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程序-预估
第二章 个案工作流程

▲好的服务计划应该具备四个条件:
有远见的目标; 拟定具体、可测量的且具备优先顺序的子目标,通常可分为立即 的、中期和长远的目标; 依照子目标运用具有行动性的策略和替代方案,并根据案主需要 掌握资源,包含经济补助、协助方案、专业人力等等 涉及执行计划的时间架构和确认改变的焦点,清楚出评估标准、程序及问题解决的定义;
具体包括: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意愿、促进求助者进 入案主的角色、澄清求助者的期望、初步评估问题 和需要、确定是否要转介(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对 象或服务范围)
▲ 个案来源: 主动前来求助; 非自愿案主,强迫接受协助; 外展社会工作发现的个案,发现潜在案主; 转介 ▲ 个案来源不同,工作重点不一样: 案主主动求助;个人或家庭带着他们认为的问题前来求助。社工多用开 放式的问题,做出判断:什么问题,发生多久了,发生的频率?如何处 理的等。 非自愿案主:强迫接受协助,消除不合作或者敌对情绪,帮助澄清问题 外展社会工作主动发现个案,案主被动接受服务;少年帮派分子、辍学 生、雏妓、精神病患、物质滥用者等等 由其他机构转介而来;可能是个案来源最多的一个途径。重点了解转介 的理由,判断被机构是否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
▲再次,社工者与服务计划
社工者是知识、技术和资源的专家,必须确实同理到 案主的情景,并掌握改变目标及行动计划,协助相关 成员责任分工,适时掌握及运用资源,评估服务计划 的效果。 而社工者是否具备专业热诚协助案主,相比较于专业 经验和学历程度而言,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社工者与案主对问题观点的差异,个案服务时间的长 短,现实生活经验的支持度也会影响到个案处理的结 果。
▲ 第二,问题的判断: ▲概念:assessment 评估,即是了解案主问题的过程。一种了解的过程和经过,是 行动的基础。——拟定计划的前提 评估一词来自于社会诊断,Mary Richmond 的《社会诊断》一书,是社会个案工 作处理过程中很重要的技术,决定问题归因—识别案主问题的主客观因素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并决定适合案主的处理模式和服务提供等问题。 台湾学者预估,中国大陆叫判断 ▲判断的原则: 个别化的---个体差异;社会文化、成长背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案主的差异性; 应该强调案主的优点----案主对个人优点的体会和思考,发挥其潜能; 是持续性的过程;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循环回馈。 是横向信息与纵向信息相结合的过程。横向:对案主问题情景的了解,纵向:个 体本身各种信息的了解 是案主与社工者共同经历的过程。需要专业判断,也需要案主的反馈; 是多纬度的过程,全面判断:描述description、评估assessment、 契约contract
个案社会工作预估

案例:小林,女,1990年11月7日出生,大学一年级文化程度,上学。
现就读于武汉市一所大学,因其自己的外地人身份,对新的大学生活无法及时适应,总感觉孤独无助;自己的男朋友在另一城市读书;加上不善与人交际,慢慢地开始沉默,最近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结果,她的学习动机急剧减退,上课难以专心听讲,课后也不主动看书,只是被动的与同学们参与一些娱乐性质的活动。
平常最怕别人提及“男朋友”三个字,自己又不愿与家人提及这些事情,害怕父母担心。
但自己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
她正在考虑究竟该如何选择,是继续坚持的待下去还是回家复读,她随时有回家的可能。
案主基本资料案主名称:小林性别:女年龄:23岁身份:在校大学生一、背景资料小林出生在天津市的郊区,属于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父母是双职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没有太多的家庭积蓄,但日常生活状况还可以。
父母对自己疼爱有加,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亲情关爱,彼此间有一定的心理交流。
案主是独生子女,但自幼就接受了父母的独立教育,所以个人有一定的独立能力。
案主自上学就一直走读,一直往返与家庭和学校之间,有过一段时间的寄宿生活,但是以失败告终,因为无法适应高中的住宿条件而又搬回家住。
案主在高中阶段谈过一个朋友,是自己的同班同学,一直相处很好,直到现在也彼此保持着男女朋友关系,十一假期期间两人还在武汉见过面。
两个人高中阶段曾经立下誓言要一辈子私守,要考取同一所大学。
因为两个人的成绩都一直处在重点学校的前列,所以两个人同时报考了华北的一所重点大学。
为此,男朋友还保守的低估了自己的分数,为的就是能和她就读同一所学校。
但是造化弄人,结果是两个人还是分开了。
之后,就是案主在大学中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和心理上的茫然。
二、主要问题及问题分析在与案主进行了一次短信沟通和实际的谈话后,工作者分析案主在下面的几个方面存在暂时性迷惑与不适应:1、新的学习环境、住宿环境等物质方面地不适应;2、没有朋友相伴,独自在异地读书,同时也因为语言差异(武汉话)感到自己的外来性;3、没有实现与自己男朋友立下的誓言,更没有实现自己的重点大学梦想,总是自责,进而有一种背叛感,惟恐失去男朋友;4、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突然间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没有方向,再加上自己一直依靠自己男朋友,所以一时间迷失了自己;5、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在新的环境下不知所措。
个案工作程序-预估

4.预估特点:
(1)持续性 (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3)行动取向 (4)有可识别的步骤 (5)渗透了专业判断 (6)有局限
5.预估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合作原则 (3)避免片面 (4)避免简单归因 (5)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5.预估主要方法: (1)社会历史报告法 (2)家庭结构图 (3)社会生态系统图 (4)社会网络分析
2.案主个人系统的分析 (1)生理方面 ①身体特征 ②健康状况 (2)认知方面 ①智力②判断力③现实感④认知弹性⑤价值观 ⑥错误信念⑦自我概念 (3)情绪和情感方面 (4)行为方面 (5)动机方面 (6)案主的长处
3.环境因素分析 (1)家庭 (2)社会支持系统
案主的情绪不稳定,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很少与人来往。2008年时还生了严重的 胃病,瘦得皮包骨头,他了几千元钱才把病看好。案主还有饮酒的习惯。 案主的父母都在,但与父母关系不好,特别是母亲,因为分家闹矛盾,案主与母 亲10几年都没有说话,案主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与哥哥的关系比较好,但与 弟弟也是因为分家闹矛盾15年没有说话。由于案主结婚时,岳父母反对过案主婚姻, 所以案主跟岳父母的关系也不好。但是案主有一个同村的战友,俩人关系不错,经 常能说些心里话。由于妻子在一所私人中学教书,一个月才能回来一趟,女儿跟着 妻子,也是一月一回,儿子则是一周一回,所以事实上案主是孤身一个人生活。 案主曾竞选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职位,但是失败了,仅当选了村支委,有村 民认为他连母亲的关系都搞不好,没有资格当选村干部。 案主有一次有条件申报乡里的困难补助,村里报上去了,但乡里认为案主是村干部, 应该把机会让给群众,所以还是被刷下来了。
1.分析资料: (1)排列次序 (2)发现 (3)识别 (4)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和5个环节)

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和5个环节)社会个案工作基本流程及方法技巧1、(2)关系技巧真诚和有同理心的回应技巧;表现温暖和关怀的技巧;表明尊重案主的技巧。
(3)过程技巧接案和约定技巧、评估技巧、签订契约技巧、介入技巧和检讨及终结技巧等。
个案工作理论模式 (1)危机介入模式。
2、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是: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3、个案工作程序包括:申请和接案、资料收集与诊断、确定目标与制定计划,服务与治疗,结案与评价。
这是一个前后呼应的有机整体,不能完全将其割裂开来,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单独去完成。
5、会谈技巧个案会谈是工作者与案主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6、会谈个案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又称个案面谈)。
它的主要技巧包括支持性技巧、引领性技巧和影响性技巧。
医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个案工作1、医务个案工作是指在坚持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社会个案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协助服务对象寻找问题所在,帮助其克服困难从而恢复其基本功能的专业服务活动。
2、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篇1 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医院社会工作的定义:医院社会工作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社会工作在综合医院、儿童医院、慢性病医院以及一些专科医院中的实施。
3、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服务两大类。
直接服务工作方法主要是个案和小组。
个案工作方法:用通用模式的过程,建立社会心理诊断是基础,再针对问题予以处置。
并向医护人员报告患者的社会心理信息。
6、(1)医院内的社会工作。
一般来说,医生和护士的中心任务是治疗病人生理上的疾病,而较难顾及病人心理上的问题,因此,病人心理上的问题往往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来帮助解决。
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个案服务的流程包括接案、收案、约谈、评估、建议、处理、回访等几个步骤。
个案服务的流程包括:接案、收案、约谈、评估、建议、处理、回访等几个步骤。
个案工作的基本程序

五、结案与评价
结案是指社会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为终 止彼此之间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处理工 作。结案的原因: 完成服务计划、服务实施 的时间限制、案主中途退出。结案时期的 主要工作包括: 回顾案主取得的成绩、提出 发展目标、宣泄情绪、不与案主发展专业 关系之外的其他私人关系、最后一次会面 的安排。
评估是社会工作者评定个案工作的效
诊断与服务计划、服务与治疗、结案与评估 (廖荣利,1983);还有“三阶段八步骤说”, 即包括(1)开始阶段: 接案、评估与社会诊 断、目标的决定、社会治疗计划的选择、工; (3)结束阶段: 评估、结案与追踪 (Whittaker,1974)。
上海禁毒社会工作的基本流程
一些专家学者和资深社工积极倡导在
社会工作的结案和评估中引入“操守率”、 “渐进递减”、“社会功能康复”、“一 人一事一案”(即阶段性结案)等概念或 理念, 以替代传统的“戒断率”、“复吸 率”、“办实事的多少”等标准, 从而使社 会工作的结案和评估更富有专业建设性、 正确导向性与合理性。
的案主,社工认为目前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应当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对象。按照常理,上述三类案
主在全部社区吸戒毒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应当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好的案主”(第一类)与“差的
案主”(第三类)占“小头”,而“中间层的案主”(第二类)占“大头”。但实际情况却是“差的案主” 往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有不断增加的态势,原因就在于药物滥用的复吸率太高。
4.服务与治疗
服务与治疗是社会个案工作程序中的一个重 要步 骤,前面阶段的问题诊断和服务计划的设计, 在这个阶段中付诸实施。在服务实施的过程中, 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是: 协助案主对自身有一个清 晰的了解,进一步探索自己的问题;协助案主调 整社会关系;协助案主改善个人生活环境。社会 工作者在服务提供与治疗中主要担任联系人、促 进能力者、教师、调解人和辩护人的角色。
社会工作实务:预估的基本步骤

第三章预估——对问题与需要的分析与判断 第⼆节 预估的基本步骤 ⼀、收集资料 能否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在⼀定意义上取决于我们所能得到的资料,以及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因此,收集资料就成为预估的第⼀步⼯作。
1、个⼈资料的收集。
个⼈资料包括: (1)个⼈基本资料:年龄;简历;社会经济地位;⽣活中重要的⼈物;相关的社会系统等。
(2)个⼈的主观经验:服务对象如何看待⾃⼰的问题;⾃⼰觉得问题出在什么地⽅;原因是什么;问题持续的时间、频率和强度;问题的后果;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使⽤的⽅法等。
(3)解决问题的动机:服务对象是否有不适感;服务对象对解决问题的希望等。
(4)⽣理、情感和智⼒⽅⾯的功能发挥 ①⽣理⽅⾯:健康状况、活⼒⽔平; ②情感⽅⾯:处理情绪、挫折和愤怒的能⼒; ③智⼒⽅⾯:认知能⼒、抽象思考能⼒、做决定的能⼒。
2.环境资料的收集 社会⼯作的社会⽣态系统视⾓认为,⼈类是⽣物-⼼理-精神-社会-⽂化的产物,不仅具有思想、情感和可观察的⾏为,⽽且⼈们之间、⼈与环境之间也在相互影响,⼈与环境之间既是有意识的互动同时也是⽆意识和⾃发的⾏动者。
⼀⽅⾯,⼈类积极主动适应变迁中的环境,塑造着周围的环境,同时环境也塑造我们;另⼀⽅⾯,⼈既不是强⼤的也不是⽆助的,⼈们在塑造他们⽣活的事件中扮演着积极⾓⾊,⾓⾊也受环境⼒量的约束和限制。
社会⽣态系统视⾓是社会⼯作者整体性看待服务对象问题的⼀个架构,焦点在于服务对象与他们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这种视⾓取决于⽣态学的思想和⼀般系统理论,其基本假设是,⼀个个案(可以是个⼈,也可以是⼀个⼩组、家庭、社区或者组织)的各种构成因素(他们、社会制度、⽂化⼒量和物理空间)之间都是在⼀个系统中存在的,彼此相互关联的,并且彼此不断地双向调节和适应。
在这种⽣态系统视⾓下,⾏为与事件永远都有其系统性的解释(Mayer,1988),由此,社会⼯作实务也就超越了个⼈范围,强调服务对象的整个⽣态系统与所在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有机关联性。
个案社会工作six

八、如何评估案主的需求
如何全面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 (一)两种评估需要的方式 以社工为中心:围绕问题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围绕能力
(二)两种需要评估方式的基本逻辑 1、以问题为中心的需要评估方式
服务对象的生活 其 他 服务对象的问题 过 现 去 在 服务规划的设计
问 题
将 来
其 它
不 足
筛选问题
分析原因
⑶同理心
⑷鼓励支持
2、引领性技巧: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探索自己的经 验、处境、问题、观念的技巧 ⑴澄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地解说 ⑵对焦:对焦是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讨论范围收窄,找到 重心 ⑶摘要:对过长的谈话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出重点 地摘述 ⑷反映:对案主所表达的情绪部分加以回应 ⑸改述:把案主表达的意思经过社工自己的理解再加以阐释
如何找到合适的目标 ①与服务对象讨论具体目标,由其选择适合 的目标 ②先尝试一次,再调整
(二)兴趣爱好 找到兴趣爱好----发现优势中的能力
(三)优势中成功的经验 优势的展示: ①表演的方式 ②故事的方式 ③对话的方式 社工的回应:具体化,对话式回应
日常生活安排中能力发掘的方法和技巧 (一)作息安排 注意睡眠与饮食(日常作息中的压力往往表 现在这两个方面) 渐进地调整日常生活压力
日常生活 安排中能 力的发掘
作息安排
积极品格
服务对象的 行动
(二)三种能力的不同功能
“问题”中的能力 优势中的能力 日常生活安排中的能力
1.直接,与“问题”的解 除直接关联 2.接受度高,是服务对象 最希望解决的 3.难度大,包含着失败的 经验和不愉快的感受
注重治疗
1.比较间接,能够削弱或 者限制“问题“ 2.接受度较高,是服务对 象最愿意谈论的主题 3.难度小,但容易成为回 避的机制
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的内容

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的内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专业的帮助,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简述个案工作过程的五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简述个案工作过程的五个阶段的主要内容个案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领域中,通过与个体或小组的互动和支持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
个案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接触和建立关系、评估和问题界定、制定和实施计划、跟进和监督、结束和总结。
以下是对每个阶段主要内容的简述。
1. 接触和建立关系在个案工作开始阶段,社工与个体或小组建立联系,以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社工需要与个体进行初步接触,介绍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并尽量了解个体的情况、需求和期望。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让个体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2. 评估和问题界定在建立关系后,社工需要对个体或小组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了解他们的问题、需求和资源。
社工可以采用面谈、观察和文件分析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评估。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准确地界定问题,并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相关因素。
3. 制定和实施计划在问题界定后,社工需要与个体或小组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计划应该是具体、可行和可量化的,并且应该与个体或小组的需求和目标相一致。
社工和个体或小组一起制定计划的目标、方法和时间表,并确定各方的责任和角色。
在计划制定后,社工和个体或小组一起实施计划,并监督进展。
4. 跟进和监督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社工需要与个体或小组保持密切的联系,跟进并监督计划的进展。
社工应定期与个体或小组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支持。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
5. 结束和总结在问题解决或工作目标达成后,个案工作进入结束阶段。
社工和个体或小组一起进行总结,评估工作的效果和成就,并讨论可能的后续行动和支持。
社工还应与个体或小组一起制定结束的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过渡和支持。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保工作的顺利结束,并为个体或小组提供必要的持续支持。
个案工作过程的五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社工需要根据个体或小组的需求和情况来灵活调整和应用。
预估个案工作程序

个案工作程序:预估教学目的与要求:讲述个案工作程序中预估阶段涉及的相关内容。
一、自传预估艾里克森:就学期:勤勉对自卑;青春期:辩识(认定)对角色混乱;成年期:亲密对孤独。
二、障碍类型1.适应障碍适应障碍主要特点是对心理社会应激源反映出临床上显著的情绪或行为症状。
有些应激源也许伴随着具体的发展阶段的事件,如入学、成为父母、子女离开家、未取得教育或职业上的目标。
几种应激源引起了神经质、担心以及害怕与生活中主要的人物分离的症状。
它还可以被诊断为广义的适应障碍,这种障碍表现出身体不适、躲避社会、工作或学习受到障碍等症状。
2.恐慌障碍受到没有准备的恐慌袭击的人通常把他们的恐惧描述得很强烈,并报告说感到好象要死了,失去控制,或有心肌梗死。
总的来说,符合恐慌障碍的诊断标准有:心脏震颤,出汗,眩晕,颤抖,发热和出冷汗,惧怕死亡,害怕失去控制或发疯。
3.精神抑郁障碍基本特点是长期的抑郁。
它发生在一天的多数时间,发生的天数多于不发生的天数,这种情况持续了至少两年。
有这种障碍的人常常把自己的状态描述为感到像是“垃圾”一样。
当人们经历抑郁情绪时,常表现出以下症状:过食、失眠、精力很小或疲倦、低自尊、难以做出决定、无望感。
个体时常进行自责,认为自己是乏味的和无能的。
4.认同问题这一类型的主要特征是对长期的目标、职业的选择、友谊的方式、性的倾向和行为、道德和宗教价值、对群体的忠诚无确定感。
受到这一问题影响的来访者对这种不确定感反映出焦虑和抑郁,并总是在想自己缺乏自我感的问题。
这些人在日常生活情景中对自己产生怀疑。
有认同问题的人常常问的问题之一是:“我是谁?”三、家庭结构图与生态圈指出与你有意义互动的社会系统,写出支持和培养你的资源的压力与冲突,以及自己和他人或系统之间的能量与资源的流向。
在所呈现的社会系统间的关系特性则以线条来表示,实线代表强(一般的、正向)的关系;虚线代表薄弱的关系;直线箭头通常是指系统间的能量和资源的流向。
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预估与问题诊断

内部系统
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部系统
02
社会生态图
社会生态图有助于辨识案主当前的社会 背景。生态图是一个了解案主与环境要素间互 动性质的工具。
社会生态图的构建
1.内部系统 内部系统可以是家庭(家系谱),也可以是
单个案主,画在中央,并以圆圈表示与外部系统 的界限。
社会生态图的构建
2.外部系统
外部系统由对案主发生影响的各个外部社会系统组成 ,它们依序环绕案主(家庭)系统,并围以圆圈。一个家 庭的生态图也可以辨识出影响家庭其他成员但对案主没有 直接影响的外层系统或其他系统。那些影响案主的各个外 部系统组织,由案主认定,然后案主再识别每个组织和自 己关系之间能量流向的性质和方向。
1)对目前不存在但很需要的关系应该做好发展联系的准备。 2)强化弱联系。 3)在压力处减压。 4)增强案主能力以回应或调解环境的要求。
社会生态图示例
社会生态图的 6个步骤
1. 在生态图的中央圆圈中画出案主或家庭; 2. 与案主谈论环境中的重要元素; 3. 与案主谈论他和各元素接触的体验,从中了解联 结的情况是持续的还是短暂的、是舒适的还是有 压力的,是平衡的还是失衡的;
社会生态图 6个步骤
4. 生态图请案主确定并修改; 5. 评定结果时,询问案主的全面印象; 6. 运用评定作出计划。一个计划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个案工作__预估阶段

预估与发展关系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近可能详细地收集与小希所带来的问题有关的资料,从中了解问题的成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发现解决文体的入手点。
(一)、收集资料1、收集资料的角度在征得小希同意的情况下,通过询问或者探访的方式,通过以下三个角度来收集有关小希的资料。
1)首先收集案主小希的个人信息如籍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充分了解了解小希的相关信息。
同时案主小希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必须了解清楚。
其次案主的价值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了解案主也很重要。
最后家庭是案主最亲近的环境系统。
了解小希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内的规则、家庭的历史等资料。
2)要对从案主延伸的环境系统加以调查研究,包括同辈环境、社区环境和工作学习环境。
要对于小希问题有重要关系的人或系统(学校、社区)给予特别的关注,这些可能都是了解小希问题以及解决小希问题的重要资源。
3)要了解小希与其周围环境发生作用的状况。
小希的问题也有可能出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上。
因此,需要了解案主小希与周围人是如何建立关系以及是否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2、收集资料的原则和技巧1)对小希的资料要进行严格的保密;2)小希具有知情权,必须告知小希资料的来源;3)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要避免主观态度的影响;4)在小希无意识提到一些信息,且这些信息对了解小希的问题很有帮助的时候,这时可以直接提问;5)如果案主小希有什么顾虑,不愿直接说出希望了解到的信息,而且认为这些信息很重要,可以根据观察案主的状况进行间接的提问;3、资料收集的方法1)与小希进行直接会谈与小希进行交谈的目的在于了解案主的信息,以便刚好的解决与案主有关的小组工作的目标。
个案会谈一般而言,都包括开始、发展、结束三个阶段。
a)开始阶段。
这一阶段通常用简单的话语来“破冰”。
要表达对小希的接纳、同感和关怀;多倾听,鼓励案主小希充分表达自己;帮助小希进入角色并明确自己的职责。
由于之前已经有过会谈,所以可以询问案主在上次会谈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案主的特别经验和感受,给予一定的鼓励。
第六章个案工作程序

评估陈述: 简要地将与案主相关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摘要和陈述,主要包括: *案主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有关案主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资料的摘要 *对案主做出明确的诊断说明,并附以相关资料
*暂时性的建议,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暂时性的措施和解决办法
第三节 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一、制定目标的原则:
1、目标可行性原则
2、与案主相关资料的收集
由于案主是散布于广大的社区范围内,且其本人及日常 行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社工在开展专业工作之前, 必须根据公安机关所提供的初步资料及线索主动下到基层 社区,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和了解案主的情况,以解决与 案主的见面难、谈话难等现实问题。
3、案主资料的分析
通过资料收集,社工掌握了关于案主及其环境的一些资料,但 这些资料往往可能是零乱、不系统和不规范的,这就需要社工对它 们进行整理分析,使之规范化和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所收集到的资料。在操作步骤上,这一过程通常又可分为资料整理、 资料分析与总结三个阶段。
D.组织和社区系统(主要指工作和社区环境)
个人在组织任务中承担的角色,组织角色期望与个人的一 致性,个人的认同程度等 社区的价值观,对成功和失败的界定,流动机会的多寡,社 区权力的控制和运作方式,社区对案主的态度等
收集资料的技巧途径和方法 直接来源: 案主的口头报告 问卷与量表 间接来源:
心理测试
诊断一词的消极含义: 案主自身存在问题或病症 对问题的判断是由专业人士作出的 缺乏双方进行互动和重视案主的含义
问题评估的含义:
赫普沃斯和拉尔森(Hepworth & Larsen1986):
问题评估是收集、分析和综合数据进入系统阐述的过程,这种系统阐述包含下述重要的方面: *案主问题的 性质,特别关注于案主和其他人在困难中的角色 *案主和其他人的特征(优点、局限、人格、资源和缺陷); *案主解决问题的动机; *形成问题的相关环境因素; *有用的或者改善案主困难的重要资源。
社会工作预估及计划基本流程

社会工作预估及计划基本流程社会工作预估及计划基本流程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
它与人们把本职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专业性助人活动称为的社会工作,有本质不同。
那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分享预估及计划基本流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预估一、什么是预估?预估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换句话说,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为制订科学的介入计划打好基础。
二、预估的目的预估是一个认识服务对象情况的过程,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因此,预估的最终目的是制订出正确的计划。
三、预估的任务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即认识、了解问题情境中的主要因素,并对它们做出深入研究。
(1)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2)与服务对象生活有关的重要系统资料(3)问题发生与持续的时间(4)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所为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
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问题对他的意义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心理影响是什么,即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预估的目的在于得到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深入认识,识别那些造成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和使问题延续的因素,这样可以让社工能够由表及里地探查问题,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社工要注意,预估不仅要集中在服务对象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服务对象系统内外的资源,并运用这些资源去帮助他们。
中级社工考试《工作实务》重点:预估的基本步骤

中级社工考试《工作实务》重点:预估的基本步骤中级社工考试《工作实务》重点:预估的基本步骤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结构不同,具体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因此人们对社会工作内涵的表述也有所不同。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中级社工考试《工作实务》重点:预估的基本步骤,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店铺!预估的基本步骤一、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就成为预估的第一步工作。
1、个人资料的收集。
个人资料包括:(1)个人基本资料:年龄;简历;社会经济地位;生活中重要的人物;相关的社会系统等。
(2)个人的主观经验:服务对象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自己觉得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问题持续的时间、频率和强度;问题的后果;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使用的方法等。
(3)解决问题的动机:服务对象是否有不适感;服务对象对解决问题的希望等。
(4)生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等。
2、环境资料的收集(1)家庭状况。
包括: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况;家庭规则;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家庭关系、家庭决策和分工方式。
(2)社会环境。
包括: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发挥;物理环境、及其服务对象需要满足的程度;服务对象对环境资源的主观认知;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环境;社会的体制和组织环境等。
3、收集资料的方法收集预估所需资料的方法很多,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以便全面地了解对服务对象和他们的社会环境。
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方法:①询问会谈与询问是社会工作者获取资料的最基本工具,经过面对面的会谈去收集资料,可以为决定介入与干预的方法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询问有向服务对象本人询问,也有向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查询。
当以直接询问方法不能得到相关资料时,还可以使用间接询问探查的方法,即通过让服务对象进行角色扮演和完成句子的方式来帮助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方法来获得资料。
进行间接探询时可以使用口头询问的方法,也可以书面进行。
询问的方式主要有:会谈(个人或小组)、角色扮演、问卷等。
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

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个案工作六个基本流程一、了解客户情况及需求1. 了解客户在进行个案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客户的社会地位、生活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等信息,了解资源分配情况,便于后续制定个案服务计划;2. 了解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正确定义和评估需求,将客户的需要转变为个案服务的内容,针对客户情况,结合个案服务项目的性质来制定服务详细内容;二、制定个案服务计划1. 了解客户的特殊需求;2. 结合客户的社会状况,特殊需求,专业能力,明确个案服务计划目标;3. 考虑客户的文化、宗教背景,分析案例的影响因素,进行个案服务计划的设计;4. 根据计划内容制定阶段性任务和细节内容等;5. 评估案例的实施可行性,及时修正和修订个案服务计划。
三、实施个案服务1. 制定服务细节根据客户情况,结合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制订服务细节,包括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记录、档案管理、服务实施的步骤、服务的效果等;2. 执行服务对服务细节的执行,包括定期拜访,了解客户状况,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必要的协助和咨询,实施服务活动,避免给客户带来不良影响。
四、跟踪个案服务1. 动态调整服务内容根据客户反馈,进行临时性的调整,确保服务效果;2. 定期评估针对个案服务执行的内容进行评估,及时补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五、评价服务效果1. 及时反馈在服务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反馈客户的感受,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调整;2. 结果评价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服务的效果,对服务质量进行及时的评价,保证服务的质量。
六、维护客户关系1. 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客户保持定期的沟通,了解客户的反馈,维护与客户的持久良好关系;2. 定期拜访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协助和建议,定期拜访客户以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增强与客户的互动,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
社会工作实务预估的基本步骤

社会工作实务预估的基本步骤(一)收集资料能否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所能得到的资料以及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因此,收集资料就成为预估的第一步工作。
1.个人资料的收集(1)个人基本资料。
包括:年龄,学历,社会经济地位,生活中重要的人物,相关的社会系统等。
(2)个人的主观经验。
包括:服务对象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自己觉得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持续的时间、频率和强度,问题的后果,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使用的方法等。
(3)解决问题的动机。
包括:服务对象是否有不适感,服务对象对解决问题的希望等。
当服务对象存在问题,但他在主观上并没有非常强烈的不适感时,他很有可能安于现状;当服务对象对问题有强烈不安,但没有改变的希望时,也会因为缺乏改变动机而选择与问题共存。
因此,预估时不能忽视对服务对象如何看待自己问题的了解,它们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性质并制订介入计划的重要依据。
(4)生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
包括:①生理方面:健康状况、活力水平;②情感方面:处理情绪、挫折和愤怒的能力;③智力方面:认知能力、抽象思考能力、作决定的能力。
2.环境资料的收集服务对象环境的资料包括家庭、亲属、邻居、学校、工作单位以及其他资源系统。
家庭是服务对象最密切的社会环境,学校、工作系统、邻居、服务对象所属的重要组织以及社区环境都属于延伸的社会环境。
(1)家庭状况。
家庭是个人生活最重要的场所,是服务对象最密切的社会环境,在个人的生命和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它不仅提供亲密的情感联结和归属感,而且是生活照顾和支持的来源,家庭深深影响着个人。
对家庭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①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收入状况、居住环境、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
②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况,包括夫妻、父母、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的角色。
③家庭规则,包括如何解决分歧、冲突及家庭的权威关系。
社会工作实务教案——预估—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第三章预估——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案例:在接案时,我们讲述了郑莹的个案。
社会工作者接案后进一步了解了她的情况。
郑莹离开学校在家自学已经3年了。
小时候,她行为能力的发展似乎就跟不上同龄的孩子,奔跑的时候容易摔跤,其他女孩子常玩的跳皮筋之类的游戏,她也不擅长。
久而久之,她被同龄群体排斥在外,经常一个人呆在家里。
与此同时,郑莹在语言方面似乎又比同龄人有更多的天分。
到读小学以后,郑莹表现出对学校教育的一些不适应。
老师经常向家长反映,郑莹上课不遵守纪律,总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甚至敢于责问老师直至令其感到难堪的地步。
对于老师的批评,郑莹经常要理论一番,一定要老师给出让她心服口服的理由,否则就不接受老师的“批评”。
那时,郑莹的父母觉得孩子还小,道理可以慢慢教,以后孩子逐渐大了,自然能说得通了,也会逐渐乖巧懂事了。
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纪,郑莹不仅没有变得服从和听话,反而开始习惯性地向父母撤谎。
在说教无效的情况下,郑莹的父母选择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每次有老师告状,他就将女儿痛打一顿。
是什么原因使得郑莹既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同时又表现出上述诸多“问题”呢?为了帮助郑莹,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哪些信息和资料,从而能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郑莹,能够对郑莹所表现出的“问题”给予解释呢?回答这些我们提出的问题的过程,就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预估”阶段的工作。
第一节预估概述一.预估所谓“预估”,即是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换句话说,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
二.预估的目的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与服务对象及其问题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1)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2)与服务对象生活有关的重要系统的资料(3)问题因何发生、存在了多久、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所谓主观因素,是指服务以象对问题的个人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预估特点:
(1)持续性 (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3)行动取向 (4)有可识别的步骤 (5)渗透了专业判断 (6)有局限
5.预估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合作原则 (3)避免片面 (4)避免简单归因 (5)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5.预估主要方法: (1)社会历史报告法 (2)家庭结构图 (3)社会生态系统图 (4)社会网络分析
1.分析资料: (1)排列次序 (2)发现 (3)识别 (4)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1.资料记录: (1)过程记录 (2)摘要记录 (3)问题取向记录
Hale Waihona Puke 任务三:预估、预估报告1.案主需求和问题的界定: (1)案主最初的需要和关注内容 (2)案主对自己的问题及其原因的看法 (3)问题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 (4)问题行为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5)问题产生的后果 (6)案主应对问题的方法 (7)其他相关问题的存在
任务一:收集案主的资料
1.个人资料收集: (1)个人基本资料; (2)个人的主观经验; (3)解决问题的动机; (4)生理、情感和智力的功能发挥
2.环境资料收集: (1)家庭状况 (2)社会环境
1.收集资料方法: (1)询问; (2)咨询; (3)观察; (4)家访 (5)利用已有资料
任务二:资料分析
2.案主个人系统的分析 (1)生理方面 ①身体特征 ②健康状况 (2)认知方面 ①智力②判断力③现实感④认知弹性⑤价值观 ⑥错误信念⑦自我概念 (3)情绪和情感方面 (4)行为方面 (5)动机方面 (6)案主的长处
3.环境因素分析 (1)家庭 (2)社会支持系统
工作者通过与陈某的初次面谈以及接下来的几次面谈,全面细致的收集了案主的 资料,工作者了解到案主虽然打工多年却未挣到钱,2005年时有一次出去3个月, 只拿回来60元钱,从此后,案主就没有出去,而是选择在家务农,期间案主似乎还 是诸事不顺,养猪养羊没有赚钱,养了奶牛由于08年9月毒奶粉事件亏了本,种田的 收入寥寥无几。而他需要供两个孩子上学,负担非常重。案主认为作为一个男人还 需要依靠妻子的每月800元的工资支撑起一个家,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也感到在妻 子面前抬不起头。由于儿子上学,养奶牛,陈某借了1万多元钱的债,不知道如何还 清这笔债,而且儿子马上又要开学了,又要准备5000元的学费,目前还不知道向谁 去借这笔钱,所以压力非常大。陈某还担心自己的儿子成绩,可能考不上大学,陈 某有让儿子辍学后打工的想法,但遭到了家人,特别是儿子的反对,为此曾经爆发 过冲突,尽管陈某还想出去打工,但是因为学历低,没有技术,所以也找不到合适 的路子。这些都使陈某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思,觉得窝囊,因此时不时有轻生的 念头。
案主的情绪不稳定,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很少与人来往。2008年时还生了严重的 胃病,瘦得皮包骨头,他了几千元钱才把病看好。案主还有饮酒的习惯。 案主的父母都在,但与父母关系不好,特别是母亲,因为分家闹矛盾,案主与母 亲10几年都没有说话,案主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与哥哥的关系比较好,但与 弟弟也是因为分家闹矛盾15年没有说话。由于案主结婚时,岳父母反对过案主婚姻, 所以案主跟岳父母的关系也不好。但是案主有一个同村的战友,俩人关系不错,经 常能说些心里话。由于妻子在一所私人中学教书,一个月才能回来一趟,女儿跟着 妻子,也是一月一回,儿子则是一周一回,所以事实上案主是孤身一个人生活。 案主曾竞选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职位,但是失败了,仅当选了村支委,有村 民认为他连母亲的关系都搞不好,没有资格当选村干部。 案主有一次有条件申报乡里的困难补助,村里报上去了,但乡里认为案主是村干部, 应该把机会让给群众,所以还是被刷下来了。
3.预估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及对服务对 象的影响。 (2)了解服务对象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包括服务对象的人格特 征、能力、优势和弱点。 (3)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互动状况,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 动力与能力。 (4)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状况,从中找出有利于不利于服务 对象改变的因素。
1.预估定义 “预估”,即是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了解服 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 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 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 的逻辑过程。
2.预估目的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