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正文

合集下载

第6章学位论文的核心正文部分

第6章学位论文的核心正文部分

第6章学位论文的核心:正文部分学位论文的目录、摘要、参考文献和附录,都是论文的附属部分。

学位论文的核心是其正文(Main body)部分。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绪论包括引言和文献综述,本论一般包括研究方法及设计、研究结果及讨论等几个部分,学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一般不再分述。

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的内在逻辑,指的就是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内容形成的先后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此,要求这一部分主题明确、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合乎逻辑。

6.1引言引言(Introduction)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绪论部分。

引言的作用是点题,要清楚阐明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此项研究;阐述问题的背景、工作意义、研究范围。

作为论文的起始段落,引言必须阐述问题的由来,回答“为什么做该项研究”这个问题。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从何说起,即问题的出处;二是问题为何提出,即提出的必要性。

6.1.1引言的框架结构引言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i)研究的总体描述(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这一部分解决“从何说起”的问题。

说明激发你从事该项研究的原因,概括地写出研究意图、简要介绍论文研究的大背景,找到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本次研究的起点、追求的目标,以此来表明本篇论文的创新性,体现文章的价值。

由于是总体描述,只需列出一些大的方面。

研究问题中的具体细节,可在绪论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中逐个提出。

ii)研究目的和意义(Research Motivations and Objectives)研究目的和意义就是要论证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目的是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

读者中希望在引言部分了解到论文的研究假设(待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可以简单介绍研究的范围、关键概念的定义,有时还需要交待研究的性质、以及研究的预期成果等,但都不必展开讨论。

研究意义就是研究的功用和价值,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价值。

毕业论文正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正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正文格式要求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

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

3、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经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

这些段落即所谓规律段,一个规律段可包含几个小规律段,一个小规律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

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要求以毕业论文为例,现说明论文正文版面格式: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汉语正文文字采纳小四号宋体;正文英语正文文字采纳TimesNewRoman12号,标题汉语采纳四号黑体,标题英语采纳TimesNew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

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状况确定详细的序号与层次要求;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背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纳计算机打印文稿;⑤图表要求:全部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需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纳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汉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纳TimesNewRoman10.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纳尾注。

格式要求:文稿用word文件,页面A4,统一用宋体排版。

页面设置:纸型:A4标准;纸方向:纵向;页边距:左3cm 右2.8cm;上,下边距为默认值:上2.54cm下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论文正文内容的基本要求

论文正文内容的基本要求

论文正文内容的基本要求论文的正文应包括:引言(绪论)、主体(本论)、结论。

一、引言(绪论)相当于论文的开头,它是三段式论文的第一段(后二段是本论和结论)。

引言与摘要写法不完全相同,摘要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引言可以稍加具体一些。

引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包括与课题相关的历史的回顾,资料来源、性质及运用情况等)。

③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

明确研究工作的界限和规模。

④概括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

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二、本论本论应做到观点明确,材料翔实,论证有力,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语言通顺。

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10000。

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

一般来讲,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要与提出(或发现)的问题一一对应。

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

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

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

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

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

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论文语句通顺,尽量避免口语化。

简单来讲,学生的论文终稿出来以后,让学生自己读两遍看看语句是否通顺,哪些词语应该使用专业术语代替。

有些同学的论文,由于查重的重复率比较高,就把重复的语句删除,结果导致文章上下文不通,词语不通。

论文层次要合理。

一般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来进行论文的写作的。

论文正文部分

论文正文部分

论文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论文主体的核心部分,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结合已有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展开阐述和分析,向读者展示研究对象和结果。

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研究背景和目的: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相关研究的现状,明确本文研究的具体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分析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研究设计和方法:详细介绍所采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包括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变量设定、模型构建等。

如果有新的研究设计或方法,应详细地进行描述和解释。

4. 研究结果和分析:呈现研究的实证结果,可以采用文字、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解释,结合理论框架进行讨论。

5. 结果的发现与讨论:总结研究结果的主要发现,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解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建议,并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6. 创新性和重要性: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重要性,对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进行阐述。

7. 结论和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明确研究结论和贡献,并提
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正文部分应注意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推理有效,避免重复和碎片化的论述,确保内容具有可读性和说服力。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篇幅,避免过多冗长的描述,突出主要观点和结论。

毕业论文正文范例

毕业论文正文范例

毕业论文正文范例本文是一篇毕业论文正文范例,主题为教育培训与职业发展。

全文共计1200字,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一、引言职业发展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不同于过去,现代社会日益快速变化,职业领域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教育培训在职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教育培训的角度探讨职业发展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得到了日益提高。

许多学者和机构都对职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使得个人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发展的挑战。

通过教育培训,个人可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此外,教育培训还可以提高个人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表现。

研究表明,受过教育培训的员工表现出更好的工作表现和更高的职业满意度。

然而,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首先,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需要与职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

如果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与职业发展的需求不符,那么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就会降低。

此外,教育培训还需要考虑时间和成本等因素,以确保其对个人和组织的价值高于其投入。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评估教育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在样本中,有20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受访者参与了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教育培训的种类、生涯规划、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四、研究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教育培训对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

其中,83%的受访者认为通过教育培训,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

此外,7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竞争力。

此外,研究还发现,教育培训对生涯规划和职业满意度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约有6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其更加有条理和目标性。

对于职业满意度,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培训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满意度。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哪些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哪些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哪些
毕业论文正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综述:在毕业论文正文的开头,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综述。

这部分内容可以概述研究的起因和目的,解释研究的重要性,并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论。

2.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在正文的第二部分,需要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这部分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假设、研究变量和数据收集方法等内容,使读者能够理解你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部分之后,需要展示你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这部分通常包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可以采用图表、表格等形式来展示数据分析结果,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你的研究结果。

4. 讨论和分析:在展示结果之后,需要进行讨论和分析。

这部分内容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理论或文献进行解释和分析,对结果进行解读,提出可能的解释和原因,并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方法。

5. 结论和展望:结论部分是整个毕业论文的总结。

在这部分,需要回答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以上是毕业论文正文主要包括的内容,每个部分的篇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合理组织和展示这些内容,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结果,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评估。

论文的正文怎么写

论文的正文怎么写

论文的正文怎么写
论文的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你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数据分析以及结果展示等内容。

以下是一般论文正文的写作结构和要点:
1. 引言:在正文开始之前,通常会先写一个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研究问题,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2. 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样本来源、数据收集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等。

应该清晰地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以便读者能够复制实验。

3. 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你所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结果。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图像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数据,同时对结果进行客观解释和讨论。

4. 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其意义和影响,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和对照。

解释结果是否与研究假设相符,探讨可能的解释和机制,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5. 结论:总结论文主要内容,重申研究的目的、贡献和意义,概括研究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在正文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清晰明了地组织文章结构,逻辑严密,按照一定顺序展示论点。

- 文字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术语,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跟随。

- 使用适当的标引系统和格式要求,如引用文献时采用的引用格式(如APA、MLA等)。

最后,写论文的正文需要系统性思考和细致的行文规划。

如果对写作正文存在困难,可以参考相关领域的论文范本,或者请教导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在撰写论文时,正确的正文格式和字体要求不仅能够使论文看起来整洁规范,还能提高阅读的舒适度和效率。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的相关要求。

一、字体选择1、中文部分一般来说,论文正文的中文字体常用宋体、黑体、仿宋等。

其中,宋体是较为常见的选择,其字形规整,阅读清晰。

字体的大小通常为小四或五号字,以保证在页面上的显示效果既不会过大显得突兀,也不会过小导致阅读困难。

2、英文部分对于英文内容,Times New Roman 是常用的字体,其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通用性。

英文部分的字体大小通常与中文保持一致,也是小四或五号字。

二、行距设置行距的选择对于论文的整体美观和阅读体验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论文正文的行距设置为 15 倍行距或 2 倍行距。

15 倍行距较为紧凑,节省页面空间;2 倍行距则更加宽松,阅读起来更加舒适,可视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三、段落格式1、首行缩进每个段落的首行通常需要缩进两个字符,以区分不同的段落。

这是一种常见的排版习惯,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

2、段落对齐正文段落一般采用两端对齐的方式,这样可以使页面两侧看起来更加整齐。

3、分段原则内容上要遵循一个主题一段的原则,避免在一个段落中包含过多不同的主题,以免造成混乱。

四、页面布局1、页边距上、下、左、右的页边距通常都有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页面的留白适中,不会显得过于拥挤或空旷。

一般来说,上边距和下边距可以设置为 25 厘米左右,左边距和右边距可以设置为 2 厘米左右。

2、纸张大小论文通常使用 A4 纸张进行打印和排版。

五、标题格式1、各级标题的字体和字号论文通常会有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和格式都有所不同。

例如,一级标题可以使用黑体,字号为三号;二级标题使用黑体,字号为四号;三级标题使用黑体,字号为小四。

2、标题的编号标题的编号要按照一定的层次和逻辑进行,如 1、11、111 等,以清晰地展示论文的结构。

第六章论文的正文部分PPT演示课件

第六章论文的正文部分PPT演示课件
•31
2.2.2 写作时态与语态
(1) 若描述的内容为不受时间影响的事实:一般 现在时。如: A twin-lens reflex camera is actually a combination of two separate camera boxes.
(2)若描述的内容为特定、过去的行为或事件, 则采用过去式。如:The work was carried out on the Imperial College gas atomizer, which has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 elsewhere.
•9
1.3 结构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科学技术问题,阐明或论证的方法可 能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采取合适 的结构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安排好材 料。 完稿后修改时可以采取增删、调整、分合等办法 来解决文稿中存在的重复、脱节和交叉混杂的问 题,以使全文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脉胳清晰、 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达到结构严谨的要求。
1 正文的立意与谋篇
正文即论证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因此它要占主要 篇幅。 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 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 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要写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 定;但是,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 论点,通过论据(事实和(或)数据)来对论点 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测试的喷头悬挂在中央,离地面高度2.8m,风向为水平方向。在离喷头下 方1m处布置风流扰动装置,在喷头下方的地面布置雾滴收集器,假定测试 距离为沿布置的器皿从左到右的方向,在该目标区域收集沉积的雾滴量。 雾滴的收集采用聚乙烯塑料量杯(d=125mm),手动设定喷头压力和喷洒 时间,每次喷洒60s。

论文正文怎么写

论文正文怎么写

论文正文怎么写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作者用来阐述问题、论证观点并提供实证支持的部分。

良好的论文正文应当清晰、准确地表达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调查结果,并能够引导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些思路和结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写好论文的正文部分,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结构布局论文正文的结构布局应当合理、清晰,采用层次鲜明、逻辑严密的方式呈现。

一般而言,正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引言部分应当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等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对研究主题有所了解的背景。

引言部分应当简介扼要,不宜过长,一般可以在500字左右。

2.相关理论综述:在论文的正文部分,作者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理论和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等。

这一部分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的论证和讨论提供理论支持。

相关理论综述应当详尽、客观,并能够准确地引用和参考前人研究的成果。

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作者进行研究的基础,也是读者判断研究结果是否可靠和合理的依据。

在正文的研究方法部分,作者需要详细地描述自己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

4.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是论文正文的核心内容,需要准确、清晰地呈现作者的研究发现。

为了更好地表达研究结果,作者可以使用文字、表格、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示。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解读,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讨论。

5.讨论和分析:讨论和分析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深入解读和理论分析,作者需要在这一部分中展开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前人研究进行讨论。

同时,作者还需要指出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和扩展的建议。

6.结论:结论部分是论文正文的总结部分,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并强调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在结论部分还可以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可能的应用和推广建议。

毕业论文正文写作要求_论文格式_

毕业论文正文写作要求_论文格式_

毕业论文正文写作要求(一)字数:理科类等专业5000字以上。

(二)字体:正文一般用宋体小四号字打印。

中文题名用黑体小三打印,外文题名用小三打印。

文章中的各段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打印,并且前后要一致。

全文的文字格式要统一。

独立成行的标题后面不再加标点符号。

(三)序号:全文的序号编排要规范。

论文的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层次。

中文各层次系统为:第一层:一、二、三、……; 第二层:(一)(二)(三)……;第三层:l. 2. 3. ……; 第四层:(1)(2)(3) ……;第五层:1) 2) 3)……。

外文各层次系统为:第一层:a. b. c. ……; 第二层:(a)(b)(c)……;第三层:a. b. c. ……; 第四层:(a)(b)(c) ……;第五层:a) b) c)……。

第一、二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第三、四、五层次标题可与文章其他内容同列一行。

每页要插入阿拉伯数字页码,置于右下角。

(四)表名放置在表格正上方,中外文对照;图名放置在图件的正下方,中外文对照。

表格一览表采用“三线表”形式,插图需在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

图的大小为:半栏图<60mm,100mm<通栏图<130mm。

文中计量、计价单位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公式应独立成行居中斜体排版。

(五)注释:注释指作者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说明。

如:对某些名词术语的解释、引文(尤其是直接引用)出处的说明等。

中外文均是小五号,中文使用宋体。

注释既可以使用脚注,也可以使用尾注。

在正文中需加注之处的右上角用注码([],一般放在标点符号前)标出。

注释的格式参考参考文献的格式。

毕业论文正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正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正文怎么写
写毕业论文正文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约50-100字):开始正文时,
可以先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概述研究的重要性和目标。

2. 文献综述(约200-300字):在正文中,可以进行相关文献
的综述。

回顾相关的学术著作、研究论文和报道,并就前人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文献综述应该突出研究的创新点和本研究的重要性。

3. 研究方法(约100-150字):在正文中,描述研究所使用的
方法和数据来源。

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方法、实验操作等。

可以简要介绍和解释所使用的方法。

4. 结果与讨论(约200-300字):在正文中,可以介绍研究的
结果和对结果的讨论。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叙述研究结果,或者以表格、图表的形式展示结果。

接着,进行对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并与文献综述中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可以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5. 结论(约50-100字):最后,在正文中,总结研究结果并
得出结论。

可以回顾研究的目标,概述研究的重要发现,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框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
每个部分的字数。

最终,要确保每个部分都必要、简洁明了,并且能够清楚地传达你的研究结果和观点。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互联网类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互联网类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互联网类关键信息项:1、论文标题字体及格式2、论文正文字体及字号3、段落格式要求4、图表格式要求5、引用格式要求6、页边距设置7、行间距设定11 论文标题字体及格式论文标题应使用三号黑体字,加粗,居中对齐。

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

111 副标题格式(如有)副标题应使用四号楷体字,加粗,居中对齐,与主标题之间空一行。

12 论文正文字体及字号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121 一级标题一级标题使用四号黑体字,加粗,左对齐。

122 二级标题二级标题使用小四号黑体字,加粗,左对齐。

123 三级标题三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左对齐。

13 段落格式要求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131 行距全文行距设定为 15 倍行距。

132 段落间距段前、段后间距均为 0 行。

14 图表格式要求图表应编号,并在文中有所提及。

图表标题位于图表上方,使用五号宋体字,加粗。

图表内的文字使用小五号宋体字。

141 图片格式图片应清晰,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

图片格式可为 JPEG、PNG 等常见格式。

142 表格格式表格线条粗细适中,边框完整。

表格内的数据应整齐、准确。

15 引用格式要求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应在文中注明出处,采用规范的引用格式,如APA、MLA 等。

151 参考文献列表参考文献应列于论文末尾,按照引用顺序依次排列。

参考文献的格式应符合所选引用格式的要求。

16 页边距设置上、下页边距为 254 厘米,左、右页边距为 317 厘米。

17 行间距设定行间距统一为 15 倍行距。

171 特殊情况处理如遇特殊段落,需要调整行间距的,应在该段落前注明原因及调整后的行间距。

18 页码设置页码位于页面底部居中,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181 封面及目录不计页码正文部分从第 1 页开始编码。

19 字符编码统一使用 UTF-8 字符编码。

110 语言规范论文应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避免使用口语化、随意化的表述。

毕业论文的正文包括哪些

毕业论文的正文包括哪些

毕业论文的正文包括哪些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正文内容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了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研究方法、数据处理结果和讨论等重要内容。

毕业论文的正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绪论
绪论部分通常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等内容,引出研究问题并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2.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部分是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包括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批判性评价,引导读者对该领域的发展和现状有更清晰的认识。

3.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等相关内容,详细描述研究的实施过程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原因。

4.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部分通常包括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呈现实验或调查的主要结果和发现,以图表、统计数据等形式展示研究结果。

5. 讨论与分析
讨论与分析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分析,与文献综述相结合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探讨结果与前人研究的异同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结论
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研究内容的总结和归纳,回顾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组织和呈现,毕业论文的正文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研究者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引导读者对论文内容有系统性的认识和理解。

毕业论文的正文部分承载着整篇论文的主要信息和研究成果,是写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认真呈现的部分。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在撰写论文时,规范的正文格式和合适的字体选择不仅能够提升论文的可读性,还能展现作者的严谨态度。

以下将详细介绍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的要求,帮助您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

一、页面设置首先,页面的布局对于整体的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使用 A4 纸张大小,页面上下左右的边距通常设置为 25 厘米。

行间距可选择 15 倍或 2 倍行距,这样能使文字看起来更加舒适,不会显得过于拥挤。

二、字体和字号1、中文字体正文部分:通常使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标题部分:根据标题的层级,选择不同的字号和字体。

一级标题可以使用黑体三号,二级标题使用黑体四号,三级标题使用黑体小四。

2、英文字体正文部分:一般使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

标题部分:与中文字体的要求类似,根据层级调整字号和字体。

三、段落格式1、首行缩进每段开头应缩进两个字符,这样可以清晰地区分段落。

2、对齐方式正文通常采用两端对齐的方式,使页面看起来更加整齐。

3、段落间距段与段之间可以设置适当的间距,比如段前 05 行或 1 行,段后 05 行,增强段落的层次感。

四、标题格式1、层级分明论文标题应分为多个层级,如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以便清晰地组织文章结构。

每个层级的标题都应有明确的逻辑顺序和重要性区分。

2、编号方式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如一、(一)、1、(1)等,使标题的层次一目了然。

五、标点符号1、正确使用严格按照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避免错用、滥用或漏用标点。

例如,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成分,句号表示句子的结束,分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分句等。

2、统一规范在整篇论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应保持统一的风格和规范。

六、图表格式1、图表编号图表应按顺序编号,如“图1”“表1”等。

2、标题图表应有简洁明了的标题,准确描述图表的内容。

3、字体和字号图表中的文字字体和字号应与正文保持一致或协调。

七、数字和公式1、数字格式对于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的使用,应遵循相应的规范。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在撰写论文时,正文的格式和字体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使论文看起来更加规范、整洁,还能提高阅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论文正文的格式及字体要求。

一、页面设置页面设置包括纸张大小、页边距、行距等方面。

一般来说,论文使用 A4 纸张,上下页边距为 254 厘米,左右页边距为 317 厘米。

行距通常设置为 15 倍行距或者 2 倍行距,这样可以使正文看起来更加清晰易读。

二、字体和字号1、中文正文一般使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标题部分可以根据层级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比如一级标题使用黑体三号,二级标题使用黑体四号,三级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号。

2、英文正文通常使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

字号与中文正文相同,即正文为小四号。

三、段落格式1、段落缩进段落开头一般缩进两个字符,可以通过“段落”设置中的“特殊格式”选择“首行缩进”来实现。

2、对齐方式正文一般采用两端对齐的方式,这样可以使页面看起来更加整齐。

3、分段论文正文应该合理分段,每段的内容不宜过长或过短。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长度控制在 5 8 行为宜。

四、标点符号1、标点使用要规范正确使用逗号、句号、分号、冒号等标点符号,避免出现标点乱用的情况。

例如,列举时要用逗号分隔,完整句子结束要用句号,并列分句之间要用分号等。

2、标点符号的字体标点符号的字体应与正文的字体保持一致。

五、数字和公式1、数字数字的书写要规范,如整数、小数、百分数等的表示方法要准确。

对于较大的数字,可以采用千分位分隔符,增加数字的可读性。

2、公式公式应该使用专门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如 MathType 等。

公式的编号应该按照章节顺序进行,如“(1 1)”、“(2 1)”等,编号右对齐。

六、图表1、图表的编号图表应该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如“图1”、“表1”等。

编号和标题应该位于图表的上方或下方,字体和字号与正文相同。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

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为了确保论文的整洁美观,准确满足标题描述的内容需求,并使得文章的语句通顺、表达流畅,以下是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的详细说明。

1. 页面设置:- 纸张大小:A4,即210mm × 297mm。

- 边距:上边距2.54cm,下边距2.54cm,左边距2.54cm,右边距2.54cm。

- 页面方向:竖向排列。

2. 字体要求:- 推荐使用宋体、黑体或新宋体等常用字体。

- 正文部分使用小四号字体(12pt),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字符。

- 标题、副标题等部分应使用大五号字体(14pt),可以加粗或使用斜体以凸显重要性。

3. 行距及字间距:- 正文部分采用固定的行间距,推荐设置为1.5倍行距或2倍行距。

可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 字间距可保持默认。

4. 标题层次:- 论文正文中,应根据不同标题的层次设置不同的字号和格式,以突出标题之间的层次关系。

- 一级标题使用大五号字体(14pt),可以加粗或使用斜体。

- 二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12pt),可以加粗或使用斜体。

- 若有需要,可继续向下设置三级标题,字号及格式要适当调整。

5. 段落格式:- 段落之间应留出适当的空行,以提高段落之间的区分度。

- 段落首行应采用左缩进,缩进2个字符。

6. 特殊要求:- 图表、公式等内容应根据需要进行编号,并在正文中进行引用。

- 图表、公式等内容的字体大小应与正文中的字体大小相适应。

7. 其他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在正文中使用过多的不常用特殊符号或字体效果,以确保文章的专业性和易读性。

- 正文中不得出现网址链接或其他与论文内容无关的信息。

通过以上格式及字体要求,您可以有效地调整和安排您的论文正文内容,使其符合美观整洁的标准,并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以上为论文正文格式及字体要求的相关内容,请参考使用合适的格式来撰写您的论文。

祝您的写作顺利!。

论文正文格式要求

论文正文格式要求

论文格式要求1、论文名称:二号字体,宋体加粗2、论文摘要:300字以内;“摘要”两字采用四号字体、宋体加粗,摘要正文采用小四字体、宋体不加粗“关键词”(一般为3~6个)三个字用四号字体、宋体加粗,与摘要正文左对齐,后加“:”。

后面的关键词用小四字体、宋体不加粗,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空格字符,且不加标点符号。

3、论文正文部分论文正文可按引言、正文主体部分、结论与讨论几部分撰写。

字体与间距作品正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 1.5倍。

序号的层次格式一、×××××××(小三号宋体,加粗,空一格)××××××××××××××××××××××(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不加粗)。

(一)××××(四号宋体,加粗,空一格)×××××××××××××××××××××(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不加粗)。

1、××××(四号宋体,加粗,空一格)××××××××××××××××××××(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不加粗)。

(1)××××(小四号宋体,加粗,空一格)五、其他注意事项作品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正文在中国北方大学的XXXX年里,车辆、船只和飞机的数量增加了,速度也提高了。

碰撞事故也日益增多,每年都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研究和改善各种车辆、船舶和飞机结构的耐撞性[1]术语“耐撞性”是指当车辆或类似物卷入或经历碰撞时的响应质量。

许多学者对金属吸能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圆管的卷曲、方管的卷曲和渐进屈曲、截头壳体、圆管和圆环以及填充泡沫塑料等。

在工程中,如何评价结构受冲击后的整体性能,如何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目前,工程实践中较为实用有效的方法是设计和采用性能优良的吸能装置或消能装置。

这项工作现已成为结构安全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飞机迫降、核电站和高速公路旁重要设施的保护等)。

),现有结构难以满足吸收所有碰撞能量的要求。

有必要设计一些特殊的结构元件作为能量吸收装置。

这种装置必须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特性,以便通过结构的大塑性变形和破坏过程来耗散碰撞动能,从而大大减小冲击力的幅度,减缓冲击效应并将其保持在结构能够承受的指标水平。

塑性弯曲是承受横向载荷的环的主要能量耗散机制(图1.1)图1.1压缩在一对刚性板之间的环(a)的初始构型;(2)变形形状在工作载荷下,传统结构(如工程和机械中使用的结构)只有很小的页1,53页中国北方大学XXXX多年前,许多学者对不同支承下完整或缺口环的塑性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获得了环结构能量吸收特性的一些知识。

卡拉丁和英国对低碳钢环等进行了冲击试验。

他们的实验表明,环是一种对冲击速度不敏感的能量吸收元件,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冲击动能条件下,通过改变落锤的质量和速度,环的最终变形没有太大的不同。

德伦茨和霍奇·[6]指出,理想的刚塑性薄环在两块刚性板的压力下的大变形是一种四铰链机构。

里德和其他人[7]已经彻底研究了加强效果对环的承载能力的影响。

他们指出,材料线性强化的结果不仅增加了塑性极限弯矩,而且将塑性铰扩展到塑性区[1]里德等人对加强压缩环的处理与希腊在1964年对加强张力环的处理完全一致[13]Reid等人首先对金属环阵列(几个环排成一行)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环阵列系统在不同连接条件下的大量实验数据。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波理论。

Reid和Reddy首先报道了第3页的圈,共53页中国北方大学XXXX年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于同熙[1]利用金属塑性变形原理研究了碰撞吸能装置,并从比能耗、相对行程和承载力稳定性等方面比较了各种吸能元件。

于同熙[3] [15]还对圆形、圆形和方形结构的耐撞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宋宏伟·[17]研究了圆管和其他能量吸收结构的冲击能量吸收特性。

蒋锡泉对多排环系统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在准静态条件下,多排环系统的力学行为与单排环系统的变形行为基本相似。

多排环系统的变形过程比单排环系统更为平稳。

曾守一等人的实验结果也表明,环层数对变形影响很大,多层环体系的总变形量很大,但其反力波形平缓,没有次峰值。

但是,顾等人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修正了以往的模态解公式,使得多排环系统的理论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与此同时,赵凯等人[4]对弹性范围内圆环系的应力波效应作了更深入的研究。

赵凯等人[4]也通过对圆形阵列系统的实验和数值研究获得了研究结果,这表明:(1)圆形阵列系统是一种高效的能量吸收装置;(2)考虑到实际安装的要求,2 ~ 3个薄壁环系统更适合实际工程应用环形列车系统能够满足结构防护的工程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工程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和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系压扁失效的传播分析,包括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理论模型。

在理论模型中,金属环相当于一个弹塑性“弹簧”,以此为基本单元,研究一系列纵向串联的圆环在端部受冲击时的弹塑性动力响应,进而预测各个圆环在不同时刻的变形。

在对强动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环系统的失效分析中,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对于串联的弹塑性环系统,提出了宏等效第4页、53页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的弹塑性质量弹簧系统。

相应的材料和结构参数基于单环在强动载荷下的弹塑性动力分析结果。

(2)通过定义环的塑性屈服点和破坏准则,可以近似描述塑性波的传播过程,进而观察环破坏发生和发展的传播过程(3)通过与有限元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定量对比,表明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环体系的弹塑性动力特性,对进一步研究该体系的吸能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1.3本文研究内容根据课题的研究需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研究了圆环结构在压缩和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对金属圆环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和研究,研究了金属圆环结构在径向压缩和冲击过程中的塑性变形行为和能量吸收特性,并推导出金属圆环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研究了环在冲击过程中的变形形式及其能量吸收。

在经典刚塑性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动力有限元程序LS-DYNA分析了金属环结构在冲击下的动力响应,同时对金属环结构进行了压缩和冲击试验。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绘制金属环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对金属环结构的抗冲击性能进行初步探讨自第5页第53页第页中国北方大学XXXX分校以来,里德等人就加强效应对环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们指出,材料线性强化的结果不仅增加了塑性极限弯矩,而且将图中的塑性铰扩展成塑性区。

塑性区的大小取决于无量纲参数(EptYR)12,其中Y是材料的初始屈服应力,Ep是材料的线性强化模量,,第9页,共53页12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t是环的壁厚该参数越大,环的承载能力增加得越快。

两块板需要四个塑料铰链来破坏压环,两种常见模式如图所示(伯顿和克雷格,1963;De Runtz和Hodge,1963)第一种模式有四个固定的塑料铰链,它们更适合软刚度,因为它有一个较高的屈服点和一个较低的屈服点。

在第二种模式中,环在移动接触点处变平两种模式的未变形截面的力作用图是相同的,因此得到了相同的力-挠度曲线。

初始失效载荷与集中力下的载荷相同,[方程2.4]由平衡条件是1 RCOs??2Mp (2.18) 2图2.3由刚性板挤压的环具有??2新?(2.19)垂直式(2.18)和公式(2.19),并注意公式(2.4)有P?P0 (2.20)[1?(?D)2]12或2Yh2L?(2.21) 212D[1?(?D)],其中l是圆环的宽度或圆管的长度这表明载荷随着偏转而增加(图2.3)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提出的圆环分析也适用于承受类似载荷的圆管,只要屈服应力选择得当。

因此,长度不超过其壁厚几倍的短圆管可视为圆环,方程(2.18)中的y 等于通过简单拉伸试验获得的屈服应力。

第10页共53页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3年环压和冲击试验研究3.1环压试验3.1.1试验仪器名称:电子多功能试验机型号:CMT 5105A规格:100 KN精度等级:0.5工作原理:试验机采用两种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数据和图像,不仅可以知道压头的位移,还可以看到实时载荷,防止载荷过大造成过载。

3.1.2试样表3.1环试样尺寸(mm)环内径54环外径58环壁厚2环高10试样材料类型:低碳钢,型号:Q235 3.1.3试验内容试验前,首先准备待试验的环。

环形样品的尺寸如表3.1所示打开电子多功能试验机的电源,打开试验机的开关,检查试验机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将试件放在压缩底座上,选择压头,用计算机控制上压头,降低上压头,直到与试件的上半部分轻微接触,停止上冲头的下降,清除位移和轴向力,设定下降速度和位移等。

;点击“运行”按钮,开始水压试验,观察试件的变形,用相机记录变形图片。

进行静压,直到冲头到达合适的位置,点击“停止”按钮,停止按压,抬起冲头,保存测试图像和数据;记录其最终变形第11页共53页页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图3.1中国北方大学万能试验机照片3.1.4测试结果实验1:第12页共53页页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第13页共53页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图3.4样本1变形图2图3.5样本1变形图3第14页:53页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199第15页共53页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图3.8测试实测载荷-位移曲线载荷1400100800600400200010203004050图3.9压缩环1 256的载荷-位移曲线199表3.2从试验载荷N位移mm载荷N位移mm载荷N位移mm载荷N位移MM载荷N位移MM1.1 27.7 28.55 37.65 47.6 64.2 80.8 95.2 112.9 126.2 137.25 152.75167.15 181.55 1199获得的压缩环1的载荷-位移值1990.01 479.35 0.15 481.55 0.2 485.95 0.26 490.4 0.29 495.95 0.35 498.15 0.4 502.6 0.45 504.8 0.51 509.2 0.56 511.45 0.59 518.05 0.65 520.3 0.7 523.6 0。

11 655.35 28.51 1 1.52 671.95 29.49 12 687.45 30.49 12.5 706.25 31.512.99 730.6 32.52 13.49 737.25 33.02 13.99 748.35 33.51 14.49 759.4 34 15 771.6 34.54 1087.05 4 2.99 24.5 1089.3 43.02 25 1118.05 43.48 25.49 1122.5 43.53 25.96 1162.35 44 26.5 1205.5 44.5 1243.15 45第17页,共53页,北大学199第18页共53页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图3.12样本2变形图2图3.13样本2变形图3页19总计53中国北方大学2008年毕业论文199图3.15试件2变形图5荷载1400100800600400200010200304050图3.16压缩环的荷载-位移曲线2第20页53荷载中国XXXX北方大学在劳伦斯的主持下开发能够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特别适用于解决各种二维和三维非线性结构的高速碰撞、爆炸和金属成形等非线性动态冲击问题,并能同时解决传热、流体和流固耦合问题。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大的分析能力2丰富的材料模型库3易于使用的单元库4充分接触模式5自适应网格生成函数6 ALE和欧拉公式7 SPH算法8边界元法9隐式解法10热分析11不可压缩流场分析的一般过程12跌落试验分析13强大的软硬件平台支持4.2 LS-DYNA分析类似于通用CAE辅助分析软件的操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