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三章 化工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三章 化工防火防爆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2d87cc110661ed9ac51f3eb.png)
化工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第三章化工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化工防火防爆基本要求第二节主要化工防火防爆技术第三节化工消防技术补充考点:化工防火防爆基本原则一、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二、消除一切足以导致着火的火源;三、采取一切阻隔手段,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展。
第一节化工防火防爆基本要求一、控制可燃物的措施★★(P255)(一)利用爆炸极限、相对密度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二)利用闪点、自燃点等特性控制液态可燃物(三)利用燃点、自燃点等数据控制一般的固态可燃物(四)利用负压操作对易燃物料进行安全干燥、蒸馏、过滤或输送(1)真空干燥和蒸馏在高温下易分解、聚合、结晶的硝基化合物、苯乙烯等物料,可减少火灾危险性。
(2)减压蒸馏原油,分离汽油、煤油、柴油等,可防止高温引起油料自燃。
(3)真空过滤有爆炸危险的物料,可免除爆炸危险。
(4)负压输送干燥、松散、流动性能好的粉状可燃物料,有利于安全生产。
以2020真题为例:尝试针对过氧化反应精制阶段的工艺控制提出可采取的技术措施?1.安全连锁控制—精制阶段安全连锁。
2.工艺控制—考虑到有机过氧化物的稳定性,尝试减压、真空干燥(精馏)。
【模拟题—单项选择题】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可燃物达到防火防爆目的的措施不可行的包括()。
A.利用爆炸极限、相对密度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B.利用闪点、自燃点等特性控制液态可燃物C.利用燃点、自燃点等数据控制一般的固态可燃物D.利用密闭操作对易燃物料进行安全干燥、蒸馏、过滤或输送【答案】D二、控制助燃剂的措施★★(P257)(一)密闭设备系统把可燃性气体、液体或粉体物料放在密闭设备或容器中储存或操作,避免与外界空气接触而形成燃爆体系。
(1)对有燃爆危险物料的设备和管道,尽量采用焊接,减少法兰连接。
补充:1.周期性检测、压力容器年检。
2.气密性试验。
3.易泄漏处增设探测器。
(2)所采用的密封垫圈,必须符合工艺温度、压力和介质的要求,一般工艺可用石棉橡胶垫圈;有高温、高压或强腐蚀性介质的工艺,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垫圈。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篇)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c0a2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0.png)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
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
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
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
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
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
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
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控制措施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54e31c0b1c59eef8c7b4fd.png)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控制措施一、化工生产中的火灾爆炸性分析化工生产中的火灾爆炸性分析可以从生产过程中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生产装置与工艺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两个方面进行。
具体地说,就是首次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辅助原料(如催化剂)及成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火灾爆炸的危险程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密封种类以及安全操作的可靠程度等。
1、物料的火灾爆炸性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物料绝大多数都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从防火防爆的角度划分,这些物质可分为7大类:(1)、爆炸性物质,如硝化甘油等;(2)、氧化剂,如过氧化钠、亚硝酸钾等;(3)、可燃气体,如瓦斯气、苯蒸汽等;(4)、自燃物质,如黄磷等;(5)、遇水燃烧物质,如硫的金属化合物;(6)、易燃和可燃液体,如汽油、丁二烯等;(7)、易燃和可燃固体,如硝基化合物等;2、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1)、装置中储存的物料越多,发生火灾时,灭火就越困难,损失也就越大;(2)、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安全设施越完善,防止事故的可能性就越高;(3)、工艺工程越复杂,生产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越多,危险性也就相应增加;(4)、工艺条件越苛刻,高温、高压或低温也会增加危险性;(5)、存在人员技术不熟练,不遵守工艺规程,或事故应急处理技能差,都会引发事故,并使事故扩大。
(6)、装置设计不符合规范,布局不合理,易发生事故,并使事故扩大。
二、控制可燃物的措施控制可燃物,就是使可燃物达不到燃爆所需要的数量、浓度,或者使可燃物难燃化或用不燃材料取代,从而取消发生燃爆的物质基础。
1、利用爆炸极限、相对密度等特性控制气态可燃物。
当容器或设备中装有可燃气体或蒸汽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可增加可燃气体浓度或用可燃气体置换容器或设备中的原有空气,使其中的可燃气体浓度高于爆炸极限。
散发可燃气体或蒸汽的车间或仓库应加强通风换气,防止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通风排气口应根据可燃气体的相对密度确定相应的位置。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5篇)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5f2c1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7.png)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引言: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化工生产过程中常涉及很多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在化工生产中,防火防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防火和防爆两个方面介绍化工生产的相关技术。
一、防火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火技术是避免火灾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火技术:1. 安全管理合理的安全管理是预防火灾的基础。
化工生产企业应制定周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利,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 阻燃技术阻燃技术是一种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
阻燃剂是一种能够抑制燃烧的物质,通过添加阻燃剂到可燃物质中,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燃烧性能,减少火灾蔓延的速度和程度。
3. 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火灾的发生。
常见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水喷淋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及时进行报警和灭火,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扩大。
4. 隔离与分隔化工生产场所应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隔设计。
不同性质、危险性和易燃性的物质应分别存放,并设置防火隔离带或分隔区域来避免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5. 通风系统通风是防止火灾扩大和排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手段。
化工生产场所应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通风效果良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二、防爆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爆技术是避免爆炸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爆技术:1. 防爆设备和工具化工生产过程中应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例如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灯具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经过特殊设计,能够防止火花或静电等因素引发爆炸。
2. 空气净化系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爆炸的重要源头。
化工生产场所应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及时清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定期检测和清理空气净化设备是防止爆炸事故的重要环节。
3. 防静电措施静电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爆炸源。
采取适当的静电消除措施,例如使用导电地板、设置导电设备和可导电空间等,能够有效防止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探析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8ee6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2.png)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探析1. 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2. 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针对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
3. 采取有效的固定和移动式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
4. 配备专业的安全设备和防爆工具,如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和设备。
5. 进行相关人员的防火防爆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加强对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使用防爆仓库进行储存。
7.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火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8.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排除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
9. 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爆炸的风险。
10. 确保使用的电气设备符合防爆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11. 控制和管理使用明火的活动,如焊接和切割等,确保安全操作。
12. 对易燃物料和废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其引起火灾或爆炸。
13. 加强对厂区的巡逻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14. 保持整个厂区的良好清洁和整洁,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15. 定期开展防火防爆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16. 定期进行防火防爆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7. 建立灾害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更新。
18. 确保储罐、管道、管线等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做好防护措施。
19. 加强与消防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及时获取火灾防控信息。
20. 建立防火防爆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
21. 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过程的监管和控制,确保安全运输。
22. 使用安全的防火防爆材料和涂料,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性能。
23. 设置可靠的报警系统,便于发现火灾和爆炸的迹象。
24. 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5. 根据工艺特点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防爆设备和工具。
26. 加强对化工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27. 加强对化工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控制,避免爆炸性物料的产生。
氯碱生产中的防火防爆技术范本
![氯碱生产中的防火防爆技术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b16f17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f.png)
氯碱生产中的防火防爆技术范本一、引言在氯碱生产过程中,由于涉及到氯气、氢气等易燃易爆物质,安全风险较高。
为了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
本文将针对氯碱生产中的防火防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期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防火防爆技术1. 设立安全防火区域在氯碱生产现场,应根据工艺特点,设立安全防火区域。
该区域内禁止吸烟、明火和使用火种,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同时,对于电气设备应采取防爆措施,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2. 定期进行设备检测维护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维护工作。
特别是对于氯气、氢气等易燃易爆物质的储存设备,应定期进行泄漏检测,确保设备密封性良好。
同时,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也要进行到位,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采取适当的静电防护措施在氯碱生产过程中,静电是引发火灾和爆炸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防止静电积聚和放电,必须采取适当的静电防护措施。
可以采用接地装置、静电导电带等方式,有效排除静电积聚,并防止放电引发火灾事故。
4. 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在氯碱生产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对防火防爆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对于操作人员,要让其充分了解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实践操作培训。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其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在氯碱生产中,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应急预案要涵盖火灾、爆炸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步骤,同时要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以保证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总结氯碱生产中的防火防爆技术是保障生产过程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设立安全防火区域、定期进行设备检测维护、采取适当的静电防护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和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作为氯碱生产企业,应高度重视防火防爆工作,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工作(三篇)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工作(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596c2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f.png)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工作石油化工企业由于所用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与产品多数为易燃易爆物品,工艺过程高温高压,生产过程危险性很高,生产中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给企业与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做好石化企业防火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是责任重于泰山。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在石化企业工作的人员,不仅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防火工作,行动上更要去落实防火工作,要按照《消防法》及国家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的精神进行认真贯彻执行。
企业要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防火措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石化企业如何做好防火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认真落实“三同时”原则。
根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原则的要求,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用。
作为一个石化企业,消防设施也必须严格按照本原则执行,这是石化企业做好防火工作的基础。
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1.从设计从源头做好防火工作。
要做好石化企业的安全防火工作,必须从工艺的选择、总图的布置、设备的选型,消防设施的配备等环节给予充分的考虑。
要选择工艺先进、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性高的工艺。
厂区的选址要远离居民区及危险性大的地点,交通还要便利。
厂内外各处的布局要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厂内道路要畅通,最好要形成环形通道。
设备的选择要本着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经济合理的原则去确定,电气设备要选择恰当的防爆等级。
消防设施必须给予充足的设置,固定和移动消防设施要有足够的灭火能力。
消防部门的人员、编制及设施也要明确在设计中给出,使防火组织机构及设施在设计上得到保证。
安全消防设施的设计图纸及资料要报政府安全、公安消防部门审核批准方可进行施工。
2.狠抓施工阶段的防火监督管理工作。
施工阶段的防火工作是企业防火工作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阶段,主要要做好二件工作:首先要做好施工作业过程的防火工作,在施工现场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专(兼)职的安全防火人员,对现场作业人员要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75e60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c.png)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防火、防爆管理制度一、基本准则第一条:对于易燃、易爆物料及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过程及设备,必须严格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减少灾害损失。
以保障国家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
第二条: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灭火技术,充分发挥专业和义务消防队的作用,开展安全防火教育,加强防火检查和灭火器材管理。
第三条: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综合采取预防、局限、消火和疏散的对策,达到: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和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局限在最小范围内;迅速扑灭火灾,防止蔓延和发生次生灾害;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
二、火源管理第四条:焊割动火管理规定(1)禁止在贮罐区、汽油库及危险品仓库、成品仓库内动火,对需检修的部分应拆至距离危险源30米外进行。
(2)高处焊割作业,要采取防止火花飞溅措施,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3)漂浮有易燃物的地沟、池、坑周围10米内,不得进行焊割作业。
第六条:磨擦、冲击及高温表面(1)禁止穿戴钉子鞋进入贮罐区,汽油库等危险场所。
(2)搬运易燃、易爆、危险品容器或在危险场所搬运铁制物品,不得抛掷、拖拉和滚动。
所用扳手、榔头等工具应为铜、铝合金或镀铭的钢铁材质。
(3)高温设备及管道必须保温,禁止在高温设备、管道、灯泡表面上烘烤可燃物。
第七条:电火(1)危险场所的照明、布线及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并保持清洁。
干燥和绝缘良好。
(2)因生产需要安装临时电气线路及设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安技科批准后,方可安装,并限期拆除。
(3)高大建筑,主配电设备、贮罐区,排放可燃气体的烟囱等,均应设置避雷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5欧姆。
(4)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及车间的设备、管道、构架、钢屋架、电缆外皮等较大金属构件,都应良好接地,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5欧姆。
第八条:静电火花(1)禁止在装油或其他易燃液体过程中取样,测量或将金属物品放入罐(槽车)内。
化工安全技术概论第四章 防火防爆技术
![化工安全技术概论第四章 防火防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18f7d8fe4733687e21aa9b.png)
21 区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 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 20 区的场所。
5、燃烧的类型
根据燃烧的起因不同,燃烧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三类。 (1)闪燃:可燃液体的蒸发(包括可升华固体的蒸气)与 空
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延续时间少于5S)燃烧。 闪点: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知识点: 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
越易着火,火灾危险性越大。 能蒸发出蒸气的固体,也会发生闪燃现象,如石蜡、萘等
11区 特征:正常情况下,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类别 3 特征: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
分级: 21区 特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使用、贮存和输送闪点 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
22区 特征: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23区 特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 燃粉尘和可燃纤维,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3、爆炸极限
(1)可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 ,并不是 在任何浓度下都会燃烧或爆炸,而且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 发生燃烧和爆炸。混合的比例不同,爆炸的危险程度也不同。 所以,可燃混合物有一个发生燃烧和爆炸的范围,既有 一个最低含量和最高含量。混合物中的可燃物只有在这两个含 量之间,才会有燃爆危险。 爆炸上限 : 空气中可燃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浓度,高于 该浓度就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 爆炸下限 : 空气中可燃性气体,蒸气或雾的浓度 ,低于 该浓度就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知识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88559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0.png)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知识一、背景介绍化工企业是指从事化学原料、化学制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企业。
由于化工企业的特殊性,防火防爆知识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二、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的重要性1. 保障员工安全:化工企业常涉及易燃、易爆等危(wei)险品,一旦发生火灾或者爆炸事故,可能会对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保护环境:火灾或者爆炸事故可能导致化学品泄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引起次生灾害。
3. 维护企业形象:化工企业一旦发生火灾或者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三、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1. 易燃、易爆危(wei)险品的分类:根据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和危(wei)险特性,将其分为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易燃固体等不同类别。
2. 火灾的三要素:火灾发生需要三个要素同时存在,即可燃物、氧气和引火源。
化工企业应合理储存可燃物,控制氧气供应,并严格管理潜在的引火源。
3. 爆炸的条件:爆炸发生需要四个条件,即可燃物、氧气、引火源和传播途径。
化工企业应采取措施,防止这些条件同时存在。
四、化工企业防火防爆的措施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培训教育等。
2. 储存管理:化工企业应对危(wei)险品进行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类别的化学品相互隔离,防止交叉污染和相互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3. 消防设施:化工企业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灭火器材、自动报警系统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进行灭火和疏散。
4. 防静电措施:由于静电可能引起火灾或者爆炸,化工企业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包括对设备和管道进行接地处理、使用防静电工具等。
5. 安全教育培训:化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在火灾或者爆炸发生时能正确应对。
化工防火防爆技术(通用版)
![化工防火防爆技术(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ffd8a66137ee06eef91855.png)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化工防火防爆技术(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化工防火防爆技术(通用版)一、燃烧与燃烧条件1、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氧或氧化剂发生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
不仅可燃物质与氧化合的反应属于燃烧,要某些情况下,没有氧参加的反应,也是燃烧,如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炽热的铁在氯气中燃烧所发生的激烈氧化反应,并伴有光和热发生因此也是燃烧。
2、燃烧条件:燃烧三要素,(1)有可燃物质存在(固体燃料如煤、液体燃料如汽油、气体燃料如甲烷等)。
(2)有助燃物质存在,通常的助燃物质有空气、氢、氧、氯等。
(3)有点火源(即导致燃烧的能源)的存在。
如撞击、摩擦、明火、高温表面、发热自燃、绝热压缩、电火花、光和射线等。
燃烧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
有时即使这三要素都存在,但其中某些条件达不到一定程度,如可燃物未达到一定的深度、助燃物数量不够、点火源不具备足够的温度或热量,也不会发生燃烧。
(如氢气在空气中的深度低于4%时,便不能点燃;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14%的空气中不能燃烧;一根火柴点不燃一堆煤等。
)二、燃烧的过程和形式可燃气体最易燃烧,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要的热量,便能燃烧,燃烧速度很快。
液体可燃物在火源的作用下,首先发生蒸发,然后蒸气再氧化分解,进行燃烧。
固体燃烧物分为简单物质和复杂物质。
1.燃烧的形式简单物质,如硫、磷等,受热后首先熔化,然后蒸发、燃烧。
复杂物质在受热时先分解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物的蒸气着火燃烧。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3ea816acf84b9d529ea7a16.png)
2.1
燃烧与爆炸
注意!造成粉尘爆炸并不一定要在场所的整 个空间都形成有爆炸危险的浓度。一般只要 粉尘在房屋中成层地附着于墙壁、屋顶、设 备上就可能引起爆炸。表2-5列出了某些粉 尘的爆炸下限。
20
2.1
燃烧与爆炸
21
2.2
防火防爆技术
2.2.1 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1)物质火灾危险性的评定 主要从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物质进行评定。 ①气体 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爆炸危险的主要 指标。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 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气体的自燃点越高,其火 灾爆炸危险性越小。气体化学活泼性越强,其火灾 爆炸的危险性越大;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速度越快, 火灾蔓延扩展的危险性越大;相对密度大的气体易 聚集不散,遇明火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易压缩 液化的气体遇热后体积膨胀,压力增大,容易发生 火灾爆炸事故。
6
2.1
燃烧与爆炸
各种物质的燃烧过程如图2-1所示。从图中 可知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经过氧化分解、 着火和燃烧等阶段。
7
2.1
燃烧与爆炸
(3)燃烧类型 根据燃烧的起因不同,燃烧可分为闪燃、自燃和着 火三类。 ① 闪燃和闪点 各种液体的表面空间由于温度的影响,都有一定量 的蒸气存在,这些蒸气与空气混合后,一旦遇到点 火源就会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这种现象称为闪燃。 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在闪点时,由于 温度的影响,蒸气量一般很少,所以一闪就灭。但 从消防角度来看,闪燃往往是要起火的先兆。可燃 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起火,火灾危险性越大。
23
2.2
防火防爆技术
③固体 固体物质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取决于熔点、燃 点、自燃点、比表面积及热分解性等。其中 最主要的评价标志是固体的燃点、自燃点, 熔点越低,危险性越大;同样的固体物质, 比表面积越大,危险性大;固体物质受热分 解温度越低,危险性越大。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3b06f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8.png)
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摘要:随着我国化工企业的不断壮大发展,化工生产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化工安全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出现火灾及爆炸的后果也非常严重,一旦出现化工安全事故不仅会严重地威胁到工作人员和工厂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工厂的经济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失。
所以,化工企业的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相关的化工技术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工作素质,加强安全意识。
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所应用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整个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其中最为凸显的问题就是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问题。
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和做好这方面的技术提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现存的安全生产问题。
整个化工企业从上至下都要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将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常态化,做好每个环节的安全把关,才能为整个化工生产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一、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可燃可爆性物质控制化工生产中最易出现的就是爆炸和火灾问题,要想有效地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对化工工厂中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的管控。
对于这一环节的具体措施总结了以下五个重要方法:第一,尽可能地减少易燃易爆品的使用。
这一方法又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通过寻找这些化工生产所需的易燃易爆物质的替代品来实现对爆炸和火灾的源头性控制。
另一方面是对不可替代的易燃易爆生产物质进行使用量上的严格管控,避免仓库中这些危险物质的堆积存放[1]。
第二,做好生产过程中的密闭操作。
这不仅是化工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一项关键步骤,也是关乎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中,生产、贮存以及运输过程中要注重密封性,禁止发生泄漏,定期进行检漏、检修。
由于与绝对密封难度较大,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开展通风工作,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尽可能地避免爆炸和火灾的发生。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9291061caaedd3383c4d3b6.png)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针对物质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而提出的。
一方面是使燃烧系统不能形成,防止和限制火灾爆炸危险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者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消除一切足以导致着火的火源以及防止火焰及爆炸的扩展。
(一)控制和消除火源燃烧炉火、反应热、电源、维修用火、机械摩擦热、撞击火星,以及吸烟用火等着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爆炸的常见原因。
控制这类火源的使用范围,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对于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
1、明火’明火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1)加热用火加热易燃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气或其他载热长。
如果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严格密闭,燃烧室应与设备分开建筑或隔离。
为防止易燃烧物质漏入燃烧室,设备应定期作水压试验及空气压试验。
装置中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漏易燃液体和蒸气的工艺设备的贮藏区,并应布置在散发易燃物料设备的侧风向或上风向。
(2)维修用火维修用火主要是指焊接、喷灯以及熬制用火等。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车间内,应尽量避免焊割作业,最好将需要检修的设备或管段卸至安全地点修理。
进行焊接作业的地方要与易燃易爆的生产设备管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对运输、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进行焊接时,应将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洗,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并经气体分析合格才可以动焊。
可燃气体浓度应符合以下标准:爆炸下限大于4%(体积)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 .5%。
爆炸下限小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
当需要修理的系统与其他设备连通时,应将相连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防止易燃的物料窜入检查系统,在动火时发生燃烧或爆炸。
电焊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不能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件作为电焊地线,防止在电路接触不良的地方,产生高温或电火花。
对熬炼设备要经常检查,防止烟道窜火和熬锅破漏,盛装物料不要过满,防溢出,并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4篇)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ced03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e.png)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防火防爆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是为了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下面是与防火防爆安全相关的一些规范与技术标准的例子:1. GB 50016-2014《建筑防火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的防火要求、防火分区、消防设施与器材等方面的标准。
2. GB 50160-2010《工业企业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设计、建设和改造工程,规定了工业企业的防火要求和防火措施。
3. GB 50222-95《建筑消防设施设计规范》: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原则、基本要求、计算方法和验收规定。
4. GB 3836-2019《爆炸性环境用电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了爆炸性环境用电设备的通用要求,包括防爆结构、防护等级、防爆测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5. GB/T 15605-2008《建筑防火门》:规定了建筑防火门的分类、材料要求、结构要求、性能要求等。
6. NFPA 30《液体燃料和油库储罐的防火和爆炸防护规范》: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发布的规范,用于指导油库和油罐的防火和爆炸防护工作。
7. IEC 60079《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在爆炸性环境中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要求。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防火防爆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实际上还有许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具体应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进行选择和遵守。
防火防爆有关安全规范与技术(2)防火防爆是指对各类易燃易爆场所、设备和材料进行安全防护和控制,以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与防火防爆有关的安全规范与技术标准的例子:1.《防火法》:是中国的防火法律法规,包括对各类建筑物、场所和活动的防火要求,以及防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益。
2.《防火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对各类建筑物的防火设计进行规范,包括建筑结构、防火分隔、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3.《防爆设计规范》:是针对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的设计规范,对设备的材料选择、防静电措施、爆炸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2.工艺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
(5)异常化学反应 1)反应物质匹配不当 2)不正常的聚合,分解等 3)安全装置配备不合理或不齐全
在工艺装置危险性评价中,物料评价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火灾和 爆炸事故的蔓延和扩大,问题往往出在平时操作中并无危险,一旦遭 遇紧急情况时却无应急措施。所以,目前装置危险性评价的重点是 放在由于事故而爆发火灾并转面使事故扩大的危险性上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1.点火源的控制
(2)摩擦与撞击产生的高温与火花 物体的摩擦能产生高温,撞击能产生火花。例如机器的转动部件如果润滑不佳, 就可能因摩擦发热而导致起火;金属之间的撞击可以产生火花引起燃烧爆炸等。摩 擦与撞击是化工生产中导致火灾爆炸的原因之一,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第二节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三、火灾的扑救原则 四、几种常见初起火灾的扑救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1.物料的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评价
(1)气体 对气体而言,评价其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爆炸极限和自燃点。如果某 一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大,且爆炸下限很低,则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另外, 气体的化学活泼性、扩散、压缩和膨胀等特性都影响其危险性。气体的化学和培 训越强,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扩散速度越快,火势蔓 延得越快,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易压缩液化的气体遇热后体积膨胀,压力增加,也 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1.物料的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评价
(3)固体 固体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取决于固体的熔点、着火点、自燃点、比表面积
及热分解性能等。熔点低的固体物质容易蒸发或气化,着火点低的固体就容易起火;自 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同样的固体物质,比表面积越大,与空气中氧接触的机会越多,燃烧 的危险性越大;热分解温度越低,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2.工艺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
化工装置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项 (1)装置有隐患 1)高压装置中高温、低温部分的材料选型不适当. 2)接头接口和材料选型不适当. 3)有易使可燃物着火的电热装置. 4)防静电措施不够完善. 5)装置开始运转时无法预料的影响.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事故原因】 由于工作人员在2号光化釜检修后恢复生产时未按工艺要求加光气,而是在温度
偏低时加入了过量光气,反应不够充分,导致反应釜内积聚过多的光气,当釜内温度升 高后,光气与苯发生剧烈反应,釜内压力升高。使尾气管超压破裂漏气,含苯物料与管 壁摩擦产生静电,引燃已达到爆炸浓度的苯蒸气,发生爆炸燃烧.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1.点火源的控制
(1)明火 化工生产中的明火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加热易燃液
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气、过热水、电热或其他载热体。如果必须采用明火, 则设备必须严格密闭,燃烧室与设备分开建筑或隔离,并对设备的密闭性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以防泄漏。工艺装置中明火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泄漏可燃气或蒸气的设备和罐区,并应设 置在散发易燃物料设备的侧风向。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大,越容易挥发,闪点越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液体受热膨胀系数越 大,危险性也越大;液体流动扩散越快,会加剧势的蔓延,危险性越大;液体的相对密度越小,蒸发速度 越快,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液体的沸点越低,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液体的相对分子质 量和化学结构对火灾爆炸危险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同一类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沸点越 低,闪点也越低,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比饱和有机化合物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大: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体比正构体闪点低,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在有机化合物中,醚、醛、酮、酯、醇、 羧酸等的火灾爆炸性依次降低。
在正确选择了传热介质之后,还要注意防止传热壁面的结疤。传热壁面结疤不 仅影响传热效率,更危险的是物料局部过热分解引起爆炸事放,这种情况易发生在用 火直接加热的设备和管道上。硝基苯甲醚的生产中,加热分离中间产物时,物料易在 蛇管上结疤,并能引起分解爆炸。为了防止结疤引发事放,除了定期清洗除垢、测量 壁厚外,最好不用加热方式而用加酸、加盐或吸附等方式分离。
对于放热反应,投速度不能超过设备的传热能力,否则会引起温度急剧升高,并引 发副反应或引起物料的分解、突沸而冲料着火、爆炸。
如果投料速度突然减慢.能引发两种情况:一是加料量太少,使温度计接触不到被 面而导致误判断,造成事故;二是导致物料温度降低,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而积累下 来,若此时采取了不适当的升温措施、会使积聚物同时参与反应、温度和压力突然升 高而造成事故。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2.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3)正确选用传热介质。生产中常用的传热介质有热水、水蒸气、甘油、矿物油 、联苯醚、熔盐、汞和熔融金属、烟道气等。正确选择载热体对加热过程的安全也 很重要。
在选择载热体时、要考虑使用的温度范围和传热速率,避免使用与反应物料性 质相抵触的物质作为传热介质。如环氧乙烷很容易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甚至极微量 的水分渗到液体环氧乙烷中,也容易引起自聚发热导致发生爆炸。因此对这类物料 冷却或加热时,不能选择或成水蒸气作为传热介质、而应选择液体石蜡作为传热介 质。同样,在常压下加热裂解,蒸馏易燃,可燃液体时,不能用明火加热而应采用水蒸 气加热。
。按工艺要求将工艺参数严格控制在安全限度内,防止超温、超压、物料泄漏是防火 防爆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2.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1)温度控制 温度是化工、石化生产中的主要控制参数之一,不同的化学反应都有其最适
宜的反应温度,正确控制反应温度不但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有重要意义,而且 也是防火防爆所必需的。温度过高,可能引起反应失控而发生冲料或爆炸,也可能引 起反应物的分解燃烧、爆炸;温度过低,有时会造成反应减慢或停滞,而一旦反应温度 恢复正常时,往往会由于反应的物料过多而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同时,温度过高 还会使降温设施发生故障,液化气体和低佛点介质汽化,发生超压爆炸;而温度过低还 会使某些物料冻结,造成管路堵塞或破裂,致使易燃物泄漏发生火灾和爆炸。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2.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2)防止搅拌中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搅拌可以加速热量的传导,使物料进行均匀的 混合反应。如果搅拌中断,能导致散热不良或局部反应剧烈而发生危险。 例如,苯与浓硫酸进行磺化反应时,物料加入后若迟开搅拌,会造成物料分层,搅拌开 动后反应剧烈,冷却系统来不及将大量的反应热移走,导致热量积聚、温度升高,未反 应完的苯受热气化,造成管线超压。 为此,加料前必须开动搅拌,防止物料积存。因此生产过程中,对能引发火灾爆炸 事故的生产设施,为防止停电、机械故障等引起的搅拌中断,可采取双路供电、增设 人工搅拌装置等措施防止搅拌中断。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1.点火源的控制
(4)电气火花 电气火花是引起电气设备燃烧爆炸的重要火源。因此,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所 使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并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2.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在化学工艺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主要是指温度、压力、流量、物料配比等
为了严格控制温度,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2.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1)移走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一般都伴有热效应,对放热反应,为了使放出的热 量及时传出,防止超温,既要控制传热介质的温度,又要保持适当的传热速度。移走反 应热量的常用方法有夹套冷却法,内蛇管冷却法、夹套内蛇管兼用冷却法等。
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1.物料的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评价
(2)液体 1)评价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闪点和爆炸极限温度。 2)闪点越低,越易起火燃烧;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危险性越大;爆炸的温度极限越宽,爆炸下限趣低, 危险性越大。 3)饱和蒸气压,膨胀性、流动扩散性、相对密度、沸点、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结构等也会影响其 危险性。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1.点火源的控制
(3)高热物料及高温表面 化工生产中,加热装置、高温物料输送管线和机泵等,表面温度都比较高,应防止 易燃物落于其上而起火;应将可燃物的排放口远离高热物和高温表面;如果高温管线 或设备与可燃物装置离得较近,高温热表面应采取隔热措施。另外,为防止自燃物品 引起火灾,应将油抹布、油棉纱头等物品放入有盖的桶内,放置在安全地点,并及时处 理,不得随意乱扔。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基本原则
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 一是防止和限制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二是消除各类点火源; 三是阻止和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展。
为了达到预防、限制、灭火、安全疏散的目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严格控制。
二、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
1.点火源的控制
化工生产中,引起火灾爆炸的常见点火源主要有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反 应热、高热物及高温表面、冲击与摩擦、光线及射线等,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 物质者火爆炸的原因。为此,在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作业前,对各种火源进行 分析研究,严格控制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就成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1.点火源的控制
1)运转设备的轴承应保持良好的润滑,要及时检查添加润滑油。 2)凡是易产生撞击或摩擦的部件,应采用不同的金属材质,如钢与铜、钢与铝等;为 避免撞击打火,工具应尽可能采用青铜或镀铜的金属制品或木制品。 3)为防止金属零件落入设备内发生撞击产生火花、应在设备上安装磁力离析器,以吸 离混合物中的铁器 4)在搬运盛装有易燃物质的金属容器时,要轻拿轻放,不得抛掷、拖拉、振动,以防 因相互撞击而产生火花起火。 5)不准穿带钉的鞋进入易燃易爆区,不得随手扔、抛、撞金属工具、设备和管线。
2.工艺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
(2)换作失误 1)阀门的误开成误关. 2)燃烧装置点火不当. 3)违规使用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