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楚辞讲义共23页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学史第一册《楚辞》资料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学史第一册《楚辞》资料

▪ 汉代最早提到屈原的,是西汉初年的贾谊《吊屈原 赋》。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 《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 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 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 是?”
▪ 最早提及屈原作品的,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后有司 马迁、刘向、班固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序》: “至于孝武帝,恢廓道训,使淮南王安作《离骚经 章句》,则大义粲然。……逮至刘向,典校经书, 分为十六卷。”
▪ 1、两部分说: ▪ (1)开篇-岂余心之可惩,对已往历史的回溯; ▪ (2)女媭之婵媛兮-篇末,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 2、三部分说:
▪ 第一部分:自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至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写诗人在现实政治 生活中遭受重挫,情感郁愤。开篇简述生平,上溯楚之先祖, 接续宗族千年血脉。进而详写志洁行廉,德才双美,特立独 行,一心为公,亦因此导致与佞臣小人的冲突,遭谗被放。 诗人高自标持,绝不妥协:“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 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蒋骥《山带阁 注楚辞》云:“‘民生’四句,总承篇首至此之意而结之, 以起下文,实一篇之枢纽也。”
离骚经第一九歌第二天问第三九章第四远游第五卜居第六渔夫第七九辩第八宋玉招魂第九大招第十屈原或景差惜誓第十一贾谊招隐士第十二淮南小山七谏第十三东方朔哀时命第十四严忌九怀第十五王褒九叹第十六刘向九思第十七楚族起源异说纷纭至少有华夏说苗蛮说东夷说西人说融合说几大类
中国古代文学史I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
▪ 公元前8世纪,周平王时,楚君熊通要求封王不得,自封为 楚武王:“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 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先秦文学之楚辞》课件

《先秦文学之楚辞》课件

思想内涵:楚辞 中蕴含的丰富思 想内涵,对于现 代文化中的价值 观、道德观等具 有启示意义。
语言魅力:楚辞 的语言魅力,对 于现代汉语的丰 富和发展具有推 动作用。
楚辞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文化传承:楚辞作为先秦文学的代表,对于现代文学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启迪:楚辞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和思考具有启示作用。
地域特色:具有 鲜明的地域特色, 反映了楚国的风 土人情和社会风 貌
楚辞的文化内涵
楚辞是楚国文学 的代表,具有鲜 明的地域特色和 民族风格。
楚辞以抒情为主, 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具有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楚辞中的神话传 说、历史故事、 民间风俗等元素, 反映了楚国的社 会风貌和文化传 统。
楚辞中的人物形 象,如屈原、宋 玉等,具有鲜明 的个性和崇高的 品质,体现了楚 国人民的精神风 貌。
第五章
楚辞与其他文学 体裁的比较
楚辞与《诗经》的比较
起源:楚辞起源于楚国,《诗经》起源于周朝 内容:楚辞多为抒情诗,《诗经》多为叙事诗 形式:楚辞以四言为主,《诗经》以四言、五言、七言为主 风格:楚辞风格豪放,《诗经》风格典雅
楚辞与汉乐府的比较
形式:楚辞以诗歌为主,汉 乐府以音乐为主
起源:楚辞起源于楚国,汉 乐府起源于汉朝
影响:《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离骚》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
思想内涵: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诚和对楚国政治的忧虑,以及对楚国人民的热爱和 关怀。
艺术价值:《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抒情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语言特色:《离骚》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楚辞讲义

楚辞讲义

第三讲:楚辞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楚国地方文化,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与此同时,楚国又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吸收了中原文化,也发展了它固有的文化。

这一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产生了一种新文体——楚辞。

“楚辞”的奠基者和最优秀的代表作家屈原以其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在南方楚国文化的基础上,造就了辉煌灿烂的楚辞文学,反映了迥异于《诗经》的独特美学特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述史:楚辞与骚体传统读人:屈原与文化人格品诗:“湘夫人”与言秋一、楚辞概述楚辞何谓:“楚辞”之名,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

读《春秋》。

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用事。

汉武帝时,与“经”并列,乃一种专门的学问。

西汉末年,刘向把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等所作楚辞体以及自己的《九叹》,辑成一书,取名《楚辞》。

三重涵义:诗体:战国时楚地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民间《九歌》)作品:屈原及其他作家用此文体所写作品(《离骚》)书名:由这些作品选辑而成的诗歌总集(《楚辞》)骚,骚体“ 楚辞”别名《楚辞》目录:离骚第一大招第十(屈原或景差)九歌第二惜誓第十一(贾谊)天问第三招隐士第十二(淮南小山)九章第四七谏第十三(东方朔)远游第五哀时命第十四(严忌)卜居第六九怀第十五(王褒)渔夫第七九叹第十六(刘向)九辩第八(宋玉)九思第十七(王逸)招魂第九形成原因首先,楚声、楚歌是楚辞的直接源头。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宋·黄伯思《翼骚序》楚辞体的产生,并非凭空而生,其直接渊源应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间祭歌。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已出现了被称为“南风”、“南音”的楚地民歌《九歌》,其与中原地区的北方民歌在情调和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

《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

《楚辞》赏析讲义(第11讲:九歌)教学内容:《九歌. 大司命》赏析;《九歌.少司命》赏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九歌.大司命》和《九歌.少司命》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表述的思想感情;体悟中国古典文学欣赏。

教学重点:《九歌.大司命》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和赏析;《九歌.少司命》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和赏析。

一、《楚辞九歌》赏析之五(大司命)【原文】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①。

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②。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③。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④。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⑤。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⑥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⑦。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⑧。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⑨。

老冉冉兮既极,不寝近兮愈疏⑩。

乘龙兮辚辚(11),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12),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13)。

固人命兮有当圍,孰离合兮可为(15)?【注释】①广开:大开。

纷:多貌,形容玄云。

玄云:黑云。

②飘风:即旋风。

王逸《章句》:回风为飘。

”先驱:在前开路。

③君:对大司命的尊称。

回翔:像鸟儿一样盘旋飞翔。

逾:越过。

④纷总总:盛多的样子。

言九州人口众多。

⑤阴阳:指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古人认为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皆由阴阳二气运行所定。

以上四句为男觋扮大司命唱。

⑥九坑:即九州,泛指人世间。

上帝是造物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大司命掌管人类的寿命,是这种权威的体现。

导帝之兮九坑就是把上帝的权威引导到人世间。

这两句为女巫唱。

⑦被被:同披披,飘动的样子。

⑧一阴一阳:或阴或阳,变幻莫测。

⑨遗(wei):赠给。

⑩冉冉(r a ):渐渐。

(11)辚辚:车声。

这两句为大司命唱,言大司命乘龙车高飞,返回天宫。

(12)延伫(zh u):长久地站立。

(13)若今兮无亏:犹言及时珍重。

圍固:本来。

当:定规。

(15)可为:可以掌握。

以上六句为女巫唱,表示对大司命高飞而去的依恋和无可奈何的宽慰。

【译文】敞开了那天国的大门,我乘上了浓密的乌云。

《楚辞》资料讲解_2023年学习资料

《楚辞》资料讲解_2023年学习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共11篇,从内容看,以-描写爱情为主,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颂赞和祭祀者的虔敬之情, 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九章》9篇,-是屈原一组抒情组歌的总称,较《离-骚》具有更多的纪实性。《天问 就-是对天发问,屈原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通过提出-的172个问题来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发 展变化的道理,他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招魂》是屈原招楚怀王-之魂 哀悼惋惜之情与屈原的宗国情-绪相-平字原,气国朝成国杆再人,厘凯
关于《离骚》-《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也是-篇幅最长的长篇抒情诗,带有自传性。-全诗378句,2477字 “离骚”意为-感受忧愁或遭遇忧患。其写作年代,一-屈原-般认为是屈原离开郢都前往汉北之时。-在《离骚》中, 原通过表述自己在政-治斗争中遭受迫害的愤慨和对现实黑暗-海華江工萬古歷民-的愤懑,以及追求美政理想的渴望与 -盼,充分展示了他热爱祖国的情怀和上-下求索的精神。《离骚》的主题是爱国-和忠君,反复呼唤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从而为我们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坚贞高洁
《楚辞》课件a8e4930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a_--_《楚辞 课件资料讲解
屈原与《楚辞》-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未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 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独立-写作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借“香草美人”喻示高尚节操的诗文-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 章》、《天问》等。

《楚辞》ppt课件

《楚辞》ppt课件
4、美好的品质和才能
——说明自己有理由、有责任、更有能 力和条件为国家担负重任。 35
• 第一层,从开头到“曰灵均”结束。自 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来历。说明 自己生来就是干大事的人.
• 第二层,到”恐美人之迟暮”。自述一 生不断地并急切地追求美好事物,提高 自身修养。
• 第三层,到“来吾道夫先路也” 。急切 希望君王能快点重用自己,自己愿意为君 王分忧解难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36
9
本篇是祭祀 山鬼的祭歌, 叙述的是一 位多情的女 山鬼,在山 中采灵芝及 约会她的恋 人故事。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前四句写山鬼在等待的百无聊赖中采集芝草, 偏又是乱石累累,葛藤蔓蔓,内心充满怅然 失落,不禁猜想情人爽约的原因。
• 中间三句对自己所作猜想的怀疑。
• 最后四句写山鬼在凄清的环境下所发出的忧 怨嗟叹。
第五节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太阳和月亮迅速而去不会久留啊
春去秋来永远是这样的依次更替 我想到现在草数已经飘零陨落了啊
我只怕我心中的美人年迈色衰
32
诗句分析(第六节)
• 不抚壮而弃秽兮
– 不:何不。
抚:持有,把握 壮:壮年
– 弃:抛弃。 秽:污秽之行。
22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六、《离骚》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也是 篇幅最长的长篇抒情诗,带有自传性。 全诗378句,2477字。“离骚” 意为感 受忧愁或遭遇忧患。其写作年代,一般 认为是屈原离开郢都前往汉北之时。在 《离骚》中,屈原通过表述自己在政治 斗争中遭受迫害的愤慨和对现实黑暗的 愤懑,以及追求美政理想的渴望与企盼, 充分展示了他热爱祖国的情怀和上下求 索的精神。《离骚》的主题是爱国和忠 君,反复呼唤明君贤臣共兴楚国,从而 为我们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坚贞高洁的光 辉形象。

楚辞及其代表作品PPT课件

楚辞及其代表作品PPT课件

九歌图版·云中 君
君九 歌 图 版 · 云 中
九歌图版·云中 君
九歌图版·云中 君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3
二、主要篇目 屈原:《离骚》;《天问》,对天提出 172个问题,大致次序为天地之形成、人 事之兴衰、楚国的现实政治;《招魂》招 怀王之魂;九歌:《东皇太一》祭至尊之 天神,《云中君》祭云神丰隆、又名屏翳, 《湘君》《湘夫人》祭湘水之神,《大司 命》祭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 之神,《东君》祭太阳神,《河伯》祭河 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阵亡将 士之魂,《礼魂》为送神曲。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fěi)侧。 桂棹兮兰枻(yì),斫冰兮积雪。采薜(bì) 荔兮水中,搴(qiān)芙蓉兮木末。心不同 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 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 以不閒。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采芳洲 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 聊逍遥兮容与。
三、作品选读
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 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 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 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zhān)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cén) 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 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君九 歌 图 版 · 湘
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怀沙》 《思美人》《惜往日》《橘颂》(冠礼时 的作品)《抽思》(流放汉北时作)《悲 回风》。 其他列于其名下但被认为是后人假托的作 品:《远游》《卜居》《渔夫》《大招》
宋玉:《九辩》《风赋》《高唐赋》《神 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楚辞-离骚》精讲教学课件

《楚辞-离骚》精讲教学课件
• 今人游国恩认为是楚国固有歌曲名称,即“劳商”,有 “牢骚”之意。
《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 朽政治的愤慨,热爱宗国、愿为之 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 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全 诗缠绵悱恻,感情十分强烈,他的 苦闷、哀伤不可扼止地反复迸发, 从而形成了诗歌形式上回旋复沓的 特点。这种回旋复沓,乍看起来好 像无章次文理可寻,其实是他思想 感情发展规律的反映。
• 虽然,诗人在理智上是坚定而明确的,但这并不 说明他在感情上不存在迷惘和痛苦。《离骚》后 半篇借助神话材料,以幻想形式展示了他内心深 处的矛盾和对未来前途的探索。
• 注意幻想世界中诗人身份的变化:女——男
三、思想意蕴:
• 1、忠君爱国 • 司马迁:“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贾生列传》) • 在《离骚》前一部分中,有不少“系心怀王”的诗句,如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又如“曰黄昏以 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等,以男女之间感情的不谐比喻君臣的疏远。根据中国传 统的伦理习惯,弃妇的哀怨是以对夫君的忠贞为前提的, 故这些诗句可解释为屈原的忠君。 • 国君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象征,只有通过国君才能实现 自己的兴国理想。故忠君是其爱国思想的一部分。
后一部分:着重表现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主 要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
• 开始,诗人假设“女嬃”对他进行劝诫,认为他的“婞 直”不合时宜。这也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想法。接着,又 通过向传说中的古帝重华(舜)陈辞表述治国之道的情 节,否定了女嬃的批评。这是第一次感情的波折。(7、 8段)
• 启、五观、后羿、寒浞、浇、桀、纣
• “离忧”(司马迁说)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 也。”

楚辞讲义——精选推荐

楚辞讲义——精选推荐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一、楚民族的源头与发展: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

楚民族兴起以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

战国时期楚国在长江、汉水流域,一度领有“地方五千里”的广袤疆域,这里到处都分布着江湖山峦,物产丰茂。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羋姓楚贵族和一些被羋姓贵族征服的濮、越、巴、蛮等南方部落集团。

1、楚文化的主源,应该到楚人的先民祝融部落集团那里去找。

<左传.昭公17年>:郑,祝融之墟也。

(河南新郑,位于中原腹地)祝融后裔八姓,都分布在中原地区。

夏代,祝融部落依附夏,处于夏与三苗冲突之间,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媒介。

商灭夏,祝融部落被瓦解离散,处于商之南乡,在今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迤东的中原南部,并逐渐逃散或臣服。

商人称之为荆人。

商末周初,荆人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到丹水与淅水一带,以丹阳为中心,有酋长名鬻熊,鬻熊曾“子事文王”。

其孙熊绎在周成王时被封在楚蛮之地,都丹阳,才有了楚这个正是国号兼族号,(《史记·楚世家》)这应该理解为周王朝对楚人实际控制江汉地区的承认。

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

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志。

战国时期,楚进而吞灭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在战国诸雄中,版图最大,人口最多。

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意谓秦、楚二国,最具统一全国的可能。

秦末,楚地的反秦起义,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

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楚人的胜利。

秦、汉大一统,最终完成了南北文化的融汇,也由此形成了伟大的“汉族”。

楚辞 课件

楚辞 课件
楚文化与 瑰丽多姿的楚艺术是楚辞 生长的根本源由
巫教盛行 国家制度也不及中原各国完善和成 熟。 财力物力丰饶,制造工艺精湛,艺 术创造瑰丽,远非中原各国所比。 (考古) 楚文化尤其是楚艺术的一般特点, 如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动荡的 情感,奇幻而华丽的表现形式等 等,也都呈现于楚辞中。
人 物 龙 凤 帛 画
包 山 楚 简
虎座立凤
撞钟击磬图——曾侯乙墓
漆木 圆盒
江陵 楚墓
楚地乐器
曾侯乙编钟
石编罄
建鼓 虎座鸟架鼓
琴、瑟
卧鹿木鼓
葫芦笙
排箫
楚地艺术
二、楚国民歌和地方音乐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 《诗经》中的《汉广》(周南)、《江有汜》(召南) 《论语· 微子》中的《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 而!” 《孟子· 离娄上· 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刘向《新序· 节士篇· 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脱千金 之剑兮带丘墓。 ” 刘向《说苑· 善说·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 君兮君不知。”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 均。【“内美”:身世、生辰、名字】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 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 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 兮,来吾道夫先路!【两“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为祖国前途 而怀有强烈的生命迫促感。此段话也表达了为国效力的愿望】 •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后兮,及前王之踵 武。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 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 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 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楚辞概说16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楚辞概说16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 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 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 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 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 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 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 疏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 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 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楚文化的பைடு நூலகம்点
“信巫鬼,重淫祀”(《汉 书·地理志下》)
南方土著聚居的“南郢邑、 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 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 以乐诸神。”(王逸《楚辞 章句·九歌序》)
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形势
战国中期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楚怀王、楚襄王时期,楚国由盛而衰, 不仅在外见欺于秦国,一再丧师割地, 连楚怀王本人也被秦劫留而死。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 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 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柰 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 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 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 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 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 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 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 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 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 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 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 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 使於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 悔,追张仪不及。

中国古代文学史—楚辞讲义 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楚辞讲义  ppt课件

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二,感情强烈。如《诗经·周南·汉
广》缠绵而热烈,《诗经》中颇为少见。又如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
中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句。这是楚译越人之歌,与《楚
辞》如出一辙。〕
ppt课件
3
二、屈原与《楚辞》
1.屈原〔名平,字原,一字灵均。〕
(1)身世〔屈原在《离骚》中自述生平说:“帝高阳之苗裔兮,
4
2.《楚辞》 (1)“楚辞”一语的含义〔“楚辞”一语最早见于《史
记·酷吏列传》。本二义:一、战国至汉代人为屈原所写之作;二、把屈
原自己的作品也包括在内。後世一般用第二义。〕:①诗体〔1.楚地特
色(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 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2.神奇瑰丽的浪漫色彩;3.抒情色
彩。〕;②作品〔屈原、宋玉之作以及两汉人之仿作。〕;③诗集。
(2)《楚辞》篇目及流传
①《楚辞》作者及篇目〔能够确认为屈原的作品有:
《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其它或
多或少存在争议。〕
②流传: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刘向《楚辞》、
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
远。起草宪令而为上官大夫所陷害,被怀王疏远,作《离骚》。3.张仪
之事(商於之地;丹淅之战;失汉中;秦楚之战,魏攻而齐不救;秦楚议
和;怀王放张仪,屈原谏之;诸侯共击楚)。4.怀王入秦(秦昭王与楚
婚,骗怀王入秦。屈原谏止,公子子兰劝行。怀王入楚,死。)。5.放
逐(顷襄王即位,子兰之相,屈原遭放逐。
ppt课件
(2)沿革:颛顼→重黎(帝喾之臣,受封为祝融,平共工乱不
力,得罪被杀)→吴回(重黎弟,袭祝融号)→季连(芈姓,吴回孙,生活

楚辞PPT课件作品

楚辞PPT课件作品
——秦灭楚后,楚地迅速爆发大规模起义。汉— —楚人的胜利。秦汉一统,最终完成南北文化 的融合,形成伟大“汉族”。
楚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原进行文化交流,但始终 保持自身强烈的文化特征:
A、巫教盛行。
B、经济条件较北方优越。
C、未形成北方严密的宗 法政治制度,个人受集 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 识较强。
——一直到汉代,楚人多 有桀骜不驯的性格。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 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
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 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 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 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湖北秭归平里屈原出生地
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楚辞的产生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它是独具特 色的楚文化的结晶,与楚国的历史有密切的关 系。楚文化即是中原文化在南方的发展,在长 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楚国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也从未中断,楚国 一直在接受和吸收中原文化。春秋时期, 楚国贵族就熟习《诗经》等华夏文化经典,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纵横游说之风更是 在文化上把楚地和中原连在了一起。楚辞 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2、屈原的作品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有作品二十五 篇;王逸《楚辞章句》,标明“屈原之所作” 者为《离骚》等共二十五篇。目前学术界比较 一致的看法是:《离骚》、《天问》、《九 章》、《九歌》和《招魂》二十三篇,是屈原 所作,《远游》、《卜居》、《渔父》等,是 后人之作。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后来汉代人竞相仿作这类作品,也都称为楚辞, 于是楚辞便成为特定诗体的名称。西汉成帝时, 刘向在前人纂辑的基础上,集录屈、宋诸作及 后人模拟之作为一书,名为《楚辞》,东汉王 逸以此为基础编写《楚辞章句》,于是《楚辞》 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第五讲楚辞

第五讲楚辞
就只好效法殷代的先贤彭咸以死殉国,以死 明志。《离骚》就以这样沉痛的誓言结束。
《离骚》是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抒情诗。诗人 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 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 表现了坚贞不屈、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在这篇境 界宏阔、气势奔放的诗篇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 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现实世界、 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描绘出一个色彩斑 斓、迷离惝恍的诗的世界;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 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两千多年来 教育、感奋了无数读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 想情操,屈原也成为爱国者的榜样。
第三节 屈原的生平、思想和作品
一、屈原的生平、思想、作品: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
他出身楚国贵族,年青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 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 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 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这样就招来 一些人的妒嫉。他的政敌上官大夫在怀王面 前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 怀王就怒而疏远了屈原。
3、楚国风俗习惯的因素 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 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楚国,君臣上下仍然 “信巫觋,重淫祠”(《汉书·地理志》)。 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 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 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 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大量运用神话材料, 驰骋想象,给人以神秘的感受。甚至《离骚》 中,也有“陈词”、“占卜”、“降神”, 也借用了民间巫术的方式。
《天问》
《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所谓“天问” 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 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天问》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这是罕见的。句 式简短,节奏明快,能有效的宣泄积蓄已旧的激情。 全诗基本以四言句为主,间以少量的五言、六言、 七言;四句为一组,每组一韵,也有几少数两句一 韵。全诗显得整齐而不呆板,参差错落,奇崛生动。

中国古代文学史—楚辞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楚辞讲义

2.屈原与《九歌》 (1)王逸《楚辞章句》:“《九歌》者,屈原之所 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 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 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 《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 其要点为: ①《九歌》为屈原所作。 ②《九歌》本为楚国沅、湘间祭祀娱神用曲,屈原 流放此间时据以改编。 ③屈原改编《九歌》的目的:一、原词鄙陋,改作 以使雅驯;二、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进取;二,感情强烈。〕
(3)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 (4)受中原文化影响〔大体沿用中原宗法制度与礼制思想。
又如楚悼王之任用吴起。〕
(5)有别于中原的文学传统〔一,语言上突破了四言诗的格
局。如《孟子·离娄上》记载的楚歌《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二,感情强烈。如《诗经·周南·汉 广》缠绵而热烈,《诗经》中颇为少见。又如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 中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句。这是楚译越人之歌,与《楚 辞》如出一辙。〕
(3)《九歌》的体制及读法 ①钱锺书《管锥编》“巫之一身二任”条:一 巫独唱,“又作师婆又作鬼”,兼神巫两种角色。 ②金开诚《屈原辞研究》:兼有对唱与独唱。 ●天神五篇,《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 司命》《东君》,除《东皇太一》外,都由代表天神的主巫与 代表世人群体的群巫对唱;《东皇太一》全篇为群巫唱词,是 例外。 ●地祇人鬼五篇,除《河伯》外,《湘君》《湘夫人》 《山鬼》《国殇》中,代表世人的群巫不出现,由代表神鬼的 巫者独唱;《河伯》中有河伯爱人的唱词,是例外。
二、屈原与《楚辞》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屈原与楚辞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屈原与楚辞PPT课件

.
16
4、《离骚》思想内容 :
(一)表达诗人的“美政”理想和对黑暗政治、奸佞小人 的抨击。“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固 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 容以为度。”
(二)表达诗人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感情和忠君思想 。 “岂余心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三)表现诗人坚持正义、理想和节操,反对奸邪,宁死 不屈的斗争精神。 “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 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 心之可惩!”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
.
22
(5)释“离骚”为楚曲“劳商”,意与“牢骚”同。
.
12
2、《离骚》的写作年代: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 研究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司马迁认为作于怀王“怒而 疏屈平”之后,此时屈原虽 遭谗被疏,尚未离开朝廷, 与作品的内容相符。
.
13
3、《离骚》的“忠怨”之情与爱国精神:
全诗在结构上可分两大部分: 开篇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部分, 主要写现实中的抒情主人公与周围 环境的冲突,后部分以虚幻的神话 世界来表现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与 内心的矛盾。
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全
诗发问的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
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
.
19
二、屈原的短篇抒情诗:《九章》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 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 《涉江》、《哀郢》、《抽 思》、《怀沙》、《思美人》、 《惜往日》、《橘颂》、《悲 回风》等9篇作品。“九章” 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
8
(1)前期:屈原因“博闻强志,明于 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信任 与重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 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他 任职期间,楚国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取得 成就。在内政方面,屈原可能继续推行 悼王时期吴起的变法改革,主张“举贤 授能”,外交上联齐以抗秦。

第一编 先秦文学——《楚辞》

第一编 先秦文学——《楚辞》


《 九辩》、《九歌》、《涉
江》、《采菱》、《阳春》、《白雪》


皆是楚地乐曲的名目 。
2021/6/25
《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 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越人歌》:
“今昔何昔兮,搴舟中流。今日何 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2021/6/25
②《诗经》的影响
③战国纵横家之文、说辞 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
2021/6/25
• 2.《九歌》与宗教祭祀的关系(与舞曲 、歌剧艺术的相似)
屈原《九歌》取材于神话。或写祭神场 面,或写诸神故事,与楚地宗教祭礼有 关。
2021/6/25
• 屈原《九歌》各篇,正是描写巫歌巫舞的场面,具有 浓郁的楚地民间巫文化色彩。前十篇各祭一神(天神 、地祗、人鬼),最后一篇《礼魂》为前诗篇通用的 送神曲。表现的思想、情感各有侧重:
泛指楚地歌辞,后主要指以战国时 代楚人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它 是楚国诗歌的代表,以其运用楚地的文 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物土产等,而具 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表现为“书楚 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它的 句式比较自由,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 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由于屈原 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后世 又称楚辞的文体(诗体)为“骚体”。
2021/6/25
第四节 《九歌》
• 1. 解题:《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 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 人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的诗歌,共 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 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国殇》 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 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念,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 遂的哀伤。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 “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 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 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逐汉北,他到鄢郢(今宜城)拜谒先王庙,有感而发。当时三四十岁
。〕 3.写作《离骚》时的屈原:(1)被疏远後又经历了
较多的斗争;(2)有行动自由;(3)未离开郢都;(4) 仍保持继续求索与斗争的精神状态;(5)四五十岁。
4.《离骚》的结构与内容
第一段:“帝高阳之苗裔兮……岂余心之可惩”。以象征手法 写实。首述身世、心志,为全诗定一基调;次言欲为美政而取信于怀王,结 义于同侪,皆归于失败;终则表白矢志不渝。
第二段:“女媭之婵媛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在想像世界中 重演现实,发抒愤懑。女媭责备,可见虽为至亲亦不理解;陈词重华,无奈 之下求知于先王;重华不答,独自求索〔五次“求女”——帝宫玉女、巫山神女 、宓妃、有娀氏之佚女、有虞氏之二姚。〕,终归于失败。
第三段:“索藑茅以筳篿兮……蜷局顾而不行”。首言灵氛、巫咸 之占,见楚国之弊败,非远走无以君臣遇合,抱负伸张。次言楚国现实,君 庸臣昧,绝难作为;再次,真欲往而睹故国,终不忍弃。
(2)沿革:颛顼→重黎(帝喾之臣,受封为祝融,平共工乱不 力,得罪被杀)→吴回(重黎弟,袭祝融号)→季连(芈姓,吴回孙,生活 于夏代,居楚,或曰在今河南滑县)→鬻熊(西周初立国于荆山,在今湖北。 周称之荆蛮或蛮荆,常与之战)→熊绎(鬻熊曾孙。居楚蛮,在今湖北、河南 一带。受封于成王,为子爵,地位低下)→熊渠(于周夷王时封三子为王,厉 王时废王称号)→熊通(当东周时,杀侄自立。在位三十七年时称王,史称楚
三、屈原的作品
(一)《离骚》 1.“离骚”的含义〔古人解之,离有二义:遭(以“离”同
“罹”)、别。骚有三义:愁、忧、扰而忧。则离骚之义为“遭忧”或 “因别而忧”。今人解之,或以离骚为“牢愁、牢骚”,如游国恩;或 以之为“避忧”,如钱锺书。〕
2.创作年代 据汉人说法,为屈原遭怀王疏远时作〔①金开诚说,作 于屈原四十二岁到五十一岁之间。〕。〔②一说屈原曾在楚怀王时被
2.《楚辞》 (1)“楚辞”一语的含义〔“楚辞”一语最早见于《史记
·酷吏列传》。本二义:一、战国至汉代人为屈原所写之作;二、把屈原
自己的作品也包括在内。後世一般用第二义。〕:①诗体〔1.楚地特色
(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 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2.神奇瑰丽的浪漫色彩;3.抒情色彩
武王,为楚称王之始。此先于楚武王十九年,《春秋》开始记载楚国历史)→楚
庄王(春秋五霸之一)。
2.文化
(1)居长江流域,物产丰饶〔一,重群体,轻个人意识不若中
原之甚;二,受中原文化影响,但相对而言,不拘礼法,喜标新立异;三,物 质生活相对充裕,手工业发达,艺术基础深厚。〕
(2)其俗剽轻,易发怒(《史记·贷殖列传》)〔一,开拓
进取;二,感情强烈。〕
(3)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 (4)受中原文化影响〔大体沿用中原宗法制度与礼制思想。
又如楚悼王之任用吴起。〕
(5)有别于中原的文学传统〔一,语言上突破了四言诗的格
局。如《孟子·离娄上》记载的楚歌《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二,感情强烈。如《诗经·周南·汉 广》缠绵而热烈,《诗经》中颇为少见。又如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 中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句。这是楚译越人之歌,与《楚 辞》如出一辙。〕
一、楚国:先秦长江文化的代表
1.地域与沿革
(1)地域〔在长江、汉水流域。据《战国策·楚策一》,楚国极盛
时,“地方五千里”: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全部,陕西、河南、四川、 贵州各一部,均为其领土。从当时版图看,几至二分天下有其一。战国时的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之说。以此形势,楚国亡,楚人不服,秦灭六国以后, 流传一句俗语:“楚虽三户,灭秦必楚。”〕;
(2)以《九歌》歌“九功”之德。《左传·文公七年》: “《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 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 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这是晋 郤缺对赵宣子说的话。〕这是儒家将《九歌》礼乐化的解释。——教化 之用。
1.《九歌》的来源与功用 关于《九歌》来源的说法有二: (1)夏启得之于天。《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 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 得《九辩》与《九歌》以下。”郭璞注云:“皆天帝乐名也,开登天而窃 以下用之也。”这是《九歌》作为祭神用曲的神话化。——娱神之用。
。〕;②作品〔屈原、宋玉之作以及两汉人之仿作。〕;③诗集。
(2)《楚辞》篇目及流传 ①《楚辞》作者及篇目〔能够确认为屈原的作品有:《
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其它或多 或少存在争议。〕
②流传: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刘向《楚辞》、 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 注》……
尾声:不见容于楚国,欲治〔为“美政”〕不能,欲弃不忍,只得在想
像中与先贤同游。以此结束全诗。〔彭咸之身份、意义不易确定。过去认为是殷商之 贤臣,有谏不从,自溺而亡,未必。〕
5.《离骚》的艺术特色
(1)象征、比、兴手法的运用; (2)雄奇瑰丽的想像; (3)执着追求,独立不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二)《九歌》
二、屈原与《楚辞》
1.屈原〔名平,字原,一字灵均。〕 (1)身世〔屈原在《离骚》中自述生平说:“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 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们从中可以推测出他的出生年月 和祖上身世。〕
(2)官职和事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他“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曾任左徒和三闾大夫。事迹:1.“王甚任之”。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被疏 远。起草宪令而为上官大夫所陷害,被怀王疏远,作《离骚》。3.张仪 之事(商於之地;丹淅之战;失汉中;秦楚之战,魏攻而齐不救;秦楚议 和;怀王放张仪,屈原谏之;诸侯共击楚)。4.怀王入秦(秦昭王与楚 婚,骗怀王入秦。屈原谏止,公子子兰劝行。怀王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死。)。5.放 逐(顷襄王即位,子兰之相,屈原遭放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