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中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中考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绣B.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C.铁和金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D.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氢气做燃料B.石墨制铅笔芯C.干冰做制冷剂D.铜丝做导线3.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X>Y>Z B.Z>Y>X C.X>Z>Y D.Y>X>Z4.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A B.B C.C D.D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6.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措施不当的是A.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B.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C.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D.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7.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调味用的食醋B.取暖用的煤炭C.温度计中的水银D.炒菜用的铁锅8.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储量有限,但可再生B.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能参加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C.海洋是最大的储水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D.温室效应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对我们也有有利的一面9.下列化学处理措施与解释不正确的是A.硫酸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的颜色不同—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同B.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是含碳量不同C.鉴别:黄铜和黄金一用火烧D.50g酒精加入50g水中形成100g的溶液—遵循质量守恒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B.不锈钢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C.在空气中铝比铁更易被腐蚀D.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防止钢铁制品锈蚀11.探究Zn、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可行的是A.Zn、Ag、FeSO4溶液B.ZnSO4溶液、FeSO4溶液、AgC.Fe、Ag、ZnSO4溶液D.FeSO4溶液、AgNO3溶液、Zn12.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C.将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D.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制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氢气做高能清洁燃料D.金刚石做钻头1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单质锌和单质银的混合物ag 加入到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

酸和碱中考题练习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6•闵行区一模)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3。
1 B.玉米粥:7.5 C.牛奶:6.5 D.番茄汁:4。
2【解答】解:苹果汁、牛奶、番茄汁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B.2.(2015•赤峰)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A.浓氨水B.浓盐酸C.浓硫酸D.浓食盐水【解答】解: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C、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观察不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D、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故选A3.(2015•衡阳)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埋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解答】解: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正确;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错误;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虽然没有金属阳离子,但是属于盐,该错误;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显电性,故错误.故选:A.4.(2015•漳州)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氯化钠溶液B.稀醋酸C.蒸馏水D.氢氧化钠溶液【解答】解:在四种物质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遇酚酞使酚酞变红,氯化钠溶液、水中性,稀醋酸酸性均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选D.5.(2015•桂林)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二氧化碳 B.食盐水C.烧碱 D.熟石灰【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A正确;B、氯化钠溶液(食盐水)呈中性,石蕊不变色,故B错误;C、氢氧化钠(烧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C错误;B、氢氧化钙(熟石灰)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D错误;故选A6.(2015•广西)如图,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B.红色、蓝色、黄色、紫色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解答】解:①酚酞试液遇稀盐酸性溶液不变色;②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③紫色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④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答案:A7.(2015•德州)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 D.②④⑤【解答】解:①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变小,错误;②铁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气体,瓶内压强变大,正确;③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④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⑤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压强变大,正确.故选B.8.(2015•张家界)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推理错误;B、pH小于5.6的为酸雨,故推理错误;C、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推理错误;D、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推理正确.故选:D.9.(2015•广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解答】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故D正确.故选D.10.(2015•聊城)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
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下列日常饮品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可口可乐C.雪碧D.矿泉水答案:A解析: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属于混合物。
在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放多久都不会有溶质析出,酸奶属于乳浊液,时间略久就会有浑浊物出现。
可口可乐、雪碧、矿泉水都属于均一、稳定的溶液。
故选A。
2、下面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高温煅烧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镁和锌至过量C.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坐标图,经常涉及的是催化剂、金属与酸,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应熟练掌握分析能力。
A、高温煅烧大理石主要涉及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开始固体就开始减少到不变。
故A正确;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镁和锌至过量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在同等情况下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锌。
故B正确;C、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最终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故C错误;D、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故D正确。
故选C。
3、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碳酸钠 NaCO3B.氯化氢 ClHC.氧化铁 FeOD.三氧化硫 SO3答案:D解析:A、碳酸钠中碳酸根是-2价,钠离子是+1价,所以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故A错误;B、由氢元素和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学式,一般氢元素写在左边,其他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
故氯化氢的化学式为HCl。
故B错误;C、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铁元素为+3价,所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故C错误;D、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为-2价。
所以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SO3。
故D正确。
故选D。
4、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转场B.燃料加注C.点火发射D.自动对接答案:C解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来解答此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Fe-56 Cu-64 Zn-65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19年3月,姜堰区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A .尽量低碳出行B .露天焚烧垃圾C .使用清洁能源D .积极植树造林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工业制氧气B .盐酸挥发C .石油分馏D .粮食酿醋 3.下图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A B C D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铁粉用作食品吸氧剂C .氧气用于医疗供氧D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移走蒸发皿B .溶解固体C .加入大理石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酒精B .不锈钢C .矿泉水D .加碘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铜绿加热后颜色变红,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了酸雨的形成C .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去碗筷上的油污D .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液柱上升A .两个亚铁离子:2Fe 3+B .氧分子:OC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O 2D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9A .2O 3FeCl 2B .Na 2CO 3 NaCl NaNO 3C . C CO CO 2D . H 2O 2 O 2 SO 310.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第11~15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得1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Cl—35.5K—39F—19P—31C—12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CO (NH2 ) 2B .KNO3C .K2SO4D .Ca (H2 PO4 ) 23 .某学生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取用NaOH 固体B .称量NaOH 固体C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D .溶解NaOH 固体4 .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C .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D .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 .镁条在空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 .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6 .测得某些食品的近似p H 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柠檬苹果西红柿牛奶玉米粥2.33.14.2 6.5 7.6九年级A .牛奶和玉米粥均属碱性食品B .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C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D .柠檬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7 .下列有关醋酸(CH3COO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 .醋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醋酸属于氧化物D .醋酸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 :2 :18. X、Y、Z 三种常见金属及其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①X+H2SO4=XSO4+H2↑ ②Y+H2SO4不发生反应③Y+2ZNO3=Y (NO3)2+2Z.A.Y>X>Z B.X>Z>Y C.X>Y>Z D.Z>X>Y9.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B.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C.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8 :310.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 )选项物质 (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A Mg (NO3 ) 2 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B NaCl 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BaCl2 溶液,过滤C CO2 (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D N2 (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 .AB .BC .CD .D二、填空与简答题(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20 分)11. (4 分) 用化学符号填写:(1) 2 个铵根离子________ (2) 常见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_______,(3) 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____________(4) 可以抗癌防癌的化学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12. (6 分) 生活中的化学:(1)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请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某位同学胃酸过多而感到不舒服时,可服用胃舒平 (主要成分氢氧化铝) 治疗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共 2 页(3) 甘肃地区水质硬度较大,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部分地区还有缺水现象,请提出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13. (4 分) 根据右图回答以下问题(1) 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______,(2) 将 t1 ℃的 ABC 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时,它们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3) 要从 B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 B 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_________ (13 题图)(4) t2℃时,将 20 克 A 物质溶于 50 克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14. (6 分)) 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 为红色固体,C 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2)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②.(3)C 与 B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三、实验与探究题 (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22 分)15. (13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 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________ (填字母) 进行组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H 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丙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16.(9 分)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计算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综合计算题(一)1.(18某某)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6t尿酸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答案】(1)46.7%t。
【解析】(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2)设理论上需要氮气的质量为x。
CO2+2NH3CO(NH2)2+H2O3460x6tx tt。
2.(18某某)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
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答案】(1).506g(2).20【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设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2CO2+3H2O C2H5OH +3O28846968gxx=506g(2)968g÷48.4g=20答:(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506g;(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20棵树吸收的CO2。
3.(18某某)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_____克.(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答案】(1)50(2)3.8%【解析】(1)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质在稀释前后质量不变。
100g×5%=(100g-x)×10%x=50g;(2)根据图像可知,当a为80g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将金属镁和另一种金属X的混合物共a g,加入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B.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D.若滤渣的质量为a g,则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可能是Mg>X>Fe>Cu【答案】C【解析】A、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Mg>Fe>Cu,金属镁先置换出铜,再置换出铁。
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正确;B、若金属镁的量不足,没有将Fe(NO3)中的铁置换完,则滤液中溶质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滤渣有铜和铁,由于金属X的活动性不确定,可能位于铁之后,故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正确;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此金属为铜,若镁没有将硝酸铜中的铜置换完,则滤液中含有三种溶质,错误;D、镁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置换出铜、铁,滤渣质量增加。
由于加入混合物的质量为ag,且滤渣的质量为a g,那么X必须置换出铜或铜、铁,且相对原子质量比铜、铁要大(如锌),正确。
故选C。
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Na2CO3、NH4NO3、Ca(OH)2B.Fe2(SO4)3、Na2SO4、Mg(NO3)2C.AlCl3、Ba(NO3)2、CaCl2D.Na2CO3、AgNO3、BaCl2【答案】C【解析】A、Ca(OH)2和Na2CO3能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不能大量共存;NH4NO3、Ca(OH)2会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2(SO4)3溶于水呈黄色;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D、AgNO3、BaCl2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Na2CO3、BaCl2能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不共存。
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在稀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正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经过过滤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则混合溶液中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多少?2.铜生锈后所得物质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充分加热30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
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5:6,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g。
3.铁制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Ⅰ、铁的冶炼,竖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图1中CH4的作用除了提供能量还有_____________。
(2)写出“还原反应室”中炼铁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CH4与高温尾气中的CO2或H2O都能反应生成CO和H2,则16gCH4在催化反应室中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得到H2的质量(m)范围是:4≤m≤___________。
(4)利用Fe-C混合物(铁屑和活性炭)处理舍有Cu(NO3)2,Pb(NO3)2和Zn(NO3)2的化工废水。
在同条件下,含铁量不同的Fe-C混合物对不同离子的去除率,结果如图2所示。
①含Fe量为100%时,水中的Cu2+、Pb2+能被除去、而Zn2+不能被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含Fe量为0%时,也能除去水中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
Ⅱ、铁的应用和防护(5)某麦片中含微量Fe粉,食用后Fe粉与胃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冬季取暖人们常用到暖宝宝,其热量来源于铁的缓慢氧化。
已知暖宝宝的主要成分为Fe粉、C粉和少量NaCl,暖宝宝反应的主要原理是铁粉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NaCl的作用是__________。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纯碱答案:C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物质总质量C. 原子种类D. 化合物种类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化学变化的特征?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答案:D4.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什么顺序排列?A. 原子序数B. 元素名称C. 原子质量D. 元素符号答案:A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碳酸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B6.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锌B. 铁C. 铜D. 镁答案:C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克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A. 8克B. 16克C. 32克D. 64克答案:B8.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C9. 根据化学方程式CaO + H2O → Ca(OH)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比是多少?A. 1:1B. 74:18C. 56:9D. 28:9答案:B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HC 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多少?A. 1:1B. 44:73C. 73:44D. 100:44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______。
答案:电子数12.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答案:1:2:113. 根据化学方程式2KMnO4 → K2MnO4 + MnO2 + O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是______。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

初三化学初中化学人教版试题1.下图能表示人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曲线是()A.B.C.D.【答案】C【解析】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故pH小于7,排除B、D,喝水时酸性减弱,pH变大,但不能达到中性或碱性,故选C.2.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因为天然水中含有的硒等元素很难从食物中摄取,而在制取纯净水时,硒等元素也被除去.硒是人体必需的()A.蛋白质B.微量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D.维生素【答案】B【解析】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铜、锌、氟、碘、硒等.3.糖类(碳水化合物)是人类从食物中摄取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A.油脂B.葡萄糖C.蔗糖D.淀粉【答案】D【解析】葡萄糖、蔗糖、淀粉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且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都属于糖类.4.(2013四川成都)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化肥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A.运输时注意密封B.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曝晒C.与草木灰混合施用D.施用后立即盖上【答案】C【解析】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呈碱性,而碳酸氢铵遇到碱性物质时会放出氨气,故碳酸氢铵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5.(2013四川达州)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NaNO3溶液【答案】B【解析】要鉴别出不同的物质必须有明显的现象,产生气体或生成沉淀.K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与CaCl2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与KOH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可以将三者鉴别出来.6.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①硫酸溶液:________;②澄清石灰水:________;③碘酒:________;④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________;⑤硝酸钾溶液:________.【答案】①H2SO4②Ca(OH)2③碘④ZnCl2⑤KNO3【解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判断溶质的一般原则是: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较少的是溶质7.(2014广东佛山)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5mLB.2mLC.3mLD.4mL【答案】B【解析】配制20%的溶液质量为0.5g÷20%=2.5g,则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2.5g-0.5g=2g,由于水的密度是1g/mL,所以需水的体积是2mL.8.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中A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如图中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答案】A【解析】结合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放入冰水中,甲中会析出固体,乙中固体会溶解,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碘酒中的溶质是酒精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相同温度,溶质相同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答案】D【解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纯净物不是溶液,A不正确;碘酒中的溶质是碘,酒精是溶剂,B不正确;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不是乳化现象,C不正确;相同温度,溶质相同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D正确.10.(2013广西南宁)目前,南宁市正在进行地铁建设,修建地铁广泛使用金属材料,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A.锰钢B.生铁C.硬铝D.合成材料【答案】D【解析】锰钢、生铁是铁的合金,硬铝是铝的合金,合成材料不是合金.11.(2012日照)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答案】B【解析】稀盐酸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酚酞溶液在酸性、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的,故B错误.12.(2013日照)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0g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答案】C【解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3g=47g,则水的体积为47mL,因此,应该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13.(2011无锡)下列属于我国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A.B.C.D【答案】B【解析】A是金属回收标志;B是塑料回收标志;C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D是禁止吸烟的标志.14.(2011眉山)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厨房里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的功能.(3)厨房中如果有少量的天然气泄漏,能否用水吸收?________(填“能”或“不能”).【答案】(1)C (2)乳化(3)不能【解析】(1)棉布围裙是由棉花纺织而成的,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塑料和橡胶不属于天然纤维.(2)各种洗涤剂都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难溶于水,故天然气泄漏不能用水吸收.15.(2012日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一定要在滤液蒸干时再停止加热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配制5%的硝酸钾溶液的一般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溶解和装瓶贴标签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粗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答案】A【解析】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为防止晶体溅出,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就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烘干晶体.16.胃酸能帮助消化,但过多的胃酸会危害健康.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A.NaClB.Al(OH)3C.CaOD.NaOH【答案】B【解析】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用于治疗胃酸的物质必须能与酸发生反应,且没有腐蚀性.A不能与盐酸反应,C、D都能与盐酸反应,但都有腐蚀性,故A、C、D均不选.B可与盐酸反应且无腐蚀性,可选.17.(滨州)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3)若下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的示数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__.【答案】(1)7.5g (2)AB 量筒加速溶解(3)2.5g【解析】(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50%=2.5g;(2)称量氯化钠时,要“左物右码”,故图中A操作错误;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操作B因采用仰视读数,故错误;(3)“左码右物”称量时,物质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游码的示数,则实际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5g-2.5g=2.5g.18.(2012潍坊)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3NO2+H2O=2HNO3+NOB.2KMnO2K2MnO4+MnO2+O2↑C.C+H2O CO+H2D.CO+CuO Cu+CO2【答案】C【解析】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A项无单质,B项反应物只有一种.D项的反应物无单质,故A、B、D都不是置换反应;C项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19.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将10gCuO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中加入m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烘干得到干燥固体物质mg。
(1)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2)当m≥_____时,才能满足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
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草木灰于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溶液,当滴入40g稀盐酸时,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烧杯中的残余混合物质量为K CO+2HC1=2KC1+H O+CO (假设137.8g。
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
请计算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一包碳酸钠样品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样品,准确称取样品10g放于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和放出的CO2的质量关系图。
(1)10g样品可以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2)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加入稀盐酸到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这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现取瓶中17.3g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试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g。
(2)所加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我县石灰石资源丰富,某石灰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向盛有3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石灰石样品/g2525105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316.2332.4m347.4(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写最简比)(2)表中m=_____;(3)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A.77.5%B.63.3%C.46.7%D.2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发生的反应是:CaCO3+2HCl=CaCl2+H2O+CO2↑,Mg (OH)2+2HCl=MgCl2+2H2O
111.4g溶液,将溶液蒸干得到20.6g,水的质量是:111.4g - 20.6g=90.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90.8g水来自三部分:1、盐酸中的:100g-100g×14.6%=85.4g;2、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水:利用氢元素守恒:2HCl H2O,即每73份质量的盐酸得到18份质量的水,盐酸:100g×14.6%=14.6g,水的质量:3.6g;3、氢氧化镁中的氢元素产生的水:90.8g-85.4g-3.6g=1.8g,利用氢元素守恒:Mg (OH)2 H2O,即每58份质量的氢氧化镁得到18份质量的水,则氢氧化镁的质量是5.8g;根据反应:Mg (OH)2+2HCl=MgCl2+2H2O,计算氯化镁的质量,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则:
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情况,分别是:碳酸钙;碳酸钙、氯化钡;碳酸钙、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钡;碳酸钙、氯化钡、硝酸钡,正确;
④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分别是: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正确。
故选:D。
6.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小菁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其成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纸张燃烧。
2.(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
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河水。
4.(2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天然气。
5.(2分)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玉米。
6.(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
7.(2分)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氯化钾。
8.(2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体缺少必须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二、选择题11.若有化学反应4A+B₂=2A₂B,且A与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则12gB₂完全消耗时生产A₂B的质量为:18g。
B.打开汽水瓶盖时,气体溶解度变大,导致汽水喷出。
C.燃烧煤炉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放一壶水在煤炉上能够预防中毒。
D.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12.(2分)正确的鉴别方法是:A选项滴加石蕊溶液,B选项加入足量的水,C选项用燃着的木条区分,D选项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答案为A。
13.(2分)正确的除杂方法是:C选项碳酸钙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为C。
14.(2分)选项B不正确,因为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1%。
其他选项均正确。
15.(2分)示意图与叙述正确的是B选项,即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中。
16.(6分)①活性炭②氧气③生石灰④硝酸钾⑤石油⑥盐酸。
答案为:(1)②(2)⑥(3)①(4)④(5)③(6)⑤。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化学与环境(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化学与环境(一)1.(18某某)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施用大量农药,可以产生环境污染;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防治水体污染;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故选B。
2.(18某某)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答案】B【解析】A、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污染大气,错误;B、废弃的塑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回收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C、任意排放污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错误;D、废弃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如果随便丢弃,对水源会产生极大的污染,错误。
故选B。
3.(18某某)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D.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然料【答案】D【解析】将废旧电池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适量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不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然料,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故选D。
4.(18某某)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积极参加植树活动B.淘米水用用来浇花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减少使用塑料袋【答案】C【解析】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可以保护环境;淘米水用用来浇花,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故选C。
5.(18黔东南)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 B.铁水铸锅 C.纸张燃烧 D.海水晒盐2.(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河水 B.氯酸钾C.三氧化硫 D.五氧化二磷4.(2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酒精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5.(2分)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蔬菜 B.鸡蛋 C.玉米 D.豆油6.(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 .7.(2分)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磷矿粉B.硝酸铵C.硫酸钾D.氯化钾8.(2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香色,物理性质却又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10.(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C.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D.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的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少必须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B.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此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大了C.一氧化碳有毒,燃着的煤炉会产生一氧化碳,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人中毒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13.(2分)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B.硝酸铜溶液(硝酸银):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C.碳酸钙固体(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14.(2分)氨基钠(NaNH2)是生产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3),再加热至一定温度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NH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9%C.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4NH 34NaNH2+H2↑15.(2分)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B .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16.(6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氧气②活性炭③生石灰④盐酸⑤硝酸钾⑥石油,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能吸附有异味物质的是;(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5)可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6)属于化石燃料是.17.(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②表示的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相同.18.(8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填仪器名称).(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 (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一段时间后,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②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③将t2℃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20分)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2)镁和稀硫酸反应;(3)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20.(6分)在下列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属于单质,A为黑色固体,C属于盐.①甲+乙 B ②甲+丙 A③A+D→C+B ④C+E→Cu(OH)2↓+NaCl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式表示:乙;B.(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1.(8分)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A.金属硬币B.铝制导线C.铜制火锅(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填字母).A.在干燥的空气中B.在潮湿的空气中C.浸没在植物油中(4)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4)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2.(7分)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b.(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填字母).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23.(5分)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填化学式)(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填字母).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②称量和量取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填序号)(4)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①把1.0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mL溶液a;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④取0.4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3.则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8分)石灰石和铁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做摩擦剂.生产轻质碳酸钙的主要过程:①煅烧石灰石制得氧化钙;②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③石灰乳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钙.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3)取6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g.(4)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到的催化剂是铁触媒,其主要的成分是FeO和Fe2O3,当FeO和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1:2时,该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效果最好,此时FeO和Fe2O3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比).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25.(4分)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1)CO(NH2)2中共含有(写数字)种元素;(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若CO(N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g (计算结果精确到0.1).26.(6分)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71.7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计算:(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C5.C6.D7.A8.D9.B10.B二、选择题11.D12.AD13.BC14.BD.15.C.三、填空题16.(1)②;(2)①;(3)④;(4)⑤;(5)③;(6)⑥.17.(1)①原子;②分子;(2)A;(3)①7;②最外层电子数;③质子数.18.(1)玻璃棒;(2)煮沸;(3)MnCl2;(4)1:2;(5)①相等;②<;③23.1%.四、简答题19.(1)C+O 2CO2;(2)Mg+H2SO4=MgSO4+H2↑;(3)Na2CO3+Ca(OH)2=CaCO3↓+2NaOH.20.(1)H2,H2O;(2)2Cu+O 22CuO;(3)CuCl2+2NaOH=Cu(OH)2↓+2NaCl.21.(1)C;(2)Fe+CuSO4=FeSO4+Cu;(3)B;(4)Al2O3+3H2SO4=Al2(SO4)3+3H2O;(5)FeSO4,Cu.五、实验题22.(1)酒精灯,集气瓶;(2)AC或AD,2KMnO 4K2MnO4+MnO2+O2↑;(3)BD,干冰.23.(1)NaCl;(2)C;(3)③②①④;(4)0.1%.24.(1)3CO+Fe2O 32Fe+3CO2;(2)CO2+Ca(OH)2═CaCO3↓+H2O;(3)12.5;(4)9:20.六、计算题25.(1)4;(2)60;(3)6.4.26.(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94.7%;(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6%.。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人教版化学中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水(H2O)C、乙醇(C2H5OH)D、苯(C6H6)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B、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C、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一定越快D、催化剂的加入一定能够提高反应速率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铁(Fe)B、铜(Cu)C、铝(Al)D、氢(H)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消耗量越大。
B、反应速率越快,生成物生成量越小。
C、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量成正比。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溶剂。
B、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水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沸点为100℃。
D、水可以参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A、碳、碳-12、碳-13B、氢、氘、氚C、氧、臭氧D、铁、铁锈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热越大。
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C、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
D、催化剂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热。
8、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氢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甲烷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蔗糖B、酒精C、硫酸D、葡萄糖 1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₂O₂ → 2H₂O + O₂B、CaCO₃ → CaO + CO₂C、NaCl → Na + ClD、C₆H₁₂O₆ + 6O₂ → 6CO₂ + 6H₂O1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氢氯酸(HCl)B. 硫酸(H2SO4)C. 氯化钠(NaCl)D. 碳酸(H2CO3)1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共价键总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B. 离子键总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C. 金属键是由于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D. 氢键是一种介于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的特殊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B、共价键只能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C、非极性键只能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D、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及合金中E、氢键是一种强度介于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的化学键2、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一定可以使反应速率减慢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D、增大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会加快反应速率E、增加体系压力对所有气体反应都有促进作用3、下列有关化学物质及其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B、氧化钙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生成氢氧化钙C、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D、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可以用来处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E、铁在空气中会生锈,生成的是氧化铁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在实验室中,常用金属钠与水反应来制取氢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探究燃烧的条件》中考真题含答案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3)白磷燃烧,说明红磷燃烧后氧气有剩余,即猜想①正确。
(4)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因为当氧气浓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支持燃烧,即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5)在图2中C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DE段,因为此段氧气浓度急剧减少。
(1)图二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2)生石灰的作用是。
(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性。
(4)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填序号)。
A.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
B.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
C.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
【答案】(1)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6.(2022山东烟台中考)(6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图二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3)对比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分离 2CaCl 、KCl 的固体混合物,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A .水、硝酸银、盐酸B .水、碳酸钠、盐酸C .水、碳酸钾、硫酸D .水、碳酸钾、盐酸【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氯化银难溶于水,氯化钾、硝酸钙、盐酸易溶于水,可加水溶解,再进行过滤,分离出氯化银;但氯化钾、硝酸钙、盐酸均能溶于水,不能分离出氯化钾、硝酸钙、盐酸,引入新的杂质,错误;B 、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引入新的杂质,错误;C 、碳酸钾能与硫酸反应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错误;D 、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进行过滤,分离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D 。
2.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0g (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3.8g ,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A .60%B .47.3%C .40%D .33.6%【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50g×23%=11.5g 。
通过钠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原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1.5g÷2323+1+12+163⨯=42g 。
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为43.8g ,则减少的质量为:50g-43.8g=6.2g 。
减少的6.2g 是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社分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则根据差量法有: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Δm 168184462x 6.2g 168x=62 6.2g↑解得x=16.8g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6.2g100%=40%42g⨯。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3.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碳酸钙D. 氢气4.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A.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 剧烈燃烧,发出黄光C. 剧烈燃烧,发出红光D. 剧烈燃烧,发出蓝光5.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通过过氧化氢分解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
2.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3. 铁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
4. 碳酸钠的俗名是_______。
5. 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2. 解释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改变。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根据实验操作规范,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四氧化三铁。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计算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氧气的体积。
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计算在完全反应的情况下,4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A5. D二、填空题1. 水(H2O)2. 两3. Fe4. 苏打5.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三、简答题1.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3)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4)收集氧气;(5)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现象。
化学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试卷及答案

化学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试卷及答案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实验室用15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为10.2克,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2.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
请计算:Ⅰ.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Ⅱ.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3.工业盐酸中通常含少量 FeC13而呈黄色,小亮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 HCl 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80g,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 NaOH 溶液,反应过程中,当加入的 NaOH 溶液质量至以下数值时,对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进行了测定,部分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和图象完成下列问题: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255075100/g所得溶液的质量/g105130155m(2)求该工业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表格中 m 的值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盐酸,取该混合溶液 20g 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BaCl2溶液呈中性)。
求:(1)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计算 20g 混合溶液中 HCl 的质量为多少?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101010101010剩余固体的质量(g)9.35m8.057.4 6.75 6.75的值为.(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步骤,下同)(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
A、Na2SO4、KCl、KNO3、OH-都是无色的;故选项正确。 B、氯化镁与中的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Mg2++2OH-=Mg(OH)2↓;故选 项错误。
C、硫酸铜中的铜离子是蓝色的,且能与氢氧根反应产生蓝色沉淀:Cu2++2OH-
=Cu(OH)2↓;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钾与硝酸银能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KCl+AgNO3=KNO3+AgCl↓;故选项错误。 故选:A。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A、因为 MnO2 是生成物,所以质量是由 0 逐渐增加的; B、试管内固体质量的变化就是 CuO→Cu 的质量变化;
C、滴加滴加 K2CO3 溶液,首先和盐酸反应,然后和 Ca(NO3)2 反应; D、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 HCl→FeCl2 的质量变化。
解:A、因为 MnO2 生成物,所以开始反应时质量为 0,所以图象起点错误,故 A 错误; B、发生的反应为 CuO+CO=Cu+CO2,固体的质量由 CuO→Cu,质量减少,而图象是固体质 量增加,曲线走向错误,故 B 错误;
2.某固体混合物由 Mg 和 MgO 组成,取该混合物与 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 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 82. 2g 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24g,则原混合物中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20% C.25% D.40% 【答案】C 【解析】 【详解】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所得溶液蒸发 82. 2g 水后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镁, 24g 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分析】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固体物质仍是 ag,由于铁粉置换硫酸铜后所得固体 质量增加,可判断有部分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才能出现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因此所加稀 硫酸一部分与氧化铜反应一部分与铁粉反应,计算出与铁粉反应硫酸的质量则需要先求得 反应所耗铁粉的质量,利用金属粉末变化前后质量相等,由生成铜的质量分析计算与硫酸 反应的铁粉质量. 【详解】 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x,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y,生成的硫酸铜为 z,与硫 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n,与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b,生成的铜的质量为 h 由题意:氧化铜全部溶解,则
同.同时当铁和硫酸反应后有剩余时,同样会质量保持不变.根据最后生成铜的质量为 8g,则加入铁粉质量 a≥8g,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A。
CuO+H2SO4 =CuSO4 +H2O
80 98
160
10g x
z
80 = 98 = 160 10g x z
x=12.25g z=20g
根据加入的铁粉与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相同,只有铁粉过量,一部分铁与稀硫酸反应,才 能使铁粉与生成铜质量相同.当铁粉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进行如下计算
Fe+CuSO4 =Cu+FeSO4 56 160 64 n 20g h
=1.8g 16 100% 1.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水 18
中氧元素质量=1.6g。 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g 100% 25% 。故选 1.6g+4.8g
C。 3.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表示 KMnO4 加热制 O2 生成的 MnO2 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B.表示 CO 还原 CuO 的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图 C.表示向 Ca(NO3)2(含少量 HCl)溶液中滴加 K2CO3 溶液,沉淀量与 K2CO3 的加入量的关系图 D.表示向足量的稀 HCl 中加入少量 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C、滴加滴加 K2CO3 溶液,首先要和盐酸反应,K2CO3+2HCl=2KCl+CO2↑+H2O,直到盐酸完全 反应再和 Ca(NO3)2 反应,这段时间没有沉淀生成,起点错误,所以图象 C 错误; D、发生的反应为 Fe+2HCl=FeCl2+H2↑,分析发现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 2HCl→FeCl2 的质量变 化,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质量增加,所以 D 正确。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在 pH=11 时,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Na2SO4、KCl、KNO3 C.CuSO4、NaCl、Ba(NO3)2 【答案】A
B.MgCl2、K2SO4 、NaNO3 D.BaCl2、KCl、AgNO3
【解析】
【分析】
在 pH=11 时,着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有 OH-; 100g 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 向溶液中加入 ag 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 燥固体质量仍然为 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 的取值范围:a≥8 【答案】A 【解析】
24g 24 100% 4.8g ,硫酸根的质量=42g-4.8g-19.2g,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 120
质量=19.2g 96 100% 19.6g ,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19.6g 19.6%=100g ; 98
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82.2g –(100g-19.6g)=1.8g; 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
56 = 160 = 64 n 20g h
n=7g h=8g
由于固体质量增加了 1g,所以和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就是 1g,这样就可以使固体质量前后 不反应变化,即 b=1g.
Fe+H2SO4 =FeSO4 +H2 56 98 1g y 56 = 98 1g y y=1.75g
A.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75g+12.25g 100g
100%=14%
,选项错误;
B.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一定置换出了铜,故滤渣中一定有铜,铁是否过量未知,滤渣中可
能有铁,选项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有红色固体产生,铁和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选项正确;
D. 只有铁粉恰好与硫酸也完全反应时,一部分铁与稀硫酸反应,能使铁粉与生成铜质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