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学习报告doc
科学史学习 心得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经过一个学期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我丰富了知识,懂得了道理,陶冶了情操,它让我这个理工科学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述学习科学技术史这门课的学习心得。
综观人类科学史,我们似乎总是那么尴尬。
像登山一样,时而平步如履,时而峰回路转,是而曲径通幽,放眼望去,满山郁郁青青一片,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渐渐地落英缤纷,荆棘挡道,不知该向何处寻找出路。
正当山穷水复疑无路时,突然间柳暗花明有一村。
还未来得及一览美景,转眼又大起大落,误入白云深处不知归路……我们会看到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下轰然坍塌,却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
我们会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带来了让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却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丽。
我们会看到科学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地走来,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
如果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看历史,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特定的轨迹的,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也没有不合常理的发展。
伽利略的落体定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前的人类对于自然的看法,以前被誉为是上帝谱写的篇章,一下子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但是作为科学家的伽利略都是那么得受苦受难,和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等人一样,或许科学的发展天生具有着斗争性,或许正是这样才能把自然界的万物弄得更清楚,更明白,或许正是这样才能他们永远地记住。
牛顿力学最早形成对物体运动的确定性描述,被称为确定性理论。
经典物理学的这些光辉成就导致决定论的观点长期以来统治着宏观世界,牛顿力学后来在拉格朗日、伯努利、达朗贝尔完善下,不仅使天上万物遵循它,还能使地上的万物听它的摆布。
库仑、伽伐尼、伏打、欧姆、奥斯特、卡文迪什、欧姆、安培、法拉第、楞次、麦克斯韦等人还把电、磁和力联系到了一起,原来这个世界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
在笛卡儿、波意耳、牛顿、胡克、惠更斯、托马斯杨、菲涅耳等人的努力下,光学也红红火火地发展了起来,后来麦克斯韦证明了光是电磁力有着深刻的渊源,原来它们也是一家人。
科学技术史课程学习总结研究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科学技术史课程学习总结研究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科学技术史课程的学习使我对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我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远不止于我们所能想象的那样。
科技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在古代,科技的发展主要依靠人们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
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开创了人类文明史的新篇章。
这些发明不仅在中国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真正的科学技术革命始于近代。
17世纪欧洲的科学启蒙运动为现代科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牛顿等伟大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建立了现代科学的基本原理。
他们的贡献不仅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世纪工业革命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在此期间,蒸汽机、电力、化学工业等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机械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人们的劳动力得到解放,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进入20世纪,科技的发展更加迅猛。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进步使战争的规模和破坏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是,战争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科技的突破,如原子能、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战后重建和社会进步,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
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和文化。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的涌现,也为社会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说,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政府等多个社会群体的努力和贡献。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科学技术史
结合科学教育对科学技术史研究功能的认识科学教育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科技创新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以技术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教育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专业化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能力等的人才。
科学教育专业主攻自然科学,而非人文科学,要学习数理化生等理性学科。
而科学技术史作为本专业的专业课,有着其存在的意义。
它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的。
学习科学技术史,它有助于我们学生深刻理解一些科学基本概念。
科学技术史的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适当地渗透能让学生不仅习得结论性知识,而且了解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利用科学技术史可以激发我们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科学技术史充满着科学发现的传奇和曲折情节,许多科学家善于从不被人注意的一些平常现象中细心地观察与思考,学生学习科学家的这种精神,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技术史教育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和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这种特点与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大趋势相吻合。
它是这类交叉科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科之一。
是科学技术与史的结合,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撰写对激励今人,教育后代,总结经验,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揭示我国人民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宜扬我国的文明历史,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有益工作。
它的功能也是多样化的。
其一,是在帮助人们理解科学本身和认识应如何应用科学方面的功能,也就是说,科学史可以带来对于科学本身以及与其内外相关因素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对今天的科学研究产生有益的影响;其二,是对于作为其他相关人文学科之基础的功能,也即作为诸如像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研究基础,或者说认识平台,在展示科学知识的真正本质方面有一种重要的辩证功能;其三,是科学技术史史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其在一般普及性教育方面的功能,包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对两种文化(即自然科学与人文学术)之分裂的弥合,可以在科学和人文的鸿沟间架构桥梁;其四,就是作为科学决策之基础的功能,可以满足一些科学家要了解科学理论的起源的愿望,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智力和美学的愉悦。
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合集5篇)
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合集5篇)第一篇: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作者简介:席泽宗,1927年生。
山东垣曲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51年中山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
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现为该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技术史理事长。
专攻中国天文学史。
兼及科学思想史和科学史综合研究。
著有《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科学史八讲》和《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等书。
内容简介:第一章:历史上的科学并不都是博物馆中的科学。
“当一位久远的科学家的思想方法或科学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部分时,也可以把它看成现代的。
”从而科技史和现代科学有了对接点。
科学史研究就是为了摸清科学发展的脉络,总结科学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对科学的返本归源。
研究科学史,不仅可以了解科学的发展,还能古为今用。
其中最突出的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研究。
这是因为西方的科技都完整的继承下来,而中国自然哲学中除了天、算、医、农中的医学以完整的继承下来,其他大多断了传承,对于研究科学思想和寻找科学资料而言,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
吴文俊院士继承古代数学而开发的数学定理证明、竺可桢与李四光整理古代资料编制《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就是实例。
第二章:科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研究至关重要,缺少了科技史,“社会经济背景、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思想的变迁”就不可能完整。
科学史虽然是一门历史学科,但科学史的研究不仅要用到历史知识,还必须用到科学知识。
科学史与历史学科在实际研究中是相分离的。
他们的分离是有原因的。
科学史与历史学科是可以相互交融的,是互补的。
科学史的研究需要历史科学的帮助,历史学家的一些研究也要科学史家提供佐证。
第三章:中国古代科技有着辉煌的过去,在相当成一段时间内,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中国古代王朝,对于科技虽然谈不到重视,但也绝不是压制。
各代对于科学事业痴迷的不乏其人。
从事科学基础研究也不在少数,如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墨经》论述光学原理等。
科学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科学史是一门研究科学知识、科学实践和科学思想的演变过程的学科。
它不仅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
本报告将对科学史的发展进行总结,旨在梳理科学史的研究脉络,分析其重要成就和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科学史的发展历程1. 早期科学史研究(17世纪-18世纪)科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
这一时期的科学史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家的生平和著作上,如英国科学家托马斯·布朗(Thomas Brown)的《科学家的生平和作品》(The 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hilosophers)。
2. 科学史研究的兴起(19世纪)19世纪,科学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加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科学实践的社会背景。
法国学者乔治·西梅尔(Georges Simeon)的《科学史》(Histoire de la science)被认为是科学史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3. 科学史学科的成熟(20世纪)20世纪,科学史研究逐渐成熟,形成了多个分支,如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
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加注重科学知识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
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对科学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科学史的重要成就1. 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科学史研究揭示了科学发展的一系列规律,如科学知识的累积性、科学革命的周期性、科学技术的应用性等。
2. 促进科学哲学的发展科学史研究为科学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推动了科学哲学的深入发展。
3. 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史研究揭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4. 增强科学普及和社会责任科学史研究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增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关于科学和技术发展历史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我深感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对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我了解到了从古代的生活方式的简单改进到现代的科技革命,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我了解到了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们对自然界的探索,他们通过观察和推理提出了很多深刻而有启发性的观点,为后世的科学家奠定了基础。
我还了解到了中世纪的阿拉伯科学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以及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加珍惜现代科技的成果。
其次,学习《科学技术史》让我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农业方面,农业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使得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更加高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在医学方面,医学的进步使得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更加科学化和精准化,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在通信方面,电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方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的例证。
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我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最后,学习《科学技术史》让我对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科学思维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和思考的方式。
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我了解到科学方法论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从古代的观察和推理到现代的实证和控制实验,科学方法论一直在不断演变和进步。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科学技术史》是一门涉及科学和技术发展历程的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以下是我对《科学技术史》的学习心得。
首先,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我对科学技术的定义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应用知识,它包括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现象的认知以及在生产、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密切相关。
其次,学习《科学技术史》让我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进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古代,人类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渐积累了一些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如农业、纺织、冶金等。
在中世纪,由于社会封闭和宗教迷信的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缓慢,但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类思维的解放和启蒙思想的兴起,科学技术开始迎来了一次新的进步。
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到20世纪的信息革命,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学习《科学技术史》还让我认识到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它们相互促进的关系。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实践。
科学的发展为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方法工具,而技术的发展也为科学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科学技术史的学习,使我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依存且不断反馈的过程。
另外,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我还对不同科学家和发明家的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的发现和理论构建,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革命;蒸汽机、电灯等伟大发明的实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这些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努力和成就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激励,让我明白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创新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我还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紧密相连的。
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作业科技研究之方法与兴趣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报着对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十分感兴趣的心理,在开学之初毅然选了科学技术史这门课,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这门课已接近尾声。
这是一门讲授关于世界科技发展史的课程,老师幽默的授课方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从课程中了解了科技的发展,知道了研究科学技术的一些方法论,也从老师的言语中收获了受益终身的做人道理。
今后的人生路还很长,科研路之路也必定会一直延续,我将带着这种精神继续努力前进。
科学技术史课程中讲述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内容涵盖量十分丰富,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历程。
对我触动最深的是历代伟大的科学家或者发明家对待科学、对待事业的那种投入精神。
他们在对科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培根提出归纳逻辑的方法。
提出要循序渐进地运用归纳逻辑中判明因果联系的求同法、差异法和共变法来处理经验材料,提倡实验法。
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
以前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知道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的做出结论,但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第一次得知其出处。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一种新的理论方法的提出,都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归纳、实验证明。
而且几乎每一位科学家在取得成功之前都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最终甚至要做成千上万的实验,才能取得有用的成果。
比起他们的失败,比起当年的实验条件,我们现在学习生活中所受的一些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许多人半途而废,或者受权威的威胁、社会现实的影响使得许多实验不了了之,这些都严重限制着科技的发展。
其实,在科学的道路上,失败,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财富。
它间接的拉近了我们与真理之间的距离。
所以对待科学,我们必须敢于钻进去、敢于创新、敢于坚持。
笛卡尔提倡科学研究中的演绎法和数学方法。
他证明了几何问题可以归结为代数形式的问题,因此让求解时可以运用代数的全部方法。
2024年《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
2024年《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2024年张三【引言】《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科技发展历史的学科,通过对过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梳理,可以对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为未来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我选择学习这门课程,希望能够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学习,了解人类科技发展的脉络,以及不同时期的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正文】一、远古时期的科技探索人类从远古时期开始就不断探索和应用科技。
远古时期的科技主要以石器制造为主,其独特性和精细性令人叹为观止。
在学习《科学技术史》课程中,我了解到早期人类制作石器的技术发展是一个使用、制造、改进的过程。
通过对原始石器的形态和使用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例如,通过人工观察原始石器上的痕迹,我们可以推断人类早期群居的社会结构,并了解到人类早期社会的劳动分工和文化交流。
此外,我还学到了远古时期人类对于火的利用,火的应用使人类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开启了后续的科技进步。
二、古代科技的繁荣和传统学习古代科技的繁荣和传统,我了解到古代人类对于自然的观察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古代人类的科技主要涵盖了农业、建筑、数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埃及的水灌溉系统、希腊的高效农业实践、中国的生产工具等都是古代科技的杰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于古代科技传统的理解得到了加深,古代科技传统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更为后世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参考。
三、中世纪的科学积累和技术突破中世纪是一个科学与技术并存的时期,尽管受到宗教与哲学观念的制约,科学的进展相对缓慢,但依然涌现出一些重要的科学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于中世纪的科学积累和技术突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我了解到阿拉伯人在中世纪承载着古代科技传统,并将其传播到欧洲,对中世纪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学习中世纪的科技历史还让我了解到了中世纪的医学和天文学的进展,这些科学成果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库,更为后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学技术史学学习总结了解科技发展与科学思维的历史进程
科学技术史学学习总结了解科技发展与科学思维的历史进程科学技术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思维的学科。
通过对过去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探索和思考,我们可以了解科技发展与科学思维的历史进程,从而更好地认识当前的科学技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史学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研究过去的科学技术时,我们需要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和文献,对不同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进行深入的了解,探究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方法。
这样的研究需要我们具备整理、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从科学技术史学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借鉴,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例如,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对于现代工程技术的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加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整体认识。
在学习科学技术史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了解科学思维的演变过程。
科学思维是指科学家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科学思维注重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追求事实的真理和客观性。
通过研究历史上的科学家和科学发现,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思维的不断演进和改进。
从古代的希腊科学思想到现代的科学方法论,科学思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发展。
了解科技发展与科学思维的历史进程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历史上科学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的规律和问题。
这些经验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同时,了解科学思维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总之,科学技术史学的学习是了解科技发展与科学思维的历史进程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科学技术历史的探索和思考,我们可以增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开阔视野、深入思考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下面是我在学习《科学技术史》课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科学技术史》让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概览。
通过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我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先人们对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的积累,是经过试验和验证的逐步演变。
这种渐进性不仅体现在个别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中,更体现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学习《科学技术史》加深了我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是孤立于社会环境的,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革命往往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重塑。
例如,工业革命的发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型,从而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兴起。
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社会变革又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动力。
再次,在学习《科学技术史》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区别。
科学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和解释,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技术则是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和改善生产力的一种工具。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和普及知识,而技术的目的则是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
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两者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
最后,学习《科学技术史》让我对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少数人推动的。
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们用他们辛勤的努力和智慧,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福祉。
他们不畏困难,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要勇往直前,不断学习和进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拓新的视野--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感悟
开拓新的视野--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感悟学号:5071209071 姓名:王昱文步入大学这半个学期以来,上了很多经管类的专业课程,发现大多都是很抽象的理论课,因为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可谈,大多空洞乏味。
但是,科学技术史这门课却给了我不同的体验和感悟。
科技史是所有人的生活历程。
科学探索和技术创造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技术和科学的产生,才使人类的生活和其他动物的生活产生了质的区别。
科学的历史反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科学的历史同人类精神、文化和世界观的进步密切相关。
因而,科学技术史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昔日亚里士多德那样博学的天才大师,如今已经成为天方夜谭。
这当然并非好事,只是人类为获得现代文明而被迫付出的代价罢了。
有识之士很早就在为此担忧。
还在20世纪初,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康奈特建议用“科学与美术”的提法来兼顾两者,就已经受到热烈的欢迎。
那时,萨顿正在大声疾呼,要在人文学者和自然科学家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他选定的这座桥梁不是别的——正是科学史;他认为“建造这座桥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文化需要”。
可见,科学技术史这门学科的开设是十分必要,并且,它是当今社会急需的文化补给。
今天我们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在吃、穿、住、行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成果。
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才知道今天的科技之果来得多么坎坷和艰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沿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敲开了科学的大门,探究其中无数智慧的奥秘。
在这里,纪老师全面而又详尽地展示了“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曙光,揭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启蒙,描写了西方中世纪时期科学与宗教的猛烈碰撞,谈论了哥白尼如何敲响“地心说”的丧钟,分析了伽利略和牛顿给近代物理学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表现了蒸汽机时代是如何奏响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乐章,反映了19世纪最令人震惊的发明——电机对第二次技术革命的重要影响;另外,进化论的意义、遗传工程的崭新面貌、信息革命的前景都得到了明确的叙述。
科学技术史学习报告(共12页)
科学技术史学习报告篇一:科学技术史课程心得读史使人明智——《科学技术史》课程心得这是我第一次选择人文社科的公选课,更确切的说,我在选择课程时并不知晓它的分类,我道它还是科学技术类的呢。
不过正值我对工科的学习感到疲倦的时候,学了这一方面的知识也好。
首先,我先说说科学技术史的内涵。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因此,它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所以也难怪我会在判断上出现偏差。
学习这门科学,我的收获颇丰。
首先,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史为镜可以使人耳聪目明。
科学技术史的内容广泛丰富,几乎涉及人类与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
人类数千年来的主要科学技术成果,是一部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
通过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我们能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裂解一些著名科学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其次,培养科学精神。
尤其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回顾我国20世纪的教育,不难发现,学校的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特别是科学精神的传播,致使许多学生虽接受了多年的科学教育,掌握了大量科学知识技能,却领悟不到基本的科学精神。
再者,能使人们看见科学技术发展的真实过程。
吴老师常说,科学技术史就是尽可能的还原真实的人事物,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科学技术史并不是成功的科学家、工程师们的光荣史,里面有大量的失败、屈辱和不光彩的东西,也并不是“天才+勤奋”必定导致“成功”,机遇的作用不可忽视。
认识清楚了科学技术的真面目,才可能避免将好的事物推向自己的反面的可悲结局。
还有,就是对分工过细的弥补作用。
如今学科分化现象很明显,问题研究得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但“隔行如隔山”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科学技术史》是一门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体会到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从科学技术的定义、发展历史和对社会影响等方面,分享我在学习《科学技术史》中的收获和心得。
首先,我在学习中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定义。
科学技术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和实践,获取并运用知识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改善人类生活的一种活动。
科学是指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而技术则是指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操作和技能。
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了解科学技术的定义后,我开始学习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但是其真正的发展起点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的发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和纺织机械的出现,电子技术的崛起,以及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些科学技术的突破,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另外,我在学习中也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工业生产大规模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科学精神的弘扬、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的增强等。
总的来说,学习《科学技术史》这门课程,让我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和对社会的影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技术史读书报告
伟大的变革——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成果及其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开展;但也有它难以克服的缺点,如产生和使用不方便、长距离输送困难等等。
所以社会对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19世纪初电磁学领域的一系列发现,引发了新的科技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它以电机的创造为起点,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的转变,更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电力技术为中心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大变革,电力技术不仅广泛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为社会提供了远比蒸汽动力更为方便而强大的动力能源。
从此,“蒸汽时代”让位给“电气时代”。
首先,它推动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其次,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展方向从轻纺工业为主转向了重工业为主。
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工业化进程,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得以完成。
再次,第二次技术革命也在生产管理方面引起了深刻的变革,科学化管理开始兴起。
生产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变化还表达在某些大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本钱和提高质量,采用了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
再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关系的调整。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产业需要大型生产设备和大规模生产,创立这类企业资本需求量大,靠个人积累获得资金,以及少数人合伙的传统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股份公司遂被广泛采用。
在股份公司的形式下进行的联合和吞并活动,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更有需要、也有能力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生产组织、企业管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由此大幅度提高,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排挤中小企业,导致生产和销售的垄断。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迅速开展的结果;也是对生产力开展的一种适应。
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逐渐开展成一种普遍现象。
第二次科技革命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
《科学技术史》学习心得——浅谈科学技术的两个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源管理一班41016004 陈培刚还记得上次选课时,我曾不止一次的在“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史”这两门课程中间徘徊,最终,抱着对科学技术的神秘的遐想以及本身对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痴迷,我走进了李蒙老师的课堂。
众所周知,李蒙老师是一位既可爱又美丽的大姐姐,一个学期以来跟随着这位知心活泼的大姐姐,我深刻的体验了“哲学式”科学技术史的魅力,之所以称之为“哲学式”科学技术史是因为李蒙老师总是以哲学的视角加之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剖析近千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可谓生动有趣之极,这也是我强烈的希求李老师能够继续保持的特色!总的说来,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科学技术史有了初步的大概轮廓,并且形成了最初的简单的理论体系,但是我想这是远远不够的,翻开张密生教授主编的《科学技术史》,首先映入眼帘的“内容提要”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科学技术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以科学技术发展的史实为基础,以史论结合、薄古厚今为原则,……。
理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从中我们可以大致窥探出作者的深刻意图: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研究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规律来指导当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变革,并力图普及富有时代感的科学技术知识。
由此我又联想到李老师让我们进行的课堂展示,我选择的展示课题是“汽车魅影——奥迪汽车公司简介”,在我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就被奥迪公司乃至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甚至是德国经济的严谨、细致、贴心、创新等因素所深深折服,再回过头来反观一下我国的汽车工业乃至是整个国民经济,我就不仅感叹: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是需要合适的土壤!但是,到底什么是所谓的合适的土壤呢??我国现在是否具备或者应该怎样培植这样的合适土壤呢??经过我的思考,初步得出一些浅薄的个人观点,我想这最主要的要归咎于两个推动力:一个是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确立“教育立国”;一个是建立专利保护制度,确立“创新激励”。
科学技术史个人总结
科学技术史个人总结
科学技术史是研究人类科学与技术发展过程的学科,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发展趋
势的分析,可以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推动力。
个人总结科学技术史的重
点如下:
1. 科学技术的起源:科学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人类文明时期。
从最早的石器
制作到农业革命、金属冶炼等,人类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逐渐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
2. 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古代的数学、哲学、医学
等学科,到近代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为人类的生活
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改变。
3. 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
们的生产方式、交通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科学技术还
对人类的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科学技术的挑战: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许
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浮现出来,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工作岗位的影响、生物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命伦理的冲击等。
总的来说,科学技术史是一门以人类思维、实践和创造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通过对科
学技术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科技史学习教育阶段性情况报告
科技史学习教育阶段性情况报告
引言
本报告旨在汇总科技史研究教育的阶段性情况,以便评估研究
效果和制定进一步改进计划。
在报告中,我们将介绍学生参与科技
史研究的情况、研究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学生对科技史研究的评价。
学生参与情况
在本阶段,共有XXX名学生参与了科技史研究教育课程。
课
程以小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由4到5名学生组成。
学生们积极参
与小组讨论和项目研究,展示了很高的研究兴趣和投入度。
研究资源利用情况
学生们利用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来支持他们的科技史研究。
主要
资源包括教科书、网络文献、科技史博物馆等。
教科书被广泛使用,提供了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基本概念。
网络文献的使用也相当普遍,
学生们通过在线资源了解和深入研究了不同的科技史事件和发展。
科技史博物馆的参观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直观的科技史研究体验,
增强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学生对科技史研究评价
学生们对科技史研究持积极评价。
他们认为科技史研究教育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了他们的科技素养。
学生们特别强调了小组讨论和项目研究对他们的研究积极作用。
他们通过与组员共同探讨和合作完成项目,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科技史学习教育在本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有效利用了各种学习资源。
他们对科技史学习持积极评价,认为其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教学改进中,可以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史学习报告篇一:科学技术史课程心得读史使人明智――《科学技术史》课程心得这是我第一次选择人文社科的公选课,更确切的说,我在选择课程时并不知晓它的分类,我道它还是科学技术类的呢。
不过正值我对工科的学习感到疲倦的时候,学了这一方面的知识也好。
首先,我先说说科学技术史的内涵。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因此,它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所以也难怪我会在判断上出现偏差。
学习这门科学,我的收获颇丰。
首先,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史为镜可以使人耳聪目明。
科学技术史的内容广泛丰富,几乎涉及人类与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
人类数千年来的主要科学技术成果,是一部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
通过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我们能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裂解一些著名科学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其次,培养科学精神。
尤其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回顾我国20 世纪的教育,不难发现,学校的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特别是科学精神的传播,致使许多学生虽接受了多年的科学教育,掌握了大量科学知识技能,却领悟不到基本的科学精神。
再者,能使人们看见科学技术发展的真实过程。
吴老师常说,科学技术史就是尽可能的还原真实的人事物,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科学技术史并不是成功的科学家、工程师们的光荣史,里面有大量的失败、屈辱和不光彩的东西,也并不是“天才+勤奋”必定导致“成功” ,机遇的作用不可忽视。
认识清楚了科学技术的真面目,才可能避免将好的事物推向自己的反面的可悲结局。
还有,就是对分工过细的弥补作用。
如今学科分化现象很明显,问题研究得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入,但“隔行如隔山”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正如西德前总统施密特所说,如今的专家们每人都着力于本学科领域的一个点,好比挖了个洞,越挖越深,可是别人的洞里有些什么,他几乎一无所知。
通过对科技发展史的学习,可以或多或少地弥补一些这方面的缺陷,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懂历史的人是愚昧的,不懂科学的人是无知的。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对人类的科学文化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可是为什么我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要回答这些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要学习科学技术史。
著名化学家傅鹰说过,科学给人知识,历史给人智慧。
也许我该把这句话作为此文的主题,不过我更愿把它放在这里,因为它很好地总结了整篇文章。
我很庆幸我选了这门公选课,并学到了很多。
中国矿业大学对本课程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因为“科学技术史”所涵盖的内容太为广泛,而学习课时有极为短暂,任意抽取本课程中的一点都能讲很多,所以导致老师讲课线索不清,泛泛而谈,讲不精细。
所以建议可以再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划分,如“中国科学技术史” 或“西方科学技术史” 。
吴老师在授课时,侃侃而谈,优雅大气,过程中插以图片、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对学生尊重、负责。
篇二:科学技术史读书报告《读书报告》书名:《上帝掷骰子吗》作者: 曹天元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版次:XX年1月1日《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作者曹天元以通俗易懂且富有戏剧性的语言创作的有关量子物理学的读物,旨在给人们普及一些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
起初作者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发表的发表一些极简的论坛,但看到读者反应异常热烈,再加上自己的热情,于是就完成一篇将近3 万字的稿子,最后经过修订出版,普通版XX 年问世。
而这本书也是作者送给国际物理年的一份礼物,被评为具有超级影响力的科普读物,还被誉为“中国的《时间简史》”。
本书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带领我们遇见最伟大的人物、观看最动人的故事、走近最边缘的空间、感受最精微的体验;本书的范围跨越之大还是一个显著特点从微观到宏观,从存在到坍缩,从科学到哲学,从严谨到幽默;从你的极限到人类的极限再到宇宙的极限。
就是这样,他开始带领我们体验量子物理之旅。
第一次听说《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选修课时雷老师讲的,在听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只知道是有关科学技术的书,但是并有想到它是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更没有想到居然是以历史为线索写的。
而在看到这本书的真面目时,心里也有点怕怕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有关科学的东西几乎都是令人头痛的东西,虽然作为一个理科生。
但是,当我按着目录的指引去阅读序一(努力演说不可言说之事)、序二(激动人心的量子史话)和作者的自序时,心理负担轻松了很多,因为这些序言都有说到本书是通俗易通的意思,而我就这样带着着一种怀疑的心态开始了量子物理学之旅。
而在刚开始的第一章一一黄金时代,我就彻底为之折服了。
因为高中时我们理科生也有学习一本有关量子物理的选修物理课本。
当时,我记得也是抱着一种仰视的心态去学习的,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还是挺有趣的,而虽然知道怎么做对题目,但是有一些理解起来还是挺模糊的,较片面,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味,毕竟有关量子物理的过程还是挺复杂的,曲折的。
但是在这本书中,似乎有很多之前我们觉得极其难以理解的东西,在这里,就得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列子来说明了。
或者,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思路或是之前弄不明白的思路,在这里都被描述得很清析。
所以我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思维。
在黄金时代这章中,讨论的主要是光是粒子还是波这个问题。
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曲折又是激动人心的。
在刚开始时,书中以这样的一个问题来展开一一光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而我们能看到光又是你如何发生的呢?接下来就是有关光性质的讨论和论述。
所以就有一批又一批声望很高的物理学家和一些与量子物理有关的人物出场了。
在古希腊时代,,人们猜想光是一种从我们眼睛里发射出去的东西,当它到达某样东西时,那个东西就能够被我们眼睛看见了。
这算是较原始的说法了。
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应该是著名的伊斯兰科学家阿尔•哈桑归纳的那样: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由于光从物体上反射进入眼球的结果。
而小孔成像实验就是他为论证这一点而做的实验。
而我们在了解了广德发生时,又要回到一个本质的问题了,那就是光在本质上到底是什么东西?最初的说法源于古希腊时代,那时的人们认为光是一种细小的粒子流。
但同时又有这样一种想法,既然声音可以是波,那光为何不可呢?也就是这样,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展开了长达数个世纪之久的战争。
而至今我们很少听说的以太这种东西也是为波动说而假定出来的,只是后来被否定了,因为毕竟只是假定存在的。
在这场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只是,似乎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他们心胸似乎都是较为狭窄的,而且也是较为固执。
但我觉得他们的这种性格其实给他们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就是他们死要面子不肯屈服或接纳其他科学家的观点而导致他们即使苦苦钻研几年时间也一无所获,而与此同时其他科学家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就,这有点类似于固步自封吧。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执着和固执,他们才能在各种议论和压力中坚持自己正确观点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与成功擦肩而过中。
也许科学家就是这样的吧。
而在这场战争中,我也体会到了这两个派别经历的挫折。
因为,坚持微粒说的牛顿毕竟是有很大名声的,谁能轻易质疑他呢?所以微粒说也就将近统治世界一个世纪之长,好在还是有人敢于发出挑战,那就是托马斯•杨。
这就有跟现实生活很相像,比如一些小学生因为害怕老师而什么都按照老师所得做;一些小官员怕得罪大官也只能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做却不管会不会违背一些原则。
但是很庆幸,也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追求真理而敢于与权威作斗争,也就是这样,我们才不致于只是限制于微粒说这一观点上,杨是英勇的,而干涉条纹实验就是他做出的强有力的证据,而一直坚持微粒说的科学家也为此感到恐慌,所以也做出了应对措施,他们提出了很多对波动说不利的的实验证据, ,但是波动说支持者并没有为此困惑,而是找出解决办法,也就是菲涅尔有关偏振现象的实验证明从此奠定了波动说的基石,但同时以太这个概念也被质疑而到后来就被舍弃了,所以就出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麦克斯韦的理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而赫兹也成功的证实了这一理论,但是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实验给后世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之所以称这为黄金时代,也是因为它与之后带给人们的暴风雨的生活作对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乌云这一章了。
说到两朵乌云,无非就是迈克尔逊- 莫雷实验令人惊奇的实验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黑体辐射最终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
但是在科学家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实验结果发生了,有一些就连实验的设计者都无法相信,而这些结果又是与他们的预期结果相反但是却符合事实。
而有一些实验结果又是一个层面再到另一个层面的跳跃,使得做出这个实验的科学家也畏惧去接受这样的惊人的完美的结果,因为他自己也解释不清这样的实验结果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例如,对于前者那样的情况,迈克尔逊- 莫雷实验关于探测光以太对于地球的飘移速度,但是结果却令人失望。
而对于后者,黑体辐射中普朗克关于黑体公式的提出,由自己拼凑出来的公式却完美解决了维恩公式对于长波的局限。
但是,他并不知到其中的原理,更不知里面隐藏的普遍使用的原则假设,所以他自己也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
但是也是因为这个一直困扰他的问题,所以他才会有更大的成就,那就是量子概念的提出,而书中用货币的度量来形象的说出了能量是可以不连续的,我觉得是最贴切不过了,而这个概念也颠覆了传统,这也是他自己都想不到的,甚至难以接受的。
但是量子就是这样艰难的出生了。
看到这样的一些情况,也许很多人都会想说,其实科学家也不是都有准确的预见能力的,其实他们也只是凭借运气,正如普朗克一样。
但是我想说的是,运气也是要凭借才能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或敏锐的察觉能力,那么就算他意外地提出了普朗克的黑体方程也只是停留在这一阶段而已。
所以说普朗克提出黑体方程和量子概念是有一定的基础和根据的,即使他自己察觉不到,或许是存在于潜意识里的。
当然这本书还说了好多关于这种情况的著名实验,也许这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取书名为《上帝掷骰子吗》的原因吧,但是,如果要我回答,我会说上帝从不掷骰子,因为一个人得以成功,是靠脚踏实地地努力和自己努力争取的。
篇三:科学通史学习总结报告科学通史学习总结报告本学期通过自学网络课程科学通史,感受很深,有了很大的收获,科学史,其规定性来自于“科学”和“历史”,吴国盛教授的《科学通史》讲的就是科学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