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音韵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音韵学基础知识word精品

音韵学基础知识word精品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广韵》61 平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二、《广韵》34 入声韵: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 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r 1 ^*7*齿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半舌:来、[/ r1—半齿:日六、王力上古29 韵部:七、王力上古32 声母: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幽觉唇音:帮滂并明微物文脂质真歌月寒缉侵叶谈八、《中原音韵》19 韵部表: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尤侯侵寻监咸廉纤九、《中原音韵》25 声母表: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章昌商戎庚青十、十三辙韵目表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2、只有一二四等的:3、只有一四等的:4、只有二三等的:5、只有三四等的:6、只有三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知彻澄娘照穿床审喻(三等云,四等余)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7、只有四等的: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1、一等:冬模泰灰哈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2、一三等:东戈(2)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4、二三等:麻庚(2)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止遇果宕曾流支脂之微鱼虞模歌戈阳唐蒸登蟹:齐佳皆灰哈祭泰夬废臻:真谆臻文欣魂痕山:元寒桓删山先仙效:萧宵肴豪假:麻尤侯幽深:侵梗:庚耕清青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8、 第八部(耕)9、 第九部(蒸)[江永:侵谈分部;王念孙:缉部独立,叶部独立(盍)十九、顾炎武离析《唐韵》12部表(一) 、舒声:支麻庚尤(举平以赅上去) (二) 、入声:屋沃觉药铎麦昔锡(均收-k 尾)二十、段玉裁古韵六类十七部表1^一、从普通话语音推断古入声字:1、 b 、d 、g 、z 、j 、zh 六声母的阳平字:白达格卒截直2、 fa 、fo 音节的字:法佛3、 d 、t 、n 、I 、z 、c 、s 拼e 韵母的字:德特诺落泽测塞4、 zh 、ch 、sh 、r 拼uo 韵母的字:桌戳硕若5、 b 、p 、m 、d 、t 、n 、I 拼ie 韵母的字:别撇灭蝶帖捏列其中:有开无合共四摄:效流深江有合无开共二摄:遇通 开合都有共10摄。

最新统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复习提纲(全册)

最新统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复习提纲(全册)

最新统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复习提
纲(全册)
第一章: 音乐概念与音乐要素
- 音乐定义
- 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音量、速度
- 音乐的分类: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
第二章: 乐理基础
- 音符:音高的表示
- 节拍:音乐的基本单位
- 调性:音乐的基本音高体系
- 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 八度与音阶
第三章: 声乐技巧与合唱
- 发声基本原理
- 歌唱技巧:呼吸、共鸣、发声位置
- 合唱:合唱形式、合唱技巧
第四章: 乐器与乐队
- 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长笛、萨克斯,小号、长号、大号
- 打击乐器:钢琴、管钟、铜钹
- 乐队:交响乐队、管弦乐队、民族乐队
第五章: 音乐赏析
- 古典音乐:巴赫、贝多芬、莫扎特
- 流行音乐:摇滚、爵士、流行乐队
第六章: 音乐文化与乐器制作
- 音乐文化:世界音乐、中国音乐
- 乐器制作: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
以上是最新统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复习提纲的概要,具体内容请在教材中查阅。

音韵学部分知识点梳理

音韵学部分知识点梳理

三、音韵部分1、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

2、今音学:音韵学的分支之一。

以《切韵》系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

3、古音学:音韵学的分支之一。

与“今音学”相对,以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如《诗经》、《离骚》、《老子》等用韵为主要根据,并结合形声字的谐声偏旁,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4、等韵学:音韵学的分支之一。

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描写语音中的声、韵、调系统,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普通语音学。

5、古代常见的几种注音方法:(1)譬况法:采取打比方的方法给汉字注音的方法,比如《淮南子》高诱注“旄读如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2)读若(读如)法:即“读得象××音”,也是一种打比方的注音方法,如《说文》“宋,读若送”。

(3)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注音。

如“根,音跟”(4)反切法:用两字来合注被切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声调是一致的),合成被注字的音。

称为“某某切”(唐以前称为“某某反”)例如“毛”可用“莫袍切”来注音。

6、几种主要的音韵学著作及音韵学家:(1)《切韵》:隋代陆法言编著,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韵书,它按韵排列,共分193韵,但原书已佚,它的音系保留在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广韵》里。

对后代的音韵学研究影响深远。

(2)《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北宋陈彭年、邱雍等根据《切韵》及唐代对《切韵》的增订进行修订、补充,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其语音系统与《切韵》基本一致,属《切韵》系韵书,分206韵,收26194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韵书,是研究中古音的主要依据。

(3)《韵镜》:唐宋间编订的反映声、韵、调配合情况的等韵著作。

与《广韵》互为补充,是考察中古音的另一种重要材料。

(4)《中原音韵》:元代周德清著,是根据当时关汉卿、马致远等元曲家作品的用韵情况编纂而成,反映了十四世纪我国北方的语音系统,是研究近代音及其演变的重要依据。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docx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docx

第二讲、音韵学基础知识这一讲介绍以下内容:①与声、韵、调有关的术语②与古代注音方法有关的术语③传统三十六字母一、与声母有关的术语㈠、声、声纽、纽这一组术语指声母。

“纽”义为“枢纽”,古人认为声母在汉语音节中非常重要,是汉语音节的枢纽,所以称作“纽”或“声纽”。

㈡、五音、七音、九音、舌齿音这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给辅音分的类。

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

七音:古人从五音中的舌音分出半舌音、五音中的齿音分出半齿音,加上原来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合称七音。

九音:古音在七音的基础上,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两类,将舌音分为舌头、舌上两类,称为九音。

舌齿音:古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合为一个大类,称为舌齿音。

㈢、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这一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声母的发音方法对辅音作的分类。

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成除阻方式:塞、塞擦、擦、鼻、边塞音: [p][ph][t][th][k][kh]塞擦音: [ts][tsh][t?][t ?h][t ?][t?h]擦音: [f][s][x][?]鼻音: [m][n][?]边音: [l]第二,呼出气流强弱:不送气、送气不送气: [p][t][k][ts] [t?][t ?]送气: [ph][th][kh] [tsh][t?h][t ?h]声带颤动与否:清音、浊音清音: [p][t][k][ph][th][kh]浊音: [m][n][l][ ?] ⑴清、浊指清音、浊音。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不带音是清音。

反之,发音时声带颤动、带音的是浊音。

关于清浊,古人又结合其它发音方法,进一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①全清:指发音时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 b、z、d、j 、f 、s、x和 sh。

这些声母按古人的分类标准都属于全清。

②次清:指发音时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如:普通话中的声母 p、c、t 、q、ch、k,按古人的分类标准属于次清。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上编汉语语音史第一章语音韵学基本术语一、音韵学概说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结构系统及古今语音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

我们所说的音韵学指的是汉语音韵学。

在传统的语文学中,音韵学与文字学、训诂学同列,均属“小学”(即为传统语言文字学)。

音韵学在五四以后,已经被列入了历史语言学的范畴,沦为我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研究汉语的一门关键的学科。

音韵学就是一门源远流长,文献多样、成就非常大的历史科学。

音韵学的研究对象是:罗常培先生在《旧剧中的几个音韵问题》中指出:“音韵学就是分析汉字或汉语里所含的‘声’、‘韵’、‘调’三种元素,而讲明它们的发音和类别,并推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古今流变的。

”汉语语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为上古、中古和近代三个时期。

第一就是上古音时期,即为周秦两汉时期(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200年)的语音系则1复;第二就是中古音时期,即为魏晋唐宋时期(公元200年至公元1200年)的语音系统;第三就是近代和现代音时期,即为元明清至当代将近七百年间的北方话的语音系统。

音韵学研究的就是每一个时期的声、韵、调系统是什么一种状况,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出什么规律。

传统的音韵学包含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北音学几个门类。

古音事功甲骨文、金文中的韵文以及《诗经》的用韵人与自然声字为主要材料,考据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系统。

今音学是以《切韵》音系的韵书为重点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语语音面貌。

等韵学就是做成若干图表,着重于分析汉语语音的声、韵、调结构,阐释汉语发音的原理和方法。

北音学就是现代学者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材料,创建起至了研究近代(元明清)语音系统的北音学。

汉语音韵学比较难学的原因是: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我们从方块汉字中去寻找古代的读音是困难的。

古人在研究音韵学时,往往使用一些难懂的术语,而2且术语不统一。

有些学者套用阴阳五行等神秘思想来解释音韵学原理。

音韵学复习要点

音韵学复习要点

音韵学复习要点1、汉语音节结构的分析方法,一耳光音节的构成成分答:音韵学对音节的切分分为两层,第一层把整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第二层只对韵母进行再切分,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组成,结合方式是线性组合;声调是非音质音位组成,结合方式不是线性组合。

2、普通话辅音、元音和声调的音位。

答:普通话辅音音位:塞音不送气塞音送气鼻音擦音边音唇音 p p’ m f舌尖中音 t t’ n l舌根音 k k’ŋ x塞擦音不送气塞擦音送气擦音通音舌尖前音ʦʦ s舌尖后音 tʂ tʂʂ r舌面前音ʨʨɕ普通话元音音位:高元音:ï I u y中元音:ə低元音:a各个音位变体如下:/ï/的变体有:[ɿ]:只出现在/ʦ/ /ʦ’/ /s/后面[ʅ]:只出现在/tʂ/ /tʂ’/ /ʂ/后面[ər]:出现在零声母音节不与辅音配合/i/的变体是/i/ 、/j/,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u/的变体是/u/、/w/,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y/的变体是/y/、/ʮ/,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a/的变体有:/ʌ/:用于零韵尾之前/æ/:用于/i/、/y/和/n/之间/ɑ/:用于韵尾/n/、/ŋ/之前/a/:分布在其他语音环境/ə/的变体有://:用于单独做韵母/e/:用于韵尾/i/之前/o/:用于韵头/u/和唇音声母之后/ə/:用于其它语音环普通话声调音位: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35】【211】去声【51】【53】3、反切的基本原理。

答: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两者结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被切字是零声母时,反切上字必须是零声母,但是介音不一定和被切字一致,被切字的介音决定于反切下字。

4、名词解释答:五音:三十六声母按照发音部位来分,可以划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个种类,合成“五音”。

七音:五音之外,还有半舌音、半齿音,因而有了七音的称号。

《汉语音韵学》教学提纲

《汉语音韵学》教学提纲

汉语音韵学(一)课程性质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

音韵学与语音学不同: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有时还利用各种实验方法,来证明语音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音韵学则是把语音当作一个系统来观察,它研究各种语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语音学是音韵学的基础。

学习音韵学有其特殊意义: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的需要,是学习汉语史的需要,是学习文字学的需要,是研究方言学的需要。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在‚古代汉语‛课程基础上为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专业知识和能力所开设的专门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能够使学生掌握阅读古代汉语文献、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所需要的音韵学基础知识。

(三)教学方法因为本课程所开设的时间较少,教学方法以理论讲解为主,动手练习为辅。

二、本文内容与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计36课时,具体安排如下:(一)语音学常识:发音器官,元音,辅音,国际音标。

(共1课时)(二)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1课时)(三)古代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期:五期与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的关系。

(1课时)(四)声母1、古代汉语的声母:守温三十六字母和《广韵》的四十一声类,中古汉语声母与现代普通话声母的关系。

(3课时)2、上古汉语的声母:古无轻唇音说,古人多舌音说,古音娘、日二母归泥说,为、喻二母归匣、定说。

(4课时)3、陈澧的‚系联法‛与中古汉语的声类,及声母、字母、声纽、声类之间的区别(2课时)4、不同时期的声母(2课时)(五)古代汉语的声调平、上、去、入,古代汉语声调的调值,中古声调的分化,中古汉语声调与现代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上古汉语声调诸家说。

(2课时)(六)韵母1、中古汉语的韵母:《广韵》的206韵,‚摄‛‚等‛‚呼‛等几个术语,中古汉语韵母与现代普通话韵母的对应关系。

等韵学简介。

不同时期的韵母。

(6课时)2、上古汉语的韵母(诸家说);对转与旁对转(2课时)3、陈澧的‚系联法‛与调类。

韵母、韵部、韵类的区别。

音韵学讲授提纲

音韵学讲授提纲

音韵学讲授提纲音韵学又叫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古代语音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叫上古音。

凡以《诗经》用韵和谐声字为研究对象,考证先秦时期(含两汉)的语音系统的,叫古音学。

(2)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叫中古语音。

以《切韵》音系的韵书为主要材料,研究这一时期的汉语语音面貌的,叫今音学。

(3)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为近古语音,以《中原音韵》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北方话音系的叫北音学。

此外,在宋代开始产生的一种用特定的格式和方法来研究语音的一门学问叫等韵学,它以图表的形式来分析汉语的发音原理和方法,重在对读音进行辨审。

等韵学也是传统音韵学的一个主要部分。

在这里,我们只介绍古音学及其相关的一些重要知识。

一、声母1、字母、声纽、纽、声类在音韵学上,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类”。

这些名称都是古代称呼声母的别名,它们都是指字音开头的部分。

关于声母的分析,前人注意得比较晚,早期的韵书虽然用反切上字来表示,但并没有统一的标目,同一个声母可以用好些不同的反切上字来表示,如在《广韵》这部韵书里,一个d 声母,就用了“都、多、丁、得、德、当、冬”等七个反切上字来代表。

相传有唐末守温和尚参据梵文拟定三十字母:不芳并明,端透定泥,知彻澄日、见溪群来疑,精清从心邪,照穿审禅,晓匣影喻宋人加以整理,并增益“非敷奉微床娘”,便成了三十六字母,它大体上代表唐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见表一)2、五音和七音古代音韵学家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将声母归纳为五音或七音。

隋唐已有唇、舌、齿牙、喉五音之说,宋以后又另立半舌、半齿,而为七音。

后来双有人把唇音分为重唇、轻唇;把舌音分为舌头、舌上;把齿音分为齿头、正齿。

“五音”、“七音”这套声母发音部位分类法是不够科学的,如古代所谓的牙音就是我们今天的舌根音,是舌根与软颚接触所发的音。

舌根的位置紧靠着大牙,古人没有觉察到实在的情形,错把舌根和软颚所发的音当敌它的近邻大牙所发的音了。

音乐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音乐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音乐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音乐学业水平考试复题纲一、乐理知识:1、音名唱名(CDEFGAB )2、音符的时值XXXXXXX3、休止符4、附点音符5、常用音乐记号6、音乐力度符号7、常见速度记号9、反复记号10、拍号以及强弱关系(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11、识别谱例的音乐创作手法(鱼咬尾、同头换尾、换头合尾)二、音乐文化知识:1、中国民族乐队的常见乐器及分组《八音和鸣》由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制作吹管乐器:梆笛,曲笛,XXX,笙,唢呐,管子弹拨乐器:XXX,琵琶,三弦,中阮,筝,扬琴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中胡,革XXX打击乐器:大鼓,堂鼓,板鼓,排鼓,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小钹,碰铃,木鱼,拍板,梆子2、XXX的常见乐器及分组《七彩管弦》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高音提琴(弦贝斯)铜管乐小号,圆号(法国号),长号,大号木管乐短笛,长笛,双鐄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巴松管),萨克斯。

弹拨乐:竖琴打击乐:定音鼓,三角铁,木琴,钢片琴,响板,沙锤,小军鼓,大军鼓,钹(大钹、小钹等等)锣(京锣、大锣、小锣、云锣等等),木鱼,沙的,梆子,板(以木为主的体鸣乐器),铃(碰铃,手铃等),摇鼓,编钟,管钟,编磬,柷,渔鼔。

3、了解歌剧、舞剧、音乐剧的概念及听辨教材中经典曲目《牧歌》小提琴,京剧《故乡是北京》,钢琴《兵兵变奏曲》,管弦乐《陀螺》,弦乐四重奏《小夜曲》,大提琴《梦幻曲》,钢琴《节日舞》,管弦乐《水上音乐》,吹奏乐《祝你快乐》4、民歌的种类及听辨教材中经典曲目《泥土的歌》5、京剧(行当、唱腔、伴奏形式以及教材中的经典曲目)《梨园百花》6、人声的分类《美妙的人声》7、能听音乐分辨演唱形式、演奏形式。

三、经典曲目考核内容(曲名、作者、音乐要素、主题旋律)1、中国作品。

汉语拼音归类复习提纲(精品文档)_共2页

汉语拼音归类复习提纲(精品文档)_共2页

汉语拼音归类复习提纲班级姓名声母放在音节的开头,和韵母一起组成音节共有23个(发音时读得又轻又短)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c s y w韵母①独立成为音节(由ɑo e开头的韵母)②音节中放在声母的后面,和声母共同组成音节1)单韵母:共有6个(读得又长又响口型不动)ǐo e i u ü2)复韵母:共有9个(读时口型从前一个字母快速滑动到第二个字母)ǐi ei ui ǐo ou iu ie üe er3)鼻韵母(共有9个)①前鼻韵母:有5个(口型从前一个字母快速滑动到前鼻韵尾-n) ɑn en in un ün②后鼻韵母:有4个(口型从前一个字母快速滑动到后鼻韵尾-nɡ)ɑng eng ing ong音节1.由ɑo e开头的韵母独立构成ā á ǎ à ō ó ǒ ò ē é ě è āi ái ǎi ài ēi éi ěi èi āo áo ǎo ào ōu óu ǒu òu ér ěr èr ān án ǎn àn ēn én ěn èn ānɡánɡǎnɡànɡēnɡénɡěnɡènɡ2.整体认读音节(1)★声母不能标声调注音,所以就有了以下的整体认读音节:zh→zhi zhīzhí zhǐ zhì z→zi zīzí zǐzìch→chi chī chí chǐ chì c→ci cīcí cǐcìsh→shi shīshí shǐ shì s→si sīsí sǐsìr→ri rīrí rǐrì(2)★i u ü开头的韵母不能单独注音,所以就有了以下的整体认读音节:①从单韵母中变化出来的:i→y i yī yí yǐ yì u→w u wū wú wǐ wù ü→y u yū yú yǐ yù②从复韵母中变化出来的:ie→y e yēyé yěyè üe→y ue y uēy ué y uěy uè③从前鼻韵母中变化出来的:ü+ɑn→y uɑn y uān y uán y uǎn y uànin→y in yīn yín yǐn yìnün→y un yūn yún yǔn yùn(3)从后鼻韵母中变化出来的:inɡ→y inɡyīnɡyínɡyǐnɡyìnɡ☆☆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 i wu y u y e y ue y uɑn y un y in y inɡ(3)拼读音节1.两拼音:声母+韵母2.三拼音:声母+介母(i u ü)+韵母uɑu o iɑuɑi iɑo uɑn iɑnüɑn uɑnɡiɑnɡi onɡ特殊情况及规则1.韵母中的特殊情况ui →w+ei iu →y+ ou un →w+en2.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j q x y四兄弟,只和小ü在一起,去掉两点还念ü3.标声调的规则:(1)声母、介母不标调本文档下载后根据实际情况可编辑修改使用(2)韵母:有ǐ别放过,没ǐ找oe,iu并列标在后。

音韵学复习提纲范文

音韵学复习提纲范文

音韵学复习提纲范文音韵学是研究语言中音素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语音学、语法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运用。

为了帮助您复习音韵学的知识,以下是一个提纲,包含了重要的概念和理论:1.音韵学的基本概念a.音韵学的定义和研究目标b.音韵学的基本术语:音素、音位、音节、音系、音变等2.音韵的类别a.辅音和元音的基本特点和区别b.语音的发音方式、发音部位和发音调节3.音素的分类a.语音的基本特征:长度、音调、重音等b.元音的分类: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单元音和复元音,高元音和低元音等4.音位的规律和变体a.语言中音位的选择规律b.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音位差异c.发音过程中的音变规律:同化、消音、音位交替等5.音节的结构和规律a.音节的基本构成要素:音节核、音节边缘、音节结构b.音节的组合规律和音节结构的类型c.音节的音变规律和变体:闭合音节和开放音节等6.音系的分析和比较a.音系的组成和特点b.同一语言不同方言之间的音系差异c.不同语言之间的音系比较7.音变规律的分析和解释a.音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语音环境、历史演变、社会文化等b.音变规律的分类和描述:位置规律、调整规律、衍生规律等c.音变规律的理论解释和模型:线性规则、优选理论等8.声调和音节结构a.声调的基本特点和分类b.声调的意义和功能c.声调的产生和变化机制d.音节结构对声调的影响和调整规律9.音韵学的应用与研究领域扩展a.音韵学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b.音韵学在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中的应用c.音韵学与社会文化、语言变化等领域的关系这个提纲主要涵盖了音韵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适合用来进行复习和回顾。

通过对每个主题的梳理和整理,您可以更好地理解音韵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音韵学知识水平。

希望这个提纲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音韵学复习提纲(完整)

音韵学复习提纲(完整)

音韻學的基礎知識● *現代語音學對母音輔音的分析(P15);國際音標 (P26) 声母21个,韵母37个塞音、塞擦音、鼻音、擦音、边音普通話韻母四呼配合表● 早期注音法:譬況(打比方)、 讀如讀若(读得像某字,多用于破通假或异文)、直音(用同音字注音)● *反切注音法:基本原則、出現時間、局限。

基本原则: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 出现时间:东汉后期(佛教传入)局限性:1.同一个声母有很多反切上字,同一个韵母又很多反切下字 2.方言问题和古今音问题 (“反”和“切”意义相同)● 雙聲、疊韻联绵字: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一般) 反切就是用双声叠韵的原理创造出来的一般的叠韵词则只要求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介音可以不考虑;而反切要求切下字和被切字韵母完全相同辅音分类:1.发声方法(1)成阻和除阻:塞音、鼻音、塞擦音(闭塞辅音)擦音、边音(间隙辅音)颤音、闪音(2)送气与否:清音、浊音(鼻音边音都属于浊音)2.发音部位(P25)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叶音舌面前音(j、q、x)、舌面中音、舌面后音(g、k、h)小舌音、喉音、喉塞音●*聲/紐/声纽:声母声类:一般指反切上字的分类(与声母的含义不完全一致)●*字母:声母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及擬音(P28)五音:音韵学上法声母的发声部位分析为喉、牙、舌、齿、唇五音七音:五音+半舌、半齿从现代语言学角度:牙音:舌根音/舌面后音舌头音:舌尖中音的塞音、鼻音和边音舌上音:舌面前音的塞音和鼻音齿音(包括正齿和齿头):舌尖前和舌面前的塞擦音和擦音半舌音:边音半齿音清濁1.声带颤动(浊音)/不颤动(清音)全清(可单称清):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清: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全浊(可单称浊):不送气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浊(又称“清浊”):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2.送气(送气声)/不送气(初发声)●*韻、韻母、韻部、韻類、韻目、韻攝韻母:介音+韻腹+韻尾韻:韻腹+韻尾+聲調韻部:韻腹+韻尾韻類:介音+韻腹+韻尾+聲調;反切下字的分類,是關於韻的最小的一個概念。

音韵学复习提纲

音韵学复习提纲

音韵学的复习提纲一、音韵学的基础知识●現代語音學對母音輔音的分析;國際音標●现代汉语语音结构基本原则、特点:1.每一个字音最多只能缺少三个成分2.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是每个字音必备的成分3.声母、韵头、韵尾并不是每个字音必有的成分。

没有声母也算一个单位,称作零声母●现代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对照)15—16页●现代语言学分析汉语的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发音方法:1.成阻和除阻方式(鼻音,塞音,塞擦音,擦音,边音,颤音,闪音)2.带音与否(声带颤动与否决定浊清,边音和鼻音属于浊音)3.送气与否发音部位: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中后音,舌叶音,舌面前中后音,小舌音,喉音,喉塞音)●国际音标表:第26页早期注音法:1. “譬況”:急氣、緩氣;內言、外言。

(打比方)2. “讀如”“讀若”:单纯注音(“读为”“读曰”:破通假或异文。

也有很多是用读如读若來說明通假的和解釋詞義的。

)《说文解字》用的比较多。

段玉裁:字書但言其本字本音,故有讀若,無讀為也3.直音等注音法。

用一个同音字给某字注音使用了很长时间,直到现代有些辞书还沿用●反切注音法:基本原則、出現時間、局限。

●基本原則: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

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

(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即切上字或上字。

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即切下字或下字。

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出現時間:大约在东汉后期(公元二世纪末三世纪初)有人認為受了梵文拼音方法的啟發。

●局限:1.一聲母用很多反切上字,同一韻母也用很多反切下字。

2.由於語音的變化,古代的反切,現在照一般的反切原理,切不出正確的字音。

要想正确地将反切拼切出正确的读音,必须掌握古今音的演变规律。

Eg:蕭,蘇雕反陳,直珍反展,知演反六,力竹(古代是去声)反砂,所加反排,步皆反古代平声不分阴阳——由上字的清浊来决定现代普通话里,古代的gkh的读音在齐齿呼或撮口呼的前边变成jqx的读音【古奚切鸡】宋人改成【坚奚切鸡】(本呼)●反切的改良:1.明吕坤《交泰韻》、清潘耒《類音》主要意见:反切上下字要用本呼(四呼一致)的字。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一)概述一、音韵结构二、声母1、36字母2、五音、七音、九音传统音韵学有“五音、七音、九音”之名,是从声母发音部位来分类的旧名称。

所谓“五音”,就是指“唇、舌、齿、牙、喉”五个发音部位,加上“半舌音、半齿音”,就是所谓“七音”,再将唇音分为重唇音、轻唇音,将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将齿音分为齿头音、。

古人缺乏科学的语音学理论,声母发音部位很难得到准确的表述与解释,“五音、七音、九音”之说难免有含混不清和不合理的地方,甚至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和音乐中的音阶“宫、商、角、徵、羽”来比附发音部位。

3、清浊传统音韵学“清、浊”的概念也有指韵方面的,但主要是从声母的发音方法来作分辨的。

清浊的区别主要在于声带的颤动与否,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就是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就是清音。

传统音韵学上,声母“清、浊”的概念也不是单一的,一般说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韵镜》以“清”与“次清”相对,以“浊”与“清浊(次浊)”相对,则狭义的“清”是指“全清”,“浊”是指“全浊”。

而广义的“清”是包括“全清、次清”的,广义的“浊”是包括“全浊、次浊”的。

三、韵母1、“韵”及有关概念韵母: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

韵:韵腹、韵尾、声调韵目:古代韵书中韵的标目,是韵的代表字,也就是韵的名称。

韵类:在传统音韵学中,“声类”是反切上类的分类,“韵类”就是反切下字的分类。

反切下字代表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

“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概念。

韵部:声调不同,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即韵基相同)的,是同一个韵部。

韵摄:“摄”是有关韵的最大的概念。

等韵学家把《广韵》206韵中韵尾相同、韵腹接近的韵归为一类,称为韵摄,把206韵归并为16摄。

从音理上看,同韵摄的各韵主要元音应相近,音节结构有共同之处,尤其是有辅音韵尾时韵尾应相同。

2、两呼和四呼一般认为,明代以前只有开、合两呼。

凡韵头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叫做“合口呼”,反之,凡韵头不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就叫做“开口呼”。

音韵学复习提纲

音韵学复习提纲

音韵学复习提纲1.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的分支?音韵学(historical phonology),又叫声韵学,或者历史语音学。

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的学科。

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是“小学”的一个门类,是“经学”的附庸。

音韵学可以分为四个门类: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爲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

这里的“今”是传统意义上的。

(中古音)古音学:是相对“今音学”来说的,以《诗经》的用韵和谐声字爲主要材料,研究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

(上古音)等韵学:得名于等韵图。

用字母、等、呼等概念分析反切原理和发音方法,并以韵图的形式分析汉语的音节结构。

北音学:对象是近代反映北方语音的韵书、韵图。

(近代音)2.关于声母的概念(1)声母聲母(initial consonant)是指音節開頭的輔音。

在音節開頭没有輔音的情况下,也可以認爲存在一個“零聲母”。

而實際上普通話中真正的零聲母是非常少的。

實際發音中往往帶有一个喉塞音或同部位的半元音。

聲母由輔音構成,但是輔音並不一定是聲母。

輔音還可以充當韻尾。

(-m, -n, -ŋ, -p, -t, -k, -l, -ʔ)。

有些輔音(一般是響輔音)還可以自成音節:呣m(北京),五ŋ、唔m(廣州)。

甚至跟聲母相拚成一个音節:湯thŋ,鋼kŋ,郎nŋ,桑sŋ(廈門)。

(2)声类反切上字的分类,由反切上字系联、归纳而来。

《广韵》中452个反切上字,最多可以分析为52声类。

(3)字母在音韵学上,古代学者称呼声母的别名,指字音的开头部分。

字母的產生與佛教的傳播有關。

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人們接觸到一種跟漢語、漢字完全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即梵語文。

梵文是一種拚音文字,以輔音字母爲中心,元音用附加符号表示。

受梵文的啟發,中國的音韻學家創立了字母。

最早創制字母的人一般認爲是唐末的和尚守温。

他的字母有三十個,見於敦煌發現的《守温韻學殘卷》。

现在音韵学上流传的三十六字母是经后人曾补过的,它大致代表了唐、宋间汉语语音系统的三十六个声母。

音韵学复习提纲

音韵学复习提纲

音韵学复习提纲1.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的分支?音韵学(historical phonology),又叫声韵学,或者历史语音学。

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的学科。

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是“小学”的一个门类,是“经学”的附庸。

音韵学可以分为四个门类: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爲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

这里的“今”是传统意义上的。

(中古音)古音学:是相对“今音学”来说的,以《诗经》的用韵和谐声字爲主要材料,研究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

(上古音)等韵学:得名于等韵图。

用字母、等、呼等概念分析反切原理和发音方法,并以韵图的形式分析汉语的音节结构。

北音学:对象是近代反映北方语音的韵书、韵图。

(近代音)2.关于声母的概念(1)声母聲母(initial consonant)是指音節開頭的輔音。

在音節開頭没有輔音的情况下,也可以認爲存在一個“零聲母”。

而實際上普通話中真正的零聲母是非常少的。

實際發音中往往帶有一个喉塞音或同部位的半元音。

聲母由輔音構成,但是輔音並不一定是聲母。

輔音還可以充當韻尾。

(-m, -n, -ŋ, -p, -t, -k, -l, -ʔ)。

有些輔音(一般是響輔音)還可以自成音節:呣m(北京),五ŋ、唔m(廣州)。

甚至跟聲母相拚成一个音節:湯thŋ,鋼kŋ,郎nŋ,桑sŋ(廈門)。

(2)声类反切上字的分类,由反切上字系联、归纳而来。

《广韵》中452个反切上字,最多可以分析为52声类。

(3)字母在音韵学上,古代学者称呼声母的别名,指字音的开头部分。

字母的產生與佛教的傳播有關。

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人們接觸到一種跟漢語、漢字完全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即梵語文。

梵文是一種拚音文字,以輔音字母爲中心,元音用附加符号表示。

受梵文的啟發,中國的音韻學家創立了字母。

最早創制字母的人一般認爲是唐末的和尚守温。

他的字母有三十個,見於敦煌發現的《守温韻學殘卷》。

现在音韵学上流传的三十六字母是经后人曾补过的,它大致代表了唐、宋间汉语语音系统的三十六个声母。

音韵学重点整理

音韵学重点整理

音韵学重点整理第一章总论一、音韵学1,什么是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语音学和音韵学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从生理、物理属性两方面对语音进行研究。

主要有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

还有所谓的实验语音学。

普通语音学。

音韵学是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和该语言语音系统中语音功能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音位学,包括研究某种语言历史上的语音变化等。

音韵总与一种具体的语言相联系,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

它们在观点、方法上也有不同。

音韵学侧重音类的划分,侧重语音系统的归纳整理;语音学则侧重于发音原理的分析。

3,音韵学的功用二、汉语语音的分期: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情况,主要凭借书面文字材料。

根据文字材料性质,一般把汉语语音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期:公元四世纪以前(晋代以前)对应语音上古音研究上古音的称之为古音学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中古音今音学近古期: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近代音北音学现代期:公元十七世纪到现代现代音现代音的研究一般包括在现代汉语里古代还有一种研究和分析汉语语音的专门学问——等韵学。

这样,汉语音韵学分为四个部门: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

严格来说,这只包括一半内容,只把几个代表时期横的面进行了剖析,属于共时的研究,都不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

对于语音发展规律的研究,形成了汉语语音史这个部门。

三、汉字标音方法:1,反切以前的标音方法:早期,直接口授法后来,形声字的偏旁曾经被当作识字的拐棍用过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譬况法(包括读若法)、直音法。

2,反切3,音位学标音法1913年开“读音统一会”时,经过多方商榷研究,得到两个系统:(1)1918年11月23日,公布“注音字母”四十文,取笔画最简单的汉字组成,是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

(2)1928年9月26日,公布“国语罗马字”,用西方语言字母为汉字注音。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2月拟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为正式方案推行。

音韵学大纲及试题

音韵学大纲及试题

音韵学课程考试大纲音韵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传统学科,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汉语史、汉语方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训诂学、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

一、考试对象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音韵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主要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或普通本科生。

二、考试目标本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及一定的实践活动旨在使学员初步了解汉语音韵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研究概况,掌握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为从事音韵学或汉语方言学、汉语史、训诂学、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奠定基础,以便毕业后继续深造或更好地承担中学的古文教学工作。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的性质音韵学与语音学关系音韵学的分类音韵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音韵学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音韵学是训诂学的重要工具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学的基础第三节怎样学习音韵学运用现代语音学的知识学习音韵学除阅读大量有关的参考书外还要多做练习利用自己的方言和古音进行比较来学习音韵学第二章音韵学基本知识第一节反切反切注音产生以前的注音方法:譬况读若、读如直音反切的产生反切原理反切产生原理:双声叠韵反切注音的局限性反切变例反切的产生是汉语音韵学诞生的基础第二节汉语音韵结构的特点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声和韵“起舒纵收”和“头颈腹尾神”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国际音标第三节有关声母的概念发音部位:五音七音发音方法:构成阻碍的方式不同、清音浊音、送气不送气声纽辅音声母字母声类守温三十字母与宋人三十六字母戛透拂轹揉第四节有关韵母的概念元音韵母舌面元音韵韵类韵部韵目韵摄音韵学上对韵头的分析:开口呼和合口呼古代两呼指韵母是否圆唇来说的古代两呼与现代四呼的区别音韵学上对韵尾的分析: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阳对转旁转第五节有关声调的概念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声平上去入阴阳上去调类调值平仄舒促第六节等韵学基础等韵图概述《韵镜》呼的概念等的概念洪细轻重韵摄内转外转等韵图的种类第三章《广韵》音系第一节《广韵》概说韵书的产生《广韵》的编排体例《广韵》的性质《广韵》的版本王一王二王三第二节《广韵》的声母系统《广韵》声母的考求方法陈澧《切韵考》又音互见音和切与类隔切《广韵》的声类《广韵》41声类35声母第三节《广韵》声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比较全浊声母的清音化轻唇声母的产生轻唇十韵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合流精见两组声母分化出新的舌面音jqx 零声母字的大量增加第四节《广韵》的韵母系统《广韵》韵类的考求方法四声相承重纽重纽八韵《广韵》的韵类和韵母《广韵》的韵母系统就是《切韵》的韵母系统等韵图对《广韵》韵类韵母的分析十六摄内外转假等第五节《广韵》韵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比较《广韵》中有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而普通话中只有阴阳两类韵母韵头韵尾韵腹都有变化两呼与四呼第六节《广韵》的声调以及与普通话声调的比较平上去入阴阳上去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去声仍去入派四声(全浊阳、次浊去,清声分在四声里)古入声字的判断第七节《广韵》音系的构拟古音构拟的原理古音构拟的方法古音构拟的注意事项第四章上古音研究第一节上古声母的研究研究上古声类的材料研究上古声母的方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照二归定说上古音的声母系统第二节上古韵母的研究归纳上古韵部的方法各家归纳古韵部的结果及特点《诗经》用韵的归纳谐声字的归纳宋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明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清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等对古韵的分部近人章太炎、黄侃、王力、罗常培、周祖谟等的古韵分部上古音韵部系统王力的古韵三十部第三节上古声调的研究古有四声说古无去声说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江永的四声说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王念孙、江有诰的四声说王力的古无去声说周祖谟的古有四声说第五章近代音第一节近代音概述《景德韵略》《集韵》《礼部韵略》《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洪武正韵》《毛诗古音考》近代音的声韵调中古音到《中原音韵》时期的重要变化第二节《中原音韵》简介成书经过十九韵部与《广韵》的比较对《中原音韵》的研究状况第三节《韵略易通》简介早梅诗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变化对近代音的研究状况汉语言文学专业《音韵学》期终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8分)1、音韵学上有平仄和舒促两种概念,其中促声是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韵学复习提纲1.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的分支?音韵学(historical phonology),又叫声韵学,或者历史语音学。

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的学科。

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是“小学”的一个门类,是“经学”的附庸。

音韵学可以分为四个门类: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爲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

这里的“今”是传统意义上的。

(中古音)古音学:是相对“今音学”来说的,以《诗经》的用韵和谐声字爲主要材料,研究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

(上古音)等韵学:得名于等韵图。

用字母、等、呼等概念分析反切原理和发音方法,并以韵图的形式分析汉语的音节结构。

北音学:对象是近代反映北方语音的韵书、韵图。

(近代音)2.关于声母的概念(1)声母聲母(initial consonant)是指音節開頭的輔音。

在音節開頭没有輔音的情况下,也可以認爲存在一個“零聲母”。

而實際上普通話中真正的零聲母是非常少的。

實際發音中往往帶有一个喉塞音或同部位的半元音。

聲母由輔音構成,但是輔音並不一定是聲母。

輔音還可以充當韻尾。

(-m, -n, -ŋ, -p, -t, -k, -l, -ʔ)。

有些輔音(一般是響輔音)還可以自成音節:呣m(北京),五ŋ、唔m(廣州)。

甚至跟聲母相拚成一个音節:湯thŋ,鋼kŋ,郎nŋ,桑sŋ(廈門)。

(2)声类反切上字的分类,由反切上字系联、归纳而来。

《广韵》中452个反切上字,最多可以分析为52声类。

(3)字母在音韵学上,古代学者称呼声母的别名,指字音的开头部分。

字母的產生與佛教的傳播有關。

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人們接觸到一種跟漢語、漢字完全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即梵語文。

梵文是一種拚音文字,以輔音字母爲中心,元音用附加符号表示。

受梵文的啟發,中國的音韻學家創立了字母。

最早創制字母的人一般認爲是唐末的和尚守温。

他的字母有三十個,見於敦煌發現的《守温韻學殘卷》。

现在音韵学上流传的三十六字母是经后人曾补过的,它大致代表了唐、宋间汉语语音系统的三十六个声母。

(4)五音音韵学家根据声母发音部位的不同,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五类,即所谓“五音”。

《玉篇》卷末所附的《五音声论》以及《广韵》卷末附的《辩字五音法》都是这种分法。

前者自内向外,分为喉、舌、齿、唇、牙;后者自外向内,分为唇、舌、齿、牙、喉。

(5)七音在“五音”的基础上把“来”母别立出来称为“半舌音”,“日”母别立出来称为“半齿音”,是为“七音”。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张麟之改编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

(6)九音在《切韵指掌图》中有“九音”说:把“半舌”与“半齿”并称为“舌齿音”,把“唇音”分为“重唇”与“轻唇”,“舌音”分为“舌头”与“舌上”,“齿音”分为“齿头”与“正齿”。

(7)清浊“清”、“浊”的区别在于声带的作用。

“清音”是指不带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音”是指带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8)全次“全清”是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塞擦音;“次清”是指送气而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全浊”是指带音的塞音、擦音、塞擦音;“次浊”是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

3.关于韵母的概念(1)韵母韻母是一個音節中聲母之後的音質成分。

韻母可以進一步分析爲“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和“韻尾”三部分。

“韵母”不需区别声调。

漢語普通話中,韻母的結構較聲母複雜。

聲母由一個音素構成,韻母則不一定由一個音素構成。

韻母並不一定全部由元音構成。

普通話中韻頭、韻腹两部分一般都是由元音充當,韻尾則可以由輔音充當。

此外,有些輔音(一般是響輔音)還可以自成音節,在有些方言中甚至可以跟其它輔音拚合爲一個音節。

(2)韵即“押韵”的“韵”。

从韵腹算起,不管韵腹之前有没有介音,或韵腹之前的介音是否相同。

韵书里的“韵”有声调的区别。

(3)韵类反切下字的分类。

韵头、韵腹、韵尾、声调都要做区别。

(4)韵部比“韵”和“韵母”含义要广,它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不管韵头和声调是否相同。

(5)韵摄等韻學的概念。

等韻圖把韻尾相同、韻腹相近的韻歸併在一起,称爲一“攝”。

韻攝是按照音近原則歸併韻得出的大類。

歸併的原則是:不計聲調、不計韻頭、韻腹相近、韻尾相同(或相近)。

《广韵》中公有16个韵摄。

(6)阴、阳、入根据韵尾的不同,音韵学家把古韵分为三大类: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阳声韵:以鼻音收尾;入声韵:以清塞音收尾。

(7)舒促阴声韵和阳声韵只有平、上、去三个声调,入声韵只有入声调。

所以音韵学上把前二者称为“舒声”,把入声韵称为“促声”。

4.关于声调的概念(1)声调聲調是一種超(非)音質音位。

音位是具體语言中最小的有區别詞的語音形式作用的語音单位。

非音質成分也可以作爲區别意義的手段。

漢語的聲調的特點:一个音節之内的音高變化,音高的變化是連續的。

(2)四声传统音韵学对声调的分析法,分为“平、上、去、入”四类,也叫“四声”。

用这四个字代表四声是举例性的。

开始提倡“四声”大约是在齐梁之间,首先发现其存在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是六朝的文人周顒、沈約等,他们受佛教徒“转读”佛经的影响而开始研究。

“四声”只说明声调的四种类别,具体调值不明。

(3)调值調值是聲調實際的高低昇降的音值。

(4)调类調類是聲調的類别,調類的名稱是按照它同古漢語四聲的關係確定的。

調值和調類是两回事,調類是相對固定的,相同的調類在不同方言中的調值卻不一定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5)平仄平仄的不同就是平声和上去入的区别。

也就是说,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

是诗词格律上很重要的概念。

诗歌讲究平仄,就是为了构成声音的回环和抑扬,为了声音美。

5.反切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的注音方法叫反切。

前一个字称为反切上字,后一个字称为反切下字,拼出的另一个字被称为被切字。

产生的时代大约在东汉后期。

反切的方法是把一个单字的音分析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用两个方块字作代表。

第一个字只取其声母,第二个字只取其韵母与声调,合起来成为所要拼出的字音。

反切的优点在于:(1)避免了用生僻字給常用字注音(2)可以給所有漢字注音反切的缺点在于:(1)部分反切不能切出现代音(2)反切上下字含有多余成分(3)切语用字纷繁(4)简单的字有时用复杂的字作切语(5)唇音字不分开合6.《广韵》的由来和体例《广韵》这部韵书是陈彭年、邱雍等人奉皇帝命令修订的,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即公元1008年,正式的名称是《大宋重修广韵》。

它是根据陆法言的《切韵》以及唐代许多《切韵》增订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孙愐《唐韵》、李舟《切韵》等)编成的。

《广韵》一开始并不是这部韵书的专称,因为唐宋韵书多沿用《切韵》这个名称,有的称为《广切韵》,有的又简称为《广韵》。

体例:以四声为纲,韵目为纬。

共二〇六韵,所收字26194个。

先按聲調分大類(卷):平声分“上”与“下”,所以分为五卷。

同一聲調內分韻(韻目):平声分五十七韵,上声分五十五韵,去声分六十韵,入声分三十四韵。

同一韻內按同音字分小韻(紐):每一纽字数多少不一。

每一纽的第一个字的下面用小体字加以注释之后,又用反切注音而且表明本纽所辖的字数。

反切所注的音是指这一纽所有的字音而说的,至于某一个字有另一个读法,又音在該字下用反切或直音注音。

7.陈澧系联法我国第一个根据《广韵》里的反切来研究《广韵》声韵系统的人是清代的音韵学家陈澧。

他采用的方法叫“系联法”,步骤是:找出《廣韻》所有的反切上字,查出每個反切上字的反切,比較反切上字的反切上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基本条例:凡反切上字同用、互用、递用的,必属于同一声类。

(2)分析条例:凡两个反切下字同一韵类的,那么上字不必同声类。

(3)补充条例:有些不能直接系联的切语,可以从“又音”和“互见”的反切来加以考证。

陈澧根据上述条例系联出四十个声类。

他把“照、穿、床、审、喻”母各分为两类,又将“明、微”两母合为一类。

陈澧的系联法有一定科学性,但在实践中没有完全遵守他所定的条例,所以其分析出的四十类不够准确。

8.等韵的基本概念(1)等韵图根据介音或主要元音的细微差别把韵母分为四等。

从一个韵来说,“等”的区别只是说明介音的有无或不同,并不涉及到主要元音的问题。

但在一个韵摄之内,等于等的差别就不仅是介音的有无或不同,而是包含了主要元音的细微差别。

简言之,韵等区别韵母开口度的大小:一等最大,二等次大,三等次小,四等最小(三、四等都有i介音)。

(2)呼中古的韵母有开口呼和合口呼的区别。

开口呼是指不圆唇的韵母,合口呼是指圆唇的韵母,即韵头带[u]或[w],或主要元音是[u]的。

“四呼”这个术语在清代由音韵学家潘耒正式提出。

按普通话的情况,凡是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y]的韵母叫开口呼;以[i]作韵头或韵腹的叫齐齿呼;以[u]做韵头或韵腹的叫合口呼;以[y]作韵头或韵腹的叫撮口呼。

(3)转按四等与四声的关系,并合若干个韵为一“转”。

“转”是受佛经“转倡”的影响而得名的,意思是说,声母和韵母辗转相拼而成各个字音。

“转”跟“第一图”、“第二图”意思相近。

(4)摄“摄”和“转”的含义基本上相同,也是把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若干个韵拼合在一起,称为一摄。

不过,“韵摄”比“转”所包括的范围要宽,它是在四十三转的基础上把相近的几个转进一步加以合并,成为十六韵摄。

9.比较《广韵》三十七声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的异同。

(1)三十七声母中,重唇音还没有分化;三十六字母中“帮、滂、並、明”分化为“帮、滂、並、明”和“非、敷、奉、微”;(2)正齿音还没有合并为一组;三十六字母中,“庄、初、崇、生”和“章、昌、船、书、禅”合并为“照、穿、床、审、禅”;(3)匣母還沒有分化,喻母還沒有形成;三十六字母中,匣母一二四等成为匣母,三等(即云母)归入喻母,以母归入喻母。

10.十六摄中哪些韵摄四等俱全?蟹摄、咸摄、山摄11.《广韵》中有哪些四等韵(只列平声和入声韵目即可)?平声:齐、先、萧、青、添入声:屑、锡、帖12.《广韵》三十七声母中哪些只与三等韵相拼?哪些不与三等韵相拼?(1)云、日、邪、群(2)匣13.举例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舌面音声母tɕ、tɕ‘、ɕ来源于《广韵》音系的哪些声母?(1)[tɕ]母的来源是:精母(如,绩、迹)、从母仄声(如,寂、净)、见母(如,家、加)、群母仄声(如,巨、局);(2)[tɕ‘]母的来源是:清母(取、趣)、从母平声(情、晴)、邪母平声尤韵(囚、泅)、溪母(去、曲)、群母平声(穷、琼);(3)[ɕ]母的来源是:心母(小、笑)、邪母(序、俆)、晓母(吓、虾)、匣母(杏、形)14.举例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卷舌音声母tʂ、tʂ‘、ʂ、ʐ来源于《广韵》音系的哪些声母?(1)[tʂ]母的来源是:知母(忠、竹)、澄母仄声(轴、重)、庄母(争、责)、崇母仄声(乍、助)、章母(种、钟)、禅母入声职韵(植、殖);(2)[tʂ‘]母的来源是:彻母(逞、宠)、澄母平声(呈、虫)、初母(创、窗)、崇母平声(床、崇)、昌母(尺、冲)、船母平声(船、乘)、禅母平声(成、城);(3)[ʂ]母的来源是:崇母仄声止韵、志韵(士、仕、柿、事)、生母(色、生)、船母<古平声麻韵、真韵和古仄声>、书母(叔、束)、禅母<古平声麻、虞、脂、之、宵,古仄声除职韵以外的其他各韵>(尚、勺)(4)[ʐ]母的来源是:日母(惹、如)15.举例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零声母来源于《广韵》音系的哪些声母?微母(无、巫)、疑母(开:呆、合:我、撮:乐)、影母(开:哀、齐:益、合:沃、撮:冤)、云母(齐:尤、合:卫、撮:于)、以母(齐:用、合:悦)、日母止摄开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