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类、贝类养殖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大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水产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

大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水产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

1.发展海水贝类养殖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2.贝类资源丰富3.有利于养殖的特点(投资少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4.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2.选择贝类养殖种类的标准1.生产力高2.适应能力强3.营养价值高4.苗种来源容易5.养殖成本低6.移动性较差7.要因地制宜选择养殖种类3.潮间带:亦称潮区,系指大潮高潮线到大潮低潮之间的区域4.浅海:从低潮区往下,在大潮低潮线向外海伸展,水深在200m以内,终年为海水淹没的海区,称为浅海。

5.饵料的种类:1.小型藻类(浮游的硅藻、金藻、绿藻、黄藻)2.大型藻类(褐藻、红藻、绿藻)3.小型原生动物、桡足类、甲壳类的无节幼虫4.许多有益的微生物5.贝类的外套膜表皮或鳃的表皮能吸收钙离子6.多种底栖甲壳类和贝类6.半人工采苗:自然海区贝类的半人工采苗是根据贝类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繁殖季节里,用人工方法向自然海区投放适宜的采苗器或改良海区的环境条件,使其幼虫附着变态、发育生长从而获得贝类养殖所需苗种的方法。

是介于采捕自然苗和人工育苗之间的一种方法,技术上的要求比人工育苗较为简单,主要应用于双壳贝类。

7.半人工采苗的基本方法(p36):a.固着型贝类的半人工采苗b.附着型贝类的半人工采苗c.埋栖型贝类的半人工采苗8.瓣鳃纲幼虫特征(p30)1.担轮幼虫:体外生有纤毛环,顶端有的生有1~2根或数根较长的鞭毛束,幼虫可以借助纤毛摆动在水中做旋转运动,经常浮游于水表层。

2.面盘幼虫:具有面盘,面盘是其运动器官。

a.D形幼虫b.壳顶幼虫c.匍匐幼虫9.贝类的浮游幼虫1.浮游幼虫的生态特点(p32浮游、阶段、周期、短暂、分布不均匀、趋光)2.浮游幼虫的分布(水平、垂直、季节)3.影响贝类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水温、饵料)10.贝类幼虫的附着变态:一般幼虫附着在前、变态在后。

幼虫发育到一定阶段,便具有附着变态的能力,遇到合适的附着基,在外界物质的刺激下,完成附着变态。

中国海洋大学F0502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F0502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F0502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一、考试性质《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虾蟹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等内容。

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力求反映水产养殖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虾蟹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

1、《虾蟹类增养殖学》要求考生系统理解虾蟹类生物学及基本养殖原理与理念,掌握虾蟹类养殖与管理的流程与关键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及管理原则,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2、《贝类增养殖学》具体考察考生对贝类养殖基础理论和生产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测试考生对贝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苗种培育技术、养成技术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3、《鱼类增养殖学》要求考生全面、系统了解鱼类增养殖理论和技术,熟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点,掌握水产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饲养以及活鱼运输、鱼类越冬等关键技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和管理技术,综合分析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1、《虾蟹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40%,分值为40分。

简答题60%,论述题40%。

2、《贝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

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占30%;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占30%;综合应用与分析占40%。

3、《鱼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其中简答题20分、论述题10分。

四、考试内容《虾蟹类增养殖学》部分:(一)养殖生物学基础理论与概况1.虾蟹类养殖生物学虾蟹类的生长、繁殖与生态习性;主要分类特征;习见种类。

2.养殖概况虾蟹类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养殖特性;主要生产方式及特点;主要养殖模式。

(二)虾蟹类苗种生产技术1、苗种生产工艺流程与技术关键2、亲体培育亲体来源与培育技术;促熟培育技术与工艺。

精编养殖类专业考试大纲参考

精编养殖类专业考试大纲参考

精编养殖类专业考试大纲参考精编养殖类专业考试大纲参考养殖类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考纲(120分)参考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省规划教材,20xx年8月第1版,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编。

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畜禽营养概述;饲料营养成分的作用与缺乏症;能量与畜禽营养;2.掌握畜禽的维持和生产营养需要及畜禽饲养标准;3.掌握饲料的命名、分类及常见饲料原料的种类、营养特性、利用特点及加工调制;4.掌握配合饲料的类型和特点;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原则;5.掌握配合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会判断配合饲料产品品质的优劣;6. 会本课程基本技能的操作。

二、课程内容和复习要求(一)畜禽营养基础1.熟练掌握饲料养分与饲料养分的比较、畜禽消化率及影响其的因素;水的作用及缺乏危害;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不足与过量的危害,小肽的生理功能,氨基酸种类、特点与提高蛋白质转化效率的措施;粗纤维的合理利用;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与典型缺乏症;维生素A、E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B族维生素典型缺乏症;2.掌握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畜禽消化方式;水的来源、排泄与畜禽需水量及饮水品质;蛋白质组成和类别,主要氨基酸的功能,理想蛋白质,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反刍兽利用尿素的机制及使用尿素的注意事项;糖类的组成,糖类生理功能,动物对糖类的消化;脂肪的组成与脂肪酸的特征,脂肪的生理功能,饲料脂肪对畜禽产品的影响;饲料能量效率;矿物质的组成与生理功能,矿质元素的供给;钙磷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及预防措施,氯钠钾的生理功能及镁硫的缺乏症;维生素D、K、C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

(二)畜禽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1.熟练掌握营养需要的概念,饲养标准的指标、表达方式和使用原则;畜禽维持需要的概念和意义,畜禽维持需要及影响其的因素,畜禽生长的一般规律及利用,影响肥育效果的因素,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泌乳的营养需要,毛的成分,产毛的营养需要。

[精品]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养殖专业课考试终极参考资料.doc

[精品]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养殖专业课考试终极参考资料.doc

一、当前海产贝类养殖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问题1.引种混乱,育种意识较差;2•污染严重;3.局部超负荷养殖严重;4•病害频频发生;5.其他对埋栖型贝类养殖重视不够,大量滩涂荒废。

措施:1 .贝类育种工作应常抓不懈:2.保护海洋环境,严防海水污染;3.合理规划海区,因地制宜发展贝类养殖生产:4.贝类病害的研究仍需要加强:5.加快制定健康养殖标准,加强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

二、贝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包括哪些?•如何进行贝类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操作?当前贝类多倍体育种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贝类多倍体育种主要是三倍体和四倍体。

诱导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Q物理法:温度休克、压力处理、电脉冲等一破坏受精卵细胞微管,使微管解体,染色体不能向两级移动,极体不能放出,倍数增加。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一些能够抑制纫胞分裂的化学物质即化学诱导剂来干预细胞正常的分裂过程,达到预期的H的。

生物法及贝类远缘杂交。

三倍体育种的染色体操作方法:1 .抑制第二极体:产生的三倍体称为Mil;2.抑制第一极体:产生的三倍体称为MI;3.生物方法: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可产生100%的三倍体:利用四倍体与异种二倍体杂交可产生异源三倍体。

如太平洋牡蛎四倍体与近江牡蛎二倍体杂交己成功培育出异源三倍体。

四倍体育种的染色体操作方法: 1 .抑制极体的释放:第一极体;同时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2.抑制第一次卵裂:3.细胞融合:4.人工雌核发育:5.利用三倍体贝类卵诱导四倍体。

当前贝类多倍体育种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是四倍体育种。

四倍体贝类诱导过程中成活率低。

通过二倍体产生的卵了直接诱导的四倍体一般很难生存,其原因认为是较大的四倍体核在正常体积的卵中卵裂造成细胞数目不足而导致胚胎死亡。

三、贝类幼虫附着变态前后形态上有哪些变化?影响贝类幼虫附着变态的因子有哪些?请举例有哪些药物巳在贝类人工苗种生产中应用贝类幼虫经过附着变态阶段后,便完成了山幼虫向成体的转变,它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机能利生活习性等方面都要发生相当大的变化。

中国海洋大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复习提纲

中国海洋大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复习提纲

某虾场共放养规格为0.8cm的虾苗2000000尾, 经120天养殖后,收获规格为10cm的对虾15t, 耗用配合饲料26t。试:1)计算养成成活率;2) 计算投饵系数;3)分析并判定养殖效果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W=aLb (W单位为g,
L单位为mm或cm)
:中国对虾 W = 0.0097L3.04 简化为:W = 0.012L3
• 虾蟹类养殖主要产地,国家,常见养殖种类及其 鉴别 • 对虾性腺组成及发育过程,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 虾蟹类生长特点与蜕皮过程 • 虾蟹类的生活史及洄游习性 • 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及各个阶段的习性 • 环境对虾蟹类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 甲壳动物的主要类群
• • • • • • • •
虾蟹类苗种培育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亲体培育原则、程序及性腺发育的检查 幼体数量/质量检查方法及标准 幼体发育及其习性变化与操作工艺选择 温度在苗种生产中的作用及调控模式 卵及幼体消毒的意义和操作流程 虾蟹类苗种生产饵料系列的搭配原则 影响苗种成活率的因素有哪些
• • • • • • • • • •
虾蟹类主要养成方式及其特点 不同虾蟹类养成模式的特点 养成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 SPF和SPR种苗的特性与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放养密度的原则 投饵系数及影响因素 饵料投喂原则及如何合理投喂 养殖环境调控的意义与技术措施 我国对虾养殖的现状及实现健康养殖的途径 负责任的水产养殖要点
肥满度 = W/L3 100
中国对虾 仔虾=1 5-10cm=1.1 >10cm=1.2~1.3
日投饵总量(kg/万尾)=0.05L2 (L=平均体长、cm)
某公司计划精养对虾,生产体长11cm的对虾10 t,试: 1)拟定养成生产饲料供应计划(总量和月度 计划 2)计算对虾平均体长达到10cm时的日投喂量 和投饵率,若此时对虾肥满度为1.05,应如何 调整投喂量?

特种水产动物养殖复习资料

特种水产动物养殖复习资料

《特种水产动物养殖学》复习试题1.特种水产动物:广义指除淡水主要养殖鱼类外的其它名贵淡水经济动物,包括软体动物、甲壳类、名优特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狭义专指除鱼类之外的淡水经济软体动物(贝类)、甲壳类(十足目)、两栖类和爬行类。

2.我国鳖科动物主要有有2属3种,即鼋属的鼋以及鳖属的中华鳖和山瑞鳖。

3.列举几种养殖前景看好的龟类名称:鳄龟、三线闭壳龟、乌龟、中华花龟、美国火焰龟、黄喉拟水龟、红耳龟和绿毛龟等。

4.鳖的栖息环境主要栖息在环境安静、水质活爽、水体稳定、通气良好、光照充足和饲料丰富的环境中,在所有具有沙泥质或淤泥底质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以及山溪石洞里都能发现它的踪迹。

要求养盐度不超过0.1%(敏感)、pH值7.8~8.0之间、最适碱度3.0~3.5毫摩尔/升之间、最适溶氧4~5mg/L(野生可不考虑)。

5.鳖对温度的适应鳖是变温动物,生存活动完全受环境温度的制约,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尤为敏感。

适宜生长温度25℃~35℃,最适28℃~30℃。

水温低于15℃停止摄食,12℃开始潜伏于泥沙中,低于10℃则完全停止活动和觅食,进入冬眠状态。

水温超过35℃,摄食明显减弱,出现“伏暑”现象。

6.鳖“四喜四怕”生活习性的含义喜静怕惊、喜暖怕寒、C.喜洁怕脏、喜阳怕风7.鳖“晒背”及其生物学意义(1)当天气晴朗、阳光强烈时,鳖便游到水面或爬上岸滩、石岩,背对阳光,头、颈、四肢充分伸展晒太阳,这一习性称之为“晒背”。

(2)鳖“晒背”缘于漫长的自然选择,具重要生物学意义:1)提高体温,加快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抗病力和免疫力;2)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使鳖表皮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是VD的重要来源;3)可杀死附着于体表的寄生虫和其它病原菌,使附着在身上的水绵和污物暴晒后脱落,有利于鳖的健康生长;4)可促进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育。

(3)晒背对鳖十分重要,若长时间不“晒背”,就会因生理机能紊乱而患病,因而在设计建造养鳖场时必须考虑“晒背”场地。

贝类复习提纲

贝类复习提纲

(1)试述我国发展贝类养殖都有哪些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2、贝类资源丰富、3、贝类的养殖特点: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4、具经验和成果(2)选择贝类养殖种类应坚持哪些标准?1、生产力高2、适应能力强3、营养价值高4、苗种来源易5、养殖成本低6、移动性较差(3)如何划分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和浅海区,各区都有哪些典型的养殖贝类高潮区:蚶、中潮区:泥蚶、蛤仔、牡蛎、蛤蜊、低潮区:牡蛎、西施舌、文蛤、蛤仔、浅海:扇贝、贻贝、珍珠、牡蛎(1)室内人工育苗的定义是什么?室内人工育苗有何优点?室内人工育苗:是指从亲贝的选择、蓄养、诱导排放受精卵、幼虫培育及采苗,均在室内而且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优点:可以引进新种;提前采苗;延长了生长期;可以防除敌害,提高了成活率;苗种纯,质量高,规格基本一致;可以进行多倍体育种,以及通过选种和杂交等工作,培育优良新品种。

(2)水的生物处理原理和方法。

生物处理是以微生物和植物的活动为基础。

微生物除了分解和利用有机物质外,他们还能产生维生素和生长素等,使得培养的幼虫和稚贝保持健康。

植物可以利用溶解于水中的氨态氮,使培养微生物免受代谢产物氨态氮的危害,还可以调整水的PH值。

生物处理分微生物处理法和藻类处理法。

微生物处理法:通过悬浮在水中和附着在砂床上的微生物,进行有机氮化合物的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和脱氮作用,来处理育苗用水。

包括:1、简易微生物净化2、生物转盘3、生物网笼和生物桶藻类处理法:利用藻类来处理育苗用水的机理是藻类利用氮和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使之转化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出氧,改善水的PH值,达到净化的目的。

(2)水的理化处理都有哪几种方法?1、机械处理、2、活性炭吸附、3、泡沫分选、4、充气增氧、5、紫外线照射、6、超声波处理水、7、磁化水(4)光合细菌在人工育苗中有何应用?1、清池和改良环境,净化水质2、具营养价值可做幼虫的辅助饵料(5)作为饵料用的单胞藻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常用的饵料都有哪几种?基本条件:1、个体小、2、营养价值高、易消化、无毒性、3、繁殖快、易大量培养、4、浮游于水中、易被摄食、5、饵料要新鲜、无污染、6、饵料的密度常见的饵料:湛江叉鞭金藻、球等边金藻、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亚心形扁藻、塔胞藻、盐藻、小球藻、异胶藻如何进行亲贝的选择、处理和蓄养?人工诱导亲贝产卵常用的方法有几种?一、自然排放法二、物理方法:1、变温刺激;2、流水刺激;3、阴干刺激;4、改变比重;5、电刺激;6、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产卵;7、超声波诱导三、化学方法:1、注射化学药物2、改变海水酸碱性3、氨水可以活化精子四、生物方法:1、异性产物2、食母生溶液3、激素(8)幼虫培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幼虫培育过程中常规的管理工作有哪些?p52从面盘幼虫初期开始;管理工作有:1、选幼、2、密度、3、换水、4、投饵、5、除害、6、选优、7、倒池与清底、8、充气与搅动、9、抗生素的利用、10、幼虫培育中的适宜理化条件11、幼苗培育中有关技术数据得观测12、幼虫的附着行动及采苗贝类浮游幼虫具有哪些生态特点?1、贝类蜉蝣幼虫属于阶段性浮游生物生态群;2、幼虫出现有周期性;3、幼虫出现有短暂性;4、幼虫分布不均匀性;5、幼虫出现具有趋光性(11)半人工采苗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固着型贝类、附着型贝类、埋栖型贝类)。

甲壳类、贝类养殖学-考试大纲

甲壳类、贝类养殖学-考试大纲

《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一、教材《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贝类养殖学》王如才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二、试卷结构及比例1、题型比例名词解释占20%;填空题占10%;判断说明题占10%;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30%。

2、内容比例专业术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30%;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40%(注:具体的养殖参数不列入考试范围);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30%。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甲壳类增养殖学绪论1、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定义(研究内容)。

2、发展甲壳类增养殖的意义。

3、甲壳类养殖主要产地,国家,常见养殖种类。

第二章虾蟹类养殖生物学1、对虾生殖系统组成和结构(交接器、雄性腹肢、精荚、开放式纳精囊、封闭式纳精囊)。

2、主要内分泌器官及其功能。

3、两种繁殖方式比较(生殖系统,交配与产卵,胚胎发育与孵化)。

4、雌雄鉴别特征和方法(对虾,河蟹)。

5、虾蟹类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习性(生活史)。

6、影响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7、食性特点与主要饵料生物种类。

8、对虾类与真虾类的区别。

第三章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1、虾蟹类苗种培育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2、对虾育苗场的基本设施与功能。

3、育苗室与育苗池建造基本要求。

4、育苗用水处理主要工艺与功能。

5、育苗用水水质调整与消毒方法。

6、人工手术促熟的原理和方法。

7、对虾受精卵消毒的过程和方法。

8、幼体发育过程的食性变化。

9、常用饵料生物种类(生产方法不考)。

10、幼体投饵技术要点。

第四章虾蟹类的养成技术1、养成方式与特点比较。

2、对虾池的基本要求。

3、基础饵料培养的原理与方法。

4、中间培育的原理与方法。

5、对虾配合饲料的质量要求。

6、基本投饵量计算方法。

7、如何调整投饵量。

8、投饵管理要点。

9、底质调控的原理与方法。

10、常见疾病名称(病毒病,细菌性病)。

11、白斑综合症有关所有知识。

12、SPF和SPR种苗第五章河蟹的养殖1、河蟹的分类。

(完整版)贝类增养殖考试资料

(完整版)贝类增养殖考试资料

贝类增养殖考试资料一、名词解释1.胚壳:两壳背面的交接处通常具有一个突出物,称为“壳顶”,是贝壳最初形成的部分。

2.次生壳: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钙质壳。

3.齿舌:位于口腔底部舌突起的表面,由许多小齿和基膜构成。

齿舌上小齿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4.颚片:口腔中外皮厚化而形成的几丁质消化器官辅助物,位于口腔前部,为摄取食物之用,大多数腹足类颚片在口腔的两侧,左右成对,头足类的颚片则背腹成对。

5.晶杆:是一个几丁质的棒状物,它的末端伸入到胃腔中,能依靠幽门盲囊表面的纤毛以一定的方向做旋转和挺进运动,对食物进行搅拌;另外,晶杆内含有糖原酶,在胃液作用下可以使晶杆溶解并将糖原酶释放出来,能够消化食物。

6.胃楯:胃的前端呈半球形,胃内壁的一侧具有几丁质板,称胃楯。

7.足丝:从半鳃类足部略近中央的足丝孔伸出的,以壳基质为主要成分的硬蛋白的强韧性纤维束。

用于贝类附着固定。

8.足丝腺:是足部内可分泌足丝的单细胞腺体。

9.嗉囊:食道通常很长,壁上有褶皱,食道常有一膨大部分,称为嗉囊。

10.泄殖孔:也即泄殖腔,为肠的末端略微膨大处。

输尿管和生殖管均开口于此腔,成为粪、尿与生殖细胞共同排出的地方,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

11.原肠作用:囊胚继续发育,形成一个双层或三层的胚胎即原肠胚,这一过程叫原肠作用。

12.生壳突起:分泌贝壳。

13.感觉突起:对外界刺激感觉灵敏,司感觉作用,牡蛎具有触手和感觉细胞,扇贝和鸟蛤还有外套眼分布。

14.缘膜突起:肌肉纤维较多,靠肌肉的伸展和收缩,能控制水流进出。

15.囊胚期:桑葚胚进一步发育,胚胎呈囊状,表面密布短纤毛,由纤毛摆动使胚胎在卵膜内不停转动,这一阶段的胚胎发育时期叫囊胚期。

16.担轮幼虫:原肠胚逐渐拉长呈倒梨形,原口前移到腹面,在原口的前端形成一圈口前纤毛环,纤毛环中央长出一束顶纤毛束,中间有1~2根长的主鞭毛在胚体的后端有一束较小的端纤毛。

原口相对应的背侧,外胚层细胞转化为壳腺,壳腺能分泌几丁质的胚壳,这时的胚胎称担轮幼虫。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贝类增养殖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贝类的主要特征和分类1、贝类的主要特征:贝类是软体动物门动物的通称。

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

①、它们的身体柔软,两侧对称(或成体不对称而幼体对称),不分节或假分节。

②、通常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构成。

③、体腔退化,只有围心腔或围绕生殖腺的腔。

④、消化系统比较复杂,除瓣鳃纲外,其他种类口腔内具有颚片和齿舌。

⑤、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6、间接发育的贝类具有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两个不同的形态发育阶段。

2、贝类的外部形态结构: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贝壳成分:主要是碳酸钙、贝壳素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还包括镁、铁、磷酸钙、碳酸钙等无机物。

外套膜生理作用:分泌、保护内脏、呼吸。

头部、足部、内脏囊3、贝类的内部构造消化管——口(小齿:中央齿、侧齿、缘齿),食道,胃,肠,肛门。

消化系统消化腺——肝脏,胰脏,口腔背侧一对唾液腺。

胃肠之间有一晶杆囊,里面有一具有消化作用的晶杆。

水生贝类——鳃:由外套腔内的皮肤扩张形成。

(楯鳃、栉鳃)呼吸系统陆生蜗牛——假“肺”:外套腔内表面血管网。

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以及血窦(开管式循环)/微血管(闭管式循环)构成。

(血红素、血青素)(1)开管式循环: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2)闭管式循环:心脏——动脉——微血管——静脉——心脏(头足类)排泄系统:肾脏。

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其开口称为内肾口;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称为外肾孔或排泄孔。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围绕食道的神经环原始贝类神经中枢由此派生的足神经索和脏神经索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进化贝类神经中枢侧神经节、脏神经节联络神经滤泡生殖系统——生殖腺:由体腔壁形成生殖管生殖输送管4、贝类分纲概述: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双壳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淡水中——双壳纲(少数)、腹足纲陆地中——腹足纲(肺螺类)海洋中——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双壳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第二章贝类的分布及生活习性1、贝类生活环境:生物因子:饵料、敌害环境因子非生物因子:温度、盐度、水质、光照、潮流、底质2、贝类的生活类型;游泳生活型:柔鱼,枪乌贼浮游生活型:海蜗牛等底上——匍匐生活型:鲍、各种螺类底栖固着生活型:牡蛎附着生活型:扇贝、贻贝、珍珠贝底内——埋栖生活型:泥蚶、缢蛏、波纹巴非蛤、菲律宾蛤仔、栉江珧等凿穴型:海笋、船蛆寄生、共生和群聚:内寄螺,圆柱螺,是非常特殊的种类,很难辨认。

《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贝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贝类增养殖学是研究经济贝类增殖与养殖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阐述增养殖贝类的生物学特性、贝类的苗种培育以及增养殖技术。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养殖贝类的形态构造、生态习性和分类地位;掌握贝类的苗种生产和增养殖方法;了解国内外贝类增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有关贝类增养殖的科研和生产管理工作。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贝类的形态构造、生态习性、分类地位等基本生物学特性;了解主要经济贝类的增养殖方法和生产过程。

2. 能力目标理解北方主要经济贝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基本原理,并能进行人工育苗的实际操作。

3. 素质目标从科学和技能角度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从行业历史发展、行业预期前景,提高学生对于行业的信心和事业进取心。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贝类的形态构造、生态习性、分类地位等基本生物学特性。

2、熟悉贝类增养殖学的定义和范围,及其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地位。

3、了解主要经济贝类的增养殖方法和生产过程。

【教学设计建议】讲授、讨论【讲授内容】1、贝类增养殖学的定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贝类增养殖的基本特点和方式。

第二章贝类的外部形态【目的要求】1、掌握判断贝类的方位及生长指标的测量。

2、熟悉瓣鲤纲、腹足纲的贝壳特征。

3、了解各纲贝类的形态特点。

【教学设计建议】讲授、讨论【讲授内容】1、各纲贝类的外部特征。

2、瓣蛆纲和腹足纲贝壳的各部名称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

第三章贝类的内部构造【目的要求】1、掌握瓣蛆纲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生殖系统特点。

2、熟悉贝类各系统的器官组成和功能。

3、了解腹足纲、头足纲的内部构造。

【教学设计建议】讲授、讨论【讲授内容】1、各纲贝类消化、呼吸、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第四章贝类的生态习性【目的要求】1、掌握埋栖、附着、固着、匍匐型贝类的生态特点,滤食、祇食、捕食性贝类的摄食规律,贝类的生长类型。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

一、名词解释1、栉孔扇贝的海上过度:稚贝在室内经过10-15天的生长(壳长不超过1mm),然后移到海上继续培育,直到培育成壳高0.5-1cm的商品苗的过程称为海上过渡(一个来月时间)。

2、蚶豆培育:指将刚出库的人工培育稚贝或采捕到的壳长2~3mm大小的稚贝俗称蚶砂,经5—6个月养殖,壳如绿豆,规格为4000~10000粒/千克;或者经约1年养殖,壳长达到1~2cm的过程。

也称中间培育。

3、本鳃:水生贝类用鳃呼吸,鳃是由外套腔内的皮肤扩张形成的,又被称为“本鳃”。

4、蛎苗抑制:就是根据牡蛎营固着生活并经常露空的生态特点,每天使蛎苗露空一定时间,使其处于最低生活限度的状态下,抑制其生长,锻炼牡蛎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培育为优质牡蛎,下海养殖后生长速度快,可缩短养殖周期。

5、单体牡蛎:自然海区的牡蛎是聚群在一起营固着生活的,所谓单体牡蛎,是指牡蛎不固着、单独的个体就能正常生活。

6、壳顶幼虫:直线铰合部开始向背部隆起,改变原来直线形态。

后期幼体壳顶突出明显,足开始长出,成棒状,尚欠伸缩活动能力。

鳃开始出现,但纤毛未摆动,面盘仍很发达。

足丝腺、组神经节和眼点逐渐形成,但此时足丝腺不具备分泌足丝的机能。

7、生物学最小型:生物学最小型是指第一次性腺成熟时的最小个体大小。

8、生长限度:贝类随着生长,个体达到某些限度后就不再继续生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大小和体形,这一限度称为贝类的生长限度。

9、贝类的性成熟年龄:是指性腺初次发育成熟时的年龄。

10、阶段生长型:是指一年生贝类在某阶段内快速生长,其贝壳的生长基本上是在第一年内完成,以后贝壳几乎不再继续生长。

11、出柱率:贝类如扇贝的闭壳肌湿重(或干重)占鲜贝湿重的百分比衡量闭壳肌的肥瘦程度,称为出柱率。

12、赶堆:一个潮水退潮时,把苗埕四周的蛤苗往中央空地集中,称做“赶堆”。

13、生长线:贝类贝壳上的生长线是它生长周期的标志,称年轮。

年轮可以作为鉴别年龄的根据。

14、贝类的露空时间:贝类这离开水后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时间,称为“露空时间”。

宁波大学2016年《水产养殖学》博士考试大纲

宁波大学2016年《水产养殖学》博士考试大纲

宁波大学2016年《水产养殖学》博士考试大纲水产养殖的主要种类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其中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理论与技术有其通用性,在着重考查水产经济动物通用理论和通用技术同时,又注意考查各大类有关常规品种和名特品种养殖原理和应用技术。

要求考生熟悉水产养殖基本理论,掌握水产养殖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养殖生产实际问题。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1.绪论考试内容:◆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发展水产动物增养殖业的意义。

◆世界水产动物增养殖之概况。

◆我国水产动物增养殖业发展历史及展望。

复习思考题:◆养殖、精养、半精养、粗养、增殖的含义。

◆发展水产动物增养殖的意义。

◆世界水产动物养殖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我国水产科技事业的发展方向。

2.水产增养殖的通用原理与技术考试内容:◆增养殖水域的环境与调控。

◆育苗厂及养殖池塘的设计与建造。

◆增养殖品种的人工苗种培育。

复习思考题:◆掌握池塘有哪些增氧方法,增氧机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和合理使用。

◆简述人工调控水质的施肥类型和施肥方法。

◆简述常用的清塘药物的种类,以生石灰清塘为首选的依据。

◆简述选择育苗厂址的条件,育苗厂的基本设施与功用及其建造要求。

◆简述选择虾蟹养殖场址的条件,养殖池塘的结构及建造要求。

◆简述工厂化育苗和土池育苗的生物学原理与通用技术?◆鱼类卵子和精子的发育过程分为几期?精巢和卵巢发育各分为几期?区分“鱼已成熟”“卵子成熟”“排卵”“产卵”等基本概念。

◆选择亲鱼要注意哪些问题?简述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和生物学依据。

◆鱼苗经历哪几个食性阶段?简述鱼苗、乌子、夏花、子口鱼种和老口鱼种的基本概念。

◆简述虾蟹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虾蟹卵巢发育过程特点及分期依据,虾蟹亲体的来源、选择及培育方法。

◆简述虾蟹贝的繁殖方式、交配与产卵习性、虾蟹贝胚胎及幼体发育过程特点,各期幼体的基本概念、形态特征、活动习性、食性。

◆简述虾蟹贝育苗技术要点及工艺流程。

甲壳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甲壳增养殖学复习资料

虾蟹增养殖1 1)虾蟹的共同特征: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体披甲壳,虾蟹类身体两侧有成对的附肢2)直观差异:虾的腹发达,头胸部突出额剑;蟹的头胸部发达,腹退化。

虾蟹类身体两侧有成对的附肢,并分别特化为:触角、大颚、小颚、颚足、步足、游泳足等。

其中大颚、小颚和颚足共同构成虾蟹的口器。

对虾的1st腹足内肢特化为雄性交接器。

3)虾蟹类的两性性征明显:生殖孔位置不同,交接器位置和形态不同,腹部形状与大小不同,以及步足对数与形态不同。

21)虾蟹的内部组织、器官系统包括:呼吸、循环、生殖、消化、神经、排泄、内分泌、肌肉八大系统。

2)虾蟹虽有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化,但它们属于低等动物,相应的特征体现在:以鳃呼吸,神经系统没有真正脑的分化,行开放式循环,消化道具有几丁质内膜,消化腺未分化等。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患病,消化系统裸露在外。

(为什么易受侵袭?原因:1消化道裸露在外,易受感染,2 行开放式循环,易受全身感染)31)虾蟹的繁殖习性:反复成熟、多次交配而且一次交配可多次产卵。

2)交配:具有封闭式纳精囊的虾类有软甲交配,交配后卵巢才逐渐发育成熟。

锯缘青蟹交配习性与此相仿。

3)具开放式纳精囊的虾类与中华绒鳌蟹行硬壳交配,具开放式纳精囊对虾类两性交配发生于雌体临产卵前(第十三次蜕壳前)。

4 1)虾蟹的卵巢发育:处于小生长期的卵细胞暂不分裂,其发育表现为细胞核增大,细胞质增多。

而大生长期的虾蟹卵细胞发育则表现在卵黄不断积累(6个阶段:形成期,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产后恢复期)。

2)X-器官:分泌的抑制性腺发育激素通过抑制卵黄积累而抑制卵巢发育。

(位于眼柄)3)摘除眼柄:破坏X-器官,解除抑制卵巢发育激素对卵黄积累的抑制和抑制蜕壳激素对y-器官的抑制,有利于虾蟹卵巢发育而个体蜕壳生长。

4)海潮刺激是锯缘青蟹产卵的必要条件:未经海潮刺激的性成熟母蟹的最终命运是难产而死5)中华绒螯蟹和罗氏沼虾都是溯河生长、降海生殖的虾蟹类,它们进行交配、产卵、孵化和完成幼体发育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锯缘青蟹的产卵条件是:1温度适宜18~31,15时流产。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

贝类增养殖学考试资料1一、名词解释1、栉孔扇贝的海上过度:稚贝在室内经过10-15天的生长(壳长不超过1mm),然后移到海上继续培育,直到培育成壳高0.5-1cm的商品苗的过程称为海上过渡(一个来月时间)。

2、蚶豆培育:指将刚出库的人工培育稚贝或采捕到的壳长2~3mm大小的稚贝俗称蚶砂,经5—6个月养殖,壳如绿豆,规格为4000~10000粒/千克;或者经约1年养殖,壳长达到1~2cm的过程。

也称中间培育。

3、本鳃:水生贝类用鳃呼吸,鳃是由外套腔内的皮肤扩张形成的,又被称为“本鳃”。

4、蛎苗抑制:就是根据牡蛎营固着生活并经常露空的生态特点,每天使蛎苗露空一定时间,使其处于最低生活限度的状态下,抑制其生长,锻炼牡蛎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培育为优质牡蛎,下海养殖后生长速度快,可缩短养殖周期。

5、单体牡蛎:自然海区的牡蛎是聚群在一起营固着生活的,所谓单体牡蛎,是指牡蛎不固着、单独的个体就能正常生活。

6、壳顶幼虫:直线铰合部开始向背部隆起,改变原来直线形态。

后期幼体壳顶突出明显,足开始长出,成棒状,尚欠伸缩活动能力。

鳃开始出现,但纤毛未摆动,面盘仍很发达。

足丝腺、组神经节和眼点逐渐形成,但此时足丝腺不具备分泌足丝的机能。

7、生物学最小型:生物学最小型是指第一次性腺成熟时的最小个体大小。

8、生长限度:贝类随着生长,个体达到某些限度后就不再继续生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大小和体形,这一限度称为贝类的生长限度。

9、贝类的性成熟年龄:是指性腺初次发育成熟时的年龄。

10、阶段生长型:是指一年生贝类在某阶段内快速生长,其贝壳的生长基本上是在第一年内完成,以后贝壳几乎不再继续生长。

11、出柱率:贝类如扇贝的闭壳肌湿重(或干重)占鲜贝湿重的百分比衡量闭壳肌的肥瘦程度,称为出柱率。

12、赶堆:一个潮水退潮时,把苗埕四周的蛤苗往中央空地集中,称做“赶堆”。

13、生长线:贝类贝壳上的生长线是它生长周期的标志,称年轮。

年轮可以作为鉴别年龄的根据。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要点

甲壳贝类养殖学复习要点

《甲壳类、贝类养殖学》考试大纲一、教材《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贝类养殖学》王如才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曹克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河蚌育珠部分)二、试卷结构及比例1、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占10%(10);多项选择题占15%(5);名词解释占15%(5);简答题占30%(6);论述题占30%(2)。

2、内容比例专业基础知识占30%;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40%(注:具体的养殖参数不列入考试范围);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30%。

三、主要考查知识点第一章甲壳类养殖学绪论1、甲壳类、贝类养殖学定义。

研究虾蟹类、贝类养殖理论与应用技术以增加水产资源与产量为目的,研究经济虾蟹类、贝类的生存、生长、繁殖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人工地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措施。

2、甲壳类、贝类养殖品种与国内养殖概况(学名,分类地位,生产特性,养殖方式,养殖产量组成),重点是对虾分类。

(1)发展甲壳类增养殖的意义①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②有优秀的养殖性能(生长快、周期短、食谱广)③适合我国的养殖生产环境(种质、苗种、空间)(2)分类: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十足目(3)养成生产粗养方式 Extensive半精养方式 Semi-intensive精养方式 Intensive超精养方式 Ultra-intensive第二章虾蟹类养殖生物学1、形态结构特点,主要生理器官(1)虾形动物体修长,腹部发达①游泳虾类②爬行虾类(2)蟹形动物,多扁平, 腹部不发达或退化。

结构模式:头部6节,胸部8节,腹部7节。

除最前端体节具一对复眼,末端尾节无附肢外,每节上有一对附肢。

步足,共五对,四对至第八对胸部附肢。

2、对虾生殖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精荚、开放式纳精囊、封闭式纳精囊、性腺)。

内部器官-雄性(精巢、输精管、精荚囊)-雌性(卵巢、输卵管)外生殖器-雄性(交接器、雄性腹肢)-雌性(开放式纳精囊、封闭式纳精囊)虾类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五步足基部间的腹甲上纳精囊是否覆盖甲壳骨片:封闭式:具一囊状或袋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大多数对虾是封闭式纳精囊,如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

贝类增养殖考试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贝类增养殖考试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贝类增养殖考试资料一、名词解释1.胚壳:两壳背面的交接处通常具有一个突出物,称为“壳顶”,是贝壳最初形成的部分。

2.次生壳: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钙质壳。

3.齿舌:位于口腔底部舌突起的表面,由许多小齿和基膜构成。

齿舌上小齿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4.颚片:口腔中外皮厚化而形成的几丁质消化器官辅助物,位于口腔前部,为摄取食物之用,大多数腹足类颚片在口腔的两侧,左右成对,头足类的颚片则背腹成对。

5.晶杆:是一个几丁质的棒状物,它的末端伸入到胃腔中,能依靠幽门盲囊表面的纤毛以一定的方向做旋转和挺进运动,对食物进行搅拌;另外,晶杆内含有糖原酶,在胃液作用下可以使晶杆溶解并将糖原酶释放出来,能够消化食物。

6.胃楯:胃的前端呈半球形,胃内壁的一侧具有几丁质板,称胃楯。

7.足丝:从半鳃类足部略近中央的足丝孔伸出的,以壳基质为主要成分的硬蛋白的强韧性纤维束。

用于贝类附着固定。

8.足丝腺:是足部内可分泌足丝的单细胞腺体。

9.嗉囊:食道通常很长,壁上有褶皱,食道常有一膨大部分,称为嗉囊。

10.泄殖孔:也即泄殖腔,为肠的末端略微膨大处。

输尿管和生殖管均开口于此腔,成为粪、尿与生殖细胞共同排出的地方,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

11.原肠作用:囊胚继续发育,形成一个双层或三层的胚胎即原肠胚,这一过程叫原肠作用。

12.生壳突起:分泌贝壳。

13.感觉突起:对外界刺激感觉灵敏,司感觉作用,牡蛎具有触手和感觉细胞,扇贝和鸟蛤还有外套眼分布。

14.缘膜突起:肌肉纤维较多,靠肌肉的伸展和收缩,能控制水流进出。

15.囊胚期:桑葚胚进一步发育,胚胎呈囊状,表面密布短纤毛,由纤毛摆动使胚胎在卵膜内不停转动,这一阶段的胚胎发育时期叫囊胚期。

16.担轮幼虫:原肠胚逐渐拉长呈倒梨形,原口前移到腹面,在原口的前端形成一圈口前纤毛环,纤毛环中央长出一束顶纤毛束,中间有1~2 根长的主鞭毛在胚体的后端有一束较小的端纤毛。

原口相对应的背侧,外胚层细胞转化为壳腺,壳腺能分泌几丁质的胚壳,这时的胚胎称担轮幼虫。

2022山东春季高考专业知识考试大纲-水产养殖类专业

2022山东春季高考专业知识考试大纲-水产养殖类专业

水产养殖类专业素质模块1.安全生产常识2.规范操作与劳动保护常识3.鱼类育苗与养成技术操作4.对虾增养殖技术操作5.扇贝人工育苗及养成技术操作6.计算机操作能力7.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能力8.语言文字表达、人际交往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9.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10.工匠精神知识模块1.鱼类增养殖(1)鱼类基本体型(2)鱼体外部形态基础知识(3)鱼体内部构造基础知识(4)鱼类生态学基础知识(5)鱼类繁殖特点(6)鱼类生长特性2.对虾增养殖(1)对虾的外部形态基础知识(2)对虾的内部结构基础知识(3)对虾的生态习性基础知识(4)对虾的繁殖习性(5)对虾人工育苗技术(6)对虾养成技术3.贝类养殖(1)贝类的形态构造(2)贝类的生态习性(3)贝类室内人工育苗技术(4)瓣鳃纲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5)扇贝的养殖4.饵料基础(1)海水人工育苗常用微藻的生态条件(2)单胞藻常用的培养方式、方法基础知识技能模块1.鱼体测量(1)鱼体长度测量(2)鳞式测量(3)鳍式测量(4)肥满度测定2.鱼体解剖(1)消化系统解剖(2)生殖系统解剖(3)胆囊的摘取(4)鳃耙、鳃弓、鳃片的解剖(5)鱼鳔的摘取(6)心脏的观察、摘取3.对虾测量(1)对虾体长测量(2)对虾体重测量(3)肥满度测定(4)雌雄对虾鉴别4.对虾解剖(1)对虾附肢摘取并分类(2)对虾生殖腺摘取5.单胞藻的密度测定(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的使用)(1)显微镜操作规范(2)血球计数板使用(3)单胞藻形态观察(4)单胞藻密度测定6.扇贝测量(1)扇贝壳长、壳宽、壳高测量(2)扇贝鲜出肉率测定(3)扇贝性腺指数测定(4)扇贝鲜柱测量7.水化分析(1)比重计的使用(2)盐度测量(3)PH值的测量(4)表层水温计的使用(5)溶解氧的测定(仪器)。

宁波大学博士研究生 《水产养殖学》考试大纲

宁波大学博士研究生 《水产养殖学》考试大纲

宁波大学博士研究生2014年《水产养殖学》考试大纲水产养殖的主要种类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其中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理论与技术有其通用性,在着重考查水产经济动物通用理论和通用技术同时,又注意考查各大类有关常规品种和名特品种养殖原理和应用技术。

要求考生熟悉水产养殖基本理论,掌握水产养殖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养殖生产实际问题。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1.绪论考试内容:◆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发展水产动物增养殖业的意义。

◆世界水产动物增养殖之概况。

◆我国水产动物增养殖业发展历史及展望。

复习思考题:◆养殖、精养、半精养、粗养、增殖的含义。

◆发展水产动物增养殖的意义。

◆世界水产动物养殖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我国水产科技事业的发展方向。

2.水产增养殖的通用原理与技术考试内容:◆增养殖水域的环境与调控。

◆育苗厂及养殖池塘的设计与建造。

◆增养殖品种的人工苗种培育。

复习思考题:◆掌握池塘有哪些增氧方法,增氧机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和合理使用。

◆简述人工调控水质的施肥类型和施肥方法。

◆简述常用的清塘药物的种类,以生石灰清塘为首选的依据。

◆简述选择育苗厂址的条件,育苗厂的基本设施与功用及其建造要求。

◆简述选择虾蟹养殖场址的条件,养殖池塘的结构及建造要求。

◆简述工厂化育苗和土池育苗的生物学原理与通用技术?◆鱼类卵子和精子的发育过程分为几期?精巢和卵巢发育各分为几期?区分“鱼已成熟”“卵子成熟”“排卵”“产卵”等基本概念。

◆选择亲鱼要注意哪些问题?简述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和生物学依据。

◆鱼苗经历哪几个食性阶段?简述鱼苗、乌子、夏花、子口鱼种和老口鱼种的基本概念。

◆简述虾蟹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虾蟹卵巢发育过程特点及分期依据,虾蟹亲体的来源、选择及培育方法。

◆简述虾蟹贝的繁殖方式、交配与产卵习性、虾蟹贝胚胎及幼体发育过程特点,各期幼体的基本概念、形态特征、活动习性、食性。

◆简述虾蟹贝育苗技术要点及工艺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一、教材
《虾蟹类增养殖学》王克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海水贝类养殖学》王如才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二、试卷结构及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占20%;填空题占10%;判断说明题占10%;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30%。

2、内容比例
专业术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3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40%(注:具体的养殖参数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30%。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甲壳类增养殖学绪论
1、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定义(研究内容)。

2、发展甲壳类增养殖的意义。

3、甲壳类养殖主要产地,国家,常见养殖种类。

第二章虾蟹类养殖生物学
1、对虾生殖系统组成和结构(交接器、雄性腹肢、精荚、开放式纳精囊、
封闭式纳精囊)。

2、主要内分泌器官及其功能。

3、两种繁殖方式比较(生殖系统,交配与产卵,胚胎发育与孵化)。

4、雌雄鉴别特征和方法(对虾,河蟹)。

5、虾蟹类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习性(生活史)。

6、影响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7、食性特点与主要饵料生物种类。

8、对虾类与真虾类的区别。

第三章虾、蟹育苗原理与通用技术
1、虾蟹类苗种培育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2、对虾育苗场的基本设施与功能。

3、育苗室与育苗池建造基本要求。

4、育苗用水处理主要工艺与功能。

5、育苗用水水质调整与消毒方法。

6、人工手术促熟的原理和方法。

7、对虾受精卵消毒的过程和方法。

8、幼体发育过程的食性变化。

9、常用饵料生物种类(生产方法不考)。

10、幼体投饵技术要点。

第四章虾蟹类的养成技术
1、养成方式与特点比较。

2、对虾池的基本要求。

3、基础饵料培养的原理与方法。

4、中间培育的原理与方法。

5、对虾配合饲料的质量要求。

6、基本投饵量计算方法。

7、如何调整投饵量。

8、投饵管理要点。

9、底质调控的原理与方法。

10、常见疾病名称(病毒病,细菌性病)。

11、白斑综合症有关所有知识。

12、SPF和SPR种苗
第五章河蟹的养殖
1、河蟹的分类。

2、不同水系河蟹的主要形态差异。

3、河蟹性腺发育和繁殖过程的基本特点。

4、幼体发育过程。

5、仔蟹与蟹种培育过程。

6、性成熟蟹种的形成与预防。

7、河蟹“颤抖病”。

第六章贝类增养殖概述(不考)
第七章养殖贝类的生物学
1、瓣鳃纲、腹足纲、外套膜、足丝。

2、滩涂的底质类型。

3、贝类的生活型。

4、贝类的摄食方式。

第八章贝类的苗种生产
1、贝类的幼体发育阶段。

2、半人工采苗。

3、贝类饵料用单细胞藻的基本条件。

4、如何准备育苗用的附着基。

5、选幼的原理和方法。

第九章养蚌育珠
1、外套膜的结构。

2、淡水常用育珠蚌的品种、习性和成珠效果比较。

3、珍珠形成的原理。

4、亲蚌的选择与鉴别。

5、采苗鱼。

6、制片蚌、插片蚌、育珠蚌。

7、无核珠的手术操作过程。

8、小片制备与珍珠质量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