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d7b7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8.png)
引言概述: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学科,对于理解人类生物学过程及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细胞的组成、功能、分裂、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并综合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一、细胞的组成1.化学组成:细胞主要由有机物质(蛋白质、核酸等)和无机物质(水、离子等)组成。
2.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的功能。
3.细胞器:包括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各自担负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二、细胞的功能1.能量转化: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等能量供应细胞生活活动。
2.遗传信息传递:细胞通过DNA遗传物质的复制与传递,确保后代的遗传稳定性。
3.蛋白质合成:细胞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各类蛋白质,担任生化反应催化剂和结构材料。
4.信号感知与传导:细胞通过感受外部和内部信号,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相应的生物学反应。
5.细胞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实现细胞的增殖和遗传物质的传递。
三、细胞分裂1.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通过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有序分离完成。
2.无丝分裂:指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直接分离到两个子细胞。
四、细胞信号传导1.细胞外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等,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2.信号转导通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信号分子和内部信号分子等组成的信号传导链路,实现细胞内信号的传输。
3.激活的效应器:信号转导通路最终会导致某些效应器蛋白的活化,如转录因子的激活,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五、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的类型: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死亡)和非程序性细胞死亡(如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
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包括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等。
3.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生长因子的缺乏、DNA损伤等。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bafb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b.png)
细胞生物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五章细胞通讯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第八章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第九章内质网,蛋白质分选,膜运输第十章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第十一章细胞核和染色体第十二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第十三章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衰老和死亡第一章绪论1.原生质体: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细胞2.结构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3.装配模型:模板组装,酶效应组装,自组装4.五级装配:第一级,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第二级,小分子有机物组装成生物大分子第三级,由生物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细胞的高级结构第四级,由生物大分子组装成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细胞器第五级,由各种细胞器组装成完整细胞6.支原体: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细胞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显微镜技术:光镜标本制备技术、2.光镜标本制备技术步骤:样品固定、包埋与切片、染色3.电子显微镜种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金属投影,冷冻断裂和冷冻石刻电镜,复染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4.细胞化学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5.细胞分选技术:流式细胞术6.分离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1.细胞功能:外界与通透性障碍,组织和功能定位,运输作用,细胞间通讯,信号检测2.膜化学组成:膜脂,膜糖,膜蛋白3.膜脂的三个种类:磷脂,糖脂,胆固醇4.脂质体用途:用作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作为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的运载体5.膜糖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接触抑制,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保护作用。
6.膜蛋白类型: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7.膜蛋白功能: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受体(信号接受和传递)8.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冰冻断裂复型,冰冻蚀刻9.膜流动性研究方法:质膜融合,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效应,荧光漂白恢复技术10.膜流动性的重要性:酶活性,信号转导,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周期1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胆固醇,卵磷脂/鞘磷脂比值12.影响膜蛋白流动的因素:整合蛋白,膜骨架,细胞外基因,相邻细胞,细胞外配体、抗体、药物大分子13.膜骨架的主要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带4.1蛋白,锚定蛋白14.转运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15.协同运输的方向:同向协同,反向协同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细胞表面结构:细胞外被、膜骨架、胞质溶胶2.细胞外被功能:连接,细胞保护,屏障3.糖萼:由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质膜保护层,又称为多糖包被。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全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2a182614791711cc79176d.png)
目录索引第一章细胞生物学概述第二章细胞概述第三章细胞的分子基础第四章细胞膜第五章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第六章内膜系统第七章线粒体第八章核糖体第九章细胞骨架第十章细胞核第十一章细胞的分裂第十二章细胞周期第十三章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第十五章个体发育中的细胞附录名词解释第一章细胞生物学概述一、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二、细胞的发现胡克最早发现细胞并对其进行命名三、细胞学说创始人:施莱登施旺内容: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⑤.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⑥.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四、分子生物学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开展分子水平探讨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研究。
随着分子水平对细胞生命活动机制的探讨愈受重视,并积累一定实验成果,“分子生物学”应运而生。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20世纪60年代形成从分子水平、亚显微水平和细胞整体水平探讨细胞生命活动的学科,即细胞生物学。
也有人将细胞生物学称为细胞分子生物学或分子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细胞概述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知识一、细胞的基本共性•所有细胞表面都有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构成的生物膜。
•所有细胞都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作为遗传信息储存、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
•所有细胞都是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增殖的。
二、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目(自学)四、细胞的一般结构•亚微结构(电镜):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膜相结构:由单位膜参加形成的所有结构。
包括:一网两膜四体•意义:区域化作用•非膜相结构•单位膜:电镜下观察,膜相结构的膜由两侧致密深色带(各2nm)和中间一层疏松浅色带(3.5nm)构成,把这三层结构形式作为一个单位,称为单位膜。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162e9410a6f524cdbf858c.png)
细胞生物学重点线粒体: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
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
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ae5442844769eae009edc9.png)
1、液态镶嵌模型的内容:液态镶嵌模型主要把生物膜看成是球蛋白质和脂类的二维排列的液态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
膜中的脂类双层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即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各种球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类双层分子中。
蛋白质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嵌入脂类双层分子的疏水区;极性部分则外露于膜的表面,似一群岛屿一样,无规则地分散在脂类的海洋中。
这个模型主要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脂类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镶嵌关系。
2、论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期主要特点:间期: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S期DNA复制,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合成。
G2期进一步合成新的RNA和蛋白质,主要合成有丝分裂因子和由有丝分裂器。
分裂期:前期:染色体螺旋化成染色体,确定分裂极,核仁核膜消失中期:染色体进一步压缩。
纺锤体的微管与染色体着丝粒动粒相连。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成赤道板。
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伸长、核仁重现,核膜重建,纺锤体消失,子细胞核形成,进行胞质分裂。
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3、为什么说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的细胞器?线粒体中既存在DNA(mtDNA),又有蛋白质合成系统(mtRNA、mt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
但由于线粒体自身的遗传系统贮存信息很少,构建线粒体的信息大部分来自细胞核的DNA。
事实上,线粒体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核的遗传装置,如没有细胞核的作用,mtDNA本身能进行复制,所以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涉及两个彼此分开的遗传系统,是由细胞核和线粒体两个基因组共同协调控制,因此线粒体只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4、钠钾泵:钠钾泵是嵌在质膜类脂双层中的一种蛋白质,实质上就是Na+ — k+ ATP酶,它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
其作用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在细胞膜内侧,有Na+ ,Mg+存在下,ATP酶被Na+激活,将ATP分解为ADP和高能磷酸根。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bd2bd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b.png)
《细胞生物学》考点题型:①名词解释(10个/3个英文)②填空③判断(20个/40分)④论述(简答)一、(英文名词解释)1. 原代培养 primary culture2.传代培养Subculture3.染色体 chromosome4.染色质 chromatin二、填空1.微管的特异性药物:细胞松弛素,鬼笔环肽2.微丝的特异性药物:秋水仙素,诺考达挫四、论述题1 .细胞凋亡的特征,检测方法,生理意义。
2 .信号序列在蛋白质定位中的作用cytosofie proTain(no siqnal sequt:nee? ^A^ NORMAL ER prntFin with signal sequencs removeefER protein EFt signal scqircnce cytosolic protein with ERsignal sequenceSWAPPED SIGNAL SEQUENCES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统一性与多样性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又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1)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4)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5)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共有的基本特征中,哪一条描述是不正确的—B—。
A.都有细胞膜3都有内质网。
都有核糖体口都有两种核酸DNA,RNA3.原核细胞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密度较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确的分界线,称傕__D_。
庆核质B.核孔。
核液D类核4.细胞的体积大小不同,但各种细胞核的大小常悬殊不大。
(对)5.自然界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一支原体___。
6.细胞学说创始人是_施旺__和_施莱登___。
7.细胞的基本共性(1 )相似的化学组成一一基本构成元素都是C/H/O/N/P/S等几种(2 )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3 )相同的遗传装置一一几乎所有细胞都使用同一套相同的遗传密码(4)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52bb66ce2f0066f433220b.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膜相结构:指真核细胞中以生物膜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结构,包括细胞膜(质膜)和细胞内的所有膜性细胞器。
如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核被膜、过氧化酶体等。
2、非膜相结构:指纤维状、颗粒状或管状的细胞器,如染色质(染色体)、核仁、核糖体、核骨架、核基质、细胞基质、微管、微丝、中间纤维和中心体等。
3、拟核:原核细胞内含有DNA区域,但由于没有被核膜包围,这个区域称为拟核。
4、中膜体: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它是原核细胞质膜内陷折叠形成的,(其中有小泡和细管样结构,含有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类物质),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结构。
5、胞质溶胶:即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中除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为细胞质基质,或称为胞质溶胶。
6、生物膜:现在人们把质膜和细胞内各种膜相结构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7、细胞表面:由细胞外被、细胞膜和胞质溶胶层三者构成,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环境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复杂功能的部位。
8、细胞连接: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已丧失某些独立性,而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为达到各细胞的统一和促进细胞间所必需的相互联系,相邻细胞密切接触的区域特化形成一定的连接结构,称为细胞连接。
9、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它是由相邻上皮细胞之间的细胞膜形成的点状融合构成的一个封闭带。
10、间隙连接: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细胞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子对接把相邻细胞连在一起,相邻细胞之间约有3nm的间隙,故间隙连接处可见七层结构(四暗夹三明)。
11、锚定连接:是由一个细胞骨架系统成分与相邻细胞的骨架成分或细胞外基质相连接而成的。
12、黏着带:常位于上皮细胞顶部紧密连接的下方,是由黏合连接形成的连续的带状结构,其特点是相邻质膜并不融合,而隔以15~20nm的间隙,介于紧密连接与桥粒之间,所以黏着带又被称为中间连接。
13、黏着斑:是细胞以点状接触的形式,借助于肌动蛋白与细胞外基质相邻。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c84c17227916888486d725.png)
Amphipathic molecule(兼性分子或双亲媒性分子):指细胞中存在的由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组成,一头亲水而另一头疏水的分子如磷脂,胆固醇,糖脂。
其中以磷脂为最多 Anchoring junction(锚定连接):是由一个细胞骨架系统成分与相邻细胞的骨架成分或细胞外基质相连接而成的。
Adhesion belt(黏合带)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间连接):黏合带常位于上皮细胞顶部紧密连接的下方,是由黏合连接形成的连续的带状结构,其特点是相邻质膜并不融合,而隔以15~20nm 的间隙,介于紧密连接与桥粒之间。
Active transport(主动运输):细胞具有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的能力,在这种运输中,细胞膜不仅起被动的屏障作用,还有主动作用,它除了和易化扩散一样需要有载体分子参加外,还有消耗代谢能。
细胞膜的这种利用代谢能来驱动物质逆浓度梯度方向的运输,称为-。
Autophagy(自体吞噬):内源性物质可被内膜系统的膜包裹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即成为自噬性溶酶体。
此外,细胞内的一些带有溶酶体靶信号的蛋白质也可输入到溶酶体进行降解,上述过程称为-。
Apoptosis (细胞凋亡),又叫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 eath,PCD):为了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是一个主动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基因激活、表达以及调控过程。
不发生炎症。
Biological membrane(生物膜):构成细胞所有膜性结构的膜的总称,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内部构成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核被膜等膜性细胞器的细胞内膜。
生物膜都具有类似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
Centromere (着丝粒):染色体中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结合起来的区域。
由无编码意义的高度重复DNA 序列组成,是动粒的形成部位。
Cell membrane(细胞膜):是围绕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因而又叫质膜(plasma membrane ),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构成。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575b6048d7c1c708a1453f.png)
1、医学细胞生物学:从细胞角度研究生命的发生与分化、发育与生长、遗传与变异、健康与疾病、衰老与死亡等基本生物学现象。
以细胞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人体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同疾病发生关系的原理2、单位膜:生物膜在电镜下“两暗夹一明”的三层结构3、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能量,主要方式有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易化扩散4、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输,需要膜特异性载体蛋白的介导,需要消耗能量。
5、简单扩散:小分子物质通过膜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现象,不消耗细胞代谢能,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运输速度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和脂溶性,且与溶质浓度差成正比。
6、易化扩散:在特异性载体蛋白的介导下,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属于被动运输,具有选择性、特异性、饱和性。
存在最大的转运速度,可被竞争性抑制剂阻断,也可以被非竞争性抑制剂破坏。
7、离子通道扩散:介导被动运输,对被转运的离子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多数不持续开放,受“闸门”控制。
8、协同运输:是一类由Na+-K+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间接消耗A 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9、胞吞作用:质膜内陷,包围细胞外物质形成胞吞泡,脱离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可分为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10胞吐作用:又称外排作用或入胞作用。
指细胞将合成的外输性物质和代谢废物,通过囊泡转运至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后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11 吞噬作用:细胞膜凹陷或形成伪足,摄入直径大于250nm的颗粒物质的过程,形成的小囊泡称吞噬体或吞噬泡。
12 吞饮作用:细胞膜凹陷,非特异性摄入溶质或液体的过程,形成的小囊泡称吞噬体或吞噬泡13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摄取细胞外特异性蛋白质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为细胞提供了可选择性、高效地摄取细胞外大分子物质的方式。
14 结构性分泌途径:一些外分泌性物质在内质网合成后,立即转运到高尓基复合体,经修饰、浓缩、分选后,装入分泌囊泡,转运至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后将分泌物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重点]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重点]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b919ce5ef7ba0d4a733b4e.png)
[重点]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1、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要消耗能量。
2、易化扩散:一些亲水性的物质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但它们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顺物质浓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
3、内在膜蛋白:其主体部分穿过细胞膜脂双层,分为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和多亚基跨膜蛋白三种类型。
4、脂锚定蛋白:这类膜蛋白位于膜的两侧,很像外周蛋白,但与其不同的是脂锚定蛋白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
5、肽键 :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
6、蛋白质二级结构:是在蛋白质一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于肽链主链内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有规则地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的结果。
7、转录:基因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 的过程,即将DNA分子上的核苷酸序列转变为RNA分子上核苷酸序列的过程。
8、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9、膜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些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的转运过程。
10、吞噬体:细胞摄取较大的固体颗粒或或分子复合物,在摄入这类颗粒物质时,细胞膜凹陷或形成伪足,将颗粒包裹后摄入细胞,吞噬形成的膜泡称为吞噬体。
11、胞饮体:质膜内凹陷形成一个小窝,包围液体物质而形成。
12、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细胞通过受体介导摄取细胞外专一性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
13、细胞外被: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被称为细胞外被。
14、胞质溶胶:是均匀而半透明的液体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15、细胞内膜系统:是细胞内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系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16、N-连接糖基化:发生在粗面内质网中的糖基化主要是寡糖与蛋白质天冬酰胺残基侧链上氨基基团的结合,所以亦称之为N-连接糖基化。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996666a98271fe910ef9a7.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453c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9.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点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而医学细胞生物学则着重研究细胞结构、功能以及细胞与人体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分开的边界,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部的胶状物质,含有多种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这些细胞器参与合成和运输物质的过程。
细胞核则存放着遗传物质DNA,并控制细胞的功能和发育。
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的繁殖和生长的基础过程。
常见的细胞分裂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是普通细胞的分裂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
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产生配子细胞。
三、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和调控的重要过程。
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接受外界信号,再通过一系列的分子信号传递路径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引起细胞内部的生物学效应。
细胞信号转导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
四、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调控是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的重要机制。
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和M期等阶段。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以及相关的调控蛋白进行,其中包括细胞周期抑制蛋白(CKIs)和周期调控蛋白(Cyclins)。
五、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机制。
细胞凋亡通过激活一系列的凋亡信号通路,最终导致DNA 断裂和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能够清除老化、受损和异常细胞,起到调节组织和器官发育的作用。
六、细胞增殖与癌症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物学的核心过程之一,也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正常细胞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机制来保持细胞增殖的平衡和有序进行,而癌细胞则失去了这种控制机制,不受限制地增殖和扩散,导致肿瘤形成。
综上所述,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增殖与癌症等。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8eba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9.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知识总结
纲要
本文档总结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旨在为研究和研究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人提供参考。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储
存遗传信息。
-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分子合成等。
2. 细胞分裂
-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关键过程。
- 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 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的分裂方式。
3. 细胞器的功能
- 内质网:合成、贮存和运输蛋白质。
- 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 高尔基体:合成和分泌物质。
- 溶酶体:消化和清除细胞内垃圾。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地方。
4. 细胞信号传导
- 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
- 细胞间通过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通信。
- 信号可以是化学物质、细胞因子等。
- 信号传导的方式有激活受体、信号转导和应答。
5. 细胞分化
- 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 细胞分化产生不同功能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
- 分化过程受到基因调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本文总结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知识,涵盖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细胞器的功能、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分化等方面。
希望本文能为学习和研究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人提供参考。
大一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大一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868e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5.png)
大一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大一医学生需要了解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渗透性。
2.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等。
3. 细胞核:包含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等。
二、细胞的功能1.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2.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 细胞运动:包括胞吐、胞吸、胞运和细胞骨架的动力学等。
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 线粒体: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是细胞的“动力站”。
2. 内质网: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
3. 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4. 溶酶体:负责细胞的降解和废物的清除。
5. 核糖体:负责蛋白质的合成。
四、细胞周期1.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 无丝分裂:直接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
五、遗传物质DNA和RNA1.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携带有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和功能:多种类型,包括信使RNA、转运RNA 和核糖体RNA等。
六、细胞信号转导1. 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接收外界信号。
2. 转导: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部。
3. 效应:产生细胞内的生理与生化反应。
七、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1. 细胞凋亡: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刺激后,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
2. 细胞增殖:细胞通过分裂和增殖过程增加数量。
八、细胞分化和发育1. 细胞分化:一细胞分化为多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形态的细胞类型。
2. 细胞发育:个体或组织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演变。
以上就是大一医学生需要了解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为今后的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54e4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d.png)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指应用生物学原理研究医学领域中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科学分支。
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及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许多细胞器;细胞器是各种功能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复制和细胞核分裂的过程,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分裂等;无丝分裂是指细菌和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简单的细胞分裂。
三、细胞的代谢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其中,蛋白质合成、脂类代谢、核酸代谢和糖类代谢是细胞代谢中的重要过程。
四、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指细胞间通过化学物质、电信号或细胞接触传递信息的过程。
包括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等方式。
信号传导的主要方式有自分泌、兴奋传导、突触传递等。
五、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凋亡是指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细胞增殖是细胞数量的增加。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平衡对于维持组织和器官的稳态以及抗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六、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个分裂到下一个分裂的过程。
包括G1期(细胞生长)、S期(DNA复制)、G2期(准备分裂)和M期(有丝分裂)。
七、干细胞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根据来源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干细胞的研究对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以及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重要学科。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分裂、细胞代谢、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与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干细胞等知识点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细胞生物学要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700c7fd1f34693dbef3e76.png)
1.电镜与光镜的主要区别?什么叫显微镜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照明源,将微小的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光学仪器;而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照明源,通过电子流对样品的透射或反射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成像的大型仪器。
显微镜分辨率:分辨率或称分辨力是指在人眼明视距离处,能够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
2.电镜主要分哪二类?透视和扫描3.流式细胞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定量,细胞周期分析,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细胞因子的检测,活细胞分类纯化等领域。
4.配制培养基时调节pH值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有的培养物对生长环境PH值要求高,有的则要求低,不同培养物的最适生长pH不同5.细胞传代培养的目的是什么?传代培养是组织培养常规保种方法之一。
也是几乎所有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
当细胞在培养瓶中长满后就需要将其稀释分种成多瓶,细胞才能继续生长。
这一过程就叫传代。
传代培养可获得大量细胞供实验所需。
6.蛋白质电泳的种类及特点?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一般使用的都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
特点:分辨力高和固相免疫测定特异性高,敏感等7.核酸杂交技术的分类?根据杂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DNA与DNA;RNA与DNA另外:Western blot,根据杂交对象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固相杂交,液相杂交,原位杂交。
8.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实施步骤是什么?1.DNA变性(90℃-96℃):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25℃-65℃):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
3.延伸(70℃-75℃):在Taq酶(在72℃左右,活性最佳)的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从引物的5′端→3′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
4.还有就是体外快速DNA复制9.细胞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细胞膜把细胞包裹起来,使细胞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细胞生物学资料整理第三章细胞得分子基础生物小分子:★为掌握内容1、无机化合物:水(游离水、结合水)无机盐:离子状态2、有机化合物:单糖、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细胞大分子:细胞得蛋白质、核酸、多糖(由小分子亚基装配而成)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仲氨基酸得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形成得线性结构,化学键主要就是肽键蛋白质功能:①细胞得结构成分。
②运输与传导。
③收缩运动。
④免疫保护。
⑤催化作用—酶核酸:DNA:双螺旋结构RNA: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功能:1、携带与传递遗传信息。
2、复制。
3、转录。
第四章细胞生物学得研究技术第一节细胞形态结构得观察光学显微镜技术------显微结构得观察一、普通光学显微镜---染色标本二、荧光显微镜---(紫外线)细胞结构观察、细胞化学成分研究、DNA&RNA含量变化三、相差显微镜---(光得衍射与干涉效应)活细胞结构、活动观察四、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平面偏振光得干涉)活细胞结构观察、细胞工程显微操作(三维立体投影)五、暗视野显微镜---(特殊得聚光器)观察活细胞外形六、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境 ---(激光作光源)立体图像,组织光学切片 ;三维图像重建电子显微镜技术------亚微结构得观察分:透射、扫描、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束穿透样品而成像,观察细胞超显微结构,荧光屏上成像亚微结构观察---电子显微镜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光镜与电镜得区别第二节细胞得分离与培养一、细胞培养就是指在体外适宜条件下使细胞继续生长、增殖得过程。
优点:1、容易在较短得时间内获得大量得细胞2、有利于研究单一类型得细胞3、通过人为控制培养条件,可以减少一些未知得因素影响细胞培养得条件培养基:氨基酸+糖+维生素血清支持物环境:无菌环境、适宜温度,pH值特性:贴壁生长接触抑制(肿瘤细胞没有)分类:原代培养 :直接来自于有机体得细胞培养称原代培养。
但常常也将第1代与传10代以内得细胞培养统称原代细胞培养。
传代培养 :将适应了体外条件得原代培养细胞进行传代与扩大培养。
细胞系:有限:指能顺利传40-50代,仍保持正常细胞特点得传代细胞永生:50代后,具有了癌细胞得特点细胞株从某一细胞系中,用单细胞克隆培养而形成得,具有基本相同得遗传性状得细胞群体二、细胞融合指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或两个以上得细胞融合形成一个细胞得过程方法:自然方法人工诱导:灭活得病毒或化学物质介导、电融合技术第五章细胞膜及其表面★第一节细胞膜得分子结构与特性细胞就是除病毒(virus)以外一切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细胞膜( cell membrane ),又称质膜( plasma membrane),就是包围在细胞外表面得一层界膜,使得细胞质与外界环境相隔开细胞内膜(endo-membrane )就是在真核细胞内除了质膜以外得膜结构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质膜与细胞内膜在起源、结构与化学组成得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故总称为生物膜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在透射电镜下有共同得形态结构特征,均为“两暗夹一明”得三层结构,这三层结构又称为单位膜第一部分细胞膜得化学组成●Membrane lipids 膜脂:基本成分phospholipids 磷脂:形成脂双层,构成细胞膜得基本成分cholesterols 胆固醇:具备调节膜流动性与稳定膜得作用glycolipids 糖脂:作为受体参与细胞识别及信号转导得过程特性:1、双亲性分子2、构成生物膜得基本结构,各有其作用●Membrane proteins 膜蛋白:功能体现intrinsic protein 内在蛋白:整合蛋白,以不同程度嵌入脂双层得内部。
与膜结合非常紧密,只有用去垢剂才能从膜上洗脱extrinsic protein 外在蛋白:周边蛋白,水溶性,分布在细胞膜得表面,比较容易洗脱特点:1、就是膜功能得主要体现者。
2、具有双亲性●Membrane carbohydrates 膜糖类:保护细胞表面, 细胞识别与黏着、信息传递glycolipids 糖脂:以寡糖或多糖链共价结合于膜脂分子上glycoproteins 糖蛋白:以寡糖或多糖链共价结合于膜蛋白分子上第二部分细胞膜得分子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由流动得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得连续主体2、球形得膜蛋白以各种形式镶嵌或附在脂质双分子层中3、糖分子分布于膜外表面强调了膜得动态性与球形蛋白质与脂双层得镶嵌关系第三部分膜得理化特征◆不对称性:膜蛋白分布得不对称、膜脂得不对称◆流动性:膜脂得流动性:1、侧向扩散运动:同一平面上相邻得脂分子交换位置2、翻转运动:膜脂分子从脂双层得一层翻转到另一层3、旋转运动:围绕与膜平面垂直得轴进行快速旋转4、弯曲运动5、伸缩震荡运动膜蛋白得运动性:1、侧向扩散:膜蛋白在膜脂中自由漂浮与在膜表面扩散。
2、旋转扩散:膜蛋白围绕与膜平面垂直得轴进行旋转运动质膜得流动性:就是保证其正常功能得必要条件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以及激素得作用等等都与膜得流动性密切相关细胞膜得功能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相关★第三节、细胞膜得物质运输形式●小分子与离子物质——穿膜运输●大分子与颗粒物质——膜泡运输一、穿膜运输◆细胞膜就是选择性半透膜◆细胞膜上存在膜转运蛋白(membrane transport protein)膜转运蛋白1、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细胞膜上得一类跨膜蛋白,与转运得物质特异性结合而改变自身得构象,使物质跨越细胞膜2、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 :一类能形成孔道供某些离子或分子进出细胞得跨膜蛋白分类:◆被动转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得跨膜转运。
转运得动力来自物质得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简单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自由穿越脂双层得运输方式适合简单扩散得物质:脂溶性(疏水)小分子: 苯、氧气、氮气不带电极性小分子: 水、尿素、二氧化碳不适合简单扩散得物质:带电荷得、水溶性得分子,分子量大2、离子通道扩散----依靠通道蛋白, 离子等物质顺浓度梯度得跨膜运输得方式通道蛋白(跨膜蛋白):水通道(持续开放)3、易化扩散---依靠载体蛋白, 一些非脂溶性物质等物质顺浓度梯度得跨膜运输得方式◆主动转运钠钾泵(Na+-K+ ATP酶):实质:泵为Na-K-ATP酶,具有载体与酶得双重作用大亚基:为跨膜蛋白,就是该酶得催化部位小亚基:为膜外侧半嵌合糖蛋白伴随运输---离子梯度驱动得主动运输或间接得主动运输一种物质得主动运输依赖于另一种离子得被动运输能量来源:存在膜上得离子浓度梯度载体蛋白介导得物质运输单运输:运输一种物质协同运输:运输两种物质----同向运输、对向运输二、膜泡运输(批量运输)----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通过一系列膜泡得形成与融合来完成转运得过程●Endocytosis(胞吞作用) and exocytosis(胞吐作用)●发生膜得融合与断裂●消耗代谢能,属主动运输Endocytosis(胞吞作用):-----胞外得大分子或颗粒物质靠近并结合于细胞表面后,膜逐渐内陷将其包围,形成吞噬(饮)小泡进入细胞得过程。
◆吞噬作用 (cellular eating)大颗粒:细菌、细胞碎片---(形成吞噬体)(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偶尔发生◆胞饮作用 (cellular drinking)溶液---形成吞饮小泡 ,发生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连续发生得过程受体介导得胞吞作用---细胞特异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它化合物得胞吞方式 ---形成有被小泡具高度得特异性与高效性Exocytosis(胞吐作用):-----胞内得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由膜包被形成小泡,小泡再移至质膜并与细胞膜融合将内容物排出胞外得过程第四节、细胞膜与细胞识别判断关键:运输方向、跨膜动力、能量消耗、转运蛋白特点:1、速度快,109个离子/秒2、高度选择性3、开放得间断性●高度专一性得载体蛋白介导●消耗代谢能量●物质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一、受体、配体得概念、类型受体(receptor)就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得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得效应。
多为糖蛋白,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配体结合区域与产生效应得区域类型---根据存在位置,受体可分为膜受体(membrane receptor)---膜表面受体,位于细胞质膜上得受体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位于胞质、核基质中得受体配体(ligand)细胞外信号分子:由细胞分泌得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得化学物质,又称为配体、第一信使(first messenger)。
根据配体得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配体:在细胞膜上与膜受体结合,进行信号得转换。
脂溶性配体:穿过细胞膜与核膜,与胞内受体结合,直接调节基因转录活性。
★二、细胞膜受体得类型与特点膜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①离子通道型受体②受体酪氨酸激酶③G蛋白耦联型受体(一)离子通道型受体❖概念:既为受体,又为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作用机理:受体与配体结合后,通道蛋白改变构象,导致通道开放或关闭,直接引起细胞反应。
如配体闸门通道。
(二)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rk)❖概念:这类受体由一条多肽链构成得跨膜得糖蛋白组成,N端位于质膜外,就是配体结合得部位。
C端位于胞质内,就是具有酪氨酸激酶功能区、❖作用机理: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导致受体二聚化,二聚体内发生自磷酸化从而激活受体得激酶活性,引发生物学效应。
(三)G蛋白耦联型受体❖概念:七次跨膜蛋白,胞外结构域:识别信号分子(配体) 胞内结构域:与G蛋白耦联。
❖机理:当此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激活偶联得G蛋白,调节相关酶活性,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
膜受体得特点1、特异性及非决定性:立体构象互补,分子得立体特异性2、可饱与性:有限得结合能力,受体数目与浓度恒定3、高亲与度:结合能力强4、可逆性:非共价结合5、特定得组织定位三、细胞识别得概念与现象◆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指细胞能认识同种、异种细胞,自己、异己物质得一种现象★四细胞膜信息传递得概念、过程与构成细胞膜信息传递细胞表面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指细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细胞产生胞内信号分子,进而引起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得过程。
细胞膜信息传递过程细胞内信号分子 -----胞内信号:由第一信使经转导刺激在细胞内产生,在细胞内传递细胞调控信号得化学物质。
例如第二信使(受体与配体结合后,由效应酶催化产生得最早得胞内信号分子)❖第二信使得类型:cAMP、cGMP、二酯酰甘油(DG)、三磷酸肌醇(I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