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特征描述和区位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
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
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
二、农业: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生产历史、饮食习惯、土地价格、资金)
㈠.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㈡、港口:
水域条件、陆域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政策条件
⑴.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3、工业:工业地域分布、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主要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
4、交通: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密度、交通位置、运量、运费、速度、投资、连续性、效率
交通运输方式: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
5、人口:人种、人口数量、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分布、民族、宗教、文化素质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㈢.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1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折一个区域(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
(1)自然资源条件: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的数量、品质、分布状况以及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显然,优质而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资源配套条件和地域组合状况对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如美国东北部、我国的鞍山,既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又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重要的钢铁工业区。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㈢.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三、工业: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资源)、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农业基础)、环境因素(风向、水源、距居民区远近)、社会因素(个人动机、政策、国防、工业惯性)
⑴.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人文地理区位评价
学习目标:掌握人文地理要素的区位因素及评价思路。地理位置、农业、工业、人口迁移、人口增长、环境人口容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区位因素、交通线修建、港口、机场、资源优势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水电站开发条件、区域发展条件评价、卫星发射基地选址
学习Hale Waihona Puke Baidu容: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交通位置、政治地理位置]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
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⑵.经济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⑶.社会因素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人文地理特征描述
学习目标:掌握主要人文地理要素的特征。
1、农业:农业地域类型、耕地类型、农作物种类、农业部门结构、农业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经营方式、专业化水平、区位条件、耕作制度。
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农作物种类: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大豆)、糖料作物(甘蔗、甜菜)
③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六、交通:
㈠、公路、铁路、管道等交通线:
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河流、占用耕地;
社会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经济发展需求、投资多少、人口分布、环境破坏、政治、科技、巩固国防、促进资源开发、促进对外贸易、加强民族团结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工业部门类属名称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等)
8、环境污染:水污染(赤潮、水体富营养化)、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可吸入颗粒物)、固体垃圾污染(白色污染、城市垃圾)
9、生态破坏:森林减少、草地退化、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下沉、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10、旅游景观欣赏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领悟人与自然和谐;以情观景。
气候资源——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
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磷,硫等;
生物资源——农业基地,经济作物基地,林业基地,水果基地,特色农业等;
水资源——降水多少,河流,地下水,高山冰雪溶水等。
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基础设施(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影响旅游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
⑴.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⑵.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七、资源:
㈠、资源优势评价: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
土地资源——面积大小,土壤的类型、土壤肥脊,可开垦土地等;
㈢、环境人口容量: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
五、城市:
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付租能力)、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历史因素。
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 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 一般以批发为主
(4)科学技术水平: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动力,一个地区的科技越发达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5)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优越的自然条件如温暖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对农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恶劣的自然条件则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6)其他因素:如国家政策、市场、国际环境等。
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㈠.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㈡.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污染工业分布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污染空气
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
印染长,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污染大气,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2)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密度、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英国、日本有便利的海运条件,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海运、内河航运、铁路、公路交通便利,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
(3)人力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任何经济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决定因素。如日本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却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依靠的便是其丰富而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㈣.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②.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㈡.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商业小区: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
㈡、城市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政治、宗教、科技、旅游、军事
城市形态:条带式、组团式、团块式。影响因素(地形、河流、交通线)
①.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6、城市:城市化水平、城市总体分布特征、城市区位特点、城市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性质功能、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城市地域形态:团块式、组团式、条带式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7、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四、人口:
㈠、人口迁移:经济因素(地区经济差异、收入差异)、政治因素(战争、政策)、社会文化因素(宗教、婚姻、家庭)、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灾害、环境变迁)。
㈡、人口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社会政局稳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
⑵.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㈢、航空港:
地形、地质、气候、与城市交通、经济发展需要(1)自然条件①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②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少云雾。(2)社会因素: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3)经济因素: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