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范文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范文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范文技术状态管理是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

它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和流程,对技术状态进行全面、准确、有效的管理,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制度的流程、内容和优化三个方面对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度的流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需求分析、技术规划、技术研发、技术验证和技术落地。

具体如下: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技术状态管理的起始环节,通过对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需求的分析,确定技术改进和创新的方向和重点。

这一环节需要与市场、销售、产品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收集各方的需求和建议,并制定技术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2. 技术规划技术规划是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技术方案的过程。

在技术规划环节,企业要对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技术的发展路线和时间节点,编制技术研发计划和预算,并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进度。

3. 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是实现技术规划的关键环节。

企业可以采用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或引进创新技术等方式进行技术研发。

在技术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原型制作、样品测试等一系列工作,并及时记录技术状态的变化和进展。

4. 技术验证技术验证是将研发的技术进行实际验证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技术进行试验、实地验证、性能测试等方式,验证技术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分析技术优劣、成本效益等指标,为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依据。

5. 技术落地技术落地是将研发的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和服务中的过程。

在技术落地过程中,需要进行技术推广、应用培训、技术支持等一系列工作,确保技术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

二、制度的内容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技术状态管理目标、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流程步骤、信息系统和监控措施等。

1. 技术状态管理目标:明确技术状态管理的目标和重点,例如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技术规划和研发能力、提高技术验证和应用能力等。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1.目的应用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通过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的技术的和管理活动对产品技术状态项目实施有效控制,保证能够使用正确、协调、现行有效的技术状态文件,确保产品实物与相应文件在研制生产全过程中,保持文实相符,文文一致,并具有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合同要求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产品研制、生产过程。

3.职责3.1军工产品部是产品技术状态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确定技术状态管理项目,指挥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

3.2生产部、各车间实施产品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

3.3质量管理部负责对技术状态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4.工作流程技术状态管理工作流程见附录A5.工作内容5.1确定技术状态管理项目(产品)5.1.1为了分阶段、稳定地实现产品规定的功能和物理特性,保持产品技术状态的相对稳定,应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管理。

5.1.2技术状态的管理需要相当的经费和人力的支出。

因此,通常只对大型、复杂的产品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状态管理。

合同无要求时,在设计更改时对技术文件实施技术状态更改的标识和控制。

5.1.3选择技术状态项目,以功能特性、物理特性能够单独管理为准则,将产品分解为逻辑相互关联的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

5.1.4一般选择下列项目为技术状态管理项目:a)复杂的系统或分系统项目;b)跨单位、部门的大型项目;c)在风险、安全、完成作战任务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项目;d)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新研制复杂项目;e)与其他项目有重要接口和共用分系统的项目;f)在使用和维修方面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5.1.5需执行技术状态管理的项目(产品)应根据顾客的要求列入合同。

技术部应在产品研制计划中确定技术状态管理的项目(产品),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和项目负责人。

5.2建立技术状态基线5.2.1技术部和产品项目负责人应根据QH/《产品实现的策划控制程序》,在产品实现的策划时,按照产品研制阶段的划分确立产品技术状态的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的时机,并纳入产品的质量计划安排。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技术状态项目的确立和变化正确无误,使技术状态项目的研制和生产的全过程均能达到技术状态管理的各项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技术状态的形成和确立第二条在方案论证阶段:对研制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功能做出详细描述和有关问题的规定形成系统说明书。

第三条在验证、确认阶段:将产品功能分配到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各组成部分的设计任务书。

第四条工程研制阶段:对产品试制试验进行全面的评审,并形成有关的技术文件及图纸。

第五条新产品试制阶段(一)设计定型阶段新产品研制经过试制试验考核,达到了研制任务书和合同要求后,应根据武器装备定型工作条例的要求组织新产品设计定型。

定型时所形成的和确立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研制任务书;2、产品图(包括产品包装图、关键件、重要件明细表);3、产品设计计算说明书;4、产品制造与验收规范;5、研制总结;6、标准化审查报告;7、各阶段的评审报告和结论;8、试制大纲和试验报告;9、技术说明书;10、使用维护说明书;11、有关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文件。

(二)生产定型阶段通过设计定型和正常生产试制批的考核全面达到了研制试制任务书和合同中技术状态所规定的各项特性要求后,应根据新产品定型工作条例的要求组织新产品生产定型,生产定型时所形成和确立的成套技术资料应符合GJB 2742-96《成套技术资料质量管理要求》。

第六条技术文件图纸资料的设计和审签(一)分工和要求1、方案论证阶段及验证确认阶段的图纸技术文件,由项目承研单位的主任设计师或组成项目组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编制,并由主任设计师负责审签,主管领导审定。

2、技术设计评审后直到生产定型阶段的图纸技术文件均需按规定整理打印成资料或蓝图。

并由承研单位严格履行三级审签、标准化检查以及根据技术资料的类别进行技安、工艺或质量会签,具体按Q/DH.ZG04.02《技术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二)职责和权限1、设计(编制):设计者对设计(编制)的产品图,技术文件资料的正确性、先进性、完整性、统一性、经济性、安全性(简称六性)负全面责任,设计者一般由主任设计师或指定的其它专人担任,并在设计文件上的设计栏签字。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一、概述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管理技术状态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技术状态是指产品或设备所处的技术发展水平和运行状态。

有效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目标1. 确保产品技术状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2. 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产品故障率;3. 管理产品的技术变更,有效控制风险;4. 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三、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内容1. 技术状态评估通过对产品技术状态的评估,确定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保证产品的技术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

2. 技术状态监控建立技术状态监控体系,定期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产品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 技术状态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的技术状态,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4. 技术状态记录建立技术状态档案,记录产品的技术指标、检测数据、技术变更等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四、技术状态管理流程1. 技术状态确定阶段:制定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明确技术状态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2. 技术状态评估阶段:对产品进行技术状态评估,确定关键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

3. 技术状态监控阶段:建立技术状态监控体系,定期监测产品的技术状态。

4. 技术状态调整阶段:根据监测结果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的技术状态。

5. 技术状态记录阶段:建立技术状态档案,记录产品的技术信息和管理数据。

五、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技术状态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产品故障率,提高产品质量。

2. 降低生产成本:合理管理技术状态可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

3. 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技术状态管理,企业可以不断优化产品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市场占有率。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1范围通过对产品寿命周期内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技术状态项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的控制,达到使产品的技术状态具有可记录、可执行、可控制、可追溯的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技术状态项在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未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1405A-2006装备质量管理术语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Q/CDJZG1111-2013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Q/CDJZG0703-2013技术文件管理规定Q/CDJZG1123-2013软件控制程序3术语和定义GJB9001B-2009>GJB1405A-2006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技术状态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2功能特性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约束条件,如战术技术指标、使用保障性等。

3.3物理特性产品的形体特征,如组成、尺寸、表面形态、形状、配合、公差、重量等,又称实体特性。

3.4技术状态项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3.5技术状态管理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确立和维护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3.6技术状态文件规定技术状态项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或从这些内容发展而来的关于技术状态验证、使用、保障和保费要求的技术文件。

技术状态文件分为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产品技术状态文件。

这三种状态文件,在产品寿命周期不同的研制阶段进行编制、批准和保持,且在内容上逐级细化。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一、前言技术状态管理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有效提高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在企业中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效率,加强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管理和引导,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中的技术状态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技术升级、产品质量与性能等方面的能力。

三、管理责任1.企业领导需认识到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推动和执行。

2.技术状态管理机构统一负责技术状态管理工作,制定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制度与评估标准,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改进方案进行研究和实施。

3.所有涉及到技术状态管理的人员都应积极参与管理工作,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技术改进方案并推动实施。

四、内容要点1.建立技术状态管理机构企业应设立技术状态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建立技术状态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组织技术状态管理工作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控制以及改进。

2.建立技术状态评价体系技术状态评价体系是技术状态管理的核心内容,它是对产品的技术水平、技术创新、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技术状态评价指标要能真实、全面反映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3.建立技术状态改进机制技术状态改进指的是在技术状态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升级、生产工艺改进等手段,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技术状态改进机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加强技术状态改进的落实,以此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技术状态管理档案技术状态管理档案是对技术状态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保存和归档。

应包括技术状态管理计划、评价报告、改进方案等相关文档资料,可为企业技术研发、生产运营和产品质量监控提供重要依据。

五、技术状态管理实施流程1.确定技术状态管理机构及责任人企业要设立技术状态管理机构并确定技术状态管理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负责范围和人员配备。

设计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设计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设计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设计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设计效率、保障设计质量、降低设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公司决定制定设计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以规范设计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保障设计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二、管理内容1. 技术状态管理的定义技术状态管理是指对设计过程中的技术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技术文件的管理、技术资料的归档、技术信息的交流、技术状态的监控和追踪等工作。

2. 技术状态管理的目标(1)提高设计效率,减少冗余工作和重复设计,避免设计偏差和错误;(2)保障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3)降低设计风险,减少技术变更和返工,提高设计项目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3. 技术状态管理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技术状态管理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技术管理的精细化和精准化水平;(2)全面性原则:技术状态管理应该覆盖设计过程的全过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3)规范性原则:技术状态管理应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技术管理工作的合法合规;(4)实践性原则:技术状态管理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确保技术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 技术状态管理的职责(1)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文件,组织和指导技术状态管理工作;(2)设计师:负责按照技术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执行设计工作,主动提出技术改进和优化建议;(3)技术管理员:负责具体的技术状态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文件的编制、技术资料的归档、技术信息的收集和分发等。

5. 技术状态管理的流程(1)技术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设计师应及时将设计过程中的技术信息和数据汇总整理,交给技术管理员进行归档和管理;(2)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审定:技术管理员负责按照项目要求编制和审定技术文件,确保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技术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设计师应积极参与技术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活动,及时分享设计经验和技术成果;(4)技术状态的监控和追踪:技术管理员应对设计过程中的技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问题。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随着科技发展的迅猛发展,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成为了现代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有效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变得不可或缺。

一个优秀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洞察技术问题,及时调整和更新技术状态,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定义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是一套规范企业技术针对性分析、技术竞争力定位、技术更新、技术检测、技术应用等环节的制度,旨在确保企业技术状态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要素1.技术针对性分析:针对企业的技术应用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分析,确保技术开发的相关资源和资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技术竞争力定位:基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战略,实施对行业竞争状况的分析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确保技术开发的方向和重点与市场需求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相适应。

3.技术更新:定期评估企业现有技术状态并确定需要更新、优化或淘汰的技术项目,通过科研项目或其他方式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升级或开发新的技术项目。

4.技术检测:制定相应的技术检测标准和验收程序,实施对新技术项目和设备的检测、评估、验收,并及时跟进检测结果和意见。

5.技术应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应用方案并定期评估技术应用效果,确保技术的有效运用和转化。

三、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实施流程1.技术状态调研与分析:调查行业动态、公司产品技术水平、技术人才情况等,制定技术分析报告,为制定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

2.需求分析与竞争优势定位:全面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确立技术战略定位,明确优势领域,并确定技术开发的方向和重点。

3.技术状态规划:根据企业现状和战略定位,制定技术状态规划,明确技术更新和应用方向,建立科学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流程。

4.技术状态实施:实施技术更新和应用,并及时监测技术运用情况,保证技术状态可持续性发展。

5.技术状态评估:建立技术状态评估机制,进行技术状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持续性改进计划。

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指导公司的产品研发工作,提高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的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领导1. 公司设立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并组织实施。

2. 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委员会结构合理,负责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的决策、指导和监督。

3. 公司进行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改革时,需根据具体情况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改革目标和措施。

三、管理目标1. 提高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水平,实现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2. 确保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要求。

3. 提高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增强管理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四、管理内容1. 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的范围包括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测试和试验等环节。

2. 对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的管理主要包括技术资料管理、技术人员管理、技术设施管理和技术成果管理。

3. 技术资料管理主要包括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查、分发、管理和归档等工作。

4. 技术人员管理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工作。

5. 技术设施管理主要包括技术设备的购置、维护、更新和报废等工作。

6. 技术成果管理主要包括产品的研发规划、进度控制、质量保障和验收等工作。

五、管理流程1. 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工作要遵循“科学规划、系统管理、严格执行、持续改进”的原则。

2. 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工作要按照程序化、情景化、分级化、协同化的要求进行组织和实施。

3. 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工作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包括计划制定、实施监督、效果评价和总结反馈等环节。

4. 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工作要依靠信息化技术,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采集、传递、共享和利用。

六、管理方法1. 公司要注重产品研发技术状态管理的前瞻性和协同性,实现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的有机统一。

生产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技术状态的管理和保持,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和稳定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技术状态管理的所有环节和岗位。

三、基本要求1.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工艺、工具等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合格的检测或认证。

2.对于具有影响产品质量或安全性的关键设备和工艺,必须制定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编制、执行和评估要有相应的流程和记录,并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改进。

4.针对不同的工艺和设备,应制定相应的技术状态管理指导文件,并确保各岗位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

5.将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的全员培训计划,并开展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和管理水平。

6.对于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事项,要进行考核和奖惩,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主动改进。

四、技术状态管理措施1.设备和工艺状态管理(1)对于新购设备和工艺的引进,要制定引进计划,并与供应商一起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其满足要求。

(2)对于已有设备和工艺,要制定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对于关键设备和工艺,要建立技术状态管理档案,并进行跟踪记录,确保其能够稳定运行。

2.工具状态管理(1)对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要建立工具档案,包括购买日期、型号、检测记录等信息。

(2)对于经常使用的工具,要制定保养计划,并对使用频率高的工具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功能完好。

(3)对于发现有损坏或失效的工具,要及时替换或修复,并记录相关处理情况。

3.岗位技术操作培训和管理(1)对于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岗位,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操作培训计划,包括岗位职责、设备操作方法等。

(2)对于员工的技术操作能力,要进行定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和奖惩的依据。

(3)对于工艺改进或设备更新,要及时对相关岗位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其能够适应新的技术状态。

五、技术状态管理的流程1.制定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由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包括技术状态的确定、检查和维护的方法和周期等。

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工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加工过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加工过程技术的状态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指导加工过程技术的管理工作,实现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加工过程技术的稳定和可控。

二、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1. 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概念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是指对加工过程技术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实现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的稳定性、可控性和优化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意义(1)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的全面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生产中的问题,避免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

(2)降低成本。

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损耗。

(3)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管理加工过程技术状态,能够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4)保障安全生产。

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可以全面把控生产过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因技术状态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三、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 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建立(1)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的责任和权限,确保各项管理规定的有效执行。

(2)设定目标和指标。

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产品质量要求,设定相应的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的目标和指标。

(3)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档案等,确保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2. 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完善(1)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加工过程技术状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应用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培训。

加强对加工工艺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加工过程技术状态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技术状态文件管理制度范文

技术状态文件管理制度范文

技术状态文件管理制度范文技术状态文件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为了应对竞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技术状态文件是记录和管理企业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和实施情况的重要工具。

建立科学有效的技术状态文件管理制度,对于规范研发流程、提高研发效率和保护企业技术资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技术状态文件的编写、归档和使用,确保技术状态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并通过技术状态文件的合理使用,提高技术研发的效果和质量,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技术研发单位和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研发中心、产品设计部、工艺制造部等。

三、技术状态文件的定义和分类1. 技术状态文件是指记录和管理企业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和实施情况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研发计划、研发报告、技术措施介绍、测试数据和分析报告等。

2. 技术状态文件按照内容和用途可以分为技术调研报告、技术开发计划、技术实施报告、技术评估报告等。

四、技术状态文件的编写与审批1. 技术状态文件的编写应由负责相关技术工作的人员负责完成,确保文件内容真实、准确。

2. 技术状态文件的编写过程应当记录下来,以便追溯和查证。

编写人员应当保留相关文档和材料的原始版本,以备之后的审查和审计。

3. 技术状态文件的编写完成后,需要经过部门主管的审批,确保文件内容符合公司政策和标准要求。

4. 审批完成后,技术状态文件应及时归档,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文件的归档应采取电子存储和实体存档相结合的方式。

五、技术状态文件的发布与使用1. 技术状态文件的发布应由负责相关技术工作的人员协调完成。

发布前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确保文件内容合规。

2. 技术状态文件的使用应遵循相关规定,仅限于本企业内部使用,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或机构。

3. 使用技术状态文件时,应当注明文件编号、日期和版本号,确保使用的是最新的版本。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概述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建立起来的一种规范化管理体系,旨在有效管理企业内的技术设备和工具的状态,保障其正常运行和维护,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制度要求建立技术档案为了保障设备和工具正常运行,企业需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包括设备的型号、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保养维护记录等。

这些档案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设备检测与维护针对企业内的设备和工具,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测内容包括设备的功能性能、外观状况、零部件磨损程度、安全保护装置等。

检测结果需要做到详细记录,并及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标记管理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其进行标记管理,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唯一性和追溯性,以避免出现设备重复使用或遗失等情况。

同时,标记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设备管理和进出库管理,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批次管理对于生产流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企业需要进行批次管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批次管理需要包括设备和工具的生产批次号码、生产时间、验收记录等,并进行相应的库存管理,便于业务经理进行物料的调配和计划安排。

制度执行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制度需要企业进行全员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知制度的要求和规定,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执行。

同时,制度的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制度的落实和推广。

制度效益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效益:1.稳定设备和工具的运行状态,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2.管理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情况,对成本进行控制,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3.管理设备生产的批次号码,在产品质量问题时可以进行调查和处理,保证产品安全可靠。

结尾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度重视和深入推进,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和落实到位,才能达到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同时,制度的落实也需要与现有流程和员工行为相协调,避免制度的僵化和不实用。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技术状态项目的确立和变化正确无误,使技术状态项目的研制和生产的全过程均能达到技术状态管理的各项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技术状态的形成和确立第二条在方案论证阶段:对研制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功能做出详细描述和有关问题的规定形成系统说明书。

第三条在验证、确认阶段:将产品功能分配到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各组成部分的设计任务书。

第四条工程研制阶段:对产品试制试验进行全面的评审,并形成有关的技术文件及图纸。

第五条新产品试制阶段(一)设计定型阶段新产品研制经过试制试验考核,达到了研制任务书和合同要求后,应根据武器装备定型工作条例的要求组织新产品设计定型。

定型时所形成的和确立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研制任务书;2、产品图(包括产品包装图、关键件、重要件明细表);3、产品设计计算说明书;4、产品制造与验收规范;5、研制总结;6、标准化审查报告;7、各阶段的评审报告和结论;8、试制大纲和试验报告;9、技术说明书;10、使用维护说明书;11、有关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文件。

(二)生产定型阶段通过设计定型和正常生产试制批的考核全面达到了研制试制任务书和合同中技术状态所规定的各项特性要求后,应根据新产品定型工作条例的要求组织新产品生产定型,生产定型时所形成和确立的成套技术资料应符合GJB 2742-96《成套技术资料质量管理要求》。

第六条技术文件图纸资料的设计和审签(一)分工和要求1、方案论证阶段及验证确认阶段的图纸技术文件,由项目承研单位的主任设计师或组成项目组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编制,并由主任设计师负责审签,主管领导审定。

2、技术设计评审后直到生产定型阶段的图纸技术文件均需按规定整理打印成资料或蓝图。

并由承研单位严格履行三级审签、标准化检查以及根据技术资料的类别进行技安、工艺或质量会签,具体按Q/DH.ZG04.02《技术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二)职责和权限1、设计(编制):设计者对设计(编制)的产品图,技术文件资料的正确性、先进性、完整性、统一性、经济性、安全性(简称六性)负全面责任,设计者一般由主任设计师或指定的其它专人担任,并在设计文件上的设计栏签字。

gjb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gjb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gjb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一、技术状态管理概述技术状态管理是指对技术现状进行评估、监控和改进的管理过程,其核心是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是使技术和产品能够持续发展,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确保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技术状态管理包括技术状态评估、技术状态监控、技术状态报告和技术状态更新等四个方面。

1.技术状态评估技术状态评估是指对技术现状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发现技术问题和瓶颈,明确技术目标和发展方向。

评估内容包括技术人员能力、技术设备状况、技术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

评估结果将为技术状态监控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2.技术状态监控技术状态监控是指对技术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问题,确保技术运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监控内容包括技术设备运行情况、技术项目进展情况、技术人员工作情况、技术需求变化等多个方面。

监控结果将为技术状态报告和更新提供依据。

3.技术状态报告技术状态报告是指对技术现状进行定期总结和分析,反映技术发展的情况和成果,提出技术改进和创新建议。

报告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概况、技术问题分析、技术改进方向、技术成果汇总等多个方面。

报告结果将为技术状态更新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4.技术状态更新技术状态更新是指根据技术状态评估、监控和报告的结果,及时对技术状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保持技术状态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

更新内容包括技术设备更新、技术人员培训、技术管理改进、技术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

更新结果将带动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提升。

二、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建设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是指为管理和监控技术状态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其目的是确保技术运作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建设包括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架构、技术状态管理流程、技术状态管理职责分工、技术状态管理考核机制等方面。

1.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架构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架构是指企业建立的面向技术状态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确保技术状态的有效管理和运作。

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制度[1]

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制度[1]

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目录•一、总则•二、管理标准– 1. 设备技术状态的定义– 2. 设备技术状态的分类– 3. 设备技术状态的标准化管理•三、考核标准– 1. 设备技术状态的考核要求– 2. 设备技术状态的考核指标– 3. 设备技术状态的考核方法•四、附则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提高设备的牢靠性和安全性,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订立本《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企业固定资产范围内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工具设备等。

二、管理标准1. 设备技术状态的定义设备技术状态是指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维护和修理保养状态和安全情形等综合情况。

2. 设备技术状态的分类依据设备技术状态的综合情况,将设备分为以下四类:1.优良状态: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符合技术要求,正常维护保养,没有安全隐患。

2.良好状态: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符合技术要求,常常维护保养,无明显安全隐患。

3.一般状态: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完全符合技术要求,定期维护保养,存在肯定的安全隐患。

4.差状态: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符合技术要求,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 设备技术状态的标准化管理1.设备技术状态的评估: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定期评估,使用评估表对设备进行分级评定,并记录评估结果。

2.设备技术状态的监测:建立设备技术状态监测制度,每季度对设备开展技术状态的监测,发觉问题适时处理。

3.设备技术状态的维护:订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工作的有序进行。

4.设备技术状态的改进:针对设备技术状态评估的结果,订立改进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状态的改进。

三、考核标准1. 设备技术状态的考核要求1.设备技术状态评估结果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设备技术状态监测结果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执行率达到98%以上。

4.设备技术状态改进计划完成率达到90%以上。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模板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模板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技术状态管理,确保军工产品研制和生产质量,预防技术状态失控,提高军工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军品项目的研发过程,包括新产品的研发、以往产品的改进和升级等涉及军队和军品配套客户的所有项目。

第三条技术状态管理应遵循全面、系统、连续、准确、可追溯的原则,确保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的稳定和受控。

第四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技术状态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和领导技术状态管理工作,负责技术状态管理的决策和监督。

第六条技术部负责确定每一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设计类的技术状态文件,制定技术状态管理文件的标识编号规定,负责相关技术文件的归档、控制和记实。

第七条质量部负责对研制和生产过程技术状态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技术状态管理的实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八条各项目组和研制单位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负责项目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工作,并形成相应的技术状态管理文件。

第三章技术状态管理内容与要求第九条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等内容。

第十条技术状态标识是指对军工产品技术状态进行明确标识,包括产品基线、版本号、更改标识等,以确保技术状态的可识别和可追溯。

第十一条技术状态控制是指对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的更改、偏离、超差等进行控制,确保技术状态的稳定和受控。

第十二条技术状态纪实是指对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的更改、偏离、超差等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进行追溯和分析。

第十三条技术状态审核是指对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的更改、偏离、超差等情况进行审核,确保技术状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技术状态管理流程与方法第十四条技术状态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技术状态基线的确定、技术状态更改的申请和审批、技术状态更改的实施和验证等环节。

3206b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3206b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3206b技术状态管理制度1.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3206b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以及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确保项目团队在技术开发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和保持一致性。

2.技术状态管理的定义技术状态管理是一种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旨在跟踪、控制和记录项目中涉及的各个技术方面的情况。

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规范和流程,技术状态管理能够确保项目团队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保持一致性,并及时进行沟通和问题解决。

3.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性技术状态管理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几个重要性:3.1确保项目的一致性技术状态管理通过明确的规范和流程,确保项目团队在开发过程中保持一致的技术状态。

这有助于减少团队成员之间的误解和冲突,并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

3.2提高项目的可追踪性通过技术状态管理,项目团队能够清楚地跟踪和记录项目中的技术变更和问题。

这有助于团队在开发过程中及时识别和解决潜在的技术障碍,并保持项目进展的可控性。

3.3优化项目的协作技术状态管理鼓励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和沟通。

通过明确的技术状态指导,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进展和需求,并及时解决潜在的技术冲突和瓶颈。

3.4提高项目交付质量通过技术状态管理,项目团队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项目中的技术变更和问题。

这有助于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技术风险,并提高项目的交付质量和稳定性。

4.技术状态管理的实施流程技术状态管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4.1技术状态规划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适用于项目的技术状态规范和指导。

明确技术状态的定义和目标,确定技术状态的评估标准和流程,并制定相关的文档和工具。

4.2技术状态跟踪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持续跟踪和更新技术状态的变化。

通过技术状态仪表盘或跟踪工具,记录和维护项目中的技术状态信息,包括技术文档、代码版本和问题列表等。

4.3技术状态审查定期进行技术状态审查,以确保项目团队按照预期实施技术状态。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是一套用于管理和监控技术状况的规章制度。

它有助于组织在技术领域内进行高效的决策并确保技术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关键要素以及实施步骤。

一、重要性技术是现代企业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在不断迅速变化。

一个有效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确保技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竞争力。

其次,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有助于监控技术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控制与调整。

通过对技术状态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持技术的稳定和可靠。

最后,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效率。

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状态评估和报告机制,各部门可以共享技术信息,减少重复劳动,避免资源浪费。

二、关键要素1. 技术状态评估: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包括技术资源的数量、性能指标、使用状况等。

评估结果应当客观准确,能够反映出技术资源的真实情况。

2. 技术状态报告:定期编制技术状态报告,清晰地展示技术资源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报告要素包括技术状态指标、分析和评估结果、问题诊断和解决方案等。

3. 技术调整和优化策略:根据技术状态报告的结果,及时调整技术资源的配置,优化技术使用方案。

这包括加强技术培训、升级技术设备,以及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等。

4. 技术状态变更管理:在技术状态发生变更时,需要及时记录和跟踪变更过程,并对变更进行评估和控制。

变更管理应当包括变更请求的申请、审批、实施和验证等环节。

三、实施步骤1. 确定目标和范围:明确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目标和适用范围。

例如,针对某个特定的技术领域或特定的技术资源进行管理。

2. 建立评估方法和指标: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套科学的技术状态评估方法和指标,以评估技术资源的状况和性能。

3. 设计报告模板:制定技术状态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并建立相应的报告模板。

确保报告能够清晰地传达技术状态信息,并方便管理层和相关部门进行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技术状态项目的确立和变化正确无误,使技术状态项目的研制和生产的全过程均能达到技术状态管理的各项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技术状态的形成和确立
第二条在方案论证阶段:对研制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功能做出详细描述和有关问题的规定形成系统说明书。

第三条在验证、确认阶段:将产品功能分配到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各组成部分的设计任务书。

第四条工程研制阶段:对产品试制试验进行全面的评审,并形成有关的技术文件及图纸。

第五条新产品试制阶段
(一)设计定型阶段
新产品研制经过试制试验考核,达到了研制任务书和合同要求后,应根据武器装备定型工作条例的要求组织新产品设计定型。

定型时所形成的和确立的技术文件和图纸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研制任务书;
2、产品图(包括产品包装图、关键件、重要件明细表);
3、产品设计计算说明书;
4、产品制造与验收规范;
5、研制总结;
6、标准化审查报告;
7、各阶段的评审报告和结论;
8、试制大纲和试验报告;
9、技术说明书;
10、使用维护说明书;
11、有关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文件。

(二)生产定型阶段
通过设计定型和正常生产试制批的考核全面达到了研制试制任务书和合同中技术状态所规定的各项特性要求后,应根据新产品定型工作条例的要求组织新产品生产定型,生产定型时所形成和确立的成套技术资料应符合GJB 2742-96《成套技术资料质量管理要求》。

第六条技术文件图纸资料的设计和审签
(一)分工和要求
1、方案论证阶段及验证确认阶段的图纸技术文件,由项目承研单位的主任设计师或组成项目组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编制,并由主任设计师负责审签,主管领导审定。

2、技术设计评审后直到生产定型阶段的图纸技术文件均需按规定整理打印成资料或蓝图。

并由承研单位严格履行三级审签、标准化检查以及根据技术资料的类别进行技安、工艺或质量会签,具体按Q/DH.ZG04.02《技术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二)职责和权限
1、设计(编制):设计者对设计(编制)的产品图,技术文件资料的正确性、先进性、完整性、统一性、经济性、安全性(简称六性)负全面责任,设计者一般由主任设计师或指定的其它专人担任,并在设计文件上的设计栏签字。

2、校核:校核者依据设计要求认真地进行复查、核算,并对技术文件的“六性”负责,对存在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对所校核图纸技术文件资料与设计者负有同等责任,校核人员一般为有经验的相当于或高于设计人员水平或主任设计师担任,校核完毕在所校核文件的校核栏签字。

3、审查:审查者对产品的结构和作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六性”,能否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对技术条件、计算方法、尺寸链选择,重要配合尺寸标准的选择是否正确与设计者负有同等责任。

审查人一般由项目组负责人或单位负责人指定的其它高一级的技术人员担任。

审查完毕在所审查文件的审查栏签字。

4、审定:审定者对所审定的产品图、技术文件等技术资料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下达的战技指标,并对产品结构是否符合“六性”进行审定,审定人员一般由设计单位的分管负责人担任。

审定完毕在所审定文件的审定栏签字。

5、批准:批准者对所设计编制的图纸技术文件资料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下达的
战技指标,并对产品结构是否符合国家经济技术政策,是否符合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条件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审查提出最后结论意见。

批准人员一般由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担任,并在所批准文件的批准栏签字。

(三)工艺会签:
对工艺总方案、工艺路线图、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特种工序等指令性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合理性、可生产性和可检验性进行工艺检查。

一般工艺会签由技术部门或生产单位的工艺技术人员担任,并对工艺检查负责。

经审查后在所审查的工艺文件的检查栏签字。

(四)质量会签:
对与最终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一般包括:
1、研制合同中的质量保证条款;
2、可靠性设计文件;
3、产品技术条件;
4、验收试验大纲;
5、重大事故分析报告和纠正措施;
6、功能特性分析报告;
7、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明细表;
8、生产说明书、特种工艺规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

9、质量保证组织的有关部门对上述这些工艺技术文件进行质量会签,并在质量会签栏签字。

(五)技安会签:
为确保安全生产,凡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工艺技术文件由技安部门对工艺规程的安全规定部分的安全性、可行性、可靠性进行检查,并对其负责,技安检查后应在所检查的工艺文件的技安检查栏签字。

(六)标准化检查:
对产品图、工艺装置、工艺规程等方面的技术文件有技术部门的专职标准化人员依据三级标准(国标、国军标、部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有关国际标准或先进国家标准进行标准化检查。

对图样以及各项标准应用的可行性、合理性、正确性、系统性、统一性负责,并在所检查的技术文件的标准检查栏签字。

第三章技术状态的更改原则及审批程序
第七条更改原则:图纸和技术文件是对产品技术状态的标识和说明,是工艺制造的依据。

尽管是在研制过程中逐步演变形成和确立的,但对其修改应实行严格的控制。

更改前,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论证和试验,并按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以保证更改的正确性、符合定货合同中技术状态所规定的各项特性要求。

若更改涉及到武器装备技术状态的变更则必须取得使用方的同意和上级定型机关的批准。

第八条对方案论证、验证确认阶段所形成的图纸技术文件包括经评审确定的产品结构图、系统技术说明书、设计任务书等需要更改时,由主任设计师提出申请,承研单位的领导审定,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批准。

其它的图纸技术文件更改由主任设计师提出申请,承研单位的领导审定即可。

第九条技术设计评审后至设计定型阶段所形成的正规产品图(包括产品包装图)、验收技术条件、工艺总方案、大型试验项目的试验大纲等需要更改时由主任设计师提出申请,承研单位领导审定,质量保证组织的有关部门和有关工艺技术人员会签,最后经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批准。

第十条设计定型后的技术状态更改
(一)批准设计定型的产品图、验收技术条件及其它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的技术文件,需要提出技术状态更改时,应先根据对产品的影响程度不同对提出的技术状态更改文件进行分类,具体分以下三类:
a) Ⅰ类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影响装备战术技术性能、结构、强度、互换性、通用性、安全性的更改;
b) Ⅱ类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对不涉及产品性能、结构、强度、互换性、通用性、安全性的更改和其它一般性修改、补充;
c) Ⅲ类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勘误译印、修正描图等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更改和补充。

(二)对Ⅰ类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必须签署军事代表意见后,上报上级领导机关审批,未批准前,不得更改。

对Ⅱ类技术状态文件更改,需与军事代表协商处理,必要时双方联合上报上级主管机关。

对Ⅲ类技术状态文件更改,由主管技术部门进行更改,更改后并应通知军事代表。

如对提出的技术状态文件更改类别有异议时,需与军事代表协商,并经军事代表确认。

(三)对重新报批的产品图、验收技术条件,若在产品结构、技术条件的基本内容无重大变更时,则设计或编制栏应由原设计或编制者签字。

(四)其它图纸和技术文件资料只要不涉及到产品的功能和物理特性更改时,在未正式颁发启用前,需作较大变动重新整理时,则仍须经各级审签。

若只作局部个别修改,则由主管技术人员提出申请,主管单位领导审定即可。

若已经颁发启用,则根据修改或脱离内容由主管技术人员提出申请,主管单位领导审定。

有关单位会签或总工程师(分管副总)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技术状态管理
第十一条技术文件的形成贯穿于产品科研、生产的全过程,每项任务的确定、更改、中断、撤消或完成均应形成文字凭证。

从下达和接受任务之日起应注意积累和整理原始性、依据性、中间性和成果性的科技文件材料。

尤其是各项试验和专题研究会的原始记录。

各科技文件材料应完整正确地记录在专用保密资料内,要求分阶段归档。

第十二条形成积累确立的技术文件材料。

必须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科技活动的情况。

其格式、规格、签字手续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及要求。

第十三条研制单位要配备技术档案管理员。

在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单位形成和积累的科技文件材料的收集和保管。

待设计定型批复后,按有关规定整理完善后的科技文件材料全部归技术档案部门管理。

第十四条各个阶段图纸、技术文件的更改。

必须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审批单从产品按时间、阶段先后顺序统一集中到档案室由技术档案管理员保管。

每项审批单必须有主管技术部门领导审批意见,审批单随同更改单一并归档保管。

第五章附则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制度同时废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