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感想
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王维山水诗的禅意导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很多人心中的思念,这是很多人心中的记忆,王维用他诗意般的笔记录了美好的山水,美好的思念,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唐代,和王维一起体会禅意的净,体会山水的乐趣。
一、禅意萦绕的王维禅宗是中国的文化,她有深刻的佛教特色,并吸收了道家、玄学的思想,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主要内容。
在唐代时期,禅学文化快速发展,诗歌更是达到鼎盛时期,禅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禅入诗成为一代风气,孟浩然、常建等诗人都在这方面的造诣都颇深,诗作中的禅意都颇深,但王维将禅宗融入诗中的境界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其诗可称“字字入禅、句句含禅”他将禅学的淡、远、空、寂等思想渗入其诗,处处体现“静美、澄旷、寂悦”的禅意,王维曾写下“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禅韵盎然。
王维的很多诗中都透露出诗人内心那种随缘尽化、心气容和的人生态度;平淡空澈、任运无心的情感心态;静寂宁澹、神与物游的处事与观物方式。
好禅意萦绕的王维,好美的诗词歌赋,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禅意的世界,心灵似乎都得到了净化。
禅意对其诗歌影响甚为深远,他达到了诗禅合一的境界。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此诗不见半字说禅,不见一丝禅意,但当整首诗营造的意境一出却自然将禅意带出,表面上根本无意表现为禅悟、禅机,绝不刻意说禅,禅意不在字面上,而在境界中,也就是所谓的“绕路说禅”的阐释方法。
如他的《饭覆釜山僧》一诗所言文中不着禅字,但其精神意趣则是最透彻的禅,诗人已把对尘俗生活的认识和体悟提高到了“圣境”。
王维不止在诗中体现禅意,更是将禅的境界理解达到了顶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薄暮日已薄,禅寂日以固”。
细细读来,禅意尽显,绝美的意境、寂寥的感觉都将王维身上的禅风禅骨表现的益发深刻,直抵人心。
二、美不胜收的山水画王维的禅直接影响王维的作品,不论是诗歌还是画作,禅意都融入其中,他的诗如画卷,铺陈开来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是淡远的美不胜收。
浅谈王维山水诗的美与意境
社币 斗 纵横
浅谈王维 山水诗的美 与意境
刘 孝 莹
( 哈 尔滨 学 院 , 黑龙 江
,
哈 尔滨 1 5 0 0 8 6)
摘 要 :王维是我 国古代 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 的诗工笔精细更胜谢灵运、谢跳 ,一首诗仿若一幅美轮美奂的泼墨 山水 画 ,美的动人 心魄。他 又善 以禅趣入 诗 中,使诗 不仅仅 为诗 ,更上 了一重让人妙 想入神的境界 ,形神兼备。脱俗、淡远的风格 直备受历朝历代诗人追捧。本文就品味一下王维这位伟 大的诗人是怎么寓禅于诗,怎么用诗 画 出那么精美的画卷 ,看他在诗 中饱含着怎样 的音 乐家气质 。 关键词 :山水诗 ;美;意境
一
、
身 自然之 中,体 味着 自然界美妙的无处不在的声音 。落花的 声音 ,鸟儿的蹄 唱 ,虫儿 的呜 叫,以及 深山中若 隐若现的古 钟声 。诗 中流淌着这些大 自然平凡却悦耳 的声响。他总是能 最准确 的对其进行捕捉 ,并用 自己的笔静静描绘 。所 以我们 今时今 日读他的诗觉得极具魅力 。 唐人殷潘在称王维诗歌” 着 壁成绘 ” 的同时 ,又称其” 在泉为珠” 《 史鉴类 编》将王维的 诗又称为 : ” 有声 画” , 说” 王维之作 ,如上林春晓 , 芳树微烘 , 百啭流莺 ,宫商迭奏. ” 这些都注意到了王维已经将声音巧妙 的融入 了 自己的诗歌 中去 。唐代是妄为生活 的年代 ,也是我 国历史长河 中音乐较为鼎 盛的一个时期。音乐使人们 的精神 生活丰富 ,同时也带给了诗人们新 的创作灵感 。如大诗人 自
居易, 韩愈,李贺等, 都有作品摹写观乐时的音乐声响: 或
描写音品 ,如” 银瓶乍破水浆进 ,铁骑突出刀枪鸣 。” ;或模 拟情状 ,如 ” 第五弦声 最掩抑 ,陇水冻咽流不得 。” ;或用不 同角度描绘声音 ,如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 兰笑 。十 f ] 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 皇。” , 等等 , 不胜枚举。不过 , 王维没有一首诗是直接描述声乐的。那为什么我们又说王维 擅长以音乐家气质入诗呢?昔伯牙鼓琴 ,其高山流水之志 , 正与王维诗歌 的声情气韵相合。所 不同的只是 , 感动王维的 则纯来 自于大 自 然 。王维在诗中传达的,完全是大 自 然的音 响在他心弦上 的鸣奏 。 所以 ,王维 的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音乐声响 ,但是今 时今 日, 我们仍然可以从他 的诗中欣赏到深山林 中空灵之声 : ” 空 山不见人 , 但 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也 可 以欣赏到他 的无人之境却耳 中有钟声的意境 “ 不知香积寺 , 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 , 深 山何处钟?”传统的乐论认为 : ” 夫乐者 ,天地之体 ,万物之性也 。” 音乐 的美不是人赋予 的, 而是它本身就很美 。音乐为什么这么美 ,是 因为他们 能传达 自然 的声音 ,尤当音乐能应天地之节 ,表达先于人而存在的” 天 籁” 时 ,这种乐声就是” 及天地至和之音” ,是音乐 中最美 的声音 。而王维恰恰做 到了这一点 ,并且做得相 当漂亮。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维诗在盛唐诗坛的地位,诗与禅之融合,即“以禅入诗”,在诗境上开拓了新境界;他的诗一字一句皆出常境,以禅理表现出其妙悟之禅境,这皆是王维诗的极大成就。
苏东坡曾评王维诗画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以画家特有的敏锐的观察力把自己独特的感受溶入山水诗中。
正如其名画“雪中芭蕉图”一样,他的许多山水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外衣下,通过某种思辩形式寄托着作者的禅学寓意,表现了作者的宗教世界观。
下面笔者仅就佛学对王维思想的影响以及王维的以禅入诗来简析一下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一、王维的以禅入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佛教哲学思想正渗入山水诗的形象里,要到公元八世纪的盛唐时代,唐代诗人以禅理入诗大有其人,然而直至王维,他将禅学与诗学真正融合,入神入化,后人概括为“以禅入诗“,这开拓了山水诗的新境界,是王维对诗坛的巨大贡献,也是王维诗的极大成就。
正因为此,王维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佛”。
李梦阳《空同子》说:“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这实在是会心之言。
什么是“僧”诗呢?例如: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这些就是“僧诗”,它仅仅是纯粹宣扬教义理的诗句。
而王维的一些山水诗,或写田园山水,或写花鸟树木,或吟闲适,或咏渔钓,把自己心领神会的禅语包括在具有美学意义的象征性自然图景中,既含蓄隽永、神韵超然,又平淡自然、深入人心。
我们不妨再看看王维的《鹿柴》,此诗可谓“字字入禅”: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清人沈德潜说:“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
这里的“空”是佛教常用的一个概念,指世界的虚元。
“返照”是禅语这一过程的形象性术语,即依靠启发,让求道者自己领悟,如日光之返照。
王维并非直接说明佛家谛义,而将此理隐含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以使其诗有着“缘物而语”、“与物同化”的悠悠神韵。
王维山水诗总结了什么思想
王维山水诗总结了什么思想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山水诗融合了儒家的人文关怀、道家的自然观念以及佛家的禅意,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观念。
以下是王维山水诗思想的总结,写1000字。
首先,王维山水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关注和真挚热爱。
在他的山水诗中,洋溢着对山水景色的描摹和赞美,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和钦佩之情。
在《送别》一诗中,王维写道:“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但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其次,王维山水诗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抱负和追求。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不是追逐外物的浮华和虚妄。
在《登鹳雀楼》一诗中,王维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雄壮的笔墨描绘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对追求卓越的渴望。
第三,王维山水诗展示了他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思考。
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而不是互相征服和剥削。
王维在《游子吟》一诗中写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恬淡,透露出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和满足。
第四,王维山水诗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短暂性的认识,并寻求超脱和解脱的道路。
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中,王维写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骤。
卢家少妇破绽多,梅蕊香闲独不开。
近来怜取眼前事,料得年年花相似。
”这首诗以动人的诗句勾勒出战乱中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尘世间种种纷扰的反思。
最后,王维山水诗反映了他对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的追求。
他通过细腻的笔墨和丰富的意象,创造了独特的山水诗风格,将艺术与自然相融合,使诗歌达到了一种境界和意蕴。
他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表现了自然之美,传达了对自然之道的赞美。
总的来说,王维山水诗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追求。
读王维《汉江临眺》有感
读王维《汉江临眺》有感
《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
这首诗描绘了汉江周围的景色,表达了王维希望追求美好生活,希望远离朝政,寄情山水的思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首诗吧。
《汉江临眺》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要与山翁共醉于此。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每一个人都希望过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人生来就需要负责任,要想生活的更好,就必须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有时候可能没办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我们要有希望,充满希望的人生才是美好的。
希望大家都生活的很好。
论王维山水诗的宁静与空明
论王维山水诗的宁静与空明姓名:熊伟导师:邹艳摘要:王维山水诗的最大贡献,在内容上是诗与禅的融合,在创作方法上是诗与画的融合。
由于这两种融合,他成功地创造出空灵清远的艺术意境,在中国诗歌史中,他是独树一帜的。
王维的山水诗又是禅趣的完美体现,是画,是乐,更是生命最初的神妙。
读他的诗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美与趣,找到灵魂的栖息地,尽情享受那份宁静与空明。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禅趣宁静空明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盛唐诗人。
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而在唐代诗坛上,王维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
在李白未到长安、杜甫未成名时,王维已名噪京师,当时曾有“天下文宗”之称。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盛唐是唐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王维集诗歌、绘画、音乐、书法于一身,很显然是盛唐文化的凝聚。
奠定王维在艺术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创作。
盛唐是禅宗勃兴的时期,盛唐士大夫几乎“人人谈禅”,奉佛与隐逸在盛唐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独善其身”、“独抒性灵”的一条颇具时代特色的终南捷径。
王维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唯一享有“诗佛”美称的诗人,他的佛学理论非常精深,同时他又能坚持宗教实践,深得禅家三味,读了王维的诗后就知道,能在幽独情境的描写中抒发自己的心灵的自在,细读品味,联系唐代其他诗人的作品,你就能深深的领悟到禅的宁静淡远,空明澄澈底蕴。
(一)自然的宁静清幽王维山水诗最擅长于描写幽寂静谧的环境,营造自然宁静的氛围从而形成其独有的空灵寂静的艺术风格。
王维诗中宁静的形成体现在:1. 以动衬静如《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描写山水的五言律诗。
全诗如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客观事物有静有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
诗歌作为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注重社会生活的动静对立与统一,并用于诗歌描写之中,从而构成丰了富多彩的动静交错的诗意美。
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美
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美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
王维凭借其多才多艺,以及独特的禅悟之路,创作出一首首富有空寂诗境的山水诗,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奠定了他的古代自然山水诗的巨星地位。
那么,王维的山水诗究竟有何艺术特色,笔者认为正是王维山水诗中流溢而出的意境美、禅趣美、音乐美和诗画美使摩诘之诗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和深刻审美启示,因而,具有一种深层的审美意蕴。
一、意境美意境是山水诗的灵魂。
诗人描绘自然景物,目的就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我们在王维山水诗中所看到的,是诗人对自然生命的亲切感。
诗人运用诗意的笔端、敏感的触觉以及诗人的独特角度,将笔下的山光水色描绘得千姿百态而不零乱,色彩缤纷又不失素雅。
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短短数句,将雨后的空山,晚秋的天气、松树、明月、清山石、竹木、浣女、莲叶、荷塘、渔舟等十几个对象自然而有序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将形象、音响有机地组合,构成一个整体画面,令人观之如临其境,听之如闻其声。
清新自然的山村之韵,素洁幽雅的乡野之风,一派和乐融洽的诗意天地。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维是唐代才华横溢的山水诗人,其山水诗的艺术境界是用清新自然、素洁幽雅几个字简而言之。
再如《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此诗作于作者终南山隐居时期。
诗人信步游逛,进入深山,来到了云峰,遇得佳境:在古木参天、杳无人迹的云雾山中,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古寺钟声,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给山林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山泉低吟呜咽,阳光透出寒意,深山的一切景物都是那么清冷荒僻、古朴深邃。
云峰山寺,古木幽径,深山远钟,泉声危石,冷日青松,诗人营造的意境与提炼的意象很是出神入化。
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一联中“咽”、“冷”二字极见炼字工力,赵殿成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佛理禅境之美,展现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洞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下面将通过分析他的几首山水诗表达他对佛理禅境之美的品味。
王维的山水诗中常常描绘了恬静深远的山水景色,展示了禅境之美。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这里的“阳春布德泽”表示大自然天地间的和谐,而“万物生光辉”则展现了佛理禅境的美好。
王维的山水诗中经常描绘僧侣、佛教寺庙等元素,体现了他对佛理禅境的追求。
例如在《登鹳雀楼》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楼”可以理解为佛教寺庙,王维通过登高望远,以此来比喻他对佛理禅境的追求。
王维的山水诗中还常常通过描绘月亮、孤峰等景象表达佛理禅境之美。
例如他的《山居秋暝》中写到:“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声惊破溪,寒影入孤船。
”这里的“孤船”可以理解为般若船,而“寒影入孤船”则象征着万物归于一体的佛理禅境之美。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无欲无求的佛理禅境。
例如在《田园乐七首·其三》中,他写到:“路经庙堂宇,溪上有神女。
朱户青楼上,含胸拜明主。
”这里的“含胸拜明主”表达了他对佛理禅境的敬仰和向往。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作者:j i a n g sh a25摘要:唐代的“诗佛”王维以其意境淡远,禅味浓郁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王维饱含禅味的山水诗,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对中国的山水诗的发展确有较大影响,而他的山水诗的成就,是和他的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有关的,也正是他诗中的禅理禅趣,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
本文认为,王维的山水诗歌成就与他早年开始的生活方式无不相关,他的家庭、朋友及仕途人生的曲折和社会、文化环境都对他禅宗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试从王维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出发,解析禅宗对王维的影响,并试论王维将宗教体验与为审美体验互为融合的禅宗境界。
【关键词】:环境影响宗教体验审美体验【正文】: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而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到种种环境的影响。
西晋思想家傅玄就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决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除开外界的因素,也不可避免的有自身的原因。
我们从很多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的环境陶冶不同的性情,造就不同的人生。
南山的幽静给予了陶渊明淡泊的心性,瓦尔登湖的清澈给予梭罗静谧的性格,陋室的简朴给予刘禹锡高洁傲岸的情操,《童年》中阿廖莎的兄弟在大人影响下,尖酸刻薄;《骆驼祥子》中主人公也在社会阴冷的暗流中陷入麻木不仁……环境如同一双无形的浆,在我们的心湖上划播出涟漪,翻腾起浪潮,在一点一滴中改变着我们,影响一生。
那么,生活在盛唐佛教文化昌盛时代的王维是否也将受到环境的影响呢?清人徐增曾将王维与李、杜相比较,指出其诗与佛禅的关系:“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指释迦牟尼)之学,字字皆合圣教。
”(《而庵说唐诗》)说王维诗“字字皆合圣教”,虽然渲染过甚,但却道出其诗深于佛禅的特点。
美若辛夷——浅谈王维的自然观_山水诗
美若辛夷——浅谈王维的自然观_山水诗王维诗歌题材众多,且各种题材均多佳作,但是其美学思想、艺术成就及深远影响主要集中在山水诗中,在山水诗的发展上有着独特的贡献和意义。
其山水诗歌历来为心倾自然的人们所盛赞,今人李泽厚亦叹赏道:如此天衣无缝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写自然如此之美,在古今中外所有诗作中,恐怕也数一数二了。
那么,创作了如此卓越而隽永的诗歌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在那至美的自然之境的深处,又涵纳着诗人怎样的一颗自然之心呢?这些问题无不令古今读者油然赞叹的同时,更想要真切地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从总体上看,学术界对于诗人王维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热潮至今,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的方面,主要可分为编年、版本、作品、文化研究四大类。
众多关于诗人道家和佛禅思想的论述,在某种角度上都与诗人的自然诗歌特色的形成紧密相关,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卓越山水诗人的自然观构成的专门性研究,笔者认为是很欠缺的。
自然观,简而言之就是人对自然界以及自身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认识。
在山水诗中,诗人的自然观无疑在根本上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和境界。
直接由诗人的自然观来切入作品,无疑可以更直观地窥见诗人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领解其自然诗歌的无限韵味和精神内涵。
体现在诗作中的王维自然观,其主要特点简而言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还自然以本然的面目,以自然为知己和皈依,从自然中体悟生命本真。
一、以本然之目静观自然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的有限,不仅是受制于客观因素,更不乏主观因素的自缚。
这自缚简而言之就是一种自我的成心或偏执。
人情的是非好恶和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不仅会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同时也会使自己感到外物的牵挂、滞碍,被困于自我的封界,而看不到外物的自然之性。
从观世的角度上说,庄子所言的逍遥就是驱逐了成心之缚,而使自心无挂无碍、外物自然而然的精神境界。
欲得此逍遥,则莫若以明,首先所要凭借的便是一个本然的观世视角,一双赤子之目,以消除人主观的成心和武断的偏见,消解自我中心主义,解除人对万物的立法权。
简评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简评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提要: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
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
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田园风致,表现出流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
在他的笔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多是悠然平淡、和谐平静的。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丰富多彩,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有气象雄伟、意境开阔者,也有雅致清淡、闲适幽静者。
无论写何处山水,他都能准确、传神地表现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王维对大自然的感觉非常敏锐,观察十分仔细,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声息和动态,写中自己细致深刻的感觉。
他很喜欢并擅长在诗中创造静谧的意境。
但他又不是以静写静,而是巧妙地采用以声音写静和以动态写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他用诗人兼画家的眼光观察景物,并把绘画的技法融入诗歌创作,因此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写得形象鲜明,色彩艳丽,构图精美,富于空间层次感,诗情和画意非常浓郁。
一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和孟浩然并称“王孟”。
除李、杜外,他的诗是盛唐诗歌的另一大宗;有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为数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
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的不同。
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
这一切同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的开元盛世是一致的。
如《华岳》:“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
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寒,森沈华阴城。
王维山水诗心得体会
王维山水诗心得体会王维是唐代文学史上备受推崇的文学家之一,尤其在山水诗领域有着极高的成就。
他的山水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在我阅读王维山水诗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和感悟,下面我将从他的意境构建、艺术技巧和精神内涵三个方面来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王维诗歌中的山水意境构建极为精妙。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抒情,将人与自然的情感融为一体。
他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例如在《山居秋暝》中,他以极富画面感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田园景色,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野的宁静和秋日的美景。
他还经常通过将人与自然景观相对照,凸显出人与大自然之间微妙而内在的联系。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他把大漠风沙与离别之情相结合,使诗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生动。
这些意境构建的精妙之处在于,王维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让读者对大自然产生共鸣,与他的情感产生共振,进而引发读者内心深处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
其次,王维的山水诗在艺术技巧上独具匠心。
他擅长运用象征手法和意象重叠的手法来凸显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他善于以小写大,以微景寄情。
在《过华清宫绝句三百首》中,他用一叶扁舟和柳枝倒影来象征离别的辛酸和无奈,使整首诗境界高远而富有哲理。
他还善于以意象重叠的手法来增强诗的表现力。
在《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他用连绵的山峦和旷远的天地来象征人生的轨迹,探讨人生的苦短和历史的长久。
这种艺术手法深化了诗的意境,丰富了读者的情感体验。
最后,王维的山水诗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他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并通过诗歌来传达他的思考和观点。
在他的诗中,山水凝聚着他对生命、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为读者传递一种超脱尘俗的思考方式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在他的山水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平和淡泊的心态和他对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这种精神内涵让王维的山水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并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作者:j i a n g sh a25摘要:唐代的“诗佛”王维以其意境淡远,禅味浓郁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王维饱含禅味的山水诗,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对中国的山水诗的发展确有较大影响,而他的山水诗的成就,是和他的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有关的,也正是他诗中的禅理禅趣,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
本文认为,王维的山水诗歌成就与他早年开始的生活方式无不相关,他的家庭、朋友及仕途人生的曲折和社会、文化环境都对他禅宗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文试从王维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出发,解析禅宗对王维的影响,并试论王维将宗教体验与为审美体验互为融合的禅宗境界。
【关键词】:环境影响宗教体验审美体验【正文】: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而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到种种环境的影响。
西晋思想家傅玄就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决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除开外界的因素,也不可避免的有自身的原因。
我们从很多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的环境陶冶不同的性情,造就不同的人生。
南山的幽静给予了陶渊明淡泊的心性,瓦尔登湖的清澈给予梭罗静谧的性格,陋室的简朴给予刘禹锡高洁傲岸的情操,《童年》中阿廖莎的兄弟在大人影响下,尖酸刻薄;《骆驼祥子》中主人公也在社会阴冷的暗流中陷入麻木不仁……环境如同一双无形的浆,在我们的心湖上划播出涟漪,翻腾起浪潮,在一点一滴中改变着我们,影响一生。
那么,生活在盛唐佛教文化昌盛时代的王维是否也将受到环境的影响呢?清人徐增曾将王维与李、杜相比较,指出其诗与佛禅的关系:“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指释迦牟尼)之学,字字皆合圣教。
”(《而庵说唐诗》)说王维诗“字字皆合圣教”,虽然渲染过甚,但却道出其诗深于佛禅的特点。
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王维山水诗的禅意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很多人心中的思念,这是很多人心中的记忆,王维用他诗意般的笔记录了美好的山水,美好的思念,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唐代,和王维一起体会禅意的净,体会山水的乐趣。
一、禅意萦绕的王维禅宗是中国的文化,她有深刻的佛教特色,并吸收了道家、玄学的思想,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主要内容。
在唐代时期,禅学文化快速发展,诗歌更是达到鼎盛时期,禅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禅入诗成为一代风气,孟浩然、常建等诗人都在这方面的造诣都颇深,诗作中的禅意都颇深,但王维将禅宗融入诗中的境界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其诗可称“字字入禅、句句含禅”他将禅学的淡、远、空、寂等思想渗入其诗,处处体现“静美、澄旷、寂悦”的禅意,王维曾写下“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禅韵盎然。
王维的很多诗中都透露出诗人内心那种随缘尽化、心气容和的人生态度;平淡空澈、任运无心的情感心态;静寂宁澹、神与物游的处事与观物方式。
好禅意萦绕的王维,好美的诗词歌赋,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禅意的世界,心灵似乎都得到了净化。
禅意对其诗歌影响甚为深远,他达到了诗禅合一的境界。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此诗不见半字说禅,不见一丝禅意,但当整首诗营造的意境一出却自然将禅意带出,表面上根本无意表现为禅悟、禅机,绝不刻意说禅,禅意不在字面上,而在境界中,也就是所谓的“绕路说禅”的阐释方法。
如他的《饭覆釜山僧》一诗所言文中不着禅字,但其精神意趣则是最透彻的禅,诗人已把对尘俗生活的认识和体悟提高到了“圣境”。
王维不止在诗中体现禅意,更是将禅的境界理解达到了顶峰,“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薄暮日已薄,禅寂日以固”。
细细读来,禅意尽显,绝美的意境、寂寥的感觉都将王维身上的禅风禅骨表现的益发深刻,直抵人心。
二、美不胜收的山水画王维的禅直接影响王维的作品,不论是诗歌还是画作,禅意都融入其中,他的诗如画卷,铺陈开来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是淡远的美不胜收。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
品味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摘要】王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山水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深邃的审美意蕴。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常常体现着佛理的思想。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禅境般的宁静与清净。
读者在品味王维山水诗时,仿佛置身于禅境中,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融合。
佛理和禅境在王维的诗中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帮助人们提高心灵境界,体验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王维山水诗中的佛理禅境之美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界的启发,展示出一种广为传颂的审美境界。
通过品味王维的山水诗,我们能够体会到佛理和禅境之美,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关键词】关键词:王维、山水诗、佛理、禅境、意境描写、自然、心灵合一、启示、人生境界、审美境界。
1. 引言1.1 王维:伟大的山水诗人王维,东晋著名诗人,被誉为山水诗的杰出代表。
他以超凡脱俗的诗才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辉煌。
王维的山水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而闻名,他以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王维的山水诗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他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万物的生命力,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清澈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王维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佛理的思想,他倡导超然世俗,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宁静,主张顺应自然,与宇宙融为一体。
他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追求内在的深层意义,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和欲望的困扰。
王维的山水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更蕴含了他对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的探索和领悟。
他的诗作如同一幅幅富有哲理和禅意的画卷,让人在阅读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丰富多彩的人生意义。
1.2 山水诗的审美意蕴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清新的文笔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诗作中,山水常常被描绘得如诗如画,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山水诗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王维诗画意境对我的启示
王维诗画意境对我的启示作者:罗娜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2期TEXT/罗娜中国的山水画,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始于东晋南北朝的山水画至隋唐有了明显的进步。
唐代山水大师王维以《辋川图》意出尘外的表现,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神话。
他以诗人和画家的身份,给山水画创设了画中游诗的规范和传统。
成为令人敬仰的南宗之祖。
以诗入画,以画喻诗,诗中含画意,画中带诗情,两者相得益彰是中国画创作的传统风格。
一、王维的诗画人生王维一生为人中庸平静安逸,不表现出向上意气或激昂热情,也不不消极悲观,他对世态炎凉从不较真。
他中年辞官,住陕西宋之蓝田别墅,过着弹琴、赋诗、饮酒、作画的隐逸生活。
他善于描绘山水、人物、树石,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创出水墨渲染的新的表现技法,所谓“始用渲染,一变钩斫之法”,被后世奉为典型。
他这种连用水掺和墨来渲染的手法,初步打破了李思训的青绿重色和吴道子的线条勾勒的束缚。
色彩开始化浓厚为清淡,比较接近自然景色,于描摹平远风光,体现空气的湿度,从而描绘出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为宋初董源的淡墨轻岚开辟了途径。
他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无疑是蓝田辋川的竹洲花鸟,酷似江南大自然风景的启发。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无论是幽静凄独,还是闲恬、淡泊都能表现他那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空虚和孤寂的情怀,都能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的激情,也正能充分表现出他那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的真实情感,在短短的诗句中虽言语已尽,但意境无穷。
王维善于用诗把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融在诗的物象之中,使大自然景物有了人的气质、人的精神、人的情感。
二、王维画作的相关评定1、王维画作的历史评定据宋代《宣和画谱》载,御府藏王维画一百二十六幅。
这仅仅是王维画作的一部分,《宣和画谱》还说过王维的画作经历了数百年的战火而流落无几,可见王维当年画作之丰盛。
至如今王维留下来的画全是后人的摹本。
我们如今所见到归于他名下的山水画有:《雪溪图》《山阴图》《江岸雪意图》《江山雪霁图》和《奔湍图》。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读后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读后感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整篇诗歌虽没有太多华丽的修饰,但写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真挚感受和生命的领悟。
王维借助山水之间的景象,通过细微入微的描写,深刻地表达出一个在自然中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想。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不在于掌握权力和物质,而在于在自然中找到内在的平静和自然的流畅。
这一观点在诗句“山光忽西落,池月漾东南”和“月明如水,山色于我何处”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诗歌也表现出王维对于生命与人类存在的反思。
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岁饮长沙水,此恨何时已”等诗句中,王维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荏苒,白发苍苍之感慨和内心的焦虑,以此对生命的独特珍贵性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反思。
总之,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一首清新自然的诗歌,是他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的真情流露,也是一种对于人生历程的思索和令人深思的寓言。
这首诗歌整体氛围平
静祥和,让人安住其中,使人反思自己的生命与思想所追求的真正价值,给人带来了思想上的启示。
大学语文王维诗二首读后感
大学语文王维诗二首读后感第一首《山居秋暝》山水名篇,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第二首为《李陵咏》王维创作此诗时,年仅十九岁。
这首诗是一首“复古”的作品,诗歌语言质朴流畅,不像六朝诗那样语词雕琢华美。
在王维之前,陈子昂曾经提倡学习汉魏五言诗:“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修竹篇序》),期望诗歌能够传达人的情怀寄托,而不仅仅追求诗歌语言的形式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山水诗感想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维山水诗具有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美。
这表现在他对语言、意象、色彩、音响的细致锤炼上。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王维山水诗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是一位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能属文赋诗。
同时他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绘画、书法、音乐,无所不通。
王维被誉为一代山水诗之宗,其山水诗表现出的境界尤为后世所推崇.他的山水诗常常通过自然的光、色、声、形、质等构成的具体可感性形式,结合自己的文化修养、生活境遇、知识水平、审美修养进行艺术的审美创造,含蓄地表现自然清静、秀丽的本色,令人洗心涤虑,返朴归真,摆脱尘世的羁绊,,炼就一种淡泊、真淳、随缘自适的疏野意趣。
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以外,鲜有堪与比并的。
他的山水诗平淡自然,俊逸空灵,与琴棋书画融为一炉。
诗中常有形与声的刻画,情与意的温馨,飘洒与沉静结伴,显达与幽深同行。
常用委婉冲淡、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达到令人拍案叫绝、流连忘返的艺术胜境,形成他山水诗的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本文从语言、意象、色彩、音响四个角度来剖析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并探索形成这种意境美的原因。
一、语言不重华饰,明净淡雅,虚实相济
语言是诗人情绪的物化形态,是诗歌最表层的意象。
王维在语言上追求明净淡雅,不尚浓艳,不重华饰,不作惊人语,不出吞云吐月之言。
他讲究自然与真切,注意语言的启示性,表现出诗歌语言的自由、自在和自觉。
如《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人以浅切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可人而又富于生气。
在夕照浑茫的大背景下,古松参天,仙鹤盘旋,访客罕至,柴扉独掩,可谓幽静之至。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样清寂、静谧,既生灭无常但又充满生机,无牵无挂,无缚无碍,一任自然,自由兴作,诗人王维便正是通过这种即自然之真,悟自然之性理来回归自然的。
在与大自然之真的融和契合之中,诗人感到了愉悦,也得到了解脱。
写景如画,随心挥洒,这样动人的自然写景,正是通过清新淡雅、自然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理想中的社会美,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丰姿摇曳,耐人寻味。
二、意象空灵剔透,虚幻静谧,富于变化
司空图的《诗品》中就曾用"白云"比喻"超诣"的神韵,说"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王维将心性具象为白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也恰恰是这种效果。
王维在诗中取意象最多的是
云: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过香积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
比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那一抹返照的夕阳,那被夕阳辉映的青苔,还有那只闻人声不见人影的深林,该可以勾起多少的遐想,该可以给人多少的审美享受!王维在山林溪壑之中,既寄托了自己高尚其志、不与世俗合流的人生理想,也倾注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衷心喜爱。
又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借空山无人之涧户与自开自落之芙蓉来表达空寂之境。
然这一"空寂"之境,并非是完全的死寂、冷清,在"空寂"的表面下,仍然存在着生命的跃动,那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正是此种生命跃动的象征。
王维笔下的意境不是平面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
他在创造客观山水的意境时,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浸染、感受,使客观景物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诗人主观意兴之映照下,客观存在的山水景物变为心理意象,为表达诗人的情思服务。
三、讲究色彩,从虚处落笔,并以青白色为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被称为"诗中有画",而且是"有声画",是不无道理的。
王维以画入诗,使他笔下山水田园景物的布局错落有序,富
于图画美。
绘画艺术讲究虚实相生,常留虚白供读者再补充。
王维深谙此道,在描绘山水景物时往往从虚处落笔,如前引《汉江临泛》的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其状江水浩渺,山色空�,有以少胜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
王维作为一个画家诗人,对色彩的价值认识及对色彩的遣使,便更具创造性了。
就像他所开创的南宗画派以水墨为主一样,在水墨的浓淡明暗变化中表现山水的物理和质感。
在诗中王维偏好青白两色: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节事》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这在诗人笔下同样可见,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朝雨乍停,天宇清朗,道路洁净,路旁柳树被雨水洗出了它那青翠的本色,而柳色之新,又映照出客舍青青来,从而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
四、讲究音响,以动写静,动静相映
王维对大自然声响的处理,集中体现在音响上,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濞深涧中。
这里人闲、夜静、山空皆是从静态入手的,它们构成了春天山涧夜晚的静谧。
诗人又写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一个"惊"字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不仅荡涤了那种死沉沉的气氛,而且更加突出了山涧的宁静幽美,创造了"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又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高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步入茫茫山林,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中,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
有小径而无人行,听人声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围参天的古树和层峦迭嶂的群山,这是多么幽静空灵的境界!诗人描绘了幽静的山林景色,更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这钟声非但没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氛围。
王维的山水诗善于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相映,写出自己极为细致的感受,捕提一瞬间的动人景象。
如《山居秋暝》的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人先是听到"竹喧",才知道是"归浣女",先看到了"莲动"才发现了"下渔舟",诗人写出了先有所闻、后有所见的细致感受。
"竹喧"、"莲动"这些美的动态和美的音响,动静相衬,自然天成,既精妙入微,又含蓄隽永。
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自然美和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综上所述,在王维的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中,都包含有理性的愉悦与感性的满足的成分,诗人正是通过这二者的结合,获得解脱与自由,从而使生命得以超越。
其诗往往把实景与它暗示、所追求的虚境融为一体,给人以最大的审美愉悦感。
同时,他的诗与他采用的某种物象间也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精神,使自我融合万物,又投影在色彩、意象、音响和语言中,营适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使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具
有独特风格并占据重要一页的一位诗人。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