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张图看懂华为管理精华
华为的“道”与“术”
华为管理的 “道”与 “术 ”作者:吴春波 编辑:Kratos当年写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时总结,华为成功核心的一点是:核心价值观的成功。
有的创业者的疑问是,创业之初最重要的是活下去,产品要,商业模式要有效,怎么能把这个看似挺虚的价值观,落实到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看到效果呢?华为之 “道”是常识 ,是共识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回归到常识。
华为的成功一方面是“道”的成功。
“道” 就是我们讲的核心价值观,文化、使命。
但很多企业其实在 道“上 是有问题的。
企业空想的那几个字不一定就是对的。
比如:华为说以客户为中心。
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到底在以客户为中心吗?还是你的下属、你的干部、你的员工在以你为中心。
我们到底以客户为中心,还是以领导为中心、以上司为 中心、以股东为中心?我们承载了很多社会责任,为这个负责,为那个负责, 最后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负责。
首先,公司的道不一定就能在所有员工中达成共识。
许多公司是以奋斗者为本吗?不是,很多企业是以“官”为本。
公司制度里,官越大、工资越高、奖金越多、股份越多,各种补贴、福利保险、其实都向官倾斜。
说是“以奋斗者为本”,大家都有共识,但是现实上没有达成共识。
持续艰苦奋斗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实华为的道很简单,就这么三句话。
这三句话不一定是华为独创的。
而是回归了商业常识。
严谨的制度是华为之 “道”的支撑其次,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怎么使这个“道”落地?我们很多企业有文化,但是,就像《共产党宣言》的那句话:共产主义的幽灵飘在欧洲的上空。
我们的企业文化也像一个幽灵飘在企业的上空。
我们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
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就是要能落地,落地是关键 。
通过什么落?通过制度。
因此,制度是核心。
企业光有道。
没有制度的支撑,价值观永远就只是个口号。
我们现在企业的伟大口号一点都不落后,比美国先进多了。
但是没有制度支撑,最后往往变成一句空话 。
自我批判作为华为的价值观之一,不是依靠单一的形式实现的,而是有多种形式。
华为公司系统的技术管理体系
华为公司系统的技术管理体系在2007年结束的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上,华旗资讯、深圳迈乐数码、纽曼等多家中国企业的MP3和MP4产品由于涉嫌专利侵权而被查抄,成为此次CeBIT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
据报导,中国制造的DVD产品,每一台的出口价格也就是30美元左右,但向汤姆逊、6C组织联盟(日立、松下、JVC、三菱、东芝、时代华纳)、3C组织联盟(索尼、先锋、飞利浦产品)支付的专利费成本就高达15美元以上,因为这些生产DVD的大多数企业缺少核心技术。
同是中国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个总部设在中国深圳的国际电信设备商,2008年提交了1737项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超过了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大户松下(日本)的1729项,和皇家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荷兰)的1551项,华为公司名列PCT申请量榜首。
同是中国企业,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这要从企业技术管理体系(MOT)来分析。
华为技术在1999年引入集成产品开发(IPD)管理体系时,就在IBM咨询顾问的指导下,实施了MOT管理咨询,为华为公司在技术上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技术管理体系简介技术管理体系在一些书籍和文章中简称MOT,它是企业通过相应组织,对技术平台、技术要素、和重用技术模块(CBB)进行识别、规划、研发和管理,以提高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减小市场与技术风险,达到产品快速、高质量、低成本上市为目的。
技术管理体系(MOT)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成熟发展,例如在日本,在学习美国技术创新体系后(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技术创新管理,成立了技术与创新管理学会,IBM等高科技公司更是创新的典范),在日本成立了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TIM-Japan),日本企业也非常热衷于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在三菱研究院(MRI)建立了技术管理协会。
IBM推行的技术管理体系,为华为公司创新管理、建立华为核心技术竞争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02-廖维《华为管理模式“道”与“术”》
华为管理模式的“道”与“术”课程背景:学习标杆,与巨人同行,从危局迈向重生、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
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企业,在短短的28年时间里从投资2万元到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达5200亿元的世界级通信企业,持续保持行业全球领先。
近几年在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增长低迷的复杂经济形式下,华为靠什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逆袭发展,是什么管理基因推动企业的持续增长?正如任正非说:“管理第一,技术第二;我们正走在西方的路上;华为管理没有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学,都可以学的会”。
本课程通过华为20多年发展历程管理实践经验的梳理和总结,从文化、战略与执行、干部管理、流程机制与管理变革等多角度立体呈现华为的管理模式,将给你带来全新的启发和思考。
课程时间:2-3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企业负责人、中高层管理者及专业管理人员课程方法:理论讲授(30%)+案例分析、小组研讨(70%)课程结构:课程大纲序:华为的发展历程与经营管理实践一、华为的管理实践核心要点1. 管理“无为而治”人治-发治-文治2. 开发、灰度、妥协3. “师夷长技以制夷”4. 文化-目标-机制-变革助理:一八六四九六五四一八五第一讲:华为企业文化实践解读(思想统一平台)一、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1. 任正非与华为的企业文化观2.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思想逻辑3. 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稳定与开放4. 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二、华为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1. 企业生存的商业环境是文化形成的土壤2. 草莽创业的华为:本能生存的需要“狼文化”3. 1987年-1992年:创业阶段,口号满天飞4. 1992年-2000年:走出混沌-《华为基本法》5. 2000年-至今从哲学到实践:愿景-使命-价值观三、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解读1. 以客户为中心2. 以奋斗者为本3. 长期艰苦奋斗4. 持续自我批判四、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和启示1. 企业领导人核心作用2. 各级管理干部的传承3. 持续系统的文化宣贯4. 流程制度与文化协同案例分享:华为公司企业文化塑造典型案例第二讲:基于BLM模型的战略到执行体系(目标统一平台)一、战略与战略制定的基本要点1. 战略与战略思维2. 战略与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关系3. 战略制定的常见主要方法工具二、BLM业务领先模型介绍1. BLM基本原则1)战略是不能被授权的-领导力贯彻战略制定与执行的全过程2)差距为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关键业务问题3)战略与执行紧密整合-重在结果4)年终持续不断-组织学习是持续不断的过程2. BLM成功的四核心要素三、战略描述(SP战略计划)1. BLM模型中战略制定要点1)市场洞察:核心五看2)战略意图:目标制定3)创新焦点:业务组合4)业务设计:商业模式2. 战略金字塔与战略描述四、战略解码(SP-BP-KPI-PBC)1. 什么是战略解码2. 管理者在战略解码过程中的作用3. 战略解码的核心步骤4. 组织绩效目标KPI的分解5. 个人绩效目标PBC分解五、战略执行1. 关键任务2. 正式组织3. 人才管理4. 文化与氛围六、战略到执行实践的经验和启示1. 聚焦目标、层层分解,力出一孔2. 科学方法:SP-BP-KPI-PBC3. 系统提升组织执行力:关键任务、正式组织、人才、文化与氛围第三讲:以奋斗者为本的干部管理体系(人才价值链管理)一、华为干部管理的核心要点1. 人才发展的核心理念1)培养未来管理者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培养所有的管理者2)培养未来的管理者必须把焦点放在明天的需求上3)真正重要的是自我发展,知识是劳动的准备过程2. 干部的使命和责任1)担负起公司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培养下属2)洞察客户需求,捕捉商业机会,抓业务增长、实现组织目标3)全局立场,不断改进端到端的业务流程3. 对干部的核心要求1)长期艰苦奋斗、要有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2)不断改进思想方法,把握开放、妥协、灰度3)敢讲真话、不捂盖子,批判精神,危机意识二、干部的选拔与淘汰机制1. 上甘岭出将军,将军是打出来的2. 从秀才-士兵-士官-将军3. 干部选拔三优先原则4. 干部选拨的关键行为5. 干部能上能下,能左能右,坚持末尾淘汰三、“导向冲锋”的激励机制1. 激励机制理念1)以“奋斗者”为本,绝不让雷锋吃亏2)要给火车头加满油、适当拉开差距3)激励服务战略,分配制向获取分享制2. 物质激励方法与工具1)全面薪酬激励管理体系2)虚拟受限股权激励机制3)TUP激励实施应用3. 非物质激励方法与工具四、干部管理主要经验和启示1. 人才密度与培养、干部选拨与淘汰2. 严格选拔-系统培训-导师制-压担子3. 思想权和文化权是干部最大管理权4. 干部选拔的最高标准是实践中检验5. 利益共同体: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第四讲:流程管理重塑经营(业务价值链:业务统一平台)一、流程变革管理核心理念1. 流程变革目标:多打粮食,增加土地肥力2. 宏观商业模式:建立聚焦客户需求的流程性组织3. 微观商业模式:构建端到端的流程管理平台机制二、流程管理实践主要内容1. 端到端流程体系发展历程1)90年代:先僵化、后优化、在固化2)2009年:让听见炮火的人来决策3)2014年:端到端跨业务体系的流程贯通2. 典型核心流程体系介绍1)华为的流程架构L0-L6体系2)IPD集成产品研发流程体系3)ISC集成供应链流程体系4)LTC/CRM/IFS/ITR等流程管理体系3. 流程管理变革核心工具1)业界领先最佳实践WORKSHOP2)变革项目管理工具3)科勒变革管理八步法应用三、流程管理实践的经验和启示1. 客户需求,聚焦价值,一切为了胜利2. 承接战略,细化任务,高效有序执行3. 效率第一,兼顾管控,平衡风险效率4. 引导变革,打通部门,提高协同效应5、关注目标,流程绩效,审计完善优化第五讲:管理变革实践(与时俱进,拥抱变革)一、推动华为管理变革的原动力1. 聚焦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2. 商业环境变化:大需求、大机会3. 业务战略调整:设备-服务-云-管-端4. 企业家的精神:任正非与华为变革二、华为发展史上的典型变革事件1. 1996年市场部干部集体大辞职2. 1997年开始全球化的组织变革3. 《华为基本法》核心指导作用4. 1999年开展的主业务流程变革5. 2000年研发呆死物料反省大会三、管理变革的主要核心内容1. 文化变革1)开放、消灭优势、留下文明2)变革、稳定、发展3)乱中求治、治中求乱2. 流程变革1)降低对人的依赖,能力建立在组织上2)“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3)端到端业务统一平台3. 干部管理变革1)干部能上能下2)轮岗-能左能右3)以奋斗者为本、坚持选拔和淘汰4. 组织变革1)捕捉市场机会个人英雄到“狼狈组织”2)从“狼狈组织”到“铁三角”3)一线呼唤炮火“班长的战争”四、管理变革实践主要经验与启发1. 变革是一把手工程,动员群众做大事,不换脑袋换人2. 紧盯变革价值管理,变革的目的就是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地肥力3. 充分认识到变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变革有套路、方法和节奏4. 变革需要因地制宜,没有包打天下的良药5. 变革不追求完美,七个反对,不断优化完善总结与回顾。
华为管理的三把刀
提到华为的团队合作,很多人都会用狼来形容华为团队协作的精神。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团队合作是华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华为的团队奋斗精神是如何打造的?请看华为管理的三把刀第一把刀:砍掉高层的手和脚任正非强调高级干部要砍掉他们的手和脚,只留下脑袋用来仰望星空、洞察市场、规划战略、运筹帷幄。
高层干部不能习惯性地扎到事务性的工作中去,关键是要指挥好团队作战,而不是自己卷着袖子和裤脚,下地埋头干活。
任正非要砍掉他们的手和脚,就是要他们头脑勤快,而不要用手脚的勤快掩盖思想上懒惰。
第二把刀:砍掉中层的屁股华为公司中层干部承上启下,至关重要。
任正非曾经大声疾呼,华为公司要强大,必须要强腰壮腿。
中层就是“腰”,基层就是腿,腰是中枢。
砍掉中层干部的屁股,在华为有三层含义:首先,砍掉中层干部屁股就是要打破部门本位主义,不能屁股决定脑袋。
每个中层干部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只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开展工作。
坚决反对不考虑全局利益的局部优化,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持工作。
其次,砍掉中层干部屁股,就是要走出办公室。
下现场和市场,实行走动管理,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
中层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面打打电话,听听汇报,看看“奏折”,而要将指挥所建在听得见炮声的地方,要亲赴一线指挥作战。
任正非本人也经常下一线体察民情,巡回督战。
最后,砍掉中层干部屁股,就是要让干部的眼睛盯着客户和市场。
屁股对着老板,而不是眼睛盯着老板,揣摩“圣意”,屁股对着客户,不理不睬。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相应客户需求。
凡是屁股对着客户的干部,要坚决砍掉他的屁股,让他下台。
第三把刀:砍掉基层员工脑袋华为公司的员工都是高级秀才,如何把这些清高的“秀才”改造成能征善战的“兵”。
任正非可是煞费苦心,在各种场合强调要服从组织纪律,建设流程化组织,建立业务规则。
基层员工,不管你是硕士,还是博士,必须遵守公司的流程制度和规则。
他在致新员工的一封信中明确指出,华为反对基层员工下车伊始“哇啦哇啦”,不了解情况,就给公司写个万言书,对公司发展激昂陈词,指点江山。
华为质量意识与管理体系
ISSUE 1.0
全球技术服务部质量管理部
引子
l 种下思想,收获行动
• 种下行动,收获习惯 • 种下习惯,收获品质 • 种下品质,收获命运
2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目的
l 掌握基本的质量管理概念 l 澄清过去对质量认识的误解 l 熟悉常用的质量管理理论和工具方法 l 了解质量管理的体系架构 l 树立“过程改善”、“持续改进”的质量意识
到底质量是什么?
?!?!
5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质量基本概念
质量—产品/服务的固有特性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
感>认
待机时间 240小时
顾客忠诚
顾客
待机时间 96小时
期望(认知质量)
与效果 感=认 (感知质量)
比较
感
待机时间 36小时
∧ 认
顾客抱怨!
待机时间 96小时
顾客满意
6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18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质量成本意识——工程质量成本案例
ü 工程质量的预防成本有哪些?
Ø 工程师技术培训。
Ø 工程师安装规范、服务规范培训。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质量基本概念
固有特性
时长 候时 内容 态度 氛围 技术
理发的质量好吗?
20分钟完成 10分钟内
包括洗剪吹 热情有笑容 冷气合适,不嘈杂 头发理剪搭配美观
客户要求
7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
质量基本概念
l 从客户的角度看:
è 质量就是使客户满意(戴明) è 质量就是适用性(朱兰) è 质量就是符合客户特定的要求(克劳斯比)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解读-2018版PPT课件
也会设定很多奖项对质量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实施奖励。 从能力上,公司引进很多先进的管理方式,员工都要经过必要的培训,为
全体员工提供提高质量的方法和工具,以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参与。
2021/6/4
9
目录
1.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 4.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2021/6/4
10
华为质量体系理论基础:零缺陷
• 零缺陷意味着质量是完完全全地符合要求,而不是浪费时间去算计某个瑕 疵的可能危害能否容忍,其核心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解读
质量部
2021/6/4
1
目录
1.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 4.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2021/6/4
2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流程管理:IPD+CMMI流程管理体系 第二阶段:标准量化:建立明确的质量标准 第三阶段:零缺陷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 第四阶段: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闭环:以客户为中心 •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过程中,借鉴了日本、德国的质量文化,建立了遵
8
第四阶段:以客户为中心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
• 日本的卡诺博士(Noriaki Kano)定义了三个层次的用户需求:基本型需求、 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他是第一个将满意与不满意标准引入质量管理 领域的质量管理大师。
• 这就要求要基础质量零缺陷之外,要更加重视用户的体验。也正因为这个 以客户为中心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华为在2016年3月份获得了“中国 质量奖”。
华为绩效管理全景图:向上承接战略,向下激活组织
01概览与业务架构个人绩效是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或角色要求的有效产出。
华为绩效导向是责任结果导向,责任结果就是这个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所要求的结果,最终体现为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绩效管理不简单等同于绩效考核,是一个包括目标制定、执行辅导、绩效评价、绩效反馈四个循环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概览与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
绩效不是什么?是什么?•不是过程,不是行为,不是能力。
•不是表扬信的多少。
•不是苦劳、加班。
•不是亮点、出彩、影响力。
•不是过程指标。
•不是素质、态度。
•是直接的、间接的、有形的、无形的、短期的、长期的产出。
•是员工整体绩效贡献,包含岗位责任和个人对团队目标的贡献。
•是表扬信本身所承载的绩效事实。
•是功劳,是贡献,是责任结果。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一句话概括:向上承接战略,向下激活组织。
•落实企业战略:落实战略,协调一致,保证产出。
•强化核心价值观:区分贡献,激活组织,导向冲锋。
绩效管理不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什么?•不是主管要求员工做某事的任务监控。
•不是根据主管好恶打考评。
•不是为了挑出员工的毛病。
•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满意。
•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并努力达成的过程。
•是把优秀员工识别出来,给予更多发展机会和回报。
•是认可并激励大多数员工。
•是识别和管理低绩效员工。
•是主管教练员工的过程,员工主动挑战并产出超过期望的结果。
杰克·韦尔奇的组织活力曲线对华为绩效管理的影响巨大,他认为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并非仅使员工达到期望的绩效,而是使他们愿意付出超越职责的努力。
活力曲线存在的争议是,对于精心打造的精兵化组织或者创意精英聚集的组织,是否有必要按正态分布进行区分,强制区分是否有利于群体奋斗,是否是一种内卷的体现。
02目标制定绩效目标制定是绩效管理循环的起点,决定了绩效的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绩效结果的水平。
一般的操作方式是上级主管公开组织和个人的绩效目标,下级依据上级的输入和个人的自主来综合制定。
华为管理体系分享
华为管理体系分享华为的管理核心思想就是尊重常识、尊重科学,首先介绍一下华为遵守的三大常识和三大理论:第一个商业常识,以客户为中心就是常识,客户愿意买你的产品一定是你的产品好,一定是你的服务好,你围绕客户为中心开发产品,客户一定会喜欢你,一定会让你生存和发展。
第二个人性常识,就是以奋斗者为本。
给钱给多了人人都是人才,给钱给多这就是尊重人性。
我们要尊重人性,所以要让奋斗者获得合理的回报,企业自然有凝聚力。
第三个常识是组织常识,你要把它串起来,组织内部的活动要有规则和流程,这样的组织才比个人更有战斗力,这就是组织常识。
把一堆人放到一起没有逻辑、没有程序就叫乌合之众。
华为的组织体系就是靠很好的逻辑、规则方法把它串在一起了,所以组织才有战斗力。
而三大理论呢?第一个是物理学,华为经常讲压强原则,同样一个压力,极小的面积上产生极大的压强,这就是华为的专注策略。
第二个是系统论,华为用到很多系统论的方法术语,系统只有开放才能够不断更新,一潭死水很快会腐败,大海永远不会腐败的,所以才有一杯咖啡吸出世界能量,组织要靠熵减……第三个是进化论,适者生存。
企业是一个有机体,你如果产品、组织、流程、管理体系不能够不断地变化和适应的话,你的生存周期肯定会短。
所以华为1999年开始有了专门的变革组织,从1999年开始学习IBM,变革常态化,我们还有几百人上千人变革管理的队伍,不断更新公司的流程和组织。
这样公司才能够持续的发展,这三大常识三大科学就是华为管理思想的基础。
而在这个管理思想指导下建立的这套管理体系,在任总眼里就是华为公司最宝贵的东西。
“华为公司最宝贵的是无生命的体系,以规则的制度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争夺大数据流量的时代胜利”。
“我们留给华为公司的财富只有这两样,一是管理架构、流程与IT的管理体系,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管理体系是什么东西?大的方面我们可以把它列五到六个。
首先是做什么?就是战略到执行体系。
年度的战略怎么样变成从上到下能承接的具体任务?就是战略到执行。
华为管理经典 LTC从线索到现金完整培训课件(65p)
B 开票类型,包括: 1.预付款 2.到货款 3.验收款(或里程碑付款) 4.尾 款 5.事件性款项(如代垫款)
2022-08-29
因为有你,心怀感激
10
业务领域纵向集成
销售
管理线索(ML)
管理机会点(MO)
收集和 验证和 跟踪和
生成线 分发线 培育线
索
索
索
ATI
验证 机会点
引导 客户
ATB
制定并提交 解决方案 1
法 三.Q&A 四.总结
2022-08-29
因为有你,心怀感激
2
销售三件事
客户关系
营销活动
项目销售
2022-08-29
因为有你,心怀感激
3
企业销售面临的困境
管理层
如何完成日增的销售目标 如何实现更好的销售利润 如何培养优秀的销售队伍
销售人员
怎样挖掘更多的项目 怎样赢得客户的偏爱 怎样提升合同与交付的质量
7
目录
一.企业销售面临的困境 二.我们的解决方案—端到端集成的LTC流程体系
1. 横向拉通,纵向集成—LTC流程体系概览 2. 扩大销售管道喇叭口—管理线索 3. 把握机会,赢得竞争—管理机会点 4. 践行承诺,完美交付—管理合同履行 5. 做出恰当的价值选择—销售决策 6. 规范运作、提升管理—实用销售管理工具与方法 三.Q&A 四.总结
移交 合同
监控合同履行 管理合同变更ATAC 管理开票 回款及解决争议
B
ATCC
关闭并 度量合同
4
规划和管理 交付项目
分析项目
TG1
规划项目与集成变更
TG2
建立项目
TG3
3
华为公司研发项目管理精髓
华为公司研发项目管理精华在中国南方一个新兴的城市—深圳成立三十年时间出生了很多优异的科技型公司华为公司就是此中的一个。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4年从三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至2008年合同销售收入达233亿美元经历了24年的时间。
华为公司研发项目管理模式是从外国引入的要追忆于二十世纪末期当时华为公司销售额已经达到几十亿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任正非总经理取经于国内外请人大的教授做过《华为基本法》对公司的文化理念进行了系统论述。
以后因为基本法的高端性也解决不了产品开发中碰到的质量和成本问题1998年任正非的美国之行为这个难题的解决翻开了一片天空。
1999年华为公司正式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咨询在产品研发管理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走到了一同。
有人说任正非的产品研发管理是东方的文化和西方科学管理的结晶体。
IPD咨询开始于1999年第一期合同额3000万美元合作期为5年在这5年时期华为公司在IBM咨询顾问率领下对华为公司的产品和流程进行重整对项目管理系统也进行了仔细梳理下边对华为公司的研发项目管理特色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
项目管理者结盟1、鉴于流程的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华为公司倡导流程化的公司管理方式任何业务活动都有明确的构造化流程来指导如产品规划、产品开发、供给链等业务活动。
产品研发项目是公司最常有的一种项目方式华为公司也不例外。
为了把产品研发活动管理好华为公司成立了构造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以LPDT(产品开发项目领导)管理项目工作。
华为公司的产品开发流程分为6个阶段分别是观点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考证阶段、公布阶段、生命周期管理阶段。
为了大家认识产品开发的整体大要华为公司第一建立了产品开发流程的袖珍卡袖珍卡就是一个产品开发大要图给人一个产品开发的全貌因为能够做成象卡片同样放在口袋里随时能够取出来学习所以给起了名字—产品开发袖珍卡。
转自项目管理者结盟因为袖珍卡在指导产品开发项目团队方面还不足于详细化、可操作所以针对袖珍卡的每个阶段又进行了睁开制作了阶段流程图针对流程图中每项活动描绘了活动含义针对项目文档制作了文档的模板。
《华为管理方法精要丛书 套装共6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训战出英雄:华为干部九条
01
业内诚意推 荐
02
前言
03
第1章 客 户需求开发
04
第2章 建 立伙伴关系
06
第4章 组 织流程建设
05
第3章 带 出卓越团队
01
第5章 跨 部门合作
02
第6章 掌 控人际关系
04
第8章 成 就导向
06
参考文献
03
第7章 践 行组织承诺
05
第9章 战 略性思维
1.1 准确理解和响 应客户的需求
7.6 用绩效沟通, 优化管理与促进成
长
7.5 干部对组织绩 效负责,做好述职
和总...
7.7 巩固绩效成果, 循环提升绩效水平
8.1 以业绩论英雄, 不让雷锋吃亏
8.2 从股权到虚拟 受限权,再到TUP
8.3 多贡献者,多 拿年终奖与项目奖
8.4 以奋斗者为本 的薪酬与福利机制
8.6 表彰做出卓越 贡献的优秀人才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华为管理方法精要丛书 套装共6册 》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工作
导向
人才
客户
战略
干部
团队
第章
管理
华为 机会
业务
组织
发展
员工
能力
目标
文化
一线
目录
01 炸开金字塔:华为组 织变革与人才发展
02 获取分享制:华为奋 斗者的价值链管理
03
人治到法治:华为人 力资源管理方法
04
第2章 构 建企业价值 链
06
第4章 构 建能力评价 体系
05
华为管理之道的常与非常
华为管理之道的常与非常
作者:杨蜀
来源:《销售与管理》2019年第13期
道可道,非常道。
华为管理之道是常道,又非常道。
华为能用30年的时间进入世界领先企业之列,任总肯定是关键的成功要素。
企业家不能复制,企业的管理却值得总结和学习。
华为的成功来源于两个道。
第一个道是选择了一条很长很厚的赛道,就是任总说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主航道,坚持30年不动摇,坚持几十万人对准一个城墙口猛攻,其时间效应巨大。
时间是对手最大的敌人,曾经遥不可及的对手都被甩在身后;时间是华为最好的朋友,它让华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并进入无人区——2G问世、3G赶超、4G超越、5G领先。
第二個道就是管理之道,简而言之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大道至简。
其核心是尊重常识、拥抱变化、革新超越并勇于求胜。
我们仔细研读华为文化的核心发现,它无处不在地闪耀着常识理性的光辉和革新超越的勇气。
比如,不让“雷锋”同志吃亏、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这些话听起来朴实无华,可是有几家企业能真正做到呢?如同巴菲特所说,常识就是大多数人都应该具备但其实并不具备的认知。
文化是无边界的,管理之道也是不分企业的,理论结合实践,实事求是,精进无止境。
我们的愿景,终将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张图看懂华为管理精华,含文化、培训、绩效、招聘等多个角度!
华为耀眼光环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团队携手共进、勇攀高峰的精神,更与华为管理体系的缜密精细密切相关。
任正非曾说“真正的人力资源策略都是反人性惰怠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这16张图,完整诠释了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精华,请仔细阅读。
一:别具一格的人力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
二:完备的人力培训体系
人力培训三:有钱任性的人力储备方式
人力储备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五:倒三角式的人力组织架构
人力组织结构六:荣辱与共的人力激励制度
人力激励制度
七:富有凝聚力的核心人员团队
核心人员团队八:令人惊叹的人力价值产出
人力价值产出
九:艺高人胆大的凤凰文化熏陶
凤凰文化熏陶
十:振兴民族工业的崇高使命
企业使命十一:严格残酷的考核制度体系
考核制度
十二: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十三:以目标为导向的工作风格
工作风格
十四:营销队伍的长期体系建设
体系建设十五:销售人员自身的高素质能力
员工素质十六: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鞭策
绩效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