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 压轴题 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
(1)若点C为原点,BC=1,则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m的值为;
(2)若点B为原点,AC=6,求m的值.
(3)若原9.全民健身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为了解揭阳市居民健身运动的情况,某健身馆的工作人员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五个项目:
A.射线OA上B.射线OB上C.射线OC上D.射线OD上
7.方程3x﹣1=0的解是( )
A.x=﹣3B.x=3C.x=﹣ D.x=
8.﹣3的相反数是()
A. B. C. D.
9.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A.2B.﹣1C.0D.﹣3
10.“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用数学知识解释其道理应是()
(2)将“-4,-3,2”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这些数列的最佳值的最小值为,取得最佳值最小值的数列为(写出一个即可);
(3)将2,-9,a(a>1)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若这些数列的最佳值为1,求a的值.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直线可以向两边延长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11.某中学为检查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对七年级全体300名学生进行了体检,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由该图可以看出七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的学生有( )
A.45人B.120人C.135人D.165人
12.如果 ,那么 的值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已知方程 的解为 ,则 的值为__________.
14.甲、乙两地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和﹣9米,那么甲地比乙地高_____米.
15.单项式 的系数是________.
16.小明妈妈支付宝连续五笔交易如图,已知小明妈妈五笔交易前支付宝余额860元,则五笔交易后余额__________元.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 1.若34(0)x y y =≠,则( )A .34y 0x +=B .8-6y=0xC .3+4x y y x =+D .43x y = 2.﹣3的相反数是( )A .13- B .13 C .3- D .33.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α与∠β不相等...的图形是( )A .B .C .D .4.直线3l 与12,l l 相交得如图所示的5个角,其中互为对顶角的是( )A .3∠和5∠B .3∠和4∠C .1∠和5∠D .1∠和4∠ 5.下列选项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532x x -=B .2ab ab ab -=C .23a a a -+=-D .235a b ab += 6.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若数轴上有一点C 到点B 的距离为2个单位,则点C 表示的数是( )A .-1或2B .-1或5C .1或2D .1或57.在实数:3.1415935-π2517,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一张普通A4纸的厚度约为0.000104m ,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mA.21.0410-⨯B.31.0410-⨯C.41.0410-⨯D.51.0410-⨯9.在下边图形中,不是如图立体图形的视图是()A.B.C.D.10.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1 B.0 C.2 D.﹣(﹣1)11.﹣3的相反数是()A.13-B.13C.3-D.312.某中学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30人,去乙处劳动的有24人,从乙处调一部分人到甲处,使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若设应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则所列方程是()A.2(30+x)=24﹣x B.2(30﹣x)=24+xC.30﹣x=2(24+x)D.30+x=2(24﹣x)13.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A.不赔不赚B.赚了9元C.赚了18元D.赔了18元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1+2=1 B.-1-1=0 C.(-1)2=-1 D.-12=115.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A.y=2n+1 B.y=2n+n C.y=2n+1+n D.y=2n+n+1二、填空题16.若|x |=3,|y |=2,则|x +y |=_____.1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国”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_____.18.如图,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BC =2AB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AB =4,则BD 长度是_____.19.=38A ∠︒,则A ∠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209________21.写出一个比4大的无理数:____________.22.若1x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a b -+=的解,则代数式241a b -+的值是___________.23.当a=_____时,分式13a a --的值为0. 24.小马在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3232a x x -=时,误将- 2x 看成了+2x ,得到的解为x =6,请你帮小马算一算,方程正确的解为x =_____.25.请先阅读,再计算: 因为:111122=-⨯,1112323=-⨯,1113434=-⨯,…,111910910=-⨯, 所以:1111122334910++++⨯⨯⨯⨯ 1111111122334910⎛⎫⎛⎫⎛⎫⎛⎫=-+-+-++- ⎪ ⎪ ⎪ ⎪⎝⎭⎝⎭⎝⎭⎝⎭ 11111111911223349101010=-+-+-++-=-= 则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_________. 26.学校某兴趣活动小组现有男生30人,女生8人,还要录取女生多少人,才能使女生人数占该活动小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设还要录取女生x 人,依题意列方程得_____.27.﹣225ab π是_____次单项式,系数是_____. 28.当x= 时,多项式3(2-x )和2(3+x )的值相等.29.4是_____的算术平方根.30.如图都是由同样大小的黑棋子按一定规律摆出的图案,第①个图案有4个黑棋子,第②个图案有9个黑棋子,第③个图案有14个黑棋子,…,依此规律,第n 个图案有2019个黑棋子,则n=______.三、压轴题31.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32.阅读理解:如图①,若线段AB 在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 和b (b a >),则线段AB 的长(点A 到点B 的距离)可表示为AB=b a -.请用上面材料中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②,一个点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cm 到达P 点,再向右移动7cm 到达Q 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 .(1)请你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出P ,Q 两点的位置;(2)若将图②中的点P 向左移动x cm ,点Q 向右移动3x cm ,则移动后点P 、点Q 表示的数分别为多少?并求此时线段PQ的长.(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若P、Q两点分别从第⑴问标出的位置开始,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和1个单位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多少时PQ=2cm?33.已知多项式3x6﹣2x2﹣4的常数项为a,次数为b.(1)设a与b分别对应数轴上的点A、点B,请直接写出a=,b=,并在数轴上确定点A、点B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向B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①若PA﹣PB=6,求t的值,并写出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②若点P从点A出发,到达点B后再以相同的速度返回点A,在返回过程中,求当OP=3时,t为何值?34.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4-,点B表示的数为16,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______,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______;()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______,点Q表示的数为______;()3求当t为何值时,1PQ AB2=?()4若点M为PA的中点,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35.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应用极为广泛.观察下列按照一定规律堆砌的钢管的横截面图:用含n的式子表示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分析思路)图形规律中暗含数字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分步的方法,从图形排列中找规律;把图形看成几个部分的组合,并保持结构,找到每一部分对应的数字规律,进而找到整个图形对应的数字规律.如:要解决上面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特例入手: (统一用S表示钢管总数)(解决问题)(1)如图,如果把每个图形按照它的行来分割观察,你发现了这些钢管的堆砌规律了吗?像n=1、n=2的情形那样,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S=1+2 S=2+3+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其实,对同一个图形,我们的分析眼光可以是不同的.请你像(1)那样保持结构的、对每一个所给图形添加分割线,提供与(1)不同的分割方式;并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用含n的式子列式,并计算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36.已知:如图数轴上两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3、1,点P在数轴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在数轴上从点B出发以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若点P和点Q同时出发,求点P和点Q相遇时的位置所对应的数;(2)若点P比点Q迟1秒钟出发,问点P出发几秒后,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时,数轴上是否存在一个点C,使其到点A、点P和点Q这三点的距离和最小,若存在,直接写出点C所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7.问题一:如图1,已知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 cm,甲,乙两点分别从相距3cm的A,B两点同时出发到C点,若甲的速度为8 cm/s,乙的速度为6 cm/s,设乙运动时间为x(s),甲乙两点之间距离为y(cm).(1)当甲追上乙时,x = .(2)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当甲追上乙前,y= ;当甲追上乙后,甲到达C之前,y= ;当甲到达C之后,乙到达C之前,y= .问题二:如图2,若将上述线段AC弯曲后视作钟表外围的一部分,线段AB正好对应钟表上的弧AB(1小时的间隔),易知∠AOB=30°.(1)分针OD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 cm;时针OE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 cm.(2)若从4:00起计时,求几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38.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a+2|+(b+3a)2=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线段AB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个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个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小球的大小,可看做一个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甲球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选项进行一一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 中、34y 0x +=,可得34y x =-,故A 错;B 中、8-6y=0x ,可得出43x y =,故B 错;C 中、3+4x y y x =+,可得出23x y =,故C 错;D 中、43x y =,交叉相乘得到34x y =,故D 对. 故答案为:D.【点睛】 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及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解析】【分析】相反数的定义是: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还是0.【详解】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得:-3的相反数是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题目简单,熟记定义是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余角与补角的性质进行一一判断可得答案..【详解】解:A,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α=∠β=45o ;B,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α=∠β;C,由图可得∠α不一定与∠β相等;D,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α=∠β.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度的计算及余角、补角的性质,其中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4.A解析:A【分析】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据此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3∠和5∠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是对顶角,符合题意,B.3∠和4∠两边不是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不符合题意,C.1∠和5∠没有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不符合题意,D.1∠和4∠没有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熟练掌握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加减法法则即可得答案.【详解】A.5x-3x=2x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B.2ab ab ab -=,计算正确,符合题意,C.-2a+3a=a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D.2a 与3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题关键.6.D解析:D【解析】【分析】如图,根据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可确定原点,即可得出点B 表示的数,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如图,设点C 表示的数为m ,∵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AB 的中点O 为原点,∴点B 表示的数为3,∵点C 到点B 的距离为2个单位,∴3m-=2,∴3-m=±2,解得:m=1或m=5,∴m的值为1或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关键. 7.C解析:C【解析】【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依据定义即可判断.【详解】解:在3.1415935-π2517,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35-π、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这3个,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8.C解析:C【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104=1.04×10−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9.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进而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A选项为该立体图形的俯视图,不合题意;B选项为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不合题意;C选项不是如图立体图形的视图,符合题意;D选项为该立体图形的左视图,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正确掌握观察角度是解题关键.10.A解析:A【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所给的四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即可.【详解】解:﹣(﹣1)=1,∴﹣1<0<﹣(﹣1)<2,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11.D解析:D【解析】【分析】相反数的定义是: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还是0.【详解】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得:-3的相反数是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题目简单,熟记定义是关键.12.D解析:D【解析】【分析】设应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根据调配完后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设应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依题意,得:30+x=2(24﹣x).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设盈利的这件成本为x元,则135-x=25%x,解得:x=108元;亏本的这件成本为y元,则y-135=25%y,解得:y=180元,则135×2-(108+180)=-18元,即赔了18元.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4.A解析:A【解析】解:A,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把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故选A;B,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1-1=-2;C,底数为-1,一个负数的偶次方应为正数(-1)2=1;D,底数为1,1的平方的相反数应为-1;即-12=-1,故选A.15.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观察可知:左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n,右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22,…,2n,n+,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222+, (2)∴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式是y=2n+n.故选B.【点睛】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二、填空题16.1或5.【解析】【分析】根据|x|=3,|y|=2,可得:x=±3,y=±2,据此求出|x+y|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x|=3,|y|=2,∴x=±3,y=±2,(1)x=3解析:1或5.【解析】【分析】根据|x|=3,|y|=2,可得:x=±3,y=±2,据此求出|x+y|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x|=3,|y|=2,∴x=±3,y=±2,(1)x=3,y=2时,|x+y|=|3+2|=5(2)x=3,y=﹣2时,|x+y|=|3+(﹣2)|=1(3)x=﹣3,y=2时,|x+y|=|﹣3+2|=1(4)x=﹣3,y=﹣2时,|x+y|=|(﹣3)+(﹣2)|=5故答案为:1或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方法,以及绝对值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17.伟【解析】【分析】根据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即可解答.【详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伟”与“国”是相对面,“人”与解析:伟【解析】【分析】根据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即可解答.【详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伟”与“国”是相对面,“人”与“中”是相对面,“的”与“梦”是相对面.故答案为: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与展开图的面的关系,掌握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先根据AB=4,BC=2AB求出BC的长,故可得出AC的长,再根据D是AC 的中点求出AD的长度,由BD=AD﹣AB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4,BC=2AB,∴B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AB=4,BC=2AB求出BC的长,故可得出AC的长,再根据D是AC的中点求出AD 的长度,由BD=AD﹣AB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4,BC=2AB,∴BC=8.∴AC=AB+BC=12.∵D是AC的中点,∴AD=12AC=6.∴BD=AD﹣AB=6﹣4=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根据两个角互补的定义对其进行求解.【详解】解:,的补角的度数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互补的含义,解题关键就是用180度直接减去即可.解析:14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角互补的定义对其进行求解.【详解】解:∠=,38A∴A∠的补角的度数为:18038142-=,故答案为:142︒.【点睛】本题考查互补的含义,解题关键就是用180度直接减去即可.20.【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的算术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定义进行解题.【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3;【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定义进行解题.21.答案不唯一,如:【解析】【分析】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写出一个即可.【详解】一个比4大的无理数如.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实数的解析:【解析】【分析】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写出一个即可.【详解】一个比4.【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实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22.-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将代入方程即可得到关于a ,b 的代数式,变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代入方程得到,变形得到,所以=故填-3.【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方程的对代数式求值,将方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将1x =-代入方程即可得到关于a ,b 的代数式,变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1x =-代入方程得到220a b --+=,变形得到22a b -=-,所以241a b -+=2(2)1 3.a b -+=-故填-3.【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方程的对代数式求值,将方程的解代入并对代数式变形整体代换即可. 23.1【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a−1=0,且a−3≠0,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1=0,且a−3≠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解析:1【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a−1=0,且a−3≠0,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1=0,且a−3≠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24.3【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a的值,再代入原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方程的解为x=6,∴3a+12=36,解得a=8,∴原方程可化为24-2x=6x,解得x=3.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a的值,再代入原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方程3232a xx+=的解为x=6,∴3a+12=36,解得a=8,∴原方程可化为24-2x=6x,解得x=3.故答案为3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 解析:242525【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详解】 解: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 ⎪ ⎪ ⎪⎝⎭⎝⎭⎝⎭⎝⎭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9610100242525== 故答案为242525【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规律,利用规律将所求算式进行化简计算. 26.8+x =(30+8+x ).【解析】设还要录取女生人,则女生总人数为人,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为人,根据女生人数占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的列方程.【详解】解:设还要录取女生人,根据题意得:解析:8+x =13(30+8+x ). 【解析】【分析】设还要录取女生x 人,则女生总人数为8x +人,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为308x ++人,根据女生人数占数学活动小组总人数的13列方程. 【详解】解:设还要录取女生x 人,根据题意得:18(308)3x x +=++. 故答案为:18(308)3x x +=++. 【点睛】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准确表示还要录取后女生的人数及总人数.27.三 ﹣【解析】【分析】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由此可得答案.【详解】是三次单项式,系数是 .故答案为:三, .解析:三 ﹣25π 【解析】【分析】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由此可得答案.【详解】 225ab π-是三次单项式,系数是25π- .故答案为:三,25π-.【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知识,掌握单项式系数及次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8.【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2-x)=2(3+x)去括号得:6-3x=6+2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0,化系数为1得:x=0.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析:【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2-x)=2(3+x)去括号得:6-3x=6+2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0,化系数为1得:x=0.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29.【解析】试题解析:∵42=16,∴4是16的算术平方根.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析】试题解析:∵42=16,∴4是16的算术平方根.考点:算术平方根.30.404【解析】【分析】仔细观察每一个图形中黑棋子的个数与图形序列号的关系,找到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图1有5×1-1=4个黑棋子;图2有5×2-1=9个黑棋子;图3有解析:404【解析】【分析】仔细观察每一个图形中黑棋子的个数与图形序列号的关系,找到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图1有5×1-1=4个黑棋子;图2有5×2-1=9个黑棋子;图3有5×3-1=14个黑棋子;图4有5×4-1=19个黑棋子;…图n 有5n-1个黑棋子,当5n-1=2019,解得:n=404,故答案:404.【点睛】本题考查探索与表达规律——图形类规律探究.能根据题中已给图形找出黑棋子的数量与序数之间的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压轴题31.(1)4;(2)12或72;(3)27或2213或2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得出棋子一共运动了t+2t+3t=6t 个单位长度,当t=4时,6t=24,为MN 长度的整的偶数倍,即棋子回到起点M 处,点3Q 与M 点重合,从而得出13Q Q 的长度.(2)根据棋子的运动规律可得,到3Q 点时,棋子运动运动的总的单位长度为6t,,因为t<4,由(1)知道,棋子运动的总长度为3或12+9=21,从而得出t 的值.(3)若t 2,≤则棋子运动的总长度10t 20≤,可知棋子或从M 点未运动到N 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左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右边三种情况可使242Q Q =【详解】解:(1)∵t+2t+3t=6t,∴当t=4时,6t=24,∵24122=⨯,∴点3Q 与M 点重合,∴134Q Q =(2)由已知条件得出:6t=3或6t=21, 解得:1t 2=或7t 2= (3)情况一:3t+4t=2, 解得:2t 7=情况二:点4Q 在点2Q 右边时:3t+4t+2=2(12-3t)解得:22t 13= 情况三:点4Q 在点2Q 左边时:3t+4t-2=2(12-3t)解得:t=2.综上所述:t 的值为,2或27或2213. 【点睛】本题是一道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的题目,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探索规律的能力,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意分多种情况讨论.32.(1)见详解;(2)2x --,53x +,47x +;(3)当运动时间为5秒或9秒时,PQ=2cm.【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的特点,所以可以求出点P ,Q 的位置;(2)根据向左移动用减法,向右移动用加法,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题意,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点P 在点Q 的左边时;②点P 在点Q 的右边时;分别进行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 .(2)由(1)可知,点P 为2-,点Q 为5;∴移动后的点P 为:2x --;移动后的点Q 为:53x +;∴线段PQ 的长为:53(2)47x x x +---=+;(3)根据题意可知,当PQ=2cm 时可分为两种情况:①当点P 在点Q 的左边时,有(21)72t -=-,解得:5t =;②点P 在点Q 的右边时,有(21)72t -=+,解得:9t =;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为5秒或9秒时,PQ=2cm.【点睛】本题要是把方程和数轴结合起来,既要根据条件列出方程,又要把握数轴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轴上的动点运动问题,注意分类讨论进行解题.33.(1)﹣4,6;(2)①4;②1319,22或 【解析】【分析】 (1)根据多项式的常数项与次数的定义分别求出a ,b 的值,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即可; (2)①根据PA ﹣PB =6列出关于t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 的值,进而得到点P 所表示的数;②在返回过程中,当OP =3时,分两种情况:(Ⅰ)P 在原点右边;(Ⅱ)P 在原点左边.分别求出点P 运动的路程,再除以速度即可.【详解】(1)∵多项式3x 6﹣2x 2﹣4的常数项为a ,次数为b ,∴a =﹣4,b =6.如图所示:故答案为﹣4,6;(2)①∵PA =2t ,AB =6﹣(﹣4)=10,∴PB =AB ﹣PA =10﹣2t .∵PA ﹣PB =6,∴2t ﹣(10﹣2t )=6,解得t =4,此时点P 所表示的数为﹣4+2t =﹣4+2×4=4;②在返回过程中,当OP =3时,分两种情况:(Ⅰ)如果P 在原点右边,那么AB+BP =10+(6﹣3)=13,t =132; (Ⅱ)如果P 在原点左边,那么AB+BP =10+(6+3)=19,t =19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路程、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应用,数轴以及多项式的有关定义,理解题意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34.(1)20,6;(2)43t -+,162t -;(3)t 2=或6时;(4)不变,10,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数轴上两点距离先求得A ,B 两点间的距离,由中点公式可求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2)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向右为正,所以-4+3t ;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向左为负,16-2t.(3)由题意,1PQ AB 2=表示出线段长度,可列方程求t 的值;(4)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可求MN 的值不变.【详解】解:()1点A 表示的数为4-,点B 表示的数为16,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41620--=,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41662-+= 故答案为20,6 ()2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P 表示的数为:43t -+,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点Q 表示的数为:162t -,故答案为43t -+,162t -()13PQ AB 2= ()43t 162t 10∴-+--=t 2∴=或6答:t 2=或6时,1PQ AB 2= ()4线段MN 的长度不会变化,点M 为PA 的中点,点N 为PB 的中点,1PM PA 2∴=,1PN PB 2= ()1MN PM PN PA PB 2∴=-=- 1MN AB 10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本题的关键.35.(1)3456;45678S S =+++=++++ ;(2) 方法不唯一,见解析;(3)方法不唯一,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找出前几项的钢管数,在推出第n 项的钢管数.【详解】(1)3456;45678S S =+++=++++(2)方法不唯一,例如:。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宁波港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年货物吞吐量达9.2亿吨,晋升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并连续8年蝉联世界第一宝座.其中9.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已知,,A O B 在一条直线上,1∠是锐角,则1∠的余角是( )A .1212∠-∠B .132122∠-∠C .12()12∠-∠D .21∠-∠3.已知单项式2x 3y 1+2m 与3x n +1y 3的和是单项式,则m ﹣n 的值是( ) A .3 B .﹣3 C .1 D .﹣1 4.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 )A .2B .πC .3.14D .375.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A .四棱锥B .四棱柱C .三棱锥D .三棱柱6.“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用数学知识解释其道理应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 .直线可以向两边延长D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7.图中是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已知105A ∠=︒,则A ∠的补角等于( ) A .105︒B .75︒C .115︒D .95︒9.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因患重症登格热需住院治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儿童患者,数据“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5010⨯ B .5510⨯C .6510⨯D .510⨯10.用一个平面去截:①圆锥;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能得到截面是圆的图形是(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a +2b =5abB .4m 2 n -2mn 2=2mnC .-12x +7x =-5xD .5y 2-3y 2=212.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 =BC =3CD ,若A ,D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5和6,点E 为BD 的中点,在数轴上的整数点中,离点E 最近的点表示的数是( )A .2B .1C .0D .-1二、填空题13.把53°30′用度表示为_____. 14.36.35︒=__________.(用度、分、秒表示)15.定义-种新运算:22a b b ab ⊕=-,如21222120⊕=-⨯⨯=,则(1)2-⊕=__________.16.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其中,含30°角的顶点落在直线a 上,含90°角的顶点落在直线b 上.若//221a b ∠=∠,;,则1∠=__________°.17.因式分解:32x xy -= ▲ .1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 19.请先阅读,再计算: 因为:111122=-⨯,1112323=-⨯,1113434=-⨯,…,111910910=-⨯, 所以:1111122334910++++⨯⨯⨯⨯ 1111111122334910⎛⎫⎛⎫⎛⎫⎛⎫=-+-+-++- ⎪ ⎪ ⎪ ⎪⎝⎭⎝⎭⎝⎭⎝⎭111111119 11223349101010 =-+-+-++-=-=则1111 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_________.20.五边形从某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条对角线.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从原点出发,第1次运动到P1(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P2(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P3(3,-2),…,按这的运动规律,点P2019的坐标是_____.22.如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根据这些规律,则第2013个图案中是由______个基础图形组成.23.观察“田”字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则c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24.若4a+9与3a+5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为_____.三、压轴题25.已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AB=14,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1) 若b=-4,则a的值为__________.(2) 若OA=3OB,求a的值.(3) 点C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若O为AC的中点,OB=3BC,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的值.26.已知∠AOB=11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1)如图1,当OB、OC重合时,求∠AOE﹣∠BOF的值;(2)如图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AOE﹣∠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COF=14°时,t=秒.27.某商场在黄金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50%打折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消费打折后的金额满一定数额,还可按如下方案抵扣相应金额:说明:[)a,b 表示在范围a b ~中,可以取到a ,不能取到b .根据上述促销方法,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打折优惠与抵扣优惠. 例如:购买标价为900元的商品,则打折后消费金额为450元,获得的抵扣金额为30元,总优惠额为:()900150%30480⨯-+=元,实际付款420元.(购买商品得到的优惠率100%)=⨯购买商品获得的总优惠额商品的标价,请问:()1购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商品,顾客的实际付款是多少元? ()2购买一件商品,实际付款375元,那么它的标价为多少元?()3请直接写出,当顾客购买标价为______元的商品,可以得到最高优惠率为______.2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B 是数轴上在A 左侧的一点,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 ,点P 表示的数是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P 、Q 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相遇?②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29.对于数轴上的点P ,Q ,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 到点Q 的距离为d(d≥0),则称d 为点P 到点Q 的d 追随值,记作d[PQ].例如,在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是2,点Q 表示的数是5,则点P 到点Q 的d 追随值为d[PQ]=3. 问题解决:(1)点M,N都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是1,且点N到点M的d追随值d[MN]=a(a≥0),则点N表示的数是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点C表示的数是1,在数轴上有两个动点A,B都沿着正方向同时移动,其中A 点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B点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A从点C出发,点B表示的数是b,设运动时间为t(t>0).①当b=4时,问t为何值时,点A到点B的d追随值d[AB]=2;②若0<t≤3时,点A到点B的d追随值d[AB]≤6,求b的取值范围.30.射线OA、OB、OC、OD、OE有公共端点O.(1)若OA与OE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试写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2)若∠AOC=108°,∠COE=n°(0<n<72),OB平分∠AOE,OD平分∠COE(如图2),求∠BOD的度数;(3)如图3,若∠AOE=88°,∠BOD=30°,射OC绕点O在∠AOD内部旋转(不与OA、OD重合).探求:射线OC从OA转到OD的过程中,图中所有锐角的和的情况,并说明理由.31.如图,A、B、P是数轴上的三个点,P是AB的中点,A、B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20和40.(1)试求P点对应的数值;若点A、B对应的数值分别是a和b,试用a、b的代数式表示P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值;(2)若A、B、P三点同时一起在数轴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点相向而行,P点在动点A和B之间做触点折返运动(即P点在运动过程中触碰到A、B任意一点就改变运动方向,向相反方向运动,速度不变,触点时间忽略不计),直至A、B两点相遇,停止运动.如果A、B、P运动的速度分别是1个单位长度/s,2个单位长度/s,3个单位长度/s,设运动时间为t.①求整个运动过程中,P点所运动的路程.②若P点用最短的时间首次碰到A点,且与B点未碰到,试写出该过程中,P点经过t秒钟后,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值(用含t的式子表示);③在②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时间t,使P点刚好在A、B两点间距离的中点上,如果存在,请求出t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如图所示,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2,4,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x的值.(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B的距离之和为8?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5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因为科学记数法的表达形式为:,所以9.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达形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达形式.2.C解析:C【解析】【分析】由图知:∠1和∠2互补,可得∠1+∠2=180°,即12(∠1+∠2)=90°①;而∠1的余角为90°-∠1②,可将①中的90°所表示的12(∠1+∠2)代入②中,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由图知:∠1+∠2=180°,∴12(∠1+∠2)=90°,∴90°-∠1=12(∠1+∠2)-∠1=12(∠2-∠1).故选:C.【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余角与补角,难点在于将∠1+∠2=180°进行适当的变形,从而与∠1的余角产生联系.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概念,首先求出m 与n 的值,然后求出m n -的值. 【详解】 解:单项式3122mx y+与133n xy +的和是单项式,3122m x y +∴与133n x y +是同类项,则13123n m +=⎧⎨+=⎩∴12m n =⎧⎨=⎩,121m n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类项,掌握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从而得出m ,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及无理数的概念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得. 【详解】B. π是无理数,故不符合题意;C. 3.14是有理数,故符合题意;D.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与无理数,熟练掌握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四棱锥的侧面展开图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四棱锥. 故选A.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目可知:两棵树的连线确定了一条直线,可将两棵树看做两个点,再运用直线的公理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这种做法运用到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公理的实际运用,易于理解掌握.7.D解析:D【解析】【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根据图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判定则可.【详解】解:从正面看,左边1列,中间2列,右边1列;从左边看,只有竖直2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本题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及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8.B解析:B【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求解即可.【详解】解:∵∠A=105°,∴∠A的补角=180°-105°=7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补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是关键.9.B解析: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a 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将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510⨯,故B 选项是正确答案. 【点睛】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圆锥、圆柱、球、五棱柱的形状特点判断即可. 【详解】圆锥,如果截面与底面平行,那么截面就是圆; 圆柱,如果截面与上下面平行,那么截面是圆; 球,截面一定是圆;五棱柱,无论怎么去截,截面都不可能有弧度. 故选B .11.C解析:C 【解析】试题解析: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 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 C.正确.D.222 532.y y y -=故错误. 故选C.点睛: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12.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A 、D 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求得AD 的长度,然后根据2AB=BC=3CD ,求得AB 、BD 的长度,从而找到BD 的中点E 所表示的数. 【详解】 解:如图:∵|AD|=|6-(-5)|=11,2AB=BC=3CD , ∴AB=1.5CD , ∴1.5CD+3CD+CD=11,∴CD=2,∴AB=3,∴BD=8,∴ED=12BD=4,∴|6-E|=4,∴点E所表示的数是:6-4=2.∴离线段BD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二、填空题13.5°.【解析】【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详解】解:5330’用度表示为53.5,故答案为:53.5.【点睛】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应除以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详解】解:53︒30’用度表示为53.5︒,故答案为:53.5︒.【点睛】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应除以60,注意度、分、秒都是60进制的,由大单位化小单位要乘以60才行.14.【解析】【分析】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即1°=60′,1′=60″.【详解】解:36.35°=36°+0.35×60′=36°21′.故答案为:36°21′.【点解析:3621'o【解析】【分析】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即1°=60′,1′=60″.【详解】解:36.35°=36°+0.35×60′=36°21′.故答案为:36°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熟记1°=60′,1′=60″.15.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将-1和2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因为;所以故填8.【点睛】本题结合新定义运算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将-1和2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因为22a b b ab ⊕=-;所以2(1)222(1)28.-⊕=-⨯-⨯=故填8.【点睛】本题结合新定义运算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6.2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CAB,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2,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CB=90°,∴∠2+∠3=90°.解析:2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1+∠CAB,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2,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ACB=90°,∴∠2+∠3=90°.∴∠3=90°−∠2.∵a∥b,∠2=2∠1,∴∠3=∠1+∠CAB,∴∠1+30°=90°−2∠1,∴∠1=20°.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17.x(x﹣y)(x+y).【解析】【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解析:x(x﹣y)(x+y).【解析】【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详解】x3﹣xy2=x(x2﹣y2)=x(x﹣y)(x+y),故答案为x(x﹣y)(x+y).18.0【解析】【分析】由于任何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确定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详解】∵±=±0=0,∴0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故答案为0.【点睛】解析:0【解析】【分析】由于任何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确定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详解】∵=±0=0,∴0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9.【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 解析:242525【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然后依据规律列出式子解决即可.【详解】 解: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 ⎪ ⎪ ⎪ ⎪⎝⎭⎝⎭⎝⎭⎝⎭ 1111111110010110110210210320192020-+-+-++-=9610100242525== 故答案为242525【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意找到式子间存在的规律,利用规律将所求算式进行化简计算. 20.2【解析】【分析】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5﹣3=2条对角线,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熟记解析:2【解析】【分析】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5﹣3=2条对角线,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熟记知识点(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是解此题的关键.21.(2019,-2)【解析】【分析】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详解】∵第1次运动解析:(2019,-2)【解析】【分析】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详解】∵第1次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运动到点(5,1)…,∴运动后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第2019次运动后点P的横坐标为2019,纵坐标以1、0、-2、0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2019÷4=504…3,∴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是第504个循环组的第3次运动,与第3次运动的点的纵坐标相同,为-2,∴点P(2019,-2),故答案为:(2019,-2).【点睛】本题是对点的坐标的规律的考查,根据图形观察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2.6040【解析】【分析】根据前3个图,得出基础图形的个数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代入201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第1个图案中有1+3=4个基础图案,第2个图案中有1解析:6040【解析】【分析】根据前3个图,得出基础图形的个数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代入201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第1个图案中有1+3=4个基础图案,第2个图案中有1+3+3=7个基础图案,第3个图案中有1+3+3+3=10个基础图案,……第n个图案中有1+3+3+3+…3=(1+3n)个基础图案,当n=2013时,1+3n=1+3×2013=6040,故答案为:6040.【点睛】本题考查图形规律问题,由前3个图案得出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3.【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解析:270【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此位置数为15时,恰好是第8个奇数,即此“田”字为第8个.观察每个“田”字左下角数据,可以发现,规律是2,22,23,24等,则第8数为a=28.观察右下角的数字可得右下角的数字正好是左上角和左下角两个数字的和,所以b=15+a=271,右上角的数字正好是右下角数字减1,所以c=b-1=270.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以探究数字规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数感.解题时注意把同等位置的数字变化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B ⊥直线CD ,垂足为O ,直线EF 经过点O ,若35BOE ∠=,则FOD ∠=( )A .35°B .45°C .55°D .125°2.晚上七点刚过,小强开始做数学作业,一看钟,发现此时时针和分针在同一直线上;做完数学作业八点不到,此时时针和分针又在同一直线上,则小强做数学作业花了多少时间( )A .30分钟B .35分钟C .42011分钟D .36011分钟 3.9327-,3-,(3)--,化简后结果为3-的是( ) A 9B 327- C .3- D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B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 .对顶角相等D .线段AB 的延长线与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5.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3=2(m ﹣x )的解满足(x+3)2=4,则m 的值是( ) A .13或﹣1 B .1或﹣1 C .13或73 D .5或736.有 m 辆客车及 n 个人,若每辆客车乘 40 人,则还有 25 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 45 人,则还有 5 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① 40m +25=45m +5 ;②2554045n n +-=;③2554045n n ++=;④ 40m +25 = 45m - 5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 7.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A .方程110.20.5x x --=化成1010101025x x --= B .方程 3﹣x=2﹣5(x ﹣1),去括号,得 3﹣x=2﹣5x ﹣1C .方程 3x ﹣2=2x+1 移项得 3x ﹣2x=1+2D .方程23t=32,未知数系数化为 1,得t=1 8.方程3x +2=8的解是( ) A .3 B .103 C .2 D .129.观察下列算式,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22015的末位数字是( )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A .2B .4C .6D .810.如图,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是( )A .∠2+∠4=180°B .∠3=∠4C .∠1+∠4=90°D .∠1=∠411.估算15在下列哪两个整数之间( )A .1,2B .2,3C .3,4D .4,512.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赢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A .赚了10元B .赔了10元C .赚了50元D .不赔不赚 13.下列各数中,比73-小的数是( ) A .3-B .2-C .0D .1- 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a +2b =5abB .4m 2 n -2mn 2=2mnC .-12x +7x =-5xD .5y 2-3y 2=2 15.阅读:关于x 方程ax=b 在不同的条件下解的情况如下:(1)当a≠0时,有唯一解x=b a;(2)当a=0,b=0时有无数解;(3)当a=0,b≠0时无解.请你根据以上知识作答:已知关于x 的方程3x •a= 2x ﹣ 16 (x ﹣6)无解,则a 的值是( ) A .1B .﹣1C .±1D .a≠1二、填空题16.如图,线段AB 被点C ,D 分成2:4:7三部分,M ,N 分别是AC ,DB 的中点,若MN=17cm ,则BD=__________cm.17.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最小整数的数是_____.18.根据下列图示的对话,则代数式2a +2b ﹣3c +2m 的值是_____.19.多项式2x 3﹣x 2y 2﹣1是_____次_____项式.20.|-3|=_________;21.﹣213的倒数为_____,﹣213的相反数是_____. 22.某水果点销售50千克香蕉,第一天售价为9元/千克,第二天降价6元/千克,第三天再降为3元/千克.三天全部售完,共计所得270元.若该店第二天销售香蕉t 千克,则第三天销售香蕉 千克.23.化简:2x+1﹣(x+1)=_____.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 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从原点出发,第1次运动到P 1(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P 2(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P 3(3,-2),…,按这的运动规律,点P 2019的坐标是_____.25.8点30分时刻,钟表上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为_____度.26.已知代数式235x -与233x -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是_______. 27.若关于x 的方程1210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_______.28.用度、分、秒表示24.29°=_____.29.众所周知,中华诗词博大精深,集大量的情景情感于短短数十字之间,或豪放,或婉约,或思民生疾苦,或抒发己身豪情逸致,文化价值极高.而数学与古诗词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古诗中,五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五个字;七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七个字.有一本诗集,其中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多13首,总字数却反而少了20个字.问两种诗各多少首?设七言绝句有x 首,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30.设一列数中相邻的三个数依次为m ,n ,p ,且满足p=m 2﹣n ,若这列数为﹣1,3,﹣2,a ,b ,128…,则b=________.三、压轴题31.已知AOD α∠=,OB 、OC 、OM 、ON 是AOD ∠内的射线.(1)如图1,当160α=︒,若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求MON ∠的大小;(2)如图2,若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20BOC ∠=︒,60MON ∠=︒,求α.32.已知120AOB ∠︒= (本题中的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1)如图1,在AOB ∠内部作COD ∠,若160AOD BOC ∠∠︒+=,求COD 的度数;(2)如图2,在AOB ∠内部作COD ∠,OE 在AOD ∠内,OF 在BOC ∠内,且3DOE AOE ∠∠=,3COF BOF ∠=∠,72EOF COD ∠=∠,求EOF ∠的度数;(3)射线OI 从OA 的位置出发绕点O 顺时针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时间为t 秒(050t <<且30t ≠).射线OM 平分AOI ∠,射线ON 平分BOI ∠,射线OP 平分MON ∠.若3MOI POI ∠=∠,则t = 秒.33.综合试一试(1)下列整数可写成三个非0整数的立方和:45=_____;2=______.(2)对于有理数a ,b ,规定一种运算:2a b a ab ⊗=-.如2121121⊗=-⨯=-,则计算()()532-⊗⊗-=⎡⎤⎣⎦______.(3)a 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11a-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12=--,1-的差倒数是()11112=--.已知12a =,2a 是1a 的差倒数,3a 是2a 的差倒数,4a 是3a 的差倒数,……,以此类推,122500a a a ++⋅⋅⋅+=______.(4)10位裁判给一位运动员打分,每个人给的分数都是整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得分的平均数为该运动员的得分.若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精确到十分位,该运动员得9.4分,如果精确到百分位,该运动员得分应当是_____分.(5)在数1.2.3...2019前添加“+”,“-”并依次计算,所得结果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______(6)早上8点钟,甲、乙、丙三人从东往西直行,乙在甲前400米,丙在乙前400米,甲、乙、丙三人速度分别为120米/分钟、100米/分钟、90米/分钟,问:______分钟后甲和乙、丙的距离相等.34.如图1,线段AB 的长为a .(1)尺规作图: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 =2AB ;延长线段BA 到D ,使AD =AC .(先用尺规画图,再用签字笔把笔迹涂黑.)(2)在(1)的条件下,以线段AB 所在的直线画数轴,以点A 为原点,若点B 对应的数恰好为10,请在数轴上标出点C ,D 两点,并直接写出C ,D 两点表示的有理数,若点M 是BC 的中点,点N 是AD 的中点,请求线段MN 的长.(3)在(2)的条件下,现有甲、乙两个物体在数轴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从点D 处开始,在点C ,D 之间进行往返运动;乙从点N 开始,在N ,M 之间进行往返运动,甲、乙同时开始运动,当乙从M 点第一次回到点N 时,甲、乙同时停止运动,若甲的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乙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请求出甲和乙在运动过程中,所有相遇点对应的有理数.35.(1)探究:哪些特殊的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在①135︒,②120︒,③75︒,④25︒中,小明同学利用一副三角板画不出来的特殊角是_________;(填序号)(2)在探究过程中,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起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如图,他先用三角板画出了直线EF ,然后将一副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其中45角(AOB ∠)的顶点与60角(COD ∠)的顶点互相重合,且边OA 、OC 都在直线EF 上.固定三角板COD 不动,将三角板A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当边OB 与射线OF 第一次重合时停止.①当OB 平分EOD ∠时,求旋转角度α;②是否存在2BOC AOD ∠=∠?若存在,求旋转角度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6.如图,数轴上有A ,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a ,b ,且()225350a b ++-=.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它到达B 点后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返回往A点运动,并持续在A,B两点间往返运动.在点P出发的同时,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左匀速运动,当点Q达到A点时,点P,Q停止运动.(1)填空:a=,b=;(2)求运动了多长时间后,点P,Q第一次相遇,以及相遇点所表示的数;(3)求当点P,Q停止运动时,点P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数;(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和点Q一共相遇了几次.(直接写出答案)37.射线OA、OB、OC、OD、OE有公共端点O.(1)若OA与OE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试写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2)若∠AOC=108°,∠COE=n°(0<n<72),OB平分∠AOE,OD平分∠COE(如图2),求∠BOD的度数;(3)如图3,若∠AOE=88°,∠BOD=30°,射OC绕点O在∠AOD内部旋转(不与OA、OD重合).探求:射线OC从OA转到OD的过程中,图中所有锐角的和的情况,并说明理由.38.已知:如图,点A、B分别是∠MON的边OM、ON上两点,OC平分∠MON,在∠CON的内部取一点P(点A、P、B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连接PA、PB.(1)探索∠APB与∠MON、∠PAO、∠PBO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设∠OAP=x°,∠OBP=y°,若∠APB的平分线PQ交OC于点Q,求∠OQP的度数(用含有x、y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E AOF ∠=∠,进而可得FOD ∠的度数.【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BOE AOF ∠=∠,903555FOD AOD AOF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和互余的知识,解题关键在于等量代换.2.D解析: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开始写作业时,分针和时针组成一平角,写完作业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设小强做数学作业花了x 分钟,根据分针追上时针时多转了180°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分针速度:30度÷5分=6度/分;时针速度:30度÷60分=0.5度/分.设小强做数学作业花了x 分钟, 由题意得6x -0.5x =180,解之得x =3601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追击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3.B解析:B【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利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去括号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故排除A;=3-,选项B 正确;C. 3-=3,故排除C;D. (3)--=3,故排除D.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去括号原则,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分别利用直线的性质以及射线的定义和垂线定义分析得出即可.【详解】A.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错误;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错误;C.对顶角相等,正确;D.线段AB的延长线与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以及射线的定义和垂线的性质,正确把握相关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解析】【分析】先求出方程的解,把x的值代入方程得出关于m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x+3)2=4,x﹣3=±2,解得:x=5或1,把x=5代入方程mx+3=2(m﹣x)得:5m+3=2(m﹣5),解得:m=13,把x=﹣1代入方程mx+3=2(m﹣x)得:﹣m+3=2(1+m),解得:m=﹣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应用,能得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6.A【解析】【分析】首先要理解清楚题意,知道总的客车数量及总的人数不变,然后采用排除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答案.【详解】根据总人数列方程,应是40m+25=45m+5,①正确,④错误;根据客车数列方程,应该为2554045n n++=,③正确,②错误;所以正确的是①③.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把握总的客车数量及总的人数不变.7.C解析:C【解析】【分析】各项中方程变形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解:A、方程x1x10.20.5--=化成10x1010x25--=1,错误;B、方程3-x=2-5(x-1),去括号得:3-x=2-5x+5,错误;C、方程3x-2=2x+1移项得:3x-2x=1+2,正确,D、方程23t32=,系数化为1,得:t=94,错误;所以答案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8.C解析:C【解析】【分析】移项、合并后,化系数为1,即可解方程.【详解】解:移项、合并得,36x=,化系数为1得:2x=,故选:C.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解:∵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2015÷4=503…3,∴22015的末位数字和23的末位数字相同,是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类的规律探索.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得.【详解】A. ∠2+∠4=180°,互为邻补角,不能判定a//b,故不符合题意;B. ∠3=∠4,互为对顶角,不能判定a//b,故不符合题意;C. ∠1+∠4=90°,不能判定a//b,故不符合题意;D. ∠1=∠4,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9<15<1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第一个的进价为:80÷(1+60%)=50元,第二个的进价为:80÷(1-20%)=100元,则80×2-(50+100)=10元,即盈利10元.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3.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可排除C ,再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知-3<7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其方法如下:(1)负数<0<正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4.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错误.C.正确.D.222 532.y y y -=故错误.故选C.点睛: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15.A解析:A【解析】要把原方程变形化简,去分母得:2ax=3x ﹣(x ﹣6), 去括号得:2ax=2x+6,移项,合并得,x=31a -,因为无解,所以a ﹣1=0,即a=1. 故选A .点睛:此类方程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后,清楚什么时候是无解,然后再求字母的取值.二、填空题【解析】因为线段AB被点C,D分成2:4:7三部分,所以设AC=2x,CD=4x,BD=7x, 因为M,N分别是AC,DB的中点,所以CM=,DN=,因为mn=17cm,所以x+4x+=1解析:14【解析】因为线段AB被点C,D分成2:4:7三部分,所以设AC=2x,CD=4x,BD=7x,因为M,N分别是AC,DB的中点,所以CM=12AC x=,DN=1722BD x=,因为mn=17cm,所以x+4x+72x=17,解得x=2,所以BD=14,故答案为:14.17.-3【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分布,此题注意考虑两种情况: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详解】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3、﹣2、﹣1、0、1、2、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分布,此题注意考虑两种情况: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详解】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3、﹣2、﹣1、0、1、2、3,所以最小的整数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注意数轴上距离某个点是一个定值的点有两个,左右各一个,不要漏掉任一种情况.18.﹣3或5.【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倒数,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各自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根据题意得:a+b=0,c=﹣,m=2或﹣2,当m=2时,原式=2(a+b)解析:﹣3或5.【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倒数,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各自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b=0,c=﹣13,m=2或﹣2,当m=2时,原式=2(a+b)﹣3c+2m=1+4=5;当m=﹣2时,原式=2(a+b)﹣3c+2m=1﹣4=﹣3,综上,代数式的值为﹣3或5,故答案为:﹣3或5.【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四三【解析】【分析】找到多项式中的单项式的最高次数即为多项式的最高次数,有几个单项式即为几项式.【详解】解:次数最高的项为﹣x2y2,次数为4,一共有3个项,所以多项式2解析:四三【解析】【分析】找到多项式中的单项式的最高次数即为多项式的最高次数,有几个单项式即为几项式.【详解】解:次数最高的项为﹣x2y2,次数为4,一共有3个项,所以多项式2x3﹣x2y2﹣1是四次三项式.故答案为:四,三.【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多项式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为:多项式的次数由组成多项式的单项式的最高次数决定;组成多项式的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有几项就是几项式.20.3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3.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3.故答案为3.21.﹣ 2【解析】【分析】根据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2的倒数为﹣,﹣2的相反数是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和倒数,解析:﹣37213【解析】【分析】根据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213的倒数为﹣37,﹣213的相反数是21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和倒数,熟练掌握两者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30﹣【解析】试题分析:设第三天销售香蕉x千克,则第一天销售香蕉(50﹣t﹣x)千克,根据三天的销售额为270元列出方程:9(50﹣t﹣x)+6t+3x=270,则x==30﹣,故答案为:30解析:30﹣【解析】试题分析:设第三天销售香蕉x千克,则第一天销售香蕉(50﹣t﹣x)千克,根据三天的销售额为270元列出方程:9(50﹣t﹣x)+6t+3x=270,则x==30﹣,故答案为:30﹣.考点:列代数式23.x【解析】【分析】首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原式=2x+1﹣x﹣1=x,故答案为:x.【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去括号法则.解析:x【解析】【分析】首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原式=2x+1﹣x﹣1=x,故答案为:x.【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去括号法则.24.(2019,-2)【解析】【分析】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详解】∵第1次运动解析:(2019,-2)【解析】【分析】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详解】∵第1次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运动到点(5,1)…,∴运动后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第2019次运动后点P的横坐标为2019,纵坐标以1、0、-2、0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2019÷4=504…3,∴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是第504个循环组的第3次运动,与第3次运动的点的纵坐标相同,为-2,∴点P(2019,-2),故答案为:(2019,-2).【点睛】本题是对点的坐标的规律的考查,根据图形观察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5.75【解析】钟表8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角的度数为30×8-(6-0.5)×30=240-165=75度,故答案为75.解析:75【解析】钟表8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角的度数为30×8-(6-0.5)×30=240-165=75度,故答案为75.26.【解析】【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与互为相反数∴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记相反数的性质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7 8【解析】【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建立方程求解即可.∵235x-与233x-互为相反数∴23230 53-⎛⎫+-=⎪⎝⎭xx解得:278 x=【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记相反数的性质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7.【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知m-1=1,因此m=2,把m=2代入原方程x+2m+1=0可得x=-5.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解析:5x=-【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知m-1=1,因此m=2,把m=2代入原方程x+2m+1=0可得x=-5.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28.【解析】【分析】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详解】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24°+17′+0.4×60″=24°17′解析:241724︒'"【解析】【分析】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详解】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24°+17′+0.4×60″=24°17′24″.故答案为24°17′24″.【点睛】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29.28x-20(x+13)=20【解析】利用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总字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设七言绝句有x首,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28x-20(x+13)=20,解析:28x-20(x+13)=20【解析】【分析】利用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总字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设七言绝句有x首,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28x-20(x+13)=20,故答案为: 28x-20(x+13)=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关键在于找出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总字数之间的关系. 30.-7【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的值,再依此求出b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2-(-2)=11,则b=(-2)2-11=-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探索与表解析:-7【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的值,再依此求出b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2-(-2)=11,则b=(-2)2-11=-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探索与表达规律——数字类规律探究. 熟练掌握变化规律,根据题意求出a和b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压轴题31.(1)80°;(2)140°【解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BOM=12∠AOB ,∠BON=12∠BOD ,再根据角的和差得∠AOD=∠AOB+∠BOD ,∠MON=∠BOM+∠BON ,结合三式求解;(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MOC=12∠AOC ,∠BON=12∠BOD ,再根据角的和差得∠AOD=∠AOC+∠BOD-∠BOC ,∠MON=∠MOC+∠BON-∠BOC 结合三式求解.【详解】解:(1)∵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BOM=12∠AOB ,∠BON=12∠BOD , ∴∠MON=∠BOM+∠BON=12∠AOB+12∠BOD=12(∠AOB+∠BOD). ∵∠AOD=∠AOB+∠BOD=α=160°,∴∠MON=12×160°=80°; (2)∵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MOC=12∠AOC ,∠BON=12∠BOD , ∵∠MON=∠MOC+∠BON-∠BOC ,∴∠MON=12∠AOC+12∠BOD -∠BOC=12(∠AOC+∠BOD )-∠BOC. ∵∠AOD=∠AOB+∠BOD ,∠AOC=∠AOB+∠BOC, ∴∠MON=12(∠AOB+∠BOC+∠BOD )-∠BOC=12(∠AOD+∠BOC )-∠BOC , ∵∠AOD=α,∠MON=60°,∠BOC=20°, ∴60°=12(α+20°)-20°, ∴α=140°.【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明确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1)40º;(2)84º;(3)7.5或15或45【解析】【分析】(1)利用角的和差进行计算便可;(2)设AOE x ∠=︒,则3EOD x ∠=︒,BOF y ∠=︒,通过角的和差列出方程解答便可;(3)分情况讨论,确定∠MON 在不同情况下的定值,再根据角的和差确定t 的不同方程进行解答便可.解:(1))∵∠AOD+∠BOC=∠AOC+∠COD+∠BOD+∠COD=∠AOB+∠COD 又∵∠AOD+∠BOC=160°且∠AOB=120°∴COD AOD BOC AOB ∠=∠+∠-∠160120=︒-︒40=︒(2)3DOE AOE ∠=∠,3COF BOF ∠=∠∴设AOE x ∠=︒,则3EOD x ∠=︒,BOF y ∠=︒则3COF y ∠=︒,44120COD AQD BOC AOB x y ∴∠=∠+∠-∠=︒+︒-︒EOF EOD FOC COD ∠=∠+∠-∠()()3344120120x y x y x y =︒+︒-︒+︒-︒=︒-︒+︒ 72EOF COD ∠=∠ 7120()(44120)2x y x y ∴-+=+- 36x y ∴+=120()84EOF x y ∴︒+︒︒∠=-=(3)当OI 在直线OA 的上方时,有∠MON=∠MOI+∠NOI=12(∠AOI+∠BOI ))=12∠AOB=12×120°=60°, ∠PON=12×60°=30°, ∵∠MOI=3∠POI , ∴3t=3(30-3t )或3t=3(3t-30),解得t=152或15; 当OI 在直线AO 的下方时,∠MON═12(360°-∠AOB)═12×240°=120°,∵∠MOI=3∠POI,∴180°-3t=3(60°-61202t-)或180°-3t=3(61202t--60°),解得t=30或4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152s或15s或30s或45s.【点睛】此是角的和差的综合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和差计算,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旋转的性质,有一定的难度,体现了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分情况讨论是本题的难点,要充分考虑全面,不要漏掉解.33.(1)23+(-3)3+43,73+(-5)3+(-6)3;(2)100;(3)25032;(4)9.38;(5)0;(6)24或40【解析】【分析】(1)把45分解为2、-3、4三个整数的立方和,2分解为7、-5、-6三个整数的立方和即可的答案;(2)按照新运算法则,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答案;(3)根据差倒数的定义计算出前几项的值,得出规律,计算即可得答案;(4)根据精确到十分位得9.4分可知平均分在9.35到9.44之间,可求出总分的取值范围,根据裁判打分是整数即可求出8个裁判给出的总分,再计算出平均分,精确到百分位即可;(5)由1+2-3=0,连续4个自然数通过加减运算可得0,列式计算即可得答案;(6)根据题意得要使甲和乙、甲和丙的距离相等就可以得出甲在乙、丙之间,设x分钟后甲和乙、甲和丙的距离相等,就有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400=丙走的路程+800-甲走的路程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当乙追上丙时,甲和乙、丙的距离相等,求出乙追上丙的时间即可.综上即可的答案.【详解】(1)45=23+(-3)3+43,2=73+(-5)3+(-6)3,故答案为23+(-3)3+43,73+(-5)3+(-6)3(2)∵2a b a ab ⊗=-,∴()()532-⊗⊗-=⎡⎤⎣⎦(-5)⊗[32-3×(-2)]=(-5)⊗15=(-5)2-(-5)×15=100.(3)∵a 1=2,∴a 2=1112=--, a 3=11(1)--=12, 412112a ==-a 5=-1…… ∴从a 1开始,每3个数一循环,∵2500÷3=833……1,∴a 2500=a 1=2,∴122500a a a ++⋅⋅⋅+=833×(2-1+12)+2=25032. (4)∵10个裁判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中间8个分数的平均分,∵平均分精确到十分位的为9.4,∴平均分在9.35至9.44之间,9.35×8=74.8,9.44×8=75.52,∴8个裁判所给的总分在74.8至75.52之间,∵打分都是整数,∴总分也是整数,∴总分为75,∴平均分为75÷8=9.375,∴精确到百分位是9.38.故答案为9.38(5)2019÷4=504……3,∵1+2-3=0,4-5-6+7=0,8-9-10+11=0,……∴(1+2-3)+(4-5-6+7)+……+(2016-2017-2018+2019)=0∴所得结果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0,故答案为0(6)设x 分钟后甲和乙、丙的距离相等,∵乙在甲前400米,丙在乙前400米,速度分别为120米/分钟、100米/分钟、90米/分钟,∴120x-400-100x=90x+800-120x解得:x=24.∵当乙追上丙时,甲和乙、丙的距离相等,∴400÷(100-90)=40(分钟)∴24分钟或40分钟时甲和乙、丙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24或40.【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类的变化规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近似数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4.(1)详见解析;(2)35;(3)﹣5、15、1123、﹣767.【解析】【分析】(1)根据尺规作图的方法按要求做出即可;(2)根据中点的定义及线段长度的计算求出;(3)认真分析甲、乙物体运行的轨迹来判断它们相遇的可能性,分情况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相遇的时间,然后计算出位置.【详解】解:(1)如图所示;(2)根据(1)所作图的条件,如果以点A为原点,若点B对应的数恰好为10,则有点C对应的数为30,点D对应的数为﹣30,MN=|20﹣(﹣15)|=35(3)设乙从M点第一次回到点N时所用时间为t,则t=223522MN⨯==35(秒)那么甲在总的时间t内所运动的长度为s=5t=5×35=175可见,在乙运动的时间内,甲在C,D之间运动的情况为175÷60=2……55,也就是说甲在C,D之间运动一个来回还多出55长度单位.①设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的时间为t1,有5t1=2t1+15,t1=5(秒)而﹣30+5×5=﹣5,﹣15+2×5=﹣5这时甲和乙所对应的有理数为﹣5.②设甲乙第二次相遇时的时间经过的时间t2,有5t2+2t2=25+30+5+10,t2=10(秒)此时甲的位置:﹣15×5+60+30=15,乙的位置15×2﹣15=15这时甲和乙所对应的有理数为15.③设甲乙第三次相遇时的时间经过的时间t3,有5t 3﹣2t 3=20,t 3=203(秒) 此时甲的位置:30﹣(5×203﹣15)=1123,乙的位置:20﹣(2×203﹣5)=1123 这时甲和乙所对应的有理数为1123④从时间和甲运行的轨迹来看,他们可能第四次相遇.设第四次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为t 4,有5t 4﹣1123﹣30﹣15+2t 4=1123,t 4=91621(秒) 此时甲的位置:5×91621﹣45﹣1123=﹣767,乙的位置:1123﹣2×91621=﹣767 这时甲和乙所对应的有理数为﹣767. 四次相遇所用时间为:5+10+203+91621=3137(秒),剩余运行时间为:35﹣3137=347(秒) 当时间为35秒时,乙回到N 点停止,甲在剩余的时间运行距离为5×347=5257⨯=1767. 位置在﹣767+1767=10,无法再和乙相遇,故所有相遇点对应的有理数为﹣5、15、1123、﹣767.【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作图及线段长度计算的基础知识,重要的是两个点在数轴上做复杂运动时的运动轨迹和相遇的位置,具有比较大的难度.正确分析出可能相遇的情况并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5.(1)④;(2)①15α=︒;②当105α=,125α=时,存在2BOC AOD ∠=∠.【解析】【分析】(1)根据一副三角板中的特殊角,运用角的和与差的计算,只要是15°的倍数的角都可以画出来;(2)①根据已知条件得到∠EOD=180°-∠COD=180°-60°=12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B=12∠EOD=12×120°=60°,于是得到结论;。

七年级上册成都七中数学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成都七中数学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成都七中数学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70°,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________°;(2)如图②,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C恰好平分∠BOE,求∠COD的度数;(3)如图③,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转动,如果OD始终在∠BOC的内部,试猜想∠BOD和∠CO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20(2)解:如图②,∵OC平分∠EOB,∠BOC=70°,∴∠EOB=2∠BOC=140°,∵∠DOE=90°,∴∠BOD=∠BOE-∠DOE=50°,∵∠BOC=70°,∴∠COD=∠BOC-∠BOD=20°(3)解:∠COE-∠BOD=20°,理由是:如图③,∵∠BOD+∠COD=∠BOC=70°,∠COE+∠COD=∠DOE=90°,∴(∠COE+∠COD)-(∠BOD+∠COD)=∠COE+∠COD-∠BOD-∠COD=∠COE-∠BOD=90°-70°=20°,即∠COE-∠BOD=20°【解析】【解答】⑴如图①,∠COE=∠DOE-∠BOC=90°-70°=20°;【分析】(1)根据角度的换算可知∠COE和∠BOC互余,那么根据∠COB=70°可得∠COE=20°;(2)根据角平分线和∠BOC可得∠BOE=140°,∠COE=∠BOC=90°,所以它的余角∠COD=20°;(3)一个是直角∠EOD,,一个是70°∠BOC,这两个角里都包含了同一个角∠COD,那么大家都减去这个∠COD的度数,剩下的两角差与原两角差是一致的,所以可得出结论∠COE-∠BOD=20°。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压轴题1.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 (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2.已知AOD α∠=,OB 、OC 、OM 、ON 是AOD ∠内的射线.(1)如图1,当160α=︒,若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求MON ∠的大小; (2)如图2,若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20BOC ∠=︒,60MON ∠=︒,求α.3.东东在研究数学问题时遇到一个定义:将三个已经排好顺序数:x 1,x 2,x 3,称为数列x 1,x 2,x 3.计算|x 1|,122x x +,1233x x x ++,将这三个数的最小值称为数列x 1,x 2,x 3的最佳值.例如,对于数列2,-1,3,因为|2|=2,()212+-=12,()2133+-+=43,所以数列2,-1,3的最佳值为12. 东东进一步发现:当改变这三个数的顺序时,所得到的数列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其相应的最佳值.如数列-1,2,3的最佳值为12;数列3,-1,2的最佳值为1;….经过研究,东东发现,对于“2,-1,3”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得到的不同数列中,最佳值的最小值为1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数列-4,-3,1的最佳值为(2)将“-4,-3,2”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这些数列的最佳值的最小值为,取得最佳值最小值的数列为(写出一个即可);(3)将2,-9,a(a>1)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若这些数列的最佳值为1,求a的值.4.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2,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4)若M为AP的中点,N为BP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5.如图,从左到右依次在每个小方格中填入一个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方格中所填数之和都相等.6a b x-1-2...(1)可求得x =______,第 2021 个格子中的数为______;(2)若前k 个格子中所填数之和为 2019,求k 的值;(3)如果m ,n为前三个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那么所有的|m-n | 的和可以通过计算|6-a|+|6-b|+|a-b|+|a-6| +|b-6|+|b-a| 得到.若m ,n为前8个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求所有的|m-n|的和.6.如图1,线段AB的长为a.(1)尺规作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延长线段BA到D,使AD=AC.(先用尺规画图,再用签字笔把笔迹涂黑.)(2)在(1)的条件下,以线段AB所在的直线画数轴,以点A为原点,若点B对应的数恰好为10,请在数轴上标出点C,D两点,并直接写出C,D两点表示的有理数,若点M是BC的中点,点N是AD的中点,请求线段MN的长.(3)在(2)的条件下,现有甲、乙两个物体在数轴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从点D处开始,在点C,D之间进行往返运动;乙从点N开始,在N,M之间进行往返运动,甲、乙同时开始运动,当乙从M点第一次回到点N时,甲、乙同时停止运动,若甲的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乙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请求出甲和乙在运动过程中,所有相遇点对应的有理数.7.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4-,点B表示的数为16,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______,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______;()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______,点Q表示的数为______;()3求当t为何值时,1PQ AB2=?()4若点M为PA的中点,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为(2,8),点N的坐标为(2,6),将线段MN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PQ(点P和点Q分别是点M和点N的对应点),连接MP、NQ,点K是线段MP的中点.(1)求点K的坐标;(2)若长方形PMN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下方运动,(点A、B、C、D、E分别是点M、N、Q、P、K的对应点),当BC与x轴重合时停止运动,连接OA、OE,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用含t的式子表示三角形OAE的面积S(不要求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连接OB、OD,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三角形OB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AE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应用极为广泛.观察下列按照一定规律堆砌的钢管的横截面图:用含n的式子表示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分析思路)图形规律中暗含数字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分步的方法,从图形排列中找规律;把图形看成几个部分的组合,并保持结构,找到每一部分对应的数字规律,进而找到整个图形对应的数字规律.如:要解决上面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特例入手: (统一用S表示钢管总数)(解决问题)(1)如图,如果把每个图形按照它的行来分割观察,你发现了这些钢管的堆砌规律了吗?像n=1、n=2的情形那样,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S=1+2 S=2+3+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其实,对同一个图形,我们的分析眼光可以是不同的.请你像(1)那样保持结构的、对每一个所给图形添加分割线,提供与(1)不同的分割方式;并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用含n的式子列式,并计算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10.射线OA、OB、OC、OD、OE有公共端点O.(1)若OA与OE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试写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2)若∠AOC=108°,∠COE=n°(0<n<72),OB平分∠AOE,OD平分∠COE(如图2),求∠BOD的度数;(3)如图3,若∠AOE=88°,∠BOD=30°,射OC绕点O在∠AOD内部旋转(不与OA、OD重合).探求:射线OC从OA转到OD的过程中,图中所有锐角的和的情况,并说明理由.11.已知:如图数轴上两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3、1,点P在数轴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在数轴上从点B出发以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若点P和点Q同时出发,求点P和点Q相遇时的位置所对应的数;(2)若点P比点Q迟1秒钟出发,问点P出发几秒后,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时,数轴上是否存在一个点C,使其到点A、点P和点Q这三点的距离和最小,若存在,直接写出点C所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12.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尺(∠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1)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t秒,当OM恰好平分∠BOC时,如图2.①求t值;②试说明此时ON平分∠AOC;(2)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顺时针旋转,设∠AON=α,∠COM=β,当ON在∠AOC内部时,试求α与β的数量关系;(3)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射线OC也绕点O以每秒8°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请说明理由.13.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经常用到,如下是一个具体案例,请完善整个探究过程。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若34(0)x y y =≠,则( )A .34y 0x +=B .8-6y=0xC .3+4x y y x =+D .43x y = 2.球从空中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 (秒)和球的起始高度h (米)之间有关系式5h t =,若球的起始高度为102米,则球落地所用时间与下列最接近的是( ) A .3秒B .4秒C .5秒D .6秒3.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若2a =3b ,则a =23b B .若a =b ,则a +1=b ﹣1 C .若a =b ,则2﹣3a =2﹣3bD .若23a b=,则2a =3b 4.已知a +b =7,ab =10,则代数式(5ab +4a +7b )+(3a –4ab )的值为( ) A .49 B .59 C .77 D .1395.如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数字卡片,在此卡片上可以用一个正方形圈出44⨯个位置的16个数(如1,2,3,4,8,9,10,11,15,16,17,18,22,23,24,25).若用这样的正方形圈出这张数字卡片上的16个数,则圈出的16个数的和不可能为下列数中的( )A .208B .480C .496D .592 6.计算32a a ⋅的结果是( ) A .5a ;B .4a ;C .6a ;D .8a .7.下列分式中,与2x yx y ---的值相等的是()A .2x y y x+-B .2x y x y+-C .2x y x y--D .2x y y x-+8.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225x y ax y a -=⎧⎨-=-⎩,则下列结论中:①当10a =时,方程组的解是155x y =⎧⎨=⎩;②当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时,20a =;③不存在一个实数a 使得x y =;④若3533x a -=,则5a =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下列日常现象:①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③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个同学的跳远成绩;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其中,可以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③D .④10.墙上钉着用一根彩绳围成的梯形形状的饰物,如图实线所示(单位:cm ).小颖将梯形下底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虚线所示.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厘米?如果设长方形的长为xcm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 )A .2(x+10)=10×4+6×2B .2(x+10)=10×3+6×2C .2x+10=10×4+6×2D .2(x+10)=10×2+6×211.如图,4张如图1的长为a ,宽为b (a >b )长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1,空白部分的面积为S 2,若S 2=2S 1,则a ,b 满足( )A .a =32bB .a =2bC .a =52b D .a =3b12.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 =BC =3CD ,若A ,D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5和6,点E 为BD 的中点,在数轴上的整数点中,离点E 最近的点表示的数是( )A .2B .1C .0D .-1二、填空题13.从一个n 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为6个三角形,则n 的值是___________.14.如图,点A 在点B 的北偏西30方向,点C 在点B 的南偏东60︒方向.则ABC ∠的度数是__________.15.把53°24′用度表示为_____. 16.|-3|=_________;17.某农村西瓜论个出售,每个西瓜以下面的方式定价:当一个a 斤重的西瓜卖A 元,一个b 斤重的西瓜卖B 元时,一个()a b +斤重的西瓜定价为 36ab A B ⎛++⎫⎪⎝⎭元,已知一个12斤重的西瓜卖21元,则一个18斤重的西瓜卖_____元. 18.当a=_____时,分式13a a --的值为0. 19.如图,∠AOB=∠COD=90°,∠AOD=140°,则∠BOC=_______.20.计算7a 2b ﹣5ba 2=_____.21.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 22.若代数式x 2+3x ﹣5的值为2,则代数式2x 2+6x ﹣3的值为_____.23.小康家里养了8头猪,质量分别为:104,98.5,96,91.8,102.5,100.7,103,95.5(单位:kg ),每头猪超过100kg 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100kg 的千克数记作负数.那么98.5对应的数记为_____. 24.若523m xy +与2n x y 的和仍为单项式,则n m =__________.三、解答题25.当x 取何值时,式子13x -的值比x+12的值大﹣1? 26.定义新运算“@”与“⊕”:@2a b a b +=,2a ba b -⊕= (1)计算()()()3@221---⊕-的值;(2)若()()()()()3@23,@329A b a a b B a b a b =-+⊕-=-+-⊕--,比较A 和B 的大小27.解方程(组): (1)2512432x y x y -=⎧⎨+=-⎩(2)12233x x x --=--. 28.今年秋季,斗门土特产喜获丰收,某土特产公司组织10辆汽车装运甲,乙,丙三种土特产去外地销售,按计划10辆车都要装运,每辆汽车只能装运同一士特产,且必须装满,设装运甲种士特产的汽车有x 辆,装运乙种特产的汽车有y 辆,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土特产种类 甲 乙 丙 每辆汽车运载量(吨) 436每吨土特产获利(元)1000 900 1600(1)装运丙种土特产的车辆数为 辆(用含有x ,y 的式子表示); (2)用含有x ,y 的式子表示这10辆汽车共装运土特产的数量;(3)求销售完装运的这批土特产后所获得的总利润(用含有x ,y 的式子表示). 29.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C ,D ,E 对应的数分别为a ,b ,c ,d ,e ,(1)化简:|a ﹣c |﹣2|b ﹣a |﹣|b ﹣c |;(2)若这五个点满足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且|a |=|e |,|b |=3,直接写出b ﹣e 的值.30.东莞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根据此收费标准,解决下列问题: 行驶路程 收费标准 不超出2km 的部分 起步价8元 超出2km 的部分2.6元/km(1)若行驶路程为5km ,则打车费用为______元;(2)若行驶路程为()km 6x x >,则打车费用为______元(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3)某同学周末放学回家,已知打车费用为34元,则他家离学校多少千米?四、压轴题31.已知∠AOB =110°,∠COD =40°,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如图1,当OB 、OC 重合时,求∠AOE ﹣∠BOF 的值;(2)如图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AOE﹣∠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COF=14°时,t=秒.32.已知多项式3x6﹣2x2﹣4的常数项为a,次数为b.(1)设a与b分别对应数轴上的点A、点B,请直接写出a=,b=,并在数轴上确定点A、点B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向B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①若PA﹣PB=6,求t的值,并写出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②若点P从点A出发,到达点B后再以相同的速度返回点A,在返回过程中,求当OP=3时,t为何值?33.射线OA、OB、OC、OD、OE有公共端点O.(1)若OA与OE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试写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2)若∠AOC=108°,∠COE=n°(0<n<72),OB平分∠AOE,OD平分∠COE(如图2),求∠BOD的度数;(3)如图3,若∠AOE=88°,∠BOD=30°,射OC绕点O在∠AOD内部旋转(不与OA、OD重合).探求:射线OC从OA转到OD的过程中,图中所有锐角的和的情况,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D 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选项进行一一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详解】解:A 中、34y 0x +=,可得34y x =-,故A 错; B 中、8-6y=0x ,可得出43x y =,故B 错; C 中、3+4x y y x =+,可得出23x y =,故C 错;D 中、43x y=,交叉相乘得到34x y =,故D 对.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及比例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直接把高度为102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得,当h=102时,24.5=20.25 25=25 且20.25<20.4<25∴∴4.5<t<5∴与t 最接近的整数是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估算问题,解题关键是针对其范围的估算.3.C解析:C 【解析】 【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每个式子进行变形即可找出答案. 【详解】解:A 、根据等式性质2,2a =3b 两边同时除以2得a =32b ,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B 、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1,即可得到a+=b+1,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根据等式性质1和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且加上2应得2﹣3a =2﹣3b,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6,3a =2b ,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性质1必须注意等式两边所加上的(或减去的)必须是同一个数或整式;运用等式性质2必须注意等式两边所乘的(或除的)数或式子不为0,才能保证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4.B解析:B 【解析】 【分析】首先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原代数式化简,再将所求代数式化成用(a+b )与ab 表示的形式,然后把已知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解:∵(5ab+4a+7b )+(3a-4ab ) =5ab+4a+7b+3a-4ab =ab+7a+7b =ab+7(a+b ) ∴当a+b=7,ab=10时 原式=10+7×7=59. 故选B .5.C解析:C 【解析】 【分析】由题意设第一列第一行的数为x ,依次表示每个数,并相加进行分析得出选项. 【详解】解:设第一列第一行的数为x ,第一行四个数分别为,1,2,3x x x x +++, 第二行四个数分别为7,8,9,10x x x x ++++, 第三行四个数分别为14,15,16,17x x x x ++++, 第四行四个数分别为21,22,23,24x x x x ++++,16个数相加得到16192x +,当相加数为208时x 为1,当相加数为480时x 为18,相加数为496时x 为19,相加数为592时x 为25,由数字卡片可知,x 为19时,不满足条件. 故选C.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求解问题,理解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进行分析即可.6.A解析:A 【解析】此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即(0)m n m n a a a a +⋅=>,所以此题结果等于325a a +=,选A ;7.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原式=22x y x yx y y x++-=--,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D解析:D 【解析】 【分析】①把a=10代入方程组求出解,即可做出判断;②根据题意得到x+y=0,代入方程组求出a 的值,即可做出判断; ③假如x=y,得到a 无解,本选项正确;④根据题中等式得到x-3a=5,代入方程组求出a 的值,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①把a=10代入方程组得352025x y x y -=⎧⎨-=⎩解得155x y =⎧⎨=⎩,本选项正确②由x 与y 互为相反数,得到x+y=0,即y=-x 代入方程组得3+52+25x x ax x a =⎧⎨=-⎩解得:a=20,本选项正确③若x=y,则有-225x ax a=⎧⎨-=-⎩,可得a=a-5,矛盾,故不存在一个实数a使得x=y,本选项正确④方程组解得25-15x a y a=⎧⎨=-⎩由题意得:x-3a=5把25-15x ay a=⎧⎨=-⎩代入得25-a-3a=5解得a=5本选项正确则正确的选项有四个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①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①正确;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②错误;③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个同学的跳远成绩,利用了点到直线的距离,故③错误;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④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性质并能灵活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A解析:A【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目中图形,求得梯形的长.由图知,长方形的一边为10厘米,再设另一边为x 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梯形的周长,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详解】解:长方形的一边为10厘米,故设另一边为x厘米.根据题意得:2×(10+x)=10×4+6×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清题目中梯形变化为矩形,其周长不变.11.B解析:B【解析】【分析】从图形可知空白部分的面积为S2是中间边长为(a﹣b)的正方形面积与上下两个直角边为(a+b)和b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再与左右两个直角边为a和b的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总和,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是大正方形面积与空白部分面积之差,再由S2=2S1,便可得解.【详解】由图形可知,S2=(a-b)2+b(a+b)+ab=a2+2b2,S1=(a+b)2-S2=2ab-b2,∵S2=2S1,∴a2+2b2=2(2ab﹣b2),∴a2﹣4ab+4b2=0,即(a﹣2b)2=0,∴a=2b,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阴影部分面积和因式分解,关键是正确列出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的面积和正确进行因式分解.1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A、D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求得AD的长度,然后根据2AB=BC=3CD,求得AB、BD的长度,从而找到BD的中点E所表示的数.【详解】解:如图:∵|AD|=|6-(-5)|=11,2AB=BC=3CD,∴AB=1.5CD,∴1.5CD+3CD+CD=11,∴CD=2,∴AB=3,∴BD=8,∴ED=12BD=4,∴|6-E|=4,∴点E所表示的数是:6-4=2.∴离线段BD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二、填空题13.8【解析】【分析】根据从一个n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为(n-2)的三角形作答.【详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则n−2=6,解得n=8.故答案为8.【点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从一个n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为(n-2)的三角形作答.【详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则n−2=6,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14.【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方向角的表示方法,可得∠ABD=30°,∠EBC=60°,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ABD=30°,∠EBC=60°,∴∠FBC解析:150︒【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方向角的表示方法,可得∠ABD=30°,∠EBC=60°,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ABD=30°,∠EBC=60°,∴∠FBC=90°-∠EBC=90°-60°=30°,∠ABC=∠ABD+∠DBF+∠FBC=30°+90°+30°=150°,故答案为150︒.【点睛】本题考查方向角,利用方向角的表示方法得出∠ABD=30°,∠EBC=60°是解题关键.15.4°.【解析】【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详解】解:53°24′用度表示为53.4°,故答案为:53.4°.【点睛】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60进制的关系计算.【详解】解:53°24′用度表示为53.4°,故答案为:53.4°.【点睛】此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由度化分应乘以60,由分化度应除以60,注意度、分、秒都是60进制的,由大单位化小单位要乘以60才行.16.3【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3.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3.故答案为3.17.3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中的对应关系,由斤重的西瓜卖元,列方程求出6斤重的西瓜的定价;再根据“一个斤重的西瓜定价为元”可得出(12+6)斤重西瓜的定价.【详解】解:设6斤重的西瓜卖x 元解析:3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中的对应关系,由12斤重的西瓜卖21元,列方程求出6斤重的西瓜的定价;再根据“一个()a b +斤重的西瓜定价为 36ab A B ⎛++⎫ ⎪⎝⎭元”可得出(12+6)斤重西瓜的定价. 【详解】解:设6斤重的西瓜卖x 元,则(6+6)斤重的西瓜的定价为:363(21)6x x x =+++元, 又12斤重的西瓜卖21元,∴2x+1=21,解得x=10.故6斤重的西瓜卖10元.又18=6+12,∴(6+12)斤重的西瓜定价为:6121021=3336⨯++(元).故答案为:3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代数式的值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18.1【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a−1=0,且a−3≠0,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1=0,且a−3≠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解析:1【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a−1=0,且a−3≠0,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1=0,且a−3≠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19.40°【解析】解:由角的和差,得:∠AOC=∠AOD-∠COD=140°-90°=50°.由余角的性质,得:∠COB=90°-∠AOC=90°-50°=40°.故答案为:40°.解析:40°【解析】解:由角的和差,得:∠AOC=∠AOD-∠COD=140°-90°=50°.由余角的性质,得:∠COB=90°-∠AOC=90°-50°=40°.故答案为:40°.20.2a2b【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化简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解析:2a2b【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化简即可.【详解】()2222﹣﹣.7a b5ba=75a b=2a b2a b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1.45°【解析】【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和等于90°,互为补角的和等于180°用这个角表示出它的余角与补角,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余角为90°﹣α,补角为180°﹣α解析:45°【解析】【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和等于90°,互为补角的和等于180°用这个角表示出它的余角与补角,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余角为90°﹣α,补角为180°﹣α,根据题意得,180°-α=3(90°-α),解得α=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与补角,能分别用这个角表示出它的余角与补角是解题的关键.22.17【解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3x=7,则原式=2(+3x)+3=2×7+3=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求值,利用整体代入思想解题是关键解析:17【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x+3x=7,则原式=2(2x+3x)+3=2×7+3=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求值,利用整体代入思想解题是关键23.5.【解析】【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每头猪超过100kg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100kg的千克数记作负数.那么98.5对应的数记为﹣1.5.故答案为:﹣1.解析:5.【解析】【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每头猪超过100kg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100kg的千克数记作负数.那么98.5对应的数记为﹣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依据这一点可以简化数的求和计算.24.9【解析】根据与的和仍为单项式,可知与是同类项,所以,解得,所以,故答案为:9.解析:9根据523m x y +与2n x y 的和仍为单项式,可知523m x y +与2n x y 是同类项,所以52m +=,解得m 3,n 2=-=,所以()239n m =-=,故答案为:9.三、解答题25.2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详解】根据题意得: x 11x 132-⎛⎫-+=- ⎪⎝⎭ ,即 x 11x 132---=- , 去分母得到:2(x ﹣1)﹣6x ﹣3=﹣6,去括号得:2x ﹣2﹣6x ﹣3=﹣6,移项合并得:﹣4x =﹣1,解得:x=0.25 ,则x=0.25时,13x -的值比12x + 的值大﹣1.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进行解答是解题的关键.26.(1)1;(2)A B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新运算的符号进行求解;(2)根据新运算符号分别求出A 、B 的值在进行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3@221---⊕- 322122--+=- =1; (2) ()()3323@233122b a b a A b a a b b -+-=-+⊕-=+=-, ()()()392@329=3122a b b a B a b a b b --+=-+-⊕--+=+, 3131b b +>-,A B ∴<.【点睛】本题考查新运算,解题关键在于对题意得理解.27.(1)12x y =⎧⎨=-⎩;(2)原方程无解. 【解析】【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解答(2)先去分母,再移项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1)2512432x y x y -=⎧⎨+=-⎩①② 由2①×,得41024x y -=③由-③②,并化简,得2y =-把2y =-代入①,并化简,得1x =∴12x y =⎧⎨=-⎩(2)解:原式两边同时乘以3x -,得12(3)2x x --=-∴3x =经检验:3x =是增根,舍去∴原方程无解.【点睛】此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分式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8.(1)(10﹣x ﹣y );(2)(60﹣2x ﹣3y )吨;(3)(96000﹣5600x ﹣6900y )元.【解析】【分析】(1)根据“装运丙种土特产的车辆数=总汽车辆数10-装运甲种土特产的车辆数-装运乙种土特产的车辆数”列式表达便可;(2)根据“装运甲种土特产的每辆车运载重量⨯装运甲种土特产的车辆数+装运乙种土特产的每辆车运载重量⨯装运乙种土特产的车辆数+装运丙种土特产的每辆车运载重量⨯装运丙种土特产的车辆数10=辆汽车共装运土特产的数量”列出代数式并化简便可;(3)根据“甲种土特产每吨利润⨯甲种土特产的总吨数+乙种土特产每吨利润⨯乙种土特产的总吨数+丙种土特产每吨利润⨯丙种土特产的总吨数=总利润”列出代数式,并化简便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装运丙种土特产的车辆数为:10x y --(辆)故答案为:(10)x y --;(2)根据题意得,436(10)x y x y ++--436066x y x y =++--6023x y =--,答:这10辆汽车共装运土特产的数量为(6023)x y --吨;(3)根据题意得,10004900316006(10)x y x y ⨯+⨯+⨯--400027009600096009600x y x y =++--9600056006900x y =--答:销售完装运的这批土特产后所获得的总利润为(9600056006900)x y --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和整式的加减应用,正确理解各种数量关系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列代数式的关键所在.29.(1)a ﹣b +c ﹣d ;(2)-9【解析】【分析】(1)由数轴可得a <b <c <d <e ,然后可得a ﹣c <0,b ﹣a >0,b ﹣d <0并去掉绝对值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2)先确定b 、e 的值,然后再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1)从数轴可知:a <b <c <d <e ,∴a ﹣c <0,b ﹣a >0,b ﹣d <0,原式=|a ﹣c |﹣2|b ﹣a |﹣|b ﹣d |=﹣a +c ﹣2(b ﹣a )﹣(d ﹣b )=﹣a +c ﹣2b +2a ﹣d +b=a ﹣b +c ﹣d ;(2)∵|a |=|e |,∴a 、e 互为相反数,∵|b |=3,这五个点满足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b =﹣3,e =6,∴b ﹣e =﹣3﹣6=﹣9.【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相反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通过数轴确定a <b <c <d <e 是解此题的关键.30.(1)15.8;(2)()2.6 2.8x +;(3)他家离学校12千米.【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分为不超过2km 的部分和超出2km 的部分,列式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分为不超过2km 的部分和超出2km 的部分,列式即可;(3)由(2)中的代数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意,得8+2.6×(5-2)=15.8元;故答案为15.8;(2)由题意,得()8 2.628 2.6 5.2 2.6 2.8x x x +⨯-=+-=+故答案为()2.6 2.8x +;(3)设他家离学校x 千米由题意得:2.6 2.834x +=,解得:12x =,答:他家离学校12千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列出等式.四、压轴题31.(1)35°;(2)∠AOE ﹣∠BOF 的值是定值,理由详见解析;(3)4.【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E 和∠BOF 的度数,然后根据∠AOE ﹣∠BOF 求解;(2)首先由题意得∠BOC =3t°,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C =∠AOB+3t°,∠BOD =∠COD+3t°,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根据题意得∠BOF =(3t+14)°,故3314202t t +=+,解方程即可求出t 的值. 【详解】解:(1)∵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1AOE AOC 11022︒∠=∠=⨯=55°,11AOF BOD 402022︒︒∠=∠=⨯=, ∴∠AOE ﹣∠BOF =55°﹣20°=35°;(2)∠AOE ﹣∠BOF 的值是定值由题意∠BOC =3t°,则∠AOC =∠AOB+3t°=110°+3t°,∠BOD =∠COD+3t°=40°+3t°,∵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11AOE AOC 1103t =22︒︒∴∠=∠=⨯+3552t ︒︒+ ∴()113BOF BOD 403t 20t 222︒︒︒︒∠=∠=+=+, ∴33AOE BOF 55t 20t 3522︒︒︒︒︒⎛⎫⎛⎫∠-∠=+-+= ⎪ ⎪⎝⎭⎝⎭, ∴∠AOE ﹣∠BOF 的值是定值,定值为35°;(3)根据题意得∠BOF=(3t+14)°,∴3 314202t t +=+,解得4t=.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理解角度之间的和差关系是关键.32.(1)﹣4,6;(2)①4;②1319,22或【解析】【分析】(1)根据多项式的常数项与次数的定义分别求出a,b的值,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即可;(2)①根据PA﹣PB=6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进而得到点P所表示的数;②在返回过程中,当OP=3时,分两种情况:(Ⅰ)P在原点右边;(Ⅱ)P在原点左边.分别求出点P运动的路程,再除以速度即可.【详解】(1)∵多项式3x6﹣2x2﹣4的常数项为a,次数为b,∴a=﹣4,b=6.如图所示:故答案为﹣4,6;(2)①∵PA=2t,AB=6﹣(﹣4)=10,∴PB=AB﹣PA=10﹣2t.∵PA﹣PB=6,∴2t﹣(10﹣2t)=6,解得t=4,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为﹣4+2t=﹣4+2×4=4;②在返回过程中,当OP=3时,分两种情况:(Ⅰ)如果P在原点右边,那么AB+BP=10+(6﹣3)=13,t=132;(Ⅱ)如果P在原点左边,那么AB+BP=10+(6+3)=19,t=19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路程、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应用,数轴以及多项式的有关定义,理解题意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33.(1)图1中小于平角的角∠AOD,∠AOC,∠AOB,∠BOE,∠BOD,∠BOC,∠COE,∠COD,∠DOE;(2)∠BOD=54°;(3)∠AOE+∠AOB+∠AOC+∠AOD+∠BOC+∠BOD+∠BOE+∠COD+∠COE+∠DOE=412°.理由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角的定义即可解决;(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BOD=12∠AOC+12∠COE,进而求出即可;(3)将图中所有锐角求和即可求得所有锐角的和与∠AOE、∠BOD和∠BOD的关系,即可解题.【详解】(1)如图1中小于平角的角∠AOD,∠AOC,∠AOB,∠BOE,∠BOD,∠BOC,∠COE,∠COD,∠DOE.(2)如图2,∵OB平分∠AOE,OD平分∠COE,∠AOC=108°,∠COE=n°(0<n<72),∴∠BOD=12∠AOD﹣12∠COE+12∠COE=12×108°=54°;(3)如图3,∠AOE=88°,∠BOD=30°,图中所有锐角和为∠AOE+∠AOB+∠AOC+∠AOD+∠BOC+∠BOD+∠BOE+∠COD+∠COE+∠DOE=4∠AOB+4∠DOE=6∠BOC+6∠COD=4(∠AOE﹣∠BOD)+6∠BOD=412°.【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有关计算,本题中将所有锐角的和转化成与∠AOE、∠BOD和∠BOD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如图,实数﹣3、x 、3、y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 、N 、P 、Q ,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 )A .点MB .点NC .点PD .点Q2.如图,直线AB ⊥直线CD ,垂足为O ,直线EF 经过点O ,若35BOE ∠=,则FOD ∠=( )A .35°B .45°C .55°D .125°3.下列数或式:3(2)-,61()3-,25- ,0,21m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一定在原点右边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4.晚上七点刚过,小强开始做数学作业,一看钟,发现此时时针和分针在同一直线上;做完数学作业八点不到,此时时针和分针又在同一直线上,则小强做数学作业花了多少时间( ) A .30分钟B .35分钟C .42011分钟 D .36011分钟 5.有一个数值转换器,流程如下:当输入x 的值为64时,输出y 的值是( ) A .2B .2C 2D 326.如果﹣2xy n+2与 3x 3m-2y 是同类项,则|n ﹣4m|的值是( ) A .3 B .4 C .5 D .67.A 、B 两地相距160千米,甲车和乙车的平均速度之比为4:5,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到B 地,乙车比甲车早到30分钟,若求甲车的平均速度,设甲车平均速度为4x 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是( ) A .1601603045x x-= B .1601601452x x -= C .1601601542x x -= D .1601603045x x+= 8.若x=﹣13,y=4,则代数式3x+y ﹣3xy 的值为( ) A .﹣7 B .﹣1 C .9 D .7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ax ﹣2=x 的解为x =﹣1,则a 的值为( ) A .1B .﹣1C .3D .﹣3 10.已知a =b ,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a+1=b+1B .1﹣a =1﹣bC .3a =3bD .2﹣3a =3b ﹣211.点()5,3M 在第( )象限.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2.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不赔不赚B .赚了9元C .赚了18元D .赔了18元二、填空题13.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只用了两个钉子,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14.把四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卡片(如图1)按两种不同的方式,不重叠地放在一个底面为长方形(一边长为4)的盒子底部(如图2、图3),盒子底面未被卡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已知阴影部分均为长方形,且图2与图3阴影部分周长之比为5:6,则盒子底部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15.已知单项式245225n m x y x y ++与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16.若1x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a b -+=的解,则代数式241a b -+的值是___________.17.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3cm 得到△DCF,若BE=8cm ,则CE=______cm.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 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从原点出发,第1次运动到P 1(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P 2(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P 3(3,-2),…,按这的运动规律,点P 2019的坐标是_____.19.若x 、y 为有理数,且|x +2|+(y ﹣2)2=0,则(x y)2019的值为_____. 20.用“>”或“<”填空:13_____35;223-_____﹣3.21.小康家里养了8头猪,质量分别为:104,98.5,96,91.8,102.5,100.7,103,95.5(单位:kg ),每头猪超过100kg 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100kg 的千克数记作负数.那么98.5对应的数记为_____. 22.已知代数式235x -与233x -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是_______. 23.若关于x 的方程1210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_______. 24.如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根据这些规律,则第2013个图案中是由______个基础图形组成.三、压轴题25.如图,在数轴上的A 1,A 2,A 3,A 4,……A 20,这20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1,a 2,a 3,a 4,……a 20.若A 1A 2=A 2A 3=……=A 19A 20,且a 3=20,|a 1﹣a 4|=12.(1)线段A 3A 4的长度= ;a 2= ; (2)若|a 1﹣x |=a 2+a 4,求x 的值;(3)线段MN 从O 点出发向右运动,当线段MN 与线段A 1A 20开始有重叠部分到完全没有重叠部分经历了9秒.若线段MN =5,求线段MN 的运动速度. 26.已知多项式3x 6﹣2x 2﹣4的常数项为a ,次数为b .(1)设a 与b 分别对应数轴上的点A 、点B ,请直接写出a = ,b = ,并在数轴上确定点A 、点B 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向B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①若PA ﹣PB =6,求t 的值,并写出此时点P 所表示的数;②若点P 从点A 出发,到达点B 后再以相同的速度返回点A ,在返回过程中,求当OP =3时,t 为何值?27.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探究: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表示-3和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结论: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 和数n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 ∣.直接应用:表示数a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表示数a 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 灵活应用:(1)如果∣a+1∣=3,那么a=____;(2)若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位于-4与2之间,则∣a-2∣+∣a+4∣=_____; (3)若∣a-2∣+∣a+4∣=10,则a =______; 实际应用: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分别表示-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长度/秒.(1)两只电子蚂蚁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求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

成都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压轴题1.已知∠AOB=11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1)如图1,当OB、OC重合时,求∠AOE﹣∠BOF的值;(2)如图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AOE﹣∠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COF=14°时,t=秒.2.如图1,已知面积为12的长方形ABCD,一边AB在数轴上。

点A表示的数为—2,点B 表示的数为1,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t>0)秒.(1)长方形的边AD长为单位长度;(2)当三角形ADP面积为3时,求P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多少;(3)如图2,若动点Q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与P点出发时间相同。

那么当三角形BDQ,三角形BPC两者面积之差为12时,直接写出运动时间t 的值.3.东东在研究数学问题时遇到一个定义:将三个已经排好顺序数:x1,x2,x3,称为数列x 1,x 2,x 3.计算|x 1|,122x x +,1233x x x ++,将这三个数的最小值称为数列x 1,x 2,x 3的最佳值.例如,对于数列2,-1,3,因为|2|=2,()212+-=12,()2133+-+=43,所以数列2,-1,3的最佳值为12. 东东进一步发现:当改变这三个数的顺序时,所得到的数列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其相应的最佳值.如数列-1,2,3的最佳值为12;数列3,-1,2的最佳值为1;….经过研究,东东发现,对于“2,-1,3”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得到的不同数列中,最佳值的最小值为1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数列-4,-3,1的最佳值为(2)将“-4,-3,2”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这些数列的最佳值的最小值为 ,取得最佳值最小值的数列为 (写出一个即可);(3)将2,-9,a (a >1)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若这些数列的最佳值为1,求a 的值. 4.观察下列等式:111122=-⨯,1112323=-⨯,1113434=-⨯,则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11111131122334223344++=-+-+-=⨯⨯⨯. ()1观察发现()1n n 1=+______;()1111122334n n 1+++⋯+=⨯⨯⨯+______.()2拓展应用有一个圆,第一次用一条直径将圆周分成两个半圆(如图1),在每个分点标上质数m ,记2个数的和为1a ;第二次再将两个半圆周都分成14圆周(如图2),在新产生的分点标上相邻的已标的两数之和的12,记4个数的和为2a ;第三次将四个14圆周分成18圆周(如图3),在新产生的分点标上相邻的已标的两数之和的13,记8个数的和为3a ;第四次将八个18圆周分成116圆周,在新产生的分点标上相邻的已标的两个数的和的14,记16个数的和为4a ;⋯⋯如此进行了n 次.n a =①______(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②当na6188=时,求123n1111a a a a+++⋯⋯+的值.5.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a+24|+|b+10|+(c-10)2=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求a、b、c的值;(2)若点P到A点距离是到B点距离的2倍,求点P的对应的数;(3)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请说明理由.6.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4-,点B表示的数为16,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______,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______;()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______,点Q表示的数为______;()3求当t为何值时,1PQ AB2=?()4若点M为PA的中点,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直接写出线段MN的长.7.已知,如图,A、B、C分别为数轴上的三点,A点对应的数为60,B点在A点的左侧,并且与A点的距离为30,C点在B点左侧,C点到A点距离是B点到A点距离的4倍.(1)求出数轴上B点对应的数及AC的距离.(2)点P从A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P点在AB之间运动时,则BP=.(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P点自A点向C点运动过程中,何时P,A,B三点中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求出相应的时间t.③当P点运动到B点时,另一点Q以5单位/秒的速度从A点出发,也向C点运动,点Q到达C点后立即原速返回到A点,那么Q点在往返过程中与P点相遇几次?直.接.写.出.相遇时P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8.如图,己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2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点P表示的数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若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3)若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直接写出答案)(4)思考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9.射线OA、OB、OC、OD、OE有公共端点O.(1)若OA与OE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试写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2)若∠AOC=108°,∠COE=n°(0<n<72),OB平分∠AOE,OD平分∠COE(如图2),求∠BOD的度数;(3)如图3,若∠AOE=88°,∠BOD=30°,射OC绕点O在∠AOD内部旋转(不与OA、OD重合).探求:射线OC从OA转到OD的过程中,图中所有锐角的和的情况,并说明理由.10.已知:如图数轴上两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3、1,点P在数轴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在数轴上从点B出发以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若点P和点Q同时出发,求点P和点Q相遇时的位置所对应的数;(2)若点P比点Q迟1秒钟出发,问点P出发几秒后,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时,数轴上是否存在一个点C,使其到点A、点P和点Q这三点的距离和最小,若存在,直接写出点C所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11.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尺(∠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1)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t秒,当OM恰好平分∠BOC时,如图2.①求t值;②试说明此时ON平分∠AOC;(2)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顺时针旋转,设∠AON=α,∠COM=β,当ON在∠AOC内部时,试求α与β的数量关系;(3)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射线OC也绕点O以每秒8°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请说明理由.12.如图,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5-、10-、10.(1)填空:AB=,BC=;(2)现有动点M、N都从A点出发,点M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当点M 移动到B点时,点N才从A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求点N移动多少时间,点N追上点M?(3)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13.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有关问题:我们知道,(0)0(0)(0)x xx xx x>⎧⎪==⎨⎪-<⎩,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一结论来化简含有绝对值的式子,例如化简式子|1||2|x x++-时,可令10x+=和20x-=,分别求得1x=-,2x=(称1-、2分别为|1|x+与|2|x-的零点值).在有理数范围内,零点值1x=-和2x=可将全体有理数不重复且不遗漏地分成如下三种情况:(1)1x<-;(2)1-≤2x<;(3)x≥2.从而化简代数式|1||2|x x++-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1)当1x<-时,原式()()1221x x x=-+--=-+;(2)当1-≤2x<时,原式()()123x x=+--=;(3)当x≥2时,原式()()1221x x x=++-=-综上所述:原式21(1) 3(12) 21(2)x xxx x-+<-⎧⎪=-≤<⎨⎪-≥⎩通过以上阅读,请你类比解决以下问题:(1)填空:|2|x+与|4|x-的零点值分别为;(2)化简式子324x x-++.14.如图①,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A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摆放成如图②所示的位置,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当OM平分∠BOC时,∠BO N= ;(直接写出结果)(2)在(1)的条件下,作线段NO的延长线OP(如图③所示),试说明射线OP是∠AOC的平分线;(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摆放成如图④所示的位置,请探究∠NOC与∠AOM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须说明理由)15.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6,0,-4,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当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相等时,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2)另一动点R从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R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时间追上点R?(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你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35°;(2)∠AOE﹣∠BOF的值是定值,理由详见解析;(3)4.【解析】 【分析】(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E 和∠BOF 的度数,然后根据∠AOE ﹣∠BOF 求解;(2)首先由题意得∠BOC =3t°,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C =∠AOB+3t°,∠BOD =∠COD+3t°,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 (3)根据题意得∠BOF =(3t+14)°,故3314202t t +=+,解方程即可求出t 的值. 【详解】解:(1)∵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1AOE AOC 11022︒∠=∠=⨯=55°,11AOF BOD 402022︒︒∠=∠=⨯=, ∴∠AOE ﹣∠BOF =55°﹣20°=35°; (2)∠AOE ﹣∠BOF 的值是定值 由题意∠BOC =3t°,则∠AOC =∠AOB+3t°=110°+3t°,∠BOD =∠COD+3t°=40°+3t°, ∵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11AOE AOC 1103t =22︒︒∴∠=∠=⨯+3552t ︒︒+ ∴()113BOF BOD 403t 20t 222︒︒︒︒∠=∠=+=+, ∴33AOE BOF 55t 20t 3522︒︒︒︒︒⎛⎫⎛⎫∠-∠=+-+= ⎪ ⎪⎝⎭⎝⎭, ∴∠AOE ﹣∠BOF 的值是定值,定值为35°; (3)根据题意得∠BOF =(3t+14)°, ∴3314202t t +=+, 解得4t =.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理解角度之间的和差关系是关键. 2.(1)4;(2)-3.5或-0.5;(3)t 的值为1116、1316、138或118. 【解析】 【分析】(1)先求出AB 的长,由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即可求出AD 的长;(2)由三角形ADP 面积为3,求出AP 的长,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P 在点A 的左边;②点P 在点A 的右边.(3)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Q 在B 的左边,则BQ = 3-3t .由|S △BDQ -S △BPC |=12,解方程即可;②若Q 在B 的右边,则BQ = 3t -3.由|S △BDQ -S △BPC |=12,解方程即可. 【详解】(1)AB =1-(-2)=3.∵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 ×AD =12,∴AD =12÷3=4. 故答案为:4.(2)三角形ADP 面积为:12AP •AD =12AP ×4=3, 解得:AP =1.5,点P 在点A 的左边:-2-1.5=-3.5,P 点在数轴上表示-3.5; 点P 在点A 的右边:-2+1.5=-0.5,P 点在数轴上表示-0.5. 综上所述:P 点在数轴上表示-3.5或-0.5.(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Q 在B 的左边,则BQ =AB -AQ =3-3t . S △BDQ =12BQ •AD =1(33)42t -⨯=66t -,S △BPC =12BP •AD =142t ⨯=2t , 1(66)22t t --=,680.5t -=±,解得:t =1316或1116;②若Q 在B 的右边,则BQ =AQ -AB =3t -3.S △BDQ =12BQ •AD =1(33)42t -⨯=66t -,S △BPC =12BP •AD =142t ⨯=2t ,1(66)22t t --=,460.5t -=±,解得:t =138或118.综上所述:t 的值为1116、1316、138或118.【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3.(1)3;(2)12;-3,2,-4或2,-3,-4.(3)a=11或4或10. 【解析】 【分析】(1)根据上述材料给出的方法计算其相应的最佳值为即可;(2)按照三个数不同的顺序排列算出最佳值,由计算可以看出,要求得这些数列的最佳值的最小值;只有当前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最小,最小只能为|−3+2|=1,由此得出答案即可;(3)分情况算出对应的数值,建立方程求得a 的数值即可. 【详解】(1)因为|−4|=4,-4-32=3.5,-4-312+=3,所以数列−4,−3,1的最佳值为3.故答案为:3;(2)对于数列−4,−3,2,因为|−4|=4,432--=72,432||2--+=52,所以数列−4,−3,2的最佳值为52;对于数列−4,2,−3,因为|−4|=4,||422-+=1,432||2--+=52,所以数列−4,2,−3的最佳值为1;对于数列2,−4,−3,因为|2|=2,224-=1,432||2--+=52,所以数列2,−4,−3的最佳值为1;对于数列2,−3,−4,因为|2|=2,223-=12,432||2--+=52,所以数列2,−3,−4的最佳值为1 2∴数列的最佳值的最小值为223-=12,数列可以为:−3,2,−4或2,−3,−4.故答案为:12,−3,2,−4或2,−3,−4.(3)当22a+=1,则a=0或−4,不合题意;当92a-+=1,则a=11或7;当a=7时,数列为−9,7,2,因为|−9|=9,972-+=1,9722-++=0,所以数列2,−3,−4的最佳值为0,不符合题意;当972a-++=1,则a=4或10.∴a=11或4或10.【点睛】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理解新定义运算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1)11n n1-+,nn1+(2)①()()n1n2m3++②75364【解析】【分析】()1观察发现:先根据题中所给出的列子进行猜想,写出猜想结果即可;根据第一空中的猜想计算出结果;()2①由16a 2m m 3==,212a 4m m 3==,320a m 3=,430a 10m m 3==,找规律可得结论;②由()()n 1n 2m 22713173++=⨯⨯⨯⨯知()()m n 1n 22237131775152++=⨯⨯⨯⨯⨯=⨯⨯,据此可得m 7=,n 50=,再进一步求解可得. 【详解】()1观察发现:()111n n 1n n 1=-++;()1111122334n n 1+++⋯+⨯⨯⨯+, 1111111122334n n 1=-+-+-+⋯+-+,11n 1=-+, n 11n 1+-=+, nn 1=+; 故答案为11n n 1-+,n n 1+. ()2拓展应用16a 2m m 3①==,212a 4m m 3==,320a m 3=,430a 10m m 3==,⋯⋯()()n n 1n 2a m 3++∴=,故答案为()()n 1n 2m.3++()()n n 1n 2a m 61883②++==,且m 为质数,对6188分解质因数可知61882271317=⨯⨯⨯⨯,()()n 1n 2m 22713173++∴=⨯⨯⨯⨯, ()()m n 1n 22237131775152∴++=⨯⨯⨯⨯⨯=⨯⨯,m 7∴=,n 50=,()()n 7a n 1n 23∴=++, ()()n 131a 7n 1n 2=⋅++, 123n1111a a a a ∴+++⋯+ ()()33336m 12m 20m n 1n 2m =+++⋯+++()()311172334n 1n 2⎡⎤=++⋯+⎢⎥⨯⨯++⎢⎥⎣⎦31131172n 27252⎛⎫⎛⎫=-=- ⎪ ⎪+⎝⎭⎝⎭ 7536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得规律:()111n n 1n n 1=-++. 5.(1) a =-24,b =-10,c =10;(2) 点P 的对应的数是-443或4;(3) 当Q 点开始运动后第6、21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偶次幂具有非负性可得a+24=0,b+10=0,c-10=0,解可得a 、b 、c 的值;(2)分两种情况讨论可求点P 的对应的数;(3)分类讨论:当P 点在Q 点的右侧,且Q 点还没追上P 点时;当P 在Q 点左侧时,且Q 点追上P 点后;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左侧时;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右侧时,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是8,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1)∵|a +24|+|b +10|+(c -10)2=0,∴a +24=0,b +10=0,c -10=0,解得:a =-24,b =-10,c =10;(2)-10-(-24)=14,①点P 在AB 之间,AP =14×221+=283, -24+283=-443, 点P 的对应的数是-443; ②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AP =14×2=28,-24+28=4,点P 的对应的数是4;(3)∵AB =14,BC =20,AC =34,∴t P =20÷1=20(s ),即点P 运动时间0≤t ≤20,点Q 到点C 的时间t 1=34÷2=17(s ),点C 回到终点A 时间t 2=68÷2=34(s ),当P 点在Q 点的右侧,且Q 点还没追上P 点时,2t +8=14+t ,解得t =6;当P 在Q 点左侧时,且Q 点追上P 点后,2t -8=14+t ,解得t =22>17(舍去);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左侧时,14+t +8+2t -34=34,t =463<17(舍去); 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右侧时,14+t -8+2t -34=34,解得t =623>20(舍去), 当点P 到达终点C 时,点Q 到达点D ,点Q 继续行驶(t -20)s 后与点P 的距离为8,此时2(t -20)+(2×20-34)=8,解得t =21;综上所述:当Q 点开始运动后第6、21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再结合数轴解决问题.6.(1)20,6;(2)43t -+,162t -;(3)t 2=或6时;(4)不变,10,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数轴上两点距离先求得A ,B 两点间的距离,由中点公式可求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2)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向右为正,所以-4+3t ;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向左为负,16-2t.(3)由题意,1PQ AB 2=表示出线段长度,可列方程求t 的值; (4)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可求MN 的值不变.【详解】解:()1点A 表示的数为4-,点B 表示的数为16,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41620--=,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41662-+= 故答案为20,6 ()2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P 表示的数为:43t -+,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点Q 表示的数为:162t -,故答案为43t -+,162t -()13PQ AB 2= ()43t 162t 10∴-+--=t 2∴=或6答:t 2=或6时,1PQ AB 2= ()4线段MN 的长度不会变化,点M 为PA 的中点,点N 为PB 的中点,1PM PA 2∴=,1PN PB 2= ()1MN PM PN PA PB 2∴=-=- 1MN AB 10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本题的关键.7.(1)30,120(2)①30﹣3t②5或20③﹣15或﹣4834 【解析】【分析】(1)根据A 点对应的数为60,B 点在A 点的左侧,AB =30求出B 点对应的数;根据AC =4AB 求出AC 的距离;(2)①当P 点在AB 之间运动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P =3t ,根据BP =AB ﹣AP 求解;②分P 点是A 、B 两个点的中点;B 点是A 、P 两个点的中点两种情况讨论即可;③根据P 、Q 两点的运动速度与方向可知Q 点在往返过程中与P 点相遇2次.设Q 点在往返过程中经过x 秒与P 点相遇.第一次相遇是点Q 从A 点出发,向C 点运动的途中.根据AQ ﹣BP =AB 列出方程;第二次相遇是点Q 到达C 点后返回到A 点的途中.根据CQ+BP =BC列出方程,进而求出P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详解】(1)∵A点对应的数为60,B点在A点的左侧,并且与A点的距离为30,∴B点对应的数为60﹣30=30;∵C点到A点距离是B点到A点距离的4倍,∴AC=4AB=4×30=120;(2)①当P点在AB之间运动时,∵AP=3t,∴BP=AB﹣AP=30﹣3t.故答案为30﹣3t;②当P点是A、B两个点的中点时,AP=12AB=15,∴3t=15,解得t=5;当B点是A、P两个点的中点时,AP=2AB=60,∴3t=60,解得t=20.故所求时间t的值为5或20;③相遇2次.设Q点在往返过程中经过x秒与P点相遇.第一次相遇是点Q从A点出发,向C点运动的途中.∵AQ﹣BP=AB,∴5x﹣3x=30,解得x=15,此时P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60﹣5×15=﹣15;第二次相遇是点Q到达C点后返回到A点的途中.∵CQ+BP=BC,∴5(x﹣24)+3x=90,解得x=1054,此时P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30﹣3×1054=﹣4834.综上,相遇时P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5或﹣483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相等关系的应用,线段中点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8.(1)-14,8-4t(2)点P运动11秒时追上点Q(3)103或4(4)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1【解析】【分析】(1)根据AB长度即可求得BO长度,根据t即可求得AP长度,即可解题;(2)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则AC=5x,BC=3x,根据AC-BC=A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分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根据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4)分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详解】(1)∵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22,∴点B表示的数是8-22=-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点P表示的数是8-4t.故答案为-14,8-4t;(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则AC=5x,BC=3x,∵AC-BC=AB,∴4x-2x=22,解得:x=11,∴点P运动11秒时追上点Q;(3) ①点P、Q相遇之前,4t+2+2t =22,t=103,②点P、Q相遇之后,4t+2t -2=22,t=4,故答案为103或4(4)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1;理由如下: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12AP+12BP=12(AP+BP)=12AB=12×22=11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12AP﹣12BP=12(AP﹣BP)=12AB=11∴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9.(1)图1中小于平角的角∠AOD,∠AOC,∠AOB,∠BOE,∠BOD,∠BOC,∠COE,∠COD,∠DOE;(2)∠BOD=54°;(3)∠AOE+∠AOB+∠AOC+∠AOD+∠BOC+∠BOD+∠BOE+∠COD+∠COE+∠DOE=412°.理由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角的定义即可解决;(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BOD=12∠AOC+12∠COE,进而求出即可;(3)将图中所有锐角求和即可求得所有锐角的和与∠AOE、∠BOD和∠BOD的关系,即可解题.【详解】(1)如图1中小于平角的角∠AOD,∠AOC,∠AOB,∠BOE,∠BOD,∠BOC,∠COE,∠COD,∠DOE.(2)如图2,∵OB平分∠AOE,OD平分∠COE,∠AOC=108°,∠COE=n°(0<n<72),∴∠BOD=12∠AOD﹣12∠COE+12∠COE=12×108°=54°;(3)如图3,∠AOE=88°,∠BOD=30°,图中所有锐角和为∠AOE+∠AOB+∠AOC+∠AOD+∠BOC+∠BOD+∠BOE+∠COD+∠COE+∠DOE =4∠AOB+4∠DOE=6∠BOC+6∠COD=4(∠AOE﹣∠BOD)+6∠BOD=412°.【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有关计算,本题中将所有锐角的和转化成与∠AOE 、∠BOD 和∠BOD 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1)13-;(2)P 出发23秒或43秒;(3)见解析.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运动t 秒时P 点表示的数为-3+2t ,Q 点表示的数为1-t ,若P 、Q 相遇,则P 、Q 两点表示的数相等,由此可得关于t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2)由点P 比点Q 迟1秒钟出发,则点Q 运动了(t+1)秒,分相遇前相距1个单位长度与相遇后相距1个单位长度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3)设点C 表示的数为a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进行求解即可得.【详解】(1)由题意可知运动t 秒时P 点表示的数为-5+t ,Q 点表示的数为10-2t ;若P ,Q 两点相遇,则有-3+2t=1-t ,解得:t=43, ∴413233-+⨯=-, ∴点P 和点Q 相遇时的位置所对应的数为13-;(2)∵点P 比点Q 迟1秒钟出发,∴点Q 运动了(t+1)秒,若点P 和点Q 在相遇前相距1个单位长度,则()2t 1t 141+⨯+=-, 解得:2t 3=; 若点P 和点Q 在相遇后相距1个单位长度,则2t+1×(t+1) =4+1, 解得:4t 3=, 综合上述,当P 出发23秒或43秒时,P 和点Q 相距1个单位长度; (3)①若点P 和点Q 在相遇前相距1个单位长度, 此时点P 表示的数为-3+2×23=-53,Q 点表示的数为1-(1+23)=-23, 设此时数轴上存在-个点C ,点C 表示的数为a ,由题意得AC+PC+QC=|a+3|+|a+53|+|a+23|,要使|a+3|+|a+53|+|a+23|最小,当点C与P重合时,即a=-53时,点C到点A、点P和点Q这三点的距离和最小;②若点P和点Q在相遇后相距1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3+2×43=-13,Q点表示的数为1-(1+43)=-43,此时满足条件的点C即为Q点,所表示的数为43 ,综上所述,点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53和-43.【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正确理解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从中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也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 11.(1)①t=3;②见解析;(2)β=α+60°;(3)t=5时,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补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NOC=∠AOC-∠AON=90°-∠MOC即可得到结论;(3)分别根据转动速度关系和OC平分∠MON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①∵∠AOC=30°,OM平分∠BOC,∴∠BOC=2∠COM=2∠BOM=150°,∴∠COM=∠BOM=75°.∵∠MON=90°,∴∠CON=15°,∠AON+∠BOM=90°,∴∠AON=∠AOC﹣∠CON=30°﹣15°=15°,∴∠AON=∠CON,∴t=15°÷3°=5秒;②∵∠CON=15°,∠AON=15°,∴ON平分∠AOC.(2)∵∠AOC=30°,∴∠NOC=∠AOC-∠AON=90°-∠MOC,∴30°-α=90°-β,∴β=α+60°;(3)设旋转时间为t秒,∠AON=5t,∠AOC=30°+8t,∠CON=45°,∴30°+8t=5t+45°,∴t=5.即t=5时,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角的计算,关键是应该认真审题并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求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2.(1) AB=15,BC=20;(2) 点N移动15秒时,点N追上点M;(3) BC-AB的值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求出AB与BC的长即可,(2)不变,理由为:经过t秒后,A、B、C三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24-t,-10+3t,10+7t,表示出BC,AB,求出BC-AB即可做出判断,(3)经过t秒后,表示P、Q两点所对应的数,根据题意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t的值,分三种情况考虑,分别求出满足题意t的值即可.【详解】解:(1)AB=15,BC=20,(2)设点N移动x秒时,点N追上点M,由题意得:15322x x⎛⎫=+⎪⎝⎭,解得15x=,答:点N移动15秒时,点N追上点M.(3)设运动时间是y秒,那么运动后A、B、C三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5y--、103y-+、107y+,∴BC()()107103204y y y=+--+=+,AB()()10325154y y y=-+---=+,∴BC-AB()()2041545y y=+-+=,∴BC-AB的值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数轴,以及两点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行程问题中等量关系和数轴上点,13.(1) 2x=-和4x= ;(2)35(4)11(43)35(3)x xx xx x--<-⎧⎪+-≤<⎨⎪+≥⎩【解析】【分析】(1)令x+2=0和x-4=0,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x+2|和|x-4|的零点值,(2)零点值x=3和x=-4可将全体实数分成不重复且不遗漏的如下3种情况:x<-4、-4≤x<3和x≥3.分该三种情况找出324x x-++的值即可.【详解】解:(1)2x =-和4x =,(2)由30x -=得3,x =由40x +=得4x =-,①当4x <-时,原式()()32435x x x =---+=--,②当4-≤3x <时,原式()()32411x x x =--++=+,③当x ≥3时,原式()()32435x x x =-++=+,综上所述:原式()35(4)11(43)353x x x x x 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化简方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绝对值化简方法.14.(1)60°;(2)射线OP 是∠AOC 的平分线;(3)30°.【解析】整体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角的和差关系计算;(2)计算出∠AOP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判断;(3)根据∠AOC ,∠AON ,∠NOC ,∠MON ,∠AOM 的和差关系即可得到∠NOC 与∠AOM 之间的数量关系.解:(1)如图②,∠AOC=120°,∴∠BOC=180°﹣120°=60°,又∵OM 平分∠BOC ,∴∠BOM=30°,又∵∠NOM=90°,∴∠BOM=90°﹣30°=60°,故答案为60°;(2)如图③,∵∠AOP=∠BOM=60°,∠AOC=120°,∴∠AOP=12∠AOC , ∴射线OP 是∠AOC 的平分线;(3)如图④,∵∠AOC=120°,∴∠AON=120°﹣∠NOC ,∵∠MON=90°,∴∠AON=90°﹣∠AOM ,∴120°﹣∠NOC=90°﹣∠AOM ,即∠NOC ﹣∠AOM=30°.15.(1)1;(2)点P 运动5秒时,追上点R ;(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长度为5.【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到AB=10,由PA=PB ,于是得到结论;(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R,于是得到AC=6x BC=4x,AB=10,根据AC-BC=AB,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A、B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左侧时,求得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试题解析:解:(1)(1)∵A,B表示的数分别为6,-4,∴AB=10,∵PA=PB ,∴点P表示的数是1,(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R(如图)则:AC=6x BC=4x AB=10∵AC -BC =AB∴ 6x-4x=10解得,x=5∴点P运动5秒时,追上点R.(3)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分两种情况:点P在A、B之间运动时:MN=MP+NP=AP+BP=(AP+BP)=AB=5点P运动到点B左侧时:MN=MP-NP=AP-BP=(AP-BP)=AB=5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长度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以及线段的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要考虑全面各种情况,不要漏解.。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如图,实数﹣3、x 、3、y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 、N 、P 、Q ,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 )A .点MB .点NC .点PD .点Q2.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若要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则分配几人生产螺栓?设分配x 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21826x x =- B .()181226x x =- C .()2181226x x ⨯=- D .()2121826x x ⨯=- 3.已知线段AB 的长为4,点C 为AB 的中点,则线段AC 的长为( )A .1B .2C .3D .44.某班30位同学,在绿色护植活动中共种树72棵,已知女生每人种2棵,男生每人种3棵,设女生有x 人,则可列方程( ) A .23(30)72x x +-= B .32(30)72x x +-= C .23(72)30x x +-= D .32(72)30x x +-=5.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 .21(1)(1)xx x +=+- B .()am an a m n +=- C .2244(2)m m m +-=-D .22(2)(1)aa a a --=-+6.已知线段 AB =10cm ,直线 AB 上有一点 C ,且 BC =4cm ,M 是线段 AC 的中点,则 AM 的长( ) A .7cmB .3cmC .3cm 或 7cmD .7cm 或 9cm7.96.已知a <0,-1<b <0,则a ,ab ,ab 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a >ab >ab 2 B .ab >ab 2>a C .ab >a >ab 2 D .ab <a <ab 28.如图,∠AOD =84°,∠AOB =18°,OB 平分∠AOC ,则∠COD 的度数是( )A .48°B .42°C .36°D .33°9.方程3x ﹣1=0的解是( )A .x =﹣3B .x =3C .x =﹣13D .x =1310.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 A .2B .﹣1C .0D .﹣311.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A .四棱锥B .四棱柱C .三棱锥D .三棱柱 12.用代数式表示“a 的3倍与b 的差的平方”,正确的是( ) A .3(a ﹣b )2B .(3a ﹣b )2C .3a ﹣b 2D .(a ﹣3b )213.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有( ) A .360x -=,变形为36x = B .533x x +=-,变形为42x = C .2123x -=,变形为232x -= D .21x =,变形为2x =14.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 A .B .C .D .15.某中学为检查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对七年级全体300名学生进行了体检,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由该图可以看出七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的学生有( )A .45人B .120人C .135人D .165人二、填空题16.已知x=5是方程ax ﹣8=20+a 的解,则a= ________17.苹果的单价为a 元/千克,香蕉的单价为b 元/千克,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共需____元.18.将0.09493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其结果是_____. 19.=38A ∠︒,则A ∠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20.一个商店把某件商品按进价提高20%作为定价,可是总卖不出去;后来按定价减价20%出售,很快卖掉,结果这次生意亏了4元.那么这件商品的进价是________元. 21.若3750'A ∠=︒,则A ∠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22.如图,若12l l //,1x ∠=︒,则2∠=______.23.禽流感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205c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cm ; 24.把(a ﹣b )看作一个整体,合并同类项:3()4()2()-+---a b a b a b =_____. 25.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为了使砌的墙是直的,经常在两个墙脚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然后拉一条直的细线绳作参照线.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若a-b=-7,c+d=2013,则(b+c)-(a-d)的值是______.27.如图,点C ,D 在线段AB 上,CB =5cm ,DB =8cm ,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28.方程x +5=12(x +3)的解是________. 29.为了了解我市2019年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______30.单项式()26a bc -的系数为______,次数为______.三、压轴题31.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三点 A ,B ,C ,若用 AB 表示 A ,B 两点的距离,AC 表示 A ,C 两点的 距离,且 BC = 2 AB ,点 A 、点C 对应的数分别是a 、c ,且| a - 20 | + | c +10 |= 0 .(1)若点 P ,Q 分别从 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 2 个单位长度/秒、5个单位长度/ 秒,则运动了多少秒时,Q 到 B 的距离与 P 到 B 的距离相等?(2)若点 P ,Q 仍然以(1)中的速度分别从 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2 秒后,动点 R 从 A 点出发向左运动,点 R 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点 M 为线段 PR 的中点,点 N 为线段 RQ 的中点,点R 运动了x 秒时恰好满足 MN + AQ = 25,请直接写出x 的值. 32.已知∠AOB =110°,∠COD =40°,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如图1,当OB 、OC 重合时,求∠AOE ﹣∠BOF 的值;(2)如图2,当∠COD 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 秒(0<t <10),在旋转过程中∠AOE ﹣∠BOF 的值是否会因t 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COF =14°时,t = 秒.33.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其中A 表示的数为-2,B 表示的数为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 ,使得AC+BC=n ,则称点C 叫做点A 、B 的“n 节点”.例如图1所示:若点C 表示的数为0,有AC+BC=2+2=4,则称点C 为点A 、B 的“4节点”. 请根据上述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若点C 为点A 、B 的“n 节点”,且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求n 的值; (2)若点D 是数轴上点A 、B 的“5节点”,请你直接写出点D 表示的数为______; (3)若点E 在数轴上(不与A 、B 重合),满足BE=12AE ,且此时点E 为点A 、B 的“n 节点”,求n 的值.34.(1)探究:哪些特殊的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在①135︒,②120︒,③75︒,④25︒中,小明同学利用一副三角板画不出来的特殊角是_________;(填序号)(2)在探究过程中,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起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如图,他先用三角板画出了直线EF ,然后将一副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其中45角(AOB ∠)的顶点与60角(COD ∠)的顶点互相重合,且边OA 、OC 都在直线EF 上.固定三角板COD 不动,将三角板A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当边OB 与射线OF 第一次重合时停止.①当OB 平分EOD ∠时,求旋转角度α;②是否存在2BOC AOD ∠=∠?若存在,求旋转角度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10,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AB=30,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P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若M 为线段AP 的中点,N 为线段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请求出这个长度;如果会变化,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这个长度; (3)动点Q 从点B 处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与点Q 相距4个单位长度?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的坐标为(2,8),点N 的坐标为(2,6),将线段MN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PQ (点P 和点Q 分别是点M 和点N 的对应点),连接MP 、NQ ,点K 是线段MP 的中点. (1)求点K 的坐标;(2)若长方形PMNQ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下方运动,(点A 、B 、C 、D 、E 分别是点M 、N 、Q 、P 、K 的对应点),当BC 与x 轴重合时停止运动,连接OA 、OE ,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三角形OAE 的面积S (不要求写出t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连接OB 、OD ,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三角形OBD 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AE 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7.如图,数轴上有A ,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a ,b ,且()225350a b ++-=.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它到达B 点后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返回往A 点运动,并持续在A ,B 两点间往返运动.在点P 出发的同时,点Q 从B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左匀速运动,当点Q 达到A 点时,点P ,Q 停止运动. (1)填空:a = ,b = ;(2)求运动了多长时间后,点P ,Q 第一次相遇,以及相遇点所表示的数; (3)求当点P ,Q 停止运动时,点P 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数;(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 和点Q 一共相遇了几次.(直接写出答案)38.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应用极为广泛.观察下列按照一定规律堆砌的钢管的横截面图:用含n的式子表示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分析思路)图形规律中暗含数字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分步的方法,从图形排列中找规律;把图形看成几个部分的组合,并保持结构,找到每一部分对应的数字规律,进而找到整个图形对应的数字规律.如:要解决上面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特例入手: (统一用S表示钢管总数)(解决问题)(1)如图,如果把每个图形按照它的行来分割观察,你发现了这些钢管的堆砌规律了吗?像n=1、n=2的情形那样,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S=1+2 S=2+3+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其实,对同一个图形,我们的分析眼光可以是不同的.请你像(1)那样保持结构的、对每一个所给图形添加分割线,提供与(1)不同的分割方式;并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用含n的式子列式,并计算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实数-3,x,3,y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N、P、Q,∴原点在点P与N之间,∴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点N.故选B.2.D解析:D【解析】【分析】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栓,则(26-x)名生产螺母,根据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可得出方程.【详解】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栓,则(26-x)名生产螺母,∵要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可得2×12x=18(26-x).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抽象一元一次方程,要保证配套,则生产的螺母的数量是生产的螺栓数量的2倍,所以列方程的时候,应是螺栓数量的2倍=螺母数量.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C 的长. 【详解】解: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得AC =12AB =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中点的性质.4.A解析:A 【解析】 【分析】设女生x 人,男生就有(30-x )人,再表示出男、女生各种树的棵数,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式:男生种树棵数+女生种树棵数=72棵,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设女生x 人, ∵共有学生30名, ∴男生有(30-x )名,∵女生每人种2棵,男生每人种3棵, ∴女生种树2x 棵,男生植树3(30-x )棵, ∵共种树72棵, ∴2x+3(30-x)=7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解题关键.5.D解析:D 【解析】 【分析】分别利用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对各选项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详解】解:A 、21x +无法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 B 、()am an a m n +=+,故此选项错误; C 、244m m +-无法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 D 、22(2)(1)aa a a --=-+,正确;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6.C解析:C【解析】【分析】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即点C在点A与B之间或点C在点B 的右侧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详解】①如图1所示,当点C在点A与B之间时,∵线段AB=10cm,BC=4cm,∴AC=10-4=6cm.∵M是线段AC的中点,∴AM=12AC=3cm,②如图2,当点C在点B的右侧时,∵BC=4cm,∴AC=14cmM是线段AC的中点,∴AM=12AC=7cm.综上所述,线段AM的长为3cm或7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先根据同号得正的原则判断出ab的符号,再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出ab2及a的符号及大小即可.解:∵a<0,b<0,∴ab>0,又∵-1<b<0,ab>0,∴ab2<0.∵-1<b<0,∴0<b2<1,∴ab2>a,∴a<ab2<ab.故选B本题涉及到有理数的乘法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属中学阶段的基础题目.8.A解析:A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2AOC AOB ∠=∠,求出AOC ∠的度数,然后根据角的和差运算得出COD AOD AOC ∠=∠-∠,得出结果. 【详解】解:OB 平分AOC ∠,18AOB ∠=︒, 236AOC AOB ∴∠=∠=︒, 又84AOD ∠=︒,843648COD AOD AOC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关系转化求解.9.D解析:D 【解析】 【分析】方程移项,把x 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详解】解:方程3x ﹣1=0, 移项得:3x =1,解得:x =13,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0.D解析:D 【解析】试题分析:∵|2|=2,|﹣1|=1,|0|=0,|﹣3|=3,∴|﹣3|最大,故选D . 考点:D .11.A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四棱锥的侧面展开图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四棱锥. 故选A.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12.B解析:B【解析】用代数式表示“a 的3倍与b 的差的平方”结果是:2(3)a b -.故选B.1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项进行判断后即可解答.【详解】选项A ,由360x -=变形可得36x =,选项A 正确;选项B ,由 533x x +=-变形可得42x =-,选项B 错误;选项C ,由2123x -=变形可得236x -=,选项C 错误; 选项D ,由21x =,变形为x =12,选项D 错误.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解:A 、能围成正方体的4个侧面,但.上、下底面不能围成,故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B 、C 、四个面连在了起不能折成正方体,故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D 、是“141"型,所以D 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故答案是D.【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及空间想象能力,熟练掌握正方体的展开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D解析:D【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可得:视力不良所占的比例为:40%+15%=55%,视力不良的学生数:300×55%=165(人).故选D.二、填空题16.7【解析】试题分析: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求出a 的值.解:把x=5代入方程ax ﹣8=20+a得:5a ﹣8=20+a ,解析:7【解析】试题分析: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求出a 的值.解:把x=5代入方程ax ﹣8=20+a得:5a ﹣8=20+a ,解得:a=7.故答案为7.考点:方程的解.17.【解析】【分析】用单价乘数量得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的总价,再进一步相加即可.【详解】买单价为a 元的苹果2千克用去2a 元,买单价为b 元的香蕉3千克用去3b 元,共用去:(2a+3b)元解析:(23)a b【解析】【分析】用单价乘数量得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的总价,再进一步相加即可.【详解】买单价为a 元的苹果2千克用去2a 元,买单价为b 元的香蕉3千克用去3b 元, 共用去:(2a +3b )元.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 18.09.【解析】【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4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将0.09493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其结果是0.09.故答案为0.09.【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解析:09.【解析】【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4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将0.09493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位,其结果是0.09.故答案为0.09.【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19.【解析】【分析】根据两个角互补的定义对其进行求解.【详解】解:,的补角的度数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互补的含义,解题关键就是用180度直接减去即可.解析:142︒【解析】【分析】根据两个角互补的定义对其进行求解.【详解】解:∠=,38A∴A∠的补角的度数为:18038142-=,故答案为:142︒.【点睛】本题考查互补的含义,解题关键就是用180度直接减去即可.20.100【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关于x 的方程,求解可得商品的进价.解:根据题意:设未知进价为x ,可得:x•(1+20%)•(1-20%)=96解得:x=100;解析:100【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关于x 的方程,求解可得商品的进价.解:根据题意:设未知进价为x ,可得:x•(1+20%)•(1-20%)=96解得:x=100;21.【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的补角=180°-=.故填.【点睛】本题考查补角的定义,难度较小,要注意度、分、秒解析:14210'︒【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3750'A ∠=︒,∴A ∠的补角=180°-3750'︒=14210'︒.故填14210'︒.【点睛】本题考查补角的定义,难度较小,要注意度、分、秒是60进制.22.(180﹣x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180°﹣∠1,代入求出即可.【详解】∵l1∥l2,∠1=x°,∴∠2=180°﹣∠1=180°﹣x°=(180﹣x )°.故解析:(180﹣x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180°﹣∠1,代入求出即可.【详解】∵l 1∥l 2,∠1=x °,∴∠2=180°﹣∠1=180°﹣x °=(180﹣x )°.故答案为(180﹣x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3.【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析:62.0510-⨯【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10n a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0.00000205=62.0510-⨯故答案为62.0510-⨯【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难度不大24.【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指数不变,可得答案.【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熟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析:5()-a b【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指数不变,可得答案.【详解】解:3()4()2()(342)()5()-+---=+--=-a b a b a b a b a b ,故答案为:5()-a b .【点睛】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熟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析】【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析即可.【详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脚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然后拉一条直的参照线,这种做法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两点确定一条直解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析】【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析即可.【详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脚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然后拉一条直的参照线,这种做法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点睛】考核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理解课本基本公理即可.26.2020【解析】【分析】把所求代数式变换得b+c-a+d=(b-a)+(c+d),把已知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代数式变换,可得(b+c)-(a-d) =(b-a)+(c+d),由已知解析:2020【解析】【分析】把所求代数式变换得b+c-a+d=(b-a)+(c+d),把已知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代数式变换,可得(b+c)-(a-d) =(b-a)+(c+d),由已知,a-b=-7,c+d=2013,∴原式=7+2013=2020,故答案为:2020.【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算,整体代换思想的应用,掌握整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7.11cm .【解析】【分析】根据点为线段的中点,可得,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得的长.【详解】解:∵,且,,∴,∵点为线段的中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解析:11cm .【解析】【分析】根据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可得2AC DC ,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得AB 的长.【详解】解:∵DC DB BC =-,且8DB =,5CB =,∴853DC =-=,∵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3AD =,∵AB AD DB =+,∴3811()AB cm =+=.故答案为:11c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的中点.28.x=-7【解析】去分母得,2(x+5)=x+3,去括号得,2x+10=x+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7.解析:x=-7【解析】去分母得,2(x+5)=x+3,去括号得,2x+10=x+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7.29.①③④【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解析:①③④【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正确;②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故原说法错误;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正确;④样本容量是200,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30.【解析】【分析】根据定义: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单项式的系数是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即可得解.【详解】单项式的系数为;次数为2+1+1=4;故答案为;4.【点睛】此解析:16-【解析】【分析】根据定义: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单项式的系数是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即可得解.【详解】单项式()26a bc-的系数为16-;次数为2+1+1=4;故答案为16 -;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的理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三、压轴题31.(1)107秒或10秒;(2)1413或11413.【解析】【分析】(1)由绝对值的非负性可求出a,c的值,设点B对应的数为b,结合BC = 2 AB,求出b 的值,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分别表示出点P、点Q对应的数,根据“Q到B的距离与P 到B的距离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2)当点R运动了x秒时,分别表示出点P、点Q、点R对应的数为,得出AQ的长,由中点的定义表示出点M、点N对应的数,求出MN的长.根据MN+AQ=25列方程,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1)∵|a -20|+|c +10|=0,∴a -20=0,c +10=0,∴a =20,c =﹣10.设点B 对应的数为b .∵BC =2AB ,∴b ﹣(﹣10)=2(20﹣b ).解得:b =10. 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点P 对应的数为20+2t ,点Q 对应的数为﹣10+5t .∵Q 到B 的距离与P 到B 的距离相等,∴|﹣10+5t ﹣10|=|20+2t ﹣10|,即5t ﹣20=10+2t 或20﹣5t =10+2t ,解得:t =10或t =107. 答:运动了107秒或10秒时,Q 到B 的距离与P 到B 的距离相等.(2)当点R 运动了x 秒时,点P 对应的数为20+2(x +2)=2x +24,点Q 对应的数为﹣10+5(x +2)=5x ,点R 对应的数为20﹣x ,∴AQ =|5x ﹣20|.∵点M 为线段PR 的中点,点N 为线段RQ 的中点,∴点M 对应的数为224202x x ++-=442x +, 点N 对应的数为2052x x -+=2x +10, ∴MN =|442x +﹣(2x +10)|=|12﹣1.5x |. ∵MN +AQ =25,∴|12﹣1.5x |+|5x ﹣20|=25.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0<x <4时,12﹣1.5x +20﹣5x =25,解得:x =1413; 当4≤x ≤8时,12﹣1.5x +5x ﹣20=25,解得:x =667>8,不合题意,舍去; 当x >8时,1.5x ﹣12+5x ﹣20=25, 解得:x 31141=. 综上所述:x 的值为1413或1141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绝对值的非负性以及两点间的距离,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2.(1)35°;(2)∠AOE ﹣∠BOF 的值是定值,理由详见解析;(3)4.【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E 和∠BOF 的度数,然后根据∠AOE ﹣∠BOF 求解;(2)首先由题意得∠BOC =3t°,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C =∠AOB+3t°,∠BOD =∠COD+3t°,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根据题意得∠BOF =(3t+14)°,故3314202t t +=+,解方程即可求出t 的值. 【详解】解:(1)∵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1AOE AOC 11022︒∠=∠=⨯=55°,11AOF BOD 402022︒︒∠=∠=⨯=, ∴∠AOE ﹣∠BOF =55°﹣20°=35°;(2)∠AOE ﹣∠BOF 的值是定值由题意∠BOC =3t°,则∠AOC =∠AOB+3t°=110°+3t°,∠BOD =∠COD+3t°=40°+3t°,∵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11AOE AOC 1103t =22︒︒∴∠=∠=⨯+3552t ︒︒+ ∴()113BOF BOD 403t 20t 222︒︒︒︒∠=∠=+=+, ∴33AOE BOF 55t 20t 3522︒︒︒︒︒⎛⎫⎛⎫∠-∠=+-+= ⎪ ⎪⎝⎭⎝⎭, ∴∠AOE ﹣∠BOF 的值是定值,定值为35°;(3)根据题意得∠BOF =(3t+14)°, ∴3314202t t +=+, 解得4t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理解角度之间的和差关系是关键.33.(1)n= 8;(2)-2.5或2.5;(3)n=4或n=12.【解析】【分析】(1)根据“n 节点”的概念解答;(2)设点D 表示的数为x ,根据“5节点”的定义列出方程分情况,并解答;(3)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E在BA延长线上时,②当点E在线段AB上时,③当点E在AB延长线上时,根据BE=12AE,先求点E表示的数,再根据AC+BC=n,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1)∵A表示的数为-2,B表示的数为2,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AC=2,BC=6,∴n=AC+BC=2+6=8.(2)如图所示:∵点D是数轴上点A、B的“5节点”,∴AC+BC=5,∵AB=4,∴C在点A的左侧或在点A的右侧,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AC+BC=5,∴-2-x+2-x=5或x-2+x-(-2)=5,x=-2.5或2.5,∴点D表示的数为2.5或-2.5;故答案为-2.5或2.5;(3)分三种情况:①当点E在BA延长线上时,∵不能满足BE=12 AE,∴该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②当点E在线段AB上时,可以满足BE=12AE,如下图,n=AE+BE=AB=4;③当点E在AB延长线上时,∵BE=12 AE,∴BE=AB=4,∴点E表示的数为6,∴n=AE+BE=8+4=12,综上所述:n=4或n=12.【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n 节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难度一般.34.(1)④;(2)①15α=︒;②当105α=,125α=时,存在2BOC AOD ∠=∠.【解析】【分析】(1)根据一副三角板中的特殊角,运用角的和与差的计算,只要是15°的倍数的角都可以画出来;(2)①根据已知条件得到∠EOD=180°-∠COD=180°-60°=12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B=12∠EOD=12×120°=60°,于是得到结论; ②当OA 在OD 的左侧时,当OA 在OD 的右侧时,根据角的和差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135°=90°+45°,120°=90°+30°,75°=30°+45°,∴只有25°不能写成90°、60°、45°、30°的和或差,故画不出;故选④;(2)①因为COD 60∠=,所以EOD 180COD 18060120∠∠=-=-=.因为OB 平分EOD ∠, 所以11EOB EOD 1206022∠∠==⨯=. 因为AOB 45∠=,所以αEOB AOB 604515∠∠=-=-=.②当OA 在OD 左侧时,则AOD 120α∠=-,BOC 135α∠=-.因为BOC 2AOD ∠∠=,所以()135α2120α-=-.解得α105=.当OA 在OD 右侧时,则AOD α120∠=-,BOC 135α∠=-.因为BOC 2AOD ∠∠=,所以()135α2α120-=-.解得α125=.综合知,当α105=,α125=时,存在BOC 2AOD ∠∠=.【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的理解题意并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35.(1)-20,10-5t ;(2)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5.(3)13秒或17秒【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B 点表示的数为10-30;点P 表示的数为10-5t ;(2)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易求出MN.(3) 分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根据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点A表示的数为10,B在A点左边,AB=30,∴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10-30=-2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点P表示的数为10-5t;故答案为-20,10-5t;(2)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5.理由如下: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BP的中点,∴MN=MP+NP=AP+BP=(AP+BP)=AB=15;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BP的中点,∴MN=MP-NP=AP-BP=(AP-BP)=AB=15,∴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5.(3)若点P、Q同时出发,设点P运动t秒时与点Q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①点P、Q相遇之前,由题意得4+5t=30+3t,解得t=13;②点P、Q相遇之后,由题意得5t-4=30+3t,解得t=17.答:若点P、Q同时出发,13或17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6.(1)(4,8)(2)S△OAE=8﹣t(3)2秒或6秒【解析】【分析】(1)根据M和N的坐标和平移的性质可知:MN∥y轴∥PQ,根据K是PM的中点可得K 的坐标;(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三角形OAE的面积S;。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已知max{}2,,x x x 表示取三个数中最大的那个数,例如:当x =9时,max {}{}22,,max 9,9,9x x x ==81.当max {}21,,2x x x =时,则x 的值为( ) A .14-B .116C .14D .122.已知a +b =7,ab =10,则代数式(5ab +4a +7b )+(3a –4ab )的值为( ) A .49 B .59 C .77D .1393.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面上,至少需要两枚钉子,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垂线段最短 D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4.一个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2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A .30B .45︒C .60︒D .75︒5.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若数轴上有一点C 到点B 的距离为2个单位,则点C 表示的数是( )A .-1或2B .-1或5C .1或2D .1或56.已知线段AB a ,,,C D E 分别是,,AB BC AD 的中点,分别以点,,C D E 为圆心,,,CB DB EA 为半径作圆得如图所示的图案,则图中三个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之和为( )A .9a πB .8a πC .98a πD .94a π7.若多项式229x mx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m 的值为() A .3B .-3C .±3D .+68.下列日常现象:①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③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个同学的跳远成绩;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其中,可以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③D .④9.方程3x +2=8的解是( ) A .3B .103C . 2D .1210.已知点、、A B C 在一条直线上,线段5AB cm =,3BC cm =,那么线段AC 的长为( ) A .8cmB .2cmC .8cm 或2cmD .以上答案不对11.估算15在下列哪两个整数之间( ) A .1,2B .2,3C .3,4D .4,512.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有( ) A .360x -=,变形为36x = B .533x x +=-,变形为42x = C .2123x -=,变形为232x -= D .21x =,变形为2x =二、填空题13. 已知线段AB =8 cm ,在直线AB 上画线段BC ,使得BC =6 cm ,则线段AC =________cm.14.若关于x 的多项式2261x bx ax x -++-+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则-a b 的值是________15.写出一个比4大的无理数:____________. 16.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10,13.,,,AB BC E F G H ==分别是线段,,,AB BC CD AD 上的定点,现分别以,BE BF 为边作长方形BEQF ,以DG 为边作正方形DGIH .若长方形BEQF 与正方形DGIH 的重合部分恰好是一个正方形,且,BE DG =,Q I 均在长方形ABCD 内部.记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123,,s s s .若2137S S =,则3S =___17.因式分解:32x xy -= ▲ . 18.15030'的补角是______. 19.16的算术平方根是 .20.学校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知在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有27人,在乙处参加社会实践的有19人,现学校再另派20人分赴两处,使在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可列方程______. 21.若a-b=-7,c+d=2013,则(b+c)-(a-d)的值是______.22.学校某兴趣活动小组现有男生30人,女生8人,还要录取女生多少人,才能使女生人数占该活动小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设还要录取女生x 人,依题意列方程得_____. 23.若代数式x 2+3x ﹣5的值为2,则代数式2x 2+6x ﹣3的值为_____. 24.-2的相反数是__.三、解答题25.计算 (1)32527- (2)()3335+-26.如图,AB 和CD 相交于点O ,∠A=∠B ,∠C=75°求∠D 的度数.27.如图,把△ABC 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1)在图中画出△A 1B 1C 1,并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 (2)连接A 1A 、C 1C ,则四边形A 1ACC 1的面积为______.28.先化简后求值:2(x 2y +xy )﹣3(x 2y ﹣xy )﹣5xy ,其中x =﹣2,y =1.29.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在角的内部引两条射线,如果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等于这个角的一半,那么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这个角的内半角.如图1,若1COD AOB 2∠∠=,则COD ∠是AOB ∠的内半角.()1如图1,已知AOB 70∠=,AOC 25∠=,COD ∠是AOB ∠的内半角,则BOD ∠=______;()2如图2,已知AOB 60∠=,将A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0α60)<<至COD ∠,当旋转的角度α为何值时,COB ∠是AOD ∠的内半角.()3已知AOB 30∠=,把一块含有30角的三角板如图3叠放,将三角板绕顶点O 以3度/秒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4),问: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射线OA ,OB ,OC ,OD 能否构成内半角?若能,请求出旋转的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0.已知A =3x 2+x+2,B =﹣3x 2+9x+6. (1)求2A ﹣13B ; (2)若2A ﹣13B 与32C -互为相反数,求C 的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若x =2是C =2x+7a 的解,求a 的值.四、压轴题31.阅读理解:如图①,若线段AB 在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 和b (b a >),则线段AB 的长(点A 到点B 的距离)可表示为AB=b a -.请用上面材料中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②,一个点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cm 到达P 点,再向右移动7cm 到达Q 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 .(1)请你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出P ,Q 两点的位置;(2)若将图②中的点P 向左移动x cm ,点Q 向右移动3x cm ,则移动后点P 、点Q 表示的数分别为多少?并求此时线段PQ 的长.(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3)若P 、Q 两点分别从第⑴问标出的位置开始,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和1个单位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多少时PQ=2cm ?32.如图1,已知面积为12的长方形ABCD ,一边AB 在数轴上。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0,1-, 2.5-,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0 B .1- C . 2.5-D .32.下列四个式子:9,327-,3-,(3)--,化简后结果为3-的是( ) A .9B .327-C .3-D .(3)--3.下列分式中,与2x y x y ---的值相等的是()A .2x y y x+-B .2x y x y +-C .2x y x y --D .2x y y x-+4.若x=﹣13,y=4,则代数式3x+y ﹣3xy 的值为( ) A .﹣7B .﹣1C .9D .75.96.已知a <0,-1<b <0,则a ,ab ,ab 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a >ab >ab 2 B .ab >ab 2>a C .ab >a >ab 2 D .ab <a <ab 2 6.以下调查方式比较合理的是( )A .为了解一沓钞票中有没有假钞,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 .为了解全区七年级学生节约用水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 .为了解某省中学生爱好足球的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D .为了解某市市民每天丢弃塑料袋数量的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7.如图,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是( )A .∠2+∠4=180°B .∠3=∠4C .∠1+∠4=90°D .∠1=∠4 8.用代数式表示“a 的3倍与b 的差的平方”,正确的是( )A .3(a ﹣b )2B .(3a ﹣b )2C .3a ﹣b 2D .(a ﹣3b )29.A 、B 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为12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经过t 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 的值为( ) A .2或2.5 B .2或10 C .2.5 D .2 10.若2m ab -与162n a b -是同类项,则m n +=( )A .3B .4C .5D .711.已知点A,B,P 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等式中,能判断点P 是线段AB 中点个数有 ( ) ①AP=BP;②.BP=12AB;③AB=2AP;④AP+PB=AB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某同学晚上6点多钟开始做作业,他家墙上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20°,他做完作业后还是6点多钟,且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还是120°,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 ) A .40分钟B .42分钟C .44分钟D .46分钟二、填空题13.在数轴上,若A 点表示数﹣1,点B 表示数2,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14.把5,5,3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__. 15.﹣213的倒数为_____,﹣213的相反数是_____. 16.当a=_____时,分式13a a --的值为0. 17.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驴子和一只骡子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一同走,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所负担的就是你的两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那么驴子原来所驮货物有_____袋.18.下列是由一些火柴搭成的图案:图①用了5根火柴,图②用了9根火柴,图③用了13根火柴,按照这种方式摆下去,摆第n 个图案用_____根火柴棒.19.如图,已知O 为直线AB 上一点,OC 平分∠AOD ,∠BOD =4∠DOE ,∠COE =α,则∠BOE 的度数为_____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20.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1: 2 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三分线,显然,一个角的三分线有两条.如图,90AOB ︒∠=,OC 、OD 是∠AOB 的两条三分线,以O 为中心,将∠COD 顺时针最少旋转__________ ,OA 恰好是∠COD 的三等分线.21.为了了解我市2019年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______ 22.若2a ﹣b=4,则整式4a ﹣2b+3的值是______.23.设一列数中相邻的三个数依次为m ,n ,p ,且满足p=m 2﹣n ,若这列数为﹣1,3,﹣2,a ,b ,128…,则b=________.24.a ※b 是新规定的这样一种运算法则:a ※b =a ﹣b+2ab ,若(﹣2)※3=_____.三、压轴题25.阅读理解:如图①,若线段AB 在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 和b (b a >),则线段AB 的长(点A 到点B 的距离)可表示为AB=b a -.请用上面材料中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如图②,一个点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cm 到达P 点,再向右移动7cm 到达Q 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 .(1)请你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出P ,Q 两点的位置;(2)若将图②中的点P 向左移动x cm ,点Q 向右移动3x cm ,则移动后点P 、点Q 表示的数分别为多少?并求此时线段PQ 的长.(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3)若P 、Q 两点分别从第⑴问标出的位置开始,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和1个单位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多少时PQ=2cm ?26.综合与探究问题背景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所示位置摆放,分别作出∠AOC ,∠BOD 的平分线OM 、ON ,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求出∠MON 的度数. 特例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从特例入手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将三角尺分别按图2、图3所示的方式摆放,OM 和ON 仍然是∠AOC 和∠BOD 的角平分线.其中,按图2方式摆放时,可以看成是ON 、OD 、OB 在同一直线上.按图3方式摆放时,∠AOC 和∠BOD 相等.(1)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进行计算:图2中∠MON 的度数为 °.图3中∠MON 的度数为 °. 发现感悟解决完图2,图3所示问题后,“兴趣小组”又对图1所示问题进行了讨论: 小明:由于图1中∠AOC 和∠BOD 的和为90°,所以我们容易得到∠MOC 和∠NOD 的和,这样就能求出∠MON 的度数.小华:设∠BOD 为x °,我们就能用含x 的式子分别表示出∠NOD 和∠MOC 度数,这样也能求出∠MON 的度数.(2)请你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求出图1中∠MON 的度数.类比拓展受到“兴趣小组”的启发,“智慧小组”将三角尺按图4所示方式摆放,分别作出∠AOC、∠BOD的平分线OM、ON,他们认为也能求出∠MON的度数.(3)你同意“智慧小组”的看法吗?若同意,求出∠MON的度数;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27.问题:将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探究:要研究上面的问题,我们不妨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进而找到一般性规律.探究一:将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二等分,连接各边中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如图①,连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共有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一共有1个.探究二:将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三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如图②,连接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对应三等分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第三层有5个,共有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共有个.探究三:将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四等分(图③),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仿照上述方法,写出探究过程)结论:将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仿照上述方法,写出探究过程)应用:将一个边长为25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25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有______个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______个.28.如图,从左到右依次在每个小方格中填入一个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方格中所填数之和都相等.6a b x-1-2...(1)可求得x =______,第 2021 个格子中的数为______;(2)若前k 个格子中所填数之和为 2019,求k 的值;(3)如果m ,n为前三个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那么所有的|m-n | 的和可以通过计算|6-a|+|6-b|+|a-b|+|a-6| +|b-6|+|b-a| 得到.若m ,n为前8个格子中的任意两个数,求所有的|m-n|的和.29.已知数轴上两点A、B,其中A表示的数为-2,B表示的数为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使得AC+BC=n,则称点C叫做点A、B的“n节点”.例如图1所示:若点C表示的数为0,有AC+BC=2+2=4,则称点C为点A、B的“4节点”.请根据上述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若点C为点A、B的“n节点”,且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求n的值;(2)若点D是数轴上点A、B的“5节点”,请你直接写出点D表示的数为______;(3)若点E在数轴上(不与A、B重合),满足BE=12AE,且此时点E为点A、B的“n节点”,求n的值.30.如图1,线段AB的长为a.(1)尺规作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延长线段BA到D,使AD=AC.(先用尺规画图,再用签字笔把笔迹涂黑.)(2)在(1)的条件下,以线段AB所在的直线画数轴,以点A为原点,若点B对应的数恰好为10,请在数轴上标出点C,D两点,并直接写出C,D两点表示的有理数,若点M 是BC的中点,点N是AD的中点,请求线段MN的长.(3)在(2)的条件下,现有甲、乙两个物体在数轴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从点D处开始,在点C,D之间进行往返运动;乙从点N开始,在N,M之间进行往返运动,甲、乙同时开始运动,当乙从M点第一次回到点N时,甲、乙同时停止运动,若甲的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乙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请求出甲和乙在运动过程中,所有相遇点对应的有理数.31.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段AB的“2倍点”.(1)线段的中点__________这条线段的“2倍点”;(填“是”或“不是”)(2)若AB=15cm,点C是线段AB的“2倍点”.求AC的长;(3)如图②,已知AB=20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 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移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 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_____________s时,点Q 恰好是线段AP的“2倍点”.(请直接写出各案)32.已知:A、O、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过O点作射线OC,使∠AOC:∠BOC=1:2,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ON 落在射线OB 上,此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 度;(2)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的位置,使得ON 在∠AOC 的内部.试探究∠AOM 与∠NOC 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5°每秒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OM 所在直线恰好平分∠BOC 时,时间t 的值为 (直接写结果).【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比较大小,再选出选项即可. 【详解】解:∵ 2.5-<1-<0<3, ∴最小的数是 2.5-,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注意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题意直接利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去括号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解:9,故排除A; 327-=3-,选项B 正确;C. 3-=3,故排除C;D. (3)--=3,故排除D.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去括号原则,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原式=22x y x yx y y x++-=--,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4.D解析:D 【解析】 【分析】将x 与y 的值代入原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当x=﹣13,y=4, ∴原式=﹣1+4+4=7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5.B解析:B【解析】先根据同号得正的原则判断出ab 的符号,再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出ab 2及a 的符号及大小即可. 解:∵a <0,b <0, ∴ab >0,又∵-1<b <0,ab >0, ∴ab 2<0. ∵-1<b <0,∴0<b 2<1, ∴ab 2>a , ∴a <ab 2<ab . 故选B本题涉及到有理数的乘法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属中学阶段的基础题目.6.B解析:B 【解析】 【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详解】解:A .为了解一沓钞票中有没有假钞,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B .为了解全区七年级学生节约用水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符合题意; C .为了解某省中学生爱好足球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D .为了解某市市民每天丢弃塑料袋数量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7.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得. 【详解】A. ∠2+∠4=180°,互为邻补角,不能判定a//b ,故不符合题意;B. ∠3=∠4,互为对顶角,不能判定a//b ,故不符合题意;C. ∠1+∠4=90°,不能判定a//b ,故不符合题意;D. ∠1=∠4,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 【解析】用代数式表示“a 的3倍与b 的差的平方”结果是:2(3)a b .故选B.9.A解析:A 【解析】 【分析】分相遇前相距50千米和相遇后相距50千米两种情况,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方程即可求出t 值,可得答案. 【详解】①当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5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 解得:t=2;(2)当两车相遇后,两车又相距50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 解得t=2.5.综上,t 的值为2或2.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够理解有两种情况、能够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是解题关键.10.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概念求得m 、n 的值,代入m n +即可. 【详解】解:∵2m ab -与162n a b -是同类项, ∴2m=6,n-1=1, ∴m=3,n=2, 则325m n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11.A解析:A 【解析】①项,因为AP =BP ,所以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故①项正确;②项,点P 可能是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在点B 的一侧,此时也满足BP =12AB ,故②项错误;③项,点P 可能是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且在点A 的一侧,此时也满足AB =2AP ,故③项错误;④项,因为点P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时AP+PB=AB恒成立,故④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①.12.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设开始做作业时的时间是6点x分,∴6x﹣0.5x=180﹣120,解得x≈11;再设做完作业后的时间是6点y分,∴6y﹣0.5y=180+120,解得y≈55,∴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55﹣11=44分钟.故选C.二、填空题13.3【解析】试题分析: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即可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解:2﹣(﹣1)=3.故答案为3考点:数轴.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即可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解:2﹣(﹣1)=3.故答案为3考点:数轴.14.【解析】【分析】分别对其进行6次方,比较最后的大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5,都大于0,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根式的比较大小,解题关键是把带根式的数化为常数进5<<【解析】【分析】分别对其进行6次方,比较最后的大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50,则62636555=<=<,5<<,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根式的比较大小,解题关键是把带根式的数化为常数进行比较即可. 15.﹣ 2【解析】【分析】根据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2的倒数为﹣,﹣2的相反数是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和倒数,解析:﹣37 213【解析】【分析】根据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 ﹣213的倒数为﹣37,﹣213的相反数是213.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和倒数,熟练掌握两者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1【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a−1=0,且a−3≠0,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1=0,且a−3≠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解析:1【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a−1=0,且a−3≠0,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1=0,且a−3≠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17.5【解析】【分析】要求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驴子减去一袋时的两倍减1(即骡子原来驮的袋数)再减1(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驴解析:5【解析】【分析】要求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驴子减去一袋时的两倍减1(即骡子原来驮的袋数)再减1(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加上1,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驴子原来驮x袋,根据题意,得:2(x﹣1)﹣1﹣1=x+1解得:x=5.故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是5.故答案为5.【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8.(4n+1)【解析】【分析】由已知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五边形就多4根火柴棒,据此可得答案.【详解】∵图①中火柴数量为5=1+4×1,图②中火柴数量为9=1+4×2,图③中火柴数量为13=解析:(4n+1)【解析】【分析】由已知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五边形就多4根火柴棒,据此可得答案.【详解】∵图①中火柴数量为5=1+4×1,图②中火柴数量为9=1+4×2,图③中火柴数量为13=1+4×3,……∴摆第n个图案需要火柴棒(4n+1)根,故答案为(4n+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五边形就多4根火柴棒.19.270°-3α【解析】【分析】设∠DOE=x,根据OC平分∠AOD,∠COE=α,可得∠COD=α-x,由∠BOD=4∠DOE,可得∠BOD=4x,由平角∠AOB=180°列出关于x的一次方程解析:270°-3α【解析】【分析】设∠DOE=x,根据OC平分∠AOD,∠COE=α,可得∠COD=α-x,由∠BOD=4∠DOE,可得∠BOD=4x,由平角∠AOB=180°列出关于x的一次方程式,求解即可.【详解】设∠DOE=x,根据OC平分∠AOD,∠BOD=4∠DOE,∠COE=α,∴∠BOD=4x,∠AOC=∠COD=α-x,由∠BOD+∠AOD=180°,∴4x+2(α-x )=180°解得x=90°-α,∴∠BOE=3x=3(90°-α)=270°-3α,故答案为:270°-3α.【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0.40【解析】【分析】由OA 恰好是COD 的三等分线可得或,旋转角为,求出其度数取最小值即可. 【详解】解:因为,OC 、OD 是AOB 的两条三分线,所以 因为OA 恰好是COD 的解析:40【解析】【分析】由OA 恰好是∠COD 的三等分线可得'10AOD ︒∠=或'20AOD ︒∠=,旋转角为'DOD ∠,求出其度数取最小值即可.【详解】解:因为90AOB ︒∠=,OC 、OD 是∠AOB 的两条三分线,所以30AOD ︒∠=因为OA 恰好是∠COD 的三等分线,所以'10AOD ︒∠=或'20AOD ︒∠=,当'10AOC ︒∠=时,''301040DOD AOD AOD ︒︒︒∠=∠+∠=+=当'20AOD ︒∠=时,''302050DOD AOD AOD ︒︒︒∠=∠+∠=+=,综上所述将∠COD 顺时针最少旋转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相关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1.①③④【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解析:①③④【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正确;②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故原说法错误;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正确;④样本容量是200,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22.11【解析】【分析】对整式变形得,再将2a ﹣b=4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解:∵2a﹣b=4,∴=,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已解析:11【解析】【分析】对整式423a b -+变形得2(2)3a b -+,再将2a ﹣b=4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解:∵2a ﹣b=4,∴423a b -+=2(2)324311a b -+=⨯+=,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已知条件对代数式进行适当变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3.-7【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 的值,再依此求出b 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2-(-2)=11,则b=(-2)2-11=-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探索与表解析:-7【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 的值,再依此求出b 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32-(-2)=11,则b=(-2)2-11=-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探索与表达规律——数字类规律探究. 熟练掌握变化规律,根据题意求出a 和b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17【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化为算式-2-3+2×(-2)×3,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a※b=a ﹣b+2ab ,∴(﹣2)※3=﹣2﹣3+2×(﹣2)×3=﹣解析:-17【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化为算式-2-3+2×(-2)×3,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a ※b =a ﹣b+2ab ,∴(﹣2)※3=﹣2﹣3+2×(﹣2)×3=﹣2﹣3﹣12=﹣17.故答案为:﹣17.【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属于新定义题型,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三、压轴题25.(1)见详解;(2)2x --,53x +,47x +;(3)当运动时间为5秒或9秒时,PQ=2cm.【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的特点,所以可以求出点P ,Q 的位置;(2)根据向左移动用减法,向右移动用加法,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题意,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点P 在点Q 的左边时;②点P 在点Q 的右边时;分别进行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2)由(1)可知,点P 为2-,点Q 为5;∴移动后的点P 为:2x --;移动后的点Q 为:53x +;∴线段PQ 的长为:53(2)47x x x +---=+;(3)根据题意可知,当PQ=2cm 时可分为两种情况:①当点P 在点Q 的左边时,有(21)72t -=-,解得:5t =;②点P 在点Q 的右边时,有(21)72t -=+,解得:9t=;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为5秒或9秒时,PQ=2cm.【点睛】本题要是把方程和数轴结合起来,既要根据条件列出方程,又要把握数轴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轴上的动点运动问题,注意分类讨论进行解题.26.(1)135,135;(2)∠MON=135°;(3)同意,∠MON=(90°﹣12x°)+x°+(45°﹣12x°)=135°.【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MON=12×90°+90°,∠MON=12∠AOC+12∠BOD+∠COD,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OM和ON是∠AOC和∠BOD的角平分线”可求出∠MOC+∠NOD,又∠MON =(∠MOC+∠NOD)+∠COD,即可得出答案;(3)设∠BOC=x°,则∠AOC=180°﹣x°,∠BOD=90°﹣x°,进而求出∠MOC和∠BON,又∠MON=∠MOC+∠BOC+∠BON,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图2中∠MON=12×90°+90°=135°;图3中∠MON=1 2∠AOC+12∠BOD+∠COD=12(∠AOC+∠BOD)+90°=12⨯90°+90°=135°;故答案为:135,135;(2)∵∠COD=90°,∴∠AOC+∠BOD=180°﹣∠COD=90°,∵OM和ON是∠AOC和∠BOD的角平分线,∴∠MOC+∠NOD=12∠AOC+12∠BOD=12(∠AOC+∠BOD)=45°,∴∠MON=(∠MOC+∠NOD)+∠COD=45°+90°=135°;(3)同意,设∠BOC=x°,则∠AOC=180°﹣x°,∠BOD=90°﹣x°,∵OM和ON是∠AOC和∠BOD的角平分线,∴∠MOC=12∠AOC=12(180°﹣x°)=90°﹣12x°,∠BON=12∠BOD=12(90°﹣x°)=45°﹣12x°,∴∠MON=∠MOC+∠BOC+∠BON=(90°﹣12x°)+x°+(45°﹣12x°)=13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角度关系及运算的灵活运用和掌握,此类问题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角进行理解.27.探究三:16,6;结论:n²,;应用:625,300.【解析】【分析】探究三:模仿探究一、二即可解决问题;结论:由探究一、二、三可得:将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共有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共有个;应用:根据结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探究三:如图3,连接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对应四等分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第三层有5个,第四层有7个,共有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个.结论:连接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对应等分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第三层有5个,第四层有7个,……,第层有个,共有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共有个.应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有=625(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个).故答案为探究三:16,6;结论:n², ;应用:625,300.【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模仿例题解决问题.28.(1)6,-1;(2)2019或2014;(3)234【解析】【分析】(1)根据三个相邻格子的整数的和相等列式求出a、x的值,再根据第9个数是-2可得b=-2,然后找出格子中的数每3个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在用2021除以3,根据余数的情况确定与第几个数相同即可得解.(2)可先计算出这三个数的和,再照规律计算.(3)由于是三个数重复出现,因此可用前三个数的重复多次计算出结果.【详解】(1)∵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6+a+b=a+b+x,解得x=6,a+b+x=b+x-1,∴a=-1,所以数据从左到右依次为6、-1、b、6、-1、b,第9个数与第三个数相同,即b=-2,所以每3个数“6、-1、-2”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21÷3=673…2,∴第2021个格子中的整数与第2个格子中的数相同,为-1.故答案为:6,-1.(2)∵6+(-1)+(-2)=3,∴2019÷3=673.∵前k个格子中所填数之和可能为2019,2019=673×3或2019=671×3+6,∴k的值为:673×3=2019或671×3+1=2014.故答案为:2019或2014.(3)由于是三个数重复出现,那么前8个格子中,这三个数中,6和-1都出现了3次,-2出现了2次.故代入式子可得:(|6+2|×2+|6+1|×3)×3+(|-1-6|×3+|-1+2|×2)×3+(|-2-6|×3+|-2+1|×3)×2=234.【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规律推导的运用,此类题的关键是找出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然后再按规律找出字母所代表的数,再进行进一步的计算.29.(1)n= 8;(2)-2.5或2.5;(3)n=4或n=12.【解析】【分析】(1)根据“n节点”的概念解答;(2)设点D表示的数为x,根据“5节点”的定义列出方程分情况,并解答;(3)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E在BA延长线上时,②当点E在线段AB上时,③当点E在AB延长线上时,根据BE=12AE,先求点E表示的数,再根据AC+BC=n,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1)∵A表示的数为-2,B表示的数为2,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AC=2,BC=6,∴n=AC+BC=2+6=8.(2)如图所示:∵点D是数轴上点A、B的“5节点”,∴AC+BC=5,∵AB=4,∴C在点A的左侧或在点A的右侧,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AC+BC=5,。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在数3,﹣3,13,13-中,最小的数为( ) A .﹣3B .13C .13-D .32.以下选项中比-2小的是( ) A .0 B .1 C .-1.5 D .-2.5 3.若关于x 的方程234k x -=与20x -=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 )A .10-B .10C .5-D .54.如图所示,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1和2,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A .22B .22﹣1C .22+1D .15.已知线段 AB =10cm ,直线 AB 上有一点 C ,且 BC =4cm ,M 是线段 AC 的中点,则 AM的长( ) A .7cmB .3cmC .3cm 或 7cmD .7cm 或 9cm6.若21(2)0x y -++=,则2015()x y +等于( ) A .-1 B .1 C .20143 D .20143- 7.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A .2B .﹣1C .0D .﹣3 8.若-4x 2y 和-23x m y n 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分别是( ) A .m=2,n=1B .m=2,n=0C .m=4,n=1D .m=4,n=09.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 ) A .对广州市某校七(1)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的调查 B .对广州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 C .对广州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 D .对广州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 10.如果代数式﹣3a 2m b 与ab 是同类项,那么m 的值是( ) A .0B .1C .12D .311.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 >0B .ab >0C .a ﹣b <oD .a÷b >012.如图,小明将自己用的一副三角板摆成如图形状,如果∠AOB=155°,那么∠COD 等于( )A .15°B .25°C .35°D .45° 1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1+2=1B .-1-1=0C .(-1)2=-1D .-12=114.如果单项式13a x y +与2b x y 是同类项,那么a b 、的值分别为( ) A .2,3a b == B .1,2a b ==C .1,3a b ==D .2,2a b ==15.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若CB =4cm ,DB =7cm ,且D 是AC 的中点,则AC 的长等于( )A .3 cmB .6 cmC .11 cmD .14 cm二、填空题16.如果实数a ,b 满足(a-3)2+|b+1|=0,那么a b =__________.17.已知a ,m ,n 均为有理数,且满足5,3a m n a -=-=,那么m n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18.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19.如图,若12l l //,1x ∠=︒,则2∠=______.20.已知A ,B ,C 是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点O 为AB 的中点,AC 2BC =,若OC 6=,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_.21.对于有理数 a ,b ,规定一种运算:a ⊗b =a 2 -ab .如1⊗2=12-1⨯2 =-1,则计算- 5⊗[3⊗(-2)]=___.22.据科学家估计,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00000000年,将46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_________. 23.|﹣12|=_____. 24.数字9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5.当x= 时,多项式3(2-x )和2(3+x )的值相等. 26.若关于x 的方程2x +a ﹣4=0的解是x =﹣2,则a =____. 27.若代数式x 2+3x ﹣5的值为2,则代数式2x 2+6x ﹣3的值为_____.28.为了了解我市2019年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______29.已知7635a ∠=︒',则a ∠的补角为______°______′. 30.若2a ﹣b=4,则整式4a ﹣2b+3的值是______.三、压轴题31.已知数轴上,点A 和点B 分别位于原点O 两侧,AB=14,点A 对应的数为a ,点B 对应的数为b.(1) 若b =-4,则a 的值为__________. (2) 若OA =3OB ,求a 的值.(3) 点C 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 .若O 为AC 的中点,OB =3BC ,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 的值.32.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三点 A ,B ,C ,若用 AB 表示 A ,B 两点的距离,AC 表示 A ,C 两点的 距离,且 BC = 2 AB ,点 A 、点C 对应的数分别是a 、c ,且| a - 20 | + | c +10 |= 0 .(1)若点 P ,Q 分别从 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 2 个单位长度/秒、5个单位长度/ 秒,则运动了多少秒时,Q 到 B 的距离与 P 到 B 的距离相等?(2)若点 P ,Q 仍然以(1)中的速度分别从 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2 秒后,动点 R 从 A 点出发向左运动,点 R 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点 M 为线段 PR 的中点,点 N 为线段 RQ 的中点,点R 运动了x 秒时恰好满足 MN + AQ = 25,请直接写出x 的值. 33.已知∠AOB =110°,∠COD =40°,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如图1,当OB 、OC 重合时,求∠AOE ﹣∠BOF 的值;(2)如图2,当∠COD 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 秒(0<t <10),在旋转过程中∠AOE ﹣∠BOF 的值是否会因t 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COF =14°时,t = 秒.34.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P 、B 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1)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AB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1CD AB2,此时C点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D点在线段PB上),M、N分别是CD、P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MNAB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35.数轴上线段的长度可以用线段端点表示的数进行减法运算得到,例如:如图①,若点A,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的数为a,b(a<b),则AB的长度可以表示为AB=b-a.请你用以上知识解决问题:如图②,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A点,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C点.(1)请你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①当t=2时,求AB和AC的长度;②试探究: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36.(阅读理解)若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的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优点.例如,如图①,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优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优点,但点D是(B,A)的优点.(知识运用)如图②,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1)数所表示的点是(M,N)的优点;(2)如图③,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当t为何值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37.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a+2|+(b+3a)2=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线段AB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个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个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小球的大小,可看做一个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甲球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38.如图①,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A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摆放成如图②所示的位置,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当OM平分∠BOC时,∠BO N= ;(直接写出结果)(2)在(1)的条件下,作线段NO的延长线OP(如图③所示),试说明射线OP是∠AOC的平分线;(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摆放成如图④所示的位置,请探究∠NOC与∠AOM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须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3>13>13->﹣3,∴在数3,﹣3,13,13-中,最小的数为﹣3.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比较大小法则: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反而越小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可得:2.52 1.501-<-<-<<,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关键在于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值越小.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同解方程的定义,先求出x-2=0的解,再将它的解代入方程2k-3x=4,求得k的值.【详解】解:∵方程2k-3x=4与x-2=0的解相同,∴x=2,把x=2代入方程2k-3x=4,得2k-6=4,解得k=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法,关键是根据同解方程的定义,先求出x-2=0的解.4.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1和2,∴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2﹣1)=1;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掌握数轴上点的特点,利用数轴,数形结合求出答案.5.C解析:C【解析】【分析】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即点C在点A与B之间或点C在点B 的右侧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详解】①如图1所示,当点C在点A与B之间时,∵线段AB=10cm,BC=4cm,∴AC=10-4=6cm.∵M是线段AC的中点,∴AM=12AC=3cm,②如图2,当点C在点B的右侧时,∵BC=4cm,∴AC=14cmM是线段AC的中点,∴AM=12AC=7cm.综上所述,线段AM的长为3cm或7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1x (y+2)2=0,列出方程x-1=0,y+2=0,求出x=1、y=-2,代入所求代数式(x+y)2015=(1﹣2)2015=﹣1.故选A7.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2|=2,|﹣1|=1,|0|=0,|﹣3|=3,∴|﹣3|最大,故选D.考点:D.8.A解析:A【解析】根据同类项的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可直接得出答案.解:由题意得:m=2,n=1.故选A.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对广州市某校七(1)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的调查,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B. 对广州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C. 对广州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D. 对广州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的调查,应选用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先用普查的方式.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得出2m=1,求出即可.【详解】解:∵单项式-3a2m b与ab是同类项,∴m=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能熟记同类项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同类项.11.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数轴先判断出a、b的正负情况以及它们绝对值的大小,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由a、b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0,b>0,且|a|>|b|,∴a+b<0,ab<0,a﹣b<0,a÷b<0.故选:C.12.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直角和角的组成即角的和差关系计算.【详解】解:∵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都等于90°,所以∠BOD+∠AOC=180°,∵∠BOD+∠AOC=∠AOB+∠COD,∵∠AOB=155°,∴∠COD等于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数形结合掌握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3.A解析:A【解析】解:A,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把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故选A;B,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1-1=-2;C,底数为-1,一个负数的偶次方应为正数(-1)2=1;D,底数为1,1的平方的相反数应为-1;即-12=-1,故选A.14.C解析:C【解析】由题意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即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进行分析即可求得.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1=2,b=3, 则a=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同类项的定义,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混点,要注意.15.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CB =4cm ,DB =7cm 求得CD=3cm ,再根据D 是AC 的中点即可求得AC 的长 【详解】∵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CB =4cm ,DB =7cm , ∴CD =DB ﹣BC =7﹣4=3(cm ), ∵D 是AC 的中点, ∴AC =2CD =2×3=6(cm ).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察线段的运算,根据图形确定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正确解答.二、填空题 16.-1; 【解析】解:由题意得:a-3=0,b+1=0,解得:a=3,b=-1,∴=-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解析:-1; 【解析】解:由题意得:a -3=0,b +1=0,解得:a =3,b =-1,∴3(1)a b =-=-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都为0.17.2或8. 【解析】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分类讨论解题即可 【详解】 ∵|a-m|=5,|n-a|=3∴a−m=5或者a−m=-5;n−a=3或者n−a=-3当a−m=5,n解析:2或8.【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分类讨论解题即可【详解】∵|a-m|=5,|n-a|=3∴a−m=5或者a−m=-5;n−a=3或者n−a=-3当a−m=5,n−a=3时,|m-n|=8;当a−m=5,n−a=-3时,|m-n|=2;当a−m=-5,n−a=3时,|m-n|=2;当a−m=-5,n−a=-3时,|m-n|=8故本题答案应为:2或8【点睛】绝对值的性质是本题的考点,熟练掌握其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的算术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定义进行解题.【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3,;【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定义进行解题.19.(180﹣x)°.【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180°﹣∠1,代入求出即可.【详解】∵l1∥l2,∠1=x°,∴∠2=180°﹣∠1=180°﹣x°=(180﹣x)°.故解析:(180﹣x)°.【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180°﹣∠1,代入求出即可.【详解】∵l1∥l2,∠1=x°,∴∠2=180°﹣∠1=180°﹣x°=(180﹣x)°.故答案为(180﹣x)°.【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0.4或36【解析】【分析】分点C在线段AB上,若点C在点B右侧两种情况讨论,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线段和差关系可求AB的长.【详解】解:,设,,若点C在线段AB上,则,点O为AB的中点,解析:4或36【解析】【分析】分点C在线段AB上,若点C在点B右侧两种情况讨论,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线段和差关系可求AB 的长.【详解】解:AC 2BC =,∴设BC x =,AC 2x =,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B AC BC 3x =+=,点O 为AB 的中点, 3AO BO x 2∴==,x CO BO BC 6x 12AB 312362∴=-==∴=∴=⨯= 若点C 在点B 右侧,则AB BC x ==,点O 为AB 的中点,x AO BO 2∴==,3CO OB BC x 6x 4AB 42∴=+==∴=∴= 故答案为4或36【点睛】 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定义,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21.100【解析】【分析】原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5[32= 5(32+3×2)= 515=(-5)2-(-5)×15=25+75=100. 故答案解析:100【解析】【分析】原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5⊗[3⊗(-2)]=- 5⊗(32+3×2)= - 5⊗15=(-5)2-(-5)×15=25+75=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6×【解析】试题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由于4 600 000 000有10位,所以可以确定n=10-1=9.所以,4 600 000 0解析:6×910【解析】试题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由于4 600 000 000有10位,所以可以确定n=10-1=9.所以,4 600 000 000=4.6×109.故答案为4.6×109.23.【解析】【分析】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考查了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解析:1 2【解析】【分析】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详解】解:|﹣12|=12.故答案为:1 2【点睛】考查了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4.6×10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在确定n 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解析:6×10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在确定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 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9 600 000一共7位,从而9600 000=9.6×106.25.【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2-x)=2(3+x)去括号得:6-3x=6+2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0,化系数为1得:x=0.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析:【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2-x)=2(3+x)去括号得:6-3x=6+2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0,化系数为1得:x=0.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26.8【解析】【分析】把x=﹣2代入方程2x+a﹣4=0求解即可.【详解】把x=﹣2代入方程2x+a﹣4=0,得2×(﹣2)+a﹣4=0,解得:a=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一解析:8【解析】【分析】把x=﹣2代入方程2x+a﹣4=0求解即可.【详解】把x=﹣2代入方程2x+a﹣4=0,得2×(﹣2)+a﹣4=0,解得:a=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x=﹣2代入方程2x+a﹣4=0求解.27.17【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3x=7,则原式=2(+3x)+3=2×7+3=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求值,利用整体代入思想解题是关键解析:17【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x+3x=7,则原式=2(2x+3x)+3=2×7+3=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求值,利用整体代入思想解题是关键28.①③④【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解析:①③④【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正确;②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故原说法错误;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正确;④样本容量是200,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29.25【解析】【分析】根据补角的概念,两个角加起来等于180°,就是互为补角,即可求解.【详解】的补角为故答案为103;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补角的求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解析:25【解析】【分析】根据补角的概念,两个角加起来等于180°,就是互为补角,即可求解.【详解】a ∠的补角为180762313550'='︒-︒︒故答案为103;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补角的求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30.11【解析】【分析】对整式变形得,再将2a ﹣b=4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解:∵2a ﹣b=4,∴=,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已解析:11【解析】【分析】对整式423a b -+变形得2(2)3a b -+,再将2a ﹣b=4整体代入即可.【详解】解:∵2a ﹣b=4,∴423a b -+=2(2)324311a b -+=⨯+=,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已知式子的值,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已知条件对代数式进行适当变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压轴题31.(1)10;(2)212±;(3)288.5±±,【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数轴,由已知条件得出AB=14,OB=4,则OA=10,得出a的值为10.(2)分两种情况,点A在原点的右侧时,设OB=m,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进一步得出OA的长度,从而得出a的值.同理可求出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时,a的值.(3)画数轴,结合数轴分四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详解】(1)解:若b=-4,则a的值为 10(2)解:当A在原点O的右侧时(如图):设OB=m,列方程得:m+3m=14,解这个方程得,7m2 =,所以,OA=212,点A在原点O的右侧,a的值为212.当A在原点的左侧时(如图),a=-21 2综上,a的值为±212.(3)解: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如图), c=-28 5.当点A在原点的右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如图), c=-8.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右侧时,图略,c=28 5.当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点C的左侧时,图略,c=8.综上,点c的值为:±8,±28 5.【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画数轴,找出数轴上各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需要注意的是分情况讨论时要考虑全面,此题充分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利用数行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2.(1)107秒或10秒;(2)1413或11413.【解析】【分析】(1)由绝对值的非负性可求出a,c的值,设点B对应的数为b,结合BC = 2 AB,求出b 的值,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分别表示出点P、点Q对应的数,根据“Q到B的距离与P 到B的距离相等”列方程求解即可;(2)当点R运动了x秒时,分别表示出点P、点Q、点R对应的数为,得出AQ的长,由中点的定义表示出点M、点N对应的数,求出MN的长.根据MN+AQ=25列方程,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1)∵|a-20|+|c+10|=0,∴a-20=0,c+10=0,∴a=20,c=﹣10.设点B对应的数为b.∵BC=2AB,∴b﹣(﹣10)=2(20﹣b).解得:b=10.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对应的数为20+2t,点Q对应的数为﹣10+5t.∵Q到B的距离与P到B的距离相等,∴|﹣10+5t﹣10|=|20+2t﹣10|,即5t﹣20=10+2t或20﹣5t=10+2t,解得:t=10或t=107.答:运动了107秒或10秒时,Q到B的距离与P到B的距离相等.(2)当点R运动了x秒时,点P对应的数为20+2(x+2)=2x+24,点Q对应的数为﹣10+5(x+2)=5x,点R对应的数为20﹣x,∴AQ=|5x﹣20|.∵点M为线段PR的中点,点N为线段RQ的中点,∴点M对应的数为224202x x++-=442x+,点N对应的数为2052x x-+=2x+10,∴MN=|442x+﹣(2x+10)|=|12﹣1.5x|.∵MN+AQ=25,∴|12﹣1.5x|+|5x﹣20|=25.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0<x <4时,12﹣1.5x +20﹣5x =25,解得:x =1413; 当4≤x ≤8时,12﹣1.5x +5x ﹣20=25,解得:x =667>8,不合题意,舍去; 当x >8时,1.5x ﹣12+5x ﹣20=25, 解得:x 31141=. 综上所述:x 的值为1413或1141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绝对值的非负性以及两点间的距离,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3.(1)35°;(2)∠AOE ﹣∠BOF 的值是定值,理由详见解析;(3)4.【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E 和∠BOF 的度数,然后根据∠AOE ﹣∠BOF 求解;(2)首先由题意得∠BOC =3t°,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C =∠AOB+3t°,∠BOD =∠COD+3t°,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根据题意得∠BOF =(3t+14)°,故3314202t t +=+,解方程即可求出t 的值. 【详解】解:(1)∵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1AOE AOC 11022︒∠=∠=⨯=55°,11AOF BOD 402022︒︒∠=∠=⨯=, ∴∠AOE ﹣∠BOF =55°﹣20°=35°;(2)∠AOE ﹣∠BOF 的值是定值由题意∠BOC =3t°,则∠AOC =∠AOB+3t°=110°+3t°,∠BOD =∠COD+3t°=40°+3t°,∵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11AOE AOC 1103t =22︒︒∴∠=∠=⨯+3552t ︒︒+ ∴()113BOF BOD 403t 20t 222︒︒︒︒∠=∠=+=+, ∴33AOE BOF 55t 20t 3522︒︒︒︒︒⎛⎫⎛⎫∠-∠=+-+= ⎪ ⎪⎝⎭⎝⎭,∴∠AOE﹣∠BOF的值是定值,定值为35°;(3)根据题意得∠BOF=(3t+14)°,∴3 314202t t +=+,解得4t=.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理解角度之间的和差关系是关键.34.(1)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13;(3)②MNAB的值不变.【解析】【分析】(1)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再由已知条件PD=2AC求得PB=2AP,所以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由题设画出图示,根据AQ-BQ=PQ求得AQ=PQ+BQ;然后求得AP=BQ,从而求得PQ 与AB的关系;(3)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12AB,从而求得CM与AB的数量关系;然后求得以AB表示的PM与PN的值,所以MN=PN−PM=112AB.【详解】解:(1)由题意:BD=2PC∵PD=2AC,∴BD+PD=2(PC+AC),即PB=2AP.∴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如图:∵AQ-BQ=PQ,∴AQ=PQ+BQ,∵AQ=AP+PQ,∴AP=BQ,∴PQ=13 AB,∴13 PQ AB=(3)②MNAB的值不变.理由:如图,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12 AB,∴CM=14AB ,∴PM=CM-CP=14AB-5,∵PD=23AB-10,∴PN=1223(AB-10)=13AB-5,∴MN=PN-PM=112AB,当点C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时,MN的值不变,所以111212ABMNAB A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35.(1)详见解析;(2)①16;②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不变【解析】【分析】(1)根据点的移动规律在数轴上作出对应的点即可;(2)①当t=2时,先求出A、B、C点表示的数,然后利用定义求出AB、AC的长即可;②先求出A、B、C点表示的数,然后利用定义求出AB、AC的长,代入3AC-4AB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2)①当t=2时,A点表示的数为-4,B点表示的数为5,C点表示的数为12,∴AB=5-(-4)=9,AC=12-(-4)=16.②3AC-4AB的值不变.当移动时间为t秒时,A点表示的数为-t-2,B点表示的数为2t+1,C点表示的数为3t +6,则:AC=(3t+6)-(-t-2)=4t+8,AB=(2t+1)-(-t-2)=3t+3,∴3AC-4AB=3(4t+8)-4(3t+3)=12t+24-12t-12=12.即3AC﹣4AB的值为定值12,∴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不变.【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表示出对应点所表示的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6.(1)2或10;(2)当t为5秒、10秒或7.5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解析】【分析】(1)设所求数为x,根据优点的定义分优点在M、N之间和优点在点N右边,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根据优点的定义可知分三种情况:①P为(A,B)的优点;②P为(B,A)的优点;③B为(A,P)的优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x,根据优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进而得出t的值.【详解】解:(1)设所求数为x,当优点在M、N之间时,由题意得x﹣(﹣2)=2(4﹣x),解得x=2;当优点在点N右边时,由题意得x﹣(﹣2)=2(x﹣4),解得:x=10;故答案为:2或10;(2)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则PA=x+20,PB=40﹣x,AB=40﹣(﹣20)=60,分三种情况:①P为(A,B)的优点.由题意,得PA=2PB,即x﹣(﹣20)=2(40﹣x),解得x=20,∴t=(40﹣20)÷4=5(秒);②P为(B,A)的优点.由题意,得PB=2PA,即40﹣x=2(x+20),解得x=0,∴t=(40﹣0)÷4=10(秒);③B为(A,P)的优点.由题意,得AB=2PA,即60=2(x+20)解得x=10,此时,点P为AB的中点,即A也为(B,P)的优点,∴t=30÷4=7.5(秒);综上可知,当t为5秒、10秒或7.5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及数轴,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理解优点的定义,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37.2+t6-2t或2t-6【解析】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A、B 两点之间的距离;(2)、设BC的长为x,则AC=2x,根据AB的长度得出x的值,从而得出点C所表示的数;(3)①甲球到原点的距离=甲球运动的路程+OA的长,乙球到原点的距离分两种情况:(Ⅰ)当0<t≤3时,乙球从点B处开始向左运动,一直到原点O,此时OB的长度-乙球运动的路程即为乙球到原点的距离;(Ⅱ)当t>3时,乙球从原点O处开始向右运动,此时乙球运动的路程-OB的长度即为乙球到原点的距离;②分两种情况:(Ⅰ)0<t≤3,(Ⅱ)t>3,根据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1)、由题意知a=-2,b=6,故AB=8.(2)、设BC的长为x,则AC=2x, ∵BC+AC=AB,∴x+2x=8,解得x=83,∴C点表示的数为6-8 3=103.(3)①2+t;6-2t或2t-6.②当2+t=6-2t时,解得t=43,当2+t=2t-6时,解得t=8.∴t=43或8.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方程的解法,数轴,两点间的距离,有一定难度,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38.(1)60°;(2)射线OP是∠AOC的平分线;(3)30°.【解析】整体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角的和差关系计算;(2)计算出∠AOP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判断;(3)根据∠AOC,∠AON,∠NOC,∠MON,∠AOM的和差关系即可得到∠NOC 与∠AOM之间的数量关系.解:(1)如图②,∠AOC=120°,∴∠BOC=180°﹣120°=60°,又∵OM平分∠BOC,∴∠BOM=30°,又∵∠NOM=90°,∴∠BOM=90°﹣30°=60°,故答案为60°;(2)如图③,∵∠AOP=∠BOM=60°,∠AOC=120°,∴∠AOP=12∠AOC,∴射线OP是∠AOC的平分线;(3)如图④,∵∠AOC=120°,∴∠AON=120°﹣∠NOC,∵∠MON=90°,∴∠AON=90°﹣∠AOM,∴120°﹣∠NOC=90°﹣∠AOM,即∠NOC﹣∠AOM=30°.。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已知max{}2,,x x x 表示取三个数中最大的那个数,例如:当x =9时,max {}{}22,,max 9,9,9x x x ==81.当max {}21,,2x x x =时,则x 的值为( ) A .14-B .116C .14D .122.下列数或式:3(2)-,61()3-,25- ,0,21m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一定在原点右边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a >bB .﹣ab <0C .|a |<|b |D .a <﹣b4.如图,已知,,A O B 在一条直线上,1∠是锐角,则1∠的余角是( )A .1212∠-∠B .132122∠-∠C .12()12∠-∠D .21∠-∠5.已知线段AB 的长为4,点C 为AB 的中点,则线段AC 的长为( ) A .1B .2C .3D .46.某班30位同学,在绿色护植活动中共种树72棵,已知女生每人种2棵,男生每人种3棵,设女生有x 人,则可列方程( ) A .23(30)72x x +-= B .32(30)72x x +-= C .23(72)30x x +-=D .32(72)30x x +-=7.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3=2(m ﹣x )的解满足(x+3)2=4,则m 的值是( ) A .13或﹣1 B .1或﹣1 C .13或73D .5或738.﹣2020的倒数是( ) A .﹣2020B .﹣12020C .2020D .120209.已知一个多项式是三次二项式,则这个多项式可以是( )A .221x x -+B .321x +C .22x x -D .3221x x -+10.方程312x -=的解是( ) A .1x =B .1x =-C .13x =-D .13x =11.估算15在下列哪两个整数之间( ) A .1,2 B .2,3C .3,4D .4,512.如图,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 重叠在一起,且OB 恰好平分COD ∠,则AOD∠的度数为( )A .100B .120C .135D .150二、填空题13.在数轴上,若A 点表示数﹣1,点B 表示数2,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14.已知x=5是方程ax ﹣8=20+a 的解,则a= ________15.如图甲所示,格边长为cm a 的正方形纸片中间挖去一个正方形的洞,成为一个边宽为5cm 的正方形方框.把3个这样的方框按如图乙所示平放在集面上(边框互相垂直或平行),则桌面被这些方框盖住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 .17.若a a -=,则a 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18.比较大小:﹣(﹣9)_____﹣(+9)填“>”,“<”,或”=”符号)19.小何买了5本笔记本,10支圆珠笔,设笔记本的单价为a 元,圆珠笔的单价为b 元,则小何共花费_____元(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20.已知线段AB=8cm ,在直线AB 上画线段BC ,使它等于3cm ,则线段AC=______cm . 21.8点30分时刻,钟表上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为_____度.22.如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根据这些规律,则第2013个图案中是由______个基础图形组成.23.一个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记录:如果把水位上升5cm记作+5cm,那么水位下降3cm 时水位变化记作_____.24.线段AB=2cm,延长AB至点C,使BC=2AB,则AC=_____________cm.三、解答题25.(1)先化简,再求值:当(x﹣2)2+|y+1|=0时,求代数式4(12x2﹣3xy﹣y2)﹣3(x2﹣7xy﹣2y2)的值;(2)关于x的代数式(x2+2x)﹣[kx2﹣(3x2﹣2x+1)]的值与x无关,求k的值.26.先化简,再求值:已知2(3xy﹣x2)﹣3(xy﹣2x2)﹣xy,其中x,y满足|x+2|+(y﹣3)2=0.27.知图①,在数轴上有一条线段AB,点,A B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1-.(1)线段AB=____________;(2)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________;(3)若C为线段AB上一点.如图②,以点C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如图③,点B落在点A的右边点B'处,若15AB B C''=,求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多少?28.计算:|﹣2|+(﹣1)2019+19×(﹣3)229.解方程:x﹣2=2 3 x+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点A的坐标是(4,0),点B的坐标是(2,3),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AC=6.(1)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S△POB=23S△AB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把点C往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H,作射线CH,连接BH,点M在射线CH上运动(不与点C、H重合).试探究∠HBM,∠BMA,∠M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四、压轴题3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3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若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BP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请求出这个长度;如果会变化,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这个长度;(3)动点Q从点B处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与点Q相距4个单位长度?32.已知:如图数轴上两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3、1,点P在数轴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在数轴上从点B出发以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若点P和点Q同时出发,求点P和点Q相遇时的位置所对应的数;(2)若点P比点Q迟1秒钟出发,问点P出发几秒后,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和点Q刚好相距1个单位长度时,数轴上是否存在一个点C,使其到点A、点P和点Q这三点的距离和最小,若存在,直接写出点C所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3.已知:如图,点A、B分别是∠MON的边OM、ON上两点,OC平分∠MON,在∠CON的内部取一点P(点A、P、B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连接PA、PB.(1)探索∠APB与∠MON、∠PAO、∠PBO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设∠OAP=x°,∠OBP=y°,若∠APB的平分线PQ交OC于点Q,求∠OQP的度数(用含有x、y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利用max{}2,,x x x 的定义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详解】 解:当max {}21,,2x x x =时,x ≥0 x 12,解得:x =14x >x >x 2,符合题意; ②x 2=12,解得:x =22x x >x 2,不合题意; ③x =12x x >x 2,不合题意; 故只有x =14时,max {}21,,2x x x =.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正确理解题意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2.B解析:B 【解析】 【分析】点在原点的右边,则这个数一定是正数,根据演要求判断几个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32-=-8,613⎛⎫- ⎪⎝⎭=1719,25-=-25 ,0,21m +≥1在原点右边的数有613⎛⎫-⎪⎝⎭和21m+≥1故选B【点睛】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数轴上的点的认识,抓住点在数轴的右边是解题的关键. 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出a、b两点到原点距离的大小,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图可知a<0<b,∴ab<0,即-ab>0又∵|a|>|b|,∴a<﹣b.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由图知:∠1和∠2互补,可得∠1+∠2=180°,即12(∠1+∠2)=90°①;而∠1的余角为90°-∠1②,可将①中的90°所表示的12(∠1+∠2)代入②中,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由图知:∠1+∠2=180°,∴12(∠1+∠2)=90°,∴90°-∠1=12(∠1+∠2)-∠1=12(∠2-∠1).故选:C.【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余角与补角,难点在于将∠1+∠2=180°进行适当的变形,从而与∠1的余角产生联系.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C的长.【详解】解:由线段中点的性质,得AC=12AB=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中点的性质.6.A解析:A【解析】【分析】设女生x人,男生就有(30-x)人,再表示出男、女生各种树的棵数,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式:男生种树棵数+女生种树棵数=72棵,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设女生x人,∵共有学生30名,∴男生有(30-x)名,∵女生每人种2棵,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种树2x棵,男生植树3(30-x)棵,∵共种树72棵,∴2x+3(30-x)=7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解题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先求出方程的解,把x的值代入方程得出关于m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x+3)2=4,x﹣3=±2,解得:x=5或1,把x=5代入方程mx+3=2(m﹣x)得:5m+3=2(m﹣5),解得:m=13,把x=﹣1代入方程mx+3=2(m﹣x)得:﹣m+3=2(1+m),解得:m=﹣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应用,能得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倒数的概念即可解答.【详解】解:根据倒数的概念可得,﹣2020的倒数是1 2020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倒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解析】A. 2x2x1-+是二次三项式,故此选项错误;B. 32x1+是三次二项式,故此选项正确;C. 2x2x-是二次二项式,故此选项错误;D. 32x2x1-+是三次三项式,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10.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将原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3,解得:x=1.故选A.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1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9<15<1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12.C解析: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COB=∠BOD=45°,再根据角的和差得出∠AOC=45°,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OB平分∠COD,∴∠COB=∠BOD=45°,∵∠AOB=90°,∴∠AOC=45°,∴∠AOD=13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角的性质和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将两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二、填空题13.3【解析】试题分析: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即可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解:2﹣(﹣1)=3.故答案为3考点:数轴.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即可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解:2﹣(﹣1)=3.故答案为3考点:数轴.14.7【解析】试题分析: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求出a 的值. 解:把x=5代入方程ax ﹣8=20+a 得:5a ﹣8=20+a ,解析:7 【解析】试题分析: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求出a 的值. 解:把x=5代入方程ax ﹣8=20+a 得:5a ﹣8=20+a , 解得:a=7. 故答案为7. 考点:方程的解.15.【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含a 的代数式表示桌面被这些方框盖住部分的面积即可. 【详解】解:算出一个正方形方框的面积为:, 桌面被这些方框盖住部分的面积则为: 故填:. 【点睛】 本题结合求 解析:60200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含a 的代数式表示桌面被这些方框盖住部分的面积即可. 【详解】解:算出一个正方形方框的面积为:22(10)a a --,桌面被这些方框盖住部分的面积则为:2223(10)4560200.a a a ⎡⎤--+⨯=-⎣⎦故填:60200a -. 【点睛】本题结合求阴影部分面积列代数式,理解题意并会表示阴影部分面积是解题关键.16.【解析】 【分析】 【详解】正数的正的平方根叫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还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也没有算术平方根∵∴16的平方根为4和-4∴16的算术平方根为4解析:【解析】【分析】【详解】正数的正的平方根叫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还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也没有算术平方根∵2(4)16±=∴16的平方根为4和-4∴16的算术平方根为417.【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可得.【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解析:a 0≥【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可得.【详解】 解:a a -=,a 0∴≥,故答案为a 0≥.【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18.>【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法则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重符号化简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析:>【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法则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9)9--=,(9)9-+=-,(9)(9)∴-->-+.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重符号化简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解题的关键,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19.(5a+10b ).【解析】【分析】由题意得等量关系:小何总花费本笔记本的花费支圆珠笔的花费,再代入相应数据可得答案.【详解】解:小何总花费:,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解析:(5a +10b ).【解析】【分析】由题意得等量关系:小何总花费5=本笔记本的花费10+支圆珠笔的花费,再代入相应数据可得答案.【详解】解:小何总花费:510a b +,故答案为:(510)a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0.5或11【解析】【分析】由于C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考虑AC的长,注意不要漏解.【详解】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当C点在B点右侧时,如图所示:AC=AB+解析:5或11【解析】【分析】由于C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考虑AC的长,注意不要漏解.【详解】由于C点的位置不确定,故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当C点在B点右侧时,如图所示:AC=AB+BC=8+3=11cm;当C点在B点左侧时,如图所示:AC=AB﹣BC=8﹣3=5cm;所以线段AC等于11cm或5cm.21.75【解析】钟表8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角的度数为30×8-(6-0.5)×30=240-165=75度,故答案为75.解析:75【解析】钟表8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角的度数为30×8-(6-0.5)×30=240-165=75度,故答案为75.22.6040【解析】【分析】根据前3个图,得出基础图形的个数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代入201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第1个图案中有1+3=4个基础图案,第2个图案中有1解析:6040【解析】【分析】根据前3个图,得出基础图形的个数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代入201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第1个图案中有1+3=4个基础图案,第2个图案中有1+3+3=7个基础图案,第3个图案中有1+3+3+3=10个基础图案,……第n个图案中有1+3+3+3+…3=(1+3n)个基础图案,当n=2013时,1+3n=1+3×2013=6040,故答案为:6040.【点睛】本题考查图形规律问题,由前3个图案得出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3.﹣3cm【解析】【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详解】解:因为上升记为+,所以下降记为﹣,所以水位下降3cm时水位变化记作﹣3cm.故答案为:﹣3解析:﹣3cm【解析】【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详解】解:因为上升记为+,所以下降记为﹣,所以水位下降3cm时水位变化记作﹣3cm.故答案为:﹣3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有理数的意义.24.6【解析】如图,∵AB=2cm,BC=2AB,∴BC=4cm,∴AC=AB+BC=6cm.故答案为:6.解析:6【解析】如图,∵AB=2cm,BC=2AB,∴BC=4cm,∴AC=AB+BC=6cm.故答案为:6.三、解答题25.(1)﹣x2+9xy+2y2,﹣20;(2)k=4.【解析】【分析】(1)根据|x﹣2|+(y+1)2=0可以求得x、y的值,然后将题目中所求式子化简,再将x、y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2)利用多项式的值与x无关,得出x的系数和为0,即可得出k的值,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1)∵(x﹣2)2+|y+1|=0,∴x=2、y=﹣1,则原式=2x2﹣12xy﹣4y2﹣3x2+21xy+6y2=﹣x2+9xy+2y2=﹣22+9×2×(﹣1)+2×(﹣1)2=﹣4﹣18+2=﹣20;(2)原式=x2+2x﹣kx2+3x2﹣2x+1=(4﹣k)x2+1∵代数式的值与x无关,∴k=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式的加减,熟知整式的加减实质上是合并同类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2xy+4x2,4.【解析】【分析】把所给的整式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得到最简结果,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y的值,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6xy﹣2x2﹣3xy+6x2﹣xy,=2xy+4x2,∵|x+2|+(y﹣3)2=0,∴x+2=0且y﹣3=0,解得:x=﹣2、y=3,则原式=2×(﹣2)×3+4×(﹣2)2,=﹣12+16,=4.【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把所给的整式化为最简是解本题的关键.27.(1)9;(2)-6.5;(3)-6.【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即可;(2)根据中点的性质,计算即可;(3)设AB'为x,根据题AB'与B'C的关系,将B'C用x表示出来,然后根据AC、AB、BC的关系,将AB用x表示出来,计算出x的值,即可求出AC的值,然后根据点A的坐标求出点C在数轴上的对应的数即可.【详解】(1)AB的长度为2(11)9---=.(2)M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M点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为2(11)6.52-+-=-.(3)设AB'=x,∵AB'=15B'C,则B'C=5x.∴由题意BC=B'C=5x,∴AC=B'C-AB'=4x,∴AB=AC+BC=AC+B'C=9x,即99x=,∴1x=,∴AC=4,又∵点A表示的数为-2,∴-2-4=-6,∴点C表示的数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中点的性质,线段折叠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中点的性质,能够根据线段折叠找到线段之间的内在关系.28.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1 2199=-+⨯1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9.x=4【解析】【分析】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详解】解:去分母得:3x﹣6=x+2,移项合并得:2x=8,解得:x=4.【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0.(1)C(-2,0);(2)点P坐标为(0,6)或(0,-6);(3)∠BMA=∠MAC±∠HBM,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点A坐标可得OA=4,再根据C点x轴负半轴上,AC=6即可求得答案;(2)先求出S△ABC=9,S△BOP=OP,再根据S△POB=23S△ABC,可得OP=6,即可写出点P的坐标;(3)先得到点H的坐标,再结合点B的坐标可得到BH//AC,然后根据点M在射线CH上,分点M在线段CH上与不在线段CH上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即可得.【详解】(1)∵A(4,0),∴OA=4,∵C点x轴负半轴上,AC=6,∴OC=AC-OA=2,∴C(-2,0);(2)∵B(2,3),∴S△ABC=12×6×3=9,S△BOP=12OP×2=OP,又∵S△POB=23S△ABC,∴OP=23×9=6,∴点P坐标为(0,6)或(0,-6);(3)∠BMA=∠MAC±∠HBM,证明如下:∵把点C往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H,C(-2,0),∴H(-2,3),又∵B(2,3),∴BH//AC;如图1,当点M在线段HC上时,过点M作MN//AC,∴∠MAC=∠AMN,MN//HB,∴∠HBM=∠BMN,∵∠BMA=∠BMN+∠AMN,∴∠BMA=∠HBM+∠MAC;如图2,当点M在射线CH上但不在线段HC上时,过点M作MN//AC,∴∠MAC=∠AMN,MN//HB,∴∠HBM=∠BMN,∵∠BMA=∠AMN-∠BMN,∴∠BMA=∠MAC-∠HBM;综上,∠BMA=∠MAC±∠HBM.【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三角形的面积,点的平移,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正确进行分类并准确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四、压轴题31.(1)-20,10-5t;(2)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5.(3)13秒或17秒【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10-30;点P表示的数为10-5t;(2)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易求出MN.(3) 分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根据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点A表示的数为10,B在A点左边,AB=30,∴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10-30=-2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点P表示的数为10-5t;故答案为-20,10-5t;(2)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5.理由如下: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BP的中点,∴MN=MP+NP=AP+BP=(AP+BP)=AB=15;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BP的中点,∴MN=MP-NP=AP-BP=(AP-BP)=AB=15,∴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5.(3)若点P、Q同时出发,设点P运动t秒时与点Q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①点P、Q相遇之前,由题意得4+5t=30+3t,解得t=13;②点P、Q相遇之后,由题意得5t-4=30+3t,解得t=17.答:若点P、Q同时出发,13或17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2.(1)13;(2)P出发23秒或43秒;(3)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运动t秒时P点表示的数为-3+2t,Q点表示的数为1-t,若P、Q相遇,则P、Q两点表示的数相等,由此可得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2)由点P 比点Q 迟1秒钟出发,则点Q 运动了(t+1)秒,分相遇前相距1个单位长度与相遇后相距1个单位长度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3)设点C 表示的数为a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进行求解即可得.【详解】(1)由题意可知运动t 秒时P 点表示的数为-5+t ,Q 点表示的数为10-2t ;若P ,Q 两点相遇,则有-3+2t=1-t ,解得:t=43, ∴413233-+⨯=-, ∴点P 和点Q 相遇时的位置所对应的数为13-;(2)∵点P 比点Q 迟1秒钟出发,∴点Q 运动了(t+1)秒,若点P 和点Q 在相遇前相距1个单位长度,则()2t 1t 141+⨯+=-, 解得:2t 3=; 若点P 和点Q 在相遇后相距1个单位长度,则2t+1×(t+1) =4+1, 解得:4t 3=, 综合上述,当P 出发23秒或43秒时,P 和点Q 相距1个单位长度; (3)①若点P 和点Q 在相遇前相距1个单位长度, 此时点P 表示的数为-3+2×23=-53,Q 点表示的数为1-(1+23)=-23, 设此时数轴上存在-个点C ,点C 表示的数为a ,由题意得 AC+PC+QC=|a+3|+|a+53|+|a+23|, 要使|a+3|+|a+53|+|a+23|最小, 当点C 与P 重合时,即a=-53时,点C 到点A 、点P 和点Q 这三点的距离和最小; ②若点P 和点Q 在相遇后相距1个单位长度, 此时点P 表示的数为-3+2×43=-13,Q 点表示的数为1-(1+43)=-43, 此时满足条件的点C 即为Q 点,所表示的数为43-,综上所述,点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53和-43.【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正确理解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从中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也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33.(1)见解析;(2)∠OQP=180°+12x°﹣12y°或∠OQP=12x°﹣12y°.【解析】【试题分析】(1)分下面两种情况进行说明;①如图1,点P在直线AB的右侧,∠APB+∠MON+∠PAO+∠PBO=360°,②如图2,点P在直线AB的左侧,∠APB=∠MON+∠PAO+∠PBO,(2)分两种情况讨论,如图3和图4.【试题解析】(1)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点P在直线AB的右侧,∠APB+∠MON+∠PAO+∠PBO=360°,证明:∵四边形AOBP的内角和为(4﹣2)×180°=360°,∴∠APB=360°﹣∠MON﹣∠PAO﹣∠PBO;②如图2,点P在直线AB的左侧,∠APB=∠MON+∠PAO+∠PBO,证明:延长AP交ON于点D,∵∠ADB是△AOD的外角,∴∠ADB=∠PAO+∠AOD,∵∠AP B是△PDB的外角,∴∠APB=∠PDB+∠PBO,∴∠APB=∠MON+∠PAO+∠PBO;(2)设∠MON=2m°,∠APB=2n°,∵OC平分∠MON,∴∠AOC=∠MON=m°,∵PQ平分∠APB,∴∠APQ=∠APB=n°,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图3,∵∠OQP=∠MOC+∠PAO+∠APQ,即∠OQP=m°+x°+n°①∵∠OQP+∠CON+∠OBP+∠BPQ=360°,∴∠OQP=360°﹣∠CON﹣∠OBP﹣∠BPQ,即∠OQP=360°﹣m°﹣y°﹣n°②,①+②得2∠OQP=360°+x°﹣y°,∴∠OQP=180°+x°﹣y°;第二种情况:如图4,∵∠OQP+∠APQ=∠MOC+∠PAO,即∠OQP+n°=m°+x°,∴2∠OQP+2n°=2m°+2x°①,∵∠APB=∠MON+∠PAO+∠PBO,∴2n°=2m°+x°+y°②,①﹣②得2∠OQP=x°﹣y°,∴∠OQP=x°﹣y°,综上所述,∠OQP=180°+x°﹣y°或∠OQP=x°﹣y°.。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若2a =3b ,则a =23b B .若a =b ,则a +1=b ﹣1 C .若a =b ,则2﹣3a =2﹣3bD .若23a b=,则2a =3b 2.如图,C 为射线AB 上一点,AB =30,AC 比BC 的14多5,P ,Q 两点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单位/秒和1单位/秒的速度在射线AB 上沿AB 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M 为BP 的中点,N 为QM 的中点,以下结论:①BC =2AC ;②AB =4NQ ;③当PB =12BQ 时,t =1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3.如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数字卡片,在此卡片上可以用一个正方形圈出44⨯个位置的16个数(如1,2,3,4,8,9,10,11,15,16,17,18,22,23,24,25).若用这样的正方形圈出这张数字卡片上的16个数,则圈出的16个数的和不可能为下列数中的( )A .208B .480C .496D .592 4.计算(3)(5)-++的结果是( ) A .-8 B .8C .2D .-25.将方程3532x x --=去分母得( ) A .3352x x --= B .3352x x -+= C .6352x x -+=D .6352x x --=6.计算32a a ⋅的结果是( ) A .5a ;B .4a ;C .6a ;D .8a .7.一张普通A4纸的厚度约为0.000104m ,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m A .21.0410-⨯B .31.0410-⨯C .41.0410-⨯D .51.0410-⨯8.某厂准备加工500个零件,在加工了100个零件后,引进了新机器,使得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两倍,结果共用了6天完成了任务,若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个零件,则由题意可列出方程() A .10050062x x += B .1005006x 2x += C .10040062x x += D .1004006x 2x+= 9.已知点、、A B C 在一条直线上,线段5AB cm =,3BC cm =,那么线段AC 的长为( ) A .8cmB .2cmC .8cm 或2cmD .以上答案不对10.某个数值转换器的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x 的值是1,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4,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2,依次继续下去,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 )A .1010B .4C .2D .111.15( ) A .1,2B .2,3C .3,4D .4,512.某中学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30人,去乙处劳动的有24人,从乙处调一部分人到甲处,使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若设应从乙处调x 人到甲处,则所列方程是( )A .2(30+x )=24﹣xB .2(30﹣x )=24+xC .30﹣x =2(24+x )D .30+x =2(24﹣x ) 13.已知105A ∠=︒,则A ∠的补角等于( )A .105︒B .75︒C .115︒D .95︒14.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因患重症登格热需住院治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儿童患者,数据“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5010⨯B .5510⨯C .6510⨯D .510⨯15.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 与n 之间的关系是()A .y=2n+1B .y=2n +nC .y=2n+1+nD .y=2n +n+1二、填空题16.从一个n 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为6个三角形,则n 的值是___________.17.已知方程22x a ax +=+的解为3x =,则a 的值为__________.18.如图所示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若开始输入的数为-1,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19.已知单项式245225n m xy x y ++与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20.多项式2x 3﹣x 2y 2﹣1是_____次_____项式. 21.若3750'A ∠=︒,则A ∠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22.如图,这是一种数值转换机的运算程序,若第一次输入的数为7,则第2018次输出的数是_____;若第一次输入的数为x ,使第2次输出的数也是x ,则x =_____.23.4是_____的算术平方根.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 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从原点出发,第1次运动到P 1(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P 2(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P 3(3,-2),…,按这的运动规律,点P 2019的坐标是_____.25.如下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根据这些规律,则第2013个图案中是由______个基础图形组成.26.如果,,a b c 是整数,且c a b =,那么我们规定一种记号(,)a b c =,例如239=,那么记作(3,9)=2,根据以上规定,求(−2,16)=______. 27.观察“田”字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则c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28.已知关于x 的方程4mx x -=的解是1x =,则m 的值为______.29.中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年前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如图是2019年1月份的月历,用一个方框圈出任意22⨯的4个数,设方框左上角第一个数是x ,则这四个数的和为______(用含x 的式子表示)30.若2a ﹣b=4,则整式4a ﹣2b+3的值是______.三、压轴题31.如图1,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AOC =30°,将一直角三角板(其中∠P =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Q 在射线OA 上,另一边OP 与OC 都在直线AB 的上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 (1)如图2,经过t 秒后,OP 恰好平分∠BOC . ①求t 的值;②此时OQ 是否平分∠AOC ?请说明理由;(2)若在三角板转动的同时,射线OC 也绕O 点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OC 平分∠POQ ?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基础上,经过多少秒OC 平分∠POB ?(直接写出结果).32.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三点 A ,B ,C ,若用 AB 表示 A ,B 两点的距离,AC 表示 A ,C 两点的 距离,且 BC = 2 AB ,点 A 、点C 对应的数分别是a 、c ,且| a - 20 | + | c +10 |= 0 .(1)若点 P ,Q 分别从 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 2 个单位长度/秒、5个单位长度/ 秒,则运动了多少秒时,Q 到 B 的距离与 P 到 B 的距离相等?(2)若点P ,Q 仍然以(1)中的速度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2 秒后,动点R 从A点出发向左运动,点R 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点M 为线段PR 的中点,点N为线段RQ的中点,点R运动了x 秒时恰好满足MN +AQ = 25,请直接写出x的值.33.问题:将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探究:要研究上面的问题,我们不妨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进而找到一般性规律.探究一:将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二等分,连接各边中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如图①,连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共有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一共有1个.探究二:将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三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如图②,连接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对应三等分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第三层有5个,共有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共有个.探究三:将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四等分(图③),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仿照上述方法,写出探究过程)结论:将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 (仿照上述方法,写出探究过程)应用:将一个边长为25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25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有______个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______个. 34.观察下列等式:111122=-⨯,1112323=-⨯,1113434=-⨯,则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11111131122334223344++=-+-+-=⨯⨯⨯. ()1观察发现()1n n 1=+______;()1111122334n n 1+++⋯+=⨯⨯⨯+______.()2拓展应用有一个圆,第一次用一条直径将圆周分成两个半圆(如图1),在每个分点标上质数m ,记2个数的和为1a ;第二次再将两个半圆周都分成14圆周(如图2),在新产生的分点标上相邻的已标的两数之和的12,记4个数的和为2a ;第三次将四个14圆周分成18圆周(如图3),在新产生的分点标上相邻的已标的两数之和的13,记8个数的和为3a ;第四次将八个18圆周分成116圆周,在新产生的分点标上相邻的已标的两个数的和的14,记16个数的和为4a ;⋯⋯如此进行了n 次.n a =①______(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 ②当n a 6188=时,求123n1111a a a a +++⋯⋯+的值.35.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 、b 、c ,且满足|a +24|+|b +10|+(c -10)2=0;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1)求a 、b 、c 的值;(2)若点P 到A 点距离是到B 点距离的2倍,求点P 的对应的数;(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请说明理由.36.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a-1)2+|ab+3|=0,c=-2a+b .(1)分别求a ,b ,c 的值;(2)若点A 和点B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相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i )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 ,使得3BC-k•AB 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 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ii )若点C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与点A ,B 同时运动,何时点C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请说明理由.37.某商场在黄金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50%打折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消费打折后的金额满一定数额,还可按如下方案抵扣相应金额:说明:[)a,b 表示在范围a b ~中,可以取到a ,不能取到b .根据上述促销方法,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打折优惠与抵扣优惠. 例如:购买标价为900元的商品,则打折后消费金额为450元,获得的抵扣金额为30元,总优惠额为:()900150%30480⨯-+=元,实际付款420元.(购买商品得到的优惠率100%)=⨯购买商品获得的总优惠额商品的标价,请问:()1购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商品,顾客的实际付款是多少元? ()2购买一件商品,实际付款375元,那么它的标价为多少元?()3请直接写出,当顾客购买标价为______元的商品,可以得到最高优惠率为______.3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B 是数轴上在A 左侧的一点,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 ,点P 表示的数是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P 、Q 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相遇?②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每个式子进行变形即可找出答案. 【详解】解:A 、根据等式性质2,2a =3b 两边同时除以2得a =32b ,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1,即可得到a+=b+1,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根据等式性质1和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且加上2应得2﹣3a =2﹣3b,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6,3a =2b ,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性质1必须注意等式两边所加上的(或减去的)必须是同一个数或整式;运用等式性质2必须注意等式两边所乘的(或除的)数或式子不为0,才能保证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AC比BC的14多5可分别求出AC与BC的长度,然后分别求出当P与Q重合时,此时t=30s,当P到达B时,此时t=15s,最后分情况讨论点P与Q的位置.【详解】解:设BC=x,∴AC=14x+5∵AC+BC=AB∴x+14x+5=30,解得:x=20,∴BC=20,AC=10,∴BC=2AC,故①成立,∵AP=2t,BQ=t,当0≤t≤15时,此时点P在线段AB上,∴BP=AB﹣AP=30﹣2t,∵M是BP的中点∴MB=12BP=15﹣t∵QM=MB+BQ,∴QM=15,∵N为QM的中点,∴NQ=12QM=152,∴AB=4NQ,当15<t≤30时,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AP=2t,BQ=t,∴BP=AP﹣AB=2t﹣30,∵M是BP的中点∴BM=12BP=t﹣15∵QM=BQ﹣BM=15,∵N为QM的中点,∴NQ=12QM=152,∴AB=4NQ,当t>30时,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BP=AP﹣AB=2t﹣30,∵M是BP的中点∴BM=12BP=t﹣15∵QM=BQ﹣BM=15,∵N为QM的中点,∴NQ=12QM=152,∴AB=4NQ,综上所述,AB=4NQ,故②正确,当0<t≤15,PB=12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上,∴AP=2t,BQ=t∴PB=AB﹣AP=30﹣2t,∴30﹣2t=12t,∴t=12,当15<t≤30,PB=12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AP=2t,BQ=t,∴PB=AP﹣AB=2t﹣30,∴2t﹣30=12t,t=20,当t>30时,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PB=AP﹣AB=2t﹣30,∴2t﹣30=12t,t=20,不符合t>30,综上所述,当PB =12BQ 时,t =12或20,故③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P 到达B 点时的时间,以及点P 与Q 重合时的时间,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3.C解析:C【解析】【分析】由题意设第一列第一行的数为x ,依次表示每个数,并相加进行分析得出选项.【详解】解:设第一列第一行的数为x ,第一行四个数分别为,1,2,3x x x x +++,第二行四个数分别为7,8,9,10x x x x ++++,第三行四个数分别为14,15,16,17x x x x ++++,第四行四个数分别为21,22,23,24x x x x ++++,16个数相加得到16192x +,当相加数为208时x 为1,当相加数为480时x 为18,相加数为496时x 为19,相加数为592时x 为25,由数字卡片可知,x 为19时,不满足条件.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求解问题,理解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进行分析即可.4.C解析:C【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3)(5)-++=5+-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是解题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方程两边都乘以2,再去括号即可得解.【详解】3532x x --= 方程两边都乘以2得:6-(3x-5)=2x ,去括号得:6-3x+5=2x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6.A解析:A【解析】此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即(0)m n m n a a aa +⋅=>,所以此题结果等于325a a +=,选A ; 7.C解析:C【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104=1.04×10−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共用6天完成任务,等量关系为:用老机器加工100个零件用的时间+用新机器加工400套用的时间=6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设该厂原来每天加工x个零件,根据题意得:1004006 x2x+=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②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分别根据线段的和差求出AC的长度即可.【详解】解: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AC=AB−BC,又∵AB=5,BC=3,∴AC=5−3=2;②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C=AB+BC,又∵AB=5,BC=3,∴AC=5+3=8.综上可得:AC=2或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数值转换器可以写出前几次输出的结果,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进而求得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x=1时,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4,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2,第三次输出的结果是1,第四次输出的结果是4,第五次输出的结果是2,第六次输出的结果是1,第七次输出的结果是4,第八次输出的结果是2,第九次输出的结果是1,第十次输出的结果是4,……,∵2020÷3=673…1,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特点,求出相应的数字.1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9<15<1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12.D解析:D【解析】【分析】设应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根据调配完后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设应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依题意,得:30+x=2(24﹣x).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B解析:B【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求解即可.【详解】解:∵∠A=105°,∴∠A 的补角=180°-105°=7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补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是关键.14.B解析: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将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510⨯,故B 选项是正确答案.【点睛】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观察可知:左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n ,右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22,…,2n ,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222+,…,2n n +,∴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 与n 之间的关系式是y=2n +n.故选B .【点睛】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二、填空题16.8【解析】【分析】根据从一个n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为(n-2)的三角形作答.【详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则n−2=6,解得n=8.故答案为8.【点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从一个n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为(n-2)的三角形作答.【详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则n−2=6,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考查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17.2【解析】【分析】把x=3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详解】解:把x=3代入方程得:6+a=3a+2,解得:a=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解析:2【解析】【分析】把x=3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a 的值.【详解】解:把x=3代入方程得:6+a=3a+2,解得:a=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18.-5【解析】【分析】首先要理解该计算机程序的顺序,即计算顺序,一种是当结果,此时就需要将结果返回重新计算,直到结果,才能输出结果.【详解】解:根据如图所示:当输入的是的时候,,此时结果解析:-5【解析】【分析】首先要理解该计算机程序的顺序,即计算顺序,一种是当结果1>-,此时就需要将结果返回重新计算,直到结果1<-,才能输出结果.【详解】解:根据如图所示:当输入的是1-的时候,1(3)21-⨯--=,此时结果1>-需要将结果返回,即:1(3)25⨯--=-,此时结果1<-,直接输出即可,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程序设计题,解题关键在于数的比较大小和读懂题意.19.9【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进行解题,则,解出m 、n 的值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和是同类项且,【点睛】本题考查同类型的定义,解题关键是针对x 、y 的次方都相等联立等式解出 解析:9【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进行解题,则25,24n m +=+=,解出m 、n 的值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242n x y +和525m x y +是同类项∴25n +=且24m +=∴3n =,2m =∴239m n ==【点睛】本题考查同类型的定义,解题关键是针对x 、y 的次方都相等联立等式解出m 、n 的值即可.20.四 三【解析】【分析】找到多项式中的单项式的最高次数即为多项式的最高次数,有几个单项式即为几项式.【详解】解:次数最高的项为﹣x2y2,次数为4,一共有3个项,所以多项式2解析:四 三【解析】【分析】找到多项式中的单项式的最高次数即为多项式的最高次数,有几个单项式即为几项式.【详解】解:次数最高的项为﹣x 2y 2,次数为4,一共有3个项,所以多项式2x 3﹣x 2y 2﹣1是四次三项式.故答案为:四,三.【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多项式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为:多项式的次数由组成多项式的单项式的最高次数决定;组成多项式的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有几项就是几项式.21.【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的补角=180°-=.故填.【点睛】本题考查补角的定义,难度较小,要注意度、分、秒解析:14210'︒【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3750'A ∠=︒,∴A ∠的补角=180°-3750'︒=14210'︒.故填14210'︒.【点睛】本题考查补角的定义,难度较小,要注意度、分、秒是60进制.22.2; 0或3或6【解析】【分析】先计算出前6次输出结果,据此得出循环规律,从而得出答案;根据数值转换机的运算程序,求出所有x 的值,使得输入的数和第2次输出的数相等即可.【详解】解析:2; 0或3或6【解析】【分析】先计算出前6次输出结果,据此得出循环规律,从而得出答案;根据数值转换机的运算程序,求出所有x 的值,使得输入的数和第2次输出的数相等即可.【详解】解:∵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7+3=10,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10=5, 第3次输出结果为5+3=8,第4次输出结果为12×8=4,第5次输出结果为12×4=2,第6次输出结果为12×2=1,第7次输出结果为1+3=4,第8次输出结果为12×4=2,……∴输出结果除去前3个数后,每3个数为一个周期循环,∵(2018﹣3)÷3=671…2,∴第2018次输出的数是2,如图,若x=14x,则x=0;若x=12x+3,则x=6;若x=12(x+3),则x=3;故答案为:2、0或3或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问题,要熟练掌握,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题型简单总结以下三种:①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②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③已知条件和所给代数式都要化简.23.【解析】试题解析:∵42=16,∴4是16的算术平方根.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析】试题解析:∵42=16,∴4是16的算术平方根.考点:算术平方根.24.(2019,-2)【解析】【分析】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详解】∵第1次运动解析:(2019,-2)【解析】【分析】观察不难发现,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纵坐标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用2019除以4,余数是几则与第几次的纵坐标相同,然后求解即可.【详解】∵第1次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运动到点(5,1)…,∴运动后点的横坐标等于运动的次数,第2019次运动后点P的横坐标为2019,纵坐标以1、0、-2、0每4次为一个循环组循环,∵2019÷4=504…3,∴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是第504个循环组的第3次运动,与第3次运动的点的纵坐标相同,为-2,∴点P(2019,-2),故答案为:(2019,-2).【点睛】本题是对点的坐标的规律的考查,根据图形观察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5.6040【解析】【分析】根据前3个图,得出基础图形的个数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代入201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第1个图案中有1+3=4个基础图案,第2个图案中有1解析:6040【解析】【分析】根据前3个图,得出基础图形的个数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代入201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第1个图案中有1+3=4个基础图案,第2个图案中有1+3+3=7个基础图案,第3个图案中有1+3+3+3=10个基础图案,……第n个图案中有1+3+3+3+…3=(1+3n)个基础图案,当n=2013时,1+3n=1+3×2013=6040,故答案为:6040.【点睛】本题考查图形规律问题,由前3个图案得出规律,写出第n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6.4【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详解】∵32=9,记作(3,9)=2,(−2)4=16,∴(−2,16)=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零指数幂,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详解】∵32=9,记作(3,9)=2,(−2)4=16,∴(−2,16)=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零指数幂,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零指数幂.27.【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解析:270【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此位置数为15时,恰好是第8个奇数,即此“田”字为第8个.观察每个“田”字左下角数据,可以发现,规律是2,22,23,24等,则第8数为a=28.观察右下角的数字可得右下角的数字正好是左上角和左下角两个数字的和,所以b=15+a=271,右上角的数字正好是右下角数字减1,所以c=b-1=270.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以探究数字规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数感.解题时注意把同等位置的数字变化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

A.3a2bc 与 bca2 不是同类项
B. 2m2n 的系数是 2 5
C.单项式﹣x3yz 的次数是 5
D.3x2﹣y+5xy5 是二次三项式
3.以下选项中比-2 小的是( )
A.0
B.1
C.-1.5
D.-2.5
4.在 0.23, 3, 2, 22 四个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7
A. 0.23
1 步,从点 M 开始运动 t 个单位长度至点 Q1 处;第 2 步,从点 Q1 继续运动 2t 单位长度至 点 Q2 处;第 3 步,从点 Q2 继续运动 3t 个单位长度至点 Q3 处…例如:当 t 3 时,点 Q1 、
Q2 、 Q3 的位置如图 2 所示.
A.132°
B.134°
C.136°
D.138°
8.计算:31﹣1=2,32﹣1=8,33﹣1=26,34﹣1=80,35﹣1=242,…,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
个位数字的规律,猜测 32018﹣1 的个位数字是( )
A.2
B.8
C.6
D.0
9.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方程 x 1 x 1化成 10x 10 10x 10
22.当 a=_____时,分式 a 1 的值为 0. a3
23.按照下面的程序计算:
如果输入 x 的值是正整数,输出结果是 166,那么满足条件的 x 的值为___________.
2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着某些棱剪开后展成的一个平面图形,若这个正方体的每 两个相对面上的数字的和都相等,则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的数字的总和为________.
A.在点 A, C 右边 B.在点 A, C 左边 C.在点 A, C 之间

七年级上册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数学期末试卷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数学期末试卷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数学期末试卷章末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1)如图1,找到长方形纸片的宽DC的中点E,将∠C过E点折起一个角,折痕为EF,再将∠D过点E折起,折痕为GE,且C、D均落在GF上的一点C′(D′),请说明∠CEF与∠DEG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将(1)中的纸片沿GF剪下,得梯形纸片ABFG,再将GF沿GM折叠,F落在F′处,GF′与BF交于H,且ABHG为长方形(如图2);再将纸片展开,将AG沿GN折叠,使A 点落于GF上一点A,(如图3).在两次折叠的过程中,求两条折痕GM、GN所成角的度数?【答案】(1)解:∵∠C过E点折起一个角,折痕为EF,再将∠D过点E折起,折痕为GE,且C、D均落在GF上的一点C′(D′)∴GE平分∠DED′,FE平分∠CED′,∴∠DED′=2∠DEG,∠CED′=2∠CEF∴∠DED′+∠CED′=180°即2∠CEF+2∠DEG=180°∴∠CEF+∠DEG=90°答:∠CEF与∠DEG的关系是互余.(2)解:如图,由题意得:GM平分∠FGF, GN平分∠AGF设∠FGM=∠F'GM=x,∠FGN=∠AGN=y∴2y-2x=90°,即y-x=45°,∴∠MGN=∠FGN-∠FGM=45°答:两条折痕GM、GN所成角的度数为45°.【解析】【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GE平分∠DED′,FE平分∠CED′,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DED′=2∠DEG,∠CED′=2∠CEF,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可解答。

(2)根据折叠的性质,可证得GM平分∠FGF,GN平分∠AGF,因此∠FGM=∠F'GM=x,∠FGN=∠AGN=y,求出y-x的值,就可得出结论。

2.如图,线段AB=20cm.(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cm/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3cm/秒运动,几秒后,点P、Q两点相遇?(2)如图,AO=PO=2cm,∠POQ=60°,现点P绕着点O以30°/秒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一周后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A自B点向A点运动,若P、Q两点也能相遇,求点Q运动的速度.【答案】(1)解:设x秒点P、Q两点相遇根据题意得:2x+3x=20,解得x=4答:4秒后,点P、Q两点相遇。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答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答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答一、压轴题1.如图1,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AOC =30°,将一直角三角板(其中∠P =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Q 在射线OA 上,另一边OP 与OC 都在直线AB 的上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 (1)如图2,经过t 秒后,OP 恰好平分∠BOC . ①求t 的值;②此时OQ 是否平分∠AOC ?请说明理由;(2)若在三角板转动的同时,射线OC 也绕O 点以每秒6°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OC 平分∠POQ ?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基础上,经过多少秒OC 平分∠POB ?(直接写出结果).2.已知数轴上,点A 和点B 分别位于原点O 两侧,AB=14,点A 对应的数为a ,点B 对应的数为b.(1) 若b =-4,则a 的值为__________. (2) 若OA =3OB ,求a 的值.(3) 点C 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c .若O 为AC 的中点,OB =3BC ,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c 的值.3.已知AOD α∠=,OB 、OC 、OM 、ON 是AOD ∠内的射线.(1)如图1,当160α=︒,若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求MON ∠的大小; (2)如图2,若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20BOC ∠=︒,60MON ∠=︒,求α.4.如图,在数轴上的A 1,A 2,A 3,A 4,……A 20,这20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1,a 2,a 3,a 4,……a 20.若A 1A 2=A 2A 3=……=A 19A 20,且a 3=20,|a 1﹣a 4|=12.(1)线段A 3A 4的长度= ;a 2= ; (2)若|a 1﹣x |=a 2+a 4,求x 的值;(3)线段MN 从O 点出发向右运动,当线段MN 与线段A 1A 20开始有重叠部分到完全没有重叠部分经历了9秒.若线段MN =5,求线段MN 的运动速度.5.某商场在黄金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50%打折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消费打折后的金额满一定数额,还可按如下方案抵扣相应金额:说明:[)a,b 表示在范围a b ~中,可以取到a ,不能取到b .根据上述促销方法,顾客在该商场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打折优惠与抵扣优惠. 例如:购买标价为900元的商品,则打折后消费金额为450元,获得的抵扣金额为30元,总优惠额为:()900150%30480⨯-+=元,实际付款420元.(购买商品得到的优惠率100%)=⨯购买商品获得的总优惠额商品的标价,请问:()1购买一件标价为500元的商品,顾客的实际付款是多少元? ()2购买一件商品,实际付款375元,那么它的标价为多少元?()3请直接写出,当顾客购买标价为______元的商品,可以得到最高优惠率为______.6.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探究: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表示-3和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结论: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 和数n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 ∣.直接应用:表示数a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表示数a 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 灵活应用:(1)如果∣a+1∣=3,那么a=____;(2)若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位于-4与2之间,则∣a-2∣+∣a+4∣=_____; (3)若∣a-2∣+∣a+4∣=10,则a =______; 实际应用: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分别表示-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长度/秒.(1)两只电子蚂蚁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求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初一数学压轴题专题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初一数学压轴题专题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初一数学压轴题专题一、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1.如图,已知∠AOB=120°,射线OP从OA位置出发,以每秒2°的速度顺时针向射线OB 旋转;与此同时,射线OQ以每秒6°的速度,从OB位置出发逆时针向射线OA旋转,到达射线OA后又以同样的速度顺时针返回,当射线OQ返回并与射线OP重合时,两条射线同时停止运动. 设旋转时间为t秒.(1)当t=2时,求∠POQ的度数;(2)当∠POQ=40°时,求t的值;(3)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t的值,使得∠POQ=12∠AOQ?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POQ =104°;(2)当∠POQ=40°时,t的值为10或20;(3)存在,t=12或或,使得∠POQ=∠AOQ.【分析】当OQ,OP第一次相遇时,t=15;当OQ刚到达OA时,t=解析:(1)∠POQ =104°;(2)当∠POQ=40°时,t的值为10或20;(3)存在,t=12或180 11或1807,使得∠POQ=12∠AOQ.【分析】当OQ,OP第一次相遇时,t=15;当OQ刚到达OA时,t=20;当OQ,OP第二次相遇时,t=30;(1)当t=2时,得到∠AOP=2t=4°,∠BOQ=6t=12°,利用∠POQ =∠AOB-∠AOP-∠BOQ求出结果即可;(2)分三种情况:当0≤t≤15时,当15<t≤20时,当20<t≤30时,分别列出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3)分三种情况:当0≤t≤15时,当15<t≤20时,当20<t≤30时,分别列出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当OQ,OP第一次相遇时,2t+6t=120,t=15;当OQ刚到达OA时,6t=120,t=20;当OQ,OP第二次相遇时,2t6t=120+2t,t=30;(1)当t=2时,∠AOP=2t=4°,∠BOQ=6t=12°,∴∠POQ =∠AOB-∠AOP-∠BOQ=120°-4°-12°=104°.(2)当0≤t≤15时,2t +40+6t=120, t=10;当15<t≤20时,2t +6t=120+40, t=20;当20<t≤30时,2t=6t-120+40, t=20(舍去);答:当∠POQ=40°时,t的值为10或20.(3)当0≤t≤15时,120-8t=12(120-6t),120-8t=60-3t,t=12;当15<t≤20时,2t–(120-6t)=12(120 -6t),t=18011.当20<t≤30时,2t–(6t -120)=12(6t -120),t=1807.答:存在t=12或18011或1807,使得∠POQ=12∠AOQ.【分析】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关系及列方程解实际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好类,列出关于时间的方程.2.(阅读理解)若,,A B 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的2倍,我们就称点C是(,A B)的优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 B)的优点:又如,表示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 B)的优点,但点D是(,B A)的优点.(知识运用)如图2,M 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1)数所表示的点是(,M N)的优点:(2)如图3,,A 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3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当t为何值时,P 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请直接与出答案)答案:(1)x=2或x=10;(2)或或10.【分析】(1)设所求数为x,根据优点的定义列出方程x−(−2)=2(4−x)或x−(−2)=2(x−4),解方程即可;(2)根据题意点P在线段AB上,由解析:(1)x=2或x=10;(2)203或403或10.【分析】(1)设所求数为x,根据优点的定义列出方程x−(−2)=2(4−x)或x−(−2)=2(x−4),解方程即可;(2)根据题意点P在线段AB上,由优点的定义可分4种情况:①P为(A,B)的优点;②A为(B,P)的优点;③P为(B,A)的优点;④B为(A,P)的优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y,根据优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进而得出t的值.【详解】解:(1)设所求数为x,由题意得x−(−2)=2(4−x)或x−(−2)=2(x−4),解得:x=2或x=10;(2)设点P表示的数为y,分四种情况:①P为(A,B)的优点.由题意,得y−(−20)=2(40−y),解得y=20,t=(40−20)÷3=203(秒);②A为(B,P)的优点.由题意,得40−(−20)=2[y−(−20)],解得y=10,t=(40−10)÷3=10(秒);③P为(B,A)的优点.由题意,得40−y=2[y−(−20)],解得y=0,t=(40−0)÷3=403(秒);④B为(A,P)的优点40-(-20)=2(40-x),解得:x=10 t=(40-10) ÷3=10(秒).综上可知,当t为10秒、203秒或403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故答案为:203或403或10.【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理解优点的定义,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3.已知数轴上的A、B、C、D四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b、c、d,且(a+16)2+(d+12)2=﹣|b ﹣8|﹣|c﹣10|.(1)求a、b、c、d的值;(2)点A,B沿数轴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4秒后两点相遇,点B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求点A的运动速度;(3)A,B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 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数轴正方向开始运动,若t秒时有2AB=CD,求t的值;(4)A,B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A点运动到C点时,迅速以原来速度的2倍返回,到达出发点后,保持改变后的速度又折返向C点运动;当B点运动到A点的起始位置后停止运动.当B点停止运动时,A点也停止运动.求在此过程中,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答案:(1)a=﹣16,b=8,c=10,d=﹣12;(2)点A的运动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3)t的值是秒或秒;(4)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0或9或10.2.【分析】(1)根据解析:(1)a=﹣16,b=8,c=10,d=﹣12;(2)点A的运动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3)t的值是703秒或265秒;(4)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0或9或10.2.【分析】(1)根据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出结论;(2)设点A的运动速度为每秒v个单位长度,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结论;(3)根据题意,画出对称轴,然后用t表示点A、B、C表示的数,最后分类讨论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结论;(4)求出B点运动至A点所需的时间,然后根据点A和点B相遇的情况分类讨论,列出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求出结论.【详解】(1)∵(a+16)2+(d+12)2=﹣|b﹣8|﹣|c﹣10|,(a+16)2+(d+12)2+|b﹣8|+|c﹣10|=0,∴a=﹣16,b=8,c=10,d=﹣12;(2)设点A的运动速度为每秒v个单位长度,4v+4×2=8+16,v=4,答:点A的运动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3)如图1,t秒时,点A表示的数为:﹣16+4t,点B表示的数为:8+2t,点C表示的数为:10+t.∵2AB=CD,①2[(﹣16+4t)﹣(8+2t)]=10+t+12,2(﹣24+2t)=22+t,﹣48+4t=22+t,3t=70,t703 =;②2[(8+2t)﹣(﹣16+4t)]=10+t+12,2(24﹣2t)=22+t,5t=26,t265 =,综上,t的值是703秒或265秒;(4)B点运动至A点所需的时间为()8162--=12(s),故t≤12,①由(2)得:当t=4时,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表示的数是﹣16+4×4=0;②当点A从点C返回出发点时,若与B相遇,由题意得:10164+=6.5(s),10168+=3.25(s),∴点A到C,从点C返回到出发点A,用时6.5+3.25=9.75(s),则2×4×(t﹣6.5)=10﹣8+2t,t=9<9.75,此时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表示的数是8﹣9×2=﹣10;③当点A第二次从出发点返回点C时,若与点B相遇,则8(t﹣9.75)+2t=16+8,解得:t=10.2;综上所述: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0或9或10.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与动点问题,掌握平方、绝对值的非负性、行程问题公式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已知在数轴上,一动点P从原点出发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1)求点A、B表示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之和为9,若存在,写出点P 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小虫M从点A出发,以每秒0.5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另一只小虫N从点B出发,以每秒0.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两只小虫在数轴上的点C处相遇,点C 表示的数是多少?答案:(1);(2)或;(3)【分析】(1)由数轴上的点的移动规律,左减右加,从而可得答案;(2)由题意得:再分当时,当<<时,当时,三种情况讨论,从而可得答案; (3)设两只小虫的相遇时运动时解析:(1)4-, 3;(2)4x =或5x =-; (3)1. 【分析】(1)由数轴上的点的移动规律,左减右加,从而可得答案;(2)由题意得:439x x ++-=,再分当3x ≥时,当4-<x <3时,当4x ≤-时,三种情况讨论,从而可得答案;(3)设两只小虫的相遇时运动时间为ts ,结合题意可得:40.530.2t t -+=-, 解方程求解时间t ,再求C 点对应的数即可. 【详解】解:(1)动点P 从原点出发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 则点A 对应的数为:044-=-, 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 则点B 对应的数为:473-+=, (2)存在,理由如下:设P 对应的数为:x ,则由题意得: 439,x x ++-=当3x ≥时,439,x x ++-=28,x ∴=4,x ∴=经检验:4x =符合题意,当4-<x <3时,方程左边4379,x x ++-=≠ 此时方程无解,当4x ≤-时,439,x x --+-=210,x ∴-=5.x ∴=-经检验:5x =-符合题意,综上:点P 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之和为9时,4x =或 5.x =- (3)设两只小虫的相遇时运动时间为ts ,结合题意可得: 40.530.2t t -+=-, 0.77t ∴=,10,t ∴=C ∴点对应的数为:40.510 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动点问题,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绝对值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数轴上点运动后对应的数的表示规律,两点间的距离,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点A ,B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C 表示的数是_______,在此基础上,在数轴上与点C 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2)如果点D ,B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E 表示的数是_______(3)在第(1)问的基础上解答: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的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的方向匀速运动.则两个点相遇时点P 所表示的数是多少?答案:(1)-1;-4或2;(2);(3)-1 【分析】(1)由的长度结合点,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点,表示的数,由且点在点的右边可得出点表示的数,再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在数轴上与点解析:(1)-1;-4或2;(2)72-;(3)-1【分析】(1)由AB 的长度结合点A ,B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点A ,B 表示的数,由2AC =且点C 在点A 的右边可得出点C 表示的数,再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在数轴上与点C 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2)由BD 的长度结合点D ,B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点D 表示的数,由1DE =且点E 在点D 的右边可得出点E 表示的数;(3)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点P 表示的数为3t -,点Q 表示的数为23t -+,由点P ,Q 相遇可得出关于t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t 的值,再将其代入(23)t -+中即可得出两个点相遇时点P 所表示的数. 【详解】 解:(1)6AB =,且点A ,B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点A 表示的数为3-,点B 表示的数为3, ∴点C 表示的数为321-+=-.134--=-,132-+=,∴在数轴上与点C 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4-或2.故答案为:1-;4-或2.(2)9BD =,且点D ,B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 ∴点D 表示的数为92-, ∴点E 表示的数为97122-+=-. 故答案为:72-.(3)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点P 表示的数为3t -,点Q 表示的数为23t -+,323t t -=-+,2t ∴=,31t ∴-=-.答:两个点相遇时点P 所表示的数是1-.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以及相反数,解题的关键是:(1)由线段AB 的长度结合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找出点A 表示的数;(2)由线段BD 的长度结合点D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找出点D 表示的数;(3)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6.如图,在数轴上,点O 是原点,点A ,B 是数轴上的点,已知点A 对应的数是a ,点B 对应的数是b ,且a ,b 满足25(6)03a b b ++-=.(1)在数轴上标出点A ,B 的位置. (2)在数轴上有一个点C ,满足92CA CB -=,则点C 对应的数为________. (3)动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0t >). ①当t 为何值时,原点O 恰好为线段PQ 的中点.②若M 为AP 的中点,点N 在线段BQ 上,且13BN BQ =,若3MN =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答案:(1)见解析;(2);(3)①时,点O 恰好为线段PQ 的中点;②当MN=3时 ,的值为或秒. 【分析】(1)由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质得出,,得出,,画出图形即可;(2)设点C 对应的数为x ,分两解析:(1)见解析;(2)14;(3)①43t =时,点O 恰好为线段PQ 的中点;②当MN=3时 ,t 的值为194或134秒. 【分析】(1)由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质得出503a b +=,60b -=,得出10a =-,6b =,画出图形即可;(2)设点C 对应的数为x ,分两种情况,画出示意图,由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3)①分相遇前和相遇后两种情况,画出示意图,由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②根据题意得到点Q 、点N 对应的数,列出绝对值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25(6)03a b b ++-=,∴503a b +=,60b -=,∴10a =-,6b =, 点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2)设点C 对应的数为x , 由题意得:C 应在A 点的右侧, ∴CA=()10x --=10x +,①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所示:则CB=6x -, ∵CA-CB=92,∴()91062x x +--=, 解得:14x =; ②当点C 在线段AB 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则CB=6x -, ∵CA-CB=92,∴()91062x x +--=,方程无解; 综上,点C 对应的数为14;故答案为:14;(3)①由题意得:6AP t =,3BQ t =,分两种情况讨论: 相遇前,如图:106OP t =-,63OQ t =-,∵点O 恰好为线段PQ 的中点, ∴10663t t -=-, 解得:43t =; 相遇后,如图:610OP t =-,36OQ t =-,∵点O 恰好为线段PQ 的中点, ∴61036t t -=-, 解得:43t =,此时,468103AP =⨯=<,不合题意; 故43t =时,点O 恰好为线段PQ 的中点; ②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点P 对应的数为(610t -),点Q 对应的数为(63t -), ∵M 为AP 的中点,点N 在线段BQ 上,且13BN BQ =,∴点M 对应的数为6t 10103t 102--=-, 点N 对应的数为()663t 66t 3---=-,∵3MN =,∴()3t 106t 3---=, ∴4316t =±+, ∴194t =或134, 答:当t 的值为194或134秒时,3MN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以及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要考虑全面,分类讨论,不要遗漏.7.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是4-、2-、3,请回答:(1)若使C 、B 两点的距离与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则需将点C 向左移动______个单位.(2)若移动A 、B 、C 三点中的两个点,使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移动方法有 种,其中移动所走的距离和最小的是_______个单位;(3)若在表示1-的点处有一只小青蛙,一步跳1个单位长.小青蛙第1次先向左跳1步,第2次再向右跳3步,然后第3次再向左跳5步,第4次再向右跳7步按此规律继续跳下去,那么跳第99次时,应跳_______步,落脚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4)数轴上有个动点表示的数是x ,则|1||4||5|x x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答案:(1)3;(2)3,7;(3)197,;(4)9. 【分析】(1)设需将点C 向左移动x 个单位,再根据数轴的定义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2)分为三种:移动点B 、C ;移动点A 、C ;移动点A 、B ,再解析:(1)3;(2)3,7;(3)197,100-;(4)9. 【分析】(1)设需将点C 向左移动x 个单位,再根据数轴的定义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 (2)分为三种:移动点B 、C ;移动点A 、C ;移动点A 、B ,再利用数轴的定义分别求出移动所走的距离和即可得;(3)先根据前4次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再列出运算式子,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得; (4)分5x ≤-,51x -<≤-,14x -<≤和4x >数四种情况,再分别结合数轴的定义、化简绝对值即可得. 【详解】(1)设需将点C 向左移动x 个单位, 由题意得:()()3224x ---=---, 解得3x =,即需将点C 向左移动3个单位, 故答案为:3;(2)()242AB =---=,()347AC =--=, ()325BC =--=,由题意,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移动点B 、C ,把点B 向左移动2个单位,点C 向左移动7个单位, 此时移动所走的距离和为279+=; ②移动点A 、C ,把点A 向右移动2个单位,点C 向左移动5个单位, 此时移动所走的距离和为257+=; ③移动点A 、B ,把点A 向右移动7个单位,点B 向右移动5个单位, 此时移动所走的距离和为7512+=;综上,移动方法有3种,其中移动所走的距离和最小的是7个单位, 故答案为:3,7;(3)第1次跳的步数为1211=⨯-, 第2次跳的步数为3221=⨯-, 第3次跳的步数为5231=⨯-, 第4次跳的步数为7241=⨯-,归纳类推得:第n 次跳的步数为(21)n -,其中n 为正整数, 则第99次跳的步数为2991197⨯-=, 落脚点表示的数为11357195197--+-+-+-,()()()()113579195197=--+-+-++-,10022=-⨯, 100=-,故答案为:197,100-; (4)由题意,分以下四种情况: ①当5x ≤-时,则1451453213x x x x x x x ++-++=--+---=--≥; ②当51x -<≤-时,则1451458x x x x x x x ++-++=--+-++=-+,51x -<≤-, 9813x ∴≤-+<;③当14x -<≤时,则14514510x x x x x x x ++-++=++-++=+,14x -<≤, 91014x ∴<+≤;④当4x >时,则1451453214x x x x x x x ++-++=++-++=+>; 综上,1459x x x ++-++≥, 则145x x x ++-++的最小值是9, 故答案为:9.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化简绝对值、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数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8.(背景知识)数轴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规律:若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 AB a b =-∣,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a b+. (问题情境)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2-,点B 表示的数为8,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t s t >.(综合运用) (1)填空:①A ,B 两点间的距离AB =______,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②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s)t 后,点P 表示的数为_______,点Q 表示的数为_______. (2)求当t 为何值时,P ,Q 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表示的数. (3)求当t 为何值时,12PQ AB =. (4)若M 为PA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点P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 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 的长.答案:(1)①10,3;②−2+4t ,8+t ;(2)t =,相遇点表示的数为;(3)t =5或;(4)线段的长不发生变化,MN=5 【分析】(1)①根据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的中点表示的数为,即可得到答解析:(1)①10,3;②−2+4t ,8+t ;(2)t =103,相遇点表示的数为343;(3)t =5或53;(4)线段MN 的长不发生变化,MN =5 【分析】(1)①根据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 AB a b =-∣,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a b+,即可得到答案;②根据题意直接表示出P ,Q 所对应的数,即可;(2)当P 、Q 两点相遇时,P 、Q 表示的数相等列方程,得到t 的值,进而得到 P 、Q 相遇的点所对应的数;(3)由t 秒后,点P 表示的数−2+4t ,点Q 表示的数为8+t ,于是得到PQ 的表达式,结合12PQ AB =,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4)由点M 表示的数为2(24)2t -+-+,点N 表示的数为8(24)2t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①A 、B 两点间的距离AB =|−2−8|=10,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832-+=, 故答案是:10,3;②由题意可得,(s)t 后,点P 表示的数为:−2+4t ,点Q 表示的数为:8+t , 故答是:−2+4t ,8+t ;(2)∵当P 、Q 两点相遇时,P 、Q 表示的数相等 ∴−2+4t =8+t , 解得:t =103, ∴当t =103时,P 、Q 相遇, 此时,8+t =8+1034=33, ∴相遇点表示的数为343; (3)∵t 秒后, PQ =|(−2+4t )−(8+t )|=|3t −10|, ∵12PQ AB ==12×10=5, ∴|3t −10|=5, 解得:t =5或53,∴当t =5或53,12PQ AB =;(4)∵M 为PA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 ∴点M 表示的数为 2(24)222t t -+-+=-+, 点N 表示的数为8(24)322t t +-+=+, ∴MN =()223255t t -+-+=-=, 即:线段MN 的长不发生变化,MN =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移动与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数a ,B 点示数b ,C 点表示数c ,b 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c 满足|a+2|+(c ﹣7)2=0.(1)a= ,b= ,c= ;(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 点与C 点重合,则点B 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3)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 秒钟过后,若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则AB= ,AC= ,BC=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4)请问:3BC ﹣2A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答案:(1)-2, 1,c=7;(2)4;(3)3t+3, 5t+9, 2t+6;(4)不变,3BC ﹣2AB=12. 【分析】(1)利用|a +2|+(c−7)2=0,得a +2=0,c−7=0,解得a ,c解析:(1)-2, 1,c=7;(2)4;(3)3t+3, 5t+9, 2t+6;(4)不变,3BC ﹣2AB=12. 【分析】(1)利用|a +2|+(c−7)2=0,得a +2=0,c−7=0,解得a ,c 的值,由b 是最小的正整数,可得b =1;(2)先求出对称点,即可得出结果;(3)AB 原来的长为3,所以AB =t +2t +3=3t +3,再由AC =9,得AC =t +4t +9=5t +9,由原来BC =6,可知BC =4t−2t +6=2t +6; (4)由 3BC−2AB =3(2t +6)−2(3t +3)求解即可. 【详解】(1)∵|a +2|+(c−7)2=0, ∴a +2=0,c−7=0, 解得a =−2,c =7, ∵b 是最小的正整数, ∴b =1;故答案为:−2;1;7. (2)(7+2)÷2=4.5, 对称点为7−4.5=2.5, 2.5+(2.5−1)=4; 故答案为:4.(3)依题意可得AB =t +2t +3=3t +3,AC =t +4t +9=5t +9,BC =2t +6; 故答案为:3t +3;5t +9;2t +6. (4)不变.3BC−2AB =3(2t +6)−2(3t +3)=1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及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轴的特点能求出两点间的距离.10.如图,点A 、D 和线段CB 都在数轴上,点A 、C 、B 、D 起始位置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0、2、14:线段CB 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移动,移动时间为t 秒.(1)当0t =时,AC 的长为______,当2t =秒时,AC 的长为_____. (2)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AC 的长为______.(3)当t =_____秒时,5AC BD -=,当t =______秒时,17AC BD +=.(4)若点A 与线段CB 同时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移动,点A 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是的2AC BD ,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5;(2)1+2t ;(3)4,7;(4)t=5或t= 【分析】(1)依据A 、C 两点间的距离求解即可;(2)t 秒后点C 运动的距离为2t 个单位长度,从而点C 表示的数;根据A 、C 两点间的距离解析:(1)1;5;(2)1+2t ;(3)4,7;(4)t =5或t =233【分析】(1)依据A 、C 两点间的距离求解即可;(2)t 秒后点C 运动的距离为2t 个单位长度,从而点C 表示的数;根据A 、C 两点间的距离求解即可.(3)t 秒后点C 运动的距离为2t 个单位长度,点B 运动的距离为2t 个单位长度,从而可得到点A 、点D 表示的数;根据两点间的距离=|a -b |表示出AC 、BD ,根据AC -BD =5和AC +BD =17得到关于t 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分别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4)假设能够相等,找出AC 、BD ,根据AC =2BD 即可列出关于t 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当t =0秒时,AC =1+0=1; 当t =2秒时,移动后C 表示的数为4, ∴AC =1+4=5. 故答案为:1;5.(2)点A 表示的数为-1,点C 表示的数为2t ; ∴AC =1+2t . 故答案为1+2t .(3)∵t 秒后点C 运动的距离为2t 个单位长度,点B 运动的距离为2t 个单位长度, ∴C 表示的数是2t ,B 表示的数是2+2t , ∴AC =1+2t ,BD =|14-(2+2t )|, ∵AC -BD =5,∴1+2t -|14-(2+2t )|=5, 解得:t =4.∴当t =4秒时AC -BD =5; ∵AC +BD =17,∴1+2t +|14-(2+2t )|=17, 解得:t =7;当t =7秒时AC +BD =17, 故答案为4,7;(4)假设能相等,则点A 表示的数为-1+3t ,C 表示的数为2t ,B 表示的数为2t +2,D 表示的数为14,∴AC =|-1+3t -2t |=|-1+t |,BD =|2t +2-14|=|2t -12|, ∵AC =2BD , ∴|-1+t |=2|2t -12|, 解得:t =5或t =233.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1,在AOB ∠内部作射线OC ,OD ,OC 在OD 左侧,且2AOB COD ∠=∠.(1)图1中,若160,AOB 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则EOF ∠=______︒; (2)如图2,OE 平分AOD ∠,探究BOD ∠与CO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设COD m ∠=︒,过点O 作射线OE ,使OC 为AOE ∠的平分线,再作COD ∠的角平分线OF ,若3EOC EOF ∠=∠,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求AOE ∠的度数(用含m 的式子表示).答案:(1)120;(2),见解析;(3)见解析,或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已知条件进行角之间的加减即可证明出结论; (3)根据角解析:(1)120;(2)2BOD AOE ∠=∠,见解析;(3)见解析,34m ︒或32m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11,22AOE COE AOC DOF BOF BOD ∠=∠=∠∠=∠=∠,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已知条件进行角之间的加减即可证明出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进行角度之间的加减运算,分类讨论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解:(1)∵160AOB ∠=︒,2AOB COD ∠=∠, ∴80COD ∠=︒, ∴80AOC BOD ∠+∠=︒ , ∵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11,22AOE COE AOC DOF BOF BOD ∠=∠=∠∠=∠=∠,∴1()402COE DOF AOC BOD ∠+∠=∠+∠=︒,∴120EOF COE FOD COD ∠=∠+∠+∠=︒, 故答案为:120; (2)2BOD AOE ∠=∠. 证明:∵OE 平分AOD ∠, ∴2AOD EOD ∠=∠, ∵COD CO EOD E ,∴EOD COD COE ∠=∠-∠.∴(22)2AOD COD COE COD COE ∠=∠-∠=∠-∠. ∵2AOB COD ∠=∠, ∴2AOD AOB COE ∠=∠-∠. ∵BOD AOB AOD ∠=∠-∠,∴22()BOD AOB AOB COE COE ∠=∠-∠-∠=∠, ∴BOD 2COE ∠=∠;(3)如图1,当OE 在OF 的左侧时, ∵OF 平分COD ∠,∴12COF COD ∠=∠,COD m ∠=︒,∴12COF m ∠=︒,∵COF COE EOF ∠=∠+∠,3COE EOF ∠=∠, ∴142COF EOF m ∠=∠=︒, ∴18EOF m ∠=︒,∴338COE EOF m ∠=∠=︒.∵OC 为AOE ∠的平分线, ∴2AOE COE ∠=∠.∴34AOE m ∠=︒;如图2,当OE 在OF 的右侧时, ∵OF 平分COD ∠, ∴12COF COD ∠=∠,∵COD m ∠=︒,∴12COF m ∠=︒,∵COF COE EOF ∠=∠-∠,3COE EOF ∠=∠, ∴122COF EOF m ∠=∠=︒, ∴14EOF m ∠=︒,∴334COE EOF m ∠=∠=︒. ∵OC 为AOE ∠的平分线,322AOE COE m ∠=∠=︒. 综上所述,AOE ∠的度数为34m ︒或32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角度之间的加减运算,关键在于根据图形分析出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12.已知()()32162025a x x b x -++++是关于x 的二次二项式,A ,B 是数轴上两点,且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a ,b .(1)求线段AB 的中点C 所对应的数;(2)如图,在数轴上方从点C 出发引出射线CD ,CE ,CF ,CG ,且CF 平分∠ACD ,CG 平分∠BCE ,试猜想∠DCE 与∠FCG 之间是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已知∠DCE =20°,∠ACE =30°,当∠DCE 绕着点C 以2°/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 秒(065t <<)时,∠ACF 和∠BCG 中的一个角的度数恰好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两倍,求t 的值答案:(1)7;(2);(3)或. 【分析】(1)根据是关于x 的二次二项式可知,,求出a 、b 的值即为A 、B 对应的数,即可求出C 点对应的数.(2)根据角平分线可知,.即可求出.再根据题意可知,,代入整理解析:(1)7;(2)2180FCG DCE ∠+∠=︒;(3)1253t =或253t =. 【分析】(1)根据()()32162025a x x b x -++++是关于x 的二次二项式可知160-=a ,20b +=,求出a 、b 的值即为A 、B 对应的数,即可求出C 点对应的数.(2)根据角平分线可知12ACF DCF ACD ∠=∠=∠,12BCG ECG BCE ∠=∠=∠.即可求出22BCE FCG ECF ∠=∠-∠.再根据题意可知180BCE ECF ACF ∠+∠+∠=︒,ACF DCF DCE ECF ∠=∠=∠+∠,代入整理即可得到2180FCG DCE ∠+∠=︒(3)根据题意可用t 表示出BCG ∠和ACF ∠.再分类讨论当2ACF BCG ∠=∠时和当2ACF BCG ∠=∠时,列出的关于t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出t 即可.【详解】(1)根据题意可得出16020a b -=⎧⎨+=⎩ ,解得162a b =⎧⎨=-⎩,即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16、-2, ∴C 对应的数为72a b+=. (2)∵CF 平分∠ACD ,CG 平分∠BCE ,∴12ACF DCF ACD ∠=∠=∠,12BCG ECG BCE ∠=∠=∠.∵FCG ECG ECF ∠=∠+∠,∴12FCG BCE ECF ∠=∠+∠,即22BCE FCG ECF ∠=∠-∠.∵180BCE ECF ACF ∠+∠+∠=︒,ACF DCF DCE ECF ∠=∠=∠+∠,∴22180FCG ECF ECF DCE ECF ∠-∠+∠+∠+∠=︒,即2180FCG DCE ∠+∠=︒. 故存在数量关系,为:2180FCG DCE ∠+∠=︒. (3)∵20DCE ∠=︒,30ACE ∠=︒,∴180(302)BCE t ∠=︒-︒+︒⨯,即1502BCE t ∠=︒-︒⨯.∴17512BCG BCE t ∠=∠=︒-︒⨯. ∵180180()ACD BCD BCE DCE ∠=︒-∠=︒-∠-∠,∴502ACD t ∠=︒+︒⨯. ∴12512ACF ACD t ∠=∠=︒+︒⨯. 当2ACF BCG ∠=∠时,即2512(751)t t ︒+︒⨯=︒-︒⨯, 解得:1253t =且小于65, 当2ACF BCG ∠=∠时,即2(251)751t t ︒+︒⨯=︒-︒⨯, 解得:253t =且小于65. 综上可知1253t =或253t =时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结合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90COD ∠=︒.(1)如图①,当COD ∠的一边射线OC 在直线AB 上(即OC 与OA 重合),另一边射线OD 在直线AB 上方时,OF 是BOD ∠的平分线,则COF ∠的度数为_______.(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COD ∠绕着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度小于360︒),OE 是AOC ∠的平分线,OF 是BOD ∠的平分线,试探究EOF ∠的大小.①如图②,当COD ∠的两边射线OC 、OD 都在直线AB 的上方时,求EOF ∠的度数. 小红、小英对该问题进行了讨论:小红:先求出AOC ∠与BOD ∠的和,从而求出EOC ∠与FOD ∠的和,就能求出EOF ∠的度数.小英:可设AOC ∠为x 度,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EOC ∠、FOD ∠的度数,也能求出EOF ∠的度数.请你根据她们的讨论内容,求出EOF ∠的度数.②如图③,当COD ∠的一边射线OC 在直线AB 的上方,另一边射线OD 在直线AB 的下方时,小红和小英认为也能求出EOF ∠的度数.你同意她们的看法吗?若同意,请求出EOF ∠的度数;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③如图④,当COD ∠的两边射线OC 、OD 都在直线AB 的下方时,能否求出EOF ∠的度数?若不能求出,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请直接写出EOF ∠的度数.答案:(1);(2)①;②同意,;③能求出,【分析】(1)由得,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的度数,由即可求出结果;(2)①根据小红和小英的方法,利用角的互补关系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去求解角度;②用同上的方解析:(1)135︒;(2)①135EOF ∠=︒;②同意,=135EOF ∠;③能求出,45EOF ∠=︒【分析】(1)由90COD ∠=︒得90BOD ∠=︒,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OF ∠的度数,由COF COD DOF ∠=∠+∠即可求出结果;(2)①根据小红和小英的方法,利用角的互补关系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去求解角度; ②用同上的方法去求出结果;③设AOC x ∠=,则180BOC x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表示出AOE ∠和BOF ∠,根据180EOF AOE BOF ∠=︒-∠-∠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90COD ∠=︒,∴1809090BOD ∠=︒-︒=︒,∵OF 平分BOD ∠, ∴1452DOF BOD ∠=∠=︒, ∴135COF COD DOF ∠=∠+∠=︒,故答案是:135︒ ;(2)①方法1:∵90COD ∠=︒,∴18090AOC BOD COD ∠+∠=︒-∠=︒∵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2EOC AOC ∠=∠,12FOD BOD ∠=∠,∴()1452EOC FOD AOC BOD ∠+∠=∠+∠=︒, ∴135EOF EOC FOD COD ∠=∠+∠+∠=︒,方法2:设AOC ∠为x 度,∵OE 平分AOC ∠, ∴1122EOC AOC x ∠=∠=, ∵90COD ∠=︒,∴18090BOD COD AOC x ∠=︒-∠-∠=︒-,∵OF 平分BOD ∠, ∴()1119045222FOD BOD x x ∠=∠=-=︒-︒, ∴11904513522EOF EOC COD FOD x x ⎛⎫∠=∠+∠+∠=++-=⎪⎝⎭︒ ︒︒; ②同意,方法1:∵180AOC BOC ∠+∠=︒,OE 平分AOC ∠, ∴()1118022EOC AOC BOC ∠=∠=︒-∠1902BOC =︒-∠, ∵90COD ∠=︒,∴90BOD BOC ∠=︒-∠,∵OF 平分BOD ∠, ∴()119022BOF BOD BOC ∠=∠=︒-∠1452BOC =︒-∠, ∴EOF EOC BOC BOF ∠=∠+∠+∠11904513522BOC BOC BOC ⎛⎫⎛⎫=-∠+-∠+∠= ⎪ ⎪⎝⎝⎭︒⎭︒︒, 方法2:设AOC ∠为x 度,∵OE 平分AOC ∠, ∴1122EOC AOC x ∠=∠=, ∴180180BOC AOC x ∠=︒-∠=︒-,∵90COD ∠=︒,∴9090BOD BOC x ∠=-∠=-︒︒,∵OF 平分BOD ∠, ∴()1119045222BOF BOD x x ︒∠=∠=-=-︒, ∴EOF EOC BOC BOF ∠=∠+∠+∠()111804513522x x x ⎛⎫=+-+-︒= ⎪⎝⎭︒︒, ③能求出,45EOF ∠=︒,理由:设AOC x ∠=,则180BOC x ∠=︒-,∴270BOD BOC COD x ∠=∠+∠=︒-,∵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 压轴题 期末复习测试卷及答案一、压轴题1.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2.如图,在数轴上的A 1,A 2,A 3,A 4,……A 20,这20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1,a 2,a 3,a 4,……a 20.若A 1A 2=A 2A 3=……=A 19A 20,且a 3=20,|a 1﹣a 4|=12.(1)线段A 3A 4的长度= ;a 2= ;(2)若|a 1﹣x |=a 2+a 4,求x 的值;(3)线段MN 从O 点出发向右运动,当线段MN 与线段A 1A 20开始有重叠部分到完全没有重叠部分经历了9秒.若线段MN =5,求线段MN 的运动速度.3.如图1,已知面积为12的长方形ABCD ,一边AB 在数轴上。

点A 表示的数为—2,点B 表示的数为1,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t>0)秒.(1)长方形的边AD长为单位长度;(2)当三角形ADP面积为3时,求P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多少;(3)如图2,若动点Q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与P点出发时间相同。

那么当三角形BDQ,三角形BPC两者面积之差为12时,直接写出运动时间t 的值.4.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a+24|+|b+10|+(c-10)2=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求a、b、c的值;(2)若点P到A点距离是到B点距离的2倍,求点P的对应的数;(3)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请说明理由.5.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探究:数轴上表示4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表示-3和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结论: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直接应用:表示数a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表示数a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灵活应用:(1)如果∣a+1∣=3,那么a=____;(2)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2之间,则∣a-2∣+∣a+4∣=_____;(3)若∣a-2∣+∣a+4∣=10,则a =______;实际应用:已知数轴上有A、B、C 三点,分别表示-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长度/秒.(1)两只电子蚂蚁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求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

(2)求运动几秒后甲到A 、B 、C 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长度?6.(1)探究:哪些特殊的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在①135︒,②120︒,③75︒,④25︒中,小明同学利用一副三角板画不出来的特殊角是_________;(填序号)(2)在探究过程中,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起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如图,他先用三角板画出了直线EF ,然后将一副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其中45角(AOB ∠)的顶点与60角(COD ∠)的顶点互相重合,且边OA 、OC 都在直线EF 上.固定三角板COD 不动,将三角板A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当边OB 与射线OF 第一次重合时停止.①当OB 平分EOD ∠时,求旋转角度α;②是否存在2BOC AOD ∠=∠?若存在,求旋转角度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已知,如图,A 、B 、C 分别为数轴上的三点,A 点对应的数为60,B 点在A 点的左侧,并且与A 点的距离为30,C 点在B 点左侧,C 点到A 点距离是B 点到A 点距离的4倍.(1)求出数轴上B 点对应的数及AC 的距离.(2)点P 从A 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①当P 点在AB 之间运动时,则BP =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②P 点自A 点向C 点运动过程中,何时P ,A ,B 三点中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求出相应的时间t .③当P 点运动到B 点时,另一点Q 以5单位/秒的速度从A 点出发,也向C 点运动,点Q 到达C 点后立即原速返回到A 点,那么Q 点在往返过程中与P 点相遇几次?直.接.写.出.相遇时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8.如图,以长方形OBCD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B 点坐标为(0,a ),C 点坐标为(c ,b ),且a 、b 、C 满足6a ++|2b+12|+(c ﹣4)2=0.(1)求B 、C 两点的坐标;(2)动点P 从点O 出发,沿O→B→C 的路线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DC 上有一点M (4,﹣3),用含t 的式子表示三角形OPM 的面积;(3)当t 为何值时,三角形OPM 的面积是长方形OBCD 面积的13?直接写出此时点P 的坐标.9.如图,数轴上有A ,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a ,b ,且()225350a b ++-=.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它到达B 点后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返回往A 点运动,并持续在A ,B 两点间往返运动.在点P 出发的同时,点Q 从B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左匀速运动,当点Q 达到A 点时,点P ,Q 停止运动. (1)填空:a = ,b = ;(2)求运动了多长时间后,点P ,Q 第一次相遇,以及相遇点所表示的数;(3)求当点P ,Q 停止运动时,点P 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数;(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P 和点Q 一共相遇了几次.(直接写出答案)10.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P 、B 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1)若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 =2AC ,请说明P 点在线段AB 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Q ﹣BQ =PQ ,求PQ AB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 、D 运动5秒后,恰好有1CD AB 2=,此时C 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 点在线段PB 上),M 、N 分别是CD 、PD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 ﹣PN 的值不变;②MN AB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11.已知:A 、O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过O 点作射线OC ,使∠AOC :∠BOC =1:2,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M 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ON 落在射线OB 上,此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 度;(2)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的位置,使得ON 在∠AOC 的内部.试探究∠AOM 与∠NOC 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5°每秒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OM 所在直线恰好平分∠BOC 时,时间t 的值为 (直接写结果).12.如图,在数轴上从左往右依次有四个点,,,A B C D ,其中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是0,3,10,且2CD AB =.(1)点D 表示的数是 ;(直接写出结果)(2)线段A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是t (秒),当两条线段重叠部分是2个单位长度时.①求t 的值;②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P ,满足3BD PA PC -=?若存在,求出点P 表示的数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①,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使∠A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M 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 (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 摆放成如图②所示的位置,使一边OM 在∠BOC 的内部,当OM 平分∠BOC 时,∠BO N= ;(直接写出结果)(2)在(1)的条件下,作线段NO 的延长线OP (如图③所示),试说明射线OP 是∠AOC 的平分线;(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 摆放成如图④所示的位置,请探究∠NOC 与∠AOM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须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线段AB=12cm ,点C 为AB 上的一个动点,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1)若AC=4cm ,求DE 的长;(2)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说明不论AC 取何值(不超过12cm ),DE 的长不变; (3)知识迁移:如图②,已知∠AOB=α,过点O 画射线OC ,使∠AOB:∠BOC=3:1若OD 、OE 分别平分∠AOC 和∠BOC ,试探究∠DOE 与∠AOB 的数量关系.15.已知数轴上三点A ,O ,B 表示的数分别为6,0,-4,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当点P 到点A 的距离与点P 到点B 的距离相等时,点P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2)另一动点R 从B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R 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时间追上点R ?(3)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点P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你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4;(2)12或72;(3)27或2213或2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得出棋子一共运动了t+2t+3t=6t 个单位长度,当t=4时,6t=24,为MN 长度的整的偶数倍,即棋子回到起点M 处,点3Q 与M 点重合,从而得出13Q Q 的长度.(2)根据棋子的运动规律可得,到3Q 点时,棋子运动运动的总的单位长度为6t,,因为t<4,由(1)知道,棋子运动的总长度为3或12+9=21,从而得出t 的值.(3)若t 2,≤则棋子运动的总长度10t 20≤,可知棋子或从M 点未运动到N 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左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右边三种情况可使242Q Q =【详解】解:(1)∵t+2t+3t=6t,∴当t=4时,6t=24,∵24122=⨯,∴点3Q 与M 点重合,∴134Q Q =(2)由已知条件得出:6t=3或6t=21, 解得:1t 2=或7t 2= (3)情况一:3t+4t=2, 解得:2t 7= 情况二:点4Q 在点2Q 右边时:3t+4t+2=2(12-3t) 解得:22t 13= 情况三:点4Q 在点2Q 左边时:3t+4t-2=2(12-3t)解得:t=2.综上所述:t 的值为,2或27或2213. 【点睛】本题是一道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的题目,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探索规律的能力,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意分多种情况讨论.2.(1)4,16;(2)x =﹣28或x =52;(3)线段MN 的运动速度为9单位长度/秒.【解析】【分析】(1)由A 1A 2=A 2A 3=……=A 19A 20结合|a 1﹣a 4|=12可求出A 3A 4的值,再由a 3=20可求出a 2=16;(2)由(1)可得出a 1=12,a 2=16,a 4=24,结合|a 1﹣x|=a 2+a 4可得出关于x 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3)由(1)可得出A 1A 20=19A 3A 4=76,设线段MN 的运动速度为v 单位/秒,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类似火车过桥问题),即可得出关于v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A 1A 2=A 2A 3=……=A 19A 20,|a 1﹣a 4|=12,∴3A 3A 4=12,∴A3A4=4.又∵a3=20,∴a2=a3﹣4=16.故答案为:4;16.(2)由(1)可得:a1=12,a2=16,a4=24,∴a2+a4=40.又∵|a1﹣x|=a2+a4,∴|12﹣x|=40,∴12﹣x=40或12﹣x=﹣40,解得:x=﹣28或x=52.(3)根据题意可得:A1A20=19A3A4=76.设线段MN的运动速度为v单位/秒,依题意,得:9v=76+5,解得:v=9.答:线段MN的运动速度为9单位长度/秒.【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两点间的距离以及规律性:图形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1)由相邻线段长度相等求出线段A3A4的长度及a2的值;(2)由(1)的结论,找出关于x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3)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3.(1)4;(2)-3.5或-0.5;(3)t的值为1116、1316、138或118.【解析】【分析】(1)先求出AB的长,由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12,即可求出AD的长;(2)由三角形ADP面积为3,求出AP的长,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P在点A的左边;②点P在点A的右边.(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Q在B的左边,则BQ= 3-3t.由|S△BDQ-S△BPC |=12,解方程即可;②若Q在B的右边,则BQ= 3t-3.由|S△BDQ-S△BPC |=12,解方程即可.【详解】(1)AB=1-(-2)=3.∵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AD=12,∴AD=12÷3=4.故答案为:4.(2)三角形ADP面积为:12AP•AD=12AP×4=3,解得:AP=1.5,点P在点A的左边:-2-1.5=-3.5,P点在数轴上表示-3.5;点P 在点A 的右边:-2+1.5=-0.5,P 点在数轴上表示-0.5.综上所述:P 点在数轴上表示-3.5或-0.5.(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Q 在B 的左边,则BQ =AB -AQ =3-3t .S △BDQ =12BQ •AD =1(33)42t -⨯=66t -,S △BPC =12BP •AD =142t ⨯=2t , 1(66)22t t --=,680.5t -=±,解得:t =1316或1116; ②若Q 在B 的右边,则BQ =AQ -AB =3t -3.S △BDQ =12BQ •AD =1(33)42t -⨯=66t -,S △BPC =12BP •AD =142t ⨯=2t , 1(66)22t t --=,460.5t -=±,解得:t =138或118. 综上所述:t 的值为1116、1316、138或118.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4.(1) a =-24,b =-10,c =10;(2) 点P 的对应的数是-443或4;(3) 当Q 点开始运动后第6、21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偶次幂具有非负性可得a+24=0,b+10=0,c-10=0,解可得a 、b 、c 的值;(2)分两种情况讨论可求点P 的对应的数;(3)分类讨论:当P 点在Q 点的右侧,且Q 点还没追上P 点时;当P 在Q 点左侧时,且Q 点追上P 点后;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左侧时;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右侧时,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是8,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1)∵|a +24|+|b +10|+(c -10)2=0,∴a +24=0,b +10=0,c -10=0,解得:a =-24,b =-10,c =10;(2)-10-(-24)=14,①点P 在AB 之间,AP =14×221+=283, -24+283=-443, 点P 的对应的数是-443; ②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AP =14×2=28,-24+28=4,点P的对应的数是4;(3)∵AB=14,BC=20,AC=34,∴t P=20÷1=20(s),即点P运动时间0≤t≤20,点Q到点C的时间t1=34÷2=17(s),点C回到终点A时间t2=68÷2=34(s),当P点在Q点的右侧,且Q点还没追上P点时,2t+8=14+t,解得t=6;当P在Q点左侧时,且Q点追上P点后,2t-8=14+t,解得t=22>17(舍去);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左侧时,14+t+8+2t-34=34,t=463<17(舍去);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右侧时,14+t-8+2t-34=34,解得t=623>20(舍去),当点P到达终点C时,点Q到达点D,点Q继续行驶(t-20)s后与点P的距离为8,此时2(t-20)+(2×20-34)=8,解得t=21;综上所述:当Q点开始运动后第6、21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再结合数轴解决问题.5.探究:3;5;直接应用:∣a-2∣,∣a+4∣;灵活应用(1)2或-4;(2)6;(3)-6或4;实际应用:(1)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是-10.4;(2)运动2秒或5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长度.【解析】【分析】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绝对值的意义、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及数轴直观解决问题即可.【详解】探究:4-1=3;2-(-3)=5.直接应用:∣a-2∣,∣a+4∣;灵活应用:(1)a+1=±3,a=3-1=2或a=-3-1=-4,∴a=2或-4;(2)∵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2之间,∴a-2<0,a+4>0,∴原式=2-a+a+4=6;(3)由(2)可知,a<-4或a>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4时,方程变为:2-a-(a+4)=10,解得:a=-6;②当a>2时,方程变为:a-2+(a+4)=10,解得:a=4;综上所述:a的值为-6或4.实际应用:(1)设x秒后甲与乙相遇,则:4x+6x=34解得:x=3.4,4×3.4=13.6,﹣24+13.6=﹣10.4.故甲、乙数轴上相遇时的点表示的数是﹣10.4;(2)设y 秒后甲到A ,B ,C 三点的距离之和为40个单位,B 点距A ,C 两点的距离为14+20=34<40,A 点距B 、C 两点的距离为14+34=48>40,C 点距A 、B 的距离为34+20=54>40,故甲应为于AB 或BC 之间.①AB 之间时:4y +(14﹣4y )+(14﹣4y +20)=40解得:y =2;②BC 之间时:4y +(4y ﹣14)+(34﹣4y )=40解得:y =5.答:运动2秒或5秒后甲到A 、B 、C 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长度.【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6.(1)④;(2)①15α=︒;②当105α=,125α=时,存在2BOC AOD ∠=∠.【解析】【分析】(1)根据一副三角板中的特殊角,运用角的和与差的计算,只要是15°的倍数的角都可以画出来;(2)①根据已知条件得到∠EOD=180°-∠COD=180°-60°=12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B=12∠EOD=12×120°=60°,于是得到结论; ②当OA 在OD 的左侧时,当OA 在OD 的右侧时,根据角的和差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135°=90°+45°,120°=90°+30°,75°=30°+45°,∴只有25°不能写成90°、60°、45°、30°的和或差,故画不出;故选④;(2)①因为COD 60∠=,所以EOD 180COD 18060120∠∠=-=-=.因为OB 平分EOD ∠, 所以11EOB EOD 1206022∠∠==⨯=. 因为AOB 45∠=,所以αEOB AOB 604515∠∠=-=-=.②当OA 在OD 左侧时,则AOD 120α∠=-,BOC 135α∠=-.因为BOC 2AOD ∠∠=,所以()135α2120α-=-.解得α105=.当OA 在OD 右侧时,则AOD α120∠=-,BOC 135α∠=-.因为BOC 2AOD ∠∠=,所以()135α2α120-=-.解得α125=. 综合知,当α105=,α125=时,存在BOC 2AOD ∠∠=.【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的理解题意并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7.(1)30,120(2)①30﹣3t②5或20③﹣15或﹣4834 【解析】【分析】(1)根据A 点对应的数为60,B 点在A 点的左侧,AB =30求出B 点对应的数;根据AC =4AB 求出AC 的距离;(2)①当P 点在AB 之间运动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P =3t ,根据BP =AB ﹣AP 求解;②分P 点是A 、B 两个点的中点;B 点是A 、P 两个点的中点两种情况讨论即可;③根据P 、Q 两点的运动速度与方向可知Q 点在往返过程中与P 点相遇2次.设Q 点在往返过程中经过x 秒与P 点相遇.第一次相遇是点Q 从A 点出发,向C 点运动的途中.根据AQ ﹣BP =AB 列出方程;第二次相遇是点Q 到达C 点后返回到A 点的途中.根据CQ+BP =BC 列出方程,进而求出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详解】(1)∵A 点对应的数为60,B 点在A 点的左侧,并且与A 点的距离为30,∴B 点对应的数为60﹣30=30;∵C 点到A 点距离是B 点到A 点距离的4倍,∴AC=4AB =4×30=120;(2)①当P 点在AB 之间运动时,∵AP=3t ,∴BP=AB ﹣AP =30﹣3t .故答案为30﹣3t ;②当P 点是A 、B 两个点的中点时,AP =12AB =15, ∴3t=15,解得t =5;当B 点是A 、P 两个点的中点时,AP =2AB =60,∴3t=60,解得t =20.故所求时间t 的值为5或20;③相遇2次.设Q 点在往返过程中经过x 秒与P 点相遇.第一次相遇是点Q 从A 点出发,向C 点运动的途中.∵AQ﹣BP =AB ,∴5x﹣3x =30,解得x =15,此时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60﹣5×15=﹣15;第二次相遇是点Q 到达C 点后返回到A 点的途中.∵CQ+BP=BC ,∴5(x ﹣24)+3x =90,解得x =1054, 此时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30﹣3×1054=﹣4834. 综上,相遇时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5或﹣4834.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相等关系的应用,线段中点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8.(1)B 点坐标为(0,﹣6),C 点坐标为(4,﹣6)(2)S △OPM =4t 或S △OPM =﹣3t+21(3)当t 为2秒或133秒时,△OPM 的面积是长方形OBCD 面积的13.此时点P 的坐标是(0,﹣4)或(83,﹣6) 【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得a ,b ,c 的值,即可得到B 、C 两点的坐标;(2)分两种情况:①P 在OB 上时,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论;②P 在BC 上时,根据面积差可得结论;(3)根据已知条件先计算三角形OPM 的面积为8,根据(2)中的结论分别代入可得对应t 的值,并计算此时点P 的坐标.【详解】(1)∵6a +|2b +12|+(c ﹣4)2=0,∴a +6=0,2b +12=0,c ﹣4=0,∴a =﹣6,b =﹣6,c =4,∴B 点坐标为(0,﹣6),C 点坐标为(4,﹣6).(2)①当点P 在OB 上时,如图1,OP =2t ,S △OPM 12=⨯2t ×4=4t ; ②当点P 在BC 上时,如图2,由题意得:BP =2t ﹣6,CP =BC ﹣BP =4﹣(2t ﹣6)=10﹣2t ,DM =CM =3,S △OPM =S 长方形OBCD ﹣S △0BP ﹣S △PCM ﹣S △ODM =6×412-⨯6×(2t ﹣6)12-⨯3×(10﹣2t )12-⨯4×3=﹣3t +21. (3)由题意得:S △OPM 13=S 长方形OBCD 13=⨯(4×6)=8,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4t =8时,t =2,此时P (0,﹣4);②当﹣3t+21=8时,t133=,PB=2t﹣626188333=-=,此时P(83,﹣6).综上所述:当t为2秒或133秒时,△OPM的面积是长方形OBCD面积的13.此时点P的坐标是(0,﹣4)或(83,﹣6).【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点的坐标,动点问题,求三角形的面积,还考查了绝对值、平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解一元一次方程,分类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1)25-,35(2)运动时间为4秒,相遇点表示的数字为27 ;(3)5;(4) 一共相遇了7次.【解析】【分析】(1)根据0+0式的定义即可解题;(2)设运动时间为x秒,表示出P,Q的运动路程,利用路程和等于AB长即可解题;(3)根据点Q达到A点时,点P,Q停止运动求出运动时间即可解题;(4)根据第三问点P运动了6个来回后,又运动了30个单位长度即可解题.【详解】解:(1)25-,35(2)设运动时间为x秒13x2x2535+=+解得x4=352427-⨯=答:运动时间为4秒,相遇点表示的数字为27(3)运动总时间:60÷2=30(秒),13×30÷60=6…30即点P运动了6个来回后,又运动了30个单位长度,∵25305-+=,∴点P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数为5 .(4)由(3)得:点P运动了6个来回后,又运动了30个单位长度,∴点P和点Q一共相遇了6+1=7次.【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数轴的应用,难度较大,熟悉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0.(1)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13;(3)②MNAB的值不变.【解析】【分析】(1)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PC,再由已知条件PD=2AC求得PB=2AP,所以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由题设画出图示,根据AQ-BQ=PQ求得AQ=PQ+BQ;然后求得AP=BQ,从而求得PQ 与AB的关系;(3)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12AB,从而求得CM与AB的数量关系;然后求得以AB表示的PM与PN的值,所以MN=PN−PM=112AB.【详解】解:(1)由题意:BD=2PC∵PD=2AC,∴BD+PD=2(PC+AC),即PB=2AP.∴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如图:∵AQ-BQ=PQ,∴AQ=PQ+BQ,∵AQ=AP+PQ,∴AP=BQ,∴PQ=13 AB,∴13 PQ AB(3)②MNAB的值不变.理由:如图,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12 AB,∴CM=14 AB,∴PM=CM-CP=14AB-5,∵PD=23AB-10,∴PN=1223(AB-10)=13AB-5,∴MN=PN-PM=112AB,当点C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时,MN的值不变,所以111212ABMNAB A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11.(1)90°;(2)30°;(3)12秒或48秒.【解析】【分析】(1)依据图形可知旋转角=∠NOB,从而可得到问题的答案;(2)先求得∠AOC的度数,然后依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到∠NOC=60°-∠AON,∠AOM=90°-∠AON,然后求得∠AOM与∠NOC的差即可;(3)可分为当OM为∠BOC的平分线和当OM的反向延长为∠BOC的平分线两种情况,然后再求得旋转的角度,最后,依据旋转的时间=旋转的角度÷旋转的速度求解即可.【详解】(1)由旋转的定义可知:旋转角=∠NOB=90°.故答案为:90°(2)∠AOM﹣∠NOC=30°.理由:∵∠AOC:∠BOC=1:2,∠AOC+∠BOC=180°,∴∠AOC=60°.∴∠NOC=60°﹣∠AON.∵∠NOM=90°,∴∠AOM=90°﹣∠AON,∴∠AOM﹣∠NOC=(90°﹣∠AON)﹣(60°﹣∠AON)=30°.(3)如图1所示:当OM为∠BOC的平分线时,∵OM 为∠BOC 的平分线,∴∠BOM =∠BOC =60°,∴t =60°÷5°=12秒.如图2所示:当OM 的反向延长为∠BOC 的平分线时,∵ON 为为∠BOC 的平分线,∴∠BON =60°.∴旋转的角度=60°+180°=240°.∴t =240°÷5°=48秒.故答案为:12秒或48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旋转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计算,求得三角板旋转的角度是解题的关键.12.(1)16;(2)①t 的值为3或143秒;②存在,P 表示的数为314. 【解析】【分析】(1)由数轴可知,AB=3,则CD=6,所以D 表示的数为16,(2)①当运动时间是t 秒时,在运动过程中,B 点表示的数为3+2t,A 点表示的数为2t, C 点表示的数为10-t ,D 点表示的数为16-t ,分情况讨论两条线段重叠部分是2个单位长度解答即可;②分情况讨论当t=3秒, t=143秒时,满足3BD PA PC -=的点P , 注意P 为线段AB 上的点对x 的值的限制.【详解】(1)16(2)①在运动过程中,B 点表示的数为3+2t,A 点表示的数为2t,C 点表示的数为10-t ,D 点表示的数为16-t.当BC =2,点B 在点C 的右边时,由题意得:32-10-2BC t t =+=(),解得:t =3,当AD=2,点A 在点D 的左边时,由题意得:16--22AD t t ==,解得:t =143. 综上,t 的值为3或143秒 ②存在,理由如下:当t=3时,A 点表示的数为6,B 点表示的数为9,C 点表示的数为7,D 点表示的数为13. 则13-94-6|-7|BD PA x PC x ====,,,-3BD PA PC =,()4--6|-7|x x ∴=, 解得:314x =或112, 又P 点在线段AB 上,则69x ≤≤314x ∴=. 当143t =时,A 点表示的数为283,B 点表示的数为373,C 点表示的数为163,D 点表示的数为343. 则37343816-1-|-|3333BD PA x PC x ====,,, -3BD PA PC =,∴ 28161--|-|33x x ⎛⎫= ⎪⎝⎭, 解得:7912x =或176, 又283733x ≤≤, x ∴无解 综上,P 表示的数为31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解题的关键是:(1)由路程=速度×时间结合运动方向找出运动t 秒时点A 、B 、C 、D 所表示的数,(2)根据3BD PA PC -=列出关于t 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13.(1)60°;(2)射线OP 是∠AOC 的平分线;(3)30°.【解析】整体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角的和差关系计算;(2)计算出∠AOP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判断;(3)根据∠AOC ,∠AON ,∠NOC ,∠MON ,∠AOM 的和差关系即可得到∠NOC 与∠AOM 之间的数量关系.解:(1)如图②,∠AOC=120°,∴∠BOC=180°﹣120°=60°,又∵OM 平分∠BOC ,∴∠BOM=30°,又∵∠NOM=90°,∴∠BOM=90°﹣30°=60°,故答案为60°;(2)如图③,∵∠AOP=∠BOM=60°,∠AOC=120°,∴∠AOP=12∠AOC , ∴射线OP 是∠AOC 的平分线;(3)如图④,∵∠AOC=120°,∴∠AON=120°﹣∠NOC ,∵∠MON=90°,∴∠AON=90°﹣∠AOM ,∴120°﹣∠NOC=90°﹣∠AOM ,即∠NOC ﹣∠AOM=30°.14.(1)DE=6;(2) DE=2a ,理由见解析;(3)∠DOE=12∠AOB ,理由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由AC=4cm ,AB=12cm ,即可推出BC=8cm ,然后根据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即可推出AD=DC=2cm ,BE=EC=4cm ,即可推出DE 的长度,(2)设AC=acm ,然后通过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即可推出DE=12(AC+BC )=12AB=2a cm ,即可推出结论, (3)分两种情况,OC 在∠AOB 内部和外部结果都是∠DOE=12∠AOB 试题解析:(1))∵AB=12cm ,∴AC=4cm ,∴BC=8cm ,∵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CD=2cm ,CE=4cm ,∴DE=6cm;(2) 设AC=acm ,∵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DE=CD+CE=12(AC+BC)=12AB=6cm,∴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2cm),DE的长不变;(3)①当OC在∠AOB内部时,如图所示:∵OM平分∠AOC,ON平分∠BOC,∴∠NOC=12∠BOC,∠COM=12∠COA.∵∠CON+∠COM=∠MON,∴∠MON=12(∠BOC+∠AOC)=12α;②当OC在∠AOB外部时,如图所示:∵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12(∠AOB+∠BOC),∠CON=12∠BOC.∵∠MON+∠CON=∠MOC,∴∠MON=∠MOC-∠CON=12(AOB+∠BOC)-12∠BOC=12∠AOB=12α.【点睛】本题主要考察角平分线和线段的中点的性质,关键在于认真的进行计算,熟练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15.(1)1;(2)点P运动5秒时,追上点R;(3)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长度为5.【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到AB=10,由PA=PB,于是得到结论;(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R,于是得到AC=6x BC=4x,AB=10,根据AC-BC=AB,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A、B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左侧时,求得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试题解析:解:(1)(1)∵A,B表示的数分别为6,-4,∴AB=10,∵PA=PB,∴点P表示的数是1,(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R(如图)则:AC=6x BC=4x AB=10∵AC-BC=AB∴ 6x-4x=10解得,x=5∴点P 运动5秒时,追上点R.(3)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分两种情况:点P在A、B之间运动时:MN=MP+NP=AP +BP =(AP +BP)=AB=5点P运动到点B左侧时:MN=MP-NP=AP-BP=(AP-BP)=AB=5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长度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以及线段的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要考虑全面各种情况,不要漏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