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思品: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人教版)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八品第一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学案

八品第一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学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冊第一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学案编写人:高万江学习内容: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
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学法引路:教师制作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讨论、探究等形式,加深对“国家性质”的理解,引导学生弄懂“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学习过程:一、导入:1、教师指导学生齐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2、教师谈话:读后你有哪些感受?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自律、依法维权,做一个有正确权利意识的合格接班人。
那么,在我国,国家性质是什么?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有哪些保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二、课堂预习:(1)、学生读书,思考下列问题:1、我国的国家的性质是什么?2、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3、现阶段我国人民的范围及地位分别是什么?4、人民和公民有哪些区别?5、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学生自学做记号,教师循回辅导。
(3)、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三、合作学习:(1)、学生探究、分组互学:1、教师将学生分成8个活动小组,指定学习小组长1人,小组发言人1人。
2、、学生阅读教材P4页插图和材料,确定自学思考内容:①这几个建筑有哪些共同点?这一共同点反映什么问题?其象征意义是什么?②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③人民包括哪些人?P4④、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点拨:国家的性质: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课教案教案作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八年级政治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课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课教案设计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教学手段:多媒体课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编排书本中的案例小品。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授课过程导入新课:播放flash《灰色的震撼》,可能在新年,新的学期看了这样的片子,心情会比较伤感,但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会这样有很多的原因,从自身来看,无论是孩子还是民工、农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以没有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举例: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而民工他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
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
新授:板书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八年级政治下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2.理解人民与公民的区别;3.了解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学习过程:一、新课学习〖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人民某某专职干部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体是国家性质或者国家阶级本质的反映,他确定社会个阶级在国家的地位,也就是谁掌握国家统治权的问题,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首要问题。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在第一条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理解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2)人民某某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的一种实现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的伟大创举;(3)人民专制是对人民某某和对敌人专制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展现自我:问题:你知道整个国徽体现了什么吗?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和其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都是和的主人。
我们地享受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的权利,共同创建自己伟大的国家。
(1)现阶段人民的X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是我国现阶段人民的X围。
(2)人民某某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一个国家的公民享有哪些权利,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国家的经济条件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
因为我国是人民某某专政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
(3)人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段、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X畴;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X围;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X围。
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

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第一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前准备:制作多媒体;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编排书本中的案例小品。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授过程导入新:举例: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而民工他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
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
新授:板书第一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谈谈我们的国徽。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3、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二)国家的性质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3、人民包括哪些人?P4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说明: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件 新人教版

自学指导二
• • • • • 阅读教材5-7页的内容,总结: 1、公民权利与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是什么? 3、什么是立法保障?什么是司法保障? 稍后提问检测
1、公民权利与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 种权益。 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2、法律保障公民权利: 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现阶段我国人民的 构成,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我国的权利保障 体制 2、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3、树立自觉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
自学指导一
• • • • 请阅读教材P4-5页的内容,总结: 1、我国的国家性质 2、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构成 稍后提问检测
小知识:华人与华侨的区别。
人 民 当 家 作 主 的 国 家
小结
1 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是国 ※ 家的主人
2 现阶段人民的构成 3 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动摇 4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
法律确认 保障权利
1 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 2 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立法保障
司法保障
第二框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 自学指导 • 1、公民基本权利大致分为哪几类? • 2、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构成
练习: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 A、工农联盟 B、工人阶级 C、全体人民 D、全体公民
2、在我国现阶段,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的人不包 括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破坏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八年级政治下第一课第一框_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课件人教版

公民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和法律
宪法
法律确认了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就一 定能实现吗?
小寒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儿,出生后不 久就将她遗弃街头。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 抱回家抚养,生活很清苦。小寒6岁时,因 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
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 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小寒的有些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公民是指具有某 范围大于 人民 , 国国籍并根据该 包括 国宪法和法律规 定,享有权利和 人民和具有我国 承担义务的人。 国籍的被剥夺政 治权利的人 。 人民,相对于敌 人而言,在不同 的国家、同一国 家的不同历史阶 段有着不同的阶 级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民 政治 概念 ,与“敌人
”对应
含义不同: 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 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国籍相关。 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 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不 过,他们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 兵役等光荣义务。
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 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在抗日 战争时期
在解放 战争时期 在我国 现阶段
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 属于人民的范围
一切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地主 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 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 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 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 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民中学法制教育课教案
课题:课型:新授课学时安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人民和公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法指导: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齐唱歌曲《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在我国谁在当家作主呢?(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国家主人的?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二.完成以下内容。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活动一:了解在哪些地方能看见我国的国徽,国徽各部分图案的寓意是什么?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学生讨论、畅所欲言)
1.我们国家的性质:
2.人民包括哪些人?
3.我国人民的地位:
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活动二:阅读相关材料,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归纳)
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公民权利的含义(例如: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
利、隐私权、名誉权)
3.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
(例如: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三:★辨一辨:(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人民——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
公民——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
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
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活动四:阅读小寒的相关材料,议一议:
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没有得到的保障
说明: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6.权利的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为核心(母法)、以(制定各部法律)和(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活动五:填好一些具体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立法保障。
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见P7页材料)议一议:
※傅某把6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6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②司法保障。
三、课堂小结: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四、你收获了什么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