊家庭帐户或门诊统筹基金,供参合农民用于一般门诊的医疗费用补偿。

1、家庭帐户基金个人缴费10元的,门诊家庭帐户按每参合农民每年8元计入;个人缴费15元的,门诊家庭帐户按每参合农民每年10元计入。

2、门诊统筹基金实行门诊统筹的,个人缴费资金全部进入门诊统筹基金。

(二)大病统筹基金大病统筹基金用基金总额扣除门诊基金和风险基金后的部分建立。

大病统筹基金具体划分为:住院补偿基金、慢性病大额门诊补偿基金和正常产住院分娩补助基金三部分,分别用于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慢性病大额门诊补偿和正常产住院分娩补助。

具体分配比例由各试点县(市、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三)风险基金风险基金分年度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按比例提取。

原则上,第一年按当年筹资总额的4%提取,第二年、第三年分别按当年筹资总额的3%提取。

风险基金的规模保持在当年合作医疗筹资总额的10%左右,风险基金达到规定的规模后不再继续提取。

风险基金规模应根据每年筹资总额的变化适时调整,以保持应有的规模。

四、医疗费用补偿(一)门诊费用补偿门诊费用补偿方案由试点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实行门诊统筹的门诊费用补偿比,一般应设定在20%左右,同时要设置封顶线。

(二)住院费用补偿1、起付点同一参合农民同一年度在同级定点医疗机构二次以上住院的,只扣1次起付点金额。

2、补偿比3、封顶线封顶线为每人每年15000元,不分医疗机构级别,全年累计计算(包括住院补偿、正常产住院分娩补助、慢性病大额门诊补偿和住院二次补偿)。

注:正常妊娠分娩属于生理现象,不属于疾病范畴,原则上不应用合作医疗基金给予补偿或补助。

关于免费为农村妇女开展妇女病普查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免费为农村妇女开展妇女病普查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免费为农村妇女开展妇女病普查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0396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0396号提案内容2010-02-09案由:关于免费为农村妇女开展妇女病普查的提案提案者:简少玉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卫生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办理妇女疾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妇女病普查是对各种妇女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的最有效方法,内容包括宫颈癌、乳腺癌、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等重点疾病的筛查以及相应的咨询服务、健康教育等,可以实现妇女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一、农村妇女病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妇女妇科疾病发病率呈现递增趋势,乳腺癌和宮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渐上升。

据统计,我国40%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病,尤其是农村妇女,由于保健意识和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患病率更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农村妇女生殖道患病率为35.8%。

在妇女病中,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已成为妇女生命的两大杀手,我国的乳腺癌、宫颈癌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0~50/10万和138.74/10万:每年有宫颈癌新发病例14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0%,每年约有2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死亡率达11.30%。

福建省妇幼卫生年报表显示:全省妇女病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为35.38%,较2002年的20.32%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升高明显,2007年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分别由2002年的5.04/10万升高至55.27/10万和7.44/10万,厦门市2008年普查,宫颈癌发病率达60/10万。

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且癌前病变发生率更高,而且趋于年轻化。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作者:张宏伟来源:《科学导报》2023年第93期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城市女性,目前已经从五年前的17/10万增至2017年的54/10万,上升幅度超过了3倍。

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落地阳泉,由本单位承担,本人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其中乳腺癌筛查的X线检查,本人为科室责任人,负责为筛查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报告审核、发放。

1.年龄为45~74周岁;2.具有完全行为能力;3.愿意签署知情同意書,愿意提供生物样本;4.无恶性肿瘤病史;5.近5年来未参加过城市乳腺癌筛查。

1.对高风险人群及致密型乳腺一般风险人群,首选彩超联合乳腺X线摄影进行筛查;2.高风险人群建议以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3.乳腺一般风险人群(除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所有适龄45~74岁女性,应1~2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4.乳腺X线摄影检查,乳腺技师首先对每一位筛查者进行乳房触诊,发现可疑肿块等,按照左右、钟点、深度、象限及触诊形态大小认真标注于申请单上;5.乳腺X线摄影采取头尾位和斜位投照,一个乳房两个位置,如果有靠近腋窝或者胸壁的肿物,必要时加侧位或者尾头位投照;6.诊断报告于当日结束筛查后,技师医师共同参与阅片,医师签发报告,上级副主任医师审核报告,当日发出;7.技师负责信息核对、乳腺X线摄影报告记录表核对、数据的录入,并于当日将所有检查数据信息准确无误上传于国家城市癌症筛查网。

1.乳腺X线检查3107例,BI-RADS分级4级以上17例,手术11例,病检均为癌症,其中早癌5例,随访6例。

2.良性病变264例;3.钙化612例,恶性钙化7例,良性钙化602例;4.非典型增生2例。

此次筛查的3107例适龄人群。

其中未见异常2212例,良性瘤样变83例,左侧46例,右侧37例。

卫生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对2003年-2005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

卫生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对2003年-2005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

卫生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对2003年-2005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法规类别】公共场所与环境卫生专项资金管理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发文字号】卫办规划发[2007]28号【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财政部【发布日期】2007.02.12【实施日期】2007.02.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卫生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对2003年-2005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卫办规划发[2007]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财务局:为进一步加强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财办社〔2006〕23号)有关精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03-2005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重点2003-2005年专项资金拨付和项目执行情况,包括专项资金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项目执行进度情况、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等,认真总结分析项目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二、检查依据(一)《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04]24号。

(二)《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03]196号)。

(三)《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补助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04]12号)。

(四)《中西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等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规财发[2004]38号)和《15省(区)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规财发[2004]87号)。

(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04]134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467号(医疗体育类524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467号(医疗体育类524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467号(医疗体育类524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8.27•【文号】•【施行日期】2021.08.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疾病监测正文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467号(医疗体育类524号)提案答复的函委员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把提高主要恶性肿瘤的早诊率、规范诊疗率及5年生存率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之一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恶性肿瘤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恶性肿瘤防治工作。

2005年以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先后支持农村地区、淮河流域和城市地区开展恶性肿瘤早诊早治工作,针对项目地区的高危人群开展肺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等重点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

为进一步实施恶性肿瘤防治行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近年来我委出台多个恶性肿瘤的诊疗规范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推动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并针对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建立健全医疗费用保障机制。

2019年,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0部门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力争到2022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水平显著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一)关于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框架,推进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

一是完善基层首诊的相关制度,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远程医疗制度,出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对口帮扶机制、职称晋升等政策;健全双向转诊和上下联动的相关制度,制定乳腺癌、甲状腺癌等20余种慢性疾病的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及双向转诊基本原则和流程,构建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急慢分治的相关制度,推动日间手术试点、急诊急救领域五大中心建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不断满足急危重症与慢性病的医疗服务需求。

2007年中央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项目督导报告

2007年中央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项目督导报告

2011年中央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项目进展报告我县是地方病发病较重的省份之一,我省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主要包括鼠疫、布病、碘缺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水源型氟(砷)中毒、包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这些疾病严重威胁着我省人民的健康,是影响社会经济,导致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省总体尚未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大骨节病病区受威胁人口650万,地方性氟中毒受威胁人口约450万,克山病仍然是严重危害我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达19.60%。

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农村卫生工作,2004—2007年国家连续4年将地方病防治工作列入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

为了认真做好2007年度地方病项目工作,甘肃省卫生厅按照卫疾控便函20087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统一制定下发了《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肃省地方病防治项目中期督导方案》,根据督导方案的要求,各地对项目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中期督导,现将项目督导情况汇报如下。

二、督导内容1、项目的组织领导我省对项目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设立了由卫生、财政部门组成省级项目工作组,省卫生厅厅长任组长,省财政厅和省卫生厅主管厅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全省项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项目方案的审定。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地方病项目由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具体负责。

省疾控中心承担项目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技术资料的汇总分析等工作。

由项目县(市、区)的地方病防治专业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承担项目现场病情调查、采样和水样检测工作。

各项目县组成了由卫生局局长或直接隶属于县委、县政府的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的地方病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乡镇及县级卫生机构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了项目工作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

2、项目实施情况(1)项目启动和人员培训根据国家方案要求,结合我省病区情况, 对项目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下发了我省地方病防治项目方案,召开了项目工作启动会议,明确了项目工作的要求和各项目县(市、区)的具体工作任务。

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解读

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解读

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解读城乡医疗救助政策解读2007年06月14日市民政局 一、目前我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总体情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民政部的部署和要求,2004年8月,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在全市启动了医疗救助制度建制工作。

2005年,各区县政府分别出台了农村医疗救助办法,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

2005年6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在12个区县试点建立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2006年,为加快完善三峡库区社会救助各项制度,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市政府发出《通知》,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区县由12个扩大到24个。

同年,又在11个区县开展了城乡医疗救助改革试点工作。

今年5月,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渝府发〔2007〕75号),明确了扩大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覆盖面、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经过近3年的努力,全市城乡医疗救助建制工作有序推进,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救助效果日益显现。

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资助40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5万人实施了城乡医疗救助。

二、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及内容城乡医疗救助实行属地管理,救助对象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和其它特殊困难群众。

城乡医疗救助采取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三种方式。

(一)日常医疗救助日常医疗救助采取事前救助,在农村要首先资助救助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对城乡医疗救助对象中的“三无”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需长期维持院外治疗的重病人员和80岁以上老人,由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每年核发一定限额的《医疗救助证(卡)》,主要用于门诊和购药。

限额内产生的费用由医疗机构或定点药店垫付,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定期与其结算。

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

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
职工 基本 医疗保 险制度 .之 后又启 动 了新型农 村 合作 医疗
的具 体方 案 由财 政部 门商 劳动保 障 、 民政 等部 门研 究确定 ,
补助 经费要 纳入各 级政府 的财政 预算 ( ) 六 费用 支付 。城镇 居 民基本 医疗 保 险基金 重点 用 于 参保 居 民的住 院和 门诊大病 医疗 支 出 .有 条件 的地 区可 以 逐步试 行 门诊 医疗 费甩统筹 城 镇 居 民基本 医疗保 险 基金 的使 用 要 坚持 以收定 支 、
险 、 疗救 助和社 会慈 善捐助 等方式解 决 。 医
城市启动 试点 .0 8年扩大 试点 .争取 2 0 20 0 9年试点 城市 达 到 8 %以上 ,0 0年在 全 国全 面推 开 ,逐 步 覆 盖全 体城 镇 0 21
非从业居 民 要通 过试点 . 索和 完善城镇 居 民基 本 医疗 保 探 险的政策 体 系 . 形成合 理 的筹资 机制 、 全 的管 理体 制 和规 健
医疗保 险制度 ( ) 二 试点 原则。试点 丁作要 坚持低水 平起步 , 根据经 济
发展水平 和各 方 面承受能 力 .合理确 定筹 资水 平 和保 障标
有条件的地 区结合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 险和新 型农 村合作 医
准, 重点保 障城镇 非从 业居 民的 大病 医疗需求 , 逐步 提高保 障水平 : 坚持 自愿 原则 , 分 尊重 群众 意 愿 : 充 明确 中央 和地
各部 门要充 分认 识这项 工作 的重要 性 .将 其作 为 落实 科学 发展 观 、构 建社会 主 义和谐 社会 的一项 重要 任务 .高度 重 视. 统筹规 划 , 规范 引导 . 稳步推 进

收支平 衡 、 略有结 余 的原则 要 合理 制定城镇 居 民基 本医疗 保 险 基金起 付标 准 、 支付 比例 和最 高支付 限额 , 完善支付 办

中国健康扶贫工程介绍

中国健康扶贫工程介绍

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计划”
“第四批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 适宜医药卫生技术”
筛查药具—防癌自查隐血试剂盒
(胃隐血珠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三级普查法
胃隐血珠初筛——电子胃镜精查——病理确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上消化道疾病三级普查法
【 Ⅰ 】胃隐血珠初筛
群众积极参与筛查
三级普查法
资助中小学生近视防治 健康教育与普查普治项目(066)
我国的在校学生有2亿多,近视发生率接近60%, 居世界第二位,人数居世界之首.从教育部、卫生部、 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等五部委(局)共同 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报告显示:小学生的 近视率为39.23%,初中生的近视率为58.18%,高中生 的近视率为71.29%,大学生的近视率为73.01%。
【Ⅱ】电子胃镜精查
三级普查法
【Ⅲ】病理确诊
丁华野: 文职将军,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 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特珠津贴,全国著名的乳腺疾 病病理诊断会诊专家。担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 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组组长,中 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住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 会理事,北京市病理学会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会委 员、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诊断病理学组副组长,中 国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军区病理 学会主任委员,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学委员会委员,诊 断病理学杂志总编,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 家库成员,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 员。此外,担任多种杂志的审稿专家或编委。撰写学 术论文300多篇。主编/参编病理专著十余部。获军、 地科技进步或临床成果奖40多项。从事病理工作30多 年,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积累了全面丰富的经验。 专业特长:外科病理诊断,肿瘤病理诊断,乳腺 癌的病理诊断,乳腺疑难疾病诊断。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同步而来的是城市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其中,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为400万人,死亡率高达30%以上。

因此,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成为当前健康领域的重要任务。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通过对城市居民进行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提高癌症治愈率和生存率。

三、项目内容1. 建立城市癌症筛查网络通过建立城市癌症筛查网络,对居民进行定期体检和问卷调查,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检测。

2. 建立城市癌症早期诊断中心在城市中心地带建立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立专业的癌症诊断科室和专家团队,开展癌症早期诊断服务。

3. 开展城市癌症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癌症的认知和预防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筛查和早期诊断。

4. 建立城市癌症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城市癌症数据管理系统,对筛查结果、早期诊断结果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更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成立项目组织机构,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同时进行市场调查和技术评估,确定最适合本地情况的技术方案。

2. 实施阶段(1)建立城市癌症筛查网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场所设立筛查站点,并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

通过风险评估结果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进一步检测。

(2)建立城市癌症早期诊断中心:在城市中心地带建立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立专业的癌症诊断科室和专家团队,开展癌症早期诊断服务。

(3)开展城市癌症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癌症的认知和预防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筛查和早期诊断。

(4)建立城市癌症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城市癌症数据管理系统,对筛查结果、早期诊断结果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更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卫农卫发[2007]82号

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卫农卫发[2007]82号

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正文:---------------------------------------------------------------------------------------------------------------------------------------------------- 卫生部关于做好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卫农卫发[2007]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财政厅局:2003年以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完成了试点工作预期目标。

2007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的关键一年。

为贯彻落实2007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明确目标与任务。

经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2007年开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

各地区要明确目标与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工作准备,进一步扎实工作,确保实现既定目标。

二、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扩面工作。

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是针对全国提出的,各省(区、市)在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时要本着既积极推进,又实事求是的原则,量力而行,坚决防止出现为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工作质量的现象。

在确定扩面进度时要坚持以下标准:一是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地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能够保证及时、足额到位。

从2007年开始,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合计达到每人每年20元,东部地区的人均筹资水平应不低于中西部地区的筹资水平。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一、项目目标(一)在全国9个省份的城市人群中开展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高危人群的评估、筛查和早诊早治,每省份共完成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5万人,对1万高危人群进行癌症筛查,对每个癌种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估。

(二)研究和评估城市中五大高发癌症高危人群筛查和早诊早治适宜技术,建立并完善防治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努力降低城市中癌症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估,找到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投入产出比高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和方案,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二、项目范围和时间(一)项目范围。

根据卫生部和财政部年度工作计划和资金预算确定。

2012年项目地区包括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甘肃省等9省份,各项目省份选择1-2个中型及以上城市(城市常住人口超过50万)具体实施项目。

(二)项目时间。

项目启动当年10月底前上报工作完成情况,次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工作。

三、项目内容(一)项目市(区)与筛查对象选取原则。

1.确定项目市(区)。

选择工作基础好、条件和设备齐全的城市(区)作为项目点。

优先选取肿瘤登记点所在地、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所在地、承担过医改重大专项慢性病防控项目的市(区)或开展过相关项目或研究的市(区)。

2.确定筛查数量。

每省份每个癌种每年度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不少于1万人,筛查人数不少于2000人。

如本省份有2个以上城市(区)参加该项目,应按任务量进行分配,而不按癌种进行分配。

3.确定筛查对象。

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的条件是: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年龄40-69岁(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

对评估确定为高危人群的人群开展癌症筛查。

要以社区为单位选取筛查对象,不能是单一职业人群。

(二)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

1.确定省、市级项目管理机构和技术机构,制定省、市级项目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ppt课件

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ppt课件

组织管理


(一)本项目的组织管理由卫生部统一领导, 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省项目的组织、领 导、协调、计划任务安排,落实工作经费,对 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二)成立各分项目的国家级技术支持单位, 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工作,其中,中国抗癌协会 负责乳腺癌筛查项目。国家级技术支持单位分 别成立相应的国家级癌症早诊早治/筛查专家 组.
监督与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项目督导考核办法和 要求,对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定 期督导和考核. 卫生部将组织国家级癌症早诊早治/筛查专家 组和有关专家,对各地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抽查,开展效果评估。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组织管理



(三)各省市明确相应省市技术支持单位。各项目县 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由主管领导牵头,组成癌症早诊早 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群众发动及组织实施工 作,指定项目实施单位,明确项目负责人。 (四)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省市技术支持单位指导 下开展工作,需要时省市技术支持单位可直接承担项 目中的某些工作任务。 (五)国家级专家组会同各省(市)专家组采取办培 训班和现场指导的方式,对各项目县市区技术骨干进 行培训和指导。
信息安全及档案管理


(一)承担项目任务的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要妥善保存项目中每位被检者的病案资料 (病历、医嘱、各项检查结果、病程记录、处 方、费用清单等)以备查验。做到一人一档, 保证各项数据准确可靠。 (二)项目实施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定专人 负责管理项目档案,及时完成资料整理、分析、 统计,并将总结材料按规定逐级上报到国家级 技术指导单位。

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一、前言淮河流域的环境污染与癌症高发问题出现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予以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等领导对此多次给予重要批示。

根据领导批示精神,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分别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专题调查,对淮河流域环境污染严重和癌症高发的事实已基本认同。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大癌症防治工作力度”批示精神,卫生部、环保总局经过多次研究和专家论证,在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及沿淮四省人民政府意见的基础上提交了总体工作方案,并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该方案进一步明确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淮河流域污染治理和癌症综合防治。

食管癌、胃癌和肝癌是淮河流域地区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

这部分肿瘤在早期阶段很少有特异性症状,大多数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因此,不仅需要花费巨额诊疗费用,且治疗效果也很差,是当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诊而治愈的,1/3的癌症是可以改善症状并延长生命的。

因此,癌症的早诊早治和一体化管理对于癌症及相关疾病的综合预防十分重要。

在淮河流域地区对高危人群开展有组织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即通过一系列的检查,从无症状人群中及时发现早期的病例,提高早期治疗率,可减轻和避免晚期癌症的痛苦和危害。

早期治疗痛苦小,花费少,效果好,对劳动力的影响也较小。

因此,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开展将对提高淮河流域癌症高发区居民的健康水平,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二、原则1、坚持科学、可行、可持续原则,采用技术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的方法。

2、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领导下统一部署和开展工作。

3、各单位和部门围绕中心任务明确分工,积极配合,相互协调,统一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

4、项目的宣传定位为健康体检,重点是癌症筛查。

三、项目目标1、在淮河流域部分地区,制定并实施以部分癌症早诊早治为主的癌症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部分癌症(食管癌、胃癌、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淄博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8.08.31•【字号】淄卫字[2008]198号•【施行日期】2008.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淄卫字[2008]198号)各区县卫生局、高新区卫生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合理分配和使用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保质保量完成好2007年度中央补助淄博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制定了《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1、《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实施方案》2、《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实施方案》3、《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麻风病防治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略)4、《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管理实施方案》5、《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SARS、人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狂犬病、流感防治项目管理实施方案》二〇〇八年八月三十一日附件1:2007年中央补助淄博市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 0年)》和《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办法》,推动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按照国家《2007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中央补助山东省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2004年-2006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艾滋病防治项目执行情况和2008年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一)总目标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病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措施,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危害(二)年度目标1、监管场所高危人群检测继续完善卫生与公安、司法部门监管场所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工作协调管理和信息收集汇总上报机制。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8.06.13•【字号】黑卫疾发[2008]320号•【施行日期】2008.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疾发〔2008〕320号)哈尔滨市卫生局,省疾病控制中心:为保障我省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的顺利开展,推动全省慢病防治工作,省卫生厅组织制定了《黑龙江省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三日黑龙江省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实施方案为切实落实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保障以“维持健康体重”和“控制高血压”为核心目标、以管理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切入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平台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的顺利开展,推动全省慢性病防治工作,向各地提供适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技术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按照卫生部下发的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管理办法和技术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黑龙江省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暨卫生部“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关键技术”社区应用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工作目标(一)应用适宜技术,指导居民控制超重、肥胖和血压水平,实现慢病防治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策略。

(二)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居民健康信息库和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掌握个体和人群健康状况、危险因素变化情况,为制定慢病防治策略服务。

(三)开展逐级培训,提高项目相关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实施规范化体重和血压管理,提高社区居民对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知识的知晓率、主动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8.07.22•【字号】黑卫疾发[2008]390号•【施行日期】2008.07.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疾发〔2008〕390号)大庆市卫生局、牡丹江市卫生局:为做好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根据卫生部《2007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我厅制定了《黑龙江省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二日黑龙江省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省2007年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按照《2007年度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要求》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项目目标和任务在我省的项目示范区内继续完善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有效机制。

提高示范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降低肇事肇祸率。

提高基层人员执行项目的能力。

完善社区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降低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提高医务人员对重性精神疾病规范化治疗的能力,最终目的是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

二、项目实施范围及指定医院(实施单位)延续纳入2006年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的两个示范区即大庆市、牡丹江市林口县,总覆盖人口120万。

指定医院:大庆市第三医院、牡丹江市精神病防治院。

三、项目内容(一)继续完善省、市、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队伍,由精神科专业医师和护士、社区个案管理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居/村委会人员、民警、民政助理、残联助残员等)组成。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肃省地方病防治项目中期督导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专项资金管理【发文字号】甘卫地发[2008]204号【发布部门】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甘肃省卫生厅)【发布日期】2008.09.18【实施日期】2008.09.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肃省地方病防治项目中期督导方案》的通知(甘卫地发[2008]204号)有关市(州)卫生局(地病办)、项目县(市、区)卫生局(地病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切实做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加强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督导工作通知》要求,省卫生厅特制定了《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肃省地方病防治项目中期督导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市、州按照方案要求对项目开展督导检查。

二○○八年九月十八日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甘肃省地方病防治项目中期督导方案为切实贯彻落实好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了解项目执行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现对各项目市(州)、县(区)2008年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督导检查。

一、督导目的(一)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评估项目执行质量、进度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二)了解各市县对项目实施的组织保障、项目管理、项目经费管理及地方财政对项目的支持等情况。

(三)总结经验成绩,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二、督导范围对《2007年甘肃省地方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安排有碘缺乏病综合预防控制、饮水型地氟病病情调查、地砷病水砷含量筛查、大骨节病病情调查、克山病调查和健康教育等项目工作的县、市、区进行项目中期督导检查。

三、督导内容(一)项目的组织领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癌症早诊早
治项目
附件一
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上海乳腺癌、子宫颈癌项目管理办法
为保证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乳腺癌和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在本市的顺利开展,根据卫生部《癌症早诊
早治和筛查项目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c
一、原则与目标
(一)原则
认真执行乳腺癌、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技术方案,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和筛查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
1、建立乳腺癌和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系统,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
2、提高乳腺癌和子宫颈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3、宣传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相关的健康科普知识,提高技术队伍水
平;
4、完善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根据卫生部癌症防治年度工作安排和财政部、卫生部年度中央
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计划确定徐汇区和南汇区为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实施区;虹口区为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实施区。

(二)项目内容
1、在乳腺癌项目实施区对35-69岁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发现乳腺癌高危人群和乳腺癌病人;
2、在子宫颈癌项目实施区对30-59岁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发现子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及癌患者;
3、对可疑病变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

三、项目经费使用及管理
(一)补助内容
根据癌症防治工作计划和预算安排计划,中央财政对早诊早治项目防治措施中的筛查、人员培训和督导等工作给予补助。

项目区根据早诊早治项目的实际工作需要应当争取各级财政给予支持,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报账程序
项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实施检查医院的协助下,在对筛查的人群完成检查后,对每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检查费用进行审核与汇总,并将个案和汇总资料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疾控中心组
织专家对资料进行复审,审核合格的,报市卫生局同意后按照标准拨付项目区补助资金。

原则上每季度拨付一次。

(三)经费管理
1、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经费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
理暂行办法》(财社[2004]24 号)执行,专款专用。

2、筛查补助经费严格执行补助标准,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按规定的程序审核后统一支付。

实际筛查费用在补助标准以内
的,实报实销。

治疗费用由患者自己负担。

癌症早诊早治工作要严格执行卫生部下发的相关《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保证筛查工作质量,同时要厉行节约,杜绝不合理费用发生。

3、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挪用。

4、在审核筛查方案和筛查费用时发现方案、费用不合理的,其不合理的费用由项目实施单位承担;已报账的,应予以扣回,不得转嫁给被检者。

5、有关项目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米取张榜公布等形式,公示享受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的人员范围,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

四、信息安全及档案管理
(一)承担项目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要妥善保存项目中每位被检者的病案资料(病历、医嘱、各项检查结果、病程记录、处方、费用清单等),以备查验。

做到一人一档,保证各项数据准确可靠。

(二)项目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定专人督导项目实施单位工作,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及时完成资料整理、分析、统计,并按时将各
项资料和数据库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后,统一交市卫生局
上报国家级技术指导单位。

五、组织管理和职责分工
(一)本项目由卫生部统一领导和组织管理。

上海市卫生局按照
项目要求负责本市项目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
检查。

各项目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的区癌症早诊早治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的组织和领导,指定项目实施单位,明确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制定本区项目实施计划及工作进度(包括筛查人
群、筛查程序、技术要求和保障、质量控制要求、工作日程计划、伦理及安全、经费预算等)并逐级上报;按要求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项
目经费使用的监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中国抗癌协会是乳腺癌筛查项目的国家级技术支持单位;中国癌症基金会是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国家级技术支持单位,分别成立专家组支持项目的实施。

(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市级项目管理单位,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具体负责上海市乳腺癌筛查、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实施管理。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制定本市实施计划,并对工作进度进行审定;制订本市乳腺癌筛查、子宫颈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组织对项目区开展培训;对承担项目的技术队伍和项目负责人人选提出建议;检查并督导工作进度;对项目开展质量控制;对资料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核。

(四)项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项目主要实施单位,和参与项
目筛查的临床医疗机构等其他项目实施单位共同实施项目。

其主要任务是: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安排和管理经费使用;做好项目各类病例登记表、过程记录表格的填写,保证登记信息的完整准确;按时做好记录的计算机登记输入,及时上报数据;做好项目内部技
术质量控制,保证工作质量。

项目具体实施单位:
徐汇区(乳腺癌项目):
主要负责单位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共同实施单位徐汇区妇幼保健所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龙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田
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虹口区(子宫颈癌项目):
主要负责单位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共同实施单位虹口区妇幼保健所
虹口区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汇区(乳腺癌项目):
主要负责单位南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共同实施单位南汇区妇幼保健所
南汇区中心医院
航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

六、质量控制和督导评估
(一)项目区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召开项目工作例会,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解决实际困难,
帮助项目执行单位更好地完成项目
(二)项目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项目督导考核办法和要求,组
2有关专家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效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和材亥。

市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督导。

(三)项目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应由项目实施项目区卫生行『部门及时妥善处理,同时逐级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