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斯现代悲剧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现代社会中的“悲剧死亡论”的讨论
A/1961年斯坦纳尔发表著名的《悲剧之死》明确宣布:悲剧已经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伟大的悲剧艺术将再也不会产生。" 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 1。贵族(英雄) 与贫民(普通人) 的差别已经不重要; 2。浪漫主义时代那种人类完美性的信念的结束; 3。以中产阶级生活为焦点的小说的繁荣; 4。戏剧从诗体向散文体的转化。
B/“如果人类还将选择自由,选择为通向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和获得一个更完美的现实而努力时,悲剧仍然将与人类共存”
C/威廉斯的理论——威廉斯首先发现,现代社会中的悲剧理论都是按照固定不变的人性或人性的部分特征来解释悲剧,已经抽空了它那丰富的现实基础" 然而这只能解释这些文学艺术实践的偶然的短暂的方面,而不是它们的本质,因为早在对它们的生产流通和接受的特定历史条件进行分析之前,它们的结构,准确地说它们的审美结构已经给出了这一本质" 现代悲剧理论首先构想或设定一个预先的假定,并且在逻辑推演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它的结果和目标,经验的事实只是它的一个具体的演绎论证,用来论证它的这个假定"这个假定因为不是从经验事实中提升出出来,所以它与现实是相脱离的; 而我们一旦回到经验事实本身,就不再是根据永恒不变的人性来解释,而是根据变化中的习俗和制度来理解各种不同的悲剧经验,我们就会发现,悲剧不再是某种特殊而永久的事实,而是一系列经验和制度了
19世纪以来,传统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情感结构都发生改变,英雄人物的书写到个体的描绘,因此,威廉斯认为我们应该找到自己文化中的悲剧结构,他曾在著作中论述道:“研究现代悲剧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情感结构,该结构内部的各种变化以及它们与真实戏剧结构之间的联系,此外,我们还应该对上述各个方面作出真正意义上的批评性反应。”
2、威廉斯关于“情感结构”的理论
情感结构理论是威廉斯的理论核心,情感结构指一种为生活在同一种文化中人们所共同拥有的经验,它被作为文化复杂性的分析概念,具有混沌性、时代性、整体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威廉斯强调对情感结构进行分析的理论前提是,必须理解这个概念只是为了对某一特定阶段进行定性分析时的理论上的静态分析结构,但它在实践中决不是划一的或静态的,存在着不断发生动态变化的可能性。
他在文化分析中梳理了人们对文化的三种情况界定: 一是/ 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 二是/ 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 三是/ 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 威廉斯认为,这三种定义都有其合理之处,但不能只取其一,关键是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三种定义包括了前两种定义排斥的文化内容,包括生产组织、家庭结构、表现或制约社会关系的制度的结构,社会成员借以交流的独特形式。威廉斯力图用一种最适合说明这种/ 整体生活方式的办法来还原事实的真相,从而寻找到一种情感结构:一代人训练自己的后继者,在社会特征或一般文化模式方面获取尚好的成功,但是,新的一代人将有其自己的感觉结构,他们的感觉结构好像并非来自于什么地方" 极为独特的是,因为在这里,变化的组织产生于有机体中: 新的一代人将会以其自身的方式对他们继承的独特世界做出反应,吸收许多可追溯的连续性,再生产可被单独描述的组织的许多内容,可是却以某些不同的方式感觉他们的全部生活,将他们的创造性反应塑造成一种新的感觉结构"
3、威廉斯的现代悲剧观
“它是一种直接经验,一组文学作品,一次理论冲突,一个学术问题。”他认为现代悲剧“不是描写一个王子的死亡,而是更加贴近个人,同时又具有普遍性”
他认为对悲剧理论的批判性讨论应该涉及秩序与偶然事件、主人公的毁灭、无可挽回的行动及其与死亡的关系以及对邪恶的强调。他首先反驳日常悲剧不存在重要的悲剧意义的观点,威廉斯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终极意义上就某一事件和对该事件的反应作出绝对的区分,威廉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痛苦与死亡的反应的分析回答了关于日常生活事件能否具有悲剧反
应的疑问。另外,普遍性是怎样得到规定的? 威廉斯发现,习以为常的悲剧学术传统实际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不被看做悲剧的事件总是来自我们文化的深层结构; 由于我们在制定一个规则或秩序时总是会导致人的一部分经验的异化,因此,“要连接和解释我们的现实苦难,新关系和新规则是当代悲剧的条件”要改变经验的性质以及一整套依赖于它的态度和关系,重新发现悲剧的当代意义" 这种反驳首先为威廉斯拨开了以往悲剧理论的抽离性和幻觉性,为日常生活与悲剧建立联系,为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经验建立了分析的可能性。
" 只身面对“盲目必然性”的悲剧主人公“孤独而死”只是一种特殊解释,而不能作为绝对意义和悲剧的等同物,关键是分析死亡的事实给其他人造成了怎样的体验,而说“我们孤独而死”则可用来证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丧失,因此,在威廉斯看来当前将死亡分离出来的做法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它对悲剧或死亡本身的描述,而在于它通过这些描述来定义人的孤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丧失,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命运的盲目性" 这才是我们探讨悲剧时所应该抓住的真实本质和真正意义"
威廉斯主张从悲剧的角度来理解革命" 威廉斯说:“如何看待当今的革命社会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可能决定了我们全部的思想。”
将革命看成一个完整的行动“它应该不仅包括邪恶,而且包括那些与邪恶斗争的人们; 它不仅有危机,而且有危机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及我们从中学到的精神。”
廉斯首先肯定了革命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如果一个社会实质上无法在不
改变现有基本人际关系的前提下吸纳它的所有成员( 整个人类) ,那么这个社会
就是需要革命的社会"但是革命行动的过程又是悲剧性的" 威廉斯所要揭示的革命的悲剧性在于:
其一,揭示社会主义革命的悲剧性" 威廉斯称这个问题在革命观念的发展
中始终是一个无声地带" 乌托邦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都掩盖或稀释了这一事实"在此,我们必须很好地理解威廉斯所说的革命悲剧性"社会主义的革命悲剧性应该体现在哪里呢? 按照马克思的革命思想,政治革命应该是普通的人的革命"其革命的目标是要取消劳动,并在消灭阶级的同时清灭一切阶级统治"然而,拯救全人类的思想由于带有解决与秩序的终极色彩,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它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是一种革命的乌托邦"当我们将这个目标的虚幻性奉为一个普遍的真理,并孜孜不倦地去实践它时,我们的不屈不挠反而成了自己最为内在的敌人"当我们为了普遍人性而进行革命时,我们发现我们自己已经被置于解放人。
其二,揭示当前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悲剧性" 资产阶级革命的悲剧性体现在两点:
一是单方面地否定革命" 资产阶级在获得权益之后,便默许社会的无序状况,期待受残酷剥削和极度贫困的人们能够随遇而安,不要进行革命" 而一旦他们的特权和利益受到威胁,便以暴力镇压,并且称自己的革命只是为了防卫,是出于人类和平的需要,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革命霸权"
二是欺骗性" 他们利用成千上万的劳苦大众的苦难,打着绝对自由的旗帜,将他们的苦难加工成进行反革命加工和交易的原材料,成千上万的劳苦大众的牺牲在反革命者虚伪的承诺中被悲剧性地置换成了政治的替罪羊" 由于缺乏理论的提升,他们看不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虚伪性,而威廉斯站在底层人民的立场,揭露出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大众作为替罪羊的悲剧必然性"
这样的革命结果只能导致革命目标的抽象化,并且将革命目标置于真实的人之上,它的视角是悲剧性的"人的解放过程被一般人解释得越是普遍、抽象和死板,现实的苦难就越是不重要,直至连死亡都成了一张纸币"
我们必须将革命看成一个完整的行动,结束发生异化的努力也可能会产生出新的自身的异化,我们就又会不自觉地成为别人的敌人,从而以最痛苦的方式肯定了极度无序的存在"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