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题库40-4-10
卫生毒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以下对“毒理学发展趋势”的描述,错误的是(A )。
A. 从高度分化到高度综合B. 从SAR到QSARC. 从现代毒理学到系统毒理学D. 从毒性定量描述到毒理作用机制探讨2. 危险度评定的核心部分是(B )。
A. 危害识别B.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C. 暴露评定D. 危险度特征分析3. 动物实验中的“3R”原则指(C )。
A. 替代、减少、节约B. 减少、利用、优化C. 替代、减少、优化D. 减少、利用、节约4. 被誉为职业医学创始人的是(A )。
A. ParacelsusB. PamazziniC. OrfilaD. Bernard5. LD50的概念是(D )。
A.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 出现半数剂量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剂量D. 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6. 阳性对照组经呼吸道给予大鼠CCl4后,大鼠GPT升高,CCl4所引起的GPT改变为(A)。
A. 量反应B. 质反应C. 剂量-效应关系D. 个体反应7.毒性上限参数包括(C )。
A. 绝对致死剂量、阈剂量、最小致死剂量、半数致死剂量B. 绝对致死剂量、观察到最小有害作用剂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剂量C. 绝对致死剂量、最小致死剂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剂量D. 阈剂量、观察到最小有害作用剂量、最小致死剂量、半数致死剂量8. 能阻止水、电解度及某些水溶性物质通过的皮肤屏障是(B )。
A. 表皮角质层B. 连接角质层C. 基膜D. 真皮层9. 外源性化合物生物转化酶存在的主要亚细胞结构是(B )。
A. 线粒体B. 内质网C. 溶酶体D. 细胞膜10. 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代谢后绝大部分与(A )相结合形成复合物,排出体外。
A. 葡萄糖醛酸B. 氨基酸C. 谷胱甘肽D. 硫酸11. 下列卤代烷烃类化合物,毒性最大的是(A )。
A.CCl4 B. CHCl3 C. CH2Cl2 D.CH3Cl。
卫生毒理学题库11-0-8
卫生毒理学题库11-0-8问题:[单选]有关物种间的遗传学差异对毒物毒性影响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砷类化合物对其他动物均不致癌,对人类为确定致癌物B.昆虫体内缺乏水解有机磷农药的羧酸酯酶C.反应停对灵长类动物有致畸作用,对啮齿类动物无此作用D.人对化学毒物的反应一般比动物敏感E.一般而言大多数毒物对动物的致死剂量比人高25~450倍问题:[单选]以下影响血脑及胎盘屏障的因素中,不包括()A.性别B.年龄C.生理状态D.动物种属E.血液流量问题:[单选]有关同系物化学结构对毒性影响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饱和脂肪烃(达到9个碳原子以后)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增强B.饱和脂肪烃甲烷和乙烷是惰性气体可引起窒息C.不同烷烃类的毒性排列为环烃直链烃支链烃D.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可增加其毒性,如乙烷乙烯乙炔E.饱和脂肪烃(达到9个碳原子以前)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增强饱和脂肪烃甲烷和乙烷是惰性气体,可引起窒息。
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增强。
但达到9个碳原子之后,却又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反而减弱。
这是由于随着碳原子数增加而脂溶性增大,即脂水分配系数增大,易于经简单扩散透过生物膜进入组织器官发挥作用。
而当碳原子数超过9个之后,脂溶性过大,不利于经水相转运,不易穿透生物膜达到靶器官。
(安徽11选5 https://)问题:[单选]有关种属差异对毒物代谢转化影响中,不正确的是()A.种属差异有的表现为酶含量及活力有差异B.一般而言,体型越小的动物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越低C.种属差异有的表现为对毒物代谢途径的差异D.β-萘胺在人体内经N-羟化可诱发膀胱癌,而豚鼠不诱发肿瘤E.苯甲酸在人体内代谢转化为扁桃酸,在兔体内则转化为苯甲酸代谢转化的差异,包括量的差异和质的差异,是影响化学物毒性的主要因素。
量的差异表现为酶的含量或活性不同,如小鼠每克肝脏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为141活性单位、大鼠为84、兔为22、羊为8.6、马为4.5、牛为4.1,体型越大的动物酶活性越低。
学校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卫生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类健康与环境关系的学科B. 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学科C. 研究卫生管理与卫生政策的学科D. 研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学科答案:A2.以下哪个是传染病的一种传播途径?A. 飞沫传播B. 非飞沫传播C. 鱼媒介传播D. 矢量传播答案:A3.以下哪个是居民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因素疾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结核病D. 癌症答案:C4.食品安全的四大原则是什么?A. 稳定原则、亲和原则、准确原则、规范原则B.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正当原则、规范原则C.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舒适原则、规范原则D.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绿色原则、规范原则答案:B5.以下哪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A. 脊髓灰质炎疫苗B. 白喉疫苗C. 百白破疫苗D. 麻疹疫苗答案:D二、简答题1.简述卫生宣传的重要性及途径。
答:卫生宣传是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行为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向公众传达科学、合理的卫生知识和信息,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健康问题,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减少疾病发生。
卫生宣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也可以通过卫生宣传册、海报、宣传单等物料进行。
此外,卫生宣传还可以通过开展卫生教育讲座、活动等形式进行,以便更加直观地传达卫生知识。
2.简述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科学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基于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以确保其决策、计划和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是综合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将各种管理因素和管理环节进行整合,实现卫生工作的整体协调和高效运行。
再次是可行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和措施,以保证其能够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最后是风险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根据具体的卫生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减少风险并确保公众健康安全。
三、应用题1.某学校要组织一次卫生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请你拟定一份竞赛题目,并附上答案。
毒理参考试卷
学物属
A.组 1
B.组 2A
C.组 2B
D.组 3
E.组 4
31.接触生殖毒物表现为不孕,通常考虑其暴露期是
A.分化前期 B.分化期 C.胚胎期 D.胎儿期 E.围生期
32.生殖发育是指
过程
A.体细胞的生长发育
B.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
C.胎儿发育及分娩、哺乳
D 胎儿的发育
E.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生发育、胎仔发育、分娩和哺乳
E.化学物水溶性大小
1
3.采用哪一种统计方法计算 LD50,其所需的实验动物数相对最少?
A.精确概率法
B.寇氏法
C.霍恩氏法
D.作图法
E.Bliss 法
4.亚慢性毒性试验,通常要求组间动物体重相差不应超过:
A.10% B.20% C.5% D.1% E.2.5%
5.在毒理学剂量-效应关系中,出现曲线“拖尾”的原因是:
38.危险度定量评价
B.确保安全 C.确保代表性
D.确保准确性 E.标准化
39.关于人群接触剂量的估测,错误的是
A. 应考虑不同途径的吸收
B. 应考虑吸收系数的影响
C.应考虑不同环境介质暴露
D.生物标志监测可以代表靶剂量
E.生物标志监测可以代表接触剂量
40.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应遵循
学物可影响食物的:
A.吸收 B.利用 C.代谢 D.吸收或利用 E.分布
20.目前研究认为,温度可明显影响化学物的毒性,下述哪种温度条件下,
食物毒性最大:
A.36℃ B.8℃ C.26℃ D.20℃ E.16℃
21.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其:
A.剂量
B.进入途径
C.体内代谢方式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4
卫生毒理学练习试卷4(总分:8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分数:2.00)A.动物种属B.性别C.年龄D.生理状态E.以上都是√解析:2.SCE是(分数:2.00)A.染色单体交换B.姐妹染色单体交换√C.染色单体内换D.染色单体互换E.姐妹染色体交换解析:3.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分数:2.00)A.同义密码B.错义密码C.终止密码D.氨基酸改变E.以上都对√解析:4.下列哪组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分数:2.00)A.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B.免疫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促癌剂√C.直接致癌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细胞毒物D.激素,固态物质,无机致癌物E.促癌剂,前致癌物,细胞毒物解析:5.关于微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实质是DNAB.是丢失的染色体断片C.存在于细胞核中√D.存在于细胞质中E.是丢失的染色体解析:6.经典的毒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分数:2.00)A.核素B.微波D.病毒E.各种化学物质√解析:7.鸟嘌呤N-7位烷化作用的后果有(分数:2.00)A.鸟嘌呤脱落B.脱嘌呤C.作用碱基缺失D.移码突变E.以上都是√解析:8.甲烷(CH4)若用Cl取代CH4上H后,其毒性最大的是(分数:2.00)A.CH3ClB.CH2Cl2C.CHCl3l4 √l3解析:9.关于大段损伤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DNA链大段缺失B.DNA链插入C.跨越基因的损伤D.DNA断裂E.光镜下可见√解析:10.危险度是(分数:2.00)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E.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解析:11.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分数:2.00)A.烷化剂作用B.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C.嵌入剂作用D.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E.才碱基结构破坏作用解析:12.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分数:2.00)A.1天B.1周C.2周√E.1月解析:13.代谢活化是指(分数:2.00)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E.MFO具有两重性解析:14.DNA链中减少了一对碱基可导致(B)(分数:2.00)A.染色体畸变B.移码突变√C.碱基置换D.大段损伤E.以上都不是解析:15.正向突变试验基因位点是(分数:2.00)A.6-GT位点,TK位点,HGPRT位点位点,HGPRT位点,OUA位点√C.HGPRT位点,6-GT位点,OUA位点D.OUA位点,TK位点,6-GT位点E.OUA位点,TK位点,5-Bru位点解析:16.描述S9混合液错误的是(分数:2.00)A.多氯联苯诱导B.肝匀浆9000g上清液C.为代谢活化系统D.含NADPE.含葡萄糖√解析:17.外来化合物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免疫抑制反应B.免疫增强反应C.降低机体抵抗力D.自身免疫反应E.提高机体免疫力√解析:18.有机磷化合物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不同,下列哪项正确(分数:2.00)A.R1,R2同为乙基时毒性比甲基毒性大B.R1,R2同为乙异丙基时毒性比乙基大C.Y基团为O时毒性大于SD.X基团为酸根时,强酸毒性比弱酸毒性大E.以上都对√解析:19.影响致癌作用的因素有(分数:2.00)A.致癌物的相互作用B.维生素C.脂肪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解析:20.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苯B.苯胺及2-乙酰氨基芴√C.黄曲霉毒素B1D.苯酚E.羟甲基八甲磷解析:21.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分数:2.00)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E.特异基因的测试解析:22.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分数:2.00)A.设备简单B.操作方便C.消耗受试物少D.有使用价值E.以上都是√解析:23.几种动物静脉注射的注射量范围(ml)是(分数:2.00)A.小鼠0.2~0.5B.大鼠1.0~2.0C.豚鼠1.0~5.0D.家兔3.0~10E.以上都是√解析:24.哪种试验组合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分数:2.00)A.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B.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C.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D.显性致死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E.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解析:25.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分数:2.00)A.环境毒理学3~6个月B.食品毒理学3~6个月C.工业毒理学1~3个月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E.以上都对√解析:26.体外试验方法常用(分数:2.00)A.游离器官B.原代培养细胞C.细胞器D.CHO,V79E.以上都是√解析:27.环状染色体是(分数:2.00)A.染色体长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B.染色体短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C.染色体两臂断裂重接形成环状√D.染色体断片断端重接形成环状E.以上都对解析:28.致死剂量(浓度)包括(分数:2.00)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浓度E.以上都是√解析:29.霍恩法的要求是(分数:2.00)A.4个染毒剂量组B.每组动物数4只或5只C.组距2.5D.组距3.16E.以上都是√解析:30.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分数:2.00)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E.以上都是√解析:31.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分数:2.00)A.显性致死B.显性遗传病C.隐性致死D.隐性遗传病E.癌症√解析:32.关于拟紫外线断裂剂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诱发DNA单链断裂B.诱发DNA双链断裂√C.需经S期复制才看见染色体断裂D.是S期依赖断裂剂E.与放射性断裂剂不同解析:33.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剂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剂量组为最大无作用剂量(分数:2.00)A.高剂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B.中剂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的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C.低剂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D.最低剂量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E.对照组无任何中毒症状解析:34.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有(分数:2.00)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E.以上都是√解析:35.毒物动力学中主要参数是(分数:2.00)A.生物半减期B.血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表观分布容积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解析:36.体外试验有(分数:2.00)A.小鼠微核试验B.大鼠精子畸变试验C.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D.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试验√E.显性致死试验解析:37.突变的后果是(分数:2.00)A.肿瘤,显性致死,炎症B.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遗传性疾病√C.显性致死,炎症,遗传性疾病D.隐性致死,变态反应,肿瘤E.遗传性疾病,畸胎,变态反应解析:38.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分数:2.00)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排泄,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甲苯在肝脏中氧化,对肝有损害作用,而甲苯没有E.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解析:39.毒物是(分数:2.00)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突变性的物质D.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E.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解析:40.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是(分数:2.00)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B.观察中毒症状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E.为其它试验剂量设计提供数据解析:41.大鼠致畸试验中的给药时间是受精后(分数:2.00)A.7~16天B.8~16天C.9~16天D.9~17天√E.8~17天解析:。
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毒物作用的影响因素
毒物作用的影响因素选择题710、下列关于毒物联合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化学结构比较接近、或同系物、或毒作用靶器官相同、作用机理类似的化学物易发生相加作用,大部分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作用多为相加作用。
B、有机磷化合物之间多为相加作用,但也有例外,如谷硫磷与敌百虫。
C、增强作用是指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大于各种化学物的单独作用之和,如四氯化碳与乙醇对肝脏均有毒性,但同时进入机体时的毒性远大于各自的单独作用。
D、拮抗作用指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小于每种化学物单独作用的总和。
如阿托品对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拮抗作用。
改后:10、下列关于毒物联合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C )A、相加作用是指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等于每一种化学物单独作用之和B、独立作用指几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相互独立C、增强作用是指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大于各种化学物的单独作用之和D、拮抗作用指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小于每种化学物单独作用之和24、化学毒物不可逆地影响机体功能和/或结构,主要取决于:(D )A、毒物本身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比值B、毒物与细胞膜的亲和程度C、毒物的亲电子和亲和能力D、毒物的接触途径和程度改后:24、化学毒物不可逆地影响机体功能或结构主要取决于:(A )A、毒物的接触途径和程度B、毒物与细胞膜的亲和程度C、毒物的亲电子和亲和能力D、毒物本身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比值40、下列描述错误的是:(D )A、一般认为浓溶液较稀溶液吸收快,毒作用强。
B、卤素的取代物毒性大小顺序:CCl4>CHCl3>CH2Cl2>CH3Cl 。
C、下列物质毒性大小依次是:乙炔>乙烯>乙烷。
D、同系物的碳原子数越多,毒性越大。
改为:40、下列关于毒性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 )A、同系物的碳原子数越多,毒性越大B、下列物质毒性大小依次是:乙炔>乙烯>乙烷C、一般认为浓溶液较稀溶液吸收快,毒作用强D、卤素的取代物毒性大小顺序:CCl4>CHCl3>CH2Cl2>CH3Cl43、下列关于毒物联合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化学结构比较接近、或同系物、或毒作用靶器官相同、作用机理类似的化学物易发生相加作用,大部分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作用。
卫生毒理学复习题库(选择题附答案)
卫生毒理学复习题库(选择题附答案)1第一章绪论【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C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A 型题】1.毒物是 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的概念是D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C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BA.LD100B.LD50C.LD01D.LD0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B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B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B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D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5.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C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8.急性毒作用带为 A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9.慢性毒作用带为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EA.LD50B.LD0C.LD01E.LD100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BA.LD50B.LD0C.LD01D.LD100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又称致死中量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23.慢性毒作用带为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B 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病变性质相同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D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曲线的特点是A 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B 型题】27~30题A 效应B 反应C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E剂量反应曲线27.用 CCl4 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 GPT 升高,CCl4 所发生的GPT改变为 A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B29.随着CCl4 染毒剂量的增高GPT显著增高C30.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 D【名词解释】1.毒物7.靶器官8.毒性9.阈剂量10.最大无作用剂量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危险度14.危害性15.安全性【问答题】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
毒理学选择题
A1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属于毒理学上限指标的是A.ADI B.LD0 C.NOAELD.LOAEL E.MAC2.最大无作用剂量是A.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B.阈剂量C.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D.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E.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3.人类日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多少种A.300万B.8万 C.40万D.100万E.15万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存在选择毒性的原因有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B.不同生物及其细胞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差异C.体内生物转化过程差异D.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修复能力差异E.以上都是5.关于物理性质与毒性效应说法正确的是A.毒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毒性越小B.毒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小C.非离子型比率越高,毒性越大D.Ich越大,产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小E.毒物分散度越小,毒性越大6.同种动物接触毒物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B.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C.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E.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皮>经口7.毒作用敏感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B.修复能力差异C.受体因素 D.宿主的其他因素E.以上都是8.马拉硫磷可以增强苯硫磷的毒性,体现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拮抗作用D.独立作用 E.以上均不是9.急性毒性试验常用阐述有A.LD50 B.Zac C.剂量一反应曲线D.LD84/LDl6 E.以上都是10.经呼吸道动式染毒的主要优点是A.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B.保证染毒柜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不变C.温湿度恒定D.染毒时间不受染毒柜体积限制E.以上都是答案:B D B E C D E B E E11.几种实验动物的一次灌胃容量范围正确的是A.小鼠0.1~0.5ml/100g B.大鼠1ml/10gC.家兔<5ml/kg D.狗<50ml/kg E.以L均正确12.寇氏法的要求是A.各剂量组剂量呈等比级数排列B.各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C.最大剂量组死亡率100%,最低剂量组死亡率0% D.动物数相同E.以卜都是13.亚慢性毒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B.观察中毒症状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E.以上都是14.蓄积作用是A.化学物质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B.分为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C.是化学毒物分布的一种特殊形式D.多来自小剂量的长期接触E.以上均正确15.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A.成年动物 B.必须雌雄各半C.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D.仅使用单一性别E.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16.对简单扩散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物质分子由浓度低的部位向浓度高的部位分散B.消耗能量C.依赖于外源性化学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D.不受外源性化学物质的电离状态影响E.以上都对17.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唾液 B.母乳C.胃肠道 D.肾脏E.汗液18.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A.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B.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C.胃肠蠕动情况 D.胃肠菌群环境 E.以上都是19.一种pH是6.8的有机碱在消化道中最好的吸收部位是A.口腔 B.胃 C.十二指肠 D.小肠 E.结肠20.异化扩散与简单扩散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需要能量,后者不需要B.前者需要载体,后者不需要C.前者没有特异性,后者有特异性D.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E.前者没有饱和性,后者有答案:C E A E C C D E D B21.某化学物质经动物实验致癌证据充分,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尚不足,它应归类于A.确认的致癌物 B.潜在的致癌物 C.可疑的致癌物D.动物的致癌物 E.人类的致癌物22.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23.为了评价化学物质对人类的致痛性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将致癌物分为四大类,其中第四类是指A.对人类很可能或可能是致癌物B.对人类肯定的致癌物C.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的物质D.对人的致癌性尚不能明确的物质E.对人类为间接致癌物24.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具有DNA反应活性B.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C.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D.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25.一般对致癌物制定的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A.10~2 B.10~3 C.10~4 D.10~5 E.10~6 26.在危险度评价中,进行危险度特征分析的目的是A.确定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B.确定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C.测算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值,及其不确定度D.阐明化学毒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实验动物或人)反应之问的定量关系E.阐明待评化学毒物所致毒效应的性质和特点27.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的配套原则不包括A.包括体细胞和性细胞的试验B.在反映同一遗传学终点的多种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体外试验C.包括多个遗传学终点D.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E.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试验28.基因突变不包括A.转换 B.颠换 C.移码突变 D.DNA大段损伤 E.裂隙29.化学致癌过程至少分为哪三个阶段A.引发(启动),促长,进展 B.促长,进展,浸润C.引发(启动),促长,转移 D.进展,浸润,炎症E.引发(启动),进展,转移30.煤焦油可致皮肤癌。
毒理学基础案例讨论(二)
毒理学基础案例讨论(二)【目的要求】1.掌握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基本概念。
2.熟悉生殖和发育毒性的评价方法【案例1】上世纪60年代初,欧洲各国陆续发生了一种可怕的现象:许多刚出生的婴儿出现一种罕见的畸形,他们的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很像海豹的鳍足, 这种症状被称为海豹肢症。
1957年到1962年间,联邦德国就有5500名海豹肢症患儿出生,英国则高达8000多名。
恐慌在蔓延,人们急切地寻找着其中的原因。
此时,澳大利亚的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也发现了类似的患儿。
经调查,相关产妇都曾服用过早期妊娠止吐药物沙利度胺(即反应停) 。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两者肯定有内在联系,深入的调查更是证实了他的猜想。
1961年,英国著名杂志《柳叶刀》刊登了威廉的来信。
信中指出,反应停是导致海豹肢症的罪魁祸首,海豹肢症患儿是药物检测失控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问题讨论1】 1. 什么是生殖毒性?2. 什么是发育毒性?发育毒性有哪些具体的表现?3. 出生缺陷包括哪些?“反应停”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梅里尔公司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并没有发现异常。
人们后来才知道,大鼠和人不一样,体内缺少一种把“反应停”转化成有害异构体的酶,不会引起畸胎。
“反应停”的副作用则发生于怀孕初期(怀孕前三个月),即婴儿四肢形成的时期,梅里尔公司所试验的孕妇都是怀孕后期的。
经过调查证实,母亲从停止月经算起,34-54天之内,服用此药后,迟早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基因上的生命密码在正常情况下,手脚的长度,以及5个手指等都应当按照指令有规律地形成。
可是反应停能使这种指令在某一部位受到障碍,其结果就产生畸形儿。
通过对数十种不同种属动物进行的致畸试验表明,反应停对大约15个种属的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畸作用,并且致畸作用有明显的种属差异。
小鼠和大鼠的大部分种系不敏感。
家兔的几个种系和绝大部分灵长类动物较敏感,并可观察到与人相似的缺肢或短肢畸形。
2023年《卫生毒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3年《卫生毒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单选题1.经皮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化学物质分子的大小B、化学物质脂比水分配系数C、皮肤充血D、皮肤完整性和通透性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解析:影响化学毒物经皮肤吸收的因素除化学毒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外,还包括角质层的完整性及水化状态,外界温度等,此外,皮肤充血及局部炎症等都有利于化学毒物的吸收。
2.小动物接触易挥发液态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最适宜采用的染毒方法是A、喂饲B、灌胃C、吞咽胶囊D、静式吸入E、皮肤敷贴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是基本知识题,考核急性毒性试验的染毒途径和方法。
在分析此题时应考虑:①该受试物的理化性质;②人体可能的接触途径。
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染毒方法。
根据提干,受试物是易挥发液态化合物,因此人体最可能的接触途径为呼吸道。
实验动物染毒途径的选择应与人体接触途径相同。
因此在5个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是D静式吸入。
3.下列反应中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是A、单胺氧化B、黄口票吟氧化C、S-氧化D、醛脱氢E、醇脱氢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化学物各种生物转化反应与代谢酶的关系。
单胺氧化酶催化单胺氧化,含黄毒单加氧酶催化黄口票吟氧化,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S-氧化,醛脱氢酶催化醛脱氢,醇脱氢酶催化醇脱氢。
故选项C是正确的。
4.通过亲性腺作用损害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化学物是A、反应停B、维生素AC、5-羟色胺D、甲基汞E、氯化镉参考答案:E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化学物造成生殖与发育过程损害的方式。
5个选项中,反应停和维生素A可作用于妊娠早期,损害胚体发育,具有胚胎毒性;5-羟色胺和甲基汞可分别造成胎盘血流量减少、胎盘转运功能障碍或影响胎盘滋养层对于必需氨基酸的摄取,具有胎盘毒性;只有氯化镉可造成小鼠卵巢出血与排卵抑制,具有性腺毒性。
故选项E为正确答案。
5.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显性致死B、显性遗传病C、隐性致死D、隐性遗传病E、癌症参考答案:E解析:如果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无论其发生在任何阶段,都可能会对后代产生影响,其后果可分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两种。
卫生毒理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卫生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A.可引起机体受损害的化学物B.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可造成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C.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可造成机体功能性损害的化学物D.在一定条件下,投大剂量时才造成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E.在一定条件下,投予较小剂量时就会造成机体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2.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C.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3.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仔畸形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4.未观察到损害作用水平(NOAEL)是指()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5.癌基因活化属于()A.疾病标志B.内剂量标志C.早期生物效应标志D.生物效应剂量标志E.结构和/或功能改变标志6.卫生毒理学研究方法不包括()A.使用整体动物的试验B.利用器官、细胞或细胞器研究C.确定化学物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D.中毒事故的诊治和人体实验E.人群流行病学调查7.关于卫生毒理学的概念,错误的是()A.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B.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C.研究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D.研究所有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E.卫生毒理学研究范围不止限于化学物质8.下列化学物质中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是()A.农药 B.药品C.食品 D.微量元素E.生物毒素9.化学物的非损害作用是()A.永久的 B.动态的C.相对的 D.绝对的E.不可逆的10.化学物是否产生毒性反应,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化学物的()A.理化性质 B.物理状态C.接触的方式 D.接触的剂量E.接触的途径11.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称()A.毒作用 B.毒效应C.毒剂量 D.毒性E.毒物12.体外试验常用的材料是()A.组织器官 B.原代培养细胞C.细胞器 D.细胞株E.以上都是13.致死剂量是指()A.引起人死亡的最小剂量B.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D.引起生物死亡的最小剂量E.引起生物死亡的最大剂量14.LD50的概念是()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试验组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D.经统计计算获得的,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E.经统计计算获得的,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浓度15.化学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不包括()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B.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C.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生物转运过程的差异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亲和力的差异E.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16.最大无作用剂量是()A.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接触该化合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D.化合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生物体的损害的最高剂量E.以上都不是17.毒作用带的表述错误的是()A.毒作用带的大小表明化学物毒性大小B.毒作用带的大小表明化学物引起死亡的剂量大小C.Zac小表明表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D.Zch小表明引起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E.表示化学物质毒作用特点的参数18.急性毒作用带的计算公式是()A.Zac=LD50/LimacB.Zac=Limac/LD50C.Zac=LD0/LimacD.Zac=Limac/LD0E.Zac=LD100/Limac19.慢性毒作用带的计算公式是A.Zch=LD50/LimacB.Zch=Limac/LD50C.Zch=Limac/LimchD.Zch=Limch/LimacE.Zch=LD50/Limch20.关于药物的安全范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评价药物的安全性B.MOS=LD50/ED50C.MOS=LD01/ED99D.用于单次给药的安全性定量比较E.MOS大则发生有害作用的危险性小21.关于化学物的安全范围(MOS)和暴露范围(MO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以人群暴露量估计值为中心B.定性反映人群暴露的危险性C.定量反映人群暴露的危险性D.MOE大则发生有害作用的危险性小E.MOS大则发生有害作用的危险性大22.关于化学物的安全范围,暴露范围和毒作用带所对应的剂量取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暴露范围<安全范围<慢性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B.安全范围<暴露范围<慢性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C.暴露范围<安全范围<急性毒作用带<慢性毒作用带D.安全范围<暴露范围<急性毒作用带<慢性毒作用带E.以上都不对23.毒物是()A.动植物中的天然毒素以及有毒的矿物质B.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的物质C.凡能对机体产生功能和(或)器质损害的物质D.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效应的物质E.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的物质24.人类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种类有()A.300万 B.8万C.40万 D.100万E.15万25.有关毒理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的说法不确切的是()A.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B.从整体动物的体内试验到体外替代试验C.从结构-活性关系到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D.从基准剂量到阈剂量E.从危险度评估到危险度管理26.损害作用所致机体生物学改变不包括()A.机体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缩短B.机体功能容量如进食量降低C.对外加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D.机体维持稳态能力下降E.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降低27.CO染毒大鼠中100只有40只发生死亡,此为()A.效应B.反应C.剂量-效应关系D.剂量-反应关系E.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28.有关毒效应谱的叙述中不确切的是()A.毒效应的性质与强度变化构成毒效应谱B.毒效应谱变化从微小的生理生化变化到临床中毒直至死亡C.毒效应一般由毒作用终点的观察指标来检测D.有机磷农药抑制血液中的胆碱酯酶活性属于毒效应的特异指标E.苯胺可致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属于毒效应的非特异指标29.有关靶器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脂肪组织是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B.靶器官一般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几个C.在同一靶器官产生毒效应的化学物质毒作用机制相同D.靶器官一定是该化学物质浓度最高的场所E.苯胺和CO均可作用于红细胞影响其运输氧的能力,但毒作用机制不同30.下列有关LD5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一半受试动物死亡的剂量B.通常以mg/kg体重表示C.是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的依据D.与染毒途径无关E.与动物种属有关31.毒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为()A.直线B.抛物线C.对称S状曲线D.不对称S状曲线E.U形曲线32.关于Zac说法正确的是()A.Zac=Limac/LD50B.Zac越大,表明化学物质引起急性死亡的危险性越大C.Zac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D.Zac是急性毒性常用参数之一E.Zac=Limac/limch33.Zch值越大的毒物引起()A.慢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大B.慢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小C.蓄积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小D.致死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大E.致死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小34.先天缺乏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活力的患者,对亚硝酸盐类物质异常敏感,这种毒作用改变可以归因为()A.过敏反应 B.速发作用C.迟发作用 D.特异体质反应E.超敏反应二、题型:B11.共用备选答案A.接触标志B.早期生物效应标志C.结构和功能改变标志D.疾病效应标志E.易感性标志血铅升高属于()低色素性贫血属于()2.共用备选答案A.脏器系数B.血铅C.饮水中氟化物含量D.血中胆碱酯酶活性E.脂/水分配系数属于环境外暴露水平测定是()属于内暴露水平测定是()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效应标志物是()3.共用备选答案A.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效应B.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出现的毒效应C.化学物吸收入血后,经分布过程到达体内其他组织器官所引起的毒效应D.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停止接触,损伤不能恢复,甚至进一步发展加重E.化学物与机体直接接触部位处出现的毒效应速发作用是()全身作用是()迟发作用是()4.共用备选答案A.未观察到作用剂量B.最小致死剂量C.最高容许浓度(MAC)D.中毒阈剂量E.最大耐受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相当于()最小有作用剂量相当于()安全限量是()5.共用备选答案A.迟发性毒性作用B.过敏性反应C.高敏感性D.速发性毒性作用E.特异体质反应某患者因肺炎就医,经皮试注射青霉素后出现全身荨麻疹,属于()某群体接触低剂量的某化学毒物后,仅有少数个体出现了中毒症状,属于()CO中毒引起的昏迷病人,有些在恢复后数周甚至数月后突然发生严重的脑病,属于()6.共用备选答案A.体内剂量生物标志物B.生物效应剂量标志物C.早期生物学效应生物标志物D.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生物标志物E.易感性标志物多环芳烃PAH与DNA加合物()抑癌基因p53表达降低()血清AFP的出现()DNA修复酶缺陷()三、题型:A21.某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机构受厂家委托,对一新研发的喷洒用消毒剂做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共选用体重为18~22g的昆明种小鼠60只,分为6个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所得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形式多为A.直线B.U形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E.抛物线四、题型:A3/A4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
毒理学简答
谢谢大家的合作,如果在复习简答题时有何疑问,请大家向做该题的同学请教吧。
1.食品毒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答: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研究内容: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食品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各自优缺点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答:描述毒理学:采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
为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线索,通过形成假设为发展机制毒理学作出贡献机制毒理学:证实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癌症、出生缺陷等)。
验证可能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有害效应。
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以及合理治疗化学中毒和临床疾病。
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了解。
管理毒理学: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标准、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4.何谓选择毒性?造成选择毒性的原因有哪些?答: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原因:(1)种群差异(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或其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能力不同;(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4)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所造成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
5.(不考)6.毒效应谱包含哪些内容?7.绘制一条典型的化学毒物剂量-反应曲线并对相关性进行解释。
答:非对称S形曲线相关性:该曲线在靠近横坐标左侧的一端曲线由平缓转为陡峭的距离较短,而靠近右侧的一端曲线伸展较长。
2015年下半年山东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题
2015年下半年山东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试一、单项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EA、原发感染者B、继发感染者C、儿童肺结核患者D、老年肺结核患者E、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患者2、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人体实验的审查A.要在开始之前提交伦理委员会B.要在进行中提交伦理委员会C要在临近结束时提交伦理委员会D.要在完成之后提交伦理委员会E.无须提交伦理委员会A3、拟用于食品的化学品,其LD50小于人体可能摄入量的10倍,则A.毒性较大,应放弃,不用于食用B.可考虑用于食品,并拟定其ADIC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D.应进行遗传毒性试验E.应由专家作出取舍决定4、下列有关定性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A.注重事物的结果,而不是事物的过程B.往往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C常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结果D.结论一般不能外推E.不适用于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D5、与建筑密度无关的是A、人口密度B、房屋间距(日照D、通风E、采光A——环境6、为研究某矿区附近人群多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以了解开矿污染对附近村民健康影响,另选一个远离矿区无污染的村庄为对照,每个区各选1000名在当地居住10年以上、年龄在2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
该种调查方法是A、群组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研究C、社区试验D、队列研究E、生态学研究B——流行病7、卡介苗属于A.灭活疫苗B .减毒活疫苗C类毒素D.免疫血清E.免疫球蛋白B1988年,上海市发生了甲肝流行,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该次流行共造成约31万人发病。
当时为控制甲肝的流行,采取了隔离治疗病人、接种免疫球蛋白、公共场所消毒、患者居所及其接触物、排泄物消毒和禁止销售毛蚶等措施8、这是患何种疾病的病畜肉A. 口蹄疫B.猪水泡病C囊虫病D.旋毛虫病E.布氏杆菌病C9、反映水体有机物含碳量的指标是A.氨氮B.浑浊度C.总固体D.TOD E.TOC10、某地曾在上世纪60年代建一有机氯农药厂,数年后,附近居民反映增多,有的说空气中有难闻的气味,有的说鱼体中有煤油气味,为了判断该有机氯农药厂对当地居民健康是否产生损害,其最有效的指标是测定A.空气中有机氯B.饮水中有机氯C.水产品中有机氯D.茶叶中有机氯E.母乳中有机氯C11、低色素性贫血属于D12、在环境污染物中具有致敏作用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花粉D、大肠杆菌E、隐孢子虫C——环境13、下列哪些不是预防局部振动病的一级预防措施BA、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患病个体B、采取防寒和保暖措施C、就业前查体D、减少接触振动时间E、降低振动强度14、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D15、某医师研究0)--3脂肪酸预防冠心病的作用,试验组服用O—3脂肪酸,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该对照形式为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安慰剂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B16、主要来自于建筑材料的室内污染物是A.SO2B.NOXC.COD.氡及其子体E.微生物D17、国际癌症研究所(从口。
副高卫生职称《 卫生毒理》(题库)预测试卷一
副高卫生职称《卫生毒理》(题库)预测试卷一[单选题]1.女性青少年月经初潮,铁丢失增加,易引起(江南博哥)(江南博哥)青春期缺铁性贫血,铁的AI为mg/dA.10~15B.15~18C.18~25D.30E.35参考答案:B[单选题]2.霉菌的产毒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A.20~24℃B.25~30℃C.30~35℃D.35~40℃E.40~45℃参考答案:B[单选题]3.AFB1在体内致癌的代谢活化方式A.脱甲基B.环氧化C.羟化D.还原E.脱羧基参考答案:B[单选题]4.高温巴氏消毒效果好,但不能杀灭A.繁殖型微生物B.大肠杆菌C.芽孢型微生物D.沙门菌E.酵母菌参考答案:C[单选题]5.为了防止食品变质,最常用的方法是A.通风B.低温贮存C.改变食品的pH值D.降低食品的含水量E.食品紫外线照射参考答案:B[单选题]6.肉毒中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A.剧烈呕吐B.黄绿色水样便C.发绀D.神经系统损伤症状E.腹痛参考答案:D[单选题]7.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一般采用四个方面的指标包括感官、物理、化学和A.货架时间B.加工方式C.微生物D.食品性质E.病理参考答案:C[单选题]8.氢氰酸是一种A.神经毒B.细胞原浆毒C.内毒素D.外毒素E.肠毒素参考答案:B[单选题]9.鉴定鱼肉类鲜度最常用的化学指标为A.羰基价B.K值BND.过氧化物值E.酸价参考答案:B[单选题]10.有机磷农药具有A.肾脏毒性B.神经毒性C.内分泌毒性D.血液毒性E.肝脏毒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主要对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乙酰胆碱为传导介质的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状态而出现中毒症状。
[单选题]11.测量教室CO2含量一般应选每年的A.春、秋B.春C.秋D.夏E.冬参考答案:E[单选题]12.《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列出的公共场所除了A.茶座B.美容店C.购物超市D.办公室E.公园参考答案:D[单选题]13.理发店对一些头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采用下列哪个方法为正确A.拒绝服务B.让顾客自带理发用具,方可服务C.用公用理发工具给顾客服务D.用理发店专门提供的皮肤传染病顾客理发工具服务E.建议去其他理发店参考答案:D[单选题]14.游泳场所卫生标准中规定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区严禁设计和开辟天然游泳场所A.地方性氟病B.血吸虫病C.疟疾D.黄热病E.感冒参考答案:B[单选题]15.国家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管理时实施A.定期监测B.卫生许可证C.卫生审查D.定期监督E.日常监督参考答案:B[单选题]16.浴池业卫生应将工具用品的消毒放在第一位,在消毒方法或药剂选择上为主的是A.消灭细菌B.消灭病毒C.消灭真菌D.以上均是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浴池业卫生消毒应以消灭真菌为主。
环境毒理学
1.实验室方法: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2.体内试验:体内实验法多在整体动物进行,也称整体动物实验。
3.体外试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细胞器以及利用微生物学进行毒性研究的方法。
4.用于毒理学的体外试验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和方法有:基因引入、应激基因反应、荧光原位杂交。
单细胞凝胶电泳等。
5.体外试验的优点:①简单、快速、经济,能在一段时间内对大量化学物质的潜在毒性进行筛选②实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可以用来测量生物体的某一特异性毒效,而不受集体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③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需要,选择不同种属动物的器官。
组织、细胞株、细胞受体等,用来比较种属差异,确定靶细胞甚至靶分子,探讨毒作用机制④为整体动物实验提供线索和依据,使体内试验的设计和研究更加合理⑤操作过程比较容易标准化、自动化或仪器化。
6.体外试验方法主要应用:①各种化学物质的初筛,包括环境样本、混合化学物以及化妆品的毒性测试②研究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关系,预测类似结构化学毒性③在新产品开发早期用各种体外试验方法比较候选化学物的毒性,直接为新产品的研究行和开发服务④研究探讨毒作用机制,特别是细胞分子水平的毒作用机制。
7.按照染毒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按照实验目的分繁殖、蓄积、代谢试验及(致畸变,致癌变,致突变)8.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途径)、消化道(吸收污染物质主要途径)和皮肤进入体内(限制体内外物质交流的主要屏障作用来自角质层的紧密结构)。
9.到达肺泡的固态毒物可通过以下途径消除:①直接从肺泡进入血流②从气管转运至肠胃道③游离的或被吞噬的颗粒可通过肺的间质进入淋巴系统。
10.影响消化道对环境化学物吸收的因素:消化道中的多种酶类和菌丛;胃肠道内容物的种类和数量、排空时间及蠕动状态;环境化学物的溶解度和分散度。
11.环境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途径:①表皮;②毛囊、汗腺及皮脂腺;12.化学物通过表皮吸收需通过三层屏障:①表皮角质层;②连接角质层;③基膜。
104-测试试卷-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试卷1
哈尔滨医科大学 试题 年级: 专业: 考试时间: 年月 日一、选择题(30题×1分=30分)1. 制订蛋白质RDA时,需将测得(或计算所得)的人体必须氮损失折算为( C )后再考虑安全率。
A.总氮量B.大豆蛋白质C.参考蛋白质D.蛋白质2. 首次提出“蛋白质”概念,并认为蛋白质平均含氮16%的科学家是( B )voisierB.MulderC.LiebigD.V oit3. 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 D )转化A.亮氨酸和蛋氨酸B.苏氨酸和缬氨酸C.胱氨酸和脯氨酸D.蛋氨酸和苯丙氨酸4. 《食品安全法》规定( B )负责食品污染物的风险评估。
A.工商行政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 EAR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 C )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A.100%B.97%~98%C.50%D.80%6. 高温油炸的淀粉类食品中主要含有的有害物质是( B )A.杂环胺B. 丙烯酰胺C.氯丙醇D.多环芳烃7. 下面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C )A.花生四烯酸B.油酸C.亚油酸D.γ-亚麻酸8. 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态应维持( D )A.氮平衡B.负氮平衡C.排除足够的尿素氮D.正氮平衡9. 小于6月龄的婴儿宜选用蛋白质含量( B )的配方奶粉。
A.<12%B.12%~18%C.18%~25%D.>25%10.功能性铁主要存在于( B )A.骨髓B.血红蛋白C.肝脏D.肾脏11.寒冷地区生活的人群机体代谢特征( B )A.能量需求降低B.维生素需求增加C.碳水化合物供能为主D.食盐的需求量降低12.预防动脉硬化应增加( B )的摄入比例A.饱和脂肪酸B.不饱和脂肪酸C.甘油三酯D.胆固醇13.肥胖的诊断方法和标准中正确选项是( A )。
A. 我国的肥胖诊断标准为BMI大于等于28B. 物理测量法是传统的衡量肥胖的方法C. 身高标准体重法中肥胖度达到30%为肥胖D. 体重常被用于作为判断肥胖的诊断方法14.妊娠期血液系统的变化( C )A.血容量减少B.血液浓缩C.血液相对稀释D.红细胞数量减少15.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正确选项( A )A.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B.植物性蛋白具有升高胆固醇的作用C.牛磺酸具有升高肝胆固醇的作用D.高酪蛋白膳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6.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正确选项( A )A.合理控制总能量的摄入B.适当增加脂肪摄入量C.严格控制糖的摄入D.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17. 下面关于水分活度说法正确的是( B )A.食品的Aw越大,越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B.食品的Aw越小,越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C.细菌的Aw<酵母的AwD.细菌的Aw<霉菌的Aw18.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作用机理为( A )第页共页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务处监制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B.再生障碍性贫血C.肾脏功能障碍D.神经细胞传导阻滞或重复放电,阻断神经传导19.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危害正确的( C )A.α射线电离能力强,穿透能力强B.β射线对机体的损伤力最强C.γ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最强D.γ射线电离能力强,损伤最强20.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是将奶加热到( C )A.135摄氏度,保持60分钟B.85摄氏度,保持30分钟C.63摄氏度,保持30分钟D.煮沸,15分钟21.我国规定婴幼儿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 D )A. ≤ 0.5μg/gB. ≤ 0.2μg/gC. ≤ 0.1μg/gD. 不得检出22.关于食品低温保藏错误选项是( C )A.应急速冷冻,缓慢化冻B.抑制微生物增殖速度C.低温可以杀灭致病微生物D.降低食品中酶的活性23.亚硝酸盐的急性中毒多是由于( B )引起的A.污染B.误食C.食品添加剂D.三废处理不当24.脂肪酸败常用的早期卫生学指标是( A )A.过氧化物值升高B. K值升高C.羟基价D.组胺升高25.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与细菌性痢疾的根本区别是( C )A.潜伏期短,发病突然B.发病与食物有关C.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D.发病曲线上升26.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是( C )A.二巯基丙磺酸钠B.阿托品C.美蓝D.维生素C27.某地居民吃猪血不久即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呈水样便,发烧,无里急后重。
毒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毒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在化学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单选题]*A、亲核的活性代谢产物B、亲电子的活性代谢产物VC、自由基形式的代谢产物D、环氧化物E、含亲水集团的物质2、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单选题]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VC、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3、吸入性颗粒物所产生的生物活性强弱取决于其()[单选题]*A、溶解度B、挥发度C、解离度D、分散度VE、光学异构选题]*A.混入食物中的毒物B.肠道排泄的毒物C.随胆汁排出的毒物VD.肠道菌群E.生物转化的产物34、关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A.单加氧酶B.最重要的氧化反应酶C.其中的黄素蛋白可以增加P450与底物的亲和力VD.其中细胞色素b5是电子转运体E.可以催化杂原子的氧化35、有些化学物质本身不致癌,但是它们与致癌物先后或者同时进入机体却成为助癌物或者促癌物,这是化学物质的:()[单选题]*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加强作用VE.拮抗作用36、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两种动物是:()[单选题]*A.大鼠和小鼠B.大鼠和家兔C.大鼠和狗VD .狗和猴E .小鼠和豚鼠37、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单选题]*A. 1个月B . 3个月VC . 3个月以上D. 14 天E .终生3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量反应指标的是()[单选题]*A.体重增长量B.脏器系数C.酶活性单位D.死亡率VE.呼吸频率39、弱有机碱在消化道中易于吸收的部位是:()[单选题]* A胃B十二指肠C小肠。
D结肠E直肠40、通常情况下,水溶性、分子量小的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膜转运的机理是:()[单选题]*A主动转运B滤过V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E膜动转运41、关于外源化学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呼吸系统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吸收,其中以气管和支气管为主B.血-气分配系数是指呼吸膜两侧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化合物在血中浓度和肺泡气中浓度的比值。
卫生毒理学概述题库3-0-8
卫生毒理学概述题库3-0-8问题:[单选,A1型题]胚胎毒性作用是()。
A.生长迟缓,母体毒性B.生长迟缓,致畸作用C.生长迟缓,功能缺陷D.功能缺陷,致畸作用E.致畸作用,致死作用问题:[单选,A1型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致畸性是指妊娠期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特性或作用B.外源性理化因素造成的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的所有的毒性叫胚胎毒性C.出生前经父体和(或)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内出现的有害作用是发育毒性D.发育毒物在诱发母体毒性的剂量下产生发育毒性的物质E.婴儿出生期前既已形成的发育障碍叫出生缺陷问题:[单选,A1型题]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
A.着床期B.胚泡形成期C.器官形成期D.胎儿期E.新生儿期出处:森林舞会游戏 https://;问题:[单选,A1型题]大鼠致畸试验中的给药时间是受精后().A.7~16天B.8~16天C.9~16天D.8~17天E.9~17天问题:[单选,A1型题]危险度是()。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可能性的定量估计E.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问题:[单选,A1型题]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A.定性评定B.定量评定C.剂量反应关系评定D.毒性评定E.危害性评定问题:[单选,A1型题]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A.最低需要量B.最高需要量C.最高容许限量D.最低容许限量E.最大耐受量问题:[单选,A1型题]在毒理学研究中,吸入染毒的剂量单位表示为()。
A.mgkgB.mgmC.mgLD.mgm3E.mg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毒理学题库40-4-
10
问题:
[单选]对受试物的亚慢性毒性进行评价时,不正确的是()
A.观察指标超出了正常值范围可认定产生了毒效应
B.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可定有毒效应存在
C.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存在,则更有利于做出判断和认定
D.敏感的毒效应指标一般发生在较高剂量组
E.毒效应的敏感指标可提供研究中毒机制的线索
问题:
[单选]关于急性非致死性毒性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常用评价指标是LIMac
B.LIMac值越大,表明该受试物急性毒性越大
C.目的是确定化学物质对机体急性毒性的大小,并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D.剂量设计一般以LD10作为最高剂量组
E.与急性毒性试验意义相同
问题:
[单选]以下关于蓄积系数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法用来研究化合物蓄积作用
B.蓄积系数越高,蓄积作用越弱
C.目前有固定剂量法和定期递增剂量法两种试验方法
D.用LD50做指标,有可能低估某些化合物的潜在慢性毒效应
E.用此法能区分某种化合物是物质蓄积还是功能蓄积
安徽11选5 https://
问题:
[单选]亚慢性试验的实验动物主要选用()
A.仓鼠和犬
B.大鼠和犬
C.豚鼠和家兔
D.小鼠和猴
E.小鼠和犬
问题:
[单选]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
A.观察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
B.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
C.剂量—反应研究
D.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E.确定损害的可逆性
此题是基本知识题,只要阅读和理解了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有关叙述,就可清楚基本目的不包括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
进行一项毒性评价试验如亚慢性毒性试验,可以得到上述A、C、D、E四项内容。
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必须另外设计新的试验,不是常规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
目的。
问题:
[单选]慢性毒性试验设有四个剂量组(高、中、低、最低)及对照组,哪个剂量组为最小有作用剂量()
A.高剂量组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1
B.中剂量组出现了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C.低剂量组出现了个别动物极轻微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D.最低剂量组无任何中毒症状,与对照组相比P0.05
E.对照组无任何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