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

合集下载

第八章:国际直接投资

第八章:国际直接投资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国际直接 投 资
第八章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目 录
1 2 3 4 5 6
引言 世界经济中的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
意识形态与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收益与成本
政府的政策工具与国际直接投资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8.1 引言
当一家企业在外国直接投资于生产或销售一种 产品的设施时就形成了国际直接投资(FDI)。 国际直接投资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新设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即在外 国开设新的企业; 另一种是在外国并购一家现成的企业(沃尔玛就是以 收购方式进入日本市场的)。购有三种情况:
• 第一种是收购少数股权,即外国企业获得某国企业10%~49% 具有投票权的股份; • 第二种是绝对控股,即外国企业持有50%~99%的股权; • 第三种是收购全部股份,即获得100%的股权。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8.4.4 意识形态的转变
近年来,坚持激进观点的国家急剧减少。虽然 采取完全的自由市场立场的国家极为罕见,但 转向自由市场观点并放松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管 制的国家越来越多。 一种相反的情况是,最近开始产生对国际直接 投资更加敌视的现象。
委内瑞拉 玻利维亚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1992—2008年外来直接投资占固定资本 形成总额的比例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
8.2.3 国际直接投资的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最大的国际 直接投资来源国,这种地位一直维持到20世纪 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其他重要的来源国包括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日本。 这些国家之所以占有主导地位是因为它们在战 后的大部分时期里是经济规模最大、最发达的 国家,因而是许多规模最大、资本化程度最高 的企业的母国。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是国际货币资本及国际产业资本跨国运动的经济活动。

▪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是指将资本直接投放到生产经营中的一种经济行为,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向东道国的特定产业部门实行转移,具有明确的经营目的。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有效控制权;▪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可以带动技术出口和管理经验的传播;▪对受资国来说,直接投资形式便于管理、控制,并且有利于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投资者到本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单独出资或与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创建新的企业。

▪投资者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并达到控股水平,即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取得东道国某一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的投资行为。

▪利用以前FDI的利润在海外进行再投资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一)国际合资企业▪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投资项目,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共同商定各自的投资股份,举办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独立企业。

▪特点:任何一个合资企业都至少涉及两个投资者,在所有权分享的基础上共同承担企业的管理责任。

▪主要采用公司形式,大致分为:1)有限责任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3)股权分额有限公司4)股份两合公司有利方面:▪具有较大灵活性,可根据自身竞争优势以及市场条件选择不同合资方式▪可以利用共同投资与经营形成综合优势以克服外部限制条件不利方面:▪投资各方在经营决策与目的、管理销售、生产等方面的目标不一定相同,易引起摩擦。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流出额所占比 发达国家 85.3 84.2 85.6 91.6 发展中国 14.5 15.5 13.7 8.1
中国连续6年(1993—1998)利用外资世界第二位,1999年位于第 三位(英国第二),到2000年又位于第二位。目前全球500强已有300多 家在华投资。
3.FDI 的重点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表2-1-3
90年代以来的历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
(FDI)总额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单位:亿美元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值得注意的是: l 1999 年 英 国 成 为 FDI 最 大 国 , 投 资 额 达 1990亿美元。 l 美国仍是FDI最大东道国,吸引投资几近全 球FDI 1/3。 l 1999年位于欧盟的跨国公司FDI总额51美元, 占全球的2/3。 l 2001年,在全球FDI 下降51%的情况下,中 国吸引外资468亿,比上年增长15%。
2.新古典经济理论对跨国行为的最初解释
H—O学说: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各国间生产要素资源禀赋比例的差异引起要素价格的差异,进而发 生要素分布均衡化的过程,即要素的跨国移动。 俄林从资源配置理论的结论出发,得出的一个推论---要素价格 均等化定理。其含义有二: (1),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即两个原要素价格比例不同的国 家,通过自由贸易使要素价格比例趋于一致; (2),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即同一种要素的绝对价格在不同 国家不相等,通过自由贸易使不同国家同一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 要素的价格均等途径有二: (1),间接均等。即通过商品的国际移动实现。 (2) ,直接均等。即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实现。 如资本丰缺程度的差异促使资本从底利率的国家流向高利率 的国家。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什么是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将资金投资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或项目中,并且在该企业或项目中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这种投资形式通常涉及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子公司、购买国外企业、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等。

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回报,并且能够在投资项目中施加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影响力。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国际直接投资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跨国性:国际直接投资涉及的资金和企业跨越国家边界进行投资,跨越不同的法律和经济体系,涉及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2.长期性:国际直接投资通常是长期性的投资,投资者会长期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或其他资产,以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

3.控制权: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国际直接投资通常需要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中获得一定的控制权。

这意味着投资者能够参与并影响企业的决策和经营。

4.风险和回报:国际直接投资涉及跨国投资,风险和回报通常都比较高。

投资者需要考虑政治、经济及其他因素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通过投资获得较高的回报。

5.技术转移:国际直接投资常常伴随着技术的转移。

投资者通常会将自己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带到被投资企业中,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国际直接投资对于投资国和被投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1.对于投资国而言,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技术水平等。

通过引进外资和外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投资国可以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2.对于被投资国而言,国际直接投资可以提供外资和技术转移,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同时,国际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贸易、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增加外汇储备等。

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政治因素:政治稳定和政府政策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开放的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5)在投入资本的选择方面有较大的自由。 (6)独享企业机密和垄断优势,减少扩散的不利影响。 (7)免除共同投资者之间的摩擦及管理中的难题,避免与 当地投资者的冲突。
(8)独享经营成果,尤其是当投资者具有垄断利润时更是 如此。
(9)母公司可以独自享有税收优惠方面的利益。
(三)国际独资企业的 不利因素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生产 或者经营,并掌握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它有三种表现形式: (1)投资者在东道国境内单独出资或者与其它投资者 共同投资创建新的企业; (2)投资者增加投资扩展自己在境外的原有企业; (3)投资者收购或者兼并东道国的现成企业。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
2.分管合资企业
分管合资企业:投资各方都能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董 事会的作用增大。部门经理既要向合资企业的上一级管理 部门负责,同时也向各自的母公司负责。合资企业的总经 理则向董事会负责,而不是向任何一方的母公司负责。
3.独立合资企业
独立合资企业:具有更多经营权和管理自主权的合资企业。 董事会对企业的决策和经营起着主导作用。
(1)更容易受到东道国政策和法律的限制。 (2)对资本的要求较高,有较高的经营风险。 (3)企业设立的具体事宜和项目工程的营建都需要企业 自行办理,对新进入一个国家的企业尤其不方便。 (4)不容易克服东道国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差异。
(四)境外分公司和 境外子公司
1.境外分公司:是指一家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经 营范围在东道国依法设立的,并在组织和资产是上构成 母公司一个不可分割部分的境外企业。
(6)能够扩大企业的现有生产规模,迅速了解和满足境外 市场的需求变化。
(四)国际合资企业的 利弊分析之二

名词解释国际直接投资

名词解释国际直接投资

名词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或建立企业,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并掌控该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投资行为。

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跨国经营的方式,通常包括在目标国投资设立子公司、收购或合资合作等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是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资源配置、市场拓展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国际直接投资,企业可以获取更广阔的市场、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避免外汇风险以及提高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包括:首先,它是自愿行为。

投资者自主决策并选择在具体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其次,它是跨国经营的方式。

投资者与目标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联系,涉及资源的跨国配置和经济活动的跨境流动;再次,它是在目标国或地区实施并掌控经营活动。

投资者通过购买或建立企业,直接参与目标国的经济活动,并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最后,它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国际直接投资通常是长期的,并与目标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带来许多益处。

首先,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带来外资流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它可以推动技术转移和创新。

国际直接投资通常伴随着技术的引入和转移,提高目标国或地区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国际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本地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升级。

此外,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资源和市场的多元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然而,国际直接投资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它可能会引发宏观经济风险。

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和外汇风险,对目标国或地区的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国际直接投资可能引发社会和环境问题。

投资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可能忽视对当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引发社会不稳定和环境破坏。

最后,国际直接投资可能引发政治风险。

由于涉及国家主权和利益,国际直接投资可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环境的不稳定和投资合作的挫折。

国际直接投融资

国际直接投融资

国际直接投融资方式
绿地投资跨国并购
1.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旳概念
• 新设投资,即所谓“绿地投资”。是指投资者在 东道国设置新旳企业,新设置旳企业能够是独资 企业,也能够是合资企业。
• 并购投资(Merge and Acquisition,M&A),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旳简称,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 旳独立企业、企业合并构成一家企业,一般由一 家占优势旳企业吸收另一家或更多旳企业;收购 是指一家企业经过收买另一家企业部分或全部股 份,取得另一家企业控制权旳产权交易行为。
跨国企业资本预算
• 资本预算所需考虑旳要素
– 税收: – 汇率: – 资本限制:“再投资百分比”流动性风险 – 市场需求 – 产品市场价格
• 资本预算所需考虑旳要素(续前)
– 项目生命周期:考虑国家风险旳影响
– 可变成本:原材料、工资;通货膨胀;单位可 变成本和总可变成本(考虑销量)
– 固定成本:通货膨胀原因 – 初始投资额:=开启资金+营运成本,一般有
• 因为投资重金开发中国本土市场,吉利汽 车旳负债水平已经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 下,吉利集团决定以母企业旳名义——而 非上市子企业吉利汽车旳名义——向沃尔 沃发起收购。吉利集团承诺,在完毕收购 后将保持沃尔沃与吉利汽车旳相互独立性, 这将有利于打消瑞典民众对于这桩收购旳 担忧。
• 而另一方面,吉利汽车此前已经完毕 一桩跨国交易。该企业在两年之前收购了 英国出租车制造商Manganese Bronze企 业23%旳股份,而且与后者在上海合资建 立了一家工厂,觉得全球市场供给出租车
• 国际直接融资涉及国际债券融资、国际股票融资、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四种方式。
2. 国际直接融资旳方式及特点 1)国际债券融资 (1)欧洲债券融资特点 ①管制涣散 ②币种多样化 ③交易集中 ④资金调拨以便来自(2)外国债券融资特点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资本对外输出。

1、国际直接投资内涵分析国际投资理论的内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和实体(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建立长期关系,具有长期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

”日本学者原正行认为,“企业特殊的经营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国际间的转移。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直接投资应该理解为向接受投资的国家传播资本、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经营资源综合体。

这里讲的经营资源是指在经营企业中发挥各种能力的主体,从表面上看是以经营者为核心的,更实质地讲,是指经营管理上的知识和经验,包括专利、技术秘密以及市场调查方法等广泛的技术性的专门知识,销售、采购原料、筹措资金等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及商标及信用、情报收集、研究与开发等的组织。

”澳大利亚学者A.G.肯伍德认为,“一国的一家公司在另一国设立分支机构或获得该国一家企业的控股权。

”2、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脉络西方以发达国家作为投资主体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

在众多的关于发达国家境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流派中,影响较大、被奉为经典性理论的有垄断优势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五大学派。

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关注和理论探讨,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特别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1983年出版了《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被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威尔斯提出了著名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特殊的技术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8时47分49秒20:47:4914 September 2021

17、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取。下午8时47分49秒下午8时47分20:47:4921.9.14
❖ 政府购买包括两方面内容:
政府出钱购买私人的商品或劳务; 政府进行的公共投资,如公用设施建设、基础工程建设、
政府开办企业等。

9、经验显示,市场自己会说话,市场永远是对的,凡是轻视市场能力的人,终究会吃亏的!21.9.1421.9.14Tuesday, September 14, 2021

扩展的物质基础 ❖ 发达国家鼓励对外投资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外资
的客观历史条件,促进了国际投资的发展 ❖ 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为国际投资活动提供了
渠道
国际投资特征
❖ 投资目的多元化。 ❖ 投资体现着国家与民族利益。 ❖ 投资所使用的货币既单一化又多元化。 ❖ 投资环境存在着差异性。 ❖ 投资风险较大。
13、不要只看塔尖,二三线市场比一线的更大。21.9.1421.9.1420:47:4920:47:49September 14, 2021

14、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行进。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下午8时47分49秒20:47:4921.9.14
❖ 缺陷
控制程度低 培养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许可证交易本身在使用上的限制
投资进入模式的利弊
❖ 优点:
缩短了生产与销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减少了货物运输成本, 能及时获得市场信息的反馈, 能更好地提供售后服务, 能保护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等的秘密和有限制的使用, 能跨越目标国所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能获得很多东道国政府的鼓励性优惠

一,FDI(国际直接投资)

一,FDI(国际直接投资)

第八章知识点一、FDI(国际直接投资)是现代的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FDI是指: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所经营的企业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发言权。

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

1、外国直接投资之利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2、吸纳劳动力就业;3、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TFP;4、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5、扩大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6、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

首先,大量FDI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有效弥补了钱纳利等人提出的储蓄-外汇双缺口。

其次,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计算我国1990-1999年这10年中外商投资经济新增从业人员565万人,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第三,FDI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在总体上FDI确实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尽管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谈到外资企业在保守先进技术方面对中方的损害),这主要是因为FDI是一揽子创造性投资,随着资金的转移,观念、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营销、市场网络等也会随之移向受资方。

第四,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200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75%,合同外资的73.72%集中在第二产业;截至200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99%,合同外资的60.87%集中在第二产业;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而从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看,除1978-1983年期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上升外,其他年度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外资大量流入并投向第二、第三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

缺点:

第四,失败率较高。
案例分析:阿尔斯通——武锅

案例: 1996年,法国SEB集团收购收购国营上海红星电 熨斗厂60%的股份。 收购前,红心一度占据了中国电熨斗市场的半壁 江山,在上海的占有率更高达87%。1993年品牌 评估价值就高达1.3亿元。然而,1995年还销售2亿 元、赢利2000万元的红心与法国SEB合资后,市 场占有率从50%直线下降,到1999年分手的时候, 占有率下降到20%。“合了三年,亏了三年。最 后双方分手了,结果渠道被占了、市场被占了, 留给中方的是一屁股应收账款。



Follow the lead of a competitor ------strategic rivalry Product Life Cycle by Vernon ------however, doesn’t explain when it’s profitable to invest abroad. 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 (natural resources)

(3)国际直接投资的三大方式比较
合资企业 定义 合营企业 独资企业
特点
经 营 管 理
1 2 3
股权型
投资比例① 投资期限 50% 10-20 <30
契约型
1
4
5 6 7
1 组织形式 (1)法人式 投资方式,含货币、实物、 ——董事会管 理制 无形资产②等。 (2)非法人式 劳动工资管理 2条原则 ——联合管理 产品销售管理 3条渠道 制 利润汇出管理 名不副实 (3)委托管理 争端解决管理 制 ——协商、调解、诉讼、仲 2 合同管理 裁

1995年,上海家化斥巨资赎回“露美”和“美加 净”这两个民族品牌。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西方经济学国际投资传统理论主要是关予国际间接投资的理论,这是因为对外直接投资仅是近几十年才发生的国际经济现象,而国际间接投资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出现。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际间接投资得到迅猛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代替竞争并取得统治地位后,在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便出现了所谓的"过剩资本"。

这些国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便竞相把这些资本输出到国外去。

二次大战后,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的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和销售活动,超过了传统的商品贸易而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因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注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抽象和实证研究,形成多种国际投资理论派别。

但概括起来,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各个企业为什么要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而不是选择各种间接投资的方式企业为什么选择以生产者的身份,而不是以出口商或许可证授方的身份进行国际经营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如何与占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竞争并占据优势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某几个行业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都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下面对几种影响比较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予以介绍和评论。

第一节垄断优势理论一、海默的基本思想垄断优势理论(‰qheory of Monopoly Advantage)32称市场不完全论(Market Imperfection Theory),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Hymer S.H.)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中第一次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与形式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1)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指的是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

(2)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对外直接投资或海外直接投资。

(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这种控制是指投资者拥有一定数量的股份,因而能行使表决权并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中享有发言权。

(4)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是海外企业的设立。

很多海外企业都是股份制的,一般认为拥有一家海外企业10%以上股份的投资就属于对外直接投资。

✧扩展内容: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表述✧FDI本身并未指明投资方向,既可以是对外直接投资也可理解为外国直接投资,因此联合国贸发会议编写的《世界投资报告》将FDI具体区分为外向FDI(Outward FDI)和内向FDI(Inward FDI)。

✧在中国,FDI通常理解为内向FDI。

其正式名称为“外商直接投资”,而不是“外国直接投资”,原因在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属于外商直接投资,但并不是外国直接投资。

✧外向FDI通常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境外直接投资等。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1.国际合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为了一个共同的投资项目联合出资,按东道国有关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建立的企业。

特点是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

2.国际合作企业国际合作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依照东道国法律共同设立的企业。

特点是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均由各方通过磋商在合作合同中约定,是典型的契约式合营企业。

3.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作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依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特点是作为单独的出资者,外国投资者独立承担风险,单独经营、管理独资企业,独享利润。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首先,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是多元化和跨国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中,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此外,国际直接投资还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特点,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往往是基于对目标国家市场和资源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其次,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

在政治方面,目标国家的政策和监管环境将对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方面,目标国家的市场规模、发展水平、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将直接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目标国家的社会稳定性、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也将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再次,国际直接投资对目标国家和跨国公司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目标国家来说,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技术转移、就业和国际贸易,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资源外流、环境污染、产业竞争等问题。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帮助其拓展市场、获取资源、降低成本、获得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同时也需要面对目标国家的政策限制、市场风险、管理挑战等问题。

最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全球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一方面,跨国公司将更多的投资目标转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以获取更多的增长机会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将更多地利用并购、联盟和合作等方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以分散风险、节约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际直接投资是全球化时代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活动,它将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国际合作、改善全球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国际直接投资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应当充分认识国际直接投资的意义和影响,加强合作和协调,共同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FDI)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还可以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源优化配置。

国际直接投资名词解释

国际直接投资名词解释

国际直接投资名词解释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居民通过购买或建立企业、生产设施等方式,在另一个国家进行的投资活动。

这种投资形式通常会涉及到在被投资国建立子公司、参与合资企业或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等。

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促进跨国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具有重要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对被投资国的产业、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控制,并与被投资国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

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国际投资,如证券投资或债务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拥有更高的风险和回报,需要投资者深入了解并参与被投资国的市场和经营管理。

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拓展: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可以进入被投资国的市场,获得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更多的消费者。

通过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可以在被投资国建立销售网络,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2、资源获取: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可以获得被投资国丰富的资源,如原材料、能源等。

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并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3、技术转移和创新: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带来技术、管理和生产方法的传输。

通过投资,跨国公司可以将自身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到被投资国,促进其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风险分散:跨国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可以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

当一个市场面临困难时,其他市场的收益可以弥补损失。

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被投资国的经济增长。

通过投资,跨国公司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被投资国的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2、就业创造: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跨国公司在被投资国建立生产设施和子公司,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改善社会福利。

3、贸易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贸易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理论依据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1概述国际直接与间接投资向对应的概念,是指为了在国外投资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而进行的在国外直接建立企业或公司的投资活动。

分类(一)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是否一致看,可分为三种类型:1、横向型投资:同样或相似的产品,一般运用于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2、垂直型投资:可是同一行业的不同程序的产品。

多见汽车、电子行业;可是不同的行业有关联的产品,多见资源开采,加工行业。

3、混合型投资:生产完全不同产品,目前只有少数巨型跨国公司采取这种方式。

(二)从投资者是否新投资创办企业的角度,可分为:1、创办新企业:又称绿地投资,分两种方式,独资、合资2、控制外国企业股权两种形式,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程序,渠道,购买东道国企业的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从而通过控制的权利。

(三)从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独资企业三种形式2主要特点国际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的重要特点。

具体表现在:(1)国际直接投资是长期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它要求投资主体必须在国外拥有企业实体,直接从事各类经营活动。

(2)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即有货币投资形式又有实物投资形式。

(3)国际直接投资是取得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不同于间接投资,他通过参与、控制企业经营权获得利益。

当代的国际直接投资又有以下几个特点:规模日益扩大、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形式等等。

3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于60年代初期由海默提出,其后经过维农、巴克利、小岛清等人的发展,到70年代后期终于由邓宁完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

这一理论在研究国际直接投资问题时,强调了与传统国际资本流动有两个不相同的地方:其一是强调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可以获得较大的利益;其二是强调这类企业可以节省交易成本80年代以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产品差异、高科技和大规模投资以及高超的企业管理技术。

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并不具备上述优势,它们往往投资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且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如服装和纺织、简单食品加工等,缺少名牌产品,广告费用支出较少。

但80年代以后有学者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在经济理论界一般认为有代表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投资发展周期理论邓宁在80年代初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1、经济发展阶段;2、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域优势”。

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邓宁区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

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只有少量的外来直接投资,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1500美元之间,外国对本国的投资量有所增加,而本国对外直接投资量仍然是零,从而净对外直接投资呈负数增长。

在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500-4750美元之间。

在这一阶段,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量仍然大于其对外直接投资,不过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

处于经济发展第四阶段的国家其净对外直接投资呈正数增长。

在这一理论中,邓宁又将经济发展周期与企业竞争优势因素结合起来,以说明某国的国际投资地位是怎样随着其竞争优势的消长而相应变化的。

可见,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将一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关系。

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趋势。

邓宁认为,一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数量不能仅仅用经济指标衡量,它还取决于一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市场机制、教育水平、科研水平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因素。

一国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趣味优势可以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

从所有权优势看,国家层面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素质、市场规模及其特征、政府的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层面的所有权优势包括产品和加工技术深度、产品差异成度、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企业层面的所有权优势包括生产规模、产品加工深度、生产技术水平、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技术、企业获得低成本要素供给的能力等。

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他认为,小规模技术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落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于世界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即使对于那些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的企业来说,参与对外直接投资仍有很强的经济动力和较大的市场空间。

当然,该理论也有某些局限性和片面性。

它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

同时该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

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用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行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尽管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性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

导致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2)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它们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的需要,这种创新活动必然形成竞争优势;(3)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4)从产品特征上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往往能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当东道国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论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把触角直接伸向了发达国家,并成为当地企业有力的竞争对手。

如何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新趋势,是跨国公司理论界面临的重要挑战。

英国里丁大学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问题的著名专家坎特威尔教授与他的弟子托兰惕诺共同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并提出了两个命题:(1)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2)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的。

在两个命题的基础上,得出基本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认为,从历史上看,技术积累对一国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技术创新是一国产业、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为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掌握和开发尖端的高科技,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

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

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还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特征和地理特征。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受其国内产业结构和内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一体化生产活动。

从海外经营的地理扩张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的影响,其投资方向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道。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一些新型工业化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技术能力也得到迅速提高。

在对外投资方面,它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产业的传统产品,开始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生产和开发活动。

如中国台湾省的跨国公司在化学、半导体、计算机领域,新加坡的跨国公司在计算机、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电子技术领域,韩国、香港特区企业在半导体、软件开发、电信技术等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也表现出良好的竞争力。

产品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维农在实证分析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时间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对外投资理论-产品周期论。

该理论将产品周期划分为新产品创新、成品成熟和产品标准化三个阶段。

当产品处于第一阶段时,为垄断技术,防止竞争进入,生产者选择在国内生产。

当产品进入第二阶段时,随着产品出口的增加,生产者垄断的技术也因此扩散,仿制品开始出现,由垄断技术带来的优势出现丧失的危险。

为了避免贸易磨擦、接近消费市场和减少运输费用,生产者选择到其他发达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在当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的经营策略。

当产品处于第三阶段时,生产者拥有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消失,竞争的焦点是产品的价格。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者选择到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在当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的策略。

当某产品进入第二第三阶段时,生产者又开发出新一代产品,并进入一个新的周期。

(六)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创新近年来,国际经济学者克服了以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出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而发生的。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试图从新的角度阐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其创新之处在于强调间接诱发要素包括经济政策、法规、投资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对国际直接投资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以往诸多理论都仅从直接诱发要素单方面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从而导致某些片面性和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