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9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9,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5期)

Total No .285

收稿日期:2012—05—12

作者简介:张虹然(1980—),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法。

王昕(1976—),女,河北承德人,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

项目简介: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等院校创新型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3318。

加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张虹然,王昕

(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17)

摘要:大学,自诞生以来就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于科技人才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出现了许多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共识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006—03

现代大学生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就必须

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基础,业务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关键,身心素质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高等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培养,人文教育受到冷落,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低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全球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文化素

质教育的内涵,

理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实质,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1999年,原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至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框架基本形成。弄清楚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前提是要把握好文化素质的内涵,长久以来,由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者对于文化素质理解有偏差,致使文化素质的概念理解也比较混乱。关于文

化素质的内涵,原西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岂

之老先生把“文化素质”看做知识和能力的汇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较广泛的知识;2.

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3.方法:分析和观察问题的方法;4.仪态:有文质彬彬的仪态,语言举止文明优美;5.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可以把文化素质的含义总体归纳为:文化素质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归结起来,有关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理解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内容。学者们对人文知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广泛的讨论和深刻的研究。学术界一致认为,人文知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必须经过内化和升华才能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才能形成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人文教育不能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恰恰相反,人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然而,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上,教育界主要存在着两种分歧。其中,主流观点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核心是“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就是要改善其人文素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育专

6

家杨叔子提出“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就主要针对两个方面: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把人文素质的提高放在核心位置,同时也要加强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的渗透。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教授王义遒认为,“我们今天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从内容来说,就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个部分”,“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王义遒在另一篇文章中又指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尽管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方面存在着两种分歧,但是二者可以统一到一处: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学会怎样做人,做一个好人。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事物紧密联系。其中,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的关系备受教育专家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改善。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的培养有很密切的关系,坚实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形成人的创造性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人文素质提高了,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就会截然不同,这是创新性活动的核心和关键,良好的人文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在驱动。同时,二者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创新性活动开展得越是栩栩如生就越要求人文修养的整体提高,促进人文修养的进步和改善。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现代教育者迫切关心的又一个有关发展大学生的核心话题,这一研究离不开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取得的成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联系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巨大发展都需要大量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涌现。科学知识的发展和人文知识的进步越来越要求科学和人文的有效结合。科学向人文渗透势不可挡,许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文研究领域,人文精神也正不断影响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要体现人本位思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然而,现代社会往往看到了科学给我们带来直接利益和影响,忽视了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偏离了发展轨道。

二、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信息社会化的今天,人们面临诸多的困惑和挑战,社会迫切需要一大批在知识、能力、信息积累、文化修养方面具备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都分别做出了类似于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实践,各个国家在提出21世纪高等教育目标时,都明确地把培养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做为重要内容。

我国的人文教育运动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但是这一运动在当时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1995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开始进入了试点阶段,第一批试点院校包括清华、北大、华中理工大学在内的52所高等院校,自1995年开始,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正式推开,各高等院校分别把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纳入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时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经过三年实践,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于是1998年教育部决定撤销试点项目,文化素质教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有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诸多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和实践。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上个世纪末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教育教学改革之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从最开始的若干学校的探索尝试到全国高校的全面推广,从若干理工学校的自发探索到全国性的系统发起和组织,从形式单一的文化组织教育内容到覆盖课堂教育、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转变了教育观念,优化了课程结构,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了教师文化素养,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等等。但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才有更好的发展,才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问题一:学生提高文化素质的意识不够,对文化素质内涵理解出现偏差。高校大学生通常把专业作为他们学习的重点,甚至全部。跟专业课有关的知识他们都会专心学习,对于那些和专业关系不直接、联系不是很紧密的知识往往置若罔闻,现在的大学生功利心很强,这一点也不能只责备孩子们,这跟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而且,大多数大学生把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化,认为提高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增开几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给文化素质教育赋予了一个狭窄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