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优质PPT课件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 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作品介绍
《三国演义》是第一部章回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 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 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 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 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文学成就
四大名著继承载着无数文化精华,不论是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维 深度上,它们都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是悠悠中国文学史上灿 烂辉煌的一笔。研读四大名著,为我们提供了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 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机会,在怡情悦性 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三国演义》简介
《水浒传》简介
作者简介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 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作品介绍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 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 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 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 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精读感悟
读《水浒传》: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 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 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被书中人物的形象、性格打动。
读《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 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 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最新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忆读书 PPT课件
走进课文
作者读了那么多的书,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 句话概括?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 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走进课文 结合作者的读书经历,她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书好。
归纳总结
作者围绕“读书”这个话题,开篇一句“一谈 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引发下文,接着回忆了 自己少年时候及1980年以后的读书经历和感受,最 后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
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 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 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句段导读
《红楼梦》
起初我对它的兴趣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 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
作者只关注了人物的外在。
《封神榜》 烦琐
《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 《荡寇志》索然无味
《三国演义》人物有着及其生动的性格
《荡寇志》没有人物个性
多读书:能辨别书籍中的优劣
句段导读
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 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鲁迅
自读提示
读好书
读书有着这么多的好处,可作者为什么要说 “读好书”呢?自由读课文第9自然段,冰心认为什 么样的书是“好书”?
走进课文
作者具体回忆了自己少年时候读书的经历,有什么感 受?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 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 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感到快乐 明白道理
走进课文
作者不仅回忆了自己少年时候读书,还谈到了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忆读书 |人教(部编版) (共17张PPT)
顺序的词语。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忆读书的; 表时间的词语有:“七岁时”、“同时” (幼时) 、 “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 三岁时’(少年时)。 使条理非常清晰
(猜谜:打一物) “书”
千层宝典一翻开, 黑白纵横一排排, 历代住事它记载, 知识没它传不开。
读的书
《三国演义》
冰心的感受(读书的作用)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人物的命运
浒传》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好得多了。
思考:1、文中关联词“一……就”
对于作者表达读书感受起到什么效果?
由这个关联词构成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作 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 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 2、作者在回忆自己幼时读《三国演义》的情 形时,用“咬了牙”“居然”等词语,说说这 些词语好在什么地方?
写作本文时,作者已是90 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
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 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
宝贵的读书经验。
冰心简历 :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 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 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 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 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 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 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后练习三
凑成: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将就凑合; 写满:凑满;连用这三个词的含义均在强调指出: 虽然《水浒传》中着力描写的人物林冲、武松等 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但作者要凑满一百 零八将,因此,就不能将每个人物都写得像林冲 等十多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那样有性情气质、 个性鲜明了。强多:意思是在人物描写方面《水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忆读书人教(部编版) (共22张PPT)演示PPT课件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 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 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3.读书带来 了快乐
4.作者喜欢读哪些书,不喜欢读哪些书?为什么?
喜欢
《三国演义》、《水浒传》、 《红楼梦》、《西游记》
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 动,有真情实感。
不喜读 《荡寇志》、《封神榜》
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 烦琐。
合作探究 领悟主旨
1.那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如何来选这样的好书呢?
精彩的情节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质朴浅显的语言 真 实的感情
读好书
会挑选、会比较 (比)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2、“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的英雄是谁? 3、《三国演义》中“三国”指哪三国? 4、“岳母刺字”的故事你可能知道,你知道岳 母在儿子 背上刺下了什么字? 5、“哪吒闹海”出自哪部书? 6、“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谁?他是哪部书中 的人物?
读《三国演义》
听:津津有味 读:一知半解 哭:人物的命运 可以读到精彩的 故事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 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 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 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 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 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 的《荡寇志》强多了。
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西游记》
贾府
某人
贾府
某人
2、“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的英雄是谁?
她的文章多以童心、母爱、自然为主题,文字清新明媚,玲珑剔透。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PPT课件
你认为读书还有哪些好处?
忆读书
读书经历
《三国演义》
《水浒传》《荡寇志》
读书方法
《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榜》
一知半解地读
读书体会
比较着读
反复读
挑选着读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结构梳理
26
现代文艺作品
本文作者按照 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 、 、选书的标准以及 ,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等感悟。
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水浒传》(?)
尤其欣赏、人物描写生动
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荡寇志》(?)
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红楼梦》
十二三岁时读,兴趣不大,人物使人厌烦;中年后再读,尝到其中滋味
耐人寻味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好书的标准
1980年后
《西游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忆读书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冰心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堪称“文学界的常青树”。代表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繁星·春水》《往事》。
作者简介
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学认字
舅父 宴会 斩杀 凯旋 诸葛亮述说 水浒传 鲁智深 天罡地煞 荡寇志 贾宝玉 万卷书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呻吟 某年
时间
多年的读书经验
读书的方法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经历
主题概括
知道了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好处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课堂小结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1.《三国演义》比《荡寇志》强多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岳飞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英雄。(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读书
读书经历
《三国演义》
《水浒传》《荡寇志》
读书方法
《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榜》
一知半解地读
读书体会
比较着读
反复读
挑选着读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结构梳理
26
现代文艺作品
本文作者按照 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 、 、选书的标准以及 ,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等感悟。
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水浒传》(?)
尤其欣赏、人物描写生动
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荡寇志》(?)
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红楼梦》
十二三岁时读,兴趣不大,人物使人厌烦;中年后再读,尝到其中滋味
耐人寻味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好书的标准
1980年后
《西游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忆读书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冰心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堪称“文学界的常青树”。代表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繁星·春水》《往事》。
作者简介
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学认字
舅父 宴会 斩杀 凯旋 诸葛亮述说 水浒传 鲁智深 天罡地煞 荡寇志 贾宝玉 万卷书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呻吟 某年
时间
多年的读书经验
读书的方法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经历
主题概括
知道了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好处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课堂小结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1.《三国演义》比《荡寇志》强多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岳飞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英雄。(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完美版ppt
和蜂鸟相比,啄木鸟的个头就大多了,啄木鸟不但 在体型上比蜂鸟占据优势,在养儿育女方面也比蜂鸟 得到的益处多。蜂鸟每天不辞辛苦,也最多只能喂抱2 只雏鸟,而啄木鸟只需要用它那斧锯般的嘴在树木之 间啄来啄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食物了。
词语积累:活泼可爱(并列意义)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 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 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 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 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意思是:不能完全理解。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读书的?
作者简介
冰心(1900年-1999年)原名谢婉莹,中国诗 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 “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冰心发表了《二 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两个家庭》。1923年 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 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繁星 冰心 繁星闪烁着——
近义词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消遣
消遣——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
消闲
指有空闲时间, 解闷。
消闲——清闲;有空闲。
1.等车的时间很难熬,我买一本书来( 消遣)。 2. 杭州是最理想的( 消)闲度假胜地。
词语积累:活泼可爱(并列意义)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 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 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 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 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意思是:不能完全理解。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读书的?
作者简介
冰心(1900年-1999年)原名谢婉莹,中国诗 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 “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冰心发表了《二 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两个家庭》。1923年 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 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繁星 冰心 繁星闪烁着——
近义词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消遣
消遣——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
消闲
指有空闲时间, 解闷。
消闲——清闲;有空闲。
1.等车的时间很难熬,我买一本书来( 消遣)。 2. 杭州是最理想的( 消)闲度假胜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优秀PPT课件
26 忆 读 书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世纪老人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 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她能取得 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 开的。
她是怎么读书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她的文章《忆读书》。
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 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现代著名诗人、 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 》尤其欣赏。
chuán (传说) 传 zhuàn (传记)
注意加点字的读 音!
读一读:电视剧《白蛇传. (zhuàn)》是根据民间传. (chuán)
说改编的。
理解词语
【豪杰】 【津津有味】 【期待】 【催促】 【一知半解】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期盼,等待。 才能出众的人。 使赶快进行某事或使某事的进程加快。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形容非常有滋味,有趣味。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模模糊糊,不清楚。也可指人意识不十分清 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 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如书籍、杂志 的文章、讲话)。
形容某处景色或某件作品特别能够感染、打动人, 使人心神为之移动。
没生病而装病呻吟。比喻感情不真挚。
检查自读情况
课堂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ù shuō
jí xiàn
(述 说 ) (极 限 )
shū kān
zhì pǔ
(书 刊 ) (质 朴 )
shuāi bài
(衰 败 )
yì piān
(一 篇)
二、比一比,再组词。 津( 天津 ) 律( 律师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忆读书人教部编版共31张PPT
博览群书
作者
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元末 明初) 罗贯中 (元末 明初) 施耐庵 (明) 吴承恩
(清) 曹雪芹
刘备、关羽、 张飞
李逵、武松、 林冲、鲁智深 、宋江
唐僧、孙悟空 、猪八戒、沙 僧
贾宝玉、林黛 玉、王熙凤、 薛宝钗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 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 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概 括 全 文
合作探究
探究一:冰心认为读书有哪些好处? (找文中写作者读书体会的具体事例)
探究二:冰心介绍自己读了那些书?作者 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年时读书经历 的?(找文中的书名,表时间的词语)
探究三: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12段)
探究四:读一读第12段,找出这一段中比 较的内容,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习检查:
形容非常有趣味。
津津有味
挂念,惦记。
悬念
知道的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一知半解
好像失去了什么。
若有所失
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人情世故
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 消遣
没有一点趣味
索然无味
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这里比喻文艺作品 无病而呻
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 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 空泛的诗文。
2.本文按照 时间 顺序,回忆了 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3.本文运用了 对比手法,突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可按照时间顺序写,或仿照下列句子的写法。 (100字以上)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 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 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生动的 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 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26 忆读书 课件(共22张PPT).ppt
深入研读
说明”我“非常喜欢 听舅父讲故事。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 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 “含“泪上宴床桃”园表豪现出杰“三我结”对义听,《斩三国黄演巾义英》雄故首事立的功恋恋”不,舍真,是好听极 了以。因但不是能他继续讲听了这半个个故钟事头而感,到就无停可下奈去何干的他心情的。公事了。我只 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 枯燥无味 (多指文章)。
形容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也不透彻。
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消闲解闷。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感知大意 本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作者生动地回忆了幼年和少年时代 读书的经历及多年读书的经验,告诉青 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要“多读 书,读好书”。
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总结读书的好处: 1、收获快乐。2、明白道理。
交流讨论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 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只有把读书当作自己的快乐,才爱读,才会多读,才会读好书。
深入研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是一句完整的话,作者将其拆开,因为 腿伤无法行远路,但多读书坚持了下来。“唯一”体现了作者的热
深入研读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对生活的感悟是不同的。作者到中 年后对社会、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所以说作者少年和中年
时看《红楼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 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 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 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26《忆读书》课件(共28张PPT)
我与冰心奶奶比读书
1.自由朗读课文, 2. 总 结 概 括 本 文 读准字音,读通 主要讲述了哪些 句子,借助字典 内容? 自主解决生字词。
整体感知
我与冰心奶奶比读书
字词学习
述说 烦琐 荡寇志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我与冰心奶奶比读书
字词学习
述说 烦琐 荡寇志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耐人寻味
《西游记》 《封神榜》
精彩 烦琐
故事情节精彩,不 烦琐
1980年后
现代文艺 作品
有的堆砌华丽词句,无病而呻; 带有真情实感、质
有的满带真情实感,质朴浅显, 朴浅显的,使人心
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动神移,不能自已
三、比比选书标准
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
◎故事情节吸引人、引发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的。 ◎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人物个性鲜明的书。 ◎故事耐人寻味,越读越有味的书。 ◎带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使人心动神移,不 能自已。
三、比比选书标准
说说你的选书 标准,你认为什么 样的书是好书。
课后作业
把课文用思维 导图的方式梳理出 来。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 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 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 “分久必合”的结局。
一、比比读书经历
说说你的读书 经历中,哪本书给 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学习任务二
二、比比读书方法
找找在冰心的读书经 历中用到了哪些读书方法。
等在文中圈画。
七岁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1980年后
④列表格式(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
《忆读书》五年级上册语文PPT精品课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弄清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 读书时的哪些经历, 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3.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 书, 多读书, 读书好”。
会认字
jiù zhǎn kǎi
gě
hǔ lǔ
舅父 斩断 凯旋 诸葛亮 水浒传 鲁智深
kò jiǎ
juàn kān suǒ
u 荡寇志 贾宝玉 书卷 书刊 琐碎
冰心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 人谈读书》一课, 古 人今天是我们如要走何进的去是读冰心书奶奶的的读呢书世?界。
走近作者
冰心(1900─ 1999)
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县人, 现、当代女作家, 儿童文学家。
有诗集《繁星》和《春水》, 这些诗晶莹清丽、轻柔隽逸, 被人 称为“春水体”。 有散文集《寄小 读者》。
——富兰克林
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平实自然, 如话家常。 作者是个对 书非常有感情的人, 你从文中哪些词句能感受到这种 感情?
例: “一谈到读书, 我的话就多了。 ”这个关联词 句, 让人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 足见作者 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 多么深切的体会。
从“津津有味”“含泪上床”“咬牙”“居然”“哭了 一场”“又哭了一场”“尤其欣赏”等可以看出对读书 的痴迷、酷爱。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字词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
chuán ( 传播 )
juǎn (卷起 )
传
卷
zhuàn ( 传记 )
juàn ( 试卷 )
二、比一比, 再组词。
津 ( 天津 ) 衰 ( 衰老 ) 琐 ( 琐碎 )
律 ( 规律 ) 哀( 悲哀 ) 锁 ( 锁门 )
3.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 书, 多读书, 读书好”。
会认字
jiù zhǎn kǎi
gě
hǔ lǔ
舅父 斩断 凯旋 诸葛亮 水浒传 鲁智深
kò jiǎ
juàn kān suǒ
u 荡寇志 贾宝玉 书卷 书刊 琐碎
冰心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 人谈读书》一课, 古 人今天是我们如要走何进的去是读冰心书奶奶的的读呢书世?界。
走近作者
冰心(1900─ 1999)
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县人, 现、当代女作家, 儿童文学家。
有诗集《繁星》和《春水》, 这些诗晶莹清丽、轻柔隽逸, 被人 称为“春水体”。 有散文集《寄小 读者》。
——富兰克林
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平实自然, 如话家常。 作者是个对 书非常有感情的人, 你从文中哪些词句能感受到这种 感情?
例: “一谈到读书, 我的话就多了。 ”这个关联词 句, 让人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 足见作者 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 多么深切的体会。
从“津津有味”“含泪上床”“咬牙”“居然”“哭了 一场”“又哭了一场”“尤其欣赏”等可以看出对读书 的痴迷、酷爱。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字词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
chuán ( 传播 )
juǎn (卷起 )
传
卷
zhuàn ( 传记 )
juàn ( 试卷 )
二、比一比, 再组词。
津 ( 天津 ) 衰 ( 衰老 ) 琐 ( 琐碎 )
律 ( 规律 ) 哀( 悲哀 ) 锁 ( 锁门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 忆读书》授课课件
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了读书的经历。 四岁、七岁、十二三岁时、中年以后、1980年后……
作者一生读书的切身体会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 来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 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 的标准和读书的方法,表达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 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老舍
你是否赞同“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说明理由。
总结感悟,拓展活动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了这句话, 你有什么体会?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
“读书好”指开卷有益,“多读书”指博览群书, “读好书”是说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请按照时间顺序,抓住要点,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
说说读书方法,谈谈阅读感受。
二、【阅读准备】 下面是文学社的同学们选择的要阅
读的图书,选一选谁读错了。( D )
点拨:D 项“第 一卷”中的“卷” 读音应为“juàn”。
A. 水浒. 传. (hǔ zhuàn)
B. 荡寇(k.òu)志
C. 鸿门宴. (yàn))
D. 昆虫记·第一卷(juǎn.)
三、【阅读交流】 下面是文学社同学们交流的阅读体会,其中
ɡě shù
zhuàn
舅父 斩断 凯歌 诸葛亮 述说 水传
yàn lǔ
shà kòu jiǎ
mǒu
宴会 鲁智深 地
shēn
万卷书 书刊 烦琐 无病呻吟
多音字
chuán(传说)
juàn(试卷)
传
卷
zhuàn(水浒传)
juǎn(卷起)
读一读:
1.电视剧《白蛇传. 》是根据民间传. 说改编的。 2.今天又考了一百分!放学后,我卷. 起试卷. 高兴地往家走。
作者一生读书的切身体会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 来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 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 的标准和读书的方法,表达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 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老舍
你是否赞同“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说明理由。
总结感悟,拓展活动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了这句话, 你有什么体会?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
“读书好”指开卷有益,“多读书”指博览群书, “读好书”是说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请按照时间顺序,抓住要点,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
说说读书方法,谈谈阅读感受。
二、【阅读准备】 下面是文学社的同学们选择的要阅
读的图书,选一选谁读错了。( D )
点拨:D 项“第 一卷”中的“卷” 读音应为“juàn”。
A. 水浒. 传. (hǔ zhuàn)
B. 荡寇(k.òu)志
C. 鸿门宴. (yàn))
D. 昆虫记·第一卷(juǎn.)
三、【阅读交流】 下面是文学社同学们交流的阅读体会,其中
ɡě shù
zhuàn
舅父 斩断 凯歌 诸葛亮 述说 水传
yàn lǔ
shà kòu jiǎ
mǒu
宴会 鲁智深 地
shēn
万卷书 书刊 烦琐 无病呻吟
多音字
chuán(传说)
juàn(试卷)
传
卷
zhuàn(水浒传)
juǎn(卷起)
读一读:
1.电视剧《白蛇传. 》是根据民间传. 说改编的。 2.今天又考了一百分!放学后,我卷. 起试卷. 高兴地往家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 》、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 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主张 爱的哲学。
3
字词认读
yàn
cuī
kǎi
hǔ fèn shà
宴会 催促 凯旋 水浒 气愤 地煞
chóng jiǎ
tí
shuāi qiǎn suǒ
崇拜 贾宝玉 啼哭 盛衰 消遣 烦琐
何挑选好书
10
句段感知
读书的好处 ①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②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③从读书中得到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11
句段感知 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有助于扩大知识面; 具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 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的。
12
句段感知
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带着期 待“含泪上床”,“一知半解地读”;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 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3
句段感知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读书好:开卷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并且能让自己从 书中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多读书:博览群书,数量要多、品种要多。 读好书:择善而读,要学会选择,只有好书才能让自己心 动神移。
14
句段感知
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 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 识,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多 读书,读好书”。
(4)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像活的一味样。 ( 栩栩如生 )
17
感谢聆听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主讲人:XXX
时间: xxx
18
15
当堂测评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津津 )有味 ( 索然 ) 无味 风花( 雪月 )
一知( 半解 ) 兴亡( 盛衰 ) ( 栩栩 )如生
16
当堂测评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非常有滋味,有趣味。
( 津津有味 )
(2)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 一知半解 )
(3)没有一点趣味。
( 索然无 )Biblioteka 8句段感知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第二部分(2-8)回忆读书的经历,点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9、10)以丰富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好书。 第四部分(11、12)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 读书,读好书”
9
句段感知
读书经历
七岁时 《三国演义》 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喜爱 幼时读 《水浒传》 与《荡寇志》作比较 十二三岁 《红楼梦》 与中年后看此书不同的感受 回忆晚年 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个方面说明如
4
字词认读
豪杰: 才能出众的人。 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
有兴趣。 华丽: 美丽而有光彩。 烦琐: 繁杂琐碎。 无病而呻:没有病而发出痛苦的声音。比喻艺术作品没有真情实
感而矫揉造作。
5
字词认读
风花雪月: 原指文学中描写的四种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栩栩如生: 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 索然无味: 没有一点趣味。 消遣: 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6
句段感知
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告诉我们什么?(能否找出书中的原句)
此文冰心想告诉我们的是: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 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7
句段感知
冰心在文章当中回忆了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文章按什 么顺序来展开的?
“忆”是行文的线索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 “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1989年。
忆读书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主讲人:XXX
时间: xxx
趣味导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忆读书
2
趣味导入
冰心:(1900-1990)原名谢婉莹,笔名冰 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3
字词认读
yàn
cuī
kǎi
hǔ fèn shà
宴会 催促 凯旋 水浒 气愤 地煞
chóng jiǎ
tí
shuāi qiǎn suǒ
崇拜 贾宝玉 啼哭 盛衰 消遣 烦琐
何挑选好书
10
句段感知
读书的好处 ①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②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③从读书中得到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11
句段感知 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有助于扩大知识面; 具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 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的。
12
句段感知
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带着期 待“含泪上床”,“一知半解地读”;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 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3
句段感知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读书好:开卷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并且能让自己从 书中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多读书:博览群书,数量要多、品种要多。 读好书:择善而读,要学会选择,只有好书才能让自己心 动神移。
14
句段感知
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 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 识,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多 读书,读好书”。
(4)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像活的一味样。 ( 栩栩如生 )
17
感谢聆听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主讲人:XXX
时间: xxx
18
15
当堂测评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津津 )有味 ( 索然 ) 无味 风花( 雪月 )
一知( 半解 ) 兴亡( 盛衰 ) ( 栩栩 )如生
16
当堂测评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非常有滋味,有趣味。
( 津津有味 )
(2)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 一知半解 )
(3)没有一点趣味。
( 索然无 )Biblioteka 8句段感知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第二部分(2-8)回忆读书的经历,点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9、10)以丰富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好书。 第四部分(11、12)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 读书,读好书”
9
句段感知
读书经历
七岁时 《三国演义》 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喜爱 幼时读 《水浒传》 与《荡寇志》作比较 十二三岁 《红楼梦》 与中年后看此书不同的感受 回忆晚年 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个方面说明如
4
字词认读
豪杰: 才能出众的人。 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
有兴趣。 华丽: 美丽而有光彩。 烦琐: 繁杂琐碎。 无病而呻:没有病而发出痛苦的声音。比喻艺术作品没有真情实
感而矫揉造作。
5
字词认读
风花雪月: 原指文学中描写的四种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栩栩如生: 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 索然无味: 没有一点趣味。 消遣: 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6
句段感知
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告诉我们什么?(能否找出书中的原句)
此文冰心想告诉我们的是: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 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7
句段感知
冰心在文章当中回忆了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文章按什 么顺序来展开的?
“忆”是行文的线索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 “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1989年。
忆读书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主讲人:XXX
时间: xxx
趣味导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忆读书
2
趣味导入
冰心:(1900-1990)原名谢婉莹,笔名冰 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