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细目一皮类中药概述皮类中药通常是指以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位入药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包括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部分。
其中大多为木本植物茎干的皮,如黄柏、杜仲;少数为根皮,如牡丹皮、桑白皮;或为枝皮,如秦皮等。
要点性状鉴别(一)药材皮类中药因植物来源、取皮部位、采集和加工干燥方法不同,形成性状上的不同。
1.形状由粗大老树上剥的皮,大多粗大而厚,呈长条状或板片状;枝皮则呈细条状或卷筒状;根皮多数呈短片状或短小筒状。
一般描述术语有:平坦状、板片状、弯曲状等。
皮片多向内弯曲,由于弯曲的程度不同,又分槽状或半管状、管状或筒状、单卷状、双卷筒状、复卷筒状等;少数为反曲状。
2.外表面多为灰黑色、灰褐色、棕褐色或棕黄色等。
有的树干皮外表面常有斑片状的地衣、苔藓等物附生。
有的常有片状剥离的落皮层和纵横深浅不同的裂纹。
多数树皮尚可见到皮孔,皮孔的形状、颜色、分布的密度,常是鉴别皮类,中药的特征之一。
少数有刺毛,或有钉状物。
部分皮类中药,木栓层已除去。
3.内表面内表面一般较平滑或具粗细不同的纵向皱纹,有的显网状纹理,如椿皮。
颜色各不相同,有些含挥发油的皮类中药,经刻划出现油痕。
4.折断面平坦状——组织中富有薄壁细胞;颗粒状——富有石细胞群;纤维状,富含纤维;层状——组织构造中的纤维束和薄壁组织间隔排列。
有些皮的断面外层较平坦或颗粒状,内层显纤维状,说明纤维主要存在于韧皮部,有的皮类中药在折断时有胶质丝状物相连、亦有些皮在折断时有粉尘出现。
5.气味与所含成分有密切关系,香加皮和地骨皮,前者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有麻舌感,后者气味均较微弱。
另外,秦皮水试,其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二)饮片常为横切卷曲的丝状,如厚朴、桑白皮;或为弯曲的条片状,如肉桂。
断面常现层状裂隙,可层层剥离,如苦楝皮、黄柏。
有的成分具香气,如牡丹皮、肉桂。
要点显微鉴别(一)横切面组织特征一般可分为周皮、皮层、韧皮部3部分。
中药鉴定学 皮类药材
用。 现代药理:1.水煎液和醇提物有抗病原微生 物作用。2.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黄柏 碱、巴马汀〕。3.抗溃疡作用〔50%甲醇提 取物〕。4.抑制中枢神经糸统及特异性细胞 免疫抑制作用〔黄柏碱〕。
肉桂Cortex Cinnamomi
《神农本草》列为上品,名箘桂 《新修本草》箘者竹也,此桂嫩而易卷如 箘,即古所用筒桂也,筒似菌字,后人误书 为箘,习而成俗,亦复因循也。 《本草纲目》箘桂,叶似柿叶者是也。 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干 燥树皮与枝皮 主产广西、广东,福建、云南亦栽培。
基原与产地
为木犀科植物大叶梣Fraxinus rhynchophylla、白蜡树F.chinensis、尾叶 梣 F.caodata、宿柱梣F.stylosa的干燥树皮 与枝皮 大叶梣Fraxinus rhynchophylla主产东北, 习称“东北秦皮”。 尾叶梣 F.caodata、宿柱梣F.stylosa主产陕 西,前者称“陕西秦皮”,后者称“陕西白点秦 皮”。 白蜡树F.chinensis主产四川,称“四川秦 皮”。
厚扑
凹叶厚扑
性状鉴别
干皮
根皮枝皮显微鉴别源自 厚扑凹叶厚扑理化鉴别
炮制与贮藏
附注
厚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其混淆品、伪品多达6科 30多种植物的茎皮〔如滇缅厚扑、武当玉兰、凹 叶木兰、桂南木莲等〕,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药 材公司出资组织西南、中南地区开始大量栽培, 80年代中期药材供应开始好转,90年代价格下 跌,现已供大于求,混淆品、伪品已极少见。 《日本药局方》收载的和厚扑Magnolia obovata 中国学者认为可能是厚扑而不是新种。 现代药理:厚扑酚、和厚扑酚具有中枢性肌肉松 驰作用;厚扑煎剂有广谱抗菌作用;另外有抗溃 疡、降压、防龋齿等作用。
中药调剂员3(皮及茎木类中药饮片的识别)
【名称】桑白皮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切丝。 【性状】呈曲直不平的丝状。外表面白色或淡黄色,较 【名称】蜜桑白皮 平坦,有的残留有橙黄色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切丝,蜜炙。 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 【性状】形同桑白皮丝,深黄色,质滋润,略有光泽,具蜜香气, 气微,味微甘。以色白、皮厚、质柔韧、粉性足者为佳。 味甜。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功能】润肺止咳。
【名称】五加皮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切厚片。 【性状】呈不规则的片状,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皱纹,内 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切面灰白色。体轻,质脆。气微 香,味微辣而苦。以皮厚、气香、切面色灰白者为佳。 【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名称】地骨皮 【来源】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净品。 【性状】呈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 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 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 气微,味微甘而后苦。以皮厚、色黄者为佳。 【功能】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名称】肉桂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切丝或块。 【性状】呈槽状或卷筒状,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突起的皮孔,有时可见 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稍平坦,有细纵纹,指甲划之显油痕。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 两层间有一条淡黄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常捣碎入煎。 【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名称】厚朴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切丝。 【名称】姜厚朴 【性状】呈丝条状。外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内表面深紫褐色,较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平滑,切面颗粒性,内层显油性,有时可见多数小亮星(厚朴酚析出)。气 切丝,姜汁炙。 香,味辛辣、微苦。以皮厚、内表面紫棕色、油性足、切面有小亮星、 【性状】形同厚朴丝,色泽加深,具姜气。 香气浓者为佳。 【功能】宽中和胃。 【功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皮类中药鉴别特征
执业药材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各类考 试围绕皮类药材主要考点
Ø 入药部位 Ø 断面特征 Ø 主要性状
A.根皮 B.树皮 C.根皮及树皮 D.枝皮 E.枝皮.根皮及干皮 1.桑白皮的药用部位是 2.牡丹皮的药用部位是
答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A.牡丹皮 B.桑白皮 D.苦楝皮 E.肉桂 折断面星平坦状的药材是 折断面呈颗粒状的药材是 折断面呈层片状的药材是
外表面特征有
ß 木 栓 层——厚度、皮本身的颜色、纹理。 ß 皮孔特征——皮孔的形状、分布密度和颜色。
杜仲、厚朴、秦皮、合欢皮 ß 附属 物——地衣苔藓斑痕(肉桂)、刺毛(红
毛五加皮) 、钉状物(海桐皮)。
内表面
ß 纹理——通常是粗细不等的纵向皱纹,也有呈网状 纹理(朴树皮)或平滑(秦皮)或呈梭形 小点或小孔状(椿根皮)。
C.杜仲
• 答案:AED
ß 油痕——内表面经刻划,出现油痕,结合其气味可 判断含挥发油皮类药材的质量。
断面特征
平坦: 组织中富有薄壁组织而无纤维束(牡丹皮) 颗粒状:组织中富含石细胞群的皮常呈颗粒状(肉桂、厚朴) 纤维状:组织中含纤维束,多呈纤维状或刺状突起 层片状: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呈环带状间隔排列,
形成明显的层片状(苦楝皮、黄柏) 其它: 如胶质丝状物(杜仲)和“粉尘”(白鲜皮)
气味
u 与皮中所含的成分有关,有些皮外形很相似, 但其气味却完全不同。
香加皮——香气特异,味苦而有刺激。 地骨皮——气微,有土腥味。 五加皮—— 肉桂——香气浓郁,味甜而微辛辣。 桂皮——香气淡,味微甜而辛涩。
皮类药材显微鉴别要点
u 双子叶植物形成层以外的部分的一般构造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2017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导语:皮类中药是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是双子叶)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依次为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皮类中药概念:皮类中药是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是双子叶)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依次为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一、性状鉴别:形状,外表面,内表面,折断面,气味。
1、形状由粗大老树上剥的皮大多粗大而厚,呈长条状或板片状;枝皮呈细条状或卷筒状;根皮多呈短片状或短小筒状。
平坦:皮片呈板片状,较平整,如杜仲,黄柏。
弯曲:皮片多向内弯曲(枝干,小茎干的皮),按弯曲的程度分为:(1)反曲:皮片向外表面略弯曲,皮的外层呈凹陷状。
如"石榴皮"(2)槽状或半管状:皮片向内弯曲呈半圆形。
企边桂(3)管状或筒状:皮片向内弯曲至两侧接近成管状。
牡丹皮(4)单卷曲:皮片向一面卷曲,以至两侧重叠。
肉桂(5)双卷筒状:皮两侧各自向内卷成筒状。
厚朴(6)复卷筒状:几个单卷或双卷曲的皮重叠在一起呈筒状。
锡兰桂皮2、外表面:多为灰黑色、灰褐色、棕褐色或棕黄色。
有的树干皮外表面常有斑片状的地衣、苔藓等附生。
有的有落皮层和裂纹,多数上可见到皮孔。
皮孔的形状、颜色、分布的密度是鉴别皮类药材的特征之一。
合欢皮皮孔呈红棕色,椭圆形;牡丹皮皮孔灰褐色,横长略凹陷;杜仲的皮孔斜方形。
少数外表有刺(红毛五加皮)或钉状物(海桐皮)。
部分皮类除去木栓层较光滑,黄柏,桑白皮。
3、内表面:多数有不同的颜色,一般较平滑,少显网状皱纹或网状纹理。
秦皮,椿皮。
颜色不同:肉桂——红棕;杜仲——紫褐;黄柏——黄色。
含油皮类:刻划出现油痕。
肉桂,厚朴。
4、折断面:平坦:富有薄壁组织而无纤维或石细胞,牡丹皮。
颗粒状:富有石细胞群。
肉桂。
纤维状:富有纤维,出现纤维状,刺状物突出。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一一皮类中药细目一皮类中药概述皮类中药通常是指以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位入药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包括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部分。
其中大多为木本植物茎干的皮,如黄柏、杜仲;少数为根皮,如牡丹皮、桑白皮;或为枝皮,如秦皮等。
要点性状鉴别(一)药材皮类中药因植物来源、取皮部位、采集和加工干燥方法不同,形成性状上的不同。
1.形状由粗大老树上剥的皮,大多粗大而厚,呈长条状或板片状;枝皮则呈细条状或卷筒状;根皮多数呈短片状或短小筒状。
一般描述术语有:平坦状、板片状、弯曲状等。
皮片多向内弯曲,由于弯曲的程度不同,又分槽状或半管状、管状或筒状、单卷状、双卷筒状、复卷筒状等;少数为反曲状。
2.外表面多为灰黑色、灰褐色、棕褐色或棕黄色等。
有的树干皮外表面常有斑片状的地衣、苔藓等物附生。
有的常有片状剥离的落皮层和纵横深浅不同的裂纹。
多数树皮尚可见到皮孔,皮孔的形状、颜色、分布的密度,常是鉴别皮类,中药的特征之一。
少数有刺毛,或有钉状物。
部分皮类中药,木栓层已除去。
3.内表面内表面一般较平滑或具粗细不同的纵向皱纹,有的显网状纹理,如椿皮。
颜色各不相同,有些含挥发油的皮类中药,经刻划出现油痕。
4.折断面平坦状一一组织中富有薄壁细胞;颗粒状一一富有石细胞群;纤维状,富含纤维;层状一一组织构造中的纤维束和薄壁组织间隔排列。
有些皮的断面外层较平坦或颗粒状,内层显纤维状,说明纤维主要存在于韧皮部,有的皮类中药在折断时有胶质丝状物相连、亦有些皮在折断时有粉尘出现。
5.气味与所含成分有密切关系,香加皮和地骨皮,前者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有麻舌感,后者气味均较微弱。
另外,秦皮水试,其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二)饮片常为横切卷曲的丝状,如厚朴、桑白皮;或为弯曲的条片状,如肉桂。
断面常现层状裂隙,可层层剥离,如苦楝皮、黄柏。
有的成分具香气,如牡丹皮、肉桂。
要点显微鉴别(一)横切面组织特征6般可分为周皮、皮层、韧皮部3部分。
皮类中药鉴定
皮类中药鉴定
1.皮类中药的性状鉴别:形状、表面、折断面、气味等。
形状:
(1)平坦状:如杜仲、黄柏。
(2)弯曲状:由于弯曲的程度不同,可分为:①槽状或半管状:如企边桂;②管状或筒状:如牡丹皮;③单卷状:如肉桂;④双卷筒状:如厚朴;⑤复卷筒状:如锡兰桂皮;
⑥反曲状:如石榴树皮。
表面
(1)外表面:最常用的鉴别皮类中药的特征是其皮孔的形状、颜色、分布的密度,如合欢皮的皮孔呈红棕色,椭圆形;牡
丹皮的皮孔呈灰褐色,横长略凹陷状;杜仲的皮孔呈斜方形。
其次是皮类中药外表面有一些特殊的附着物,如少数皮类中药的外表面有刺,如红毛五加皮;或有钉状物,如海桐皮等。
(2)内表面:常根据颜色、是否有油性等来进行区分,如肉桂内表面为红棕色,杜仲内表面为紫褐色,黄柏内表面为黄色,苦楝皮内表面为黄白色。
含油的皮类中药,内表面经刻划,会出现油痕,如肉桂、厚朴等。
还有一些特殊的,如显网状纹理的椿白皮。
折断面
(1)平坦状:如牡丹皮。
(2)颗粒状:如肉桂。
(3)纤维状:如合欢皮。
(4)层状:如黄柏等。
气味
一些特有的气味的,如肉桂味甜而微辛。
ZDAY103:常用中药的鉴别(十三)皮类中药(二)
ZDAY103:常用中药的鉴别(十三)皮类中药(二)各位好,我是小周,好久不见,公众号出了点问题,近三个月才恢复。
恢复了就继续每天看看中药。
今天该讲皮类中药第二部分内容,包括肉桂、杜仲、合欢、黄柏、关黄柏、白鲜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
知识点:肉桂【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产地】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区。
云南、福建等省亦产。
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每年分两期采收,第一期于4~5月间,第二期于9~10月间,以第二期产量大,香气浓,质量佳。
采收时选取适龄肉桂树,按一定的长度、阔度剥下树皮,放于阴凉处,按各种规格修整,或置于木质的“桂夹”内压制成型,阴干或先放置阴凉处2~3天后,于弱光下晒干。
根据采收加工方法不同,有如下加工品:桂通(官桂)为剥取栽培5~6年生幼树的干皮和粗枝皮,或老树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企边桂为剥取10年生以上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质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
板桂剥取老年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质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经纵横堆叠,加压,约1个月完全干燥,成为扁平板状。
桂碎在桂皮加工过程中碎块。
【性状鉴别】药材:呈槽状或卷筒状。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纹斑;内表面红棕色,较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中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
气香浓烈,味甜、辣杜仲【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干燥树皮。
【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及河南等省。
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4~6月剥取,趁新鲜刮去粗皮,将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堆积“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性状鉴别】药材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
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斜方形皮孔,内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光滑。
质脆,易折断。
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中药调剂员-饮片识别2(皮及茎木类)
肉 桂
肉 桂
槽状或卷筒状。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 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 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 斑纹; 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 细纵纹,划之显油痕。
表面
肉 桂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 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 1条黄棕色的线 纹。 气香浓烈,味甜、辣。
牡丹皮药材及饮片
牡丹皮
牡丹皮以条粗、肉厚、香气浓、亮银星多者为佳。商品分原丹 皮和粉丹皮(刮丹皮)两类,习以粉丹皮质优。 牡丹酚结 晶
dmf dmf dmf
dmf
厚朴
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 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采制:4~6月剥 取,根皮 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 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 “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 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 卷成筒状,干燥。 炮制:刮去粗皮,洗净,润 透,切丝,晒干。
牡丹皮
来源:毛茛科 植物牡丹的干 燥根皮。 采制:秋季采 挖根部,除去 细根和泥沙, 剥取根皮,晒 干。
牡丹皮
黄褐色, 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 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 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 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 常见发亮的结晶。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 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 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刮丹皮
dmf
见明显的皮孔
3.内表面暗紫色, 光滑。 4.断面断面有细密、
dmf
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 丝相连。
如图5-10所示。
橡胶丝
dmf
内表面
盐杜仲
取杜仲块或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
至断丝、表面焦黑色。 本品为块或丝。表面呈焦黑色,折断时橡胶 丝弹性较差。味微咸。 盐炙杜仲补肝肾功能增强。
皮类中药的鉴定
皮类中药的鉴定皮类中药指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大多为木本植物茎干的皮,少数为根皮或枝皮。
皮类中药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等。
一、性状鉴别1.形状老树的干皮,多粗大而厚,呈长条状或板片状;枝皮呈细条状或卷筒状;根皮呈短片状或短小筒状。
平坦:呈板片状,较平整。
如杜仲、黄柏等。
管状或筒状:常见于加工时用抽心法抽去木质部的皮类中药,如牡丹皮。
单卷筒状:皮片一侧向内表面卷曲,以至两侧重叠,如肉桂。
双卷筒状:皮片两侧各自向内卷成筒状,如厚朴。
复卷筒状:几个单卷或双卷的皮重叠在一起呈筒状。
槽状或半管状:皮片向内弯曲呈半圆形。
反曲:皮片向外表面略弯曲,皮的外层呈凹陷状,如石榴树皮。
2.表面外表面:皮孔皮孔的颜色、形状和分布密度常是鉴别皮类药材的特征之一;钉刺刺,如红毛五加皮,钉状物,如海桐皮。
内表面:一般色浅而平滑,常有粗细不等的纵向皱纹、网状皱纹、平滑坚硬。
3.折断面①平坦富有薄壁组织,如牡丹皮。
②颗粒状富有石细胞群,如肉桂。
③纤维状或刺状因组织中富含纤维,如桑白皮、合欢④层片状纤维束和薄壁组织成环带状间隔排列,如苦楝皮等。
有些皮的断面外侧较平坦或颗粒状,内侧显纤维状,说明纤维主要存在于韧皮部,如厚朴。
有的皮类中药在折断时有胶质丝状物相连,如杜仲。
亦有些皮在折断时有粉尘出现,这些皮的组织均较疏松,富含淀粉,如白鲜皮。
4.气味香加皮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有刺激感;地骨皮气味均较微弱。
肉桂味甜而微辛,桂皮则味辛辣而凉。
二、显微鉴别1.周皮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与栓内层三部分。
有的木栓细胞壁不均增厚并木化,如杜仲,木栓细胞内壁特厚;肉桂的最内一列木栓细胞的外壁特别增厚;海桐皮木栓细胞呈石细胞状,有明显的壁孔或层纹,并强木化。
栓内层有的含叶绿素而显绿色,则又称绿皮层。
2.皮层细胞大多是薄壁性的,略切向延长,常可见细胞间隙,靠近周皮部分常分化成厚角组织。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皮类中药饮片使用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炮制方法
01
不同皮类中药饮片需要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以确保药效的发
挥和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避免过量使用
02
皮类中药饮片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过量使用也可能导致不良
反应,应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使用。
注意配伍禁忌
03
在使用皮类中药饮片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
茯苓皮
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止泻的功 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腹 胀腹泻等症状。
姜皮
具有利水消肿、化痰止咳的功 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咳嗽等 症状。
丹皮
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 效,常用于治疗发热、咳嗽、 月经不调等症状。
白鲜皮
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止痒的功 效,常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等 皮肤病症状。
其他皮类中药饮片
防鼠与防虫
皮类中药饮片易受鼠虫害侵蚀,需采取措施进行防鼠防虫。可采用 密封容器或药物熏蒸等方法进行保存,确保药物安全。
温度与湿度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皮类中药饮片的贮藏养护至关重要。应将药物存 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环境,以防变质。
05
皮类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注意 事项
皮类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应用
不良反应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汇报人:
日期:
• 皮类中药饮片概述 • 皮类中药饮片辨识要点 • 常见皮类中药饮片鉴别及应用 • 皮类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与贮藏养护 • 皮类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01
皮类中药饮片概述
皮类中药饮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皮类中药饮片是指来源于植物外 表皮部分的中药饮片,如茯苓、 陈皮、桑白皮等。
中药学(皮类)
亦产。多为栽培。
35
肉桂
(Cortex Cinnamomi)
根据采收加工方法不同,有如下加工品: (1) 企边桂 (2)桂通 为剥取 10 年生以上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
面,突出桂心,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间,压成浅槽状。
为剥取栽培5~6年生幼树的干皮和粗枝皮,自 然卷曲成筒状。
(3) 板桂
剥取老年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制
及醋酸桂皮酯,少量苯甲醛,桂皮酸等。 桂皮醛是肉桂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的有效成分。 【理化鉴别】 (1) 粉末少许加氯仿液 2 滴于载玻片上,待干,再滴加 10 %盐酸苯肼液 1 滴,加盖玻片镜检,得桂皮醛苯腙 的杆状结晶。
45
肉桂
(2)TLC检桂皮醛 供试品 对照品 吸附剂 展开剂 显色剂 乙醇冷浸液。 桂皮醛。 硅胶G板。
根皮呈短片状或短小筒状。
平坦:呈板片状,较平整。如杜仲、黄柏等。 管状或筒状:常见于加工时用抽心法抽去木质部的皮类中药,如牡 丹皮。 单卷筒状:皮片一侧向内表面卷曲,以至两侧重叠,如肉桂。 双卷筒状:皮片两侧各自向内卷成如厚朴。 筒状, 复卷筒状:几个单卷或双卷的皮重叠在一起呈筒状。
槽状或半管状:皮片向内弯曲呈半圆形。
味辛辣、微苦。
20
*干皮呈卷筒状 或双卷筒状, 习称“筒朴”
筒 朴 *近根部干皮一 端展开如喇叭口, 习称“靴筒朴”
靴筒朴
21
厚 朴 切 片
22
外表灰褐色,粗糙,皮孔明显,具纵皱纹
别
粉末:棕黄色
①石细胞:众多,呈长圆形 或类方形者较小,不规则分 枝状者较大,有时可见层纹, 木化
26
厚朴(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
中药饮片鉴定要点
1 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
(异常维管束,外为木质部,内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
2 何首乌: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
3 商陆:断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
“罗盘纹”。
4 银柴胡:“珍珠盘”、“砂眼”。
5 赤芍:“糟皮粉渣”(外皮易脱落,断面粉白色,粉性大)6 黄连:“过桥”(平滑的节间)。
7 防己:断面显“车轮纹”(稀疏的放射状纹理)。
8 人参:“芦头”(根茎)、“芦碗”(芦头上凹窝状茎痕)、“珍珠点”(须根上的明显的疣状突起)、艼”(不定根,根茎上生长的)。
9 白芷:“疙瘩丁”(根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
10 当归:“归头”(根上端)、“归身”(主根)、“归尾”(支根)、“全归”(根的全体)。
11 羌活:“朱砂点”(皮部的黄色的分泌腔)、“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12茅苍术:“朱砂点”(为油室。
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起霜”(暴露梢久,常可见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北苍术无起霜现象)。
13 防风:“蚯蚓头”(根头有明显密集的环纹)14 龙胆:“筋脉点”(木质部有5-8个木质部束环列,习称筋脉点。
是维管束)。
15 黄芩:枯芩(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呈空洞者)。
16 党参:“狮子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17 川木香:“油头”(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
18 川贝母:松贝-“怀中饱月”(外层磷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炉贝-“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梢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19浙贝:“珠贝”(直径3.5cm以下者不摘除心芽加工而成)“大贝”(直径3.5cm以上者摘除心芽加工而成)。
20 知母:“金包头”(根茎顶端有残留的浅黄棕色的叶痕及茎痕)。
21 姜黄:“蝉肚姜黄”(姜黄主根茎呈卵圆形或纺锤形,表面深黄色,多抽皱,有明显环纹及点状下陷的须根或少数圆形侧生根茎痕)。
22 天麻:“鹦哥咀”或“红小辫”(根茎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