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第四章 叙事作品课后习题

文学概论第四章 叙事作品课后习题

概念1)叙事: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2)叙述时间指的是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所谓的”故事时间”是故事中时事件持续的长短和前后顺序,”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的长短和前后顺序。

3)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4)叙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

5)故事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组成故事要素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由这些事件组织成的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发生这些事件的具体场景。

6)事件:就是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及其后果,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7)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也就是把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

8)情景是由人物的行为和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就是用于塑造生动形象的事件组织成的具体情境。

9)扁平人物是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

当这种单一的性格特征反复出现并在人们的印象中成为某一类人物的特征时,这种扁平人物就称成为类型人物。

10)表意型人物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

这种人物可以划入扁平人物一类。

11)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

12)性格人物是特指中国古代叙事理论中所说的”性格”,即表现出真实生动的性情气质,给人以感觉上的亲切逼真的人物。

13)行动:是人物的有目的的行为,它是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14)叙述功能是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

15)叙述逻辑是根据人物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总结的人物行为模式。

16)叙述动作是指讲故事这一行为本身,这个概念包括了叙述者、接受者以及讲故事时的声音情态这样三个方面。

17)真实的作者和隐含的作者真实的作者就是创作作品的作者本人。

隐含的作者就是在作品整体中起支配作用的意识,是作者的”第二自我”。

18)隐含的作者和叙述者隐含的作者则是叙述者背后使叙述者和他的讲述行为得以存在的一种意识。

以叙述者解构文本结构——简析马原《虚构》

以叙述者解构文本结构——简析马原《虚构》

以叙述者解‎构文本结构‎‎‎‎‎‎‎‎‎——简析马‎原《虚构》‎‎看‎过马原作品‎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作者‎、叙述者与‎小说人物“‎三位一体”‎,即由“我‎”叙述故事‎,而故事又‎是对“我”‎叙述的。

文‎本中的叙述‎者本因使读‎者相信故事‎的真实性,‎但马原的小‎说却很难令‎人相信这样‎一个故事的‎存在。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小说‎中,作家总‎在努力消除‎叙述的“主‎观痕迹”,‎为小说文本‎制造一种“‎客观”的效‎果,以求表‎现生活的“‎真实性”。

‎为此,他们‎尽可能地把‎作家和叙述‎者隐藏起来‎,让他们退‎出文本,以‎造成一种生‎活“自动呈‎现”的假象‎。

但在马原‎的小说《虚‎构》中,我‎们看不到甚‎至是读不出‎“客观存在‎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是在不断‎地“叙述”‎中“杜撰”‎出来的,“‎故事”形态‎也不是完整‎的,它在被‎“叙述”创‎造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接受着“叙‎述”对它的‎“切割”、‎“解构”与‎“粉碎”。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

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

我用汉语‎讲故事,汉‎字据说是所‎有语言中最‎难接近语言‎本身的文字‎,我为我用‎汉字写作而‎得意。

”‎《‎虚构》的开‎篇,无论是‎作者马原,‎还是叙述者‎“马原”都‎是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其后‎作者更是明‎确地说:“‎比如这一次‎我为了杜撰‎这个故事,‎把脑袋掖在‎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

‎做一点补充‎说明,这是‎一个关于麻‎风病人的故‎事,玛曲村‎是国家指定‎的病区,麻‎风村。

”接‎下来,作者‎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故‎事”:马原‎到麻风村—‎—玛曲村去‎考察,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虚‎幻世界。

但‎这里发生的‎事却又似乎‎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

‎因为这里‎“会说汉话‎的女人”、‎“小个子”‎、“哑巴”‎,他们相爱‎,生育,对‎自己的麻风‎病和随之而‎来的死亡“‎毫无感觉”‎,他们总带‎着面具,他‎们甚至没有‎时间与空间‎,虚构与真‎实之分。

文学概论,考试大纲

文学概论,考试大纲

《文学概论(一)》考试大纲导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学习《文学概论》的目的与要求,掌握学习的具体方法。

二、课程内容(一)《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及其关系2.《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二)学习《文学概论》课程的目的要求1.准确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提高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三)学习《文学概论》课程的具体方法1.掌握原理,注重理解2.抓住重点,融会贯通3.联系实际,培养能力4.学习教材,攻读原著三、考核知识点1.文艺学三个分支及其分工;2.《文学概论》课程的性质;3.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及其关系;4.《文学概论》作为文学理论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

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文艺学;2.文学史;3.文学批评。

(二)领会1.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相互关系;2.《文学概论》的性质。

(三)应用1.掌握学习文学理论的方法第一章文学观念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和第二章集中阐述文学观念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文学作为人类的文化活动是很复杂的事物。

重点在“文学观念的嬗变”、“文学的文化意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等四个问题。

通过学习认识到文学观念是变化的发展的,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理解文学与体验的关系,掌握本书的文学观念。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一、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一)文学四要素(二)文学活动二、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一)再现说(二)表现说(三)实用说(四)独立说(五)客观说(六)体验说三、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一)文学观念变化的时代原因(二)文学观念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四、文学的界说(一)文学的定义(二)文学定义所包含的命题第二节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文化概念(一)广义的文化概念(二)狭义的文化观念(三)符号义的文化观念二、文学的文化意义(一)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二)叩问人的生存意义(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四)憧憬人类的未来(五)学习语言文化三、文学的文化意义的发现(一)“品质阅读”(二)“价值阅读”四、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第三节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文学源于生活(二)文学改造生活二、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一)审美的含义及其实现的条件(二)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三、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一)审美意识形态历史生成与理论概括(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第四节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一、经验、体验与文学(一)经验与体验(二)体验与文学二、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一)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二)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三、考核知识点1.文学活动四要素及其联系;2.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及其嬗变原因;3.文化概念;4.文学的文化意义及其发现;5.文学与其他文化的互动关系;6.审美活动与文学;7.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8.经验与体验的联系区别;9.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叙述者的可靠性问题

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叙述者的可靠性问题
判断叙述者可靠与否是取决于他的言语和行为是否符合作品的常规隐含作者的常规因而叙述者的可靠性判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读者理解能力或者理解角度的影响如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的可靠性问题布斯和费伦的分析结论是截然不同
灌 夫教货 2 06 7” 上 刊 斜0 年 号 旬
叙 述 者 、 含 作 者 以及 叙 述 者 的 可 靠 性 问题 隐
布斯在 《 小说修辞学》中首次提出了叙述者的可靠性问
题 . 并作 出了一个经典叙事学界广为引用的定义 : “ 言语或行
动与作品常规(指隐含作者的常规)相一致的叙述者是可靠的 叙述者 , 否则是不可靠的叙述者。 即“ ” 可靠的叙述者为共用隐 含作者之标准的叙述者, 像隐含作者一样观叙事中的事实; 不可靠的叙述者为偏离作者之标准或偏离隐含作者对叙事中 事实的观照的叙述者” 。这个定义涉及到叙述者 , 隐含作者这 两个基本但却又不十分明确的概念。 首先是叙述者。乔纳森 卡勒指出, 美国传统的叙事学认
统妇道观印痕的家庭, 其悲剧有存在和发展的 必然, 更是男权
统治下美国南方社会中妇女命运的一个缩影。尽管福克纳不 止一次说《 喧哗与骚动》 是关于“ 两个堕落女人的悲剧”但他 , 又说:“ 对我来说, 她(凯蒂)是美的, 身为我所心爱。这就是我 这部书要表达的……要塑造凯蒂的形象。”
罗晓蓉
(闽江学院 外语系第三教研室,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 本文从布斯关于叙述者可靠性的定义出发, 主要 讨论了 叙述者、 隐含作者概念的主要分妓, 并对叙述者的可靠 性作了更加详细的研究,希望本文能有助于读者对上述概念 的更加透彻的理解, 更敏锐地判断叙述者的可靠性。
关键词 :叙述者 隐含作者 叙述者的可靠性
使她失去了社会普遍认同的女性归宿— 婚姻, 使她在社会 上找不到立是之地。 凯蒂的贞操就是家族荣誉的象征,这是南方妇道观赋予 她的神圣使命 , 也是破落的家庭施加于她的沉重枷锁。 不仅仅 昆丁、 班吉, 家庭中几乎所有人都注重凯蒂的贞操, 她的每一 次性成熟和堕落, 为家人所不容。清教主义盛行于美国南方,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奉关于原罪和宿命论, 压制人的欲望, 谴 责任何享受和娱乐, 男人们信奉“ 为保护她们的贞节和清白, 我们发誓愿献出我们的心和生命” 。凯蒂一旦失去贞节 , 她就 与盛行的强大清教妇道观格格不人,而她又没有足够的力量 挣取 自己的生存空间,思想观念上的背叛注定了她的人生悲 剧。 不变的荣誉观, “ 是康普生家族失落的原因之一, 也是南方 失落的因素之一”更是凯蒂人生悲剧的罪恶魁首。 , 4.作家的生活观、 创作观是凯蒂人生悲剧的向导。福克纳 来自 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 深受《 圣经》 的影响, 并在作品中 大量使用《 圣经》 典故、 传说, 安排与《 圣经》 相吻合的时间, 塑 造与《 圣经》 人物相似的角色。因此 , 他不可能对一个冒然失 贞、 冒犯教义的凯蒂持赞成态度, 罪” 她“ 有应得, 应该落下悲 J 渗命运。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也影响着福克纳的人物创作, 内战 失败整个南方文化包括“ 南方特有的浪漫主义气质 , 一定的现 实主义倾向, 保守的向后看的历史意识, 沉重的悲剧感……” 。 因此, 作为南方文学的代表, 福克纳的创作必然与南方及南方 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悲剧几乎贯穿了他的全部小说, 凯 蒂的悲剧也蕴含其中。 简言之, 福克纳生活于特定的时代和家庭, 塑造的中心人 物凯蒂由于自身性格的弱点 ,出生在一个烙上清教思想和传

深沉的思念——试析冰心散文《六一姊》中女性人格的构建

深沉的思念——试析冰心散文《六一姊》中女性人格的构建

美的形象 的塑造 。 实际上维护 了女性的主体意识 。 在毫
无居高临下的姿态下 , 尊重 了生命 的本真存在 , 以“ 爱” 与“ 念” 为基调 , 探 寻、 叩问女性生存的可能性 , 同时守护 了女性人格 中爱与美的本真存在。 温婉感人而不失理性
事情景 . 以身处异国、 孤寂 的当下的“ 我” 为叙述者 , 兼
个 勤俭温柔 的媳妇 。 ” ④ 这样真诚 、 美好 的希冀弟名字而得名 , 当“ 我” 突然叫
她的另一个名字“ 铃儿” 时, 她异常 的羞 涩。 隐含作者
与隐含作者对六一姊 的思恋与热爱是分不开的。 另一方
面. 隐含作者 以主体 间共在 的高 明态度 。 守护 了女性 的 主体性。 虽然温柔贤 良、 善解人意 、 勤俭持家 、 缠足裹脚 符合传统视 阈下男性对女性的期待 。 但这并不意味着 以 此标 准欣赏女性便维护 了男性 的霸权意识 。 李玲在《 女 性文学主体性论纲》 中说 : “ 以对主体间性关系的理解尊
忆, 生动 的语言 , 使文章充斥着岁月逝去 , 世事无常 , 儿 时玩伴各奔东西 的哀伤 。 而在深沉 、 悲伤 的回忆和思念 背后 , 是 对女性 生存 的深切关 注和思考 。 全文无一男性 主人公 , 隐含作 者 、 叙述 者借六 一姊这一温柔 贤 良的女
性形象, 用当下 的“ 我” 与童年的“ 我” 的心境形成叙事 张
在 中国现代女作 家中 。 冰心女 士以她温婉 的性 情、 平顺 的经历 、 细腻的笔致竖起“ 爱的旗帜” 。 1 9 3 0 年
代初 阿英用“ 爱的哲学 ” 来概括 冰心早期创作的精神
本质。 宽容 、 博爱 、 温馨 的笔调 , 平实 、 真切 、 丰富的 内
容, 使其成为现代文学中一颗璀璨 的明星 , 倍受瞩 目

先锋小说研究考试重点

先锋小说研究考试重点

先锋小说研究一、名词解释:180年代初相对于的是旧的历史形态规范下政治色彩较浓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

90年代以后指通俗小说、大众化作品。

先锋小说或先锋文学属于纯文学范畴。

2,它关注表现的是虚构本身和创作过程。

把虚构呈现出来,元小说有很多表现技法,最典型的是作家、叙述者、叙述对象三者合一。

叙事方式打破传统小说的审美拟真性。

3“先锋”一词最早的含义是“先驱”,是一个军事化术语,以后逐渐转化为一个文学术语。

在当代中国小说创作中,它主要指1985年崛起的马原、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小说创作。

套》一书中提出的概念。

他——马原的小说不仅要叙述故事的情节,还要叙述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叙述过程。

叙述过程本身不断的被另外一种叙述干扰着、评论着。

因此,马原小说的叙事圈套,实际上是“元小说”的形式。

二、问答题(注意与作品相结合)1答:⑴、80年代是典型的先锋小说创作。

具体表现:①、大量的存在主义的死亡、暴力的描写。

余华以此来表明他对虚假文明的批评。

②、艺术上,想象力丰富、结构多复杂,叙述犹如迷宫。

如《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

⑵、以1991年《呼喊与细语》的发表为分界线,余华的创作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①、死亡、暴力的气息开始减少,人性温情、坚忍的一面实现。

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余华注重在民间强劲的生命力上寻找人性的支点。

②、艺术上讲先锋色彩淡化、写实成分增加,可读性增强,但依然有先锋的痕迹。

2欲望性的描写在先锋小说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性爱描写集中、高强的表现力人性的高强点,往往表现出一种原始的、错落的、病态的、反道德的倾向。

策略:①、非文化、非意识形态化。

②、病态化、畸形化(如《米》)③、符号化(如《世事如烟》)。

3⑴、表现丑与恶,大大超出道德底线(人性的放纵)。

⑵、精神病态、欲望、死亡,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呈现出来。

⑶、人性的和文化的想象代替了价值文化判断。

4⑴、写死亡的“体验性”(“体验性”描写)。

自考文学概论(一)(2015.4)真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一)(2015.4)真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一)2015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D.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学者,四要素的名称,四要素的关系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再现说"是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再现。

统计刷题次数 : 561 错误率 : 36%2. 从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是( )A.一种语言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感情的渠道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从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感情的渠道。

统计刷题次数 : 204 错误率 : 100%3. 与其他艺术相比,文学重在( )A.以色彩描绘世界B.以声音抒发情感C.以语言描写世界D.以形体表达情感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与其他艺术相比,文学重在以语言描写世界。

统计刷题次数 : 255 错误率 : 40%4.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莺茸"(白居易《秋蝶》),这句诗运用的韵律类型是( )A.双声B.叠音C.叠韵D.押韵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文学语言组织的特性难易程度简单讲解"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莺茸"(白居易《秋蝶》),这句诗运用的韵律类型是押韵。

统计刷题次数 : 255 错误率 : 60%5. 季羡林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B.认知阅读C.审美阅读D.价值阅读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文学接受者的素质与心境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价值阅读”只是发现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不是价值评判。

就是说,通过“价值阅读”只是发现文化内涵的有或没有,如果有的话,具体又是有什么,不是评论其中的好与不好。

_老人与海_的叙事视角与叙事伦理

_老人与海_的叙事视角与叙事伦理
二 、《老 人 与 海 》的 叙 述 视 角
在《老人与海 》中,海 明 威 建 构 起 一 个 独 立 于 真 实 社 会的虚构的世 界。 老 人 在 连 续 84 天 出 海 捕 鱼 空 手 而 归 的情况下,决 定 去 更 远 的 地 方 碰 碰 运 气 。 他 终 于 凭 借 自 己顽强的毅力 逮 住 了 一 条 硕 大 的 马 林 鱼 ,然 而 在 对 付 鲨 鱼的过程中,他失去了大鱼,最 终 只 得 到 一 副 光 秃 秃 的 骨 架。在叙述故事 时,海 明 威 主 要 采 用 第 三 人 称 非 人 格 化 的视角。第三人 称 视 点 消 除 了 议 论 ,并 于 可 能 时 以 戏 剧 呈现代替叙述;它假装只进入 一 个 人 物 的 内 心,并 经 常 使 用这个人物 的 视 角[7]。 在 《老 人 与 海 》中,作 者 的 叙 述 视
米卫文
[摘 要]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学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叙 事 视 角 对 小 说 主 题 意 义 的
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左右着读者的叙事伦理判断。海明威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这一貌似客 观 的 视
角,但通过对文本的选择和对叙述进程的操纵,海明威在邀请读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伦理判断 的 同 时,
· 218 ·
然,人类为实现 自 我 价 值,可 以 有 限 地 获 取 自 然 资 源 ,但 “人类的这种 权 利 决 不 能 膨 胀 到 危 及 生 态 系 统 平 衡 稳 定 的程度”。老人涉险去深海 捕 获 硕 大 的 马 林 鱼,破 坏 了 生 态系统的完整和平衡,他不可 避 免 会 遭 受 身 心 的 创 伤、不 可避免会大败而归。“他知 道 被 打 败 了,而 且 败 得 一 塌 糊 涂”,对自然进行破 坏 性 地 掠 夺 和 征 服 只 能 是 两 败 俱 伤。 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叙述让读者直接体会到死亡和杀戮、 恐惧和绝望,而 聚 焦 人 物 的 内 心 独 白 又 让 读 者 从 心 理 和 精神层面感受 到 他 对 人 类 中 心 主 义 的 不 满 和 谴 责 ,感 受 到作者尊重自 然、尊 敬 生 命 的 生 态 价 值 观 。 这 种 非 个 人 化的叙事方式 让 读 者 站 在 与 作 者 平 等 的 客 观 地 位 ,其 观 点 也 更 易 打 动 读 者 、为 读 者 所 认 同 。

叙事角度——精选推荐

叙事角度——精选推荐

叙事⾓度叙事⾓度:⼀个叙述故事的特殊⾓度或故事中性格感知事件的特殊⾓度。

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观察和讲述的⾓度。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西⽅理论界对叙事⾓度问题进⾏了深⼊⽽详尽的探究。

在讨论中,叙事⾓度⼀般被概括为三种。

⼀、全知视⾓。

叙事⾓度是变化的,君临⼀切的,没有任何限制。

如萨克雷的⼩说《名利场》。

⼆、内在⾓度。

叙事⾓度存在于虚构的情境中,甚⾄定位于某⼀⼈物,⼀切都严格地依据这⼀⼈物的认识、情感和知觉来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始终采⽤⼀个⼈物的视⾓,也可以在叙事中轮流采⽤⼏个⼈物的⾓度来表现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可以采⽤多重视⾓,即采⽤各种⼈物的视⾓来反复表现某⼀事件。

三、外在⾓度。

从故事中⾮⼈物性格的某⼀焦点出发来叙述事件,它排除⼀切⼈物的思想感情的传达⽽只限于⼈物的语⾔、⾏为、外貌和环境,例如海明威的⼩说《⽩象似的群⼭》。

在英美,关于叙事⾓度的分类主要有以下⼏种:1、布鲁克斯和沃伦的观点。

他们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两项:第⼀⼈称和第三⼈称的区分;内在描写与外部观察的区分。

具体分类:(1)第⼀⼈称⾃传性叙事⾓度,如狄更斯的《远⼤前程》。

(2)第⼀⼈称观察者⾓度,叙述者是⼩说中的⼀个次要⼈物,如阿城的《棋王》。

(3)作者——观察者⾓度,即前述外在⾓度。

如海明威的《⽩象似的群⼭》。

(4)全知作者的⾓度,如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2、格雷麦斯的观点。

格雷麦斯也将叙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1)全知⾓度,相当于布鲁克斯等的全知作者。

(2)第⼀⼈称参与者⾓度,叙述者是故事中的⼈物并采取内在⾓度。

(3)第三⼈称主观视⾓,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物但采取内在⾓度。

(4)第三⼈称客观视⾓,相当于布鲁克斯等的作者——观察者⾓度。

3、普荣的观点。

普荣采⽤的术语是视境。

他将视境划分为:(1)后视镜,相当于全知视⾓,叙述者讲述的多于某⼀个或所有⼈物所知道的,如《德伯家的苔丝》。

(2)同视镜,类似于内在⾓度,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个或是⼏个⼈物所知道的。

3 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3 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3 叙述交流过程
• 作者隱含作者敘述者敘述受 述者隱含讀者讀者 •
四 三种文本:attached text、 detached text和equivocal text
• 依附性文本(attached text):文本中的“我” 被认为是作品的作者。报刊的社论和学者的论文 属依附性文本。 • 疏离性文本(detached text):文本中作者的身 份被认为与文本中的“我”的身份无关;文本的 作者不能等同于文本中的“我”。广告语和国歌 是疏离性文本。 • 模糊文本(equivocal text):主要声音被认为既 与作者声音有关又独立于作者声音的文本。在这 种文本中,文本之“我”与作者之“我”的关系 难以决定或变幻不定。
3 不能区分作者和叙述者的后果: 把文学作品当生平材料读
• 《伤逝:涓生手记》:那里虽然没有书给 我看,却还有安闲容得我想。待到孤身枯 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 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 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 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 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 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 多……。
《狂人日记》按语:
•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 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 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 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 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 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 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 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 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 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文学创作3:作者、作品和读者

文学创作3:作者、作品和读者

写作格言
• 写作的艺术首先应将这个世界视为潜在的 小说来观察,不然这门艺术就成了无所作 为的行当。——纳博科夫 • 一个孩子从尼安德峡谷里跑出来大叫“狼 来了”,而背后果然紧跟一只大灰狼—— 这不成其为文学,孩子大叫“狼来了”而 背后并没有狼——这才是文学。——纳博 科夫 • 大作家: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 顶重要的是:大作家总归是大魔法师。
文学创作

作者、作品与读者
作者、作品与读者关系图
经验 作者 隐含 作者 纳博 科夫 优秀 读者 模范 读者 经验 读者 优秀 作者 模范 作者
叙述者
作品文本
叙述学
隐含 读者
艾柯
模范读者:一种理想状态的读者, 既是文本希望得到的合作方,又是 文本试图创造的读者。
模范作者:作为一种叙事技巧的表 现,像一套指令,暴露自己,表现 自己。

论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

论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

2006.9摘要:马原是新时期一个十分重要的作家,他对中国小说叙事方式作了十分可贵的探索。

他的小说叙事艺术有三:1.常常有意混淆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身份;2.常常有意扭曲时间的线形特征,斩断故事的逻辑联系,强调神秘感和不确定性;3.作品互相关联镶嵌,形成互文性。

关键词:马原;小说;叙事艺术〔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06)09-0190-02□陈伍香论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中国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呈现出了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马原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带有过渡性质的文学人物。

他的具有浓厚实验探索色彩的创作不仅启发了相当多的先锋作家对小说的叙事艺术的自觉,而且也带来了批评界和读者的兴奋与困惑。

本文想就其小说的叙事艺术做一些探讨。

一、马原的小说常常有意混淆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身份作者最大的爱好是将“马原”引入小说文本,让其讲述故事、冒险、写作,谈论故事讲法和小说的写法,这既使他的小说具有了相当的元小说色彩,又突破和混淆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达到了真真假假、以假乱真的效果。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

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

”《虚构》一开始就自报家门,端出一个多少有点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马原”自我形象。

但这一自我形象的复杂性,是他同时兼备了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等多重身份,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多重身份一一得到了印证。

在作品的不同地方,这个“我”分别指向了不同身份。

“我就叫马原,真名。

我用过笔名,这篇东西不用”,“我实在只是个写小说的拉萨居民,时而有一点超出常规的浪漫想法”,这两处的“我”显然指向了真实作者“马原”。

而“实话说,我现在住在一家叫安定医院的医院里……我住在这里写作”所创造的是一个写作者的形象,这个“我”所唤起的是读者有关隐含作者的想象。

所谓隐含作者,按赵毅衡的说法,即“实际参与写作过程的作者的代理人”,“是作者通过作品的写作创造出来的一个人格”;〔1〕按布斯的说法,则是“作者的‘第二自我’和‘正式替身’”。

以叙述者解构文本结构 ——简析马原《虚构》

以叙述者解构文本结构 ——简析马原《虚构》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我用汉语讲故事,汉字据说是所有语言中最难接近语言本身的文字,我为我用汉字写作而得意。”
《虚构》的开篇,无论是作者马原,还是叙述者“马原”都是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其后作者更是明确地说:“比如这一次我为了杜撰这个故事,把脑袋掖在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做一点补充说明,这是一个关于麻风病人的故事,玛曲村是国家指定的病区,麻风村。”接下来,作者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故事”:马原到麻风村——玛曲村去考察,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虚幻世界。但这里发生的事却又似乎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因为这里 “会说汉话的女人”、“小个子”、“哑巴”,他们相爱,生育,对自己的麻风病和随之而来的死亡“毫无感觉”,他们总带着面具,他们甚至没有时间与空间,虚构与真实之分。“我”在不知不觉中也忘记了自己来的目的,并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记忆”,最后甚至是与那个看不出原貌的“会说汉话的女人”相爱,任由自己迷失在这个没有时空概念的世界中,直到莫名的离开。
我还得说下面的结尾是我为了洗刷自己杜撰的,我没别的办法。我这样再三声明,也许会使这部杰作失掉一部分光彩,我割爱了。我说了,我没别的办法。我自认晦气,我是个倒霉蛋。谁让我找上这个倒霉的素材?找上这个倒霉的行当?当然没别人。我自认倒霉就是了。”
这段话说明作者只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小说的小说”或是“关于故事的故事”,传统意义上的完整形态的小说和完整形态的“故事”都已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实际上是对一部小说“构思”和“叙述”过程的“展示”。
再看回文本中的叙述,小说《虚构》可以说是真实的马原在虚构一个关于马原在麻风村的故事,这是真实的。但马原虚构出的有关马原的故事确是假的、虚构的,这就打破了真与虚的二元对立。再者,作为先锋派早期的代表人,马原的小说具有明显的“元小说”特点。所谓“元小说”就是在小说文本中不断暴露叙述行为与写作活动的虚构本质,不断地由叙述人自己来揭自己的老底,自己来解构自己的故事。作者马原的作品意识具“自反性”,即叙述者对于小说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法、惯例、程式等成规具有“清醒的意识”,且不时地将他们暴露出来”。作者随时在表征:我在叙述、虚构、凸显“真实”与“叙述技巧”的矛盾。

《红楼梦》叙述视角的转换

《红楼梦》叙述视角的转换

《红楼梦》叙述视角的转变摘要:小说的视角选择多种多样,小说成功与否与小说的视角选择有很大关系。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在视点的使用上多以说话人的全知视点为主,以某些参与情节的人物的内视点为辅,用两种视点的交替转换来传递故事信息。

《红楼梦》的作者在继承这种写法的基础上不但创造了虚拟的叙述人——石头,造成作者与叙述者的分离,又强化了参与情节的人物的内视点让全知全能的叙述人悄然退到幕后,还加入了不参与情节的人物的内视点。

多重视点在文章中的巧妙使用,灵活地转换,刻画出了一批形神兼备,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完成了对个性化人物的塑造。

关键词:《红楼梦》;叙述视角;全知全能视角;参与叙述视角;不参与叙述视角英国评论家拉伯克在《小说技巧》一书中说:“小说写作技巧最复杂的问题,在于对叙事观点──即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的使用上。

”叙事观点,也就是叙述视角、视点,就是如何选择反映生活的观察点、立足点,如何确定叙述的主体。

这个点是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作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在他们写下第一句话时,就已经预设了一个视角来讲述故事,描摹心理。

虽然在讲述过程中,视角随故事的需要会实行必要的转换。

从话本文学演化而来的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在视点使用上多以“说话人”的全知视点为主,以某些参与情节的人物的内视点为辅,用两种视点交替转换来传递故事信息。

《红楼梦》作者在继承这种写法时,对传统的二维视点做了较大改变,又切入不参与情节的人物的内视点,从而构成了三维视点体系:即隐含作者的有限全知视点、不参与情节的叙述人视点和参与情节的叙述人视点,这三种视点在不为人们觉察中转换交替、彼此补充、相互映带,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视点体系,由这种视点体系来完成叙述庞杂、丰富的故事情节的使命。

《红楼梦》在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视点的革新与与创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突破了说书人叙事的传统,用虚拟的石头叙述人视点取代传统小说中的说话人视点,造成作者与叙述者的分离。

《一个人的朝圣》叙事艺术

《一个人的朝圣》叙事艺术

Aug. ,2019Vol.40 No.42019年8月第40卷第4期湘南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 《一个人的朝圣》叙事艺术陈琳(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郴州423000)摘 要:从经典叙述学的角度对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进行文本分析。

具体从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叙事艺术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蕾秋的写作技巧和叙事风格,更全面地了解作話内容和解读小说的主题意义。

关键词: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事艺术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3969/j.issn. 1672-8173.2019.04.013蕾秋•乔伊斯是英国文坛资深女作家,《一个人 的朝圣》是她的首部小说,刚出版获得多个剧本奖,多 个国家畅销书榜单冠军,英国2012年度最佳新人小 说奖等等。

《一个人的朝圣》是一部触及老年人心灵救赎的作品,演绎的是一种对人性努力的守候与瞭望,令人感动慨叹!不仅具有很强的文学欣赏价值, 而且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笔者另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经典叙事学的视野下,从叙事视角,叙事 交流,叙事结构等角度对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 圣》进行文本分析,努力展现这部小说的叙事技巧和叙事艺术。

一、综合运用的叙事视角关于叙事视角,傅修延认为:“叙述受制于观察。

研究叙事理论,必须先对观察角有彻底的了解o ,,[1]201叙事视角在小说叙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热奈 特在《叙事话语》中明确了“聚焦”的概念,分为“零聚焦或无聚集,内聚焦,外聚焦”三种叙事视角。

申丹教 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视角分为“零视角或无限 制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两大类。

但申丹的分类注意到了聚焦者(叙事者)人称的不同,表现为第 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差异。

另外,外视角还包含了戏 剧性或摄像式视角、第一人称主人公回顾性视角等,内视角则增加了第一人称叙述中体验视角[2]203o 申 丹教授的细分是很实在很有道理的,因为在小说中, 人称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而且体验视角和回顾性视角往往变换使用,不知不觉发挥了人称在叙事中的积极 效应。

论述类文本阅读-摘编自江守义《中西小说真实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论述类文本阅读-摘编自江守义《中西小说真实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中西小说比较的角度看,小说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不能局限于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真实作者的意图伦理同样重要。

中国古典小说真实作者现身的方式较为固定,且往往隐姓埋名,但都从伦理规范出发,表现出强烈的伦理说教意图;西方小说真实作者现身方式较为多样,且一般用真名,有时因为社会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作者使用男性笔名,但都从各自的小说观念出发来理解道德问题,小说显示的是对具体的道德品性的理解,而不是道德规范的宣扬。

叙事主体指叙事作品中具体叙事活动的实施者,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

真实作者指写作时的那个真人。

对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20世纪之前大多教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来说。

真实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伦理处境对小说会有直接的影响。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盛行考证之风、法国圣伯甫等人提倡传记批评,均与此有关。

总体上看,由于二者研究路径的差异,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从作者出发,西方小说研究从文本出发,导致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各有侧重:中国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西方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并不意味着对小说文本中的主体意图漠不关心,相反,它往往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和小说文本的伦理表现结合起来,来探寻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伦理意图。

西方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主要是受叙事学研究以文本为中心的影响,也没有完全忽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对真实作者的重视。

似乎是天然的;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小说研究重视作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史传“春秋笔法”对小说叙事的影响,让寻找故事背后的作者意图成为小说研究的应有之事。

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首先需要考察的是真实作者的身份以及这一身份所可能有的伦理意图。

古典小说的真实作者无论是否隐姓埋名,都有强烈的伦理说教意图。

在一般的作者看来,惩恶劝善这样的规范伦理是小说基本的伦理要求,所以像《梼杌闲评》这样虽然标榜“惩恶”而事实上以刻画人物复杂性为主的小说,真实作者索性隐身。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浅析隐含作者与现实作者的关系摘要:隐含作者是美国学者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引发了叙事学界广泛的争议,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界对隐含作者的现实作者的关系问题普遍存在争议,学界的争论一直很激烈,在这里我初步探讨一下隐含作者与现实作者的关系,首先对隐含作者的概念进行一下初探,这一概念一提出便引起学术界的大讨论,观点各异,学术界对此关注度很高。

其次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一下梳理,在当时以文本为主的叙事学研究的大背景下,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可谓是一个惊雷惊醒了人们,所以对现实作者和隐含作者的关系争论也很激烈。

最后根据各方的观点,我得出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关键词:现实作者隐含作者审美创造二者关系“隐含作者”,概念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斯提出来的,他在《小说修辞学》中指出:在作者写作时,他会创造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1)这就是“隐含作者”。

我们把他看作真人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替身。

他是自己选择的东西的总和。

(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隐含作者是作者创造出来的,那么作者到底如何创造自己在作品中的隐含形象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下初步的探索。

一、隐含作者概念的分析作者是执笔写作的人,存在于作品之外,隐含作者是作者的创造物,存在于作品之内,作者在创作作品的同时,也就创造了他的“第二自我”―隐含作者形象。

为了构建对“隐含作者”的一种理解,有必要从这一概念最初的提出开始进行剖析。

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在他(作者)写作时,他不是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

“隐含作者”有意无意地选择了我们阅读的东西;我们把他看作真人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替身;他是他自己选择的东西的总和。

(3)布斯对“隐含作者”的界定,申丹已经作过细致而精微的分析(《何为“隐含作者”》)。

布斯一方面将“隐含作者”视为真实作者所创造的“隐含的替身”、“第二自我”,另一方面又认为“隐含作者”是读者在解读过程中推导出来的作者形象。

论《远山淡影》的契约型和疏远型不可靠叙事

论《远山淡影》的契约型和疏远型不可靠叙事

论《远山淡影》的契约型和疏远型不可靠叙事关于《论《远山淡影》的契约型和疏远型不可靠叙事》,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远山淡影》是英国当代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的成名作,小说的叙事呈现不可靠的特质。

之前对小说不可靠叙事的研究主要以布斯的不可靠叙事理论为依据,阐释叙述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种阐释略显片面。

费伦的理论在不可靠叙事中增加了读者的维度,将不可靠叙事分为“契约型不可靠叙事”和“疏远型不可靠叙事”两种类型。

论文将以此为依据,分析这两种不可靠叙事类型中叙述者、作者和读者三者互动的动态过程,以阐释不可靠叙事对小说主题表达的重要意义。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远山淡影》;石黑一雄;契约型不可靠叙事;疏远型不可靠叙事〔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8)01-0046-05不可靠叙事的理论是由布斯在他的著作《小说的修辞》中提出的,他认为“当叙述者的言行与作品的范式(即隐含作者的范式)保持一致时,叙述者就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1](158)。

此概念主要阐述了文本中隐含作者与叙述者的关系。

“隐含作者指叙述文本之所以‘以这种顺序排列这些词’,并能嵌入他的价值,是由于一些选择造成的,而进行这些选择的那个意识就是隐含作者。

”[2](169)隐含作者是虚拟的,他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的意识、价值及伦理立场。

叙述者是小说中讲述故事的人。

简而言之,布斯提出的不可靠叙事是当叙述者不是全知全能的作者时,叙述者作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或者故事的参与者,在对真相的呈现上和作者之间出现了分歧,因此对读者来说,叙述者的叙事是不可靠的,叙述者因为种种原因规避了真相,而真相才是作者想让读者了解的。

布斯认为不可靠叙事主要有两种类型: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即隐含作者和叙述者在这两个层面发生偏离,此叙事即为不可靠叙事。

之后,费伦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将不可靠叙事的两种类型发展为三大类型:即事实/事件轴上的不可靠报道、价值/判断轴上的不可靠判断和知识/感知轴上的不可靠解读。

面具下的叙述_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作者型叙述声音的权威_方小莉

面具下的叙述_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作者型叙述声音的权威_方小莉

, 这暗示珍妮从 某种意义上并没有完全获得自己的声音, 定义自己 小说中似乎正在讲故事的人物 的身份
[5 ]19
[4 ]232
。学界质疑珍妮声音的权威, 是因为故
事外叙述者没有把声音的权力完全赋予珍妮 。以上 讨论中, 第一种观点主要关注作为人物的珍妮 , 而第 二种观点则是关注作为叙述者的珍妮 。两种观点的
[6 ]420
。在 《他们眼望上苍中》 , 赫斯
顿以私下叙述为掩护, 公开向大众讲述了黑人女性 的故事, 试图唤醒黑人女性的声音意识。 小说自发表以来, 评论界在珍妮的声音获得和 身份建构问题上主要有两种观点: 苏珊 · 兰瑟指出 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该小说标志着黑人女性叙述声 音的开端, 简妮· 克劳福德通过自我声音的获得进 而获得自我身份。 温迪 · 麦克里迪 ( Wendy J. McCredie) 、 玛丽亚 · 泰 · 沃尔夫 ( Maria Tai Wolff ) 、 芭 芭拉 · 约 翰 逊 ( Barbara Johnson ) 、 小亨利·路易 Jr. ) 、 斯·盖茨 ( Henry Louis Gates, 伊丽莎白 · A · 。 米斯( Elizabeth A. Meese ) 等批评家持此观点 兰瑟本人则认同玛丽 · 海伦 · 华盛顿 ( Mary Helen Washington) 、 罗伯特 · 斯特普托 ( Robert Stepto ) 等 少数批评家的观点, 认为小说终未把叙述声音赋予
20 世纪哈莱姆文艺复兴以来, 黑人女性小说家 在美国文学界开始崭露头角。 然而, 在 70 年代之 前, 由于社会历史语境的限制, 黑人女性没有参与社 会话语的权利, 讲讲故事尤可, 但要通过叙述将自己 作为权威推至前台则时机尚未成熟。 长期以来, 社 会上声音的权威都自然归属于男性, 黑人女性只有 通过叙述证明自己声音的力量, 并通过选择有效的 叙述策略试图在男性主宰的父权制社会为自己争取 平等的发声机会和权利。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 由 于作者、 社会历史语境与读者群体构成的不同 , 几乎 所有黑人女性小说家都倾向于选择作者型叙述交流 模式来传达自己的信息。 作者型叙述交流模式由“作者—隐含作者—叙 述者—人物—受述者—隐含读者—读者 ” 构成。 在 这个模式中, 由于叙述者没有被人格化, 所以读者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隐含作者之解释
• 隐含作者: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real author) 相对。所谓“隐含作者”,就是读者从作品中推 导、建构出来的作者的形象,是作者在具体文本 中表现出来的“第二自我”。是美国批评家韦 恩· 布斯(Wayne Booth)在《小说修辞学》 (1961)中提出的概念。 • 理论词典(the Dictionary of Theories)的解释: • Proposed by the American critic Wayne C. Booth (1921– ). In narrative, the impression of the author’s beliefs and values which readers gain from the text of the novel; the same biographical author may project different implied authors in different novels.
1 为何要区分“隐含作捉摸: •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作者恰恰是文学研究中最不可捉摸的一环,与一 般看法相反,作者是最不稳定的因素:莎士比亚、 施耐庵、曹雪芹都只留下一个名字,“兰陵笑笑 生”之类留下一个外号; • 第二,文不如其人的现象比比皆是; • 第三,同一作者可能有多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 包含一个隐含作者; • 第四,一部作品可能有多个作者,但隐含作者却 永远只有一个。
2 叙述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是 一个device,一个function。
•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 导论》:如果我们把《故乡》视作记事报 道,那么其中的“我”就是鲁迅;如果我 们认识到这是小说,那么其中的“我”就 不能是鲁迅。……从叙述学角度来说, 《故乡》与《祝福》中的“我”与《孔乙 己》中的酒店小伙计“我”地位没有本质 上的不同。
《狂人日记》按语:
•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 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 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 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 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 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 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 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 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 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叙事学第三讲
真实作者、隐含作者与叙述者 Real Author, Implied Authro & Narrator
一 作者(author)与叙述者 (narrator)
• 1 作者并不等于叙述者 • 《阿Q正传》开头: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 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 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 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 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接到传阿 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呐喊》自序:
•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 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 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 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 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 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 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 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 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 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 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 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 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 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 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 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 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 亡故了。
3 叙述交流过程
• 作者隱含作者敘述者敘述受 述者隱含讀者讀者 •
四 三种文本:attached text、 detached text和equivocal text
• 依附性文本(attached text):文本中的“我” 被认为是作品的作者。报刊的社论和学者的论文 属依附性文本。 • 疏离性文本(detached text):文本中作者的身 份被认为与文本中的“我”的身份无关;文本的 作者不能等同于文本中的“我”。广告语和国歌 是疏离性文本。 • 模糊文本(equivocal text):主要声音被认为既 与作者声音有关又独立于作者声音的文本。在这 种文本中,文本之“我”与作者之“我”的关系 难以决定或变幻不定。
三 受述者(narratee)、隐含读者 和真实读者
• 1 叙述者(narrator)与受述者(narratee) • 《骆驼祥子》开头:我们所要介绍的祥子, 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 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 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2 隐含读者和真实读者
• 《牛津文学术语词典》: • 隐含读者( implied reader ):与实际读者 ( actual readers )相对。任何一个文本,都假 想一个具有特定道德文化修养的理想读者 ( ‘ideal’ reader ),只有这样,写作才能进行。 这一假想的,适合于阅读这一文本的理想读者, 就是隐含读者。这一术语首先由Wolfgang Iser提 出,是读者反应批评(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常用的一个术语。
3 不能区分作者和叙述者的后果: 把文学作品当生平材料读
• 《伤逝:涓生手记》:那里虽然没有书给 我看,却还有安闲容得我想。待到孤身枯 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 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 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 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 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 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 多……。
• 鲁迅在1926年12月29日致韦素园的信中曾 说:“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 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出这 样的小说的。哈哈,做人真愈做愈难了。”
二 真实作者(the real author)与隐 含作者(implied author)
• 1 叙事学只谈论隐含作者,不谈论作者本人 • 申丹《叙述》:叙事学家十分重视对作品之外的 真实作者和作品之内的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 的区分,仅关注后者,不关注前者。 •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叙述学家一 般不考虑文本之外的作者,仅关注文本之内的 “隐含作者”(即文本中蕴涵的作者的立场、观 点、态度等)。
• 李长之《鲁迅批判》:“涓生,也就是作者鲁迅 自己。” • 夏志清《―中国文学只有中国人自己讲”》:《伤 逝》写的是许广平之外的另外一个女朋友,没有 人提过。这是真事情,大家不敢讲。他们研究了 半天,不敢去问他,真是的。没什么难为情,他 又没有太太,不出名以前也有女朋友。没有人提, 真是奇怪。开始看《伤逝》,就觉得很有真实性, 你感觉到了吗?他的经验就是靠自己嘛,《肥皂》 里的老头就是他自己。他作为一个小说家的虚构 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没有的。其实骂鲁迅的人和批 评他的人很多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