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仁之方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律,它所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方式,对于我国现代道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忠恕之道现代社会道德教育
“忠恕”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孔子仁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丰富的内容。“忠恕之道”作为一种道德原则、道德实践方法,在创造良好社会气氛、协调各阶层关系等方面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恕之道”仍是建构共同价值规范的基础,它对充实个体道德精神、提高社会成员道德责任感及对现代道德教育均有积极意义。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论语》记载,孔子对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为了正确理解孔子的“忠恕”思想,有必要对作为儒家道德学说重要命题之一的”忠恕之道”的内涵进行考究。
1.“忠”的本体意义
《说文解字》认为“忠,敬也。从心中声”[1];“忠”是形声字,心是形旁,中是声旁。有学者认为“忠是会意字,从中,从心,心在中为忠”[2]。“忠”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8次,分布在15篇中。“对孔子思想里的‘忠’不能就其只言断语,作片面理解和阐释,而要全面加以领会,分析其实质。”[3] 孔子所说的“忠”首先指的是“忠人”。例如《论语》中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要使“人忠”必须从自己做起。其次是“忠事”。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论语·公冶长》)孔子赞令尹子“忠于职守”。忠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忠君”。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主对臣下以礼,实行礼仪道德,那么臣子对君主自然就“忠”了。
“忠”的本意是对人尽心竭力、诚心诚意、尽心尽力。例如,对待朋友要“忠告而善导之”(《论语·颜渊》),待人接物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自己的言行应当“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做人要“必有忠信
如丘”(《论语·公冶长》)。孔子教学生的宗旨是“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尽心竭力作为忠的基本意思,体现了道德责任感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忠乎?”(《论语·学而》)可见,孔子认为的“忠”是在与人为善基础上主动为谋,对人对己诚心诚意。“不仅包含感情上的爱,更重要的是‘忠’无形中在道上给予对方以鼓励,由此形成互相激励、共同善进的人际关系。”[4] 把心放在正中,把心的位置摆正,无论对待什么,则是忠。
2.“恕”的本体意义
“恕”字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两次,其中一次与“忠”连用,即“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另一次出现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恕”有两方面的含义,从正、反两方面来说分别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由“如”“心”二字构成。《说文解字》解释:“恕,仁也。从心,如声。”如同自己之心,用自己之心去体会他人之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恕”。“恕”要求人有宽厚、容人之心,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恕”包含着从精神、物质两方面去感化他人。
3.“忠恕之道”的语意理解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宋代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5] 所谓尽己,就是人的社会伦理意识符合“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6] 推己及人,就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还要以己之情,及于别人之心,从而体别人之情。孔子所提倡的“忠恕之道”是同他的仁学学说紧密相联的。“仁”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而“忠恕之道”又是他学说中“一以贯之”的东西,不难看出两者都是讲人应该视人如己,施爱于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忠恕之道”是达到仁、实施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冯友兰先生也认为“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
[7]冯友兰还认为忠、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也有学者将二者进行比较,将“忠”称为“金律”而将“恕”称为“银律”。[9]概言之,“忠”是“恕”的前提,亦即朱熹所说的:“分言忠恕,有忠而后恕。独言恕,则忠在其中。若不能恕,则无忠可知。恕是忠之发出。若无忠便自作恕不出。”[10]
对于“忠恕之道”,儒家又把它叫作“絜矩之道”,这里“絜矩之道”不仅是一种实现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还包含着主体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的思想。《大学》论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这句话的意思为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也以同样的心情让别人得到,既要从自己想到他人,又要从他人来检讨自己。由此可见“絜矩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
二、“忠恕之道”的现代伦理要求
在儒家那里,忠和诚总是相伴相随的,诚是天化育万物的意志和精神,人“思诚”或“诚之”是人与天沟通的桥梁,是人的根本之道,人以此道行就是忠。诚如蔡元培所言:“子思之所谓诚,即孔子之所谓仁。惟欲并仁之作用而著之,故名之以仁,而孔子所谓忠,乃实现仁之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忠就是诚,诚也就是忠。此外,在《论语》中,忠与信又是经常连用的,例如“主忠信”“言忠信”“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等,说明忠与信本身就具有某种同质性。因此,从忠这一概念中,我们可以演绎出诚与信这两个概念。今天的诚信在儒家那里,诚主要是一种虔诚、恭敬、诚实的精神与态度,用于对己就是不自欺,用于对人就是不欺人。信与诚近义,也指诚实、不欺诈、守信用。
以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社会,必然催生出不同于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时代的诸多的道德伦理观念,例如商品公平交换观念、优胜劣汰的竞争观念、重视功利的实用主义观念等。在这些观念背后,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系统,这种价值系统将在人类社会中引起对抗与纷争。现代的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虚假信息、侵权盗版、以公谋私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面对眼前的诚信缺失、利己伤他的现象,人们呼吁加强法律监管、完善制度体系无疑是有道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强大的法律监控和制度约束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人们的良心自责与自律,没有内在之诚,任何外在的约束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儒家的忠恕之道完全可能穿越历史的沉雾,为转换“个体本位”的价值系统与“集体本位”的价值系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忠恕之道作为行仁之方,以仁为基。仁的实质就是爱人,如何爱人?儒家向我们指明了一条最贴近的道路,这就是践行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爱人如己”所体现的不仅是一种道德人格平等的精神,而且是一种博大无私的仁爱精神,即博爱。忠恕之道所昭显的是人类内在的理性和良知,并把这种理性和良知转化为基本的道德原则,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指出,“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原理诉诸人心,因为他使自己对于幸福的追求服从良心的指示”。[11] 无独有偶,西方的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和佛教都不约而同地有类似的言论。如《圣经》上说“你厌恶的事,不可对别人做”,这与儒家的“忠恕之道”表达极其相似,在西方被称为“道德黄金律”,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法则。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民族社会,仁爱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是这种精神是永恒不朽的。它穿透历史的时空,超越一切民族宗教和文化的界限,把人类这一无比优越的道德精神永续传承下去。
三、“忠恕之道”的现代教育与伦理价值
经过了2000多年历史发展的“忠恕之道”思想,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在现代道德生活中仍有广泛的价值。
1.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使人们由“自我中心”的低境界进入到“超我”的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