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 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李卫东
《将语文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将语文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将语文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界定过去我们也进行了许多教学改革,但由于我们过去的基础教育改革没有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教学改革仅着眼于“怎么教”,体现为教学方法的种种探索。
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便研究表明,仅仅是教法的探索,仅仅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做文章,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过分地关注教学方法,还会形成一种观课评教的不良导向,引导教师去追求往往很难移植的“教学模式”,有的还蜕变为个人“教学艺术”的表演。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搞得热热闹闹,各种名师和特级教师送课下乡的活动层出不穷,各种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但我们一线的老师反而有点不知所措,甚至变得不会教书的原因。
我们认为,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怎么教”很在程度上还可以归结为“教什么”。
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在课堂里“教什么”,很大程度上由教师把握,如果教师的专业能力达不到可依赖的水准,就极容易产生不适当的教学内容。
据研究,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出在“教学内容”上,例如①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对;②语文教学内容不正确,且数量不少。
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重构。
在语言(言语)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等领域,按照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需要,积极地吸纳学术界的新近研究成果并加以转化。
二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反思。
建立以教学内容为抓手的教学分析和研究框架,对具体的教案与教例加以分析与研究,以教学内容的反思和改善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
我们的设想一是逐步建立以教学内容为抓手的语文教学分析和研究框架,力图扭转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片面强调教学方法、过分崇尚教学艺术的不良风气。
二是改变只把最后成品拿出来“上公开课”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动态化地出示一批教案的研制生成过程——从初步设想、到进一步地改进或改变、再到最终实施,从而具体地揭示教学内容的种种变动以及改变的原因。
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在倾听中对话
多重文本:作者文本、教材文本、教师文本、 学生文本 理想文本生成在动态的交汇与碰撞之中
教者如何从教育的视角了解学情,基于学情, 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作出教材内容的甄选。
一份学情调查
我所用的班级只是我校初二年级的一个普通班,从来没有学习 过小说,只给了45分钟的时间,要求所有人当堂完成。以下整 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力求保持学生的原意,不做修饰, 希望能给各位呈现一个最原始的学情,对我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 你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 喜欢《孔乙己》的,有19人,占54.3%。 理由:1.对人物的描写非常传神、生动,孔乙己这个人物很有 特点,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2. 描写生动,还想读第二遍。 3. 小说的蕴意很深。 4. 同情孔乙己的遭遇。 5. 文章很有趣,孔乙己说话幽默。 6. 写出了小人物的生活。 7. 写出了旧社会穷人被嘲笑,受压迫,孔乙己是代表。 8. 对这篇文章感兴趣,对孔乙己有一种惋惜,又气他不上进。
最不明白的地方: 1.掌柜到了中秋没有说话。 2.读不懂孔乙己。 3.母亲为什么不原谅于勒? 4. 孔乙己偷书被打折了腿,却说是跌断的,偷书说成窃 书。 5.文章最后“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6.为什么10年之久,于勒没有来信,父亲的希望却与日 俱增。 7.孔乙己那么爱读书,却考不中秀才。 8.孔乙己为什么没有真实姓名。 9.叔叔为什么不回家? 10.不懂小说想表达什么?
二、《背影》:被“死亡”照亮的世界 1、《背影》不是事实的历史记载,而是叙述的文本, 它是以追忆构筑的文本世界。不是1917年感动,而 是1925年忏悔和歉疚的深情。在与记忆相关的叙述 里,始终贯穿着今天的立场。回忆是朱自清的一种 自我救赎的方式,作者从回忆中用泪水进行了忏悔, 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获取了某种心灵慰藉。 三、修辞论美学视野中的《背影》 1、重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人们常常可以通过 分析这种语言手段去认识文本的意义。 2、文中透露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两种文化夹击下的矛 盾和痛苦,是一代知识分子内心焦虑的凝缩模式。
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二、《背影》:被“死亡”照亮的世界 1、《背影》不是事实的历史记载,而是叙述的文本, 它是以追忆构筑的文本世界。不是1917年感动,而 是1925年忏悔和歉疚的深情。在与记忆相关的叙述 里,始终贯穿着今天的立场。回忆是朱自清的一种 自我救赎的方式,作者从回忆中用泪水进行了忏悔, 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获取了某种心灵慰藉。 三、修辞论美学视野中的《背影》 1、重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人们常常可以通过 分析这种语言手段去认识文本的意义。 2、文中透露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两种文化夹击下的矛 盾和痛苦,是一代知识分子内心焦虑的凝缩模式。
教材内容教学化
• 学生可以借助于同一的语文教材获得种种不同的内容, 相同的内容则可以从种种不同的语文教材里学到。这 个事实即表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朱 绍禹)
• 教学内容是对静态教材内容多次教学法处理的过程与 结果。(曾天山)
• 语文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 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 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 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王荣生)
一、倾听文本的声音——以文 学类文本为例
教者如何以一个成熟阅读者的角度直面 文本,发现有价值的“语文”内容。
“倾听”什么?
• 倾听文本的“强弱音”
《木兰诗》 《猫》
• 倾听文本的“主和弦”
《济南的冬天》
• 倾听文本的“变奏”
《皇帝的新装》
• 倾听文本的“休止”
《社戏》
如何“倾听”?
在倾听中凝注
最想了解的内容:
1.对于勒这个人物的分析。 2.为什么孔乙己被打折了腿还来喝酒? 3.于勒的最后结局。 4.孔乙己的结局。 5.孔乙己之前偷书为什么没有遭到像丁举人那样 的毒打?
深度学习观下的教学内容有效转化为教学材料的研究
深度学习观下的教学内容有效转化为教学材料的研究作者:王丹华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摘要】深度学习观中,教学内容不再只是静态的文字组合,还是一个动态的认识过程;不仅包含了知识、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含了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活动方式、路径、过程和环节。
为了使教学内容丰富、鲜活起来,便于学生深度操作、精细加工,教师应当注重知识的宽度、思维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并以此为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制恰当的教学内容,将其深加工转化为学生能吸收的教学材料。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内容教学材料黎加厚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将外在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而教学内容并不能直接转化,必须先转化为学生能够进行思维操作和加工的教学材料,才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因此,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就成为深度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浅层学习中,很多教师按部就班地依照课本内容进行传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背诵、记忆和机械训练。
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有意义的深加工,自然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也就停留在知识层面上。
深度学习则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活性、生命性和生存性,因此,教学内容转化后的“教学材料”,应该包含知识和自身所蕴含的思想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甚至还应当包含教师为所授学生而专门量身设计的教学活动本身。
也就是说,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学习对象,必须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具有教学意图的结构化的“教学材料”。
这里不仅有静态的知识,以及知识背后蕴含的情境、情感和情绪,还一定要有如质疑、批判、推理、归纳等动态的高阶思维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其智慧,将存在于纸上的文字转化为学生能够进行深刻理解、有效内化、主动建构和迁移运用的对象。
我们也知道一节课成功与否,往往和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内容息息相关。
浅析教材内容向课堂内容的转化
浅析教材内容向课堂内容的转化作者:黄文陈跃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4年第07期【摘要】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内容也不等于课堂内容。
要实现教材内容向课堂内容的转化,应该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树立正确的教书观;二、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三、妥善处理科目与科目之间的关系;四、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五、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实现这种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粗浅地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教材内容课堂内容转化整合【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03-02当我们选定教材之后,教材就成了师生共同的读物,成了教学活动师生对话的媒介。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开发和利用这项课程资源的重点在于教师如何研究与处理教材。
研究和处理教材不是简单地照搬和移植,而是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创造和加工,使教材内容向课程内容转化。
如何才能实现教材内容向课堂内容转化呢?这是教师走进课堂前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课堂内容也是教学活动的前奏,还是授课人台后的不为人知的难于用确切时间计算的课前功夫,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做法,解读不一,做得也深浅不一。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粗浅地谈一些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一)教材是资源——“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指出:“诗人对宇宙人生,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教师对待教材也应该像诗人对待宇宙人生一样要“入乎其内”。
教师要钻研教科书每一个章节的内容,真正吃透教科书的内容和材料,做到有“生气”的“懂”“透”“化”。
教师对待教材也应该像诗人对待人生一样要“出乎其外”。
我们要从教材中走出来,从总体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结构,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居高临下;我们从教材中走出来,从内容上分析教材内在的关联性。
只有在把握教材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系统地了解具体内容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体系,摆脱支离破碎的、孤立的、枯燥无味的背诵知识的状况,只有明确了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出知识体系中的主导成分。
模块三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整合课程(5篇)
模块三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整合课程(5篇)第一篇:模块三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整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整合课程 1.教师要认真备好课首先,教师要备好教材内容,不能进入有了教学光盘就不用钻研教材的误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本教材所达成的教学目标。
教师只有对教材把握到位,才能真正理解主讲教师的教学意图,使用光盘教学资源上课才能做到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要备好光盘教学资源,要对自己播放的光盘资源深钻吃透,有了时空转换的教学设计,教师才能在保持正常教学时序的前提下,见缝插针、有机地插入自己的调控时间段,组织教学活动。
2.教师要调控好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明晰主讲教师的教学思路,熟知课堂教学的结构。
根据主讲教师的思路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层递性强;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结构。
我们教师还必须彻底消除不作为思想,要积极与光盘上的主讲教师共舞,把两种教学融合为一体,在课堂上保持适度教学紧张。
在使用光盘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既是和学生一样的聆听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还应该是主讲教师的共舞者,让自己教学融入到主讲教师的教学中去。
我们的教师还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感受、准确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决策和选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与总结,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引导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目前课堂教学应用中,使用光盘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是整节课播放光盘,让学生跟着光盘内容学习。
二是光盘播放前提出学习要求,播放中针对重点、难点及时暂停,或重放,或讲解,或操练。
播放后小结、拓展。
三是模仿光盘中的教学过程组织教学,选择播放光盘的部分内容或者不播放光盘。
四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课堂上播放光盘中的片段。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一定要真正理解“优质教学资源进课堂工程”的意义,正确对待主讲教师的教学,认真研究其优势特点,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引导学生适应新的教学形式。
模块三 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李卫东
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卫东引子: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也许根本就不能说孰优孰劣。
关键是教教材的什么,用教材又教什么?首先从价值观的角度厘清“教材”与“人”(教者和学者)的关系。
课程内容教材化课程内容是指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等,而有效传递、显现课程内容诸要素,要依凭教材,要通过教材呈现的事实使学生学习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教学化学生可以借助于同一的语文教材获得种种不同的内容,相同的内容则可以从种种不同的语文教材里学到。
这个事实即表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
(朱绍禹)教学内容是对静态教材内容多次教学法处理的过程与结果。
(曾天山)语文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王荣生)一、倾听文本的声音——以文学类文本为例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许多教师离不开教参,课堂教学缺少底气与自信,缺少独立面对文本的勇气。
这样是不行的,因为教师用书是静态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变通的功夫得靠自己。
所以,直面文本、独立解读文本很重要。
倾听文本的声音,就是语文教师要以独立阅读者的姿态,以一个语文人的身份,独立阅读文本,发掘出文本有价值的内容。
教者如何以一个成熟阅读者的角度直面文本,发现有价值的“语文”内容。
直面文本、独立面对文本的几种策略“倾听”什么?1.倾听文本的“强弱音”《木兰诗》《猫》认真倾听、归纳,思考为什么作者花笔墨写这些内容,而不写那些?为什么详写此而略写彼?因为文学作品是经过作家选择和过滤的变形,是一种审美选择的结果,受作者主观情感的支配。
经过这样的倾听,就可以归纳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作品的主旨。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方法,适合教学每一篇文章。
例如《木兰诗》一课中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郑振铎的《猫》一课分析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第三次养猫?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文,内容却大不相同。
三步三读,教材变“学”材
教材 当前比较流行的 %先学后教&
以及 %翻转课堂& 两种教学模式都 强调了课前的预学$ 让学生提前感 知所学的知识才进入课堂" 无论这 两种模式存在什么缺陷$ 但是有一 点我觉得比较好的是# 学生多了使
用教材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认 为#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 他在脑 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 他就需 要多阅读" 特别是 %学习困难的学 生& 读书越多$ 他的思考就越清 晰$ 他的智慧就越活跃" 所以从学 生学习的角度来看$ 我认为让学生 课前预学$ 能增加对教材的熟悉 度" 但是课前的预学不是随意的翻 翻书$ 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引"
这组提纲向学生提出了阅读要 求$ 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 启发 学生理解关键词句! 重点难点$ 也
表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预习提纲
设计意图
一! 复习 !" 列式计算 (!) ' 米是 !( 米的几分之几' (#) &! 千克是 !)) 千克的几分之几' #" 说出下 面 各 个 分 数 的 意 义 $ 并 指 出 哪 个 分 数 表 示 具 体 数 量 $ 哪 个 分 数 表 示 分 率 关 系 " (!) 一 张 桌 子 的 高 度 是 *!+ !)) 米" (#) 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 *!,!))"
细在理解知识 内化提升 课堂上师生互动" 生成资源丰 富多彩" 思维碰撞激烈" 火花四 溅& 但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中" 离 不开对知识本质的把握" 对知识的 深度理解& 那么细读在什么地方 呢! 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时' 如公 式的推导应用( 概念的生成( 定律 总结等等" 这时让学生打开课本重 新细读一次" 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 刻& 如在学习五年级的 )分数的基 本性质* 时" 当学生通过预习" 堂 上的反馈导学后" 我让学生再重新 把书上的文字读一遍" 并提问 $现
用什么方法将材料转化为适合教案的内容
教学是一项需求复杂度极高的工作。
一篇成功的教案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全面的知识点、合理的安排和恰当的表达。
而对于编教案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往往并非直接适用于教学。
如何将材料转化为适合教案的内容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总体思路在将材料转化为教案内容之前,需要先思考教学的目标和需要传达的知识点。
这样可以确定教案所需的材料类型和内容。
例如,如果需要教授英语单词发音,收集的材料可能包括音频、视频、文章以及相的练习题目。
在收集材料时,需要明确所需材料的类型和内容,以便能够筛选出相关的内容并将其转化为适合的教案资料。
二、材料筛选筛选所需材料时,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进行分类。
对于与目标无关的内容,应该将其剔除。
对于一些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应将其加入教案中适当切入。
在筛选材料时需要慎重,过于杂乱的材料会让教案变得不可读。
三、鉴别材料的有效性筛选出所需材料后,需要对其进行鉴别,以保证所选材料的有效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检查材料的来源和可信度。
若出处不明,则需要进行了解来源的研究,以确保使用的内容不会给教学者和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教案所使用的资料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材料编排对于材料的编排,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顺序进行排列。
在教学的过程中,材料的排列顺序非常重要。
在制作教案时,应该从简单到难、从概念到细节、从基本原理到应用进行编排。
对于单个知识点,可以传递相同的信息,但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达,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五、适度删减在制作教案时,需要对材料进行适度的删减。
为了避免过多细节和信息导致学生疲惫,应该把材料简明的展开,以获取教育效果。
仍需保留关键信息而不会影响教案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六、使用新兴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制作一流教案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现在,一些教育技术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并使其更具有效性。
比如,数字化英文教材可以具有表格、视频和音频的交互式学习。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教材中的逻辑知识,灵活地运用逻辑思维和逻辑原则,将教材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递进性的教学过程。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和梳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并熟悉所教内容,仔细阅读和理解教材,并对其中的知识点、示例和练习题进行归类和分类。
通过深入掌握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教师能够清晰地把握教材的逻辑脉络和主线,合理安排和设计教学过程,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例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分析、归纳和推理,培养他们运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讨论、比较和辩论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要点和关键,认识问题的各个方面,训练他们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需要教师注意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故事、事例和实际问题等方式,将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原则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理解和感受其中的道理和价值。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独立思考和理解。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中的逻辑知识,将教材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递进性的教学过程。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生成绩,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整合与分解中有效推进单元 (李卫东)(2)
三、目标导向的问题和任务设计
目标导向的单元学习活动和任务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进阶性。准确概括《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 与地坛》等多篇文章所描写景物的特征,辨析并指出这 些不同景物所呈现出的不同形象、色彩、趣味和情调, 学生在此过程中才能真正形成核心理解——审美情趣过滤 和选择景物,并使笔下的景物呈现特有的情调。学生由 知道到理解到迁移运用,要走过一个由表层学习到深层 认知、由事实性知识了解到概括性知识理解的学习加工 过程。
• 一个单元的学习,固然要让学生“知道”些什么, 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什么,迁移运用些什么。
• 归纳《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文章的景物及其 特点,探究景物背后的情感倾向等学习活动,进而 深刻理解审美情趣和自然景物的同构关系,把这层 理解迁移到新情境的读写活动中,学习就有了意义 和价值。
王建稳老师确定的第七单元教学结构
价值导向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单元总体 引 导 学 生 关 注 作 1.赏析美景,把握作者笔下自然景物 品中的景物描写 的特点,体会散文情景交融、情理结 和 人 生 思 考 , 激 合的写法。 发 对 自 然 、 对 生 2. 体 味 深 情 , 了 解 散 文 “ 贵 在 有 活的热爱之情, 我”“贵在情真”的文体特点,读懂 体 会 文 章 中 反 映 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 的 民 族 审 美 心 理 ,3.品味语言,感受散文独特的文辞之 增 强 对 民 族 文 化 美。 的认识和了解。 4.以读促写,从散文阅读中汲取写作 养分,提升审美鉴赏力和文字表达能 力。
二是“变式度”。与“进阶性”相对应,学习进阶的不同 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活动和任务,也就是说,目标导向的 活动任务要具备足够的“变式度”。已有强有力的证据表 明,练习的变式度,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重要保障。 “变
如何把教案转化到另一个教案
如何把教案转化到另一个教案标题:如何将教案转化为另一个教案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帮助教师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有时候,教师需要将一个教案转化为另一个教案,可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学生群体或不同的教学环境。
本文将为教师提供一些专业的教案转化建议和指导。
一、分析原有教案:1. 了解原有教案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
2. 确定原有教案的优点和不足:评估原有教案的有效性,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转化做准备。
二、调整教学目标:1. 确定新的教学目标:根据新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群体特点,确定适合新教案的教学目标。
2. 对比原有教学目标和新教学目标:比较原有教学目标和新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确定需要调整的方面。
三、调整教学内容:1. 重新选择教材和资源:根据新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材和资源,确保其与新教学内容相匹配。
2. 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深度:根据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原有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深度,使其更符合新的教学要求。
四、调整教学活动:1. 设计新的教学活动:根据新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包括引入活动、讲解活动、练习活动和巩固活动等。
2. 调整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根据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调整原有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方法,使其更具针对性和互动性。
五、评估和反思:1. 设立新的评估标准:根据新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立适合的评估标准,确保评估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2. 反思教学效果:在实施新教案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结论:将教案转化为另一个教案是一个需要仔细分析和调整的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新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群体特点,对原有教案进行分析和调整,并及时评估和反思教学效果。
通过合理的转化,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教育阶段、学生群体和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 -。教程
教案 -。
教程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教案转为教程的过程和步骤,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将教学内容转换为易于理解和研究的教程形式。
步骤以下是将教案转为教程的步骤:1.分析教案内容: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的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1.分析教案内容: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的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1.分析教案内容: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的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1.分析教案内容: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的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1.分析教案内容: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的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1.分析教案内容: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的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1.分析教案内容: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的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1.分析教案内容: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的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1.分析教案内容:仔细阅读原有教案的内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
2.确定教程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教程的形式,例如文字教程、视频教程、演示文稿或互动教程等。
选择适合学生研究的形式。
2.确定教程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教程的形式,例如文字教程、视频教程、演示文稿或互动教程等。
选择适合学生研究的形式。
2.确定教程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教程的形式,例如文字教程、视频教程、演示文稿或互动教程等。
选择适合学生研究的形式。
2.确定教程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教程的形式,例如文字教程、视频教程、演示文稿或互动教程等。
选择适合学生研究的形式。
2.确定教程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教程的形式,例如文字教程、视频教程、演示文稿或互动教程等。
选择适合学生研究的形式。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教材逻辑是指一本教科书或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的逻辑形式。
教学逻辑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虽然教学逻辑和教材逻辑紧密相关,但是它们的目标和方法不同。
把教材逻辑转化为教学逻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转化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时,需要明确定义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分解成可操作、可量化的目标。
通过定义教学目标和将其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的展开和评价。
2. 教学设计教材逻辑和教学设计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教材编写者通常不了解教材使用者的具体情况,因此很难在教材中包含各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设计者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学生背景和需求,以及课程相关的背景知识,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和课堂活动,从而使教材逻辑得到最大的实现。
3. 教学策略教材的逻辑框架通常是线性的,而教学的过程是交互式的。
教学策略是指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技巧。
它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交互,同时也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方法。
教学策略的选择应基于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
4. 评价方法教材逻辑和教学评价通常是分离的。
教材逻辑围绕教材内容结构,而教学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包括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等方面。
评价方法可以是正式的考试、作业和小组项目,也可以是口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和在线交互等方法。
5. 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有助于教师跟踪评估学生对教学的反应,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收集学生反馈时,应该重视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倾听和解答学生的疑问,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的实现。
总之,将教材逻辑转化为教学逻辑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设计适当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还应倾听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的实现。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在教育教学中,教材逻辑是指教材中知识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组织结构,是对教材中知识体系的逻辑分析和整合,使学生按照系统化、循序渐进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而教学逻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一种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的过程,包括认知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将教材逻辑转化为教学逻辑,就是要将教材中的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过程的组织方式。
这样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有针对性和易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要将教材中的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逻辑思维。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推导出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知识。
要将教材中的知识逻辑转化为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程,选择合适的学习环节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知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要将教材中的知识逻辑转化为教学评价的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教材逻辑转化为教学逻辑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深入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
教师还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将教材逻辑转化为教学逻辑,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将教材中的知识逻辑与学生的学习逻辑相结合,才能实现知识有效传递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
教材逻辑是指教材内容的组织架构和逻辑思路。
一个好的教材逻辑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有时候教材的逻辑思路并不一
定符合教学需要,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教学逻辑。
下面我们将就如何把
教材逻辑变为教学逻辑进行探讨。
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导和支撑,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
选择。
在确定教学目标后,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去掉与教
学目标无关的内容。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要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和重组。
有些教材内容可能分散在不同的章节或单元中,与教
学目标相关的内容可能并不是连续出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和重组,使相关
的内容能够连续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选择和修改。
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与学生的实际
生活经验相去甚远,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选择和修改,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要根据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调整。
教学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教材的使用,教师需要根据
教学方法的不同来对教材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教学逻辑,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
将教材逻辑变为教学逻辑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努力的过程,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深
刻的理解,明确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教材”向“学材”转变
龙源期刊网 实现“教材”向“学材”转变作者:柳伟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10期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学习素材。
准确理解教材,把握编者意图充分挖掘,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设计,实现教材资源利用最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许多教师对解读教材的认识就是看看教学参考书后照本宣科式的讲解。
笔者认为,多元解读教材,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使统一标准定制下的通用版本教材变为适合班级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实现“教材”向“学材”的转变,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点。
下面笔者就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对教材的多元解读实现“教材”向“学材”的转变。
解读教材主题情境对一至六年级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归类,可以发现,新知均按照“给出问题情境——引导尝试探究——分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巩固练习”的顺序进行编排。
基于此,面对教材中静态的教学情境,要对教学情境适当的增、删、改,使之更适合教学实际。
把新知识学习置于解决身边实际数学问题的情境之中,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经历问题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如教材中呈现的是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吃巧克力的情境,问题预设有两类(求两个分数的和是多少与求一个分数比另一个分数多多少),列出的算式只有两个,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两道加、减法算式入手,即可以探究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情境已经足够。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完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更要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预设数学探究活动,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基本数学思想。
笔者创设了三位同学吃巧克力的动态问题情境,虽然问题预设仍然有两类(加法和减法),但学生的思路却被打开,可以提出多个不同问题。
经过师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得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一致,实现了新知与旧知的无缝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卫东引子: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也许根本就不能说孰优孰劣。
关键是教教材的什么,用教材又教什么?首先从价值观的角度厘清“教材”与“人”(教者和学者)的关系。
课程内容教材化课程内容是指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等,而有效传递、显现课程内容诸要素,要依凭教材,要通过教材呈现的事实使学生学习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教学化学生可以借助于同一的语文教材获得种种不同的内容,相同的内容则可以从种种不同的语文教材里学到。
这个事实即表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
(朱绍禹)教学内容是对静态教材内容多次教学法处理的过程与结果。
(曾天山)语文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王荣生)一、倾听文本的声音——以文学类文本为例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许多教师离不开教参,课堂教学缺少底气与自信,缺少独立面对文本的勇气。
这样是不行的,因为教师用书是静态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变通的功夫得靠自己。
所以,直面文本、独立解读文本很重要。
倾听文本的声音,就是语文教师要以独立阅读者的姿态,以一个语文人的身份,独立阅读文本,发掘出文本有价值的内容。
教者如何以一个成熟阅读者的角度直面文本,发现有价值的“语文”内容。
直面文本、独立面对文本的几种策略“倾听”什么?1.倾听文本的“强弱音”《木兰诗》《猫》认真倾听、归纳,思考为什么作者花笔墨写这些内容,而不写那些?为什么详写此而略写彼?因为文学作品是经过作家选择和过滤的变形,是一种审美选择的结果,受作者主观情感的支配。
经过这样的倾听,就可以归纳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作品的主旨。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方法,适合教学每一篇文章。
例如《木兰诗》一课中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郑振铎的《猫》一课分析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第三次养猫?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文,内容却大不相同。
2.倾听文本的“主和弦”《济南的冬天》思考这些文本中有没有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在文中很突出、很显眼或者反复出现,借抓住关键词句来探寻文本。
散文、诗歌、戏剧都是经过审美变形的,抓住关键词句、段落来解读,抓得好就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课文,既见树木,也见森林,还能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倾听文本的“变奏”《皇帝的新装》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裂缝、缝隙、矛盾,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
(1)抓住发现在文本表层的裂缝、缝隙、矛盾;(2)分析出文本深层的矛盾、裂缝、缝隙;(3)通过比较,制造出矛盾和裂缝、缝隙。
语文老师要善于制造矛盾,学会“无中生有”。
注意:比较材料一定要找好。
4.倾听文本的“休止”《社戏》即填补文本的空白。
要有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填充的意识,如续写、改写、补写等。
一位文学类文本很含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常把任务和生活打出常规。
补充:1.如何倾听?(1)别听走了神——适宜拓展(2)别听走了神——把控体式(体式即文章的题体裁)体式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体式是万万不能的。
不能抓死、要灵活,但绝不可脱离体式,要把小说当小说来教,把议论文当议论文来教;把科学小品文当科学小品文来教,把一般说明文当一般说明文来教。
2.怎样确立文本的核心价值?一是体式、体裁,二是所处的单元、主题、位置。
【如何“倾听”?在倾听中凝注《林黛玉进贾府》在倾听中共鸣《我的叔叔于勒》在倾听中对话多重文本:作者文本、教材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理想文本生成在动态的交汇与碰撞之中】二、倾听学生的声音——以《孔乙己》为例【以一份学情报告为例】所谓倾听学生的声音,就是教者如何从教育的视角了解学情,基于学情,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作出教材内容的甄选。
教什么,应考虑学生的需求,看学生想学什么、该学什么。
考虑学情,应注意三个点:学生的困惑点、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盲点。
怎样了解学情?(1)提前看看学生的预习作业,或者根据经验做预估;(2)怎样进行预估?根据教学的经验进行积累;或者根据自己学习时的经验,换位思考做预估。
一份学情调查我所用的班级只是我校初二年级的一个普通班,从来没有学习过小说,只给了45分钟的时间,要求所有人当堂完成。
以下整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力求保持学生的原意,不做修饰,希望能给各位呈现一个最原始的学情,对我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你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喜欢《孔乙己》的,有19人,占54.3%。
理由:1.对人物的描写非常传神、生动,孔乙己这个人物很有特点,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2. 描写生动,还想读第二遍。
3. 小说的蕴意很深。
4. 同情孔乙己的遭遇。
5. 文章很有趣,孔乙己说话幽默。
6. 写出了小人物的生活。
7. 写出了旧社会穷人被嘲笑,受压迫,孔乙己是代表。
8. 对这篇文章感兴趣,对孔乙己有一种惋惜,又气他不上进。
喜欢《我的叔叔于勒》的,有16人,占45.7%。
理由:1.人物描写很细致,生动,真实的反映了人物的特点。
2.主人公很善良。
3.这篇文章有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一波三折。
4.更贴近生活,自己能够读明白。
二、你最喜欢那个人物?最讨厌那个人物?为什么?1.喜欢于勒。
8人。
原因:虽然有过失,但是知道挂念家人,落魄了不回家给家人添麻烦。
知道爱他的家人。
知恩图报。
破产后善意的谎言。
2.喜欢孔乙己。
13人。
原因:开朗、幽默,给人带来欢笑。
孔乙己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人的生活状况。
从不赖账。
很可怜。
3.喜欢若瑟夫。
10人。
原因:他善良,给于勒小费。
4.喜欢作者莫泊桑。
4人。
原因:认为他给了叔叔钱。
5.母亲。
2人。
原因:俭朴。
很爱孩子。
三、哪个地方印象最深刻?那个地方最不明白?最想了解什么?印象最深刻的地方:1.对于勒的描写。
2.孔乙己最后一次喝酒时的情景,用手走路的情景。
3. 文章最后对于勒的描写,叔叔的脸。
4.孔乙己偷书被打折了腿,却说是跌断的。
5.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
6.父亲重复的那句话。
7.我们发现卖牡蛎的是于勒时那种六亲不认的态度。
8.于勒信的内容。
9.孔乙己喝酒的过程。
最不明白的地方:1.掌柜到了中秋没有说话。
2.读不懂孔乙己。
3.母亲为什么不原谅于勒?4. 孔乙己偷书被打折了腿,却说是跌断的,偷书说成窃书。
5.文章最后“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6.为什么10年之久,于勒没有来信,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7.孔乙己那么爱读书,却考不中秀才。
8.孔乙己为什么没有真实姓名。
9.叔叔为什么不回家?10.不懂小说想表达什么?最想了解的内容:1.对于勒这个人物的分析。
2.为什么孔乙己被打折了腿还来喝酒?3.于勒的最后结局。
4.孔乙己的结局。
5.孔乙己之前偷书为什么没有遭到像丁举人那样的毒打?6.两篇小说的背景。
7.为什么“我们”知道看中二姐的人是因为看了信才答应的求婚,而我们还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8.于勒为什么会落魄?9.孔乙己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10.小说说明了什么道理?【几份学情调查1.《孔乙己》文章很有趣,孔乙己说话幽默。
对孔乙己有一种惋惜,又气他不上进。
开朗、幽默,给人带来欢笑。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说什么呢?孔乙己为什么没有真实姓名?孔乙己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2.新闻学生获取新闻的最主要途径是电视,而非报纸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都是社会新闻。
其次是文化、时政、体育像写日记,和日记没啥区别,都是记录身边的新事情与作文不同,不使用修辞方法新闻的内容没有感情或看法,只是对一件事情的介绍和叙述。
3.《苏州园林》本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本文是什么文?为什么这篇文章没有一个抒情的结尾?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本文是一片写景散文吗?文章为什么不以总结性的话语结尾?这样的话是不是会给人以没说完之感?《苏州园林》虽为写景散文,但文章主旨是什么?这篇文章是记叙文、游记还是说明文?这篇文章是情景交融吗?叶圣陶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作者为什么边描写苏州园林的景象,边从游客的角度品味景点?】三、倾听“学术”声音——以《背影》为例吸纳学术界,包括语言学界、阅读学界、文艺学界、写作学界等领域成熟的学术成果,尤其是专家学者解读某篇教材的成果。
如果专著看不进去,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随文而读、随教而读”,这种方法很切合实际,既是长远的,也是眼前的。
围绕《背影》的“专业阅读”一、《背影》何以成为经典?1.超保护的合作原则2.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厢情愿地“提纯”、“净化”。
3.正是在结尾——文章的收穴处,隐藏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潜质。
二、《背影》:被“死亡”照亮的世界《背影》不是事实的历史记载,而是叙述的文本,它是以追忆构筑的文本世界。
不是1917年感动,而是1925年忏悔和歉疚的深情。
在与记忆相关的叙述里,始终贯穿着今天的立场。
回忆是朱自清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作者从回忆中用泪水进行了忏悔,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获取了某种心灵慰藉。
三、修辞论美学视野中的《背影》1.重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人们常常可以通过分析这种语言手段去认识文本的意义。
2.文中透露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两种文化夹击下的矛盾和痛苦,是一代知识分子内心焦虑的凝缩模式。
基于专业阅读的吸纳与转化老照片——读《背影》斑驳的铁道,月台青黑,黑没有面容佝偻的背,鲜红的橘叠加,漫漶他踱步走出正如那个夜晚的荷塘画外音:“肩住黑暗的闸门……”“树欲静而风不止……”刹那,泪眼朦胧他走了,留下一个背影我们裹了进去影子很长,很长……推荐几本书《名作细读》《名作重读》《名作导读》《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中学语文名篇的时代解读》四、倾听编者的声音——以人教版为例了解、分析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对教材编者的尊重;对教材的再度加工。
领会教材的编写思想把握教材的编写体系人教版.doc用好教材的助读系统单元导语课文导语课文注释研讨练习有关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导语.doc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教学资源包的开发学案的编制(问题、情境与知识方法背景资料的结合)五、倾听课堂的声音——以《故都的秋》为例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学情是预估的,更是流动的。
课堂上的学情在千变万化,教学内容也就在变化、流动的学情中随时调整。
一份听课笔记在一个阴雾绸缪的南国的秋日,我听了一节《故都的秋》。
执教教师是一位典型的北国男士,长相敦厚朴实,年轻而稳重。
简洁的课堂导入后,几个学生“接龙”似的朗读全文,接下来,舒缓的音乐声起,是学生各自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我暗自一惊:音乐声起,不是惯常预料的精英学生的“美读”,也不是教师本人提气带劲的“范读”,而是直接扑入了人声鼎沸的杂读,而且是反复读,此举竟和执教者的长相一般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