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花钟》优秀教案教材分析
![《花钟》优秀教案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1fe51e700abb68a882fb05.png)
《花钟》优秀教案教材分析花钟分二种形式:一种是以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而将其组成一个报道时间的时钟;另一种是将花卉组成钟盘,报道时间,又称园艺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钟》优秀教案教材分析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花钟》优秀教案教材分析1一、教材分析《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
单独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年段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针对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及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们需要确定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
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以后,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处理与定位。
在《花钟》一文的教学中,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我所说的是这一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了生词,课文学习的重点放到第一自然段,借文学词学句。
具体的课时目标是: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要求“艳、内”等1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重点是:感悟到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
难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二、说教法,说学法首先尝试进行巧妙的学科融合,让师生、生生在简单的对话中,数学、常识、语文三门学科的知识都有巧妙的融合、重组:让学生学会看钟,是早上几点,下午几点,还是晚上几点,这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技能;而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几点开,这又是常识知识;“万寿菊开了,大致是下午三时。
基于语文与美术的跨学科教学案例《花钟》
![基于语文与美术的跨学科教学案例《花钟》](https://img.taocdn.com/s3/m/c04b88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4.png)
•基于语文与美术的跨学科教学案例《花钟》•一、案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跨学科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案例以《花钟》为主题,结合语文与美术两个学科,旨在让学生在欣赏美丽花卉的同时,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语文学科目标:通过阅读有关花卉的文学作品,了解花卉的种类、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美术学科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花卉的形态、色彩,学习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花卉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语文学科内容与方法:•(1)选取有关花卉的经典文学作品,如散文、诗歌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感受花卉的美丽与象征意义。
•(3)鼓励学生创作与花卉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写一首关于花卉的小诗或写一篇描述花卉的短文。
•美术学科内容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或附近公园的花卉,了解花卉的形态、色彩等特点。
•(2)教授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并指导学生进行花卉写生。
•(3)组织学生进行花卉主题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花卉作品。
•四、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花卉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花卉的兴趣。
•语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花卉的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花卉的美丽与象征意义。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与分享。
•美术学科教学:指导学生观察花卉特点,教授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生与创作。
•跨学科整合:组织学生将语文与美术学科所学内容进行整合。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在语文学科中创作的关于花卉的诗歌或短文,作为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通过为诗歌或短文绘制插画,将文字与画面相结合,形成一幅具有独特韵味和深意的花卉艺术作品。
•成果展示与评价:•(1)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与努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花钟》课例分析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花钟》课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c2f66625c52cc58bd6beca.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花钟》课例分析我在给三年级的学生上了这节语文课。
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学会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找出事物规律的习惯。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本节课我先进行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各种花开时间的不同,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品读词句,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开放时的形态特点。
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文第一段的表达方式,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出现的问题是,在讲第一自然段时时间过长,讲的内容过细,很多内容可以学生自学会,如“这一段描写了几种花,它们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这样的问题书上本来就有,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回答,再提出来耽误了很多时间。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我感到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有偏差,还应注意先整体把握,再细节指导。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本节课有两个教学重点,分别是了解不同植物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和学习运用多样的表达句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提出三个“自学指导”,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学指导的要求进行学习。
由于对第一个自学指导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对第二、第三个“自学指导”学习的时间稍微仓促了些。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出示自学指导(一);理解不同植物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学习运用多种句式表达;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第二周期:出示自学指导(二);了解植物学家如何修建的花钟;对词语“陆续”、“刚刚”、“大致”的理解运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第三周期:出示自学指导(三);了解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三、教学效果的反思本节课教学的亮点是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不同的花在不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并学会运用不同的句式去表达。
不足的是这节课没有从整体出发,在讲第一自然段时讲的内容过细,很多内容可以学生自学会。
另外学生汇报时应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而不要单点学生汇报。
《花钟》教学案例分析
![《花钟》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ff71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6.png)
《花钟》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开花时间。
而且课文抓住了每一种花说花时的神态、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每一种花的特点,让学生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些可爱的花,从而激发了读者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兴趣。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有效朗读上,利用课件创设多种情景引导学生朗读,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案例呈现(一)赏花开1.这些花开花的样子各不相同,作者在描写他们的时候,写法也不一样。
你最喜欢哪一种花,找到相关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2.谁原意把你最喜欢的花介绍给大家?你读--(1)生: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评读:1、蔷薇绽开了笑脸,你笑了吗?如果带着笑容去读,一定会更好!再给你一次机会试试。
——读得好多了。
2、瞧,你就像一朵绽开笑脸的蔷薇!多美啊!还有哪一朵蔷薇会开得更艳丽?请你—— 3、假如,全班所有的蔷薇都争奇斗艳,那该是多美的情景啊!一起读——)(2)师:谢谢你们,我仿佛已经听到蔷薇咯咯的笑声了。
你们发现了吗?蔷薇在笑,还有什么花在笑?你读—生: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师:你们了解昙花吗?你说--是呀,昙花开花的时间极短,只在晚上开3、4个小时,马上就谢掉了。
因此课文中有个词说它--(含笑一现)对,昙花多像害羞的小姑娘呀!我请羞答答的女孩子来读—(3)师:(蔷薇绽开笑脸,昙花含笑一现)还有什么花也在笑呢?你读—生: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这有个词比较难读,你读—欣然怒放你们读这个词的时候心情怎么样?(3人)---开心—看来你们已经读懂“欣然”的意思了,欣然就是—(高兴的样子。
)--“怒”又是什么意思呢?谁来猜一猜。
生----(师:在不明白字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查字典--)师:同学们,千万朵万寿菊——欣然怒放!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呀!现在,谁能够想象这幅画面来读好这个句子,你读--(评: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我也有同感,你来试一试吧!真好,现在,所有的男孩都是万寿菊,请你们欣然怒放吧!)(4)这些花真有意思,笑容也各不相同。
三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花钟人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花钟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0b125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0.png)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解释其表达作用。
3.学习课文中的词语搭配和句式结构,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2.提醒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作业小结的环节。首先,我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通过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
其次,我提醒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我会告诉学生,完成作业时要仔细阅读题目,认真思考,做到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其次,我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互相问答等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课文中的词语搭配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词语搭配进行展示。
最后,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会让学生评价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法。例如,在讲解课文中的句式结构时,我会让学生评价这个句式结构是否合适,是否可以用其他的句式结构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首先,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在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修辞手法进行展示。
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我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学习课文中的词语搭配时,我会让学生分组合作,每组选出一个词语搭配进行展示。
花钟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花钟的教学案例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d65a5a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3.png)
花钟的教学案例及反思花钟的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材简说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
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选入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中要注意的是对花的开放时间不能机械理解,不能生搬硬套到生活中去。
二、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三、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观察一下家中、校园内的各种花,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课文中涉及到的花(如昙花、月光花)的图片、录像资料。
2.本课要求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要继续运用前面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利用偏旁、部件、新旧字联系等记认字形。
注意“燥”是平舌音,“致”是翘舌音。
同时,还应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比如,“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要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发现规律,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如,“嫩”“适”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湿”“娇”,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艳”“强”,书写时注意左边稍微比右边窄;“醒”“致”左右宽窄差不多,可在比较中书写。
花钟教材分析
![花钟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e0f4d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5.png)
花钟教材分析花钟教材分析(一)《花钟》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组课文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
《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
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美。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些基本理念,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落实词语理解、朗读训练、写法感悟和迁移运用,让学生在潜心品味语言,感悟语言魅力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花钟教材分析(二)一、教材分析《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最后讲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文章思路清晰,文质兼美,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设定在《花钟》一文的教学中,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具体的课时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重点是:感悟到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
难点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三、教法学法设计《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dc211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e.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第1篇】《花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醒、寿”2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背诵第一自然段。
4.能体会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品味语言文字的奥秘,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仿写。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花钟1.出示课题,自由读课文。
钟我们都见过,但是文章题为《花钟》,到底什么是花钟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翻开书本,大声读一读课文,解决心中的疑惑吧。
2.认读词语,重点强调“内、燥、组”三个字3.什么是花钟?请生说。
4.花钟上都有些什么花,他们是如何开放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
二、品悟词句,领悟表达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哪种花的开放最有趣,多读几遍。
1.感受语言表达的情趣。
(1)出示语段。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2)你觉得哪种花的开放很有趣?(3)随机交流。
句1: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①指名读。
②借助蔷薇体会艳丽③蔷薇会怎样笑呢?嘻嘻笑、呵呵笑、哈哈笑。
就带着这份开心,面带微笑,快乐地读一读!句2: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①你们就是一朵朵睡莲,来,趴下!睡觉!②七点了,看看哪朵睡莲醒啦!请你读!③哟,所有的睡莲都醒啦,一起读!④相机教学“醒”字书写。
句3: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①“欣然怒放”是怎样地开放?②理解“怒”,选择字典义项理解,(怒:a.生气,愤怒;b.盛大)③理解“欣然”,进而理解“欣然怒放”。
④指导读好这一句。
同学们见过烟花吗?万寿菊开放的样子就像烟花一样。
看到烟花绽放,你的心情怎么样?就带着这份心情开心地读。
《花钟》课例评析
![《花钟》课例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b1543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4.png)
《花钟》课例评析《花钟》的设计紧紧围绕“提升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拓展表达能力和表达素养”展开,在传统的分解课文、分段讲授模式之外,还增添了许多新颖的互动性内容,现围绕互动讲授与学生的理解效果以及《花钟》一课的教学亮点展开评析。
一、打破常规教学、重点强化语言表达素养《花钟》一课的课程设计从“语言表述能力提升”和“语言表达素养”培育出发,做出了许多探索性实践,借助花朵的绽放时间差异引入“探索花朵奥秘”的主题,整个课程设计环节环环相扣且条理清晰。
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吸纳了朗读环节,期望让学生感受其中表达的精妙之处,探索描写、表述方面的特色和特点。
朗读的形式也广泛的吸纳和采用“指导感情读”“指名展示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达到在读中趁机点拨、在点拨中针对性指导的效果。
二、重视关键句关键词效果,实现情景化教学强化课程设计中关于“关键词”“关键句”的应用,有效的调用起课文中的核心点进行反复和强调,实现加深“记忆点”、深化感受与感悟的效果,同时在每个关键词、关键句的衔接之间灵活使用过渡引导,用白话的方式形象的概括前一内容的同时引出下一关键点,帮助学生领会和体悟其中的意境、主旨,营造情景化氛围,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教师恰当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是高联结性、高参与性的学科,语文的课程教学也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课程效果的优化和升级。
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多次采用“出示要求”的方式引出主题和目的,但对实际学习过程却不加以限制,相较于固定格式和方向的确切要求而言,这种给予多种选择的灵活教学反而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达成预期效果。
四、强调比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花钟》一课的教学中更多的引入了“比一比”、“想一想”的环节,比如让学生自己“比一比更喜欢哪种表述方式”以及“为什么喜欢这种表述”,是喜欢生动有趣的比喻,还是喜欢有感受、体悟感的拟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24c43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b.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观察一天花儿开放的时间或相关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师: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时钟)师:哦,原来是时钟啊(板书:钟)。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一篇课文,这一篇课文当中,向我们介绍的可不是普通的时钟,而是一个有趣的——生:花钟(板书:花)二、整体感知,初识“花钟”1、自读课文。
要求:注意要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还要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点课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想一想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花钟到底是什么样的呆会儿读完一遍的同学你可以把这个问题的答案说给自己听一听。
明白了吗2、谁想来说给大家听听,到底什么是花钟三、学习最后一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段(点课件),谁愿意把这一段话读给大家来听一听这一段话当中,第一句很长,谁能读好指读。
齐读。
四、精读细读,学习首段1、引入:这花钟上没有数字,也没有指针,那么看花钟,怎么知道时间呢2、课文向我们介绍哪些花开放,就大致知道是几点钟赶快去读读课文的第一段,找出这些花的名字用笔圈出来,用——划出花开放的时间。
3、汇报:出示花名,开火车读,齐读。
4、这些花什么时候开生汇报,出示时间词。
5、去掉时间后面的“左右”,可以吗是呀,这样的表达就更加的准确了。
三年级花钟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花钟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2fd8b7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4.png)
三年级花钟教案及反思三年级花钟教案及反思【篇一:13《花钟》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13、《花钟》教案授课班级:三年级1班班级人数:45人教学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机能目标:(1)会认“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能读懂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语句的表达,会写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语言引入:鲜花是我们喜爱的,他装扮了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2、直观感受:老师收集了一些有关花儿的图片,你们想观赏下吗?(展示多媒体2-11)3、这些花儿漂亮吗?同学们知道关于他们在一天之中开放的时间吗?4、接下来让课文带着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且看看课文还告诉了我们那些奥秘。
展示标题,幻灯片12。
二、逐段朗读,探究发现(一)朗读一段,理解一段1、一起朗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幻灯片13(1)讲了哪几种不同的花?(2)作者是怎样写花开的?(3)他们分别在什么时候开放?2、解决第一个问题“讲了哪几种不同的花?”。
放幻灯片14。
学生回答,老师展示幻灯片14.3、听录音思考第二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写花开的?”展示幻灯片15学生回答。
展示幻灯片164、解决第三个问题“他们分别在什么时候开放?”学生回答,展示幻灯片175、“你们想不想看一下这些花开放时的图片呢?”展示幻灯片18-266、观看了幻灯片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花儿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呢?”(二)、顺势深入,探究解惑1、带着问题“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一起读课文第第二自然段。
语文课文《花钟》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
![语文课文《花钟》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5acb4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6.png)
语文课文《花钟》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语文课文《花钟》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语文课文《花钟》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观察中的发现”。
在导语中,已布置学生进行观察,《花钟》课后又做了提示,本组的几篇课文又为这次口语交际提供了丰富的可比照的材料,并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做了哪些观察,有什么发现。
教材中以三个小朋友对话的形式提示了交际的内容,当然交际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但导向是很明确的,即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教师要千方百计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讲出自己的有趣观察。
要引导学生做到互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共享发现的乐趣。
习作这次习作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让学生交流已写的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低年级时,学生已经学写过日记,观察日记无非是日记的一种,并没有特别的格式要求,只是在内容方面侧重讲观察。
本次写观察日记在《花钟》一课后面已有布置,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提示学生讲评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
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确定观察的事物,可以带着习作的.任务去观察一种事物,再把观察过程中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写完后,要组织学生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并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要通过这次习作,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我的发现这次“我的发现” 旨在引导学生发现青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的特点。
共列了4行12个词语,带点的都是形近字,但各有不同。
第一行带点的是同音形近字;第二、第三、第四行有同音形近字,也有音近字、形近字。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可以做些拓展练习,用带点的字组新词,或另举形近、同音或音近、形近字的例子,并组成词语。
小学语文_13《花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13《花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97dda5dc8d376eeaeaa31ed.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3《花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规范书写“斗、芬、芳”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4.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难点】1.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2.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大阅读展示2.出示花的图片用一个词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
花红柳绿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百花争艳百花齐放万紫千红3.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
4.板书课题:13、花钟(齐读课题)二、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指名读词语(3)指导书写生字:苏醒苏:上下结构,草字头的横要长,办字横折钩的下边稍向左拉,左右两边的点不同、要外展。
醒:左右都要窄,酉字里边是撇和竖弯、不要写成两竖,生字稍宽、下横有力。
①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②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③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三、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文中的中心句是什么?用“———”画出来,文中围绕中心句介绍了哪几种花?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3.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96cfc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5.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花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学生自由谈感想)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板书课题)读课题,提问题。
【预设问题:花钟是什么?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花为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自读课文。
】检查预习,掌握字词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指生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生释疑师出示:吻合:1.合拢。
2.比喻两相符合;一致。
书写重点讲解:凌:右半部分的上边是“土”建:笔顺先里后外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花钟》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花钟》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113d9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6.png)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不同花卉的开花时间不同?”“生物钟是如何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开花的?”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本案例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花卉开放的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景象,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花卉开放的时间规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读写结合:以课文为载体,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提高写作技巧,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生物钟的神奇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感。
(五)作业小结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以下作业:
a.完成课文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身边花卉的开花时间,写一篇观察日记。
c.仿写一篇以“花钟”为主题的作文,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花钟》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花钟》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各种花卉在不同时间段开放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生物钟的奇妙现象。本案例旨在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提高观察、表达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关爱大自然,尊重生命。
3.通过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仿写课文,培养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4.跨学科融合,结合科学、美术等学科,让学生在了解生物钟的同时,提高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小学语文_《花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花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019bdda8956bec0875e39d.png)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花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13个字,重点学习“修、建”两个字。
2、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过程预案】一、借助插图导入。
1、课本48页,除了有课文,书上还有什么?预设:有满页的插图,2、这图片带给你的感受,能用文中的话来表达吗?预设: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师总结:插图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课文。
3、齐读一下课题。
板书:花钟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检查一下认字情况出示:芬芳、一天之内、干燥、组成、灼伤、淡雅、吻合、适宜质疑难理解的词语,能结合课文猜猜意思。
(预设:学生会读但是猜不出意思,准备好图片解释淡雅)齐读一遍。
2、书写指导(1)、出示:修建,观察这两个字,书写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呢?学生交流,师小结:修:中间短竖不宜长,三撇宜挺,走向一致,且依次渐长,间距均匀,纵向对齐建:建字底不要写成走之底,右上部分,横画较多,注意长短。
(2)、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3、接下来我们请三个同学来读课文。
读课文时,你要认真听每一句话,找到文中直接写什么是花钟的段落。
4、什么是花钟?(预设:找到文句,善于发现信息)5、你能想象到植物学家做的花钟是什么样子吧?学生想象画面,描述画面。
师总结:一天之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花开放。
三、学习第一段,学习概括和表达。
1、过渡:课文哪一段具体描述了这个现象?指生读第一段。
第一段有几句话?数一数。
(3句)哪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思考)(预设:第二句,老师:为什么是这句,学生要说出后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具体写的。
)我们懂了每句话的意思,找到了段落是围绕第二句话来写的。
三年级语文:花钟案例分析
![三年级语文:花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3b19bca8114431b90dd8db.png)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花钟案例分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文简介:《花钟》一课描写了各种美丽的花儿争芳斗艳的景象,揭示了自然界花儿的奥秘.一、课的导入:本文语境优美,执教者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文章的特点, 播放多媒体课件──各种鲜花并配有欢快的音乐,从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
创设了一种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课题质疑:“花钟”这个词在学生眼中是陌生而又新奇的。
因此在提示课题之后,执教者让学生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设计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也是对学生尊重的表现。
三、语言训练:出示两个表达不同的句子,让学生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思考和对比,发现问题:同样都是花开了,可是表达方式却不一样,从而感受到用词用语的精妙与生动。
进一步学习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例如“五点左右”的辨析,也是体察学生对“大致”一词的感悟理解。
教者没有脱离语言环境进行大量的词语训练,而是强调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词语,同时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体验。
而在陶冶性情的同时,也是在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从而体现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课要体现出它的工具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加扎实。
《花钟》教学案例分析
![《花钟》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1db34bbe1e650e52ea992e.png)
2013铜仁市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评选活动参评案例让一颗颗珠子变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花钟》教学案例分析江口县太平乡完小:杨淑芬语文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这些点就像一颗颗珠子,如何让这些珠子变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听了两位老师上的《花钟》一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它将直接影响我们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
一个老师是这样上这篇课文的:师:今天我们学习《花钟》一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的?生(比较积极,很快就标出了自然段序号)师:师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告诉你了什么?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举手发言的学生屈指可数)师: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又告诉你了什么?生(部分学生开始搞小动作)……另一个老师是这样上这篇课文的: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学生(异口同声):喜欢师:你喜欢什么花?能不能把你喜欢的花介绍给同学?学生(争先恐后)介绍自己喜欢的花。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与花有关,题目是(板书齐读课题),那么什么是花钟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用笔勾画出告诉你什么是花钟是句子。
生(快速阅读,很快找出相关句子,积极举手,都想把自己勾画出的句子读给老师听)师:究竟是些什么花能让我们知道时间呢?生(积极阅读,很快就纷纷举起了小手)……上述案例中,两个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大家可想而知。
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一群学生,课堂教学效果为什么截然不同,其原因就是:有没有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73d9f4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c.png)
《花钟》教学设计及反思《花钟》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字生动,语言优美。
宋盈丽老师讲得很美,正如文中所说的鲜花朵朵,芬芳迷人。
作者笔下流露出的文意,就像生动活泼的孩子们,千姿百态。
宋老师的讲课将文章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给听课老师们以美的享受。
在教学中,老师教态大方、自然、得体,宋盈丽老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环环紧扣,一步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美妙的构思,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01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兴趣得到激发,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宋老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走进花的世界,有了具体、鲜明的形象,能给学生真切、直观、具体形象的感觉。
运用多媒体课件,美丽的花卉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五彩缤纷的花的,一下子把孩子们和听课的老师带入了一个花的世界。
学生欣赏了美丽的花卉后,“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五颜六色”等词语脱口而出,让学生在审美中,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02感悟语言文字之美当学生还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时,宋盈丽老师趁机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体验语言文字的美。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各种花儿开放所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感受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也同时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能表达相同的内容。
“万寿菊欣然怒放”的理解更是出奇制胜,在学生字面上理解之后,宋老师出示了一朵朵万寿菊争香怒放的动画,再配上一段轻快的音乐,把万寿菊开放的样子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宋老师再请学生说说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朵,你会怎么做,怎么想,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更到位了。
“欣然怒放”这个词语就被孩子们牢牢掌握了,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03读中感悟以读促悟LOVE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钟》教学案例分析
吴雅典背景分析
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它通过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分别提醒小白兔起床、吃午饭、睡觉,告诉我们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开花时间。
而且课文抓住了每一种花说花时的神态、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每一种花的特点,让学生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些可爱的花,从而激发了读者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兴趣。
但是课文篇幅较长,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有点困难,针对我们班学生的特点,我就在不需要学生事先预习的情况下,大胆地进行了教案的设计。
我以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小节,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让学生针对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对课文进行质疑,然后再他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和句式训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情景
一欣赏花钟,质疑导学
1、课件出示:瑞士大花钟图片
师:同学们,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不仅给我们视觉的享受,还可以为我们报时呢?瑞士的能工巧匠们用不同的花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你们看,这就是瑞士有名的大花钟。
看着这么巧妙的创意,此时你们最想知道些什么问题?
生:我最想知道这么美的花钟是由哪些花做成的?
生:我最想知道用花做成的钟为什么可以表示时间?
师:这两个同学真是了不起,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花钟》。
(点评: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就是看学生是否都参与到教学之中。
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程度。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在一上课,我就出示“瑞士大花钟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美的感受。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在审美中,激发他们的兴趣。
点燃起学生主动探究花钟奥秘的激情,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全文。
)
二读中感悟,认识花钟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后想想:这段主要写什么?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请把它画出来。
师:你们谁能把自己找到的中心句读出来
生:我认为是“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这句。
师:你找得很准。
2. 自由读,找一找课文中写了那几种花。
请边读课文边画出来。
生边读边画。
师巡视指导。
师:那么文中写了哪些花呢?他们分别在什么时候开放?
生:文中写了牵牛花凌晨四点开、蔷薇五点左右开。
师:还写了什么花?谁来补充。
生补充了各种花开放的时间。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仔细体会课文是怎样写花儿开放的?
师:鲜花朵朵,争奇斗艳,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姿态。
你最喜欢哪种花?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牵牛花。
因为它开得时候吹起了小喇叭,像在催人们早起呢?
师:是啊,作者把牵牛花当作小号兵了呢!用人的动作来写花朵的开放,把花朵都写活了,是不是?能不能读出来,谁来试一试?
生读: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生:我最喜欢万寿菊。
因为它开得很鲜艳,很饱满。
师:你是从哪知道它开得很鲜艳,很饱满的?
生:我从欣然怒放知道的。
师:你真会读书。
能抓住关键词想象出花开得的样子。
谁能把万寿菊欣然怒放的样子读出来?
生读: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这朵花开得真好。
生:我最喜欢月光花,因为它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师:谁来做个“舒展”的动作。
生用手做动作。
师:你做得好!舒展得开。
当你舒展开的时候是不是很舒服?
生:我最喜欢昙花,因为它是含笑一现。
师:你们见过昙花吗?
生:老师,我见过。
它一般在晚上开,而且开花的时间很短。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确实如此。
昙花开得时间很短。
但即便如此,
它仍然开得很美,文中是用哪个词描写昙花的开放的?标出来读一读。
生:含笑一现。
师:从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生:昙花开得很美,是笑着开的。
生:昙花很乐观。
师:你们俩真会读书。
读出了昙花的乐观、坚强。
读能把写昙花的句子读一读,注意要读出昙花这含笑一现的美。
生读: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4. 配乐朗读第一段描写花开的句子。
5. 幻灯展示4种花的图片。
师:作者真了不起,能把花开的样子通过拟人、比喻等方法写出来,把花儿写得很美。
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花儿也是千姿百态,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把花儿的开放写得美美的。
生:边看幻灯边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小作者来读读自己写的花。
生:艳丽的玫瑰欣然怒放,像在参加时装表演。
师:不错,会恰当运用文中的词语。
生:洁白的荷花慢慢打开了花瓣,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师:写得好。
会用拟人的方法。
因为时间关系,其他同学的作品课后在“展示板”展出。
(点评:新课程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在这一教学
环节中,我删繁就简,首先充分利用了“读”这一语文教学法宝,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首先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找出段的中心句,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读,在读句子中感悟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写出花的开放,在读重点词语中感悟花开放的美。
)
三合作交流探讨花钟
1. 自主学习:默读第二自然段,提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投入地默读,师巡视。
生:我想研究“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
师:你真会提问!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大家愿意一起去研究这个问题吗?
生齐:愿意
师: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出问题的答案。
2. 小组交流:为什么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
生:因为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师: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还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和昆虫有关呢。
(点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在读后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呢?”以疑带学,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改革中从始至终引导着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
始终围绕着学生的“问”和“学”来展
开教学。
)
四绘制花钟,拓展延伸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植物学家把修建成花钟的句子。
师:植物学家是怎样做成花钟的呢?
生: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象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师出示句子全班齐读。
师:这样的花钟能准确报时吗?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生:我从“大致”知道花钟表示的时间是大概的。
2、小组合作设计花钟。
师:通过学习,我们也发现了鲜花的秘密,看了瑞士能工巧匠修建的花钟,想不想自己做一个花钟?
学生小组合作做花钟
全班展示小组的花钟,并评出“最佳设计小组”
(点评: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做花钟,学生在参与绘制花钟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理解了文章内,更重要的是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充分展示个才才智,发挥团队精神,集思广益。
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享受合作的乐趣。
)
教学反思
在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中。
我不时地提醒自己:追求有效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去实践新
课程倡导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非常简洁清晰的教学思路:用欣赏花钟导出学生心中的疑问。
以疑导学;在认识花钟时读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读悟花儿开放的美;在探究花钟时找寻花儿开放的时间为什么不同;在制作花钟过程中进一步领悟课文。
这样环环相扣,老师的设计简洁,学生学得扎实。
(二)在朗读感悟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力求读中自悟,在悟其意的同时悟其法,促进他们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悟出的写作方法进行写话训练,将语言教活,并动手制作花钟,拓展实践。
这样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真正学会学习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出了“有效教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