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的形态

二氧化碳的形态

二氧化碳的形态二氧化碳(CO2)是一种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它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的温度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约1.98倍,由于它相对较重,所以容易沉积在低洼的地方。

它在常温下不易溶于水,但在高温和高压下可以溶于水形成碳酸。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很活泼。

它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它可以与碱类和金属发生反应,产生相应的盐类和金属碳酸盐。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非常重要。

首先,它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这样,二氧化碳在植物界和大气界之间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

二氧化碳还参与了地球的碳循环过程。

当植物死亡或被动物摄取后,其中的有机物质会最终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然而,尽管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全球变暖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热量,从而使地球温度上升。

这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紧迫任务。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低碳交通工具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通过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也可以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排放中捕获并储存起来,减少其对大气的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温室气体,对于维持地球的温度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无色、无味、无臭的性质,化学性质活泼。

二氧化碳参与了光合作用和地球的碳循环过程。

然而,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成为全球的紧迫任务。

通过各种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3.为了制取 CO2 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 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高温 2CO CO + C===== 2 (2)B 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使火焰集中,并稍稍提高火焰的温度 。 (3)D 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 C 装置中 M 最有可能是
⑤在实验室中两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B ) A.活性炭用于净水——吸附性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能与水反应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 D.硫酸用于金属除锈——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原料: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 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5. 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如果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是二氧化碳。 。
1.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 但 不能供给呼吸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④二氧化碳
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 A.②④⑤ C.②③④ B.①③⑤ D.①③④⑤
例4.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 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② 长颈漏斗 。 (2)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BE (从 A~E 中选择), 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可随时使反应进行,也可随时使反应停止 ,
+CO2↑ 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O3+2HCl===CaCl2+H2O ,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相对分子质量是44。

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1.977g/cm3,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是一种低温致冷剂。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更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3.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CO2+H2O C6H12O6+O2
4.向澄清的石灰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会
Ca(OH)2+CO2===CaCO3↓+H2O
检验CO2
5.二氧化碳会使烧碱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除CO2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值(0.03%)时,能使呼吸加深加快;如含量为1%时,能使正常人呼吸量增加25%;含量为3%时,使呼吸量增加2倍。

但当含量为25%时,则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并引起酸中毒。

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枯井前,一定要做灯火实验。

6.二氧化碳也可以帮助某些物质燃烧
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可能的减排措施性质: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支持燃烧。

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

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1.977g/L,所以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能溶于水,没有闪点。

无色无味,液体状态表面张力:约3.0dyn/cm密度:1.816kg/m3 粘度:比四氯乙烯粘度低得多,所以液体二氧化碳更能穿透纤维。

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与织物发生化学反应。

它沸点低(-78.5℃),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加压降温可得无色CO2液体,再降温可得雪花状固体,再压缩可得干冰,干冰达到-78.5℃,会升华成为气体CO2,不会形成CO2液体。

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用途:二氧化碳可注入饮料中,增加压力,使饮料中带有气泡,增加饮用时的口感,像汽水、啤酒均为此类的例子。

固态的二氧化碳(或干冰)在常温下会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在急速的食品冷冻。

二氧化碳的重量比空气重,不助燃,因此许多灭火器都通过产生二氧化碳,利用其特性灭火。

而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直接用液化的二氧化碳灭火,除上述特性外,更有灭火后不会留下固体残留物的优点。

二氧化碳也可用作焊接用的保护气体,其保护效果不如其他稀有气体(如氩),但价格相对便宜许多。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激光来源。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碳源,可以用作植物温室的气体肥料和水草缸水族箱的肥料。

二氧化碳可用来酿酒,二氧化碳气体创造一个缺氧的环境,有助于防止细菌在葡萄生长。

二氧化碳可控制pH值,游泳池加入二氧化碳以控制pH值,加入二氧化碳从而保持pH值不上升。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碱工业和制糖工业。

二氧化碳可用于塑料行业的发泡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常温下为稳定的分子。

它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大气中存在,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燃烧、呼吸和其他生物活动产生,同时也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一些化学反应进行吸收。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稳定性:二氧化碳是一种很稳定的分子,可以在大气中长时间存在而不会分解。

这是因为它的化学键很强,需要高能量才能断裂。

2. 非可燃性: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可燃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过程。

然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对火源形成窒息作用,因为它会将氧气从空气中排除。

3. 可溶性:二氧化碳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碳酸。

这也是为什么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会形成碳酸饮料的原因。

4. 酸性: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形成碳酸,会使水呈现酸性。

因此,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够腐蚀金属和其他材料。

5. 冷凝性:当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度降低时,可以通过压缩和冷却使其变成液体或固体。

液体二氧化碳可以用作工业冷冻剂和气体灭火剂。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1.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它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向上辐射的长波辐射,使得地球保持温暖。

然而,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过强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 pH影响:二氧化碳通过与水反应形成碳酸,影响水的酸碱度。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导致海洋中碳酸的浓度增加,使得海水变酸,并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3. 有机物的来源: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进而提供能量和生命所需的碳源。

4. 空气污染: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工业和交通活动的副产品,也是燃煤和燃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物。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排放被视为一种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氧化碳的应用1. 饮料产业:二氧化碳被广泛应用于碳酸饮料的制造过程中,用于增加饮料的起泡效果,并给予饮料一种清爽的口感。

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理化性质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化学式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以下是二氧化碳的一些重要理化性质:1. 密度:二氧化碳的密度较大,约为空气的1.98倍。

这使得二氧化碳能够在低处聚集,并形成所谓的"二氧化碳下沉"现象。

2. 熔点和沸点:二氧化碳在标准大气压下,熔点为-56.6℃,沸点为-78.5℃。

这意味着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呈固态(干冰),需要较低的温度才能转变为气体。

3. 可溶性:二氧化碳在水中能够溶解,形成碳酸。

这使得二氧化碳可以在自然界中参与碳循环,并影响生物系统的平衡。

4. 不燃性:二氧化碳本身是不可燃的,但能够支持燃烧过程,促进火势扩大。

危险特性尽管二氧化碳对人体相对无害,并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具备一些危险特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危险特性:1. 窒息风险: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存在于空间中时,它可以排挤氧气导致缺氧,可能对人体造成窒息和死亡的危险。

2. 灭火风险:二氧化碳可以作为灭火剂使用。

然而,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时,必须注意避免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人体的窒息作用。

3.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地球的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可能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引发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处理和使用二氧化碳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指南,以确保安全性和减少潜在的危险。

参考文献- Smith, L.A. (2009). Carbon Dioxid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CRC Press.- IPCC (2013).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NFPA). (2020). NFPA 12: Standard on Carbon Dioxide Extinguishing Systems.。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组成。

它具有多种性质、用途和制法。

1.膨胀性:二氧化碳是一种高度可压缩的气体,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变成固体或液体。

在常温和大气压下,它是气体状态。

2. 密度: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8 kg/m³,比空气稍重。

3.不可燃性: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可燃性气体,不支持燃烧或脱氧作用。

4.酸性: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形成碳酸,使水呈酸性。

5.可溶性: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溶液。

1.饮料和食品工业: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加工辅助剂,可用于饮料和一些食品的碳化处理,增加其口感和保鲜效果。

2.焊接和金属加工:二氧化碳可以用作保护性气体,防止金属在焊接和切割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3.灭火器的驱动剂:二氧化碳是常见的灭火器的驱动剂,利用其惰性和高压来抑制火焰。

4.水处理:二氧化碳可以在水中形成碳酸,用于调整水的酸碱度。

5.医疗应用:二氧化碳可以用作麻醉剂,如在一些手术中用于气腹或心血管手术中维持心功能。

1.燃烧法:通过燃烧含碳物质(如煤、木材等)可以得到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C+O2->CO22.酸碱反应法:将碳酸盐与酸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碳。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方程式为:NaHCO3+CH3COOH->CO2+H2O+CH3COONa3.碳酸化法:通过在自然气田中注入二氧化碳来提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效率。

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二氧化碳驱油法。

总结起来,二氧化碳具有膨胀性、密度适中、不可燃性、具有酸性、可溶性等性质。

它在工业、农业、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制法包括燃烧法、酸碱反应法和碳酸化法等。

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固体。

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二氧化碳具有以下性质:
1.密度: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1.98 g/L,比空气重。

2.沸点:二氧化碳的沸点为 -78.5℃,在常温下为气体。

3.比热容:二氧化碳的比热容约为0.82 J/g·℃,比空气低。

4.溶解性: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但溶解度较低,在常温下可以溶解约1.5
g/L的二氧化碳。

5.毒性:二氧化碳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毒性,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导致窒
息。

6.可压缩性:二氧化碳是一种可压缩气体,在压力升高时,体积会减小,
在压力降低时,体积会增大。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关键的生物体碳循环物质,参与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过程。

此外,二氧化碳还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球表面的热量,使地球保持适宜的温度。

但是,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气候变化等问题。

二氧化碳也是人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产物,如燃烧煤、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时,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这些二氧化碳会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因此,人类应当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在油田上应用于采油,是基于它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低,有类似于丙烷的物理性质,易于压缩,可以超临界态或液态输送,较其它气体如氮气、甲烷易于膨胀、降粘、萃取石油,从而获得较高的石油采收率,因而得到油田上的广泛应用。

1、二氧化碳的一般性质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嗅的气体,分子量为44.01,其比重约为空气的1.53倍,偏心因子为0.225。

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为31.06℃,临界压力为7.35MPa,临界点密度为0.4678g/mL,临界点粘度为0.03335mPa.s,临界压缩因子为0.275,临界比容为2.135L/kg。

在压力为1atm、温度为0℃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8kg/m3;导热系数为0.0126千卡/米·时·度;动力粘度系数为138×10-6泊。

在不同条件下,二氧化碳也可以气、液、固三种状态存在,固态二氧化碳也叫干冰。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活泼,既不可燃,也不助燃,无毒,但具有腐蚀性。

它与强碱有强烈的作用,能生成碳酸盐,在一定条件及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还能参加很多化学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化学活性。

2、二氧化碳与驱油有关的特性(1)二氧化碳的密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许多油藏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与油藏原油相似,视特定的温度、压力或石油组成的不同,二氧化碳的密度可高于或低于油藏原油,但通常高于气顶气。

(2)二氧化碳的粘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二氧化碳的粘度比油藏原油的粘度要低。

(3)二氧化碳的压缩因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压力较低时,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而当压力较高时,则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4)从二氧化碳的P-T相图得到:二氧化碳的蒸汽压曲线始于气-液-固三相点,终于临界点。

三相点上,温度为-56.42℃,压力为0.519MPa,气-液-固三相呈平衡状态。

临界点对应的温度为31.16℃,压力为7.16MPa;在临界点附近,气液两相形成连续的流体相区,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液相,也不同于一般的气相。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气体,溶于水和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二氧化碳一般可由高温煅烧石灰石或由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主要应用于冷藏易腐败的食品(固态)、作致冷剂(液态)、制造碳化软饮料(气态)和作均相反应的溶剂(超临界状态)等。

关于其毒性,研究表明: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没有毒性,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会使动物中毒。

二氧化碳就是碳氧化合物之一,就是一种无机物,不易燃,通常不积极支持冷却,低浓度时无毒性。

它也就是碳酸的酸酐,属酸性氧化物,具备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在碳元素的最高价态,故二氧化碳具备水解性而并无还原性,但水解性不弱。

3二氧化碳产生途径二氧化碳气体就是大气共同组成的一部分(占到大气总体积的0.03%-0.04%),在自然界中含量多样,其产生途径主要存有以下几种:①有机物(包括动植物)在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程中都可释放出二氧化碳。

②石油、石腊、煤炭、天然气冷却过程中,也必须放出二氧化碳。

③石油、煤炭在生产化工产品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④所有粪便、腐植酸在蒸煮,内膛的过程中也能够放出二氧化碳。

⑤所有动物在呼吸过程中,都要吸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可以中毒吗吸入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会中毒,主要是指长期处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中,或者突然进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中,都会引起中毒,一般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引起记忆力减退。

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昏迷,出现呼吸中枢的麻痹,而影响患者的生命。

如果怀疑二氧化碳中毒,需要立刻离开这种环境,需要及时吸氧或者吸新鲜的空气,症状比较严重的需要把患者及时送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救治。

一般需要抽血化验做血气分析,还需要做x线检查,症状比较严重的需要用高压氧舱治疗。

人二氧化碳的中毒怎么办?1、一氧化碳中毒人一氧化碳中毒时会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咳嗽、软弱无力,当他意识到中毒时,常绝望下床进门、开窗,但通常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快速出现扣痉、昏迷不醒,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圆形樱桃红色,例如抢救不及时,可以很快体温遏制而丧生。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它由一分子碳和两个分子氧构成。

二氧化碳是大气层中存在的一种气体,是空气中重要的成分之一。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它可以被压缩成液体或固体。

物理性质:
1.相态: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沸点为-
78.5℃,在常温下迅速转化为气态,其熔点为-56.6℃,在常
温下很少见到二氧化碳的固态。

2.密度: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8g/L,是空气的1.5倍,在空气中比空气重。

3.可溶性: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形成碳酸,高压下溶
解度更高,低压下溶解度较小。

在水中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可以用来保鲜食品。

4.气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味的气体,无法被人类的嗅
觉感知。

但是在高浓度下可以感觉到味道。

5.危险性:二氧化碳在高浓度下有毒,并且是一种窒息
性气体。

当浓度达到5%时即可导致窒息死亡。

6.导电性: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的物质,即使在高压
下也没有导电性。

7.折射率:二氧化碳的折射率为1.00045,与空气相差甚微。

8.热传导性:二氧化碳的热传导性较差,热容量较小。

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中,常用它的低热导率和低热容
来制冷。

总之,二氧化碳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非常常见的气体,但仍然需要注意其危险性。

其物理性质的了解对于科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而又有毒的无机气态物质,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与两个碳原子,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

二氧化碳的密度较空气小,比空气的密度要低四分之一,易燃,在常温下燃烧不爆炸,但可与蒸汽结合形成燃烧性的二氧化碳气体,在高温下有爆炸性,对人体及其他物体有极大的危害,燃烧时能产生强烈腐蚀性气体。

二氧化碳是可以放射
—释放自然界中,具有中性性质,可溶解在水中,可被光合作用,主要参与了酸碱平衡和调节环境温度等过程。

在水中表现溶解度较高,拥有良好的共轭性,是大气中氧化物和碳酸氢盐的重要成分,也是人类工业与农业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原料,是制造玻璃、酸性冶金粉和灰泥的重要原料。

此外,二氧化碳还与大气中的光学过程有关,研究发现它是大气光学特性最主要的事实,可以把辐射从太阳形成的热室外引走,从而保护地球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二氧化碳对人类以及环境有着多层面的影响。

其一,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空气污染。

其次,过量的二氧化碳会降低空气的氧含量,造成缺氧。

最后,二氧化碳本身就是一种温室气体,它会导致地球温度的上升,招致气候的变化。

这就是关于二氧化碳的记述,由于它的特殊特点,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必须加以重视,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二氧化碳_CO2_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_CO2_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CO2)物理性质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而略带刺鼻气味和微酸味的气体。

17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J.B.Van. Helmont(1577~1644)在检测木炭燃烧和发酵过程的副产气时,发现CO2是一种与其他气体不同的气体。

1757年,J.Black第一个应用定量的方法研究这种气体,由于它是固定在石灰石中的,所以定名他为“固定空气”。

此后,H.Cavendish和J.Priestley分别研究了“固定空气”的性质。

1773年,voisier把碳放在氧气中加热,得到被它称为“碳酸”的CO2气体,测出质量组成为23.5~28.9%,杨71.1~76。

5%。

1823年,M.Faraday发现。

加压可以使CO2气体液化。

1835年,M.Thilorier 制得固态CO2(干冰)。

1884年,在德国建成第一家生产液态CO2的工厂。

在自然界,CO2时最丰富的化学物质之一,为大气的一部分,也包含在某些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中何以碳酸盐形成的矿石中。

大气里含CO2位0.03~0.04%(体积),总量约2.75×1012t,主要由含碳物质燃烧和动物的新陈代谢产生。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CO2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工业CO2主要是从合成氨、氢气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气、发酵气、石灰窑气、酸中和气、乙烯氧化副反应气和烟道气等气体中提取和回收,其纯度不低于99.5%(体积)。

一、分子特性表1性质数值性质数值分子式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离解常数键长,pm键能,kJ/molCO2O=C=O44.0103.5×10-7(18℃)4.4×10-11(25℃)116531.4电离能,kJ/mol分子直径,nm摩尔体积(0℃,0.10Mpa),L生成自由能,kJ/mol通用气体常数(R),MPa·m3/(kmol·K)1330.50.35~0.5122.26-394.60.008314二、物理性质、热力学性质(一)特性参数表2性质数值性质数值熔点,℃沸点,℃相对密度(空气=1)-56.6(527Kpa)-78.5(升华)1.524(0℃,1atm)1.522(21.1℃,1atm)临界点:温度,℃临界压力,MPa临界密度,kg/m331.067.382467比容,m3/kg绝热系数(K)0.5059(0℃,1atm)0.5457(21.1℃,1atm)1.295气体密度,kg/m31 m3气体生成液体体积,L1.977(0℃,1atm)1.833(21.1℃,1atm)1.56(288K, 0.101MPa)表3临界状态及标准状态下的部分参数临界状态(31.06℃,7.382Mpa)标准状态(0℃,1atm)性质数值性质数值压缩系数偏差系数偏心因子流体粘度,mPa·s 0.3150.2740.2250.0404流体粘度,mPa·s定压比热,KJ/(Kg·K)定容比热,KJ/(Kg·K)0.01380.850.661表4二氧化碳的亨利系数值温度,℃数值,10-6mmHg 温度,℃数值,10-6mmHg40 50 1.771.9550602.152.59注:1mmHg=133.3Pa.表5 二氧化碳的压缩系数压力MP a温度℃0 20 40 60 80 1000.1013 5.0662 7.5994 10.1325 12.666 15.199 17.7319 20.2650 22.7981 1.00000.10500.15300.20200.24900.29500.34050.38500.4305-0.63360.16770.21300.25900.30380.34710.39040.4337-0.74140.54080.26950.29220.32880.36770.40780.4475-0.80680.68950.54200.41820.39760.41450.44480.4776-0.84770.76420.67490.58710.52600.50390.51050.5271-0.88320.81840.75400.69320.64270.60900.59620.598425.3312 27.8644 30.3975 35.4638 40.5300 45.5962 50.6625 0.47400.51700.55950.64450.72800.80900.89050.47520.51670.55770.63830.71840.79670.87400.48670.52680.56570.64240.71790.79160.86350.51240.54730.58210.65430.72480.79450.86420.55190.58130.61100.67490.73940.80440.86940.61160.62950.65150.70380.76020.81910.8788表6液体二氧化碳密度-温度对照表温度℃密度kg/m3温度℃密度kg/m331.0 30.0 27.5 25.0 22.5 20.0 17.5 15.0 12.5 10.0 7.5 5.0 2.5 0.0 -2.5 -5.0 -7.5 -10.0 463.9596.4661.0705.8741.2770.7795.5817.0838.5858.0876.0893.1910.0924.0940.0953.0968.0980.8-12.5-15.0-17.5-20.0-22.5-25.0-27.5-30.0-32.5-35.0-37.5-40.0-42.5-45.0-47.5-50.0-55.0993.81008.11018.51029.91041.71052.61063.61074.21084.51094.91105.01115.01125.01134.51144.41153.51172.1表7固体二氧化碳温度-密度对照表温度℃密度kg/m3温度℃密度kg/m3-56.6 -60 -65 -701512152215351546-75-80-85-901557156615751782 表8二氧化碳的粘度(0.101325MPa,u×106)温度℃粘度 Pa·s 温度℃粘度 Pa·s-100 -75 -50 -25 0 20 258.8610.0711.2612.4713.6714.6314.86507510015020025030016.0717.1618.2720.4522.5424.5626.46 表9液体二氧化碳的粘度(η×106)温度℃粘度 Pa·s 温度℃粘度 Pa·s0 5 10 159992.585.278.42025293071.262.553.953.0表10二氧化碳在不同压力及温度下的粘度(u×106,u=u t+5.25×10-3ρ1.7,密度≤0.63×103kg/m3)压力MP a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125 150 2000.101 2.026 14.014.314.414.715.714.815.115.215.515.715.916.116.316.516.717.417.618.318.519.419.220.420.022.422.54.053 6.080 8.106 10.132 12.159 14.186 16.212 18.238 20.265 25.331 30.398 15.9 16.218.516.618.324.245.116.918.221.229.742.117.318.420.524.528.636.644.418.018.920.322.324.729.934.938.644.018.819.620.622.024.126.829.833.236.844.652.919.620.221.022.023.425.027.129.231.838.143.820.320.821.522.323.424.627.627.729.534.439.322.723.123.624.224.925.726.727.628.831.935.2(二)相变表11性质数值性质数值三相点:温度,℃压力,Mpa汽化热,kJ/kg 熔化热,kJ/kg-56.570.518347195.82升华状态:温度,℃升华热,kJ/Kg固态密度,kg/m3气态密度,kg/m30. 101Mpa-78.5573.615622.814表12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度下的汽化热温度℃汽化热 kJ/kg 温度℃汽化热 kJ/kg-56.57 -55 -50 -45 347.77345.18337.06328.82-10-55261.54248.95234.85219.03-40 -35 -30 -25 -20 -15 320.41311.75302.80293.63283.63270.04101520253031201.21180.20155.23119.3762.970.00表13液体二氧化碳饱和蒸汽压温度℃饱和蒸汽压 KPa 温度℃饱和蒸汽压 KPa 温度℃饱和蒸汽压 KPa 温度℃饱和蒸汽压KPa-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65.96487.15509.05531.67555.05579.19604.10629.80656.30695.65711.8740.9770.7801.5833.3865.8899.4933.9-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162.01203.81246.61290.41335.51381.61428.91477.51527.21578.31630.41683.91738.51794.61852.01910.61970.62032.0-13-12-11-10-9-8-7-6-5-4-3-2-112342430.22501.72574.72649.42725.52803.22882.72963.63046.33130.73216.73304.53394.03485.33578.43673.33769.93868.6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4501.44613.94728.54845.34964.45085.75209.35335.15463.55549.25727.45863.16001.46142.46286.16432.86582.16734.6-41 -40 -39 -38 -37969.41005.91043.41081.91121.5-18-17-16-15-142094.82159.02224.62291.72360.2567893969.14071.54176.04282.44390.8282930316890.17048.97210.97376.3(三)工程量值表14性质数值性质数值气体粘度,mPa·s 表面张力,mN/m比热容,kJ/(kg·K) CpCv 0.0138(0℃,0.101MPa)9.13(-25℃)(0℃,0.101MPa)0.8450.651热导率折射率52.75(0℃,0.101Mpa)/[W/(m·K)]1.0004506(0℃,0.101MPa,λ=546.1)表15二氧化碳在0.101325MPa下的导热系数温度℃导热系数 mW/(m·K) 温度℃导热系数 mW/(m·K)-78.5 -50.510.711.80 13.9-14.4 表16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度极压力下的导热系数[mW/(m·K)]温度℃压力 MP a0.1013 3.040 5.066 7.093 10.132 15.199 20.265-75 -50 0 10 20.30 40 508.710.714.515.416.016.917.718.5--18.318.819.319.920.420.9----24.124.023.824.0-----31.530.029.0--110.1104.097.087.068.644.7--112.8107.7102.295.888.579.8--115.1110.8106.4101.295.989.9100 150 200 250 300 22.326.330.134.037.924.327.931.535.139.026.329.432.836.339.829.031.434.437.740.933.834.536.939.542.745.744.041.943.746.359.949.447.348.149.8四)热力学参数表17性质数值性质数值气体粘度,mPa·s 表面张力,mN/m比热容,kJ/(kg·K) CpCv 0.0138(0℃,0.101MPa)9.13(-25℃)(0℃,0.101MPa)0.8450.651热导率折射率52.75(0℃,0.101Mpa)/[W/(m·K)]1.0004506(0℃,0.101MPa,λ=546.1)表18气体二氧化碳的热容(KJ/Kmol·℃)压力Pa温度0 25 50 100 200 3001.013×105 5.066×1051.013×1062.533×106 5.066×1061.013×1072.027×1073.040×1074.053×1075.066×1076.080×10736.78139.54643.301-103.63394.24889.28684.50479.90276.04874.02137.60039.54642.12252.046--106.03995.63590.12585.89283.86538.62839.90441.75348.18261.062-120.60699.69091.22386.26183.13640.27641.01441.99245.27451.49771.54593.43084.23578.53374.12170.44743.72044.03044.38945.46747.36452.02661.44167.09267.84167.00266.12346.51546.69546.90447.56448.65251.11855.38158.85561.44162.73963.1188.108×107 1.013×10872.18471.44581.65880.73177.98174.86065.29563.81864.95664,20662.89262.739(五)溶解度表19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对照表温度℃a×102mL/mL q×102g/100g温度℃a×102mL/mLq×102g/100g0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 171.3164.6158.4152.7147.3142.4137.7133.1128.2123.7119.4115.4111.7108.3105.0101.998.595.633.4632.1330.9129.7828.7127.7426.8125.8924.9224.0323.1822.3921.6520.9820.3219.7019.0318.45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54045506092.890.287.885.482.980.478.175.973.871.869.968.266.559.253.047.943.635.917.8917.3716.8816.4015.9015.4014.9314.4914.0613.6613.2712.9212.5711.059.738.607.615.76说明a:为实验测量溶解于1mL水中的气体标准状态(0℃,0.101MPa)体积(mL)q:为当气体压强于水蒸气压强之和为0.101MPa时,溶解于100g水中的气体质量(g)表20 CO2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度,ml/g(STP)溶剂温度,℃-80 -60 -40 -20 0 10 20 30 40甲醇乙醇苯甲苯二甲苯乙醚醋酸甲酯丙酮220100213003504606640.48.77.89010112724.5284.44.936415011.43.02.617.520.5246.35.33.51.99.611.5135.04.32.93.47.89.210.54.13.62.713.02.316.37.48.23.63.22.592.86.06.63.25.4。

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第二节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讲方法一、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肥料。

(4)光合作用。

(5)化工产品的原料。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1)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等。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

(2)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通风换气。

二、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药品:石灰石与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3.装置图:4.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气体。

6.验满方法: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7.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学思路铺垫1. (江苏中考)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叫做“干冰”,其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具有很多重要的类饮料。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以常温常压下存在。

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占约0.04%。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包括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中。

与其他气体一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是独特的。

1.化学反应二氧化碳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气体,通常不参与化学反应。

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参与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在高温下,二氧化碳参与碳热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碳。

这种反应的示例如下:CO2 + C -> 2 CO另一方面,在较低温度和催化剂存在下,二氧化碳也可以参与化学反应。

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还原反应,生成甲烷和水:CO2 + 4 H2 -> CH4 + 2 H2O这种反应是生产合成天然气和其他燃气的重要过程之一。

2.酸碱性质二氧化碳具有一定的酸碱性,在水中容易溶解生成碳酸。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化合物。

当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时,会形成碳酸水,其化学式为:CO2 + H2O -> H2CO3碳酸的溶解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饮用水、土壤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参数。

二氧化碳在水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高温会降低水分子的能量,使其无法稳定地包裹二氧化碳分子,因此二氧化碳会释放到气相中。

3.氧化还原性质二氧化碳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可以氧化其他物质。

例如,二氧化碳可以参与烷基化反应,将烯烃氧化为醛或酮。

这种反应的过程如下:CO2 + CH2=CH2 -> CH2=CHOCOCH3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直接氧化一些物质,特别是一些具有还原性的元素和化合物。

例如,二氧化碳可以氧化亚铁离子(Fe2+),生成铁离子(Fe3+):CO2 + 2 Fe2+ + 2 H2O -> 2 Fe3+ + 2 HCO3-4.反应速率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为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之一,由于其特有的性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

通常情况下,CO2性质稳定,不活泼,无毒性,不燃烧,不助燃,但在高温或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CO2也参加一些化学反应。

1.还原反应高温下,CO2可分解为CO和O2。

CO2 CO+1/2O2 -283kJ该反应为吸热可逆反应。

在1200℃,CO2的平衡分解率仅为3.2%;加热到1700℃以上,平衡分解率明显增大,到2227℃时,约有15.8%的CO2分解。

紫外光和高压放电均有助于CO2的分解反应,但分解率都不会很高。

在CO2气氛中,燃烧着的镁、铝和钾等活泼金属可以继续保持燃烧,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析出游离态碳。

CO2+2Mg→2MgO+CCO2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还原,通常的还原剂为氢气:CO2+H2→CO+H2O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需在高温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见合成氨)。

在含碳物质燃烧过程中,常伴有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CO2+C→2CO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CO2还可以被烃类还原,例如:CO2+CH4→2CO+2H22.有机合成反应⑴. 尿素在高温(170-200℃)和高压(13.8-24.6MPa)下,二氧化碳和氨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CO2+2NH3 NH2COONH4NH2COONH4失去一分子水生成尿素CO(NH2)2(见尿素)。

这个反应是CO2化工应用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尿素及其它衍生物的生产过程中。

⑵. 水杨酸CO2在有机合成中的另一重要反应是Kolbeschmitt反应,即苯酚钠的羧化反应,反应温度约150℃,压力0.5MPa,反应生成水杨酸。

反应式为:该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燃料和农药的生产过程中。

⑶. 甲醇在升温加压和有铜-锌催化剂存在时,用CO2、CO和H2的气态混合物可以合成甲醇,反应式如下:CO2+3H2=CH3OH+H2O⑷.其他在特定的条件下,CO2与氢反应可以合成低级烃类,如:CO2+4H2→CH4+2H2O二氧化碳能使环氧乙烷羧化,用来制取碳酸亚乙酯。

二氧化碳 化学

二氧化碳 化学

二氧化碳化学
二氧化碳(CO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在化学上,它的分子式表示为CO2。

分子结构:
CO2的分子结构是线性的,其中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通过双键相连。

氧原子通常以两个双键与碳原子连接,形成一个共轭结构。

这使得CO2分子呈现出线性、平面三原子的形状。

化学性质:
1.稳定性:CO2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分子,不容易分解。

它在标准大气压和温度下呈气体状态。

2.无色无味:CO2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因此它通常无法通过感官进行察觉。

3.不可燃:CO2是不可燃的,不支持燃烧。

在空气中,它通常不具有火灾危险。

4.酸碱性:CO2在水中可以形成碳酸(H2CO3),导致水变成弱酸性。

这是大气中CO2溶解在雨水中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来源:
5.呼吸作用:CO2是生物体(包括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的副产品。

6.燃烧过程:在燃烧有机物(如煤、油、天然气等)时,也会释放CO2。

7.大气循环:大气中的CO2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物活动和地球的地质过程不断参与大气中的循环。

8.工业过程:一些工业过程,如水泥生产、化肥生产等,也会排放大量CO2。

由于CO2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不断上升,成为引起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的关键因子之一,引起了对其排放的广泛关注。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H2CO3
故二氧化碳又称“碳酸气”
3、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 石灰水 碳酸钙 + 水
CO2
Ca(OH)2
CaCO3
H2 O
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为无色、几乎无气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 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能溶于水. 物态变化:
降温 降温
二氧化碳气体
无色液体
固体(干冰)
பைடு நூலகம்
-78.5℃(升华)
二、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灭燃性) 实验: 现象:下面一支蜡烛先熄,上面一支蜡烛后熄。
结论: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也不能供给呼吸,所以进入地窖应做灯火试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 现象: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 + 水
CO2 [加热] [现象] 红色 碳酸 紫色 二氧化碳 + 水 H2 O
碳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做实验的兴趣,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准备: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
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份之一,自然界中的生命
活动都离不开二氧化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二氧化碳,一起来研究它的性质。

请每位同学收集一
瓶二氧化碳气体。

全班同学分组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在上课前完成。

1、回顾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验
能力。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

每个学生认真观察,并用适当的方
法闻一闻,作好记录,准备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基
本实验操作能力。

三、探究二氧化碳的密
度。

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
后学着做实验。

让学生分组做实验
参照此图倾倒二氧化碳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讨论题:我们还能找到其它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依据吗?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

2.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是正放的。

3.岩洞、枯井下层二氧化碳的浓度比
上层大。

培养学生探究能
力。

四、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
性。

请同学们做实验。

利用刚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
请同学们参照书上114页图6---13,
自己动手做一做。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
力,
调动学生学习兴
趣,从
实验中得到二氧化

溶于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讨论题:假如老师给你二氧化碳气体和一定量的水,你能自己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二氧化碳的确溶于水吗?1.向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
玻璃片充分振荡,用手试试玻璃片是
否容易拿开?
2.向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
玻璃片充分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
玻璃片是否掉下来?
培养学生探究能
力,
联系生活实际调动
学生学习兴趣。

五、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也不支持燃
烧)
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后学着做实验。

请同学们参照书上114页图6---12,
自己动手做一做。

操作:点燃“阶梯形”铁皮架上的两
支小蜡烛,将铁皮架放入烧杯中;从
烧杯的一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
体。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
力,
调动学生学习兴
趣,从实验中得到
二氧化碳不能也不
支持燃烧。

1.讨论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
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2.看一段flash动画。

灯火实验
看flash动画(关于灯火实验的动画)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
力,
用动画解决在课堂
上无法完成的实
验。

六、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石灰水反应)仔细回忆我们是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并请
同学们做一做实验。

实验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实验现象,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中
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碳酸钙沉
淀。

联系以前所学知
识,从实验中得到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
水反应,练习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七、探究二氧化碳的化性质(与水反应)。

做一组关于花的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分
析或结论
1.醋酸喷花小花变红酸能使石蕊


2.清水浇花小花不变色水不能使石



3.气吞小花小花不变色CO
2
不能使石
蕊变红
4.水气润花小花变红CO
2
与水反
应生成的酸
能使石蕊变

通过对比实验,师
生共同探究,从实
验中得到二氧化碳
能与水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