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现代农业产业调研
陕西靖边县设施农业让靖边农民种出“甜头”

陕西靖边县设施农业让靖边农民种出“甜头”本报讯(通讯员刘河段林记者高敬毅)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靖边县,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十一五”期间,该县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增加农业投入,每年投入农业的资金达10亿元,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年连续创造了马铃薯、玉米、小杂粮12项全国高产纪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000元,年均递增29.7%。
今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红萝卜出口越南,马铃薯供不应求,畅销长沙、广州、上海、天津等大城市。
靖边县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年无霜期仅为120天左右。
如此条件,靖边县何以连续几年创高产?榆林市委常委、靖边县委书记马宏玉介绍说:靖边农业大丰收主要是科学的解决了旱和冻的问题。
他们采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办法,每年从县级财政拿出2亿元,加上中央、省市的农业投入,整合投资10亿元用于水电路地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冬天人工增雪,储备水分保证春播墒情,夏天人工降雨增雨保湿利于农作物成长。
还选择适宜的马铃薯、玉米等优良品种,用良种良法解决无霜期短的弊端,采取“引进、试验、示范、再推广”的方法,累计引进新技术67项、新品种2640多个,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8个,推广面积达90万亩,75%的农作物实现良种化。
围绕“稳步发展大路菜、积极发展精细菜、突出发展设施菜、做大做强特色菜”的思路,该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板块推进、规模发展的模式,突出抓好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市场营销三个环节和日光温室、拱棚和大田蔬菜三个重点,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万亩。
设施农业让农民种出“甜头”。
走进新桥农场王伙场分场农业示范园区,黄家峁村支书闫志奇一边招呼我们到棚里参观,一边介绍设施农业带来的新变化。
说到高产设施农业带来的好处,他说,“我们刚开始推广设施拱棚和温棚种植模式时,很多村民都很犹豫,我就率先启动了17亩,共投资70余万元,在大棚内种植了各种反季节蔬菜,蔬菜错季上市,季季能卖上个好价钱,收成是传统玉米等农作物的几倍。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__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赴靖边、榆阳、神木等县区进行了视察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__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一)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__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__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1646.3万亩,农业人均5.6亩,常用耕地956万亩。
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灌溉农业较为发达;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土层深厚、土质优良,主要为早作农业区。
__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谷类、豆类、薯类等多种作物生长。
__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2元,粮食总产量132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452公斤。
(二)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
现代特色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从过程看,是依靠科技,培育名牌,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从结果看,是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现实条件一是__的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
__年人均gdp达到4360美元,在经济规模上已具备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二是__的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明显。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靖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马铃薯资源,是中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
本文将介绍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马铃薯生产现状1.产量:靖边县每年的马铃薯产量逐年增加,目前已达到XX万吨。
2.品种:靖边县主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包括马铃薯4号、靖马一号等,这些品种既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具有高产、耐储、抗逆等优点。
3.耕作方式:目前大部分农户在种植马铃薯时还采用传统的人工播种、人工收获方法,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
二、马铃薯生产发展对策1.引进新品种:靖边县应引进更多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马铃薯新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
这些新品种应具有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2.改进耕作方式:应大力推广机械化的种植和收获技术,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效率。
可以引进马铃薯播种机、喷灌设备等现代化农业机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3.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靖边县应加强对马铃薯生产的科学管理,包括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还应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
4.加强品牌和市场建设:靖边县应借助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品牌推广等手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优质形象的马铃薯品牌,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加马铃薯的销售渠道和销售量。
三、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性1.经济收益:发展马铃薯产业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2.资源利用:发展马铃薯产业可以有效利用靖边县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马铃薯适应性强,不仅可以与其他农作物轮作,还可以在一些贫瘠的土地上生长,提供丰富的膳食营养。
3.产业链延伸:发展马铃薯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比如农机化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马铃薯深加工企业等,这些都是与马铃薯产业相互关联的产业,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靖边县农民增收调查

靖边县农民增收调查在快速增长的背后去年年初,我们到靖边县东坪村作了个专题调研,发表了《一个偏僻山村人均收入如何突破了八千元》一文,引起了较大反响。
岁末年首,又从靖边传来佳音,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99元,增速和增长额名列全省前茅。
最近我们以惊喜的心情,再次踏上了这片热土,开始了对快速增长背后秘笈的探访。
现代农业引领靖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所辖面积5088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6.7万人。
近年来,靖边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6%,净增1568元。
高产马铃薯。
马铃薯是靖边农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2010年,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达50.6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4%,平均亩产量1.2吨,总产量60多万吨,农民人均收入3000多元。
近年来,县财政投入近千万元,先后成功引进脱毒紫花白、高淀粉商品薯、专用薯等7个新优品种,同时加大科技投入,采用种薯脱毒化、施肥平衡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栽植大垄化、管理科学化的生产模式,创造了一个个国内外马铃薯高产的“神话”:570亩布尔班克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4768.5公斤,超过了世界马铃薯先进生产国家的平均单产水平,其中有60亩平均亩产达到5136公斤,创全国马铃薯单产最高纪录;1140亩布尔班克商品薯经农业部测产组专家测定,亩产达5037公斤,创造了目前全国大面积高产最高纪录;东坑镇3万亩夏马铃薯平均单产达3810公斤,创全国万亩夏马铃薯平均单产纪录……今天,皮薄、眼少、口感好的靖边马铃薯已走出陕北,打入全国市场,供不应求。
其中,布尔班克商品薯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地麦当劳、肯德基极为青睐的直销原料。
高效大棚菜。
这几年,县上紧紧抓住生产基地建设,大搞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强化日光温室、拱棚、大田蔬菜三大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了“三大基地”同步发展。
靖边县东坑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践探析

靖边县东坑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践探析作者:贺飞禄张铭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09期【摘要】本文探索靖边县东坑镇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实践,总结经验。
即,依托区域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以“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为主,以玉米、小杂粮、林果三大为辅助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现代特色农业;优化结构;产业富民一、概况与优势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位于县城西22公里处,地处毛乌素大沙漠南缘,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有耕地22万亩,其中水浇地18万亩,辖19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11000户、5.2万人,是全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农业乡镇;东坑镇连创全国玉米、洋芋单高产纪录,这主要得益于该区域紧靠毛乌素沙漠南缘而特有的温和气候和平坦地势,形成了各种作物和果蔬的优生区域,其主要优势是土地广阔而平坦,土质为低粘性粉质土壤,适宜于果蔬生长;其次是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有一条红柳河穿镇而过,能满足大面积果蔬和作物灌溉需求;第三风资源富集、昼夜温差大,大风有利于作物的密植,通风好、产量高,温差大更有利于有机化合物的积累,水果色泽好、品质优,第四光照充足海拔高,全镇海拔在1356—1790米之间,虫害不易滋生,无病害,日照时数长,空气新鲜,施以有机肥,产品无公害。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靖边县2007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五,西部经济百强县第15位,2009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在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作为农业的根本出路为突破口来抓,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东坑镇作为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依托区域优势,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在大力发展“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和玉米、小杂粮、林果三大辅助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以来,东坑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的方针,兴建起占地3000亩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已发展棚栽业2000亩,2008年平均亩产值均已突破万元,为了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靠调整起家,靠蔬菜当家,靠科技兴家,靠市场发家”的致富思路,并将“立足东坑,依托靖边,辐射全国,走向世界”视为远景发展理念,由此拉开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的序幕。
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2011——2013年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情况汇报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尊敬的李县长,各位领导:下午好!首先欢迎李县长,各位领导百忙之中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园区规划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园区总体规划情况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是根据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榆林靖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规划而建,园区规划为“一区两园”,其中“一区”沿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靖边段涉及靖边10乡镇,核心区规划于沿青银高速东坑段,涉及东坑镇12个行政村,8500余户4.2万余人,18万亩水地,主要通过引进新品种、采用新科技全面发展种养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县乡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形成沿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两侧现代农业经济带。
“两园”分别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科研物流园和生态休闲采摘创意农业园,总规划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农副产品加工园规划于靖边县城西22公里处,规划占地面积1万亩,设置四大功能区,即:蔬菜物流营销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关联产业区,主要发展方向是:通过引进农副产品和关联企业,实现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休闲采摘创意农业园规划于靖边县火车站西1.5公里处,规划占地面积1万亩,实行投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重点通过发展生态田园观光、郊区绿色菜园耕种等带有创意农业色彩的新型农业产业集群,带动全县及周边农业产业结构快速调整。
目前两园一期各5000亩的工程已全面启动。
二、园区2011—2013年重点项目规划情况根据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榆林靖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总体规划,2011—2013年园区将重点开工实施以下项目。
(一)“一区”三年建设目标1、在种植业方面(1)三年内在沿青银高速两侧种植拱棚蔬菜3万亩。
(2)三年内在沿青银高速两侧种植日光温棚2万亩。
浅析靖边旱地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靖边旱地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靖边是陕西省榆林市下辖的一个县,靖边旱地玉米生产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
近年来,靖边旱地玉米生产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靖边旱地玉米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靖边县地理条件较为复杂,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山地平原两种不同的地形地貌上,兼具北方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
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为靖边旱地玉米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一方面,靖边县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土壤肥沃、水土保持能力较强,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需要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近年来,靖边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旱地玉米生产的支持力度,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改进耕作方式、培育新品种等手段,提高了靖边旱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做好玉米的加工和销售工作,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靖边旱地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
靖边旱地玉米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靖边旱地玉米的单产水平相对较低,与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不高。
靖边旱地玉米生产还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价格波动大等问题,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靖边县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水平。
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培育壮大玉米加工和销售企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增值空间。
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靖边旱地玉米的市场竞争力。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靖边县是陕西省延安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马铃薯是靖边县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靖边县的马铃薯生产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靖边县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宜种植马铃薯。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靖边县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渐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靖边县目前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50万亩,产量约为30万吨,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在马铃薯产业链上,靖边县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比较完善,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种植方面,当地农民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种植马铃薯的品种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生产方面,各种生产设施和设备逐渐完善,产品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
加工方面,靖边县的马铃薯加工企业比较活跃,产品种类繁多,市场覆盖面广。
销售方面,靖边县的马铃薯产品主要面向陕北地区和其他省份,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尽管靖边县的马铃薯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之间的协调性不强,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入不稳定,亟需加强市场监测和价格预警。
靖边县的马铃薯产品质量还有待提升,品牌效应不明显,需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
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
为了进一步推动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建立健全马铃薯生产产业联盟,整合资源,提高协同效应。
浅析靖边县粮食生产现状发展

浅析靖边县粮食生产现状发展作者:方景圆吴宏亮康建宏高军来源:《吉林蔬菜》2024年第02期摘要: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近年来靖边县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提质高效增效的绿色发展道路。
并且分析了当前粮食生产发展现状,通过玉米密植种植增加产量。
为靖边县粮食产量奠定良好基础。
为确保粮食和农业丰收,我县粮食生产根据“六稳”、“六保”,紧扣“三区两地一中心”建设为目标,全力推动农业生产,确保我县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靖边县1农业生产近况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畜、薯、菜”三大主导产业,做优做精小杂粮、苹果、核桃、樱桃、文冠果、山楂、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2022年本季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43万亩,其中马铃薯25万亩、蔬菜15万亩、玉米59万亩、小杂粮2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5.6万吨。
羊子、生猪、肉牛、家禽饲养量分别为200万只、35万头、3.8万头、140万羽。
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75.8%。
全县农作物良种化率8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68%。
靖边马铃薯、辣椒、红萝卜、羊肉、苦葬、小米、养麦等7个农产品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创建了“阜美靖边”、“靖原康”区域农业品牌,全县成立农业产业公司1家、农业产业协会5家、农业产业联合体10个,有龙头企业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48家、家庭农场1433家,培育职业农民2490人。
涉农电子商务注册量达80多家,年销售额4亿多元。
1.1种植任务完成情况:近年来,我县打造了靖边版的“3+X”,发展“畜、薯、菜”三个10亿级主导产业,培育23万亩特色产业。
今年,我县新增1.2万亩苹果和3000亩蔬菜基地,着力打造十个千亩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
全年计划种植作物140万亩,其中粮食104万亩、瓜菜15万亩、水果12万亩、油料5万亩、中药材4万亩。
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14万亩,占比81.43%。
1.2旱作农业推进情况:近十年来,我县实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累计达80万亩左右,占全县总耕地的58%以上,然而旱作节水农业现已成为我县农作物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的主流方向。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1. 引言1.1 现状分析靖边县是一个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马铃薯的种植。
目前,该县的马铃薯生产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产量逐年增加。
种植面积和产量在不断扩大,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地市场的需求量。
在靖边县,马铃薯的品质普遍较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农民们对于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也有一定的积累和经验,在种植过程中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病虫害,保证了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升级,靖边县的马铃薯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产量逐年增加,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
马铃薯的销售渠道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模式,影响了马铃薯的销售和附加值的提升。
靖边县的马铃薯生产现状虽然比较稳定,但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2 问题意识在靖边县马铃薯生产中,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产销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品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靖边县的马铃薯生产主要以传统品种为主,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问题意识在于如何调整马铃薯生产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和多样化,增加市场竞争力。
技术现状滞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靖边县的马铃薯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
随着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引入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摆在面前的问题。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存在着市场需求不足和技术现状滞后等问题,亟需采取有效的发展对策,提升马铃薯生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正文2.1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是评估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的市场前景和潜在需求量的重要环节。
需要考虑到马铃薯在市场上的需求程度,以及受众群体的规模和特点。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加工为淀粉、制作成食品等,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大。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靖边县地处陕西省北部,气候条件适宜马铃薯的生长,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靖边县的马铃薯产量不断增加,但仍面临生产成本高、销售难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现状分析靖边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56460亩增加到2018年的72620亩,产量也从2008年的30.2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43.1万吨。
靖边县的马铃薯多为地瓜薯和长白山薯等优质品种,质量较好,深受市场欢迎。
但同时,生产成本也逐年增加,劳动力成本、农药、化肥等费用较高,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二、发展对策1.加强技术指导。
靖边县应加强技术指导,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发展新型免耕播种机械化设备,提高种植效率,同时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2.做好品牌宣传。
靖边县的马铃薯品质优良,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和销售,提高知名度,拓展市场,促进销售。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大型农产品企业合作,打造合作品牌,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和销售渠道。
3.发展深加工。
靖边县的马铃薯多用于饮食,可以通过深加工扩大产品范围和附加值,提高利润。
例如,生产马铃薯淀粉、淀粉糖等副产品,拓展经济收益。
同时,在深加工过程中,要注重产品品质和安全,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4.建立农产品流通平台。
靖边县可以建立自己的农产品流通平台,集合当地各类农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流通效率,减少农产品浪费。
同时,平台可以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快产品销售和资金流动。
5.发展休闲旅游业。
马铃薯种植场景可作为休闲旅游资源来开发,如开展采摘、观光、体验农活等活动,吸引游客,增加地区幸福感。
这样还可以提高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结论靖边县是我国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存在生产成本高、销售难等问题。
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做好品牌宣传、发展深加工、建立农产品流通平台和发展休闲旅游业等多种对策,可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陕西省重要的马铃薯产区之一。
马铃薯是靖边县的支柱产业,对于该县的农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发展对策来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靖边县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
目前,靖边县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农民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上,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管理知识和技能。
靖边县应加强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
靖边县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靖边县应加大对马铃薯种植基地的建设和改造力度,修建高效节水的灌溉设施,改善农田排水条件,提高土壤肥力,提供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配送,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服务。
靖边县应加强马铃薯品种改良和种子生产。
马铃薯品种的选择和种子的质量对于马铃薯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目前,靖边县的马铃薯品种相对单一,抗病性差,品质不高,种植面积也较小。
靖边县应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高产、抗病性强、品质好的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和选育,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靖边县应加大马铃薯种子的生产力度,提高种子的质量和产量,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种子。
靖边县应加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
目前,靖边县的马铃薯销售主要依赖于传统的集贸市场和批发商渠道,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相对薄弱。
靖边县应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潜力,加大对马铃薯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力度,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靖边县的马铃薯生产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靖边县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马铃薯品种改良和种子生产,加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以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水平和经济效益,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浅析靖边旱地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靖边旱地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靖边旱地玉米生产是陕西省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靖边旱地玉米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产量不断提高:靖边地区近年来不断发展农业科技,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改良和农业技术培训,使得靖边地区的农业生产获得了飞速发展。
其中,玉米生产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靖边地区的玉米产量已经从过去的几百斤/亩提高到现在的千斤/亩以上。
2.生产模式不断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靖边旱地玉米生产的生产模式也在不断的优化。
现在,多数农民都采用了施肥、灌溉和墒情监测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3.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玉米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尤其是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这也为靖边地区的旱地玉米生产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趋势1.借力信息化发展:信息化的应用对于旱地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习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技巧,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这些都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的。
国内玉米种植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有不少企业投入了研发和生产,无疑会给靖边地区的玉米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2.加强宣传推广:宣传是农产品走向市场、公众接受和认可的重要手段。
加强玉米生产的宣传力度,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这些都是提高旱地玉米生产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3.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玉米的市场价值,也是一个区域、一个产业在竞争中的重要资本。
在品牌建设上,靖边旱地玉米需要加强标准化生产,调整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链条,增强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综上所述,靖边旱地玉米生产在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是科技和信息化大力推动下的结果。
未来,旱地玉米生产需要继续借力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降低生产成本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级市。
马铃薯作为该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分析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目前,靖边县马铃薯生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该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也得到了优化和改良。
农民在技术培训和政府支持下,不断引进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马铃薯的销售渠道也得到了拓宽,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
马铃薯生产仍然依赖传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缺乏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技术支持。
农民对于马铃薯品种和市场需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和供需失衡的问题。
由于靖边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马铃薯的物流成本较高,影响了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为了进一步发展靖边县的马铃薯产业,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
政府可以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马铃薯种植和管理经验,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其对马铃薯品种和市场需求的了解。
推动马铃薯产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
鼓励农民组织成农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投资建设现代化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市场开拓,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销售渠道,拓宽马铃薯的销售范围。
完善马铃薯产业链条。
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合理选择马铃薯品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通过统一的标准和品牌,提高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马铃薯的加工和储存设施,延长马铃薯的保鲜期,并生产出更多的马铃薯副产品。
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倾斜。
政府可以加大对马铃薯生产的补贴和奖励,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马铃薯种植和发展。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马铃薯产品,保证马铃薯的质量和安全。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在取得一定成就的还需要继续改进和发展。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动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完善产业链条,以及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倾斜,靖边县的马铃薯产业将能够进一步壮大和发展。
浅析靖边旱地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靖边旱地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靖边县是陕西省榆林市下辖的一个县,也是中国著名的黄河孕育区,有着广阔的旱地农业基础。
而旱地玉米作为靖边县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在当地农业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靖边旱地玉米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浅析,以期对靖边县旱地农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益有所帮助。
1.生态环境靖边县地处黄土高原板块,干旱少雨,旱涝频繁,景观以大片的旱地农田为主,土地类型以黄壤为主,因此土地水分利用率低,玉米生长受到了影响。
2.种植面积与收成近年来,靖边县旱地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2015年的16.3万亩增加到2019年的20.81万亩,玉米年产量增加到95.3亿斤。
但由于气候条件、土地类型等因素的限制,旱地玉米的单产水平与沿海地区的玉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平均亩产量为4600斤左右。
在种植品种上,现阶段主要种植“春玉335”、“晚玉”、“鲁玉8”等多种玉米品种。
3.生产技术水平现阶段,靖边县普遍采用的种植技术形式是“三下两流一改良”,即“下蚜虫草地”、“下化肥”、“下农药”、“流肥液”、“流膜肥”、“改良土地”。
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科学合理的施肥、浇水等技术,靖边旱地玉米的产量、质量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加强科学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开展种子选育、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发,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提高旱地玉米的单产。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2.推广高效灌溉技术旱地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低,因此要发展配套的高效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等技术,加强旱地农业节水技术研究,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3.扩大种植面积靖边县旱地玉米种植面积虽然逐年扩大,但仍有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空间。
特别是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推动下,靖边县应当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旱地农业方面进一步发展,扩大玉米种植规模,提高粮食产量。
4.构建完整的产业链靖边县应当通过合理规划和储备玉米市场,构建完整的玉米产业链,增加农民的收益,并充分利用养殖业和畜牧业等资源,进行玉米的资源化利用。
夯实基础 转型发展努力推动靖边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靖边县辖16个镇,1个街道办、8个便民服务中心,1个国营农场,21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50898人,耕地面积162万亩。
该县认真贯彻系列文件精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围绕“羊、薯、菜”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力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去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稳中有升,可达14395元。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一)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2016年全县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15平方公里。
新发展节水灌溉1.24万亩,面积累计达到7万亩。
新建和维修加固淤地坝53座。
坡改梯1.68万亩。
新建及改造农村高压输变电线路370公里。
新建农村公路14.22公里,农村公路通达率100%,通畅率89.5%。
巩固提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3万人。
(二)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2016年全县建成现代特色农业基地131.3万亩,其中马铃薯56万亩、玉米46.6万亩、小杂粮12万亩,连续创造十四项全国单产纪录。
苦荞、糜子、高粱试验田平均亩产分别达257.8公斤、228.2公斤、567.3公斤。
五里湾便民中心引进山西省晋谷21、沁黄2号谷子覆膜免间苗免除草种植技术,在苏家湾村试验示范100亩,亩产447.3公斤。
全县建成现代农业园区33个,其中省级8687链普遍较短,马铃薯、羊肉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明显滞后,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市场,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农村饮水安全及水资源保护压力大。
全县部分村组人畜饮水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中南部水源含氟量高,有的地区发现了重金属六钾铬。
小河、青阳岔等采油区地下水因油井开采致使很难找到合格水源井。
工业取水和涧地开发等导致全县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
北部风沙滩区农民节水意识不强,传统的农业大田漫灌,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四)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仍不完善。
县级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弱化断层,现有技术人员大都在45岁以上,不能满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多样化服务。
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1)

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体规划陕西中西部经济发展规划研究院2010年3月20日前言《靖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体规划》的编制,是受靖边县人民政府委托,在县人大办、政府办、乡镇企业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乡镇和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对靖边县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短期的实地调研,是在与县政府交流沟通、查阅数据资料、专家评估论证的基础上编撰的。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向集约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编制《靖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体规划》,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靖边县资源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促进企业向优势地区集聚,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形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
二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推动关联企业联合、兼并和重组,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引资,形成关联企业的集聚,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培植主导产业、主导产品、龙头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集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三是明确“靖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推动靖边县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靖边县新农村建设进程,为靖边大力发展“菜、畜、薯”三大产业搭建平台,助推靖边实现“跨越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靖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体规划》编撰过程中,得到了靖边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还得到了东坑镇、杨桥畔镇、红墩界镇、宁条梁镇、王渠则镇、海则滩乡、黄蒿界乡、席麻湾乡、杨米涧乡、小河乡、天赐湾乡等党政领导和干部群众的鼎立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靖边马铃薯规模化种植现状、问题与对策

靖边马铃薯规模化种植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张蓉蓉管珊珊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22年第04期靖边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优越,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是马铃薯优生区。
2008年12月,“靖边马铃薯”被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12月,靖边马铃薯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纳入2020年第3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核发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
近年来,靖边马铃薯作为当地现代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种植经营主体发生明显变化,生产效益日渐凸显,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金蛋蛋”。
我们总结了靖边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靖边马铃薯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1 产业现状1.1 种植面积 2021年实地调研数据显示,靖边规模化马铃薯面积约12万亩,主要涉及东坑镇、宁条梁镇、海则滩、席麻湾等13个乡镇,其中东坑镇种植面积约5.5万亩,海则滩镇约2.3万亩,宁条梁镇约1万亩,张家畔镇约8 800亩,剩余2.3万余亩分布在其他乡镇。
夏马铃薯面积约4万亩。
1.2 种植品种 2021年,靖边夏马铃薯种植品种以226为主,秋马铃薯种植品种有V7、V8、226、希森6号、麦肯1号、中佳2号等。
其中,V7和226占总面积的45%左右。
1.3 产量据调查,2021年靖边秋马铃薯亩产量3.2~5.2 t,平均亩产量4.2 t。
2021年靖边秋马铃薯总产量约33.7万t,其中V7约13.86 万t,226约7.7万t,希森6号约2.1万t,麦肯1号约2.1万t;夏马铃薯平均亩产量3.5 t,2021年总产量约14.56万t 。
1.4 种植主体近年来,靖边马铃薯经营模式正在由传统种植模式向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种植模式转变,目前全县马铃薯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主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联合社、家庭农场、公司以及部分种植大户。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靖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市辖县。
靖边县地域辽阔,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
马铃薯是靖边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分析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靖边县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靖边县马铃薯生产现状1. 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靖边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占据着经济的主导地位。
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20万亩,产量约为30万吨,占据了靖边县农业总产值的相当比重。
2. 优势条件靖边县地处渭河上游,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为马铃薯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靖边县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3. 问题与挑战尽管靖边县的马铃薯产量较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马铃薯品种单一,主要以优质马铃薯为主,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不足。
马铃薯加工业链不完善,产量大但加工附加值低,未能实现马铃薯资源的充分利用。
靖边县的马铃薯生产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产量品质无法得到提高。
1. 种植品种多样化针对马铃薯品种单一的问题,靖边县应该加强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培育和推广,提高马铃薯的种植品种多样性,满足市场对不同品质、口感、用途的需求。
还可以通过引进外来优质品种,提高本地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2. 加强马铃薯加工业发展为了提高马铃薯的附加值,靖边县应该加强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加工流程和生产线,开发马铃薯深加工产品,如马铃薯淀粉、马铃薯片、马铃薯粉等,满足市场对概念食品的需求。
还可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马铃薯及其深加工产品。
3. 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靖边县应该加强对马铃薯现代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如节水灌溉、精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和技术支持,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科学化水平。
4. 建立产业协作联盟靖边县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建立马铃薯产业协作联盟,整合资源、资金、技术,统一品牌、销售,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密切合作关系,实现产销一体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靖边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调研——郭晶晶一、靖边县经济发展状况1、靖边县基本概况: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地带,既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风情,又有辽阔壮观的大漠风光。
全县辖12个乡,9个镇,1个国营农场,214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35.59万。
全县总面积达5088.6平方公里,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全年日照2735.50小时,年平均气温摄氏9.5度,无霜期182.4天,年降水量达365.7毫米。
靖边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天然气、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开发前景广阔。
2、靖边县经济发展状况:2014年靖边县上半年生产总值达151.18亿元,同比增长16%,经济总量、增速均处于全市第一位。
第一产业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5.44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22.34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6:84.2: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89.1%、8.4%。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呈逐年增加趋势。
其中,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2亿元,同比增长4.5%,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4.5%。
夏粮总产2万吨,同比增长5.2%;蔬菜产量11万吨,同比增长0.1%。
生猪出栏增长4.6%,羊出栏增长4%;猪肉产量增长6.1%,羊肉产量增长4.7%,奶类产量增长0.3%,禽蛋产量下降3.5%。
3、靖边县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靖边县按照“区域布局、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的方针,以产业化的方式经营农业,力发展“菜、畜、薯”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实现了靖边县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三大特色农业格局:一是蔬菜。
截止2013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5.8万亩,其中推广无公害温室蔬菜5000棚,设施蔬菜6.5万亩,建立精细蔬菜生产基地10000亩。
同时,以东坑镇、红墩界尔德井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为样板,进一步扩大“万亩万元田”工程实施范围。
截止2014年6月底共建成日光温室示范田625棚1569亩,拱棚示范田8500亩,大田蔬菜标准化示范田9300亩,初步实现了温棚、拱棚、大田蔬菜共同发展。
二是畜牧业。
靖边县立足群众长期的养殖业传统,以退耕还林草、建设秀美山川为契机,大力培育饲草资源。
在短短几年时间,全县累计完成人工种草215万亩,飞播种草18万亩,改良草场92万亩。
完成了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人工种草10万亩,围栏草场6万亩。
2013年全县实际羊子饲养量达到了220万只,生产羊绒毛1126.4吨,生猪饲养量达到56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收入达到40%。
同时,为了真正使畜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县政府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引进、改良畜牧品种,先后引进了美国紫花苜蓿、鲁梅克斯、辽宁白绒山羊、布尔山羊、萨福克等牧草、羊子新品种。
三是马铃薯产业。
靖边县以狠抓良种良法推广为主要技术措施,围绕马铃薯、蔬菜、玉米主导产业,大力推广脱毒紫花白马铃薯新品种38万亩。
全县狠抓4个千亩集中连片超高产示范田建设,引领全市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截止2013年底全县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56.4万亩,其中推广优质马铃薯42.3万亩,地膜夏马铃薯14.1万亩。
四是小杂粮产业。
全县在发展壮大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玉米、小杂粮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截止2013年底,全县建成玉米生产基地45.8万亩,其中地膜玉米30.6万亩,建成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24.4万亩。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全县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活动水平和经营理念。
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靖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
东坑镇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距县城距离近,人口多,紧靠毛乌素沙漠,空气和土壤无污染,且地处陕宁蒙的交界处,服务范围广。
二是交通条件便利。
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东西南北四通八达,为园区内外物流、人流、信息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已成为连接陕西、宁夏、内蒙、山西等地的交通枢纽。
三是土地优势。
靖边属我国北部独具特色的农牧交错地区。
全县现有耕地约168万亩,人均6.4亩,地广人稀,土地平坦,地下水源丰富,适合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经营。
从土地类型看,地形地貌多样,土壤类型丰富,为不同特色产品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立地条件,是杂粮、杂豆、杂果、薯类等农产品优生区。
四是生产优势。
靖边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总体特点是光照充足,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特别是光热资源属全国高值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五是品质优势。
靖边是传统杂粮、杂豆、杂果优生区,经过长期物竞天择和人工培育,孕育了各具特色、品质优良的地方名优产品。
羊肉、羊绒、绿豆、小米、荞麦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市场旺销,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六是规模优势。
全县多项特色产业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
羊子饲养量156.5万只、48.6万头生猪、马铃薯面积45.2万亩、12万亩蔬菜、玉米34.2万亩、小杂粮16.4万亩,是陕西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小杂粮生产基地。
七是市场优势。
陕西省设备、工艺、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田源”牌马铃薯、荞麦淀粉质量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产品已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出口日、韩、泰等国家;东坑镇16万亩玉米和马铃薯,田源集团的荞麦淀粉已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全县马铃薯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已获国家农业部通过。
随着靖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的不断推进,特色系列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高,市场开拓前景广阔。
八是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榆林市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将建立工业和农业产业园区确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靖边县委县政府也将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列入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制定了优惠的产业支持政策,投入了前期建设资金。
九是工业基础条件。
靖边县已有良好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基础。
新田源集团公司是目前陕西省设备、工艺、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有马铃薯淀粉、精制粉皮、粉条及荞麦精淀粉、荞麦米、荞麦壳等系列产品。
集团公司下设有富元淀粉公司、和康源食品公司等分支机构,产品俏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并出口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已成为榆林颇具影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靖边县芦河酒业集团总公司是陕西省生产名优白酒的骨干企业之一,也是榆林市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资产总值5000万元,年生产白酒3000吨,为国家中二型企业。
企业下辖靖边芦河酒厂、芦河商贸公司和芦河纸箱厂,以“芦靖”商标生产的三个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的芦河酒,产品畅销陕西各地和周边省区。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靖边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截至2013年底,靖边县已累计启动建设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规模养殖场近50个,已建成县级以上农业园区18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市级园区5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这些园区正以强劲的势头,引领全县农业步入现代农业的“快车道”。
靖边东坑现代农业园区被认为是陕西第二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该园区可辐射东坑19个村、5.2万人,能解决东坑镇乃至附近乡镇农产品的产、购、销难题,促进了职业农民、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园区一期投资5000万的“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完成,新建综合办公楼、员工住宿楼两栋占地约7200㎡,园区新建农贸交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也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中:1、果蔬交易区:交易大棚2个,占地10000㎡、交易房一栋,占地7000㎡、露地交易场1个,占地10380㎡;2、粮油及调味品交易区:交易房一栋,占地5000㎡;3、肉类及水产品交易区:交易房2个,占地2000㎡;4、贮藏及加工区:净菜加工车间及库房设备,占地3360㎡、农产品包装物加工车间及库房设备,占地1945㎡、粮油分装车间及库房、设备,占地2145㎡。
另外由管委会牵头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企业建设园区,目前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与涉及征地的黄家峁、东坑、四十里铺、硬地梁等项目已经开始建设,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及有机果蔬采摘园实行企业与村组联合开发建设,目前也签订了协议书。
园区目前已入住企业10家,主要承载项目有: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及基地衍生产品加工项目项目、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蔬菜速冻加工项目、蔬菜脱水加工项目、标准化奶牛养殖场项目、育肥猪养殖场项目、肉羊养殖及系列加工项目、辣椒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农产品物流园项目、沙棘加工项目、玉米秸秆饲料项目、苜蓿浓缩颗粒项目、小杂粮保健品及精加工项目等同时示范区通过园区的育苗中心引进推广新品种、新科技为周围农民提供优良种苗和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全面发展现代化种养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县乡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形成沿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两侧现代农业经济带。
目前通过园区育苗中心已累计为周边群众提供辣椒、西红柿、甘蓝等近十个水果蔬菜品种共计2600余万株幼苗,大大改良了附近农产品品种,提高了菜农的种植效益。
四、专业基地建设保障园区原料供给随着“靖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加工工业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将会提出更新、更高“量和质”的要求,传统的农户分散种植经营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形势,必须进行创新,发展专业基地建设,保障园区加工原料供给,因此,建设专业基地,对确保靖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健康发展、切实调整靖边县产业结构、保证农民稳定持续地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一)优质蔬菜生产基地靖边蔬菜品质优良,种植区远离城镇,无工业污染,人口密度低,空气浮尘少,光照度相对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相对较少、残次等级比例低。
随着设施大棚的增加,品种逐渐多样、供应周期也在延长,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到2020年建设目标:(1)总面积力争超过50万亩,总产量超过100万吨,总产值达15亿元,菜农人均纯收入超过35000元;(2)反季节蔬菜品种比例2015年前目标为3:7:,2020年调整到5:5,优质蔬菜率达到90%以上;(3)50万亩蔬菜基地全部建设成无公害蔬菜基地,其中绿色蔬菜基地30万亩,有机蔬菜基地达到10万亩,出口基地达到30万亩以上;出口认证基地20万亩以上;(4)蔬菜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0%,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0%,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100%。
(二)畜产业生产基地靖边县畜牧业近年来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羊、猪、牛、禽和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迅速提高,畜牧业已经成为靖边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