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
• 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 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 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包括观察,提出 问题,从书籍和其他各种信息来源中查找自 己所需要的知识,设置研究计划,通过实验,证 据复习已经知道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回答和 说明,并于别人交流结果. • "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 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 ——郝京华
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程序
• 对周围的世界的观察-提出探究问题-形 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出探究结论-发表和交流探 究过程-后续延伸活动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小组探究
• 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 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开发每一位学生的 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 强调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于建构主义的一些观点: 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知识不过是人 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 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 断地改变,不断地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 ②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 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 ③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 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 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 有同样的理解.
⑴一个中心,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
⑵四个“提倡”:
• ①提倡科学探究
• ③提倡用教材教
②提倡多元目标
④提倡过程评价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讲义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讲义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讲义专家讲座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1、世界各国科学课程改革情况介绍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它的综合国力、竞争潜力及国际地位。

然而,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都必须扎根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

同时,基础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

这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工业国进入了工业发展的高峰。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方面、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标准也不断提高。

工业界对本国的教育状况开始表现出普遍的不满,纷纷要求改善教育质量,尤其要求提高学生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质量,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一时间,教育改革、特别是科学教育的改革成了西方各国的热门话题。

同时,一些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国家,一方面受到西方先进教育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摆脱对西方的依附,也开始了对基础科学教育的改革。

所以,科学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其中比较系统并对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当数美国和英国的科学教育改革。

2、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科学教育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许多国家都把它作为核心课程,从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特征与要求。

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1)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2) 强调手、脑结合。

(3) 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

(4) 采用探究法。

(5) 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

(6) 实施写实性评价。

3、自然教学取得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是拓宽了学科教学的功能,加强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从过去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发展到进一步关注学生知识、能力与态度等多方面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

国际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国际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15
中国
美国
10
日本
欧共体15国
2021/3/7
5 欧共体15国, 1989
年, 4.4 日本, 1991年, 3
0
0.3
0.3
0.3
1989年 1991年 1992年 1994年 1996年 2000年
1.98 1.4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LOGO
3
我国科学教育目标的转变 我国科学教育内容的转变 我国科学教育方法的转变
2021/3/7
LOGO
6
加拿大
60年代初,霍尔·丹尼斯倡导“综合课程”,各 科目开始按专题整合。
1975年政府发布新的课程政策,对各课程教学的 目的作出原则性规定。(虽然,但是,教师背景)
1978年政府颁发新的小学科学课程大纲,规定了 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1986年新政府上台后,强调改进和加强1-6年级 科学教育,公布了《科学发生在这里》政策文件(参考文件,无
2021/3/7
LOGO
9
改革后的加拿大科学课程,首先是对课程重点做了较大的修正。课程 重点的概念来自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道格拉斯·罗伯特(Dougl as·Robert)教授, (1)使学生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概念;(2)培 养学生科学探究和技术设计的能力;(3)加强科学技术同学习外部世界的 密切联系。三个重点互不排斥,关键是如何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对重点 做出取舍或融合。
2021/3/7
LOGO
10
日本
日本初中理科教学内容的编制自1958年起一直采用二领域制, 第一领域由物理、化学组成,第二领域由生物、自然地理组成。与英 美情况不同,日本所有中学理科教材均以按照文部省颁发的《初中学 习指导要领·理科》进行编制。因此,日本中小学理科教育的总目标是 一样的,即:提高对自然的关心,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科学的调查 能力和态度,加深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培养科学的见解和思考 方法。在此总目标之下,中小学理科课程还分别具有与两个阶段学生 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相适应的不同的具体目标。

科学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科学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科学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1. 科学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概述科学教育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普遍重视科学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对这些国际经验进行概述,以期为我国科学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许多国家都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制定国家科技政策时,都将科学教育作为重点领域予以支持。

这些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鼓励科学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为科学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各国在科学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芬兰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实施“发现式学习”教学法;瑞士则将科学课程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做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各国在科学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许多国家已经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转向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方式。

英国推行的“素质教育”(Bac考试制度,将科学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的评价有机结合;美国则实行“标准测试+综合评价”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的全球合作,许多国家通过建立国际组织、举办国际会议等方式,加强在科学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设立了“国际科学教育项目”,旨在推动全球科学教育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则通过开展全球健康教育项目,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科学素质。

国际上关于科学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丁邦平作者工作单位:北京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兼谈我国小学自然课的若干问题一、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在西方,19世纪初,裴士泰洛齐就倡导在小学进行实物教学(obje-ct teaching)。

随着裴士泰洛齐教育思想19世纪中期在欧美各国逐渐传播,以及初等义务教育在这些国家的实施,实物教学形态的科学启蒙教育开始在工业化国家得到推广。

例如,19世纪50年代,实物教学的思想传到美国后,在全国教育协会发起和支持的澳滋威格计划(Oswego Pian)推动下,美国小学也盛行实物教学。

实物教学的主要作法是教儿童详细描述各种动物、植物和矿物,使其观察和学习自然现象。

通过实物教学,希望儿童学会观察和交流——两种“研究”科学的基本能力。

但在当时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小学教师缺乏科学训练,实物教学多为对实物的机械描述和记忆。

到19世纪末期,这种实物教学法在美国便不再流行了。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头10年期间,美国教育开始摆脱欧洲教育传统的影响,进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时期。

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S.Hall)的儿童研究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对美国教育产生影响。

此后小学科学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首先是学科名称上的改变,即以“自然学习”(nature study)取代了实物教学。

其次是教学内容上的变化,这个时期科学启蒙教育注重儿童自身的需要,因而健康和卫生加入到小学科学教育内容中。

第三,强调科学方法的训练。

杜威认为,科学方法的训练与获得实际科学知识至少同样重要。

在奉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学校里,科学教学还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这一时期美国科学教育研究工作在一些大学里开展起来,如1927年哥伦比亚大学克雷格(Gerald S.Craig)的博士论文被公认为小学科学教育发展中里程碑式著作。

(注:Esler,W.K.et al.(1993),Teaching Elementary,Science,Belmont,Califor 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pp.9-10.)克雷格指出了科学在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并认为科学对于一个公民的普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发展概述

教育发展概述

教育发展概述近年来,教育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教育发展的概述,从历史角度、全球视野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历史角度1.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以师徒制为主,强调传授经典和人格培养。

如中国的儒家教育,培养孔子以及后来的学子;希腊的哲学学派,陶冶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2. 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则注重学科知识、技能培养和社会适应,以学校为主要场所。

如西方教育的普及,无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为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全球视野1. 教育差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平等、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而发达国家注重全面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2. 教育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教育国际化成为趋势。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元文化交流和知识共享,有助于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

三、未来趋势1. 技术与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将对教育带来深刻影响。

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线教育等技术手段使得学习过程更加个性化、灵活和便捷。

2. 超前教育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创新、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递和掌握知识。

3. 教育公平追求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未来教育将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和地区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与环境。

四、结论教育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从历史角度看,教育经历了从师徒制到现代学校制度的演变;从全球视野看,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存在差距,但同时越来越注重国际化;从未来趋势看,科技与教育的融合、超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和重视教育,为每个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一)一、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前言问答1.当前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2.当前我国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状况如何?3.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怎样?4.面对社会发展的现状,每一位公民需要哪些科学素养?5.社会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要求怎么样?6.什么是“教学大纲”?7.“教学大纲”的问题在哪里?8.为什么要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9.课程标准是怎样界定的?10.课程标准有什么功能?11.为什么说课程标准有一定的弹性?12.课程标准的结构是怎样的?13.课程标准的陈述形式是什么?14.世界各地的科学课程标准有几种陈述形式?15.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16.为什么说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科学”?17.怎样理解“科学素养”?18.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自然”教学取得了哪些有价值的经验?19.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20.“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21.怎样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22.怎样理解与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23.为什么要提“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24.什么是科学课程的“开放性”?25.为什么要把评价引入课程标准?26.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27.课程标准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8.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表述上有哪些特点?29.怎样阅读与使用本课程标准?二、科学(3-6年级)课程目标问答30.什么是课程目标?31.如何理解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32.为什么课程目标既有总目标又有分目标?33.总目标中提到的“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包含哪些含义?是否包含“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34.教学中怎样把握各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35.什么是科学探究?36.为什么分目标的第一部分就是科学探索?37.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8.什么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39.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否就是科学课的德育目标?为什么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不用“德育目标”?40.科学教育如何体现思想品德教育?41.要求学生树立“科学不迷信权威”的观念,那么学生要不要听老师的话?要不要相信书本上的结论?42.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43.《标准》课程目标部分明确要求学生“乐于合作交流”,乐于合作交流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吗?44.为什么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消极影响”?45.科学教育如何启发儿童的创造精神?三、科学(3-6年级)内容标准问答46.什么是探究?47.探究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是一回事吗?48.为什么说探究是一种本能?49.儿童自发的探究有什么特点?50.科学家的探究是怎样的?51.儿童自发的探究、科学家的探究与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有哪些不同之处?52.儿童自发的探究、科学家的探究与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有哪些共同之处?53.为什么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强调科学探究?54.科学探究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吗?55.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吗?56.科学探究仅仅是动手做吗?57.在科学探究方面我国对小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58.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什么关系?59.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在哪里?60.科学探究的问题由谁提出?来自哪里?61.科学探究需要哪些支持条件?62.如何处理探究中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63.为什么强调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倾听学生?64.探究过程中如何对待学生已有的原始观念?65.为什么强调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66.如何对待探究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四、科学(3-6)年级实施建议67.怎样理解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68.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69.为什么要“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70.为什么说“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71.怎样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72.如何使科学课教学富有儿童情趣?73.为什么教师要“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74.什么是亲历活动?75.科学探究活动与亲历活动是什么关系?76.如何理解“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77.不同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无差别?有何差别?78.怎样把握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有限的上课时数之间的关系?79.怎样把握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有限的课程资源的关系?80.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这样好吗?81.科学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有哪些指导策略?82.为什么要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3.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注意哪些问题?85.什么是教育评价?86.学科教学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87.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如何定位?88.怎样理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89.怎样理解“评价内容的全面化”?90.怎样理解“评价方法的多样性”?91.怎样理解“评价时机的全程化”?92.“科学探究”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9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94.“科学知识”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95.怎样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观察与访谈进行评价?96.怎样通过学生的作业、作品与杰出表现进行评价?97.怎样通过学生学业进行评价?98.怎样进行科学课程的测验与考试?99.怎样运用“评定量表”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表现?100.什么是科学课程资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考查试题(答案)1.当前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概述教学设计作为教育领域中的核心环节,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呈现出多元化、深入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教学设计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在理念、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教学设计理念上,研究者们逐渐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合作性。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数据和案例分析,为教学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教学设计技术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教学设计领域广泛应用了诸如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有效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尽管国外教学设计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持续发展,国外教学设计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个性化教学和终身学习等方面。

同时,随着全球教育的日益国际化,国外教学设计研究也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1.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蓝图,更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更有效地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价值观。

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同时,教学设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四个“提倡”
➢提倡科学探究 ➢提倡多元目标 ➢提倡用教材教 ➢提倡过程评价的一般过程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
提倡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原本是科学家研究 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 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
什么是科学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指的是:基于 探究的教学和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 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 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 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 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 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 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什么是科学探究
学生的以探究为本的学习的探究活动— —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 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 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 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什么是科学探究
老师的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 开展一个个探究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 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教师的教是一种手 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内容、 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郝京华
科学探究活动的 一般程序
对周围的世界的观察 提出探究问题 形成假设预测 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数据资料 整理分析资料 得出探究结论 发表和交流探究过程 后续延伸活动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小组探究
➢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与环境教育的互动: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与环境教育的互动: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在 以下几 个方面 的问题 :
再次,科学课程学科 化 ,与 日常生活世界相 隔 离 。现 有 的科 学 课 程 努 力 呈 现 一 种 价 值 无 涉 、严 密学科 结 构 的科 学知 识 体系 ,远 离学 生
丰 富 的 日常生 活 。 学 习 者 无 法 理 解 学 习 科 学 的意义 ,既不能把科学知识应用 于解 决 日常生活
科 学研 究重要 的 内容 。"

为什 么要互 动
( )科 学教育 改革 的需要 一
1 、现有科 学教育不 能满足 时代 需要 当 代科 学教 育应 当在提 升 全 民科 学 素养 的
并将 在 二者 间达 到 一种 动态 的平衡 。然而 现 有
同时培 养未 来所 需要 的科 学家 ,二 者 不可 或缺 学 生 们虽 然 能够 了解精 微 的细 节 ,但 失 去 了科 的科 学 教育 并不 能满 足 时代 的需要 ,它主 要存
首先 ,现 有 学科 中心 的科 学 课程 着 眼 于培
养 科 学 家 , 而 对 于 提 升 全 民科 们 需 要掌 握基 本
的科 学知 识和 科 学技 能 , 了解 科 学 活动 与社 会 事务 的联 系 ,形成 正 确 的世 界观 , 并应用 科 学

知 识 应对 实 际 生活 中的 问题 。¨ 艮明 显 , 当 代
科 学教育在该方 面是存在不足 的 。 其次 ,科 学课 程 严密 的 结构 化与 当代 科学 研 究 相 隔 离 ,对 于 培 养 未 来 科 学 家 也 非 常 不 利 。赫德( . H r) 出 ,今天科学 的形象 已经 PD. ud指 发 生 了巨大 变化 ,科 学研 究变 得 更加倾 向于横 断学 科和 跨 学科 ,并 且 为 了人 类 资源有 计划 地 使用 而把 自然 科 学与 社会 科学 联 系到 一起 ,例 如农 业 、健 康 、 教育 和环 境 等 。【然 而 学校 中 2 J 的科 学教 育大 多 是分科 进行 的,各 种课 程之 间 相 互 隔离 、缺 乏联 系 ,窄化 了学 习者 的视野 。 学 的整 体感 、不 同知识 间 的关 联性 等这 些对 于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课标部分及案例分析参考试题及答案(一)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课标部分及案例分析参考试题及答案(一)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课标考试题及答案新蒲新区第七十小学:余章凤一、填空。

(50空)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

至少5种11、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精神)12、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13、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14、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科学课程要(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世界科学教育发展趋势

世界科学教育发展趋势

世界科学教育发展趋势一年一度的新媒体联盟出的《地平线报告》一文中对世界科学技术和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作的预估发展告诉我们,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而我们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范畴中徘徊滞后。

中国人都相信自己国家的教育是世界第一流的,中国的笨孩子到美国去都会在学校里成为佼佼者,造成这种假象的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制度。

这里有一张表,显示了美国新媒体联盟在最近四年里对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判断与评估:表中,最左列标示出发展的趋势可能在若干年内实现。

新媒体联盟对未来若干年内可能出现或发展的科学技术,按不同领域排列出前六位,以上表格是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已经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教育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例如2011年就提出了一年之内电子书将取代纸质书本,这已经很多国家都做到了;关于移动设备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大家也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以下五项有可能对于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这里将择重来解释。

一.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在《2010地平线报告》中首次提出,在2011年年排在第三位的“增强现实”这一项,到2012年已不再出现。

今天,我们已不可否认,“增强现实”这种将虚拟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的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什么是“增强现实”,实际上是通过虚拟的手段来帮助人们更加进一步地了解现实。

所以叫“增强现实”。

例如在教学中使用了全景的视频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增加了真实感。

而更多的“增强现实”表现在近年来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上出现的虚拟运动和可穿戴设备这两项内容上,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一)虚拟运动虚拟现实是计算机生成的、给人多种感官刺激的虚拟世界(环境),是一种高级的人机交互系统。

理想的虚拟现实系统应当让使用者在与虚拟环境产生交互行为时的感受与真实环境中的感受完全一样。

而现有的漫游系统大多采用二维交互界面,即采用鼠标(二维输入)和键盘(线性输入)作为交互设备,遵循着“窗口-图标-菜单-指定”(windows-icon-menu-pointer,简称wimp)操作范式,交互方式不合谐,不自然。

小学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小学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小学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引言在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教材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实验设备的完善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科学教育资源的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

未来发展趋势1. 科学教育的全面普及未来,我国将更加重视小学科学教育的普及,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 science education。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入,提高科学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2. 科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教育部门将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3. 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未来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科学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科学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科学教育。

4. 推进科学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等,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5. 强化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评价方式上,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科学教育成果。

6. 拓展科学教育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科学教育理念和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提高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结语小学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关注和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提升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与科学教育的意义

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与科学教育的意义

一、全球科技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全球科技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趋势之中。

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到生物科技、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科技创新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全球科技发展的热门领域之一。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医疗保健、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2. 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海量数据,从而进行智能决策和精准服务。

另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在金融、物流、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生物科技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而且也为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另外,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二、科学教育的意义在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学教育的意义变得愈发重要。

科学教育不仅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1.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人们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素养不仅包括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具备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能力,更包括对科技发展趋势和科学原理的理解与把握。

科学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的大环境,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是培养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和研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学科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如何设立新的学科课程

学科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如何设立新的学科课程

学科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如何设立新的学科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

本文将探讨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如何设立新的学科课程,为未来的学习和教育提供参考。

一、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息息相关。

以下是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1. 跨学科合作:跨学科合作已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

人类面临的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

比如,生物学与工程学的结合,使生物医学工程成为一个新兴学科。

2. 数字化和信息化: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和信息化对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概念和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学科的飞速发展。

3. 国际化:学科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国界。

国际合作和交流对于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

全球化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科研究者获取更广阔的资源和合作机会,推动学科的发展。

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

各学科应该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和地球的和谐共处。

二、设立新的学科课程的方法设立新的学科课程对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至关重要。

以下是设立新的学科课程的方法:1. 需求调研:首先,需要进行需求调研,了解社会对新学科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研究报告等方式实施。

2. 学科整合:通过学科整合,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概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领域。

例如,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形成了人机交互学。

3. 产学研结合:将学科课程与产业和研究机构的需要相结合,强化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 跨学科课程:设立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这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5. 教师培训:为新学科课程培养专业教师,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技能。

这可以通过专业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

国际视域下的科学教育发展趋势与启迪

国际视域下的科学教育发展趋势与启迪

国际视域下的科学教育发展趋势与启迪摘要:一、引言二、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1.强化科学素养的培养2.倡导探究式教学3.融入跨学科教育4.强调实践与动手能力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三、对我国的启迪1.加强科学教育改革2.提高科学教师素质3.培养学生科学精神4.创新科学教育评价体系5.科学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四、结论正文:【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教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国际视域来看,科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1.强化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国际科学教育中,科学素养的培养被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各国纷纷制定科学教育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精神。

2.倡导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在国际科学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融入跨学科教育跨学科教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的新趋势。

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强调实践与动手能力各国科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制作、建模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锻炼技能。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为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各国纷纷采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手段,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对我国的启迪】1.加强科学教育改革我国应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提高科学教师素质我国应重视科学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提高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科学教育改革的需求。

3.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我国应在科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和创造力。

4.创新科学教育评价体系我国应改革科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从过程性、发展性、多元化等方面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发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国际趋势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国际趋势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国际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019年教育文档(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主持人语:2008年12月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成立了,这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件喜事,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前身是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外国教育研究室,20世纪80年代获得外国教育史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获得比较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比较教育学被批准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3年比较教育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8年比较教育学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本刊从2009年第3期开始,特开设“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专题比较与国别比较”专栏。

比较教育学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和本地区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的学科(顾明远先生语),比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借鉴。

本期刊登的“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文分析了建立国家课程标准,统一中小学课程的质量要求;大力提倡课程设置综合化,适度减少分科课程;调整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拓展传统的教材观,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等趋势。

“教师入职训练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一文分析、归纳了世界各国教师入职训练的共同经验和发展趋势,即强调以入职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以适应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以学校为本位的训练模式;教师入职训练课程也呈现出及时性、实用性和个体性的发展趋势。

“试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作用”一文分析了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和日本在产业革命和社会民主化的要求下,积极推进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措施。

指出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的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高中教育在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学生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的一种建构活动,因此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已知和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需要种选择学习主题,并帮助学生确定他们建构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让他们通过科学探究来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促进上述学生活动的进行,而不是单纯的讲授和解释。

强调手、脑结合。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学生要想形成自己的科学认识,不仅要动脑思考,也要积极动手操作实践。

因为仅仅通过间接经验,学生难以取得对各种对象的正确认识。

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产生体验和感悟。

手、脑结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动物园、博物馆等地方进行现场观察与收集资料,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强调设计、制作、栽培、饲养与实验操作。

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

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科技问题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场是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讲概念、定理与原理,只做标准化的习题,与现实的世界完全脱离。

采用“探究法教学”。

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设计实验、系统观察、收集、分析、解释信息,做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过程,进行学习。

小组方式是学生经常被用来开展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

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需要交流思想,科学学习也不例外。

学生要想在探究活动中学好科学,就必须学会表达思想,学会分享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知道如何向大家报告自己的探究成果。

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表达与交流的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能与他人自由交谈,进行口头汇报,撰写书面报告等。

实施写实性评价。

对以探究学习为主的科学教育来说,评价不能只关心结果,只依赖考试,更要关心过程,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的分析,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随时进行反馈与矫正。

因此,写实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学习档案袋,全过程开展评价。

对《科学课程标准》的认识
一个中心:怎样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