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不良反应浅谈
靶向药物的5种副作用
靶向药物的5种副作用关于《靶向药物的5种副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变持续往前,医药学层面的持续提升也是此起彼落,专业人员们针对药品的生产制造及药力等科研成果也是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的出現,在其中有一种称为靶向治疗药物的成效出現在了大家眼前。
靶向治疗药物,说白了,大量是注重服药方位的精确性,具备较高的具体性目地。
如姓名一般,如将炮弹看准靶心,随后再扣动扳机一样。
靶向治疗药物着眼于将药品精确、安全性送到疾病,专研患者处,促使药品能够更快、更强的充分发挥药力,进而做到高效率痊愈病苦的实际效果。
现如今市面上的靶向药物愈来愈多,许多病人对于此事抱有巨大的期待,觉得用它就能免去癌症的痛楚。
但权威专家就说到,患者不必太依靠靶向药物,即便它能减轻癌细胞转移,但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何况它的抗药性也是一个没法提升的难点。
靶向药物便是一种可精确杀掉特殊肿瘤细胞的一种药品,尽管它比不上化疗药可怕,但毒副作用也不容小觑。
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1.过敏症状这类病症常见于单克隆抗体类的靶向治疗药物,如美罗华、爱必妥和阿瓦斯汀等,一般在病人第一次应用时出現。
但是,这类副作用会在断药或减量后减轻,因此无须太过担忧。
2.皮肤毒性它是靶向药物最普遍的毒副作用,具体表现为手指甲改变、甲沟炎、口腔溃疡、皮疹等,病症比较轻的不需要独特解决,但比较严重的也可能影响病人的生活品质,例如医治黑色素瘤的达拉非尼和威罗非尼,就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皮肤毒性。
3.消化系统毒副作用腹泻和呕吐是较为普遍,情况严重还可出現脱水恶心想吐,还一些患者会出現腹痛呃逆、腹胀、胃口降低这些消化系统反映。
4.心脏毒副作用靶向药物还会继续造成一系列心脑血管病毒副作用,一般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等,本来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要需注意。
临床医学上较有可能出現心脏毒副作用的主要是曲妥珠单抗,一些治疗白血病的如伊马替尼、博舒替尼、普纳替尼也可能造成不一样水平的心脑血管病反映。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的专家共识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的专家共识在当今医学领域,靶向药物已成为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与所有药物一样,靶向药物也存在着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共识和建议,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什么是靶向药物不良反应?靶向药物是可以精准作用于疾病相关靶点的药物,其作用机制相对传统化疗药物更加特异化和有效。
然而,正是由于其特异性,靶向药物也可能引发一些不同于传统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皮疹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二、专家共识与管理建议1. 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包括医生、护士、临床药师等。
专家们建议建立多学科团队,通过协作与沟通,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2. 预防与监测专家们强调预防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性,建议在治疗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检查指标等。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监测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3. 个体化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专家们强调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包括根据患者的芳龄、性别、病史、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调整药物的剂量、疗程以及联合用药方案。
4. 教育与指导患者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时,需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专家们建议医生在开展治疗的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充分的教育和指导,包括不良反应的预防、自我监测、及时就医等方面的知识。
5. 细致入微的护理在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过程中,细致入微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对于手足综合征患者,要做好皮肤护理和预防措施;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并进行及时的干预措施等。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共同努力。
作为医生,我深切地意识到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的重要性,也清楚地知道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分子靶向药物的副作用
分子靶向药物的副作用分子靶向药物,很多朋友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东西,那么你们对于这些东西了解多少呢?在这里就想给各位介绍一下关于分子靶向药物的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不知道你们了解多少了!但是希望你们是能够真正的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那么你们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就和在这里一起具体的来看看一些情况吧!一、分子靶向药物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基因、酶、信号转导等不同特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最后使其死亡。
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途径包括调节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血管生成的转导途径、肿瘤抑制基因丢失功能的转导等。
二、药物的副作用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常见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下:⒈易瑞沙: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等;⒉特罗凯:腹泻、皮疹、肝毒性等;⒊格列卫:下肢水肿、皮疹、消化不良;⒋索拉非尼:手足综合征、疲乏、腹泻、皮疹、高血压、脱发等;⒌美罗华:发热、寒战、恶心、头疼、乏力等;⒍西妥昔单抗:皮疹、疲倦、腹泻、恶心、肺毒性、发热等;⒎贝伐单抗:胃肠道穿孔、出血、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衰等;⒏恩度:心脏毒性、腹泻、肝功能异常、皮疹等。
三、结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战略是在继续深入发展细胞毒性药物的基础上同时逐渐引入分子靶向性药物的开发。
迄今为止,很多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起了极其重要甚至是奇迹般的作用。
有些已经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入了国际肿瘤学界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和规范。
更多、更有希望的药物也在快马加鞭地研制和早期临床试验中。
希望不久的将来,随着对人类基因组学中功能性基因组和支配肿瘤的基因组的深入了解并结合高新技术如高通量药物筛选等手段的有效运用,肿瘤的治疗必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分子靶向药物可能你们听起来解释还是很难理解的,但是我们只要知道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就好,这都是无关紧要的,那么在这里希望你们能够了解多一点生活中的东西,我们可以帮助别人,说不定有一天也帮助到自己,那么在这里就给各位介绍这么多啦!。
靶向药的副作用
靶向药的副作用靶向药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可针对癌症细胞内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靶向药并非没有副作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靶向药的副作用。
首先要提到的是靶向药的皮肤反应。
一些靶向药(如EGFR抑制剂)可以影响表皮细胞生长和分化,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角质过度增生等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靶向药(如多潘立酮)可以引起手足综合征,表现为手掌和脚底出现红斑、水肿、疼痛等。
这些皮肤反应虽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没有太大损害,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靶向药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一些靶向药可以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甚至引发胃肠道出血。
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干扰胃肠道黏膜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系统不适。
对于患者来说,这些反应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饮食和吸收,进一步影响身体的营养状况。
此外,靶向药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一些靶向药(如利妥昔单抗)可以引起高血压、心脏衰竭等不良反应。
这是因为这些药物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管收缩等。
这些心血管副作用需要监测和及时处理,以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除了上述常见的副作用,个体差异也是靶向药副作用的重要原因。
不同患者对同一种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其中副作用的表现也可能不尽相同。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药物的作用机理,根据个体化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治疗。
总结起来,靶向药虽然相对于传统化疗药物来说副作用较小,但仍然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副作用主要集中在皮肤、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上,且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不同的副作用表现。
因此,在应用靶向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同时,患者在接受靶向药治疗期间也要及时向医生反馈副作用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和调整治疗方案。
靶向药物副作用
靶向药物副作用靶向药物副作用一、2、鼻腔出血:与服易瑞沙时相仿,处理办法也相同。
4、血小板升高:与服易瑞沙时一样,需服拜阿司匹林。
5、谷草转氨酶升高:与服易瑞沙时相同,需服水飞蓟宾胶囊,服用方法与服易瑞沙时相同。
如果谷草转氨酶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下,并不会再升的话,可以不理会;如果担心继续上升,可服天津出的水林佳,即水飞蓟宾胶囊;该药要在餐中吃,可在早、晚餐的中途各服用2粒。
6、甲沟炎:比服易瑞沙时严重,手指也会出现甲沟炎;处理办法与服易瑞沙时相同。
7、口角炎:两边嘴角溃烂,可不处理;也可用VB2捣碎调水为黄色浆液涂溃烂处。
8、口腔溃疡:多为口腔内壁溃疡。
应对办法是一天三次进食后立即刷牙漱口,然后含进“复方氯己定含漱液”7〜10毫升,让药液在口腔内停留10分钟,然后把药液吐掉即可,不需再用清水漱口; 连续数天如此处理。
9、短时心率加快:中午时心率明显加快,感觉轻微不适,无需处理,下午时会自动回复正常;也可在每天早餐中途预防性服用辅酶Q10软胶囊1枚(100毫克)。
靶向药物副作用二、易瑞沙通用名:吉非替尼片3、腹泻:腹泻最常见的是发生在早餐一小时多之后,泻前下腹扭痛、急迫,如厕时迅速排出浆糊样便,浮于水面,一冲即散;此便有不尽之感,排了还想排,似延绵不绝;如厕后腹部不适即消失。
发生这种腹痛腹泻多为早餐吃得太饱或喝水太多的缘故,胃内负荷增加,压力通过肠传导到直肠,直肠蠕动,把未来得及被吸收水份的内容物提前排出。
最好的应对办法是不要吃得太饱,水不要一次喝得太多;尤其不要吃凉物(如水果),喝凉水,摄入的东西必须等于或高于体温;其次是吃早饭前吃4片中成药“腹可安片”。
4、血小板升高:易瑞沙吃上一个月血小板就会升高,血小板无限地升高不是好事,于抗癌和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都极为不利,常有数年吃易瑞沙而发生血栓、脑梗阻、脑白质或心脏问题的;因此血小板一旦超过250,就得每天服一片德国生产的100毫克的“拜阿司匹林”,直到血小板降到250以下才可以停药;拜阿司匹林虽是肠溶,但仍需要在餐后服用,不要空腹服用,以防长期服用导致损伤肠壁。
靶向药物副作用
靶向药物副作用靶向药物副作用一、2、鼻腔出血:与服易瑞沙时相仿,处理办法也相同。
4、血小板升高:与服易瑞沙时一样,需服拜阿司匹林。
5、谷草转氨酶升高:与服易瑞沙时相同,需服水飞蓟宾胶囊,服用方法与服易瑞沙时相同。
如果谷草转氨酶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下,并不会再升的话,可以不理会;如果担心继续上升,可服天津出的水林佳,即水飞蓟宾胶囊;该药要在餐中吃,可在早、晚餐的中途各服用2粒。
6、甲沟炎:比服易瑞沙时严重,手指也会出现甲沟炎;处理办法与服易瑞沙时相同。
7、口角炎:两边嘴角溃烂,可不处理;也可用VB2捣碎调水为黄色浆液涂溃烂处。
8、口腔溃疡:多为口腔内壁溃疡。
应对办法是一天三次进食后立即刷牙漱口,然后含进“复方氯己定含漱液”7~10毫升,让药液在口腔内停留10分钟,然后把药液吐掉即可,不需再用清水漱口;连续数天如此处理。
9、短时心率加快:中午时心率明显加快,感觉轻微不适,无需处理,下午时会自动回复正常;也可在每天早餐中途预防性服用辅酶Q10软胶囊1枚(100毫克)。
靶向药物副作用二、易瑞沙通用名:吉非替尼片3、腹泻:腹泻最常见的是发生在早餐一小时多之后,泻前下腹扭痛、急迫,如厕时迅速排出浆糊样便,浮于水面,一冲即散;此便有不尽之感,排了还想排,似延绵不绝;如厕后腹部不适即消失。
发生这种腹痛腹泻多为早餐吃得太饱或喝水太多的缘故,胃内负荷增加,压力通过肠传导到直肠,直肠蠕动,把未来得及被吸收水份的内容物提前排出。
最好的应对办法是不要吃得太饱,水不要一次喝得太多;尤其不要吃凉物(如水果),喝凉水,摄入的东西必须等于或高于体温;其次是吃早饭前吃4片中成药“腹可安片”。
4、血小板升高:易瑞沙吃上一个月血小板就会升高,血小板无限地升高不是好事,于抗癌和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都极为不利,常有数年吃易瑞沙而发生血栓、脑梗阻、脑白质或心脏问题的;因此血小板一旦超过250,就得每天服一片德国生产的100毫克的“拜阿司匹林”,直到血小板降到250以下才可以停药;拜阿司匹林虽是肠溶,但仍需要在餐后服用,不要空腹服用,以防长期服用导致损伤肠壁。
靶向药副作用范文
靶向药副作用范文靶向药(Targeted Therapy)是一种针对癌症或其他疾病特定分子靶点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化疗不同,靶向药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传导信号或免疫逃逸机制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尽管靶向药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们并非没有副作用。
下面是靶向药常见的副作用及其管理方法:1.皮肤反应:一些靶向药可以引起皮疹、皮肤干燥、瘙痒、红斑等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度到中度的,但有时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缓解这些副作用,可以使用温和的皮肤清洁剂和保湿剂。
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药物治疗一段时间,直到皮疹缓解。
2.恶心和呕吐:一些靶向药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导致恶心和呕吐。
在治疗期间,可以尝试轻而易举的饮食,避免辛辣或油腻食物,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考虑服用抗恶心药物。
3.腹泻:有些靶向药物可能会引起腹泻或腹痛。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高纤维食物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有助于缓解腹泻。
5.血液异常:靶向药可能会对造血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数量下降。
这可能会导致感染、贫血或出血的风险增加。
监测血象是非常重要的,并根据需要提供支持性治疗,如输血或使用生长因子。
6.心脏毒性:一些靶向药在治疗期间可能会损害心脏功能,导致心脏毒性。
因此,定期检查心脏功能很重要。
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频繁地监测心脏功能并调整治疗方案。
7.肝脏毒性:一些靶向药物可能会对肝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肝功能异常或肝脏损伤。
及早监测肝功能,避免饮酒和使用其他可能对肝脏有害的药物,适当的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护肝脏功能。
8.免疫系统反应:一些靶向药物可能会引发免疫系统反应,如免疫介导的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很重要,以及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以上只是常见的靶向药副作用的一部分,每种药物和每个患者对副作用的反应可能不同。
因此,及早报告和与医生沟通任何不适症状都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
常见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靶向药物是针对特定的靶点,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的药物。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更加精确,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1.嘧啶类药物(如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口腔溃疡等。
在护理方面,应鼓励患者小而频繁进食,避免饮用冷热刺激性饮料,维持口腔卫生,加强肠胃保护。
2.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阿曲莫司汀、依西美坦):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肉关节疼痛、乏力、头晕、骨质疏松等。
在护理方面,应鼓励患者适量运动,增加钙、维生素D的摄入,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3.基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手足综合征、腹泻、白细胞减少等。
在护理方面,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保持水分补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对于手足综合征症状,可进行热敷、冷敷或泡脚等缓解措施。
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心血管事件、蛋白尿等。
在护理方面,应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高血压,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观察蛋白尿情况。
5.抗HER2药物(如曲妥珠单抗、鲁西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心脏损伤等。
在护理方面,应监测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及早发现和处理心脏损伤的风险,必要时进行心脏保护治疗。
总体来说,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
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并汇报给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处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此外,还需注意不同靶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发生不良药物反应。
最后,护士在进行护理前应保证自身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更新护理知识,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而且治疗难度较大。
近年来,肝癌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靶向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也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
本文将针对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1. 皮肤反应肝癌靶向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引起皮肤反应,如手足综合征、皮疹等。
这些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红肿、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热水浸泡,使用温水洗浴,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洗涤剂。
对于严重的皮肤反应,可以考虑使用局部激素类药物或其他抗炎药物。
2. 消化道反应肝癌靶向药物治疗还常常引发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反应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问题。
处理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适量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对于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可以考虑口服抗恶心药物或对症治疗。
3. 血液系统反应肝癌靶向药物还可能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这些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和出血等问题。
处理方法包括: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防止出血。
4. 肝功能损害肝癌靶向药物治疗可能对肝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如肝酶升高、黄疸等。
这些反应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药物代谢和排泄。
处理方法包括: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饮食清淡,避免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减轻肝脏负担。
总之,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指导。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靶向药副作用
靶向药副作用
靶向药是一类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它们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从而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毒性。
然而,靶向药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靶向药副作用:
1. 皮肤反应:某些靶向药可能会造成皮肤干燥、瘙痒、红斑、疼痛或溃疡等反应。
这些副作用通常出现在手、脚、脸部或身体摩擦部位。
2. 消化系统问题:一些靶向药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胃痛等消化系统问题。
饮食调整、分次进食或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3. 骨骼肌肉问题:部分靶向药可能会导致关节疼痛、肌肉疼痛、骨折风险增加等问题。
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嘱进行适当的调整。
4. 血液问题:某些靶向药可能会导致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数量下降,从而增加感染、贫血或出血风险。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注意个人卫生和接触感染源。
5. 心脏问题:部分靶向药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不齐、心肌炎、心衰等。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6. 免疫系统问题:某些靶向药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机体容易感染。
避免接触病菌、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预防感染。
这些副作用可能在用药开始阶段出现,并会随着治疗的进展而改善或加重。
因此,在接受靶向药治疗期间,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报告副作用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并按照医嘱进行适当的护理和管理。
浅谈肺癌靶向药物的副作用
浅谈肺癌靶向药物的副作用肺癌靶向药物的问世,给广大的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它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肿瘤治疗方式。
与毒副作用很大的化疗相比,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疗法最显着优势就是能够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从而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
不过,肺癌患者在长期使用靶向疗法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
肺癌靶向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腹泻、痤疮样皮疹、瘙痒、皮肤干燥,一般见于服药后一个月内,通常是可逆的。
最主要的是两个,一个是所谓皮肤的皮疹反应,有的是痤疮样表现。
另外一个就是轻度腹泻,有部分病人不能耐受腹泻而停药。
有一部分肺癌患者在接受某些靶向药物后会出现间质性肺炎,一旦确诊应当立即停药,因为这是一个较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的并发症。
重度痤疮是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中最主要的一个。
出现痤疮样皮疹之后难受的不只是瘙痒,如果抓破了还继续原剂量治疗,就会容易出现皮肤感染。
其实还有很多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出现皮疹不是坏事,一方面证明你是受益人群,另外目前也有了很好的治疗手段。
腹泻是靶向治疗药物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常导致治疗中断、疗效降低。
一项吉非替尼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回顾性研究表明,EGFR突变状态与腹泻无明确相关性。
而另一项研究的多变量分析显示,腹泻可作为EGFR抑制剂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判断临床获益的重要指标。
索拉非尼给药后首次腹泻出现时间较早,多在开始用药第1周出现,为轻中度(1级或2级)。
增加索拉非尼剂量,腹泻发生率相应增加,中断给药后,腹泻几天内即可停止。
这些副作用较之放化疗微之甚微,所以靶向治疗是在选择肺癌治疗时的最佳方案。
只要是药物就会有正面作用和负面效应。
那么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同样也存在。
另外,除了我们较熟悉的皮肤反应、心脏毒性、高血压和肺纤维化之外,还有一些不良反应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如血栓栓塞、出血、胃肠道穿孔、伤口愈合综合征、免疫抑制、肝脏毒性、血液学毒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脂肪酶、淀粉酶升高等,这些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
失败案例剖析
案例一
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失败。由于黑色素瘤 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复杂的分子机制,单一 靶向药物往往难以取得显著疗效。该案例 揭示了黑色素瘤治疗的挑战和困难。
案例二
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耐药。部分患者在接受 靶向药物治疗后,肿瘤逐渐产生耐药性,导 致治疗失败。该案例提示了靶向药物耐药问 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该问题的紧迫性。
加强临床试验管理
为确保新型靶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临床试 验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试验的质量和规范性。
强化药物警戒制度
相关部门建立了完善的药物警戒制度,对新型靶向药物进行全面监测 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性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长期安全性问题待解决
目前许多新型靶向药物的长期安全性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解决, 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增加
由于新型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传统药物不同,可能存在与其他药 物相互作用的风政策不断完善
针对新型靶向药物的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包括药物审批、上市后监 测、不良反应报告等方面。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如减少剂量、更换药物等,
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联合用药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
01
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疗
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重复用药
02
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药物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
险,尤其是对那些具有蓄积作用的药物。
配伍禁忌
疡、疼痛等。
肝功能异常
药物可能对肝脏产生损 害,导致肝功能指标异
常。
呼吸系统毒性反应
呼吸困难
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处理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日常生活中保持皮肤清洁 和湿润,不需做靶向治疗药物的剂量调整。 可局部使用2.5%氢化可的松软膏或红霉素软膏, 如能使用专业的肿瘤护理类产品(如艾沃保湿 修护霜、艾沃保湿喷雾)将会更有效地减轻皮 肤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需做靶向治疗药 物的剂量调整。
三级:影响日常活动的手足皮肤改变, 使用专业的肿瘤护理类产品(如艾沃保湿修护 患者无法正常工作,明显的疼痛或溃疡、 霜、艾沃保湿喷雾),合并感染时给予抗生素 水泡等,功能完全丧失,有继发感染的 治疗。若重度皮疹治疗2~4周后仍未缓解,则 征象。 考虑暂停用药或终止治疗。
二、皮肤和指甲不良反应
• 皮肤反应最多见于: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药物。如 易瑞沙(吉非替尼片)、特罗凯(盐酸厄洛替尼片)、爱必妥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皮疹程度与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 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主要为皮疹和手足皮肤反应, 其它还有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皮肤颜色改变、黏膜炎/口腔炎、 甲沟炎、皮肤皲裂等。
临床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
一般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或药物性质进行分类,目前 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抗肿瘤血管生成 3、单克隆抗体 4、多靶点抗肿瘤药
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由于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相关分子靶点,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 的杀伤作用,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靶向治疗药物具有更高的 疗效,更轻的毒副作用,而且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也 与传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常见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皮肤 反应、心血管反应、间质性肺炎和免疫抑制等 。总的来说靶向
皮疹
皮疹的分级及处理
对于皮疹的护理,可根据皮疹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给 予相应的治疗,合并感染时予抗生素治疗,若重度皮疹治疗2~4周后仍 未缓解,则考虑暂停用药或终止治疗。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你知道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什么吗?你对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知识,欢迎阅读。
1.1 皮肤毒性皮肤毒性多见于靶向作用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临床药物,包括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及主要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尼莫珠单抗等。
该类药物对皮肤、毛发和指甲具有特殊的毒副反应,最常见的包括痤疮样皮疹、皮肤瘙痒、手足综合征、脱发和色素沉着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类似痤疮的皮疹,一般在用药后两周内出现,多见于头皮、面部、颈部、胸背部等部位,对于轻度皮疹可局部涂抹皮肤外用药,同时保持身体清洁及皮肤湿润,通常可明显缓解。
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亦可引起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0%和19%,其中索拉非尼引发3~4 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其表现为痛感强烈、皮肤功能丧失,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停药,需待毒性反应降低为1 级后再恢复原用药剂量。
因此,在口服靶向治疗药物之前应先告知病人服药后可能出现的皮肤不良反应相关症状,并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且避免日晒。
患者对于皮肤不良反应一般可耐受,其防治首先应确定病变程度,轻度及中度不良反应可进行简单的临床处理,不需要更改药物剂量。
而经处理后不能缓解的'重度皮疹则考虑减量或者停药。
1.2 心血管毒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缺血/ 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及Q-T间隔延长等,可发生于多种靶向药物。
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主要应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心脏的毒性为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促、心律失常等。
因此,在使用该药前,应对患者的心功能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在治疗期间应监测左心室功能,当曲妥珠单抗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时,心衰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紫杉醇或蒽环类药物。
28种靶向药物用法和不良反应
--一网打尽:7 个癌肿28 种靶向药物用法和不良反应分子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抗体药物。
临床医生需要了解这些靶向药物的适应症、毒副作用,来指导临床的工作,本文分病种做了简单总结。
首先说下靶向药物的一般不良反应,普遍有3 种:1.全身反应:乏力虚弱、发热寒战、关节肌肉痛。
2.胃肠道反应:腹泻很常见,主要为轻中度,严重者可出现脱水恶心。
呕吐常见,常为轻中度,患者常伴食欲不振、口腔溃疡。
TIPS:服用华法林者检查凝血原时间或INR ,防止发生出血、胃肠道出血。
3.皮肤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多见,还表现为红斑、干燥、瘙痒,中度可见脓疱性皮疹、多形性红斑,偶可发外周水肿、手足综合征、皮肤毛发脱色、荨麻疹。
TIPS :靶向治疗患者用清水洗脸,不用碱性日用品和肥皂清洁皮肤,避免刺激和皮疹。
除了这三种一般不良反应外,针对各种激酶抑制剂,医生们也需要关注下面的不良反应。
NSCLC )非小细胞肺癌(上市时间和价治疗疾病不良反应靶向作用靶点格药EGFR 2003EGFR 突变阳性或既往化疗吉非结膜炎、间质性肺病NSCLC的替尼NSCLC ,、晚期2004既往化疗失败间质性肺病、转氨酶升EGFR胰$2414(25 的厄洛高、出PDGFR,c-Kit mg) 腺癌(中国未获批)替尼血、睫毛生长异常2011埃克既往化疗失败NSCLC EGFR的较轻替尼2013,¥1.4EGFR万阿法阳性晚期乳腺NSCLC ,HER2 肾损伤、QT 间期延长癌(40 mg) -4 、HER-2 替尼2011,$1.2 视觉异常、肝毒性、外ALK万ALK 阳性NSCLC周神经克唑间病变、肺炎、QT (200 mg)c-MET,RON 期延长替尼对克唑替尼耐ALK NSCLC 2015药的疲劳、肝毒性色瑞IGF1R替尼乳腺癌靶向上市时间和价格治疗疾病不良反应药作用靶点HER-1 、肝毒性、LVEF 下2007,$3212(250拉帕降HER2 -2 阳性乳腺癌mg)替尼----帕博西骨髓抑制、血栓2015阳性的绝经后乳腺、-6 HER2 阴性ER CDK-4 尼癌胃肠肿瘤上市时间和价格不良反应治疗疾病靶向药作用靶点转移性结直肠癌,瑞格非2013 VEGFR2 ,TIE GIST 出血、高血压尼出血,血小板降阿帕替VEGFR22014低尼晚期胃癌肾癌上市时间和价格作用靶点治疗疾病不良反应靶向药2005,低磷手足综合征、$2638(200 血索拉DGFR ,VEGFR 不能手术的肾癌、肝癌mg) 症非尼2006,转移性肾癌,伊马替尼$3473(12.5VEGFR ,DGFR 全身乏力发热舒尼治疗mg) GIST失败的替尼2009,VEGFR-1 、-2、-3,肝毒性、头发$1818(200 PDGFR ,脱色帕唑晚期肾癌,软组织肉瘤mg) c-KIT替尼2012,高血压、血液高$7056(1 凝、阿西VEGFR-1 、-2、-3,c- KIT 晚期肾癌mg) 替尼胃肠穿孔黑色素瘤靶向药不良反应作用靶点治疗疾病上市时间和价格第二原发皮肤鳞癌、光敏反应、QT 2011,$1.2 万恶性黑色威罗RAF V600E 延长(240 mg)素非瘤尼201恶性黑色达拉3 非素RAF V600E第二原发皮肤癌、出血栓塞、心肌病尼瘤201恶性黑色曲美3 -2 MEK-1 、替素心肌病、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落、肺病尼瘤头颈肿瘤靶上市时间和不良反应治疗疾病作用靶点向价格药----凡德EGFR,VEGFR 甲状腺髓样癌QT 间期延长、缺血性2011 脑血管事件他尼VEGFR-2,c-MET,C-动脉血栓事件、伤2012 KIT,FLT-3 卡博口裂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替尼开、高血压晚期放射碘治疗抵抗、VEGFR 2015 分高血压、脑病乐伐化型甲状腺癌替尼血液肿瘤上市时间和靶向药不良反价分子靶点物应主要适用病种格200伊马替1cr-Abl ph(+) CLL ,GIST,较轻尼$1991(100mg)200,达沙替6 $2450(20尼ph(+) CLL/ALL ,cr-Abl ,src GIST 体液潴留(胸腔积液)mg)200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QT 尼洛替7 性尼cr-Abl,PDGFR,c-心动过速,一过性血间接胆红Kit ph(+) CLL素升高。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 引言靶向药物是一类针对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设计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
虽然靶向药物在治疗效果上与传统化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不良反应仍然是使用靶向药物时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并详细探讨如何处理这些不良反应。
2.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2.1 皮肤反应部分靶向药物可能引起皮疹、瘙痒、干燥等皮肤反应。
严重的皮肤反应包括剥脱性皮炎和皮肤坏死,这些反应可能需要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疗帮助。
2.2 消化道不良反应靶向药物的常见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溃疡。
这些症状通常轻度,但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
2.3 肝脏毒性部分靶向药物会对肝脏产生毒性,表现为肝功能异常、黄疸和肝损伤。
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并在出现异常时考虑减量或停药。
2.4 心脏毒性某些靶向药物可能引起心脏毒性,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肌损伤。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和治疗。
2.5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一些靶向药物可导致血小板减少、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定期检查血常规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
3. 不良反应的处理3.1 预防预防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在使用靶向药物之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接受治疗的条件。
此外,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充足的水分摄入,这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的程度。
3.2 个体化治疗不同的患者对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以对药物剂量进行个体化调整,以减轻不良反应的程度。
3.3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在皮肤反应中,可以使用局部的抗敏感药物和保湿剂来缓解症状。
对于消化道不良反应,可以尝试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或者使用止吐药物来缓解恶心和呕吐。
靶向药副作用
靶向药副作用关于《靶向药副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之前的情况下得病需要到医院门诊去查验,查验出去有癌症和肿瘤的情况下需要开展放疗,而放疗的全过程之中会非常的痛楚,并且会把许多好的体细胞杀掉掉,人也会由于放疗造成人体慢慢的衰退,伴随着时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很多人慢慢的刚开始挑选用靶向治疗药物医治,尽管可能会存有一定的副作用,可是相比放疗的痛楚会缓解许多。
吉非替尼1、皮疹:关键集中化在面部,特别是在在鼻头一带,直到下颌;头后侧头发下;以后长在胸、腹部和大腿根部前边。
色艳红,带乳白色脓点,突起,几日后萎谢平展,留深色痕多个生活。
不疼,发痒(有时候遇热会微痒),因而非常容易承受,最好是不理睬,不抓;抓烂了或擦伤了脓点,应涂百多邦;洁面时姿势需柔和,不然擦伤皮疹会一脸是血;近期听到中国香港二天堂荣誉出品的"拔毒生肌膏"对这种皮疹有神效,可试,但不能近嘴、眼。
切忌按中医学湿热毒解决而口服中药材,会得不偿失。
留意:初次应用吉非替尼皮疹量数最多,以后伴随着服药時间提升,皮疹量会慢慢降低。
医治肿瘤的实际效果与皮疹量的是多少不相干。
2、鼻腔出血:服吉非替尼期内,鼻孔里的毛细管会自主裂开,血液外渗,血液会凝固于鼻腔里成黑红色干血团,阻塞鼻孔影响吸气;假如鼻咽部处喉咙有痰,吸吐出来的痰里见面铁鲜红色或红色有血或血团;从肺腔里咳出的痰,因会历经咽喉,也会弄出有血乃至血团。
有些人因此惊慌,认为病况进度,认为流血是肿瘤裂开或者肺泡破裂。
实际上要是并不是一口一口地咯血,这类痰里带血的状况是服食吉非替尼的一切正常主要表现之一,并不理睬。
假如鼻孔每日流血较多,鼻孔干血堵塞比较严重,可在晚上睡觉往鼻腔里涂眼膏,目地是保湿补水,使鼻孔里的毛细管裂开总数降低。
但是要是每日抠鼻子时当心,姿势柔和,就无须涂眼膏。
3、腹泻:腹泻最普遍的是产生在早饭一小时多以后,泻前下腹扭痛、迫切,上厕所时快速排出来面糊样便,浮在河面,一冲即散;此便有不绝之感,排了还想排,似绵延不断;上厕所后腹部不适感即消退。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一、引言靶向药物是一种以特定分子为作用靶点,通过特定的机制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抑制的药物。
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正如所有药物一样,靶向药物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措施,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二、背景靶向药物常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靶点的选择性抑制来杀死恶性细胞。
然而,由于心脏与靶点存在一定的关联,靶向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称为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
三、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措施1. 定期心脏监测:对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心脏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血液生化指标等。
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心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心脏保护措施:为了减轻靶向药物对心脏的不良影响,医生可以采取一系列心脏保护措施。
合理调整靶向药物的剂量,配合其它药物以增强心脏保护作用,或者采用适当的心脏保护药物。
3. 多学科团队治疗: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该团队由心血管专家、肿瘤专家和药物监测师等组成,他们能够共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建议。
4. 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的患者教育,了解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风险和管理措施。
患者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如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用药方案和心脏风险,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患者也应该积极配合治疗,及时报告任何心脏不适症状,以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需要医患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综述)2015-04-16 15:50 来源:丁香园作者:月下荷花字体大小- | +第39届ESMO大会于2014年9月26-30日在马德里召开,在大会特别论坛“靶向药物的毒性”中,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们分别介绍了新出现的靶向治疗的各种不良反应,现简要介绍如下:心脏毒性皇家玛格丽特癌症中心Siu医生对分子靶向药物的心脏毒性进行了总述,包括左心功能衰竭、高血压和QT间期(QTc)延长。
药物诱导左心功能衰竭机制各有不同,例如细胞毒蒽环类药物产生I型损伤,而分子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则产生II型损伤。
血管生成抑制剂和MEK抑制剂会诱发高血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诱导高血压以剂量依赖方式,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治疗血压增高,尽可能维持VEGF抑制剂剂量。
QTc间期延长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BL抑制剂、MET抑制剂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副反应,易患因素包括遗传学因素如先天性长QT综合征,或是后天原因,具体如下:(1)心脏:左心室射血功能下降、左心室肥大、心脏缺血、房室结阻滞、二尖瓣脱垂、窦房结功能不全。
(2)代谢: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低钙,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低。
(3)药物诱导: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甲磺胺心定、胺碘酮,精神病用药如阿米替林、文拉法辛,抗生素如阿奇霉素、莫西沙星,抗组胺药如阿司米唑、特非那唑,其它药物如多潘立酮和枢复宁。
靶向HER2的新药Siu医生对靶向HER2新药的心脏毒性进行了总结。
拉帕替尼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作用低于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合用不增加心脏毒性;TDM1减低LVEF作用低于曲妥珠单抗。
血管生成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也能降低LVEF,导致CHF和高血压,另有一罕见风险是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和血栓性微血管病。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使QTc延长,还可导致腹泻并继发电解质紊乱及动脉血栓事件。
ABL抑制剂药物包括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博舒替尼和普纳替尼。
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可能会减低LVEF导致CHF;伊马替尼>600 mg/天时可致无LVEF下降的水肿,高达4%的病人出现QTc延长。
上述副反应尼洛替尼出现较多,可通过空腹服用药物改善。
与博舒替尼和普纳替尼相比,达沙替尼较少发生QTc延长。
美国FDA因严重动脉粥样硬化而取消普纳替尼的批准。
其它药物曲美替尼(MEK抑制剂)导致LVEF下降和CHF,外周水肿和高血压。
克唑替尼(ALK/MET抑制剂)可致QTc延长和外周水肿;组蛋白去乙酰化(HDAC)抑制剂如伏立诺地和romidepsin诱发QTc延长;沙利度胺可致心动过缓。
节点抑制剂免疫节点抑制剂是很有前景的癌症免疫治疗。
Siu说心脏毒性在免疫节点抑制剂中较罕见,FDA批准的此类药物中易普利姆玛心脏毒性较低,pembrolizumab 按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时没有心脏毒性风险。
ESMO指南ESMO已发表癌症治疗中控制心脏风险的指南,靶向治疗通常心脏毒性较小,个别可有严重合并症。
推荐基线评估心血管风险因素、合并症及LVEF。
使用高剂量药物时注意心脏毒性,如阿霉素>500 mg/m2或脂质体阿霉素>900 mg/m2时,推荐标准12导心电图检查。
总结Siu医生说心血管毒性如LV功能衰竭,QTc延长和高血压可在各种靶向治疗中观察到,通常可治疗、可逆转。
风险预防、检测、报告和治疗应当是这类药物使用计划的一部分。
肺毒性Meyer医生就靶向治疗的肺毒性进行了讨论,包括急性和亚急性肺炎、肺泡出血、咯血、胸膜渗出、肺动脉高压(PAH)和肺栓塞。
他重点强调了急性和亚急性肺炎和PAH。
很难确定肺的病理改变是由药物并发症所致,还是感染性疾病或是癌症本身所致。
感染、左心功能衰竭和癌症侵犯的表现可通过胸部CT、支气管镜及支气管活检、微生物检测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排除。
然后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改变证实药物毒性,偶尔可通过BAL或肺活检证实。
急性或亚急性肺炎在几个靶向治疗中有报道。
总结如下:(1)吉非替尼,发生率1%,30%致死性。
风险因素包括高龄、PS评分差、吸烟、诊断癌症时间较短、CT显示正常肺容积减少、以往间质性肺疾病史、并发的心脏疾病。
(2)厄洛替尼,发生率0.6%,30%致死性。
(3)mTOR抑制剂:发生率11%,3-4级肺炎3%,通常无症状,致死率低。
急性或亚急性肺炎表现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热。
图像特点包括弥漫肺泡损害、高敏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急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和机化性肺炎。
图像模式和病理学结果缺少关联性。
治疗包括停药、支持治疗、皮质激素用于重症病人。
停药后再次使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可减量使用,也可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肺炎可能再次出现,有学者认为糖皮质激素可预防复发。
PAHPAH可由无症状进展至出现症状,表现为特征性呼吸困难,呼吸音清晰,胸片多正常,心脏超声和右心插管平均肺动脉压> 25 mmHg。
停用后PAH可改善,但不会完全逆转。
皮肤毒性Robert对靶向治疗皮肤毒性作了精确总结。
皮肤是靶向治疗毒性作用最常见靶点,一些皮肤副作用轻微,不需特殊处理,但一些特别严重的反应能降低生活质量、产生安全问题。
皮肤改变对病人影响很大,虽不危胁生命,但因外貌改变致病人抑郁。
EGFR抑制剂EGFR抑制剂可产生一系列皮肤毒性。
毛囊炎主要影响颜面和躯干,通常发生在治疗1-3周;指坏疽治疗2-4周时明显;治疗4-8周时可出现甲沟炎;治疗4-8周毛发卷曲变软、前额变秃、睫毛生长。
BRAF抑制剂BRAF抑制剂如威罗非尼和达拉非尼对BRAF突变患者有治疗作用。
一半的皮肤黑色素瘤中存在BRAF v600E 突变,也见于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
威罗非尼的有效性已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中得到证实,25%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有效。
达拉非尼是新一代V600E突变BRAF抑制剂,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有效,毒性低于威罗非尼。
单药靶向治疗随时间延长会失效,有研究将二种靶向药联合应用,结果安全,某些副作用增加。
文献报告放疗后立即使用威罗非尼可导致严重的皮肤毒性,因此推荐威罗非尼在放疗前后1周内不应使用。
开始治疗前应告知病人皮肤副作用,大部分可控。
皮肤副反应对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治疗要看是否有适应症如全身症状、嗜酸细胞增多、大疱性病变、表皮脱落和粘膜损害。
需除外感染或是其它药物作用。
严重标志包括DRESS-药疹伴有嗜酸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弥漫性皮疹、嗜酸细胞>1500,全身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肝炎、肾炎和神经症状、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
需要治疗的症状总结如下(表1)。
不需要治疗或无有效治疗的症状包括舌下出血、毛发改变、无症状的指甲改变、早期颜面皮疹、黄色皮疹。
表1. 皮肤表现及治疗内分泌毒性Roila对靶向治疗大部分重要的内分泌毒性进行了总结,包括甲状腺功能减低、性腺功能减低、垂体功能减低和继发甲旁亢。
甲减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是甲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中很常见。
甲减的症状如疲劳、虚弱、便秘、抑郁和怕冷等都可归因于癌症或其它化疗药物,某些情况下化疗药物剂量需减少或停用,因甲减能改变药物动力学和清除率,导致难以预测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副作用。
复发性甲减伊马替尼、索拉非尼和莫特沙尼能使稳定剂量优甲乐治疗下出现复发性甲减,特征是治疗后2周内TSH增高。
检查包括治疗前、每4周一次TSH检测,当TSH 和优甲乐稳定时,每2个月测量一次。
伊马替尼治疗时应考虑治疗开始时优甲乐剂量加倍。
新发的甲减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和阿西替尼可致甲减。
推荐病人治疗时监控TSH和T4基线水平,每4周一次,然后每2-3个月一次。
性腺功能减低男性病人接受ALK抑制剂克唑替尼治疗2-3周时80%-100%出现性腺功能减低,症状包括勃起障碍、性欲减低、疲劳、肌肉减少、腋毛和阴毛减少。
应询问病人有无症状,检查睾酮水平。
当总睾酮、游离睾酮、FSH和LH减低时诊断性腺功能低下。
中断和替代治疗可使性腺功能恢复或改善症状。
垂体炎和/垂体功能减低易普利姆玛可致垂体炎,肾上腺功能减低,用药剂量与垂体炎发生率相关。
头痛、恶心、眩晕、行为改变、视觉异常和虚弱等发生在治疗后6周。
需与新发脑转移鉴别,MRI增强扫描对诊断有意义。
应测皮质醇、ACTH、游离T3、T4和TSH,睾酮和FSH、LH、催乳素。
出现有症状的垂体功能不全或任何3-4级内分泌病,停用易普利姆玛,先静脉甲泼尼龙(1-2 mg/kg),再改为强的松(1-2 mg/kg/天),逐渐减量超过4周,同时替代治疗。
症状通常几天后改善,影像学显示垂体肿胀和异质性减轻。
严重脱水、低血压或休克是肾上腺危象表现,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需注意败血症或其它感染。
继发甲旁亢继发甲旁亢可发生在索拉非尼、舒尼替尼、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治疗时,特征是血清磷减少、尿钙浓度下降,PTH增高,血清钙浓度正常或减少。
常规生化监测并非必需,但低维生素D与甲旁亢协同有助于索拉非尼诱导的肌肉减少症,致骨软化。
补充维生素D对低磷血症和PTH浓度改善有帮助。
低磷血症经常发生在伊维莫司治疗中,在HDAC、MEK和ALK抑制剂中也有报道。
Roila医生相信规律监测是有必要的,并给予磷的补充,只有严重病例需要中断药物治疗。
总结靶向治疗诱导的内分泌毒性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疲劳、头痛可能会归因于化疗所致,但实际上是由内分泌毒性所致。
与内分泌科医生协同对病人进行治疗是有帮助的。
消化道毒性化疗后病人经常会出现乳糖不耐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和胆酸代谢异常。
腹胀、腹泻、便急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并可能影响化疗疗效。
Andreyev 医生说消化道症状的识别不充分,一些胃肠道毒性使病人极度虚弱,但通常医生们认为这并不是非常重要。
Andreyev医生引用了Ferry教授的一段话:英国有75000名病人接受5-FU治疗,发生3级腹泻病人至少15%,死亡率1%-5%。
腹泻的机制仍不清楚。
Andreyev医生认为症状对诊断意义不大。
他举例一名32岁脐血移植女性,35周连续腹泻,先后诊断GvHD、SIBO、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而接受他克莫司、激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缬更昔洛韦、氟康唑和两性霉素等治疗。
而最终回顾病史,病因却可能是兰索拉唑。
所以说腹泻的病因可能是多样的。
胃肠道损害可能导致碳水化合物吸收异常、肠道运动异常、脂肪代谢异常、维生素和胆盐吸收异常,并改变括约肌功能。
但是少有研究尝试鉴定癌症治疗诱导胃肠道症状的原因,结果导致消化道症状较少得到重视和治疗。
容易处理的情况SIBO占39%癌症治疗诱导的消化道症状。
与SIBO有关的症状见表2。
SIBO的诊断包括吹气试验和12指肠抽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