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成药的概念、现状、命名、分类及组成

合集下载

02中成药基本知识(1.5节)

02中成药基本知识(1.5节)

牛黄解毒片说明书
【副作用】过敏反应和长期大量服用引起的慢性
砷中毒。?
【药物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 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分析: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 安宫牛黄丸等,若与含硫酸盐、硝酸盐的西药
如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胍生片合用,会把
雄黄主要成分硫化砷氧化而增加毒性。
H代表化学药品,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 分装药品,T代表体外化学诊断试剂,F代表药用 辅料,B代表保健药品, Z代表中药。
国药准字H20000655 可乐必妥的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53020799 云南白药胶囊的批准文号
有效期的表达:
有效期至2001年10月 有效期至2001.10、2001/10、2001-10 失效期为2001年10月
医院调剂室、药店(凭医生 处方)
长 根据病情和医嘱执行
医院调剂室、药店、超市(乙 类)
短 口服、外用为主 品牌 消费者
品牌保护方 新药保护、专利保护期 式 宣传对象 医生
广告范围
专有标示
专业性医药报刊

大众传象
1、“老毛病”现象 某些患者凭着自我感觉不适,或个别明显体征,自我判断 是“老毛病”,便不加思索选用过去曾用的某药。如此这样反 复选用某药,将会造成一些不利因素。如:(1)有可能因某种 药的多次反复使用,而产生药源性疾病。而且老毛病复发,其 诱发因素并非相同,某些临床体征并非完全一致,原来所用药 物也难以兼治新出现的并发体征。(2)反复长期使用某种药极 易产生耐药性,使某药用量要加大,但效果并不佳,毒副作用 反而增强,导致病情恶化。
第一节 中成药的处方来源与组方原则
处方来源: 1、历代医药文献 2、经验方 3、新研方 ----木香顺气丸、白带丸

华医网继续教育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华医网继续教育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概念、现状、命名、分类及组成1、中成药的特点是(D )D、以上都是2、复方丹参滴丸属于(A )A、急症用药3、六味地黄丸可作为(B )的用药B、糖尿病防治4、安宫牛黄丸适用于(D )D、以上都是5、(B)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B、臣药6、银翘解毒片的命名方式是(C)C、以主药和功用命名7、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是(A )A、按功效分类8、中成药的命名方式有(D )D、以上都是9、君药也称为(A )A、主药10、能够明显改善非典型肺炎症状的药物是(D )D、以上都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1、散剂的优点是(D、以上都是)A、治疗范围广B、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C、制作简单、携带方便、节省药材D、以上都是2、皮肤疾患选用(D、以上都是)等较为适宜A、软膏剂B、涂膜剂C、洗剂、搽剂D、以上都是3、颗粒剂按溶解性可分为(B、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A、颗粒状和块状B、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C、有糖型、无糖型D、以上都是4、伤湿止痛膏属于(A、橡胶膏剂)A、橡胶膏剂B、凝胶膏剂C、贴剂D、不确定5、胶囊剂的种类有(A、硬胶囊)A、硬胶囊B、软胶囊C、肠溶胶囊D、以上都是6、注射剂可分为(D、以上都是)A、注射液B、注射用无菌粉末C、注射用浓溶液D、以上都是7、眼用制剂中最有前途的剂型是(C、眼用凝胶)A、滴眼液B、眼膏C、眼用凝胶D、不确定8、感冒清胶囊属于(B、硬胶囊)A、软胶囊B、硬胶囊C、肠溶胶囊D、不确定9、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是(A、丸剂)A、丸剂B、颗粒剂C、片剂D、煎膏剂10、藿香正气水属于(B、酊剂)A、散剂B、酊剂C、搽剂D、注射剂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五官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D、点入法)A、撒敷法B、调敷法C、涂敷法D、点入法2、阳热证忌食(A、辛辣油炸及温补性食物和烟、酒等刺激性之品)A、辛辣油炸及温补性食物和烟、酒等刺激性之品B、生冷瓜果、清凉饮料及清泄性食品C、生冷寒滑,油炸坚硬,粘腻壅滞,阻塞气机的食物D、盐碱过多和酸辣太过的刺激性食品3、就服药时间来说,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宜(C、空腹)服用A、饭后B、睡前C、空腹D、不确定4、妊娠禁用药不包括(B、大黄)A、雄黄B、大黄C、麝香D、斑蝥5、中药注射法包括的给药方法有(D、以上都是)A、皮下B、肌内C、静脉D、以上都是6、小儿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3~5岁的可服成人量的(B、1/3 )A、1/4B、1/3C、1/2D、不确定7、二陈丸以燥湿化痰为功,主治(A、湿痰咳嗽)A、湿痰咳嗽B、燥痰咳嗽C、热痰咳嗽D、寒痰停饮咳嗽8、风热感冒者宜食(B、淡豆豉、荷叶、茶叶)A、生姜、胡荽、葱白B、淡豆豉、荷叶、茶叶C、胡荽、蘑菇、胡萝卜、葡萄干D、西瓜、西瓜翠衣、冬瓜、黄瓜、白扁豆、荷叶9、露剂、合剂、乳剂等液体制剂,均可采用(A、直接服用)的方法A、直接服用B、开水送服C、沸水冲服D、噙化10、补养类中成药宜(A、饭前)服A、饭前B、饭后C、睡前D、清晨空腹依法用药与辨证用药1、感冒挟暑挟湿可选用(D、暑湿感冒颗粒、保济丸、纯阳正气丸)A、桂枝合剂、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B、双黄连口服液、柴胡口服液、芎菊感冒上清丸等C、九味羌活丸、柴连口服液D、暑湿感冒颗粒、保济丸、纯阳正气丸2、风寒感冒可选用(A、桂枝合剂、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A、桂枝合剂、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B、双黄连口服液、柴胡口服液、芎菊感冒上清丸等C、九味羌活丸、柴连口服液D、感冒颗粒、保济丸、纯阳正气丸3、风热感冒可选用(B、双黄连口服液、柴胡口服液、芎菊感冒上清丸等)A、桂枝合剂、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B、双黄连口服液、柴胡口服液、芎菊感冒上清丸等C、九味羌活丸、柴连口服液D、感冒颗粒、保济丸、纯阳正气4、气滞血瘀证可选用(B、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A、血塞通颗粒(片、注射液)、灯盏花素B、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C、冠心苏合滴丸、宽胸气雾剂D、舒心口服液、通心络胶囊5、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D、以上都是)A、保证参保人员的合理用药需求B、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C、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用效益D、以上都是6、六味地黄丸可治疗(D、以上都是)A、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B、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C、口腔溃疡、牙周炎D、以上都是7、关于非处方药说法错误的是(B、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A、主要是为了满足患者自我用药的要求B、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C、患者可自行判断、购买D、患者可自行使用8、为了保证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的救治需要,而缴纳的保险是(A、工伤保险)A、工伤保险B、医疗保险C、养老保险D、生育保险9、中医的辨证方法主要有(D、以上都是)A、八纲辨证、脏腑辨证B、经络辨证、六经辨证C、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D、以上都是10、(A、1977 )年WHO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A、1977B、1985C、1999D、20021、从砒霜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制成的静脉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恶性疾病。

中成药总论

中成药总论

4 掌握中成药的处方来源和组成原则
5
熟悉中成药的命名方法。
Company Logo
绪论
第一节 中成药的概念
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随时 可以 取用的药物。
Company Logo
1 中药
有 关 概念
指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 下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成药给药途径
内服法
外用法
注射法
中成药使用方法
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干燥粉 末状药剂。散剂分内服、外用两种。
❖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或不耐高温,或 剧毒不易掌握用量,或用量少而较贵重的药 物,宜制作散剂使用。
散剂
三、煎膏剂(膏滋)
❖ 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 或糖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又称“蜜膏’’或“膏 滋”。
Company Logo
三、中成药的组成
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君药
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
臣药
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
佐药
在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指导下
引经药,调和药
使药
❖第三章 中成药的剂型
Company Logo
一、中成药剂型选用原则
三效
速效 高效 长效
三小
剂量小 副作用
小 毒性小
五方便
生产 运输 储藏 携带 使用方

注射剂系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
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包
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
灭菌溶液和乳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
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十九、注 射 剂

中成药基础知识

中成药基础知识

中成药应用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第一章中成药的概念、特点和相关知识(一)中成药的概念(二)中成药的特点(三)相关知识1. 药品的概念2. 药剂与剂型3.中药材与饮片⒋药品质量第二章中医药的发展简史第三章同仁堂中成药的特点一、历史渊源久远、品种多、剂型全二、生产制作精良、质量好、疗效高、名声远扬三、现代化生产和科研投入大、发展潜力大第四章药典、部颁药品标准一、药典二、部颁标准第五章中成药的剂型(一)丸剂 (二)散剂 (三)膏剂 (四)丹剂 (五)茶剂 (六)酒剂 (七)酊剂(八)糖浆剂 (九)锭剂 (十)曲剂 (十一)露剂(十二)胶剂(十三)颗粒剂(十四)片剂 (十五)栓剂 (十六)合剂 (十七)注射剂(十八)气雾机剂(十九)胶囊剂(二十)滴丸剂 (二十一)膜剂(二十二)其它剂型第六章中成药的命名和分类方法(一)中成药的命名方法(二)中成药的分类方法第七章中成药的辨证应用第八章中成药的配伍规律(一)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二)中成药与药引子的配伍应用(三)成药与汤剂的配伍应用第九章中成药与西药合用的利弊(一)中成药与西药合用的有利方面 (二)中成药与西药合用的主要弊病第十章中成药的法用用量(一)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二)中成药的使用剂量第十一章中成药的给药时间(一) 必须重视给药时间(二)如何选择给药时间(三)如何确定中成药的给药时间第十二章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一)注意证候禁忌(二)注意妊娠用药禁忌(三)注意饮食禁忌(四)注意配伍禁忌(五)注意中成药的毒副作用第十三章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一)引起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二)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防治第十四章中成药的中毒和解救(一)含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之类(二)含雄黄、砒霜之类(三)含朱砂、白降丹、红升丹之类(四)含铅类(五)含马钱子类(六)含巴豆、巴豆霜类(七)含蟾酥类第十五章中成药的储存保管(一)药库、药店、药房等单位保管中成药应注意以下几点各种剂型在贮藏时一般应注意的事项:(二)家庭个人保管中成药应注意以下几点第十六章中成药临床新用的意义和基本规律1. 中成药临床新用的概念和意义2. 中成药临床新用的理论根据3. 中成药临床新用的规律中成药应用基础知识第一章中成药的概念、特点和相关知识(一)中成药的概念所谓中成药,是指以疗效确切的方剂,用中药材为原料,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

中成药基本用药知识优秀PPT资料

中成药基本用药知识优秀PPT资料
适应症:由风寒湿留滞经络引起肢体经脉拘挛疼痛;
• 1.风寒感冒 主证+治疗+成药 高烧不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浊痰雍盛,以及小儿惊风,或中风痰热内闭等症。
适应症: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适应症:湿浊阻滞气机,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嗳气纳呆。
• 2.风热感冒 主证+治疗+成药 组成: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款冬花、甘草、瓜萎皮、紫菀、麦冬、知母、桔梗、地黄、石膏、苦杏仁(去皮炒)、紫苏子(炒)。
• (七)补法 • 1.补气 • 2.补血 • 3.滋阴 • 4.助阳 • (八)消法 • 1.消积导滞 • 2.消坚化积 • 3.行气活血
中成药治疗基本方法
• 4.消散水肿 • 5.理气消痰,软坚散结
第二章 内科常用中成药
• 一、解表类 • 解表类成药是以辛散解表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
发散风寒或疏散风热等作用,是用于各类感冒疾 病。 功效: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 3.峻下 • 4.润下 • (四)和法 • 1.和解表里 • 2.调和脾胃 • (五)温法 • 1.温中散寒 • 2.回阳救逆
中成药治疗基本方法
• 3.温经散寒 • (六)清法 • 1.清热泻火 • 2.清热解毒 • 3.清热润燥 • 4.滋阴清热 • 5.清热凉血 • 6.清热开窍
中成药治疗基本方法
栀子、地丁、黄芩、龙胆草、板蓝根、知母、麦 冬 • 功效:清热解毒 • 适应症:时行感冒。用于症见突然恶寒,高热, 周身酸痛,咳嗽、咽痛等。
内科常用中成药
(四)暑湿感冒 霍香正气丸 组成: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陈皮、法半
夏、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 生姜 • 功效:解表和中。理气化浊 • 适应症:常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邪,寒热头痛, 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

中成药商品学 总论2

中成药商品学 总论2

八、油剂
九、丹剂 一般指用多种矿物药经加热升华或熔合方法制成药物剂型,多作外 用。
注意,并非有“丹”字就是丹剂,有的丸剂也命名为“丹”

补充:中成药的贮藏与养护
剂型 贮存养护方法 蜜丸 :不易保存 。一般应密封后,贮存于干燥处,应防潮、防霉 变、防虫蛀 。蜡皮包装的蜜丸 ,应防止重压与受热 丸剂 水丸:易吸湿,而霉变、虫蛀、松碎等。宜密封臵于干燥处 糊丸 :不易保存 。吸潮变软后则易发霉、虫蛀。宜密封干燥保存
2、对作用持续时间的影响
3、对口感的影响 4、对服用或携带方便的影响
5、对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6、对资源利用的影响
第二节 剂型与药效的关系
举例:
1、芸香草气雾剂——药效大大提高、药量减少、副作用 消除。 2、枳实注射液——产生新的药理作用。 3、藿香正气口服液——吸收速度提高(相对固体制剂); 消除酒精刺激性及升血压的危险。 4、所有注射剂——提高药物作用速度
浓缩丸、微丸亦可同水丸、糊丸一样保管养护 散剂应密闭贮存,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存
易吸湿和风化,应充分干燥后,以防潮性能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含挥发性成分的,应用玻璃管或玻璃瓶装,沾蜡封口
散剂 含糖的、贵重的及急救的散剂宜密封在铁制容器内贮存,必要时还需 臵吸潮剂,如紫雪散、安宫牛黄散
其他剂型
一、膏药
膏药系指饮片、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 或官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 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前者称为黑膏药, 后者称为白膏药。
使用方法特殊:先用水洗净患处皮肤, 微火化开贴穴位或患处
二、贴膏剂
系指提取物、饮片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 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 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凝胶膏 剂(原巴布膏剂)和贴剂。

最新第二章-中成药的概念、现状、命名、分类及组成ppt课件

最新第二章-中成药的概念、现状、命名、分类及组成ppt课件

(四) 糖尿病的防治用药
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在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 尿病方面与西药降糖药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且降糖速率亦不及西药。但通过益气养阴, 整体调节与活血通络等诸法配合,中成药 在有效调节糖代谢紊乱的同时,又可防治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心病、糖 尿病脑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外周神经 病变及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等。
(三) 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1. 安宫牛黄丸是传统的中药急救药品,尤其 适用于中风、偏瘫,伴有高热昏迷的病人, 另外还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意识障碍、幼 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中毒性痢疾等伴 有高热、神昏、抽搐等危象的急救,因而 被称为“温病三宝”之一,自古以来即有 “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称。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具有明确 的增加脑血流量,治疗脑缺血的作用以及 解热、镇静、抗惊厥、保肝等作用。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6. 为了满足急症的需要,中药注射剂也得到 了应有的发展。 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均 是在中医传统有效名方的基础上加工而成 的现代剂型,具有很好的保护心功能、抗 心肌缺血、抗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心 衰、抗休克等作用,在防治冠心病心绞痛 以及抢救心肌梗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
用小等特点。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活血化瘀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大法之 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血瘀证, 其中以心血管病的应用最为广泛。 活血化瘀药的研究促进了含皂苷类、 黄酮类心血管药物的发展,例如葛 根、沙棘、山楂、人参、薯蓣等。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1.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冠心Ⅱ号治疗冠心 病心绞痛的推广普及应用,开创了血瘀证 临床研究的新时期。
2. 速效救心丸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中药滴丸制 剂,该品种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 加冠脉血流量,有很好的抗心肌缺血以及 改善心脏血流动力性,缓解心绞痛的作用, 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自其上 市至今已经成为广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 必备之品。

中成药的现代研究

中成药的现代研究

中成药的现代研究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医药文化。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原理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中成药的研究逐渐向规范化、系统化和国际化迈进。

本文将探讨中成药的现代研究进展,包括其理论基础、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成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中成药是指依据中医经典理论,通过现代制药技术研制而成的药物。

它们一般有固定的处方,由多种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目前,中成药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剂型、按功效、按适应症等。

按剂型分类颗粒剂:便于携带和服用,溶解快,适合儿童及老年人。

片剂:容易计量,不易潮解,适用于长期服用。

胶囊剂:对药味有掩盖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

液体剂:包括汤剂和口服液,利于吸收。

按疗效分类解表药:主要用于感冒、发热等疾病。

健脾药:常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清热解毒药:适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

安神药:针对失眠、焦虑等问题。

中成药的传统理论与现代研究结合中成药的现代研究离不开其传统理论基础,以《黄帝内经》、《伤寒论》为代表的中医学说,是中成药研发的重要指导思想。

现代研究则主要强调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明确中成药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疗效。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要性虽然中成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缺乏足够的科学实证支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现代医学研究注重循证医学,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meta分析等手段,为中成药提供可信赖的数据支持,从而更好地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中成药作用机制研究近年来,关于中成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

例如,用于治疗肿瘤相关症状的中成药,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靶点作用影响细胞信号通路,达到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等效果。

这类研究通过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了中成药内在机理,提高了其科技价值。

中成药研发的新进展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研发也越来越注重合理性与科学性。

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指南大全

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指南大全

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指南大全总论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

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一、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一)中成药的命名中成药品种繁多,掌握其命名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中成药。

通过药物名称可了解该药的处方来源、主要药物、主要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方法等某一方面的特点,方便文献查询及临床用药。

中成药的命名规律介绍如下。

1.以处方来源命名:此种命名方法便于查找中成药处方的来源。

如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局方至宝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生肾气丸出自《济生方》等。

2.以药物组成命名:多以方中主要药物命名,若为单方制剂或药味较少的小复方则以全方组成命名,便于医师根据药物功效合理选方。

如麻子仁丸、人参败毒胶囊、板蓝根颗粒、黛蛤散、良附丸等。

3.以药味数目命名:如四君子丸由四味药物组成,六味地黄丸由六味药物组成,八珍颗粒由八味药物组成,九味羌活丸由九味药物组成等。

4.以功能主治命名:此种命名方法比较直观,便于医生和患者选用。

如开胸顺气丸,功效为顺气化滞,消食逐水,宽胸散结;清音丸,功效为清凉解热,生津止渴,润喉开音;寒喘丸,主治肺寒哮喘;白带丸,主治赤白带下等。

5.以其他方法命名:除以上常用命名方法外,还有一些使用较少的命名方法。

有以成药性状命名的,如紫雪散,药品色紫,状如霜雪等。

有以服用剂量命名的,如七厘散,每次服用剂量为七厘等。

还有以服用方法命名的,如川芎茶调散,用清茶调服等。

(二)中成药的分类方法中成药分类,各有不同目的,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

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按功效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中医辨证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基本知识

中成药的基本知识

7、露剂 又称“药露”。是将药物放入水中,用蒸 馏法蒸馏出澄明洁清具有特异芳香的液体制 品。 如金银花露。

8、胶剂 以药用的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 煎取胶质,经浓缩凝固而成干胶状的内服制 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临床多 作为补益药。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9、锭剂 将药材细粉加适当粘合剂制成具有一定形 式(如瓜子形、纺锤形、圆柱形、长方形等) 的固体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一般以外用 较多。如紫金锭。
20、熨剂 系煅制合格的生铁屑以药汁与米醋拌匀, 装入布袋中发热后以烙熨患处的制剂。如驱 寒止痛砂(坎离砂)。

21、棒剂 为外用棒状固体剂型,是将药物制成小的 棒形,直接用于皮肤或粘膜上,以起腐蚀或 收敛等治疗作用。如海螵蛸棒。

22、糕剂 系以米粉、糖饴作为赋型剂,与药物混合 制成的一种香甜可口的内服固体制剂。服时 用少量开水冲服,或加饼糕服食。 多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形体消瘦或病后调 理等。
12、糖浆剂 是含有药材提取物的浓糖水溶液。系将配 方中药材分别煎煮去渣取液,再煎熬成浓缩 液,加入适量蔗糖溶解而成。如川贝枇杷露。

特点:味甜可口,便于服用,吸收快,对 儿童服用尤为适宜。
13、冲服剂(颗粒剂) 是将配方药物用适当溶媒提取浓缩成稠浸 膏,加入适量糖粉及其他辅料,(淀粉,山 药粉、糊精等)、充分拌匀制成的干燥颗粒 状的内服制剂。服用时加适量开水溶解冲服。 如板蓝根冲剂、小柴胡冲剂。 优点:体积小,含药量大、便于服用和携带 等优点。

14、注射剂 又称“针剂”。是药材经提取精制而成的, 供注射(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用的灭菌 水溶液制剂。如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 液、丹参注射液。

中成药的概念、现状、命名、分类及组成

中成药的概念、现状、命名、分类及组成

中成药的概念、现状、命名、分类及组成
1、复方丹参滴丸属于(A)
A急症用药
B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C糖尿病的防治用药
D肿瘤的防治用药
2、康莱特注射液以(A)为主要成分制剂
A薏苡仁提取物薏苡仁油
B蟾蜍
C班蝥
D鸦胆子油
3、(B)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4、能够明显改善非典型肺炎症状的药物是(D)
A清开灵注射液
B板蓝根冲剂
C复方苦参注射液
D以上都是靠
5、中成药的特点是(D)
A治疗显著
B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C副作用小
D以上都是
6、佐药的含意是(D)
A佐助药
B佐制药
C反佐药
D以上都是
7、中成药的命名方式有(D)
A以处方来源命名
B以药物组成命名
C以主药和功用命名
D以上都是
8、板蓝根颗粒的命名方式是(B)A以处方来源命名
B以药物组成命名
C以主药和功用命名
D以药味数目命名
9、中成药的处方来源有(D)
A名医验方
B医院处方
C民间验方
D以上都是
10、六味地黄丸可作为(B)的用药A脑血管疾病治疗
B糖尿病治疗
C心血管疾病治疗
D肿瘤治疗。

中成药的命名

中成药的命名

中成药的命名
中成药的命名
中成药是指在中药基础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疗效的药品。

中成药的命名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主治病症、药物组成和剂型。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命名规则。

一、主治病症
中成药的主治病症通常是以汉字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如“清热解毒片”、“活血化瘀丸”等。

这些名称既能体现出该药对某种特定疾病的治疗作用,又能让患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二、药物组成
中成药的名称还要包含其所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或原料,以便于区分不同种类的中成药。

例如,“复方丹参片”、“补肾益气丸”等都直接说明了该中成药所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或原料。

三、剂型
剂型是指该中成药所采用的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颗粒、丸剂等。

在命名时也应当加以体现,以便于患者在购买时能够准确选择所需要
的药品。

例如,“清热解毒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就明确了
该中成药所采用的剂型。

综上所述,中成药的命名规则是:主治病症+药物组成+剂型。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名称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2、名称要与实际功效相符合,不能虚假宣传;
3、名称应当规范化,不得使用不规范或带有误导性的词语。

总之,在中成药的命名中,需要兼顾患者和医生的需求,并遵循一定
的规范和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有效、安全、方
便的治疗选择。

浅谈中成药的命名

浅谈中成药的命名

浅谈中成药的命名中成药是我国特色的一种药物形式,一般是指由多种天然药物或化学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多种功效。

中成药的命名不同于化学药物,它是基于药物的组方、功效、药用部位等多个方面考虑的,而这些因素都反映了药物在中医理论中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中成药的命名涉及到中医药学、药物学等多个学科,是非常复杂的话题。

本文将从中成药的命名规律、命名来源和命名的发展历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一、中成药的命名规律中成药的命名规律是基于药物的组方、药用部位、药性功效等因素进行考虑,下面分别进行讲解:1.组方命名中成药的命名中,最重要的命名因素就是药物的组方。

组方是指将多种药物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配制方法。

在组方的命名中,一般采用“主药+副药”的方式。

主药是指功效最为突出的药物,副药是指为主药增强疗效、辅助治疗的药物。

组方命名的组成要素还有贴合药物名字的“剂型”和“方剂级别”。

剂型是指药物的制剂形式,如口服片剂、糖浆、胶囊等,方剂级别是指药物组方的复杂程度,一般包括四个级别:方、汤、丸、散。

例如,葛根清肺汤指的是以葛根为主药、麻黄、杏仁等为副药,制成的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中药方剂。

它是以汤剂形式进行制备的。

2.药用部位命名中成药的命名中,药用部位也是一项重要的命名因素。

中药材一般按照其药用部位进行命名,如前胡、后背贴等。

中成药的命名中,如果涉及到药用部位,一般会将该药用部位的名称放在药物名字的最前面。

例如,川芎茶调片,便是以川芎为主药的中成药。

其中,川芎是一种中药材,其主要用途为活血通络、抗血栓,它的药用部位为根。

在该中成药的命名中,采用了“药用部位+药名”的方式,以体现该药物的主要作用。

3.药性功效命名中成药的命名中,药性功效也是一项重要的命名因素。

中药一般按照其药性和功效进行命名,如清热解毒、润燥止渴、活血化瘀、消食导滞等。

在中成药中,也常常采用这种命名方式。

例如,益气养血口服液,便是以益气养血为药性功效进行命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血管疾病: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 丸、丹参注射液。
急性脑卒中风及高热昏迷的抢救:安宫牛黄 丸、醒脑静注射液。
急性热病: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
7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活血化瘀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大法之 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血瘀证, 其中以心血管病的应用最为广泛。 活血化瘀药的研究促进了含皂苷类、 黄酮类心血管药物的发展,例如葛 根、沙棘、山楂、人参、薯蓣等。
大家好
1
第二章 中成药的概念 现状、命名、分类及组成
一、中成药的概念
中成药
中医药
理论
中药饮片
原料
剂型 质量控制 安全有效
药品
概念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经过医学和药学的研究,获得国家药品管理部门的
批准,以中医处方为依据,以中药饮片为原料 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定剂型、质
量可控、安全有效的药品。 特点: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副作
5
二、中成药的现状
1. 目前我国上市的中成药品种总数约 1 万 多种。
2. 在当代防治重大疾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例如在急症抢救、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 病、糖尿病、肿瘤及病毒感染性疾病等重 大疾病防治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6
(一) 急症用药
《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目录》共收录 50 多个品种。
8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1.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冠心Ⅱ号治疗冠心 病心绞痛的推广普及应用,开创了血瘀证 临床研究的新时期。
2. 速效救心丸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中药滴丸制 剂,该品种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 加冠脉血流量,有很好的抗心肌缺血以及 改善心脏血流动力性,缓解心绞痛的作用, 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自其上 市至今已经成为广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 必备之品。
用小等特点。
4
二、中成药的现状
• 纵观中成药的发展历史,既凝聚了历代医 药学家的千百年医疗实践精华,又吸取了 当代医药学家的先进科研成果,大量新型 的、速效的、高效的、低毒的中成药相继 研制成功,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这与中 医理论和临床应用地不断发展,中药炮制、 制剂技术地不断提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 疾病谱的发展演变是密不可分的。
12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6. 为了满足急症的需要,中药注射剂也得到 了应有的发展。 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均 是在中医传统有效名方的基础上加工而成 的现代剂型,具有很好的保护心功能、抗 心肌缺血、抗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心 衰、抗休克等作用,在防治冠心病心绞痛 以及抢救心肌梗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
14
(三) 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1. 安宫牛黄丸是传统的中药急救药品,尤其 适用于中风、偏瘫,伴有高热昏迷的病人, 另外还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意识障碍、幼 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中毒性痢疾等伴 有高热、神昏、抽搐等危象的急救,因而 被称为“温病三宝”之一,自古以来即有 “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称。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具有明确 的增加脑血流量,治疗脑缺血的作用以及 解热、镇静、抗惊厥、保肝等作用。
10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4. 黄杨宁片也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 物,此外该品种还具有很好的抗心律失常 的作用,所以也常用于心律失常的防治。
11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5. 令人惊喜的是复方丹参滴丸经过多年的努 力,成为我国第一例圆满完成美国 FDA Ⅱ 期临床试验的中成药,并即将进入Ⅲ期临 床试验,这标志着中药国际化迈出了关键 和有力的一步。
15

(三) 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2. 源于安宫牛黄丸的现代制剂——清开灵注 射液,不仅保留了安宫牛黄丸原方独到的 疗效,同时因剂型的改变,更好地保障了 其迅速发挥保护脑组织的作用,有效地用 于防治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肝昏迷等危 重疾病,对急性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均 有疗效,目前该品种已经成为中医院急诊 必备之品。
13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6. 为了满足急症的需要,中药注射剂也得到 了应有的发展。 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均 是在中医传统有效名方的基础上加工而成 的现代剂型,具有很好的保护心功能、抗 心肌缺血、抗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心 衰、抗休克等作用,在防治冠心病心绞痛 以及抢救心肌梗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
17
(三) 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3. 醒脑静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大量注 射剂品种的陆续出现,使中成药在急诊科 室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上述品种在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血栓 形成、抗脑缺血损伤等方面具有充分的科 学依据,目前也已广泛用于 脑栓塞、脑出 血急性期、颅脑外伤等疾病的治疗,并 显 示了突出的效果 。
16
(三) 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3. 醒脑静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大量注 射剂品种的陆续出现,使中成药在急诊科 室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上述品种在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血栓 形成、抗脑缺血损伤等方面具有充分的科 学依据,目前也已广泛用于 脑栓塞、脑出 血急性期、颅脑外伤等疾病的治疗,并 显 示了突出的效果 。
18
(三) 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4. 在目前的中成药品种中,有不少品种可以同时防 治心脑血管疾病。 银杏制剂是目前国内研究较多用于心脑血管治疗 的新品种,我国在银杏制剂方面的起步虽然较晚, 但是目前品种比较丰富,剂型既有片剂、胶囊、 口服液,也有大量的注射剂,如银杏叶胶囊、银 杏叶片、银杏叶口服液、舒血宁注射液、银杏达 莫注射液等。 银杏制剂在 抗心 肌缺血、抗脑缺血和抗动脉粥 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改善血液流变性方面具有 可靠的作用,所以目前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脑梗死等疾病的防治。
9
(二)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用药
3. 近年来新开发的品种如复方丹参滴丸、地 奥心血康、心可舒胶囊等也是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常用的有效之品,既能缓解患者心 绞痛等不适症状,又无硝酸酯类药物引起 头痛的不良反应,深受心血管科医生青睐 和广大患者的欢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药物既能扩张冠 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又 能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硬化,改善心功能, 标本兼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