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分析报告.pptx

合集下载

软件业务国际及国内发展趋势分析(ppt 30页)

软件业务国际及国内发展趋势分析(ppt 30页)
企业 B
企业 C
促进者
企业 D
企业应用软件 (EAS) 可以支持企 业内部的各种流程
... • 财务 • 控制
… 以及企业间的流程(1 对1或1对多关系)
• 供应链管理(SCM) • 客户关系管理(CRM)
… 以及社区内部的流 程(多对多关系)
• 公对公采购 • 拍卖
13
企业应用软件(EAS)市场从业者 – 发展道路 (
企业应用集成软件
后端办公自动化,“传统”应用程序,ERP系统 (如,财务、控制、人力资源)
工具
数据库 管理系统 (DBMS)
开发环境
信息接入工具

系统基础设施
操作系统 (OS)
中间件
服务器软件/网管 …
Source: IDC, McKinsey
3
全球软件行业的市场规模
1998年营业收入 (2000-02年CAGR)
17
问题:企业和行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回答 (根据所关心的议题) 百分比
首席技术官 总裁(CEOs) + (CTOs) = 综合
• 成长/规模管理(包括制定或保
持重点)
39
• 通过流程管理而使质量/生产率
提高
• 技术/技术创新、改变管理及标
准管理
19 12
• 人员管理(吸引、激励、考核人
才,克服技能的短缺)
机密,请勿传播
软件业务 国际及国内发展趋势分析
(本资料由麦肯锡提供,谨供参考)
0
软件业务主要分为四大类
业务 1. PC 2. IA 3. 局端产品 4. 外设 5. 部件 6. 软件 7. IT服务 8. 信息营运 9. 消费电子 10. OEM 11. 电信服务

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软件行业分析报告目录1. 软件行业现状分析1.1 发展趋势1.2 行业竞争格局1.3 技术创新1.4 政策法规2. 软件行业未来发展预测2.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2.2 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2.3 软件定制和个性化服务2.4 地区发展特点1. 软件行业现状分析1.1 发展趋势当前全球软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数字化转型成为业务发展的关键。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助推了软件行业的快速增长。

1.2 行业竞争格局软件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主要由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主导。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本土企业则在本国市场上有一定优势。

1.3 技术创新软件行业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和产品。

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软件行业的格局。

1.4 政策法规政府对软件行业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促进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符合法规和政策要求的软件产品将受到处罚。

2. 软件行业未来发展预测2.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未来软件行业将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服务。

人工智能将成为软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2 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将继续发展壮大,为软件行业带来更多商机。

软件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云服务和物联网应用,以满足用户需求。

2.3 软件定制和个性化服务未来软件行业将趋向于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2.4 地区发展特点不同地区的软件行业发展特点各异,需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来制定发展策略。

全球软件行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概述
近年来,中国的软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报告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分析,总结了当前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状况
1. 市场规模扩大:中国软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2. 产业结构调整:中国软件产业正在从简单的软件开发向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3. 创新能力提升:中国的软件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开始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三、挑战与机遇
1. 缺乏核心技术:中国软件产业在核心技术上还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能力。

2. 人才短缺:中国软件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但当前供需失衡问题比较严重。

3. 国际竞争压力:中国软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

四、发展趋势
1. 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中国软件产业向智能化发展。

3. 创新与国际合作:中国软件产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加强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五、政府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将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资金、人才和市场支持,推动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论
中国软件产业在市场规模、发展模式和创新能力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挑战。

未来,中国软件产业将注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软件产业的市场报告的发展状况

我国软件产业的市场报告的发展状况

国内软件市场报告1.0 调查结果:1.1 国内真正成长起来的软件企业有如下三个特点:1. 差不多上实现规模效益,同时已成功上市。

2. 其要紧产品是治理类软件和安全类软件。

其他平台类软件企业举步维艰,游戏类软件企业也仅仅是小型化。

3. 国内软件的要紧市场是: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政府。

1.2 公司如要进入软件行业,应能实现本调查中5.0中的几个依托。

1.3 公司目前的治理软件文档王,功能较单一,难以实现规模优势。

2.0 我国软件产业的进展状况2.1 2001年国内软件市场回忆1. 2001年的中国软件市场尽管受到全球IT产业波动,国内计算机硬件市场疲软的阻碍,但仍然连续了近年来良好的进展势头,全年软件销售总额达2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9%。

2001年全球软件市场销售额为186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6.5%。

我国软件市场的总体销售额,尚不到世界软件市场的2%,产业整体水平差距特不明显。

可能,2002年中国软件市场的销售额可能为357亿元,增长速度为25.3%。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和中国经济的进展以及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中国软件市场在2003年到2006年之间将会一直保持在27%以上的增长速度。

1999-2001年中国软件市场增长情况(单位:亿元)2. 2001年中国软件市场的特点有:软件市场供给增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对治理软件的需求日益强烈;网络安全软件市场快速启动;软件服务成为软件业新的增长点,软件服务将由单一的产品服务转向应用服务,由简单的分销渠道向增值化渠道进展将成为软件渠道进展的重要方向;资本市场对中国软件产业进展的作用突出;软件出口与CMM认证受到国内软件企业的青睐。

企业、政府、教育占据了94.21%的市场份额。

2001年中国软件垂直应用市场结构1) Windows XP是该季度中国操作系统市场的一大热点。

2001年11月9日中文版在北京首发。

Windows XP 被称为是微软继DOS、Windows 95之后划时代的产品。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产业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中国软件产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旨在研究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发展战略,以推动中国软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1.规模扩大: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庞大,市场需求巨大。

2024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6.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左右。

2.创新能力增强:中国软件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跟随模仿到自主创新转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

3.人才储备充足:中国软件人才储备庞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和技术人才。

三、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软件产业仍然以服务外包为主导,软件产品开发和软件知识产权缺乏核心竞争力。

2.创新能力有限:虽然中国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整体上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攻关难度大等问题。

3.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中国软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竞争压力,核心技术的缺乏、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中国软件进军国际市场。

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1.推动软件产业升级:加强软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和技术,并逐步减少对软件外包的依赖。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加强软件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高水平软件人才。

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软件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拓展国际市场:加大软件出口力度,鼓励软件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中国软件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5.支持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政府应制定和完善软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为软件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五、结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优势,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中国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软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趋势、问题和和机会投资研究总部代均强摘要:1、国内软件行业2003--2007年市场需求仍然保持2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200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0亿元;2、信息服务业为软件公司提供部分稳定收入,约为软件开发收入的1.8-3倍,在未来3年的年销售额增长幅度将超过35%的,2005年达到1550亿元;3、国内软件行业的销售额增长率2003年为近几年低点,预计2004年复苏强劲,尤其是应用软件需求, 2004年增长幅度预计是2003年的2.9倍,国内软件企业将面临一次新的发展机会;4、经过10余年竞争,国内软件行业进入壁垒提高,规模化和集中度正在提高,依据是2004年前100家软件企业软件收入达到74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3.3亿元,增长了19.8%,位于前10家的企业软件收入为358.2亿元,同比增加了85.4亿元,增长31.3%,占100家企业收入的比重从2003年的43.9%提高到48.1%;5、目前国内有认证的软件公司8700多家,软件公司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市场成熟度不高、规模偏小、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及核心技术积累不足等;6、政策扶持、新技术(应用)推动、经济增长提供的需求增长等因素,使软件公司面临新的发展机遇;7、推论:由于国内软件类上市公司基本上是国内资质最好的公司,受惠行业成长,预计2004年业绩会普遍增长。

软件产业是全球新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1988年--2000年,全球软件及软件服务业销售额平均以增长率为10%-20%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产值达到5,960亿美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近2年增速有所减缓,保持在7%左右。

在全球软件市场中,美国软件市场是发展最为成熟的市场;亚太市场销售额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市场,中国市场在亚太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软件行业未来几年的增长状况具有如下特点:一、软件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趋势1、预计2003-2007中国软件市场将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软件行业销售的产品有软件产品、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2003年各类产品比例见图1。

中国软件产业现状及发展课件

中国软件产业现状及发展课件
中国软件产业现状及发展
目前我国已有49 家软件企业获得了CMM5(含CMMI5)级别评估,近30家 企业获得CMM4(含CMMI4)级别评估, 300多家软件企业获得了CMM3(含 CMMI3)级以上评估。软件出口群体逐渐形成,外包层次不断加大,自主知 识产权软件产品出口不断增多,出口价值链逐渐从低端向中高端转移,利润 率也有所提高。 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额排名第一东软集团出口1.82亿美元,同比增长 29.6%,增速有所放缓,占公司营业收入的份额上升至33.9%。目前东软软件 与服务外包业务覆盖汽车电子、手机、数字家电、DVD、金融、证券、ERP实 施等嵌入式和应用软件领域,员工10000 多名。 2008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Gartner外包峰会上,东软、中软国际、 博彦、软通动力、海辉、文思、信必优等20家信息服务提供商和上海、西安 2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集体亮相,占据了峰会展区1/3面积,企业就中国发展 服务外包优势、企业实力和成功案例进行了精彩演讲与推介,中国品牌争逐 渐得到国际的认可。
2001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96
60
7.5%
2002年
1100
124
11.3%
2003年
1600
165
10.3%
2004年
2780
232
8.3%
2005年
3900
297
7.6%
2006年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2008-2009
中国软件产业现状及发展
通过2001-2008年两国出口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印两国在软件 外包领域的差距在逐年拉大,但是金融危机给印度外包产业带来了较大不利 影响,这也给中国的外包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中国软件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软件产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且具备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首先,中国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软件业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软件产品的销售额以及软件服务的增值额不断增长,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软件企业逐渐意识到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加大了研发投入。

大量的科技型企业涌现出来,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例如,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企业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另外,中国软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软件企业在世界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

许多中国软件企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

例如,华为成功进军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字节跳动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之一。

此外,中国软件产业还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

互联网+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旨在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软件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基石,对于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软件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和服务,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然而,中国软件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软件企业的研发能力仍然相对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依然严重。

一些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对企业创新积极性和发展前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软件企业需要更加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软件产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并具备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中国政府鼓励软件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加大对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也需要加强软件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额排名第一东软集团出口1.82亿美元,同比增长 29.6%,增速有所放缓,占公司营业收入的份额上升至33.9%。目前东软软件 与服务外包业务覆盖汽车电子、手机、数字家电、DVD、金融、证券、ERP实 施等嵌入式和应用软件领域,员工10000 多名。
2008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Gartner外包峰会上,东软、中软国际、 博彦、软通动力、海辉、文思、信必优等20家信息服务提供商和上海、西安 2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集体亮相,占据了峰会展区1/3面积,企业就中国发展 服务外包优势、企业实力和成功案例进行了精彩演讲与推介,中国品牌争逐 渐得到国际的认可。
从发包地区构成看,日本依然是中国软件外包业务的主要市场,占中国 整体软件外包收入的将近60%。对欧美的出口外包快速增长,占出口总额已 经超过20%。中日双方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入,正在 由“试探磨合”、“发包合作”向“战略协作”阶段过渡,两国企业之间的 交融度逐渐增强。
未来国际软件外包多元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对欧美的外包出口将是下 一个增长点。为了防范各种不可预期的风险,美国正在降低印度的接包比例, 而且,在接包市场培养更多的竞争对手也有利于美国自身保持谈判的主动地 位。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外包业务流向中国、菲律宾、巴西、俄罗斯、墨西 哥、新加坡、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家。

9.5
12.5
14.8
4.6
6.3
8.4
10.9
12.8
0.6
0.9
1.1
1.6
1.9
3.8
5.3
6.5
8.5
9.5
3.1
7572.9
软件出口额 60
124 165 232 297 501 727 994
出口额所占百分比 7.5%
11.3% 10.3%
8.3% 7.6% 10.4% 12.5% 13.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全球外包需求大幅下降,另外由于受人民币升 值、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软件外包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从2008 年 下半年增速有所放缓。我国外包主要是来自于日本的金融类和消费电子类企 业,目前日本的经济陷入衰退的迹象明显,短期来看我国的软件外包产业将 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软件企业通过资质认证情况
目前我国已有49 家软件企业获得了CMM5(含CMMI5)级别评估,近30家 企业获得CMM4(含CMMI4)级别评估, 300多家软件企业获得了CMM3(含 CMMI3)级以上评估。软件出口群体逐渐形成,外包层次不断加大,自主知 识产权软件产品出口不断增多,出口价值链逐渐从低端向中高端转移,利润 率也有所提高。
出口额
增长速度
图1 2001-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表1 2001-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占产业总额的比例 单位:亿元
软件产业总额 796 1100 1600 2780 3900 4800 5834
信息产业总额(含硬件)
表3 2004-2008印度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表
单位:10亿美元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2008-2009
13.5
17.8
23.5
31.0
35.2
10.0
13.3
18.0
23.1
26.9
3.5
4.5
5.5
7.9
8.3
5.2
7.2
160
142 120%
140
100.0%
100%
120
100
80.0%
102.4 68.8% 69.0%
80%
80
60.6
60%
60
40 20 7.2
15
20 33.3%28
40.03%5.9 28.2%
38.7%40% 20%
0
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 2007 2008
14
Prithvi Information Solutions Ltd
5
HCL Technologies
15
Hexaware Technologies Ltd
6
Tech Mahindra Ltd
16
Polaris Software Lab Ltd
7
Patni Computer Systems
17
NIIT Technologies Ltd
三、印度的软件服务外包情况
印度软件与服务业全国协会(NASSCOM)发布的数据显2008-09财年印度软 件与服务市场总额达596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出口470亿美元,同 比增长16.3%。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印度的软件出口 主要面向欧美市场,其中美国占其出口总额的60%,欧洲占到31%,印度已经 形成了一批稳步发展的大型软件企业集群,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雄厚的竞争 能力,最大的企业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
8
i-flex solutions Ltd
18
Sonata Software Ltd
9
Mphasis Ltd
19
Mastek Ltd.
10
L&T Infotech Ltd.
20
Genpact India Ltd
IT服务 出口额
国内额
ITES-BPO 出口额 国内额 软件产品及R&D 出口额 国内额 软件与信息服务总额 其中出口额 硬件
表2 2007-2008财年印度出口额排前二十名的软件企业
序号
公司名称
序号
公司名称
1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11
Computer Sciences Corp's
2
Infosys Technologies
12
Aricent
3
Wipro Ltd
13
Syntel Inc
4
Satyam Computer Services
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胡崑山 2009年5月
一、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市场
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142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完成软件外包服务
出口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4.3%。从表1可以看出,软件出口占软件产业总 额的比例逐年稳步提升,从2001年的7.5%提升到了2008年的13.1%。但是比 例仍偏低,这说明国内软件市场需求旺盛,持续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也说 明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