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环理论与管理
戴明环幼儿园管理过程与“戴明环”课件
![戴明环幼儿园管理过程与“戴明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46e6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9.png)
执行阶段
实施改进计划,加强日 常管理和监督,确保计
划的有效执行。
检查阶段
对改进效果进行检查和 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
整和改进。
行动阶段
总结经验教训成果与经验总结
实践成果
通过“戴明环”的应用,该幼儿园的 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教学质量得到稳 定提升,家长满意度明显增加。
资源分配
根据目标,合理分配人力 、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确 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策略制定
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计 划,包括课程设置、教学 安排、人员培训等。
执行阶段
任务分配
将计划细化并分配给各个 部门和教职工,明确每个 人的职责和任务。
实施监控
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实 时监控,确保各项任务按 照计划进行。
沟通协调
习成果。
反馈法
0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件的认可度和满意
度,以及课件的优缺点。
持续改进与优化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课件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为优化提供依据。
教师反馈
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课件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和改进点 。
技术更新
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更新和升级课件,提高其教学价 值和实用性。
添加互动元素
在课件中加入适当的互动元素 ,如动画、视频、音频等,提 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测试与反馈
在课件制作完成后,进行测试 和反馈,对课件进行修改和完 善,确保课件的质量和效果。
04
“戴明环”课件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教学辅助工具
戴明环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讲解和演示课程 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
![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0563059c1c708a1284a44bb.png)
PDCA循环和管理学理论PDCA循环,也称为PDCA,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
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制定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过程。
该过程根据PDCA循环以循环方式运行。
(1) p(计划)-计划。
包括确定政策和目标以及制定活动计划;(2)d(do)-执行。
实施是实现计划内容的具体操作。
(3) c(检查)-检查。
总结计划实施的结果就是要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确认效果并找出问题;(4) a(行动)-行动。
处理、批准或拒绝检查结果。
成功的经验必须被接受固定的,或标准化的或标准化的,以适当的推广;应该总结失败的教训,以避免再次发生。
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将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
32经典管理理论1,彼得原理管理科学家彼得在1969年出版了《彼得原理》一书。
他建议说,当人们在某个岗位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后,他们往往会被提升到更高的职位,直到他们不称职为止。
这样,组织中的所有职位都可能被不称职的人占据。
然而,在新岗位上,被提拔的人经常使用他们在低级别岗位上使用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显然,这不适用于更高层次。
结果,整个组织的内部管理水平降低,组织的效率不高。
此外,组织中的任何人迟早都会有同样的经历。
每个组织按不同的职位、级别或级别排列。
他们每个人都属于某个层次。
彼得的原则是美国学者劳伦斯66;在研究了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后,彼得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员工总是倾向于被提升到他们不胜任的职位。
彼得的原则有时被称为攀登原则。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被提升为大学校长的教授是不称职的。
一名优秀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却一事无成。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一旦相当数量的人员被推到无能的程度,就会导致组织的臃肿和低效,导致发展的平庸和停滞。
因此,这需要改变企业员工的晋升机制,他们决定仅仅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晋升。
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做得很好就推断他有资格获得更高的职位。
戴明环理论与管理
![戴明环理论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c5d23f0975f46526d3e121.png)
管理杂谈:影响深远的管理理论之戴明环戴明环是美国的质量管理学家爱德华·戴明提出来的,日本曾经因为使用该工具一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戴明环常用于质量管理,但是本人认为,其应用范围远远不止于此,对于任何追求管理精细化的公司来说,戴明环所体现的管理思路与管理方法可应用于各个领域。
爱德华·戴明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思想。
这些思想一开始在美国并没有受到重视,却在日本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951年,日本设立戴明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面向日本国内的制造企业,评奖标准非常严格,获奖企业每年最多1~2名。
日本国内称戴明奖为“企业诺贝尔奖”。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品质管理的浪潮。
1.戴明环的基本含义戴明环是戴明管理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又称其为“PDCA循环”。
PDCA循环是一项工作从头至尾有效进行的保证,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流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大的适用性。
P、D、C、A四个英文字母代表戴明环运行的四个阶段,见表1。
2.戴明环的运行戴明环以三种方式同时运行:(1)周而复始地运行。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不是运行一次就告终,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PDCA循环又会回到P阶段重新开始新的循环,如此不断地进行运转,如图1所示。
(2)大环套小环运行。
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PDCA循环,那么各部门、小组都有自己的小循环。
大环带动小环,并以小环为基础,一级带动一级;大环指导和推动着小环,小环又促进大环,两者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如图2所示。
(3)阶梯形上升运行。
PDCA循环如同爬楼梯,螺旋式上升,不断循环、不断上升。
如图3所示。
戴明环理论教育篇摘录戴明环是在国内处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工作方法,它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Eo戴明博士(Dr. W. E. Deming)提出的。
PDCA戴明循环理论
![PDCA戴明循环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bf0fd5abe23482fb4da4c2d.png)
PDCA戴明循环理论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1][2]。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纠正)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PDCA循环的特点有三个:①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如图8-5所示。
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②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如图8-5所示。
③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
贯标中的应用:GB/T 19001、GB/T 28001标准的管理思路【P(计划)】:GB/T 19001:工作计划、策划(职责目标人、机、料、法、环、测5W1H);GB/T 28001:包括三个方面的策划(危险源识别、法律法规识别、目标指标和方案制订)【D(执行)】:--明确职责(部门/岗位的质量、安保职责)--资源保证(能力、意识,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GB/T 28001:安全员,消防、安全监控、防盗、防雷设施等)--编写文件(强调两标融贯)--信息交流和沟通(对内、对外)--执行:符合性痕迹管理GB/T 28001:运行控制(重点消防安全、防盗抢(财产和资金)、交通安全、信息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文件的演练和执行)【C(检查)、A(纠正)】:检查和持续改进--日常工作(质量)检查、安全检查--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定期验证--安全管理绩效的检查--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对不合格(品)的整改,(GB/T 28001)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iso中的pdca含义和管理模式
![iso中的pdca含义和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f62ead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0.png)
iso中的pdca含义和管理模式摘要:1.PDCA含义介绍2.PDCA管理模式的四个阶段详解3.PDCA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及效果4.如何实施PDCA管理模式5.总结与展望正文:ISO中的PDCA含义和管理模式PDCA(Plan-Do-Check-Ac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亦称为“戴明环”。
它强调通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
在ISO管理体系中,PDCA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1.PDCA含义介绍PDCA管理模式分为四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
这四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依赖于上一个阶段的结果,并为下一个阶段提供依据。
企业在实施PDCA时,应确保每个阶段的有效执行,以实现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
2.PDCA管理模式的四个阶段详解(1)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明确目标、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编制实施计划。
计划阶段的关键任务是确定改进方向和措施,为后续的执行阶段提供指导。
(2)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将计划阶段的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企业需要根据计划制定的任务分配资源、培训人员、确保实施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以保证改进措施的顺利进行。
(3)检查阶段:在检查阶段,企业需要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以判断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检查方式包括内部审核、过程评估、数据分析等。
通过检查,企业可以发现改进措施的实际效果,为下一轮PDCA循环提供依据。
(4)改进阶段: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企业需要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
改进阶段强调持续优化,使企业在不断改进中提高管理水平。
3.PDCA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及效果PDCA管理模式在各行各业均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制造业中,企业通过PDCA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在医疗行业,医院运用PDCA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感染率;在教育领域,学校采用PDCA提升教学质量、减少辍学率等。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的质量观点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的质量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012b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a.png)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的质量观点1. 管理的责任戴明认为,质量是管理的责任。
他强调,管理层应当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负主要责任,而不仅仅是生产部门或质量部门的责任。
管理层应当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通过不断改进过程和系统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种以管理层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思想,被称为“戴明环”。
2. 统计方法的应用戴明提倡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改进过程。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才能了解过程的特性和变异性,从而采取正确的改进措施。
戴明发展了许多统计方法和质量工具,如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等,这些方法和工具成为了现代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
3. 品质管理循环戴明提出了著名的“品质管理循环”(PDCA循环)。
这一循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
戴明认为,持续改进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通过不断进行PDCA循环,企业能够不断改进其产品和过程,提高质量水平。
4. 员工参与和培训戴明强调员工的参与和培训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员工是质量的创造者,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质量改进的过程中。
此外,戴明还强调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质量意识,从而更好地推动质量改进。
5. 长期稳定的质量目标戴明主张企业应当制定长期稳定的质量目标,而不是追求短期的利益或过高的产出。
他认为,追求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 合作与合作伙伴关系戴明提倡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他认为,只有通过合作,企业才能实现更高的质量水平和更好的绩效。
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赢。
7. 领导力的重要性戴明认为,领导力对于质量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
他强调管理者应当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质量改进。
领导者应当为员工树立榜样,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戴明的质量观点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和方法帮助许多企业实现了质量的飞跃,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PDCA循环理论在质量改善管理中的运用
![PDCA循环理论在质量改善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ae7fbb8762caaedd33d461.png)
PDCA循环理论在质量改善管理中的运用——质量改善的流程和方法一,PDCA循环理论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
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
PDCA是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即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
PDCA循环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
二,PDCA循环的4个阶段及8个步骤1,PDCA循环的4个阶段1.1:P—计划阶段,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1.2:D—执行阶段,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1.3:C—检查阶段,就是要验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1.4:A—处理阶段,对总结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地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今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
三,质量改善的分类及基本流程1,质量改善的分类:1.1纠正措施:是对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原因所开展的被动型质量改善活动。
1.2预防措施:是对还未出现的潜在质量问题及其原因所开展的主动型质量改善活动。
1.3质量改进:是不满足现有合格水平所进行的进攻型质量改善活动。
注:在GB/T19001—2008/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8.5 改进,标准中将“改进”分为三个方面:持续改进: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纠正措施: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预防措施:确定原因,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2,质量改善的基本流程:偶然性的 质量控制纠正措施经常性的 预防措施四,质量改善的PDCA 工作流程 1,纠正措施的PDCA 工作流程2,预防措施的PDCA工作流程3,质量改进的PDCA工作流程3.1质量改进的PDCA工作流程3.2质量改进的PDCA表模板**************公司质量改进表五,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方法及改进途径把导致问题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分析、区分主因和次因,确定产生问题的要因及因果关系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pdca 质量管理 循环
![pdca 质量管理 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2d6150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e.png)
PDCA质量管理循环:理论一、PDCA质量管理循环的概念及原理PDCA质量管理循环是一种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持续的循环和改进来实现质量的不断提升。
PDCA四个字母分别代表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 Act(行动)。
这四个环节首尾相连,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循环,使组织能够不断识别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并验证结果。
二、PDCA质量管理循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制造业:某汽车制造公司通过引入PDCA循环,成功降低了生产线上的缺陷率和不良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2.服务业:某银行运用PDCA循环进行服务质量改进,从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
3.医疗行业:某医院通过PDCA循环对医疗流程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PDCA质量管理循环中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要点1.计划(Plan):明确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
要点包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制定措施。
2.执行(Do):按照计划实施改进措施。
要点包括资源分配、实施计划、监测进展。
3.检查(Check):检查实施效果,并与目标进行对比。
要点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效果评估。
4.行动(Act):根据检查结果,对成功的措施进行标准化,对失败的措施进行改进。
要点包括总结成功经验、改进失败措施、进入下一循环。
四、如何通过PDCA质量管理循环持续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和提升产品品质1.建立质量管理文化和意识:高层领导应重视质量,并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2.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能力。
3.制定明确的质量改进目标:制定可衡量的质量改进目标,并分配到各个部门和岗位。
4.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激励机制:对质量改进成果显著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积极性。
戴明质量管理法-戴明十四要点和PDCA循环
![戴明质量管理法-戴明十四要点和PDCA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49d6717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4.png)
戴明质量管理法-戴明十四要点和PDCA循环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享誉全球。
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响。
戴明学说简洁易明,其主要观点“十四要点”成为本世纪全面质量管理(TQM)的重要理论基础。
戴明的“十四要点(Deming’s 14 Points)”1.创造产品与服务改善的恒久目的最高管理层必须从短期目标的迷途中归返,转回到长远建设的正确方向。
也就是把改进产品和服务作为恒久的目的,坚持经营,这需要在所有领域加以改革和创新。
2.采纳新的哲学必须绝对不容忍粗劣的原料,不良的操作,有瑕疵的产品和松散的服务。
3.停止依靠大批量的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检验其实是等于准备有次品,检验出来已经是太迟,且成本高而效益低。
正确的做法,是改良生产过程。
4.废除“价低者得”的做法价格本身并无意义,只是相对于质量才有意义。
因此,只有管理当局重新界定原则,采购工作才会改变。
公司一定要与供应商建立长远的关系,并减少供应商的数目。
采购部门必须采用统计工具来判断供应商及其产品的质量。
5.不断地及永不间断地改进生产及服务系统在每一活动中,必须降低浪费和提高质量,无论是采购、运输、工程、方法、维修、销售、分销、会计、人事、顾客服务及生产制造。
6.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方法培训必须是有计划的,且必须是建立于可接受的工作标准上。
必须使用统计方法来衡量培训工作是否奏效。
7.建立现代的督导方法督导人员必须要让高层管理知道需要改善的地方。
当知道之后,管理当局必须采取行动。
8.驱走恐惧心理所有同事必须有胆量去发问,提出问题,或表达意见。
9.打破部门之间的围墙每一部门都不应只顾独善其身,而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跨部门的质量圈活动有助于改善设计,服务,质量及成本。
浅析“戴明环”理论和幼儿园管理的有效结合
![浅析“戴明环”理论和幼儿园管理的有效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938bd616376baf1ffc4fad70.png)
浅析“戴明环”理论和幼儿园管理的有效结合作者:王渊勤来源:《教师·下》2017年第11期在学习研读了《幼儿园决策与规划》一书后,其中的“戴明环”理论深深地吸引了我,从对它的全面认识到把它运用到工作中并进行反思和再认识,我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管理工作更高效、更有效。
一、结合实际工作对“戴明环”理论的全面认识1.什么是“戴明环”理论“戴明环”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他把一切的管理活动过程归结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四个基本环节,他把这四个环节PDCA有序地安排在圆环之中,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管理活动也就不断向前发展(见下图)。
2.学习“戴明环”理论后的个人理解(1)形象。
“戴明环”理论的象征代表是一个圆环,初识此图我曾想过为什么不可以用方形图或是流线图来表示,不是也一样可以表示出四个过程的过渡?但细细分析后,就觉得圆环图的形象化优势是其他图形不可替代的。
(2)简洁。
纷繁复杂的管理过程被美国管理学家戴明用区区八个字甚至四个字母就囊括其中了。
简洁的理论可以使管理者易懂易记,在全局规划时考虑全面,在深陷事务烦琐失去工作节奏时用作标杆来进行调整。
(3)科学。
“戴明环”理论符合管理过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和实践紧密相连,是从实践中提炼并为实践服务的。
它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它的可持续发展上,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只有对更高目标和质量的追求。
二、“戴明环”理论在幼儿园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幼儿园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人、财、物每一样都离不开管理,“戴明环”理论不仅透视出整个管理过程,更是对管理者的一次全面考核。
1.计划(P)环节是反映管理者认知水平的过程计划包含着预设目标、预设行动,预设的保障计划等。
我认为,从计划的“三度”(可行度、提高度、完整度)可以反映出管理者认知水平的差异。
其中,可行度是看出管理者在制订计划时有无分析原有的条件和状况,目标的制订有无太高和太空,有无可操作性。
利用“戴明环理论”,加强班级管理
![利用“戴明环理论”,加强班级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3ac3e8524de518964b7dee.png)
3检 查 .
的工作计 划 ,才能有步骤地把学校 的教 育计划落实到班级 ,使学校培养 目标具 体化 、 阶段化 , 以保证学 生 的健 康成长 。 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有利 于对班 主任工 作进行检查和督促。
计 划是 班 级 组 织 管 理 过 程 的起 始 环 节 ,要 使 班 级 管 理 工 作 顺 利 而 有 效 地 开 展 , 须抓好班级计 划这一环节 , 计好 必 设
的 运用 更 为 广 泛 。
一
落实学校教育任务 的具体体现。
一
特 点 ; 阶段 检 查 的项 目有 学 校 布置 阶段
份好 的班级计划应 当使全班学生
性任务完成情况 、 板报布置 、 生作业完 学 成情况 、班风班纪等 ,阶段检查具有集 中、 全面 、 系统 的特点。从内容上看 , 有全
班级成员来说 , 是指令 , 是指 导 , 既 又 还 是 激 励 。制 定 班级 计 划 要 求 方 向 正确 、 切
、
“ 明环理论” 戴 的内容
实可行 , 全面安排 、 突出重点 , 分层落实 、
依据美 国著名的“ 面质量管理” 全 专
家戴 明 的 观 点 ,一 切 有 过 程 的 活 动 都 是
4总 结 .
能使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在执行过程 中,
班 级 管 理 人 员 要 随 时掌 握 计 划 实 施 的 进
计划 、 执行 、 检查和总结是班级管理 过程中四个 相互 联系的环节和职能 。计
划 是 班 级 管 理 过 程 的起 始 环 节 ,统 率 整
程, 了解人 、 财物 、 时间 、 信息 等规章等 管
弹性控制 , 要求明确 、 于检查。以时间 便
戴明的质量管理
![戴明的质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1dd3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1.png)
忽视企业文化和人的因素可能导致质量管理措施难以实施,影响质量管理的 效果。
缺乏对创新和变革的关注
戴明质量管理主要关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创新和变革的关注不足。
缺乏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可能导致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
确定目标
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
制定具体的质量计划
确定质量标准和衡量指标
设定质量改进的目标和计 划
收集和分析数据
确定数据来源: 收集与质量相关 的数据,如生产 过程、客户反馈 等
制定数据收集计 划:明确数据收 集的目的、方法、 频率等
实施数据收集: 按照计划收集数 据,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对收 集到的数据进行 整理、分析和解 释,找出质量问 题及其原因
缺乏对技术进步的关注,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缺乏对组织文化和员工激励的关注,可能导致员工缺乏创新精神和变革意识。
过于依赖专家和外部咨询
戴明质量管理强调专家的重要性,可能导致企业过于依赖外部专家。
外部咨询可能无法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导致质量管理方案与企业的实 际需求不符。 过于依赖专家和外部咨询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能力不足,无法持续 改进。
企业需要培养内部质量管理人才,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戴明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融合其他管理理论和方法
戴明质量管理 与六西格玛管 理的融合
戴明质量管理 与精益管理的 融合
戴明质量管理 与全面质量管 理的融合
戴明质量管理 与敏捷管理的 融合
戴明质量管理 与其他管理理 论和方法的融 合
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和人的因素
应用:在质量管理中,用于识别关键质量问题和改进方向
戴明环(PDCA循环)管理培训教材
![戴明环(PDCA循环)管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44b0cf78960590c69fc37667.png)
原来的问题再次发生。(或设定新的改进目标)。
PDCA循环的特点
19
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
AP CD
AP CD
AP CD
PDCA循环的特点
20
2、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 质量就提高一步
管理的意涵
6
组织(企业、学校或部门)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 (Open system),影响组织绩效好坏的因素相当多 且复杂,不易预测与掌控。
管理(management)的意涵是:
管理是一个组织有效运用其资源以达成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藉由与他人协作努力,来达成组织目标之过程。 「管理」是有效能地(effectively)与有效率地
5.配合度
Plan (计划)
Do (实施) Check (检查) Action (处置)
PDCA应用之二-项目管理
28
项目需求及推展计划制定 各FBU需求调查及配合方式讨论 制定信息传递机制内容及互通时机提交FU/FBU讨论 修正各FU/FBU意见并提出初步信息传递机制 依初步制定的信息传递机制进行配合工作展开 信息传递机制检讨及更新 标准化-按照检讨后的信息传递机制co-work
AP CD
AP CD
原有水平
新的水平
PDCA循环的特点
21
3、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4个阶段是相对 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
4、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置”阶段
PDCA运转-维持vs改善
解决问题的流程(Problem Solving Process)
改善循环
改善. 维持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https://img.taocdn.com/s3/m/a82d512f5901020207409cfe.png)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也称之为“戴明环”,即任何企业管理工作都要遵循P( 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纠正,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最早应用于质量管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就是PDCA循环原理的经典写照。
按照PDCA循环,培训P环节包括设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组织、配置培训资源、培训激励制度等,D环节根据相关计划执行即可,C环节则对其过程进行检查,A环节则召开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形成标准化,失败的经验加以总结,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P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1、设定培训目标:目标如大海的航灯,是方向,一切行动都要依据目标进行。
在实施培训前,一定要设定本次培训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如:培训合格率、绩效提升率、自主改善率。
2、制定培训计划。
管理未动,计划先行,没有计划就无法控制过程。
因此,在培训之前,必须将课程、人员、时间、资源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并形成详细的方案。
3、完善培训组织。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有完美的团队”,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企业搞培训都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其他部门都没有积极性。
培训下属是管理者的责任,否则你就没资格做人家的上司?因此,必须将培训责任层层分解到相关责任人,并严格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4、配置培训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必须配置教材、场地、设施、师资等相应的资源,比如提供培训场地,购置投影仪、话筒、音响,对内部培训师进行培训,引进优质的外部培训资源,建立网络商学院等等。
5、实施培训激励。
任何管理没有激励都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对培训结果一定要进行奖惩。
如培训结束后对学员的成绩进行张榜公布,对培训不合格的学员进行补训;要求学员制定行动计划或写培训总结,并与绩效挂钩;对员工的升降职进行规定,让其知道培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培训标准等。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e217f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0.png)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戴明环是一种管理方法,也叫做PDCA循环。
P代表计划,D代表执行,C代表检查,A代表行动。
这种管理方法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尔特·A·戴明提出,用于帮助组织提升管理和工作效率。
在幼儿园管理中,戴明环也可以被应用于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首先,幼儿园可以利用戴明环进行计划阶段的工作。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可以明确目标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师资培训、教材使用等。
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并明确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比如,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可以根据教师的素质和培训需求,制定师资培训计划。
计划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方向,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指导。
接下来是执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应当按照制定的计划和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管理工作等。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开展富有创造力和趣味性的课堂活动;管理人员可以负责组织和实施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执行阶段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然后是检查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应当定期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和检查。
通过评估和检查,幼儿园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修正。
比如,幼儿园可以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可以进行师资培训评估,了解师资培训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培训方式。
检查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最后是行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应当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采取行动进行改善和修正。
幼儿园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教学计划、师资培训计划等。
比如,幼儿园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对师资培训计划进行改进,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
行动阶段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9fd9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2.png)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戴明环(Deming Cycle),也被称为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Cycle),是一种质量管理的方法论,适用于各种组织和管理领域。
在幼儿园管理中,戴明环的运用可以帮助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规范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首先是规划(Plan)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明确目标和制定计划。
在幼儿园管理中,这个阶段包括了制定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分配资源等。
在规划阶段,幼儿园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教育定位、教育理念和办园宗旨,确定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此外,还需要制定教职员工的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教学和管理所需的能力。
接下来是实施(Do)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开始执行制定好的计划。
包括教学活动实施、管理流程运行以及教职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要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要监督和评估员工的工作情况,并及时纠正和改进。
第三阶段是检查(Check)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需要对实施阶段的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比如教学观察、活动记录、问卷调查等。
通过检查和评估,幼儿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还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教育质量、学生的发展情况等。
最后是行动(Act)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加以实施。
同时,幼儿园还要根据实施阶段和检查阶段的情况,对规划阶段的目标和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总的来说,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规范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不断循环,幼儿园可以不断改进和创新,逐步提升整个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c863f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6.png)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戴明环(Deming Cycle)是一种持续性改进的管理方法,也被称为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在幼儿园管理中应用戴明环可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园所管理效能,以及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以下将详细介绍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
一、计划(Plan)在戴明环中,计划阶段是指通过制定目标、制定计划和制定策略来确定改进方向。
在幼儿园管理中,计划阶段表现为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制定园所管理目标和计划等。
首先,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这样有助于教师明确幼儿的发展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园所管理者可以利用戴明环进行园所管理目标的制定和计划的制定。
管理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园所整体管理水平、改善园所教师队伍素质、优化园所教育环境等。
通过制定计划和策略,有助于明确园所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高园所管理效能。
二、执行(Do)执行阶段是指按照计划实施改进措施。
在幼儿园管理中,执行阶段表现为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园所管理者按照管理计划进行园所管理。
教师在执行阶段应该贯彻教学计划,确保教学任务按照预定目标完成。
同时,教师要灵活应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园所管理者在执行阶段应该确保实施改进措施,并监督教师执行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园所管理者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检查(Check)检查阶段是指通过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和检查,来判断目标是否达成。
在幼儿园管理中,检查阶段表现为对教学效果和园所管理效果进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观察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等来检查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园所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教师的督导、幼儿和家长的意见反馈等来评估园所管理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调整(Act)调整阶段是指根据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7ee5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7.png)
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戴明环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适用于各个领域和组织。
在幼儿园管理中,也可以运用戴明环模式来提高园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戴明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1.定义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教育质量不高、园所管理混乱、师资力量不够等。
通过收集反馈和观察,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2.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记录,收集到关于问题的相关数据。
可以向家长、幼教人员和学生收集数据,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的根源和共性。
3.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比如,通过统计发现,一些幼教人员的教学水平不够,是导致教育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4.制定改进计划:根据问题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和目标。
例如,为提高教育质量,可以提升幼教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培训和教育。
5.实施计划:根据制定的改进计划,逐步实施改进措施。
例如,通过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幼教人员的专业能力。
6.收集新数据:在实施改进计划的过程中,要持续收集数据,评估改进的效果。
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幼教人员、家长以及学生的反馈。
7.对比分析:将新收集到的数据与之前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
比如,通过对比发现,经过教师培训后,幼教人员的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8.持续改进: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对改进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可以继续培训幼教人员,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幼儿园的管理和服务。
通过运用戴明环模式,幼儿园管理者可以更加科学地管理园所,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的参与和反馈,不断优化园所管理,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
质量管理戴明环的4个步骤
![质量管理戴明环的4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92daa6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9.png)
质量管理戴明环的4个步骤质量管理戴明环,那可是个超厉害的东西呢!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高质量的大门。
这戴明环有 4 个步骤,听我给你慢慢道来呀。
第一步呢,就是计划。
这就好比你要去旅行,得先想好去哪儿,怎么去,带些啥。
计划就是给咱的质量管理之旅定个方向,定个目标。
你说要是没个计划,那不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啦?比如说咱开个小吃店,那计划就得包括要卖啥好吃的,怎么定价,怎么宣传,这些都得好好琢磨呀。
第二步是执行。
有了计划,就得行动起来呀!不能光说不练假把式。
就像你决定了要减肥,光喊口号可不行,得真的去运动,去控制饮食。
执行就是把计划付诸实践,让它不再是纸上谈兵。
咱那小吃店,计划好了要做美味的小吃,那就得认真去采购食材,精心制作,热情服务顾客,这都是执行的重要部分呢。
第三步是检查。
这就像是给自己的成果来个“大体检”。
看看执行得怎么样,有没有达到计划的要求,有没有出现啥问题。
好比你减肥一段时间,得称称体重,量量尺寸,看看效果咋样。
小吃店也得看看顾客的反馈呀,是不是大家都喜欢吃,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检查能让我们及时发现不足,然后想办法改进。
第四步是处理。
发现了问题,就得处理呀。
该调整计划的调整计划,该改进执行的改进执行。
就像你减肥发现效果不好,那可能就得调整运动计划或者饮食结构啦。
小吃店根据顾客的反馈,可能就得改进菜品的口味,或者调整服务方式。
这处理可不能马虎,它是让我们不断进步的关键呢。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四个步骤,质量管理不就乱套啦?没有计划,那就是瞎干;没有执行,计划再好也白搭;没有检查,就不知道做得好不好;没有处理,问题就会一直存在,怎么能进步呢?这戴明环就像是一个循环的魔力圈,让我们的质量不断提升。
咱生活中好多事情都可以用戴明环的思路来呢!比如说学习,先计划好要学啥,怎么学,然后认真去学,学的过程中检查自己学得咋样,有问题就及时处理。
工作也是呀,一个项目来了,计划好步骤,执行到位,检查效果,处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杂谈:影响深远的管理理论之戴明环
戴明环是美国的质量管理学家爱德华·戴明提出来的,日本曾经因为使用该工具一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戴明环常用于质量管理,但是本人认为,其应用范围远远不止于此,对于任何追求管理精细化的公司来说,戴明环所体现的管理
思路与管理方法可应用于各个领域。
爱德华·戴明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思想。
这些思想一开始在美国并没有受到重视,却在日本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951年,日本设立戴明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面向日本国内的制造企业,评奖标准非常严格,获奖企业每年最多1~2名。
日本国内称戴明奖为“企业诺贝尔奖”。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品质管理的浪潮。
1.戴明环的基本含义
戴明环是戴明管理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又称其为“PDCA循环”。
PDCA循环是一项工作从头至尾有效进行的保证,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流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具有相当大的适用性。
P、D、C、A四个英文字母代表戴明环运行的四
个阶段,见表1。
A (Action)行动,
处理
对总结后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并将切实可行的东西加以
创新和应用,也可以制定成一系列作业标准,便于以后工作
时遵循。
同时,还要总结失败的教训,以防止错误再一次发
生
2.戴明环的运行
戴明环以三种方式同时运行:
(1)周而复始地运行。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不是运行一次就告终,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PDCA循环又会回到P阶段重新开始新的循环,如此不断
地进行运转,如图1所示。
(2)大环套小环运行。
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PDCA循环,那么各部门、小组都有自己的小循环。
大环带动小环,并以小环为基础,一级带动一级;大环指导和推动着小环,小环又促进大环,两者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
系。
如图2所示。
(3)阶梯形上升运行。
PDCA循环如同爬楼梯,螺旋式上升,不断循环、不断上升。
如图3所示。
戴明环理论
教育篇摘录
戴明环是在国内处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工作方法,它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Eo戴明博士(Dr. W. E. Deming)提出的。
戴明环的核心思想是PDCA循环,P、D、C、A分别是英文的Plan(计划)、 Do(执行)、 Check(检查)、 Action(处理)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认为
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顺序经过的四个阶段:
计划(P)阶段,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措施
或方法;
执行(D)阶段,贯彻落实上述措施和方法;
检查(C)阶段,对照计划方案,检查贯彻落实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总
结经验;
处理(A)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变成标准,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
PDCA循环既适用于解决企业整体的问题,又适用于解决企业各部门的问题,也适用于解决班组或个人的问题。
它的四个阶段并不是孤立运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PDCA循环具有以下特点:
1.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
上一级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组成部分,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PDCA循环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运转,推动上一级循环直至整个循环持续运转起来,从而把企业
的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PDCA循环每转动一周就上升一个台阶,犹如在“爬楼梯”。
每经过一次循环,一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质量水平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在新的基础上继续PDCA循环。
如此循环往复,质量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3. 在PDCA的每一个阶段中又包含着一个PDCA的过程;
4. PDCA循环的转动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集体的力量,是整个企业全员推动
的结果。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
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DCA是英语单词Plan( 计划 )、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
的科学程序。
T QS0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 PDCA 循环的科学程序。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 ? 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
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如图所示,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
个阶段(图所示)、8个步骤。
戴明的质量管理法
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
--戴明世界经理人管家。
戴明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享誉全球,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
响。
戴明学说简洁易明,其主要观点"十四要点"成为本世纪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理论基
础。
P.D.C.A.的运作:【P.D.C.A.不断地旋转循环,一旦达成改善的目标,改善后的现状,便随即成为下一个改善的目标。
P.D.C.A.的意义就是永远不满足现状,因为员工通常较喜欢停留在现状,而不会主动去改善。
所以管理者必须持续不断地设定新的挑战目标,以带动P.D.C.A.循环。
】【P.D.C.A 要求使标准书内容更趋完整与符合实际;每转动一次,不良就愈少,管理水准也愈高。
做好全公司品质管理的基础,所有制度体系才能活性化,而避免形式化。
所以,P.D.C.A需要有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的基础上运转,始能踏实有效。
】
相关知识条目
管理学上的定律统计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唯科学主义约翰·科特组织形象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经济学图书经理人羊群效应美国德鲁克基金会自由放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虚拟企业的战略管理虚拟团队的协调管理虚拟管理行为科学行政管理行銷學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西蒙:我所沉迷的东西就是决策认知管理设施管理诺尔·迪奇货币主义酒与污水定律长江商学院终端元素经济网络化管理罗宾斯罗森塔尔效应苛希纳定律菲利普·科特勒二八定律人事管理人力资本人力需求规划人才学工作分解结构市场经济归因理论归纳法彼得·德鲁克成本管理挣值管理木桶定律加雷思·琼斯十大管理大师十大管理精髓华盛顿合作定律发展心理学古典经济学史隆管理学院哈佛商学院哈佛经理领导哲学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啤酒游戏国内学院国外学院大前研一大卫·李嘉图奥地利学派威廉·大内宾夕法尼亚大学工商管理工效学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彼德原理人本管理的限制条件人际关系理论企业企业管理信息管理学克里斯·祖克公平理论关键路径冲突导向理论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经济学组织价值观需要层次论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管理马歇尔马科斯·韦伯马蝇效应高登·唐诺森鲶鱼效应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实验约瑟夫·熊彼特管理学里程性人物西蒙VS法约尔管理工程管理的十大学说阐释管理的概念及地位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事实米尔顿·弗里德曼中国式管理的末路狂欢中国式管理:十字路口的抉择中国管理学者的悲哀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亨利·法约尔:从工程师到管理大师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的四个阶段人本管理的思想、理论及方法伦敦商学院制度经济学心理学戴维·麦克里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斯蒂芬·P.罗宾斯未来学极端项目管理梅菲定律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中外历史上的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