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金锁记》全解
《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导语:通过《金锁记》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出张爱玲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学,又利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佳作,并把五四以来就开始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的《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欢迎大家阅读!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女性书写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
张爱玲对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将西方现代思想及写作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学做到了完美的融合,达到了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
张爱玲的创作能够在传统风韵中凸现现代个性,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渗透出现代气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立足于古典文化基座上的现代派作家。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特征在她的小说《金锁记》中可见一斑。
被傅雷称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金锁记》是备受读者关注的一篇小说。
文章围绕姜公馆二奶奶曹七巧被金钱的贪欲打造的金锁围困的30年展开情节,七巧用自己的青春,用受尽大家庭的欺侮,最终换取了一副沉重的金锁,这金锁压制了她的情爱,泯灭了她的人性。
别人毁掉了她的一生,她又变本加厉地毁掉了儿女长白、长安的一生,最后在所有人的愤恨哀怨中孤单地死去。
作家所描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没落贵族的家庭日常生活,无论是构造故事、运用语言还是设置人物都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极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而其小说的现代性也体现在《金锁记》的主题人物、艺术结构、叙述技巧的各个方面。
张爱玲的小说可以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其哀歌的主旨,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都市背景中,展示人们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就是产生于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反省、批判和仇视,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类命运的'思考。
恰恰,张爱玲就是这样表述了自己对于现代人与现代生活的理解。
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是庸俗、琐屑、无聊的,是一种存在处境,人生的荒诞与荒凉在《金锁记》中被诠释演绎到了极点,不仅描写了一段苦涩的婚姻,也描述了一个女人的疯狂。
金锁记作品赏析张爱玲
人生的舞台,个人逃不脱要扮演其中某个角色。张爱玲却在这个人生舞台上远远眺望着,她不是导演,却如同解说,用笔娓娓动听地为我们介绍过去的一场或正在进行的人生戏剧里的诸位角色,确切地说,抑或是审美。于是有人言:"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一个伟大的寻求者。"她寻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归宿所在,她以否定现在生态下女性的女奴角色的方式,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自然这是我们的解读。
10年之后,七巧的丈夫和婆婆都死了。苦难熬出了头,她分到了家产,搬出姜府自立门户。过去冷淡七巧的姜季泽现在上门来向她倾诉爱情,精明的七巧在心旌摇荡之余发现所谓的爱情是假的,大怒之余把季泽赶出了家门。爱情的幻影消失了,淌着眼泪的七巧奔到窗前:
"玻璃窗的上角隐隐约约反映出弄堂里一个巡警的缩小的影子,晃着膀子踱过去。一辆黄包车静静地在巡警身上辗过。小孩把袍子掖在裤腰里,一路踢着球,奔出玻璃的缘。绿色的邮差骑着自行车,复印在巡警身上,一溜烟掠过。都是些鬼,多年前的鬼,多年后的没投胎的鬼……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金锁记》作品赏析 张爱玲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作者:温静来源:《职业时空》2007年第16期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女性书写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
张爱玲对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将西方现代思想及写作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学做到了完美的融合,达到了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
张爱玲的创作能够在传统风韵中凸现现代个性,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渗透出现代气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立足于古典文化基座上的现代派作家。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特征在她的小说《金锁记》中可见一斑。
被傅雷称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金锁记》是备受读者关注的一篇小说。
文章围绕姜公馆二奶奶曹七巧被金钱的贪欲打造的金锁围困的30年展开情节,七巧用自己的青春,用受尽大家庭的欺侮,最终换取了一副沉重的金锁,这金锁压制了她的情爱,泯灭了她的人性。
别人毁掉了她的一生,她又变本加厉地毁掉了儿女长白、长安的一生,最后在所有人的愤恨哀怨中孤单地死去。
作家所描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没落贵族的家庭日常生活,无论是构造故事、运用语言还是设置人物都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极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而其小说的现代性也体现在《金锁记》的主题人物、艺术结构、叙述技巧的各个方面。
张爱玲的小说可以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其哀歌的主旨,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都市背景中,展示人们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就是产生于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反省、批判和仇视,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类命运的思考。
恰恰,张爱玲就是这样表述了自己对于现代人与现代生活的理解。
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是庸俗、琐屑、无聊的,是一种存在处境,人生的荒诞与荒凉在《金锁记》中被诠释演绎到了极点,不仅描写了一段苦涩的婚姻,也描述了一个女人的疯狂。
张爱玲对人性的“现代”感悟也体现在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描绘出了现代人的多重变态性格和精神困境。
曹七巧就像是一头困兽,一生都在欲望的牢狱中挣扎,在情欲与金钱欲的交织、冲突中,由一个曾经天真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心理扭曲的疯子,由此反映出传统文化的衰落和西方文化对传统文明的巨大冲击。
第十六讲 张爱玲与《金锁记》
虐待狂与性变态
主要表现在对女儿和儿媳的虐待。对家庭里同 性的虐待,这种虐待又和金钱,和性变态联系 在一起。 她对女儿的虐待,完全是出于那种变态的金钱 危机症。她为了守住金钱,给女儿缠脚,破坏 女儿的爱情。 她怕长安不安分,到处乱走,和男人来往,家 里的财产被男人霸占,就给她缠脚,缠了一年 多,把脚缠成了残废脚。宁可让女儿在家里抽 大烟。
然后告诉女儿说: 表哥虽然不是外人,但是,天下的男人都是一 样混帐。都是为了女人的钱。男人永远碰不得。 后来,长安大了,凡是别人给介绍的男人,只 要家境一般,曹七巧就觉得对方是贪图她的家 产。所以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她为了一条床单,可以到学校大闹校长,弄得 满学校都知道。结果长安不好意思上学了。她 还带着两个老妈子到学校索要学费。
姜季泽
•“那姜三爷姜季泽却 一路打着呵欠进来 了,季泽是个结实 小伙子,偏于胖的 一方面,脑后拖一 根三股油松大辫, 生得天圆地方,鲜 红的腮颊,往下坠 着一点,青湿眉毛, 水汪汪的黑眼睛里 永远透着三分不耐 烦……”
长白 芝寿 娟姑娘
长安
小说结尾
七巧过世以后,长安和长白分了家搬出 来住。七巧的女儿是不难解决他自己的 问题的,谣言说她和一个男子在街上一 同走,停在摊子跟前,他为她买了一双 吊袜带。也许她用的是她自己的钱,可 是无论如何是由男子的袋里掏出来 的。……当然这不过是谣言。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 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
女儿长安成了老姑娘,好不容易找到 一个从德国留学回来的童世舫。童世 舫不讲究旧式婚姻的排场,也不在乎 嫁妆问题,但是,曹七巧仍然认为是 看着她家的门第来,看着她的财产来 的,所以百般阻挠,最后她请童世舫 到家来作客。长安本来已经戒烟了, 但是她却故意说长安抽鸦片,把女儿 的婚姻破坏。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张爱玲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
她出生于上海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这使得她的作品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意识。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张爱玲的创作生涯虽然不算长,但她的作品却影响深远。
她的小说多以旧上海为背景,描绘了都市男女的爱情与生活,展现了他们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内心的挣扎。
她的文字细腻而富有感染力,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张爱玲的笔下,无论是繁华的都市风景,还是琐碎的生活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她的作品不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她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和人性的独特视角。
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也能更好地领略她的文学魅力。
2、简述《金锁记》的创作背景及作品概况。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张爱玲独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深刻问题。
创作背景上,张爱玲身处乱世,亲历了家族的兴衰和个人的荣辱,这些经历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情感基础。
张爱玲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家族观念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这些背景因素共同构成了《金锁记》的创作土壤。
作品概况方面,《金锁记》以曹七巧为中心人物,通过她的命运变迁,展现了封建家族制度下的种种弊端。
曹七巧原是一个麻油店的女儿,却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的残疾二少爷,从此被金钱和家族锁链所束缚。
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主题
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主题浅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主题张爱玲,本名张煐,她的父亲张志沂为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张佩纶的儿子,母亲黄逸梵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之女,继母孙用蕃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的女儿,祖母李菊藕是李鸿章长女。
上海沦陷时期,陆续发表《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中、短篇小说,震动上海文坛。
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并且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
后来战乱逼使她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
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
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
此后张爱玲返回上海,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
《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替张爱玲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
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
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
她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
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可是一段时间后,胡兰成背叛了她。
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
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
目前研究界对于张爱玲小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局限于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历程的单阶段,或几个阶段进行归纳,而缺乏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历程的整体研究。
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可以发现有几个主题始终持续于她的整个创作。
本论文按照张爱玲小说主题的分为三大类型,选取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依次进行分析。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三大主题涵盖了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但并非全部,之所以划分为此三类,是因为它们在张爱玲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重要的位置,共同构成了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要资源。
一、对婚姻悲剧的形象描述(一)金钱至上型张爱玲小说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欲望,对金钱的渴望。
张爱玲与金锁记 PPT
• 但是,姜季泽虽然是个寻和问柳、风流倜傥的花花 公子,但是,却兔子不吃窝边草。在家里却还有一 定的道德底线,对她只是停留在一般的调情上,并 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思。他对曹七巧说: “二嫂,我虽年纪小,并不是一味胡来的人。” • 这里曹七巧就有更多的令人同情的地方。她是对姜 季泽欲望,虽然只是一种单纯的性欲,但是毕竟是 对于自己悲剧的命运的反抗。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 悦……这些年了,他跟她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 来还有今天!可不是,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半的年 纪已经过去了。人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当初 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 命中注定要和季泽相爱。她微微抬起脸来,季泽立在她跟 前,两手合在她扇子上,面颊贴在她扇子上。他也老了十 年了,然而人究竟还是那个人呵!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 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 便使她暴怒起来。就算她错怪了他,他为她吃的苦抵得过 她为他吃的苦么?好容易她死了心了,他又来撩拨她。她 恨他。他还在看她。他的眼睛——虽然隔了十年,人还是 那个人呵!就算他是骗她的,迟一点儿发现不好么?即使 明知是骗人的,他太会演戏了,也跟真的差不多罢?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具有饱满而旺盛的欲望,就是 爱欲与金钱欲。身体欲望与物质欲望。张爱玲笔下的 女性,几乎没有缺乏欲望,都有那种要争取到什么的
强烈冲动。曹七巧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人物。身体欲
望与金钱欲望及其矛盾是她性格的深层结构,决定了 她的命运。欲望分几个阶段: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原来是一个麻油店主的女儿,是一个小家碧玉。但 是,家里攀权附贵,把她嫁给了高公馆患骨痨的二少 爷,把她的青春象麻油一样出卖了。
张爱玲小说意象探析——以《金锁记》为例
12张爱玲小说意象探析——以《金锁记》为例王鸣翔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张爱玲擅长在小说中运用丰富繁杂的意象。
本文试以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为例,分析作品中月亮、服饰、团扇等意象。
从而探析这些意象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构建以及对悲凉沉郁的意境的烘托。
关键词:张爱玲;意象;人物“意象”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文论中,意为表意之象。
“象”指事物的外在具体形态,可触摸、可认知。
作者可以通过文字将事物外在的色彩、形状加以表述,展现事物的客观形态。
在创作过程中,若作者有意或无意地注入自己的主观情绪,客观之物即为其主观审美情感所浸染。
由此,客观物象转变为极具主观情态的“意中之象”。
意象与作者的情感经历、瞬间感受、童年记忆、潜意识等都具有一定关联。
因此,意象研究对于探析人物情感与作者创作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张爱玲笔下的意象极具特色。
她将个人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情感融入于客观物象之中,由此构成苍凉而绝美的文学世界。
本文试以《金锁记》为例,探析张爱玲笔下意象的特点及其审美功用。
一、月亮意象与人物的悲剧命运月亮这一意象,颇为张爱玲所青睐。
在《金锁记》中,月亮仿佛一个无处不在的影子,时刻营造出清冷凄凉的氛围。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1]作者在文章一开头,便以旁白者的姿态,将这忧郁清冷的画卷铺于读者面前。
她将红黄的月晕比作信笺上的一滴泪珠,预示着她笔下的世界纵有万般欢愉,终究逃不过凄凉的结局。
张爱玲与月亮的结缘,源于她童年时期的曲折经历。
在《私语》中,张爱玲称自己的家“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粉墙,片面的,癫狂的。
”[2]童年时期的张爱玲在与继母争执之后,父亲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她,并将她关了起来。
这件事情之后,她心中仅存的父女情分彻底崩塌。
这蕴含着杀机的蓝色月光,就此成为张爱玲毕生无法越过的坎。
月亮,在她眼中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象,而是一个借以抒发主观情感的符号,是悲剧、危机的代名词。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一、本文概述《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心理描绘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金锁记》的主题、人物塑造、叙事技巧以及文学价值,旨在揭示张爱玲如何通过这部作品对封建社会的性别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本文将概述《金锁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分析作品所呈现出的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接着,本文将从主题入手,探讨作品所揭示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以及女性如何在这种压迫下挣扎、反抗和寻求自我救赎。
本文将对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主人公曹七巧的形象塑造。
通过对其性格、行为和命运的剖析,揭示出张爱玲如何通过对曹七巧的塑造,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与抗争。
本文还将关注《金锁记》的叙事技巧,分析张爱玲如何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如内心独白、时空跳跃等,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
本文也将探讨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张爱玲如何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悲剧氛围的文学世界。
本文将总结《金锁记》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评价张爱玲在这部作品中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通过对《金锁记》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张爱玲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也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以及女性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
二、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背景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魅力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爱玲的生平经历与她的创作背景紧密相连。
她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便深受封建文化的熏陶。
然而,随着家庭的衰败和社会的变迁,她亲身经历了家族的没落和人生的无常,这些经历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情感基础。
在张爱玲的成长过程中,她接受了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另一方面,她又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学风格。
张爱玲 《金锁记》
1929年(9岁)入小学,改名“张爱玲”。 1931年秋,母亲将11岁的张爱玲送入上海圣玛利 亚女子中学后,再次出洋。 张爱玲也愿意住在学校,很少回家。家庭的不幸 使得有家不能归的张爱玲把几乎所有的情感都投入 到学习和写作中,曾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写过小说 《摩登红楼梦》,并时有习作(包括中文和英文) 刊载于学校的校刊《凤藻》和校外的《国光》等报 刊杂志。 1937年夏天张爱玲毕业,母亲再次回国,向父 亲提出让张爱玲留学英国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母 借此与张爱玲发生冲突,父亲歇斯底里地将张爱玲 禁闭在家中。张爱玲病在床上,多日无人照应,几 乎丧命。
曹七巧悲剧原因探讨
1、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强大压抑。 女权主义批评家威海姆.瑞奇曾指出:“性别支 配是当今文化中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它提供了最 基本的权力概念。” 曹七巧其实正是作为一件祭品,献给了一个象征 男权中心文化的死人一般没有活气的肉体,畸形的 婚姻使那个原先自由泼辣的麻油店的小姐从此陷入 自卑、多疑、压抑的泥潭,逐渐被黄金的枷锁锁住, 乃至反过来从子女身上进行变态的清算。这是男性 压抑女性自然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造成曹七巧"人 性恶"的客观原因。
3、黄金的枷锁——生命的物化——扼杀与自 杀。 对金钱的渴望; 对金钱的保护; 金钱对人的埋葬。
曹七巧先是一个满心焦虑、到处讨好却 反而到处讨嫌的碎嘴媳妇,然后是满心戒备、 偏激多疑的守财寡妇,最后她成了连儿女的 婚姻幸福都要妒忌,都要迫害的“恶毒妇”。 像这样锁在金钱和情欲中的清醒的疯子,杀 人又兼自杀,可怜而又可恶,这样的人性之 恶,在中国文学中是少见的,触目惊心的。
b、畸形性心理——情爱坟墓中的女人。 情爱的缺失使曹七巧,的心理变得更加畸形,她 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性格变得更加尖酸,刻薄.总觉 得整个家庭中的事,都看不顺眼,整个屋子里的人都 针对她.因而,在生活中,不管看到什么东西,听到什么 话,遇到什么人,她都要主观臆断地评价,刻薄,尖酸地 辱骂,成了一个典型的泼妇。 脏话癖; 偷窥癖; 不伦之恋。
金锁记张爱玲
金锁记张爱玲金锁记张爱玲《金锁记》·张爱玲·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月光照到姜公馆新娶的三奶奶的陪嫁丫凤箫的枕边。
凤箫睁眼看了一看,只见自己一只青白色的手搁在半旧高丽棉的被面上,心中便道:“是月亮光么?”凤箫打地铺睡在窗户底下。
那两年正忙着换朝代,姜公馆避兵到上海来,屋子不够住的,因此这一间下房里横七竖八睡满了底下人。
凤箫恍惚听见大床背后有人。
小双脱下了鞋,赤脚从凤箫身上跨过去,走到窗户跟前,笑道:“你也起来看看月亮。
”凤箫一骨碌爬起身来,低声问道:“我早就想问你了,你们二奶奶……”小双弯腰起那件小袄来替她披上了,道:“仔细招了凉。
”凤箫一面扣钮子,一面笑道:“不行,你得告诉我!”小双笑道:“是我说话不留神,闯了祸!”凤箫道:“咱们这都是自家人了,干吗这么见外呀?”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你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
”凤箫哟了一声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的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小双道:“这里头自然有个缘故。
咱们二爷你也见过了,是个残废。
做官人家的女儿谁肯给他?老太太没奈何,打算替二爷置一房姨奶奶,做媒的给找了这曹家的,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
”凤箫道:“哦,是姨奶奶。
”小双道:“原是做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做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服侍二爷。
”凤箫把手扶着窗台,沉吟道:“怪道呢!我虽是初来,也瞧料了两三分。
”小双道:“龙生龙,凤生凤,这话是有的。
你还没听见她的谈吐呢!当着姑娘们,一点忌讳也没有。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论文正文
浅谈张爱玲的《金锁记》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身世也充满“传奇”色彩,直至今日,她的作品还在被世人不断地改编、拍摄。
她,就是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她的身世“传奇”,作品流传也甚为广泛,其对社会、人性,特别是通过女性婚姻这个角度所阐述的独特的见解,令读者叹为观止。
因此,张爱玲也被誉为是“旷世才女”。
四十年代初,张爱玲开始文学创作生涯。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还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有人说张爱玲的作品就像是从旧箱子里翻出来的散发着樟脑味的锦缎旗袍,它的陈旧和奢华如此对立又融通地并列着,或许也正是她编织的那个精致的海上繁华梦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张爱玲一生创作众多,其电影创作不及小说,长篇小说又不及中短篇小说创作,但在众多的文学著作中,被视为其代表作的中篇小说《金锁记》却备受青睐,作为张爱玲年轻时代的小说代表作,《金锁记》有“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之称。
此文,我将就这部小说作以浅显的谈论,主要从作品的人物形象、情感、悲剧意味等方面进行阐述。
目的在于使读者能更进一步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所需表达的情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把握作品。
一、《金锁记》的地位和影响张爱玲的《金锁记》在四十年代震惊文坛,被视为张爱玲的成名之作。
对于它的影响,著名翻译家、评论家傅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中这样说道:“它是一个最圆满肯定的答复。
情欲的作用很少象在这件作品里那么重要。
”他在对七巧性格的主客观因素作了分析之后,指出了作品的三个基本特色。
第一是心理分析的精妙。
“她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和心理打成一片。
”第二是省略法的运用。
第三是风格特点,色彩鲜明,收得住、泼得出。
“新旧文字的糅合,新旧意境的交错,在本篇里已是恰到好处,仿佛这利落痛快的文章是天造地设的一般……譬喻的巧妙,形象的入画,固是作者风格的特色,但在完成整个作品上,从没象在这篇里那样地尽快妙用。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
张爱玲《金锁记》赏析张爱玲《金锁记》赏析《金锁记》主要描写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爱玲《金锁记》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赏析《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年少曾读,体会不深,近日重读,拍案叫绝,再三回味,越爱不释手。
我以为,和张爱玲其他的小说篇章比起来,这篇《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顶峰之作,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企及的。
张爱玲善于刻画女人,尤喜描写各色“坏女人”,《金锁记》也不例外,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矛盾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
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
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
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
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的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一点的爱情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终于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最后,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张爱玲的小说受到传统小说影响很大,这篇《金锁记》尤其明显,单从技巧上来说,许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红楼梦》的影子来。
比如人物描写方面。
写七巧,小说一开端并不直接就写,而是通过两个下人的床头闲话点出,把这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大致的情况都交代清楚,这和《红楼梦》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道出荣宁二府的兴衰故事一样异曲同工。
张爱玲及《金锁记》
她顺着椅子溜下去,蹲在地上,脸枕着袖子,听 不见她哭,只看见发髻上插的风凉针,针头上的 一粒钻石的光,闪闪掣动着。发髻的心子里扎着 一小截粉红丝线,反映在金刚钻微红的光焰里。 她的背影一挫一挫,俯伏了下去。她不像在哭, 简直像在翻肠搅胃地呕吐。
2013-8-17
25
丈夫死了,家分了,季泽重新找上门来。 季泽把那交叉着的十指往下移了一移,两只 大拇指按在嘴唇上,两只食指缓缓抚摸着鼻梁, 露出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来。那眼珠却是水仙花缸 底的黑石子,上面汪着水,下面冷冷的没有表情。 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七巧道:"我非打你不可!" 季泽的眼睛里突然冒出一点笑泡儿,道:"你打, 你打!"七巧待要打,又掣回手去,重新一鼓作气 道:"我真打!"抬高了手,一扇子劈下来,又在 半空中停住了,吃吃笑起来,季泽带笑将肩膀耸 了一耸,凑了上去道:"你倒是打我一下罢!害得 我浑身骨头痒着,不得劲儿!"七巧把扇子向背后 一藏,越发笑得格格的。
破坏儿子婚 姻,拆散女 儿的爱情 (心理与行 为的变态)
“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实心小金 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 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 (隐喻生存真相)
2013-8-17 16
在女人眼中:牙尖嘴利
格格不入
2013-8-17
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 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 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 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白 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 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 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 ‘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 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 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 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 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 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 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 谁?”(动作、外貌、语言) 17
张爱玲与《金锁记》全解
• 最后她与儿媳妇争夺儿子。她整夜整夜地让长白陪她 抽烟,不让他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她和儿子之间的 那种谈话姿态,超过了正常的母子关系的范围。她要 在儿子身上满足那种被高度压抑的情欲。 • “这些年来她的生命里只有这一个男人。只有他,她 不怕他想她的钱 ——横竖钱都是他的。可是,因为他 是她的儿子,她这一个人还抵不了半个 …… 现在,就 连这半个人她也保留不住——她娶了亲。”
• 她原来是一个麻油店主的女儿,是一个小家碧玉。但 是,家里攀权附贵,把她嫁给了高公馆患骨痨的二少 爷,把她的青春象麻油一样出卖了。
• 她具有粗野刁钻的性格。她颇有王熙凤泼辣,但是另 一方面却没有王熙凤的贵族修养。她尖酸、刻薄,说 话总是含沙射影,粗俗不堪,拨弄是非。表现出一种 市井泼妇的刁钻、泼辣。甚至偷偷地抽鸦片。她一出 场,就抱怨在在家里被人欺负,分给她阴暗的房子。 并用黄色语言讽刺别人,发泄自己的不满。别人都躲 着她,她却总想和人搭讪。她就是靠着这种泼辣刁钻 的性格,在十年以后姜家衰败,分家的时候,连哭带 闹,胡搅蛮缠,为自己争了一大笔财产。这种粗野刁 钻个性,是她性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解题
“金锁”——与一个“金锁”有关? “金锁”是信物?纪念品?象征物? — —一样东西
—— 比喻意:黄金的枷锁,被黄金 欲压得变形/异化了的人
金 锁 记
“记” —— 讲述一个故事:三十处 前(辛亥革命前后)在上海发生的故事。
二、《金锁记》的主要内容
是一个人性变态和人性异化的故事。姜家二爷由于患骨痨 ,娶了门不当户不对的曹七巧。七巧失去了人伦之乐,熬 了半辈子,“夫死公亡”,分得一大笔财产。为了守住这 金钱,她拒绝了所爱的小叔子季泽的暗示,在性压抑、性 苦闷中煎熬,导致扭曲和变态,扼杀了儿子和女儿的美满 婚姻。那种病态的复仇,狠毒得令人不寒而栗。
试析张爱玲的《金锁记》
目录一、曹七巧的形象分析....................................................................................................................... - 2 -(一)、未出嫁前善良、直率、泼辣、可爱的曹大姑娘形象 ................................................. - 2 - (二)、嫁入姜家后,贪婪、虚荣、惹人厌、可悲的二奶奶形象 ......................................... - 3 -(三)、分家后,疯狂、自私、狠毒、自虐而又他虐的母亲形象 ........................................... - 3 - 二、曹七巧悲剧的形成原因............................................................................................................... - 4 -(一)、社会历史原因................................................................................................................. - 4 - (二)、曹七巧的个人原因......................................................................................................... - 5 - 三、艺术特色....................................................................................................................................... - 5 -(一)、意象................................................................................................................................. - 6 - (二)、语言................................................................................................................................. - 6 -(三)、心理描写........................................................................................................................... - 6 -试析张爱玲的《金锁记》摘要:在张爱玲的诸多作品中《金锁记》备受青睐,作为张爱玲年轻时代的小说代表作,《金锁记》被视为其中篇代表作,“有中国从古以来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之称。
试论张爱玲的《金锁记》
试论张爱玲的《金锁记》在《金锁记》中张爱玲成功的塑造了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将其可恨与可怜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本文就曹七巧的生活境遇、性格特征以及塑造方法进行探索,揭示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
标签:生活境遇;性格特征;艺术手法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同时也是坎坷的一生。
名门望族的后代,双亲的离婚,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不可能给张爱玲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
一个没落家族的受害者,她比同龄的孩子早熟了许多。
作品中,她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生活、洞悉社会。
《金锁记》极为精妙的展现了深陷于高门深宅之中的曹七巧,在物欲和情欲的驱使下,人性被践踏、受残害以及残害他人,最终走向灭绝的过程。
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人性恶的典型。
一、曹七巧悲剧生活境遇《金锁记》中有两个主要的生活场景:娘家——麻油店;婆家——姜公馆。
这两个场景共同构成了主人公曹七巧的悲剧生活,娘家的小商人出身决定了她的社会地位;婆家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吃人的封建礼教,促成了曹七巧日后的多面性格和变态心理。
以下分别从这两个主要生活场景来分析曹七巧这一悲剧人物形象。
1、生活场景一:娘家——麻油店曹七巧出生在一个做麻油生意的商人家庭,父母早亡,有一个哥哥——曹大年。
小本生意的曹家,生活虽不富裕,但还是说的过去。
七巧作为一个天真烂漫的花季少女,有着这个年龄段的少女一样的情怀。
然而,幸福生活的权利却掌握在哥哥的手里。
封建礼教中提倡的“男尊女卑”思想,使女性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奠定了七巧日后不幸婚姻的基础。
见利忘义的哥哥为了钱财,把妹妹一把推进了姜家大火坑,不管七巧的死活。
从此曹七巧被一步一步的推向黄金的枷锁中,成为封建社会婚姻中的牺牲品。
随着这桩看似风光的亲事顺利促成,曹七巧的生活场景也由麻油店转移到了姜公馆,在这里曹七巧开始了她艰辛的生活。
2、生活场景二:婆家——姜公馆姜家是名门望族,公侯将相之家。
在旧社会,两家结亲是非常讲究门第等级观念的,即“门当户对”。
而曹七巧的出身是万万嫁不到姜家的,更何况还做了二房的正头奶奶。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4)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长安反复地看她的手指,仿佛一心一意要数数一共有几个指纹是螺形的,几个是畚箕…… 玻璃窗上面,没来由开了小小的一朵霓虹灯的花——对过一家店面里反映过来的,绿心红瓣,是尼罗河祀神的莲花,又是法国王室的百合徽章…… 世舫多年没见过故国的姑娘,觉得长安很有点楚楚可怜的韵致,倒有几分喜欢。
他留学以前早就定了亲,只因他爱上了一个女同学,抵死反对家里的亲事,路远迢迢,打了无数的笔墨官司,几乎闹翻了脸,他父母曾经一度断绝了他的接济,使他吃了不少的苦,方才依了他,解了约。
不幸他的女同学别有所恋,抛下了他,他失意之余,倒埋头读了七八年的书。
他深信妻子还是旧式的好,也是由于反应作用。
和长安见了这一面之后,两下里都有了意。
长馨想着送佛送到西天,自己再热心些,也没有资格出来向长安的母亲说话,只得央及兰仙。
兰仙执意不肯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爹跟你二妈仇人似的,向来是不见面的。
我虽然没跟她红过脸,再好些也有限。
何苦去自讨没趣?”长安见了兰仙,只是垂泪,兰仙却不过情面,只得答应去走一遭。
妯娌相见,问候了一番,兰仙便说明了来意。
七巧初听见了,倒也欣然,因道:“那就拜托了三妹妹罢!我病病哼哼的,也管不得了,偏劳了三妹妹。
这丫头就是我的一块心病。
我做娘的也不能说是对不起她了,行的是老法规矩,我替她裹脚,行的是新派规矩,我送她上学堂——还要怎么着?照我这样扒心扒肝调理出来的人,只要她不疤不麻不瞎,还会没人要吗?怎奈这丫头天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恨得我只嚷嚷:多咱我一闭眼去了,男婚女嫁,听天由命罢!” 当下议妥了,由兰仙请客,两方面相亲。
长安与童世舫只做没见过面模样,又会晤了一次。
七巧病在床上,没有出场,因此长安便风平浪静的订了婚。
在筵席上,兰仙与长馨强行拉着长安的手,递到童世舫手里,世舫当众替她套上了戒指。
女家也回了礼,文房四宝虽然免了,却用新式的丝绒文具盒来代替,又添上了一只手表。
订婚之后,长安遮遮掩掩竟和世舫单独出去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