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

合集下载

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最新)

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最新)

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最新)一、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墙模板工程施工1.2 工程地址具体地址待定1.3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墙模板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墙体模板的搭建、拆除等工作。

二、工程量清单2.1 墙模板数量统计根据实际测量,本工程墙模板数量共计XX平方米。

2.2 施工工艺要求•搭建模板时要保证垂直度和平整度,严禁出现倾斜和变形现象;•拆除模板时要小心细致,不得损坏周边结构。

2.3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三、工程费用预算3.1 原材料费用•模板板材费用:XXXX元/平方米•支撑杆费用:XXXX元/根•其他辅助材料费用:XXXX元/项3.2 人工费用•搭建人工费用:XXXX元/平方米•拆除人工费用:XXXX元/平方米3.3 设备使用费用•搭建设备使用费用:XXXX元/日•拆除设备使用费用:XXXX元/日3.4 合计费用综合计算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设备使用费用,预计本工程总费用为XXXX 元。

四、施工总结4.1 施工方案•按照工程量清单和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工程费用,做到物尽其用。

4.2 施工风险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风险,施工人员需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3 验收标准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合格方可移交使用。

以上为墙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的内容,如有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详细了解,请随时与工程负责人联系。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计算书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建筑工程,建筑面积XX平方米,建筑高度XX米,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模板工程采用钢模板体系,模板工程量较大,施工质量要求高。

二、模板工程材料及设备1. 模板材料:Q345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竹胶板等。

2. 支撑材料:Φ48×3.5钢管、扣件、U型卡、钢垫板等。

3. 钢筋材料:HPB300钢筋、HRB400钢筋等。

4. 设备:卷扬机、塔吊、泵车、砂浆搅拌机、电焊机等。

三、模板工程计算1. 模板面积计算(1)梁模板面积:XX平方米(2)板模板面积:XX平方米(3)柱模板面积:XX平方米(4)墙模板面积:XX平方米2. 支撑体系计算(1)梁支撑体系:根据设计要求,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红支撑体系。

根据梁截面尺寸和荷载要求,选用Φ48×3.5钢管,间距为XXcm,立杆基础埋深为XXcm。

(2)板支撑体系: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双层钢管支撑体系。

根据板厚度和荷载要求,选用Φ48×3.5钢管,间距为XXcm,立杆基础埋深为XXcm。

(3)柱支撑体系:柱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十字支撑体系。

根据柱截面尺寸和荷载要求,选用Φ48×3.5钢管,间距为XXcm,立杆基础埋深为XXcm。

3. 钢筋工程计算(1)梁钢筋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梁钢筋采用HRB400钢筋,直径为XXmm。

根据梁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计算钢筋工程量。

(2)板钢筋工程:板钢筋采用HPB300钢筋,直径为XXmm。

根据板厚度和配筋要求,计算钢筋工程量。

(3)柱钢筋工程:柱钢筋采用HRB400钢筋,直径为XXmm。

根据柱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计算钢筋工程量。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现场场地平整,确保施工安全。

(2)材料设备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2. 施工顺序(1)梁模板安装:先安装梁模板,然后安装梁钢筋,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2)板模板安装:先安装板模板,然后安装板钢筋,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实施单位及有关单位协调工作施工单位需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施工计划顺利进行。

1.2 施工现场勘察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图纸设计及施工方案制定2.1 图纸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图纸,包括施工平面图、剖面图、结构图等,明确施工范围和要求。

2.2 施工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材料及设备准备、施工要点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三、工程量清单及计算3.1 工程量清单编制根据图纸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包括工程量计算及材料消耗计算等,确保施工经济合理。

3.2 计算书编制根据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计算书,包括工程项目计量、工程项目估价等内容,为施工进度和预算管理提供依据。

四、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4.1 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4.2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提升工程品质。

五、进度计划及监督检验5.1 进度计划制定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量清单,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5.2 监督检验设立监督检验机制,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要求。

六、竣工验收及总结6.1 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工作,检查工程质量、外观及功能等,确保工程符合规范要求。

6.2 总结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施工工作提供参考,持续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以上为模板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实际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模板施工方案(附图及计算书)

模板施工方案(附图及计算书)

模板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某建筑工地的模板施工方案,旨在提供清晰的施工流程和详细的计算书,以确保施工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施工流程
1. 模板选用
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和规格。

### 2. 模板加工将
选定的模板材料进行加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尺寸标准。

### 3. 模板安装按照
施工图纸和安装要求,进行模板的准确安装,确保结构准确性。

### 4. 施工质量
检查对完成的模板施工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三、计算书
以下是本项目施工所需的材料计算书:- 模板材料:X平方米- 立柱支撑材料:Y根 - 横梁支撑材料:Z米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避免误差。

2.施工现场需保持整洁,材料摆放有序,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人员需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遵守工地规定。

五、施工效果展示
施工完成后,获得优质的模板结构,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本文档的模板施工方案及计算书内容,希望能为工程施工提供有效指导。

模板方案(超大梁、超厚墙,含计算书)

模板方案(超大梁、超厚墙,含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一、工程概况: (1)(一)、建筑概况: (1)(二)、结构概况: (1)(三)、主要构件截面尺寸 (1)(四)、支模楼层层高 (1)(五)、总平布置图 (1)二、编制依据 (2)三、施工安排 (3)(一)、工程施工目标 (3)(二)、工程管理机构、岗位职责 (3)1、安全管理机构 (3)2、工程管理机构 (4)(三)、工程施工顺序、施工流水段 (5)(四)、施工队伍任务安排及对施工队伍的要求 (5)1、施工队伍任务安排 (5)2、对施工队伍的要求 (6)(五)、工程重点、难点的安排 (6)四、施工进度计划 (7)五、施工准备及资源配置计划 (8)(一)、施工准备 (8)1、模板选材 (8)2、支撑选材 (8)(二)、技术准备 (8)1、模板安装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 (8)2、模板的支设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9)(三)、资源配置计划 (9)六、施工工艺技术 (11)(一)、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 (11)2、地下室筏板及底板 (11)3、地下室电梯坑、集水坑、剪力墙吊模 (11)4、柱模板安装 (12)5、梁模板安装 (13)6、楼板模板支撑体系: (14)7、剪力墙板模安装 (15)8、模板拆除 (16)(二)、施工方法 (17)1、超重梁 (17)2、超厚结构板 (17)3、超厚剪力墙 (18)(三)、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 (19)七、主要管理计划 (21)(一)、安全管理计划 (21)1、材料保证计划 (21)2、重大危险源辨识 (21)3、应急预案 (22)4、监控与预防措施 (22)(二)、质量管理计划 (23)1、质量隐患 (23)2、质量控制措施 (23)(三)、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23)八、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24)(一)、肿瘤治疗中心超重梁计算书 (24)1、工程属性 (24)2、荷载设计 (24)3、模板体系设计 (25)4、面板验算 (27)6、主梁验算 (30)7、可调托座验算 (32)8、立柱验算 (32)9、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33)(二)、肿瘤治疗中心超厚板计算书 (35)1、工程属性 (35)2、荷载设计 (36)3、模板体系设计 (36)4、面板验算 (38)5、小梁验算 (39)6、主梁验算 (41)7、立柱验算 (43)8、可调托座验算 (44)9、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44)(三)、肿瘤治疗中心超厚墙计算书 (46)1、工程属性 (46)2、荷载组合 (46)3、面板布置 (47)4、面板验算 (47)5、小梁验算 (49)6、主梁验算 (50)7、对拉螺栓验算 (52)一、工程概况:(一)、建筑概况:(二)、结构概况:基础形式及基础埋置深度统计(三)、主要构件截面尺寸剪力墙截面尺寸:200mm、250mm、300mm、370mm、400mm、800mm、1000mm、1500mm、2800mm、等超厚墙。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一、工程概况**01#地块改造工程一标段3#、11#、12#、14#楼房及地下室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3112.5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17285平方米,地下室车库二层层高为 3.5米,地下室二层板厚120mm,地下室车库一层层高为3.75米,地下室一层顶板厚320、300mm,地下室线荷载超过15KN/m的梁截面有:500×1000,300×700,300×1000,300×800,500×800,300×600,250×600等,平面情况见下页插图(本计算方案在施工前须经专家论证)。

二、编制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手册》(第四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J84-2001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GJ32/J30-20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三、荷载选择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采用DGJ32/J30-2006中的数据表3-1四、材料选择五、施工方法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模板搭设采用50×100木方,15厚多层板和壁厚不少于2.6的φ48×2.6定尺钢管,φ14穿墙螺杆,螺帽、“3”形卡、梁底立杆顶部用顶托。

1、地下室砼按后浇带分区域施工。

地下室内混凝土框架柱先浇筑,剪力墙板与地下室顶板砼同时浇筑。

2、立杆支承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上,立杆下垫50厚木板,3、支模系统搭设前,先做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支模系统由架子工搭设。

为了统一地下室整体支架,地下二层立杆间距统一调整为900*900,地下一层立杆间距统一750*750,步距不大于1800,设纵横向扫地杆。

4、施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在砼底板面上按搭设间距的方格弹线,线的交叉点是立杆位置,水平线是纵横向水平杆位置。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计算书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计算书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项目名称:某某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某某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计算书,包括工程概况、项目概括、施工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质量与安全、材料与设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描述、安全措施、运输方式、施工区域、施工进度、月度计划、重点工作、技术措施等内容,力求突出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合理。

2、项目概括本工程项目位于某某地区,总面积2000平方米,负责人XXX先生,主要用于某某用途。

该项目将采用某某施工方式,力求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

3、施工组织管理与技术措施技术措施应包括工程的总体设计规划与分解,基坑排水处理方案、爆破方案、混凝土浇筑方案、临时用电方案、基础工程监测方案、深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方案、高层建筑施工方案、土石方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屋面防水施工方案、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等。

4、质量与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应对高风险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和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人身安全。

5、材料与设备合理配置和选用施工设备与工程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关键阶段控制场地结构、施工流程控制、人员配置、物料管理等。

7、施工过程描述详细描述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每一个步骤,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具体操作、施工后的清理工作等。

8、安全措施详细阐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等。

9、运输方式对施工过程中的物料运输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10、施工区域按照工程的地理位置对施工区域进行划分和规划,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1、施工进度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按时按质完成。

12、月度计划每月对工程施工计划进行详细安排和规划,确保施工进度的落实。

13、重点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实施计划。

模板工程计算书

模板工程计算书

板模板(盘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纵向剖面图横向剖面图四、面板验算按三等跨连续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2×12/6=24000mm3,I=bh3/12=1000×12×12×12/12=144000m m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1.2×(G1k+(G2k+G3k)×h)+1.4×Q1k]×b=[1.2×(0.1+(24+1.1)×0.15)+1.4×3]×1=8.838kN/mq1静=[γG(G1k +(G2k+G3k)h)b] = [1.2×(0.1+(24+1.1)×0.15)×1]=4.638kN/mq1活=(γQ×Q1k)×b=(1.4×3)×1=4.2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G1k +(G2k+G3k)×h)+γQ×Q1k)×b=(1×(0.1+(24+1.1)×0.15)+1×3)×1=6.865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 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4.638×0.32+0.117×4.2×0.32=0.086kN·m σ=M max/W=0.086×106/24000=3.582N/mm2≤[f]=16.8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77ql4/(100EI)=0.677×6.865×3004/(100×9350×144000)=0.28mm νmax=0.28mm≤min{300/150,10}=2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q1=[1.2×(G1k+(G2k+G3k)×h)+1.4×Q1k]×b=[1.2×(0.3+(24+1.1)×0.15)+1.4×3]×0.3=2.723kN/m 因此,q1静=1.2×(G1k+(G2k+G3k)×h)×b=1.2×(0.3+(24+1.1)×0.15)×0.3=1.463kN/mq1活=1.4×Q1k×b=1.4×3×0.3=1.26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1=0.125q1静L2+0.125q1活L2=0.125×1.463×1.22+0.125×1.26×1.22=0.49kN·m M2=q1L12/2=2.723×0.12/2=0.014kN·mM max=max[M1,M2]=max[0.49,0.014]=0.49kN·mσ=M max/W=0.49×106/42670=11.488N/mm2≤[f]=12.87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1.463×1.2+0.625×1.26×1.2=2.043kNV2=q1L1=2.723×0.1=0.272kNV max=max[V1,V2]=max[2.043,0.272]=2.043kNτmax=3V max/(2bh0)=3×2.043×1000/(2×40×80)=0.957N/mm2≤[τ]=1.39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γG(G1k+(G2k+G3k)×h)+γQ×Q1k)×b=(1×(0.3+(24+1.1)×0.15)+1×3)×0.3=2.119kN/m挠度,跨中νmax=0.521qL4/(100EI)=0.521×2.119×12004/(100×8415×170.67×104)=1. 594mm≤[ν]=min(L/150,10)=min(1200/150,10)=8mm;悬臂端νmax=ql14/(8EI)=2.119×1004/(8×8415×170.67×104)=0.002mm≤[ν]=min(2×l/150,10)=min(2×100/150,10)=1.333mm1满足要求!六、主梁验算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q1=[1.2×(G1k+(G2k+G3k)×h)+1.4×Q1k]×b=[1.2×(0.5+(24+1.1)×0.15)+1.4×3]×0.3=2.795kN/m q1静=1.2×(G1k +(G2k+G3k)×h)×b=1.2×(0.5+(24+1.1)×0.15)×0.3=1.535kN/m q1活=1.4×Q1k×b =1.4×3×0.3=1.26kN/mq2=(γG(G1k+(G2k+G3k)×h)+γQ×Q1k)×b=(1×(0.5+(24+1.1)×0.15)+1×3)×0.3=2.179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R max=1.25q1L=1.25×2.795×1.2=4.193kN按悬臂梁,R1=2.795×0.1=0.28kNR=max[R max,R1]=4.193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2.179×1.2=3.269kN按悬臂梁,R'1=q2l1=2.179×0.1=0.218kNR=max[R'max,R'1]=3.269kN;计算简图如下:主梁计算简图一2、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一(kN·m)σ=M max/W=1.95×106/10330=188.74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一(kN)τmax=V max/(8I zδ)[bh02-(b-δ)h2]=9.487×1000×[40×602-(40-8)×522]/(8×309900×8)=27. 49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一(mm)跨中νmax=1.911mm≤[ν]=min{1200/150,10}=8mm悬挑段νmax=0.668mm≤[ν]=min(2×150/150,10)=2mm满足要求!5、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图一支座反力依次为R1=11.478kN,R2=17.873kN,R3=17.873kN,R4=11.478kN 七、可调托座验算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17.873kN≤[N]=30kN满足要求!八、立柱验算1、长细比验算l01=hˊ+2ka=1000+2×0.7×450=1630mml0=ηh=1.2×1800=2160mmλ=max[l01,l0]/i=2160/15.9=135.849≤[λ]=150满足要求!2、立柱稳定性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公式5.3.1-2:小梁验算q1=[1.2×(0.5+(24+1.1)×0.15)+1.4×0.9×3]×0.3 = 2.669kN/m同上四~六步计算过程,可得:R1=10.961kN,R2=17.067kN,R3=17.067kN,R4=10.961kN顶部立柱段:λ1=l01/i=1630.000/15.9=102.516查表得,φ=0.573不考虑风荷载:N1=Max[R1,R2,R3,R4]=Max[10.961,17.067,17.067,10.961]=17.098kN f= N1/(ΦA)=17098/(0.573×424)=70.37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M w=γQφcωk×l a×h2/10=1.4×0.9×0.076×1.2×1.82/10=0.037kN·mN1w=Max[R1,R2,R3,R4]+M w/l b=Max[10.961,17.067,17.067,10.961]+0.037/1.2=17.098kN f= N1w/(φA)+M w/W=17098/(0.573×424)+0.037×106/4730=78.19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柱段:λ=l0/i=2160.000/15.9=135.849查表得,φ1=0.371不考虑风荷载:N=Max[R1,R2,R3,R4]+γG×q×H=Max[10.961,17.067,17.067,10.961]+1.2×0.15×4.5=17. 877kNf=N/(φ1A)=17.877×103/(0.371×424)=113.646N/mm2≤[σ]=205N/mm2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M w=γQφcωk×l a×h2/10=1.4×0.9×0.076×1.2×1.82/10=0.037kN·mN w=Max[R1,R2,R3,R4]+γG×q×H+M w/l b=Max[10.961,17.067,17.067,10.961]+1.2×0.15×4 .5+0.037/1.2=17.908kNf=N w/(φ1A)+M w/W=17.908×103/(0.371×424)+0.037×106/4490=121.665N/mm2≤[σ] =205N/mm2满足要求!九、高宽比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 第6.1.4: 对长条状的独立高支模架,架体总高度与架体的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 H/B=4.5/27=0.167≤3满足要求!十、抗倾覆验算混凝土浇筑前,倾覆力矩主要由风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模板及支架自重产生M T=ψc×γQ(ωk L1Hh2+Q3k L1h1)=1×1.4×(0.076×45×4.5×3.9+0.55×45×3.9)=219.164kN ·mM R=γG(G1k+0.15H/(l a l b))L1B12/2=0.9×(0.5+0.15×4.5/(1.2×1.2))×45×272/2=14300.93k N·mM T=219.164kN·m≤M R=14300.93kN·m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倾覆力矩主要由泵送、倾倒混凝土等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产生,抗倾覆力矩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自重产生M T=ψc×γQ(Q2k L1H+Q3k L1h1)=1×1.4×(0.25×45×4.5+0.55×45×3.9)=206.01kN·mM R=γG[(G2k+G3k)×h0+(G1k+0.15H/(l a l b))]L1B12/2=0.9×[(24+1.1)×0.15+(0.5+0.15×4.5 /(1.2×1.2))]×45×272/2=69880.801kN·mM T=206.01kN·m≤M R=69880.801kN·m满足要求!梁模板(盘扣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四、面板验算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 m4q1=[1.2(G1k+(G2k+G3k)×h)+1.4×Q1k]×b=[1.2×(0.1+(24+1.5)×1.35)+1.4×3]×1=45.6 3kN/mq1静=1.2×[G1k+(G2k+G3k)×h]×b=1.2×[0.1+(24+1.5)×1.35]×1=41.43kN/mq1活=1.4×Q1k×b=1.4×3×1=4.2kN/mq2=[1×G1k+1×(G2k+G3k)×h+1×Q1k]×b=[1×0.1+1×(24+1.5)×1.35+1×3]×1=37.525k 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41.43×0.152+0.121×4.2×0.152=0.111kN·m σ=M max/W=0.111×106/37500=2.965N/mm2≤[f]=1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32q2L4/(100EI)=0.632×37.525×1504/(100×10000×281250)=0.043mm≤[ν]=min[L/150,10]=min[150/150,10]=1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R5=0.393q1静L+0.446q1活L=0.393×41.43×0.15+0.446×4.2×0.15=2.723kN R2=R4=1.143q1静L+1.223q1活L=1.143×41.43×0.15+1.223×4.2×0.15=7.874kN R3=0.928q1静L+1.142q1活L=0.928×41.43×0.15+1.142×4.2×0.15=6.487kN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R5'=0.393q2L=0.393×37.525×0.15=2.212kNR2'=R4'=1.143q2L=1.143×37.525×0.15=6.434kNR3'=0.928q2L=0.928×37.525×0.15=5.223kN五、小梁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723/1=2.723kN/m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Max[7.874,6.487,7.874]/1= 7.874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2.723/1=2.723kN/m小梁自重:q2=1.2×(0.3-0.1)×0.6/4 =0.036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2×0.5×(1.35-0.15)=0.72kN/m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2×0.5×(1.35-0.15)=0.72kN/m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2×(0.5+(24+1.1)×0.15)+1.4×3]×(0.5-0.6/ 2)/2×1=0.932kN/m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2×(0.5+(24+1.1)×0.15)+1.4×3]×((1-0.5)-0.6/2)/2×1=0.932kN/m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2.723+0.036+0.72+0.932=4.411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7.874+0.036=7.91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2.723+0.036+0.72+0.932=4.411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4.411,7.91,4.411]=7.91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212/1=2.212kN/m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Max[6.434,5.223,6.434]/1= 6.434kN/m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2.212/1=2.212kN/m小梁自重:q2'=1×(0.3-0.1)×0.6/4 =0.03kN/m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1.35-0.15)=0.6kN/m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1.35-0.15)=0.6kN/m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15)+1×3]×(0.5-0.6/2)/2×1=0.727kN/m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15)+1×3]×((1-0.5)-0.6/ 2)/2×1=0.727kN/m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2.212+0.03+0.6+0.727=3.569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6.434+0.03=6.464kN/m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2.212+0.03+0.6+0.727=3.569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3.569,6.464,3.569]=6.464kN/m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1、抗弯验算M 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7.91×0.92,0.5×7.91×0.22]=0.801kN·mσ=M max/W=0.801×106/64000=12.514N/mm2≤[f]=15.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max[0.625ql1,ql2]=max[0.625×7.91×0.9,7.91×0.2]=4.449kNτmax=3V max/(2bh0)=3×4.449×1000/(2×60×80)=1.39N/mm2≤[τ]=1.78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1=0.521q'l14/(100EI)=0.521×6.464×9004/(100×9350×256×104)=0.923mm≤[ν]=min[l1/150,10]=min[900/150,10]=6mmν2=q'l24/(8EI)=6.464×2004/(8×9350×256×104)=0.054mm≤[ν]=min[2l2/150,10]= min[400/150,10]=2.667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7.91×0.9,0.375×7.91×0.9+7.91×0.2]=8.899 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4.962kN,R2=8.899kN,R3=7.338kN,R4= 8.899kN,R5=4.962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6.464×0.9,0.375×6.464×0.9+6.464×0.2]= 7.272kN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4.015kN,R2'=7.272kN,R3'=5.91kN,R4' =7.272kN,R5'=4.015kN六、主梁验算主梁自重忽略不计,主梁2根合并,其受力不均匀系数=0.6,则单根主梁所受集中力为Ks×Rn,Rn为各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1、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kN·m)σ=M max/W=0.727×106/4490=161.82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kN)V max=6.381kNτmax=2V max/A=2×6.381×1000/424=30.1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max=0.26mm≤[ν]=min[L/150,10]=min[500/150,10]=3.333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支座反力依次为R1=1.935kN,R2=17.165kN,R3=1.935kN立柱所受主梁支座反力依次为P1=1.935/0.6=3.225kN,P2=17.165/0.6=28.609kN,P3=1.935/0.6=3.225kN七、可调托座验算1、扣件抗滑移验算两侧立柱最大受力N=max[R1,R3]=max[1.935,1.935]=1.935kN≤0.85×8=6.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2、可调托座验算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P2]=28.609kN≤[N]=30kN满足要求!八、立柱验算1、长细比验算h max=max(ηh,h'+2ka)=max(1.2×1500,1000+2×0.7×500)=1800mmλ=h max/i=1800/15.9=113.208≤[λ]=150长细比满足要求!查表得,φ=0.3862、风荷载计算M w=φc×1.4×ωk×l a×h2/10=0.9×1.4×0.031×0.9×1.52/10=0.008kN·m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公式5.3.1-2:1)面板验算q1=[1.2×(0.1+(24+1.5)×1.35)+1.4×0.9×3]×1=45.21kN/m2)小梁验算q1=max{2.695+1.2×[(0.3-0.1)×0.6/4+0.5×(1.35-0.15)]+[1.2×(0.5+(24+1.1)×0.15)+1. 4×0.9×3]×max[0.5-0.6/2,(1-0.5)-0.6/2]/2×1,7.797+1.2×(0.3-0.1)×0.6/4}=7.833kN /m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P1=3.18kN,P2=28.286kN,P3=3.18kN立柱最大受力N w=max[P1+N边1,P2,P3+N边2]+1.2×0.15×(3.9-1.35)+M w/l b=max[ 3.18+[1.2×(0.5+(24+1.1)×0.15)+1.4×0.9×3]×(0.9+0.5-0.6/2)/2×0.9,28.286,3.18+[ 1.2×(0.5+(24+1.1)×0.15)+1.4×0.9×3]×(0.9+1-0.5-0.6/2)/2×0.9]+0.459+0.008/1=28. 753kNf=N/(φA)+M w/W=28753.141/(0.386×424)+0.008×106/4490=177.466N/mm2≤[f]=300N/mm2满足要求!九、高宽比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 第6.1.4: 对长条状的独立高支模架,架体总高度与架体的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 H/B=3.9/30=0.13≤3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十、立柱支承面承载力验算F1=N=28.753kN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可得:βh=1,f t=0.829N/mm2,η=1,h0=h-20=130mm,u m =2[(a+h0)+(b+h0)]=1320mmF=(0.7βh f t+0.25σpc,m)ηu m h0=(0.7×1×0.829+0.25×0)×1×1320×130/1000=99.579kN≥F1=28.753kN满足要求!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可得:f c=8.294N/mm2,βc=1,βl=(A b/A l)1/2=[(a+2b)×(b+2b)/(ab)]1/2=[(600)×(600)/(200×200)]1/2=3,A ln=ab=40000 mm2F=1.35βcβl f c A ln=1.35×1×3×8.294×40000/1000=1343.628kN≥F1=28.753kN满足要求!墙模板(木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组合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 t0β1β2v1/2,γc H]=min[0.22×24×4×1×1×21/2,24×4.5]=min[29.87,108]=29.87kN/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 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 .285=38.056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 kN/m2三、面板布置模板设计立面图四、面板验算墙截面宽度可取任意宽度,为便于验算主梁,取b=0.5m,W=bh2/6=500×122/ 6=12000mm3,I=bh3/12=500×123/12=72000mm41、强度验算q=bS承=0.5×38.056=19.028kN/m面板弯矩图(kN·m)M max=0.095kN·mσ=M max/W=0.095×106/12000=7.928N/mm2≤[f]=1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bS正=0.5×29.87=14.935kN/m面板变形图(mm)ν=0.43mm≤[ν]=l/400=200/400=0.5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1、强度验算q=bS承=0.275×38.056=10.465kN/m小梁弯矩图(kN·m)小梁剪力图(kN)M max=0.327kN·mσ=M max/W=0.327×106/42670=7.664N/mm2≤[f]=16.2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bS正=0.275×29.87=8.214kN/m小梁变形图(mm)ν=0.462m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R1=4.507kN,R2=...R37=4.007kN,R38=5.509kN六、主梁验算1、强度验算主梁弯矩图(kN·m)M max=0.611kN·mσ=M max/W=0.611×106/4490=136.08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ν=0.369mm≤[ν]=l/400=500/400=1.25mm满足要求!七、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横向验算间距m=max[500,500/2+200]=500mm 对拉螺栓竖向验算间距n=max[500,500/2+250]=500mm N=0.95mnS承=0.95×0.5×0.5×38.056=9.038kN≤N t b=17.8kN 满足要求!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二、荷载组合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 t0β1β2v1/2,γc H]=min[0.22×24×4×1×1×21/2,24×4.5]=min[29.87,108]=29.87kN/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 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 .285=38.056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 kN/m2三、面板验算模板设计平面图1、强度验算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7×29.87=25.404kN/m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7×2=1.235kN/mM max=-0.107q1l2-0.121q2l2=-0.107×25.404×0.152-0.121×1.235×0.152=-0.065kN·m σ=M max/W=0.065×106/(1/6×700×122)=3.841N/mm2≤[f]=14.742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作用线荷载q=bS正=0.7×29.87=20.909kN/mν=0.632ql4/(100EI)=0.632×20.909×1504/(100×8925×(1/12×700×123))=0.074mm≤[ν]=l/400=150/400=0.375mm满足要求!四、小梁验算1、强度验算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15×38.056=5.708 kN/m小梁弯矩图(kN·m)M max=0.285kN·mσ=M max/W=0.285×106/42.67×103=6.672N/mm2≤[f]=13.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小梁剪力图(kN·m)V max=2.346kNτmax=3V max/(2bh0)=3×2.346×1000/(2×40×80)=1.1N/mm2≤[τ]=1.35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正=0.15×29.87=4.481 kN/m小梁变形图(mm) ν=0.409mm≤[ν]=1.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4.43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3.484五、柱箍验算模板设计立面图1、柱箍强度验算连续梁中间集中力取小P值;两边集中力为小梁荷载取半后,取P/2值。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计算书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住宅小区工程地点:XX市XX区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为XX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约XX米,建筑层数XX层,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本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二、模板工程方案1.模板材料选择(1)主体结构模板采用竹胶板,厚度为15mm,表面光滑,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

(2)支撑体系采用Φ48×3.5钢管,立杆间距不大于1.5m,横杆间距不大于1m,纵距不大于1.5m。

2.模板设计(1)模板尺寸:根据施工图纸,模板尺寸为XXm×XXm,模板高度为XXm。

(2)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对模板进行编号,确保安装顺序正确。

模板安装时,采用水平线和垂直线进行控制,确保模板安装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支撑体系设计(1)立杆基础:立杆基础采用C15混凝土,基础尺寸为Φ200mm×300mm。

(2)搭设顺序:先搭设立杆,再搭设横杆,最后搭设斜撑。

斜撑采用Φ48×3.5钢管,与立杆成45°角。

4.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2)模板安装、拆除过程中,必须设置警戒区域,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3)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计算书1.模板材料计算(1)模板面积:XXm×XXm=XXm²(2)模板数量:XXm²/15m²=XX块2.支撑体系计算(1)立杆数量:XXm/1.5m=XX根(2)横杆数量:XXm/1m=XX根(3)斜撑数量:XX根3.材料用量计算(1)竹胶板:XX块×15mm=XXm³(2)Φ48×3.5钢管:XX根×0.48m×0.035m=XXm³(3)C15混凝土:XXm³四、结论根据以上计算,本工程模板工程所需材料及用量如下:1.竹胶板:XXm³2.Φ48×3.5钢管:XXm³3.C15混凝土:XXm³本模板工程专项方案计算书经审核,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

模板施工方案(有计算书)

模板施工方案(有计算书)

模板施工方案(有计算书)一、背景介绍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工程施工形式之一,它通过在建筑结构表面设置模板,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实现结构的整体外形尺寸控制和平整度保证。

本文将就模板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并附上相应的计算书,以期指导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施工人员按照要求将工程完成。

二、施工步骤1. 模板准备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用于支撑混凝土的模板。

模板应选用质地坚固、平整光滑的材料。

在将模板安装到需要浇筑混凝土的位置时,应保持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以确保浇筑混凝土后的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依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中包括水灰比、砂石比和水泥用量等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混凝土浇筑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在模板中,并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4. 模板拆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可以进行模板拆除工作。

模板拆除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

三、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施工情况、施工参数以及关键环节的数据,以便发生问题时进行快速定位和解决。

2. 施工质量检验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施工质量检验,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较大偏差的地方及时处理。

四、计算书1. 模板材料计算根据模板的尺寸和结构设计,计算所需的模板材料的用量,包括模板板材、支撑材料等。

2. 混凝土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计算所需水泥、沙、石料等原材料的用量。

3. 振捣器使用时间计算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环境,计算振捣器的使用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五、结语模板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对建筑结构的外形尺寸和平整度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文对模板施工方案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模板施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希望对实际操作中的施工人员有所帮助。

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模板及支撑设计.......................................... 1-44、验算书................................................. 4-834.4地下室大梁模板计算书5、模板支撑架的构造要求.................................. 83-846、模板及支撑的安装...................................... 84-857、模板及支撑的拆除...................................... 85-868、安全注意事项 (88)9、应急预案.............................................. 86-9110、施工图 ........................................................................... .................................... 91-9711、检测报告???????????????????????98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图纸名称 1.2主要规范、规程规范、规程名称砼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名称编制日期编制人规范、规程编号GB50204―2002 J GJ 162-2021 JGJ130-2001 设计单位 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 ****************************************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二~三层,地上部分建筑高度9.5米。

本工程的主要高大模板部位为:①、第一层24~27轴/G~N轴中庭,高度为10.9m,梁截面最大为350×1300 mm,板厚为100mm。

模板设计计算书

模板设计计算书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模板设计计算依据(一).模板的荷载1.模板及支架自重模板构件名称自重(kgf/m2)钢模板及连接件重量50钢模板、连接件及钢楞重量75楼板模板及支架重量(楼层高度4米以下)1102. 新灌砼重量:2500kg/m33.钢筋重量:梁板结构每M3楼板 110kgf/m3梁 150kgf/m34.施工人员、灌浇设备及砼堆集的重量:(1) 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版的钢楞时,均布荷载为250kgf/m2,另应以集中荷载250kgf进行验算,两者产生弯距取大者。

(2) 计算直接支承钢楞的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为150kgf/m2。

(3) 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构件时,均布荷载为100kgf/m2。

5.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水平模板为 200kgf/m2;垂直模板为400kgf/m26.新浇砼对模板面的压力(见第2页)7.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供料方法水平荷载(kgf/m2)用溜槽、串筒或导管200小于0.2m3的运输器具2000.2—0.8m3的运输器具4000.8m3以上的运输器具600(二).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1.P=0.4+150/(T+30)×Ks×Kw×V1/3m=2.5H2.PmP――新灌砼最大侧压力mV―――浇筑速度T―――入模温度H―――侧压力计算点至新浇筑砼顶面总高度――坍落度修正系数Ks(现场搅拌坍落度3-5时取1.0;商品砼取1.15) Kw――外加剂修正系数(不加外加剂时 Kw=1;掺缓凝剂时 Kw=1.2)(三).钢模板及配件容许挠度钢模板面板 1.5 钢楞、柱箍 3.0 钢模板结构体系 L/1000(四).砼柱模板设计计算柱箍间距:按抗弯强度计算 L1≤8[б]W A/P m (L 22+4L 3W) 按挠度计算 L1≤384[f]EI/5P m L 24 P m ――混凝土侧压力L 2――长边柱箍跨距(=长边柱宽+两侧钢模肋高) L 3――短边柱箍跨距(=短边柱宽+两侧钢模肋高) P――柱箍受轴向拉力 A――柱箍截面积(见附表) W――截面最小抵抗矩(见附表) [б]-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的容许应力 I――截面惯性矩(见附表)E――钢材弹性模量 2.1×106kgf/cm 2各种型钢力学性能表 (表一)规 格 (mm) 截面积A(cm 2) 重量(kg/m) 截面惯性矩Ix(cm 4) 截面最小抵抗矩Wx(cm 3) 扁钢 -70*5 3.5 2.75 14.29 4.08 ∠75*25*3 2.91 2.28 17.17 3.76 角 钢 ∠80*35*3 3.30 2.59 22.44 4.17 φ48*3 4.24 3.33 10.78 4.49 φ48*3.5 4.89 3.84 12.19 5.08 钢 管 φ51*3.5 5.22 4.10 14.81 5.81 □60*40*2.5 4.57 3.59 21.88 7.29 □80*40*2.0 4.52 3.55 37.13 9.28 矩形 钢管 □100*50*38.64 6.78 112.12 22.4 [ 80*40*34.50 3.53 43.9210.98冷弯槽 钢 [ 80*40*3 4.50 3.53 43.92 10.98 冷弯槽 钢 [ 100*50*3 5.70 4.47 88.52 12.2 [ 80*40*15*3. 5.08 3.99 48.92 12.23 [ 100*50*20*3 6.58 5.16 100.28 20.06 槽钢[ 8 10.248.04101.325.3二、柱模板设计实例:一高层钢筋砼柱序号4,断面1000×800mm,净高5.15m 砼浇筑速度为v=6m/h,入模温度为29℃,求作配板设计?解:(1)柱宽800方向,取2块300mm加1块200mm模板,宽1000方向,取2块300mm加2块200mm模板;(2)高度方向:取3块1500mm 加1块600mm,共计5100mm,余500mm 拼木料; (3)砼最大侧压力为:Pm=0.4+150/(29+30) ×1×1×61/3 =5.02tf/m 2(4) 求柱箍间距:取箍 100×50×20×3作柱箍,从表1中查: W=20.06 A=6.58 I=100.28L 1≤8×1600×20.06×6.58/0.502(1102×6.58+4×90×20.06) =38.76cm=388mmL 1≤384[f]EI/5P m L 24=384×0.3×2.1×106×100.28/5× 0.502×1104=66cm=660mm 所以:取柱箍380mm,共布13道。

(完整版)模板计算书范本

(完整版)模板计算书范本

(完整版)模板计算书范本剪⼒墙计算书:⼀、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次楞(内龙⾻)间距(mm):200;穿墙螺栓⽔平间距(mm):600;主楞(外龙⾻)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对拉螺栓直径(mm):M14;2.主楞信息龙⾻材料:钢楞;截⾯类型:圆钢管48×3.5;钢楞截⾯惯性矩I(cm4):12.19;钢楞截⾯抵抗矩W(cm3):5.08;主楞肢数:2;3.次楞信息龙⾻材料:⽊楞;宽度(mm):60.00;⾼度(mm):80.00;次楞肢数:2;4.⾯板参数⾯板类型:⽊胶合板;⾯板厚度(mm):17.00;⾯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5.⽊⽅和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弹性模量E(N/mm2):9500.00;⽅⽊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E(N/mm2):210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205.00;墙模板设计简图⼆、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按《施⼯⼿册》,新浇混凝⼟作⽤于模板的最⼤侧压⼒,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值:其中γ -- 混凝⼟的重⼒密度,取24.000kN/m3;t -- 新浇混凝⼟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T -- 混凝⼟的⼊模温度,取20.000℃;V -- 混凝⼟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 模板计算⾼度,取3.000m;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β2-- 混凝⼟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对模板的最⼤侧压⼒F;分别为47.705 kN/m2、72.000 kN/m2,取较⼩值47.705 kN/m2作为本⼯程计算荷载。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模板搭建在建筑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确保施工质量,依托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的编制,已成为施工单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施工方案
1. 施工原则
- 优先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模板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检查和记录。

2. 施工流程
- 确定施工顺序,合理安排施工周期。

-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方案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安全
- 制定施工安全计划,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 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计算书
1. 模板材料计算
- 根据模板的尺寸和要求,计算需要的模板材料数量和规格。

- 考虑模板的浪费率,合理计算出需要采购的模板材料总量。

2. 施工人工费用计算
- 根据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人工数量和工时,计算出施工人工费用。

- 考虑到加班、节假日等情况,合理安排人工费用预算。

3. 施工辅助设备费用计算
- 根据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辅助设备数量和时长,计算出辅助设备费用。

- 考虑到设备维护、运输等成本,合理制定辅助设备费用预算。

四、总结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的编制对于保障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合理计算出各项费用,才能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最终完成高质量的工程建设。

通过以上方案及计算书的制定,可有效地指导项目施工的具体实施,为模板搭建工作提供详细而全面的指导,并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模板设计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设计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设计施工方案及计算书一、模板设计:计算时,取33#楼1-1轴—1-3轴及B轴—C轴开间底层及标准层跨度最大的主梁及板厚进行计算,在这取1-2轴B--C跨的框架梁进行计算,其截面为:300×800mm,梁长9m,板厚为100mm,层高为3m。

梁底板模采用25mm厚模板,梁侧模及板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50×100檩条,40×60楞方间距为0.5m,侧模立档间距为0.5m进行支模。

承托主梁底模及侧模,采用顶撑尾径为80mm,间距为800mm的木支撑进行支撑。

承托板模,采用顶撑尾径为80mm,间距为1000mm的木支撑进行支撑。

木材采用红松,查《简明施工计算手册》,木材顺纹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10MPa,木材顺纹坑剪强度设计值为:f v=1.4MPa,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为:f m=13MPa;(一)主梁底模计算:(1)强度验算:底板承受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砼的重量、钢筋重及振动砼时产生的荷载,均应乘以分项系数1.2,取底模25mm厚。

底模板自重为:1.2×5×0.025×0.25=0.0375KN/M砼荷重为:1.2×25×0.25×0.6=4.5KN/M钢筋荷重为:1.2×1×0.25×0.6=0.18KN/M振动荷载为:1.2×2×0.25=0.6KN/M竖向荷载为:q=0.0375+4.5+0.18+0.6=5.3175KN/M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设计荷载值要乘以0.90的拆减系数。

所以,总竖向荷载为:q=0.9×5.3175=4.78575KN/M最长的梁总长为7.0M,底模下面楞方间距为0.5m,底模的计算简图,是一个等跨的多跨连续梁,由于模板长度有限,一般可按四跨连续梁计算(取最不利荷载进行计算),查《简明施工计算手册》附录二表中得:K m=-0.121,K v=-0.620,K f=0.967M max=K m qL2=-0.121×4.78575×0.5×0.5=-0.14477KN.m底板所须载面积抵抗矩为:W n=M max/Kf m=0.14477×106÷13=8566.272mm3选用底板截面为25×300mm2W n=1/6×bh2=1÷6×300×25×25=26041.67mm3>8566.272mm3满足要求。

模板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模板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课程设计(《建筑施工技术》——模板设计)专业:学号:班级:姓名:指导老师:日期:目录1.工程简介 (3)2.模板选型 (3)3.施工方法 (3)4.模板安装 (4)5.保证安全生产和要求………………………………………………………6.模板设计 (6)7.模板拆除 (6)8.柱模板计算书 (9)9.墙模板计算书 (18)10.梁模板计算书 (26)11.板模板计算书 (39)模板设计一,工程简介本工程,地下1层,地面28层。

冲(钻)孔灌注桩基础,主体设计为:一~四层为裙楼,五层为转换层,A塔楼二十六层,B、C塔楼为二十八层。

裙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塔楼为框肢剪力墙结构。

其中底层层高最大为4.8m,最大柱截面为0.8X1.2m,最大截面梁为0.6X0.8m楼板最大厚度为0.14m,最大柱矩为8.0x7.8m。

标准层剪力墙高2.9m 墙厚0.4m。

一~五层柱混凝土强度为C40,塔楼柱混凝土强度为C35,梁混凝土强度为C35.墙和板混凝土强度为C30。

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掺有粉煤灰,坍落度为10-12cm。

不掺缓凝剂。

二、模板选型1、柱模板18厚覆面木胶和板模板,75×100松枋作木楞,用Φ48×3.5mm钢管柱箍。

按柱截面和净高制成定型模板2、墙体模板18厚覆面木胶和板模板,75×100松枋作内楞,Φ48×3.5mm钢管做外楞,M14对拉螺栓固定。

3、梁模板梁模板采用18厚覆面木胶和板作面板,75×100松枋作内外楞,用M12螺体穿梁对拉两道。

支撑系统采用φ48×3.5钢管脚手架。

4、顶板模板18厚覆面木胶和板模板,75×100松枋作木楞,支撑系统采用φ48×3.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三、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模板安装前基本工作:(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模板体系根据混凝土技术要求,结合工程特点,混凝土结构模板选型如下表:二、模板工程管理1).模板工程除满足国家规范和标准外,还要求较高的观感质量,所以必须在模板拼接质量、节点细部制作上高标准严要求,精心制作,精心施工。

2).实现模板工程的定型化、工具化、整体化及可变化,提高柱、墙面、顶板的平整度,重点控制阴阳角、断面尺寸,消除模板接缝不严导致混凝土漏浆的通病。

3).施工过程中强化模板设计和交底⑴模板设计进行稳定性和牢固性的计算,绘制配置图和拼装图,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模板施工方案》,进行模板计算。

在模板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其它分项工程的管理人员要进行技术交流;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从而确保模板施工与其它各项施工紧密结合,使模板施工有序地进行。

⑵根据工程总进度要求以及工程情况精心设计、认真加工模板。

严格按照本工程的要求和特殊性设计、制作和质量监控,全面保证模板工程质量。

对特殊部位,如楼梯、电梯井、梁柱节点、曲线形墙等,制成定型模板,对号入座。

⑶模板进场前,将根据工程的安排及流水段划分情况有次序地安排模板分批进场,从而既保证现场施工的需求,又避免放置模板占用现场更多的场地。

⑷现场施工时,由模板设计人员现场进行模板管理及施工指导,模板设计人员与现场工程人员紧密配合,严格执行各项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⑸实现清水混凝土,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协调、检查、监督机制。

钢筋工、混凝土工、水电工等其他工种均要互相配合,共同作好模板成品保护工作。

⑹模板所有零配件均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定期检查模板及配件质量,保证所有现场材料均在合格使用状态,能充分满足工程需要及安装牢固可靠。

三、地下室外墙模板1)地下室外墙模板平板部分面板为多层板,钢木结合,用定型的可调支架作为支撑系统,整装整拆,具有模板布置灵活、混凝土表面质量好、施工简便快速等特点。

四、剪力墙大模板施工:1、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楼板上弹墙皮线、模板外控制线-剔除接茬混凝土软弱层-安门窗洞口模板并在与大模板接触的侧面加贴海绵条-挂外架子-沿墙皮外侧5mm贴20mm厚海绵条-安内横墙模板-安内纵墙模板-安堵头模板-安外墙内侧模板-安外墙外侧模板-办预检。

模板方案计算书

模板方案计算书
第三节:模板验算 3.1 面板验算: 选取面板区格中四边固结的情况进行计算.
Lx Ly
=
0.50
查表得:
第 9 页 共 16 页
模板施工方案
中建*局××××公司 ××××项目经理部
故 M=系数乘以 ql2=0.1X0.5X3002=4500N mm,
b---10mm
h 板厚=18 mm
W=bh2/6=10X182/6=540 mm3
故面板最大的内力:
б =M/W=4500/540=8.3 N/ mm2〈б =10.7N/ mm2
强度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查施工技术中施工常用结构计算挠度系数为 0.677
××××工程
计算横肋的截面抵抗矩 W 和惯矩 I 见:《钢结构设计手册》 W=353.7 c m3I=7004c m4 横肋的最大内力: б =M/W==38.4X105/353.7*103=10.8N/ mm2 〈f=315 N/mm2 横肋强度满足要求 3) 挠度验算:
查施工技术中施工常用结构计算挠度 ω =0.677 ql4/100EI =0.03mm 挠度满足要求
据最大强度理论计算
则地脚螺栓最大拉力:F 总=313KN 单根地脚螺栓最大拉力:Fmax=313×400/800=156.5KN 3.强度验算
地脚螺栓为Π级螺纹钢 d=28mm,有效截面积 A=616mm2 轴心受拉强度:σ =F/A=156.5×103/616
=254.1Kpa<F=510Kpa 符合要求
模板施工方案
主楞间距 1500mm;主楞支撑在碗扣立杆上间距 1500mm; 可按两跨梁计算: 荷载为:q=13.08X1.5=19.62 N/ m 强度验算: 查施工技术中施工常用结构计算弯矩 M= 0.125ql2=0.125X19.62X15002 =55.3X105N. m m 计算主楞的截面抵抗矩 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施工方案XXXXXX宿舍楼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xxxxxx有限公司、编制依据1、xxxxxx宿舍楼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3、建筑施工规范大全4、_、建筑施工现场检查手册等工程概况1、xxxxx佰舍楼工程,位于xxxxxxx。

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条形基础与平板式筏板基础,建筑面积3797.22平米,地上六层,建筑高度22.05米。

三、施工准备1、据工程各构件尺寸提出模板工程详细计划,包括:模板、钢管、扣件.加固穿墙螺栓.蝶形卡及木方子等。

2、材料部门按计划组织周转工具进场。

3、模板支设以前,应做好各种预留.预埋及钢管隐验。

四、施工方法(一)墙模板工程剪力墙全部采用木模板配o 14穿墙螺栓,用0 48X 3.5钢管和5X 10方木作为横纵龙骨进行加固。

龙骨横向间距700,纵向间距20;穿墙螺栓水平方向间距700,垂直向间距600。

为保证剪力墙位置及断面尺寸正确,支模前,在水平钢筋上放置定制好的混凝土支撑。

施工方法:模板位置弹好以后,先安一面模板,相邻模板搭接要紧密,然后安装斜撑及穿墙螺栓。

清扫干净墙内杂物,安装另一侧模板。

安装完后,安装纵横龙骨,先安纵向(用铅丝临时固定),后安横向,同时用穿墙螺栓外垫碟形卡,两端拧上双螺母固定,调整斜撑并拧紧穿墙螺栓螺母,必须保证模板牢固可靠。

验收要求:模板位置误差w 5mm,垂直误差w 6mm .注意事项:(1)支模前先复标高及内外墙线位置,看不清线或受钢筋位移影响不支模;(2)支模前,模板表面要涂刷隔离剂;(3)外围剪力墙所用穿墙螺栓中间必须加止水片。

(二)柱模施工柱模施工采用木模板,钢管柱箍竖向龙骨、斜撑和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找正。

施工方法:(1)首先根据柱断面尺寸配模。

(2)模板安装前,先配置对拉螺栓(作用及方法同前),安装时从一面开始安装,安装完毕后安装钢管柱箍(用0 48X3.5钢管及十字扣件拉紧),然后调整至正确位置再进行加固,柱箍间距400—600mm。

(3)安装竖向钢管龙骨,用以竖向调直及增加柱模整体性。

(三)梁模板施工;梁底模板根据图纸设计尺寸情况进行整体配模,待梁底支撑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入模、调整位置、加固,形成梁底模整体。

1、支撑系统:梁底支撑系统采用双或三排脚手架,全部使用0 48X 3.5钢管、扣件搭设。

所有支撑脚手架均设扫地杆,因操作人员行走要求,第一大道横杆高度可为1800mm因为本工程梁较密,固搭设满堂红脚手架。

架体搭设时及时加剪力撑。

2、施工方法:( 1 )梁模a. 放梁位置b. 在梁两侧立钢管支柱(间距400-500mn),支柱下要夯实并铺通长木脚手架板;c. 距地200mm加设纵横扫地杆;距地1800mm 3300mm设纵横水平拉杆。

d. 按梁底标高调整支柱高度,安设梁底支撑龙骨(间距》500mn)并将龙骨找平,e. 安装梁底模,并按施工规范要求起拱;f. 安装两侧模,侧模和底模通过角模进行接连;g. 安装梁侧纵横龙骨及斜撑,竖龙骨间距》500mm梁内侧加钢管。

粱模上口用锁口钢管($ 48 X 3.5 )拉紧,当梁高超过700mm时,加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 2 )板模①•支撑系统;采用①48 X 3.5满堂钢管脚手架。

板底支撑使用钢管、木方结合。

板模使用竹木胶合板。

为了实现楼板模板早拆,缩短模板周转周期,施工时通过部分竖向支撑将大跨度板变成短跨受力状态。

由于早拆的竖向支撑应单独进行施工,并自成体系。

②.施工方法:a. 配模。

制作定型模版。

配模时,应据楼板块具体尺寸并结合实现早拆的支撑位置进行。

小块异型位置可用同厚度的模板代替,但均应拼缝紧密,采取措施使表面平整。

制作完后,对各版块进行分类编号并分别码放整齐,以便施工时“对号入座”加快施工进度。

b. 支模。

支模时从开间一侧开始逐排设支柱,同时安设大横杆小横杆。

调节支柱高度,将板底龙骨找平。

c. 铺板模。

所有板缝均用不干胶带纸粘帖。

d. 模板检查。

(四)立杆接长方法:1. 站杆采用搭接接长。

水平杆采用对接接长,接头位置相互错开。

2. 满堂脚手架利用横杆连接,间距 1.5m。

五、模板拆除:1. 模板拆除前必须申请办理拆模手续,待砼强度达到拆模强度要求后模板方可拆除。

2. 柱拆模:先拆加固斜撑,撷去对拉螺栓两端螺母,卸掉竖向龙骨及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

不得猛敲、猛砸。

3. 墙模拆除:先拆斜撑,然后卸去穿墙螺母及纵横龙骨,用撬棍轻轻撬橇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把模板吊运走。

4. 梁板模板拆除:拆除对拉螺栓母T拆除梁侧模T拆除板底水平拉杆T卸下板底龙骨T拆除板底支柱T卸下模板T拆梁底小横杆T拆除梁底模。

注意事项:(1)拆模时严禁将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

(2)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棱角。

(3)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按编码放整齐,以备后用。

六、安全措施:1 、安装梁底模板时,应注意随铺随固定,不得虚放及梁底模有探头现象,不用的模板应及时运用。

2 、铺设模板时,板底龙骨要及时用铅丝和支撑系统扎牢,不得虚放。

3 、现场操作,必须戴好安全帽及安全带。

4 、支模时,操作面要按要求搭设护栏及安全操作台,操作台上铺设脚手板,不得站在钢管上操作。

5 、砼浇筑安全措施:(1)、本工程砼浇筑均采用商品砼。

(2)、剪力墙浇筑时,应搭设砼浇筑操作平台及护栏。

操作平台上满铺脚手架。

(3)、砼浇筑时,人应站在输送管口旁边,不得正对管口,以防砼喷射在人体上或水泥浆溅入眼中。

(4)、汽车泵输送管移动时要慢,注意人员和成品的保护。

(5)、模板支拆前必须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6)、拆除摸板过程中,严禁往下抛掷物料,应将手持工具放在稳妥处或工具袋内,防止物体从高处坠落伤人。

(7)、拆除作业完工前,不准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存放。

(8)、模板拆除作业中,应设专门监护人员及醒目警示牌。

(9)、拆下的模板及时清除灰浆,清除的模板必须及时涂刷模剂。

模板及配件应设专人保管和维修,并要按规格、种类分别存放。

七、模板及支架的计算:顶板模板计算:(以板厚180mm勺为例进行计算。

)(一)基本参数;1. 脚手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 ;纵距:0.80;间距: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 ;脚手架搭设高度(m) 4.0 ;采用的钢管:$ 4.8 X 3.5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勺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2. 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0.35 (KN/卅);混凝土与钢筋自重;25.00 (KN/m2);楼板浇筑厚度(m):0.180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 2.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i): 1.003. 木方参数木方弹性模量E(N/mm): 9500.00 ;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f): 13.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1.400 ;木方的间隔距离(mr):35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n):50.00 ;木方的截面高度(mn):(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5.000 X 10.000 X 10.000/6 = 83.33cm3;3I =5.000 X 10.000 X 10.000 X 10.000 /12= 416.67cm ;方木楞计算简图1. 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00 0.350 0.180 =1.575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 0.350 =0.122KN /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p1 =(1.000 2.000) 0.800 0.350 =0.840KN ;2. 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共识哦如下:2(N/mm):100.00 ;2PLmax4均布荷载q =1.2 (1.575 0.122) =2.037KN /m;集中荷载p =1.4 0.840 =1.176KN ;最大荷载M 二PI/4 ql/8 =1.176 0.8000/4 2.037 0.800/8 = 0.398KN m;最大支座反力N =P/2 ql /2 =1.176/2 2.037 0.800/^ 1.403KN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厂-M/W =0.398 106 /83.333 103 =4.778N / 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 N / 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4.778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0N/mm2,满足要求。

3. 方木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ql/2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3Q/2bh T 1其中最大剪力:V =0.800 2.037/2 1.176/2 =1.403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T -3 1402.800/(2 50.000 100.000) -0.421N / 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T 11.400N / mm2;_ 2 2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为0.421N/mm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00N /mm,满足要求。

4. 方木挠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力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5ql4384 EI均布荷载q =q1 q2 =1.575 0.122 =1.698KN /m;集中荷载p =0.840KN :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V -5 1.698 800.0004 /(384 9500.000 4166666.67) 840.000 800.0003/(48 9500.000 416666667) = 0.455mm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V =800.000/250 = 3.200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455m 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3.200m m满足要求。

(三)木方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2.037 0.800 • 1.176二2.806KN ;最大弯矩M ma x =0.550KN m;最大变形V max = 0.870mm;最大支座反力Q max = 7.050KN ;钢管最大应力计算值応-0.550 106 / 5080.0^ 108.342N / mm2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N / mm2,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