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变形与工艺基础分析
轧制原理与工艺
轧制原理与工艺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轧制原理与工艺,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啊!
你想啊,轧制就像是一场钢铁的奇妙变形记。
把那些硬邦邦的钢坯啊,通过巨大的压力和不断的滚压,变得又薄又长,就好像是给钢铁施了魔法一样。
咱就说那轧制过程,钢坯被送进轧机里,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超级大力士的怀抱。
轧辊不停地转动,挤压着钢坯,让它一点点地改变形状。
这不就跟咱揉面团似的嘛,只不过这个“面团”可硬得多啦!
那轧制工艺呢,可就有讲究了。
就像厨师做菜,火候、调料都得恰到好处。
轧制的时候,温度、速度、压力等等,每一个因素都得拿捏得稳稳的。
温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速度快了容易出问题,慢了又影响效率。
这可不是随便玩玩就能搞定的事儿哟!
而且啊,不同的钢材需要不同的轧制方法。
有的要反复轧制好多遍,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得精心打磨。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本事,得靠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尝试。
再想想,要是没有轧制工艺,咱们的生活得少多少东西啊!那些高楼大厦的钢梁、汽车的车身、家里的铁锅,哪一个离得开轧制出来的钢材呢?这轧制工艺简直就是现代工业的脊梁啊!
你说轧制是不是很神奇?它能把那么硬的东西变得服服帖帖,还能变出各种各样我们需要的形状。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得靠那些专业的师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技术,才能让轧制工艺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所以啊,轧制原理与工艺可真不是简单的事儿,它是一门大学问!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那些钢铁有了新的生命和价值。
咱可得好好感谢那些默默奉献的轧制工人和技术人员们,是他们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啊!这轧制啊,真的是太了不起啦!。
材料成型工艺学-轧制原理与工艺基础
z型钢:棒线材无头轧制 z特点:连续生产,提高成材率,简化控制系
统,提高产品质量
2007年10月24日 5
材料成形工艺学(中)——轧制原理
绪 论
5. 采用柔性化的轧制技术
z多品种,小批量,短交货期 → 柔性化轧
制技术:
z热轧自由程序轧制技术 z型钢自由程序轧制:无孔型平辊轧制(H 型钢延伸机组) 成品孔,成品前孔共用
2007年10月24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
材料成形工艺学(中)——轧制原理
1 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
1.1 变形区基本参数
1.1.2 轧制变形的表示方法
1.1.2.1 相对变形量
H −h 100 % H b−B 100 % B l−L 100% L
H −h 100 % h b−B 100 % b l−L 100% l
ADB、CEG 流动产生宽展 变形区 横向流动
2007年10月24日
30
材料成形工艺学(中)——轧制原理
1 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
1.2 金属在变形区内的流动规律
1.2.2 沿轧制宽度方向上的流动规律
l h
较大时(薄轧件),受表面外摩擦影响,出现单鼓变形
lh
<0.5时(厚轧件),变形不能深透到整个断面高度,出现双鼓变形
2
B1 B3
2
的平方
B1C = 2 R B1 B3
如图
18
2007年10月24日
材料成形工艺学(中)——轧制原理
1 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
Δh DB3 = + Δ1 + Δ 2 2
B1 B3 = Δ1 + Δ 2
轧制实验报告
轧制实验报告轧制实验报告引言轧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压力使其通过辊道进行塑性变形,从而改变材料的形状和尺寸。
本实验旨在通过轧制实验,深入了解轧制工艺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轧制工艺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轧制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研究轧制过程中的塑性变形特点;3. 分析轧制工艺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装置与材料1. 实验装置:轧机实验设备;2. 实验材料:金属板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装置,准备好实验材料;2. 调整轧机:根据实验要求,调整轧机的辊道间距和轧制速度;3. 进行轧制实验:将实验材料放置于轧机辊道之间,通过轧机施加压力进行轧制;4. 观察实验结果:观察轧制后的材料形状和尺寸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5. 测量力学性能:使用力学测试设备,对轧制前后的材料进行拉伸、硬度等力学性能测试;6.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轧制后的材料形状和尺寸变化:根据观察结果,可以看到轧制后的材料形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始板材变得更薄且长度增加;2.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可以得到轧制前后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性能指标。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轧制后,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有所提高,延伸率则有所降低;3. 影响因素分析:轧制工艺中的辊道间距和轧制速度是影响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辊道间距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厚度变化,而轧制速度的改变则会影响到材料的塑性变形程度和性能。
五、结论通过本次轧制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轧制工艺可以有效地改变金属材料的形状和尺寸;2. 轧制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使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提高,延伸率降低;3. 辊道间距和轧制速度是影响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轧制变形基本原理
1 第四章 轧制变形基本原理金属塑性加工是利用金属能够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使其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塑性成型的一种金属加工技术,也常叫金属压力加工。
基本加工变形方式可以分为:锻造、轧制、挤压、分为:热加工、冷加工、温加工。
金属塑性加工的优点(1)因无废屑,可以节约大量的金属,成材率较高;(2)可改善金属的内部组织和与之相关联的性能;(3)生产率高,适于大量生产。
第一节 轧钢的分类轧钢是利用金属的塑性使金属在两个旋转的轧辊之间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钢材的加工过程。
被轧制的金属叫轧件;使轧件实现塑性变形的机械设备叫轧钢机;轧制后的成品叫钢材。
一、根据轧件纵轴线与轧辊轴线的相对位置分类轧制可分为横轧、纵轧和斜轧。
如图1、2、3。
横轧:轧辊转动方向相同,轧件的纵向轴线与轧辊的纵向轴线平行或成一定锥角,轧制时轧件随着轧辊作相应的转动。
它主要用来轧制生产回转体轧件,如变断面轴坯、齿轮坯等。
纵轧:轧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轧件的纵向轴线与轧辊的水平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轧制后的轧件不仅断面减小、形状改变,长度亦有较大的增长。
它是轧钢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轧制方法,如各种型材和板材的轧制。
斜轧:轧辊转动方向相同,其轴线与轧件纵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平行,但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各与轧件纵轴成一交角,因而轧制时轧件既旋转,又前进,作螺旋运动。
它主要用来生产管材和回转体型材。
图1 横轧简图1—轧辊;2—轧件;3—支撑辊图2 纵轧示意图图3 斜轧简图1—轧辊;2—坯料;3—毛管;4—顶头;5—顶杆二、根据轧制温度不同又可分为热轧和冷轧。
所有的固态金属和合金都是晶体。
温度和加工变形程度对金属的晶体组织结构及性能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金属在常温下的加工变形过程中,其内部晶体发生变形和压碎,而引起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脆性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叫做金属的加工硬化。
把一根金属丝固定于某一点在手中来回弯曲多次后,钢丝就会变硬、变脆进而断裂,这就是加工硬化现象的一个例子。
轧制分析报告
轧制分析报告1. 引言轧制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压力,使其通过连续的塑性变形,从而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轧制工艺在金属加工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生产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金属制品。
本文将对轧制工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2. 轧制工艺轧制工艺通常包括三个重要步骤:预处理、轧制和后处理。
2.1 预处理在轧制之前,需要对金属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皮下缺陷和杂质,以确保材料的纯度和表面质量。
预处理通常包括酸洗、钝化、清洁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2.2 轧制轧制是将金属材料置于轧机中,施加压力使之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轧制可以分为热轧和冷轧两种方法。
•热轧: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轧制,通常用于加工大块的金属材料。
热轧能够提高材料的塑性、降低硬度,并改善其形状和尺寸的精度。
•冷轧:在常温下进行的轧制,适用于加工较薄的金属材料。
冷轧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并获得更高的表面质量。
2.3 后处理轧制后的金属材料需要进行后处理,以改善其性能和表面质量。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和沉淀硬化等。
3. 轧制参数与产品质量轧制参数是指在轧制过程中,对轧机、轧辊和材料施加的力和温度等因素的控制。
合理的轧制参数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3.1 轧制力轧制力是指在轧制过程中施加在金属材料上的压力。
合理的轧制力能够使金属材料均匀受力,防止塑性变形不均匀和表面缺陷的产生。
3.2 轧制温度轧制温度是指金属材料在轧制过程中的温度。
温度的控制对于金属的塑性变形和晶粒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3.3 轧制速度轧制速度是指金属材料在轧制过程中通过轧机的速度。
合理的轧制速度能够保证金属的塑性变形和表面质量,但过高的速度可能导致损伤和缺陷的产生。
3.4 轧辊轧辊是轧制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状和材料对产品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合理选择轧辊的形状和材料,能够改善金属的表面光洁度和形状精度。
钢锭轧制坯的轧制过程中的应力变形机理研究
钢锭轧制坯的轧制过程中的应力变形机理研究引言钢铁工业是全球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钢锭的生产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钢锭经过轧制过程得到不同形状的产品,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对钢锭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其中,应力变形机理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通过深入了解应力变形机理,我们可以优化轧制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一、钢锭轧制过程的应力变形机理1.1 压下过程中的应力变形机理在钢锭轧制过程中,钢锭经历了一系列的压下操作。
在压下过程中,钢锭受到了外界的应力,导致其发生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的机理涉及了很多因素,包括晶体结构、位错运动、晶粒形状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钢锭发生塑性变形,并逐渐改变其形状和结构。
1.2 轧制过程中的应力分布钢锭经过压下后,会出现应力分布的不均匀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轧制过程中的摩擦、冷却等因素引起的。
在轧制过程中,钢锭受到了轧制辊的压力,这个压力不仅作用于钢锭的表面,还通过钢锭的内部传递。
由于钢锭的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不均匀性,轧制过程中会出现应力分布的非均匀现象。
1.3 应力变形机理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应力变形机理对产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应力变形机理会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
通过优化轧制过程,可以改变钢锭的结构和形状,从而改变产品的力学性能。
其次,应力变形还会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不恰当的应力变形机理会导致产品表面出现裂纹、皱纹等缺陷,降低产品的外观质量。
二、应力变形机理的研究方法2.1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是研究应力变形机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可以对钢锭轧制过程进行仿真计算。
数值模拟可以模拟钢锭的塑性变形、应力分布等过程,从而深入理解钢锭的应力变形机理。
2.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研究应力变形机理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可以模拟钢锭轧制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现象。
实验方法可以通过测量钢锭的应力分布、变形量等参数,来分析应力变形机理的影响因素。
2.3 综合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方法是将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研究的手段。
轧制成型的原理和应用
轧制成型的原理和应用轧制成型是指利用轧机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变形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轧机上的连续动作轧辊对金属材料进行间歇式挤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达到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目的。
轧制成型的应用广泛,包括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制造业等领域。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金属材料、选取轧机和准备工作台等。
首先,金属材料被切割成适当的长度,并在轧机上选择的轧辊对其进行预压和预热。
这有助于减少材料的硬度和提高塑性,以便进行后续的轧制操作。
轧制过程是指将金属材料送入轧机,经过连续动作的轧辊挤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轧辊由电机驱动,通过齿轮箱和轴承装置与金属材料传递压力。
金属材料在轧辊之间经历多次挤压和伸展,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轧制过程中,轧辊的直径、形状和布置等因素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变形和厚度控制。
处理过程是指轧制后的成品进行热处理、冷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工艺,以达到所需的性能和表面质量要求。
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等方法,用于调整材料的晶粒结构和提高其强度、硬度等性能。
冷处理是指通过冷却和应力处理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疲劳性能。
表面处理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外观和装饰效果。
在金属加工领域,轧制成型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等金属材料的加工。
其中,钢铁轧制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主要用于生产各种型钢、钢筋等建筑材料。
此外,铝、铜、钛、镁等有色金属的轧制也非常重要,用于生产各种铝型材、铜箔、钛板等产品。
在制造业中,轧制成型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
例如,汽车工业中的车身和发动机零部件、航空航天工业中的飞机零部件、电子工业中的散热器等。
此外,轧制成型还用于各种管道、容器、锅炉、轴承及压力容器等的生产。
总之,轧制成型作为加工金属材料的重要方法,具有高效、精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
通过合理的轧辊的设计和选择,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变形控制和形状调整,以满足不同行业对于金属制品的需求。
轧钢生产工艺基础知识
1.2 变形区长度 l
轧件与轧辊之接触弧的水平投影长度,称为变形区 长度。(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其具体值)
四、轧制变形基本理论:
2、压下量△h
轧制后轧件高度的减少
量叫做压下量△h。 △h=h0-h1 轧件的压下量△h与原
始高度h0之比的百分数叫
做压下率ε。
ε=△h/h0 ×100%
四、轧制变形基本理论:
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
咬入角和摩擦系数是影响轧辊咬入轧件的两个因素。 当摩擦系数一定时,为了使轧件易于咬入,必须减小 咬入角。
减小咬入角的方法如下: (1)当压下量一定时,增加轧辊直径; (2)当轧辊直径一定时,减小压下量。
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
但是,实际生产中轧机确定后,轧辊直径一般改变 不大,而减小压下量又对生产不利,为了解决这一矛 盾,常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压下量较大时,把轧件端部加工成锥形(小头); (2)降低咬入时的轧制速度,增加摩擦系数; (3)应用轧辊刻痕或撒砂子的方式增加摩擦系数; (4)强迫喂钢,利用冲击力改善咬入条件。实际上是 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将轧件前端撞成锥形,从而减小咬 入角。
坯料准备→加热→轧制→冷却→精整→验收入库 首先选择坯料的种类、材质、规格,进行质量检查 和表面处理等。根据坯料的材质及成品的要求选择合 理的加热设备和加热工艺制度对坯料进行加热。其次 制定合理的变形程度、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工艺制度, 进行产品的塑性成型加工,以获得形状正确、尺寸精 确、表面光洁的产品。接着成型后精整包括冷却、剪 切、质量检查、打捆、称重、入库等。
第3章 轧钢生产流程
三、轧钢生产流程:
1、什么是轧钢?
三、轧钢生产流程:
1、什么是轧钢?
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 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叫 做轧钢。
轧制原理与工艺教材ppt
对未来轧制技术研究的建议与期望
THANKS
感谢观看
将轧制后的金属材料进行冷却和矫直,去除残余应力,提高材料质量。
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
压力控制
控制轧制过程中的压力和变形量,防止材料破裂和过度变形。
温度控制
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轧制领域的体现和应用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智能化、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的融合和创新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轧制技术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团队
加强创新研究,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轧制分类
轧制是通过两个旋转的轧辊施加压力,使金属在两个轧辊之间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
轧制原理
在古代,人们已经使用简单的轧机来加工金属,如用碾压机将金属板压成薄片。
古代轧制
近代轧制
现代轧制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改进,出现了各种型号的轧机和现代化的生产线。
轧制质量控制
04
轧制实践与应用
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机械、电子等领域,用于生产各种厚度和宽度的板材。
板材轧制
主要生产各种截面的钢轨、工字钢、角钢、槽钢等型材。
型材轧制
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钢管,如无缝钢管、焊管等。
管材轧制
如轧制花纹钢板、压花板等装饰性板材,以及超薄带材等。
特殊轧制
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轧制技术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测量技术,提高轧制精度和产品质量。
轧制概述与工艺
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轧制概述 ●轧制过程中的力学概述
●轧制过程中的金属变形
●轧制后续的处理技术及设备概述
2
轧制概述
1.轧制概述 2.我国轧钢技术发展 3.无头轧制技术 4.今后我国轧钢领域的发展方向
3
绪论
轧制过程是由轧件与轧辊之间的摩擦力将轧件拉 进不同旋转方向的轧辊之间使之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轧制新技术新工艺概述
新一代TMCP技术 无头轧制技术
边部温度控制技术 连铸坯热送热装 无酸洗除鳞技术 板厚、板形自动控制系统 轧制-激光焊接技术
宽厚板轧制
● ● ● ● -
热连轧
● ● ● ● ● -
38
冷轧 棒线材轧制
-
●
-
●
-
-
-
●
●
-
●
-
●
-
39
4.今后我国轧钢领域的发展方向 轧钢领域要向提高热装温度和热装率,开
——咬入角,轧件被咬入轧辊时轧件和轧辊最先
接触点(实际上为一条线)和轧辊中心的连线与 两轧辊中心连线所构成的角度;
l——接触弧长的水平投影,也叫变形区长度;
F ——接触面水平投影面积,简称接触面积;
l/hm ——变形区形状参数,hm=(H+h)/2(变形
区平均高度)。
简单轧制(理想轧制)
为了便于进行研究分析,对一些轧制条件作出假设和
4
金属材料尤其是钢铁材料的塑性加工,90%以上是通过 轧制完成的。由此可见,轧制工程技术在冶金工业及国民 经济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
轧制工艺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板带轧制、管材轧 制、型材轧制以及棒、线材轧制四种基本类型;按生 产工艺可以分为热轧和冷轧工艺;按厚度可分为薄板 ( 厚 度 <4mm) 、 中 板 ( 厚 度 4~20mm) 、 厚 板 ( 厚 度 20~60mm)、特厚板(厚度>60mm,最厚达700mm)。 在实际工作中,中板和厚板通称为“中厚板”。
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分析
• 工具形状有利于延伸。
Nx
Tx
T
N
2 轧制过程中的宽展
• 轧件在宽度方向线尺寸的变化,即绝对宽展称为宽展。 bb1 b0
• 轧制中的宽展可能是希望的,也可能是不希望的,视轧制 产品的断面特点而定。当用窄坯料轧成宽成品时希望有宽 展,若是从大断面坯料轧成小断面产品时,则不希望有宽 展。无论在那种情况下,均必须掌握宽展变化规律及正确 计算它,在孔型中轧制则更为重要。
(6) 张力
张力减小延伸阻力,张力增加使宽展减小。
3. 4 平辊轧制时的宽展计算公式
(1)Д.热兹公式 (2)E. 齐别尔公式 (3)C.И.古布金公式
bCh
bCh Rh h0
……
b(1h)(f Rhh)h
h0
2 h0
3. 5 侧压后平轧时的宽展
• 板带轧制中,采用侧压(立辊轧制)调整轧件宽度。侧压 后轧件横断面呈双鼓形,要再经过一道水平轧制消除双鼓 形,然后进入后续轧制道次。
摩擦系数对宽展的影响
轧制温度与宽展指数的关系
轧制速度与宽展指数的关系
合金钢宽展大于普碳钢
△b合=m △b计
3. 3 影响宽展的因素
(5) 轧件宽度
随着轧件宽度的增加,宽展先增加,后来趋于不变。
在有接触摩擦条件下镦粗矩形六面体时的变形图示
3. 3 影响宽展的因素
(5) 轧件宽度
随着轧件宽度的增加,宽展先增加,后来趋于不变。
3.1 宽展的分类
(1)自由宽展
在轧制过程中,被压下的金属体积向横向移动时,金属 流动除受接触摩擦的阻碍外,不受其它任何的阻碍和限制 (如孔型侧壁,立辊等),结果明确表现出轧件宽度尺寸 的增加,这种情况称为自由宽展。
轧制工艺技术要求
轧制工艺技术要求轧制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不同类型的轧机对金属材料进行压制和变形,从而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然而,轧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的稳定性。
以下是对轧制工艺技术要求的一些主要内容。
首先,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轧制温度。
温度是影响金属材料的塑性和形变行为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轧制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通过预热或冷却等方式控制金属材料的温度,以保证其塑性适中,便于变形和成形。
其次,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轧制压力。
压力是实现金属材料变形和破碎的驱动力,过大或过小的轧制压力都会影响成形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轧制压力,以保证金属材料的连续变形和均匀分布。
第三,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合理的轧制速度。
轧制速度与轧制压力、金属材料的塑性等因素密切相关,过大或过小的轧制速度都会导致变形不均匀和产品品质问题。
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轧制速度,以保证金属材料的连续变形和均匀分布。
最后,轧制过程中需要保证良好的润滑条件。
润滑是减少金属材料与轧机滚轮间摩擦和磨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助于金属材料的变形和成形。
因此,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润滑剂,以保证轧制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总结起来,轧制工艺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控制适当的轧制温度、轧制压力、轧制速度和良好的润滑条件。
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要求,可以提高轧制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也可以大大减少因轧制过程中的不良控制而导致的废品率和能源浪费。
因此,轧制工艺技术要求的落实是提高轧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轧钢工艺基础
表2.1 钢的加热及过烧温度
碳钢最合适的加热温度是单相奥式体区,其中 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在Ac3以上30~50℃与固 相线NJE以下100~150℃之间。过共析钢最 高加热温度应比NJE线低50~100℃。具体参 考表2.1: 确定新钢种的加热温度时,可参考有关实验资 料。 合金钢的加热温度范围受合金元素的影响,因 为合金元素加入钢中,有的形成了合金碳化物 (如VC、WC、MoC、Cr7C3),提高了钢的 熔点;有的扩大奥式体区、提高固相线;有的 缩小奥式体区,使固溶体的熔点改变。
加热温度(℃) 1050 1080 1120 1180 1250 1320 1380 1250 1250 1250 1270 1250 1280 1300
过烧温度(℃) 1140 1180 1220 1280 1350 1470 1490 1350 1370 1370 1450 1350 1380 1420
轧钢工艺基础
主讲:余道军
花山分厂三轧钢
轧钢工艺基础
一、轧制的基本概念 轧制是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形成的摩 擦力将轧件拖进辊缝之间,并使之压缩产生 塑性变形的过程。 轧制过程除了使轧件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 外,使组织和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以平辊轧制矩形轧件为例,轧制后轧件的 高度减小、宽度增加,长度延伸。以平辊轧 制矩形件为例,轧辊直径为D,辊身长度为B, 轧制前的轧件高度为h0,轧制后的轧件高度
l
1.5相对变形量 相对变形量是指变形的相对值。一般指 压下率、宽展率、延伸率。 例如,有一矩形钢坯,轧前的长、宽、 高分别为L、B、H,轧后的长、宽、高分别 为l、b 、h。 压下率即为压下量除以轧前高度的百分数; 宽展率即为宽展量除以轧前宽度的百分数; 延伸率即为延伸量除以轧前长度的百分数。
轧制时金属的流动与变形
趋于均匀,变形前的垂直横截面,变形后还是垂
直横截面,宽度可以忽略不记,这又称作“平断
面假设”;
可编辑版
9
(2) 质点轧制线方向上的运动速度(考察5个关键的 横截面);
(3) 附加应力分析(在轧制线方向,由于金属流动 不均匀而产生的)。
方法:考查变形区与外端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附加应 力。
原因:在变形区,高向上流动不均匀,而在外端,
2.1 厚轧件与薄轧件 l/h>0.5-------1.0 称为 薄轧件 l/h<0.5-------1.0 称为 厚轧件 l/h=0.5-------1.0 视情况而定
2.2 薄轧件的变形特点
前后滑区的摩擦力均指向中性面,表层金属所受 阻力比中部大,延伸比中部小,呈显为单鼓形。
可编辑版
8
(1) l/h增大,变形深入,沿高度方向上应力和变形
[说明] Vxh> Vxr VxH <Vxr 这种关系不变
可编辑版
13
3.1前滑的定义与测定
一、定义: 轧件的出口速度大于该处轧辊圆周速度的现象。
Sh
vh v100% v
Sh ------------前滑值 Vh -----------出口处轧件的水平速度 V------------轧辊圆周速度(水平分量)
面上水平速度的现象。
Shvcvosc os vH100%
VH---轧件入口速度
由 Sh=f (Vh,V) SH=f (V,VH)
FH×VH=Fh×Vh =const
λ=FH/Fh 得
1Sh (1Sh)cos
λ, α一定时(在某一轧制过程中)
Sh ↑ SH↓
可编辑版
17
1.4 影响前滑的因素(影响中性角的因素)
轧制过程之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介绍课件
智能优化技 术:利用优 化算法、仿 真技术实现 轧制工艺的 优化和改进
01
02
03
04
轧制技术的绿色环保趋势
节能降耗: 提高能源利 用率,降低 生产成本
01
循环利用:提 高废料回收利 用率,实现资 源循环利用
03
02
04
减少污染:采 用环保工艺, 减少废气、废 水、废渣排放
智能化:采用 智能控制系统,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能耗
和动态再结晶
轧制技术介绍
轧制技术的分类
热轧:在高温下进行轧制,适用于 塑性较好的材料
冷轧:在常温下进行轧制,适用于 塑性较差的材料
温轧:在温度介于热轧和冷轧之间的 条件下进行轧制,适用于塑性适中的 材料
特种轧制:包括连续铸轧、粉末轧制、 等离子体轧制等,适用于特殊材料和 特殊工艺要求
轧制技术的特点
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如 自动控制系统、专家系统 等,以提高轧制过程的稳 定性和准确性
采用先进的轧制设备:如 高速轧机、连续轧机等,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 耗
优化轧制工艺流程:如采 用连续轧制、热轧冷轧相 结合等,以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轧制技术的创新方向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 现轧制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绿色化:采用节能、环保的轧制工艺和技术, 降低能耗和污染
演讲人
轧制过程之塑性变形与 轧制技术介绍课件
目录
01. 塑性变形原理 02. 轧制技术介绍 03. 轧制过程控制 04. 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塑性变形原理
塑性变形的定义
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 1 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
变形的现象。
塑性变形过程中,材 2 料的内部结构发生变 化,产生位错滑移、 孪生等微观机制。
认识轧制——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
谢谢大家!
轧件表面状况一样
轧制示意图
简单轧制满足的条件3
(3)工作条件:速度、作用力、装配
轧制示意图
非简单轧制
凡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轧制过程称为非简单轧制,如: (1)单辊传动。 (2)带张力轧制。 (3)轧制速度在一道次内变化。 (4)轧辊直径不等。 (5)孔型中轧制等等。
实际轧制过程中简单轧制过程不存在
认识轧制——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
学习目标:
一、轧制的基本概念及目的 二、轧制的分类 三、简单轧制条件
一、轧制的基本概念及目的
轧制: 把金属送入旋转着的轧辊中,轧辊给金属一定的压力,使金属产生塑
性变形,以获得要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并同时改善金属性能的方法。
轧制目的:
1)轧件断面尺寸减小而长度增大; 2)得到用户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3)获得所要求的性能。
二、轧制的分类
按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同,轧制方法分为: 纵轧、横轧和斜轧三种。
纵轧示意图
1—轧辊;2—轧件
横轧简图
1—轧辊;2—轧件;3—支撑辊
斜轧简图
1— 轧 辊 ; 2— 坯 料 ; 3— 毛 管 ; 4—顶头;5—顶杆
二、轧制的分类
1 、纵轧 特点:
(1)两个轧辊转动方向相反; (2)轧件的轴线与轧辊轴线垂直; (3)轧件做平动。 应用广泛,可生产型钢,钢板和一
些异型钢材。
纵轧示意图
1—轧辊;2—轧件
二、轧制的分类
2、横轧 特点:
(1)横轧时两个(或三个)工作轧辊 的旋转方向相同;
(2)轧件轴线与轧辊轴线平行; (3)轧件在轧辊间转动。 可生产车轮、轮箍、齿轮,轴承内外
圈及各种断面的轴件。
横轧简图
轧制过程——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
1、 咬入阶段
轧件前端与轧辊接触的瞬间起到前端达到变形区的出口断面(轧辊中 心连线)称为咬入阶段。
轧制时的咬入阶段
咬入阶段的某一瞬间有以下特点:
(1)轧件的前端在变形区有三个自由端(面),仅后面有不参与变形的外端 (或称刚端)。 (2)变形区的长度由零连续地增加到最大值。 (3)变形区内的合力作用点、力矩皆不断的变化。 (4)轧件对轧辊的压力由零值逐渐增加到该轧制条件下的最大值。 (5)变形区内各断面的应力状态不断变化。
轧制过程——塑性变形与轧制技术
轧制过程
一、什么是轧制过程 二、轧制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什么是轧制过程
轧制过程:轧件被摩擦力拉进旋转的轧辊之间,受到压缩进行塑性变 形,到轧件被甩出为止的整个过程。
即从轧件与轧辊接触开始到轧件被甩出为止的过程。
轧制时的咬入阶段
二、轧制过程的三个阶段
轧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此阶段的变形区参数、应力状态与变形都是变化的,是不稳定的, 称为不稳定的轧制过程。
2、稳定轧制阶段
从轧件前端离开轧辊轴心连线开始,到轧件后端进入变形区入口断面 止,这一阶段称为稳定轧制阶段。
轧制时的稳定轧制阶段
稳定轧制阶段的特点:
变形区的大小不变; 轧件与轧辊的接触面积不变; 金属对轧辊的压力均恒; 变形区内各处的应力状态均恒。
谢谢大家!
图1-2 轧制时的稳定轧制阶 段
C 甩出阶段
从轧件后端进入入口断面时起到轧件完全通过辊缝(轧辊轴心连线), 称为甩出阶段。
轧制时的甩出阶段
甩出阶段的特点:
1)轧件的后端在变形区内有三个自由端(面),仅前面有刚端存在。 2)变形区的长度由最大变到最小——零。 3)变形区内的合力作用点、力矩皆不断地变化。 4)轧件对轧辊的压力由最大变到零。 5)变形区内断面的应力状态不断地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轧制变形基本原理1、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1.1 影响金属热塑性变形的主要因素影响金属热塑性变形的因素,有金属本身内部因素和加热等外部条件。
1)钢中存在碳及其他合金元素,使钢的高温组织,除有奥氏体外,还有其他过剩相。
这些过剩相降低钢的塑性。
钢中的杂质也是影响金属热塑性变形的内在因素,钢中的硫能使钢产生热脆。
2)影响热轧时塑性变形的外部条件有加热介质和加热工艺,对碳钢而言,当变形条件相同时,变形金属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结构不同,温度对塑性的影响也不同,如图1-2-1。
图中I、II、III、IV表示塑性降低区域(凹谷);1、2、3表示塑性增高区域(凸峰)。
I区中钢的塑性很低;II区(200-400℃)——“蓝脆”区中,钢的强度高而塑性低;III区(850-950℃)——相变温度区又称“热脆”区,钢通常一个相塑性好,另一个相塑性较差;IV区接近于钢的熔化温度,钢在该区加热时易发生过热或过烧,这时钢塑性最低。
所以,碳素钢热加工时的最有利的温度范围是1000-1250℃。
对合金钢而言,加热介质尤为重要。
镍含量达2-3%以上的合金钢,在含硫气氛中加热时,硫会扩散到金属中,并在晶界上形成低熔点的Ni3S2化合物,因而降低了金属的塑性。
含铜超过0.6%的钢,有时甚至是含铜0.2-0.3%的钢,如在强氧化气氛中图1-2-1 碳素钢塑性曲线较长时间的高温加热时,由于选择性氧化的结果,在钢的表面氧化铁皮下会富集一薄层熔点低于1100℃的富铜合金,这层合金在1100℃时熔化并侵蚀钢的表面层,使钢在热轧加工时开裂。
3)热轧温度选择不合适,也会给金属带来不良的影响。
当终轧温度过高时,往往会造成金属的晶粒粗大;若终轧温度过低时,又会造成晶粒沿加工方向伸长的组织,并有一定的加工硬化。
在这两种情况下,金属的性能都会变坏。
所以,合理控制金属的热轧温度范围,对获得所需要的金属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2 金属的弹性变形金属晶格在受力时发生歪扭或拉长,当外力未超过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时,去掉外力之后晶格便会由变形的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也就是说未超过金属本身弹性极限的变形叫金属的弹性变形。
多晶体发生弹性变形时,各个晶粒的受力状态是不均匀的。
2、轧制过程2.1 轧制过程基本概念轧制过程是轧件由摩擦力拉进旋转轧辊之间,受到压缩进行弹性变形的过程,通过轧制使金属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和性能。
2.2 咬入条件轧制过程的咬入条件为摩擦角β大于咬入角α。
如图1-2-2所示,轧制时轧件与轧辊表面接触的弧线叫咬入弧。
咬入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作咬入角。
咬入角由压下量决定。
在实际生产中不同条件下允许的最大咬入角不同,咬入角的大小与轧辊表面状态、轧制温度以及轧辊转速等因素有关,即与轧辊、轧件间的摩擦系数有关。
当咬入角大于允许的最大咬入角时,轧件不能咬入。
当咬入角小于或等于允许最大咬入角时轧件才能咬入。
当轧件线速度为1.5-2.5m/s 时,其允许的最大咬入角为15º-24º。
1)轧件咬入与摩擦力的关系当轧件与轧辊接触时,轧件以力P作用在轧辊上,而每个轧辊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P 作用于金属上。
同时,由于轧件与轧辊运动时相互接触,所以在轧件与轧辊之间产生摩擦力F 。
F 在水平方向有一分力F x ,靠水平分力F x 将轧件拉入轧辊(如图1-2-3),称F x 为拉入力。
轧辊对轧件的压力P 的水平分力为P x ,其方向与F x 相反,阻碍轧件进入轧辊,称P x 为推入力。
当拉入力F x 等于或小于推出力P x 时,即F x ≤P x 时,轧件不能进入轧辊。
只有在拉入力F x 大于推出力P x 的条件下,轧件才能被拉入轧辊,实现正常咬入。
由上可知,轧件与轧辊的接触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了轧件能否咬入轧辊。
摩擦系数f 为: P F f = βtan =f图1-2-2 轧件在轧辊间的变形图 1—轧辊;2—轧件;3—接触弧;4—咬入角图1-2-3 轧辊咬入轧件 1—轧辊;2—轧件式中 β——轧辊与轧件的摩擦角。
上式两式说明,只有当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摩擦角的正切值,或摩擦角大于咬入角(β>α)时,轧件才能被轧辊咬入。
2)咬入角的计算计算公式:)1(cos 1Dh ∆--=α 式中 α——咬入角;Δh ——压下量,mm ;D ——轧辊工作直径,mm 。
也可用近似公式计算:式中 R ——轧辊工作半径,mm 。
2)摩擦角的计算f=tan β式中 β——摩擦角;f ——摩擦系数,TF f =,式中:F 为摩擦力,N ;P 为正压力,N 。
摩擦系数的大小与轧制温度、轧辊材质和轧辊表面状态等因素有关。
轧钢生产中的摩擦系数一般根据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对钢轧辊:f=1.05-0.0005t 轧-0.056ν对铁轧辊:f=0.94-0.0005t 轧-0.056ν式中 f ——摩擦系数;t 轧——轧制温度,℃;ν——轧制速度,m/s 。
计算出摩擦系数后,查三角函数表便可求得摩擦角。
2.3 改善咬入条件的措施咬入角和摩擦系数是影响轧辊咬入轧件的两个因素。
当摩擦系数一定时,为了使轧件易于咬入,必须减少咬入角。
减少咬入角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当压下量一定时,增加轧辊直径;2)当轧辊直径一定时,减小压下量。
但是轧机确定后,轧辊直径一般改变不大,而减少压下量又对提高生产率不利,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常采用以下几种措施:a) 降低咬入时的轧制速度,增加摩擦系数。
R h R h ∆=∆=32.57180παb) 增加轧辊粗糙度,从而增加摩擦系数。
c) 利用冲击力改善咬入条件2.4 变形区的主要参数2.4. 变形区长度轧制时从轧件与轧辊接触开始至轧件离开轧辊的一段区域称为变形区。
如图 所以,下接触面abcd 与上接触面ABCD 之间的区域称为变形区。
接触面ABCD(abcd )水平投影的长度称为变形区长度。
如图1-2-4。
变形区长度计算公式: 42h h R l ∆-∆= 如果忽略42h ∆,则 h R l ∆≈ 式中 l ——变形区长度;R ——工作辊半径;Δh ——绝对压下量。
2.4.2 绝对变形量h H h -=∆H h L L L -=∆H h B B B -=∆式中:Δh 、ΔL 、ΔB ——绝对压下量、延伸量、宽展量;h 、H ——轧件轧后、轧前高度;h L 、H L ——轧件轧后、轧前长度;h B 、H B ——轧件轧后、轧前宽度。
2.4.3 相对压下量Hh H ε-= 式中:ε——相对压下率;H ——轧前厚度;H ——轧后高度。
图1-2-4 轧制变形区示意图a —轧制时纵向变形示意图;b —轧制时横向变形示意图1—轧辊;2—轧件;ABCD —上接触面积;abcd —下接触面积;l —变形区长度;Ⅰ、Ⅱ、Ⅲ、Ⅳ—变形区内金属流动方向2.4.4 延伸系数轧制后的轧件长度与轧制前的轧件长度之比叫延伸系数。
Ll =μ 式中 μ——延伸系数。
延伸系数也可以用轧制前、后轧件的横截面面积之比表示,有时把这个面积之比叫做压缩比,用它来衡量轧件的变形程度。
式中 0S ——轧制前轧件的断面面积;1S ——轧制后轧件的断面面积。
当轧件宽带材和板材时,宽展量可略去不计,即轧制前后轧件的宽度相等(B=b ),这时的延伸系数就等于轧制前后轧件高度的比值(压下系数): hH =μ 总延伸系数计算公式:L l x =总μ 式中 总μ——总延伸系数计算公式;x l ——轧件最终长度,mm ;0L ——轧件原始长度,mm 。
总延伸系数等于各道次延伸系数的乘积,即x μμμμμ......321=总式中 x μμμμ......321——各相应道次的延伸系数。
2.4.5 变形速度变形速度以轧件通过变形区单位时间的相对压下量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变l h H h )(2+∆=υμ 式中 μ——变形速度,1/s ;△h ——变形量,mm ;υ——轧制速度,mm/s ;H ——轧前厚度,mm ;h ——轧后厚度,mm ;变l ——变形区长度,mm 。
10S S =μ变形速度对金属的变形抗力及塑性都有影响。
当变形程度一定时,在热加工温度范围内,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加,变形抗力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2.5 轧制过程中的宽展2.5.1 宽展的概念轧制时轧件的高度减小,被压下的金属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外,还有一部分金属沿横向流动,使轧件的宽度发生变化,这种横向变形叫宽展。
轧件在轧制前后的宽度差叫宽展量。
2.5.1 宽展的种类1)自由宽展 在平辊上或在沿宽度方向上有很大富裕空间的扁平孔型内轧制矩形或扁平形断面轧件时,在宽度方向上金属流动不受孔型侧壁限制,可以自由地宽展,此时轧件宽度的增加叫自由宽度。
2)限制宽展 当轧件在孔型内轧制时,轧件不能自由地展宽,宽展量比自由宽展少。
宽展量甚至可以变成负数(即轧后宽度比轧前宽度小)。
这类宽展叫限制宽展。
3)强迫宽展 轧制过程中迫使金属大量地向宽度方向流动,造成轧件宽度有很大的增加,轧件获得较大的宽展,这种宽展就叫做强迫宽展。
2.5.2 影响宽展的因素1) 压下量的影响压下量是影响宽展的主要因素,压下量越大宽展量越大。
2)轧辊直径对宽展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轧辊直径的增加,变形区长度增加,宽展值相应增大。
3)轧件宽度对宽展的影响随着轧件宽度的增加,变形区的金属在横向流动的阻力增加,导致宽展量减小。
4)轧辊工作表面对宽展的影响轧辊表面越粗糙,摩擦系数越大,轧件的宽展量越大。
5)轧制速度与温度对宽展的影响当轧制速度超过2m/s 时,轧制速度越高,摩擦系数越低;轧制温度越高,摩擦系数越低,从而轧件宽展量减小。
2.5.3 宽展系数宽展量与压下量的比值叫做宽展系数。
用下式表示:hb c ∆∆= 式中 c ——宽展系数;b ∆——宽展量,mm ;h ∆——压下量,mm 。
2.6 轧制过程的前滑和后滑在轧制变形中金属与轧辊间有相对运动,存在着金属相对于轧辊向后流动的后滑区和相对于轧辊向前流动的前滑区。
在变形区内靠近轧辊的出口处,金属的纵向流动速度大于轧辊在该处的线速度,这种现象称为前滑。
在变形区内靠近轧辊的入口处,金属的纵向流动速度小于轧辊在该处的线速度,这种现象称为后滑。
设轧件的出口速度为ν出口,轧辊的圆周速度为ν辊,则前滑值S 前滑就是其速度差的相对值,用下式表示:%100S ⨯-=辊辊出口前滑ννν轧制时前滑值通常按3-6%考虑。
3、轧制压力3.1轧制压力的概念轧制压力是轧件变形时金属作用在轧辊上的垂直于接触面积水平投影的力。
如图1-2-5所示。
变形区内单位面积上的轧制压力称为单位压力。
单位压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克服轧件内部滑移阻力所需要的力,以K 表示,称为钢的变形抗力试验证明,单位压力在变形区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一般在变形区进、出口处的单位压力较小,在变形区内某一中间位置的单位压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