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某三甲医院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修订版)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48e3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9.png)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精心整理XXX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医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合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降低患者就医费用,简化就医环节,依据《**市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及《**县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决定在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全面推行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一、总体目标实行同级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是XXX“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具体要求,是省卫生计生委2015年承诺为全省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对于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就诊费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在2015年10月底前要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实行同级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真正让群众享受到这项改革带来的实惠。
二、工作内容(一)明确互认范围互认范围为全省同级医疗机构之间。
经过相关专业评估,各科室可认可同级医院或上级医院的检验、检查结果。
(二)确定互认项目互认项目包孕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2大类,主要选取不乱性较好、质量较易控制和费用较高的检验检查项目,其中二级医院确定互认医学检精心收拾整顿精心收拾整顿验项目33项、影像学检查项目4项。
出具临床检验报告时必须注明检测方法学和参考区间。
影像资料应做到检查过程规范、拍摄部位正确完整、影片图像清晰、质量可靠、达到诊断要求且具有时效性。
1、医学检验结果互认项目二级医院(33项)①临床生化16项,包括:钠、氯、钙、磷、葡萄糖、尿酸、尿素、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②临床免疫4项,包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于确证基础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基于确证基础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基于确证基础上)、梅毒抗体(特异)(基于确证基础上)。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e57f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3.png)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降低患者就诊费用,推进我院开展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全院各科室3.定义:无4.内容:4.1 互认范围全省同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在疾病周期性变化规律时间范围内的,能提供规范完整的检查、检验报告和相应影像资料的检查项目原则上应予以认可,不再进行重复检查。
4.2 互认项目4.2.1 临床检验4.2.1.1 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丙型肝炎抗体(以上六项肝功能异常和术前除外)、甲胎蛋白。
4.2.1.2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葡萄糖、钙、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肽酶。
4.2.1.3 临床血液、体液学检验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ABO和Rh血型鉴定。
4.2.1.4 临床微生物检查检验项目:细菌分型和药敏鉴定。
4.2.2 医学影像检查4.2.2.1 普通放射线检查,包括普通平片、CR、DR。
4.2.2.2 使用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项目,包括PET-CT、PET、SPECT、CT、MRI、DSA等。
4.2.2.3 部分超声检查项目(不含胎儿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彩超检查;心脏瓣膜疾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房缺、室缺、法洛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等)的彩超检查。
4.3 互认要求:互认检验、检查结果需提供或具备完整、清晰的文字报告及相关影像学图片资料。
4.4互认原则:4.4.1 保证质量,确保安全。
结果互认的医疗机构,必须是参加省级以上室间质控并合格的医疗机构。
结果互认应以不影响疾病诊疗为前提,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4.2 记录齐备,履行知情告知义务。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细则解读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细则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3b68e6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e.png)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细则解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和检验结果互认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机构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相关部门制定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并细化了相关细则。
本文将对该办法的细则进行解读。
一、互认的范围《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了互认的范围:包括医疗机构的检查和检验结果、鉴定结果、报告书等。
这意味着不仅仅限于临床检验结果的互认,还包括其他类型的结果。
二、互认的原则该办法规定了互认结果应当具备的原则:1.准确性和可靠性。
互认结果应当基于准确和可靠的检查和检验数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连续性和稳定性。
互认结果应当基于连续和稳定的检查和检验过程,确保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公正性和公开性。
互认结果应当基于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确保互认过程透明,不偏袒任何一方。
三、互认的流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规定了互认的流程和程序:1.共享数据。
医疗机构应当通过信息系统共享检查和检验数据,确保互认的基础数据一致。
2.评估与确认。
相关部门将对互认的结果进行评估和确认,确保结果符合互认的原则和要求。
3.发布与公示。
批准互认结果的相关部门将发布和公示结果,供社会公众和患者查询和参考。
四、互认的影响《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提升医疗机构的信誉。
互认结果的发布和公示将推动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检查和检验服务,从而提升其信誉和声誉。
2.增强患者信任。
通过互认的结果,患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选择医疗机构和接受检查检验服务,增强了他们的信任感。
3.促进医疗信息共享和合作。
互认的数据共享将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
4.推动医疗质量的提升。
互认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要求医疗机构在检查和检验过程中更加严谨和科学,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尽管《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对互认的规范和细则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互认结果的使用效果有待观察。
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
![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0b7cf376baf1ffd4fadc1.png)
为加速本院医药卫生系统改革,确实减少民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合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降低患者就医花费,简化就医环节,决定在本院临床医技科室全面推行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查验检查结果互认。
一、整体目标推行同级医疗机构间查验、检查结果互认,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改良医疗服务行动”的详细要求,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就诊花费,表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拥有重要的意义。
各临床医技科室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推行同级医疗机构间查验、检查结果互认,真实让民众享遇到这项改革带来的优惠。
二、工作内容(一)互认范围互认范围为全省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各科室应认同同级医院或上司医院的查验、检查结果。
(二)互认项目互认项目包含医学查验和医学影像检查 2 大类,此中互认医学查验项目 33 项、影像学检查项目 4 项。
出具临床查验报告时一定注明检测方法学和参照区间。
影像资料应做到检查过程规范、拍摄部位正确完好、电影图像清楚、质量靠谱、达到诊疗要求且拥有时效性。
1、医学查验结果互认项目①临床生化 16 项,包含:钠、氯、钙、磷、葡萄糖、尿酸、尿素、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r- 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②临床免疫4项,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鉴于确证基础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CV) (鉴于确证基础上)、人类免疫缺点病毒抗体(抗-HIV )(鉴于确证基础上)、梅毒抗体(特异)(鉴于确证基础上)。
③临床血液 6 项,包含: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均匀指数(均匀红细胞体积、均匀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匀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④尿化学查验7 项:包含:酸碱度、蛋白、葡萄糖、酮体、潜血、胆红素、亚硝酸盐。
2、影像检查互认项目一般平片、 CR、DR、CT。
(三)互认程序1、门诊首诊医师应依据患者病情,申请合理、有效的查验和检查项目,防止过分检查。
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1d22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8.png)
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第一章总则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建立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该制度旨在推动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重复检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制度目标本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同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患者能够在不同机构间获得连续、有效的医疗服务。
通过制度的实施,降低重复检查带来的经济负担,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同级医疗机构内的所有检查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
参与互认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在医疗服务中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章法律依据本制度的制定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相关地方政府的医疗服务管理规定第五章管理规范5.1 互认条件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需满足以下条件:- 检查检验项目必须在互认范围内。
- 结果应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并符合国家标准。
- 互认结果需在规定的有效期内。
5.2 记录管理参与互认的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记录管理制度。
每一项互认结果都需在医院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登记,包括:- 互认结果的出具机构名称- 结果的出具日期- 结果的有效期- 相关的患者信息5.3 质量控制为确保互认结果的有效性,各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质量控制活动。
包括:- 定期对检查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 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专业素养。
- 定期进行数据抽查,确保互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章操作流程6.1 申请互认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如需进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应向接诊医生提出申请。
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互认条件决定是否同意。
6.2 结果获取同意互认后,患者应向出具原始检查检验结果的医疗机构索取结果,并确保结果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466f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1.png)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检验中心等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应遵循客观公正、信息共享、技术规范、法律合规的原则,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责任,保障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二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基本要求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检查检验结果信息共享系统,确保结果能够被其他医疗机构获取和识别。
第七条医疗机构在开展检查检验工作时,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患者提供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和复印的服务,保障患者权益。
第九条医疗机构不得私自篡改检查检验结果,应当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检查检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第三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流程管理第十一条患者在就诊时,应当主动告知医疗机构之前的检查检验结果,医疗机构应当及时获取并识别结果。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之间应建立联系机制,确保检查检验结果的及时传递和识别。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流程,明确各项操作规范和时间节点。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向患者告知检查检验结果的诊断意见和建议,并记录在病历中。
第四章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保障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检查检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不良结果处置机制,及时处理检查检验结果错误及其可能引发的问题。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监督检查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机制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785c64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5.png)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机制为了提高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程度,确保病患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查和诊断结果,需要制定和实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
这一管理办法以推动医疗机构间数据共享和互认为目标,通过规范检查检验结果的录入、审核、管理和电子传输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一、制定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必要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是重要的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通过互认,可以减少重复检查的次数,提高效率,节约医疗资源。
互认还可以提高医疗机构间的合作和沟通,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制定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将对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指导,推动互认工作的改进和发展。
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制定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需要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指导。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互认工作的监管,明确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保障互认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并协调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管理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能够积极推动互认工作的开展。
3. 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制定管理办法需要明确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录入、审核、管理和电子传输等方面的要求。
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管理办法还需要规定互认工作的流程和时间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4. 提供培训和指导:制定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后,需要为相关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了解和掌握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
培训和指导可以通过线上教育平台、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进行。
三、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的实施机制1.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为医疗机构之间提供数据共享和互认的平台,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湖南44家三级医院检查结果将互认
![湖南44家三级医院检查结果将互认](https://img.taocdn.com/s3/m/1c454e1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e.png)
湖南44家三级医院检查结果将互认如果你手持邵阳市中心医院CT检查单,到湘雅医院看病,这个CT检查单结果同样有效,不必要再做重复检查。
昨日,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通知,全省44家三级医院(具体名单见表一)之间、同一市州的二级医院之间应开展相关项目检查结果的互认(具体互认项目见表二)。
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省去转院治疗后同一项目进行重复检查的麻烦,同时还能降低患者费用。
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包括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包括图像,下同)互认。
医学检验结果互认是指,临床生化、免疫、微生物、血液和体液等临床检验中结果相对稳定、费用较高的项目。
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互认是指,根据客观检查结果(胶片、打印图像)出具报告的项目。
患者黄先生说,互认肯定是好的,但有的医院以病情变化为由,要求病人重新检查。
省卫生厅要求,互认的范围有同一目的的检查,就是说,是同一疾病的同一检查指征的检查;原检查图像质量和方法可满足疾病诊疗需要的检查。
此外,省卫生厅专家指出,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若更换就诊医院则需要再次进行检查:不同目的的检查;存在设备依赖性的检查;因病情变化,已有的检验结果、检查资料难以提供参考价值的检查;检验、检查结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的检查;检验、检查项目意义重大的,如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急诊急救等抢救生命的紧急状态下须进行的检查;检验、检查结果与病情明显不符的检查;图像质量和方法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医学影像学检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对纳入检验结果、检查资料互认范围的医疗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
各医疗机构应主动告知患者保管好检验、检查报告和相关资料,减少因患者自身原因导致的重复检查。
对需重复检查的项目,需将原因充分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
记者刘少龙实习生李鸿梅一、医学影像资料相互认可的检查项目(一)普通放射检查(包括普通平片、特殊检查、CR、DR)(二)CT(三)MRI二、医学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检查项目(一)临床检验:小便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二)生化检验: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固醇、尿素、肌酐、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酸转移酶(三)免疫检验: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四)微生物检验:普通培养、常规药物药敏试验(五)分子生物学检验:乙肝病毒DNA、丙肝病毒DNA。
同级别医院间常规检查结果将互认
![同级别医院间常规检查结果将互认](https://img.taocdn.com/s3/m/326ad367b90d6c85ec3ac6d7.png)
龙源期刊网
同级别医院间常规检查结果将互认
作者:孙梦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0年第08期
卫生部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有关工作的通知。
根据通知要求,各省要在2012年年底前建立各临床主要专业的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在2010年年底之前,各省(区、市)同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医学影像资料和常规临床检验项目结果将实现互认。
根据卫生部之前发布的有关管理办法,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医疗机构不同专业质控
需要,在辖区内选定三级甲等医院或有条件的专科医院设立不同专业的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原则上同一专业只设定一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各省要在2012年年底前建立各临床主要专业的省级质控中心。
通知要求,省级质控中心要对医疗质量全过程实施动态控制与管理,逐步组建本行政区域相关专业质控网络,定期向医疗机构通报考核方案、质控指标和考核结果。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928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6.png)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全面推进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上级关于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决策部署,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扎实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优质资源共享率,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健全完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体系及质控标准,不断扩大互认范围;力争到2025年,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智能高效融合、互联互通互认的信息化支撑系统,实现互认信息的精准提醒,互认资料的数字化储存、传输及结果调阅。
深入推进地区双城经济圈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力争实现地区双城经济圈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字化互认。
三、互认项目(一)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第一批)共16项(见附件1)。
检验互认项目应为参加国家或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的项目。
涉及检验互认项目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并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和相应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
开展互认的医疗机构应统一检验报告单样式和互认标识。
检验报告单应包含患者姓名、检测项目和样本类型等基本信息,对于检验结果应当注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及参考区间,同时在报告单右上角标注检验结果互认标识,如“xx或xx”。
未按要求参加质量评价或质量评价不合格的检验项目,不得标注(检验报告单推荐模版见附件2)。
(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第一批)共53项(见附件3)。
涉及的影像资料应做到检查过程规范、检查项目齐全、序列完整、图像清晰、质量可靠、达到诊断要求,患者基本信息和检查日期准确,报告和资料的文字符合医疗文件书写规范、字迹清楚、病变相关数据准确,在图像或胶片的右上角标注图像互认标识,如“xx或xx”。
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78240c011ca300a6c390ab.png)
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一、进行临床诊疗活动时,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认应以不影响疾病诊疗为前提,医患双方应遵循疾病变化的规律,恪守诊疗常规,由临床医师根据诊疗需要选择互认结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在诊疗过程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判断是否认可外院的检查结果。
进行院内会诊或再次检查时,须向患者或家属明确说明复查依据并记录在病历中。
对予以认可的外院检验、检查结果应在病历中记录清楚,包括检验、检查的机构名称、日期、检查号、结果等资料;住院患者的检验、检查互认资料应在病案中留存。
三、互认条件:同级以上医疗机构所出具的正式报告原件予以互认。
四、不互认范围:1、因病情变化,已有检验、检查结果难以提供参考价值的(如与疾病诊断不符合等);2、疾病发展过程中检验、检查结果容易产生较大幅度变化,且对疾病诊断有影响的;3、检验、检查结果与病情明显不符的;4、检验、检查项目意义重大的(如术前准备措施等);5、急诊、急救患者时;6、既往检验、检查结果时效性已过,难以对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价值的;7、其他符合诊疗需要的不可预测情形。
湖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湖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ebf2c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3.png)
湖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一、背景介绍湖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其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地探讨。
二、互认制度的意义和目的互认制度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解决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的检验检查结果互相承认的问题。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目的:2.1 提高效率互认制度的实施可以减少重复的检验检查过程,节约时间和资源。
不再需要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检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结果出具的速度。
2.2 保证质量互认制度可以确保检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不同机构之间的互认,可以增加结果的可信度,提高检验检查的质量。
2.3 促进合作互认制度可以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共享和互认结果,可以增加各机构之间的合作意愿,推动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经验的分享。
三、互认制度的实施过程和措施为了确保互认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步骤。
以下是互认制度的实施过程:3.1 制定统一标准在实施互认制度之前,需要制定统一的检验检查标准,确保不同机构之间的结果是可比较的。
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技术要求、设备条件、人员素质等。
3.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了实现结果的共享和互认,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该平台可以用于上传和下载检验检查结果,方便各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3 互认协议的签署各机构需要签署互认协议,明确各自的权责和义务。
协议的签署可以确保互认制度的有效实施,并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3.4 定期评估和监督互认制度的实施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督,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评估和监督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互认制度的影响和挑战互认制度的实施不仅对检验检查机构有着积极的影响,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4.1 积极影响互认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检验检查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同时,互认制度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各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
![各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be6f5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3.png)
各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检查结果,是指通过超声、X线、MRI、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的图像或数据信息;所称检验结果,是指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所得到的数据信息。
检查检验结果不包括医师出具的诊断结论。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四条【互认原则】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事权划分】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工作。
国务院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推进全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支持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推进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支持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工作。
第六条【行政部门职责】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指导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规范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按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功能指引要求,加强区域平台建设,推动辖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
第七条【质控组织职责】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组建或者指定的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简称质控组织)应当在同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订完善本级检查检验项目质量评价指标和质量管理要求。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273c7f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8.png)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1.05•【字号】湘卫医发〔2020〕21号•【施行日期】2020.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湘卫医发〔2020〕21号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委直属和联系医疗机构:为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结合全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互认原则(一)以人为本,减轻患者负担。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就医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二)遵循规律,确保医疗质量。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不影响疾病诊疗为前提,医患双方应遵循疾病变化规律,恪守诊疗常规,由临床医生根据诊疗需要,科学选择互认结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规范操作,强化医患沟通。
经治医师对互认的外院检查检验结果应在病历中予以记录,包括机构名称、检查日期等;对住院患者的检查检验互认资料应在病案中予以留存;对不予认可的检查检验结果,应向患者或家属充分告知,并将复查依据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不列入互认范围或不受互认限制:1.因病情变化,已有的检验结果、检查资料难以提供参考价值的;2.检验、检查结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的;3.检验、检查项目意义重大的,如手术、输血等重大医疗措施前的检验检查等;4.检验、检查结果与病情明显不符的;5.图像质量和方法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医学影像学检查;6.患者或其亲属要求做的进一步检查;7.其它符合诊疗需要的不可预测情形。
二、互认项目(一)医学影像资料相互认可的检查项目1.普通放射检查,包括普通平片、CR、DR,胶片质量优良。
医院同级互认报告制度
![医院同级互认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5fb1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d.png)
医院同级互认报告制度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模式的不断更新,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逐渐成为了医疗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同级互认报告制度应运而生。
医院同级互认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之间在同级别范围内对医疗技术水平、临床能力等方面进行统一认证评分,并互相认可医院的相关评分和数据。
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合作,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制度的意义医院同级互认报告制度实施的意义在于:1.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通过认证评分和数据的交流,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避免医疗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
2.提高医疗机构的临床水平。
通过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认证评分的交流比对,激发医院间的竞争意识,督促医疗机构不断提升临床技术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体验。
3.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通过医院之间的认证评分和数据的交流,医院可以对自身的医疗服务模式进行优化,提高医疗服务的流程和效率,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提高用户满意度。
运作方式医院同级互认报告制度的运作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申报认证。
医疗机构会向相关的认证机构申请认证,填写申报表及相关材料,由认证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审查、评价和检查。
2.评审认证。
专业人员会对医疗机构的临床科室、医疗设备、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评审认证。
医疗机构获得相应的认证评分和数据。
3.交流比对。
认证机构将医疗机构的评分和数据上传至系统进行比对,同时向医疗机构推送同级别的医院的评分和数据供参考。
4.合作共享。
医疗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医院同级互认报告制度平台进行交流共享,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优劣势分析医院同级互认报告制度作为医疗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的优劣势:优势1.能够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共享,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2.提升医疗机构的临床技术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3.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提高用户满意度。
同级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同级检验结果互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2b33c9da0116c175f0e487c.png)
同级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一、对外院检查检验结果的认可必须以不影响疾病诊疗为前提,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对认可的外院检查、检验结果用在病例中进行记载,记载内容除检查、检验结果外,还应包括检查机构名称、检查日期、检验报告单号等,对于住院病人外院的检查、检验资料应该复印病历中暂存。
三、同级医院、上级医院在疾病发生发展周期性变化规律时间内能提供完整的检查检验报告和相应影像资料的检查、检验项目原则上予以相互认可,不在做重复检查。
四、互认项目
1.临床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免疫项目、血脂、血糖、
2.医学影像:CR、DR检查、CT检查、核磁检查。
五、以下情形不具互认范围
1.因病情变化,检查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不符合,难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2.检查项目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较快的;
3.检查项目意义重大(如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等原因需重新检查。
上述不具互认范围需重新检查的需向病人明确说明,并将复查依据在病例中予以记载。
六、对患方要求复查的项目,在病历予以记载,特殊检查及费用较高的检查项目应由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
七、故意刁难、推诿拒绝诊治患者的医生,一经发现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
八、各临床医生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医师基本技能,和鉴别诊断能力,做到合理检查项目,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同时要加强医患沟通,认真发行告知义务,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49255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a.png)
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各级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建立对于确保患者的权益以及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进行探讨。
一、背景引言在传统医疗体系中,当患者需要进行检查或者检验时,常常需要多次前往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重复检查。
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费用负担,还浪费了医疗资源。
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建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意义1. 提高医疗效率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推行,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重复检查次数,降低患者的负担。
患者只需要在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一次检查或者检验,其他同级医疗机构可以直接认可该结果,从而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资源,提高了医疗效率。
2. 确保患者的权益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确保患者的权益。
各级医疗机构通过共享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减少了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障碍,保证了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了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发生。
3. 提高医疗质量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质量。
患者可以选择在自己信任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或者检验,医疗资源能够更好地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
三、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实施途径1. 建立统一的检查检验结果标准同级医疗机构对于检查检验结果的认可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准则作为依据。
各级医疗机构可以联合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检查检验结果认可标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同级医疗机构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重要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和传递,确保患者的信息可以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流通。
这样可以减少重复检查的次数,提高医疗效率,同时保证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某三甲医院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
互认制度
一、目的为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建立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
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实现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放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患者就医费用简化患者就医环节,改进医疗服务。
二、适应的范围本市、本区域内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二级医院之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本院前后几次住院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及二级对三级医院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认可。
三、互认的原则
1、对外院检查、检验结果的认可必须以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对认可的外院检查、检验结果应在病历中进行记载,记载内容除检查、检验结果外还应包括监察机构名称、检查日期、检验报告单号等;对于住院病人,外院的检查、检验资料应该复印在病历中留存。
3 、同级医院、三级医院在疾病发生发展周期性变化规律时间范围内能提供完整的检查、检验报告和相应影响资料的检查、检验项目原则上予以相互认可,不再进行重复检查。
四、互认的方法
(一)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程序1、临床检验质控中心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对列入检验结果互认的医院进行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EQA )和室内质量控制(IQC ),质评合格的实验室方可进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2、检验结果互认医院的临床医师,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互认。
(二)医学影像资料互认程序1、放射医学质控中心应对列入影像资料互认医院的放射科,进行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医院方可进行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工作。
2、外院(验收合格的互认医院)影像资料需经本院放射科质量控制专家出具会诊报告后,方可被临床医师认可。
五、互认的项目将同级和上级医疗机构的认可项目(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与临床检验结果)分为三类,每一类执行不同程度的认可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类: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中根据客观检查结果(照片、
图像)出具诊断证明报告的,包括普通放射摄片(含CR、
DR )、CT、MRI 、核医学成像等。
对于此类项目,只要患者能提供检查部位正确、全面、质量较好的客观检查结果,我院给予认可;若我院对被认可的诊断报告有疑问或患者不能提供诊断报告时,可凭客观检查结果,由我院放射科医师出具会诊报告。
第二类: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中要根据检查过程中的动态观察出具诊断证明报告的,或诊断报告与检查过程密切相关的,包括放射造影检查(含
DSA )、超声检查、其他影像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肌电图图纸等)。
对于此类项目,因影响结果的因素较多。
对其结果是否认可由接诊临床医师确定,如检查、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相符合,能满足诊疗需要,则一般可不复查。
第三类:临床检验类项目,具有可观性的特点。
包括部分稳定性较好,费用较高的检验项目。
具体为:
1 、临床生化:总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元素测定等;
2 、临床免疫:乙肝两对半(肝功异常或术前除外)、丙肝抗体(肝功异常或术前除外)、甲肝抗体IgM (肝功异常或术前除外)、免疫球蛋白、TFP (作为肿瘤标志物时)、癌胚抗原、甲功(FT
3 、FT
4 、TSH);
3、临床微生物:病毒培养与鉴定、细菌分型;
4 、临床血液、体液: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明确,
临床无异议)
对于此类检验项目,因结果相对稳定,在相应疾病周期性变化规律时间范围内一般不再进行重复检查。
六、不予互认的情况以下情形,不属互认范围:(1)因病情变化,
检查、检验结果难以提供参考依据
(如与疾病诊断不符合等);
(2)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很大;
( 3 )检查、检验项目意义重大(如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等。
备注:上述不属互认范围,需重新检查的,须向病人明确说明,并将复查依据在病历中予以记载。
急诊、急救时不受上述限制。
七、管理办法
(一)加强对临床医师的“三基三严”培训,不断提高临床基本技能,做到合理选择检查、检验项目,避免过度依赖仪器检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重复检查。
(二)做好对患者的宣传工作,对患者及家属要求复查的项目,应在病历中予以记载,特殊项目(CT、MRI 等大型医用设备等费用较高的项目)应由患者及家属签字认可。
(三)加强科间会诊管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杜绝同一检查、
检验项目在我院的不同科室出具检查、报告的
现象,为患者提供规范完整的检查、检验报告和相应的影像资料。
(四)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质量检查,质控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和抽查,加强对检查、检验质量的控制;检验科要加强室间和室内质控,切实保证临床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八、其他要求
(一)提高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明确要求实行同级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这项工作对于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就诊费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党和政府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各医疗机构要服从大局、全局,配合党和政府坚决贯彻执行。
各医疗机构在工作中不要钻技术的牛角尖,按照要求加快检查互认工作的实行。
(二)加大对医护人员培训力度。
检查互认要求是在同级医疗机
构间进行,各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检验、放射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及可比的同时,还要在医疗机构内对临床医生人员进行培训,医生作为医学检查互认的接受者,提高医生对互认工作的认知度,增强医生对互认工作的信心,切实转变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互认工作的思维方式,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
检查互认是造福于民的好事,互认不能仅局限于医疗机构内部,要通过多种多样的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互认的意义,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实体会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爱护,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在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措施,真实享受到检查互认带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实惠。
湖南省某三甲医院
201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