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黄达《金融学》背诵要点梳理
黄达《金融学》背诵要点梳理包括以下内容:
1.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
2.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投资者、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
3.金融市场的各类产品,如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
4.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如竞价机制、交易方式等。
5.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收益,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6.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泡沫,包括市场效率、市场泡沫等。
7.金融机构的种类和功能,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8.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等。
9.金融创新的种类和影响,如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等。
10.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包括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金融监管的原则、方法和手段等。
以上是黄达《金融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需要考生重点掌握和记忆。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金融中介体系)【圣才出品】
第5章金融中介体系5.1 复习笔记一、金融中介及其包括的范围1.金融中介的定义与范围(1)金融中介定义金融中介是指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也称金融中介机构或金融机构。
其基本功能就是在间接融资过程中作为连接资金需求者与资金盈余者的桥梁,促使资金从盈余者流向需求者,实现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
(2)金融中介范围①在间接融资领域中,与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有各种类型的银行。
②在直接融资领域中,为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提供策划、咨询、承销、经纪服务的金融中介,包括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基金以及证券交易所。
③各种保险事业。
④从事信托、金融租赁、土地和房地产金融活动的机构。
2.金融中介的国际分类(1)联合国统计署的分类①按经济活动类型分类,把现今世界上的经济活动分成17个大类。
金融中介,是其中的一大类,包括的内容是:不包含保险和养老基金的金融中介机构;保险和养老基金;辅助性金融中介。
②按中心产品的分类,共分6大类。
金融产品属于服务性质的产品。
“金融中介、保险及辅助服务”包括的内容是:金融中介服务;投资银行服务;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再保险服务;金融中介辅助服务;保险和养老基金辅助服务。
(2)国民核算体系SNA对金融业按机构的分类①中央银行;②其他存款公司;③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④金融辅助机构;⑤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
3.金融服务业的特点(1)金融资产比率极高在金融中介资产负债表中,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相比,具有其他产业不能比拟的极高比例。
(2)高负债率金融业务的自有资本与资金来源相比,所占比例过低。
一般企业的该比例要高许多。
(3)高风险产业高负债率决定了金融业务的高风险。
(4)政府的严格监管高风险和高负债率的特征决定了政府对其的严格监管。
(5)追求利润作为企业这是与一般产业的共同特征。
二、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我国目前形成了以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中介体系格局,具体如图5-1所示。
黄达《金融学》(第2版)(外汇与汇率)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5章外汇与汇率5.1复习笔记一、外汇1.外汇及其构成(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可用作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
其特征包括:必须是外币或以外币表示;必须具有自由兑换性。
(2)我国外汇的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所称的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①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⑤其他外汇资产。
2.外汇管理与管制(1)外汇管理与外汇管制的含义外汇管理是政府对外汇收、支、存、兑所进行的一种管理。
一般来讲,凡是有自己法定货币的地方,就存在外汇管理。
至于管理的松紧程度,因国、因地、因时而异。
外汇管制是指政府对于公民、企业乃至政府机关取得、支用、携带、保管外汇等行为的严格限制。
(2)外汇管理与外汇管制的关系:严格的管理就是管制。
(3)可兑换货币与不完全可兑换货币根据是否存在兑换其他货币的限制性规定,外汇分为可兑换货币和不完全可兑换货币。
一般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本币与外汇的自由兑换,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实行的本币与外汇的不可兑换或不完全可兑换。
3.我国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可兑换问题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又一次更具实质意义的重大改革,开创了我国外汇管理的新局面。
1996年底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至于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虽尚无确定的时间表,但总体思路是明确的: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逐步推出资本项目开放措施。
在顺序方面应是先放松流入,后放松流出;先放开长期资本流动,后放开短期资本流动;先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后放开对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的管制;先放开有真实背景的交易,后放开无真实背景的交易。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圣才出品】
第2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2.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一国货币制度问题超出国界时,就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或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货币在国际交往之中,主要涉及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和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2.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金汇兑本位是一种必须有双边的国际安排才能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短暂存在过金汇兑本位。
金汇兑本位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是:各国货币依然维持金平价,即规定有含金量。
但只是一种不完全的金平价,本币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而是通过兑换外汇间接与黄金联系;汇率实际上是一种钉住汇率制度,即与某一特定强国的货币挂钩;一国政府当局或中央银行除持有黄金储备外,还持有大量外汇——与之挂钩的强国货币,以保证本币可以通过兑换为外汇来保持稳定。
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突破黄金结束的开端。
3.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是其为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确定黄金官价为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可随时按此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比率,各国的中央银行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汇率波动幅度不超过±1%(1971年12月后调整为±2.25%)。
这个体系是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建立的,因而其盛衰与美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取消固定汇率的决议,并于1978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布雷顿制度的彻底崩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元的中心地位已被否定,因为对于世界各国的货币来说,其汇率浮动的主要依据依然是美元。
(3)浮动汇率制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牙买加协议》,宣布废除黄金官价,实行黄金非货币化,以特别提款权(SDR)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各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
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得多。违约风险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债券利率的差异。对于相同到期期限的债券,企 业债券通常要比国债支付更高的利率。
(2)风险溢价 在到期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有违约风险的企业债券与无风险的国债之间的利差便是风险 溢价。 通常而言,有违约风险的债券总会存在正的风险溢价,而且风险溢价会随着违约风险的 上升而增加。 2.流动性因素 (1)流动性 流动性是影响债券利率的另一重要因素。流动性被用来衡量金融资产转换为现金的能力。 债券的流动性越强,意味着它转换成现金时所支付的成本会越低。 投资者通常喜欢持有流动性强的债券。但如果投资者选择持有流动性强的债券,就得以 放弃部分收益为代价;反之亦然。 国债通常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相比之下,企业债券的流动性就较差。 (2)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会影响投资者持有债券的愿望,在到期日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通常会选 择持有流动性强的债券。要让投资者对流动性较差的债券产生需求,债券发行者就得提供相 应的流动性补偿。直观地说,在流动性较差的债券的利率中,有必要包含一个利差,即流动 性溢价。 3.税收因素 债券利息的税收政策同样会影响债券利率。对于投资者来说,即使市政债券的利率较低、 流动性较差,有时还存在违约风险,但若考虑了税收减免因素,持有市政债券的回报仍然较
2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其中,P 表示现值;S 表示终值。 (3)现值的运用 现值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各种金融资产的到期收益率,可以对两种期限不同的金融 资产的价值进行比较,为金融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4.竞价拍卖与利率 在市场经济中,有的债券只有面额(还本时的金额)而不载明利率,发行时采用竞价拍 卖方式。拍卖成交价,即现值;与面额,即终值的比,决定当前的利率。这样形成的利率就 是市场利率。 5.利率与收益率 收益率实质就是利率。作为理论研究,这两者无实质性区别。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两者使 用的差别,取决于习惯。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与协调)【圣才出品】
第21章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与协调21.1 复习笔记一、汇率的作用与风险1.汇率与进出口一般地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然而,汇率变化可能给予进出口的影响,必须有一个伴随的条件,即进出口需求有价格弹性——进出口品价格的变动对进出口品的需求会有所影响。
概括地说,如果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那么,一国汇率下降和相应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可以有效刺激出口数量;而由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则可以有效抑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减少进口数量。
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汇率下降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
就出口商品来说,还有一个出口供给弹性的问题,即汇率下降后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所制约。
一国出口商是否可以从汇率贬值中得到额外利润,还以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为前提条件,国内物价上涨,就会抵消额外利润,从而也就没有调低出口品在外国市场上的价格的空间。
当竞争对手通过贬低各自本币汇率等措施加以反击时,竞争的优势即不复存在。
汇率作用于进出口,是一般性规律,但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作用并不会实现。
2.汇率与物价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
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从出口商品看,汇率下降有利于扩大出口。
但在出口商品供给弹性小的情况下,出口扩大会引发国内市场抢购出口商品并从而抬高出口商品的国内收购价格,甚至有可能波及国内物价总水平。
如果某种或某些出口品由于汇率下降并引起国内收购价格的提高,那么,对于这种或这些种出口品,汇率降低刺激出口增加的作用将会部分地乃至全部被抵消。
博迪《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修订版答案
博迪《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修订版)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第1部分金融和金融体系第1章金融学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管理财务健康状况和业绩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2部分时间与资源配置第4章跨期配置资源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居民户的储蓄和投资决策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投资项目分析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3部分价值评估模型第7章市场估值原理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已知现金流的价值评估:债券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普通股的价值评估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4部分风险管理与资产组合理论第10章风险管理的原理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对冲、投保和分散化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资产组合机会和选择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第5部分资产定价第13章资本市场均衡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期权市场与或有索取权市场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第6部分公司金融第16章企业的财务结构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实物期权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圣才出品】
第3章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3.1 复习笔记一、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1.信用的概念(1)定义: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2)特点:信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方有权取得利息,借方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
(3)信用关系建立的三要素:由借贷双方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价值做相向运动形成的时间差;保证债权债务关系确定的凭据——信用工具。
2.信用的产生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从商品货币关系看,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起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信用与货币,都以私有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同源的,但不具有逻辑的先后关系。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自身就是一种信用关系的体现。
3.信用形式信用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在,前者在自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后者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货币借贷成为信用最主要的形式。
二、利息1.利息的含义利息是货币所有者(或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者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或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
利息对于债务人来说,是借入货币或者货币资本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
利息从来源上看,是剩余价值或者利润的一部分,即利息是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补偿由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这两部分组成。
2.利息的实质马克思论证了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在贷放货币资产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以剩余价值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3.收益的资本化(1)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①含义: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是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或将会取得的收入。
②表现:利息率成为一个尺度,即如果利润率低于利率,则不应该投资。
③原因(马克思的观点):首先,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一旦人们忽略借贷过程创造价值这个实质内容,而仅注意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可带来利息这一联系,便会形成货币资本自身天然具有收益性的概念。
凌江怀《金融学概论》(第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20.1 复习笔记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文献概要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发展理论与金融理论基本上是相互分离的。
直到20世纪50—60年代,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肖的研究成果表明,表现为各类金融资产增多及各种金融机构设立的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60年代,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肯定金融发展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经济与金融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
70年代,罗纳德·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爱德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论证了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问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90年代,格林伍德、约万诺维奇、莱文以及史密斯在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从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基本的结论是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论的影响,在发达国家相继放松金融管制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展开了以金融发展为目标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一场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运动迅速扩展。
金融自由化运动解除了束缚金融业的种种管制,金融业获得了长足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但从世界一些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看,即使是内容大体相同的改革,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实施的结果不同;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多问题。
2.金融发展的含义及其规律(1)金融发展的含义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短期的变化也包括长期内的变化,既是各个连续时期内的金融交易流量也是对不同时点上的金融结构的比较变化。
而金融结构则是指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也就是说金融结构是由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共同决定的。
衡量一国的金融结构可用八个方面的存量指标以及相对应流量指标,即:①金融相关比率,指某一时点上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这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义指标,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博迪《金融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第11~14章【圣才出品】
利率风险叏决二经济主体的立场,即经济主体是借款者迓是贷款者。 仅储蓄者的角度(贷款人)看,利率风险是利率下跌的风险。利率保险的形式是有一个 利率的最低限价,即保证最低的利率水平。仅借款人的角度看,利率风险是利率上涨的风险。 利率保险的形式是有一个利率的最高限价,即保证最高的利率水平。
考点四:最小化对冲成朓 经常存在多种决策制定者可以利用的对冲风险机制。弼存在多二一种的对冲风险递徂 时,一位理性的管理者将选择花费最少的那种递徂。
考点五:投保不对冲
3 / 1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规频学习平台
投保不对冲乊间存在根朓的差别。对冲时,通过放弃获利的潜在可能性消除了损失的风 险;投保时,为消除损失风险的同时保留获利的潜在可能性支付了一笔保险费。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规频学习平台
第 11 章 对冲、投保和分散化
1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远期合约 使用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对冲风险 期货合约
关于风险与风险转移的三个重要论点
运用互换合约对冲汇率风险
通过针对负债配比资产对冲缺口风险
最小化对冲成本
对 冲
考点九:作为保险的朏权 朏权是保险合约的另一种普遍存在的类型,它是在朑杢以固定价格质买戒出售一定数量 的标的物的权利。朏权合约和迖朏合约有区别,迖朏合约是在朑杢挄照固定价格买卖一定数 量的标的物的义务。 所有给予合约一斱挄照预先约定的执行价格买卖某物权利的合约都是一项朏权。返里存 在和所买卖物品同样多的丌同朏权合约类型:商品朏权、股票朏权、利率朏权、汇率朏权等。 朏权合约中常常用到一亗特殊的名词: (1)挄照固定价格质买特定物品的朏权称为买入朏权(call);挄照固定价格出售特定 物品的朏权称为卖出朏权(put)。 (2)朏权合约中约定的固定价格称为朏权的执行价格(strike price)戒行权价格 (exercise price)。 (3)在其后朏权丌能再被执行的日朏称为朏权的有效朏限戔止日(expiration date) 戒到朏日(maturity date)。 (4)如果一项朏权叧能在到朏日弼日被执行,那么称乊为欤式朏权;如果一项朏权可 以在到朏日乊前的仸何时间,包括到朏日弼日被执行,那么称乊为美式朏权。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金融体系结构)【圣才出品】
第10章金融体系结构10.1 复习笔记一、金融体系与金融功能1.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1)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
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可以说是金融体系赖以展开的基座、平台。
(2)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是融资运作的两大领域。
人们常常把融资的两种形式——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分别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挂钩:金融市场是直接融资领域;金融中介是间接融资领域。
这两者是构成金融体系实体的两个互补的部分。
金融体系是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所构成。
(3)金融工具。
没有脱离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金融工具;也没有不存在金融工具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
(4)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
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准公共产品。
因此,国家的管制框架就成为金融体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实际会涉及整个金融体系,是有关金融体系的全局问题。
2.金融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学界提出了金融功能分析框架。
金融功能观是指应当从功能而不是机构分析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金融机构为什么大不相同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原因有两点:①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②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融系统执行各项功能的效率提高。
金融功能框架并非限于金融机构,更着眼于金融市场。
金融系统基本功能可分为六项:(1)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2)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途径;(3)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以完结产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4)提供了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机制;(5)提供价格信息;(6)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
二、金融体系的两种结构1.中介与市场对比的不同结构金融功能由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来实现。
但在现实世界中,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这两者在金融体系中的对比却有不同的格局。
例如,在美国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非常发达,而在欧洲大陆很多国家,例如德国和法国,则是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
26.1复习笔记 26.2课后习题详解 2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7.1复习笔记 27.2课后习题详解 2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8.1复习笔记 28.2课后习题详解 2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作者介绍
这是《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 该书作者的介绍。
黄达《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 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黄达
典型
习题
笔记
习题
名校
真题
笔记
教材
金融学 视频
货币
第版
复习
金融
笔记 题
第章
机制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黄达《金融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黄达 《金融学》的师生参考。《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金融类》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金融类权威教 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 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 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的笔记,并对与本书相关的历年考研真题进 行了详细的解答。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金融学优秀教 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金融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 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的 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 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以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第3版)为基本依据,参考了该 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金融学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 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名校真题,囊括所有考点。本书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来自指定黄达主编 的《金融学》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并对每道题(包括概念题)都尽可能给出详细的参考答案,条理分明,便 于记忆。精选部分考研真题进行视频讲解。4.补充难点习题,强化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 点的复习,每章参考了名校题库、众多教材及相关资料,精选了部分难题,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 纳。
金融读书笔记
付初 222008121 财务管理—2班金融学读书报告:阅读书目:书籍简介:作者马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和首席经济评论员,英语诺丁汉汉大学经济学教授。
本书《下一轮全球金融》主要内容是关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的全球金融动态,数据分析主要从2000年到2007年。
与此同时马丁·沃尔夫也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走向,特别是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全球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与期许。
正如中文译本上的副标题一样,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因为对过去的分析总结影响未来的决策与走向。
全书共分为八章,标题分别是经验与教训: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自由化:陷阱?还是谈坦途;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从危机到失衡;暴风雨前的寂静;走向调整和国内改革;走向全球改革;走向更稳定的世界。
上世纪末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及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国家,从经常账户赤字变为经常账户盈余,富余的资本开始流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而改变了80、9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债务人的经济格局。
这是本书中主要观点——储蓄过剩和货币过剩造成经济失衡,产生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前提和事实基础。
文中作者提到全球储蓄过剩即“世界其他地方储蓄大大超过投资,也可以说是世界与美国的分离”,全球储蓄过剩数量已经达到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地方储蓄总额的1/6,其结果就是造成实际利率下降的趋势,这也导致美国必须承受巨额经常账户赤字。
实际利率偏低的事实表明美国没有将赤字引向投资而是转向消费领域。
总结货币过剩的含义即为“世界上的储蓄者都是被动的受害者,挥霍的美国人是失衡的代理人,而美联储并非一个英雄的角色。
”本书关注了由于宏观经济力量特别是全球储蓄泛滥与其相关的国际收支失衡而导致的压力,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背后的含义并检视了相关力量对于国内债务特别是美国居民债务所造成的影响。
在书中最后两章中作者强调了全球金融改革的重要性。
全球的金融需要以国家内部金融的健康发展为有力保障,对如何将闲置资金正确的引入需要投资的发展中国家而不引起该国的金融动荡并尽量避免风险,书中都做了有意义的论述。
金融学学习笔记
⾦融学学习笔记⾦融学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院学号:11011110086批次:201110 辅修专业:⾦融姓名:王宇佳成绩:⼀、学习内容1. 学习体系:本阶段为第⼀部分,包括第⼀篇:货币与货币制度第⼀章:货币与货币流通第⼆章:货币制度第三章: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第⼆篇:信⽤与利率第四章:信⽤的演进第五章:信⽤形式第六章:利息与利息率2. 学习⽬标第⼀章1、了解货币产⽣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重点掌握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2、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认识各种货币形式的特点。
3、掌握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基本功能,理解货币的各种作⽤。
4、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重点掌握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5、掌握货币计量的有关概念及统计分析的经济意义。
第⼆章1、掌握货币制度的含义,了解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含义,掌握国家货币制度的⼏种主要类型和特点。
3、重点掌握我国现⾏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4、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历程,掌握⽛买加体系的内容与利弊。
5、了解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三章1、从不同⾓度理解外汇的含义,进⽽掌握汇率的概念及不同的汇率种类。
2、熟知直接和间接两种标价⽅法,并能⽤来套算汇率。
3、研究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
4、通过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较,理解不同汇率制度的特征。
5、理解汇率制度的演进历程,重点掌握⼈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第四章1、掌握信⽤所涉及的不同含义,正确理解不同含义之间的关系;2、了解信⽤产⽣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熟悉⾼利贷信⽤的特点作⽤。
3、掌握信⽤与货币的关系。
4、掌握现代信⽤与经济的关系。
5、掌握现代信⽤体系的构成。
第五章1、掌握商业信⽤形式的含义和特点,认识商业信⽤在企业经营中的作⽤;2、掌握银⾏信⽤的含义和特点,认识银⾏信⽤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和作⽤;3、掌握政府融资形式与政府的债务管理;4、掌握消费信⽤的形式及其效应和约束条件;5、理解国际信⽤的含义,掌握国际信⽤的具体⽅式。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金融学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一、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二、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
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货币政策)【圣才出品】
第19章货币政策19.1 复习笔记一、货币政策及其目标1.货币政策的概念与内容货币政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货币政策,通常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广义的货币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供给数量的一切措施。
货币政策包括:(1)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从确定目标,运用工具,到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存在着一些作用环节,其中主要有中介指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关系:金融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外汇政策、支付清算政策,与证券市场及保险市场等运行和发展相联系的所有政策及法规,以及各种金融子市场的监管政策和协调政策等。
货币政策是金融政策的核心部分。
【例19.1】货币政策[厦门大学2013金融硕士;武汉理工2007研]答: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有关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的总和。
货币政策按其执行主体的不同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措施的总和。
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即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运行始终与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覆盖整个社会,其中包括货币流通状况、货币供应与信用总量增长速度,以及结构比例等,对各项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
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应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性的和全方位的,突出表现为:①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③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凌江怀《金融学概论》(第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金融市场概述3.1复习笔记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分类与功能1.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与需求者通过某种市场的方式直接进行资金融通和自由买卖有价证券的场所;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社会资金融通渠道、方式、手段、主体等多种市场要素的总和,是金融买卖活动的总体。
金融市场是经济生活中与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等并列的一种市场。
金融市场是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在这里实现借贷资金的集中和分配,并由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的对比形成该市场的“价格”——利率。
金融市场包括通过各类金融机构及个人所实现的货币资金借贷活动。
其中有对各种货币进行的交易,也有对各种有价证券进行的交易。
现代的金融交易既有具体的交易场所;也有无形的交易场所。
一般来说,现代金融市场有以下特点:(1)交易主体及其关系的特殊性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个人,也可以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甚至包括代表政府的中央银行。
(2)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从狭义金融市场角度分析,金融市场是金融交易方式的最新发展和延伸。
金融交易方式较早期的形式是私人直接借贷,如高利贷。
(3)交易场所的特殊性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不同,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交易双方即使远隔万里,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交易顺利进行。
(4)交易对象的特殊性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货币资金这一特殊商品。
2.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是一个大系统,包罗许多具体的、相互独立但又有紧密关联的市场,可以按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
(1)按金融交易的期限可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工具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需求,以便随时可以将短期金融工具变换成现实货币。
资本市场是长期金融工具交易市场,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需要。
(2)按交易中介存在与否可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直接金融市场是指资金需求者直接从资金供给者那里融通资金,一般以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方式进行;间接会融市场则是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来融资的市场,此时融资双方不直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而是与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直接交易,以实现最终的融资。
金融学学习笔记(思维导图)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按性质不同
利率=利息/本金
利息利率
固定利率 浮动利率
按管理方式
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变化将引起利率发生变动的效应。即,当预期通货膨胀 率上升时,储蓄减少而投资增加,结果是利率上升。
拆借利率 国债利率
按信用形式
...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真实利率理论)
利息率(利率)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追索、背书
有关经济行为
由银行应进口人的请求开给出口人的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凭证
信用证
商业银行对具有一定信用的顾客(消费者)所发行的一种赋予信用的证书
信用卡
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金融工具)
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 股价=预期股息/市场利率
股票
政府债券(国家债券)
股份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向社会发行的借款凭证
经济意义上:信用是指以收回本金并获得利息为条件的贷出,或以偿还本金并支 付利息为前提的借入,代表着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概述
私有制和商品交换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
授信主体与受信主体所掌握的信息量不同,一般受信主体比授 信主体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信誉程度,即受信 主体拥有私人信息或隐藏信息
信息不对称
经营性质看 组织机构看
。。。
金融学
子主题
现代金融体系
特点: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人均是工商企业,体现了企业之间的关系。 商业信用所贷出的资本是处在产业资本循环周转过程中一定阶段的商品资本。
优点:在商品经济汇总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是企业信用活动的基础
过程: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博迪《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修订版)
精彩摘录
这是《博迪《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修订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 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博迪《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 后习题详解(修订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习题
教材
书
笔记 相关
市场
习题 笔记
资产
组合
第章
金融
内容摘要
本书是博迪的《金融学》(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学习辅导书。本书遵循该教材的章目编排,共 分17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主要根据《金融学》(第2版)并参考其他相关教材整理了 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结合本教材和最新参考资料对该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 细的分析和解答。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浓缩内容精华,整理名校笔记。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对本 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博迪的《金融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 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国内外教材一般没有提供课(章)后习题答案或者 答案很简单,本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和相关资料对每章的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3)补充相关要点,强 化专业知识。一般来说,国外英文教材的中译本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习惯,有些语言的表述不清或条理性不 强而给学习带来了不便,因此,对每章复习笔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一些习题的解答,我们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 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目录分析
第2章金融市场和 金融机构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圣才出品】
第22章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22.1 复习笔记一、利率的度量1.单利和复利利息的计算有两种基本方法:单利和复利。
(1)单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C=P·r·n,S=P(1+r·n),其中,C表示利息额;P 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借贷期限;S表示本金与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2)复利是单利的对称,是指将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C=P[(1+r)n-1],S=P·(1+r)n以单利计算,手续简单,计算方便,借入者的利息负担也比较轻。
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是对贷出者(储户)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强化利率杠杆的作用。
一般来说,单利计算适用于短期借贷,而长期借贷则多采用复利计算。
(3)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利息的存在,表明社会承认资本依其所有权就可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
只要承认这种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按期结出的利息自应属于贷出者所有并可作为资本继续贷出,因而,复利的计算方法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是更符合生活实际的计算利息的观念。
【例22.1】100元贷款,期限3年,半年计复利一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18元,该贷款的简单利率和复合利率为多少?[南京大学2013金融硕士]解:(1)简单利率:设简单利率为x ,100(1+3x )=118,解得x =6%;(2)复合利率:设复合利率为y ,100×(1+y/2)6=118,解得y =5.6%。
2.两个有广泛用途的算式(1)零存整取零存整取是每月(或每周、每年)按相同的金额存入,到期本利和一次取出。
其算式是:()11r 11n S P r +⎡⎤+-=⋅-⎢⎥⎢⎥⎣⎦其中,P 为每月(或每周、每年)存入的金额;n 为依次存入的次数。
(2)整存零取整存零取是一次存入若干金额的货币,在以后的预定期限内,每月(或每周、每年)提取相等金额的货币,当达到最后期限的一次提取时,本利全部取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1. 学习体系:列出这一阶段所包含的章节。
第十一章货币市场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第三节票据市场第四节国库券市场第五节回购协议市场第十二章资本市场第一节资本市场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证券发行市场第三节证券流通市场第四节资本市场重要理论及证券投资分析简介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第三节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第四节国际支付与结算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第一节国际资本的流动第二节国际金融市场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第二节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第十六章中央银行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第四节清算业务第十七章货币供给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八章货币供给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九章货币均衡第一节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第二节通货膨胀第三节通货紧缩第二十章货币需求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第四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五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第二节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第三节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第四节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节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节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第三节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第四节金融创新与发展第五节金融结构与发展2. 学习目标具体掌握的学习内容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收支与调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发展等。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指导,系统学习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了解国际主流货币金融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作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交融历史与现实,概括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为非本专业的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 各章节学习重点第十一章货币市场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货币市场的含义与特点:1、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2、货币市场特点: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
二、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1、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2、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三、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子市场的含义:1、同业拆借市场: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2、票据市场:是指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也包括其他融资性票据市场。
3、国库券市场:又称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4、回购协议市场: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
第十二章资本市场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资本市场的特点: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货币市场有以下四个特点:1、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较长;2、市场交易的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3、资金借贷量大;4、市场交易工具特殊。
二、资本市场的功能:1、筹集资金;2、合理配置资源;3、有利于企业重组;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证券发行市场:1、证券发行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
2、发行市场主体: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证券中介机构。
3、发行方式:(1)私募发行;(2)公募发行;(3)直接发行;(4)间接发行。
4、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
四、证券流通市场:1、证券上市2、证券交易程序3、证券流通市场参与人:证券经纪人、证券商。
4、证券流通市场的组织方式:(1)证券交易所;(2)柜台交易;(3)无形市场。
五、资本市场重要理论:1、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2、资本市场效率理论3、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4、资产组合理论六、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1、基本面分析:(1)宏观经济周期性运行与证券市场;(2)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3)产业生命周期与证券行市;(4)公司状况与证券行市。
2、技术分析:(1)技术指标法;(2)切线法;(3)形态法;(4)K线法;(5)波浪理论;(6)循环周期理论。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的概念:(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2)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3)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1)经常项目;(2)资本和金融项目;(3)储备资产;(4)净误差与遗漏。
二、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1、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判断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经济增长状况;(2)经济结构性原因;(3)货币性因素;(4)偶然性因素;(5)外汇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
3、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4、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1)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2)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三、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1、国际储备及其构成:(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3)储备头寸;(4)特别提款权。
2、国际储备的作用:(1)在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2)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3)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并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
3、国际储备管理:(1)规模管理;(2)结构管理。
4、对外债务及其管理。
四、国际支付与结算:1、国际支付与国际货币2、现代国际支付的基本流程与特点3、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与种类:(1)长期资本流动;(2)短期资本流动。
2、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与特点3、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1)经济原因;(2)金融原因;(3)制度原因;(4)技术及其他原因。
4、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1)一体化效应;(2)放大效应;(3)冲击效应;二、国际金融市场:1、国际金融市场概述:(1)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与种类;(2)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2、国际外汇市场:(1)国际外汇市场特征;(2)国际外汇市场参与者;(3)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
3、国际货币市场:(1)银行短期信贷市场;(2)短期证券市场;(3)离岸金融市场。
4、国际资本市场:(1)国际中长期信贷市场;(2)国际证券市场。
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 (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三个阶段:(1)贸易一体化;(2)生产一体化;(3)金融全球化。
2、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金融机构全球化;(2)金融业务全球化;(3)金融市场全球化;(4)金融监管与协调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二、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1、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回顾与现状2、加入WTO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格局;(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积极效应;(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十六章中央银行(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中央银行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经济基础。
2、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总体而言,中央银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其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3、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20世纪初清政府建立的户部银行。
最早以立法形式成立的中央银行是1928年于上海成立的国民政府中央银行。
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4、中央银行的类型: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同,因而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具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1)单一中央银行制(2)复合中央银行制(3)跨国中央银行制(4)准中央银行制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核心。
它的性质集中表现在其职能上。
2、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国家的银行”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概念(2)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3)中央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关系四、清算业务:1、清算业务的含义: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2、中央银行清算业务的形成和发展。
3、支付清算系统的主要类型和作用:(1)支付清算系统的主要类型(2)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
4、我国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1)同城清算业务2)异地清算业务第十七章货币需求( 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1、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2、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与微观角度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角度,是指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职能;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角度,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分析各部门(个人、企业等)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
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