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教案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第一章:数字摄影测量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应用领域。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字摄影测量学教程。
2. 课件:数字摄影测量学概述。
3. 案例图片: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 讲解应用领域: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领域。
4. 案例分析:分析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2. 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2.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
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字摄影测量学教程。
2. 课件: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 案例图片: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 讲解基本方法: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摄影测量学教案(第12-1讲相对定向).doc
1
同理可解算连续像对相对方位元素,结果如下:
1 1 f2 by (q2 q4 q6 ) ( 2 )(2q1 2q2 q3 q4 q5 q6 ) 3 6 2y f bz (q 4 q6 ) 2y f x (q3 q 4 q5 q 6 ) 2by f 2 (2q1 2q2 q3 q4 q5 q6 ) 4y 1 k (q1 q 2 q3 q 4 q5 q6 ) 3b (23)
BX x1 x2
BY y1 y2
BZ z1 0 z2
(2)
这便是连续像对系统的共面条件方程。
图2 图 2 表示在以基线坐标系为基础的单独像对系统中的情形, 同样 a1 , a 2 是同名像 点, R1 S1a1 , R2 S 2 a2 。如果以 X 1、Y1、Z1 和 X 2、Y2、Z 2 表示 R1 , R2 在基 线坐标系中的坐标分量,则(1)式可以用坐标分量的形式表示为:
从重建空 间几何立 体模型的 角度引入 相对定向 的概念
三、共面条件方程
在恢复了像对的相对方位元素时,同名光线在各自的核面内对对相交,这些交 点就构成了一个与实地相似的几何模型。从数学上表述构成这种几何模型的条件为: 所有同名光线与基线共面。表示这个条件的方程便是共面条件方程。 共面条件方程的基本形式是基线向量 B 与左右投影向量 R1 , R2 的混合积等于 零,即:
F F0
其中:
F F F F F d d d x 2 d2 d 2 0 (9) x 2 2 2 提问: DLT
中的 11 个 元素是相 互独立的 吗?
d 0 d 0 0 d x2 x2 x 2
摄影测量学教案
摄影测量学教案摄影测量学教案一课题:摄影测量学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摄影测量的主要流程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像片的获取与处理。
难点:立体像对的解析与应用。
教学方法:问题导向式探究学习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开始学习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摄影测量学。
首先,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摄影测量学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好,那我们来看看摄影测量学的定义。
摄影测量学是通过摄影手段获取物体的影像,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现在大家对摄影测量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吧。
那我们来探究一下摄影测量的主要流程有哪些。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摄影测量主要包括像片的获取、像片的定向、立体观测与量测、摄影测量解算等步骤。
(结合实例详细讲解每个步骤)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像片的获取。
像片是摄影测量的基础,那像片是怎么获取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用相机拍照。
教师:对,但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哦。
获取高质量的像片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相机的选择、拍摄角度、拍摄距离等等。
(详细讲解像片获取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我们来探讨一下立体像对。
同学们看这两组像片,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展示立体像对)学生:它们看起来很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
教师:非常好,这就是立体像对。
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物体的像片对,通过对立体像对的解析,我们可以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
(深入讲解立体像对的解析方法和应用)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摄影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流程,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问题导向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业设计: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摄影测量技术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摄影测量学教学设计
摄影测量学教学设计1. 前言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测绘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主要学习测量图像中的位置、角度、尺寸等元素,帮助学生掌握图像测量的技能和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摄影测量学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
2. 教学目标摄影测量学是一门很实用的课程,学生学完此课可以掌握以下技能:•了解摄影测量学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摄影测量仪器使用方法•学习如何处理测量数据•参与实际测量工作并能提供报告和建议3. 教学内容3.1 基本概念1.模型概念及其在摄影测量学中的应用2.各种长度概念(真实长度、像平面长度、形变长度等)3.各种角度概念(真实角度、像平面角度、形变角度等)4.各种比例尺的概念与应用3.2 摄影测量仪器使用方法1.照相机使用方法2.航空相机使用方法3.星载相机使用方法4.光学投影仪使用方法3.3 数据处理1.片极坐标系、像片坐标系与正射影像坐标系的转换2.照片飞行高度与比例尺的关系3.照片立体図的制作与应用3.4 实际测量工作1.室外测量2.航空摄影测量3.红外线遥测测量4.遥感图像解译4. 教学方法摄影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方法应该以实际操作为主。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对一片区域进行全方位拍摄,然后利用考察程序进行照片测量及建模。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定一些实际项目,如生态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地形地貌分析等。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应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5. 考核方式摄影测量学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学生自行完成一项测量项目,然后提交成果报告,教师进行评分;另一种是通过口头答辩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6. 总结摄影测量学是一门很实用的课程,它的教学要求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都很高。
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领域内最新的技术和实际应用能力,是摄影测量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能够运用数字摄影测量学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3.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操作方法4.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应用领域5.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前景展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实际操作。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数字摄影测量学》等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PPT或教学案例。
3. 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实际操作演示。
4. 摄影测量仪器:如数码相机、三脚架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3. 演示操作方法:利用投影仪或白板,演示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操作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拓展1. 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土地管理、矿产资源调查等。
摄影测量学教案(第05讲航摄像片的比例尺).doc
等比线的像比例尺为 ;
主横线的像比例尺为 ;
过底点像水平线的比例尺为 ;
由此可见,等比线把倾斜像片分成两部分。含主点的部分的比例尺都小于 ,含底点部分的比例尺都大于 ,而等比线本身的比例尺为 ,即等于同主距水平像片的比例尺,这也是等比线名称的由来。在几何学上,等比线可以视为是倾斜像片与同主距水平像片的交线。
比例尺是航摄像片重要几何特征之一,影响像比例尺变化的因素,基本上是地形起伏和像片倾斜。地形起伏的影响由相对航高的变化来体现,可不再讨论。下面假定地面水平,只讨论像片倾斜的像比例尺的影响。
四、像点比例尺一般公式
鉴于像比例尺的复杂性我们引入点比例尺的概念。点比例尺定义为像片上某点在某一方向上的无穷小线段与地面上相应线段长度比的极限。即定义点比例尺 为:
在倾斜像片上除像水平线外,其它线段上都没有均匀一致的比例尺,一般无法简单表达。
上讲内容非常重要,花较多时间回顾。实用形式是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出发的,关键是掌握其基本思路。
启发引出问题:
地图有同一比例尺,航片情况如何?
一般情况
结合图分析几种不同情况下可能的结果。
由于不同情况下比例尺情况复杂,从而引出点比例尺。
可见像主点的像比例尺小于相应水平像片的比例尺 ,并且沿主纵线方向更小。
③像底点 的像比例尺
像底点 的坐标为:
以 代入,得到像底点处沿像水平线方向的像比例尺:
以 代入,得到像底点处沿主纵线方向的像比例尺:
可见像底点的像比例尺大于相应水平像片的比例尺 ,并且沿主纵线方向更大。
三点上的比例尺特性示意如图所示,图中的圆和椭圆表示物面上3个对应点处相等的微分圆的构像。
和 为像片上和地面上某点在某个方向上的微分线段。
摄影测量基础教案模板
课程编号:1300358课程类别:必修授课对象:摄影测量专业授课时间:1周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理解摄影测量在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摄影测量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摄影测量学概述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任务2.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史3. 摄影测量学的应用领域二、摄影测量基本原理1. 摄影几何原理2. 摄影测量坐标系3. 摄影测量基本方程三、摄影测量方法1. 模拟摄影测量2. 解析摄影测量3. 数字摄影测量四、摄影测量数据处理1. 影像处理2. 像点量测3. 空中三角测量五、摄影测量应用实例1. 地形测绘2. 城市规划3. 工程测量教学过程:第一周:1. 课堂导入:介绍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摄影测量基本原理,包括摄影几何原理、摄影测量坐标系和摄影测量基本方程。
3. 讲解摄影测量方法,包括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周:1. 讲解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包括影像处理、像点量测和空中三角测量。
2. 课堂演示: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过程。
3. 讲解摄影测量应用实例,包括地形测绘、城市规划和工程测量。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摄影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的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质量、思维深度等。
教学资源:1. 教材:《摄影测量学》2. 教学课件3. 摄影测量软件4. 摄影测量案例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2.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摄影测量学教案(第12-2讲绝对定向).doc
本课主题
绝对定向理论
授课
日期
目的
掌握空间相似变换的原理
理解空间相似变换的公式以及绝对方位元素解算的条件
了解坐标重心化的目的和方法
掌握绝对方位元素计算方法,掌握由模型点坐标计算地面点坐标的方法。
讲授内容与时间分配
序号
讲授内容
时间
1
上讲内容回顾
6
2
本次授课内容
4
3
绝对定向的概念
20
4
绝对定向方程
1、基本原理
线性化方法:真值=近似值+改正数。
空间相似变换公式写成矩阵形式: (2)
给定初值:λ0,
其改正数为: (为什么?)
(3)
为方便起见,取消上面的上角标“0”:所以
(4)
令:
则有:
可以写成:
(5)
在近似垂直摄影情况下,各初值的选取:
Φ°=Ω°=Κ°=0;
λ°的初值可由两个已知的地面控制点间的实地距离与其相应的模型点的距离的比值来确定,即:
仔细分析公式,与大地测量中的相关内容建立联系。
回忆空间后方交会,如何进行线性化?
运用重心化坐标能减少控制点的个数吗?
第15次课尾页
内容小结
本次课研究了立体摄影测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绝对定向理论。分别从绝对定向的概念、绝对定向方程以及绝对定向的应用等方面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注意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是立体像对定向的基本方法,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在模拟测图仪、解析测图仪或者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是上下衔接的两个工序。另外,绝对定向理论还是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的基本依据。
计算法相对方位元素的解算
二、内容的引出、内容安排、难点重点介绍
摄影测量学教案(第09-2讲立体像对的观察和量测).doc
第10 次课首页
教案正文
单眼观察
人眼视角:左右 1600 上下 1200
清晰视角:左右 1.50
人眼视轴活动范围:
左右±450
上下 +300,-500
交会作用与调节作用的一致性 空间影像的形成 能够估计景深 对称点:
生理视差:
R R L L C A C A -
生理视差是产生立体感觉的生理基础。
、立体观察效果
①正立体如何获得??
②反立体
③零立体
4、立体观察工具
①袖珍立体镜
③立体量测观察系统
讨论:
视模型与几何模型关系??
、分像方法
直接对像对进行目视观察时,立体观察条件中,最难满足的是???
①互补色法
②偏振光法
③交替光阑法(闪闭法、光闸法)
④观察工具与立体量测观察设备
测标的作用
两像片共同相对测标作x1,y1运动,照准不同的像点。
右片相对于左片作x1方向的运动,量测p。
第10 次课尾页。
摄影测量学教案(第10讲后方交会).doc
dX S
dX S
Fx0 YS
Fy0 YS
dYS
dYS
Fx0 Z S
Fy0 Z S
dZ S
dZ S
Fx0
Fy0
d Fx0 Nhomakorabead Fx0
d Fx0
d
Fy0
d
Fy0
d Fy0
(4)
按泰勒级数展开,取一次项,得:
(2)
Fx ( X S , YS , Z S , , , ) Fx0 ( 0 ) Fx0
Fx0 X S
(XS X )
0 S
Fx0 YS
(YS Y )
0 S
Fx0 Z S
0 (Z S Z S )
lx x x计
ly y y计
(7)
而 Z 和 x计 , y 计 分别按如下方法计算:
X a1 Y b1 c1 Z
x计 = f
a2 b2 c2
a3 X X S0 0 b3 Y YS 0 c3 Z ZS
(8) 对于每个地面控制点,都可以按照( 8)式列出两个方程式;只要有三 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控制点,就可以列出六个方程式,联立解答这六个方程 注意: 这种解非线 式,即可以求得航摄像片的六个外方位元素近似值的改正数。 性方程的方法以 当控制点的数量多于三个时,则要按最小二乘法解算外方位元素近似值 后经常出现。 的最或然改正数,这样我们便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9) 式中, k 迭代次数。这是因为所用线性化共线条件方程是近似的,故需 要有一个迭代过程,知道像片外方位元素的改正数都小于规定的限差为止。 2、计算过程 利用空间后方交会求解外方位元素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读入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包括像点的观测坐标、像片的内方位元素、控制点在地辅系中 的坐标。 (二)确定外方位元素的初值 1、确定摄站坐标的初值 取控制点平面坐标的平均值作为摄站平面位置的初值,即:
摄影测量学讲义
摄影测量学教案第一篇 摄影测量基础第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摄影测量学的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的成图方法,摄影测量的成图作业工序,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重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测图方法,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难点:学时安排:授课 ,实验 。
一、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二、分类:(一)、按研究对象:⎪⎪⎪⎩⎪⎪⎪⎨⎧⎪⎪⎩⎪⎪⎨⎧交向摄影测量等倾摄影测量等偏摄影测量正直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地形摄影测量 1、地形摄影测量:研究的对象是地区表面的形态,以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为基础,最终根据摄影像片测绘出摄影区域的地形图。
2、非地形摄影测量一般是指近景摄影测量,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在体积和面积上较小,摄影机到摄影目标的距离较近,一般小于300m ,测量的精度相应地要求较高。
基本理论也是根据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但在处理技术上有着其特殊性。
测量成果乃是表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值,即研究对象的数字模型可绘制所摄物体的立面图、平面图和显示立体形态的等值图。
(二)、按摄影站的位置:⎪⎪⎩⎪⎪⎨⎧水中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1、航天摄影测量 :利用航天器和人造卫星、高空飞机进行摄影。
2、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地形摄影测量,从航摄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目的在于测绘地形图。
3、地面摄影测量:包括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
前者在测绘特殊地区的地形图时常采用,后者是对科学技术专题科目进行研究时采用。
4、水中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机置于水中,对水下地表进行摄影以绘制水下地形图,这属于双介质摄影测量。
三、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将中心投影的像片转换为正射投影的地形图。
四、航空摄影测量绘制地形图的方法:⎪⎩⎪⎨⎧全能法微分法分工法综合法)(1、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地面地形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
摄影测量学教案范文
摄影测量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摄影测量学中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3.能够运用摄影测量学进行实际测量和数据处理。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摄影测量学的概述A.摄影测量学的定义B.摄影测量学的应用领域2.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A.相对定向原理B.绝对定向原理C.导线测量原理3.相对定向方法A.特征点法B.控制点法C.地形点法4.绝对定向方法A.双差法B.高程解算C.复查定向5.摄影测量数据处理A.影像图像预处理B.特征点提取C.坐标计算和平差D.结果展示和分析6.摄影测量的误差和精度控制A.摄影测量误差类型及控制方法B.摄影测量精度评定方法7.摄影测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A.比例尺的确定B.三角测量的实施C.地图投影的处理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法:安排实际测量任务,训练学生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摄影测量学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摄影测量学的概述A.讲解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B.给学生分发相关的学习资料。
2.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A.讲解相对定向原理、绝对定向原理和导线测量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B.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原理。
3.相对定向方法A.讲解特征点法、控制点法和地形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B.运用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4.绝对定向方法A.讲解双差法、高程解算和复查定向的原理和步骤。
B.运用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5.摄影测量数据处理A.讲解影像图像预处理、特征点提取、坐标计算和平差的方法和技术。
B.进行实际数据处理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
6.摄影测量的误差和精度控制A.讲解摄影测量的误差类型和控制方法。
B.讲解摄影测量精度评定的方法和标准。
摄影测量学第二版教学设计
摄影测量学第二版教学设计简介摄影测量学是传统测绘学中的重要分支,也是地理信息科学与测绘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基础和核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码相机和卫星影像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系统培养,培养学生对摄影测量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系统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章概论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介绍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摄影测量学在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和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周期性影像几何周期性影像几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主要包括内方位元素的确定、外方位元素的确定、前方交汇和地形纠正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航空三角测量学掌握航空三角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
主要包括测量控制点、顶点定位和三角形测量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空间后方交会掌握空间后方交会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
主要包括建立模型、确定外方位元素、采像片像控点提取、像控点匹配和三维坐标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章数字影像处理基本掌握数字影像处理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主要包括数字影像的获取、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压缩、图像融合和图像分类等内容。
第六章其他应用领域介绍摄影测量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主要包括地形分析、地面变形监测、三维建模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讲授课程内容,重在解析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2.以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实际操作技能;4.课堂讨论、研究生论文输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教学评估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考试评估:学生将参加期末考试;2.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3.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期末论文,主题为摄影测量的应用。
摄影测量基础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掌握摄影测量中的基本术语,如像点、核线、同名像点等。
- 了解摄影测量在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摄影测量原理进行简单的地形测量。
- 具备初步的影像分析能力,能够识别和处理摄影测量数据。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摄影测量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测量学概述-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任务-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史- 摄影测量学的应用领域2. 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摄影几何原理- 像点与地面点的关系- 核线、同名像点等概念3. 摄影测量基本技术- 航空摄影- 地面摄影- 影像处理与分析4. 摄影测量应用实例- 地形测绘- 地理信息系统- 工程测量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摄影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 讲解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举例说明- 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摄影测量基本原理和技术。
4. 互动讨论-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摄影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摄影测量实验,如航摄像片判读、地形测绘等。
6.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摄影测量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摄影测量学》2. 多媒体课件:摄影测量学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及应用实例等。
3. 实验器材:航摄像片、测量仪器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在线课程等。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以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摄影测量学课程设计
摄影测量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摄影测量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理解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熟悉摄影测量学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具备处理摄影测量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使用摄影测量学相关的软件和设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摄影测量学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摄影测量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2.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3.摄影测量学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应用;4.摄影测量学相关的软件和设备的使用。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摄影测量学概述•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公式;•摄影测量学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摄影测量学的应用•摄影测量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摄影测量学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
第四章:摄影测量学相关的软件和设备•摄影测量学相关软件的使用;•摄影测量学相关设备的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摄影测量学相关软件和设备的使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的摄影测量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摄影测量学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摄影测量学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摄影测量学教案(第14讲解析测图仪2)解析
第19 次课首页本课主题解析测图仪授课日期目的掌握解析测图仪的作用原理了解解析测图仪的软件讲授内容与时间分配序号讲授内容时间1 上讲内容回顾 6 2 本次授课内容 4 3 解析测图仪的主要计算过程及计算公式50 4 解析测图仪的软件10 5 几种解析测图仪简介25 6 内容总结 3 7 下讲内容预习安排 289重点难点重点:解析测图仪的作用原理难点:解析测图仪的作用原理方法手段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实习实验教案正文第十九讲解析测图仪备注一、上讲内容回顾与相关知识复习解析测图仪概述解析测图仪的硬件解析测图仪的输入输出和控制方案二、内容的引出、内容安排、难点重点介绍解析测图仪的主要计算过程及计算公式解析测图仪的软件几种解析测图仪简介三、解析测图仪的主要计算过程及计算公式解析测图仪的核心内容是以数字方式解算投影变换的关系和已知其形式的系统误差等的改正计算,归纳起来计算任务包括:像点坐标的各种改正计算;像片架坐标和像平面坐标的变换;像点坐标和模型坐标的变换;模型坐标和地面测量坐标的转换;地球弯曲和大气折光差的改正;模型坐标与绘图仪坐标的换算。
其中有的计算结果要反馈于像片架,这样一些换算都必须实时的进行。
但是,对应不同的控制方案,实现这些换算的关系式式不同的。
下面仅介绍C —100、ASP 等多数解析测图仪采用的第一类控制方案——输入模型坐标的方案的原理。
其结构原理见图1所示。
计绘算机左像右像图桌终端X 、Y 、Z x 1y 1x 2y 2或E 、N 、H图1 这种方案的特点是作业员通过手轮和脚盘将模型坐标输入给电子计算机,由计算机解算出左、右像片架的移动量,并由伺服系统实时地完成所要求的移动,使作业员随时都能看到相应于给定模型点的两个同名像点。
首先,由输入给电子计算机的模型坐标,按共线条件方程算出理论上的像点坐标,在加入像点的各种改正项之后,转换为实际的像点坐标和仪器上像片架坐标,从坐标变换的角度,分析主要计算过程及计算公式并由伺服系统驱动左、右像片架的移动;与此同时,要进行模型坐标和地面测量坐标之间的换算,其中还要顾及到地球弯曲和大气折光差的改正;在联机绘图作业时,还要进行模型坐标与图面坐标的换算,并由伺服系统实时地驱动绘图笔绘图。
摄影测量学教案(第14讲解析测图仪1).doc
第18次课首页解析测图仪教案正文究所研制的APS -P 型解析测图仪。
图1分类:解析测图仪以共线方程为基础,在内外方位元素已知的情况下,可以由像坐标求得物点坐标,反之,可以由物点坐标求得像坐标。
这样在仪器的设计中,存在输入什么坐标的问题,依据这点,可以将解析测图仪分为物方型和像方型解析测图仪。
物方型解析测图仪又分为:模型坐标系、地面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等。
● 模型坐标系(X ,Y ,Z )● 地面坐标系(平面E ,N ,高程H )● 地理坐标系(经纬度H ,,ΦΛ)像方型的输入量:双像时,一般为xp y x ,,,yp 由计算得到。
优点:(与模拟测图仪相比)● 精度高 (误差源少,机械传动少)● 功能强 (画幅式,CCD ,多介质等,不受主距、外方位元素的限制,可以采集DEM 等等)● 机助程度高 (定向自动驱动;图廓整饰;符号设计;DEM 采集驱动多样化,可以及时计算和质量控制)● 便于实现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自动化(数字结果、方便编辑、产品形式多样、可以作为GIS 、MIS 的数据采集工作站)四、解析测图仪的硬件1、立体坐标量测仪主要组成部分,物方型解析测图仪通常是通过(A/D )转换,将手轮和脚盘的机械运动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信息送入计算机,计算机解算得到新的移动量,再经过(D/A )转换为新的物理量,完成对像片盘或光学系统的驱动。
反馈比较,检核正确性。
与常规的立坐比较有如下特点: ⑴和计算机有接口;⑵在观测系统中有Dove 棱镜和Zoom 变焦;⑶要求机械结构稳定,简单,可以对机械部件本身的精确性适当降低要求。
第18次课尾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6 次课首页
介绍由于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造成的像点位置的变化。
掌握倾斜误差特性。
掌握投影误差特性。
掌握获取理想像片的基本思路。
重点:
倾斜误差、投影误差。
难点:
公式推导
教 案 正 文
一、上讲内容回顾与复习
像比例尺定义[重点] 像点比例尺一般公式[难点] 特殊点、线比例尺[重点]
二、本讲内容的引出、内容安排、难点重点介绍
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移位
倾斜误差定义 公式推导(重点、难点)
倾斜误差性质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移位
投影误差定义
公式推导(重点、难点)
投影误差性质
三、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移位
1、倾斜误差(Tilt Error )
同摄站同主距的倾斜像片和水平像片沿等比线重合时,地面点在倾斜像片上的像点与相应水平像片上像点之间的直线移位。
像点移位比较的标准是什么分析得到定义。
在图形中,P 是倾斜像片,
P 是假象的与 P 同摄站同主距的水平像片,它们相交于等比线c c h h ,m 是地面点M 在倾斜像片上的实际构像,0
m 是地面点M 在水平像片上的假想像点,两张像片沿等比线重合后,0m
在倾斜像片上的位置为0n ,根据定义,显然0mn 就是倾斜误差,倾斜误差我们用a 表示。
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移位规律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进行倾斜误差公式的推导。
2、倾斜误差公式(Formulation )
第 6 次课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