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关于古城旅游额文化对平遥影响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古城旅游额文化对平遥影响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48d2d4a32d7375a517804e.png)
关于古城旅游额文化对平遥影响情况的调研报告A14航海1乔志凯140205103前言当今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推动的,其中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是深层次的。
旅游业具有文化、自然资源的无限利用性和对相关产业的推动性,以及几乎无公害性、投资的相对低成本性等优势特征,各国各地凡有资源者,无不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因此旅游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也已成为大众化的消费行为之一。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更需要通过旅游来了解和感悟世界自然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积极发展各国各地区的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丰富人们生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20个省市区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取得卓越的成就。
旅游业,被视为富民的产业,在平遥的发展现状是怎么样的呢?旅游业是否真的让平遥富起来、让当地人民富起来?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展开了关于平遥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感受旅游产业的魅力。
(一)背景介绍平遥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4处,市级4处,县级76处。
1998年,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整座古城和古城外的双林寺、镇国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9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27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在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古城内,古城墙、古民居、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等各类建筑保存完好,风貌犹存;以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这种古代左文右武的封建礼制格局;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地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古城内拥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
平遥古城的所有这些特征,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发展中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XX发展的完整画卷,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X例。
平遥古城案例分析
![平遥古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13a8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9.png)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平衡保护与发展 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旅游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平遥古城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和就业,提高了知名度,同
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
02
旅游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古城的环境、文化和社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跨国合作项目
与国外古城开展合作项目,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推动古城保护和 文化旅游的发展。
05 平遥古城案例的启示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保护历史建筑
平遥古城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应得到有效保护。
传承民俗文化
平遥古城不仅是建筑博物馆,还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当地的手工艺、 戏曲、节庆等民俗活动应得到传承和推广,以弘扬中华文化。
文化旅游
将平遥古城打造成文化旅游胜地,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游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传统工艺传承
鼓励传承和发展古城内的传统工艺,如剪纸、刺绣等, 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特色商品开发
开发具有古城特色的商品,如传统服饰、工艺品等, 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成功经验
政府主导
平遥县政府在古城保护和开发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确保了 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保护古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相互促进
通过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措施,可以实现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的
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平遥古城的长期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1137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b.png)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日益凸显出来。
研究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平遥古城文化旅游逐渐成为热门目的地。
本文旨在研究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探讨其在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其文化旅游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的传承和弘扬,更体现在对文化多样性的促进和保护。
通过深入研究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各种价值,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推动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深入分析其在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理解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深远影响,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推动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通过对多维价值的研究和分析,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珍惜平遥古城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提升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也将探讨平遥古城文化旅游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实现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 正文2.1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历史价值平遥古城自建制以来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级建制古城之一。
借鉴平遥成功经验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借鉴平遥成功经验打造历史文化名城](https://img.taocdn.com/s3/m/3c32810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5.png)
借鉴平遥成功经验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借鉴平遥成功经验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中共武冈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刘贻银为借鉴外地古城保护、开发的成功经验,我到山西省平遥县进行过专题考察,并对武冈古城保护、开发做了一些思考。
一、平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经验平遥,是一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整座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党政重视。
平遥古城的保护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期间,县委、县政府对平遥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高度重视,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全力给予支持。
二是思路正确。
坚持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实现了古城管理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动作,加快了旅游产业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为先的管理理念,凸现了文化性、民俗性的旅游主题;坚持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确保合理保护、开发;坚持打造品牌和树立形象并重,提高了知名度。
三是措施到位。
硬件方面,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发了“日升昌”票号、县衙、文庙等12个风格各异而又相互映衬的文化旅游景点,并大力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
软件方面,组织和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对晋商文化进行研究、包装,连续举办了两届晋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大对晋商文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借助国内外、省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促销,另一方面借助文学、书画、影视作品等载体,大力进行形象塑造。
此外,还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讲解员,使平遥知名度空前提高。
该县2009年的旅游门票收入是1996年的80多倍。
二、武冈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潜力优势从平遥来看,创建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具备五个条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灿烂的文化,宽阔的城区,巨大的商机。
武冈目前已具备了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一是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已在此繁衍生息。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1d04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b.png)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与保护相结合,以保证其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为公众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
本文将以中国的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相关问题。
首先,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平遥古城建于2500多年前,是中国古代商业升级及城市规划的典范。
古城内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如城墙、街道、庙宇等,是研究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艺的重要遗址。
同时,平遥古城还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代表,其发展模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平遥古城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一方面,大量的游客涌入古城,给古建筑物、文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磨损。
古城内的商业活动也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现象,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逐渐被低质量的仿制品所替代,破坏了古城特有的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保护观念和手段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古城内部的设施和服务相对滞后,未能提供良好的游客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平遥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古城的保护力度。
通过增加巡逻和安保力量,减少游客对古建筑的触碰和破坏,修复和维护古城的建筑和文物。
其次,规范了古城内的商业活动。
严格控制商户数量,并对商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产品质量。
同时,增加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扶持,鼓励传承人继续发扬传统技艺。
此外,平遥古城还加大了对游客的管理力度,限制游客的数量,并规范游客行为,保证他们的游览质量。
在平遥古城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启示。
首先,开发和保护必须相互促进,不能偏废一方。
旅游开发可以为古城带来经济效益,但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其次,由于每个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开发和保护策略。
城市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
![城市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fe3a2f14afe04a1b071dec8.png)
城市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于 博(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摘要:城市遗产作为人类历史的承载者,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抒写了人文的情怀、承载了精神的依托,对于后人是不可缺少的历史印刻。
本文分析城市遗产的现状,并以世界遗产城市——平遥古城为例,从平遥古城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并提出对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意见。
关键词:平遥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城市,既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
历史上形成的城市,每个地域都由其历史文化、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
古人常谈到的“因天材,就地利”,也如同今人所提出的因地制宜。
在古时候,帝王统治阶级的意愿体现的更为明显,堪舆即风水的重要性也是今人望尘莫及。
不论是在基址的选择还是整个古镇的排兵布阵上都有不可小觑的实力。
“重建时代”的席卷,城市遗产的未来何去何从也是今人应当沉思的问题。
1城市遗产保护面临问题1.1消极静态的保护。
随着近些年的建设热潮,传统民居、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阻碍城市发展的障碍。
一方面,在建设时对地形地貌、风土特征、地域个性熟视无睹。
“旧貌换新颜”的同时,人情味和历史感都消失殆尽。
另一方面,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家政策保护下都选择了以一种静态的、消极的方式进行保护。
例如限制保护区内建造建筑以及周围建筑体量高度等方面进行被动式保护政策。
以一种不作为的保护状态是大众以及部分官员普遍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态度。
没有将保护城市遗产以一种发展的、规划的、长远的方式进行重新规划。
1.2城市遗产记忆危机。
《建筑的七盏明灯》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人类的遗忘有两个强大的征服者——诗歌和建筑,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包含前者,在现实中更强大。
”人一生的记忆是短暂的而建筑的记忆却是永恒的,“物是人非”一词正是对建筑记忆的最好诠释。
遗产建筑经历了时间的磨炼,在岁月的冲刷中更显珍贵。
快速的生活节奏不仅体现在生活中,也逐渐体现在遗产保护的思想之中,领导者与新闻媒体更多的关注于形象工程、献礼工程,将城市遗产视为发展城镇化的阻力,这样下去,中国将面临着千城一面的城市危机,空间的文化性、独特性与地域性将逐渐缺失。
古代文明的瑰宝山西平遥古城
![古代文明的瑰宝山西平遥古城](https://img.taocdn.com/s3/m/2fdd5a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d.png)
古代文明的瑰宝山西平遥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古代文明的瑰宝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山西平遥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座城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介绍平遥古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背景平遥古城建于西周时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古代城市之一。
在明清两代,平遥是山西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中国著名的金融史学派“平遥学派”的发源地。
平遥的繁荣鼎盛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二、建筑特色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建筑风格。
整个古城保留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以明清古建筑、商业街区和传统民居为主要特色。
在平遥古城的建筑中,主街道和民居的布局非常规整,道路宽敞,石板铺设,尽显古朴典雅的韵味。
古城内的各种建筑,如古庙、古宅、古阁等,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每一座建筑都展现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以其卓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城市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瑰宝。
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重要意义平遥古城的存在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探索平遥古城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商业繁荣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平遥古城还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它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过去,为我们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总结:山西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以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1a29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d.png)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平遥古城是中国山西省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晋南盆地,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最具特色的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古城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产。
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景观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从多维度对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价值进行研究,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平遥古城的文化旅游魅力。
一、历史文化价值平遥古城作为中国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古城始建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
其城墙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今全长6163米,高约10米,最宽处约6米,城内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包括古代宅第、庙宇、祠堂、龙头井、古桥等。
这些历史古迹不仅见证了平遥古城的兴衰起落,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迁。
平遥古城被誉为中国古城的活化石,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社会风貌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艺术价值平遥古城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木雕、石雕、铜器、铁器等艺术品,感受到中国传统工艺精湛的艺术魅力。
尤其以平遥古城的木雕工艺而言,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成就非凡,被誉为中国木雕艺术的“首善”。
平遥木雕以其细腻的雕刻工艺和精美的造型而驰名于世,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平遥古城的艺术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三、旅游价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还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群和历史文物,包括古代庙宇、祠堂、宅第等,其古建筑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和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在古城内还分布着许多著名景点,如古城墙、文庙、城隍庙、双林寺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平遥古城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表演,如平遥古城灯会、平遥古城炮会、平遥木版年画等,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21c1d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3.png)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是中国山西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古城墙、交通街道等为主要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其多维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文化价值
平遥古城建于西周时期,具有3000年的历史,主要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是中国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城之一。
古城内西街、南街、北街等历史街道,保留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精华,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
二、艺术价值
平遥古城的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以木雕、彩画、壁画、砖雕等为主要装饰手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平遥古城中还保存着许多传统手工艺品,例如剪纸、陶瓷、绸绣等,这些手工艺品在现代被保存了下来,让游客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和魅力。
三、旅游经济价值
平遥古城旅游业极其发达,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形成了一个繁荣的旅游市场。
除了传统的旅游行业,平遥古城还开创了一种文化主题旅游,如平遥故事会等,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并增加文化旅游业的收入和贡献度。
四、环境价值
平遥古城建筑群环境优美、海拔适中、气候宜人,附近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满足游客观光和体验式旅游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可以远离城市喧嚣和城市压力的绿色休闲空间。
综上所述,平遥古城文化旅游有着多维的价值,既具有历史文化美、艺术美、旅游经济美,还能够为地方环境美补充美丽的自然景观。
在未来平遥古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保持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积极平衡,保护它所拥有的各个价值,不断提升和完善平遥古城的品质,让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平遥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氛围。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036c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0.png)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旅游成为了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中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平遥县,是中国最早设计并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之一。
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卓越的传统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平遥古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过度旅游开发可能对平遥古城的原始风貌和文化遗产造成损害。
大量的游客涌入古城,可能导致过度的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同时也会对古城内的历史建筑物和文化景点造成磨损和破坏。
考虑到平遥古城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如何限制游客数量和管理游客行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是平遥古城面临的挑战之一。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和原始风貌,可能需要限制开发和强制执行严格的保护措施。
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合理规划游客数量。
制定明确的游客容量限制,通过票务系统等手段控制游客流量,避免人流过于密集和过度拥堵,从而减少对古城的损害。
其次,加强游客管理和教育。
开展游客礼仪培训,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文化意识,引导游客爱护古城和文化遗产。
此外,推广低碳旅游模式。
鼓励游客选择步行或骑行等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对古城周边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
加强古城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维护工作,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古城荣获保护。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在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保护的双赢。
平遥古城的人文价值
![平遥古城的人文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9f883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8.png)
平遥古城的人文价值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
作为中国古代县城的典型代表,平遥古城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其历史之久远、文化之丰富、建筑之独特,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以及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一、历史价值平遥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27年至前782年的周宣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自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
平遥古城历经沧桑,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被誉为“活化石”式的古代城市。
二、建筑价值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均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
城墙周长6.4公里,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城墙上的城楼、箭楼、角楼等军事防御设施保存完好,展现了古代城市的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功能。
三、文化价值平遥古城是山西省乃至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拥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包括古寺庙、古宅院、古商铺等。
这些古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位极高,如始建于西周的击城墙、北汉天会七年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等,均为国内罕见。
四、经济价值平遥古城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尤其是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滋街”。
古城内的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票号,开创了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对研究中国金融史具有重要意义。
五、社会价值平遥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古城内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手工艺品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遥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六、旅游价值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城,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古城内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以及众多的古建筑、文物古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体验。
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
![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1958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5.png)
基本内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历史城镇保护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国内外学者对历史城 镇保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涉及保护理论、保护实践、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然 而,尽管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成功案例屈指可数, 如法国的奥尔良、意大利的锡耶纳等。这些案例表明,有效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 的大力投入,还需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和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基本内容
首先,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价值在于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 等方面的独特性。这座古城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 济、文化和宗教风貌。同时,平遥古城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如晋剧、剪 纸、泥塑等,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机会。
基本内容
然而,在旅游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平遥古城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挑战。首 先,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环境污染和文物破坏问题逐渐凸显。大量游客的涌入 也给古城的基础设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如交通拥堵、住宿紧张等。此外,商业 化现象也日益严重,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和民俗风情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逐渐失 去原有风貌。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 研究方法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 究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其次通过实地调查 了解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措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平遥古城旅游 开发与保护的经验教训。
二、历史城镇保护的方法
4、合理开发: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开发可以相互促进。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 可以在保护古城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平遥古城,通过制定合理的旅 游规划,实现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三、结论
三、结论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与开发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1942aac12cc58bd63186bd35.png)
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与开发平遥作为我的第二故乡一直在我心中都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带我回平遥去探亲。
那时的平遥发展水平很低,道路建筑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破旧,而来到平遥古城更是觉得这里冷冷清清,破破烂烂的。
平遥在我的心里一直就是那么贫穷与落后。
而如今,平遥以平遥古城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平遥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在平遥县政府的努力下,于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多年的保护与开发,平遥古城作为全省旅游龙头的地位凸现出来,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崛起的新型文化内涵型旅游城市。
平遥古城素有“小北京”的美誉。
这里文物迹存众多,文化内涵深厚,可以看成是一个能够全面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
古城历史格局具有完整性。
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原型。
整座古城以市楼为中心,以完整的古城墙为界,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古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古代城市格局。
其文物古迹更具有独特性。
平遥古城文物古迹不仅众多,而且有些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可以说是现存文物中的极品。
平遥城墙是我国现存完整的三座城墙之一,而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
平遥的民俗风情具有传统性。
平遥古城历史以来文化氛围浓厚,民风淳朴。
民间如今保留有秧歌、旱船、踩高桥、民乐表演等众多的民俗文化。
城内有二进院、三进院等深宅大院。
居住在古民宅的居民对古城情有独钟,传承中国汉民族传统习俗,睡着热炕头,吃着农家饭,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热情地面对来至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种民俗风情,是生活在繁杂、拥挤的大城市居民难以体验到的,这也是平遥古城的吸引力。
平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平遥古城位于北京与西安两大古都的中间位置,是体现晋商文化的核心。
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这是平遥古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如今,当我再次踏入到这个城市已是一片繁华景象。
来这里的游客比肩接踵,很多道路和旅游景点都进行了翻修重建,并对平遥古城的内部结构进行规划,设置出了专门游玩的步行街区。
浅谈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
![浅谈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平遥古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0b7720ed630b1c59eeb5eb.png)
一
、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位 于 山西 省 中部 的平 遥古 城 , 是一 座具 有 2 7 0 0多
截至 2 0 1 2年 6月 2 9 E l ,中 国 已经 被 批 准 列 入 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2 . 2 5 平方公里的古城 区内: 城
《 世界遗产名录》 的文化和 自然遗产共 4 l 处, 数量位居 池 、 街道、 商铺 、 民居 、 寺庙宫观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
作 中, 要妥善处理好建设 与保护 、 发展与继承的关系, 注重保护遗产的原真性, 在开发 中注意适度 , 在旅
游发 展 中考 虑人 性化 因素。 关键 词 文化遗 产保 护 原 真性 旅游热 平 遥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 ,是一个 现 实 意义 。 民族文化的根基 , 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 。 保护文化遗 产不仅是每个 国家 的重要职责 ,同时也是 国际社会的
2 . 规 划拆 建地段 的 建设如 何 “ 合理” 。
和独 特 性 的组成 部 分 。 当前 , 我 国城市 建 设 1 3新 月异 , 部门做 了大量 的工作 。1 9 9 8 年,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 颁
城镇化高速发展 ,不断探讨 和完善我 国的历史文化遗 布了《 平遥古城保护条例》 , 随后平遥县据此编制了《 平
产保 护 与合 理开 发 利用 的管 理 制度 具 有重 要 的历 史 和 遥 古 城基 础设 施专 项 规划 》 《 平 遥 古城 环城 地 带修建 性
旅 游主要 街 面 的各 类商 铺 , 其装 1 0 0余 条 中小 街巷 进行 了硬 化改 造 ,并 完成 了古城 内 的冲击 力实在 是太 大 ! 主干街 道 的管线 人 地工 程 , 改变 了城 内各 种 网线 、 电线 修 清 一色 的檐 步装 隔 扇 , 原 来 的板 门 、 插 板 门消 失 了 , 杆如 蜘蛛 网密 布 的状况 ; 为 了保 持古 城 的原 汁原 味 , 当 而隔扇 的形 制也 越来 越南 方 化 。更谈 不上 老字 号 的招 地政 府有 序地 组织 具有 文 物古 建资 质 的 队伍 进行 逐年 牌 、 幌 子 了。 修缮 。原 来一 些 与古 城风 貌不 相协 调 的后期 建 筑和 临 时搭 建 被 拆 除 , 古 县衙 、 文庙 、 城 隍庙 、 清虚 观 、 日升 昌 地带 相继 得 到保护 , 原有 的历 史风 貌得 以恢 复 。
对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思考
![对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168921369eae009581becbd.png)
对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思考作者:汪敏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3期摘要: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古城,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力、盲目开发等问题。
本文从实地考察的情况,再结合国内同类古城的开发措施,提出开发建议。
关键词:平遥古城;开发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面积为2.25平方公里。
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它是中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地区县城的活标本,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一、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现状近年来,平遥古城景区通过海报、媒体、举办大型活动等宣传措施,全面提升了平遥景区的旅游形象。
并利用了申遗效应,塑造了“世界遗产平遥”的旅游品牌,景区通过对自身人文软环境的重塑、硬件设施的不断改造,全面激发了平遥古城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措施和发展潜能。
让游客在古城的旅行中,有了舒适度和体验度。
演出《又见平遥》的倾心打造,让游客成为演员,增加了游客的兴致。
通过参与性演出,了解平遥的大院文化、回顾平遥的历史,也激发了游客对“家”这一主体的探索,获得观看者的一致好评。
二、平遥旅游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1.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口号缺乏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厚重。
但在宣传形式上过于单一,只注重宣传了晋商文化,而对古城的其它汉文化几乎没做宣传。
让外省游客听到“平遥”两个字,就是去了解晋商文化。
因而形成了一种“我不从商,不要去了解商业文化”的误区。
目前,平遥的宣传口号是:“世界遗产文化地”、“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等等。
这些口号存在着理解模糊不清、太长不容易记住、听起来不唯美这样的问题。
而在中国很多旅游古镇的宣传语值得借鉴,如:苏州周庄“江南水乡,梦回周庄”2.政府旅游监管弱,老百姓保护意识薄弱。
古城的老百姓,对古城的保护意识薄弱,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保护意识。
平遥古城旅游开发与文化景观变化研究
![平遥古城旅游开发与文化景观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6b31b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a.png)
平遥古城旅游开发与文化景观变化研究一、概述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平遥古城逐渐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瞩目的焦点。
旅游开发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也给古城的文化景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平遥古城旅游开发与文化景观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保护古城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古朴的街巷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活动日益频繁,包括景区建设、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
这些活动在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也对古城的文化景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化景观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古城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也是游客感知和体验古城魅力的重要载体。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文化景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改变,如传统建筑风貌的丧失、文化空间的商业化等。
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古城的文化价值,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对平遥古城旅游开发与文化景观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旅游开发对古城文化景观的影响机制,探讨如何在保护古城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还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平遥古城未来的旅游开发和文化景观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背景与意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旅游开发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也对古城的文化景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旅游开发为平遥古城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旅游业的繁荣也给古城的文化景观带来了挑战。
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古城的文化环境、建筑风格、传统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些变化既体现了旅游开发对古城文化景观的积极影响,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36d5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0.png)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研究平遥古城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之一,位于山西省中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平遥古城文化旅游具有多维的价值,不仅仅是作为旅游目的地,更是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积淀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心灵享受。
本文将对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多维价值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平遥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其文化价值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历史价值平遥古城建立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
在历史上,平遥曾是北方经济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商业贸易中心之一,也是中国近代金融中心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平遥古城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街巷、庙堂、商铺等,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平遥古城的历史价值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当代人们传承历史、珍惜历史的呼吁。
平遥古城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古城的建筑和文物上,更体现在对历史的解读和传承中。
二、文化价值平遥古城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体验上。
平遥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世界遗产名录之一。
平遥古城是著名的明清古城,城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具有独特的明清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平遥还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城内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作坊、庙堂宫观等,这些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作坊是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平遥古城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平遥牌坊、平遥庙会、平遥民俗等,这些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也是平遥文化的重要标志。
平遥古城的文化价值不仅仅在于保存的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更在于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三、经济价值平遥古城文化旅游的兴起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平遥古城周边的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业不断壮大,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旅游业平遥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管理
![旅游业平遥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cc0d4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9.png)
旅游业平遥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管理近年来,旅游业在中国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平遥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深受游客的喜爱。
为了保护和管理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旅游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平遥县城西部,有着2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是明清时期城镇的代表,以藏式建筑和各种石雕为特色,城墙、城门、马路、房屋在布局和结构上都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
平遥古城被誉为“小京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藏。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平遥古城逐渐成为旅游热门景点之一。
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城内部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却面临着多种风险。
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写字刻画等,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会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会对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带来潜在威胁。
为了保护和管理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旅游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平遥县旅游局通过多个途径加强平遥古城的管理,包括城市规划、景区调整、游客引导和文化遗产保护等。
与此同时,平遥县也加强了旅游业的管理和监管,加强了旅游综合执法力度,对游客乱象实行“曝光+处罚”的方式,以此压缩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维护平遥古城的文化形象和旅游环境。
此外,为了提高游客的文化素质和保护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平遥县采取了各种措施,如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讲座、设立文化中心等。
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增强了游客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尊重。
最后,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管理是维护现有旅游资源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平遥县旅游局将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管理,探索古城旅游、文化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创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促进平遥古城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游客从中受益。
同时,游客也需要在旅游过程中,注意文明旅游的理念,爱护历史文化和旅游环境,共同为平遥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贡献。
游览平遥古城后心得感悟
![游览平遥古城后心得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a330102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7.png)
游览平遥古城后心得感悟游览平遥古城,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久违的古代氛围。
这座古城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和布局,成为了我对古代文化的一个窗口。
在这里,我获得了许多心得感悟,下面我将以3000字来分享我的游览经历。
首先,平遥古城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游览过程中,我走入了各个古代建筑,了解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这些古建筑大多是坚固耐用的,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在游览过程中,我还了解了平遥古城的城墙和古代街道的特点。
这些历史建筑和古老的街道向我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和布局,让我对中国古代城市文化更加了解。
其次,在游览平遥古城的过程中,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有了更多的体会。
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它以四合院、城墙、庙宇和商业街区等为主要特色。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观念。
例如,在游览中我了解到,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家庭的主要住宅形式,它的布局体现了尊卑有序的家族秩序和家庭和睦的价值观念。
这一点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古代家庭观念的重要性和传统价值的承载。
此外,游览平遥古城还让我体验到了古代商业和经济的繁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代表之一,保存了许多古代商业街区和商业建筑。
在游览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例如,在古代商业街区,我看到了许多古代商铺和市场。
这些商铺大多有着独特的形态和风格,代表了不同的商业行业和经营方式。
我也了解到,古人注重商德和诚信的思想观念,这一点对今天的商业社会依然具有很大的启示。
此外,游览平遥古城还让我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古代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游览过程中,我看到了平遥古城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平遥古城的发展模式
![平遥古城的发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296626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1.png)
平遥古城的发展模式
平遥古城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
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古城,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首先,平遥古城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古城内,许多古老的建筑、街道和市井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不仅保留了古城的原始风貌,也使得古城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提升。
同时,平遥古城也积极推进文创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本地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为古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其次,平遥古城注重发展旅游业。
古城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出特色旅游线路等措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为古城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
同时,平遥古城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如推广绿色出行、实施垃圾分类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环境。
最后,平遥古城还注重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推广旅游线路,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这种协同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地区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平遥古城的发展模式是一个以保护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综合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既保护了古城的原始风貌和文化价值,又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双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化影响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极其迅猛,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文化乃至全社会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旅游业的开发、异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对旅游者和目的地,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本文主要以平遥古城的开发为例,针对古城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系统分析了平遥古城的开发对当地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开发措施,阐述了可行的开发战略。
关键词:平遥古城、旅游开发、文化影响、战略思考目录绪论摘要关键词第一章、平遥古城概况第二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评价2.1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现状2.1.1开发现状2.1.2游客量分析2.1.3游客量满意度分析2.2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评价2.2.1平遥古城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保障2.2.2平遥古城政府引导,保护为先,容量保障第三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3.1积极影响3.1.1有利于促进区域间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3.1.2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或许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复兴3.1.3有利于当地文化吸收外部文化的优点而获得发展3.1.4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3.2消极影响3.2.1当地居民心理、行为、社会生活的消极变化3.2.2当地文化被过分商品化、庸俗化3.2.3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周3.2.4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3.3正确认识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社会影响第四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几点战略思考4.1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4.2树立文化品牌意识,系统开发4.3“以人为本”战略结语参考文献绪论现代旅游业的开发对目的地的文化乃至全世界的文化都有其重要影响。
只有全面、客观的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的认识到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发展的作用。
平遥古城地理位置优越,人居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等。
然而随着平遥古城深入开发,当地的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些许问题逐渐显现。
异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对旅游者和古城当地文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第一章、平遥古城概况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我国唯一成功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
迄今为止,它还较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
平遥,又称‘‘古陶’’,始建于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
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过平遥而筑成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2009年,平遥古城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
第二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其评价2.1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现状2.1.1开发现状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开发了平遥古城景点内的21家旅游景点,景区开发初具规模。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古城景区内已拥有镇国寺、双林寺、平遥古城等11处国家级文物单位,4个景点顺利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
双林寺是‘‘东方彩塑艺术宝库’’;‘‘日升昌’’票号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文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无论从建筑格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家缩影,是了解中国古代官场文化的最佳实地场景;县衙1997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古城地处华北地区,对华北地区居民有特殊的吸引力,而华北是与华东、中南齐名的三大旅游客源之一,尽管华北地区的居民出游人均花费低于全国水平,但其主要城市居民,仍有较大的出游可能。
而且其500公里内还聚集了北京、天津、西安、洛阳等热点城市,这些城市每年接待数千万国内外游客,平遥古城可通过一定方式,将这些地方的游客吸引过来,从而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平遥古城风貌独具特色,古城墙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著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
很多居民住农家四合院,传统民居内涵丰富。
古城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主产棉花、粮食,特产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牛肉名声震惊中外,有‘‘平遥牛肉太谷饼’’的歌词,物质文化丰富等等。
还有平遥票号蜚声海外,日升昌,协同庆等。
2.1.2游客量分析据调查,平遥古城的客源呈现出季节性规律,每年4-10月为平遥旅游旺季,旅游人数占全年的70%左右。
以1999年的统计为例,4月的接待人数为7万人,5月突增至13万人,之后虽有波动,但仍维持在8万人左右,11月-次年2月,旅游人数直线下降为4万人。
由此可见,平遥古城并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其与整个国内旅游季节相对应,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开发中要充分发挥它不受季节制约的影响,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平台。
此外,平遥古城接待旅游中,观光旅游者人数最多,占到30%,可见其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和文化内涵之高,吸引了许多学者。
但是,古城在海外旅游市场方面有很大缺陷。
从客源分布看,主要是国内旅游者居多,‘‘八五’’期间国内旅游者占全部97.6%,海外仅占2.4%,2002年,海外旅游者占总数的2.53%,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因此,我们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游客。
2.1.3旅游者满意程度分析从旅游者游览平遥后,最感兴趣的景区评价看,旅游者对古城墙,古城风貌反映最好,其次为票号旧址和古民居,这与平遥古城旅游产品市场开发定位相一致。
多数旅游者对古城印象较满意。
然而古城虽历史价值很大,文化内涵很深,但让游客不满意的地方还是很多。
如:景区内的基础设施不完备,不仅影响了古城的风貌,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整个古城内几乎没有绿化设施,缺乏生机。
服务设施也很落后,到目前为止,平遥只有两家星级宾馆。
因此,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服务设施,以更好地吸引游客。
2.2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评价平遥古城景区开发初具规模,文化内涵深厚,区位条件优越,物质文化丰富,使得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许多学者也来研究其文化价值。
另外,在古城管理制度的创新及措施的推动下,古城旅游开发更加成功。
2.2.1平遥古城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古城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平遥古城按照政府引导,行业监管,企业主营的发展模式,把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旅游开发的实施主体,进行旅游运行机制改革。
该公司秉承‘‘服务至上,以人为本’’之精神,在招商引资、宣传促销、文物保护和房地产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从而带动了平遥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古城的知名度。
古城针对以往分散性门票所造成的旅游市场混乱,在省市物价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9月15日正式退出一卡通门票。
即游客持此卡可游览古城内所有景点,某些景点半价或其它优惠,而且还包括游客的餐饮、住宿,这样既节省了游客买门票的时间、旅游花费等,同时也是旅游地的管理更加规范、系统。
2.2.2平遥古城政府引导,保护为先,提供了容量保障平遥县政府为了保护古城,减轻人口容量对平遥古城文物的保护,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形成巨大的威胁和压力,政府决定对城内的居民进行外迁,实行‘‘新旧分离’’的保护模式。
《山西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规定:平遥古城保护应遵循“永久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实施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并按“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进行维修和修复,使平遥古城的保护规划和建设纳入了法制轨道。
第三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3.1平遥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积极影响一座小县城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的注目,全赖她浓厚的民族历史特色、保存之完整,同其它古城一样经历了现代的洗礼后,她默默地凭借着自己的深厚、沉重,完整的民族特色,呈现在世人面前。
平遥古城是一座宝贵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在山西旅游资源甚至全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政策环境,使其走向更加广阔的旅游市场。
3.1.1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文化的相互交流旅游在客观上起着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度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作用,通过人群的直接交往,不同文化主体间沟通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
一方面,旅游者到平遥古城旅游,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和了解当地文化,他们在古城旅游中,亲身经历了古城的一些文化洗礼,所以其宣传的可信度大,旅游者把他们在古城的体会通过亲友传递到更大范围,另一方面,旅游者到古城旅游,又把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带给了当地居民。
因此,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3.1.2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或区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随着平遥古城开发和发展的需求,一些原先被人们遗忘的传统民俗和文化体育活动用得到了重新开发和恢复:国际摄影展的开发,平遥国际摄影节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 2001 年首次创办,其完全是以国际规范进行操作,与国际接轨并同时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各异的摄影活动交相辉映,在海内外均产生了预料之外的轰动效应。
任何的艺术作品都有其地域特征,每个不同区域的文化必然会产生出其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而这些都通过百花齐放的摄影作品所体现出来,并得到了升华;祭星、填仓日、祭灶君等民俗节日又得到重视和发掘;老特产、风味小吃的发展;古老的建筑群得到了维护和管理,又是那么的气势恢宏等。
所有这些几乎被遗忘的文化遗产都获得了重生。
他们不仅使旅游者体验和了解了不同的文化,而且使本地的旅游业更具特色和魅力,使当地居民更加自豪。
3.1.3有利于当地文化吸收外部文化的优点而获得发展平遥古城通过发展旅游,不仅可以了解别人,了解异国文化,又可以宣传自己,树立自己的真正形象。
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吸收异国文化的优点,取长补短,可以使古城文化更加丰富,逐渐趋向现代化,国际化。
3.1.4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区的基础公共设施更加全面,生活服务设施更加方便,而这一切虽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但在客观上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3.2平遥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消极影响虽然平遥古城景区的旅游开发与发展已受到重视,但是不面其开发还是会给当地文化带来消极影响。
3.2.1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行为、社会生活的消极变化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者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旅游者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带到当地,使得当地传统文化遭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也逐渐消失。
平遥古城随着旅游景点的深层次开发,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他们有时看外来旅游者那么地挥金如土,就容易出现宰客、拉客等现象,再加上外来打工族涌进平遥,一些商贩在古城经商,造成了部分环境与古城环境不协调,不利于古城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